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周颐词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陈允平,号西麓,四明人,宋末元初的词人。生前颇有词名,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传世。亦有诗名,有《西麓诗稿》传世。本文从词人生平、词作特色和词史地位三方面对陈允平及西麓词作一个系统的研究。
     一、词人生平
     陈允平出身官宦世家,家学渊源深厚,但科考不利,仕途不进。常年漫游,与周密、王沂孙、张炎等宋末词人交游唱和。宋亡前因事入狱,幸而被同僚解救,便在山中闭门不出。元初北上大都,后不受官南归,隐居山中而卒。
     二、词作特色
     题材上,主要有羁愁、景物、恋情、祝寿四类。艺术上,用“诗的写法”,不主一家,兼收并蓄;和平婉雅中饱含身世之感,倦游思归、寒士之悲和生命意识,由表及里,共同构成了西麓词身世之感的全部内容;寿词突出一个“闲”字,多有可观。
     三、词史地位
     西麓词具备独特个性和丰富内涵,历代评论家间有偏爱,在清代词坛有一定影响力。陈允平是可以和周密、王沂孙、张炎齐名的宋末一家。
Chen Yunping,Xi Lu,comes from Siming,is a ci writer who lived betwee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Yuan Dynasty.He was very famous for ci at his time and had two ci collections handed down named“Rihu Lake’s Fishing Day to Sing”and“Xi Lu’s Learning from Zhou Bangyan”.He was also famous for poems and had one poem collection handed down named“Xi Lu’s Poems”.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Chen Yunping and Xi Lu’ci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biographic history of Chen Yunping,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Xi Lu’s ci and their status in the Ci history.
     Firstly,the biographic history of Chen Yunping.
     Chen Yunping was born in aristocratic family of a government offical.He had deep teaditional literature origins,but he fail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was auspicious in the offical career. He wandered in normal year,made friends and had poetry responsory activities with several ci writers lived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such as Zhou Mi,Wang Yisun and Zhang Yan.He was put into the prison because of an incident before the perdi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Then,he hid in the mountain.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Chen Yunping went to the northern capital Dadu,later came back home because he refused to be an official in Yuan.Then,he secluded in tne mountain until die.
     Secondly,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Xi Lu’s ci.
     There are four main categories in the subject matter:the traveler’s melancholy,the scenery,the love and the birthday greeting.There are thre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First,to use the“poetical writing method”,not only to learn from one former ci writer but also embrace everything that is useful.Second,there is a heavy sence of life experience contained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mild,implicit and elegant words,the first is being weary of wandering through official career and longing for returning home,the second is the grief of poor scholars,the last is the life consciousness,together constitute the whole content of the sense of life experience from the outside to the inside.
     Thirdly,the status of Chen Yunping and Xi Lu’s ci in Ci history.
     Xi Lu’s ci has unique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rich connotation,many criticals pay attention to it,some of them like it very mach.Xi Lu’s ci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in the ci-circle of the Qing Dynasty.Chen Yunping can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ci writer as famous as Zhou Mi,Wang Yisun and Zhang Yan.
引文
1[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一册,P26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3[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八《西麓诗稿》,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
    4分别是:贺裳《皱水轩词筌》,P709;沈雄《古今词话》,P1012;王奕清等《历代词话》,P1252;李调元《雨村词话》,P1377、P1413-1414;田同之《西圃词说》,P1454;许昂霄《词综偶评》,P1563-1564;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P1653;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P1643、P1657;孙兆溎撰、香甫辑《片玉山房词话》,P1691;冯金伯《词苑萃编》,P1785、P1804、P1884;吴衡照《莲子居词话》,P2414;谢元淮《填词浅说》,P2516;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十四,P2758、P2827;杜文澜《憩园词话》,P2856;李佳《左庵词话》,P3124、3127、3175;江顺诒辑、宗山参订《词学集成》,P3268;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P3429-3430,《续编》P3510;陈廷焯《白雨斋词话》,P3804-3806、P3817-3818、P3894、P3947、P3962-3964、P3968;张德瀛《词徵》,P4141、P4162;陈锐《袌碧斋词话》,P4194、P4203。
    1《两宋名贤小集》云:“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人。”《西麓诗稿》署名“宋鄞陈允平衡仲”,《日湖渔唱》署名“句章陈允平君衡”,《西麓继周集》署名“莆鄮澹室后人陈允平衡仲”。
    2萧鹏、金启华:《周密及其词研究》,P88,齐鲁书社,1993年。
    3[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十一册,卷一百五十八、志第一百十一,选举四、铨法上,P3695,中华书局,1985年。
    4《鄞县志》本传:“淳祐三年为余姚令(《绍兴府志》)。”[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5《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陈公行状》:“惟陈氏胄出虞姚,为世著姓。后汉文范先生以来,世系蝉联,皆可推考。”[宋]楼鈅:《攻媿集》卷八十九,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商务印书馆,1936年。
    6《陈公行状》:“(陈居仁)七世祖司直避五代之乱,自光州徙于泉之莆田。國朝生邑為軍,至今衣冠不絶。”
    7《陈公行状》:“(陈居仁)祖嘉谟,故赠右朝奉郎。”
    8《陈公行状》:“(陈居仁)父膏,故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赠特进。妣蔡氏,赠安康郡夫人;汪氏,封咸宁郡太夫人,赠新平郡夫人。”“特进宦游联姻四明,遂著籍庆元之鄞。”
    1《华文阁直学士奉政大夫致仕赠金紫光禄大夫陈公行状》:“本贯兴化郡莆田县崇业乡孝义里陈公居仁,字安行,年六十有九状。”“建炎己酉生于奉化。”“庆元三年二月召赴行在,长途冒雨得疾,及关遽劇既平,待对萧寺又为风湿所乘,疾复作,力请外祠至再始进华文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六月庚戌抵家,甲寅疾势遽变,遂薨于正寝。甫归,即语诸子:‘吾之病,病矣。仕至禁从五绾郡组,事君临民不敢有愧于心。今日无可憾者,惟先茔之碑未立,义庄规矩未备。汝曹其图之,其为我上章休致。’寻有旨,转一官致仕遗表,闻赠金紫光禄大夫。”[宋]楼鈅:《攻媿集》卷八十九,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商务印书馆,1936年。《龟山学案·碧溪门人》:“陈居仁,字安行,兴华军人。”“少长,颖悟,十岁能属文。登绍兴二十一年进士。”“庆元三年卒于家,谥文懿。”“学者称菊坡先生。”[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二十五,P987,中华书局,1986年12月。
    2“居仁风度凝远,处己应物,一以诚信。临时毅然有守,所至号称循吏,皆立祠祀之。有奏议、制稿、诗文行世。”[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三十五册,卷四百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五,P12274。
    3《龟山学案·菊坡家学》:“陈卓,字立道,文懿公菊坡第五子。壮岁登进士第,宦意泊如也。端平二年,签书枢密院事。未几丐祠还里。”《宋元学案》P991。
    4“平生不营产业,以赞书所酬金筑世纶堂。闲居十有六年,卒年八十有六。将葬,事不能具,丞相吴潜闻之,贻书制置使以助。其孙定孙力请谥于朝,乃谥清敏。”[元]脱脱等撰:《宋史》第三十五册,卷四百六,列传第一百六十五,P12274-12275。
    5《陈公行状》:“(陈居仁)子男六人。曰巩,宣议郎;曰革;曰毕;曰芾,通直郎,新知湖州武康县;曰卓,宣教郎,新知绍兴府余姚县;曰阜,承奉郎。……孙男四人。允协,承奉郎;允迪;允修;允谐。”《龟山学案·菊坡家学》:“陈允平,字君衡,文懿之孙,清敏之弟之子也。”可知陈阜为陈允平之父,陈卓为陈允平五伯父。楼鈅作《陈公行状》时陈允平尚未出世,故未提及。
    6《陈公行状》:“自谓凝尘满室,澹如也,遂以澹名室。”
    7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四,浙江卷,P768,北京出版社,2007年。
    8[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1萧鹏、金启华:《周密及其词研究》,P87,齐鲁书社,1993年。
    2“试上舍不遇。”[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试上舍不遇。”[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八《西麓诗稿》,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鄞县志》本传:“允平举上舍不遇。”(引自《宋百家诗存》)张寿镛序:“生当宋季,举上舍不遇。”[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宋史》:“凡学皆隶国子监。国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孙为之,初无定员,后以二百人为额。太学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及三舍法行,则太学始定置外舍生二千人,内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试上舍,如省试法。凡内舍,行试与所试之业俱优,取旨授官;一优一平为中等,以俟殿试;俱平若一优一否为下等,以俟省试。”[元]脱脱等撰:《宋史》第十一册,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一十,选举三、学校试,P3657。
    1《鄞县志》本传:“淳祐三年为余姚令,罢去。”后注:“案:西麓集中有《己酉秋留鹤江》诗,是淳祐九年已去职。”张寿镛序:“其宦迹所至,若余姚、若严州。”[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2“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十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放浪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八《西麓诗稿》,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鄞县志》本传:“淳祐三年为余姚令,罢去,放浪山水。”张寿镛序:“其放浪山水间者,以寄居钱塘之日为多。”
    3“陈允平旅舍,地未详……半湖楼亦是其旅舍。”[清]朱彭辑:《南宋古迹考》卷下,P65,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本。
    1张雷宇《南宋临安吟社刍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5期,2007年9月。
    2《鄞县志》本传:“咸淳九年郡守刘黻创书院于慈湖,以允平相其事。”后注根据文及翁《慈湖书院记》。据《慈湖书院记》“咸淳辛未郡守刘黻于普救寺东易地重建”和《文及翁慈湖书院记》“刘公……即先生旧宅创书院于慈湖之滨……相与事者县宰王君愉,提管陈君允平……咸淳九年良月吉日,朝奉大夫权尚书户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讲文及翁记”可知,刘黻重建慈湖书院的时间是咸淳七年,文及翁作记的时间是咸淳九年,《鄞县志本传》误把二者混淆。
    3“陈允平少从杨简学。杨简为当时著名哲学家,学者称之为慈湖先生。”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下,P34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他年轻时是又师从著名学者杨简。”史仲文:《两宋词史》,P311,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4“度宗咸淳九年(1273)冬,周密会友人陈疏清(何人不详)、陈允平于西湖孤山,出所藏逃禅老人杨无咎书画真迹,观玩吟咏。周密、陈允平各依杨无咎四首《柳梢青》题画词原韵,吟成四首和韵。”萧鹏、金启华:《周密及其词研究》,P89,齐鲁书社,1993年。
    5《龟山学案·菊坡家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卷二十五,P991,中华书局,1986年12月。《鄞县志》本传:“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参议官。”张寿镛序:“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参议。”[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1《龟山学案·菊坡家学》:“祥兴元年,先生与苏刘义书,期九月以兵船下庆元,当内应。为冤家所讦,且言礼部尚书高衡孙等三十余人皆联署。时张弘范督师南下,遣招讨使王世强围捕。同官袁洪解之,得释。”《宋元学案》P991。[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陈西麓尝为制置司参议官。宋亡,有告庆元遗老通于海上,西麓为魁,幸而得脱。”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三册,P241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2[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十三,四部丛刊缩本。
    1《鄞县志》本传:“自此杜门不出(注:蒋传),扁楼曰万叠云(注:《山中白云词》注)。”张寿镛序:“自此杜门不出,扁其所居山中楼曰万叠云。”[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P693,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解连环](拜陈西麓墓)后注:“山中楼扁万叠云。”[南宋]张炎撰:《山中白云词》卷一,P22,吴则虞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2《两宋名贤小集》、《宋元学案》、《鄞县志》本传、张寿镛序、《宋诗略》、《宋百家诗存》均言。
    1“乐府补题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编辑人名氏,皆宋末遗民唱和之作。……作者为王沂孙、周密、王易简、冯应瑞、唐艺孙、吕同老、李彭老、陈恕可、唐珏、赵汝钠、李居仁、张炎、仇远等十三人,又无名氏二人。”[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委会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二,词曲类二,P1094,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陈允平不在其中。
    2“我们注意到,陈允平没有参加《乐府补题》的吟咏;南归之后,也没有见他与故友唱和。也许他南归之后,内心抱着‘噬脐悔’,闭门不出,很少再与其他遗民故老来往。——这个推测,倒颇符合他的性格。”萧鹏、金启华:《周密及其词研究》,P89,齐鲁书社,1993年。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1“西湖十咏”陈允平自注:“右十景,先辈寄之歌咏者多矣。霅川周公谨以所作木兰花示予,约同赋,因成,时景定癸亥岁也。”唐圭璋编:全宋词,P3104,中华书局,1998年。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2《白雨斋词话》卷七,《词话丛编》第四册,P3947。
    1参见孙维城《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第八章,P155-160,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1[南宋]张炎:《词源》卷下,唐圭璋编:《词话丛编》,P266,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1[宋]苏轼:《与范子丰》八首第八,《苏轼文集》卷五十,P1453,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3月。
    2[魏]嵇康:《赠兄送秀才入军》十八首其十四,殷翔、郭全芝:《嵇康集注》,P12,黄山书社,1986年12月。
    1刘熙载《艺概·词概》,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P3708,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陈西麓词,和平婉雅,词中正轨。”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4,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1参考孙虹、任翌《周邦彦词选·前言》,P5-6,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
    2“苏轼的意义”:“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寞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情,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对政治的退避)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对社会的退避)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这便成了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这种整个人生空寞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非常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本,P215-216,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3参考孙虹、任翌《周邦彦词选·前言》,P7。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2《白雨斋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4。
    3[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第二册,P1657。
    1参考孙维城《古代诗歌“思乡”情结的人生意蕴》,江汉论坛,1996年8月。
    1[宋]郭熙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85年。
    2[明]袁中道:《赠东粤李封公序》,《珂雪斋集》卷九,P4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二册,P163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
    2[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第二册,P1643。
    3“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然较之西麓,尚少厌气。”[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词话丛编》第二册,P1635。
    4[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词话丛编》第二册,P1657。
    5[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八,孙克强编著:《唐宋人词话》,P825,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6[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4。
    7“求之于诗,十九首后,其惟陶渊明乎。词惟西麓近之。”《白雨斋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4。
    8[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6。
    1[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词话丛编》第四册,P3947。
    2[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词话丛编》第四册,P3805。
    3“亦是效法白石,而低徊宛转,深得骚雅之遗,盖其取法也近,其祖述也远矣。”[清]陈廷焯:《云韶集》卷八,《唐宋人词话》,P825。
    4[清]张德瀛:《词徵》卷五,《词话丛编》第五册,P4162。
    5梁启超:《饮冰室评词》丙卷,《词话丛编》第五册,P4310。
    6、7、8王国维:《人间词话》,唐圭璋编:《词话丛编》第五册,P4250、P426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9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下,P343,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史仲文:《两宋词史》,P313-314,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2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程千帆全集》第十三卷,P428,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P529-531,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1[琐窗寒]题序:“王碧山……能文工词,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南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P10,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1参考吴敏、王晓骊《惊奇之美与黍离之悲——张炎北游词浅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四期,2006年12月。
    1.[宋]陈允平:《日湖渔唱》补遗、续补遗,粤雅堂丛书,清咸丰三年南海伍氏刊本,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宋]陈允平:《西麓诗稿》,张寿镛辑《四明丛书》,丛书集成续编第166册,文学类,诗别集,新文丰出版公司,1991年
    3.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8年
    4.[魏]嵇康著、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黄山书社,1986年12月
    5.[宋]郭熙撰、郭思编:《林泉高致·山水训》,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本,1985年
    6.[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3月
    7.[宋]周邦彦著、孙虹校注、薛瑞生订补:《清真集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
    8.[宋]周邦彦著、孙虹、任翌选注:《周邦彦词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重印)
    9.[宋]楼鈅:《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商务印书馆,1936年
    10.[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11.[宋]周密撰、[清]査为仁、厉鹗笺:《绝妙好词笺》,上?偶?版社,1984年影印本
    12.[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3.[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缩本
    14.[明]陈邦瞻编:《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5月
    15.[明]袁中道:《珂雪斋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6.[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清乾隆六年(1741)刻本
    17.[清]永瑢、纪昀主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编委会整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海南出版社,1999年5月
    18.[清]朱彭辑:《南宋古迹考》,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本
    19.[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修补,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12月
    20.[清]朱彝尊、汪森编:《词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1.[清]陈廷焯编选:《词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22.[清]袁钧:《鄮北杂诗》,潘超、丘良任、孙忠铨等编:《中华竹枝词全编》四,浙江卷,北京出版社,2007年
    23.梁令娴编、刘逸生校点:《艺衡馆词选》,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24.[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
    25.刘毓盘:《词史》,上海书店,1985年5月
    26.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27.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8.杨海明:《唐宋词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29.陶尔夫、刘敬圻:《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30.史仲文:《两宋词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31.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1月(2005年10月重印)
    32.施蜇存主编:《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33.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
    34.孙克强编著:《唐宋人词话》,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35.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985年6月
    36.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第2版
    37.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38.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39.王伟勇:《南宋词研究》,台湾文史出版社,1987年
    40.张惠民:《宋代词学资料汇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
    41.邓红梅、侯方元:《南宋词研究史稿》,齐鲁书社,2006年8月
    42.萧鹏、金启华:《周密及其词研究》,齐鲁书社,1993年
    43.李泽厚:《美的历程》(插图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44.孙维城:《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45.孙维城:《张先与北宋中前期词坛关系探论》,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1.孙维城:《古代诗歌“思乡”情结的人生意蕴》,江汉论坛,1996年8月
    2.常国武:《西麓词平议》,《文学遗产》第四期,1985年
    3.许秋群:《继承多于创新的宋末文人雅词——南宋陈允平词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4.杜丽萍:《陈允平词研究综述》,《天中学刊》第六期,2007年12月
    5.张丽丽:《陈允平词研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6.李其霞:《论西麓词》,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7.耿文:《陈允平研究》,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5月
    8.马莎:《论南宋三家和清真词》,《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月
    9.张雷宇:《南宋临安吟社刍议》,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9卷第5期,2007年9月
    10.吴敏、王晓骊《惊奇之美与黍离之悲——张炎北游词浅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第4期,2006年12月
    11.张雷宇《非豪非婉,别立一宗——南宋清雅词派刍议》,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0卷第5期,2007年9月
    12.许芳红《临安词人隐逸心态的精神栖息与故国情怀》,求索,2004年10月
    13.丁楹《论南宋遗民词人的仕隐之惑》,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16卷第5期,2007年9月
    14.刘荣平、胥秀丽《论宋末元初临安词人的群体特征》,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卷第1期,2007年3月
    15.尹占华《论周密等人西湖词社的创作活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3期,2003年5月
    16.丁楹《南宋遗民词人交游唱和的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4卷第5期,2007年9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