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旨是研究近代中国舆论思想的演迁过程及其内容特点。论文从五个层面展开,首先对近代中国时间划分的认定、近代中国的研究范式、思想演迁的写作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次考察了前舆论时期的清议传统,以及晚清清流派现象,特别分析了清议边缘化,舆论高调登上近代中国历史舞台的社会历史原因。第三,以1834-1949年间有关舆论的近代文献为分析对象,对舆论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所呈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提炼总结。第四讨论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承前启后并且引领时代的知识精英阶层的舆论思想型塑特点。最后,在近现代中西方交流的历史背景下从纵向(华夏传统)与横向(西风东渐)的角度对舆论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演迁进行考察。
     研究发现,一、明清时期的清议已经从秦汉时期的乡评与德行监督演变成为统治阶层的政见之争,当局限于统治阶层的政见之争遭遇大众传播与现代文明时,清议概念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理论建构而被舆论所取代。二、每次舆论思想上的波动与转型都与中国时局交替一一对应,保持着较为紧密的联系。近代舆论思想的阐释的枢机所在,往往并不依托于基本的价值理念,而是受制于西方经验与现实环境,从“工具意义”与“对策意义”的角度对基本的理念与原则进行变通式调整。三、知识精英与权力之间的远近关系决定着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的特点。距离权力者最远的媒体知识阶层极力持舆论高调论,维护言论自由与舆论自由。对权力处于若即若离的学院派知识精英的舆论思想持舆论中庸论。处于权力中心的党政知识精英从国家意识形态控制角度宣扬舆论统制论。四、西方舆论思想的学术论辩分为两个时期:传统时期与现代时期。传统时期的西方舆论思想本质上就是围绕着普通民众是否有能力理性地参与政府的决策与管理这个中心命题。现代时期则是围绕着对民意调查的方法科学性展开争辩。从文献研究来看,在西风东渐的过程中,近代中国舆论思想长期受到西方传统时期的舆论思想的深刻影响。五、对于public opinion为何翻译成为舆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以下推测:(1)受到日语的影响。最早对舆论进行学理性定义的胡汉民、梁启超等近代名士都有留学或旅居于日本的经历。但在日语中为了避免舆论可能会产生的歧义,还有一个专指大众化非理性言论的“世论”,而这个概念被留日的中国学者忽视。(2)在中国历史思想语境下,“公”以“国君”、“朝廷”为词源,与统治权力有着某种程度的重合关系,从而导致中国思想界出于反抗皇权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时代精神的需要,以及西方的“public”词源为“人民”,故而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为“舆论”更符合中国从传统封建帝国向现代民主国家转变的时代潮流。因而,舆论属于现代汉语中的“重返的书写形式的外来词”,不能简单地认为字形完全一样的古汉语词汇可以自然而然地解释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词的含义。
     在现代化命题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本文认为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的过程与特点对当下中国产生如下几点启示:一、虽然近代中国舆论思想演迁过程中涉及的思想资源丰富且具有争议,但其中却孕育着一股不可逆转的趋势。它就是民主的参与、自由的表达、多数的选择、透明的权力。这既是告别皇权专制统治之后新生国家的政权合法性与公信力的来源,也是近代中国思潮激荡融合后的普遍共识。二、士的转型分化出新的近代知识群体,他们与大众媒体、西式大学相结合,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的强大舆论与言论力量,被称之为文人论政,以言报国。虽然这段辉煌历史较为短暂,但如昭示方向的灯塔照耀着媒体人的理想。三、权力愈大的阶层,愈倾向于控制意见的表达,权力中心更是乐于采用统制与操控手段,强调思想与声音的一致。从长远看,信息流动受阻滞、意见表达被压制,那么力量和利益的制衡欠缺,权力决策失误和治理失败在所难免,上层、下层双输的祸国之局亦可能肇因于此。四、西方public opinion本身充满争议。近代以来,将public opinion翻译成“舆论”造成新的歧义。现代汉语中指称人民的意见的词汇比起西方而言,较为贫乏,甚至由褒义逐渐带有贬义,呼吁丰富相关概念。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thought in modern China (1834-1949). On the first place,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time division and historical paradigm of modern China, and research method of thought history. Secondly, it is examined the Qingyi tradition in the ancient China and the phenomenon of Qingqi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sides, it is particularly analyzed the objective causes why Qingyi had to be replaced by the concept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irdly, based on over one hundred first-hand articles of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and mass magazines collected from 1834 to 1949,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ideas in different period. Fourthly, specially focusing on how the intellectual elites shape their thought of public opinion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Lastly, it describes the dissemination process of public opinion thought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to show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history perspective, Linguistics perspective and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There are sixes main findings: (1) From Ming-Qing Dynasties to Qin-Han Dynasty, Qingyi had been changed from the moral assessment and supervision into the evolution of the political struggles among the ruling class. As a result, public opinion had taken the place of Qingyi for which could not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ideological trend. (2)Every change of public opinion thought had been maintained relatively closest ties to political situations in the modern China, and deeply been limited by the western practice and domestic reality, rather than the basic values.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elites and government power determines their choices of public opinion thought. The farther from political power,intellectual elites more stressed the freedom of public opinion, in other words, the nearer from political power, intellectual elites more stressed the control of public opinion. (4) Academic debate over public opinion thought in western context has been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e traditional debate about whether people have the abilities to participate the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modern debate about whether polls have scientifically reflected the truth of public opinion. It proves that there is large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debate in modern China in the terms of literature. (5) There are two main speculations why public opinion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Yulun instead of Gonglun in China. One is that the term of Yulun is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Japanese, for some famous persons have a study or living in Japan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other is Gong in Chinese context means monarch or ruler as the etymology, which is contradictory with the democratic trend. In contrast, Yulun is more appropriate than Gonglun for the overthrow of autocracy. Therefore, we can not simply believe that exactly the same shape of ancient Chinese words can be interpreted naturally in its counterparts in modern Chinese meaning.
     In the background of modern fate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there are four pieces of inspiration for current China: (1) Although the thought of public opinion had been involved in varied and controversial resources, there is an irreversible trend that is the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freedom of expression, the majority choice, transparent power, which is the new source of legitimacy after the overthrow the autocratic rule, and the consensus by the stirring debate. (2) New intellectuals who were transformed from the literati had created political power and public opinion through the modern instituations such as mass media and university. It is termed that scholars government or serve government by speech. Although it was very short as a brilliant period of history, it has become the lighthouse shining the ideas of journalists. (3) The class has more power, more inclined to control the expression of opinion. However, the high level tends to have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to make right decision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they would confront the danger of defeat. (4) As a controversial western concept, public opinion is translated into Yulun, which brings new ambiguity and derogatory. There are few words meaning to opinion expression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we need to enrich and redefine the words and concept.
引文
1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绪论,第17页
    2邵培仁主编,何扬鸣,张健康编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39页
    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4石天河,舆论溯源,书屋,2005年,第5期,第27页
    
    5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页
    6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7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7-98页
    8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7页
    9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第72页
    10 [俄]弗·雅·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中译本代序,第1页
    11陈建云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12侯杰,李钊,大陆近百年梁启超研究综述,汉学研究通讯,24:3(总95期),民国94年8月,第10页
    1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1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9页
    15现有两个翻译版本,一个是阎克文,江红的译本,另一个是林珊的译本。本文引用的是阎克文,江红的译本。文中引文中的《舆论学》没有特别交代,指的是林珊的译本。
    16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共舆论》的阅读札记,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第71页
    17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共舆论》的阅读札记,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第71页
    18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共舆论》的阅读札记,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第71
    19姜红,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共舆论》笔记,新闻记者,2006年,第2期,第85页
    20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的上的分歧,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37页
    21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的上的分歧,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40页
    22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的上的分歧,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42页
    23单波,罗慧,理性的驾驭与拯救的幻灭:解读李普曼思想的价值与困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58页
    24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美],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8页
    25 E·M·罗杰斯[美],传播学史,殷晓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244页
    26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85-86页
    27由于篇幅有限该内容可以进一步参见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季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40页
    28在美国的中国研究学界,将市民社会与公共领域理论用来分析清明以来中国社会,比较著名的有Robert K. Schopps、William Rowe、Mary Rankin和David Strand等,而对此持批评看法的,有Frederic Wakeman、PhilipHuang和Philip Kuhn等。有关这场争论,参见William T. Rowe, The Problem of“Civil Society”in Late Imperial China;Frederic Wakeman, Jr., The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Debate: Western Reflection on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Philip C. C. Huang,‘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以上三文均见Modern China, vol. 19 no 2 (April 1993)。——转引至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7页,引注①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专辑二: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中收录了5名美国汉学家对中国“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研究,以及1篇黄宗智本人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的研究概貌。分别为:魏斐德《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西方人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思考》、罗威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玛丽·兰金《中国公共领域观察》、赵文词《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和道德共同体——当代中国研究的研究议程》、希斯·B.张伯伦《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从文章看去,每位汉学家对中国“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问题基本上都持谨慎的态度,表示尽可能避免“普世主义的规范性假设”(第177页),被认为属于持公共领域存在论的玛丽·兰金在论文中进行了根据中国语境加以了修正与界定,给出“管理型公共领域”(managerial public sphere),并小心翼翼地称没有适当地英语单词概括中国社会特征。(第218页)
    29总的来说,公共领域的概念由汉娜·阿伦特最早涉及并做了原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哈贝马斯的研究则使得该概念风靡全球,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如加拿大的查尔斯·泰勒、美国的托马斯·雅诺斯基等人的理解更使其大为增色。转引至: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季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37页。本文认为,如果从公共领域的概念成型与学术成熟的角度来考察,哈贝马斯也可称作为创始人。
    30哈贝马斯[德],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术出版社,1999年,初版序言,第1页
    31哈贝马斯[德],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术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3页
    32哈贝马斯[德],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术出版社,1990年版序言,第13页
    33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8页
    34方秋梅,清未民国时期“近代”、“近世”词义的演化及其史学影响,冯天瑜等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0-561页
    3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岳麓书社,1986年,第10页
    36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8-239页
    37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中文版自序第7页
    38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导论第7页
    39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导论第5页
    40徐中均,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计秋风,朱庆葆译,茅家琦,钱乘旦校,徐中均审订,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第12页
    4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42分别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1815-1821年,马六甲;《特选撮要》(Monthly Magazine),1923-1826年,巴达维亚;《天下新闻》(Universal Gazette),1828-1829,马六甲。
    4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8-79页
    4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12页
    45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46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序:百年思索第6页
    47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48 [美]T. 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8页
    49 [美]T. S.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97-98页
    50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序言第1页
    51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65页
    52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序言第1页
    53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序言第2页
    54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55 [美]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56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吴静研译,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春季卷,第139页
    57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之后的史学: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当代危机,吴静研译,中国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春季卷,第135页。
    58阿里夫·德里克,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80页
    59阿里夫·德里克,欧洲中心霸权和民族主义之间的中国历史,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84页
    60夏明方,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页
    61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43页
    62威尔·杜兰特,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王琴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9页,转引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诸论第2页
    63梅尔茨,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周昌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页,转引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诸论第2页
    6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2页
    6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5页
    66何兆武,西方哲学精神,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第102-103页,转引自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诸论第5-6页
    6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5页
    68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69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学研究领域被认为“和中国社会的某些特色联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影响较广泛的概念”,该概念随着黄宗智研究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在国内的出版,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美国学者杜赞奇研究20世纪上半期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著作《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9年的华北》在国内出版后,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学者使用内卷化这一概念对中国社会进行研究。
    70 [美]诺夫乔伊,存在巨链——对一个观念的历史的研究,张传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12页
    7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2页
    7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引言第5页
    73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收录《人
    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54页
    74林同奇,现代史学与后现代史学之间或之外?——从《历史三调》谈柯文史学思想的定位问题,收录《人文寻求录:当代中美著名学者思想辨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60-263页
    75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林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序言第2页
    76李彬,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309页
    
    77 Paul Cobley, Communication Theories: 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Routledge, p.194
    78海德格尔[德],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79海德格尔[德],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页
    80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50页
    81褚孝泉,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60页
    82钟年,形式、意义与社会文化——以“心理”和“心理学”为例,收录于冯天瑜等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4页
    83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李陀序言第4页
    84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4-25页
    85转引自刘禾,跨文化研究的语言问题,宋伟杰译,陈燕谷校,收录于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28-229页。原文为:Edward W. Said爱德华·萨义德,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世界,文本,批评家》(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226-227页
    86转引自:钟年,形式、意义与社会文化——以“心理”和“心理学”为例,冯天瑜等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94-295页
    87冯天瑜,序言:“历史文化语义学”刍议,冯天瑜等编《语义的文化变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3页
    88转引自刘禾,跨文化研究的语言问题,宋伟杰译,陈燕谷校,收录于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89杨念群,黄兴涛,毛丹,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7页
    90越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97页
    91越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98页
    92孔繁敏,论中国古代谏诤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88-89页
    93侯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第72-73页
    94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1页
    95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9页
    96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9页
    97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9页
    98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9页
    
    99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53页
    100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09-610页
    101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1页
    102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11-612页
    103 [美]唐(Tang, W. 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
    
    105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何洪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1页
    106编者:论清议与舆论,秦风周报,1935年,第1卷第39期,第1页卷头语
    107肖海霞,晚清清流派,历史学硕士论文,第1-2页
    108王维江,谁是“清流”?——晚清“清流”称谓考,史林,2005年第3期,第8-9页
    109肖海霞,晚清清流派,历史学硕士论文,第3页
    110之前对清议还有所涉及的研究有:Immanuel C. Y. Hsu, China;s Entrance in to the Family of Nations: The Diplomatic Phase, 1858-1880 (Cambridge, Mass., 1960), P. 200 and passim; Hao Yen-P’ing,“The so-called‘ching-i”duing the reforms of the Tung-chih and Kuang-hsu Reigns”]
    111 Lolyd E. Eastman (1965).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4 (August):595
    113 Lolyd E. Eastman (1965).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o.4 (August):595-596
    114 Mary Backus Rankin (1982).“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 No. 3 (May):453-454
    115 Mary Backus Rankin (1982).“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 No. 3 (May):459
    116肖海霞,晚清清流派,历史学硕士论文,第6页
    117辜鸿铭,清流传,语桥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第21页
    118 Mary Backus Rankin (1982).“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 No. 3 (May):463-475
    119 Mary Backus Rankin (1982).“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XLI No. 3 (May):455-463
    120陈勇勤,晚清清流派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3期,第41-43页
    121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第142页
    122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第142页
    123钱穆,再论中国社会演变,国史新论,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转引自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第143页
    124 Joan Judge (1994). Public Opin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 1904-1911. Modern China, Vol. 20 No. 1 (January): 66-80
    125编者:论清议与舆论,秦风周报,1935年,第1卷,第39期,第1页卷头语
    126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年,第142期,无页码
    127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年,第142期,无页码
    128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年,第142期,无页码
    129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年,第142期,无页码
    130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年,第142期,无页码
    
    132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4页
    133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4页
    134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4页
    135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4页
    136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4-15页
    137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5页
    138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5页
    139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5-16页
    140长舆,立宪政治与舆论,国风报,1910年,第1卷,第13期,第5页
    141陶保霖,舆论与法律,法政杂志,1912年,第2卷,第5期,第68页
    142长舆,立宪政治与舆论,国风报,1910年,第1卷,第13期,第7页
    143陶保霖,舆论与法律,法政杂志,1912年,第2卷,第5期,第69-70页
    144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页
    145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2页
    
    146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12页
    147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第33期,第22页
    148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0页
    149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2页
    150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2页
    151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3页
    152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4页
    153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154李秀云,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155刘国桢,舆论与社会,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5/6合期,第10页
    156樊仲云,舆论与新闻:社会意识之表现形态,1930年,第3卷,第4期,第8页
    157樊仲云,舆论与新闻:社会意识之表现形态,1930年,第3卷,第4期,第8-9页
    158樊仲云,舆论与新闻:社会意识之表现形态,1930年,第3卷,第4期,第11页
    159许纪霖,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收录于《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出版社,2008年,第83页
    160时事评论:悲舆论(上),东北文化(大连),1930年,第139期,第5页
    161时事评论:悲舆论(上),东北文化(大连),1930年,第139期,第6页
    162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2期,第1页
    163吴景超,舆论在中国何以不发达?,独立评论,1934年,第87期,第1页
    
    164梅,中国有没有舆论?,斗报,1934年,第4卷,第12期,第179页
    165方秋苇,现在中国舆论之检讨,前途,1934年,第2卷,第8期,第1-2页
    166景藏,智识上之分工,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4页
    167景藏,智识上之分工,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4页
    168景藏,智识上之分工,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5页
    169景藏,智识上之分工,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5页
    170陶孟和,关于中国的新闻纸,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14期,第3页
    171陶孟和,关于中国的新闻纸,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14期,第3页
    172陶孟和,关于中国的新闻纸,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14期,第3页
    173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1期,第6页
    174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1期,第6页
    175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1期,第6页
    176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1期,第6页
    177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年,第12卷,第1期,第6页
    178唐小兵,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4期,第74页
    179唐小兵,现代中国公共舆论的自我理解,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9卷,第4期,第74页
    
    180 Young, K.著,唐克节译,论宣传:舆论之积极的控制,平明杂志,1933,2(9/10),1-19
    181杨季,论“舆论误国”,前途,1934年,第2卷,第6期,第4页
    182杨季,论“舆论误国”,前途,1934年,第2卷,第6期,第5-6页
    183杨季,报业公营与制造舆论,前途,1934年,第2卷,第3期,第7页
    184杨季,报业公营与制造舆论,前途,1934年,第2卷,第3期,第13页
    185沈颂芳,欧洲独裁制下的舆论界,国闻周报,1936年,第13卷,第24期,第18页
    186 Seldes, G.,“舆论自由”果可能乎?,报人世界,1936年,第4期,第1页
    187王家鸿,德意苏俄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制比较论,前途,1934年,第4卷,第9期,第23页
    188程文,从言论自由说到新闻统制,前途,1934年,第4卷,第9期,第84-85页
    
    189梁士纯,演稿: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1937年,第13卷,第24期,第21页
    190梁士纯,演稿: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1937年,第13卷,第24期,第22页
    191梁士纯,演稿: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1937年,第13卷,第24期,第23-26页
    192梁士纯,演稿: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1937年,第13卷,第24期,第28页
    193曹立瀛,战时与舆论政治(附图),国是公论,1938年,第3期,第2页
    
    194曹立瀛,战时与舆论政治(附图),国是公论,1938年,第3期,第7页
    195熊剑英,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我们有权利中立,自由导论周刊,1945年,第4期,第8页
    196陈明逊,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独立的判断,自由导论周刊,1945年,第4期,第9页
    197张清华,论健全舆论的造成及其保持,东方杂志,1945年,第4卷,第24期,第4-5页
    198张清华,论健全舆论的造成及其保持,东方杂志,1945年,第4卷,第24期,第5-6页
    199陈科美,民主与舆论,评论半月刊,1946年,第11期,第10页
    200陈科美,民主与舆论,评论半月刊,1946年,第11期,第11页
    201钱健夫,先秦的舆论力量和民主作风,时与文,1947年,第4期,第12页
    202黄炳坤,民主政体之下舆论力量及其限度,浙江记者,1947年,第1卷,第3期,第2页
    203黄炳坤,民主政体之下舆论力量及其限度,浙江记者,1947年,第1卷,第3期,第3页
    204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前言第2页
    205尤小立,当今中国知识分子研究及其走向——读《知识分子研究》,博览群书,2004年,第7期,第51页
    206利奥塔,知识分子的坟墓,收录《后现代性与公众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6-117页
    20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208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243页
    20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0页,引注2
    210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引言第7页
    21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沈宗美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6页
    
    21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新版序5-6页
    213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世纪》网络版,2003年6月号,总第15期,第8页
    214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世纪》网络版,2003年6月号,总第15期,第3页
    215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1期,第145页
    216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世纪》网络版,2003年6月号,总第15期,第2页
    217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218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
    219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5页
    220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1期,第140页
    221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222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223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224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28页
    225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63-164页
    226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3页
    227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43页
    228唐小兵,田波澜,现代中国报刊的涌现与知识分子自我形象的变迁,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4期,第104页
    229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6页
    230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弗兰兹·迈克尔,导言一,第6-7页
    231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弗兰兹·迈克尔,导言一,第7页,引注1
    23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新版序第2页
    233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1期,第139页,引注2
    234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4页
    235张仲礼,中国绅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33页
    236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第11期,第139页
    237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收录于思想与学术,陈弱水,王汎森主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305-306页
    238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39郑也夫,知识分子研究,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240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2-84页
    
    241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年,第1卷,第7期,第105页
    242亦乐,舆论,一般,1926年,第1卷,第4期,第489页
    243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7期,第12页
    244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年,第1卷,第4期,第2页
    
    245汪馥炎,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年,第1卷,第4期,第19-20页
    246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年,第1卷,第7期,第106页
    247端木恺,舆论的意义及其与民治的关系,国立劳动大学月刊,1930年,第1卷,第2期,第7页
    248亦乐,舆论,一般,1926年,第1卷,第4期,第491页
    249亦乐,舆论,一般,1926年,第1卷,第4期,第491页
    250亦乐,舆论,一般,1926年,第1卷,第4期,第491页
    251蒋绍炎,什么是舆论?建国月刊(上海),1934年,第10卷,第4期,第1-2页
    252骆继汉,舆论政治之意义及报界应有之觉悟,法政学报,1921年,第2卷,第12期,第1页
    253原文为:犹忆准南子说山训有曰:“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众议者,舆论之雏形也。呜呼天下岂真有无翼而能飞者,居今日而求舆论之翼,微新闻纸其孰与归?参见,骆继汉,舆论政治之意义及报界应有之觉悟,法政学报,1921年,第2卷,第12期,第1页
    
    254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7期,第13页
    255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年,第1卷,第7期,第106页
    256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年,第1卷,第7期,第106页
    257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年,第1卷,第4期,第3页
    
    258蒋绍炎,什么是舆论?建国月刊(上海),1934年,第10卷,第4期,第3页
    259蒋绍炎,什么是舆论?建国月刊(上海),1934年,第10卷,第4期,第4页
    260蒋绍炎,什么是舆论?建国月刊(上海),1934年,第10卷,第4期,第5页
    
    261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年,第1卷,第4期,第4-5页
    262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7期,第19-20页
    263宗庸,论舆论,时事评论,1948年,第1卷,第15期,第11页
    264宗庸,论舆论,时事评论,1948年,第1卷,第15期,第11页
    265宗庸,论舆论,时事评论,1948年,第1卷,第15期,第12页
    266端木恺,舆论的意义及其与民治的关系户,国立劳动大学月刊,1930年,第1卷,第2期,第1页
    267刘国桢,舆论与社会,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5/6合期,第1页
    268刘国桢,舆论与社会,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5/6合期,第2页
    269宗庸,论舆论,时事评论,1948年,第1卷,第15期,第12页
    270张致中,关于舆论的本质与新闻政策之考察,留东学报,1936年,第2卷,第1期,第87页
    271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7期,第20页
    272刘国桢,舆论与社会,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5/6合期,第10页
    273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年,第41卷,第7期,第20页
    274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年,第1卷,第4期,第7页
    275叶明勳,什么是舆论?生力旬刊,1940年,第2卷,第39/30合期,第22页
    276骆继汉,舆论政治之意义及报界应有之觉悟,法政学报,1921年,第2卷,第12期,第1-8页
    
    277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85页
    278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279程丽红,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43页
    280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关于米苏里赠奖及今天的庆祝会,重庆《大公报》,1941年5月15日
    281方汉奇,大公报百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282方汉奇,再论《大公报》的历史地位,收录于《方汉奇自选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10-311页
    283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5页
    284张承宇,试论文人论政形成的外因,新闻界,第2008年,第2期,第168页
    285洪梅,“文人论政”的三个典型,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上),第139页
    286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5页
    287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5页
    288谢冰,储安平与《观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113页,转引自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5页
    289李金铨,从儒家自由主义到共产资本主义:记者角色的冲突与汇流,收录于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3、65页
    290李金铨,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序言第20页
    
    291曾虚白,报纸与政治,报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第11页
    292曾虚白,报纸与政治,报学季刊,1934年,创刊号,第11页
    293王陆一,舆论与监察,十年:申报电讯社创立十周年纪念特刊,1934年,第59-60页
    294王陆一,舆论与监察,十年:申报电讯社创立十周年纪念特刊,1934年,第60页
    295无名,民间舆论与人民参政,申报社评选,1943年,第1期,第18页
    296无名,民间舆论与人民参政,申报社评选,1943年,第1期,第19页
    297无名,政党与政治,申报社评选,1943年,第1期,第19页
    298熊剑英,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特辑:我们有权利中立,自由导论周刊,1945年,第4期,第8页
    299熊剑英,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特辑:我们有权利中立,自由导论周刊,1945年,第4期,第8页
    300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1934年,第11卷,第2期,第1页
    30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第17-18页
    302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1期,第17-18页
    303王韬,论日报渐行于中土,收录于《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304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1901年12月21日,第100册
    305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1901年12月21日,第100册
    306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丛报,1902年10月2日,第17号
    307梁启超,读十月初三日上谕感言,国风报,1910年11月12日,第28期
    308张季鸾,本社同人的声明——关于米苏里赠奖及今天的庆祝会,重庆《大公报》,1941年5月15日
    309张季鸾,本报一万号纪念辞,天津《大公报》,1931年5月22日
    310陈谦平,抗战前知识分子在自由理念上的分歧——以《独立评论》主要撰稿人为中心的分析,收录于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5-146页,第162-163页
    311孙中山选集,上册,第157页,转引至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312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荣孟源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1年,第19页,转引至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313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
    314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页,引注2
    315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引注1
    316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3页
    
    317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4页
    318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4页
    319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4页
    320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4页
    321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4-695页
    322钱端升,现代评论,1927年,第6卷,第139期,第695页
    323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324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府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325茹春涌,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1936年,第4卷,第9期,第31页
    326茹春涌,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1936年,第4卷,第9期,第35-36页
    327茹春涌,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1936年,第4卷,第9期,第39页
    328茹春涌,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1936年,第4卷,第9期,第39页
    329茹春涌,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1936年,第4卷,第9期,第40页
    330蒋廷黻,论专制并答胡适之先生,独立评论,1933年,第83期,转引自陈谦平,抗战前知识分子在自由理念上的分歧——以《独立评论》主要撰稿人为中心的分析,收录于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331钱端升,民主政府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1934年,第31卷,第1期,转引自陈谦平,抗战前知识分子在自由理念上的分歧——以《独立评论》主要撰稿人为中心的分析,收录于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52页
    332奇理斯玛(chirsma)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概念。用来指称某类卓异人物的人格特征。韦伯认为,奇理斯玛人物“是在精神、物质、经济、伦理、宗教或政治的危难时期涌现出来的天生领袖,他们既非掌权者,也非现今所谓的具备专业知识并为报酬而工作的固定‘职业’者。这些生于危难之秋的天生领袖,在身体和精神上都拥有非凡的禀赋,这种禀赋通常被认为是超自然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
    333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3年,第5页
    334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荷虾H嗣癯霭嫔纾?003年,第7页
    335蒋书丽,知识分子和权力,书屋,2008年,第8期,第9页
    336蒋书丽,知识分子和权力,书屋,2008年,第8期,第9页
    338 [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马特拉的词与物(代译序),第9页
    339 [德]尤根·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童世骏译,收录邓正来,[英]J. 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场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50-151页
    340 Sherr Devereaux Ferguson (2000), Researching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Sage Publications (ca), p.12
    341 Thomas Hobbes (1963). Leviathan. In J. Somerville & R. E. Santoni (Eds),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Readings from Plato to Gandhi. Garden City, NY: Anchor/Doubleday, p. 143
    342 Thomas Hobbes (1963). Leviathan. In J. Somerville & R. E. Santoni (Eds),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Readings from Plato to Gandhi. Garden City, NY: Anchor/Doubleday, p. 146
    343喻国民,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前言
    344 Machiavelli, N. (1963). The Prince. In J. Somerville & R. E. Santoni (Eds),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Readings from Plato to Gandhi. Garden City, NY: Anchor/Doubleday, p. 120
    345 Yeric, J. L., & Todd, J. R. (1996). Public Opinion: The Visible Politics (2nd ed.). Itasca, IL: F. E. Peacock, p. 8
    346 Hegel, G. W. F. (1952).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T. M. Knox, Trans.).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p.140
    
    347 Aristotle. (1962). The Politics of Aristotle (E. Barker, Tra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23
    348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85页
    34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第4页
    350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9页
    351 Bauman, S., & Herbst, S. (1994). Managing perceptions of Public Opinion: Candidates’and Journalists’Reactions to the 1992 polls, Vol. 11 No. 2, p. 142
    352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353 Robert S. Erikson, Kent L. Tedin (1995).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Its Origins, Content, and Impac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p. 12
    354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1 No. 1 (January), p. 7
    355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1 No. 1 (January), p. 7-12
    356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1 No. 1 (January), p. 13
    357 Folyd H. Allport (1940). Polls and the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4 No. 1 (June), p. 253
    358 Folyd H. Allport (1940). Polls and the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4 No. 1 (June), p. 251
    359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 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 255
    360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87页
    361 [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89页
    362杨意菁,寻找二十世纪失落的民意概念,新闻学研究,2002年,第70期,第229页
    363 Carroll J. Glynn, Michael E. Huge (2008), Public Opinion. Wolfgang Donsbach (200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eds.), Malden, Oxford and Carl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 3971
    364 Harry Alpert (1956).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s Scienc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20 No. 3 (Autumn), p. 493-494
    365 William Albig (1956). Moder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cGraw-Hill, p. 3
    366 William Albig (1956). Moder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cGraw-Hill, p. 3
    367 Bernard Berelson, Morris Janowita (1966). Reader i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p. 5
    368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7-38页
    369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32页
    370 Carroll J. Glynn, Michael E. Huge (2008), Public Opinion. Wolfgang Donsbach (200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eds.), Malden, Oxford and Carl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p. 3971
    371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 No. 1 (January), p. 7-8
    372 William A. Mackinnon, On the rise, Progress, and Present state of public opinion: in Great Britain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London: Saunders and Otley, Cite from Francis G. Wilson (1955), Public Opinion and the Middle Class, Review of Politics, No. 17, p.491-492
    373 William A. Mackinnon, On the rise, Progress, and Present state of public opinion: in Great Britain and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London: Saunders and Otley, Cite from Francis G. Wilson (1955), Public Opinion and the Middle Class, Review of Politics, No. 17, p.492
    374 Francis G. Wilson (1933). Concepts of Public Opin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XXVII No. 3 (June), p. 390-391
    375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 No. 1 (January), p. 23
    376 Kurt w. Back (1988). Methphors for Public Opinion in Literatur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52 No. 3 (Autumn). P. 278
    377 Charles W. Smith(1939),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Prentice-Hall, p. 16
    378 Charles W. Smith(1939),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Prentice-Hall, p. 17
    379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 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 50
    380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 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 52
    381 Herbert Blumber (1946), The mass, The Public, and Public Opinion. Bernard Berelson, Morris Janowita (1966). Reader i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p. 48
    
    382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21页
    383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384马礼逊,华英字典,第四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039页
    385马礼逊,华英字典,第四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558页
    
    386马礼逊,华英字典,第一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188页
    387马礼逊,华英字典,第六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343页
    388马礼逊,华英字典,第六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303页
    389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17-418页
    390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6页
    
    395王韬,重民下,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396王韬,达民情,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6页
    397王韬,重民下,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页
    398王韬,重民下,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20页
    399王韬,重民下,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0页
    400景藏,民意,东方杂志,1920年,第17卷,第3号,第2页
    401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3页
    402 Slavko Splichal (1999). Public Opinion: Developments and Controversi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Rowman and Littlefield, p. 100
    403胡正强,论李普曼新闻思想在早期中国的传播,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02页
    404《江南水师学堂之鬼蜮》,苏报,1903年6月20日,转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405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7页
    406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2页
    407佐藤卓己,輿論と世論:日本的民意の系譜学,新潮社,2008年,第15-16页
    408佐藤卓己,輿論と世論:日本的民意の系譜学,新潮社,2008年,第16页
    409郝雨,“西学东渐”的传播学研究,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第12页
    410陈胜粦,民本主义论纲,载《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94页,转引自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第85页
    411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1-16页
    412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31页,转引自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1-16页
    413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1-16页
    414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序言,陈旭麓作序,第4页
    415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49页
    416海外丛谈:舆论试验与罗斯福,国风报,1910年,第1卷,第19期,第3-4页
    417美国学者认为,中国第一次舆论调查为1942年10月10日《大刚报》主持的关于中国民众对抗战前途问题看法的民意测验。详见:Sam Schreiner, Jr.(1943). China’s First Public Opinion Poll,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7 No. 1 (Spring), p. 145-148
    418喻国民,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4-15页
    419袁岳,民意测验的方法与经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420喻国民,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421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史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2003年,第4期,第71页
    422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4-135页
    42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44页
    424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88-89页,转引自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45页
    425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46页
    426沈子英校点,史记精华录,1937年,第101页
    427周魁一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释,1990年,第331-332页
    428刘如仲,苗学孟,台湾林爽起义资料选编,1984年,第91页
    429陈定闳,舆论之社会心理学观,东方杂志,1944年,第40卷,第6期,第13页
    430汤因比,历史研究(节录本),上卷,第50页,转引自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33页
    431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5-56页
    432左玉河,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第242页
    433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0页
    434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72页
    435余英时,群己之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两个循环,余英时文集·第2卷: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436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4页
    437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1-72页
    438左玉河,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第242页
    43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440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历史研究,1955年,第5期,第132页
    44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442黄宗智,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0页
    
    443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年,第1卷第4期,第1页
    444樊仲云,舆论与新闻:社会意识之表现形态,1930年,第3卷第4期,第5页
    445黄钟,舆论广释,现代周刊,1945年,第3卷,第2期,第9页
    446徐道鄰,公论与舆论,世纪评论,1947年,第1卷,第2期,第6页
    447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收录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448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收录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页
    449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收录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7-18页
    450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收录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451陈弱水,中国历史上“公”的观念及其现代变形——一个类型的与整体的考察,收录于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45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861页
    453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861页
    454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31页
    455谢泳,中国现代新闻传统:文人论政,山西文学,2004年第2期,第6页
    456 [美]唐(Tang, W. F.),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3页
    457张佛泉,我们为什么要说长道短,独立评论,1937年,第10卷,第230号,第1页
    
    458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423页
    459李永刚,网络原住民的花样表达,经济观察报,2010年5月24日,49版
    1.曹锦清著,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2.陈建云编,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陈力丹著,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北京:中国广播学院电视出版社,1999年
    4.陈弱水著,公共意识与中国文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5.陈弱水等主编,思想与学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6.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7.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8.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9.陈玉申著,晚清报业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10.陈志让著,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11.程丽红著,清代报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2.程卫星著,传播的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戴元光著,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 [德]花之安著,自西徂东,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15.方汉奇著,中国近代报刊史(上,下册),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费孝通著,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年
    17.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8.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郭汉民著,晚清社会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郭卫东主编,近代中国在华文化机构综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21.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2.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3.黄宗智著,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4.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蒋廷黻著,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26.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27.李彬著,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8.李彬著,媒介话语:新闻与传播论稿,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
    29.李春雷,任慧著,媒介与学术——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视角,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30.李谷成著,香港中文报业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1.李红艳著,传播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李华兴著,近代思潮纵横,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
    33.李金铨著,超越西方霸权——传媒与“文化中国”的现代性,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李金铨主编,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5.李秀云著,中国新闻学术史(1834-1949),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36.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7.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8.刘大椿著,科学哲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9.刘建明著,社会舆论原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40.刘宓庆著,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
    41.刘为民著,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42.茅海建著,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43. [美]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4版
    44. [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版
    45.倪伟著,“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6.钱穆著,中国近代政治得失,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47.瞿同祖著,中国封建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8.桑兵著,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9.桑兵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0.邵培仁主编,何扬鸣,张健康编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萧功秦著,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西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52.王韬著,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3.王尔敏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54.熊月之著,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5.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6.熊月之著,向专制主义告别——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历程,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
    57.许纪霖主编,公共性与公民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58.许慎著,说文解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59.喻国民著,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60.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61.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2.俞筱,刘彦捷编,陆费达与中华书局,香港:中华书局,2002年
    63.张灏著,思想与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64.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上海:三联出版社,2007年
    65.周葱明等著,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66.周佳荣著,苏报及苏报案——1903年上海新闻事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67.朱学勤著,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68.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69.褚孝泉著,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1.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2. [德]马克思·韦伯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4. [俄]弗·雅·普罗普,故事形态学,贾放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 [法]阿芒·马特拉著,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 [法]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绎出版社,2004年
    7. [法]佩雷菲特著,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8. [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9. [美]威廉·阿尔斯顿著,语言哲学,牟博、刘鸿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0.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 [美]布瑞克著,谁在操纵你?,付蕾等译,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12. [美]戴维·杜鲁门著,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 [美]费正清著,观察中国,傅光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14. [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下卷),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5. [美]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6. [美]柯文著,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 [美]罗杰斯著,传播学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殷晓蓉译,2002年
    18. [美]罗纳德·斯蒂尔著,李普曼传,于滨、陈小平、谈峰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年
    19. [美]马蒂尼奇编,语言哲学,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
    20. [美]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郭镇之,徐培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1. [美]唐(Tang, W. F.)著,中国民意与公民社会,胡赣栋、张东锋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
    22.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23. [美]沃尔特·李普曼著,公众舆论,阎克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 [加]哈罗德·伊尼斯著,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6.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陈嘉映译,哲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 [英]洛厄尔著,范用余译,公共意见与平民政治,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28. [英]卡尔·波普尔著,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9. [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
    30. [英]斯图亚特·霍尔编著,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现,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1. [中]辜鸿铭著,清流传,语桥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
    32. [中]林语堂著,中国新闻舆论史,王海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曾庆香,对“舆论”定义的商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第47-50页
    2.段乐川,梁启超的舆论监督思想,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46-48页
    3.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的答问,梁光严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35-36页
    4.候东阳,林语堂的新闻舆论观——评林语堂的《中国新闻舆论史》,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第72-78页
    5.候东阳,封建统治集团的重要舆论机制:朝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1年第4期,第99-101页
    6.候东阳,君主专制与舆论冲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4年第2期,第39-42页
    7.侯杰,李钊,大陆近百年梁启超研究综述,汉学研究通讯,24:3(总95期),民国94年8月,第1-12页
    8.黄旦,美国早期的传播思想及其流变——从芝加哥学派到大众传播研究的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1期,第15-27页
    9.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李普曼《公共舆论》的阅读札记,新闻记者,2005年第11期,第38-71页
    10.黄建新,近现代西方舆论观的嬗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第233-236页
    11.胡波,20世纪中国民本思想研究述评,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第85-90页
    12.胡正强,论李普曼新闻思想在早期中国的传播,新闻界,2009年,第4期,第102-103页
    13.姜红,舆论如何是可能的?——读李普曼《公共舆论》笔记,新闻记者,2006年第2期,第84-85页
    14.孔繁敏,论中国古代谏诤的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第84—89页
    15.李秀云,梁启超的舆论导向观及其现代意识,新闻知识,2003年第12期,第24-26页
    16.刘增合,近代组织传媒与晚清公共舆论的扩张——以学堂生群体与功能性社团为中心,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1期,第81-95页
    17.刘增合,试论晚清时期公共舆论的扩张——立足于大众媒介的考察,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第131-137页
    18.刘增合,媒介研态与晚清公共领域的拓展,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第237-239页
    19.倪琳,融合或竞争?——中国传播学研究范式走向,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第4期,第74-80页
    20.秦志希,汪露,梁启超与李普曼: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新闻传播观,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第27-31页
    21.邱江波,从舆论学角度看中国古代谏诤现象,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3期,第43-48页
    22.单波,黄泰岩,新闻传媒如何扮演民主参与的角色?——评杜威和李普曼在新闻与民主关系问题的上的分歧,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36-42页
    23.单波,罗慧,理性的驾驭与拯救的幻灭:解读李普曼思想的价值与困局,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1期,第51-59页
    24.石天河,舆论溯源,书屋,2005年第5期,第27-31页
    25.史媛媛,《梁启超与中国社会舆论的近代转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1年第1期,第113-118页
    26.史媛媛,略论梁启超的舆论思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4年第2期,第43-50页
    27.沈继成,梁启超与《时务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第21-27页
    28.王海,何洪亮,中国古代舆情历史的考察——从林语堂《中国舆论新闻史》说起,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68-171页
    29.文言,论民谣的舆论特征,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第70-72页
    30.谢泳,中国现代新闻传统:文人论政,山西文学,2004年第2期,第4-6页
    31.许纪霖,近代中国的公共领域:形态、功能与自我理解——以上海为例,史林,2003年第2期,第77-89页
    32.许纪霖,重建社会重心: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学术月刊,20006年第11期,第
    138-145页
    33.于海,公共领域的起源与演化——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变》,社会,1996年第6期,第47-48页
    34.展江,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与传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123-127页
    35.赵红全:公共领域研究综述,中共杭州市季党校学报,2004年第4期,第37-41页
    36.赵映诚,中国古代谏官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第97-104页
    37.左玉河,晚清“古学复兴”:中国旧学纳入近代新知识体系之尝试,史学月刊,2004年第9期,第214-252页
    38.朱丹,民谣是“长了翅膀”的下层舆论,新闻爱好者,2006年第6期,第8-9页
    1.舆论明证主宰说,益闻报,1882,(142),无页码
    2.外洋各埠新闻:不孚舆论(录天南新报),知新报,1900,第121册
    3.字林西报:中国舆论醒发论,北京新闻汇报,1901,(2月),3-4页
    4.饮冰子,名家谈丛:饮冰子自由书: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新民丛报,1902,第6号
    5.评论:政治家与舆论,大陆(上海1902),1905,3(21),1-3页
    6.长舆,立宪政治与舆论,国风报,1910,1(13),1-9页
    7.茶圃,海外丛谈:舆论试验与罗斯福,国风报,1910,1(19),第3-4页
    8.金其堡,舆论正义,北洋政学旬报,1911,(33),第1-22页
    9.陶保霖,舆论与法律,法政杂志,1912,2(5),第66-70页
    10.汪馥炎,论坛:社会与舆论,甲寅(东京),1914,1(4),第10-21页
    11.高劳(杜亚泉),言论势力失坠之原因,东方杂志,1918年,15(12),第1-5页
    12.执信,舆论与煽动,建设,1919,1(1),1-5页
    13.景藏,舆论,东方杂志,1920,17(2),1-2页
    14.景藏,民意,东方杂志,1920年,17(3),1-4页
    15.景藏,智识上之分,东方杂志,1920年,17(3),4-5页
    16.徐宝璜,舆论之研究,北京大学月刊,1920,1(7),第105-108页
    17.骆继汉,舆论政治之意义及报界应有之觉悟,法政学报,1921,2(12),第1-8页
    18.许藻镕,法律之舆论化,法津评论(北京),1924,(60),第1-3页
    19.刘国桢,舆论与社会,社会学杂志,1925,2(5/6),第1-10页
    20.叶元龙,上海报纸真有自任为舆论机关之诚意否?现代评论,1925,1(15),第18页
    21.孔襄我,中国现状与美国舆论,东方杂志,1925,22(17),第15-18页
    22.亦乐,舆论,一般(上海1926),1926,1(4),第486-498页
    23.钱端升,党治与舆论,现代评论,1927,6(139),第7-10页
    24.邵力子,舆论与社会,报学月刊,1929,1(2),第32-42页
    25.端木恺,舆论的意义及其与民治的关系,国立劳动大学月刊,1930,1(2),第1-17页
    26.樊仲云,舆论与新闻:社会意识之表现形态,新生命,1930,3(4),第1-21页
    27.樊仲云,舆论与新闻(二),新生命,1930,3(5),第1-16页
    28.时事评论:悲舆论上,东北文化(大连),1930,(139),第5页
    29.时事评论:悲舆论下,东北文化(大连),1930,(139),第5-6页
    30.论评选辑:国际舆论之两重表现,国闻周报,1931,8(42),第6-7页
    31.华鼎彝,舆论有什么用?主张与批评,1932,(2),20-21页
    32. Whitton,许教炎,如何使非战公约发生效力:舆论不是有效的裁制,平明杂志,1932,1(2)
    33.仲谋,扶植舆论与建立民治,民众导报,1932,(11),第7-10页
    34. Young,K.,论宣传:舆论之积极的控制,唐克节译,平明杂志,1933,2(9/10),第1-19页
    35.章,舆论在哪里?对于上海各报发历停刊的感想,星期评论(上海1932),1933,1(42),4-5页
    36.王陆一,舆论与监察,十年:申时电讯社创立十周年纪念特刊,1934,第59-60页
    37.胡政之,中国为什么没有舆论?国闻周报,1934,11(2),第1-5页
    38.陶孟和,关于中国的新闻纸,国闻周报,1934年,11(14),第1-5页
    39.褚民谊,舆论正宗:[题词],国民公论(上海1928),1934,1(2)
    40.林森,舆论先锋:[题词],国民公论(上海1928),1934,1(2)
    41.杨季,报业公营与制造舆论,前途,1934,2(3),第1-13页
    42.蒋绍炎,什么是舆论?建国月刊(上海),1934,10(4),第1-8页
    43.李天翊,舆论界应有之态度,青年与战争,1934,4(5)
    44.灵犀,陈言:收买舆论,社会周报(上海),1934,1(6)
    45.杨季,论“舆论误国”,前途,1934,2(6),第4-6页
    46.朱显庄,舆论之分析研究,清华周刊,1934,41(7),第12-21页
    47.方秋苇,现在中国舆论之检讨,前途,1934,2(8),第1-6页
    48.梅,中国有没有舆论,斗报,1934,4(12),第177-179页
    49.曾虚白,报纸与政治,报学季刊,1934,(创刊号),第11-13页
    50.潘君健,报纸评论和社会舆论,报学季刊,1934,(创刊号),第53-56页
    51.惠英,“新闻”涵义之辨正,报学季刊,1934,(创刊号),61-64页
    52.胡政之,作报与看报,国闻周报,1935,12(1),第1-6页
    53.吴贯因,舆论之改造,正风半月刊,1935,1(5),10-18页
    54.求真,舆论的力量,国光杂志,1935,(6),26-28页
    55.爱卢,报纸与舆论,中兴周刊(武昌),1935,5(8),第7-12页
    56.报人,“舆论杀人”问题,女声(上海1932),1935,3(11),第3-4页
    57.卷头语:清议与舆论,秦风周报,1935,1(39),第1页
    58.公文:政治:一,请通令全国切实保障正当舆论,中央党务月刊,1935,(89),第1041页
    59.公文:中央宣传部组织系统图,中央党务月刊,1935,(89),第1059页
    60.罗罗,小品文集:论舆论,中外问题,1936,17(1),第28页
    61.舆论辑要:切实保障正当舆论,中华月报,1936,4(1)
    62.张致中,关于舆论的本质与新闻政策之考察,留东学报,1936,2(1),第87-92页
    63.黎浩,民族自卫与舆论的任务,现代知识(上海1936),1936,1(2),第46-47页
    64.陈固廷,“舆论”究竟是什么?留东学报,1936,1(4),第1-7页
    65. Seldes, G.,“舆论自由”果可能乎?报人世界,1936,(4),第1-3页
    66.贺衷寒,新闻政策与国家利益,前途杂志,1936,4(9),第7-14页
    67.李秉彝,新闻与国家之关系及吾国应有之新闻政策,前途杂志,1936,4(9),第15-22页,
    68.王家鸿,德意苏俄新闻政策与新闻法制比较论,前途杂志,1936,4(9),第23-30页
    69.茹春浦,关于研究统制新闻方案的商榷,前途杂志,1936,4(9),第31-44页
    70.王健秋,我国舆论对于新闻检查的认识,前途杂志,1936,4(9),第72-80页
    71.程文,从言论自由说到新闻统制,前途杂志,1936,4(9),第81—89页
    72.姚宝贤,中国新闻统制与放任问题,前途杂志,1936,4(9),第1-6页(90-95页)
    73.全国日报分布概况表,前途,1936,4(9),第158页
    74.全国外报统计表,前途,1936,4(9),第158-159页
    75.全国英文报纸统计表,前途,1936,4(9),第159页
    76.沈颂芳,欧洲独裁制下的舆论界,国闻周报,1936,13(15),第15-18页
    77.梁士纯,演稿:战时的舆论及其统制,国闻周报,1936,13(24),第21-28页
    78.陈英竞,中心舆论与社会制裁,中心评论,1936,(29),第17-18页
    79.邵力子,舆论的天职是……[题词],建言(上海),1937,1(2),第1页
    80.记者,舆论的造成与保障,再生,1937,4(6),第1-5页
    81.曹立瀛,战时舆论与政治(附图),国是公论,1938,(3),1-8页
    82.梁士纯,战时的舆论与宣传,民族公论,1938,1(4)
    83.叶明勳,教育机关与舆论,生力旬刊,1940,3(11),第13-14页
    84.叶明勳,什么是舆论?附图,生力旬刊,1940,2(29/30),第19-23页
    85.杨鸿烈,宣传与舆论,政治月刊(上海),1941,1(6),第89-95页
    86.伍士焜,法治与舆论,星期评论(重庆),1941,1(5),页码已模糊
    87.邹韬奋,简覆:舆论的任务与力量,大众生活(上海),1941,新(17),第491页
    88.民间舆论与人民参政,早报社评选,1943(1),第16-19页
    89.情报与舆论,申报社评选,1943(1),第75-78页
    90.伯骏,建立舆论的权威,自由评论(上海1943),1943,1(2),第11-12页
    91.袁殊,舆论之诠释,平铎月刊,1943年,4(2),无页码
    92.苍萍,今日微言:舆论自由的前提,中外春秋,1943,1(4),第2页
    93.翦建干,战时舆论界的任务:代发刊辞,自由评论(上海1943),1943,创刊号
    94.陈定闳,舆论之社会心理学观,东方杂志,1944,40(6),第13-15页
    95.张友渔,报纸和舆论,文化先锋,1944,3(7),页码不清
    96.苏民,周话:尊重舆论,现代周刊,1944,1(8),第6页
    97.苏民,周话:舆论与政府,现代周刊,1944,1(9),6-7页
    98.创刊词:舆论为支擎民主之一支柱,东南海,1944,创刊号
    99.黄钟,“舆论”广释,特约稿,现代周刊,1945,3(2),第8-12页
    100.陈明逊,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独立的判断,自由导论周刊,1945,(4),第9页
    101.熊剑英,民主舆论的中立和独立:我们有权利中立,自由导论周刊,1945,(4),第8页
    102.张清华,论健全舆论的造成及其保持,东方杂志,1945,4(24),第4-7页
    103.道琼,亲贤远佞与采纳舆论,革新月刊,1946,(4),第4-5页
    104.陈科美,民主与舆论,评论半月刊,1946,(11),第10-11页
    105.张雪岩,舆论与政治,中国学术,1946,创刊号,第12-13页
    106.徐道鄰,公论与舆论,世纪评论,1947年,1(2),第6-7页
    107.黄炳坤,民主政体之下舆论力量及其限度,浙江记者,1947,1(3),第2-3页
    108.钱健夫,先秦的舆论力量和民主作风,时与文,1947,(4),第12-13页
    109.陈粤人,行宪与舆论,政衡,1948,3(4),第151-152页
    110.宗庸,论舆论,时事评论,1948,1(15),第11-12页
    111.企冯,乱世杂谈:民意·舆论·阶级性,工商新闻,1948,(86),第10页
    112.张冲,人民舆论应大抬头,求是(上海),1949,2(2),第4页
    1. Barbara A. Bardes, Robert W. Oldendick (2003). Public Opinion: Measuring the American Mind, Belmont, CA: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
    2. Bernard, Berelson, Morris Janowitz (1966). Reader i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3. Charles W. Swith (1939). Public Opinion in a Democracy: a Study in American Politics, New York: Prentice-Hall, Inc.
    4. Dani Cavallaro (2001). Critical and Cultural Theory: Thematic Variations, London: TheAthlone Press
    5. Godwin C. Chu (1977). Radical Chang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Mao’s China, Honolulu: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6. George H. Gallup (1944). A Guide to Public Opinion Poll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 Hardley Cantril (1944). Gauging Public Opinion, Princeton ;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H.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Harold D. Lasswell (1941). Democracy Through Public Opinion, Wisconsin: George Banta Publishing Company
    9. Harry Holloway, John H. George (1979). Public Opinion: Coalitions, Elites and Mas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0. Jaap Van Ginnekia (2003).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 Rapid Shifts in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11. Joan Judge (1996). Print and Politics:“Shibao”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Lee-hsia Hsu Ting (1974). Government Control of The Press in Modern China: 1900-1949,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3. Merle Goldman (1981). China’s Intellectuals: Advise and Dissent,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4. Michael Schudson (1995). The Power of New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5. Paul A. Cohen and John E. Schrecker (1976). Reform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Ed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16. Pierre Bourdieu (1979). Public Opinion does not exist. In A. Mattlelart & S. Siegelaub (eds.), Communication and Class Struggl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General, pp. 124-130
    17. Robert S. Erikson and Kent L. Tedin (2001). American Public Opinion: Its Origin, Contents, and Impact, New York: Longman
    18. Robert weissberg (1976). Public Opinion and Popular Govern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 Rogers, E. (1986).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New Media in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20. Sherry Devereaux Ferguson (2000). Researching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Theories and Methods,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ublication
    21. William Albig (1956). Modern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cGraw-Hill
    22. Wolfgang Donsbach (2008).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eds.), Malden, Oxford and Carlt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3.佐藤卓己,輿論と世論:日本的民意の系譜学,新潮社,2008年
    1. Adam J. Berinsky (1999). The Two Faces of Public Opin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3 No.4 (October):1209-1230
    2. Benjamin I. Page, Robert Y. Shapiro, Glenn R. Dempsey (1987). Who Moves Public Opin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1 No.1 (March):23-43
    3. Bernard Berelson (1952). Democratic Theory and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6 No.3 (Autumn):313-330
    4. Colin Jeffcoff (1983). REVIEW ON China’s Intellectuals: Advice and Dissent by Merle Goldman,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10 (July):187-190
    5. Elisabeth Noelle-Neumann (1979). Public Opinion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A Re-revalu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 43 No. 2 (Summer):143-156
    6. Elizateth Sinn (2002). Emerging Media: Hong Kong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Press,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36 No.2 (May):421-465
    7. Floyd H. Allport (1940). Polls and the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4 No.2 (June):249-257
    8. Folyd H. Allport (1937). Toward a Science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 No.1 (January):7-23
    9. Francis G. Wilson (1933). Concepts of Public Opin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XXVII No.3 (June):371-391
    10. Hans Speier (1995).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ublic Opin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5 No.4 (January):376-388
    11. Harold D. Lasswell (1957). The Impact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on Our Society,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21 No.1 Anniversary Issue Devoted to twenty Years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pring):33-38
    12. Harry Alpert (1956).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as Scienc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20 No.3 (Autumn):493-500
    13. Herbert H. Hyma (1957). Toward a theory of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21 No.1 Anniversary Issue Devoted to twenty Years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Spring):54-60
    14. Hiroko Willcock (1995). Japanese Moderniz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A Study of Liang Qichao,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29 No.4 (October):817-840
    15. Hunting Harris and Paul M. Lewis (1948). The press, Public Behavior, and Public Opinion,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2 No.2 (Summer):220-226
    16. Jessie G. Lutz (1973). Education as an Instrument of Change: Review on Chang Chih-Tung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by William Ayers, Educational Theory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port of Ch’ien Chn-jui by John N. Hawkins, Educ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y R.F. Price, History of Education Quarterly, Vol.13 No.3 (Autumn):309-315
    17. Joan Judge (1994). Public Opinion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Contestation in the Late Qing, 1904-1911. Modern China, Vol.20 No.1 (January):64-91
    18. Kurt W. Back (1988). Methphors for Public Opinion in Literature,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52 No.3 (Autuman):278-288
    19. Lolyd E.Eastman (1965). Ch’ing-i and Chinese Policy Formation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24 No.4 (August):595-611
    20. Lolyd E.Eastman (1981). Who Lost China? Chiang Kai-Shek Testifi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 88 (December):658-668
    21. Lolyd E.Eastman (1986).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History of Nationalist China, The History Teacher, Vol.19 No.4 (August):545-557
    22. Luke S. K. Kwong (2000).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Crossroads: Reflections on the Hundred Days Reform of 1898,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4 No.3 (July):663-695
    23. Mary Backus Rankin (1982).“Public Opinion”and Political Power: Qingyi in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XLI No.3 (May): 453-484
    24. Mary Backus Rankin (1993). Some Observations on a Chinese Public Sphere, Modern China, Vol.19 No.2 Symposium:“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in China? Paradigmatic Issues in Chinese Studies, III (April):158-182
    25. Mona Ozouf (1988).“Public Opinion”at the End of the Old Regime,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60 Supplement: Rethinking French Politics in 1788 (September):S1-S21
    26. Rcbecca E. Karl (1998). Creating Asia: China in the Worl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103 No.4 (October):1096-1118
    27. Rudolf G. Wagner (1995). The Role of the Foreign Community in the Chinese Public Sphere, The China Quarterly No.142 (June):423-443
    28. Steven B. Miles (2002). Rewriting the Southern Han (917-971): The Production of Local Culture in Nineteenth Century Guang Zhou,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62 No.1 (June):39-75
    29. Susan Mann (1987). Widows in the Kinship, Cl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of Qing Dynasty China, The Jounral of Asian Studies, Vol.46 No.1 (February):37-56
    30. Willian L. Albig, Eugene L. Hartley, Burton R. Fisher, Herbert Hyman, Avery Leiserson, Harry Alpert (1950-1951). Processes of Opinion Formation: A Symposium,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14 No.4 (Winter):667-686
    31. Willian T. Rowe (1990). The Public Sphere in Modern China, Modern China, Vol.16 No.3 (July):309-329
    32. W. Phillips Davison (1958). The Public Opinion Process,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22 No.2 (Summer):91-1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