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与审美的交光互影:1895-1916中国文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政治的迫切需要和西学的不断引进下,自1895年起中国文论发生巨大变化,从此走上现代意义上的功利与审美之途。而1917年文学革命的发生,使文论又有了本质性的转变。本文的主要宗旨在于结合历史变革,对1895-1916年间功利与审美两种主要文学功用以具有代表性的文论家与流派为结构主线,对这一段时期的文学功用观的变化作一梳理并对其内容作详细论述,并以文学功用为契入点展现在西方文化强烈撞击下中国文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绪论部分首先回顾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学功用观,在此基础上探寻文学功用观在1895年发生巨变的原因,并从形式、方法、目标、功能四个方面分析文论的各种变化,通过比较和分析得出文学功利性的定义。接着从史的角度对1895-1916年间的功用观做一简单勾勒。最后从内容、文学观念、形式三个方面交待论文为何结束于1916年。第一章对梁启超的功利性文学功用观作一论述。梁启超首先是政治家,其次才是文论家,这种身份决定了其文学思想服务于政治思想。他的文学功用观主要通过其小说理论体现。他借鉴西方国家变革的成功经验,大力倡导新小说,视小说为新民的工具,将小说从“小道”提升到“文学之最上乘”的位置。同时,他从接受者角度分析小说的艺术特征,但最终指向是为了说明小说是最适合开启民智的文体。故梁启超的文学功用观体现为较强的功利性。
     第二章探讨“小说界革命”影响下小说理论的功利性。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是中国文论历来重视和强调的,与“文界革命”、“诗界革命”相比,“小说界革命”恰恰是从社会功用入手获得社会的最广泛认可,由此具有较强的功利性。综观1895-1916年小说期刊的发刊词,其宗旨可分为三类:一是承认小说具有巨大的社会功用,是唤醒国民、开通民智的重要工具,二是以为小说具有审美性,是文学倾向于美的一种,三是主张小说有消遣、娱乐的功能。其中大部分期刊都持第一类宗旨,故主要体现为功利性。同时,维新派兴起的白话文运动,尽管得到有识之士的响应,但出现了实践与理论相脱节的现象。出于政治目的发动的白话文运动功利性极强,而它的不彻底性与其政治功利密切相关。
     第三章以林纾的小说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林纾的小说功用观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希望通过域外小说唤起国民的爱国之心,二是欲借西方文学的经验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受知识结构的限制,林纾以以中观西的角度对西方小说作阐释,在阐释中又带有中西比较的成分在内。他翻译的小说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家的成长,但主要受益的是对外国小说形式、风格等,相对忽略了林纾对小说社会功用的初衷。总体而言,林纾对小说社会功用的重视和对小说本体的探索都没有体现现代意义上的功利与审美,他的小说功用观是对传统功利与审美的回归。
     第四章的主要内容是王国维的审美功用观。王国维反对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在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收西方近代美学思想,提出了“无用之用”的文学观,认为文学是没有功利的,无用并非真正没有用处,它只是按实用角度讲不能直接见效于社会。他的“无用之用”是指“超出乎利用之范围”的审美功用,是要放弃利害关系获得最纯粹的快乐。他与蒋智由同年引进西方悲剧理论,但前者注重审美性,后者侧重功利性。他的悲剧观贯彻的是其“无用之用”思想。从事文学研究时的王国维强烈反对文学为政治服务,坚持文学的独立性,其“无用之用”是一种文学审美观。
     第五章为革命派的文学功用观。在文学和人生的关系问题上,革命派的理解要比维新派的全面客观,认为文学是社会的反映,它来源于社会但对社会起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还积极引进西方美学理论来分析中国文学或重视文学本体特征,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徐念慈、黄人、黄世仲和黄伯耀等。徐念慈主要引进黑格尔美学思想分析小说的审美特性,认为只有符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方为最上乘小说。黄人于1904年编《中国文学史》时就明确指出文学是美的一部分,并在维新派一味视小说为开启民智的工具的浪潮中,在1907年敢于发出小说是文学倾向于美的一种的呼喊。黄世仲、黄伯耀兄弟虽没有借用西方美学解读中国小说,但他们肯定中国古典小说的成就,并从主题、创作风格、形式等角度对小说的艺术特征作了详细的论述。总之,革命派承认小说的社会功用,又注重小说的审美性,他们的文学功用观体现为审美与功利的兼顾。
     第六章对国粹派的文学功用观作一分析。国粹派以“发明国学,保存国粹”为宗旨以期发扬国学精神,所以他们的文学功用在对古代文学的整理和挖掘中体现并带有功利色彩。其在文学领域的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刘师培和金天翮,功用观各有特色,但他们都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并也重视文学的形式、风格等,一旦考虑到现实时就偏向于社会功用。学术与革命使他们的文学功用观充满矛盾性,逡巡于审美与功利之间。
     第七章的考察对象为鲁迅早期的文学功用观。鲁迅在弃医从文之前就注重文学的功用了,从文学的功利性到文学的审美性,在梁启超、尼采、章太炎等思想的影响下,最终形成了“不用之用”的文学功用观,其基本要义是文学给予人以情感上的愉悦,在此过程中使人不知不觉地受教育和启发,最终使人的精神得以改变。“不用之用”与“无用之用”有本质区别,它集审美与功利于一身,是审美与功利的协调。
     第八章探讨蔡元培早期的美育思想。1916年前为蔡元培美育思想的早期阶段。蔡元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致用精神,并汲取康德美学思想中的超功利性与普遍性,于1912年提出了自己的美育思想,以审美的手段实现功利目的。他和王国维都把美育视为审美与功利的统一体,却存在差异性。他后期的美育思想可以从早期美育思想中找到源头。最后从社会背景和自身属性角度对王国维、蔡元培的美育思想进行述评。
     结语从审美与功利角度将1895-1916年中国文论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广纳西学、重视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小说至上、借助教育启蒙和关注人之本身等五方面。
Under urgent political demand and western literature being introduced into China continuously,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which had changed greatly after 1895,developed along a trail of typical modern utility and aesthetics. The literature revolution in 1917 brought some essential changes in the theory.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literature function opinions existed from 1895 to 1916.This analysis is along the main road based on the features of representative literature theoreticians and trends on utility and aesthetic literature function at the time. And this paper vividly digs out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violent impact of western Literature on China literature theory by way of literature function.
     The preface reviews the viewpoints of literature func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Then explores the causes for the great changes of literature function happened in 1895.At the same time analyzes all kinds of changes in the theory by the methods of form, method, aim and function.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 utility is obtained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fter that the paper simply outlines the function viewpoints existed from 1895 to 1916 through the angle of history. At last it states why the event ended in the year of 1916.
     Chapter One discusses Liang Qichao’s viewpoint of pure utility on literature function. Liang Qichao was primarily a politician, secondly a literature theoretician. That fact decided that his literature ideology served for his political ideology. His literature function viewpoints were mainly incarnated by his novel theories. He borrowed experience from the western world, and strongly proposed neo-novel. He regarded novel as new civil tool. He increased novel from a minor position to the superlative status in lit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he analyzed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novel as an embracer, in order to show that novel is the best to make people to be civilized. So Liang Qichao’s literature function viewpoint showed pure utilit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utility in novel theories affected by Novel Revolution.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stresses social function all the time. Compared with Poetry Revolution and Prose Revolution, Novel Revolution gained widely acceptance just by way of carrying out through social literature function, so it was full of utility. Making a comprehensive view on forewords to periodicals from the year 1895 to 1916, the cont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Admitting the idea that novel had great social function for waking up and civilizing the people; Novel tends to aesthetics; Stressing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of novel. Most periodicals held utility doctrine. Some people of insight supported colloquial language movement arisen by the Reformist, but the theories were not well combined with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strong utility in colloquial language movement that was caused by political springboard, its incompleteness w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political utility.
     Chapter Three mainly discusses Lin Shu’s theories about literature. Lin’s viewpoints on literature function were mainly made up of two parts: 1. Hoping to arouse patriotism among the people by novels from abroad; 2.Impeling Chines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by referring to western experience. But limited by his knowledge makeup, Lin Shu expatiated western novel by way of observing the West through Chinese opinions, and compared western literature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in his expatiation. It was the novels, which he translated that influenced a lot of young writers at the time. They benefited mainly on elements of novel form, style and so on. But they ignored Lin’s primary idea about the social function of novel. All in all Lin Shu’s recognition on social function about novel and the exploration to the novel indicated no modern utility and aesthetics. His novel function viewpoint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utility and aesthetic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mainly about Wang Guowei’s functional aesthetic viewpoint. Wang opposed to regard literature as apolitical tool. He put forward the literature viewpoint of Usefulness Through Uselessness that was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bsorbed modern western aesthetic ideas. He thought that there was no utility in literature. Uselessness did not mean that it was really no use to the society. It meant that it couldn’t take effect in the society directly through application. His Usefulness Through Uselessness referred to the aesthetic function of beyond-utilization. It referred to the purest happiness and ignore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e introduced western tragic theory. Jiang Zhiyou did so simultaneously. The former stressed on aesthetics, and the latter stressed on utility. His tragic idea followed his Usefulness Through Uselessness. Wang Guowei intensely opposed the viewpoint of literature serving politics. He insisted on literature independence. His Usefulness Through Uselessness was a kind of aesthetic literature viewpoint.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literature function viewpoints of the Revolutionist. On the problem of literature and life, the Revolutionist’s understanding was broader and more objective insisting that literature was the reflection of society. It sprung from the society and greatly pushed the society forward. At the same time, they actively introduced western aesthetic theories for analyzi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on literature noumenon features. The representatives included Xu Nianci, Huang Ren, Huang Shizhong and Huang Boyao. Xu Nianci mainly introduced Hegelian aesthetic theory to analyze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novels, thought that the best novel should accord with idealist and emotional aesthetics. Huang Ren pointed out that literature was one part of aesthetics in his Literature History of China compiled in 1904. When the Reformist saw novel as a tool for arousing the people of China, he bravely and clearly argued that literature was one part of aesthetics. Though the brothers of Huang Shizhong and Huang Boyao didn’t analyze Chinese novel through western aesthetics, they affirmed the great success of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and discussed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novel in detail from angles of topic, creation, style and form. All in all, the Revolutionist stressed both social function and aesthetics of novel. Their literature function was express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s and social function.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writers holding Nationality viewpoints on literature function. These writers took Invent National Literature and Keep Nationality as their doctrine in order to develop national literature. So their literature showed utility by carefully collecting and studying ancient literature materials. The representatives were Zhang Taiyan, Liu Shipei and Jin Tianhe. They had respective features on literature function. But they all stressed social function, form and style of literature. They emphasized social function while considering literature realism. Academic action and revolution made their literature function be full of contradictions. That feature strolled between Aesthetics and utility.
     Chapter Seven explores Lu Xun’s early viewpoint about literature function. Lu Xu stressed literature function before giving up learning medical knowledge. From literature utility to literature Aesthetics, he formed his Use Out of No Use literature viewpoin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iang Qichao, Nietzsche and Zhang Taiyan. It focused on emotional happiness of literature to people, educated and aroused people unconsciously, then changed people’s spirit. Use Out of No Use is different from Usefulness Through Uselessness distinctly; the former one combines both Aesthetics and utlity.
     Chapter Eight discusses Cai Yuanpei’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point.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idea (before the year of 1916), Mr Cai inherited the practice idea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draw the idea of Beyond-utility and Universalism from Kantianism. He put forward hi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point in 1912. It advocated the way of gaining utility through aesthetic methods. He and Wang Guowei both saw Aesthetic Education as the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s and utility, though they didn’t completely agree with each other. His latter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point is originated in his early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point. Finally, this paper explains Mr Cai’s Aesthetic Education viewpoint from social background and self- attribute.
     The ending part outlines the main features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ies from 1895 to 1916. It includes Novel Paramount, Self-regard of People, Stressing the Relation of Literature and Society, Arousing People And Widely Absorbing Western Literature Ideas Through Education. That would be done from the angles of Aesthetics and utility.
引文
①《小雅·节南山》,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4 页。
    ②《论语·子路》,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1 页。
    ③《论语·阳货》,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2 页。
    ④《尚书·尧典》,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 页。
    ①《毛诗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30 页。
    ② 郑玄:《诗谱序》,《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上册,中华书局,1958 年版,第 927 页。
    ③ 程廷:《诗论十三再论刺诗》,《青溪集》卷二,据《金陵丛书》本。
    ④《典论·论文》,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61 页。
    ⑤《与东方左史纠修竹篇叙》,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19 页。
    ⑥ 李汉:《昌黎先生序》,《昌黎先生集卷首》,据《四部备要》本。
    ⑦《唐文粹·与徐给事论文书》,据《四部丛刊》本。
    ⑧《与元九书》,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41 页。
    ①《周子全书》第二十八,据《正谊堂全书》本。
    ② 朱熹:《论文上》,《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 3305 页。
    ③ 朱熹:《论文上》,《朱子语类》卷一三九,中华书局,1986 年版,第 3319 页。
    ④ 顾炎武:《与人书》之二十五,《亭林文集》卷四,据《四部丛刊》本。
    ⑤ 沈德潜:《说诗晬语》,《中国历代文论选》第 3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年版,第 414 页。
    ⑥ 魏源:《学篇二》,《魏源集》上册,中华书局,1976 年版,第 355 页。
    ⑦ 具体内容可参阅黄兴涛:《“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近代中国新名词源流漫考之三》,《文史知识》,2000 年第 1 期。
    ⑧ 可参阅吴建民:《古代文学功用价值论及其当代意义》,《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 年第 4 期。
    ①《论语·雍也》,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1 页。
    ② 班固:《汉书·扬雄传》,王先谦撰《汉书补注》卷八十七,中华书局影印,1983 年版,第 1509 页。
    ③ 扬雄:《法言·吾子》,据《四部丛刊》本。
    ④《典论·论文》,《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60 页。
    ⑤《文赋》,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67-68 页。
    ⑥《诗品·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07 页。
    ⑦《与李生论诗书》,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64 页。
    ①《沧浪诗话·诗辨》,《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6 页。
    ②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356 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71-72 页。
    ② 康有为:《京师保国会第一集演说》,《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237-238 页。
    ③ 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84 页。
    ① 李春青:《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文学评论》,2006 年第 2 期.。
    ②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康有为政论集》,汤志钧编,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130 页。
    ③ 陈子展:《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29 页。
    ④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6-57 页。
    ⑤ 原名“同文书会”,英文名称为“The Society for the Diffusion of Christian and General Knowledge Among the Chinese”,1887 年成立,1892 年中文名称改为“广学会”,1905 年英文名称改为“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 for China”。它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创立的出版机构,由英国伦敦布道会传教士韦廉臣(Alexander Willamson)联络林乐知、慕维廉等人发起创办。广学会本身只搞出版发行业务,主要是翻译、编撰、出版书刊。自创办以来,共出版神道、哲理、法制、政治、教育、实业、天文、地理、博物、理化等十几个方面的 2000 多种书刊和图片,每年出版新书和重版书平均 100 种左右。出版物的种类包括书籍、刊物、图片、布道单张、美术月份牌等。1956 年与其他基督教出版单位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
    ① 该书是日本森有礼根据自己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任驻美公使时征求美国名流(包括美国议员、各大学学者及一切著名文学之人)对振兴日本的意见而编辑,于 1873 年在华盛顿出版。森有礼征询与文学有关的方面有五:一是富国策,二是商务,三是农务与制造,四是尽伦常、修德行、赡身家,五是律例与国政。
    ②《文学兴国策·序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第 5-6 页。
    ③《潘林溪教师复函》,《文学兴国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3 页。
    ④《潘林溪教师复函》,《文学兴国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1 页。
    ⑤《潘林溪教师复函》,《文学兴国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9 页。
    ⑥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 年版,第 11 页。
    ⑦ 汪颂谷在《任公事略》(引自《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2 页)中说:“丙申(引者按:即 1896年)七月,创建时务报馆。是年吾国尚止有日报无杂志,有之,则为广学会月出一册之《万国公报》。时承中日战役之后,钱塘汪穰卿进士与任公议,谓非创一杂志,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俾阅者周知全球大势,熟悉本国近状,不足以开民智而雪国耻。于是有《时务报》之设。”
    ① 梁启超:《读西学书法》,《戊戌变法》第 1 册,神州国光社,1953 年版。
    ②《变法通议·学校总论》,《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9-20 页。
    ③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30 页。
    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8 页。
    ①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第 26 页。
     ①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 页。
    
    ① 可参阅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51-265 页 。
    ② 谢冕:《百年忧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52 页。
    ③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0 页。
    ④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5 页。
    ① 耶利米·边沁(Jeremy Benthan,1748——1832)是英国法学家、哲学家、伦理学家,自由主义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功利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他出身子一个律师家庭,有“神童之誉”,13 岁进入牛津大学学法律,十六岁毕业后曾一度从事律师事务,后转而专门从事法学理论研究。1781 年起担任伦敦大学教授,1832 年创办了著名的“威斯敏斯特评论”。边沁的主要著作有《政府片论》(1776 年)、《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1789 年)、《司法证据原理》(1827 年)、《宪法典》(1830年)。其中《道德与立法原则导论》是其最主要的著作,其学说代表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英国资产阶级利益,是这一时期具有影响力的学说,其著作后被编成《边沁文集》山版。
    ② 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第 58 页。
    ①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36 页。
    ② 朱文华:《中国近代文学潮流-从戊戌前后到五四文学革命》,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第 82-83 页。
     ① 谢冕:《百年忧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版,第 252 页。
    
    ① 林语堂:《中国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年版,第 206 页。
    ②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23-524 页。
    ①《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2 页。
    ② 参考了朱栋霖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一章第五节《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③ 周作人:《人的文学》,《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105 页。
    ④《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23 页。
    ① 钱玄同:《致陈独秀》,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社,1998 年版,第 6 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70 页。
    ③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71 页。
    ④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北京大学等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第 71 页。
    ⑤ 周作人:《文学革命运动》,阿英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年版,第 5 页。
    ⑥ 童庆炳、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北京师大学报》,1999 年第 2 期。
    ①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②《三十自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957 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 页。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71 页。
    ③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第 34-35 页。
    ①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导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2 页。
    ②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677 页。
    ③ 吴振清等编校整理:《黄遵宪集》下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479-480 页。
    ④ 转引自童庆炳等著:《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7-18 页。
    ①《夏威夷游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7 页。
    ② 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72 页。
    ③《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55 页。
    ④《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55-656 页。
    ⑤《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55 页。
    ⑥《新民说》,《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657 页。
    
    ①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427 页。
    ② 参考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428 页。
    ③《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5 页。
    ④《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677 页。
    ①《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9 页。
    ②《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9 页。
    ③《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9 页。
    ④ 舒芜校点:《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2 页。
    ⑤《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 页。
    ⑥《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 页。
    ⑦《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8 页。
    ⑧《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20 页。
    
    ①《绍介新著·原富》,《新民丛报》第 1 号,1902 年 2 月。
    ②《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85-86 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8 页。
    ① 夏晓虹在《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一书中将梁启超的一生划分为前后两期,以 1917 年底脱离政界为界,而把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从时间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873-1894 年;第二阶段为 1895-1917 年;第三阶段为1918-1929 年。
    ②《湖南时务学堂学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09 页。
    ③《外交欤内政欤》,《梁启超全集》第六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410 页。
    ①《变法通议·论幼学》,《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9 页。
    ②《译印政治小说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2 页。
    ③《译印政治小说序》,《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2 页。
    ④《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⑤《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6 页。
    
    ① 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17 页。
    ②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35 页。
    ③《告小说家》,《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747-2745 页。
    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5 页。
    ② 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80 页。
    ③ 曼殊:《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5 页。
    ④ 曼殊:《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6 页。
    ⑤《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①《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②《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③《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④《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5 页。
    ⑤《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5 页。
    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①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4 页。
    ②《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58 页。
    ③《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9 页。
    
    ①《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020 页。
    ②《“知不可为而为”主义和“为而不有”主义》,《梁启超全集》第六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411 页。
    ③《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全集》第七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239 页。
    
    ①《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48 页。
    ② 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43 页。
    ③ 于时夏(即陈子展):《梁任公在湖南》,《申报·自由谈》,1934 年 2 月 6 日。
    ④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 392 页。
    ①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7 页。
    ②《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9 页。
    ③《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6 页。
    ④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9 页。
    ① 朱晓进等:《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 页。
    ② 李春青:《文学理论与言说者的身份认同》,《文学评论》,2006 年第 2 期。
    ① 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69 页。
    ②《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9 页。
    ③《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19 页。
    ④《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20 页。
    ⑤《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85-86 页。
    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55 页。
    ②《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85 页。
    ③ 王钟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85 页。
    ④ 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 页。
     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570 页。
    ①《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39 页。
    ② 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 1 页。
    ③ 该节小说报刊发刊词全部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不再一一作注。
    
    ① 丁祖荫:《徐念慈先生行述》,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49 页。
    ②《常昭教育会公祭徐先生文》,时萌《中国近代文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版,第 248 页。
    ③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4 页。
     ① 方晓红:《试析晚清小说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9 年第 4 期。
    
    ①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51 页。
    ② 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39 页。
     ① 吴研人:《〈月月小说〉序》,《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87 页。
    ① 该段引文引自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176-180 页。
    ② 梁启超:《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82 页。
    ③ 转引自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昭明出版社,1975 年版,第 17 页
    ④《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1 页。
    ⑤《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0 页。
    
    ① 刘师培:《国文杂记》,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03 页。
    ② 周作人:《文学革命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6 页。
    ③ 周作人:《文学革命运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5-56 页。
    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4 页。
    ②《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8 页。
    ③ 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1 页。
    ④ 黄振萍:《晚清白话问题研究纲要》,《清华大学学报》,1999 年第 1 期。
    ① 林纾(1852—1924)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补柳翁、践卓翁、长安卖画翁。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早年曾从同县薛锡极读欧阳修文及杜甫诗。后读同县李宗言家所藏书,不下三、四万卷,博学强记,能诗,能文,能画,有狂生的称号。光绪八年(1882)举人,考进士不中。二十六年(1900),在北京任五城中学国文教员。所作古文,为桐城派大师吴汝纶所推重,名益著,因任北京大学讲席。辛亥革命后,入北洋军人徐树铮所办正志学校教学,推重桐城派古文。后在北京,专以译书售稿与卖文卖画为生。
    ②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8 页。
    ③ 在《林畏庐先生手札》一文中他批评康有为赠诗称赞他的译著而不谈他的古文,简直是“舍本逐末”。
    ④ 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年版,第 182 页。
    ①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27 页。
    ②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27 页。
    ③ 参见张俊才:《林纾年谱简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4 页。
    ④ 严复就说:“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① 该节有关林纾文论没有作注的全部引自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①《〈闽中新乐府〉序》,《林琴南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35 页。
     ① 《〈伊索寓言〉识语》,《林琴南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 页。
     ① 可参阅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之《时间概念》与《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6 年版。
    ②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90 页。
    ① 转引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20 页。
    ② 胡尔瑛:《畏庐先生年谱》卷一,《国学专刊》,1926 年第 1 卷第 3 期,第 5 页。
    
    ① 可参见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12-121 页。
    ② 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 年第 10 期。
    ③ 张隆溪:《钱钟书谈比较文学与“文学比较”》,《读书》,1981 年第 10 期。
     ①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第 253 页。
    ① 叶维廉:《寻求跨越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学规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1 页。
    ② 陈熙绩:《歇洛克奇案开场·叙》,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289 页。
    ③《觚庵漫笔》,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 年版,第 182 页。
    ④ 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见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48 页。
    ⑤ 灵石:《读〈黑奴吁天录〉》,《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1-132 页。
    ⑥ 1903 年《新民丛报汇编》。
    ① 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4 页。
    ② 鲁迅:《致蒋抑卮》,《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321 页。
    ③ 郭沫若:《我的童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1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版,第 122 页。
    ④ 周作人:《林琴南与罗振玉》,《语系》,1924 年 3 期。
    ⑤ 冰心:《我的故乡》,《冰心选集》第 2 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 382 页。
    ⑥ 苏雪林:《林琴南先生》,《人间世》第 11 期,1934 年 10 月。
     ① 钱钟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版,第 82 页
    ②《〈英国诗人吟边燕语〉序》,《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9-140 页。
    ① 根据陈平原、夏晓虹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和吴俊标校的《林琴南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两书中的资料整理而成。如若两书涉及的写作时间不一致时,笔者以林纾文末所署时间为准。
    ②《林琴南书话》中题为《〈巴黎茶花女遗事〉序》。
    ③《林琴南书话》中题为《〈块肉余生述〉后篇识》。
    ④《林琴南书话》中题为《〈西利亚郡主别传〉识语》。
    ①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在哲学、文学、史学、戏曲等方面都颇有建树。1925 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授”。1927年在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给中国知识界留下了深深的颤栗和遗憾,也留下了难解之谜。佛雏在《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中以为 1898-1911 年是王国维学术生涯的前期,其中 1898-1907 年是“治哲学兼及诗学”,1908-1911 年是“治诗学兼及浸史学”。
    ② 王国华:《二序》,《王国维遗书》第一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
    ③ 王国维:《自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07 页。
    
    ① 王国维:《自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07 页。
    ② 王国维:《自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09-610 页。
    ①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34 页。
    ②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23-524 页。
    ③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5 页。
    ④ 王国维还从感慨道:“呜呼!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上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此亦我国哲学美术不发达之一原因也。”
    ⑤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6 页。
    ⑥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18-419 页。
    ①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30 页。
    ②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34 页。
    ③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3 页。
    ④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3-14 页。
    ⑤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 页。
    ⑥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44 页。
    ⑦ 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44 页。
    
    ① 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23-624 页。
    ② 王国维:《文学小言》,《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32 页。
    ①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43-44 页。
    ② 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45 页。
    ③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 142 页。
    ④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 2 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204 页。
    ①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06-207 页。
    ②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07 页。
    ③ 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08 页。
    ④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35 页。
    ⑤ 杜 卫:《王国维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
    ① 周作人:《偶感》,《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80 页。
    ②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创作上的态度》,《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5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228-229 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8 页。
    ①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30 页。
    ②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33 页。
    ③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36 页。
    ④ 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39 页。
     ① 王运熙主编,邬国平、黄霖编著:《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 90-92 页,不再一一 作注。
    
    ① 蒋智由:《维朗氏诗学论按语》,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册,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 98 页。
    ② 王国维:《自序》,《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09 页。
    ③ 王国维:《自序二》,《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11-612 页。
    
    ①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81 页。
    ②《教育杂感》,《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46 页。
    ③ 黄世仲:《学堂宜推广以小说为教书》,《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12 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19 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年版,第 20 页。
    ①《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6 页。
    ②《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5 页。
    ③《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84 页。
    ④《小说丛话》,《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7 页。
    ② 本节有关徐念慈的文论全部出自《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以下不再一一 作注。
     ① 黄洁:《徐念慈的小说美学思想》,《渝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 年第 1 期。
     ①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95 页。
    ③ 本节有关黄人文论资料全部引自江庆柏、曹培根整理《黄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版,以下不再一一作注。
     ①《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90 页。
    ① 郑师渠在《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中对晚清国粹派作了如下界定:国粹派是革命派队伍中的一个派别。他们多是一些具有传统学术根柢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仅主张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汲取精灵,以增强排满革命宣传的魅力;而且强调在效法西方改革中国政治的同时,必须立足于复兴中国固有文化。所以,他们一身二任:既是激烈的排满革命派,又是热衷于重新整理和研究传统学术、推动其近代化著名的国学大家。他们追求中国社会的民主化,但更关切传统文化的命运,孜孜以复兴中国文化自任。
    ②《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276 页。
    ③ 田嵩燕:《国内近十年来晚清国粹派研究述评》,《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 年第 2 期。
    
    ① 孙宝瑄:《忘山庐日记》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第 939 页。
    ②《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辞》,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269 页。
    ③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2-65 页。
    ① 邓实:《古学复兴论》,《国粹学报》,1905 年第 9 期。
    ②《宋恕集》上,中华书局,1993 年版,第 372 页。
    ③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37 页。
    ④ 该段引文引自舒芜等编《近代文论选》下,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03-419 页。
    ①《陈石遗集》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81 页。
    ②《陈石遗集》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481 页。
    ③《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1906 年第 7 期。
    ④ 吴中杰:《章太炎文学复古主义辨析》,《晋阳学刊》,1996 年第 2 期,第 76 页。
    ① 1901 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中说:“中国民族固守国粹之性质,欲强使改用耶酥纪年,终属空言耳。”1902 年 4月,梁启超致书康有为:“即如日本当明治初元,亦以破坏为事,至近年然后保存国粹之议起。国粹说在今日固大善,然使二十年前而昌之,则民智终不得开而已。”同年秋,他拟办《国学报》:“谓养成国民,当以保国粹为主义,取旧学磨洗而光大之。”
    ②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5 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5 页。
    ①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114-115 页。
    ②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改名绛,号太炎,浙江馀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研究范围涉及小学、历史、哲学、政治等等,著述甚丰。1897 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缉,流亡日本。1900 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 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4 年,与蔡元培等合作,发起光复会。1906 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 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 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 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
    ③《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734-735 页。
    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5 页。
    ①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4 页。
    ②《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269 页。
    ③《光复军志序》,《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681 页。
    ④《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44 页。
    ⑤《菿汉微言》,《汉三言》,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38 页。
    ⑥《与王鹤鸣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51 页。
    ⑦《与王鹤鸣书》,《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51 页。
    ⑧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33 页。
    ①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第 83 页。
    ② 章太炎:《革命之道德》,《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310 页。
    ③ 章太炎:《文学总略》,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20 页。
    ④ 章太炎:《国故论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4 页。
    ⑤ 该段引文引自《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 年版,第 193 页。
    ⑥《与人论文书》,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47 页。
    
    ①《文学论略》,《国粹学报》,1906 年第 9-11 期。
    ②《文学论略》,《国粹学报》,1906 年第 9-11 期。
    ③ 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63 页。
    
    ① 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49 页。
    ② 章太炎:《与人论文书》,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448 页。
    ③ 林纾:《黑奴吁天录跋》,《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44 页。
    ④ 章太炎:《〈洪秀全演义〉序》,《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62-363 页。
    ①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43 页。
    ① 蔡元培:《刘君申叔事略》,《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年版,第 6 页。
    ②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8 页。
    ③ 原刊于《警钟日报》1904 年 9 月 11 号,中华民国史料丛编《警钟日报》第四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1968 年版,第 1885 页。
    ④《文章源始》,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57 页。
    ⑤《文章源始》,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59 页。
    ⑥《广阮氏文言说》,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33 页。
    ①《论文杂记》,《国粹学报》,1905 年第四期。
    ②《论文杂记》,《国粹学报》,1905 年第四期。
    ③《广阮氏文言说》,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33 页。
    ④《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 页。
    ⑤《文章学史序》,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64 页。
    ⑥《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78 页。
    ⑦《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81 页。
    
    ①《与人论文书》,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84 页。
    ②《与人论文书》,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85 页。
    ③《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82 页。
    ④《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92 页。
    ⑤《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93 页。
    
    ①《文章源始》,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62 页。
    ②《论文杂记》,《国粹学报》,1905 年第一期。
    ③《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1 页。
    ④《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0 页。
    ⑤ 刘师培:《国文杂记》,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03 页。
    
    ①《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0 页。
    ②《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2-243 页。
    ③《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44 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24 页。
    ② 刘师培以南北区域谈学术的论文主要有《南北经学不同论》、《南北理学不同论》、《南北考证学不同论》、《南北文学不同论》、《论美术援地而区》等。
    ③《南北文学不同论》,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71 页。
    ④《南北文学不同论》,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71 页。
    ⑤《南北文学不同论》,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74 页。
    ⑥《南北文学不同论》,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75 页。
     ① 该段文字和观点主要参考胡健:《论刘师培的美学思想》,《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6 年第 2 期。
    ① 金天翮(1874~1947),原名懋基,字松岑,号壮游;又名金一;后名天翮、天羽;笔名麒麟、爱自由者、天放楼主人等,江苏吴江人。中国近代诗人,学者。著有《天放楼诗集》、《孤恨集》等。
    ② 转引自刘曦林:《20 世纪初年的美术革命与论争》,《〈水墨〉丛书》(一),西苑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16 页。
    ③ 陈振濂:《“美术”语源考—“美术”译语引进史研究 》,《美术研究》,2003 年版,第 65 页。
    ④《〈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22 页。
    ⑤ 蔡元培:《美术的起原》,《蔡元培美学文选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86 页。
    ① 王国维:《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 》,《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537 页。
    ②《文学上之美术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8 页。
    ③《文学上之美术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8 页。
    ④《文学上之美术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9 页。
    ⑤《文学上之美术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1-522 页。
    ⑥《心声》,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6 页。
    ⑦《心声》,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6 页。
    ①《心声》,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6 页。
    ②《心声》,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7 页。
    ③《心声》,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7 页。
    ④《文学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3 页。
    ⑤《文学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4 页。
    ⑥《文学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4 页。
    ⑦《文学观》,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15 页。
    ⑧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第 454 页。
    
    ①《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3 页。
    ②《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4 页。
    ③《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4 页。
    ④《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93 页。
    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67 页。
    
    ①《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4 页。
    ②《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第 525 页。
    ①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虽然鲁迅是周树人 1918 年才起用的笔名,但他前期的论文最终被收录在《鲁迅全集》第一卷中,故本文所指的鲁迅是指 1918 年之前的鲁迅。
    ②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3 页。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4 页。
    ④ 指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一次课间所放映的反映日俄战争题材的纪录片,面对同胞被无端杀害,而旁观的同胞却满脸麻木,甚至于幸灾乐祸,还拍手称快。
    ⑤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5 页。
    ⑥ 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2-73 页。
    ① 李泽厚:《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443 页。
    ② 周作人:《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2-73 页。
    ③ 鲁迅受梁启超的影响极深,周作人有 2 篇文章对此有讲述:一是《关于鲁迅之二》,可参见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的《瓜豆集》,第 161-169 页;二是《鲁迅与清末文坛》,可参见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的《鲁迅的青年时代》,第71-76 页。
     ①《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81 页。
    
    ①《鲁迅与清末文坛》,《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3 页。
    ②《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52 页。
    ③《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52 页。
    ④《文学论略》,《国粹学报》,1906 年第 9-11 期。
    ⑤《文学论略》,《国粹学报》,1906 年第 9-11 期。
    ①《亡友鲁迅印象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 年版,第 27 页。
    ② 序是周作人主笔的,但当时兄弟两个在文学观上极其相似,同时书是二人合译,故该序应该也代表鲁迅之意见。
    ③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93 页。
    ④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93 页。
    ⑤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93 页。
    ⑥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92 页。
    ⑦ 据日本专家北冈正子考证,《摩罗诗力说》的前三节及第九节后面部分为鲁迅撰写,而其余部分大多是有原文可查的翻译文字。也就是说,这是一篇集撰写与编译为一体的文论。
    ⑧ 该段和下两段引文全引自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194-234 页,不再一一作注。
    
    ①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55 页。
    ②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161 页。
    ③ 周作人:《再是东京》,《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6 页。
    
    ①《拟播布美术意见书》,《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7 页。
    ②《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332 页。
    ③《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版,第 203 页。
    ④ 参见韦勒克、沃伦:《文学作用》,《文学理论》第三章,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0-22 页 。
    
    ① 周作人:《论文章之意义暨其使命因及中国近时论文之失》,王运熙主编,邬国平、黄霖编著:《中国文论选》(近代卷) 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第 702 页。
    ② 周作人:《谈虎集·偶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80 页。
    ①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9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53 页。
    ②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 19 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67 页。
    ③ 黄开发:《文学之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25 页。
    
    ①《关于鲁迅之二》,《瓜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62 页。
    ②《〈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43 页。
    ③ 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第 513 页。
    ④ 参见王富仁:《灵魂的挣扎》,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第 13 页。
    
    ① 蔡建国编:《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251 页。
    ② 蔡元培:《书姚子移居留别诗后》,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13 页。
    ③ 蔡元培:《自题摄影片》,《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13 页。
    ④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44 页。
    
    ①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45 页。
    ② 蔡元培:《学堂教科论》,《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50 页。
    ③ 蔡元培:《〈文变〉序及目录》,《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63 页。
    ④ 蔡元培:《剡山二戴两书院学约》,《蔡元培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94 页。
    ⑤《自写年谱》,《蔡元培年谱》,中华书局,1980 年版,第 25 页。
    ①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33 页。
    ②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134 页。
    ③ 关于康德对于美的普遍性的论证,可以参看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一章对美的第二契机的说明。
    ①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33 页。
    ②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33 页。
    ③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20 页。
    ④ 蔡元培:《与时代画报记者谈话》,《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15 页。
    ⑤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21 页。
    ⑥《蔡元培辞去校长之真因》,载《晨报》,1919 年 5 月 13 日。
    
    ① 蔡元培:《全国临时教育会议开会词》,《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263 页。
    ② 蔡元培:《美育》,《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74 页。
    ③ 蔡元培:《美育》,《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74 页。
    ④ 蔡元培:《华工学校讲义》,《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456 页。
    ⑤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济方法》,《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489 页。
    
    ① 蔡元培:《教育界之恐慌及救济方法》,《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489 页。
    ② 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联合会书》,《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312 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8 页。
    ④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6 页。
    ①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15 页。
    ②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15 页。
    ③ 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15 页。
    ④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 页。
    ⑤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 页。
    ⑥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 页。
    ⑦ 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1 页。
    ⑧ 王国维:《孔子之美育主义》,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5 页。
    ① [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年版,第 108 页。
    ② 王哲平:《当代美育新视野》,《教育研究》,2000 年第 12 期。
    ③ 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8 页。
    
    ① 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57 页。
    ② 王国维:《去毒篇》,《王国维遗书》第三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第 660 页。
    ③ 蔡元培:《养成优美高尚思想》,《蔡元培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 301 页。
     ①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 年版,第 64-65 页。
     ① [美]雷内·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84 页。
     ① 转引自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24 页。
     ① 茅盾:《读〈倪之〉》,原载 1929 年 5 月 12 日《文学周报》第 8 卷第 20 期。
    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 年版
    阿英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年版
    北京大学等主编:《文学运动史料选》第一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年版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商务印书馆,2000 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1897——191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
    陈子展:《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陈元晖:《王国维与叔本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程文超:《1903 前夜的涌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程亚林:《近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
    程正民、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杜卫:《审美功利主义—中国现代美育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丁锡根编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年版
    冯永敏:《刘师培及其文学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年版
    佛雏:《王国维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佛雏编:《王国维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年版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中华书局,1984 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郭绍虞:《郭绍虞说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
    郭天祥:《黄世仲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版
    《国粹学报》,国家图书馆电子版
    《国学大师丛书》,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
    郭延礼、武润婷:《中国文学精神·近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
    郭延礼:《20 世纪近代文学研究学术史》,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年版
    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 年版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年版
    黄保真:《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北京出版社,1987 年版
    黄开发:《文学之用:从启蒙到革命》,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 年版
    黄霖:《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版
    江庆柏、曹培根整理:《黄人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年版
    姜文振:《中国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版
    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年版
    雷绍锋:《王国维读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
    李清良:《中国阐释学》,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 年版
    李万武:《审美与功利的纠缠》,大众文艺出版社,2000 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年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2004 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年版
    刘良明、黎晓莲、朱殊:《近代小说理论批评流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美]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刘再复:《文学的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年版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1982 年版
    佴荣本:《悲剧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年版
    聂振斌:《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版
    聂振斌:《王国维美学思想述评》,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 年版
    [日]森有礼编、 林乐知译:《文学兴国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年版
    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东方出版社,1998 年版
    时萌:《曾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年版
    [德]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叔本华美学随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版
    [德]叔本华著 、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
    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
    孙世哲:《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年版
    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 年版
    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 年版
    王韬、顾燮光:《近代译书目》,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年版
    王富仁:《灵魂的挣扎》,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年版
    《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4 年版
    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年版
    汪宇编:《刘师培学术文化随笔》,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年版
    王彬:《中国文学观念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 年版
    王彬彬:《在功利与唯美之间》,学林出版社,1996 年版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大出版社,2001 年版
    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年版
    王永健:《“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版
    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
    吴俊标校:《林琴南书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魏朝勇:《民国时期文学的政治想象》,华夏出版社,2005 年版
    [德]席勒,徐恒醇译:《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年版
    夏晓虹:《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北大出版社,1995 年版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中华书局,2006 年版
    夏中义:《王国维:世纪苦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谢冕:《1898 百年忧患》,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徐鹏绪:《中国近代文学史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徐中玉:《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上海书店,1999 年版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
    姚文放:《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版
    姚文放:《中国戏剧美学的文化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年版
    颜廷亮:《晚清小说理论》,中华书局,1996 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殷克琪著、洪天富译:《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俞玉滋等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版
    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大出版社,2006 年版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版
    袁英光、刘寅生编著:《王国维年谱长编》(1877-192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年版
    赵利民:《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年版
    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年版
    赵庆麟:《融通中西哲学的王国维》,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年版
    赵宪章:《文艺学方法通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0 年版
    《章太炎学术论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
    张本楠:《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文津出版社,1992 年版
    张品兴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 年版
    张永芳:《晚清诗界革命论》,漓江出版社,1991 年版
    《章太炎全集》第四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大出版社,1997 年版
    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近代文学的特点、性质和分期》,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
    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周俊旗、汪丹:《民国初年的动荡: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大出版社,1995 年版
    周作人:《谈虎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周作人:《瓜豆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版
    朱文华:《中国近代文学潮流》,贵州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朱晓进等:《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