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从改水运动入手的回溯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近现代太湖流域的水质环境变迁与饮水改良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评析、充分挖掘资料的基础上,从环境、政府、社会、技术四个层面探讨了晚清至改革开放初期太湖流域水质环境变迁过程与饮水改良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展现这一复杂的历史过程。
     在开埠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随着西文工业的传入,城市的扩张,太湖流域地表水水质环境变迁机理经历了一个由自然的污染向人为的工业污染和化学污染转化过程。在晚清时期,水体污染主要是由河流自然的淤塞与居民生活造成,水质恶化主要发生几个大的城市;民国时期,特别是一战后,因各地工业的发展,工业与化学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逐渐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以致污染面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了水质污染与饮水危机;解放后,这种污染进一步延续,并扩大到广大乡村地区,地表水水质彻底恶化,饮水危机全面暴发。
     面对不断恶化的饮用水水质,中国传统的有关水源保护知识与体系显得有些苍白无力。清代的饮水改良尚未成为官方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成效与范围都十分有限。民国时期的改水活动已相当成熟,特别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饮水改良作为各级政府日常工作内容之一,在各地广泛推行起来。同时,颁布了部门齐全、种类繁多的法律法规,规范饮水改良活动,有力的推动了改水活动的展开。不过,改水活动虽然在一些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经费缺乏以及战争的影响,最终常常无法得到完整的实施,完美的改良计划只是停留在纸上。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改水活动,虽说在城区通过建设自来水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缺乏经费与科学指导,以运动形式,按照任务,强行推广土井。在要求农民自筹开挖土井经费与材料的情况下,为完成任务,农民一再降低土井的标准,最终导致开挖了数量庞大泥井,这些泥井完全不合卫生,水质很差,农民大都不使用的,饮水条件基本没有得到改善。直到拨乱反正以后,农村地区才开始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改水活动。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changes of water quality and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in Taihu Lake Basin.
     With the incoming industrial and urban expansion since 1842, the mechanism of environmental changed from natural pollution to industrial pollution and chemical pollutio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the water pollution was mainly blocked by the river and the crisis of drinking water was mainly in several large citie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especially after World War I, due to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any rivers were polluted. So more and more cities have drinking water crisis. After the liberation, industrial pollution expand to the rural areas. Almost all rivers were polluted and the crisis of drinking water outbreak in all area of Taihu Lake Basi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was not the daily work of the government. So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just carry out in several large cities.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was quite mature, it has become the daily work of the government and conducted in many cities. Meanwhile, the government promulgated various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There were some achievements in some urban areas. However, for various reasons, particularly lack of funds and the impact of the war, most plan of reform drinking water failed to conduct.
     After the liberation, the government took care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constructed running water in many urban areas. But in the rural areas, due to lack of fund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was failed. As lack of funds, the peasants dug mud wells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task of dug wells. However, these mud wells were poor in water quality, even the peasants do not use. Until 1978, the reform of drinking water become scientific activities in rural areas.
引文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号:1-2-1934,缩微号16J-2327。
    (2)上海市档案馆档号:A54-2-156;B242-1-1021;B242-1-1022;B242-1-535;B242-1-805;B242-1-877;B246-1-252;B246-2-205;B7-2-128;B101-1-189;B11-2-116;B11-2-123;B11-2-134;B11-2-147;B11-2-39;B11-2-93;B177-1-35;B226-3-118;B226-3-183;B242-1-813;B242-1-1021;B256-2-268; B3-2-70;Q106-1-64;Q109-1-1032;Q109-1-1397;Q109-1-168;Q123-1-2900;Q124-1-2934;Q131-4-2317;Q131-4-2336;Q131-4-2339;Q131-4-2344; Q176-5-31;Q207-1-93;Q211-1-15;Q215-1-1991;Q215-1-1992;Q215-1-2001;Q215-1-4949;Q215-1-5290;Q215-1-6503;Q275-1-2115;Q400-1-1369;Q400-1-1378;Q400-1-3002;Q400-1-3014;Q400-1-3015;Q400-1-3016; Q400-1-3017;Q400-1-3021;Q400-1-3220;Q400-1-3483;Q403-1-150;Q403-1-215;Q403-1-747;Q406-1-87;Q5-3-677;Q5-3-1762;Q5-3-1889; Q5-3-1958;Q5-3-2129;Q5-3-2175;Q5-3-2297;Q5-3-2342;Q5-3-2399; Q5-3-2403;Q5-3-2407;Q5-3-2452;Q5-3-2477;Q5-3-2484;Q5-3-2485; Q5-3-2520;Q5-3-4664;Q5-3-4916;Q6-15-858;Q6-15-861;R18-1-319; R50-1-771;U1-14-1355;U1-16-1976;U38-5-1495:U1全宗工部局公报年报001,1871年。
    (3)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34;37-1-67;37-1-71;37-1-73;37-1-190;37-1-222;37-1-223;37-1-261;44-1-32;45-1-85;46-1-54;46-1-55;45-1-85。
    (4)奉贤区档案馆档号:103-2-634。
    (5)嘉定区档案馆档号:2-15-40;2-15-51;2-15-72;2-15-80;52-2-27;52-2-87;52-2-155;104-8-47;104-7-365。
    (6)金山区档案馆档号:28-1-37;49-1-71;49-1-75;49-1-133;49-1-156;152-1-320;152-1-346;152-1-706;152-1-1005。
    (7)青浦区档案馆档号:82-1-396;82-1-456;82-1-575;82-1-655;82-2-450;82-2-453;
    82-2-617;82-3-761;95-1-26;95-2-80。
    (8)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1-805;31-1-807;31-1-808;31-1-816;31-1-817;31-1-823;31-1-825;31-1-1614;31-1-1642;31-1-1694;31-1-1775。
    (9)(原)南汇区档案馆档号:4-1-686;4-1-1120;4-2-527;4-2-535;4-2-666;4-2-771;4-3-108;5-1-727。
    (10)江苏省档案馆档号:3119-0076-永久;3119-0312-短期;3133-63-永;3139-0023-永久;江苏省卫生厅306(长)。
    (11)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5-2-3;B56-2-7;B56-2-10;B56-2-15;B56-3-10;C66-1-3; C66-1-4;C66-1-17。
    (12)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1-2;338-4-2;338-4-3;338-7-5;338-7-7;338-6-6;338-6-7;338-7-11。
    (13)丹阳市档案馆档号:338-1-2;338-1-5;338-2-14;306-2-49;419-2-19;414-2-62。
    (14)常州市档案馆档号:B17-1-3;B17-1-19;B17-2-12.B1-2-36;B44-2-28;D9-3-4; 1345-3-3-1345-3-6.
    (15)武进区档案馆档号:3-8-1;3-32-1;3-35-2;4-11-1;4-51-2;4-57-2;5-7-1;5-7-2。
    (16)金坛市档案馆档号:B12-1-1;B12-1-2;C46-1-28;C46-1-30;C59-1-2;E5-1-5; E5-1-6;F4-79-134.
    (17)溧阳市档案馆档号:207-35-268;217-35-268;301-1-513;530-1-4;530-1-12;540-1-20;540-1-24;630-1-4;701-1-1;701-2-1。
    (18)无锡市档案馆档号:B42-1-8;B42-1-12;B42-1-19;B42-1-23;ML1-1-120-124;ML1 -1-386;ML1-1-394;ML1-1-776-780;ML1-1-1878;ML7-1-5-6.
    (19)宜兴市档案馆档号:2-2-131;428-2-78;431-1-2;431-1-3;431-1-6;431-1-8;431-2-27;625-4-5。
    (20)江阴市档案馆档号:2-2-53;2-2-180;4-1-333;4-1-339;7-1-38;12-1-172;12-1-252;507-1-2;507-2-1;507-2-3;507-1-4;605-4-34。
    (21)苏州市档案馆档号:C36-1-1;C36-1-9;C36-1-10;C36-3-18;C36-3-114;H24-2-380;H67-2-108;H67-3-5;H67-3-32;H67-3-34;H67-3-35;H67-3-38; H67-3-80;H67-3-82;13-1-162;13-2-111;114-2-128;114-2-196;114-2-269;114-41-30;131-1-130;132-1-171.
    (22)常熟市档案馆档号:4-2-12;4-2-17;6-2-466;6-2-162;6-2-462;6-2-463;6-2-758;6-2-759;6-2-1076;A1-1-2;Al-5-1;A1-5-5;C2-1-89;C2-8-11;C2-8-12;C45-1-2;C46-1-5;G46-1-9.
    (23)张家港市档案馆档号:430-1-5;430-1-73。
    (24)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2-867;204-3-190;204-3-613;204-3-993;205-1-1986;205-1-2106;2025-1-1:2025-5-3;2025-5-18。
    (25)昆山市档案馆档号:1-9-120;6-1-55;8-1-23;8-1-120;8-1-314;8-1-541;8-1-561;8-1-591;8-1-558;8-1-598;8-1-278;8-1-578;9-1-16;318-1-1;318-1-5;318-2-1;318-2-2;318-2-3;318-2-4;318-2-11;318-2-15;318-2-36;410-1-1;410-1-2;410-2-3;410-2-6;410-2-16;410-2-7;410-2-30;436-3-1。
    (26)太仓市档案馆档号:3-9-1;3-9-2;3-9-3;3-9-4;3-9-5;3-9-6;128-2-5;128-2-8;128-2-36;128-2-89;605-1-237;605-1-614;605-1-634;605-1-648;604-1-663。
    (27)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29-1-798;L29-1-1101;L29-1-1004;L29-1-1006;L29-1-1016; L29-1-1017;L29-4-216;L29-5-39;L53-1-5380;L98-2-520;J166-2-50; J166-3-51;J166-1-5;J166-1-9;J166-1-24;J166-2-9;J166-2-16;J166-7-73;J166-7-78.
    (28)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3-1-230;旧4-4-29;旧4-5-6;旧4-8-34;旧4-9-4;旧4-9-5;旧8-1-3;旧8-2-10;旧8-2-21;旧8-2-25;旧8-2-30;旧25-1-50;3-1-229;87-3-101;87-3-176;94-2-5;98-6-122;131-4-20;342-2-47;342-2-95;342-2-96;342-2-96;342-2-108。
    (29)余杭区档案馆档号:42-1-3;42-1-94;42-1-116;42-2-6;90-1-259;90-5-299;90-6-164;91-1-454;91-3-453;91-3-454;91-3-455;91-3-456;91-3-457;91-3-458。
    (30)嘉兴市档案馆档号:53-1-18;53-1-22;53-1-186;8-1-12;78-1-75;78-1-76;78-1-92;107-1-4;107-10-8;304-2-131;307-3-52。
    (31)嘉善县档案馆档号:109-1-11;109-1-97;109-1-192;109-3-18;284-2-53;284-2-112;286-5-223;286-5-224;286-5-225;327-1-1;328-3-32;328-3-39;328-3-89;328-3-137;328-3-159。
    (32)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0-70-30;20-70-31;20-70-32;20-70-33;299-1-172;299-1-155;299-1-170;299-3-18。
    (33)海盐县档案馆档号:92-1-2;92-1-8;92-1-9;92-1-21;92-1-236;92-1-432;113-4-94;113-4-183;113-10-100;114-1-88;114-4-143。
    (34)海宁市档案馆档号:M2-1-82;M2-21-147;M2-3-21;M2-3-22;M2-21-404;102-1-158.
    (35)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34;M3-2-50;M3-2-138;M3-2-140;M3-2-263;M3-9-43;M3-12-8;M3-12-11;M5-1-84;M3-6-250;M8-6-51;M8-19-6。
    (36)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1-2;107-3-5;107-4-1;107-4-2;107-6-20;107-18-10;107-30-70;109-1-4;109-2-5;109-2-11;310-1-6;310-1-7;310-2-30;312-11-21;312-51-37;312-58-83;312-70-24;
    (37)长兴县档案馆档号:28-4-22;28-8-22;48-6-11;92-1-66;279-1-53。
    (38)安吉县档案馆档号:50-8-55;50-8-59;50-8-287;50-8-288;51-1-33;56-4-32;56-4-70;56-4-79。
    (39)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7-14;287-7-38;287-7-55;287-7-56;287-7-105;287-7-113;287-12-309;287-12-310;287-12-347;287-13-123;287-15-18。
    以下方志主要来自(台北)成文出版社所出系列、《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苏古籍出版社),一些《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国书店1992年影印本)、《故宫珍本丛刊》(海南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咸丰《金山县志》,咸丰八年抄本。
    同治《安吉县志》,同治十三年刻本。
    同治《长兴县志》,同治十三年修,光绪十八年刊本。
    同治《湖州府志》,同治十三年刊本。
    同治《上海县志》,同治十一年刊本。
    同治《孝丰县志》,同治十三年修。
    光绪《宝山县志》,光绪八年刊本。
    光绪《长兴志拾遗》,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光绪《川沙厅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丹徒县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归安县志》,光绪八年刊本。
    光绪《海盐县志》,光绪二年刊本。
    光绪《杭州府志》,光绪二十四年修,民国十一年铅印本。
    光绪《嘉定县志》,光绪刻本
    光绪《嘉善县志》,光绪二十年刊本。
    光绪《嘉兴府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嘉兴县志》,光绪三十四年刻本。
    光绪《江阴县志》,光绪四年刊本。
    光绪《金山县志》,光绪四年刊本。
    光绪《昆新两县续修合志》,光绪六年刊本。
    光绪《溧阳县续志》,光绪二十三年刊本。
    光绪《娄县续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平湖县志》,光绪十二年刊本。
    光绪《青浦县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石门县志》,光绪五年刊本。
    光绪《松江府续志》,光绪九年刊本。
    光绪《苏州府志》,光绪九年刊本。
    光绪《桐乡县志》,光绪十三年刊本。
    光绪《乌程县志》,光绪七年刻本。
    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光绪七年刊本。
    光绪《吴江县续志》,光绪五年刻本。
    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光绪五年刻本。
    光绪《孝丰县志》,光绪二十九年补刊本。
    光绪《孝丰县志》,光绪三年刊本。
    光绪《宜兴荆溪县志》,光绪八年刊本。
    光绪《余杭志稿》,光绪三十二年刻本。
    光绪《重修常昭合志》,光绪三十年刊本。
    光绪《重修丹阳县志》,光绪十一年刊本。
    光绪《重修奉贤县志》,光绪四年刊本。
    光绪《重修华亭县志》,光绪四年刊本。
    民国《宝山县续志附再续志、新志备稿》,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民国《崇明县志》,民国十九年刊本。
    民国《川沙县志》,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
    民国《丹阳县续志附补遗》,民国十六年重刊本。
    民国《德清县志》,民国十二年修,民国二十年铅印本。
    民国《光宣宜荆续志》,民国九年刊本。
    民国《海宁州志稿》,民国十一年排印本。
    民国《嘉定县续志》,民国十九年。
    民国《江阴县续志》,民国九年刊本。
    民国《金坛县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
    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民国十二年刻本。
    民国《南汇县续志》,民国十八年刊本。
    民国《平湖续志》,民国十七年抄本。
    民国《青浦县续志》,民国二十三年刊本。
    民国《上海县续志》,民国七年刊本。
    民国《上海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民国《太仓州志》,民国八年刊本。
    民国《吴县志》,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
    民国《吴县志稿》,民国稿本。
    民国《续丹徒县志》,民国十四年刻本。
    民国《余杭县志》,民国八年重刊本。
    民国《镇洋县志》,民国八年刊本。
    民国《震泽县志续》,民国九年抄本。
    宣统《临安县志》,宣统二年刊本。
    (清)《金村小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道光《浒墅关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民国《双浜小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
    光绪《盤龙镇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光绪《西岑乡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长水塔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国《陈行乡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二区旧五团乡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嘉定疁东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民国《江湾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龙华今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七团乡小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钱门塘乡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民国《三林乡志残稿》,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民国《上海县续志》,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1970年。
    民国《佘山小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国《杨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国《月浦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国《章练续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民国《真如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宝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情要览》,内部资料,1988年。
    宝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常州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郊区志》,内部资料,1988年。
    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川沙乡土志》,内部资料,1986年。
    川沙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著:《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丹徒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丹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丹阳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德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奉贤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著:《奉贤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海宁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
    海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盐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志》,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
    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嘉善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金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昆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溧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溧阳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青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浦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上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松江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州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郊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太仓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
    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桐乡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无锡市郊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郊区志》,内部资料,1992年。
    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武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进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余杭县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志》,杭州:浙江人民民出版社,1990年。
    张家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沙洲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
    镇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镇江市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安吉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
    宝山县水利局编:《宝山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长兴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水利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常熟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常熟水利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
    常州市水利局:《常州水利志》,内部发行,2001年。
    川沙县水利局编:《川沙县水利志》,内部交流,1991年。
    丹徒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丹徒县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丹阳市水利局史志办公室编:《丹阳水利志》,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年。
    德清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水利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奉贤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奉贤水利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海宁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出版,1998年。
    湖州市江河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著:《湖州市水利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
    嘉定县水利局编:《嘉定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江阴市水利农机局编:《江阴市水利志(1988-2000)》,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
    江阴市水利农机局编:《江阴水利志》,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年。
    金山县水利局:《金山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金坛市水利农机局修志组编纂:《金坛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95年。
    昆山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昆山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
    南汇县水利局编:《南汇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89年。
    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青浦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浦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6年。
    青浦县水利局:《青浦县水利志》,内部资料,1986年。
    上海县水利局:《上海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
    松江县水利志编志组编:《松江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苏州市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
    无锡市水利局编:《无锡市水利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吴江县水利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水利志》,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武进县水利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武进水利志》,内部资料,1985年。
    余杭县水利志编辑委员会编:《余杭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87年。
    浙江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水利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镇江市水利志编辑委员会编:《镇江市水利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中共安吉县卫生局委员会、安吉县档案局编:《中国共产党安吉县卫生事业简史(1949年4月——1978年12月)》,内部资料,2008年。
    长兴县卫生局长兴县卫生志编纂小组编:《长兴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
    常熟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
    常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常州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
    丹徒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卫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丹阳市卫生局编:《丹阳市卫生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
    奉贤县卫生局卫生志编写组:《奉贤县卫生志》,内部发行,1985年。
    海宁县卫生局编:《海宁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站志》,内部资料,1988年。
    杭州市卫生局杭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
    湖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卫生志》,香港:香港大时代出版社,1993年。
    金山县卫生志编纂室编:《金山县卫生志》,上海:上海少儿出版服务社,1994年。
    金坛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金坛县卫生志(1911-1986)》,内部资料,1987年。
    溧阳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溧阳县卫生志(1912-1985)》,内部资料,1990年。
    南汇县卫生局编:《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
    沙洲县卫生事业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沙洲县卫生事业志》,内部资料,1982年
    上海卫生工作丛书编委会编:《上海卫生(1949-198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上海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上海县卫生志小组编写:《上海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分志》,内部资料,1985年。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桐乡县卫生局编:《卫生工作(1949-1958)》,内部资料,1959年。
    桐乡市卫生局编:《桐乡卫生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无锡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3年。
    无锡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卫生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武进县卫生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县卫生志(1879-1983)》,内部资料,1985年。
    杨浦区卫生志编写委员会编:《杨浦区卫生志》,内部发行,1996年。
    余杭县卫生防疫站编:《余杭县卫生防疫志》,内部资料,1990年。
    常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常熟市血防志》,上海:百家出版社,1996年。
    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
    苏州市血防史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血防史志》,上海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年。
    无锡县卫生局编:《无锡县血防志》,内部资料,1988年。
    吴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吴江市血防志》,香港:今日出版社,2001年。
    杭州市市政志编纂办公室编:《杭州市市政志》,内部资料,1994年。
    杭州市西湖区市政园林管理所编纂小组编:《西湖区市政志》,内部资料,1996年。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编写组编:《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内部资料,1987年。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
    川沙环境保护志编纂小组编:《川沙县环境保护志》,内部资料,1993年。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江苏省志·环境保护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浙江省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环境保护志》,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青浦市容环卫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浦市容环卫志》,内部发行,2004年。
    浙江省水文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水文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常州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土地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吴思德主编:《川沙县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倪勇、朱成德主编:《太湖鱼类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江苏湖泊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王震等编:《杭州市中东河综合治理志》(1982-1990年),内部资料,1991年。
    (1)《申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版。
    《论善堂义冢切宜深埋事》,《申报》第1册,页253。
    《拟建水池议》,《申报》第1册,页29。
    《开浚张家塘河》,《申报》第1册,页598。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邑侯叶公淘河德政记》,《申报》第1册,页829。
    《上海饮水秽害亟宜清洁论》,《申报》第2册,页177。
    《沙漏水行清水暂送熬烟膏客》,《申报》第2册,页195。
    《论城内濬河秽气酿痧事》,《申报》第2册,页537。
    《记苏城求雨情形并街衢宜及早清理事》,《申报》第3册,页125。
    《却疫论》,《申报》第3册,页129。
    《记绍城河道干断并淡水价昂》,《申报》第3册,页225。
    《论饮水清洁之法》,《申报》第4册,页471。
    《劝城内绅董兴办自来水说》,《申报》第4册,页73。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井泉勿食》,《申报》第5册,页528。
    《西报论上海引用清水法》,《申报》第6册,页237。
    《清洁街道》,《申报》第6册,页422。
    《周浦塘记略》,《申报》第6册,页465。
    《杭垣疏河》,《申报》第6册,页521。
    《杭垣疏河续闻》,《申报》第7册,页102。
    《时症盛传》,《申报》第7册,页177。
    《老虎灶齐行》,《申报》第7册,页194。
    《水担撞人》,《申报》第7册,页42。
    《劝沿浜居民设立坑厕》,《申报》第7册,页5。
    《上海南城食水说》,《申报》第7册,页81。
    《城中挑水宜加桶盖说》,《申报》第8册,页113。
    《城内开河》,《申报》第8册,页346。
    《瘟疫类志》,《申报》第9册,页105。
    《浚井得银》,《申报》第10册,页130。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再论取水事》,《申报》第10册,页157。
    《溶河宜急》,《申报》第12册,页450。
    《议用自来水说》,《申报》第13册,页253。
    《疏决浊流管见》,《申报》第13册,页285。
    《议倾染水》,《申报》第13册,页422。
    《论城市不可停厝棺枢》,《申报》第13册,页533。
    《城河浑浊》,《申报》第15册,页209。
    《开挖河口》,《申报》第15册,页702。
    《论自来水之利》,《申报》第16册,页169。
    《井中有人》,《申报》第16册,页665。
    《时疫盛行》,《申报》第18册,页170。
    《苏城溶井》,《申报》第18册,页254。
    《井泉水涸》,《申报》第18册,页97。
    《说自来水》,《申报》第19册,页529。
    《再论自来水》,《申报》第19册,页541。
    《上海城内地方宜加整顿说》,《申报》第19册,页681。
    《挑水滋祸》,《申报》第19册,页69。
    《疫疠宜防》,《申报》第20册,页897。
    《自来水》,《申报》第21册,页473。
    《湖水变色》,《申报》第21册,页739。
    《整治沪城末议》,《申报》第22册,页205。
    《开濬吴淞江议》,《申报》第22册,页389。
    《濬河善政》,《申报》第22册,页485。
    《瘟牛弃水》,《申报》第23册,页164。
    《自来水价宜变通说》,《申报》第23册,页217。
    《自来水公司帐房告白》,《申报》第23册,页230。
    《布告水夫》,《申报》第23册,页330。
    《扬清激浊》,《申报》第24册,页134。
    《禁止谣言示》,《申报》第24册,页229。
    《推广禁止谣言说》,《申报》第24册,页235。
    《谨防时疫说》,《申报》第27册,页337。
    《水泉已涸》,《申报》第30册,页13。
    《论开溶城河之利》,《申报》第31册,页231。
    《濬河遗闻》,《申报》第31册,页916。
    《水厂告白》,《申报》第32册,页802。
    《沪城琐事》,《申报》第53册,页22。
    《请清街道》,《申报》第53册,页564。
    《阅本报纪议设自来水事系之以论》,《申报》第54册,页101。
    《顺时珍卫》,《申报》第62册,页633。
    《城厢内外水炉同业公禀道县文》,《申报》第95册,页591。
    《改良租界食水之远大计划》,《申报》第151册,页296。
    《发现虎列拉症》,《申报》第159册,页142。
    《浦东发现虎列拉症三志》,《申报》第159册,页206。
    《兴办各地自来水刍议》,《申报》第168册,页588。
    《租界之排秽沟》,《申报》第168册,页669。
    《关系于卫生之法律谈》,《申报》第180册,页330。
    《乡士见闻录》,《申报》第182册,页70。
    《中国卫生行政刍言》,《申报》第185册,页207。
    《饮料化验详论》,《申报》第187册,页20。
    《浦东建设新村之筹备会议》,《申报》第187册,页409。
    《猪业呈请免填薛家浜》,《申报》第189册,页270。
    《坟墓改良之研究》,《申报》第190册,页106。
    《江苏各县水利调查一览》,《申报》第191册,页114。
    《江湾河水检验证书》,《申报》第195册,页616。
    《水炉业(即老虎灶)之亟宜取》,《申报》第200册,页17。
    《禁止染坊污秽水源之布告》,《申报》第212册,页60。
    《沪南之陆家浜谈》,《申报》第213册,页105。
    《闸北开凿公井之调查》,《申报》第215册,页58。
    《函请水利会取缔秽水》,《申报》第224册,页333。
    《浙江省派会验嘉兴禾丰纸厂泄水官河案》,《申报》第224册,页444。
    《浙江嘉兴东棚人民对于禾丰纸厂泻放毒水泣告》,《申报》第225册,页703。
    《上海县署注意老虎灶饮水》,《申报》第226册,页214。
    《何谓虎列拉》,《申报》第227册,页180。
    《卫生局为沪西饮料之复函》,《申报》第227册,页353。
    《呈请取缔虬江浜口之污水》,《申报》第228册,页33。
    《上海之地质》,《申报》第230册,页61。
    《杭州之井》,《申报》第242册,页245。
    《大上海卫生设计意见书》,《申报》第244册,页537。
    《上海的自流井问题》,《申报》第246册,页265。
    《内部制定管理饮水井规则》,《申报》第247册,页496。
    《内政部颁布自来水规则》,《申报》第250册,页482。
    《改订饮水清洁标准》,《申报》第251册,页100。
    《浦东市政曾请禁废油流浦》,《申报》第251册,页702。
    《指导装置给水设备,慎重里弄饮料供给》,《申报》第253册,页581。
    《修溶秦淮河与南京市之饮料》,《申报》第254册,页379。
    《江湾区给水将解决》,《申报》第254册,页643。
    《改定饮水清洁标准》,《申报》第255册,页235。
    《上海特别市给水规则》,《申报》第255册,页236。
    《自来水标准检验法》,《申报》第256册,页612。
    《卫部提倡兴办自来水办法》,《申报》第257册,页462。
    《改良新西区给水》,《申报》第257册,页757。
    《首都全市水源之调查》,《申报》第257册,页774。
    《首都自来水积极筹建》,《申报》第259册,页468。
    《港务局规划速浚肇家浜》,《申报》第259册,页490。
    《租界垃圾倾弃浦江》,《申报》第259册,页491。
    《港务局昨日派员察看肇家浜》,《申报》第259册,页519。
    《垃圾如何倾入河中》,《申报》第259册,页612。
    《蒲淞区公民请浚蒲汇塘》,《申报》第260册,页424。
    《设自流井可杜疫原》,《申报》第262册,页105。
    《市公用局公布奖励兴办水业办法》,《申报》第263册,页137。
    《浦东筹办自来水先声》,《申报》第263册,页907。
    《市公用局布告限期登记给水设备》,《申报》第264册,页318。
    《函询疏浚蒲肇河消息》,《申报》第264册,页630。
    《工部局堵塞池浜计划》,《申报》第269册,页269。
    《市公用局封闭制粮公司自流井》,《申报》第270册,页426。
    《市公用局筹供浦东自来水》,《申报》第279册,页95。
    《昨日举行卫生运动周》,《申报》第282册,页389。
    《市卫生局发表查疫防疫近况》,《申报》第292册,页545。
    《霍乱病与黄浦水无关》,《申报》第293册,页76。
    《水的界限》,《申报》第296册,页274。
    《乍浦兴建水、电厂》,《申报》第299册,页411。
    《贯通上松青三县蒲汇塘河工告成》,《申报》第304册,页286。
    《工部局卫生处对于井水之说明》,《申报》第316册,页467。
    《筹款开浚城河》,《申报》第318册,页176。
    《亢旱中的苏州》,《申报》第318册,页565。
    《工部局六月份卫生报告》,《申报》第318册,页589。
    《杭市饮水多盐》,《申报》第319册,页708。
    《浦江有断食断饮之象》,《申报》第319册,页708。
    《镇江的治病机关与防病机关》,《申报》第324册,页135。
    《报告两个乡镇的医药卫生状况》,《申报》第327册,页17。
    《报告两个乡镇的医药卫生状况》,《申报》第327册,页17。
    《现在松江医药卫生概况》,《申报》第327册,页17。
    《公安局水巡队取缔沿浦倾倒粪污》,《申报》第327册,页243。
    《防御霍乱期内水公司照例免费供水》,《申报》第327册,页723。
    《沪市防疫运动》,《申报》第328册,页75。
    《无锡新医药卫生概况》,《申报》第332册,页56。
    《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一),《申报》第337册,页663。
    《市卫生局取缔市区私厕》,《申报》第338册,页345。
    《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二),《申报》第338册,页71。
    《要求填平法华港》,《申报》第340册,页184。
    《全市老虎灶未涨价》,《申报》第340册,页185。
    《苏州创办自来水进行》,《申报》第343册,页143。
    《西安办自来水》,《申报》第343册,页640。
    《浙江硖石卫生状况调查报告》(一),《申报》第344册,页605。
    《马相伯等筹建宋氏纪念亭》,《申报》第346册,页665。
    《久旱喜得甘雨》,《申报》第346册,页91。
    《陆行镇居民呈请变更浚河计划》,《申报》第347册,页405。
    《沪西浜北市民呈请改善饮料卫生》,《申报》第347册,页94。
    《海宁县医药卫生之过去和现在》,《申报》第348册,页583。
    《闸北贫民窟防疫注射》,《申报》第353册,页461。
    《今年之防疫问题》,《申报》第353册,页558。
    《永源浜剪影》,《申报》第360册,页208。
    《战前之上海市建设》(二),《申报》第363册,页431。
    《公用局举办井商土井登记》,《申报》第386册,页228。
    《再论改良掘井》,《申报》第387册,页279。
    《解决市民用水问题》,《申报》第387册,页391。
    《填没死渠改筑道路》,《申报》第387册,页391。
    《苏州河水质恶劣》,《申报》第388册,页220。
    《改善洋泾区卫生》,《申报》第389册,页835。
    《嘉兴筹设自来水厂》,《申报》第391册,页75。
    《沪西区给水困难》,《申报》第392册,页341。
    《统一给水事业,扩充煤气供应》,《申报》第392册,页598。
    《本市公用事业轮廓》,《申报》第393册,页628。
    《海宁地方人士发起疏浚市河》,《申报》第394册,页545。
    《桐乡旱象已呈》,《申报》第394册,页545。
    《居民王质甫自发筹款疏浚河道》,《申报》第394册,页685。
    《八十年来之上海市公用事业》,《申报》第395册,页111。
    《上海公用事业考源》,《申报》第399册,页108。
    寄洪:《棚户一瞥》,《妇女生活》第4卷第9期,1937年。
    《江苏省会卫生事务所二十五年工作概要》,《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10期,1937年。
    《修正县卫生行政实施办法纲要》,《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10期,1937年。
    金实善:《都市卫生行政大纲及其暂行评羊标准》,《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1期,1936年。
    朱朋:《参观沪西凿井工程》,《公用月刊》第22、23期合刊,1947年。
    《上海市公用局业主自置给水设备登记细则》,《公用月刊》第4期,1946年。
    《上海市公用局凿井商营业登记细则》,《公用月刊》第4期,1946年。
    《修订本市水质标准》,《公用月刊》第4期,1946年。
    赵曾珏:《上海市给水问题之检讨》,《公用月刊》第5期,1946年。
    《填平市内公井》,《公用月刊》第6期,1946年。
    张廑:《湖州的习俗》,《湖州月刊》第3卷第1期,1926年。
    恒通小朋友:《湖州饮水谈》,《湖州月刊》第3卷第3期,1926年。
    《湖州城市的自来水》,《湖州月刊》第3卷第4期,1928年。
    宫乃泉:《华东区人民环境卫生工作的初步成就》,《华东卫生》1950年第6期。
    蔡宏道等:《太仓区居民与家畜感染日本血吸虫病之调查》,《华东卫生》1951年第4期。
    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防疫处:《华东区解放以后卫生工程及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华东卫生》1951年第6期。
    华东区苏南血吸虫病防治所:《粪便管理工作初步资料》,《华东卫生》1951年第6期。
    崔义田:《从评模选模更进一步使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和经常化》,《华东卫生》1953年第1期。
    《无锡县二十二年度徵工滩河报告》,《江苏建设》第2卷第1期,1935年。
    《太仓县二十二年度徵工浚河报告》,《江苏建设》第2卷第1期,1936年。
    伍廷琛:《平阳矾山矾矿调查》,《浙江建设》第2期,1940年。
    刘振汉:《川沙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1928年第3期。
    程劲:《太仓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1928年第9期。
    马绍周:《嘉定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17期,1929年。
    卫彬:《常熟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28期,1929年。
    焦忠祖:《阜宁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29期,1929年。
    徐桂:《金山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29期,1929年。
    杨天骥:《吴江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40期,1929年。
    黄蕴深:《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49期,1930年。
    冷儁:《上海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63期,1930年。
    孙祖基:《无锡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1期,1930年。
    刘平江:《宜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4期,1930年。
    洪本立:《奉贤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7期,1930年。
    申丙炎:《江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8期,1930年。
    赵燏黄:《嘉兴东棚镇西市河道饮料水试验报告书》,《科学》第11卷第6期,1926年。
    《南京之饮水问题》,《科学》第12卷第1期,1927年。
    《钟山地质及其与南京市井水供给之关系》,《科学》第13卷第4期,1928年。
    荣达坊:《近代污水清理之演进》,《科学》第21卷第2期,1937年。
    孙昌亮:《田舍取水之研究》,《科学》第2卷第12期,1916年。
    李垕身:《凿井供水法》,《科学》第2卷第6期,1916年。
    《训令公安局严行取缔染厂泄水流入市河》,《南汇县政公报》第11期,1929年。
    《布告从速迁葬似凡暴露棺木及任意在市河洗涤便桶秽物》,《南汇县政公报》第12期,1929年。
    《布告保护自流井》,《南汇县政公报》第19、20期合刊,1930年。
    竹影:《处理平湖城区粪便之供献》,《平湖医刊》第3期,1947年。
    《沪市水之工程处理问题》,《上海工务》第11期,1948年。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
    王聿先:《上海市卫生工作的一般情况》,《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
    曾光叔、祖张琪:《普陀区卫生事务所一年来工作概况》(自46年8月16日至47年8月底止),《上海卫生》第1卷第2、3期合刊,1947年。
    《挑水夫如虎》,《上海新报》,页2404。(《上海新报》,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中国水送往外国》,《上海新报》,页2456。
    《粪桶违示不用盖》,《上海新报》,页2572。
    《沪城内挑挖河道》,《上海新报》,页2741。
    《沪城内各铺开河》,《上海新报》,页2862。
    《议引清水到沪》,《上海新报》,页3710。
    《龙禁泉》,《上海新报》,页4014。
    《外国吸井水机器图说》,《上海新报》,页4416。
    《大法国巡捕房示》,《上海新报》,页981。
    俞松筠:《给水问题概论》,《社会卫生》第2卷6、7期,1946年。
    《卫生局清洁饮料水通告》,《市政周刊》第1卷第4期,1927年。
    余志华:《苏州市防疫工作:一九五一年一月在苏南卫生行政会议上的报告》,《苏南卫生》1951年第2期。
    《杭州市二十三年卫生行政概况》,《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10期,1935年。
    《镇江住血吸虫病调查报告书》,《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1期,1935年。
    《上海市卫生局高桥卫生事务所二十三年度报摘要》,《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4期,1935 年。
    《江苏省会环境卫生初步建设计划书》,《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
    罗鹏展:《我国自来水事业之初步调查及研讨》,《卫生工程导报》第1期,1948年。
    《水之公共卫生分析法》,《卫生公报》第1卷第6期,1929年。
    《卫生部训令第536号》,《卫生公报》第2卷第10期,1930年。
    李廷安:《上海市之公共卫生行政》,《卫生月刊》第4卷第1期,1934年。
    尤济华:《什么叫做卫生运动》,《卫生月刊》第4卷第3期,1934年。
    李宣果:《上海市卫生局吴淞卫生事务所成立之经过》,《卫生月刊》第4卷第4期,1934年。
    杨锡麟:《江湾乡村卫生事业之回溯》,《卫生月刊》第4卷第5期,1934年。
    《高桥乡村卫生模范区二十四年度工作报告》,《卫生月刊》第6卷第1期,1936年。
    《无锡市政筹备处清道夫清河夫服务细则》,《无锡市政》1929年第2期。
    《无锡市政筹备处管理热水店营业暂行规则》,《无锡市政》1929年第3期。
    《第二次卫生运动大会经过》,《无锡市政》第4期,1930年。
    工务科:《整理河道计划》,《无锡市政》第4期,1930年。
    《无锡市区自流井一览表》,《无锡市政》第5期,1930年。
    《无锡市区自私有坑厕统计表》,《无锡市政》第5期,1930年。
    《瑶阶坝分所现在工作及将来计划之大概》,《吴兴卫生》第1卷第1期,1937年。
    王君纲:《吴兴县公共卫生实施现况及其将来之展望》,《吴兴卫生》第1卷第1期,1937年。
    《湖区第一次全区童子军大会卫生组工作之一般》,《吴兴卫生》第1卷第2期,1937年。
    《廿六年度吴兴县卫生行政计划》,《吴兴卫生》第1卷第2期,1937年。
    董文琦、刘衷炜:《蕴藻浜调查报告》,《扬子江水利委员会季刊》第2卷第3、4期合刊,1938年。
    《化验全线各水站水质》,《浙赣铁路月刊》第3卷第1期,1936年。
    《杭州市饮用公井调查统计表》,《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
    《浙江省民政厅卫生运动大会宣传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
    屈起:《本厅十八年份行政概况》,《浙江民政旬刊》1930年第11期。
    毛采章:《莫干山卫生设施》,《浙江民政旬刊》第35期,1930年。
    《杭州市取缔私有厕所暂行规则》,《浙江民政月刊》第4期,1928年。
    《海宁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4期,1928年。
    《临安县警察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5期,1928年。
    《海盐县警察所及分别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6期,1928年。
    《嘉善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6期,1928年。
    《平湖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6期,1928年。
    《安吉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7期,1928年。
    《德清县警察所及各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7期,1928年。
    《吴兴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7期,1928年。
    《孝丰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7期,1928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浙江民政月刊》第14期,1929年。
    《浙江省民政厅令第3355号》,《浙江民政月刊》第14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浙江民政月刊》,第15期,1929年。
    《令平湖县长为呈报筹办第一自流公井情形由》,《浙江民政月刊》第15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浙江民政月刊》第23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12440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1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12502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1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指令第22502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1期,1929年。
    《海盐县政府取缔商民淤塞河道、污秽河流之规则》,《浙江民政月刊》第22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13501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2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指令第13810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2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13818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2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17969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3期,1929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23853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6期,1930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第23962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6期,1930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日字374号》,《浙江民政月刊》第27期,1930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日字第457号》,《浙江民政月刊》第30期,1930年。
    《浙江省民政厅训令日字第572号》,《浙江民政月刊》第31期,1930年。
    《浙江省民政厅训令日字第807号》,《浙江民政月刊》第32期,1930年。
    《浙江省政府民政厅训令日字第1139号》,《浙江民政月刊》第34期,1930年。
    《浙江省民政厅训令日字第1304号》,《浙江民政月刊》第35期,1930年。
    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浙江民政月刊》第36期,1930年。
    唐冶秋:《杭州市自来水厂筹略情况摘要》,《中国建设》第3卷第1期,1931年。
    朱有骞:《中国自来水状况》,《中国建设》第3卷第1期,1931年。
    荣达坊:《市民饮水与自来水公司》,《中华医学杂志》第12卷第1期,1926年。
    王弼臣:《实行地方卫生之管见》,《中华医学杂志》第13卷第4期,1927年。
    《管理饮水井规则》,《中华医学杂志》第14卷第5期,1928年。
    李廷安:《上海市卫生局工作之概况》,《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1期,1934年。
    褚应章:《杭州市卫生调查报告》(1933年),《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8期,1934年。
    王珏:《上海南市露天粪便寄生虫卵之地理的分布》,《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8期,1934年。
    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调查报告》之《高桥乡村卫生模范区办事处》,《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9期,1934年。
    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调查报告》之《上海市卫生局江湾区卫生事务所》,《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9期,1934年。
    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调查报告》之《上海市卫生局吴淞区卫生事务所》,《中华医学杂志》第20卷第9期,1934年。
    姚永政、祝海如:《镇江住血虫病调查报告书》,《中华医学杂志》第21卷第4期,1935年。
    苏德隆:《沪郊农村卫生工作初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第22卷第4期,1936年。
    张国高:《看,江南乡村的环境!》,《大众医学》1950年第2期。
    袁继甫等:《霍乱在国内流行的概况及其流行病学的检讨》,《中南医学杂志》1951年第5期。
    《临海武康临安寄生虫病流行区的环境卫生调查》:《浙江卫生实验院第三年年报》,1953年。
    《杭州市水井卫生调查》,《浙江卫生实验院第五年年报》,1955年。
    《老虎灶》,《图画日报》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挑水》,《图画日报》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John Rose, Medical and Topographical Notes on China, The Lancet,1862,14, June.
    Lamprey, Remarks on the Water We use in Shanghai, 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1865, No.2, December.
    Description of Shanghai,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6(11),1847(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
    (比)高华士著,赵殿红译:《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
    (德)骆博凯著,郑寿康译:《十九世纪末南京情录——一个德国人在南京的亲身经历》,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俄)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俄)D·马克戈万著:脱启明译:《尘埃:百年前一个俄国外交官眼中的中国》,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法)杜赫德编,郑德弟、朱静等译:《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
    (法)李明著:郭强、龙去、李伟译:《中国近事报道(1687-1692)》,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法)维克多·谢阁兰著,邹琰译:《谢阁兰中国书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哥伦比亚)阿尔梅洛著,郑柯军译:《穿过鸦片的硝烟》,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美)阿瑟·哈罗德·希思著,冯延群、陈淑英译:《画里中国》,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美)多米尼克·士风·李著,李士风译:《晚清华洋录——美国传教士、满大人和李家的故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J.B.鲍威尔著,邢建榕等译:《鲍威尔对华回忆录》,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
    (美)盖洛著,沈弘等译:《中国十八省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美)盖洛著,晏奎等译:《扬子江上的美国人:从上海经华中到缅甸的旅行记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
    (日)德富苏峰著,刘红译:《中国漫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日)东史郎著、张国仁等译:《东史郎日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三卷《浙江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
    (日)东亚同文书院大学编:《东亚同文书院大学东亚调查报告书》,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学,1939年。
    (日)国府犀东撰,(清)赵必振译:《最近扬子江大势》,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影印本。
    (日)芥川龙之介著,秦刚译:《中国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日)内山完造、渡边秀方、原忽兵卫著,肖孟、林力译:《三只眼睛看中国:日本人的评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
    (日)内藤湖南、青木正儿著,王青译:《两个日本汉学家的中国行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年。
    (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编:《江苏省太仓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1939年。
    (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编:《江苏省嘉定区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1940年。
    (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编:《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1940年。
    (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调查室编,常熟市档案馆、承载编译:《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
    (日)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编:《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上海: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1941年。
    (日)上海厚生医学专科学校、中支戎克协会调查班:《黄浦江上戎克民船生活者/医学的调查》,上海:上海厚生医学专科学校,1943年。
    (日)深田君に:《上海港》,上海: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昭和十年,1935年,修订增补版。
    #12
    (日)莊司宪季:《太湖踏查记》,东京:三省堂,1943年。
    (日)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卷1,東京:ゆまに书害房,1997年。下简称为《幕末》。
    (日)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幕末》卷1,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曾根俊虎:《清国漫游志》,《幕末》卷1,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日)尾崎行雄:《游清记》,《幕末》卷3,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1884年9月到中国。
    (日)高桥谦:《中国时事》,《幕末》卷3,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内藤湖南:《燕山楚水》,《幕末》卷4,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内藤湖南著,吴卫峰译:《燕山楚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日)村木正宪:《清韩纪行》,《幕末》卷5,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小林爱雄:《中国印象记》,《幕末》卷5,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小林爱雄著,李炜译:《中国印象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日)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幕末》卷1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松田屋伴吉:《唐国渡海日记》,《幕末》卷11,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名仓予何人:《海外日录》,《幕末》卷1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日)名仓予何人:《支那见闻录》,《幕末》卷11,束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冰山 原田藤一郎:《亚细亚大陆旅行日志并清韩露三国评论》,《幕末》卷12,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教学参议部编纂:《清国巡游志》,《幕末》卷14,束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中野孤山:《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幕末》卷17,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中野孤山著,郭举昆译:《横跨中国大陆——游蜀杂俎》,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日)佐藤善治郎:《南清纪行》,《幕末》卷18,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冈千仞:《观光纪游》,《幕末》卷20,東京:ゆまに書房,1997年。
    (日)广岛高等师范学校:《大陆修学旅行记》,《大正中国见闻录集成》卷2,東京:ゆまに書房,1999年。下简称《大正》。
    (目)东京高等商业学校东亚俱乐部编:《中华三千里》,《大正》卷10,束京:ゆまに書房,1999年。
    (日)遅塚丽水:《新入蜀记》,《大正》卷19,束京:ゆまに書房,1999年。
    (瑞典)奥斯贝克著,倪文君译,周振鹤校:《中国和东印度群岛旅行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瑞士)冯铁、费瑞实、实思曼编,陈壮鹰译:《走近中国:瑞士人在华见闻录》,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
    (瑞士)阿道夫·克莱尔著,陈壮鹰译:《时光追忆——19世纪一个瑞士商人眼中的江南旧影》,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
    (英)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1861.
    (英)阿绮波德·立德著:杨柏、冯冬、周素平译:《亲密接触中国——我眼中的中国人》,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
    (英)阿绮波德·立德著,刘云浩、王成东译:《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英)彼得·弗莱明著,侯萍、宋苏晨译:《独行中国——1933年的中国之行》,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
    (英)托马斯·霍奇森·利德尔著:陆瑾、欧阳少春译:《帝国丽影》,北京:光明日报 出版社,1998年。
    (英)汤姆森著,杨博仁、陈宪平译:《镜头前的旧中国:约翰·汤姆森游记》,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1年。
    (英)施美夫著,温时幸译:《五口通商城市游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
    (英)赫德著,陈绛译:《赫德日记(1863-1866)--赫德与中国早期现代化》,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年。
    陈正卿主编:《尘封的老照片——70年前外国人镜头中的中国》,成都:成都出版社,2005年。
    褚树青等编:《近代西方人眼中的杭州:画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清)王韬:《瀛蠕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孙东临编著:《日人禹域旅游诗注》,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
    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陆寿钧:《故乡回眸》,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苏祖斐:《回忆随笔》,内部资料,1989年。
    钟桂松:《茅盾与故乡》,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
    王希孟:《上海消灭血吸虫病的回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
    《无锡年鉴》,1930年。
    《杭州自来水创始纪念刊》,杭州市自来水筹备委员会印行,1931年。
    《国立上海医学院卫生科暨上海市卫生局高桥卫生事务所年报》,1934年。
    《昆山县县政报告》,1936年。
    卜凯:《中国土地利用》,成都:成城出版社,1947年。
    陈士良编:《水与清洁卫生》,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程瀚章:《饮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顾倬:《江苏无锡县农村经济调查第一集(第四区)》,江苏省农民银行总行,1931年。
    何国祥编:《县各级地方自治参考资料》,1941年。
    胡次威、薛以莘著:《省县公营事业》,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胡祥翰:《上海小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黄人镜:《沪人宝鉴》,上海:华美书局,1913年。
    贾子彝编:《江苏省会辑要》,镇江:江南印书馆,1936年。
    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科编:《杭州市经济调查》,1932年铅印本,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选编:《民国浙江史料辑刊》第一辑,第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页98。
    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统计科编:《杭州市经济调查》,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选编:《民国浙江史料辑刊》第1辑,第6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
    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
    昆山县政府编:《昆山县县政报告》,1936年。
    李廷安:《中国乡村卫生问题》,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刘德绮编:《饮水卫生》,上海:正中书局,1937年。
    民国《嘉兴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影印本。
    民国《上海特别市真如区调查统计报告表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上海共同租界工务局编:《上海共同租界工部局年报》(1932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上海市工务局编:《上海市工务局略史及其组织沿革:民国二十六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
    上海市政府秘书处编:《上海市政概要》(1935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上海通志馆:《上海通志馆期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
    王懋功主编:《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1945、1946年),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魏颂唐编:《浙江经济纪略》,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选编:《民国浙江史料辑刊》第1辑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
    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行政选集》,1928年。
    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吴县》,1930年。
    徐蔚南:《乍浦游简:寄云的信》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
    许次玄编:《嘉定县政概况》,1936年。
    言心哲编:《农村家庭调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叶维法:《民族健康论》,南京:独立出版社,1948年。
    郁慕侠:《上海鳞爪》,上海:上海格言丛辑社,1933年。
    朱有骞:《城市秽水排泄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朱有骞:《自来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日)国松久弥:《新支那地志》,东京:古今书院,1938年。
    (日)若江得行:《上海生活》,东京:大日本雄辩会讲谈社,1941年。
    (日)石滨知行等著:《上海》,东京:三省堂,昭和十六年,1940年。
    (日)水路部编:《扬子江水路志》,东京:水路部,1924年。
    Gilert J. Fowler, Sewage disposal & Water Supply,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1919.
    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
    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
    奉贤县卫生防疫站、奉贤县医药卫生学会编:《卫生防疫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7年。
    海宁县卫生局编:《海宁县医疗卫生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3)》,内部资料,1986年。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站调查研究资料汇编》(第三辑),内部资料,1960年。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
    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保健处编:《华东劳工卫生参考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1年。
    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编:《华东工矿卫生调查报告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1年。
    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编:《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8年。
    青浦县卫生防疫站编:《青浦县卫生防疫历史资料(1951-1991)》,内部资料,1992年。
    无锡市卫生局编:《无锡卫生志资料汇编》第1辑,内部资料,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手册》,1956年。
    中共安吉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安吉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4年。
    中共长兴县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长兴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0)》,内部资料,1983年。
    中共海宁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血防办公室编:《浙江省海宁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
    中共湖州市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浙江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
    中共江苏省委除五害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防治血吸虫病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65年。
    中共南汇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南汇县卫生防疫站编:《上海市南汇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52-1985年),内部资料,1986年。
    中共苏州市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江苏省苏州市血吸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统计资料汇编(1951-1982)》,内部资料,1984年。
    中共桐乡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印:《桐乡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
    中共武进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1951-1979年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0年。
    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
    中共浙江省委除四害讲卫生办公室编:《浙江省海宁县防治血吸虫病的重大胜利》,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年。
    魏塘镇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魏塘镇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情况汇编》,内部资料,1984年。
    中共江苏省委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3)》,内部资料,1983年。
    魏塘镇血防组办公室编:《嘉善县魏塘镇血防资料汇编册》,内部资料,1984年。
    德清县防疫站编:《德清县丝虫病防治总结》,内部资料,1986年。
    海盐县卫生局编:《海盐县卫生事业统计资料(1949-1958年)》,内部资料,1958年。
    桐乡县卫生局编:《卫生工作(1949-1958)》,内部资料,1959年。
    陆军第24集团军编:《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24集团军战争时期卫生工作史料汇编》,内部资料,1999年。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苏州市档案馆合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第一辑(1905—1911年),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土产公司编:《中国土产综览》,内部资料,1951年。
    中国共产党苏南区委员会办公厅编:《苏南情况汇编》,内部资料,1952年。
    中共安吉县委地方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安吉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80-1985)》,内部资料,1986年。
    嘉兴区专员公署卫生科血防办公室:《嘉兴区一九五七年血防、除四害经验汇编》,内部资料,1958年。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淀东蹲点一年》,内部资料,1966年。
    苏南人民出版社辑:《荷花池的变化:苏南爱国卫生的故事》,无锡:苏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
    杭州市西湖区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编:《西湖爱国卫生》,内部发行,1989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徐雪筠等译编、张仲礼校订:《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陆允昌编:《苏州洋关史料》(1896-1945),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贸易报告集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编:《江苏省水质污染调查资料汇编:一九七二——一九七五)》,内部资料,1976年。
    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61年。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太湖以东及东太湖地区历史地理调查考察简报》,《历史地理》第1辑,1981年。
    德清县水农机局、德清县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组编:《德清县水资源调查与水利区划报告》,内部资料,1985年。
    平湖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水资源调查专业组:《平湖县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区划报告》,内部资料,1985年。
    《无锡市环境现状评价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报告》,内部资料,1985年。
    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与水性疾病调查协作组:《中国生活饮用水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
    昆山县档案馆、昆山县图书馆编:《昆山乡土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1年。
    嘉兴市档案馆、嘉兴市档案学会合编:《申报嘉兴史料》(1937-1949),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3年。
    嘉兴市档案馆、嘉兴市档案学会合编:《申报嘉兴史料》(1931-1936),香港: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96年。
    嘉兴市图书馆、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合编:《嘉兴市城镇经济史料类纂》,1985年。
    浙江农业大学、德清县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技术研究办公室编:《德清县平原水网地区农业生态调查》,内部资料,1984年。
    王嘉荫编著:《中国地质史料》,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近代上海地方防疫档案史料选辑》(上),《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4期。
    上海市档案馆编:《近代上海地方防疫档案史料选辑》(下),《档案与史学》,2003年第5期。
    周盛运、邵家文:《宝山饮用水三部曲》,《宝山卫生史话》,内部资料,1990年。
    周文远:《江阴巷里“陶公井”》,《北塘文史资料》,内部资料,1989年。
    许寿诒:《社会旧换新,臭浜变通途——记长宁区诸安浜的变化》,《长宁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
    谢祥源:《长宁路427弄巨变》,《长宁文史资料》第8辑,1992年。
    孙可夫、赵元:《解放初期的县卫生院和医疗卫生工作》,《奉贤文史资料》第8期,1989年。
    裴晃编:《乡土地理》,《奉贤县资料》第2辑,1982年。
    县建设志编写组:《奉贤县自来水厂发展史》,《奉贤县资料》第9辑,1984年。
    顾明江:《1934年硖石大旱闻见追忆》,《海宁文史资料》第52辑,1993年。
    孔庆云:《创建硖石给水站始末》,《海宁文史资料》第52期,1993年。
    李通:《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杭州文史资料》第8辑,1987年。
    沈国忠:《忆湖州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湖州文史》第10辑,1992年。
    姚伟新等:《德清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回顾》,《湖州文史》第10辑,1992年。
    程屏:《民国前后无锡的棚户与火灾》,《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1996年。
    葛益患:《无锡城区的水井》,《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1996年。
    顾沛霖:《民国时期无锡的几次城市建设规划》,《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1996年。
    张德载:《无锡市政建设概要及其机构沿革》,《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1996年。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之八《市政交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张仁春:《喜看故乡新貌》,《松江文史》第5期,1983年。
    许尚文:《寺基弄的旧貌和新颜》,《松江文史》第8期,1987年。
    苏州市自来水公司编志组:《苏州自来水事业概况》,《苏州史志资料选辑》第5辑,1985年。
    陈实:《一九二六年吴门大疫记略》,《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期,1983年。
    蔡一:《崇福镇消灭血吸虫病始末》,《桐乡文史资料》第13辑,1994年。
    丰桂:《忆民国廿三年石门旱灾》,《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
    梦全:《民国廿三年大旱与崇德之风潮》,《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
    伍仁:《略述解放前夕梧桐镇旧貌》,《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
    程屏:《第一个水厂——梅园水厂》,《无锡地方资料汇编》第1辑,1984年。
    贡中庸:《无锡第一个自来水厂》,《无锡文史资料》第39辑,1999年
    胡立人:《无锡解放初期的卫生医疗事业》,《无锡文史资料》第8辑,1984年。
    胡立人:《无锡解放初期的卫生医疗事业》,《无锡文史资料》第8辑,1987年。
    程屏:《三十年代初期无锡筹备设市之始末》,《无锡文史资料》第9期,1984年。
    钱伯显:《南夏墅农村改进试验区的回忆》,《武进文史资料》第7辑,1986年。
    吕炳兴:《嘉定河道整治40年》,《嘉定文史资料》第7辑,1992年。
    (清)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
    (清)王士雄纂:《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
    (清)徐珂辑:《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姚承绪撰:《吴趋访古录》,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袁景澜撰:《吴郡岁华纪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潘曾沂、潘仪凤:《小浮山人年谱》,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45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清)潘曾沂:《东津馆文集》,咸丰八年刻本,上海市图书馆藏。
    (清)黄凯钧:《遣睡杂言》,《四库未收书丛刊》第6辑第2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温廷敬辑:《茶阳三家文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第23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胡祖德:《沪谚》、《沪谚外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黄本鍂等:《枭林小史》、《星周纪事》、《红乱纪事草》、《觉梦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年。
    《皇朝经世文编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年。
    《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6年。
    顾炳权编著:《上海历代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顾炳权编著:《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雷梦水等编:《中华竹枝词》,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
    赵明等编著:《江苏竹枝词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嘉兴历代碑刻集》,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
    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
    苏州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从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资料室“摘录”的资料
    《本站关于传染病防治的报告、通知(痢疾、布氏病、流感、流脑)》,杭州市档案馆,档号:342-2-69,(6页)。
    《浙西血吸虫病防治所、二七军住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嘉兴防治中队关于血防工作总结调查总结》,嘉兴市档案馆:档号:107-1-4,(3页)。
    《省、专署、各县关于血吸虫、丝虫、钩虫、蛔虫等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总结、报告》,嘉兴市档案馆:档号:107-10-8,(4页)。
    《县人委、县血防办公室关于消灭血吸虫病规划、规定、总结誓师大会文件以及寄生虫病卫生防疫流行情况分析》,嘉善县档案馆,档号:109-1-11,(2页)。
    《传染病管理办法、副霍乱防治工作条例(草稿)、嘉兴专署防疫指挥部总结、简报》,海盐县档案馆,档号:92-44,(3页)。
    《本站、巴城、周市有关血防、印模吸收人员的计划、报告、情况》,昆山市档案馆,档号:436-3-1,(3页)。
    《上一医卫生工作组有关卫生防疫工作调查报告》,青浦区档案馆,档号:95-1-26,(7页)。
    《本站、上一医等卫生防疫工作、抗疟工作的情况、计划、总结》,青浦区档案馆,档号:95-2-80,(11页)。
    《苏州、吴县地区湖荡调查工作报告》,吴中区档案馆,档号:0610-1-4,(108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编:《血吸虫病防治手册》,内部资料,1956年,(3页)。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站调查研究资料汇编》(第三辑),内部资料,1960年,(8页)。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本站卫生统计资料、年报》,内部资料,1956年,(7页)。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工作专辑》,内部资料,1956年,(5页)。
    嘉兴区专员公署卫生科血防办公室编:《嘉兴区一九五七年血防、除四害经验汇编》,内部资料,1958年,(5页)。
    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11页)。
    中共桐乡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桐乡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7页)。
    中共长兴县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长兴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0)》,内部资料,1980年,(6页)。
    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编:《淀东蹲点一年》,内部资料,1963年,(2页)。
    中共江苏省委血吸虫病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3)》,内部资料,1983年,(4页)。
    青浦县卫生防疫站编:《青浦县卫生防疫历史资料(1951-1991)》,内部资料,1992年,(5页)。
    安介生:《历史时期江南地区水域景观体系的构成与变迁-其于嘉兴地区史志资料的探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4期。
    陈桥驿:《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水环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段绍伯:《上海水资源的前景与长江口水资源保护》,《上海研究论丛》第1期,1988年。
    胡英泽:《古代北方的水质与民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期。
    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
    胡英泽:《凿池而饮: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期。
    胡英泽:《水井碑刻里的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李新国:《近三十年来太湖流域主要湖泊的水域变化研究》,《海洋湖沼通报》2006年第1期。
    李一平等:《水动力作用下太湖底泥的再悬浮通量》,《水利学报》2007年第5期。
    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罗世钰:《上海供水百年话水质》,《城市公用事业》2005年第1期。
    满志敏:《黄浦江水系形成原因述要》,《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彭善民:《日伪时期上海的公共卫生管理初探》,《上海研究论丛》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秦伯强等:《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5期。
    秦时君等:《太湖流域苏锡常地区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回顾及分析》,《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1994年第5期。
    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戎火泉:《江苏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江苏卫生保健》2007年第5期。
    殳俏:《回眸近代上海霍乱大流行》,《档案与史学》2004年第3期。
    王建革:《技术与圩国土壤环境史:以嘉湖平原为中心》,《中国农史》2006年第1期。
    王建革:《宋元时期太湖东部地区的水环境与塘浦置闸》,《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
    王建革:《泾、浜发展与吴淞江流域的圩田水利(9-15世纪)》,《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期。
    夏如冰:《古代江南菱的栽培与利用》,《中国农史》1996年第1期。
    肖爱树:《1949-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
    肖爱树:《20世纪60-9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
    徐海根、吴秀珍:《苏州市居民饮用水碘含量的调查》,《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4年第4期。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俞其根:《余杭县农村饮用浅井水人口比例与痢疾发病率关系的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1984年第6期。
    张晓虹等:《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后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复旦学报》2008年第6期。
    赵素莲:《中国生活饮用水改水简况回顾》,《卫生研究》2002年第4期。
    周春燕:《明清华北平原城市的民生用水》,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朱大奎等:《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5期
    诸敏:《太湖水质变化趋势及其保护对策》,《湖泊科学》1996年第2期。
    邹逸麟:《略论长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规划策略》,《城市研究》,1998年第6期。
    朱大奎等:《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5期。
    北京卫生干部进修学院、环境卫生医师修班编:《环境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年。
    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曹树基:《大饥荒: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
    曹树基主编:《田祖有神:明清以来的自然灾害及其社会应对机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曹幸穗:《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陈德超:《浦东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陈锋主编:《明清以来长江流域社会发展史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陈震等编著:《水环境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段绍伯编著:《上海自然环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
    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冯贤亮:《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韩阳等编著:《环境污染与植物功能》,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何益忠:《老城厢:晚清上海的一个窗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洪璞:《明代以来太湖南岸乡村的经济与社会变迁:以吴江县为中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胡鸿钧、魏印心编著:《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
    华瑞龙编著:《自来水的供应》,上海:中华书局,1951年。
    黄时鉴编著:《十九世纪中国市井风情——三百六十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
    黄正一、孙振华、虞快等著:《上海鸟类资源及其生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江苏农业地理编写组:《江苏农业地理》,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
    江苏省太湖渔业生产管理委员会编:《太湖渔业史》,内部资料,1986年。
    乐正:《近代上海人社会心态(1860-191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李洪河:《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李洪远编著:《生态学基础》,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刘石吉:《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刘吾惠编著:《上海近代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卢汉超:《霓虹灯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陆文夫编:《老苏州:水巷寻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
    陆渝蓉编著:《地球水环境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马湘泳、虞孝感:《太湖地区乡村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年。
    缪启愉编著:《太湖塘浦圩田史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
    欧粤编著:《松江民俗》,上海:百家出版社,1991年。
    潘威:《上海地区地表水系空间结构特征重建及相关问题研究(1827-1978)》,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彭善民著:《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钱民权:《上海乡村民俗用品集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钱信忠:《钱信忠文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
    阮仁良主编:《上海市水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轻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编:《中国近代造纸工业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组著:《上海棚户区的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
    上海市档案馆编:《档案里的上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
    上海图书馆编:《老上海风情录》之三《行业写真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
    沈树荣:《水文地质史话·札记》,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年。
    施宣国主编:《上海70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苏智良主编:《上海:近代新文明的形态》,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
    孙景超:《技术、环境与社会:宋以降太湖流域水利史的新探索》,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太仓市史志办公室编:《太仓五十年》,内部资料,1999年。
    太湖地区农业史研究课题组编:《太湖地区农业史稿》,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谭慧施:《晚清民国时期广州自来水与城市近代化》,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天津城市科学研究会合编:《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大学:《明清“江南海塘”的建设与环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红旗等编著:《土壤环境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王立民:《上海法制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魏嵩山:《太湖流域开发探源》,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吴俊范:《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万灵:《常州的近代化道路:江南非条约口岸城市近代化个案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邢建榕:《老上海珍档秘闻》,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熊月之主编:《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熊月之、周武主编:《上海: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徐公肃、丘瑾璋,蒯世勋著:《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薛理勇编著:《闲话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
    严重敏、张务栋、汤建中编著:《上海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殷士学主编:《环境微生物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
    于醒民:《上海,1862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新忠、赵献海、张笑川:《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
    余之祥、骆永明等著:《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袁西恩主编:《饮用水与健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
    张春燕:《新国家建设与社会风尚的重塑——1949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张秦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张仲礼等主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编委会编:《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甄志亚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
    郑肇经编:《太湖水利技术史》,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年。
    中共上海市卢湾区委党史研究室编:《老话上海法租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钟毓龙:《说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
    周峰主编:《民国时期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周宗灿编著:《环境医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朱德明:《元明清时期浙江医药的变迁》,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
    (法)安克强著,张培德等译:《1927-1937年的上海——市政性、地方性和现代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白吉尔著,王菊、赵念国译:《上海史:走向现代之路》,2005年。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法)梅朋、傅立德著,倪静兰译:《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法)史式徽著,天主教上海教区史料译写组译:《江南传教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美)B.J.内贝尔著,范淑琴等译,《环境科学:世界存在与发展的途径》,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
    (美)韩起澜著、卢明华译:《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美)霍塞著,越裔译:《出卖上海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美)朱莉·霍兰著,许世鹏译:《厕神:厕所的文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日)刘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日)日本分析化学会北海道支部编,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污染生态室译:《水的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
    (日)森田明著,雷国山译,叶琳审校:《清代水利与区域社会》,济南:山东画报出版 社,2008年。
    (英)Colin Green著,夏军、庞进武译:《水资源经济学手册:原理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
    Paul-Edouard Galle, Shang-hai au point de vue medical:contributions a la climatologie me dical, Paris, Adrien Delahaye,1875.
    Charles M. Dyce, Personal reminiscences of thirty years' residence in the model settlement Shanghai,1870-1900, London, Chapman & Hall Ltd.1906.
    Blake, Nelson Manfred, Water for the Cities:A History of the Urban Water Supply Problem in the United Sates.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56.
    D.S.Halacy, Jr.The Water Crisis, New York:E.P. Dutton & Co. Inc.1966.
    Lorus & Margery Milne, Water and life, New York, Atheneum,1972.
    Falkenmark, Malin, Widstrand, Carl Gosta, Water and Society:Conflicts in Development, Pergamon Press,1980.
    J.A. Hassan, The Growth and Impact of the British Water Industr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conomic History Review,38/4 (Nov.1985), pp.531-547.
    Kerrie L. Macpherson, A Wilderness of Marshes:The Origins of Public Health in Shanghai: 1843-18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Goubert Jean-Pierre, The Conquest of Water:the Advent of Health in the Industri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inberg Theodore, Nature Incorporated: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Water of New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James C. Shih, Chinese Rural Society in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Lake Tai Area, 1368-18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2.
    Denis Smith, ed. Water-Supply and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Singapore: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9.
    John Graham-Leigh, London's Water War:The Competition for London's Water Supp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Francis Boutle Publishers,2000.
    Chieko Nakajima, Health, medicine and Nation in Shanghai, ca.1900-1945. Thesis (Ph. D).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4.
    David Blackbourn, The Conquest of Nature:Water, Landscap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2006.
    1 Lorus & Margery Milne, Water and life, New York, Atheneum,1972, P6.
    1 陈桥驿:《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化与水环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页3。为行文简洁,文中涉及前人研究,一律直称其名,不加上“先生”之类的敬称。
    3 余之祥、骆永明等著:《长江三角洲水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性》,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页26、27。
    4 朱大奎、王颖、王栋、王腊春:《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5期,页486-494。
    1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173、180、205、206。
    1 (清)黄凯钧:《遣睡杂言》,《四库未收书丛刊》第6辑第2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页573。
    2 在查找资料中,笔者的确发现过因天早而引起的水源型饮水危机,其中影响较大,如1934年的江南大早,后文将详述。
    1 罗世钰:《上海供水百年话水质》,《城市公用事业》2005年第1期,页39-41。
    2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余新忠、赵献海、张笑川:《瘟疫下的社会拯救——中国近世重大疫情与社会反应研究》,北京:中国书店,2004年。
    4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页12-26。该文基本收入李文海、夏明方主编:《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7年,页537-571。
    5 李玉尚:《环境与人:江南传染病史研究(1820-1953)》,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 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页133-140。
    2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 李洪河:《疫病流行与社会应对(1949-1959)》,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
    4 Kerrie L. Macpherson(程恺礼)A Wilderness of Marshes:The Origins of Public Health in Shanghai: 1843-1893,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其中相关饮水内容可参程恺礼:《19世纪上海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上海研究论丛》第9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进与新旧冲突——以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为中心的分析》,张仲礼等主编:《中国近代城市发展与社会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页183-200;彭善民:《公共卫生与上海都市文明(1898-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 (美)罗芙芸著,作舟译:《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900-1928年的天津》,《城市史研究》第15-16辑合刊,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169-177;后基本收入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6 如: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感谢周春燕赠予);谷银波:《清末民初的京师自来水公司》,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谭慧施:《晚清民国时期广州自来水与城市近代化》,广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王德海:《政府接管前后的广州自来水公司(1905-1938)》,华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等等。
    1 崔义田:《从评模选模更进一步使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和经常化》,《华东卫生》1953年第1期。
    2 罗鹏展:《我国自来水事业之初步调查及研讨》,《卫生工程导报》1948年第1期,页4。
    3 罗鹏展:《我国自来水事业之初步调查及研讨》,《卫生工程导报》1948年第1期,页9。张秦山在引用时称当时享受自来水的人数约为5%,没有注意到74家水厂中尚有22家在筹划中。参张秦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页279。
    4 《上海特别市各区农村概况》,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二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页425。
    5 《本市公用事业轮廓》,《申报》第393册,页628。
    6 朱朋:《参观沪西凿井工程》,《公用月刊》第22、23期合刊,1947年,页19。
    7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320。
    8 《农民的给水问题》,《大众医学》,1953年第12期,页482。
    1 张晓虹等:《城市化与乡村聚落的空间过程——开埠后上海东北部地区聚落变迁》,《复旦学报》2008年第6期,页108。
    2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3 蔡蕃:《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4 王伟杰:《北京环境史话》,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年。
    5 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页203-252。
    1 胡英泽:《水井碑刻里的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胡英泽:《水井与北方乡村社会——基于山西、陕西、河南省部分地区乡村水井的田野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2期;胡英泽:《凿池而饮: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期,亦见行龙主编:《环境史视野下的近代山西社会》,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45-81;胡英泽:《古代北方的水质与民生》,《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期。
    2 周春燕:《明清华北平原城市的民生用水》,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页234-251。
    3 赵素莲:《中国生活饮用水改水简况回顾》,《卫生研究》2002年第4期。
    4 张秦山:《民国时期的传染病与社会——以传染病防治与公共卫生建设为中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 Chieko Nakajima, Health, medicine and Nation in Shanghai, ca.1900-1945. Thesis (Ph. D). of University of Michigan,2004.
    6 如:肖爱树:《1949~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述论》,《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1期;肖爱树:《20世纪60~9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初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3期;戎火泉:《江苏爱国卫生运动55周年》,《江苏卫生保健》2007年第5期;张春燕:《新国家建设与社会风尚的重塑——1949至1959年爱国卫生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等等。
    1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顾良、施康强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可能和不可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页265-269。
    2 如D.S.Halacy, Jr. The Water Crisis, New York:E.P. Dutton & Co. Inc.1966; Lorus & Margery Milne, Water and life, New York, Atheneum,1972; J.A. Hassan, The Growth and Impact of the British Water Industr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Economic History Review,38/4 (Nov.1985), pp.531-547; Goubert Jean-Pierre, The Conquest of Water:the Advent of Health in the Industrial Ag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Steinberg Theodore, Nature Incorporated: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Water of New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Denis Smith, ed. Water-Supply and Public Health Engineering, Singapore: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1999. John Graham-Leigh, London's Water War:The Competition for London's Water Supply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ondon:Francis Boutle Publishers,2000等等,详见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页203-205。感谢邱仲麟先生赠予以上资料。其它较重要的还有:Blake, Nelson Manfred, Water for the Cities:A History of the Urban Water Supply Problem in the United Sates.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56; Falkenmark, Malin, Widstrand, Carl Gosta, Water and Society:Conflicts in Development, Pergamon Press,1980; David Blackbourn, The Conquest of Nature:Water, Landscap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Germany, New York,2006.
    3 陈德超:《浦东城市化进程中的河网体系变迁与水环境演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页7。
    1 钞晓鸿:《文献与环境史研究》,《历史研究》201O年第1期,页29。
    2 全国民国档案通览编委会编:《全国民国档案通览》,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页1。
    1 (日)水谷国一:《满州の饮料用水》(专ら地下水に就いて),南满州铁道株式会社,昭和十四年(1938),页1。
    2 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05-465。
    3 据笔者陋见,仅见邱仲麟、余新忠在其研究中有利用《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大正中国见闻录集成》。
    1 李玉尚教授将其在超星数字图书馆上下载整理好的各地文史料拷贝给我,不仅节约了我大量查找时间,也使笔者利用起来甚为方便,在此表示感谢。
    2 杨煜达:《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页24-49。
    3 钞晓鸿:《文献与环境史研究》,《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页29。
    1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8。
    2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2-140。
    3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2-140。
    4 安吉县档案,档号:56-4-32,“工”应当是指“1人1天的工作”。
    2 如1930年6月12日,浙江省民政厅训令,日字第807号,令催填报饮用水调查表,令杭州市市长、各县县长(除余杭、德清、鄞、诸暨、黄岩、浦江、汤溪、衢、建德、遂昌),查饮用水调查表经于四月十一日,本厅日刊以日字第457号,训令,饬查明填报在案,迄今逾时两月尚未据填送,合亟令催仰该县长迅将境内饮用水情形克日查明报核,切切,此令。参《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2期,1930年,页193。但是即使催填,许多县还是无法按期完成。为此,8月14日,浙江省政府民政厅再次发布训令,令催填送饮用水调查表。令杭县、海宁、富阳、临安、于潜、嘉兴、嘉善、海盐、长兴、武康、慈溪、定海、象山、南田、绍兴、萧山、庆元、上虞、嵊县、新昌、临海、温岭、仙居、金华、兰溪、云和、义乌、永康、龙游、江山、开化、淳安、桐庐、遂安、宣平、永嘉、瑞安、乐清、平阳、丽水、青田、松阳、龙泉、景宁县长,查饮用水调查表经先后令饬填送并催报各在案,兹查该县尚未填报,合亟令仰该县长迅即查明,照式填报,勿延,切切,此令。参《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4期,1930年,页176。同年还要诸多调查要求在一月内完成,如:训令第373号,要求一月内填送厕所调查表;训令第374号,要求一月内呈报兽瘟调查表;训令第375号,要求一月内填送普通医院调查表;训令第376号,要求年一月内填报地方病调查表。《浙江 民政月刊》第1卷第27期,1930年,页147-149。
    1 1946年上海市民政处就认为“第二区卫生所所呈土井调查概况未按规定格式填写,似嫌过简,不足根据”。参,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21。
    2 李玉尚认为1930年浙江鄞县政府卫生科对城厢土井的调查和考据非常认真(参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对此,笔者暂持怀疑。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15;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73。
    4 《第23区水井调查清册》,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73。
    5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200。
    1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某些地区滥挖土井情况调查报告》,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 1-2-93。
    2 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局编:《桐乡卫生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页193。
    3 中共桐乡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桐乡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0年,页108-112。
    4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747;新修县志称1981年打井10437口,据《江苏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52-1981)》,应为18437。
    5 中共湖州市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页101、103。
    6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96。
    1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130。
    2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2838。
    3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285、687。
    4 曹树基:《大饥荒: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页7。
    1 (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61。
    2 (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前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2。
    3 (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67。
    4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9、162,感谢邹怡老师将此书存放在资料室,给笔者查阅带来极大的方便。
    5 李宣果:《上海市卫生局吴淞卫生事务所成立之经过》,《卫生月刊》第4卷第4期,1934年,页140、157。
    6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69。
    7 《无锡年鉴》“公用”,1930年,页1。
    1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73。
    2 申丙炎:《江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8期,1930年,页30。
    3 (日)薄井由:《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页59。
    4 (日)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明治中国见闻录集成》卷1(下简称《幕末明治》),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5。
    5 (日)东京高等商业学校东亚俱乐部编:《中华三千里》,《大正中国见闻录集成》卷10(下简称《大正》),東京:ゆまに书房,1999年,页115、116。
    6 #12
    1 (日)东史郎著、张国仁等译:《东史郎日记》,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999年,页22。
    2 (日)若江得行:《上海生活》,东京:日本雄辩会讲谈社,昭和十七年(1941),页11、67。
    3 钞晓鸿:《文献与环境史研究》,《历史研究》2010年第1期,页33。
    1 《太湖流域概况》,2001年版,参http://jlsw.hydroinfo.gov.cn/gaikuang/article_th_gk_2000.asp,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规划计划司网站。
    2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5。
    1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2、3。
    2 段绍伯编著:《上海自然环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56。
    3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91。
    4 孙景超:《技术、环境与社会——宋以降太湖流域水利史的新探索》,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页8。
    5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10。
    6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12。
    7 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页112。
    1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88。
    2 黄宣伟编著:《太湖流域规划与综合治理》,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年,页2、3。
    3 段绍伯编著:《上海自然环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56。
    1 阮仁良主编:《上海市水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47。
    2 阮仁良主编:《上海市水环境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134。
    3 陈震等编著:《水环境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页173。
    1 周宗灿编著:《环境医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页22。
    2 (日)日本分析化学会北海道支部编,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污染生态室译:《水的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修订版,页6、7。
    3(日)日本分析化学会北海道支部编,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污染生态室译:《水的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修订版,页8。
    1 袁西恩主编:《饮用水与健康》,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年,页174、175。
    1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09。
    2 地理上的分区肯定不会与行政辖区界线完全相吻合,本文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
    1 爱德华·亨德生(Edward Henderson), Shanghai Water,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全宗工部局公报年报001,1871年,页3。原文也曾载于北华捷报(North-China Herald)。
    2 《劝沿浜居民设立坑厕》,《申报》第7册,页5。
    3 上海市档案馆编:《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第八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581。
    4 (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21。
    5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0。
    6 《上海概览》,《中国丛报》第16卷第11期,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页543、544。
    7 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1861, P97.
    8 (日)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5、16,参冯天瑜: 《“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09、419;(日)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73,参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46;名仓予何人:《海外日录》,《幕末明治》卷1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52,参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434;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幕末明治》卷1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28。
    1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356;参《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
    2 上海市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924。
    3 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573。
    4上海市青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青浦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718。
    5 (清)王韬:《瀛蠕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21。
    6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7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4。
    8 《上海概览》,《中国丛报》第16卷第11期,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页543、544。
    9(日)尾崎行雄:《游清记》,《幕末明治》卷3,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21。
    10 (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21。
    1 同治《上海县志》卷32。
    2《浚井得银》,《申报》第10册,页130。
    3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4 (日)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幕末明治》卷11,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28。
    5 (日)名仓予何人:《海外目录》,《幕末明治》卷11,柬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06;参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419。
    6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1。
    7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342。上海市档案馆保存有1937年8月18日上海市土井调查表,共95页。
    8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342。
    9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R18-1-319。
    10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R50-1-771。
    1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3。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 Q109-1-1032.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 B11-2-93。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16。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R50-1-771。
    3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发行,1998年,页201。
    4 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176。
    5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34。
    6 (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1。
    7 (英)阿绮波德·立德著,杨柏、冯冬、周素平译:《亲密接触中国——我眼中的中国人》,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年,页13。
    1 沈国忠:《忆湖州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湖州文史》第1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79。
    2 湖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志》,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页2007。
    3 《吴兴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15、16、17;亦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29、230、231。
    4 《中共吴兴县委防治血吸虫病五人小组办公室关于本县县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专题总结报告》: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3-051。
    5 黄春安主编:《湖州市城乡建设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页148。
    1 湖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卫生志》,香港:香港大时代出版社,1993年,页630。
    2 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桐乡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622。
    3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37。1958年崇德县并入桐乡两县。
    4 丰桂:《忆民国廿三年石门旱灾》,《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页212。
    5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26。
    6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7-3-52,这次调查没有区分是自流井还是土井。据新修《嘉兴市志》称该年城区有“水井50口”,参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92。
    7 幼甫修、陆志鸿等纂:《嘉兴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影印本,页49。
    8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53-1-22;亦见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7-1-1;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9-2-5。
    1 嘉善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页446、942。
    2 《嘉善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7、8;又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95、196。
    3 《嘉善县1956年血吸虫病调查统计情况》,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3-051。
    4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500。
    5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747。
    6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190。
    7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5-1-1986。
    8 《整顿十项市政调查表》,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2-867。
    9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2。
    1 《调查昆山、嘉定县日本住血吸病报告书》,嘉定区档案馆,档号:104-7-365。
    2 昆山市档案馆藏,档号:318-2-1。
    3 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3。
    4 吴思德主编:《川沙县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页100、101。
    5 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07。
    1 (原)南汇区档案馆,档号:4-1-686。
    2 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07。
    3 南汇县卫生局编:《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172。
    4 奉贤县卫生防疫站、奉贤县医药卫生学会编:《卫生防疫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7年,页77。
    5 奉贤县卫生局卫生志编纂组:《奉贤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5年,页156;亦见奉贤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奉贤水利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188。
    6 上海市金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949;金山县卫生志编纂室编:《金山县卫生志》,上海:上海少儿出版服务社,1994年,页90。
    7 《杭州自来水创始纪念刊》,杭州市自来水筹备委员会印,1931年,页5。
    8《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70、71。
    9 《杭州之井》,《申报》第242册,页245。
    10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98-6-122;亦见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页52、53,不过,汇编中市区饮自来水者占62.5%。
    1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70、71。
    2 李通:《杭州自来水厂创办前后》,《杭州文史资料》第8辑,内部资料,1987年,页112。
    3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2-10。
    4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98-6-122;亦见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页52、53,不过,汇编中市区饮自来水者占62.5%。
    5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志》第4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页23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贸易报告集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705。
    7 《杭州自来水创始纪念刊》,杭州市自来水筹备委员会印行,1931年,页(总)5、6。
    8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2—10。
    9 魏颂唐编:《浙江经济纪略》,1929年铅印本,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杭州师范大学选编:《民国浙江史料辑刊》第一辑,第2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页27。
    10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3。
    11 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053—001—5380。
    1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2一10。
    1 《杭州市居民饮水源调查统计表》,杭州市档案馆,档号:87-3-176。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8-34。
    3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3-1-229。
    4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6期,1930年,页47、48。
    5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3。
    6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7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6期,1930年,页47。
    8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87-3-176。
    9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98-6-122;亦见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页52、53,不过,汇编中市区饮自来水者占62.5%。
    10 浙江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水利志》,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页542、543。
    11 褚应章:《杭州市卫生调查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34年第8期,页1090。
    12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3。
    1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1-3。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2-10。
    3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87-3-176。对于这份调查中69%户数使井水,笔者心存疑惑,因为这比1947年的33%、1956年的30.3%要高的多,有点不合逻辑;同时,这份调查的水源结构中竟然没有“河水”一项,而1947年为22%、1956年饮河用(塘)水与湖(泉)水户数为15.2%。据此,笔者推测很有可能1950年调查把饮用河水的户数归并到了井水中。
    4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98-6-122;亦见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页52、53,不过,汇编中市区饮自来水者占62.5%。
    5 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页25。
    1 余杭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志》,杭州:浙江人民民出版社,1990年,页413、417、418。
    2 余杭区档案馆,档号:90-5-299。
    3 余杭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志》,杭州:浙江人民民出版社,1990年,页409。
    4 余杭县水利志编辑委员会编:《余杭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87年,页20。
    1 海宁县卫生局编:《海宁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页36;亦见海宁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页1017。
    2 夏苍霖:《海宁县医药卫生之过去和现在》,《申报》第348册,页583。
    3 《海宁地方人士发起疏浚市河》,《申报》第394册,页545。
    1 海宁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5年,页474。
    2 《海宁县防疫站关于水源和厕所卫生管理情况的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0。
    3 海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海盐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62。
    4 《海盐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14;《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02。
    5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6期,1930年,页256。
    6 海盐县档案馆,档号:113-4-183。
    1 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376。
    2 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376。
    3 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99-1-155。
    4 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5 《平湖县农村饮水卫生改良工作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1 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6。
    2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页8。
    3 庄家驹:《全省创建最早的镇江自来水厂》,《镇江文史资料》第15辑,内部资料,1989年,页71。
    4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页6;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19。
    5 《1950年夏令防疫工作总结报告》,镇江市档案馆,档号:C66-1-4。
    6 《镇江市饮用水井卫生调查报告》,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6-3-10。
    7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01。
    8 朱云达等:《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一),《申报》第337册,页663;亦见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页101。
    1 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4-2,不过后文又称95%住户食用江、河水,5%用井水。
    2 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4-3。
    3 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6-7。
    4 丹徒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卫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182。
    5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80。
    6 《丹阳县1956年饮水消毒工作总结》,丹阳市档案馆,档号:338-2-14。
    7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143;亦见丹阳市卫生局编:《丹阳市卫生志》,南京:南京出版社发行,2004年,页234。
    8 丹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丹阳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835。
    1 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编写组编:《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1。新修的《常州市志》认为常州自来水始于1921年,至1949年用户数541,普及率12.54%,参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页530-534。
    2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65。
    3 《常州市1953年井水消毒具体实施办法》,常州市档案馆,档号:D9-3-14。
    4 沈保宜、曾省三辑:《武进市区濬河录》,1914年,国家图书馆藏,页1、3。
    5 《武进县1965年卫生防疫工作总结》: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6-2-15。
    6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2838。
    7 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县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页447。
    8程屏:《第一个水厂——梅园水厂》,《无锡地方资料汇编》第1辑,内部资料,1984年,页132。
    9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69。
    10 《无锡县卫生概况》,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878。
    1 《无锡年鉴》“公用”,1930年,页1。
    2工务科:《整理河道计划》,《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4。
    3《无锡县城区自流井调查表》,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878。
    4 胡立人:《无锡解放初期的卫生医疗事业》,《无锡文史资料》第8辑,1987年,内部资料,页110。
    5 葛益患:《无锡城区的水井》,《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内部资料,1996年,页124-129。
    1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96。
    2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130。
    3 (清)林达泉:《濬江阴城河记》,温廷敬辑:《茶阳三家文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第23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页191。
    4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73。
    5 申丙炎:《江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8期,1930年,页30。
    6 李昌达:《古城河街印象》,赵沛、黄溪源编著:《江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年,页148。
    7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077;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8、39。
    8 李玉尚:《清未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 顾子齐:《吴县卫生行政概况》,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页108.
    2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1-143。
    3 余志华:《苏州市防疫工作:一九五一年一月在苏南卫生行政会议上的报告》,《苏南卫生》第2期,1951年,页10。
    4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5 (美)盖洛著,沈弘等译:《中国十八省府》,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年,页168。
    6 陈实:《一九二六年吴门大疫记略》,《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1983年,页174。
    1 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吴县》,1930年,页21-30。
    1 《吴县卫生院三十七年度水灶业调查清册》,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1-130。
    2 陆文夫编:《老苏州:水巷寻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145。
    3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001-0171-007。
    4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5 《江苏苏州警察厅保护水井布告》,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663、664。
    1 陆文夫:《井》,陆文夫:《陆文夫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年,页86。
    2 《荷花池的变化:苏南爱国卫生的故事》,无锡:苏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页8、9。
    3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1。
    4 #12
    5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1。
    6 (清)黄凯钧:《遣睡杂言》,《四库未收书丛刊》第6辑第2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页574。
    7 (清)袁景澜撰,甘兰经、吴琴校点,《吴郡岁华纪丽》卷5《五月·梅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187。
    8 张家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沙洲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84、797。
    1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3。
    2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986。
    3 常熟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138。
    4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调查室,常熟市档案馆编译:《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页2。
    5 《常熟市1951年度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常熟市档案馆,档号:C2-8-11。
    6 《常熟市开展饮水消毒工作典型报告》,常熟市档案馆,档号:C2-8-12。
    7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页311。
    1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4、155。
    2 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太仓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453、777。
    3 上海市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33。
    4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6。
    5 许次玄编:《嘉定县政概况》,内部发行,1936年,页150。
    6 上海市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932。
    7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页323。
    8 徐葆明:《改革开放中的嘉定自来水供水事业》,《嘉定文史资料》第26辑,内部资料,页352。
    9 宝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情要览》,内部资料,1988年,页92;亦见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32。
    10 上海市宝山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宝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952。
    11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59、162。
    12 《第23区水井调查清册》,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73。
    1 李宣果:《上海市卫生局吴淞卫生事务所成立之经过》,《卫生月刊》第4卷第4期,1934年,页140、157。
    2 张镜予编辑、白克令指导:《社会调查——沈家行实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页42。
    3 金坛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编:《金坛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198。
    4 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285、687。
    5 金坛市水利农机局修志组编:《金坛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95年,页59。
    6 《金城镇饮水消毒情况专题总结》,金坛市档案馆,档号:E5-1-5。
    7 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687。
    1 溧阳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编:《溧阳县卫生志(1912-1985)》,内部资料,1990年,页99。
    2 溧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溧阳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818。
    3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74。
    4 江苏省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111。
    5 宜兴市档案馆,档号:431-1-3。
    6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71。
    7 长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717。
    8 长兴县卫生局长兴县卫生志编纂小组编:《长兴县卫生志》,内部发行,1995年,页122。
    9 长兴县档案馆:档号:28-8-22。
    1 《禁止庙潭淘花生碑》,《浙江省环境保护志·大事记》,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页18。
    2 长兴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水利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页33、34。
    3 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532。
    4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8。
    5 《孝丰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31;亦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45。1958年孝丰县并入安吉县。
    6 《孝丰县血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专题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3-051。
    7 《安吉县山川公社管委会开展水改工作的情况》,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30-70。
    8 安吉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页63。
    9 德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358。
    10 姚伟新等:《德清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回顾》,《湖州文史》第1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74。1958年武康县并入德清县。
    11 《德清县警察所及各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37;《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51。
    1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6。
    2 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098-002-520。
    3 毛采章:《莫干山卫生设施》,《浙江民政旬刊》第35期,1930年,页73。
    4 《临安县警察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页8;《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76。
    5 临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安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页711。
    1 范行准:《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年,页40。
    2 如周春燕认为:“中国南方的城市,与北方城市相比,水资源较为丰富,饮水取得不虞匮乏,特别是江南的城市更是如此。”参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页21、22。
    3 周春燕:《清末中国城市生活的转变及其冲突——以用水、照明为对象的探讨》,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1年,页39、40。
    4 《苏城溶井》,《申报》第18册,页254。
    5 《井泉水涸》,《申报》第18册,页97。
    6 《时疫盛行》,《申报》第18册,页170。
    7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9-5。
    1 《筹款开浚城河》:《申报》第318册,页176。
    2 《久旱喜得甘雨》:《申报》第346册,页91。
    3 《亢旱中的苏州》,《申报》第318册,页565。
    4 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098-002-520。
    5 梦全:《民国廿三年大旱与崇德之风潮》,《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内部资料,1990年,页207。
    6 丰桂:《忆民国廿三年石门旱灾》,《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内部资料,1990年,页212。
    1 顾明江:《1934年硖石大旱闻见追忆》,《海宁文史资料》第52辑,内部资料,1993年,页5。
    1 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页112。
    2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2 The Chinese Repository,1848, Vol.17,No.6, P193亦见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1861, P28.
    3 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1861, P40.
    4 John Rose, Medical and Topographical Notes on China, The Lancet,1862,14 June, P631.
    5 (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
    6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0。
    7 (英)阿绮波德·立德著,刘云浩、王成东译:《穿蓝色长袍的国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页29。
    1 (清)王士雄纂:《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页11。
    1 (日)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90;见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57。
    2 (瑞士)阿道夫·克莱尔著,陈壮鹰译:《时光追忆——19世纪一个瑞士商人眼中的江南旧影》,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页4。
    3 (日)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90;见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57。
    4 Edward Henderson, Shanghai Water.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全宗工部局公报年报001,1871年;参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11-115。
    5 (日)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明治》卷1,東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5、16;参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09。
    6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上·水电》。
    1 《上海饮水秽害亟宜清洁论》,《申报》第2册,页177。
    2 《论饮水清洁之法》,《申报》第4册,页471。
    3《上海南城食水说》,《申报》第7册,页81。
    1 Edward Henderson, Shanghai Water,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全宗工部局公报年报001,1871年;参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11-115。
    2 孙东临编著:《日人禹域旅游诗注》,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页293。
    3 (清)黄本鍂等:《星周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6。
    4 (日)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明治》卷1,东京:ゆまに书房,1997年,页15;参冯天瑜:《“千岁丸”上海行:日本人1862年的中国观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309。
    5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0。
    1 (美)J.B.鲍威尔著,邢建榕等译:《鲍威尔对华回忆录》,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页26。
    2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页3。
    3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2。
    4 《开挖河口》,《申报》第15册,页702。
    5 (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页43。
    6 (俄)金诗伯:《我在中国的六十年》,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页34。
    7 《函请水利会取缔秽水》,《申报》第224册,页333。
    8 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158。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403。
    2 (民国)洪兰祥等编:《上海特别市真如区调查统计报告表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页3。
    3 《水的界限》,《申报》第296册,页274。
    4 (日)石滨知行著:《上海》,东京:三省堂,昭和十六年(1940),页106。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4916。
    6《苏州河水质恶劣》,《申报》第388册,页220。
    7 Gilert J. Fowler, Sewage disposal & Water Supply,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1919, P9.
    8 《卫生局为沪西饮料之复函》,《申报》第227册,页353。
    9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1875。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05-3-2442。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A54-2-156。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122。
    4 薛理勇编著:《闲话上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264。
    5 《港务局规划速浚肇家浜》,《申报》第259册,页490、519;《蒲淞区公民请浚蒲汇塘》,《申报》第260册,页424;《函询疏浚蒲肇河消息》,《申报》第264册,页630;《贯通上松青三县蒲汇塘河工告成》,《申报》第304册,页286。
    6 吴莘耕编纂:《龙华今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页15。
    7 《上海工务》第11期,1948年,页4。
    8 《填没死渠改筑道路》,《申报》第387册,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页391。
    1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3。
    2 Gilert J. Fowler, Sewage disposal & Water Supply, Shanghai, Kelly & Walsh Ltd.1919, P3、4.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123。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4916。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109-1-1397。
    6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122。
    7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A54-2-156。
    8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4。
    9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122。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56-2-268。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A54-2-156,原文为“明沟”。
    3 (清)黄凯钧:《遣睡杂言》,《四库未收书丛刊》第6辑第20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页573。
    4 《论开溶城河之利》,《申报》第31册,页231。
    5 傅积仁:《现在松江医药卫生概况》,《申报》第327册,页17。
    6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23。
    7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07。
    1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页93;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在,页905。
    2 光绪《青浦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页2054。
    3 《青浦城河水源水质卫生调查报告》,青浦区档案馆,档案号:95-1-26;《青浦城厢镇城河水源水质卫生情况调查报告》,青浦区档案馆,档案号:95-2-80。
    1 《湖州城市的自来水》,《湖州月刊》第3卷第4期,1928年,页2。
    2 《湖州饮水谈》,《湖州月刊》第3卷第3期,1926年,页45。
    3 《吴兴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14;《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28。
    4 陈煜麟:《吴兴创办自来水声中之刍议》,《湖州月刊》第4卷第2期,1931年,页2、9。
    5 湖州市档案馆,档号:310-1-7。
    6 黄春安主编:《湖州市城乡建设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页148。
    7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37、40。
    8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3期,1929年,页208、209。
    9 伍仁:《略述解放前夕梧桐镇旧貌》,《桐乡文史资料》第9辑,1990年,页215。
    1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11。
    2 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桐乡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183。
    3 幼甫修、陆志鸿等纂:《嘉兴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影印本,页49。
    4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34。
    5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78-1-76。
    6 《浙江省派会验嘉兴禾丰纸厂泄水官河案》,《申报》第224册,页444。
    7 《嘉兴地区内河水质污染调查总结(1974-1977)》,海盐县档案馆,档号:92-1-236。
    8 《嘉善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7、8;《浙 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95、196。
    1 《嘉善县1956年血吸虫病调查统计情况》,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3-051。
    2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190。
    3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5-1-1986。
    4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2-867。
    5 中共吴江县委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吴江县卫生防疫站编:《江苏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1952-1981)》,内部资料,1982年,页86;吴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市血防志》,香港:今日出版社,2001年,页120、121。
    1 (瑞士)阿道夫·克莱尔著,陈壮鹰译:《时光追忆——19世纪一个瑞士商人眼中的江南旧影》,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页11。
    2 昆山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水利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23。
    3 《调查昆山、嘉定县日本住血吸病报告书》,嘉定区档案馆,档号:104-7-365。
    4 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4。
    5 民国《七团乡小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页16。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6503。
    2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之八《市政交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上海市川沙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864。
    4 《奉贤县政概况》,1934年,页190。
    5 《奉贤县政概况》,1934年,页235。
    6 南汇区档案馆,档号:4-1-686。
    7 南汇县卫生局编:《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31、32。
    8南汇县卫生局编:《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30。
    9《江苏省南汇县夏令卫生及义诊配合推行报告表》,南汇区档案馆,档号:4-2-771。
    10 《江苏各县水利调查一览》,《申报》第191册,页114。
    1 《发现虎列拉症》,《申报》第159册,142。
    2 《浦东发现虎列拉症三志》,《申报》第159册,页206。
    3 《训令公安局严行取缔染厂泄水流入市河》,《南汇县政公报》第11期,1929年,页34。
    4 吴思德主编:《川沙县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页125。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42。
    6 《裘炳泓请开城河略》,乾隆《浙江通志》卷52《水利一》。
    7 《杭垣疏河》,《申报》第6册,1983年影印本,页521。
    8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14-002-0196。
    9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0。
    1 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页28。
    2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6期,1930年,页47、48;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页29、30。民国15年(1926年)浙江中等蚕桑学校改称浙江省立蚕桑科职业学校,故这次水质调查当在1926-1930年之间。
    3 《杭州自来水创始纪念刊》,杭州市自来水筹备委员会印行,1931年,页(总)5、6。
    4杭州市档案馆,档号:3-1-229。
    1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站调查研究资料汇编》(第三辑),内部资料,1960年,页48。
    2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311。
    3 (日)内藤湖南著,吴卫峰译:《燕山楚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94。
    4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6期,1930年,页47;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页29。
    5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7。
    6 余杭区档案馆,档号:90-5-299。
    7 余杭县水利志编辑委员会编:《余杭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87年,页19。
    8 余杭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志》,杭州:浙江人民民出版社,1990年,页418。
    9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325。
    10《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4。
    1 《浙江民政月刊》1928年第4期,页12、13;《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67、168。
    2 沈松年:《浙江硖石卫生状况调查报告》(一),《申报》第344册,页605。
    3 《海宁地方人士发起疏浚市河》,《申报》第394册,页545。
    4 海宁县档案馆,档号:M2-3-21。
    5 海宁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页83。
    6 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6-20。
    7 孔庆云:《创建硖石给水站始末》,《海宁文史资料》第52期,1993年,页1。
    8海宁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海宁市水利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页83。
    9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清国漫游志》,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382。
    10 《海盐县警察所及分别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14;《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36、202。
    11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6期,1930年,页256、257。
    1 海盐县档案馆,档号:92-1-432。
    2 《浙江民政月刊》1928年第6期,页18-20;《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06-208。
    3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38。
    4 《浙江民政月刊》,1929年第21期。页152。
    5 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99-3-18。
    6 《浙江民政月刊》,1929年第21期。页153。
    7 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99-1-170。
    8 《平湖县农村饮水卫生改良工作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1 宋忠钰:《报告两个乡镇的医药卫生状况》,《申报》第327册,页17。
    2 朱云达等:《江苏省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工作概况》,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页101。
    3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4-2。
    4 丹阳市档案馆,档号:338-1-5。
    5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60。
    1 沈保宜、曾省三辑:《武进市区濬河录》,1914年,国家图书馆藏,页1、3。
    2 武进县卫生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县卫生志(1879-1983)》,1985年,内部资料,页125。
    3 王完白:《武进霍乱流行之统计》,《中华医学杂志》第16卷,第2、3期,1930年,页149-155。
    4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65。
    5 常州市档案馆,档号:I345-3-6。
    6 常州市土地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土地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51。
    7 常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页275、276。
    8 无锡市水利局编:《无锡市水利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页440。
    9 《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4。
    1 《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2。
    2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3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4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5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6 贡中庸:《无锡第一个自来水厂》,《无锡文史资料》第39辑,1999年,页209。
    1 程屏:《解放前后无锡城区的填河拆桥》,《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1996年,页201、202。
    2 无锡市水利局编:《无锡市水利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页223。
    3 (清)林达泉:《濬江阴城河记》,温廷敬辑:《茶阳三家文钞》,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辑第23种,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页191。
    4 申丙炎:《江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8期,1930年,页30。
    5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96、1130。
    6 (比)高华士著,赵殿红译:《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页162。
    7 (清)潘曾沂:《东津馆文集》卷二《资一药房记》,咸丰八年刻,上海图书馆藏。
    1 (清)潘曾沂、潘仪凤:《小浮山人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页475、579。
    2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页174、175、205、206。
    3 (清)潘曾沂:《东津馆文集》卷二《资一药房记》,咸丰八年刻本,上海图书馆藏。
    4 (清)潘曾沂、潘仪凤:《小浮山人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页580。
    5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6 《兴办各地自来水刍议》,《申报》第168册,页588。
    1 陈实:《一九二六年吴门大疫记略》,《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1983年,页174。
    2 顾子齐:《吴县卫生行政概况》,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页107、108。
    3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001-0171—029。
    4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86。
    5 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吴县》,1930年,页21-30。
    6 黄蕴深:《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49期,1930年,页27。
    7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8。
    1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C36—1—9。
    2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141—143。
    3 《苏州市河道水质情况汇报》,苏州市档案馆,档号:C36—3-114。
    4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86。
    5 (清)金鹤翀纂:《金村小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页140。冯贤亮认为金村在今常熟,误,参冯贤亮:《清代太湖流域的环境与卫生:以外国人的游程与感觉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9年第2期,页76。
    1 《杨舍古城新貌》,《张家港市集镇史专辑》(二),内部资料,1988年,页3。
    2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184。
    3 王鸿飞纂:《双浜小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11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影印本,页162。
    4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页311。
    5 常熟市档案馆,档号:C2—8—11。
    6 常熟市档案馆,档号:C2—8—12。
    7 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986。
    8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181、183。
    9 《太仓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1928年第9期,页34。
    10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181、183。
    11 《江苏各县水利调查一览》,《申报》第191册,页114。
    1 《太仓县二十二年度征工浚河报告》,《江苏建设》第2卷第1期,1936年,页106。
    2 蔡宏道、张国高、孔祥云:《太仓区居民与家畜感染日本血吸虫病之调查》,《华东卫生》第1卷第4期,1951年,页62。
    3 太仓市史志办公室编:《太仓五十年》,内部资料,1999年,页236。
    4 (日)曾根俊虎著,范建明译:《北中国纪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页178。
    5 许次玄编:《嘉定县政概况》,1936年,页150。
    6 嘉定区档案馆,档号:2—15—72。
    7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页333;嘉定区档案馆,档号:52—2—155。
    8 黄程云编:《杨行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页14。
    1 《江湾河水检验证书》,《申报》第195册,页616。
    2 周盛运、邵家文:《宝山饮用水三部曲》,政协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编:《宝山卫生史话》,内部资料,1990年,页18。
    3 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6—1—6。
    4 金坛市水利农机局修志组编:《金坛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95年,页59。
    5 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61年,页6.24。
    6 (日)东亚同文会编:《中国省别全志》第十五卷《江苏省》,台北:南天书局,1988年影印本,页174。
    7 溧阳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溧阳县卫生志(1912—1985)》,内部资料,1990年,页98。
    8 溧阳市档案馆,档号:301-1-513。
    9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H67—3—35。
    1 江苏省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111。
    2 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61年,页5.37。
    3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3。
    4 长兴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兴县水利志》,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12月,页30-44。
    5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8。
    6 《孝丰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31;《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45。
    7 安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安吉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页532。
    8 《德清县警察所及各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37;《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51。
    1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6。
    2 毛采章:《莫干山卫生设施》,《浙江民政旬刊》第35期,1930年,页73。
    3 德清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水利志》,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页22。
    4 《临安县警察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页8:《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76。
    1 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编:《苏南湖泊综合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61年,页1.45。
    1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2 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页112。
    3 《沪城内挑挖河道》,《上海新报》,页2741。
    4 《沪城内各铺开河》,《上海新报》,页2862。
    5 《邑侯叶公淘河德政记》,《申报》第1册,页829。
    6 《论城内溶河秽气酿痧事》,《申报》第2册,页537。
    7 《溶河宜急》,《申报》第12册,页450。
    1 《邑侯叶公淘河德政记》,《申报》第1册,页829。
    2 《论饮水清洁之法》,《申报》第4册,页471。
    3《上海饮水秽害亟宜清洁论》,《申报》第2册,页177。
    4 《疫疠宜防》,《申报》第20册,页897。
    5 《濬河宜急》,《申报》第12册,页450。
    6 《疫疠宜防》,《申报》第20册,页897。
    7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8《上海饮水秽害亟宜清洁论》,《申报》第2册,页177。
    9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4《水道上·江》,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页292—294。
    1 《荡口镇开河禁碑》,无锡市水利局编:《无锡市水利志》,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页440。
    2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3 《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4 《沙漏水行清水暂送熬烟膏客》,《申报》第2册,页195。
    1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1—130。
    2 《阅本报纪议设自来水事系之以论》,《申报》第54册,页101。
    3 孙景超:《清代江南感潮区范围与影响》,《清史研究》2005年第4期。
    4 (清)王韬:《瀛壖杂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4、21。
    5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4、40。
    6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上·水电》,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影印本,页240。
    7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171。
    8段绍伯编:《上海自然环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56。
    9 《劝城内绅董兴办自来水说》,《申报》第4册,页73。
    10《城中挑水宜加桶盖说》,《申报》第8册,页113。
    11 《城中运水说》,《申报》第8册,页533。
    12 《议用自来水说》,《申报》第13册,页253。
    13 (清)葛元煦:《沪游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24。
    1 《挑水滋祸》,《申报》第19册,页69。
    2 袁祖志:《沪城城内竹枝词》,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3。
    3 《水担撞人》,《申报》第7册,页42。
    4 《挑水夫如虎》,《上海新报》,页240.
    5 《营业写真·挑水》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284。
    1 《拟建水池议》,《申报》第1册,页29。
    2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O册,页153。
    3 《阅本报纪议设自来水事系之以论》,《申报》第54册,页101。
    4 段绍伯编著:《上海自然环境》,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页61。
    5 (日)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幕末集成》卷11,页28。
    6 《上海概览》,《中国丛报》第16卷第11期,张西平主编:《中国丛报》: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页543、544。
    7 William Lockhart, The Medical Missionary in China:A Narrative of Twenty Year's Experience, London:Hurst and Blackett,1861,P97.
    8爱德华·亨德生(Edward Henderson)《上海的水(Shanghai Water)》,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全宗工部局公报年报001,1871年,页2。
    9 (目)纳富介次郎:《上海杂记》,《幕末集成》卷1,页15、16;参冯天瑜:《千岁丸》,页325。
    10 (日)日比野辉宽:《赘肬录》,《幕末集成》卷1,页65、73;参冯天瑜:《千岁丸》,页339、346。
    11 (日)峰洁:《清国上海见闻录》,《幕末集成》卷11,页28。
    1 (日)松田屋伴吉:《唐国渡海日记》,《幕末集成》卷11,页55.
    2 (日)名仓予何人:《海外日录》,《幕末集成》卷11,页106、152;参冯天瑜:《千岁丸》,页419、424。
    3 《上海饮水秽害亟宜清洁论》,《申报》第2册,页177。
    4 《上海南城食水说》,《申报》第7册,页81。
    5 《论饮水清洁之法》,《申报》第4册,页471。
    6 《顺时珍卫》,《申报》第62册,页633.
    7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60。
    1 薛理勇:《漫话“老虎灶”》,见叶又红主编:《海上旧闻》第2辑,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页65。
    2 《挑水夫如虎》,《上海新报》,页2404。
    3《上海城内宜设水船以便民用论》,《申报》第1册,页761。
    4 《老虎灶齐行》,《申报》第7册,页194。
    5 《营业写真·老虎灶》,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296。
    6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155。
    7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155。
    8《全市老虎灶未涨价》,《申报》第340册,页185。
    9 陆文夫编:《老苏州:水巷寻梦》,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页145。
    10 《营业写真·老虎灶》,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296。
    1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2 《谨防时疫说》,《申报》第27册,页337。
    3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4 《水炉业(即老虎灶)之亟宜取》,《申报》第200册,页17。
    5 《营业写真·老虎灶》,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296。
    1 杭州市市政志编纂办公室编:《杭州市市政志》,内部资料,1994年,页205、257。
    2 民国《吴县志》卷20,页1028。
    3 (清)潘曾沂、潘仪凤:《小浮山人年谱》,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页475。
    4 《苏城濬井》,《申报》第18册,页254。
    5 《沙漏水行清水暂送熬烟膏客》,《申报》第2册,页195。
    6 《沙漏水行清水暂送熬烟膏客》,《申报》第2册,页195。
    1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10。
    2 《申报》,1875年3月31日。
    3 《上海文史资料存稿汇编》之八《市政交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11。
    5 徐珂辑:《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页6301。
    6 邱仲麟:《水窝子——北京的供水业者与民生用水(1368—1937))),李孝悌主编:《中国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页216。
    7 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179。
    8 《外国吸井水机器图说》,《上海新报》,页4416。
    9 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179。
    10 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506。
    1 民国《吴县志》卷20,页1028。
    1 何小莲:《西医东渐与文化调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189。
    2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11—125。
    3 《议引清水到沪》,《上海新报》,页3710。
    4 《自来水》,《申报》第21册,页473。
    5 《自来水公司帐房告白》,《申报》第23册,页230。
    1 《禁止谣言示》,《申报》第24册,页229。
    2 《谨防时疫说》,《申报》第27册,页337。
    3《推广禁止谣言说》,《申报》第24册,页235。
    4 《阅本报纪议设自来水事系之以论》,《申报》第54册,页101。
    5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45。
    6 黎床卧读生:《绘图上海杂记》卷3《自来水》,上海:文宝书局石印本,1905年。
    7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80、102、115、197、417、419。
    8《1886年的上海:租界见闻》,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修订本,页58、59。
    9《西报论上海引用清水法》,《申报》第6册,页237。
    1 《拟建水池议》,《申报》第1册,页29。
    2如1880年2月18日的《论自来水之利》,《申报》第16册,页169;1896年11月23日,《阅本报纪议设自来水事系之以论》,《申报》第54册,页101,等等,所云理由均是“方便、卫生、省钱”三个方面。
    3 《劝城内绅董兴办自来水说》,《申报》第4册,页73。
    4 《再论取水事》,《申报》第1O册,页157。
    1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2 《论取净水以保民生》,《申报》第10册,页153。
    3 黄式权:《淞南梦影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45。
    4 黎床卧读生:《绘图上海杂记》卷3《自来水》,上海:文宝书局石印本,1905年。
    5《整治沪城末议》,《申报》第22册,页205。
    6 民国《上海县续志》卷2《建置上·水电》。
    7 上海公用事业管理局编:《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128。
    8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06。
    9 顾炳权编:《上海洋场竹枝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307。
    10 《杭州自来水创始纪念刊》,杭州市自来水筹备委员会印行,1931年,页(总)5。
    11 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36。
    1 《大法国巡捕房示》,《上海新报》,页981。
    2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3 《整治沪城末议》,《申报》第22册,页205。
    4 《上海南城食水说》,《申报》第7册,页81。
    5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1 《疫疠宜防》,《申报》第20册,页897。
    2 (清)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宣统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
    1 胡祥翰:《上海小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8。
    2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106。
    3 卢汉超:《西方物质文明在近代上海》,《上海史研究》二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页35。
    4 《论自来水工程》,《申报》第22册,页515。
    1 余新忠:《清代江南的卫生观念与行为及其近代变迁初探——以环境和用水卫生为中心》,《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页12—26。
    2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 如《长兴县卫生志》对民国时期的改水活动这样描述:“民国35年(1946年)全县改良水井20口,消毒28次。民国36年(1947年)修理或改善水井16口,消毒6口。”长兴县卫生志编纂小组编:《长兴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页122。
    2 丹徒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卫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39。
    3 《二十年来上海卫生行政进展之概况》,上海市档案馆,档号:Y8—1—1354。
    4 《卫生公报》第l卷,1928年,第1-12期。
    5 《浙江省民政厅卫生运动大会宣传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82。
    1 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页31。
    2 杨祖炯:《上海市自来水化验结果之按月统计》,《卫生月刊》第5卷第5期,1935年,页251。
    3 《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10期,1937年,页805-810。
    4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11。
    5 王功主编:《江苏省政府政情述要》(1945、1946),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21。
    6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13—123。
    7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13—123。
    8 胡次威、薛以莘著:《省县公营事业》,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
    1 《无锡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1期,1931年,页59。
    2 《瑶阶坝分所现在工作及将来计划之大概》,《吴兴卫生》第1卷第1期,1937年,页12。
    3《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2-154。
    4 刘振汉:《川沙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3期,1928年,页69。
    5 洪本立:《奉贤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7期,1930年,页54。
    6 李龙渊:《饮料化验详论》,《申报》第187册,页20、88。
    7 《水之公共卫生分析法》,《卫生公报》第1卷第6期,1929年,页21。
    8 齐树功:《水质鉴定法》,《卫生月刊》第7卷第2期,1937年,页6-10。
    9 李垕身:《凿井供水法》,《科学》第2卷第6期,1916年,页647-659。
    10 孙昌亮:《田舍取水之研究》,《科学》第2卷第12期,1916年,页1321。
    1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号:1-2-1934,缩微号16J-2327。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1-2-1934,缩微号16J-2327。
    2 童振藻:《浙民衣食住问题之研究》:,木砚斋印,1931年,页31,原文为启迫。
    3 陈士良编著:《水与清洁卫生》,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
    4 刘德绮编著:《饮水卫生》,上海:正中书局,1937年,页31、32。
    5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46。
    1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70。
    2 尤济华:《什么叫做卫生运动》,《卫生月刊》第4卷第3期,1934年,页110、111。
    3 陆干臣编:《卫生运动实施计划》,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28年,页287。
    4 《浙江省民政厅卫生运动大会宣传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81。
    5《浙江省民政厅卫生运动大会宣传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82。
    1 《第二次卫生运动大会经过》,《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79、80。
    2 《昨日举行卫生运动周》,《申报》第282册,页389。
    3《上海市第十四届卫生运动报告书》,《卫生月刊》第5卷第7期,页382、386。
    1 如付三才:《夏令卫生浅谈》,《卫生月刊》第5卷第7期,1935年,页389;王世伟: 《家庭卫生之概要》,《卫生月刊》第5卷第9期,1935年,页443--456;《上海市卫生局本年预防霍乱之经过》,《卫生月刊》第6卷第11期,1936年,页537,等等。
    1 贾子彝编:《江苏省会辑要》,镇江:江南印书馆,1936年,页250。
    2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14-041-0030。
    1 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604、605。
    2 王完白:《常州城市卫生事业之回忆》,《卫生月刊》第4卷第2期,1934年,页60-62。
    3 王完白:《常州卫生会纪要》,《中华医学杂志》第13卷第4期,1927年,页275-286。
    4 王世伟:《“卫生”之真义与“卫生运动”之真正目标》,《卫生月刊》第5卷第7期,1935年,页357。
    5 沈起凤:《为什么要提倡夏令卫生运动》,《卫生月刊》第6卷第5期,1936年,页337。
    6 《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二),《申报》第338册,页71。
    7 王完白:《武进霍乱流行之统计》,《中华医学杂志》第16卷第2、3期,1930年,页149-155。
    1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2 《中国卫生行政刍言》,《申报》第185册,页207。
    1《内政部颁布自来水规则》,《申报》第250册,页482;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577、578。
    1 《卫部提倡兴办自来水办法》,《申报》第257册,页462;《市公用局公布奖励兴办水业办法》,《申报》第26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页137;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588、589。
    2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14期,1929年,页67。
    1 《内部制定管理饮水井规则》,《申报》第247册,页496;《卫生月刊》1928年第4期,页115、116;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577。
    2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14期,1929年,页67。
    1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4期,1929年,页125-127。
    2 何国祥编:《县各级地方自治参考资料》,1941年,页110-112。
    3 俞松筠:《给水问题概论》,《社会卫生》第2卷6、7期合刊,1946年,页26。
    1 浙江6省档案馆,档号:L029-004-0216;该办法在浙江各地档案馆基本都可以找到,如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5-6;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7-3-52;湖州市档案馆,档号:310-1-7,等等。
    1 陈明光主编:《中国卫生法规史料选编》,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页604;该办法在浙江各地档案馆基本都可以找到,如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029-004-0216;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5-6;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7-3-52;湖州市档案馆,档号:310-1-7,等等。一些新修方志认为本办法是在抗战后由各地省政府制定,如《福州市志》(第2册)称“民国35年福建省政府颁布《乡村污水排泄及污物处理办法》”,误。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1889。
    3 参,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3-1-17;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1958;上海市档案馆,Q5-3-4664;《改定饮水清洁标准》,《申报》第255册,页235。
    4 胡次威、薛以莘著:《省县公营事业》,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28。
    1 《申报》第255册,页236、640;第256册,页200、612。
    2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993。
    1 青浦区档案馆,档号:83-1-456。
    2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13-123。
    3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5-6。
    4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13-123。
    5 《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一),《申报》第337册,页663;
    1 《国立上海医学院卫生科暨上海市卫生局高桥卫生事务所年报》,1934年,页15;《上海市卫生局高桥卫生事务所二十三年度报摘要》,《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4期,1935年,页19。
    2 《高桥乡村卫生模范区二十四年度工作报告》,《卫生月刊》第6卷第1期,1936年,页51。
    3 张大庆:《中国近代疾病社会史(1912-1937)》,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页186。
    4 朱云达等:《江苏省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工作概况》,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编:《江苏省立医政学院院友会一周纪念特刊》,镇江:江苏省政府印刷局,1936年,页101。
    5 《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一),《申报》第337册,页663;《江苏省立镇江乡区卫生实验区工作概况》(二),第338册,页71。
    6 顾倬:《江苏无锡县农村经济调查第一集》,江苏省农民银行总行,1931年,页169、170。
    1 朱有骞:《自来水》,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129;Q5-3-4916。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175。
    1 《市公用局公布奖励兴办水业办法》,《申报》第263册,页137。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175。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175。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297。
    2 《上海市卫生局本年预防霍乱之经过》,《卫生月刊》第6卷第11期,1936年,页537。
    3 《闸北贫民窟防疫注射》,《申报》第353册,页461。
    4 寄洪:《棚户一瞥》,《妇女生活》第4卷第9期,1937年,页45。
    5 《本市公用事业轮廓》,《申报》第393册,页628。
    6 《沪西区给水困难》,《申报》第392册,页341。
    7 《上海市卫生局三年来工作概况》,1949年。
    1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4;参《统一给水事业,扩充煤气供应》,《申报》第392册,页598;而据1947年《上海市卫生局防疫部分工作简报》:开放消防龙头(6-1O月)80处,宝山区档案馆,档号:45-1-85。
    2 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222.
    1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4。
    1 贾子彝编:《江苏省会辑要》,镇江:镇江江南印书馆,1936年,页250。
    2 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3。
    3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1期,1927年,页2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贸易报告集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717-718。
    5 周象贤:《杭州市自来水厂十年来之工作概况》,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1-3。
    1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载《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见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4。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25-1-50。
    3 周象贤:《杭州市自来水厂十年来之工作概况》,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1-3。
    4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87-3-176。
    5 《浦东筹办自来水先声》,《申报》第263册,页907。
    6 《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页132。
    7 《市公用局筹供浦东自来水》,《申报》第279册,页95。
    8《上海公用事业(1840-1986)》,页132。
    9 上海市川沙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864。
    1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页6-7。
    2 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36。
    3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页8。
    4 《江苏省会环境卫生初步建设计划书》,《卫生半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页46-47。
    5 《江苏省会卫生事务所二十五年工作概要》,《公共卫生月刊》第2卷第10期,1937年,页782。
    6 镇江供水九十年编纂委员会编:《镇江供水九十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6。
    7 镇江市自来水志编写组编:《镇江市自来水志(1912-1990)》,内部资料,1991年,页8。
    1 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编写组编:《常州市自来水公司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9、10。
    2 《湖州城市的自来水》,《湖州月刊》第3卷第4期,1928年,页2。
    3 《湖州城市的自来水》,《湖州月刊》第3卷第4期,1928年,页2、3。
    4 陈煜麟:《吴兴创办自来水声中之刍议》,《湖州月刊》第4卷第2期,1931年,页1-11。
    5 黄春安主编:《湖州市城乡建设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页148。
    1 《廿六年度吴兴县卫生行政计划》,《吴兴卫生》第1卷第2期,1937年,页2。
    2《嘉兴筹设自来水厂》,《申报》第391册,页75。
    3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190。
    4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2-867。
    5 《无锡年鉴》,1930年,页(公用)1。
    6 工务科:《整理河道计划》,《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4。
    1 顾沛霖:《民国时期无锡的几次城市建设规划》,《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内部资料,1996年,页40。
    2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439。
    3《兴办各地自来水刍议》,《申报》第168册,页588。
    4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9。
    5《苏州创办自来水进行》,《申报》第343册,页143。
    6 《苏州创办自来水进行》,《申报》第343册,页143。
    7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9。
    1 张延鲜:《上海之地质》,《申报》第230册,页61。
    2《闸北开凿公井之调查》,《申报》第215册,页58。
    3 《闸北开凿公井之调查》,《申报》第215册,页58。
    4 张延鲜:《上海之地质》,《申报》第230册,页61。
    5 (民国)洪兰祥等编:《上海特别市真如区调查统计报告表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页101。
    6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407。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109-1-532。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0109-1-532。
    3 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573。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397。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399。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484。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484。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677。
    2 《市公用局封闭制粮公司自流井》,《申报》第270册,页426。
    3《工部局卫生处对于井水之说明》,《申报》第316册,页467;可参上海市档案馆,档号:U1-14-1355。
    4 《上海市卫生试验所工作概况》,《卫生月刊》第6卷第5期,1936年,页274、275。
    5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26。
    6 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3-105。
    7 《浦东建设新村之筹备会议》,《申报》第187册,页409。
    1 《布告保护自流井》,《南汇县政公报》第19、20合刊,1930,页20。
    2 《奉贤县建设局施政三年计划书》,《奉贤县政概况》,内部资料,1934年,页190。
    3 《令平湖县长为呈报筹办第一自流公井情形由》,《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15期,1929年,页58。
    4 《平湖县志》,页376。
    5 《无锡年鉴》,1930年,页(公用)1。
    6 葛益患:《无锡城区的水井》,《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内部资料,1996年,页124。
    1 周文远:《江阴巷里“陶公井”》,政协无锡市北塘区委员会编:《北塘文史资料》,内部资料,1989年,页104。
    2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无锡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439。
    3 葛益患:《无锡城区的水井》,《江苏文史资料》第92辑,内部资料,1996年,页124-129。
    1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878。
    1 申丙炎:《江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8期,1930年,页30。
    2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96。
    3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页1。
    4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页134、135。
    5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1-130。
    6 吴县县政府社会调查处编:《吴县》,1930年,页29。
    7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页324。
    1 上海市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434。
    2 许次玄编:《嘉定县政概况》,1936年,页150。
    3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页324。
    4 民国《宝山县再续志》卷三,页81。
    5 李廷安:《上海市之公共卫生行政》,《卫生月刊》第4卷第1期,1934年,页22。
    6 《上海市卫生局江湾区卫生事务所业务报告》,《卫生月刊》第6卷第2期,1936年,页89、90。
    1 《沪市防疫运动》,《申报》第328册,页75。
    2 Chieko Nakajima, Health, medicine and Nation in Shanghai, ca.1900-1945. Ann Arbor, Mich. UMI,2004, p139-145。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14。
    4 《上海市卫生局第六区卫生所杨行分所土井调查报告表》,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7-1-67。
    5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3。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2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3、24。
    3 宝山区档案馆,档号:45-1-85。
    1 王君纲:《吴兴县公共卫生实施现况及其将来之展望》,《吴兴卫生》第1卷第1期,1937年,页1。
    1 《瑶阶坝分所现在工作及将来计划之大概》,《吴兴卫生》第1卷第1期,1937年,页12、13。
    2 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局编:《桐乡卫生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页74;桐乡市桐乡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桐乡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页1225。
    3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8。
    4 嘉善县档案馆,档号:284-2-53。
    5 嘉善县档案馆,档号:286-5-225。
    6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7-3-52。
    7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92。
    8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1-3。
    1 《半年来之杭州市政》(1946年7月至1946年12月),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399。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1-3。
    3 《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479。
    4 海宁县档案馆,档号:M2-3-21。
    5浙江省档案馆,档号:L029-001-1016。
    6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32-1-130。
    7 李宣果:《上海市卫生局吴淞卫生事务所成立之经过》,《卫生月刊》第4卷第4期,1934年,页140。
    1 《上海市卫生局江湾区卫生事务所业务报告》(自1934年7月至1936年6月止),《卫生月刊》第6卷第2期,1936年,页89。
    2 《填平市内公井》,《公用月刊》,1946年第6期,页19。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Y8-1-741。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21。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0400-1-3015。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21。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15。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21。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2 江世澄:《安全饮水》,《上海卫生》第1卷第1期,1947年,页23-25。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109-1-1032。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3021。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2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11。
    1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8。
    2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8-6-51。
    3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7-3-52。
    4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92、1693。
    5 嘉善县档案馆,档号:286-5-225。
    6 昆山县政府编:《昆山县县政报告》,1936年,页27。
    7 张信培:《杭州市十年来之卫生》,杭州市政府秘书处编:《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页16。
    1 参《杭州市区公私土井消毒改良清册》,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8-1-3。
    2 海盐县档案馆,档号:114-1-88。
    3 贾子彝编:《江苏省会辑要》,镇江:镇江江南印书馆,1936年,页250。
    4 王国平、唐力行主编:《明清以来苏州社会史碑刻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页663、664。
    5 杨锡麟:《江湾乡村卫生事业之回溯》,《卫生月刊》第4卷第5期,1934年,页217。
    6 长兴县政府编印:《长兴县政府三十五年八月至三十六年十月工作报告》,内部资料,1946年。
    1 安吉县档案,档号:56-4-32。
    2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7-113。
    3 德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德清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574。
    4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66。
    5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2期,1929年,页165。
    6 屈起:《本厅十八年份行政概况》,《浙江民政旬刊》第11期,1930年,页49。
    7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31期,1930年,页168、169。
    1 《禁止染坊污秽水源之布告》,《申报》第212册,页60。
    2 《函请水利会取缔秽水》,《申报》第224册,页333。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2442。
    4 《沪西浜北市民呈请改善饮料卫生》,《申报》第347册,页94。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4916。
    6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3期,1929年,页208、209。
    1 张雪南:《一“纸”写春秋》,《浙江日报》2001年6月21日。
    2 赵炳黄:《嘉兴东棚镇西市河道饮料水试验报告书》,《科学》第11卷第6期,1926年,页825。
    3 《浙江省派会验嘉兴禾丰纸厂泄水官河案》,《申报》第224册,页444;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4-2-131。
    4 《浙江嘉兴东栅人民对于禾丰纸厂泻放毒水泣告》,《申报》第225册,页703。
    1 张雪南:《一“纸”写春秋》,《浙江日报》2001年6月21日。
    2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14期,1929年,页158。
    3 张雪南:《一“纸”写春秋》,《浙江日报》2001年6月21日。
    1 嘉兴市档案馆,档号:304-2-131。
    2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45、146。
    3 《浦东市政曾请禁废油流浦》,《申报》第251册,页702。
    4 《各属督促新政实施专员报告概要》,《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2。
    5 《海宁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68。
    6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2期,1929年,页167。
    1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6期,1930年,页256、257。
    2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2-154。
    3 工务科:《整理河道计划》,《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2、53。
    4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1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2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l-1-120-124。
    3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120-124。
    4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322。
    5 黄蕴深:《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49期,1930年。
    6 苏州市档案局编:《苏州市民公社档案资料选编》,内部资料,1986年,页311、312。
    7 《常熟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4。
    1 《江湾河水检验证书》,《申报》第195册,页616。
    2 《垃圾如何倾入河中?》,《申报》第259册,页612。
    3 《公安局水巡队取缔沿浦倾倒粪污》,《申报》第327册,页243。
    4 施振国主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46。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4949。
    6 施振国主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48。
    7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400-1-1378。
    1 施振国主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48。
    2 青浦区档案馆,档号:83-1-396。
    3 《吴兴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14;《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28。
    1 《吴兴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页17;《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31。
    2 湖州市档案馆,档号:310-1-6。
    3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145、146。
    4 《桐乡年鉴》,桐乡市档案馆藏,页176。
    5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8-6-51。
    6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1。
    7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2-11。
    1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5-1-1986。
    2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2-867。
    3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9-4。
    4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载《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见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3。
    5 《半年来之杭州市政》(1946年7月至1946年12月),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398。
    6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旧4-5-6。
    7 瞿慰祖主编:《苏州河道志》,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322。
    1 苏州市档案馆,档号:I14-002-0128。
    2 《金山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29期,1929年,页27。
    3 洪本立:《奉贤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7期,1930年,页54。
    1 余杭区档案馆,档号:90-5-299。
    2 海宁县档案馆,档号:M2-3-21。
    3《平湖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18;《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06。
    4《平湖县警察所及分所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6期,1928年,页19;《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07。
    5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2-154。
    6 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99-1-155。
    7 海盐县档案馆,档号:114-1-88。
    1 平湖市档案馆,档号:299-1-155。
    2 《浙江民政月刊》第l卷第22期,1929年,页163。
    3 《太仓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1928年第9期,页34。
    4 《嘉定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17期,1929年,页47。
    5 金坛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金坛县卫生志(1911-1986))),内部资料,1987年,页198。
    6 溧阳市档案馆,档号:207-35-268。
    1 《宜兴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54期,1931年,页16。
    2 工务科:《整理河道计划》,《无锡市政》1930年第4期,页51-54。
    3 《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46。
    1 《上海特别市各区农村概况》,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乡村社会卷》(二编),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页487。
    2 《港务局规划速浚肇家浜》,《申报》第259册,页490;《港务局昨日派员察看肇家浜》,《申报》第259册,页519;《蒲淞区公民请浚蒲汇塘》,《申报》第260册,页424;《函询疏浚蒲肇河消息》,《申报》第264册,页630。
    3 《贯通上松青三县蒲汇塘河工告成》,《申报》第304册,页286。
    4 《马相伯等筹建宋氏纪念亭》,《申报》第346册,页665。
    5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08。
    6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05。
    7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07。
    8 松江区档案馆,档号:3-1-823。
    9 德清县档案馆,档号:287-12-347;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3-1-34。
    1 桐乡市档案馆,档号:M8-6-51。
    2 《居民王质甫自发筹款疏浚河道》,《申报》第394册,页685。
    3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190。
    1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190。
    2 南汇区档案馆,档号:4-1-686。
    3宝山区档案馆,档号:46-1-54。
    4 《海宁地方人士发起疏浚市河》,《申报》第394册,页545。
    5 《海盐县警察所及分别办理卫生警察情形调查表》,《浙江民政年刊》,1929年,页202。
    1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2-154。
    2 沈保宜、曾省三辑:《武进市区浚河录》,中国国家图书馆藏,1914年,页3。
    3 无锡市档案馆,档号:ML1-1-394。
    4 苏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苏州市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077。
    5 《太仓县二十二年度征工浚河报告》,《江苏建设》第2卷第1期,1936年,页106。
    6 《太仓县二十二年度征工浚河报告》,《江苏建设》第2卷第1期,1936年,页107、108。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杭州海关译编:《近代浙江通商口岸经济社会概况:浙海关、瓯海关、杭州海关贸易报告集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页705。
    1 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687。
    2 《高桥乡村卫生模范区二十四年度工作报告》,《卫生月刊》第6卷第1期,1936年,页51。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109-1-1032。
    4 顾倬:《江苏无锡县农村经济调查第一集(第四区)》,江苏省农民银行总行,1931年,页169、170
    5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1991。
    6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113。
    1 张国高:《看,江南乡村的环境!》,《大众医学》第4卷第2期,1951年,页79-82。
    1 钱信忠:《钱信忠文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页508。
    2 陈海峰:《中国卫生保健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页127。
    3 郭兴华主编:《江苏农村改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页63。
    1 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编委会:《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页72。
    2 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编委会:《浙江省血吸虫病防治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页72。
    3 郭兴华主编:《江苏农村改水》,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页63。
    1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地区农村打井工作介绍》,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页19。
    2 《灶边井》,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8-3-39。
    3 昆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770;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3-105。
    4 《金山县当前血防工作动态》,金山区档案馆,档号:49-1-71。
    5 《灶边井》,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8-3-39;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页212。
    6 俞其根:《余杭县农村饮用浅井水人口比例与痢疾发病关系的调查》,《环境与健康》1984年第11期,页41、42。
    1 上海卫生工作丛书编委会编:《上海卫生(1949-1983)》,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1986年,页192-193。
    2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200。
    3 《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关于某些地区滥挖土井情况调查报告》,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93。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77-1-3。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1-2-116。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26-3-118。
    3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26-3-183。
    4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26-3-183。
    5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200。
    1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页95。
    2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9年,页96。
    3 上海市松江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松江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905。
    4 松江县卫生局编:《松江县卫生分志》,内部资料,1985年,页37。
    5 青浦县卫生防疫站编:《青浦县卫生防疫历史资料(1951-1991)》,内部资料,1992年,页105。
    1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225。
    2 湖州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州市卫生志》,香港:香港大时代出版社,1993年,页446、447。
    3 黄春安主编:《湖州市城乡建设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1年,页148。
    1 中共桐乡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桐乡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80年,页108-112。
    2 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局编:《桐乡卫生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页192。
    3 浙江省桐乡市卫生局编:《桐乡卫生志》,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页193。
    4 《桐乡县目前水改情况及1982年、1983年规划》,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30-70。
    1 嘉兴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兴市志》,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页1693。
    1 嘉善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善县志》,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5年,页446、942。
    2 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页89、90。
    3 《灶边井》,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8-3-39,“用时儿勿转”是指当时土井为大口井,因无井栏、井盖,小孩玩耍不小心时容易掉入。
    1 《灶边井》,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8-3-39;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页212。
    2 《灶边井》,嘉善县档案馆,档号:328-3-39;中共浙江嘉善县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嘉善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85)》,内部资料,1985年,页213。
    3 吴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页747;县志称1981年打进井10437口,据《江苏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52-1981)》,应为18437。
    1 中共湖州市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页101、103。
    2 中共吴江县委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江县卫生防疫站编:《江苏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1952-1981)》,内部资料,1982年,页86。
    3 吴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市血防志》,香港:今日出版社,2001年,页120、121。
    1 昆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770;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3-105。
    2 昆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770;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3-105。
    3 昆山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昆山市血防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年,页104。
    1 上海市川沙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863。
    2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地区农村打井工作介绍》,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写:《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页16。
    3 上海市金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4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地区农村打井工作介绍》,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写:《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页16。
    5 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6 《上海市南汇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52-1985年),内部资料,1986年,页39。
    7 奉贤县卫生局卫生志编纂组编:《奉贤县卫生志》,内部发行,1985年,页156-160。
    8 上海市金山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山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金山县卫生志编纂室编:《金山县卫生志》,上海:上海少儿出版服务社,1994年,页90。
    9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地区农村打井工作介绍》,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写:《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页16-45。
    1 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地区农村打井工作介绍》,北京医疗队改水小组编写:《农村饮水卫生管理经验资料选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年,页19。
    2 《金山县当前血防工作动态》,金山区档案馆,档号:49-1-71。
    3 上海市川沙县县志修编委员会编:《川沙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863、864。
    4 上海市南汇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南汇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5 奉贤县卫生局卫生志编纂组编:《奉贤县卫生志》,内部发行,1985年,页156-160。
    6 上海卫生志编纂小组编:《上海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页225。
    7 奉贤县卫生局卫生志编纂组编:《奉贤县卫生志》,内部发行,1985年,页156-160。
    1 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杭州市志》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页327。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342-2-69。
    3 《杭州市水井卫生调查》,《浙江卫生实验院第五年年报》,内部资料,1954年,页200。
    1 《杭州市水井卫生调查》,《浙江卫生实验院第五年年报》,内部资料,1954年,页200。
    2 杭州市档案馆,档号:98-6-122;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卫生防疫统计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56年,页52-56;杭州市卫生站编印:《杭州市卫生防疫工作专辑》,内部资料,1956年,页76-78。
    3 杭州市卫生防疫站编:《杭州市卫生防疫站志》,内部资料,1988年,页127。
    1 杭州市卫生局杭州市卫生志编纂小组编:《杭州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259。
    1 余杭县卫生防疫站编:《余杭县卫生防疫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183、184。
    2 俞其根:《余杭县农村饮用浅井水人口比例与痢疾发病关系的调查》,《环境与健康》1984年第11期,页41、42。
    3 余杭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余杭县水利志》,内部发行,1987年,页18-19。
    4 海宁县卫生局编:《海宁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页36。
    5 《海宁县1956年度爱国卫生运动总结》,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6-20。
    6 《发扬大寨精神,大搞群众性打井运动》,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1 中共海宁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血防办公室编:《浙江省海宁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页64。
    2 中共海宁县委除害灭病领导小组血防办公室编:《浙江省海宁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1年,页64。
    3 《海盐县1952年卫生工作总结》,海盐县档案馆,档号:92-1-2。
    4 《海盐县关于1981年农村水改情况汇报》,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30-70。
    1 平湖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平湖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880。
    2 《平湖县农村饮水卫生改良工作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3 《平湖县农村饮水卫生改良工作总结》,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7-078。
    1 镇江市档案馆,档号:C66-1-4。
    2 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4-2。
    3 丹徒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卫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39。
    4 《丹徒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54年工作报告》,丹徒区档案馆,档号:338-1-2。
    5 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6-3-10。
    1 丹徒县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徒县卫生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页239、240。
    2 丹徒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变:《丹徒县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你那,页785。
    1 《丹阳县爱国卫生运动第二季度总结》,丹阳市档案馆,档号:338-1-2。
    2 丹阳市卫生局编:《丹阳市卫生志》,南京:南京出版社,2004年,页230-234。
    3 《丹阳市自来水志》编撰委员会编:《丹阳市自来水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3。
    4 《常州市1953年井水消毒具体实施办法》,常州市档案馆,档号:D9-3-14。
    1 武进县卫生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县卫生志(1879-1983)》,1985年,内部资料,页125。
    2 武进县卫生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县卫生志(1879-1983)》,1985年,内部资料,页125。
    3 常州市档案馆,档号:B44-2-28。
    4 武进区档案馆,档号:5-7-2-32。
    1 武进县卫生局编史修志领导小组编:《武进县卫生志(1879-1983)》,1985年,内部资料,页125。
    2 无锡县卫生局编:《无锡县血防志》,内部资料,1988年,页141。
    3 常州市档案馆,档号:D9-3-14。
    4 中共江苏省委除五害爱国卫生运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防治血吸虫病资料汇编》,内部资料,1965年,页50。
    1 无锡县卫生局编:《无锡县血防志》,内部资料,1988年,页142、143。
    2 江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130。
    3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9。
    4 《苏州市卫生防疫站一九五四年工作总结报告》,苏州市档案馆,档号:C36-1-1954-10。
    1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9。
    2 苏州市卫生局编:《苏州卫生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页39。
    3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1029。
    4 沙洲县卫生事业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沙洲县卫生事业志》,内部资料,1982年,页167。
    5 张家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沙洲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797。
    6 《关于沙土地区水井卫生学调查报告》,苏州市档案馆,档号:H67-2-108。
    7 张家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沙洲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797。
    1 常熟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138、139。
    2 常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常熟市血防志》,上海:百家出版社,1996年,页109。
    3 常熟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常熟市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138、139。
    4 《常熟市1951年度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常熟市档案馆,档号:C2-8-11。
    5 《1956年血防工作总结》,常熟市档案馆,档号:A1-5-1。
    1 太仓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太仓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1年,页777。
    2 太仓市档案馆,档号:128-2-89。
    3 太仓市史志办公室编:《太仓五十年》,内部资料,1999年,页236。
    4 上海市嘉定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嘉定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932。
    5 嘉定区档案馆,档号:52-2-87。
    1 嘉定建设志编纂领导小组编:《嘉定建设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页323、324。
    2 嘉定县娄塘镇修志领导小组编:《娄塘镇志》,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页218。
    3 《上海市嘉定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关于1964年饮水卫生基本建设的请示报告》,嘉定区档案馆,档号:2-15-51。
    4 嘉定区档案馆,档号:2-15-51。
    5 嘉定区档案馆,档号:2-15-40;档号:52-2-27。
    6 周盛运、邵家文:《宝山饮用水三部曲》,政协上海市宝山区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上海市宝山区卫生局编:《宝山卫生史话》,内部资料,1990年,页19-22。
    7 宝山区档案馆,档号:145-3-61。
    8 宝山区档案馆,档号:36-1-6。
    1 金坛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金坛县卫生志(1911-1986)》,内部资料,1987年,页214、215。
    2 金坛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金坛县卫生志(1911-1986)》,内部资料,1987年,页214-216。
    3 金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金坛县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页687。
    4 《1953年消毒工作报告》,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5-2-3。
    1 《金城镇饮水消毒情况专题总结》,金坛市档案馆,档号:E5-1-5。
    2 《金坛县六四年度卫生防疫工作总结》,金坛市档案馆,档号:E5-1-6。
    1 溧阳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编:《溧阳县卫生志(1912-1985)》,内部资料,1990年,页100、101。
    2 溧阳县卫生志编纂领导小组编编:《溧阳县卫生志(1912-1985)》,内部资料,1990年,页100、101。
    3 江苏省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735。
    4 《宜兴县1953年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总结汇报》,宜兴市档案馆,档号:431-1-3。
    1 《宜兴县饮水消毒工作总结》,苏州市档案馆,档号:H67-3-35。
    2《宜兴县1953年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总结汇报》,宜兴市档案馆,档号:431-1-3。
    3 宜兴市档案馆,档号:431-2-27;镇江市档案馆,档号:B56-3-1O。
    4 江苏省宜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宜兴县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页735。
    1 长兴县卫生志编纂小组编:《长兴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页122。
    2 长兴县档案馆:档号:28-4-22。
    3 长兴县卫生志编纂小组编:《长兴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5年,页122-124。
    1 中共安吉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安吉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4年,页64。
    2 中共安吉县委血防领导小组办公室编:《浙江省安吉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资料汇编(1949-1979)》,内部资料,1984年,页68。
    1 姚伟新等:《德清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湖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州文史》第1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74。
    2 姚伟新等:《德清县农村自来水建设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湖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州文史》第10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页174-178。
    1 《桐乡县目前水改情况及1982年、1983年规划》,湖州市档案馆,档号:107-30-70。
    2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26-3-183。
    3 俞其根:《余杭县农村饮用浅井水人口比例与痢疾发病关系的调查》,《环境与健康》1984年第11期,页41、42。
    1 苏智良教授曾提醒我注意城市生活污水与下水道问题,考虑到传统生活污水污染有限,这里不单独考虑。
    2 《粪夫》,环球社编辑部编:《图画日报》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页548。
    3 (美)罗芙芸著,向磊译:《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页223。
    4 上海环境保护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保护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页2。
    5 南市区编纂委员会编:《南市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页751。
    1 施振国主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46。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4949。
    3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215-1-5290。
    4 《除秽水以免致病论》,《申报》第4册,页85。
    5 《金山县县政概况》,《江苏旬刊》第29期,1929年,页27。
    6 张国高:《看,江南乡村的环境!》,《大从医学》,1950年第2期,页79、80。
    7 蔡宏道、张国高、孔祥云:《太仓区居民与家畜感染日本血吸虫病之调查》,《华东卫生》1951年第4期,页62。
    1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页113。
    2 上海县卫生志小组编:《上海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90年,页108。
    3 《嘉善县1956年血吸虫病调查统计情况》,浙江省档案馆,档号:J166-003-051。
    4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68。
    5 陶渊主编:《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页14。
    6 《垃圾如何倾入河中?》,《申报》第259册,页612。
    7 《杭垣疏河》,《申报》第6册,1983年影印本,页521。
    8 张信培:《十年来之卫生》,载《杭州市政府十周年纪念特刊》,见杭州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府档案史料汇编》(1927-1949),内部发行,1990年,页183。
    1 《浙江民政月刊》第1卷第21期,1929年,页150。
    2 《兴办各地自来水刍议》,《申报》第168册,页588。
    3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页3。
    4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25。
    5 《租界垃圾倾弃浦江》,《申报》第259册,页491。
    1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22。
    2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34。
    3 南汇县卫生局编:《上海市南汇县卫生志》,内部资料,1987年,页31、32。
    4 余杭区档案馆,档号:90-5-299。
    5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5-1-1986。
    6 上海环境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环境卫生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页120。
    1 《苏州市河道水质情况汇报》,苏州市档案馆,档号:C36-3-114。
    2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256-2-268。
    1《苏州府永禁虎丘开设染坊污染河道碑》,江南苏州府元和、长洲、吴县正堂张、沈、陈,特调江南苏州府正堂加口级记录口次黄,(中缺)等下,则清口口匝,高僧桂锡口供皆题再建圣祖仁皇帝行宫,万年御书龙案,必当肃敬肃口。蓦有狡狯,于皎口口口口口缸(中缺九字)染作口口过(中缺七字)荡口布(中缺十五字)渐致纠壅河滨,流害匪浅,圜山四口,口雨灌溉,定伤苗口。口口口姓之饔餐等(中缺七字)且白公堤衅,口口口在生(中缺十五字)系民生物命。缘塘花市,红紫芬菲,口口相承,滋生时口口虎丘口胜概,荡(中缺六字)桥年代口之于水前(中缺六字)兹(中缺八字)概且毒口肠胃。更有甚焉,傍山一带,到处茶棚,较资(中缺二十五字)味,不堪饮啜,(中缺十六字)嗟嗟!亘千百余选佛名胜之场,一旦渐成湮(中缺七字)蒙(中缺)介(中缺七字)蒙准(中缺)作口飞不寒心。雍正二年,曾有异籍冀创漂(中缺十四字)奉批:虎丘(中缺二十二字)故敢口口口口,伏乞俯电舆情,即赐饬县查案。口详(中缺)司口口口口作,仰长、元、吴三县严行查禁,口议详报,曾(中缺)违(中缺)口赉新口乡农。缘虎丘田虽低瘠,幸赖河水清肥。恩口口口口口事(中缺六字)颜料(中缺十三字)减(中缺),国课将何完办?且闾门一带,沿塘河不尽口开张,何口口等口口口口禁口丰口业(中缺十二字)开在口口口口一转(中缺十三字)前业蒙示禁,有案可稽。今身等口属仁治乡农,行将失业,万口啼饥,疾痛口口。又为(中缺十二字)通详(中缺七字)等情。(中缺七字)各户口口口前道唯等呈为新创染坊,公吁宪禁事。内称:口惟虎丘为天下名山,吴(中缺十四字)潮口口口口山明(中缺六字)第一大观。前圣祖皇帝六次南巡,必由口口口口万寿行宫,御书龙匾,遍供于中。口口口口本(中缺六字)因口口情口口口口口处(中缺七字)必致碱口口祠口口散布,满河青红黑紫,口口溢洋(中缺六字),各图居民无不抱愤兴嗟,家喻户晓。环叩宪(中缺十字)行宫左右,莫敢坐视。为此联名公叩,恩赐给口口口永禁,毋口故智复萌,(中缺十字)下县。奉此。案查本年八月初一(中缺十八字)虎丘系元邑地方,当经元和县出示禁止,并取许口口口口禁口,故染店(中缺十字)元和、长洲、吴县会看得虎丘河道,(中缺十八字)赖。雍正二年,因有射利之徒,妄希开设染坊,业经前任长邑薛,据口口口口等(中缺八字)兹复有口煽故口虎丘山前,开作(中缺十五字)县出示严禁,并饬将置备染作器物,迁移他处开张,取具遵依在案。兹口口口口议查口口小民口口口口口河流口饮是(中缺六字)灌溉原(中缺十一字)年口口业经示禁饬遵。诚恐日久事远,保无复蹈前辙,滋生事端。应否将虎丘山前(中缺十一字)理合口口口口宪口赐(中缺六字)本府正堂黄批开:仰即如详勒石永禁,取具碑摹报查。缴。等因。奉此。合行(中缺十四字)差役号(中缺十四字)如敢故违,定行提究。凛之慎之!须至碑者。乾隆二年九月吉日,虎丘九都六、七八、十二、十三图士民徐彦卿、吴裕明、江浩如、陈仕介、朱楚千、贾文安、马君口、沈晋口、黄晋公、张湘如、许若霖、陆子珍、金辉远、顾舜臣、余璋成、蔡正在、蔡端和、钱惠如、朱晋侯、刘聚三、忱和堂朱、石尧士、胡永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迹文、口君祥、口口和、云口招、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中缺七名)万成口、口口功、口口叙、朱采章、口鲁尊、口口文、顾同利、朱承侯、马文口、周鸣元、曹云林、胡汉珍、方禹道、(中缺二十五名)顾呜峙、口在由、张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陆殿口、尚全如、朱安万、口口树、口口口、口口口、程公吉、顾弘绪、陆圣章、顾若升、沈君玉、程口口、黄庆口、钱书、周茂先、金汉口、纪口口、本山僧方静、习僧道唯等。东至彩去桥,西至四廓桥(原碑现在苏州虎丘山门口)。见,江苏省博物馆编:《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页60-61;苏州博物馆、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室合编:《明清苏州工商业碑刻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页71-73。笔者对碑文解读,基本不同于学界的主流观点,感谢中山大学黄国信教授的指点。
    2 (比)高华士著,赵殿红译:《清初耶稣会士鲁日满常熟账本及灵修笔记研究》,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年,页162。
    1 (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闪、增订:《补农书校释》,校者按,农业出版社,1983年,页60。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湖泊室编著:《江苏湖泊志》,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页37。
    3 王建革:《华阳桥乡:水、肥、土与江南乡村生态(1800-1960)》,《近代史研究》2009年第1期,页112。
    4 李玉尚:《清末以来江南城市的生活用水与霍乱》,《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5 感谢王建革教授提醒注意外来物种对水质环境影响。
    6 川沙县县志编修委员会:《川沙乡土志》,内部资料,1986年,页148。
    7 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吴县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页314;“三水”中的水浮莲其实就是水葫芦,不知道何故众多新修方志都把水浮莲与水葫芦当作两种不同的生物。
    1 中共吴江县委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吴江县卫生防疫站编:《江苏省吴江县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和防治工作(1952-1981)》,内部资料,1982年,页86;吴江市血防志编纂委员会编:《吴江市血防志》,香港:今日出版社,2001年,页120、121。
    1 《申报》第255册,页236、640;第256册,页200、612。
    1 吴江市档案馆,档号:204-3-993。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677。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Q5-3-677。
    1 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3-2-7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