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公共领域思想在哈贝马斯的学术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中国学术界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研究却局限在其早期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这本著作上,缺乏一个整体的研究,特别是缺少从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本身的问题入手进行研究。本文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探讨其早期的公共领域思想,道德理论中的公共领域思想以及政治哲学中的公共领域思想。
     哈贝马斯早期的公共领域思想主要集中在对“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阐释上,但是早期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在理论上却存在着困境,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国家化和国家的社会化过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重新封建化”。从思想史来说,随着西方思想的核心由“自然”到“意志”的转变,也带来了“个体意志”如何形成“公意”的难题。
     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理论为公共领域思想做普遍主义的辩护。在对韦伯的“工具理性”批判的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从而为公共领域思想奠定了基础;哈贝马斯通过“商谈理论”为公共领域确立了理性的标准,但是这种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公共领域思想也遭到了多元主义的有力的批评:麦卡锡代表了从多元价值的角度对公共领域思想的批评,他认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忽视了多元价值问题,他所提出的“普遍意志”割裂了道德和价值领域的关系;弗雷泽质疑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具有普遍化的特征,忽视了公共领域思想中的“平等参与”的问题;本哈比则认为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所包含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分,导致了忽视女性群体的利益。可以说,这种公共领域思想中的普遍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紧张一直都存在于其公共领域思想的始终。
     针对多元主义社会如何在现实中实现“公意”问题,哈贝马斯在后期的政治哲学中,越来越强调法律在凝聚各种不同声音的重要性。他最终主张通过“商谈民主”来超越自由主义对公共领域思想的设想以及共和主义对公共领域思想的设想。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动理论的基础上,对公共领域越来越有信心,他主张要超越民族国家的局限性,建立全球性公共领域,从而完成从“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到“世界公民社会”的转变。
     本文采取思想史的研究方法,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置于哈贝马斯整个学术思想中间,置于与当代思想家罗尔斯、阿伦特、查尔斯·泰勒等对公共领域思想有所建树的思想家对话之上,置于与其批评者对话之上,从而展现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的全貌。本文所采取的视角是一种多元主义的视角。哈贝马斯所构建的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公共领域思想,在现实中不可避免要遭受到多元主义的挑战。这种挑战从多元价值、少数群体到民族国家诉求,也就是说,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中间一直都包含着普遍主义和多元主义的矛盾。哈贝马斯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想要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为这个社会保持一个理性的基础,他始终不放弃其公共领域思想中的普遍主义的成分。
The "public sphere" is the core character of the modern society.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abermas's thought. However, the study of the thought of Habermas's public sphere in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 is restricted to the work of Habermas's early book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They lack the point of view taking the investigation as a whole, especially lacking the point of view from the public sphere as such.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s Habermas's public sphere into three parts, that is, the thoughts of the public sphere in Habermas's early study, in the theory of his moral philosophy and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respectively.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of Habermas's early study focuses o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bourgeois public sphere". However, the "bourgeois public sphere" faces the dilemma theoretically. With the society statelized and the state socialized, the public sphere "re-feudali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re of the western thought from the "nature" into "will" results in an issue of how the "individual will" form the "general wil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communicative action, Habermas justifies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universalism. On the criticism of Weber's "instrumental reason", Habermas advocates the notion of "communicative reason", which underpins hi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He also points out the standard of reason of the public sphere proceeding from his "discourse theory". However, Hi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universalism faces the strong criticism of scholars who prefer the pluralism: MacCarthy represents the criticism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lural values. He contends that Habermas overlooks the problem of the pluralism and the "general will" he reconstructs from Rousseau separat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morality and the ethics; Frazer doubts the character of universalism of Habermas'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which does not notice the problem of "participatory parity"; Benhabib insists that Haberma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imply the distinc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the private sphere, which result in the indifference of the group of women's interests. In a word, the tension of the pluralism and universalism persists in Haberma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As to how to realize the "general will" in reality in the plural society,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Habermas increasingly stres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the law on which all sorts of different voices are converged and he finally claims tha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transcends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of the liberalism and republicanism.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ve theory, he is increasingly confident of the public sphere. He even shows that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restriction of the nation states and build up the global public sphere, which fulfill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public sphere" into "the cosmopolitism civil society".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an approach of the history of thought, which locates Habermas's theory of public sphere in the whole of his own theory and the dialogues with the contemporary thinkers such as Rawls, Taylor, Arendt and his Critics, which shows the whole theory of Habermas's public spher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luralism as a point of view. The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characteristic with universalism which Habermas elaborates inevitably faces the challenge of pluralism, which ranges from the plural values, minority groups to special nation states. So to speak, Habermas's theory of the public sphere includes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universalism and the pluralism which Habermas own self has been realized, however, he would not like to abandon the elements of the universalism of his thought of the public sphere, for he wants to underpin the society in the plural society.
引文
1 当代著名思想家查尔斯·泰勒将“公共领域”和“经济”、“民主自治的实践和视野”,视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想象”。他认为公共领域“其重要性已经达到了如此程度,即使在事实上遭受了镇压和管制,但仍必须予以伪装。”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载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2 Habermas,The Stnt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ⅹⅹⅲ.
    2 Shierry Weber Nicholsen,"translator's Preface",载 Habermas,The New conservatis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9.
    3 Shierry Weber Nicholsen,"translator's Preface",载 Habermas,The New conservatism,Cambridge:The MIT Press,1989.
    4 参见 Robert C.Holub,J(u|¨)rgen Habermas: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Routledge Press,1991.在书中,作者详细探讨了哈贝马斯学术生涯中所参加的学术界的争论,如早期的“实证主义之争”;与伽达默尔就诠释学的争论;与左派就民主和学生运动的争论;与卢曼的系统和社会的争论;与利奥塔关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争论;与历史学家关于国家社会主义和大屠杀的争论等等。
    1 20世纪80年代,个人/国家二元关系成为了当时思想界主要的批判模式。这个时期,市民社会理论正好满足了他们建构新的政治社会关系的需求。随后个人/国家模式被市民社会/国家模式所取代。但是因为市民社会本身的复杂性,当代知识分子对“社会”和“民主”的具有不同的“想象”。第一种对市民社会的看法足“独立于国家的社会观”,他们认为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依靠的是契约关系,国家权力不能够随意干涉市民社会的经济运作。持这种市民社会理解的学者受到的是哈耶克为代表自由主义理论家的影响,认为市场社会具有“自发调节”的和谐秩序。这主要是聚集在《公共论丛》的一批学者,当时所论述的主题大多集中在对于市场“政府干预多与少”的问题上。而以王绍光、张汝伦以及汪晖为代表,则质疑市场经济意义下的“市民社会”的批判力,强调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参见成庆:《国家与社会的再想象:关于市民社会的论争》,载《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可以看到,在中国思想界对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论述,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比较混乱的,即在借用西方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理论的过程中,公共领域或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的紧张关系没有获得充分地澄清。
    2 这里的“自然”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性的品质和特征,强调的是实物的起源、事物的普遍本性的含义。具体参见本章第四节的讨论。
    3 这个词也可翻译为“普遍意志”、“共同意志”,卢梭强调的“普遍意志”是与“众人意志”(will of all)相对的,众人意忠的核心是“个人意志”(will of individual),在哈贝马斯那里,general will通常和普遍化利益(universal interests,generalized interests,or common interests)、普遍道德具有大体相同的意思,下文有的时候也用“普遍意志”一词指代“公意”。
    1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 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 蔡英文:《公共领域与民主共识的可能性》,载《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版社2007年版。
    2 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参见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 应该说哈贝马斯的后期著作《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已经注意到了弗雷泽的批评,弗雷泽对哈贝马斯的“强”和“弱”公共领域的批评是针对哈贝马斯的早期著作《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哈贝马斯后来在《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中特别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比如“三权分立”的设计,议会制度以及司法制度的设置进行了“商谈论”的解读,可以说已经解决了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以来的制度基础问题。
    2 Luke Goode:J(u|¨)rgen Habermas: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Pluto Press,2005.
    3 Pauline Johnson,Habermas:Rescuing the Public Sphere,Routledge Press,2006.
    1 Craig Calhoun,"Introduction: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载 Craig Calhoun(编):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5.
    2 汉学界对市民社会的讨论是在海外中国学研究学界与大陆思想界展开的。海外中国学术界研究者大多是利用市民社会理论来对晚清的历史社会进行解释,基本上停留在中国是台存在市民社会或公共领域这个问题上。比较早的研究者有罗威廉(Rowe,William T.)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社会(1796-1889)、《汉口:一个中国城市中的冲突和社会共同体(1796-1889)9以及玛丽·兰金(Rankin,Mary Backus)的《精英活动和中国的政治转型:浙江省》。大陆学者对市民社会研究比较早的是邓正来和景跃进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的创刊号发表的《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一文,此时中国改革面临着新一轮的开放,这样的文章带有“改革纲领”的意味。然而他们对“社会”的考察依然停留在一种整体性的想象中,即把市民社会理解为市场经济社会。参见成庆:《国家与社会的再想象:关于市民社会的争论》,载《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吉林出版集团,2007年版;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 汉娜·阿伦特是当代最早系统探讨公共领域的思想家,他的学术经历也与她在纳粹时期的经历有很大关系,他1951年所写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将纳粹时期的极权主义与公共领域的消亡联系在一起。
    2 彼得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3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第2页。
    4 哈贝马斯:《政治-这需剪影》,转引自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8页。
    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1 海德格尔与纳粹之间的关系,在西方哲学界和新闻界多次成为热门话题。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海德格尔是西方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尽管海德格尔参加纳粹运动是他的历史污点,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必然说他的哲学就是纳粹思想的反映,后来的反纳粹的在在主义者也能从海德格尔的著作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哈贝马斯早期似乎对海德格尔的思想并没有详细分析,在1992年安德森对哈贝马斯的一次访谈中,哈贝马斯显然已经意识到海德格尔思想的复杂性。虽然他还对海德格尔战后“从未有说过一句道歉的话”而耿耿于怀,但是,此时哈贝马斯已经开始系统分析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不同时期的差异性了。参见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6-89页。
    2 古斯塔夫·赛勃特:《哈贝马斯访谈录》,转引自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9页。
    3 参见曹卫东:《权力的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2 1958年9月,时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的霍克海默突然致信社会研究所代理所长阿多诺,点名批评了阿多诺的学术助于哈贝马斯“思想过于活跃,言论多有越轨”,并希望阿多诺能够“严加管教”。导致霍克海默如此恼火的原因是因为哈贝马斯在《哲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马克思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讨论》的论文。在这篇论文中,哈贝马斯指出了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错误,这里表明了哈贝马斯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或“革命”问题上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前辈们存在分歧。参见曹卫东:《权力的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9页。
    3 参见曹卫东:《走进公共领域》,载《读书》,1999年第2期。
    1 对于公共领域与批判理论“规范基础”的关系,可以参见Pauline Johnson,Habermas,Rescuing the Public sphere,Routledge Press,2006.作者系统分析了哈贝马斯以交往行动理论重塑规范綦础(redoing the normative foundation),以法和民主的商谈理论重构公共领域(reconstructing the public sphere)。
    2 对哈贝马斯和批判理论的关系以及哈贝马斯为批判理论奠定基础的探讨,可参见Rick Roderick,Habermas and the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Theory,Macmillan Press,1986.Rick Roderick将哈贝马斯的著作置于德国观念论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中,认为哈贝马斯的工作是对马克思的补充,而非替代。哈贝马斯只是打造了马克思主义和激进民主之间的关联,即哈贝马斯看到了政治决策应该服从于一个有理性的公众(a reasoning public)。
    3 Habermas,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ⅹⅳ.
    1 参见曹卫东:《权力的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4页。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72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4页。
    3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
    1 Seyla Benhabib," Model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nnas",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
    2 Habermas,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pp.25-26.
    3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117.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6 政治公共领域中的“批判性公共反思”的出现,是因为“文学公共领域”对人性、主体性和理性的培养,哈贝马斯在后期重提公共领域话题的时候,似乎并没有明确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在1986年海德堡大学600周年时发表的一篇以“大学的理念”的演讲,给予我们重要的启发,哈贝马斯所说的“公共领域结构转型”开始发生的时候,正是现代大学建制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大学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作为“文学公共领域”的替代物。参见章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0-222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96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5页。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3页。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3页。
    3 阿伦特:《人的条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4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 奥克肖特:“利维坦导读”,应星译,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 转引自徐向东:《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6页。
    1 参见威廉姆斯:《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台北巨流图书公司,2004年版,第220-270页。
    1 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24页。
    2 参见Seyla Benhabib,"Model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载Craig Calhoun(编),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p.72-95.
    3 李宏图:《从“权力”走向“权利”: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4 参见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5-9章,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 洛克:《政府论》(下),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59页。
    1 蔡英文:《公共领域与民主共识的可能性》,载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卢梭的“公意”思想是非常复杂的,历史上聚讼纷纭,可以说是政治思想史上最有争议的概念之一,在不同的研究传统中,公意这一概念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有的把它解读为极权主义的帮凶,有的又将之理解为自由的守护神,其中的复杂性不是本文可以解决的。本文仅仅考虑到其历史效果,因为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在历史上是有其独特地位的,有的思想家的思想可能未必是大家所公认的那样,但是为了思想史的完整性,我们往往强调某个思想家的思想的特定方面,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3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6页。
    1 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1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
    2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3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页。
    4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页。
    1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1988年版,第67页。
    2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第76页。
    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4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9页。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9页。
    3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34页。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1 转引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的序言,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2 Thomas Ma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MIT,1978.p.272.
    3 Habermas,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Boston Press,1971,p.176.,p.314.
    1 哈贝马斯与“学生运动”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当代思想史上有意义的话题,更成为当代政治史上值得探讨的现象,“学生运动”的许多领袖和积极分子都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直接或间接的学生,法兰克福学派的几位主要人物都被奉为“学生运动”的精神导师,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运动”之间也是充满分歧甚至冲突的。具体的分析参见曹卫东:《法兰克福学派与学生运动》,载李陀、陈燕谷:《视界》,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曾卫东:《哈贝马斯与“学生运动”》,载《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哈贝马斯后来在被问及这个问题的时候,承认当时是一时冲动而将学生运动称作是“左派法西斯”,这个时候他道出了当时的心态:“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但是当时,我深信并声称要单纯运用革命概念,轻视了民主构成的传统,这使我不胜汗颜。总之,学生抗议运动有着青年运动的典型弱点--虽然其信仰的原动力和力量同出一源。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谁会忍心去责备他们?”参见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7页。
    3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1 参见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章国锋译,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2 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1 Thomas Ma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MIT,1978.p.279.
    2 Habermas,"What is Universal Pragmatics?",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Beacon Press: Boston,1979.
    1 Habermas,"What is Universal Pragmatics?",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Beacon Press:Boston,1979.
    1 参见哈贝马斯:《道德发展与自我认同》,载《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与社会进化》,张博树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93页。
    3 Craig Calhoun,"Introduction: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Craig Calhoun(编),The MIT Press,1992,pp.31-32.
    1 阿拉托:《社会理论与市民社会》,载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5页。
    1 Habermas,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Critique of Founctionalist Reason,Polity Press,1987,p,122.
    1 Habermas,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The MIT Press,2000,p.39.
    2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1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序言,Vol1,ⅷ,translated by Thomas MaCarthy,Becon Press,1984.
    1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53.
    2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53.
    3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p45-46.
    1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49.
    1 Habermas,Legitimation Crisis,Boston:Beacon Press,1975,p.108.
    2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71.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4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 "What Is Enlightenment?" 载 Kant on History(编),L.W.Beck(New York,1963),p.3.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3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第30页,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65.
    2 Habermas,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The MIT Press,1993,p48.
    1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he MIT Press,1990,pp.86-109.
    2 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151页。
    1 转引自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2 莱斯诺夫:《二十一世纪政治哲学家》,第367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 参见周濂:《最可欲的与最相关的:今日语境下如何做政治哲学》,载许纪霖(编):《现代性的多元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 Habermas,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1991,麦卡锡所做的序言 ⅹⅹⅱ.
    1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 Thomas McCarthy,"Legitimacy and Diversity:Dialectical Reflections on Analytical Distinctions",载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ew Arato(编):Habermas on Law and Democracy:Critical Exchan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Los Angelex/London,1998.
    3 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载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 对柏林多元主义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性所面对的多元价值冲突这一核心问题,以及应对这种困境的理论可能和限度。在柏林思想中最为核心的是多元价值和自由问题,多元主义强调价值的不可通约性,不同价值之间彼此常常不能兼容,甚至可能会发生严重冲突;而典型的自由主义则强调,在人类的诸种价值中,“消极自由”具有某种程度的优先性。柏林既是多元论的主张者,同时又是消极自由的倡导者,这两者之间无可避免会产生矛盾。
    1 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2 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视域中的西方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1 德沃金:《自由的各种价值冲突吗?》,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2 德沃金:《自由的各种价值冲突吗?》,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3 威廉姆斯:《自由主义与损失》,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4 威廉姆斯:《自由主义与损失》,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5 威廉姆斯:《自由主义与损失》,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6 威廉姆斯:《自由主义与损失》,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1 威廉姆斯:《自由主义与损失》,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2 内格尔:《多元主义与一致性》,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3 内格尔:《多元主义与一致性》,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1 查尔斯·泰勒:《善的多元性》,载《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 参见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第305-312页。
    3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4 阿伦特:《人的境况》,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38页。
    1 阿伦特早期由于是站在“多元主义”的立场上的,并没有详细考察多元主义所牵涉到的复杂问题,特别是分歧的观点的整合和共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或者多元主义是否表示对价值的漠不关心的问题。参见蔡英文:《政治实践与公共空间:阿伦特的政治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97-101页。
    2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的思想论述是奠基在现象学的基础上的,她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表象”和“实在”的区分,主张将公共领域建立在“现象”之上,从而避免为了“真理”的要求而毁坏公共领域。但是,在后期,为了弥补现象所造成的任意性,阿伦特又将其公共领域建立在美学之“判断力”上,以“反省判断”以及“想象力”构建公共领域,亦即某种程度上阿伦特又回归了对哲学“真理”的诉求了。
    3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316页。
    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曹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页。
    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19页。
    4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18页。
    5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作者所作前言。
    1 Thomas MaCarthy," 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es",载 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p.49-72.麦卡锡对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思想的批评的详细阐述,请参见下一章。
    2 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5页。
    3 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9页。
    1 希尔贝克:《情境语用学与普遍语用学:实践学的语用学与先验语用学的相互批判》,载希尔贝克、童世骏(编):《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9页。
    2 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的现代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321页。
    1 以赛亚·柏林:《自由四论》,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2 Thomas Ma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MIT,1978.p.311.
    3 参见哈贝马斯《我们何时应该宽容》,载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一期。
    1 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1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2页。
    2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1-62页。
    3 穆勒:《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1页。
    4 Luke Goode,Jurgen Habermas,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p.47.
    1 博拉朵莉:《恐怖时代的哲学:与哈贝马斯和德里达对话》,2005年版,第36页。
    2 哈贝马斯:《后民族格局》,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3 哈贝马斯将实践问题分为三个领域,分别是道德、伦理和实用问题。道德问题是关涉“对”和“错”的问题,哈贝马斯认为道德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原则,哈贝马斯虽然只是给出一个道德的抽象定义,但是他心目中的道德还是与其基本的人权联系在一起的,虽然他认为人权不仅具有道德指向,还具有法律指向。参见“关于人权的跨文化的讨论”、“论实践理性之实用的、伦理的和道德的应用”,载《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57-61页。
    2 参见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159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4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9页。
    3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页。
    4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52页。
    5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459页。
    6 参见何怀宏:《公平的正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239页。
    1 参见童世骏:《关于“重叠共识”的“重叠共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2 Thomas Ma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The MIT Press,1978,p327.
    1 参见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188页。
    1 Thomas MacCarthy,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pp.381-383.
    1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51.
    2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2.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2.
    2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结构转型》所做序言,第23页。
    3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4.
    4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5.
    5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6.
    1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8.
    2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8.
    3 Thomas McCarthy." 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58.
    1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61.
    2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64.
    1 Thomas McCarthy,"Practical Discourse:On the Relation of Morality to Politics",pp.66-67.
    1 哈贝马斯后期对法律的论证采取的就是这样的思路,他认为法律的有效性来自于人们的同意。
    2 Thomas McCarthy,"Legitimacy and Diversity:Dialectical Reflections on Analytical Distinctions".
    1 Thomas McCarthy,"Legitimacy and Diversity:Dialectical Reflections on Analytical Distinctions",载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ew Arato(编):Habermas on Law and Democracy:Critical Exchan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Los Angelex/London,1998.
    2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11.
    3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17.
    1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19.
    2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20.
    3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21.
    4 Luke Goode,Jurgen Habermas: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p.41.
    5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17.
    6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22.
    7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23.
    1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18.
    2 Luke Goode,Jurgen Habermas: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p.44.
    3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p.129-130
    4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30.
    5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31.
    1 Fraser,“Rethinking me public sphere”,作者所做的注释 35,p.142.
    2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34.
    1 Fraser,"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p.136.
    2 本文第一章对公共领域思想史的概括,和本哈比所概括的公共领域思想史的三种模式具有某种程度的重合之处,但是笔者对公共领域的划分的背后的依据是“个人利益”与“普遍意志”之间的关系,即在多元主义的现代社会中“普遍意志”或“公意”如何达成的意义上进行划分的,而本哈比是在现代性的意义上,即公共领域是否容许现代建制的意义上划分的。
    1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Habermas and the Public Sphere,The MIT Press,1992,pp73-74.
    2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86.
    1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86.
    2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88.
    1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89.
    2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90.
    1 Seyla Benhabib,"Modes of Public Space:Hannah Arendt,the Liberal Tradition,and Jurgen Habermas",p.93.
    2 Nancy Fraser,"What's Critical about Critical Theory",Feminists Read Habermas:Gendering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New York and London,1995.
    1 Joan L.Cohen,"Critical Social Theory and Feminist Critique:The debate with Jurgen Habermas",Feminists Read Habermas:Gendering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New York and London,1995.
    2 Joan B.Lande,"The Public and the Private Sphere:A feminist Reconsideration",Feminists Read Habermas:Gendering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New York and London,1995.
    1 哈贝马斯曾说过这样的话:“碰到麦卡锡是我的福气,我常常有这样的印象,即他比我本人要史好地理解我的著作。尽管他曾对我提出了批判,但他一直都维护我认为并承认是我们共同立场的观点。他对(尤其是福柯、罗蒂和解构主义者的)各种异议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因此,当我在他的文章中发现了和我的观点不一致的地方时,我觉得十分不安。”参见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238页。
    2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232页。
    3 这是哈贝马斯对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对其商谈论太具有程序主义色彩的批评所做的回应,但是我认为,在逻辑上也可以构成对麦卡锡批评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冲突解决太具有普遍化色彩的回应。
    4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244页。
    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244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18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23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26页。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26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26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528页。
    3 对于两个问题的提出,参见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第211页。童世骏教授借用康德的“什么是启蒙运动”的话,即“任何人作为学者在读者界的全部公众面前所能做的那种运用理性”,就是“对自己理性的公共运用”,从而认为,将问题1作为学术问题提出,在施为地(performatively)的意义上就回答了问题2属于一个“公共”问题。但是,康德对“公共性”的强调是以其“实践理性”为基础的,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康德所强训对理性公开的运用,是建立在其先验哲学的基础上的,强调理性的推己及人的“独自的”特征,康德要求“从任意一个人的视角出发做出普遍化的推测”,这在哈贝马斯看来还是处于一种“意识哲学”的阶段。哈贝马斯基于同样的理由也批评罗尔斯对“公共理性”的运用是建立在一种“虚拟对话”的基础上的,忽视了实际商谈的重要性。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是借助于米德的观念,认为参与者要进入到一种包容性的商谈中,就规范问题进行实际的对活。参见“Remards on Discourse Ethics”,Just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pp20-101.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4页。
    1 参见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译者后记。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14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15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19页。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20页。
    4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27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96页。
    2 Habermas,Legitimation Crisis,Boston:Beacon Press,1975,p.108.
    1 Thomas McCarthy,"Legitimacy and Diversity:Dialectical Reflections on Analytical Distinctions",载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ew Arato(编):Habermas on Law and Democracy:Critical Exchan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y/Los Angelex/London,1998.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前言第4页。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07-508页。
    1 转引自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1 参见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章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9页。
    3 对“deliberative democracy”一词的翻译,国内还没有统一的译名,在中文文献中有七种不同的译法:审议民主;商议民主;协商民主;慎议民主;商谈民主;审慎民主;深思熟虑的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 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公众公开的讨论,另一方面强调“慎思”的过程。这些译名各有利弊,笔者认为商谈民主有助于表现一种公开讨论的层面,和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具有一致性,但是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这种讨论所具有理性的一面。
    1 转引自蔡英文:《公共领域与民主共识的可能性》,参见许纪霖(主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5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0页。
    2 转引自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1页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2页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2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3页
    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3页
    4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4页
    5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35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6-287页。
    1 一般来说,文化多元主义具有两面性:它具有向前看的进步的一面,也具有向后看的保守的一面。保守主义者通常担心自由主义和个人自主会侵蚀文化共同体的习俗,瓦解共同体的能力并使它们无法追求社群主义的共同利益的政治;更为通常的情况是,文化多元主义是进不了力量所诉求的内容,它们挑战社会的常规,这些常规排斥和侮辱少数群体,但是这里面也带了了问题,即少数群体的一些成员自身害怕新的开放。参见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第601-666页。哈贝马斯抨击的正是文化多元主义因循守旧的一面。
    2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载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第303页。
    3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第305页。
    4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第305页。
    5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第300页。
    6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第300页。
    1 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第318页。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页。
    3 汪晖先生质疑个人权利是否可以包容集体权利,因为个人权利的行使需要理想的交往结构,而对于理想的交往结构的设定就已经包含了实质性的判断。参见汪晖、陈燕谷编:《文化与公共性》汪晖所作序言。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66页。
    2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70页。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57页。
    4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translated by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eholsen,The MIT Press,1990.,p199.
    5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p200.
    1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60页。
    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280页。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60页。
    4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64页。参见英文版有所改动
    5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64页。。
    6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1 童世骏:《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读哈贝马斯近著两种》,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
    2 童世骏:《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读哈贝马斯近著两种》,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1辑。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
    1 参见曹卫东:《思想的他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117页。曹卫东区分了哈贝马斯思想中三种公共领域现象,一种是社会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在社会层面上要解决的是个人在周边环境中的认同问题”;第二种是政治公共领域,主要是通过报刊形成的具有政治批判意识的批判机制;世界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努力扩大他的公共领域,提出了所谓的后民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关键还在于培树起一种能够包容所有世界公民的全球政治公共领域,亦即世界公民社会。”
    2 Habermas,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The MIT Press,p.127.
    1 参见曹卫东:《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75页。
    2 参见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第657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2 参见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4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81页。
    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82页。
    2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86页。
    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89页。
    2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91页。
    3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54页。
    4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93页。
    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94页。
    2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第94页。
    1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195页。
    2 转引自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196页。
    1 哈贝马斯:“关于人权的跨文化的讨论》,《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2 哈贝马斯:“关于人权的跨文化的讨论》,《哈贝马斯在华讲演集》,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1 张汝伦教授写过一篇文章《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他的主要思路是认为哈贝马斯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论证方式,具有一种西方霸权主义的形象,张指出:“哈贝马斯及其文章提醒我们,在冷战后条件下,传统‘左'‘右'的招牌除了意识形态标榜和类似名教的东西之外,已失去意义,那么判断一个知识分子人格的只能是他对正义的热情,对虚伪的敏感和对罪恶的愤怒。还有,对一切不义的拒绝。”张虽然抓住了哈贝马斯思想中的矛盾之处,即对“人权”问题上的摇摆不定,但是却没有完全看到哈贝马斯思想中的理想主义成分,他认为凡是坚持启蒙普遍主义和主张现代性的人,大都是坚定的西方中心论者,而启蒙普遍主义和现代性的批判者,也往往同时是西方中心论的批判者和多元主义者,以这样的视角批评哈贝马斯,似乎有偏颇之嫌。参见张汝伦:《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读书》1999年第9期。
    1 哈贝马斯:“兽性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参见《读书》1999年第9期。
    2 哈贝马斯:“兽性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参见《读书》1999年第9期。
    3 哈贝马斯:“兽性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参见《读书》1999年第9期。
    4 哈贝马斯:“兽性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参见《读书》1999年第9期。
    5 哈贝马斯:《塑像倒塌意味着什么?》,童世骏译,《老欧洲,新欧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哈贝马斯:《塑像倒塌意味着什么?》,童世骏译,《老欧洲,新欧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哈贝马斯:《塑像倒塌意味着什么?》,童世骏译,《老欧洲,新欧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 转引自哈贝马斯:《包容他者》,第216页。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哈贝马斯哲学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地平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哈贝马斯:“兽性与人性-一场法律与道德边界上的战争",参见《读书》1999年第9期。
    哈贝马斯:《塑像倒塌意味着什么?》,童世骏译,《老欧洲,新欧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亚里士多德:《尼克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以赛亚·柏林:《自由论》,胡传胜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德沃金等:《以赛亚·柏林的遗产》,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韦尔默:《后形而上学现代性》,应奇、罗亚铃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希尔贝克:《情境语用学与普遍语用学:实践学的语用学与先验语用学的相互批判》,载希尔贝克、童世骏(编):跨越边界的哲学:挪威哲学论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想象》,载许纪霖(编):《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
    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柏林:《自由四论》,译林出版社,2003。
    盖尔斯敦:《自由多元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博拉朵莉:《恐怖时代的哲学:与哈贝马斯和德里达对话》,王志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童世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童世骏:《政治文化和现代社会的集体认同-读哈贝马斯近著两种》,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一辑,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
    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7。
    曹卫东:《权力的他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曹卫东:《曹卫东讲哈贝马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谈火生(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谈火生:《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黄宗智(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何怀宏:《公平的正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蔡英文:《公共领域与民主共识的可能性》,载《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许纪霖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江宜桦:《公共领域中理性沟通的可能性》,《自由民主的理论》,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刘擎:《悬而未决的时刻:现代性视域中的西方思想》,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刘擎:《面对多元价值冲突的困境-柏林论题的再考察》,载《华东示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哈贝马斯的交往伦理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得特勒夫·霍尔斯特:《哈贝马斯传》,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石元康:《罗尔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张鼎国:《共通感、团结与共识》载《中国诠释学》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政治哲学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参见查尔斯·泰勒:《现代社会的想象》,李尚远译,商周出版社,2008年版。
    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洪涛:《逻各斯与空间:古代希腊政治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李宏图:《从“权力”走向“权利”: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奥克肖特:“利维坦导读”,应星译,载《现代政治与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
    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1988年版。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顾肃:《自由主义基本理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阮新邦:《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论”》。
    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治出版社,2002年版。
    莱斯诺夫:《二十一世纪政治哲学家》,第367页,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周濂:《最可欲的与最相关的:今日语境下如何做政治哲学》,载许纪霖(编):《现代性的多元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张汝伦:《哈贝马斯和帝国主义》,载《读书》1999年第9期。
    马珂:《哈贝马斯后民族国家观及其批评》,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博士论文。
    马珂:《哈贝马斯国际政治观》,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5级硕士论文。
    Habermas,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 1,translated by Thomas MacCarthy, Becon Press, 1984.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2, translated by Thomas MacCarthy, Polity Press, 1987.
    Habermas, Justification and Aplication, translated by Ciaran Crionin,The MIT Press, 1993.
    Habermas, Philosophic Discourses of Modernity, trans.Cao Weidong, Jiangsu:Yilin Press, 2004.
    Habermas, J., The Inclusion of the Other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98.
    Habermas, J., Commun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Thomas McCarthy,Boston, Beacon Press, 1979.
    Habermas, J., New Conservatism:Cultural Criticism and the Historian Debate,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89.
    Habermas, J., Post-metaphysical Thinking, trans.Cao Weidong and Fu Degeng,Nanjing:Yi Lin Press, 2001.
    Habermas, J., “Interpreting the Fall of a Monument”, translated by Max Pensky, Constellations, Volume 10, No 3,2003.
    Habermas, J., “Bestiality and Humanity:A War on the Border between Legality and Morality”, translated by Stephen Meyer and William E.Scheuerman,Constellations, Volume 6, No 3,1999.
    Habermas, J., “Beyond the nation-states? On 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ization ”, in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s, Ultich Beck and Habermas, translated by Wang Xuedong and Chai Fangguo, Beijing, Central Translating and Editing Press,2000.
    Habermas, Moral Con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translated by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The MIT Press, 1990. Habermas, Autonomy and Solidarity, The Thetford Press, 1986.
    Johanna Meehan, Feminists Read Habermas:Gendering the Subject of Discourse, New York and London, 1995.bert C.Holub, JUrgen Habermas:Critic in the Public Sphere, Routledge Press
    Luke Goode, JUrgen Habermas:Democracy and the Public Sphere, Pluto Press,2005.
    Willian Rehg, Insight and Solidarit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4.
    OmidH.Payrow.Shabani, Democracy, Power and Legitimacy:The Critical Theory ofJurgen Haberma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3.
    Richard.j.Bernstein, Habermas and Modernity, Polity Press,1985.
    Thomas.MacCarthy, The Critical Theory Of Jurgen Habermas, Polity Press, 1978.
    Jaspers, Karl,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trans.Michael Bullock, 1953.
    Jaspers, Karl, The European Spirit,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nald Gregor Smith, London:SCM Press, Ltd., 1948.
    Kant, Immanuel, Kant's Political Writing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0.
    Kant, Immanuel, “Perpetual Peace:A Philosophical Sketch”, 1795, translated by Vincent Ferraro.From:http://www.mtholyoke.edu/acad/intrel/kant/kant1.htm.
    Thomas McCarthy, “Legitimacy and Diversity:Dialectical Reflections on Analytical Distinctions”,载 Michel Rosenfeld and Andrew Arato(编):Habermas on Law and Democracy:Critical Exchan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y/Los Angelex/London,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