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精神之“诚”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鲁迅在东京弘文学院留学时认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和“爱”。基于这一认识,他在晚清时期就呼唤“抱诚守真”的“精神界之战士”,到五四时期又有改变国民精神的呐喊,可以说,改造中国国民性是鲁迅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有关“诚”的论述,应该在鲁迅的思想和文学中,尤其在其改造国民精神的思考中占有重要位置。出于这一设想,本论文提出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鲁迅论述的“诚”与国民精神的哪些特定内含相关;第二,在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鲁迅如何通过他眼里的“中国的人生”显示他有关“诚”的思考;第三,通过文学人物形象塑造,鲁迅又如何展现他在求“诚”途中的思想矛盾,这些矛盾又怎样提供了他对“诚”与国民精神的关系的态度。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需要梳理中国传统思想所论述的“诚”与鲁迅所论述的“诚”的关系,分析鲁迅谈到改造国民性时提及“诚”的原因。我以为,这与“诚”在晚清以降社会文化语境中的特定内含有关。这一内含既是卷入现代进程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也提供了在这一进程中“诚”应担负的历史使命。这一使命以摆脱专制帝国和奴隶处境,建设现代民族国家和现代个体为主要内容,它使中国的先觉者把自己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与这一任务联系起来。晚清以降,梁启超、蒋观云、章太炎等思想家论述了作为个体精神的“诚”的新内含。鲁迅对中国国民性最缺乏“诚”的认识,他对“诚”的论述,都与以上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密切相关。
     在本论文中,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至少提供了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晚清中国思想家吸纳了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意义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在此基础上,又借鉴了西方思想家的观点,由此催生了“诚”的新内含;第二,鲁迅所论述的“诚”是对上述思想家所论述的“诚”的继承和发展;第三,晚清思想家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论述,已经展示了代表“时俗”的奴隶(包括“伪士”与“众数”)与“抱诚守真”的摩罗在精神上的对立。因此,我以为,在反抗“时俗”、把自己与奴隶相对的意义上,先觉者确定了“诚”的现代内含。它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思想中作为德性的“毋自欺”的“反身而诚”的方式和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接受了“诚”作为精神等对个体的伦理要求,它强调的是人所应有的独立、自主、自省、自尊、勇敢进取等精神,即“人各有己”的个体精神。这种精神是个体自觉承担“爱国之热诚”的为他伦理使命的前提。也就是说,“利他”伦理之“诚”,首先来自于“利己”伦理之“诚”。
     对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在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中寻找。他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与晚清以降的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存在着不同的关系。这种不同首先产生于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知”,其次产生于在“知”的前提下,人物形象对这一伦理要求是否“行”。由此,可以将鲁迅“五四”时期的文学人物形象塑造分为三类:不“知”不“行”的愚弱国民、“知”而不“行”的伪士、试图“知行合一”的异端。在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这一视角的观照下,人物形象处于“时俗”和“革命”两种样式的状态,可以说明鲁迅的“中国的人生”塑造与晚清思想对“诚”的论述的密切联系。通过对叙述者和叙述角度的选择和调整,在叙述者的感知所代表的观念体系中,提供了各类人物形象居于个体精神之“诚”或其反面的状态。大部分小说中的叙述者在批判人物形象居于“诚”的反面时,也往往呈现出其与被批判者在“诚”与否上的一致性。这应该与鲁迅对“诚”的理解有关,既有他对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的持守,又有他在“毋自欺”的“自省”中对此伦理要求的“反身而诚”。在我看来,这两者也是形成鲁迅思想矛盾的原因之一。在走近“诚”的途中,真实的鲁迅及其真诚的文学,召唤着读者一同前行。
Lu Xun believed that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is most deficient in honesty and love in 1902. Lu Xun considered how to transform the Chinese nationalistic from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Fourth, including calling the soldier in spirit and transforming the national spirit. Therefore, consideration in honesty should have the great importance position in Lu Xun's thought and literature, especially in his thought about transforming the national spirit .In this paper, we attempt to reply to thre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from Lu Xun. First, what was related to Lu Xun's honesty in his mind? Second, how did Lu Xun demonstrate the china life in his eyes in his literature during the May Fourth by designing the characters at the request of Lu Xun's honesty? Third, how did Lu Xun also demonstrate his contradiction by designing the characters on the way to honesty and also provide his sincere?
     To the first question, we need to know the relation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 thought about honesty and Lu Xun's. And we also should search for the reason why Lu Xun pointed to the honesty in the moment that the nationalistic transformation was mentioned .I think it concerns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bout the modern meaning of honesty. But this kind of establishment was the resul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when this country had involved in the modern advanc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lso the constitutive strength in the advancement and displayed its historic mission, which got rid of the feudal empire and slave and established modern nation-state and the modern individual .It caused Chinese thinkers related their survival significance and the value with this duty. During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Liang Qichao, Jiang Guanyun and Zhang Taiyan had made elaboration about honesty as the individual spirit. Lu Xun's judgment about the Chinese nationality and his elaboration about honesty related with these
     During the latter Qing, the elaboration about honesty has provided three things. Firstly, both Chinese traditions thought about honesty and the Western thinker's articles had participated in the modern content establishment about honesty. Secondly, Lu Xun's honesty had inherited the former thinker's hone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Thirdly, it also demonstrated the forming process, which the intelligentsia had opposed to the slave in the spirit from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thinkers' articles. Therefore, I think these thinkers had established the modern content of honesty in the meaning of revolting the customs of the time and the slave On the one hand, the modern individual ha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meaning of honesty, for example, Don't Deceive Yourself, Self-examin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have accepted the ethics request on the individual which honesty had taken as the spirit, the morality moral character, the psychology and so on. Honesty as individual spirit should have the selfish ethics, which everyone should has oneself respectively, such as independence, the self-respect, bravery, etc. This selfish ethics is the premise that the individual undertakes the ethics mission determination of his patriotic sincerity. That is, honesty as benefiting other ethics firstly comes from honesty as selfish ethics.
     Answering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question, we need to seek answers in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 designed from Lu Xun's works during the May fourth. China's life has the different relations with the request of honesty as the individual spirit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in his eyes. What caused the difference? Firstly, did the character know about the knowledge about this ethics request? Secondly, did they practice this ethics request under the premise that the character knows the request? Thus, we may divide the literature character designed by Lu Xun into three kinds .The stupid didn't know and practice. The hypocrisy intelligentsia didn't practice although they know about the request .The heretic tired to practic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We can find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sign of china's life in Lu Xun's eyes and the elaboration about honesty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This relation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character of two kinds of life under this angle of honesty as the individual spirit. Through the choice and adjustment of narrator and narration angle, the idea system from the narrator's sensation provided two conditions that characters resided in honesty as the individual spirit or its reverse side When narrator criticized the character resided in the reverse side of honesty in majority of novel, it also has often provided the uniformity with the character in honesty. I think this situation is linked with Lu Xun's attitude about two meanings of honesty. On the one hand, Lu Xun adhered to the individual spirit ethics request. On the other hand, Lu Xun engaged in introspection on this ethics request through the self-examination, such as Don't Deceive Yourself. Both of them constituted the honest and sincere life and literature of Lu Xun, who had walked on the way approaching honesty in the contradiction of thought in all his life.
引文
[1]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2]《大先生鲁迅》,颜汀编选,四川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08页。
    [3]李长之、艾芜等:《吃人与礼教——论鲁迅(一)》,孙郁、张梦阳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4]《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07页。张定璜的《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卷1期和8期)一文也持类似观点,并研究了鲁迅的诚实和发自“心”底的真诚。他认为,鲁迅作为有良心的艺术家的诚实表现在:“他看见什么,他描写什么。他把他自己的世界展开给我们,不粉饰,也不遮盖。”“他已经不是那可歌可泣的青年时代的感情奔放,乃是舟子在人生的航海里饱尝了忧患之后的叹息,发出来非常之微,同时发出来的地方非常之深。”
    [5]《鲁迅全集》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287页。本论文涉及的《鲁迅全集》均为此版次,不再注出。
    [6]从这篇小说中,汪晖读出鲁迅有关人的生存状况的孤独和荒诞的神秘心理体验。孤独的个体坠落于无穷无尽的欺骗和谎言之中,它们构成了对孤独个体的无处不在的威胁。(《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0页。)郜元宝认为,这句话中的“诚”是指作为“真理”的“事实”或符合“事实”的“真理”,是被文化权威们当作超越生活之上的绝对价值的东西。鲁迅所遇到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向着真实的“心”如何回应竭力要解释现实、指导现实、歪曲现实、虚构现实的“意识”的要求。(《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67页。)
    [7]《鲁迅全集》7卷,第82页。鲁迅说,“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
    [1]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2]孙歌认为,就竹内好对鲁迅研究界的反思而言,他批判的第一个对象是日本汉学研究,尤其是研究者主体性、反省和批判精神的“缺席”;第二个对象为中国鲁迅研究,尤其是在“功利主义”思想指导下对鲁迅的定位(“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
    [3]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46、148、149、127、78、122、109、108、142-144页。
    [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引言第1-14页、第105-108、112-121、139-141页。
    [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1-284页。
    [3]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作为对汪晖提出的历史的“中间物”概念的呼应,王乾坤的《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2001年6月北京第二次印刷。)把“中间物”观视为鲁迅的生命哲学(第14页),他把“中间物”、“现在”、“当下”理解为一种不断生成着的、行动着的“在场时域”,是一种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在场”对峙着的概念。鲁迅用现在时域消解无根的形上终极,从而把存在从另一个世界收回在场,而使之生命化、生存化。(第31页)
    [4]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1]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68页。
    [2]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207页。
    [3]汪晖的“反现代性”中的“现代性”是一种态度,即“对进步的信念,对现代化的承诺,民族主义的历史使命,以及自由平等的大同远景,特别是将自身的奋斗和存在的意义与向未来远景过渡这一当代时刻相联系的现代性的态度”。(《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4]在《鲁迅的选择》(河南出版社2003年版)中,李新宇研究了鲁迅的启蒙主义思想和立人思想。他认为,把启蒙作为救亡的手段,把启蒙思想看作民族主义的副部主题,都是对五四启蒙运动的严重误解。启蒙与救亡是两个不同的思潮,也是两个不同的运动,各有其独立的思想体系和运行轨道,二者可能相遇、相交,但启蒙并不从属于救亡,也不是民族主义的副部主题。(第124页)他反对把启蒙的目标(人的解放)与救亡的目标(民族的解放,包括国家富强)编入救亡体系,从而不是把人本身作为启蒙的目的,而只是救亡的工具。(第131页。)他认为,鲁迅等现代知识分子的启蒙的目的是“立人”,是对作为精神的和肉体的个人在生命需求、个人权利和自由意志等方面的诉求的追求。(第67-84页)
    [1]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8-426页。
    [2]伊藤虎丸:《鲁迅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5、79、115页。
    [1]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孙玉、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2]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9、15-16、133-134页。
    [1]王乾坤:《回到你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1、46、50-51页。
    [2]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8-90、127-133、233、246-260页。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1页。
    [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833页。
    [1]我以为,这里的“真”是“天”“道”或“五伦”的意思,显然,严复并不反对这些,但却认为它们不足以救种族。所以,真正的“崇真”之“真”指的是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体系。
    [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03-905页。
    [1]在《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认为,科学家乃是“无量刚劲善战之军队”,科学能使“国”“群”进到“共和”文明:“犹谭人类史者,倡言专制立宪共和,为政体进化之公例;然专制方严,一血刃而骤列于共和者,宁不能得之历史间哉。”“凡是因迷信以弱国,利身家而害群者;虽曰历代民贼所经营养成者矣,而亦惟地质学不发达故。”因此,“斩断妄念,文明乃兴。”见《鲁迅全集》8卷,第6、5、4、8、17页。
    [2]《鲁迅全集》1卷,第25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2页。
    [4]《鲁迅全集》1卷,第26页。
    [5]《鲁迅全集》1卷,第27页。
    [1]《鲁迅全集》1卷,第29页。
    [2]《鲁迅全集》1卷,第30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5页。
    [4]《鲁迅全集》8卷,第16页。
    [5]《鲁迅全集》1卷,第33页。
    [6]《鲁迅全集》1卷,第34页。
    [7]《鲁迅全集》1卷,第29页。
    [1]蒋观云在《平等说与中国旧伦理之冲突》(《新民丛报》3年22号)中,把黑格尔对于伦理的看法与黑氏哲学联系,为平等说伦理寻找哲学源泉:“自海盖尔之言伦理也,本于其哲学所定形而上之理,以世界为一大精神之发现,而个人者不过此一大精神中之一小部分,个人精神之发达无非为一大精神发达之阶段。故凡所谓国家社会历史等,均非以发达个人为目的,而惟合以发达世界之一大精神云尔。从海盖尔之说,则世界万有实为平等,一如视有差别实则并无差别,犹之一树有根有干有枝有叶,实则非根自为根干自为干枝自为叶,而总为树之一合体而已。盖自近世以来,欧洲之伦理学说皆由自部分进于全体之势。然以形而上学为根柢,以为凡世界之现象无非宇宙之理性,而以个人之进化为一大理性全体之进化者,则海盖尔氏之说实居其最。凡社会主义世界主义以平等为道德之根据者,皆可由海盖尔之说演绎而出者也。”我以为,在强调个人精神之发达、个人之进化与大精神、大理性的关系,强调平等的道德伦理与个体之精神等的关系等方面,蒋观云对黑格尔学说的理解,也不能说就不是鲁迅呼唤“抱诚守真”的“精神界之战士”的思想渊源之一。而且,蒋观云对“热的文章”和“冷的文章”的论述,以及从它们在鲁迅文章中所呈现的语义来看,鲁迅受蒋观云文章影响的事实也是不言而喻。
    [2]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7、161页。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48页。
    [2]知白:《中国教育问题之根本研究》,《新民丛报》4年21号。文章涉及了人的观念变化与不同社会的关系,可以作为晚清留学群体观念和思想转变的一个参考。
    [3]《积弱溯源论》,《清议报全编》卷七,《第二集·丙·名家著述之中国近十年史论·第四》,横滨新民社辑印。我在此处引用梁启超文章中的语词的目的是,鲁迅小说中的一些意象往往在语义上与梁文相呼应。
    [4]《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1页。
    [5]《文野三界之别》自《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全编》卷六,《名家著述·三》,横滨新民社辑印。
    [6]《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3页。
    [7]《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8]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118、1120页。
    [2]见梁启超的《夏威夷游记》(1899年11月27日)。
    [3]《答合事人》,《新民丛报》42-43号合本。
    [4]《新民说》,《新民丛报》1年1号。
    [5]梁启超认为,以新伦理之分类,归纳旧伦理,并认为,夫人必备三伦理之义务,然后人格乃成。若中国之五伦,则惟于家族伦理稍为完整,至社会、国家伦理,不各滋多。(《新民说三:论公德》,《新民丛报》1年3号)
    [1]梁启超关于“有己”思想的论述,还可参照《新民说四:论国家思想》,《新民丛报》1年4号。
    [2]《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3]《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1年18号。
    [1]《新民说之十三:论自尊》,《新民丛报》1年14号。
    [2]《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新民丛报》1年18号。
    [1]《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新民丛报》1年18号。
    [1]《鲁迅全集》8卷,第31页。
    [2]《鲁迅全集》1卷,第99页。
    [3]《鲁迅全集》1卷,第82页。
    [4]《鲁迅全集》1卷,第99页。
    [5]《鲁迅全集》1卷,第63页。
    [1]《鲁迅全集》1卷,第100页。
    [2]《鲁迅全集》1卷,第63页。
    [3]《鲁迅全集》1卷,第64-65页。
    [4]《鲁迅全集》1卷,第66页。
    [5]《鲁迅全集》1卷,第66-67页。
    [6]《鲁迅全集》1卷,第68页。
    [1]《鲁迅全集》1卷,第68-69页。
    [2]《鲁迅全集》1卷,第71-72页。
    [3]《鲁迅全集》1卷,第71页。
    [1]《鲁迅全集》1卷,第72页。
    [2]《鲁迅全集》1卷,第72页。
    [3]《鲁迅全集》1卷,第72-73页。
    [4]《鲁迅全集》1卷,第73页。
    [1]《鲁迅全集》1卷,第76页。
    [2]《鲁迅全集》1卷,第77页。
    [3]《鲁迅全集》1卷,第78页。
    [4]《鲁迅全集》1卷,第78页。
    [1]《鲁迅全集》1卷,第79页。鲁迅对摩罗诗人之“诚”的描述,与梁启超有关战争与国民教育的关系的论述很相似(《新民说二十三:论私德》,《新民丛报》38-39号合本):“若夫对外之战争则异是。其为主动以伐人者,则运用全在军队,而境内安堵焉,惟发扬其尚武之魂,鼓舞其自尊之念。故西哲曰:战争者,国民教育之一条件也,是可喜而非可悲者也。其为被动而伐于人者,其影响虽与内乱绝相类,而可以变侥幸性为功名心,变残忍性为敌忾心,变倾轧性而为自觉心,乃至变狡伪性而为谋敌心,变凉薄性而为敢死心,变苟且性而为自保心。”但梁启超在同一篇文章中,说明了国民多数因生计关系而产生的人性之腐败堕落的原因,较之鲁迅赞颂摩罗诗人之诚的理想人性,梁氏可能更近于现实:“夫世无论何代,地无论何国,故莫不有少数畸异绝俗之士,既非专制魔力所能束缚,亦非恒产因乏所能销磨。虽然,不可以律众人也。多数之人民,必其于抑事俯蓄之外而稍有所余裕,乃能自重而惜名誉,泛爱而好慈善,其脑筋有余力以从事于学问,以养其高尚之理想,其日力有余暇以计及于身外,以发其顾团体之精神。”
    [2]《鲁迅全集》1卷,第76页。
    [3]《鲁迅全集》1卷,第79页。
    [4]《鲁迅全集》1卷,第80页。
    [5]《鲁迅全集》1卷,第80页。
    [1]《鲁迅全集》1卷,第81页。
    [2]《鲁迅全集》1卷,第81-82页。
    [3]《鲁迅全集》1卷,第82-83页。
    [1]《鲁迅全集》1卷,第83页。
    [2]《鲁迅全集》1卷,第84页。
    [3]《鲁迅全集》1卷,第85页。
    [4]《鲁迅全集》1卷,第86-87页。
    [5]《鲁迅全集》1卷,第88-89页。鲁迅认为,这种“兽爱”与个体精神之“诚”相反,所谓“今之君子,日日言爱国者,于国有诚为人爱而不坠于兽爱者,亦仅见也。”(89页)
    [1]《鲁迅全集》1卷,第89-91页。
    [2]《鲁迅全集》1卷,第93页。
    [3]《鲁迅全集》1卷,第95页。
    [4]《鲁迅全集》1卷,第94-96页。
    [5]《鲁迅全集》1卷,第97页。
    [6]《鲁迅全集》1卷,第98页。
    [7]《鲁迅全集》1卷,第99页。
    [1]《鲁迅全集》1卷,第99-100页。
    [2]《鲁迅全集》1卷,第46页。
    [1]《鲁迅全集》1卷,第46页。
    [2]《鲁迅全集》1卷,第46页。
    [3]《鲁迅全集》1卷,第46页。鲁迅对“诚”的论述,与王阳明之心学密切相关,对此,可参考梁启超1926年作《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粱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904、4912、4913页。)
    [1]《鲁迅全集》1卷,第45页。
    [2]《鲁迅全集》1卷,第47页。
    [3]《鲁迅全集》1卷,第48页。
    [4]《鲁迅全集》1卷,第49页。
    [1]《鲁迅全集》1卷,第49-50页。
    [2]《鲁迅全集》1卷,第50页。
    [3]《鲁迅全集》1卷,第52页。
    [4]《鲁迅全集》1卷,第82页。
    [1]《鲁迅全集》1卷,第51-52页。梁启超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1年18号)中,对尼采的学说作过说明。
    [2]《鲁迅全集》1卷,第52页。
    [1]《鲁迅全集》1卷,第53页。
    [2]《鲁迅全集》1卷,第53-54页。
    [1]《鲁迅全集》1卷,第54页。
    [2]《鲁迅全集》1卷,第54-55页。
    [3]《鲁迅全集》1卷,第55页。
    [4]《鲁迅全集》1卷,第56页。
    [1]《鲁迅全集》8卷,第23页。
    [2]《鲁迅全集》8卷,第23-24页。
    [1]《鲁迅全集》8卷,第25页。
    [2]《鲁迅全集》8卷,第26页。
    [1]《鲁迅全集》8卷,第27页。
    [2]《鲁迅全集》8卷,第27-28页。
    [3]《鲁迅全集》8卷,第28页。
    [1]梁启超在《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一文中也使用了“刺取”一词,可作为参考:“然吾观今世之尊孔者不尔尔,最喜将孔子所谈之名理所述之政制,刺取其片词单语与今世之名理政制相类似者,而引申附会之,以诧于他国曰:是固吾孔子所已知已言也。”(第2813页)我想,鲁迅在此处运用“刺取”一词,是否意味着他认为尼采在运用作为“科学”精神之产物的“达尔文进化之说”反对基督教。这是尼采对前者的“误读”?而鲁迅所理解的体现了“科学”精神的科学家,则以“思虑学术志行,大都博大渊邃,勇猛坚贞,纵迕时人不惧”等精神,与宗教信仰同。
    [2]《鲁迅全集》8卷,第28-29页。
    [3]《鲁迅全集》8卷,第29-30页。
    [4]《鲁迅全集》8卷,第31页。
    [1]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2]《鲁迅全集》8卷,第101页。
    [3]《鲁迅全集》3卷,第149页。
    [4]《鲁迅全集》6卷,第464页。
    [5]《鲁迅全集》2卷,第177页。
    [6]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78、80页。
    [1]《鲁迅全集》3卷,第531页。
    [2]《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刊于抱一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1923年2月出版。
    [3]《新民说十一》,《新民丛报》1年11号。
    [1]《支那人之特质》(译自日本《朝日新闻》),《清议报全编》卷八,《第二集·丁》,横滨新民社辑印。本论文引述部分是中国人就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评价的评价。
    [2]《解殖与民族主义》,许宝强、罗永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172-173页。
    [3]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0、91页。
    [4]这种交卷意识,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晚清以降有关个体精神之“诚”的伦理要求之“梦”的持守,是对五四新文化阵营所倡导的思想革命等等的回应。
    [5]《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期。
    [1]《鲁迅全集》10卷,第161页。
    [2]《鲁迅全集》1卷,第240页。
    [3]《鲁迅全集》4卷,第511页。
    [4]《鲁迅全集》4卷,第96页。
    [5]《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横滨新民社辑印。文中说明了列强看待中国人的态度:“彼眈眈逐逐以一鼾睡而目尽我中国人”,与鲁迅在此处用“熟睡”一词,在语义与之相同。
    [1]《鲁迅全集》4卷,第512、513页。
    [2]《鲁迅全集》4卷,第97页。
    [3]《鲁迅全集》1卷,第283页。
    [1]《鲁迅全集》6卷,第485、487、488、488-489页。
    [2]《鲁迅全集》1卷,第241、283-284、284、284-285页。
    [3]《鲁迅全集》4卷,第15页。
    [4]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5]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3页。
    [6]《鲁迅全集》6卷,第500页。
    [7]《国外鲁迅研究论文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1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2]《论中国人种之将来》,《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3]《宪法与宗教》,《新青年》2卷3号。
    [1]《鲁迅全集》7卷,第408页。
    [2]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阎小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页。
    [1]《鲁迅全集》4卷,第512页。
    [2]《鲁迅全集》3卷,第513页。
    [1]《鲁迅全集》8卷,第27页
    [2]《鲁迅全集》8卷,第29页
    [3]《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0、71页。
    [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5-36、29页。
    [2]关于此点,可以参照恽代英的《论信仰》一文(《新青年》3卷5号):“凡无智识或智识简单之人”“亦仍自有其信仰”,“此自有之信仰为何?曰:信仰法律制裁,信仰社会制裁,信仰良心制裁,是皆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故谓之信仰,不谓之智识也。此三种制裁之信仰,其效力决不小于神之制裁之信仰。”因为这“三种制裁为当时社会方俗习惯之反映”,“本质上亦应较为合理可信”。
    [1]《“脸谱”“打把子”》,《新青年》第5卷4号。
    [2]《我的旧戏观》,《新青年》第5卷4号。
    [1]《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2]《鲁迅全集》2卷,第230页。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连书店2005年版,第428页。
    [2]《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刊于抱一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1923年2月出版。
    [1]《鲁迅全集》3卷,第446页。
    [2]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3]《爱国论一》,《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4]《爱国论三》,《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5]《鲁迅全集》1卷,第220-221页。
    [6]《卫灵公篇·第十五》,《论语》。
    [7]《鲁迅全集》1卷,第221页。
    [1]转引自曹聚仁:《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2]《鲁迅全集》1卷,第163页。
    [3]《鲁迅全集》4卷,第103页。
    [4]《鲁迅全集》3卷,第266页。
    [5]《鲁迅全集》7卷,第304、304-305、305页。
    [6]《鲁迅全集》1卷,第407页。
    [7]《鲁迅全集》1卷,第172页。
    [8]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1]《鲁迅全集》3卷,第16页。
    [2]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3]考虑到分析《风波》的完整性,我把叙述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放在愚弱国民形象系列中。
    [4]《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
    [1]《鲁迅全集》4卷,第543页。
    [1]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21、21-22页。
    [2]《鲁迅全集》3卷,第252页。
    [1]《新民说二十五》,《新民丛报》3年24号。
    [2]《鲁迅全集》5卷,第242页。
    [3]《鲁迅全集》3卷,第26页。
    [1]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页。
    [1]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2]《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4年3号。
    [3]《鲁迅全集》3卷,第101-102页。
    [4]汉娜·阿伦特:《论革命》,陈周旺译,刘东主编,彭刚副主编,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33-37页。
    [1]《鲁迅全集》3卷,第379页。
    [1]《鲁迅全集》1卷,第355页。
    [1]《鲁迅全集》6卷,第609页。
    [2]《鲁迅全集》6卷,第501页。
    [1]《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8-2979页。
    [2]《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9-2982页。
    [1]梁启超对“真我”实现方式的探索,可参见他在1926年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913-4914页。)一文,在一定程度上,王氏的思考也是当时梁启超给出的个体精神至“诚”的途径之一。
    [2]《鲁迅全集》5卷,第42页。
    [3]《鲁迅全集》8卷,第339页。
    [4]《鲁迅全集》4卷,第568、569页。
    [5]《鲁迅全集》3卷,第96页。
    [6]《鲁迅全集》1卷,第345页。
    [7]《鲁迅全集》5卷,第457页。
    [1]对于本论文中涉及的《白光》、《长明灯》中的伪士来说,叙述者侧重于人物所“知”的所谓旧道德,如《白光》中通过科举为国、为民的伦理,《长明灯》中的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同宗同祖人间的“仁慈”之德。
    [2]《鲁迅全集》1卷,第275页。
    [1]《鲁迅全集》5卷,第439页。
    [2]《鲁迅全集》5卷,第482页。
    [3]《鲁迅全集》1卷,第125页。
    [1]《鲁迅全集》3卷,第17页。
    [2]《鲁迅全集》3卷,第21页。
    [3]《五年来之教训》,《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1页。
    [4]《尽心章句·上·五》,《孟子》。
    [5]《国民十大元气论》,《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6]联系晚清以降有关“病”与“药”的意象,鲁迅关于生物进化的论点,尤其是对复古者的论调的反对,“吉光屯”、“蝗虫”和“猪嘴瘟”的象征意味就不难理解。
    [1]《鲁迅全集》3卷,第140页。
    [2]《鲁迅全集》1卷,第137页。
    [3]《新民说二十四》,《新民丛报》3年1号。
    [1]《鲁迅全集》11卷,第90页。
    [2]《鲁迅全集》1卷,第194页。
    [3]《鲁迅全集》5卷,第85页
    [1]《鲁迅全集》1卷,第116页。
    [2]《鲁迅全集》1卷,第350页。
    [3]这一动作与鲁迅的以下论述相连,可见其用意所在:“部中风气日趋日下,略有人状者已寥寥不多见。”“大约将来人道主义终当胜利,中国虽不改进,欲为奴隶,而他人更不欲用奴隶;则虽渴想请安,亦是不得主顾,只能侘傺而死。如是数代,则请安磕头之瘾渐淡,终必难免于进步矣。”(《鲁迅全集》11卷,第353-354页。)
    [1]《鲁迅全集》5卷,第232-233页。
    [2]《鲁迅全集》5卷,第91页。
    [3]《鲁迅全集》11卷,第369、370页。
    [1]《鲁迅全集》1卷,第296页。
    [2]《鲁迅全集》1卷,第138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05页。
    [4]《鲁迅全集》2卷,第256页。
    [5]《复古思潮评议》,《梁启超文集》(下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页。
    [1]《鲁迅全集》5卷,第463、474、480页。
    [2]《复古思潮评议》,《梁启超文选》(下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版,第519页。
    [3]《鲁迅全集》4卷,第516页。
    [1]鲁迅对“正经”与“滑稽”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可参考《鲁迅全集》5卷,第342页。
    [2]《鲁迅全集》5卷,第193、194页。
    [3]《宪问篇·第十四》,《论语》。
    [4]《鲁迅全集》3卷,第34页。
    [5]《鲁迅全集》3卷,第17页。
    [1]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2]《鲁迅全集》3卷,第244页。
    [1]《鲁迅全集》2卷,第112页。
    [2]《鲁迅全集》8卷,第341页。
    [3]《鲁迅全集》5卷,第345页。
    [1]曹聚仁:《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2]此处的“故事”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中对叙事作品中的事件的特指,即从叙述文本中抽出的、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逻辑关系排列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与作为符号琏出现的等待释义的“叙述文本”相对。
    [3]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阎小妹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1]我对《野草》中的部分篇目的解读,是在阅读一些著作的基础上,(如孙玉石:《<野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提出自己的肤浅看法。
    [2]《鲁迅全集》3卷,第111页。
    [3]《鲁迅全集》1卷,第217页。
    [4]《鲁迅全集》1卷,第224-225页。
    [5]《鲁迅全集》3卷,第201页。
    [6]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充分的证据来作索隐式的人物考证,但是否可作大胆猜想,爱姑与婆家的关系、爱姑的反抗和争辩,是否就是“公理”持有者眼中的女师大学生与女校长之间的关系?等等。
    [1]《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433-434页。
    [2]民:《普及革命》,《新世纪》第15号,1907年9月28日。
    [3]《释革》,《新民丛报》1年22号。梁启超思考了内乱与人们的德性的关系的复杂性,可参考《新民说二十三:论私德》(《新民丛报》38-39号合本)中的论述。
    [1]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2]《鲁迅全集》5卷,第89、90页。
    [3]《鲁迅全集》3卷,第16页。在这一点上,梁启超在1906年推测了革命,涉及检验参与革命的人物与个体精神之“诚”的距离,认为革命可能会产生与之要建立的民主共和国家相反的结果:“民主专制政体之所由起,必其始焉有一非常之豪杰,先假军队之力,以揽收一国实权。然此际之新主治者,必非以此单纯之实力而能为功也。而自顾己所有之权利,以比诸他国神圣不可侵犯之君主,而觉其浅薄无根柢也。于是不得不求法律上之名义,即国民普遍投票之选举是也。彼篡夺者,既已于实际掌握国权,必尽全力以求得选。而当此全社会渴望救济之顷,万众之视线,咸集于彼之一身,故常以可惊之大多数,欢迎此篡夺者。而芸芸亿众,不惜举其所血泪易得之自由,一旦而委诸其手,又事所必至,理所固然也。何也?彼时之国民,固已厌自由如腐鼠,畏自由如蛇蝎也。”(《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4年3号。)
    [4]判断依据有两点,一,鲁迅写作此小说的时间;二、在五四时期写下的一些回忆文章,如随感录《五十六“来了”》(《鲁迅全集》1卷,第348页。)
    [1]《鲁迅全集》2卷,第313-314页。
    [2]《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0页。
    [3]《新民说二十五》,《新民丛报》3年24号。
    [1]《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4年3号。
    [2]《鲁迅全集》3卷,第141页。
    [3]《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0页。
    [1]《敬告留学生诸君》,《新民丛报》1年15号。
    [2]爱国者:《论留学生之责任与其箴言》,《新民丛报》1年16号。
    [3]《敬告留学生诸君》,《新民从报》1年15号。
    [1]《箴新党论》,《民报》10号。
    [2]此字下半部分为“尔”,上半部分看不清楚。
    [3]此字为全包围结构,部首为“口”,里面包围部分看不清楚。
    [4]观云:《中国近日之多数说及其处置之法》,《新民丛报》3年3号。
    [5]《鲁迅全集》1卷,第29页。
    [6]在建立现代民族国家和革命中,学生团体及其成立之政党应该选择的伦理道德问题,可参见《论党》,(香港《华字日报》,《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横滨新民社辑印。)文中论述了政党成立后的责任、政党成立的目的:“一为公理,二为同德,三为合力,有公理以相济,有同德艺相联,有合力以相并,夫而后自成团体,可以任天下之艰巨。”关于成立政党的用意,秦猛认为:“保一国之主权”,“使政府欲奴我人民,我国人立一党以抗拒之;使政府欲刮我脂膏,我国人立一党以争辩之;使政府欲夷我国家,我国人立一党以保全之;使政府欲塞我聪明,我国人立一党以开通之;政府欲侵我自由,我国人立一党以颠覆之可也”。(秦猛:《论非立大政党不足以救将亡之中国》,《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1]彗广:《论功名心》,《新民丛报》37号。
    [2]曹聚仁曾提到:“要替鲁迅写上一段革命的光荣历史,也未始不可的;但我们看了《阿Q正传》,看了赵秀才、假洋鬼子和阿Q的盘辫子革命,说鲁迅也是辛亥革命的战士,就几乎等于讽刺他了。”(《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1]《万章章句·下》,《孟子》。
    [2]《万章章句·下》,《孟子》。
    [3]《鲁迅全集》7卷,第398页。
    [4]《鲁迅全集》3卷,第256页。
    [5]《鲁迅全集》8卷,第89页。
    [6]《鲁迅全集》1卷,第166、167、169页。
    [7]《鲁迅全集》2卷,第189、191页。
    [8]《鲁迅全集》1卷,第325页。
    [9]竹内好:《近代的超克》,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93页大意。
    [1]《鲁迅全集》2卷,第205页。
    [2]《鲁迅全集》10卷,第195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58-359页。
    [4]《鲁迅全集》1卷,第360-361、364、366页。
    [1]梁启超在《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2页。)一文中指出,“所谓道德者,须人人竭诚信奉,可以反求诸己,施诸他人,此心泰然,所向无阻。否则难免良心之责备,为社会所不容。如此,道德的权威方能存在,不然无论你多大的力量,亦是不能维持的。”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3]《鲁迅全集》11卷,第452页。
    [4]《鲁迅全集》1卷,第362页。
    [5]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6]《鲁迅全集》7卷,第104页。
    [1]《梁惠王章句·下·五》,《孟子》。
    [2]《鲁迅全集》3卷,第142页.
    [3]《鲁迅全集》11卷,第457页。
    [4]《鲁迅全集》4卷,第467、468-469页。
    [5]《鲁迅全集》5卷,第482页。可参考杜亚泉在《死之哲学》(《东方杂志》)15卷3号)一文中对中西之生死观进行的对比,可作为理解鲁迅及异端之生死观的参考:“我中国社会,自古迄今,皆以死为最可恐怖之境。贤哲之士,概以好生恶死为人之常情;下等社会,更参以迷信,如地狱刀锯之惨,森罗殿讯鞫之严,益足以增其恐怖。虽政治家道德家,对于忠臣烈妇之自杀,亦常加以奖励,舍生取义,杀身成 仁之说,亦垂为格言;近世革命家,更输入欧洲思想,以‘不自由毋宁死'一语,鼓吹其流血革命之主义,然吾人之观念,终与欧人不同。吾人皆以死为受苦痛之事,故以自杀为义务,于不能避免时勉为之;欧人则以死为脱离苦痛之事,以自杀为权利,可以自由之意志处置之。死之观念不同如斯,则吾人之怖死,甚于欧人,亦无怪其然。吾国军队之怯弱,民气之委靡,官吏之贪黩,皆由怖死之一念而来;然国民之勤勉节俭、耐苦忍辱,较胜于欧人者,亦未始不由于此。盖对于死之观念既异,则对于生之观念,亦自然不同。吾人之所谓生,乃仅仅不至于死之谓。故虽为缺乏之生、烦恼之生、屈辱之生,吾人皆视为较愈于死。除生命之外,一切意志欲望,凡非生之所必须者,皆当裁抑之、镇压之,或屏绝之。故其生之观念,属于狭义,所谓消极的生活、平面的生活是也。欧人之所谓生,非仅保其生命而已。既有生命,则凡与生命相随伴之意志欲望等,务使其发达畅遂;若意志欲望被窒塞,而仅余生命,毫无意味,不如死之为愈。故其生之观念,属于广义,所谓积极的生活,直立的生活是也。若以生命譬之为火,吾人之火,仅以不至于熄灭为限度,而在限度以内,务竭力节减燃料,虽光度甚弱,热力甚微,亦所勿恤,盖恐燃料尽则火不能保也。欧人之火,光必明,热必烈,愈明愈热则愈佳,而燃料在所不计,若燃料不足,则熄灭亦不以为意。”
    [1]《鲁迅全集》3卷,第49、50页。
    [2]《鲁迅全集》10卷,第166、167、169页。
    [3]《鲁迅全集》3卷,第505页。
    [1]《八佾篇·第三》,《论语》。
    [2]周作人、周建人:《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3]《鲁迅全集》5卷,第44-45、45页。
    [4]《鲁迅全集》3卷,第148页。对此叙述,可以参见梁启超在《教育应用的道德公准》(《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3页。)一文中的论述。就道德之诚实问题,他指出:“中国何尝不讲诚实呢?设使社会上不带几分假,终是行不通,甚且说你是不道德。譬如父母死了,哀恸是人情之常,但是哀恸亦是因人不同,且不必整天的在那里哀恸。晋朝嵇康父母死了,每天吃饭喝酒,同平常一样,但是他伤心起来,便号啕大哭,哭过了后,浑身变色。不过他不但没有挨饿,反而饮酒,在这道德上有什么妨碍呢?现在的人,父母死了,必要卧苫枕块,穿麻扶杖,才算哀恸。设使一个人不卧苫枕块,穿麻扶杖,却披上一件大红绣袄,他虽然哀恸到十二分,社会责备他说他不孝,不道德,反之,他纵然毫无哀恸,而穿上麻服,社会也就无言可说。这不是社会奖励虚伪吗?”
    [5]《说希望》,《新民丛报》31号。
    [6]《希望与失望》,《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40-41号合本。
    [7]《国民之自杀》,《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40-41号合本。
    [1]《鲁迅全集》1卷,第138页。
    [2]《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2卷4号。
    [3]《鲁迅全集》3卷,第94-95、95页。
    [4]《鲁迅全集》3卷,第3-5页。
    [1]《鲁迅全集》4卷,第519页。
    [2]《鲁迅全集》8卷,第151、152页。
    [3]《鲁迅全集》3卷,第183、111页。
    [4]《鲁迅全集》2卷,第292页。
    [5]《鲁迅全集》1卷,第360-361页。
    [6]《鲁迅全集》3卷,第83页。
    [7]《鲁迅全集》3卷,第453页。
    [1]《鲁迅全集》2卷,第221-222页。
    [2]《鲁迅全集》3卷,第454页。
    [3]鲁迅在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中曾引用有岛武郎的话,表达了“对于一切幼者的爱”:“你们若不是毫不客气的拿我做一个踏脚,超越了我,向着高的远的地方进去,那便是错的。”“我爱过你们,而且永远爱着。这并不是说,要从你们受父亲的报酬,我对于‘教我学会了爱你们的你们'的要求,只是受取我的感谢罢了……像吃尽了亲的死尸,贮着力量的小狮子一样,刚强勇猛,舍了我,踏道人生上去就是了。”“你们该从我的倒毙的所在,跨出新的脚步去。但那里走,怎么走的事,你们也可以从我的足迹上探索出来。幼者啊!将又不幸又幸福的你们的父母的祝福,浸在胸中,上人生的旅路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全集》1卷,第362-363页。)
    [4]《鲁迅全集》3卷,第456页。
    [5]《鲁迅全集》1卷,第140、132、135页。
    [6]中国之新民:《余之生死观》,《新民丛报》3年11号。
    [1]《鲁迅全集》1卷,第119、120页。
    [2]《鲁迅全集》2卷,第189、191、192页。
    [1]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7、208、210、212页。
    [2]《鲁迅全集》2卷,第173页注释一。
    [3]《鲁迅全集》2卷,第172页。
    [4]《鲁迅全集》11卷,第6页。
    [5]《鲁迅全集》2卷,第210页。
    [1]《鲁迅全集》11卷,第430-431页。
    [2]《鲁迅全集》11卷,第15、16、20-21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21-322页。
    [4]“住”的意思,在我的理解,是指生命的灭亡或停止的意思。可参照“他于是废然而去了,我仍旧废然而住,自愧无以对‘不耻下问'的朋友们。”(《鲁迅全集》1卷,第174页。)
    [1]《鲁迅全集》11卷,第431页。
    [2]《鲁迅全集》11卷,第455页。
    [3]《鲁迅全集》2卷,第192页。
    [4]《鲁迅全集》2卷,第167页。
    [1]《鲁迅全集》11卷,第430-431页。
    [2]《鲁迅全集》11卷,第79-80页。
    [3]《鲁迅全集》11卷,第353页。
    [4]《鲁迅全集》3卷,第48-49页。
    [5]《鲁迅全集》5卷,第4页。
    [6]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1页。
    [2]鲁迅说,“只是在自己,却还不能毅然决然将他毁灭,还想借此暂时看看逝去的生活的余痕。”(《鲁迅全集》1卷,第287页。)
    [3]《鲁迅全集》6卷,第411页。
    [4]《鲁迅全集》1卷,第354页。
    [1]《鲁迅全集》3卷,第43、45页。
    [2]《鲁迅全集》3卷,第51页。
    [1]《鲁迅全集》1卷,第263页。
    [1]耿传明:《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2期。
    [2]《鲁迅全集》1卷,第162、163页。
    [1]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2]《释革》,《新民从报》1年22号。
    [1]《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2]《敬告吾同业诸君》,《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通论》,横滨新民社辑印。
    [3]欧榘甲:《论中国当知自由之理》,《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4]周作人:《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的梦》,《新青年》4卷5号。
    [1]《鲁迅全集》11卷,第35、40、46、75页。
    [2]《鲁迅全集》1卷,第4页。
    [3]《鲁迅全集》11卷,第353页。早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伦》中,鲁迅把对污浊之平和的批判与他对老子之说的批判相连。(《鲁迅全集》1卷,第66-68、56页。)关于“食人民族”一说,可参见本论文第54页的相关注释。蒋观云在《厌世主义》一文中提到:“彼野蛮之俗,人与物相食,人与人相食。(上古野蛮时代曾有食人之俗,今日于河海沿岸发见之厨芥丘,不但见当日人类为食髓,故遗有动物之管状骨,又有打破人类之管状骨,又……)于危险残虐之中,送其一生,而无人生之况味者无论矣。”
    [4]王富仁从道教文化与中国老百姓的关系出发,论述了道教的复杂性,认为鲁迅有关“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思考,更注重对道教文化虚幻性的批判。(《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8-139页。)对于道教,粱启超认为,一方面它应对造成怯懦巧滑之中国国民劣根性负责任,另一方面又在道教反抗“相率于伪”的“烂熟之文明”意义上,对道教思想的价值进行了肯定。(《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6-3658页。)
    [1]《尽心章句·下·三十七》,《孟子》。
    [2]章太炎:《演说录》,《民报》6号。
    [3]观云:《中国近日之多数说及其处置之法》,《新民丛报》3年3号。
    [4]《鲁迅全集》3卷,第103页。
    [1]《鲁迅全集》7卷,第397页。
    [2]《鲁迅全集》3卷,第457页。
    [3]《滕文公章句·上·四》,《孟子》。
    [4]《离娄章句·下·二十八》,《孟子》。
    [5]《学而篇·第一》,《论语》。
    [6]《颜渊篇·第十二》,《论语》。
    [7]《尽心章句下·十六·三十一》,《孟子》。
    [8]《离娄章句上·五》,《孟子》。
    [9]《革命之道德》,《民报》第8号。
    [1]《吃人与礼教》,《新青年》6卷6号。
    [2]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页。
    [3]《保教非所以尊孔说》,《新民丛报》1年2号。
    [4]《复古思潮评议》,《梁启超文集》(下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版,第517-518页。
    [5]在1915年的《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一文中,梁启超提到孔子教义对当时社会的作用:“孔子教义第一作用是在养成人格。读者若稍治当代教育史,当能知英国之教育常以养成人格为其主要精神,而英之所以能久霸于天地,则亦以此。而人格之纲领节目及其养成之程序,惟孔子所教为大各,使人能率循之以自淑而无所假于外,此孔子之圣所以为大为至也。问者曰:斯固然矣,然遂得谓实际裨益于今日乎?答曰:社会凡百事物,今大与古异,东亦与西异,独至人之生理与其心理,则常有其所同然者存,孔子察之最明,而所以导之者最深切,故其言也,措诸四海而皆准,俟诸百世而不惑,岂惟我国,推之天下可也,岂惟今日,永诸来劫可也。”(第2813页)
    [1]《鲁迅全集》6卷,第316、317-318页。
    [2]《鲁迅全集》3卷,第328、333、332、327页。
    [3]《鲁迅全集》5卷,第47页。
    [4]《鲁迅全集》1卷,第330、137页。
    [5]《鲁迅全集》5卷,第205页。
    [1]《鲁迅全集》7卷,第410页。
    [2]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孙歌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第141页。
    [3]《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卷4号。
    [4]《鲁迅全集》1卷,第137页。
    [1]《鲁迅全集》1卷,第256页。
    [2]《尽心章句·下·二十》,《孟子》。
    [3]《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480-481页。
    [4]《鲁迅全集》1卷,第313页。
    [1]《鲁迅全集》3卷,第139页。
    [2]《鲁迅全集》1卷,第291页。
    [3]《鲁迅全集》1卷,第368页。
    [4]《鲁迅全集》1卷,第291、332、368、311页。
    [1]《共同感情之必要论》,《新民丛报》3年9号。
    [2]《现政府与革命党》,《新民丛报》4年17号。
    [3]《鲁迅全集》10卷,第168页。
    [1]《鲁迅全集》3卷,第532页。
    [2]《论发辫原由》,《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旧金山文兴日报》,横滨新民社辑印。
    [1]《鲁迅全集》1卷,第317页。
    [2]《鲁迅全集》1卷,第159、160页。
    [3]《鲁迅全集》3卷,第22页。
    [4]观云:《中国近日之多数说及其处置之法》,《新民丛报》3年3号。
    [5]《鲁迅全集》5卷,第12页。
    [1]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创刊号。
    [2]《鲁迅全集》4卷,第62页。
    [1]《鲁迅全集》2卷,第181页。
    [1]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第136、136-137页。
    [2]《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第2609页。
    [3]《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第324页。
    [1]《鲁迅全集》4卷,第36页。
    [2]《鲁迅全集》4卷,第234页。
    [1]《鲁迅全集》11卷,第440、442页。
    [1]《鲁迅全集》4卷,第497页。
    [2]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43页。
    [1]温儒敏:《浅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2期。
    [1]《鲁迅全集》(1-1l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版。
    [2]《论语》。
    [3]《孟子》。
    [4]《中庸》。
    [5]《大学》。
    [6]《格陵之学说》,《新民丛报》4年23号。
    [7]《纪事 纪七月十五日欢迎章炳麟枚叔先生事》,《民报》6号。
    [8]《论党》,香港《华字日报》,《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横滨新民社辑印。
    [9]《论发辫原由》,《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旧金山文兴日报》,横滨新民社辑印。
    [10]《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专论》,横滨新民社辑印。
    [11]《支那人之特质》,日本《朝日新闻》,《清议报全编》卷八,《第二集·丁》,横滨新民社辑印。
    [12]爱国者:《论留学生之责任与其箴言》,《新民丛报》1年16号。
    [13]陈独秀:《调和论与旧道德》,《新青年》7卷1号。
    [14]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1卷4号。
    [15]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新青年》1卷2号。
    [16]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第5卷1号。
    [17]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
    [18]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2卷4号。
    [19]陈独秀:《随感录十四》,《新青年》5卷1号。
    [20]陈独秀:《宪法与宗教》,《新青年》2卷3号。
    [21]陈独秀:《本志宣言》,《新青年》7卷1号。
    [22]陈独秀:《质问东方杂志记者》,《新青年》5卷3号。
    [23]成仿吾:《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洪水》1卷6号。
    [24]杜亚泉:《个人之改革》,《东方杂志》10卷12号。
    [25]杜亚泉:《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16卷11号。
    [26]杜亚泉:《接续主义》,《东方杂志》11卷1号。
    [27]杜亚泉:《精神救国论续二》,《东方杂志》10卷3号。
    [28]杜亚泉:《迷乱之现代人心》,《东方杂志》15卷4号。
    [29]杜亚泉:《死之哲学》,《东方杂志》)15卷3号。
    [30]杜亚泉:《现代文明之弱点》,《东方杂志》9卷11号。
    [31]杜亚泉:《言论势力失坠之原因》,《东方杂志》15卷12号。
    [32]杜亚泉:《再论新旧思想之冲突》,《东方杂志》13卷4号。
    [33]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4卷4号。
    [34]杜亚泉:《中国政治革命不成就及社会革命不发生之原因》,《东方杂志》16卷4号。
    [35]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文化批判》创刊号。
    [36]佛苏:《论责任心与名誉心之利害》,《新民丛报》4年6号。
    [37]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
    [38]彗广:《论功名心》,《新民丛报》37号。
    [39]蒋观云:《共同感情之必要论》,《新民丛报》3年9、10、11、12号。
    [40]蒋观云:《冷的文章 热的文章》,《新民丛报》4年4号。
    [41]蒋观云:《平等说与中国旧伦理之冲突》,《新民丛报》3年22号。
    [42]蒋观云:《厌世主义》,《新民丛报》42-43号合本。
    [43]蒋观云:《中国近日之多数说及其处置之法》,《新民丛报》3年1、3号。
    [44]蒋观云:《中国兴亡—问题论》,《新民丛报》31号。
    [45]蒋梦麟:《何谓新思想》,《东方杂志》17卷2号。
    [46]蒋梦麟:《新旧与调和》,《晨报》(1919年10月14日)。
    [47]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4卷5号。
    [48]梁启超:《爱国论三》,《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49]梁启超:《爱国论一》,《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50]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说》,《新民丛报》1年2号。
    [51]梁启超:《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52]梁启超:《答和事人》,《新民丛报》42-43号合本。
    [53]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54]梁启超:《国民之十大元气》(又名《文明之精神》),《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55]梁启超:《国民之自杀》,《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40-41号合本。
    [56]梁启超:《过渡时代论》,《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57]梁启超:《呵旁观者文》,《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58]梁启超:《积弱溯源论》,《清议报全编》卷七,《第二集·丙·名家著述·中国近十年史论·第四》,横滨新民社辑印。
    [59]梁启超:《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1年18号。
    [60]梁启超:《敬告留学生诸君》,《新民丛报》1年15号。
    [61]梁启超:《敬告吾同业诸君》,《清议报全编》卷二十六,《群报撷华·下·通论》,横滨新民社辑印。
    [62]梁启超:《开明专制论》,《新民丛报》4年3号。
    [63]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期。
    [64]梁启超:《论政治能力》,《新民丛报》3年14号。
    [65]梁启超:《论中国人种之将来》,《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66]梁启超:《论宗教家与哲学家之长短得失》,《新民丛报》1年18号。
    [67]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68]梁启超:《释革》,《新民丛报》1年22号。
    [69]梁启超:《说希望》,《新民丛报》31号。
    [70]梁启超:《文野三界之别》,《饮冰室自由书》,《清议报全编》卷六,《名家著述·三》,横滨新民社辑印。
    [71]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刊于抱一编《最近之五十年》,申报馆1923年2月出版。
    [72]梁启超:《希望与失望》,《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40-41号合本。
    [73]梁启超:《夏威夷游记》(1899年11月27日)。
    [74]梁启超:《现政府与革命党》,《新民丛报》4年17号。
    [75]梁启超:《新民说二十三》,《新民丛报》38-39、40-41、46-48号合本。
    [76]梁启超:《新民说二十四》,《新民丛报》3年1号。
    [77]梁启超:《新民说二十五》,《新民丛报》3年24号。
    [78]梁启超:《新民说三》,《新民丛报》1年3号。
    [79]梁启超:《新民说十二》,《新民丛报》1年12号。
    [80]梁启超:《新民说十三》,《新民丛报》1年14号。
    [81]梁启超:《新民说十一》,《新民丛报》1年11号。
    [82]梁启超:《新民说四》,《新民丛报》1年4号。
    [83]梁启超:《新民说五》,《新民丛报》1年5号。
    [84]梁启超:《新民说一》,《新民丛报》1年1号。
    [85]梁启超:《新史学》,《新民丛报》1年1号。
    [86]麦孟华:《说奴隶》,《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87]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学衡》第1期。
    [88]民:《普及革命》,《新世纪》第15号,1907年9月28日。
    [89]欧榘甲:《论中国当知自由之理》,《清议报全编》卷一,《第一集·上之上·本馆论说·一·通论·上》,横滨新民社辑印。
    [90]秦猛:《论非立大政党不足以救将亡之中国》,《清议报全编》卷二,《本馆论说·二·通论·下》,横·滨新民社辑印。
    [91]深作安文:《人格论》,光益译,《新民丛报》4年23号。
    [92]吴虞:《吃人与礼教》,《新青年》6卷6号。
    [93]西村:《西村博士自识录》,《新民丛报》1年18号。
    [94]恽代英:《论信仰》,《新青年》3卷5号。
    [95]张定璜:《鲁迅先生》,《现代评论》,1卷1期,1卷8期。
    [96]张厚载:《“脸谱”“打把子”》,《新青年》第5卷4号。
    [97]张厚载:《我的旧戏观》,《新青年》第5卷4号。
    [98]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甲寅》周刊1卷9号。
    [99]章士钊:《评新文学运动》(《甲寅》周刊1卷14号。
    [100]章太炎:《革命之道德》,《民报》8号。
    [101]章太炎:《国家论》,《民报》17号。
    [102]章太炎:《俱分进化论》,《民报》7号。
    [103]章太炎:《人无我论》,《民报》11号。
    [104]章太炎:《无神论》,《民报》8号。
    [105]章太炎:《五无论》,《民报》16号。
    [106]章太炎:《演讲录》,《民报》6号。
    [107]章太炎:《箴新党论》,《民报》10号。
    [108]知白:《中国教育问题之根本研究》,《新民丛报》4年21号。
    [109]中岛立造:《泰西伦理学变迁之大势》,黄国康译,《新民丛报》4年21号。
    [110]周作人:《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的梦》,《新青年》4卷5号。
    [111]耿传明:《两种伟大与两种激情》,《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2期。
    [112]温儒敏:《浅谈困扰现代文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2期。
    [113]曹聚仁:《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14]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115]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三联书店 2000年版。
    [116]胡尹强:《鲁迅:为爱情作证——破解<野草>世纪之谜》,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年版。
    [117]雷蒙德·威廉斯:《关键词》,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
    [118]李长之、艾芜等:《吃人与礼教——论鲁迅(一)》,孙郁、张梦阳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19]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鲁迅<野草>探秘》,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20]李新宇:《鲁迅的选择》,河南出版社 2003年版。
    [121]梁启超:《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 1999年版。
    [122]梁启超:《梁启超文集》(下),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7年版。
    [123]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年版。
    [124]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125]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2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8年版。
    [127]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128]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连书店 2005年版。
    [129]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30]孙玉石:《<野草>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131]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132]土居健郎:《日本人的心理结构》,阎小妹译,商务印书馆 2006年版。
    [133]丸山升:《鲁迅·革命·历史》,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34]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35]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年版。
    [136]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37]王乾坤:《回到你自己》,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年版。
    [138]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139]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版。
    [140]维特根斯坦:《文化与价值》,许志强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版。
    [14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42]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文化出版社 2006年版。
    [143]伊藤虎丸:《鲁迅 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144]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李冬木译,孙玉、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45]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146]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上海三联书店 1997年版。
    [147]周作人、周建人:《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一)》,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48]周作人、周建人:《书里人生——兄弟忆鲁迅(二)》,孙郁、黄乔生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49]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
    [150]《大先生鲁迅》,颜汀编选,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
    [151]《国外鲁迅研究论集》,乐黛云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年版。
    [152]《解殖与民族主义》,许宝强、罗永生选编,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153]《批评空间的开创: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中心 1998年版。
    [154]《文化与公共性》,汪晖、陈燕谷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
    [155]《文学新思维》(下卷),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156]《文学新思维》(中卷),朱栋霖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