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雅丽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指出:《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是源出儒家的雅丽思想。雅丽思想在“序论”中萌芽,在“枢纽”论中正式提出,作为指导文体论的原则、创作技法论的核心、批评论的中轴,贯穿全书。
     在渊源上,雅丽思想源出儒家,杂取了道家、阴阳家等先秦诸子学说以及两汉经学成果与魏晋玄学的部分思想而成。雅丽思想具有征圣宗经的经典意识,“原始表末”的历史意识,中和之美的审美追求,“知音”鉴赏的态度方法,“惟务折衷”的思维方法等基本内涵。在贯通表现上,《文心雕龙》在序论部分提出“古来文章,雕缛成体”的文学基本属性、追慕孔子并取法经典的征圣宗经说、拯救文学创作讹滥趋势的当下指归、以及文学理论发展的不足之处,雅丽思想在此萌芽。“文之枢纽”部分共计五篇,《原道》篇提出“文源于道”的文学发生论与“郁然有采”的文学本质论;《征圣》提出了为文致用的“贵文”主张,“繁简、显隐、征时、通变”的四大写法,并总结了“圣文雅丽,衔华佩实”的经典规范;《宗经》提出了“文出五经”的文体理论与“六义含文”的创作、审美、鉴赏标准,为雅丽思想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正纬》《辨骚》指出了纬骚“丽而不雅”的基本特点,总结出拮取纬骚华丽文采,结合经典雅正文风的创作原则,雅丽思想得以在“枢纽”论中确立起来。在“论文叙笔”部分,刘勰运用雅丽思想作为各类文体创作规范、“纲领”、“大要”的基本原则,并对历代作品进行了审美评价,提出“丽词雅义”、“风归丽则”等众多意见,为下半部分的创作论打下了坚实的作品基础。在“剖情析采”部分,刘勰集中主要笔墨于作品的体制风格、谋篇布局、写作技法与审美专题的讨论,提出了“风骨”、“通变”、“定势”、“情采”、“隐秀”等一大批专题范畴,使得雅丽思想在这一部分成为创作技法论的基本核心,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最后五篇的批评论部分,雅丽思想是刘勰用于文学发展史论、写作内容的物色感召说、历代作家作品评价、鉴赏批评的“知音”理论、作家“梓才”修养的标准等专题的主导核心。
     《文心雕龙》所确立的雅丽思想,对于解决诸如风格“八体”之渊源与褒贬、“风骨”内涵与主旨、“隐秀”是否风格理论、“文笔之辨”等历来争论不休的专题研究颇有积极意义;同时,对于魏晋以来“文学自觉”的趋势,刘勰对此进行了坚持正确方向、主张重情尚美、提倡文学新变的阐释,也对新变轻艳、师法不古、创作讹滥、思想不雅、作用有限的创作实践提出了批评与救弊主张。这样,雅丽思想就不仅成为指导《文心雕龙》创作、鉴赏、批评的基本思想,还成为对“文学自觉”的再次自觉的重要理论。
     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编,上编梳理雅丽思想的理论渊源,中编论述雅丽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文心雕龙》全书中的贯通表现,下编运用雅丽思想解决“风骨”等争论。论文的写作目的,是力图树立《文心雕龙》的雅丽文学思想并阐述其理论价值。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literature thoughts in the WenXinDiaoLong have its origin in elegant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the elegant thought begin its life in the preface of the WenXinDiaoLong and it is advanced formally in the theory of key position. As the guidance of the creation of stylistics, the core of creative techniques and the core of criticism, the elegant thought is throughout the book.
     In terms of origins, elegant thought originates from Confucianism, selects the doctrine of Zhu Zi of the pre-Qin Dynasty, classical studies products in Han Dynasties, significant study in Wei-Jin period. The elegant thought have the basic connotation which conclude awareness of making the Classic and the sage for cases,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of the end and the original table, moderate beauty of aesthetic pursuit, the attitude of the "Salon" appreciation and compromised way of thinking. As for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that it is throughout the whole book, you can see it here. The basic literary properties that articles should be formed after many changes over and over again, the pursuit of following the example of Confucianism, the present aim that we should correct the trend of corruption of words and the abusement of classics in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inadequac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theory were presented in the preface of the WenXinDiaoLong. And then the elegant thought had its lif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e part about the core of writing. They are Yuan Dao, Zheng Sheng, Zong Jing, Zheng Wei and Bian Sao. The doctrine of literary genesis that Saints and classics are the roots of writing and the hterary essence that writing should be luxuriant and talented in literature are presented in Yuan Dao. 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agmatism and the four(Complicated and Simplified, Explicit and implicit, Reflect the time, Constant and Changeable)styles of writing are in Zheng Sheng. It also summarizes the classical examples that the writing of the sage people has elegant words but plain meaning. The stylistic theory that the writing is from Five Classics and the standards of creating, aesthetic and appreciating are from Six Arts. These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legant thought. Zheng Wei and Bian Sao point out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words are splendid but not elegant in Wei-Sao and then sum up the creation principle which makes them together. Then the elegant thought gradually begins to take root in the theory of key position. In the part of discourse on styles, Mr Liu Xie uses the elegant thought as th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ll kinds of stylistic creation and makes aesthetic evaluation on ancient works and proposes a number of comments such as splendid words and elegant meanings,standard and gorgeous style. These lay a solid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reation theory. In the par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emotional tone and literary talent, Mr Liu Xie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discussion of styl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nd writing techniques of the woks. He put forward a large number of special categories such as "feng gu","tong bian","ding shi","qing cai","yin xiu". Elegant thought becomes the basic core of creation techniques theory in this part. The ideas and the theories put forward by Mr Liu Xie have active meaning to this.In the next five chapters about criticism, Mr Liu Xie uses elegant thought as the core of several topics such as the theo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the doctrine of appeal of writing contents, and the theory of the evaluation, appreciation and the criticism of the ancient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The elegant thought that established in the WenXinDiaoLong has active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contentious monographic studies. They are:the root and the appraisal of the eight forms of style, the connotation and keynote of "feng gu", the idea weather the " yin xiu" is style or not and the distinguish of style of writing. As for the trend tendency of literary self-eonseiousness which has exsited since Wei-Jin dynasty, Mr Liu Xie makes the explaination that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rrect direction, emphasize on emotion and promote beauty and promote new literary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He also criticizes the creation practice which changed a lot but lacked in idea, didn't imitate the ancients, had the abusement of sage works in creation, had indecent idea and had a limited role. He also gives some proposals. The elegant thought doesn't only become the basic idea that directed the creation, appreciation and criticism of the WenXinDiaoLong, but also it becomes the important theory which makes literary self-consciousness think consciously again.
     In the part of subject of this thesis, there are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ets out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elegant thought.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its expression of elegant thought in the Wen Xin Diao Long; The third part uses the elegant thought to solve some debates on "feng gu"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try to establish the elegant thought in the WenXinDiaoLong and expound its theoretical value.
引文
①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49年版,第41841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页。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以及脚注和参考文献中所谓台湾的“国立”均应加双引号,1949年以后的民国纪年均应为公元纪年。
    ①杨明照:《杨明照论文心雕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41页。
    ②杨明照:《杨明照论文心雕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7页。
    ③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詹镁:《<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暨南学报》(哲社版),1989年01期。
    ⑤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9页。
    ⑥陆侃如:《陆侃如古典代文学论文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7页。
    ⑦陆侃如:《陆侃如古典代文学论文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7页。
    ⑧杨明照:《杨明照论文心雕龙》,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⑨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5期。
    ①戚良德:《<周易>:<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周易研究》,2004年第4期。又见《<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第一章第一节,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②夏志厚:《<周易>与<文心雕龙>理论框架》,《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3期。
    ③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5期.
    ④从内容来看,《周易》具有兼收并蓄各家思想的特点,绝非传统儒家思想—家所能概括。郭沫若先生认为《易传》成于荀子,进而成为儒家的第一经典;李泽厚、刘纲纪等先生曾指出《周易》思想驳杂,道家思想的影响自不待言,而阴阳五行家思想的影响痕迹似乎更深。两汉魏晋解经,《易》是重要的一经,孟喜、京房、王弼等人的学说对《易》之丰富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儒家在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乏吸收各家思想的举动与代表人物出现,不乏新变的现象与新出的主张,故而《易》能化合各家,成为群经之首。
    ①吴明德:《遍照隅隙,通观衢路——<文心雕龙>全书组织体系之探析》,台湾《中国技术学院学报》23期,2001年7月。
    ②佛学影响说不仅从规模、深度、范围、专题各个方面远远超过道家思想对《文心雕龙》的影响研究,甚至也超过了儒家思想影响的研究。也许因为儒家思想、儒家文论与征圣宗经的理念在书中随处可见,研究者往往并不讨论儒家思想在书中哪些地方发生了具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这就不如佛学影响说的研究文章,这一大类文章给人的印象是具体落实,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因此,在许多重要的方面,比如思想取法、论述方法、文学观念,佛学影响的研究文章非常之多,研究儒家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文章反而退居次要的位置。这表明“龙学”研究繁荣昌盛的局面与走向深入的研究趋势,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存在的问题,需要辩证地对待与接受。
    ①这次论战所发表的论文较多,比较重要的有以下一些:马宏山:《论文心雕龙的纲》,《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4期;吴林伯:《论<文心雕龙>的纲》,《江汉论坛》1980年06期;马宏山:《有关<文心雕龙>的一些问题——答吴林伯同志的辩难》,《江汉论坛》1981年03期;邱世友:《关于<文心雕龙>之“道”》,《哲学研究》1981年05期;马宏山:《<文心雕龙>之“道”再辨——兼答邱世友同志》,《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03期;马宏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与牟世金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3年03期;牟世金:《实事求是地研究<文心雕龙>——答马宏山同志》,《学术月刊》,1983年10期;孟二冬:《〈文心雕龙〉之“神理’辨——与马宏山同志商榷》等。其后孙立先生发表《文心雕龙主导思想之辨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一文,对此进行了总结。
    ②陆侃如:《陆侃如古典代文学论文集》(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47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8页。
    ④杨明照:《增汀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页。
    ⑤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28页。范先生注《序志》时阐述了佛典对《文心雕龙》的写作影响:“彦和精湛佛理,文心之作,科条分明,往古所无。自书记篇以上,即所谓界品也,神思篇以下,即所谓问论也。盖采取释书法式而为之,故能鳃理明晰若此。”佛学著作以因明学为基础,重体系,重逻辑,因而受其影响的《文心雕龙》“科条分明,往古所无”。范先生据此认为《文心雕龙》的研究方法与结构体例是全系模仿《阿毗昙心》一书而来,并把上篇拟为“界品”,下篇拟为“问论”。这个说法和他的“儒家主导论”极端对立。最近有作者依据范先生此说继续发挥道:“《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佛家经典多有相似之处,特别是《阿毗昙心论》一书,此书共分为十品,其中第十品为为圣贤品,第八品契经品,刘勰《文心雕龙》之征圣、宗经之篇,可能即源十此种思想。《文心雕龙》的布局方式与该书也多有相似之处。”该文除了继续将《阿毗昙心》影响《文心雕龙》一说加以申述,更以为刘勰作《征圣》《宗经》两篇是出于对《阿毗昙心》内容的模仿。饶宗颐先生《文心与阿毗昙心》一文详细指正了范先生的这个失实,认为《阿毗昙心》全书“十品”之结构“’与《文心》布局方式全不相十,‘问论’在最末,安得谓《神思》以下即所谓‘问论’?可谓拟于不伦。”这篇文章在证误范先生意见的同时,也(提前二十年)从事实举证上驳斥了“征圣、宗经源于佛典”一说的谬误。其实,范先生之所以认为《阿毗昙心》是刘勰《文心》之所本,不仅在指出二者体例结构的相似性问题,更主要的是此书有一“心”字,欲借此“心”揭示刘勰《文心》命名的渊源所在。当然,这个意见是不对的。范先生的意见,是看到了刘勰此书结构严谨、论述深刻的特点,在中国文论史上非常突出。就此,我们可以发现几对矛盾现象:第一,以范先生为代表的“儒家主导说”论者,几乎都异口同声地认为《文心》之结构论证取法佛经,这两种意见无论怎样看都显得非常唐突——儒家思想,佛典方式,二者就这样结合在一起了,难道中间没有一个中介环节将它们联系起来吗?既然刘勰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他就没有想过要运用儒家经典的组织结构或者论说方式来写《文心雕龙》吗?或者说,儒家经典在写作的条理性和论证的深刻性方面,与佛典相比就真的并无可取之处了吗?以至于做梦都在念叨孔子,一心想要“树德建言”并思慕积极入世的刘勰,要抱着儒家思想的内核,却不得不披上佛典形式的外衣?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如此,就给了许多研究者如下的立论主张以空间:既然写作受了佛典影响,那么佛学思想不可能不体现在《文心雕龙》书中,并以此来钻空子,论述佛学影响的文章层出不穷,越说越厉害,甚至于刘勰对数字的使用都是佛典影响的结果。笔者以为,佛学典籍逻辑思维的影响当然存在,但足我们不能够忽略的事实是:中国古代的文献典籍,有许多是刘勰直接取法的,这些典籍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论述组织,是不争的事实。比如《孟了》的辩论艺术、《墨了》的形式逻辑、《庄了》的辩证思维论证方法、《孙子兵法》首尾圆合的严密结构、《荀了》向《庄子》取法论述问题的清晰深刻、《史记》宏大严谨的体系组织与结构安排——无一不在说明,《文心雕龙》完全有中国传统文献影响的因素在内。仅以刘勰取法并布多的《孙子兵法》为例,就有一个全面完整的体系,《孙子兵法》全书十三篇,第一是《计篇》,打仗之前要算计、要谋略,这是核心问题,所以《计》放在第一篇;第二篇是《作战篇》,计算好了就要准备怎样打;准备充分的时候,要行动,要谋攻,后面的《行篇》《势篇》《虚实篇》《军政篇》《九变篇》都是在讲一些具体的作战要领;最后是论述地形、行军、火攻等具体的战术问题,史为细化;到最后第十三篇篇足用间之术,围了个圆圈,又转回到计算问题上。《孙了兵法》这个案例可以证明,中国古代的文献著作是有逻辑体系而且相当严密的,绝不是只有佛学典籍才论述严谨。事实上,刘勰在《文心雕龙》书中就分外推崇史学典籍的条理组织,在《史传》篇中对《史记》《汉书》大加赞赏,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史记》等著作结构体例组织完备。因此,对于《文心雕龙》的结构体例、写作思维等问题,笔者提出源出“华典”说,并且主张综合“佛典”说,取二者之所长来整体观照之。这本来就是刘勰论述文学问题所采用的折衷方法论。
    ②饶宗颐:《文心与阿毗昙心》,《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简释),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9页。其说日:“孔安国《尚书序》:‘书序,序所以为作者之意。陈懋仁《文章缘起注》:‘序者,所以序作者之意,谓其言次第有序,故日序也。’纪评:‘此全书之总序。古人之序皆在后,《史记》、《汉书》、《法言》、《潜夫论》之类,古本尚斑斑可考。’如《吕氏春秋》之《叙意》篇,《史记》之《太史公自序》,《论衡》之《对作》篇与《自纪》篇,《抱朴子》之《外篇·自叙》均在后。至萧统编《文选》,锤嵘作《诗品》,乃将序提至书前。”中国古代典籍最迟在《吕氏春秋》与《史记》中,序言就已经写于文末,《文心雕龙》也一样,与佛典有序关系不大。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叙》之清晰明了,篇幅结构之宏大完整,不在《文心雕龙》的《序志》与任何佛典序言之下;至十简介版块,《史记·太史公自叙》则远比《序志》的介绍详细清晰很多。十此可见《文心雕龙》写有序言是模仿佛经一说颇有比附佛经,强行对接之意。对这个问题稍加归纳,就会发现其提出背景以及当下流行的局限性,这就是:忽视我国古代文献经典的杰出成就与写作水,认为它们是印象式的、描述式的、评点式的,是零散、感性而没有体系的、论述不深刻不严谨的;据此,反向看到佛经的逻辑性、条理性、思辨性,十足或多或少地认定出身寺庙的刘勰,一定是在佛典影响下才可能完成《文心雕龙》的写作的。这些影响意见,直接导致了如下几方面的佛典影响说:即《文心雕龙》的体例结构、’写作思维、论述方法、甚至主导思想,均出佛典,而与中十学术和文献无关。
    ②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5页。
    ③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05期。
    ④对此,研究者有较多的论述。比如“在《文心雕龙》中对因明和中道的运用,可以说俯拾皆是”、“至于‘中道’论也是贯穿全书。”各家的一致缺陷是:似乎只有因明理论才有演绎推理,而中十典籍中缺乏演绎推理。其实,《孟子》一书中那些层层设问、层层论难的论辩场面,无一不是思维严谨演绎推理的结果。不仅儒家,在墨子说公输班与楚王的论辩中、在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毛遂自荐说楚王、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等案例中,哪一个不是推理演绎极为精彩的例子?以为佛学思想孕育出《文心雕龙》的说法是片面的,是以偏概全的。笔者绝不否认“博通经纶”的刘勰,会运用佛学思维与中道观念于写作中去;而是觉得,只是这样片面地论述刘勰思维方法论的来源,本身就是偏执一端,而不是“折衷”“圆照”的研究。《文心雕龙》所述,尽是我国的文化’与文学,不可能不对《文心雕龙》的思维方法发生影响。事实上,刘勰标举儒家思想,孔子“中庸之道”、孟子“中道”思想、荀子“中道”理论、《周易》“分而为二”、《中庸》“执两用中”、《论衡》“折累中平”之说,势必影响到《文心雕龙》的折衷说;道家诸子中,老子“反者道之动”、庄子“中道”“中和”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经典个案的具体运用,反复地出现在《荀子》书中,顺流而下,《文心雕龙》体现了重要的道家“中道”思想;儒家道家共举的古代音乐美学“中和”之美的原则,也是刘勰进行取法的重要对象。笔者以为,这些才是刘勰思维方法与折衷方法论之根本所出,我们不能够无视道家严谨的辩证思维逻辑、儒家中道思维理论、兵家重度原则的存在与运用的事实。经具体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文心雕龙》从句子生成、语段篇章、体例结构层层体现出来的正反对比、顺向铺排、正反相合等论述技法,与《孟子》、《荀子》、《庄了》等经典文献有巨大的相似性,甚至句法段篇的论述技法几乎完全一致,这当然不会是偶然的巧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道”思想是贯通各家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儒道两家的中道思想自不待言,就以最为推崇“诡道”的兵家为例,也处处体现出了中道适度、物极必反的哲学理念。《孙子兵法》之所以体系严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著者论述了至少十对相反相成而又取其中和之度的作战原则,这十对对立统一的原则是:义与利、力与谋、常与变、物与我、虚与实、利与害、迂与直、事与节、全与偏、知与行,十组对立统一,这些看似矛盾的范畴,最后升华为战役战术理念与人生的大智慧。之所以得到这样的协调解决,就是因为并不死守两端,而是主张从对立的两极往中间运动,取其中和适度的“量”而用之。《九变篇》讲到了作为将领常犯的五种错误和危险:必死、必生、愤术、廉洁、爱民,实际上孙了强调的就是对度的把握问题,我们都知道,不怕牺牲、善于保全、爱好名节、同仇敌汽、爱护百姓,都是一个将军非常好的品德,问题就在于这五条原则上面都多了一个“必”字,做过头了,偏执一隅之见,就会走到事物的反面。古代典籍中的这种对立统一的矛盾论述,《孙在兵法》只能算是并不清晰的小儿科,在《庄子》、《苟子》等运用纯熟的著作中则俯拾皆是,举不胜举,《文心雕龙》对于许多问题的论述,都是这样来进行的。因此,我们不应该只从佛典中去找依据。
    ①《文心雕龙》全书中带有“圆”这一术语的例证共计十七条。有的研究者认为既然“圆通”足佛教用语,那么这些“圆”也都足受佛学思想影响并精通佛典的刘勰借以论文的例了。其实,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文心》例证中,“圆”之含义为方圆、规矩、法度之比喻用法不在少数;含义为周全、完备、全面之用法亦不在少数。因为中国文化从古以来就追求“圆满”、“圆周”、“圆通”甚至“圆滑”之义,这种追求当然不可能是佛典影响的结果。仅举《孙了兵法》与《庄子》两书中对“圆”的运用为例证明之。《孙了兵法》中论述兵势时以“圆”为喻,形象具体:《兵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I而不可败。”《兵势》:“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同篇又以“圆”之同义词汇“环”来论述兵势:《兵势》:“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庄子》书中对“圆”的论述则显然更为多义:《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芩,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骈拇》: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马蹄》: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知北游》:今彼神明至精,与彼百化,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徐无鬼》:吾相马,直者中绳,曲者中钩,方者中矩,圆者中规,是国马也,而未若天下马也。《外物》:君曰:“渔何得?”对曰:“且之网得白龟焉,其圆五尺。”《盗跖》: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说剑》: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天下》: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凿不围枘。上述例证以“方圆”义为主,这是“圆”之本义,有衍生出了“圆周”、“圆机”、“圆通”、“圆备”等含义。古籍中的这些含义,完全有可能进入翻译后的佛经中去,更有可能是刘勰直接取法的地方。不仅如此,《庄了》中也以“环”论述“圆通”、“圆备”之义:《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则阳》: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兴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得其环中”一说,显然是《文心雕龙·体性》篇“得其环中”的本源所在。《体性》:“八体虽殊,会通合数;得其环中,则辐辏相成。”本段是刘勰在论述“因内符外”的情性风格论之后,指出作文之道与风格习染的重要意义,风格虽然有八种类型,但是只要能够会通合数,就可以得到车轮正中间的“雅丽”文风。“得其环中”不仅是庄了“中道”观念的产物,也是刘勰借以论文的语源。以下例证中对“环”的使用,足明显“圆”同义的论述:《宗经》:百家腾跃,终入环内。《明诗》:四始彪炳,六义环深。《诠赋》:斯并鸿裁之环域,雅文之枢辖也。《杂文》:扬雄《解嘲》,杂以谐调,回环自释,颇亦为工。《风骨》:思不环周,索莫乏气,则无风之验也。《通变》:夫夸张声貌,则汉初已极。自兹厥后,循环相因,虽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际会:譬舞容回环,而有缀兆之位;歌声靡曼,而有抗坠之节也。《序志》:按辔文雅之场,环络藻绘之府。上述用“环”论文的例子,主要取法于圆周、周全、完备、完整、循环之意。“圆”、“环”是刘勰《文心雕龙》使用频率非常高的术语,其含义,主要是对先秦典籍中这些术语含义的继承与拓展。同样,与“圆”、“环”同意或者近义的若干术语,比如“周”、“完”等等,其指向均为论述文学各方面问题的充分完整,进一步,又指向中和之美与执中的思维方法论。因此,我们至少可以这样认识:“圆”很早就在我国典籍中运用起来,佛典借此论述佛学精义,刘勰有向二者共同取法的用意,而以古代典籍为语源。所以,笔者不敢认同《文心雕龙》中所谓“圆照”、“圆鉴”、“圆该”、“圆合”之属是否始自佛教语源。退一步说,即使这些术语果真出现在佛典之上,也不能排除以下这种可能现象的存在,即:佛典东渐之初,是将梵语直译过来的,故而明其义者渺渺;僧众反思之后,即采用意译之法,在尊重经典本意的前提下,用中国世俗语言翻译为大众都可听懂看懂的“中国特色”的佛典,即进行了佛学教义与经典文献的中国化。这个过程大量借鉴、使用了我们国家已有的语言文字术语乃至方言俗语。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一看见《文心雕龙》中带“圆”、“慧”、“智”、“了”、“因”、“缘”、“觉”、“悟”等字眼的术语,就说它们源自佛典。正确的态度是:这些术语是否受到佛教影响,是否有佛学的含义,需要参看《文心雕龙》原文的论述,看刘勰是不是用佛教理论来论述文学问题,而不能只因为刘勰用了来自佛典的术语就说他是在用佛教思想论文学,更不能因为他托身寺庙、博通经纶、晚年出家就断定《文心雕龙》有浓厚的佛教思想甚至是“以佛统儒”。比如“道”这一术语,反复于书中出现了四十一次之多,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刘勰是在“以道统儒”呢?当然不能。一句话,既然是研究《文心雕龙》,就应该以《文心雕龙》本身的论述为准,以内证为准,而不是以脱离文本的外部原因、甚至是与文本毫无关联的外部原因为准。外证只能是我们研究讨论《文心雕龙》的辅助材料或辅助观点。更何况,有些外证本来就是研究者先入为主设定完成之后,再顺势推论得出的。比如有一篇论述《文心雕龙》数字运用的文章,首先就直接设定刘勰没有受到过儒家道家的影响,只谈佛家的影响,这样,《文心雕龙》书中的若干数字运用,就全部是佛典影响的结果,完全与传统典籍无关,其荒唐如此。
    ②姚素华:《从<体性>篇看<文心雕龙>的思想渊源》,《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①关于“般若绝境”是刘勰最高文学标准的说法不能成立。“般若绝境”是刘勰对王衍与裴頠之间所展开的儒学与玄学“有无之辨”的合观统照,刘勰认为,不论是“有”是“无”,最后都将归于“空无”,何必偏执地争论不休呢?这个意见,并不是说“有无之辨”已经是文学发展的较高层次,并以“般若绝境”来统摄之,而是认为合观二者更好一些。玄学之“无”,源自于道家“虚无”之论,与佛家“空无”的观念并不一致。“虚无”是一种“存身之道”的哲学思想、处事原则、养身理论,也就是以“虚静”“心斋”的方式,外保性命而内修智慧的方法论,强调的是避世隐身、全身全性之道。“空无”是世界万物皆归之于空,思维物质皆归于无的理论。文学显然不是归之于“空无”的东西,而是由内到外、从无到有、“沿隐至显”的实体艺术。《文心雕龙》全书论述文学的起源、体裁、创作、鉴赏、风格、作家作品与发展变化等,这些方面全部指向如何创造文本这个实体存在之物,而不是指向空无的寂灭之境。实际上,刘勰用“般若绝境”,就是《定势》篇里所说的“兼解具通”的折衷方法论,主张合观“有无”,并非归向于“无”。《定势》篇在论述文体风格的时候指出,对于刚柔不同的文风、对十奇正不同的风格,都要注意全面地掌握和判断,不要偏执于自己的喜好而忽略风格的两面性或多样性,因此提出“兼解具通”之说,告诉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如何做到文风的正确创造,在鉴赏的时候,如何做到对不间风格文章的正确评价。
    ①笔者对此持理解支持的意见,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其一,刘勰“为文长于佛理”,这个“为文”,指的是什么“文”?是碑文、经文、《出三藏集记》的序文,还是《文心雕龙》?从两书《文学传》的记载来看,有两种理解:一是前者,是泛指刘勰善写文章。不论在这两层意见中取哪一种说法,都不是指《文心雕龙》,或者不是专指《文心雕龙》。所以,据此推论《文心雕龙》也是“长于佛理”的说法,就是以点带面的理解,并不对。其二,刘勰“博通经纶”,反映他的博学多识,与《文心雕龙》倡导博学、博观、“精阅”、“穷照”相一致。这个“经纶”,是不是指的佛经?或者仅仅是指佛经?有没有传统文献,比如道家、儒家等诸子文献,比如历代以来的文学作品、史书传记、文学理论著作等等?翻阅《文心雕龙》一书,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肯定地回答呢?还是继续认为刘勰只是博通佛典之“经纶”?其三,沈约评价《文心雕龙》,认为“深得文理”,有研究者于是以为这个“深得文理”就是“为文长于佛理”的意思。连沈约这样的大家都开始称赞刘勰“深得文理”是源自佛典浸染,那么,佛学影响《文心雕龙》,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其实,这个问题是不能成立的。六朝史书中记载写文章具有“文理”者举日皆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肉体凡胎,其中不乏隐士、儒生、凡人,何止刘勰?例证凡数十,论略。其四,两书皆有“昭明太子深爱接之”的说法,有的研究者以为昭明太子生长于佛学世家,梁武帝执政前后,都是体佛论经、以身垂范的典型,当是因为刘勰“长于佛理”之故,昭明太子才对他颇有好感并引为知音的。杨明照、王运熙等先生论述说,刘勰曾在《文选》的编撰上对昭明太子发生过影响。杨先生认为:刘勰后来担任萧统的通事舍人,他的文学思想,尤其是文学分类思想,对萧统编辑《文选》影响巨大:“昭明太子后来选楼所选者,往往与文心之‘选文定篇’合;是文选一书,或亦受有舍人之影响也。”王运熙先生认为:“萧统编纂的《文选》一书,内容多’与《文心雕龙》相通,当是受到刘勰文学观的影响。”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两位先生并没有说刘勰的佛学思想与昭明太了相契合。因为《文选》之中,其体例与选文标准,看不出佛学影响之所在。太子“爱接”刘勰,完全是刘勰作为太了记室,他的本职工作——“章表奏议”这些文章写得好;或许也有刘勰文学理论综合素养高,《文心雕龙》深刻博大之故。其实,太子与刘勰,两人在文学观念上是有很大分歧的。刘勰《文心雕龙》对陶渊明只字不提(按:《隐秀》篇真伪未定,“彭泽豪逸”一说,暂不采纳),而昭明太子为陶渊明编辑诗集文集,为陶渊明作传记,在《文选》中选录陶诗数首,对其相当之重视,评价甚高;另外,《文心雕龙》绝口不谈谢灵运、鲍照等“宋来才英”,而太子甄选甚多——二人意见相差何其之大!这实际上是刘勰征圣宗经文学思想的弊端——站在复古文学立场、站在贵族文学立场所带来的限制以及对文学新变的认识不足所致。说太了“深爱接之”,是对刘勰才华的赏识,不一定就足指二人文学理论的知音共鸣,也不见得就是因为以佛学为中介的缘故。
    ①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三卷《文史探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137页。
    ②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三卷《文史探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9-102页。
    ③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252页。
    ④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256-265页。
    ⑤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⑥戚良德:《<文心雕龙>文学美学思想研究》第一章,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44页。
    ①詹镁:《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3页。詹镁先生《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一书曾谈到刘勰向兵家思想取法的两个例子:一是《定势》取材于《孙了兵法》之《兵势》一篇:二是《程器》主张的“文武之术,左右惟宜。郤毅敦《书》,故举为元帅,岂以好文而不练武哉?孙武《兵经》,辞如珠下,岂以习武而下晓文也”的观点以及同篇“攡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的观点,这两个例了都含有明显的兵家思想。詹锳先生的论述较详,对笔者很有启发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要指出的是:刘勰《定势》《程器》两篇专题论述的取法对象,除了兵家,主要还是在儒家。《定势》篇主要取法于道家“自然之势”与儒家“执正”而“兼解具通”的思想,足在《宗经》、《体性》基础上深化的文体风格论述。况且,“兵势”之论,虽有道理,但另有一“势”,事实上与文体风格之“势”更为接近,这就是书法“笔势”理论。自李斯、蔡邕、王羲之以下,书法理论中论述笔势的文章与见解是非常之多的,其核心,就在于笔由心生、顺势而发的字形书写之奇正疏密、变化可控。而《程器》一篇,如刘永济先生与其他先生所论,刘勰是在自述衷情,为求以文干政之途,其愤懑与自勉之辞,多与敷赞孔孟政治功德与孟了“穷则独善,达则兼济”的精神有关。当然,兵家“尚法”,更在“尚法”的基础上“尚变”、“尚奇”、追求“诡道”,这些思想经过转化,本来也应该足文学写作题中应有之义,与文学追求新奇、追求变化、讲究新颖写法、拓展新的题材等等方面都有相通之处。笔者以为,尤其是写作思维的非线性无序变化与灵感思维的稍纵即逝,如何把握、如何掌控?更与“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思想高度一致。说兵家思想对《文心雕龙》论述的写作之道有一定影响,是对的。不过刘勰论“奇”,主要是与“正”相对并提,例如《书记》“兵谋无方,而奇正有象”一说;《文心雕龙》对“正”赞美有加,对“奇”则有褒有贬:一方面赞美新奇、新颖的文章、手法或创作,另一方面主要是借以批评文学创作的若干不良现象,比如“奇辞”、“奇句”的出现与作家“爱奇”、效奇的习染、取法或创作。这从全书四十二处用“奇”之论,可以清晰地看出来,论略。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十七章第四节,第623655页。
    ①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99页。
    ②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页。
    ③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④陈耀南:《<文心>“风骨”群说辨疑》,《求索》,1988年03期。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09-610页。
    ①有关《文心雕龙》一书的性质,是“龙学”研究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笔者比较认可王运熙、王志彬、潘兴和、万琦等先生主张的“写作理论”说。其余十余种说法也各有理由,是很值得参考的研究意见。
    ②从本句语气来看,“岂取”一说,反问诘责的语气非常明显,因此,刘勰更有可能是在辩解自己这本书取名为“雕龙”,并不是取法驺爽因语言艺术高超而被称为“雕龙爽”(《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的原因。也就是说,文学写作辞藻华丽,需要精雕细琢的写作技法,这足文学天然具有的美丽本质,这个意见在《原道》等篇的论述中非常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文心雕龙”这个书名是刘勰从驺爽语言“雕龙”借鉴而来的说法并不正确,刘勰“岂取”以反问语气表肯定的说法不能成立(王运熙先生《<文心雕龙>是怎样一部书》、黄霖先生《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写作心理学论著》等文章认为刘勰是在以反问语气取肯定意思)。文章因为“文源于道”的哲学依据而文采华美,显然高于阴阳家语言艺术的“雕龙驰响”。
    ③文学的“美丽精神”一说,由王岳川先生“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一说演化而出。王先生是以汉字的书写之美看待中国文化(意蕴、视觉)之美;《文心雕龙》论述文学特质,重美尚丽,主张文学的美丽精神,这与其时的时代风气也有密切的关联。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⑤持有这样看法的研究者主要有汪春泓、乔守春、陶礼天先生等人。
    ⑥儒家礼乐规范下的雅正思想,不仅对礼仪制度、音乐雅俗严格限制,对朱紫正色与间色、黼黻文章的服饰规范也有严格的使用场合与等级规定。《论语》、《法言》等经典著作中有鲜明的崇尚正色、贬斥间色的主张。《文心雕龙》论述文学的风格或发展,提出“正采耀乎朱蓝”(《情采》)、“雅丽黼黻”(《体性》)、“朱紫乱矣”(《正纬》)等许多尚正色、斥间色的主张。这显然是儒家“雅正”礼乐文化思想在文学审美问题上的表现。由此也可看出雅丽思想的基本渊源是在儒家。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①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03--144页。
    ②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③詹福瑞:《<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04期。
    ④孙蓉蓉:《刘勰的“宗经”辩正》,《求是学刊》(哈尔滨),2004年02期。
    ①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文心雕龙》研究(第一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5页。
    ②乔守春:《刘勰二梦析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③陶礼天:《文化传统与<文心雕龙>之性质略论》,《学术前沿》,2008年01期。
    ④(唐)魏征等:《隋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730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①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巴蜀书社2007年版。
    ②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中国文学研究》第十辑,2007年12月。
    ③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④李天道:《“中和”原则与“和雅”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01期。
    ①张培艳:《儒家尚“雅”观念在六朝文论中的传承与嬗变》,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黄天骥:《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中山大学2006年博士后出站报告。
    ③林颂育、王珂:《释“丽”》,《现代语文》,2007年06期。
    ④乔雅俊:《论六朝文学的尚“丽”倾向》,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何世剑:《试论古典美学“丽”范畴的审美内涵与美学特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②何世剑:《中国古典美学“丽”范畴论纲》,《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③石中华:《论美学中“丽”的嬗变及其审美内涵》,《安徽文学》,2007年06期。
    ①这二十八次论述分别是:《原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幽赞神明,《易》象惟先。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原道》:“至若夫子继圣,独秀前哲,熔钧六经,必会声而玉振。”《原道》:“爰自风姓,暨于孔氏,玄圣创典,素王述训,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而设教。”《征圣》:“夫子文章,可得而闻,则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征圣》:“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征圣》:“征之周孔,则文有师矣。”《征圣》:“颜阖以为,仲尼饰羽而画,徒事华辞。虽欲訾圣,弗可得已。”《宗经》:“皇世《三坟》,帝代《五典》,重以《八索》,申以《九丘》。岁历绵暖,条流纷糅。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正纬》:“有命自天,乃称符谶,而八十一篇,皆托十孔了,则是尧造绿图,昌制丹书,其伪三矣。”《正纬》:“于是伎数之士,附以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若鸟鸣似语,虫叶成字,篇条滋蔓,必假孔氏。”《正纬》:“故河不出图,夫子有叹;如或可造,无劳喟然。”《正纬》:“昔康王河图,陈于东序,故知前世符命,历代宝传。仲尼所撰,序录而已。”《铭箴》:“周公慎言于金人,仲尼革容于欹器:列圣鉴戒,其来久矣。”《诔碑》:“逮尼父之卒,哀公作诔;观其愁遗之辞,呜呼之叹,虽非睿作,古式存焉。”《史传》:“背者夫子闵王道之缺,伤斯文之坠;静居以叹凤,临衢而泣麟。于是就太师以正《雅》、《颂》,因鲁史以修《春秋》;举得失以表黜陟,征存亡以标劝戒。”《史传》:“比尧称典,则位杂中贤:法孔题经,则文非元圣。”《史传》:“若乃尊贤隐讳,固尼父之圣旨,盖纤瑕不能玷瑾瑜也。”《史传》:“史肇轩黄,体备周孔。”《诸子》:“及伯阳识礼,而仲尼访问;爰序道德,以冠百氏。然则鬻惟文友,李实孔师;圣贤并世,而经子异流矣。”《论说》:“昔仲尼微言,门人追记,故抑其经目,称为《论语》。盖群论立名,始于兹矣。”《论说》:“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十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丽辞》:“刘琨诗言:‘宣尼悲获麟,西狩泣孔丘。’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骈枝也。”《练字》:“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序志》:“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序志》:“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大哉!圣人之难见哉,乃小了之垂梦欤!”《序志》:“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在这些篇目中,《原道》主要谈到孔子继承先圣删述经典的伟绩,《征圣》主要谈到孔子作为经典作家的榜样示范作用,《正纬》主要抬出孔了来作为纬书“四伪”与反经不雅的照妖镜,《史传》主要讲到孔子在史记文学体裁的创造之功与千年影响,《论说》主要讲到了《论语》在论体文学的首创之功与魏晋玄学谈玄论虚对儒学正统地位的冲击影响,《序志》主要讲到刘勰对孔子深及骨髓的崇拜之情与征圣为文的理论依据。《文心雕龙》之中,没有任何人地位有孔了之高。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8-119页。
    ②(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6页。
    ③(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0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7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4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1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7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6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④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8-19页。
    ①从《文心雕龙·时序》等篇。可以看出,刘勰深刻地洞察到:文学发展不能离开社会思潮、审美思潮、政治制度乃至君王喜好而而独立进行,齐梁社会现实的变迁,足在往礼崩乐坏的局面发展,文学不能华免。以下数例,或可说明当时儒学不兴、文学发展离经叛道的大坏局面:《晋书·儒林传·序》:“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摈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遂使宪章弛废,名教颓毁,五胡乘间而竞逐,二京继踵以论胥,运极道消,可为长叹息者矣。”《陈书·儒林传·序》:“魏、晋浮荡,儒教论歇,公卿士庶,罕通经业矣。”《南史·儒林传·序》:“故自两汉登贤,咸资经术。泊魏正始以后,史尚玄虚,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时荀顗、挚虞之徒,虽议创制,未有能易俗移风者也。自是中原横溃,衣冠道尽。逮江左草创,日不暇给,以迄宋、齐,国学时或开置,而劝课未博,建之不能十年,盖取文具而己。是时乡里莫或开馆,公卿罕通经术。朝廷大儒,独学而弗肯养众;后生孤陋,拥经而无所讲习,大道之郁也久矣乎!”《周书·儒林传·序》:“雕虫是贵,魏道所以陵夷;玄风既兴,晋纲于焉大坏。”《北史·儒林传·序》:“自永嘉之后,宇内分崩,礼乐文章,扫地将尽。”《隋书·儒林传·序》:“自晋室分崩,中原丧乱,五胡交争,经籍道尽。”以上征引文献都共同指向了一个严峻的问题:自汉魏动乱以来,南北六朝的整体政治格局是动荡混乱的,学术思想“崇饰华竞,祖述虚玄”,而儒学式微,文坛局面“运极道消”而“礼乐文章,扫地将尽”。最明显的莫过于刘勰生活的齐梁时代,这种状况非常糟糕。据《梁书·儒林传·序》所载:“汉末丧乱,其道遂衰。魏正始以后,仍尚玄虚之学,为儒者盖寡。时荀抃、挚虞之徒,虽删定新礼,改官职,未能易俗移风。自是中原横溃,衣冠殄尽;江左草创,日不暇给:以迄于宋、齐。国学时或开置,而劝课未博,建之不及十年,盖取文具,废之多历世祀,其弃也忽诸。乡里莫或开馆,公卿罕通经术。朝廷大儒,独学而弗肯养众;后生孤陋,拥经而无所讲习。三德六艺,其废久矣。”自“汉末丧乱,其道遂衰”以来数百年崇尚玄虚、儒道陵替的结果是,当时的儒生,已经从“博学乎《六艺》之文”的“古之儒者”,蜕化成了“孤陋独学”、“罕通经术”的浅薄之辈,刘勰面对的是“三德六艺,其废久矣”的孱弱局面。这样,就必须在古代的创作或理论中去寻找解决办法。刘勰极力为自己的文论主张找到万人敬仰的复古经典范例,这个范例就是孔了及其复古尚法的理论主张。可以说,孔子的政教、诗教理论,使他儒家文论史上第一位主张征圣复古、建立文学发展秩序的理论家。《汉书·儒林传·序》详细记载了孔子的征圣、宗经思想:“古之儒者,博学乎《六艺》之文。《六艺》者,王教之典籍,先圣所以明天道,正人伦,致至治之成法也。周道既衰,坏于幽、厉,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陵夷二百余年而孔子兴,衷圣德遭季世,知言之不用而道不行,乃叹日:‘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于是应聘诸侯,以答礼行谊。西入周,南至楚,畏匡厄陈,奸(干)七十余君。适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究观古今篇籍,乃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其有成功也,乎其有文章!”又曰:“周监十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于是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论《诗》则首《周南》。缀周之礼,因鲁《春秋》,举十二公行事,绳之以文、武之道,成一王法,至获麟而止。盖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班固的记述,除了将孔子整理经典、创作《春秋》、正定雅乐的起因经过描述得非常细致,还强调了孔子是在征圣、宗经心态下完成这些工作的,揭示了孔子的内心取法与精神动力之源泉,是“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尊奉周文王,感慨“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尊崇唐尧,称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唐尧之世“乎其有文章!”周文王作《易》,于是孔了“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同时,孔了对于周公的辅佐成王、制定“六经”、规范礼乐、经世致用、、立功立德,孔了交口不绝地称赞之,并以之为榜样,在《论语》中反复申述自己对周公仁政致用、化成天下、泽被后世言行的钦羡模仿之情。孔了毕生以复兴礼乐、宣讲仁政、投身政治为荣,他能历经困厄而百折不回,亲身卫道而规矩谨严,才使他成为周公之后的另一位标志式的儒家圣人,从而被孟子、荀子、扬雄、刘勰等人奉为毕生追摩的最高极则。正足因为对孔子言行思想的极端崇拜,刘勰才会在梦里两次与孔子幸会,并以之为此生尊奉儒家思想的精神教父。《文心雕龙》的写作,实际上是刘勰以孔子为自身内在动力的外化成果。刘勰面对的六朝政治与文坛现状,同样是礼崩乐坏战乱频仍的政治格局、是流弊不还新奇讹滥的文学现实、是百家争鸣诸子交锋的思想大潮,文学的正确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精神世界的领袖,如同孔了“征圣”尊奉文王与周公一样,刘勰“征圣”选定的是孔子。刘勰自己,实际上就是孔子思想在六朝文坛的现实使者,是为正本清源、指引文坛而来。《文心雕龙》一书,就是在孔子卫道精神的感染下,刘勰决心为纠正文学发展的不良倾向而作。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35-1936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页。
    ②(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0页。
    ③(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105页。
    ②对此,李天道先生《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一书专列作家修养一章,论述“积学储宝”、“研阅穷照”的积极意义与具体方法。胡大雷先生《文心雕龙的批评学》一书简略地谈到了作家批评的问题,涉及到部分修养理论。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08页。
    ②(清)十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2424页。
    ①(清)工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134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页。
    ②(清)王先谦:《苟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79-180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3页。
    ④(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83页。
    ①(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22-423页。
    ②(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8页。
    ③“丽”本义为两匹马并排拉车而行,即“骈偶”义。此处并非此义。
    ④按:“黼黻文章”中的“文章”,是指古代礼服上所绣的色彩绚丽的花纹,泛指华美鲜艳的色彩。《荀子·非相》篇:“故赠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杨注:“黼黻文章,皆色之美者。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淮南了·主术训》:“人主好高台深池,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絺络绮绣。”《文心雕龙·体性》篇赞语:“雅丽黼黻”,以古代礼服“雅丽黼黻”的色彩美比喻文学作品呈现的风格美,取法即在于此。
    ①这三十八次论述分别是:《宗经》:扬子比雕玉以作器,谓“五经”之含文也。《辨骚》:扬雄讽味,亦言“体同《诗》雅”《辨骚》:马扬沿波而得奇。《诠赋》:王扬骋其势。《诠赋》:子云《甘泉》,构深伟之风。《诠赋》:扬子所以追悔于雕虫,贻诮于雾縠。《颂赞》:子云之表充国,孟坚之序戴侯,武仲之美显宗,史岑之述熹后,或拟《清庙》,或范《駉》、《那》,虽深浅不同,详略各异,其褒德显容,典章一也。《铭箴》:至扬雄稽古,始范《虞箴》,作《卿尹》、《州牧》二十五篇。《诔碑》:扬雄之诔元后,文实繁秽。《哀吊》:扬雄吊屈,思积功寡,意深反《骚》,故辞韵沈腿。《杂文》:扬雄思文阁,业深综述,碎文琐语,肇为《连珠》。《杂文》:扬雄《解嘲》,杂以谐调,回环自释,颇亦为工。《杂文》:子云所谓“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者也。《诸了》:扬雄《法言》,归乎诸子。《封禅》:扬雄《剧秦》,班固《典引》,事非镌石,而体因纪禅。《书记》:扬雄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书记》:史迁之《报任安》,东方之《谒公孙》,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志气槃桓,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体性》:子云沈寂,故志隐而味深。《通变》:桓君山云:“予见新进丽文,美而无采;及见刘扬言辞,常辄有得。”《通变》:扬雄《校猎》云:“出入口月,天与地沓”。《丽辞》: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比兴》:至于扬班之伦,曹刘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莫不织综“比”义,以敷其华。《夸饰》:及扬雄《甘泉》,酌其馀波:语瑰奇则假珍于玉树;言峻极则颠坠于鬼神。《夸饰》:了云《羽猎》,鞭必妃以饷屈原。《夸饰》:酌《诗》《书》之旷旨,翦扬马之甚泰。《事类》:及扬雄《百官箴》,颇酌十《诗》《书》。《事类》:以了云之才,而自奏不学;及观书石室,乃成鸿采:表里相资,古今一也。《事类》:夫经典沉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班以下,莫不取资。《练字》:扬雄以奇字纂《训》。《练字》:陈思称:“扬、马之作,趣幽旨深,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时序》:乐毅报书辨以义,范雎上书密而至,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时序》:子云锐思于千首,了政雠校于六艺:亦已美矣。《才略》:扬子以为“文丽用寡者长卿”,诚哉是言也!《才略》子云属意,辞人最深:观其涯度幽远,搜选诡丽,而竭才以钻思,故能理赡而辞坚矣。《知音》:扬雄自称:“心好沉博绝丽之文。”其不事浮浅,亦可知矣。《程器》:扬雄嗜酒而少算。《程器》:彼扬马之徒,有文无质,所以终乎下位也。其重点有三:一是在《宗经》《事类》等篇目中论述扬雄的宗经观点;二是引用扬雄的文学理论见解,为论述作论据;三是以扬雄的作品为对象,进行审美与创作的评价。整体上看,扬雄具有经学家、文学家、理论家的数重身份,刘勰论述扬雄,赞美非常之多。而对于扬雄辞赋评论“丽淫丽则”的借鉴运用,更是雅丽思想直接取法的对象,书中若干次运用或化用之。总而言之,扬雄是继孔了之后,对雅丽思想影响最大的儒家人物。
    ①(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75页。
    ②曾有研究者认为“原道”产生于《淮南子》的“原道”论,经详细比对,笔者认为:从观念或术语上来说,这个说法有道理;但是从理论主张和基本内容来说,《文心雕龙》的“原道”论和《淮南子》的“原道”论关系不大。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④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⑤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④工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⑤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社2002年版,第17页。
    ⑥据《汉书·扬雄传》载,扬雄思慕辞赋,评价屈原:“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弘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又怪屈原文过相如,至不容,作《离骚》,自投江而死,悲其文,读之未尝不流涕也。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遇不遇命也,何必湛身哉!乃作书,往往摭《离骚》文而反之,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名曰《反离骚》;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U《畔牢愁》。”自孔子以来,儒家一向讲究“明哲保身”的处世存身之道,唯有孟了是个例外;扬雄有这样的思想,原因有二:一是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二是对屈原投江的悲悯,感叹其不值得。扬雄的一生,正是在存身保命一途以“龙蛇命运”为思想基础的反应。
    ⑦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19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④除去孔了“文质彬彬”的直接论述外,《论语》还记录了孔门弟子的文质观念,比较著名的是《颜渊》中的一段对话:“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这一章的意思是说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f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这里所讨论的表里一致的问题,棘了成认为作为君了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文采并不是必须的,了贡反对这种说法。
    ⑤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文心雕龙》对于文采“彪炳”或“炳蔚”的运用主要用以下数例:《原道》: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原道》:发挥事业,彪炳辞义。《正纬》:六经彪炳,而纬候稠叠。《明诗》:“四始”彪炳,“六义”环深。《情采》:其为彪炳,缛采名矣。《章句》:篇之彪炳,章无疵也。主要所指,是在赞美文学作品的华丽文采。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74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①先秦道家《庄子》书中曾谈到儒家六经的特点,《天下》篇:“古之人其备乎!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洋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搢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其后,儒家的苟了谈到过五经的特点,《儒效》篇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汉代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叙》中也曾评价六经:“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於变;礼经纪人伦,故长於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於政;诗记山川谿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於风;乐乐所以立,故长於和;春秋辩是非,故长於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三家之中,荀子不曾谈《易》,而郭沫若先生以为《易传》最终成于荀子。扬雄对五经特点的理解,显然有上述诸了所发议论的铺垫。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④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④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⑤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④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①(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75页。
    ②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86页。
    ③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①(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83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②该词含义有二:一是指“薄雾般的轻纱”。《文选·<神女赋>》:“动雾毅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李善注:“毅,今之轻纱,薄如雾也。”《文选·<了虚赋>》:“於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紵缟,杂纎罗,垂雾毅。”刘良注:“雾縠,其细如雾,垂之为裳也。”前蜀魏承班《渔歌子》词:“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毅笼香雪。”清郑燮《大中丞尹年伯赠帛》诗:“忽惊雾毅来相赠,便剪春衫好出游。”朱自清《温州的踪迹》三:“这也是个瀑布;但是太薄了,又太细了。有时闪着些须的白光;等你定睛看去,却又没有——只剩一片飞烟而已。从前有所谓‘雾毅’,大概就是这样了。”二是指“像轻纱一样的烟云薄雾”。五代和凝《临江仙》词:“海棠香老春江晚,小楼雾毅涳濛。”宋苏轼《龙尾石月砚铭》:“萋萋兮雾毅,宛宛兮黑白。”两种含义均指华美飘逸之美物美景,辞赋用此,以称其辞藻之华美。
    ③成林、程章灿:《西京杂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67页。
    ④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5页。
    ⑤向宗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9页。
    ①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注释》,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①吕永:《<文心雕龙>与<老了>》,《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②陈良运:《<文心雕龙>与<淮南子>》,《文史哲》,2000年03期。
    ③张启成:《<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04期。
    ①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②《墨了》佚文中有一条,但其真伪莫辨,故而不录。见孙诒让《墨子闲诂》:“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墨了认为,实用价值是第一位的,审美价值是第二位的,必须先满足实用价值,而在满足了实用价值之后,也可以追求审美价值;比如说衣服,首先要能够保暖,然后方可去追求华丽好看。
    ③陈鼓应先生注:本句今本作“丽姬”,古本作“西施”,皆指美女。特作说明。
    ④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0页。
    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5页。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5页。
    ③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30页。
    ④陈鼓应:《庄了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5页。
    ⑤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页。
    ⑥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52页。
    ⑦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页。
    ⑧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31页。
    ⑨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05页。
    ⑩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8页。
    11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54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④《文心雕龙》在论述思想取法的时候,对庄子有较多的贬斥:但在论述创作与修养的时候,又吸收了较多的庄子思想,比较明显的例子有:《神思》篇论述思维问题,引用了《庄子》“形在江海,心存魏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诸语,并且以“言意”关系的讨论入手来看写作思维与外在表达“心手矛盾”的现象;《养气》篇论述写作心态的修养,与庄子“虚静”、“心斋”、精气、存身等观点密切相关;庄子思想与雅丽思想较为密切的重要论述有《体性》篇论述风格习染“得其环中”、《情采》篇“言隐荣华”等语,刘勰引用来主张雅丽文风、文采不宜过度等。因此,从创作理论上说,道家思想(主要是庄子思想)对《文心雕龙》影响不小;从雅丽文学思想角度来看,刘勰运用老庄思想,是在为儒家雅而少丽的经典风格寻找依据,尤其是《庄子》之“无端崖之辞”与瑰丽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力是刘勰论“丽”所推重的要素。因此,刘勰对庄了整体上是褒贬分明的。
    ①李洋厚、刘纲纪先生《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下)在论述《文心雕龙》的思想渊源时曾指出:阴阳家宏大的想象力是《文心雕龙》所主张的文学创造力与文采美的来源之一,这是很深刻的见解。不过,《文心雕龙》论述阴阳家,主要是以之为屈原楚辞“虚诞”、“伟辞”、“壮丽”之本,以及学习其雕琢言辞的精美技巧,这是需要指出的。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7页。
    ①《史记·屈原列传》先后三次谈到了屈原高超的语言能力,比较明显的直接评价就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该文开头,司马迁说:“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娴十辞令,在内政方面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外交方面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相当的语言技巧与口才优势。第三次是在屈原死后,司马迁谈到他的影响时又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学术界对于“皆好辞而以赋见称”一句中“辞”与“赋”之所指,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这个“辞”就是“从容辞令”,即言语艺术;有的认为是指文学体裁之“辞体”而非言辞:有的研究者从《史记》全书“辞令”含义解读与屈赋篇章的旁证得出结论,说这个“辞”就是“辞令”,不是辞赋体裁。笔者曾在熊良智、李凯先生指导下撰文思考这个问题,认为第三个结论是对的。其实,不管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屈原长于辞令的事实,是可以肯定的。第二次则比较间接,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与积极笼络人心的手段策略,在楚国宫中予取予求,《屈传》曰:“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唯有屈原,才识破了张仪的诡计:这固然有屈原忠君爱国、满腔正气的刚直原因,也与他“应对诸侯”时修养的言语策略艺术与敏锐洞察力有莫大关系,经他一提醒,楚王恍然大悟,觉得屈原是对的。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52页。杨先生《增订校注》为“丰隆求宓妃,鸩鸟媒娀女”,经过反复阅读推敲,此处采用戚良德先生《文心雕龙校注通译》一书中所校对的语句,特此说明。
    ③(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75页。
    ④成林、程章灿:《西京杂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6-67页。
    ①(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609页。说明:本段文字几乎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赞语一模一样,显然是从《史记》中抄出来的。而《史记》中又杂有扬雄评价相如赋的句子,这又足后人传抄过程中孱进去的。古书流传过程中这样的现象不少。
    ②(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02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43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48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53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54页。
    ⑦曾有研究者指出司马相如赋作的思想倾向与儒家文艺思想大相径庭,但是从《相如列传》的上述征引来看,相如赋的创作目的、规讽主旨与儒家文论主张是一致的,对此,李凯先生《司马相如与儒学》、《司马相如文艺思想与儒家文艺思想大相径庭吗?》等专文阐述甚详,可参。至十为什么会出现“文丽用寡”的结果,这不是作为作家的司马相如能完全决定得了的:《文心雕龙》主张“隐篇秀句”,“隐”篇章之主旨,“秀”篇中之佳句,相如赋正是“隐篇秀句”的佳作,或许其“隐”太过,故有“劝而不止”之弊;而采用“隐”篇章之主旨的写法,与作赋歌功颂德(当下时尚)和(当下读者)汉武帝好大喜功也有一定关系。
    ⑧(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56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575页。
    ②“赋”在此处主要指相如赋与扬雄诸赋。扬雄青壮年时仰慕相如,于是模拟相如赋作,声名鹊起。其后因仕途不畅,又见赋家地位低下,赋作功能有限,遂有此说。事见《汉书·扬雄传》。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页。
    ①杨明照:《增汀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6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9-530页。
    ③《文心雕龙》全书八次论述到受玄学思想影响的作家作品或时代文风,分别是:《明诗》:及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隽矣。《论说》:迄至正始,务欲守文;何晏之徒,始盛玄论。于是聃、周当路,与尼父争途矣。《论说》:逮江左群谈,惟玄是务;虽有日新,而多抽前绪矣。《体性》:远奥者,馥采典(曲)文,经理玄宗者也。《时序》:于时正始馀风,篇体轻澹;而嵇、阮、应、缪,并驰文路矣。《时序》:简文勃兴,渊乎清峻。微言精理,亟满玄席;澹思浓采,时洒文囿。《时序》:自中朝贵玄(元),江左称盛;因谈馀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这八处论述,从“雅正”的思想内容看,玄学没有可取之处;从“华丽”的文采角度看,稍有可观之处。《文心雕龙》全书论述到了儒、道、兵、法、阴阳、纵横、两汉神秘文化、魏晋玄学、佛学等多家思想,很不幸,魏晋玄学成为了其中评价最低的一家。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18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③《文心雕龙》对近代文学讹滥趋势与救弊主张的集中论述体现在《序志》篇中,其说曰:“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悦:离本弥甚,将遂讹滥。盖《周书》论辞,贵乎体要;尼父陈训,恶乎异端:辞训之异,宜体于要。于是搦笔和墨,乃始论文。”这是刘勰写作《文心雕龙》的直接表层目的。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4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0-501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542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页。
    ②《史记·太史公自叙》与《汉书··司马迁列传》中均有司马迁父亲d马谈评价先秦诸家的一段语录,兹录《汉书》所载于下:“太史公学天官十唐都,受《易》十杨何,习道论十黄子。太史公仕十建元、元封之间,愍学者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指U:《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回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叙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叙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偏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也。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澹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徙,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君唱臣和,主先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佚。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黜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神形蚤衰,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孝令,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纪纲。故曰“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日“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了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墨者亦上尧、舜,言其德行,口‘堂高三尺,土阶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饭十簋,啜十刑,粝梁之食,藜藿之羹;夏日葛衣,冬U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举音不尽其哀。教丧礼,必以此为万民率。故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夫世异时移,事业不必同,故曰“俭而难遵”也。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不能废也。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不能改也。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剸决于名,时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道家无为,又日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人不巧,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由此观之,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俱。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司马谈以《易》为统摄之根本,而以六家为具体之形用,六家之中,最重道家,因为道家论述“道之常”与“君之纲”,有本有用。这六家是先秦诸子中最为显赫的六家,其思想著作、代表人物、理论主张,是我国哲学思想与文学艺术发展的源头。《文心雕龙》论述写作之道,于此六家中重点取法儒、道两家,参以阴阳、法家等。因为儒家讲礼法,道家论大道,阴阳述纲纪,法家重秩序,文学发展离不开各家思想的启发或规范。从司马谈所论来看,儒家在先秦的地位虽高,还远不如汉代那样一家独大。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3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5-48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6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2-333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4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1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7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54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2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2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5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1页。
    ②“擘肌分理”一语,出于张衡《西京赋》:“剖析毫厘,擘肌分理。”(《文选》卷二)关于“折衷”的含义,《说文》:“折,断也。”《广韵》:“衷,当也。”《韵会》:“折衷,平也。”“折衷”即公、平允当的评价。另,“折衷”也称折中,语见《史记·孔了世家·赞》:“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索隐:“《离骚》:‘明五帝以折中。’王叔师云:‘折中,正也。’宋均云:‘折,断也。中,当也。言欲折断其物而用之,与度相中当也。””牟世会先生《译注》“折衷”:“折衷:即折中。折是判断,中是恰当。是比喻对文学理论的分析。”詹锳先生《义证》:“中与衷通。喻剖判之精密也。”周振甫先生认为“折衷”即“求至当,求恰当。”很明显地,刘勰主张折衷的方法论,足要力求在前人理论基础上,对历代文学创作、作家作品以及理论成果做出一个恰当客观地评断。
    ③关于刘勰的“折衷”论,老一辈的研究者主要将心得看法附注于字词的注疏之中,见解深刻而相对零散。当前能看到的研究文章在三十篇以上,这些文章主要集中于三个层面:一是刘勰“折衷”思想之来源,主要集中于源出佛家或儒家两说;第二,顺势向上,又讨论到刘勰的文学思想属于释、道、儒或魏晋玄学四家中哪一家或者是否综合数家的问题;第三,最终讨论到刘勰《文心雕龙》一书主导思想归属是什么的问题:这三个层面,呈现出由表层到深层、由现象到本质的追问。除此,还有的研究文章涉及到“折衷”方法论在《文心》一书的运用举证,比如《刘勰美学思想发微》、《刘勰“折衷”文学批评思想及其运用》、《“折衷”是刘勰<文心雕龙>批评理论的精髓》、《<文心雕龙>“折衷”四论》等。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2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7页。
    ①《文心雕龙》论述郭璞时给予其“逆时代潮流而动”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六处:《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隽矣。《诠赋》:景纯绮巧,缛理有馀。《颂赞》:景纯注《尔雅》,动植赞之;事兼美恶,亦犹颂之变耳。《杂文》:郭璞《客傲》,情见而采蔚。《时序》:景纯文敏而优摧。《才略》: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钟嵘《诗品序》“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於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先是郭景纯用俊上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的论述与刘勰相合;刘勰、钟嵘都对郭璞于“建安风力尽矣”的时代环境中以“俊上之才”力挽狂澜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而《文心雕龙》对李斯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八处:《论说》:范雕之言疑事,李斯之止逐客,并顺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书之善说也。《封禅》:秦皇铭岱,文自李斯;法家辞气,体乏弘润;然疏而能壮,亦彼时之绝采也。《奏启》:李斯之奏骊山,事略而意径:政无膏润,形于篇章矣。《事类》:相如《上林》,撮引李斯之书:此万分之一会也。《练字》:及李斯删籀而秦篆兴,程邈造隶而古文废。《练字》:夫《尔雅》者,孔徒之所纂,而《诗》、《书》之襟带也;《仓颉》者,李斯之所辑,而史籀之遗体也。《雅》以渊源诂训,《颉》以苑囿奇文;异体相资,如左右肩股:该旧而知新,亦可以属文。《指瑕》:向秀之赋嵇生,方罪于李斯:与其失也,虽“宁僭无滥”;然高厚之诗,“不类”甚矣。《才略》:苏秦历说壮而中,李斯自奏丽而动:若在文世,则扬班俦矣。上述评价非常之高,李斯不仅文章写得好,对于文学发展所必须的文字小学功夫也极为精深,是一位才学双绝的文学家和学者(李斯同时还是著名的书法家与书法理论家)。郭璞、李斯二人在各自的时代独领风骚,李斯作品虽有“法家辞气”的不足,但内容质实,且.“自奏丽而动”,郭璞《仙诗》“飘飘而凌云”,对比《风骨》所论可知,二作实为有“风骨”之美的优秀作品;《风骨》篇以“骨髓峻”’与“风力遒”衡量文学之“风骨”美,笔者遍查全书上百位作家(一说163人,不确定),能将“风”与“骨”兼备的作家,仅李斯、郭璞二人而已。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8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4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0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09-610页。
    ②相对现代人而言,邹忌之名,如雷贯耳,这是因为国人只要读过中学,就没有不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出自《战国策》的经典名文(尽管有人考证认为本篇不实)的。《讽》文中邹忌劝谏齐王时迂回实效的技法,进尽忠言而不逆耳的结果,臧克家先生曾对此撰文大加褒赞。《孟荀列传》说到邹衍“谈天”,以迂回虚诞巨丽之言语艺术游说干政,其道大行;而驺爽学习言语艺术于邹衍,得其精妙,雕琢言辞,精美得体,故称“雕龙”。
    ①(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6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⑤(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4页。
    ⑥(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4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345页。
    ⑤战国诡辩之术对辞赋文学的影响,参见渊源论《阴阳纵横》部分。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18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611页。
    ①有的研究者认为《辨骚》篇应该归属于文体论部分,这是从文体归类的角度来看的,其说不妥:一则因为刘勰自述是将本篇列十“枢纽”论;二则《辨骚》篇在论述《离骚》特点的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总结“枢纽”论五篇的核心内容,即:文学创作应该在经典雅正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华丽之美,雅丽结合。从这个角度讲,纬书‘与《离骚》在本质上都足“丽而不经”的作品,《辨骚》以归入“枢纽”论为宜。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⑤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41页。
    ④事见《史记·孔子世家》。齐景公非常欣赏孔子的治国策略,准备重用他。这时候晏子站出来,向景公分析儒家治国难以成功的原因:“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闲。今孔子盛容饰,繁灯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U,景公止孔了日:‘奉了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闲待之。”晏了的分析主要建立在理性基础上,与颜阖诋毁孔子不一样。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115页。
    ①(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43页。
    ②(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29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8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42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6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8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3页。
    11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4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4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5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0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6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398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5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1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2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6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0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页。
    11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7页。
    12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②《颜氏家训·文章》篇以为:“夫文章者,原出《五经》:诏命策檄,生于《书》者也;序述论议,生于《易》者也;歌咏赋颂,生于《诗》者也:祭祀哀诔,生于《礼》者也;书奏箴铭,生于《春秋》者也。”颜之推文体分类及文出五经的意见与刘勰大同小异。除此之外,《颜氏家训》还有一些明显受到《文心雕龙》影响的论述,比如以下数端:一是“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与《文心雕龙·附会》篇“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极为近似;二足颜之推“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之说,痛斥今世文风之严重弊端,与刘勰所论也几乎一致,而其“改革体裁者”之愿望,刘勰实勘此任;三是颜氏以为“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疏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十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其说折衷古今,合取两长,而折中观照的思维方法与古今备阅的文学发展观点,是《文心雕龙》雅丽思想所自觉运用的思维方法与文学史观,“古今两存,不可偏废”,正是雅丽思想能够被提出的根本原因;如此等等。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对于“六义”的研究意见颇多。易中天先生将“六义”与风、骨、采二合一地对接观照,得出“风骨”就是雅丽之文审美理想的看法;王志彬先生认为单看“六义”尚属片面,还应该结合《知音》篇“六观”说,二者的结合,才是《文心雕龙》批评论的整体意见;还有的研究者以为这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实际上,“六义”的排列顺序是由情到文(采),转化来看,就是《情采》篇论述的文质关系说,以及如何正确创造彬彬“正采”的方法论。“雅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分而为六是对雅丽的细化,合六为一是对雅丽的整合。雅丽即“六义”,不仅是创作原则,同时是审美原则与批评原则。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4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页。
    ②对十两汉评屈与楚辞学研究是学术界的热门显学,诸家成果已多。李大明先生《汉楚辞学史》、李诚先生《论两汉评屈》《论班固评屈》、董运庭先生《论<离骚>称“经”与刘勰<辨骚>》等论著阐述较详。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6407页。
    ②“蜀中辞赋三名家”是指两汉蜀中最优秀的三位赋家司马相如(今南充蓬安人)、王褒(今资阳雁江人)与扬雄(今成都郫县人)。《文心雕龙》论述赋作或创作理论时以蜀中三家为主要对象,或褒或贬,不离三家情采二端与文字小学造诣。由此可见,蜀中文学与学术水平在汉代居于全国第一流的地位,三家开汉赋巨丽大赋与体物小赋之先河,成为汉赋最有代表性的作家。顺流而下,从李白、苏轼到郭沫若,蜀中杰出文学家多矣,而整体上有着趋同的一致性:想象奇瑰、文风壮丽、神奇飘逸,具有鲜明的西蜀地域文化特点。对相如赋与西蜀文化的关系,李天道先生《司马相如赋的美学思想与地域文化心态》、《西部地域文化心态与民族审美精神》等专著与李凯先生《司马相如与巴蜀文学范式》等文章阐释甚详。
    ①刘勰以为“三间《橘颂》,辞采芬芳”,将屈原楚辞与颂体合流;又说颂体“敷写似赋,敬慎如铭;而赞体为“颂家之细条”;可证此说。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2页。
    ③“谐语”一说,是笔者自己的归纳。细查刘勰所论,是在以“谐音双关”的修辞技法论述“谐言”,因其后有“隐语”、“谜语”之论,故有此说。
    ④仔细分辨,可见“议对”与“论说”在本质上都是以语言阐述观点的文体;其区别在于:“议对”是“对策揄扬,大明治道”的“经典之体”,具有的功能与所指的对象均远非“论说”可比。为文致用、效法经典,是雅丽思想的主要内涵特点,“论说”以个人见解为主,难以与用于“军国”之“议对”争衡。
    ⑤关于“论文叙笔”部分包含的文体数量,实际上是无法准确统计的。前人曾有三十多种、三四十种、七十多种等不同的说法;笔者对此下过很大的功夫,但是,因为文体交织的现象与文体重叠的现象非常普遍,无法确切地对此进行计数。最好的办法是:以二十篇文体论的标题为准,可见《明诗》《诠赋》等篇仅论一体,《诔碑》《檄移》等分述二体,《杂文》《书记》等包罗甚多等几种情况;基本理清即可,不必细究。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6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页。
    ⑤(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4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2-83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O年版,第8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3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5页。
    ④杨明照:《增U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3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4页。按:杨先生《增订校注》“必序危机,奖乎忠孝,存亡戮力”之语,戚良德先生《校注通译》作“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特作说明。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3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4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5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55-15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5-29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9-230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3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4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9页。
    ③杨明照:《增汀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2-333页。
    ④杨明照:《增汀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0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94页。
    ①对此,林杉(王志彬)先生认为称为“写作方法通论”更为合适;而牟世金先生认为创作论应该包括《神思》到《程器》的二十四篇。笔者对这十九篇采用“创作论”的通行称呼,特作说明。
    ②本节之所以要将上述“剖情析采”部分以六个部分来展开论述,是因为在阅读思考中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文心雕龙》“剖情析采”部分的篇章结构顺序,很可能是有问题的,不像其他部分那样前后有序、顺承发展。当然,这只是一种疑虑,一种猜测。《文心雕龙》成书迄今,时间已经过去一千五百多年,历代传抄刻印众多,也许会出现错乱。古籍流传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很多的例子:据出土简书,今传《老子》的顺序就有错乱;而所谓《庄子》内外篇等,或有伪作;又据楚辞名家汤炳正先生研究,今传《史记》的《屈原列传》中有关淮南王刘安评屈的一段论述,就与原文叙述屈原生平遭遇相互掺杂,混淆千年。《文心雕龙》有没有这种现象,不好说。笔者的基本态度是:尊重现行篇章顺序,不必苛求前人。
    ③当代写作学界将写作过程分为前写作、显写作与后写作三个大的阶段。前写作主要指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阶段,显写作主要指具体的行文操作阶段,后写作主要指修改定稿阶段。从大的环节与线性写作特点来看,三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的。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②对于“八体”的上述粗浅认识,是笔者硕士学位论文《风趣刚柔,数穷八体——<文心雕龙>风格类型理论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本论文《雅丽风格论》章会对此进一步论述。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38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0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0页。
    ③笔者以为:本篇实为《文心雕龙》的逻辑思维论,偏重十行文的内在控制与具体操作;《神思》实为《文心雕龙》感性思维原理,偏重于论述思维规律与外在养成。因此,研究刘勰的写作思维,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看,同时不要忽略散落在书中的其他精彩意见,比如《镕裁》“三准”、《原道》“道圣文”、《物色》“物意文”、《情采》“立文本源”等重要论述,方为全面。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0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0页。
    ①朱清先生以为刘勰“声有飞沉”一说,出自汉代京房《易》学的“飞伏”论。从声律美为文学自然属性来看,这一说法值得再作思考。文学具有声律之美,就如同文学具有夸饰之美一样,是“自然之道”的本来属性,刘勰同时以为文学对偶的“丽辞”之美,一样的属于文学本身的自然属性。高低起伏、轻重缓急,是自然天籁的常态表现,所以,笔者不同意声律“飞沉”出于“飞伏”论一说。“飞伏”论实则《征圣》篇“显隐异术”之别称,用于《隐秀》之“隐篇秀句”可以说通,用于声律理论则并不果然。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页。
    ③沈约《答陆厥书》云:“宫商之声有五,文字之别累万。以累万之烦,配五声之约,高下低昂,非思力所学,又非止若斯而已也。十字之文,颠倒相配,字不过十,巧历已不能尽,何况复过于此者乎。灵均以来,未经用之于怀抱,固无从得其仿佛矣。若斯之妙而圣人不尚,何也?此盖曲折声韵之巧,无当于训义,非圣哲立言之所急也。是以子雄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大不为。自古词人,岂不知宫羽之殊,商徵之别。虽知五音之异,而其中参差变动,所昧实多。故鄙意所谓此秘未睹也。以此而推,则知前世文士,便未晤次处。若以文章之音韵,同管弦之声曲,则美恶妍蚩,不得顿相乖反。譬喻子野操曲,安得忽有啴缓失调之声?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天机岂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士衡虽云炳若缛锦,宁有濯色江波,其中复有一片是卫文之附。此则陆生之言,即复不尽者矣。韵与不韵,复有精粗,轮扁不能言之,老夫亦不尽辨此。”除此,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又说:“夫五色相宣,八音谐畅,由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舛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四字疑有讹脱)。子建《函京》之作,仲宣《灞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自灵均以来,多历年所,虽文体稍精,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非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颜谢,去之弥远。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此言非谬,如曰不然,请俟来哲。”沈约、谢眺、王融、周颙等人对“四声八病”的音律问题各有见解,而以沈约为最。刘勰对此甚为推重,而钟嵘不以为然。
    ④(梁)萧绎:《钦定四库全书·子部·金楼子·立言下》(文渊阁影印本),第85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1-43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3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645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7页。
    ②杨咧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5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5页。
    ①《尚书·武成》记载武王伐纣事,节选原文如下:“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了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十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途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乃反商政,政由旧。释箕了囚,封比十墓,式商容闾。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建官惟贤,位事惟能。重民五教,惟食、丧、祭。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血流漂杵”这种说法,是刘勰笔下的“夸饰”之言。孟子并不认同,他认为武l王伐纣足“本仁义而伐无道”,是“得道者多助”的“至仁伐至不仁”,理所当然应该“无敌十天下”。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5-46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6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3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3-47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4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74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0-50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1页。
    ②如果“近代辞人”意指齐代文人能够坐实,那么《文心雕龙》成书当不在齐代,而在梁代。对此的争论、考证文章不少,以周绍恒先生用力最勤。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心雕龙》论文绝对不是止于晋代,其不论陶渊明、谢灵运诸家,别有原因。除本文外,《通变》篇“今才颖之十,刻意学文,多略汉篇,师范宋集”一说也可以证明《文心雕龙》论文至少到了齐代。事实上,刘勰不论陶渊明,是因为雅丽文学思想的不足所致。雅丽思想尚雅贬俗、崇古抑今,主张为文致用,重视文人身份,带有明显的贵族化倾向,同时,刘勰对近代皇室文学采取避讳回避的写作策略。陶渊明为文不用,并非显贵,退隐山林,自娱自乐,这是雅丽文学思想“原道、致用、宗经、尚丽”所排斥的对象。
    ③关于《隐秀》之美的研究文章不少,有一大类文章是将其视为《文心雕龙》刚柔风格论的阴柔风格类型的代表,而《风骨》篇则是阳刚风格的代表。对这一问题的论述,详见下编《“隐秀”论风格说辨正》一文。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②杨明照先生《增订校注》无此句,据詹镁先生《义证》、吴林伯先生《义疏》补入。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2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0页。
    ①对《时序》篇解析的部分内容曾收入笔者《<文心雕龙>写作文化论》一文中,发表于《文艺研究》2012年04期。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9页。
    ①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5页。
    ②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39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542页。
    ④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6-56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67页。
    ②胡大雷:《文心雕龙的批评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3-574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6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②杨明照先生《增订校注》没有“不”字,据詹锳先生《义证》与吴林伯先生《义疏》补入。按:本句从上下句语气及含义来看,是在赞美扬雄为文“沉博绝丽”的优点,而不是在说扬雄所主张的相如赋“文丽用寡”的浮浅之弊。又从《宗经》篇论述“六义”时引用扬雄的话来证明“五经含文”,以求得经典“衔华佩实”的雅丽特点,也可以证明刘勰对扬雄尚丽之言持肯定态度。所以杨先生在《增订校注》第597页中说:“其”下,训故本有一白匡,按今本上下文意不相应,“其”下疑脱一“不”字。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①从思想渊源来看,《程器》篇论述历代文武名人之瑕疵,很有可能是直接受到扬雄《法言》的影响,任举数例证之:在《法言序》中,扬雄写到:“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一概诸圣,撰《重黎》、《渊骞》。”他的’写作目的,就是要对“国君将相,卿士名臣”的“参差不齐”进行评价取舍。从内容上看,《文心雕龙·程器》篇论述文武将相的瑕疵不足,显然有扬雄的意见在内;从具体点评来看,扬雄论述的全部是历史上的著名上层人物,《文心雕龙》论述作家作品,基本上不取帝王将相、高官贵族以下的人物创作,显示了尊贵的倾向与森严的等级,尚雅贬俗之心由此史为彰显,这与杨雄的示范当有关系。扬雄首先是对战国名家张仪、苏秦进行评价,《法言·渊骞》:“或问:‘仪、秦学乎鬼谷术,而习乎纵横言,安中国者,各十年,是夫?’曰:‘诈人也,圣人恶诸。’U:‘孔了读而仪、秦行,何如也?’曰:‘甚矣!凤鸣而鸷翰也。’‘然则了贡不为欤?’曰:‘乱而不解,子贡耻诸;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或曰:‘仪、秦其才矣乎!迹不蹈已。’曰:‘昔在任人,帝日难之,亦才矣。才乎才,非吾徒之才也。’”扬雄对张仪、苏秦的评价充满了辩证精神。二人“安中国者,各十馀年”,从历史功劳上看,是先秦儒家无法到达的高度;“仪、秦其才矣乎”,二人具有超越众人的绝世才华,而且声名显赫,富贵非凡。但是,扬雄以为,苏秦张仪属于“诈人”,而且用心不良,“说而不富贵,仪、秦耻诸”,因此,尽管他们富贵显赫,才华很高,但是“非吾徒之才也”,“圣人恶诸”。对于问话人提到端木赐利口说诸侯,身十万兵的言说举动,扬雄以为子贡是为“解乱”息兵,苏秦、张仪是为自身富贵,二人唯恐天下不乱,子贡唯恐天下大乱。所以,对于“孔子读而仪、秦行”暗指端木赐的问话,扬雄给予“凤鸣而鸷翰也”的褒赞,用心所指,仍在仁义道德之题。赞美端木赐以后,又对儒家一脉进行了褒扬:“美行: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言辞:娄敬、陆贾。执正:王陵、申屠嘉。折节;周昌、汲黯。守儒:辕固、申公。茁异:董相、夏侯胜、京房。”其后,又对《史记》人物传记进行分类点评:“或问‘萧、曹’。曰:‘萧也规,曹也随。’‘滕、灌、樊、郦?’曰:‘侠介。’‘叔孙通?’曰:‘椠人也。’‘爰盎?’U:‘忠不足而谈有馀。’‘晁错?’曰:‘愚。’‘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货殖?’U:‘蚊。’曰:‘血国三千,使捋疏、饮水、褐博,没齿无愁也?’或问‘循吏’。曰:‘吏也。’‘游侠?’曰:‘窃国灵也。‘佞幸?’U:‘不料而已。’”扬雄臧否人物,言简意赅,作为后来人,我们不好说他的意见与司马迁孰是孰非。但是扬雄开启的大谈历史人物与近世名公巨擘之门,足前代儒家没有的,也是后代儒家极少做过的。这显示了他以人物点评来阐述观点,同时蕴含史学意识的理论方法。《君子》篇论述汉代著名作家,直接与文学写作挂钩:“淮南说之用,不如太史公之用也。太史公,圣人将有取焉;淮南、鲜取焉尔。”说之用不如史之用。史书实录,取法圣人。淮南之说,取法道家。尊儒卑道的思想流露了出来。又说:“必也,儒乎!乍出乍人,淮南也;文丽用寡,长卿也;多爱不忍,了长也。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史记》爱奇,传书立说,《文心雕龙·史传》论其为“爱奇反经”,从《史记·张仪苏秦列传》对纵横家言辞飞辩之术的记载,更可见出“爱奇”之意,几乎类同十剧本小说;“文丽用寡,长卿也”,是扬雄对辞赋“闳侈巨衍,劝而不止”特点的清醒认识,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若干赋论与“帝反有飘飘凌云意”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一端倪。刘勰说,“辞人爱奇”,即文学写作常出奇异之文。文学史上的“爱奇”之举,肇始于《庄了》“无端崖之辞”、纵横家瑰丽飞辩之术、屈原辞赋之“奇文郁起”、司马迁《史记》“先黄老而后六经”则笼而统之,爱奇之至。这虽然是文学发展历史的积淀,并非“近代词人”的通病,但是也可以看出刘勰学习扬雄规范取法、宗经尚雅的意义。《法言》书中还对张子房、公孙弘、董仲舒、周勃、霍去病等数十十位“近世社稷之臣”、“近世名卿”、“近世名将”大谈特谈,对“张骞、苏武之奉使”褒贬各半。整体上看,这些人都是建功立业的大人物,为汉室江山立下不朽功勋,但是扬雄不是一味赞美他们,而是按照自己的看法来论述,很有独立性。《文心雕龙》论述文臣武将,褒贬历代作家之才略,多与扬雄之说相关,于此可证。
    ①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论述了孔子文武双修、礼法治国的刚毅精神。当时,强大的齐国想借齐鲁两国国君相会的机会打压鲁国和孔了,孔了大义凛然,以齐国乐师奏乐不正、舞蹈蛮夷低俗为口实,要求斩杀齐国有司。孔子的言行举止,使得齐景公大为恐惧,自知“得罪于鲁君”,“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凭借言语礼法,不战而屈齐之威,这是孔了一生政治生涯中声名最显立功最大的一次。在孔子的思想深处,文士必须练武,国防武备要常抓不懈,是有来源的,《论语·颜渊》:“了日:‘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孔子的主张是:在诸侯相争的局面下,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叫抛弃他们。《论语·宪问》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基础,他才敢于挺身而出,要求斩杀齐国有司。面对强大的齐国,而且国君在场,没有相当的勇毅胆识和武备思想,是不敢这么做的。《文心雕龙·程器》提出文人要“文武双修”,早就有了祖师。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9页。
    ③刘永济先生《文心雕龙校释》注解此篇,以为刘勰还有向时代等级门阀制度发难的用意,刘先生引用了《颜氏家训》中《涉务》等篇目中贬斥齐梁时风的一些论述,指出当时官僚无能、虚伪腐败、政治垄断的严重弊端,为刘勰所深恶痛绝。类似的意见,曹顺庆先生《中西比较诗学》则用于对刘勰提出文学“风骨”的论述中。齐梁时风孱弱,决定了文风不振,两位先生的意见很有可取之处。笔者认为,在上述意见基础上还可增加《文心雕龙》“写作动力”一说:刘勰写这本书来干什么?仅仅论述写作吗?这些显然属于他写作此书的表层用意,其真实心意是借此留名求誉,借《文心》致用,结合《序志》《诸了》等文来看,“内在动力”一说可资成立。
    ①早在《孟子》一书中论述圣人时即以“致用”为标准。《文心雕龙》受“为文致用”影响,大力主张“政化贵文”、“事迹贵文”、“修身贵文”、“攡文必在纬军国,负重必在任栋梁”、“五礼资之以成文,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军国所以昭明”等文学功用观念。据杨明照、张少康、王元化等先生考论,刘勰有借书晋身、以期入仕的目的。为此,刘勰托身上定林寺,依附僧佑十余年,是想借用僧佑的宗教地位以及与王室宗亲的特殊关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包括后来负书拦道、求誉沈约的行为;以及托身寺庙十几年不出家,而一旦出仕,就三十多年宦游官场不回寺庙的行为,如此等等。证明了刘勰本人所持的经世致用、建功立业的思想,不仅非常浓厚,而且占据他本人思想的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不仅是《文心雕龙》文学思想的主导,更是他人生观、价值观的主导。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②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③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④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⑤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80页。
    ⑥杨明:《文心雕龙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刘永济先生《文心雕龙校释》曾做过这类简略的归纳,集有一二十条例证,刘先生的目的是“任举其书评文之语如下,以见其变之繁。”现罗列其任举之语于下:“《骚经》、《九章》,朗丽以哀志。(《辨骚》)《远游》、《天问》,瑰诡而慧巧。(《辨骚》)《桂华》杂曲,丽而不经。(《乐府》)《赤雁》群篇,靡而非典。(《乐府》)枚乘《菟园》,举要以会新。(《诠赋》)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诠赋》)子云《甘泉》,构深玮之风。(《诠赋》)仲宣靡密,发篇必遒。(《诠赋》)景纯绮巧,缛理有馀。(《诠赋》)潘岳诸诔,易入新丽。(《诔碑》)祢衡吊张,缛丽而轻清。(《哀吊》)枚乘《七发》,独拔而伟丽。(《杂文》)张衡《应间》,密而兼雅。(《杂文》)傅毅《七激》,会清要之工。(《杂文》)相如《封禅》,靡而不典。(《封禅》)扬雄《剧秦》,典而不实。(《封禅》)”上述例证都是随意从“论文叙笔”的文体论部分采集而来的,这些适用于评价作品风格或作家创作特征的这些术语,归纳或结合起来,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是指向《体性》“八体”风格的。刘永济先生解释说道:“由上列观之,虽约为八体,而变乃无穷。”“舍人此篇虽标八体,非谓能此者必不能彼也。”从刘先生的上述例证与解释可以看出:一是八体术语来源与“论文叙笔”部分作品风格的评价密切相关;二是八体在相互变化,刘先生客观的指出:刘勰对于风格类型的评语,“不尽取此八体十六字,每以行文之便,用同义之字,如伟丽即壮丽,明绚即显丽之类是也。”(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4-96页。)
    ②王万洪:《<文心雕龙>雅丽风格论》,《金田文学》,2009年09期。
    ①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②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④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⑤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⑥前十五史中“雅丽”一共出现四次,简列于下:]、《南史·列传第三十八·陆慧晓传》:“三子:僚、任、倕并有美名,时人谓之三陆。初授慧晓兖州,三了依次第各作一让表,辞并雅丽,时人叹伏。”2、《北史·列传第二十一·.李顺传·附李希远传》:“希远弟希宗,字景玄。性宽和,仪貌雅丽,有才学。”3、《魏书·列传第二十四·李顺传·附李希远传》:“希远第二弟希宗,字景玄。出后宪兄。性宽和,仪貌雅丽,涉猎书传,有文才。”4、《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传》:“则天初,坐从祖弟神让犯逆,左转梓州司法参军。秩满,选授盈川令。如意元年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之。烱献《孟兰盆赋》,词甚雅丽。”上述四条材料,有两条运用“雅丽”论人,有两条用来论文。这是与刘勰《文心雕龙》“圣文雅丽”直接相关联的用法。但是,《北史》、《魏志》与《旧唐书》,刘勰肯定是看不到的,《南史》是对南朝四史的杂烩,刘勰有没有见过《南史》中“雅丽”一说,不好绝对判定。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66页。
    ②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164页。
    ①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①张少康:《中过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11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12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①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③(汉)司马迁:《史记》(影印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3056-3063页。
    ④“赋”在此处主要指相如赋与扬雄赋。扬雄青壮年时仰慕相如,于是模拟相如赋作,“作四赋”,声名鹊起。其后因仕途不畅,又见赋家地位低下,遂有此说。事见《汉书·扬雄传》。
    ①本篇因为字数太多,故而不录。相如以“大人”隐喻天子,赋中描写“大人”遨游天庭,与真人相周旋,以群仙为侍从,过访尧舜和西王母,乘风凌虚,长生不死,逍遥自在,是迎合武帝喜好神仙,欲求长生不死的心理,而暗含规讽之旨,是“隐主旨,秀佳句”的典范作品。相如此赋想象丰富,文字糜丽,极尽夸饰之能事,但是其内容和形式都仿自屈原《远游》,故独创性稍逊。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7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4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6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下册),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80881页。其文U:“制诏:使持节丞相领冀州牧武平侯:朕以不德,少遭愍凶,越在西土,迁於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尤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於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於厥心,曰“惟祖惟父,股胧先正,其孰能恤朕躬”?乃诱天衷,诞育水相,保又我皇家,弘济於艰难,朕实赖之。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释位以谋王室;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於本朝也。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及平民,君又翦之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君则致讨,克黜其难,遂迁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於是获又,此又君之功也。袁术僣逆,肆於淮南,慑惮君灵,用不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棱威南迈,术以陨溃,此又君之功也。回戈东征,吕布就戮,乘辕将返,张杨殂毙,睦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袁绍逆乱天常,谋危社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其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干,咸枭其首,海盗奔进,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县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境,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鲜卑、丁零,重译而至,单于箄于、白屋,请吏率职,此又君之功也。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之以明德,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吏无苛政,民无怀慝;敦崇帝族,表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藩[卫王室,左右厥世也。其在周成,管、蔡不静,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赐齐太公履,东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世太师,以表东海;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故周室之不坏,繁二国是赖。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答天命,导扬弘烈,缓爰九域,莫不率俾,功高於伊、周,而赏卑於齐、晋,朕甚恧焉。朕以眇眇之身,託於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冰,非君攸济,朕无任焉。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邵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其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又力君九锡,其敬听朕命。以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使安职业,无或迁志,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君劝分务本,穑人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少长有礼,上下咸和,是用锡君轩县之乐,六佾之舞。君翼宣风化,爰发四方,远人革面,毕夏充实,是用锡君朱户以居。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群善必举,是用锡君纳陛以登。君秉困之钧,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足用锡君虎贲之士三百人。君纠虔天刑,辛厥有罪,犯关干纪,莫小诛殛,是用锡君鈇钺各一。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弓十,旅矢下。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于朕思,是用锡君柜鬯一卣,珪瓒副焉。魏国置丞相己下群卿百寮,皆如汉初诸侯 王之制。往钦哉,敬服朕命!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1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1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55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7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7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3页。
    ⑩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82页。
    11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12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96页。
    13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1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32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389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①本节的主要内容,笔者曾以《“风清骨峻,藻耀高翔”——论<文心雕龙>风骨与文采的关系》为题,发表于《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6期,引入本节时有一定改动。
    ②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③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⑤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8页。
    ⑥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3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09-610页。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7页。
    ②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79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8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92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清)黄叔琳辑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83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8页。
    ④王文才:《杨升庵从书》之《升庵批点文心雕龙》,天地出版社2002年版,第739页。
    ①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页。
    ③王万洪:《“风清骨峻,藻耀高翔”——论<文心雕龙>风骨与文采的关系》,《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①本节的部分内容,笔者曾以《<文心雕龙>文气考论》为题发表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引入论文时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
    ②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7页。
    ⑤(清)黄叔琳辑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82页。
    ⑥(清)黄叔琳辑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83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01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6页。
    ⑤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4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09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8页。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18页。
    ⑥张怀瑾:《诗品评注》,天注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⑦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7页。
    ①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②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2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4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②王万洪:《<文心雕龙>文气说考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0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⑤杨明照:《增汀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9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0页。
    ①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页。
    ③詹镁:《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④本章的主要内容,笔者曾以《<文心雕龙·隐秀>风格论辨正》为题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选入论文时有所改动。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页。
    ③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9页。
    ④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3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84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③杨明照先生《增订文心雕龙校注》无此句,据詹锳先生《文心雕龙义证》、吴林伯先生《文心雕龙义疏》补入。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⑤“隐篇”是一种有意为之的特殊技法。“不写之写”与本文“秀句”具有的“突出之写”的意见,是导师李凯教授指导论文时提出来的。特此说明。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00-501页。
    ①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9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⑦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⑧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⑨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②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③夏志厚先生在《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3期撰文指出:刘勰《文心雕龙》全书篇目五十篇,上下各二十五篇,其数目均对应《周易》之天数与地数,并以此为据,对全书体例结构进行了一、三、五、七、九的重新组合。其中,也没有任何论述证明到二十八与第四十篇为刚柔相对的篇目,夏先生将《隐秀》篇归属十修辞论。笔者以为这种探讨很有启发意义,但并不认同夏先生对《文心》体例重构的比附意见。
    ①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41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⑥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7页。
    ①詹镁:《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②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④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9-100页。
    ⑤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⑥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①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口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②朱清:《<文心雕龙>与汉代易学》,《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1期。
    ③正反对比的辩证思维在古代典籍中非常之多,而且运用娴熟,论述问题时普遍采用之。比如道家《老子》《庄了》以及儒家《荀子》等著作,对于这类对比思维的运用,还演化出了正反、正反合、顺向铺排等若干种思维模式,孕育句子生成或段落篇章。《文心雕龙》的写作受这种思维模式影响非常之大,全书每篇都可见到。因此,对比思维绝非《周易》独有。特作说明。
    ④朱清:《<文心雕龙>与汉代易学》,《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1期。
    ①杨明:《文心雕龙精读》,复口.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②马正平:《写作行为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6页。
    ③关于曹丕所言之“齐气”,各家理解多为舒缓之气。川师大钟仕伦教授考论其为“扩大豪迈之气”,很有新意。笔者此处仍从前说。
    ④笔者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文心雕龙>刚柔风格论》曾列出刘勰合论“刚柔”五条,单论“刚”八条,单论“柔”五条,指出:与《体性》篇系统的阐述“八体”不同,《文心雕龙》对刚柔风格类型说只是一些零散的、只言片语的阐述,其见解分别出现在不同的篇目中,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在《文心雕龙》的风格类型学说中处于次要的地位。刘勰《文心雕龙》书中没有具体对应刚柔风格类型的篇目。
    ⑤王小强:《“篇隐句秀”说:<文心雕龙>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心雕龙.隐秀>篇主旨的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⑥陶水平:《隐秀篇主旨新说》,《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⑦目前,有关《隐秀》篇真伪的辨正还没有取得新的进展,在此以现行版本为准论述之。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③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41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16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5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96页。
    ②王万洪:《<文心雕龙·隐秀>风格论辨正》,《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①周勋初:《周勋初文集》第三卷《文史探微》,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137页。
    ②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43--252页。
    ①学术界对“文学自觉”的起始问题有三种主要的观点。其一,以张少康、袁济喜、詹福瑞先生为代表的“西汉说”;其二,以刘跃进先生为代表的“宋齐说”:其三,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魏晋说”,王遥、游国恩、李洋厚等人对此作了进一步引申和拓展,把“文学自觉”的起始时问延长至魏晋。学术界的主流意见是以鲁迅先生的意见为主,集中代表这个意见的是袁行霈先生《中国文学史》中的看法:“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足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第一,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的,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第二,对文学的各种载体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第三,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比兴、夸饰、练字等许多方面,更是文学自觉的标志。”袁先生认为《文心雕龙》是“文学自觉的标志”的意见很深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看到,《文心雕龙》还对“文学自觉”的成败得失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和发展思路,超越了“文学自觉”时代的理论水平。
    ②按:“仲治”,一作“仲洽”,西晋学者挚虞的字。牟世金先生《文心雕龙译注》作“仲洽”,杨明照、詹镁等先生认为作“仲治”为宜。
    ③按:“弘范”,一作“弘度”,字形相近之误,东晋学者李充的字。各家通行作“弘范”。清黄叔琳与杨明照、詹锳、吴林伯先生等以为作“弘度”为宜。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10-611页。
    ②《文心雕龙》的多数注本以为这里的《文论》是指应瑒《文质论》,牟世金先生《译注》认为确实应为《文论》,此文已经散佚,《文质论》与论文无关。
    ③有关曹不、陆机文论对《文心雕龙》影响的研究文章非常之多。各家主要的意见是:曹不主要是在文学批评理论方面、陆机主要是在文学创作理论方面对《文心雕龙》发生了积极影响。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9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①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88页。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③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7页。
    ④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26页。
    ⑤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41页。
    ⑥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511页。
    ①上述诸人中,扬雄论“名”最多。扬雄认为,圣人之所以被后人尊敬,是因为德行政教样样兼备,因此留下来美好的名声。《重黎》提出“令名”一说:“曰:‘名者,谓令名也。忠不终而躬逆,焉攸令?’”韩信、黥布因为叛逆汉室而“成名”十天下,他们大逆不道,不是好名声,不足为法。因此,扬雄对于令名的追求成为他征圣思想的重要一环。《学行》论述学习,以为“名誉以崇之”是必然的追求;其令名意识最主要的还是来自孔了,《问神》:或U:“君了病没世而无名,盍势诸名卿,可几也。”曰:“君子德名为几。梁、齐、赵、楚之君非不富且贵也,恶乎成名?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岂其卿!岂其卿!”孔了“疾没世而不彰”,于是述而且作,‘写出了《春秋》一书。孔子的重名思想对杨雄有直接的影响。“君了病没世而无名”的“德名”一说,就是孔子的翻版。孔了之后,司马迁主张“发愤著书”,认为文王、孔了、孙膑、韩非等人虽然处境不佳,但是留下美好的著作来,名U后世,洋被千秋。《报任安书》说到先贤与自己的著书目的:“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司马迁认为,令名的追求是很困难的,一般人想的是如何享受富贵,轻身安乐;所以说这种“发愤著书”以求令名的精神“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扬雄《孝至》篇说:“不为名之名,其至矣乎!为名之名,其次也。”要求在追求美名声誉的时候,不要一味只想着出名,要有道义精神,做事不以出名为要义。《法言.渊骞》篇对蜀中名家李仲元极为推崇,显示了扬雄征圣不仅取古,也取法近代的新变意识。其主要原因,就是李仲元名德昭彰,榜样感化力量十分巨大。所以,杨雄的求名思想,主要的还是主张通过德义精神的修养来完善自我,修得令名。所以,扬雄对君国将相、功臣名卿有自己辩证的看法,不是有名就行,《渊骞》篇论述“近世名将”、“近世名卿”、“外交大臣”、“著名作家”几十人,在赞美他们的功德之时,也批评他们有不合儒家教义的地方。同时,还主张以实际行动来彰显令名,《先知》篇论述“为政日新”的重要一环,就是“乐其义,厉之以名,引之以美,使之陶陶然”,重视美言美行,美名美誉。《君子》篇说:“人必先作,然后人名之”,要求在行动上有过人之处,美名才会得到彰显。如此看来,孔了、司马迁等人“疾名德之不彰”的做法,著书立说、立名不朽的做法,足有传统的。这也是道家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影响,不刻意为之,心态更好。《汉书·扬雄传》说他:“实好古而乐道,其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十《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作《法言》;史篇莫善十《仓颉》,作《训纂》;箴莫善十《虞箴》,作《州箴》;赋莫深于《离骚》,反而广之;辞莫丽十相如,作四赋;皆斟酌其本,相与放依而驰骋云。”扬雄晚年轻鄙辞赋,转向学术研究,主要的用意,是“意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也就是立言不朽之心在推动他的著述研究工作,使他在哲学思想、小学文字、辞赋写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文心雕龙》的写作目的之一,就是“树德建言”,传之其人,成一家言,要求出名。令名思想,是儒家经世致用的目的之一,拥有功德、拥有令名,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如果更能够“修齐治平”,那简直是圣人再世。所以,在评论作家作品的时候,刘勰不仅从写法技巧、风格特点、影响作用方面来谈,还往往以儒家经典的思想标准来衡量他们是否合适,是否违背经典、有无奇谈怪说、作家思想是否健康等等。而刘勰从入定林寺、博通经纶、写作《文心》、拦道沈约到出仕梁代、做官多年的大半生,都是在令名功德思想的支配下完成的。孔了、司马迁、扬雄的名德思想,《左传》立功立德立言的“三不朽”说、曹不认为文章“经国不朽”的观点,是《文心雕龙》“树德建言”目的的基本渊源。刘勰写作目的的令名功德心态,也是《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重要证据。
    ①《易·系辞上》:“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像两,挂一以像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扔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夏志厚先生等研究者指出:《文心雕龙》全书五十篇,《序志》一篇是总目,其余四十九篇是个案专题,对应“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的数理关系。又:周绍恒先生等研究者指出,《文心雕龙》全书避“衍”’字之讳,实则因为成书十梁代初年,必须避讳梁武帝萧衍之名“衍”字之故,所以此处改“衍”为“易”。
    ①关于《文心雕龙》“折衷”方法论的渊源,“龙学”界有源出佛家与源出儒家之争。源出佛家的意见主要是认为“折衷”方法论是龙树“中道”论的产物,以张少康先生论述最为充分,张辰先生等同持此说;源出儒家的研究者认为“折衷”观念是儒家“执两用中”、“分而为二”、“中庸之道”、“折累中平”的产物;两说都有道理。除此之外,笔者认为道家也有中道思维,体现为正反对比的辩证思维模式;兵家也有奇正结合、正反结合而取其适度与适中的思想,实际上,“中道”思维是我国古代学术思想的一种传统思维。因此,片面地说“折衷”思维方法出自儒家或者佛家的争论,虽然都有各自成立的理由,但是如果注意到《文心雕龙》思想驳杂而以儒家为主导这一点,就应该采取合观各家的方法来讨论“折衷”方法论的渊源。这本来也是刘勰自己提倡的一种论文方法。
    ②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406页。
    (一)《文心雕龙》研究专著
    毕万忱、李淼.《文心雕龙论稿》.济南:齐鲁书社,1985.
    曹聚仁.《文心雕龙》.上海:上海新华书店,1929.
    陈思苓.《文心臆论》.成都:巴蜀书社,1986.
    陈兆秀.《文心雕龙术语探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5年5月.
    杜黎均.《文心雕龙文学理论研究和译释》.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冯春田.《文心雕龙释义》.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冯春田.《文心雕龙阐释》.济南:齐鲁书社,2000.
    郭晋稀.《文心雕龙译注十八篇》.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63.
    郭鹏.《文心雕龙的文学理论和历史渊源》.济南:齐鲁书社,2004.
    韩湖初.《文心雕龙美学思想体系初探》,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
    胡大雷.《文心雕龙的批评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黄春贵.《文心雕龙之创作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67年4月.
    黄霖.《文心雕龙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
    (清)黄叔琳辑注、纪昀评.《文心雕龙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7.
    (日)户田浩晓.曹旭译.《文心雕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黄瑞阳.《文心雕龙枢纽论研究》.台北:国家出版社,2000.
    蒋祖怡.《文心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金民那.《文心雕龙的美学》.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2年7月.
    寇效信.《文心雕龙美学范畴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刘永济.《文心雕龙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62.
    龙必琨.《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李天道.《文心雕龙审美心理学》.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林杉.《文心雕龙文体论今疏》.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
    林杉.《文心雕龙批评论新诠》.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2.
    李明高.《文心雕龙译读》.济南:齐鲁书社,2009.
    李炳勋.《文心雕龙理论体系新论》.郑州:文心出版社,1993.
    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罗立乾注译、李振兴校阅.《新译文心雕龙》.台北:三民书局,民85年2月.
    陆侃如、牟世金.《刘勰和文心雕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陆侃如、牟世金.《刘勰论创作》.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
    牟世金.《雕龙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牟世金.《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
    牟世金.《文心雕龙精选》.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马宏山.《文心雕龙散论》.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缪俊杰.《文心雕龙美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穆克宏.《文心雕龙选》.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
    穆克宏.《文心雕龙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潘重规.《唐写文心雕龙残本合校》.香港:香港新亚研究所,1970.
    钱基博.《文心雕龙校读记》.无锡:民生印书馆,1935.
    戚良德.《刘勰与文心雕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戚良德.《文论巨典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化》.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戚良德.《文心雕龙校注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邱世友.《文心雕龙探原》.长沙:岳麓书社,2007.
    孙蓉蓉.《文心雕龙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石家宜.《文心雕龙系统观》.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涂光社.《文心十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
    涂光社.《雕龙迁想》.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
    涂光社.《刘勰及其文心雕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汪洪章.《文心雕龙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王更生.《文心雕龙范注驳正》.台北:华正书局,民68年11月.
    王更生.《文心雕龙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78年10月.
    王更生.《文心雕龙新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0年5月.王更生.《重修增订文心雕龙导读》.台北:华正书局,民82年7月.
    王更生.《文心雕龙读本》(上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6年10月.
    王更生总编订.《台湾近五十年文心雕龙学研究论著摘要》.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8年5月.
    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王少良.《文心雕龙通论》.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王少良.《文心管窥》.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王元化.《读文心雕龙》(最终版).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运熙,《文心雕龙探索》(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温光华.《文心雕龙黄注纪评研究》,台北:师大国文研究所集刊第四十二期抽印本.
    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许玫芳.《文心雕龙文体论中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之理路成变》.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9年5月.
    杨明.《刘勰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杨明.《文心雕龙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杨明照.《文心雕龙学综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
    杨明照.《增订文心雕龙校注》(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
    杨明照.《杨明照论文心雕龙》.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易中天.《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于维璋.《刘勰文艺思想简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
    詹锳.《刘勰和文心雕龙》.北京:中华书局,1980.
    詹锳.《文心雕龙的风格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张长青、张会恩.《文心诠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张长青.《文心雕龙新释》.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张灯.《文心雕龙辨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
    张灯.《文心雕龙新注新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张立斋.《文心雕龙注订》.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张少康.《文心雕龙新探》.济南:齐鲁书社,1987.
    张少康、汪春泓等.《文心雕龙研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张少康.《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张文勋、杜东枝.《文心雕龙简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张文勋.《刘勰的文学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赵仲邑.《文心雕龙译注》.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
    赵盛德.《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钟子翱、黄安祯.《刘勰论写作之道》.北京:长征出版社,1984.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1.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附词语释义).北京:中华书局,1986.
    周振甫.《文心雕龙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6.
    周振甫.《周振甫讲文心雕龙》.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绍恒.《文心雕龙散论及其他》(增订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朱迎平.《文心雕龙索引》.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祖保泉.《文心雕龙选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成林、程章灿.《西京杂记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2006.
    《二十四史》(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德)歌德等.王元化译.《文学风格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葛晓音.《八代诗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清)何文.《历代诗话》(第二版).北京:中华书局,2004.
    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明)胡应麟.《诗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
    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李凯.《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李天道.《雅论与雅俗之辩》,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
    (唐)刘知几.《史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陆侃如.《陆侃如古典代文学论文集》(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鲁迅.《魏晋风度及其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罗宗强,陈洪主编.张毅.《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中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罗宗强,陈洪主编.宁稼雨、李瑞山.《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下册).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马正平.《写作行为论》(《写的智慧》第二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马正平.《写作文化论》(《写的智慧》第三卷).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
    敏泽.《中国文学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北京:中华书局,1997.
    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
    秋子.《中国上古书法史——魏晋以前书法文化哲学研究》.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
    《十三经注疏》(影印阮元校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十三经注疏》(四部精要本,附校勘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王国维.《王国维文集》(五卷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王明居.《文学风格论》.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王文才.《杨升庵丛书》.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
    王以宪、张广宝.《法言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2.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运熙.《中古文论要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增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之望.《文学风格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汪荣宝.《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
    汪涌豪.《风骨的意味》.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吴奔星.《文学风格流派论》.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吴公正.《文学风格七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9.
    肖占鹏.《隋唐五代文学理论汇编评注》.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向宗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
    谢建忠.《<毛诗>及其经学阐释对唐诗的影响》,成都:巴蜀书社,2007.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6.
    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许逸民.《金楼子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11.
    (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
    杨明照.《学不已斋杂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袁济喜.《六朝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
    郁沅.《魏晋南北朝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袁华忠、方家常.《论衡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校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张法.《中国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少康.《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附校雠通义).北京:中华书局,1994.
    钟仕伦.《南北朝诗话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7.
    周勋初.《文史探微》(《周勋初文集》第三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周祖譔.《隋唐五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曹顺庆.《文心同雕集》.成都:成都出版社1990.
    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黄锦鋐.《文心雕龙论文集》.台北:学海出版社,民68年1月.
    《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
    (日)兴膳宏著.彭恩华编译.《兴膳宏<文心雕龙>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4.
    王元化.《日本研究文心雕龙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83.
    《文心雕龙学术会讨论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2.
    《文心雕龙学刊》第一辑.《文心雕龙》学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83.
    《文心雕龙学刊》第二辑.《文心雕龙》学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84.
    《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文心雕龙研究-第一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文心雕龙研究-第二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主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9年3月.
    《文心雕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文学会主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1年6月.
    《文心雕龙研究论文集》.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文心雕龙资料丛书》(上下).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编.
    《文心雕龙综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中国文论的情与体》.(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五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陈建郎.《文心雕龙佛论辞源研究》.台湾佛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民国九十八年六月.
    陈良运.《勘<文心雕龙.隐秀>之“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陈良运:《<文心雕龙>与<淮南子>》.《文史哲》,2000年03期。
    陈耀南.《<文心>“风骨”群说辨疑》.《求索》,1988年03期.
    何世剑.《试论古典美学“丽”范畴的审美内涵与美学特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3期.
    何世剑.《中国古典美学“丽”范畴论纲》.《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胡碟.《古典美学范畴中的“丽”》.《中国文学研究》第十辑,2007年12月.
    黄霖.《文心雕龙——中国第一部写作心理学论著》.《河北学刊》.2009年01期。
    黄天骥.《上博简《孔子诗论》研究》.中山大学2006年博士后出站报告.
    李诚.《论班固评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李凯.《“风骨”精神的文化阐释——兼论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与儒家思想的联系》《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李凯.《司马相如与巴蜀文学范式》.《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李凯.《司马相如与儒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李凯.《司马相如文艺思想与儒家文艺思想大相径庭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李天道.《“中和”原则与“和雅”精神》.《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01期.
    李玮娟.《文心雕龙修辞理论研究》.台湾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中华民国八十九年七月.
    林颂育、王珂.《释“丽”》.《现代语文》,2007年06期.
    林文琦.《文心雕龙文学评价问题之比较研究》.台湾私立东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吕武志.《文“约”为美-论文心雕龙的一个重要观念》.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民85年3月.
    吕武志.《刘勰文心雕龙与曹氏兄弟文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民86年6月.
    吕武志.《刘勰文心雕龙与陆机文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民87年3月.
    吕永.《<文心雕龙>与<老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马宏山.《论文心雕龙的纲》.《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马宏山.《有关(文心雕龙)的一些问题——答吴林伯同志的辩难》.《江汉论坛》,1981年03期.
    马宏山.《(文心雕龙>之“道”再辨——兼答邱世友同志》.《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03期.
    马宏山.《<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与牟世金同志商榷》.《学术月刊》,1983年03期.
    牟世金.《实事求是地研究<文心雕龙>——答马宏山同志》.《学术月刊》,1983年10期.
    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05期.
    戚良德.《<周易>:(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本》.《周易研究》.2004年04期.
    乔守春.《刘勰二梦析论》.《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乔雅俊.《论六朝文学的尚“丽”倾向》.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邱世友.《关于<文心雕龙>之“道”》.《哲学研究》,1981年05期.
    饶宗颐.《文心与阿毗昙心》.《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石中华.《论美学中“丽”的嬗变及其审美内涵》.《安徽文学》,2007年06期.
    孙立.《文心雕龙主导思想之辨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孙蓉蓉.《刘勰的“宗经”辩正》.《求是学刊》(哈尔滨),2004年02期.
    陶礼天.《文化传统与<文心雕龙>之性质略论》.《学术前沿》.2008年01期.
    陶水平.《隐秀篇主旨新说》.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王小盾.《<文心雕龙>风格理论的<易>学渊源》.《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05期.
    王小强.《“篇隐句秀”说:<文心雕龙>文学审美特征论——对<文心雕龙.隐秀>篇主旨的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王万洪.《<文心雕龙>雅丽风格论》.《金田文学》,2009年09期.
    王万洪.《<文心雕龙>文气考论》.《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王万洪.《“风清骨峻,藻耀高翔”——论<文心雕龙>风骨与文采的关系》.《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王万洪.《<文心雕龙.隐秀>风格论辨正》.《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王万洪.《<文心雕龙>的写作文化论》.《文艺评论》,2012年04期.
    吴林伯.《论(文心雕龙>的纲》.《江汉论坛》,1980年06期.
    吴明德.《遍照隅隙,通观衢路——<文心雕龙>全书组织体系之探析》.台湾《中国技术学院学报》23期,2001年7月.
    夏志厚.《<周易>与<文心雕龙>理论框架》.《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03期.
    姚素华.《从<体性>篇看<文心雕龙>的思想渊源》.《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詹福瑞.《<宗经>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河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04期.
    詹镁.《<文心雕龙>的思想体系》.《暨南学报(哲社版)》.1989年01期.
    张辰.《刘勰美学思想发微》.《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张培艳.《儒家尚“雅”观念在六朝文论中的传承与嬗变》.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
    张启成:《<文心雕龙>中的道家思想》.《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04期.
    张少康.《刘勰<文心雕龙>和佛教思想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朱清.《<文心雕龙>与汉代易学》.《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