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探讨了市场化和农村家庭性别关系之间的关系。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市场化进程给中国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非农就业的机会。不同地区市场化程度有很大的差异,而市场化程度不同的地区,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模式不同,女性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也不相同。本文探讨了中国内陆省份的一个村庄竹村。由于当地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程度不高,只能通过异地就业的模式到市场化程度较发达的沿海省份实现非农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寻找外出务工的机会也存在着所谓的“路径依赖”,这个村的农村劳动力从80年代末开始外出到现在,基本上都是以到广东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务工为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在这种特殊的异地非农就业的模式下,竹村的女性劳动力获得了更多的非农就业的机会。本文试图分析竹村的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是否会影响她们家庭的性别关系。
     本文用父权制来解读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因为农村家庭的父权制是农村家庭两性不平等的性别关系的根源。因此,本文所要探讨的主题实际上“农村女性外出务工是否会削弱农村家庭的父权制”。本文对于父权制的理解是建立在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的基础上的:父权制是一种社会系统,它是两性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在时空中的模式化。这个社会系统跨越时空延展开来的结构或结构性特质是男性对女性的支配、压迫和剥削,而这种结构性特征是反复被组织起来的一系列的规则和资源。对于作为行动主体的女性而言,这种结构性特征既是她们实践活动建构的,也是她们的实践活动得以实施的条件和中介。本文认为父权制体系的物质性资源(配置性资源)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1)父权制的生产方式;(2)父权制的性别分工模式;(3)父权制的婚姻模式;(4)父权制的家庭收入财产支配模式;(5)父权制的财产继承模式;(6)父权制保障模式。这几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强化。父权制的规则(概念化的非物质性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1)孝;(2)自我意象和社会定位;(3)性别偏好意识。这几个方面共同构建父权制的规则和文化。
     从本文的研究主题出发,作者在本文中将尝试结合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以质性研究为主。通过运用质性方法分析竹村女儿和竹村媳妇外出务工对于家庭性别关系的影响,再加上对一个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作者得出了比较乐观的结论:农村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改变了父权制的生产方式,塑造了新的更为灵活的性别分工模式,突破了父权制婚姻模式对于女性的束缚,增强了女性对于家庭收入和财产的支配权,改变了作为父权制保障模式基本单位父系家庭的范围,削弱了“孝”的运作,塑造了新的自我肯定的自我意象和社会定位,减轻了性别偏好意识。父权制的财产继承模式没有改变,依旧认为女性没有继承权。但是总的来说,可以认为农村女性外出务工改变了或影响了父权制体系的规则和资源,促进了家庭性别关系趋向平等。
This dissertation joins the debate over the effect of market-dri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women's work opportunities and household gender inequalities. It assesses women's opportunities for off-farm employm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with different marketization,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female off-farm workers to household income, and the gender relation in families whose female members (daughters or wives) have left for off-farm jobs. On the basis of the Structuration theory of Anthony Giddens and the patriarchy theory of Sylvia Walby,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patriarchy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analyze gender relation in rural families. We find that women are not uniformly excluded from opportunities for off-farm employment. Employers in export areas, such as Zhujiang Delta, prefer to hire young, unmarried women as a very cheap source of labor. In this situation, rural females' opportunities for off-farm jobs improve significantly. Rural women are even more likely than men to obtain off-farm employmen
    t in this industry. This is very true for the Zhu village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relative size contribution of household income for female with off-farm jobs increases, which also results many unexpected out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it influences the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patriarchy in private area, which decreases gender inequalities within rural households.
引文
1) 白威廉(Parish.W.)、折晓叶、李放,2002年,《非农劳动与中国农村的市场化》,见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倍倍尔(Bebel,August),1995年,《妇女与社会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3) 北京青年报,2002年,《北京公安局澄清外地儿童随父母落户问题》,《北京青年报》2002年3月12日。
    4) 贝尔特(Baert,P),2002年,《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5) 贝克尔(Becker,Gary),1987年,《人力资本》,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6) 贝克尔(Becker,Gary Stanley),1998年,《家庭论》,王献身、王宇译,商务印书馆。
    7) 贝拉(Bellah,Robert),1998年《基督教和儒教中的父与子》,《国外社会学》1998年第4期,1-17页。
    8) 比尔基埃(Burguiere,A.)等主编,1998年,《家庭史:遥远的世界、古老的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 波伏娃,1998年,《第二性》,中国书籍出版社。
    10) 布厄迪厄(Bourdieu,P.)、华康德(Wacquant, I.),1998年,《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1) 布厄迪厄(Bourdieu,P.),2002年,《男性统治》,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
    12) 布莱洛克(Blalock,Hubert M.),1988年,《社会统计学》,傅正元、沈崇麟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3) 查振祥,2002年,《珠三角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经网(www.cei.gov.cn)江苏中心,2002年2月27日。
    14) 陈独秀,1915年,《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新青年》第1卷第1号,上海:上海群益书社。
    15) 陈建远、施志伟,1988年,《现代西方社会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6) 陈玉玺,1995年,《台湾的依附型发展—依附型发展及其政治后果:台湾个案研究》,台北:人间出版社。
    17) 陈其南,1986年,《文化的轨迹(下):婚姻家族与社会》,台北:允晨。
    18) 程为敏,2000年,《妇女自主性与家族文化结构》,见阮新邦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实证调查》,99-126页,美国: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19) 党国英,2002年,《“增收政策”不增收的症结在哪里?》,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
    20) 戴文(Davin,Delia),1997年,《中国的发展模式及其对于妇女的影响》,见李小江等人主编的《平等与发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 丁初我,1904年,《女子家庭革命说》,见《女子世界》第4期。
    22) 杜芳琴,1998年,《华夏性别制度的形成及特点》,见金一虹、刘伯红主编的《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332-348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3) 恩格斯,1994年,《家庭、私有财产与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
    24) 冯立天等主编,1995年,《北京婚姻、家庭与妇女地位研究》,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25) 关锐捷,2002年,《“重中之重”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警钟长鸣》,《中国农村研究》第7期,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
    26) 郭于华,1994年,《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亲缘关系》,《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4期。
    27) 樊纲等,2001年,《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2000年报告》,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工作报告,国民经济研究所网站(http://www.neri.org.cn/company/neri/gzlw/2001/2001004.htm).
    28) 范情,2000年,《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见顾燕翎主编《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201-242页,台
    
    北:女书文化。
    29) 费成康主编,2002年,《中国的家族法规》,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30) 费孝通,1998年,《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1) 风笑天,2000年,《社会学方法二十年:应用和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1-11页。
    32) 冯仕政,1996年,《城乡人口流动对其农村来源地的影响》,《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3期。
    33) 福建省统计局,2002年,《2001年福建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2002年。
    34) 福柯(Foucault,M.),2000年,《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 弗里德曼(Freedman,Maurice),2000年,《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6) 弗里曼(Friedman,Edward)、毕克伟(Pickowicz,Paul G.)、塞尔登(Selden,Mark),2002年,《中国乡村,社会主义革命》,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7) 高世瑜,2002年,《从礼到法:中国古代性别制度的法典化》,见李小江等著《历史、史学与性别》,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38) 高勇,2002年,《“推移”现象及其解释——论经济增长与教育的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全国妇联第二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讨会论文,云南昆明。
    39) 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1993年,《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0) 古德(Goode,W.),1986年《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1) 顾燕翎主编,2000年,《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台北市:女书文化。
    42) 广东省统计局,2002(a),《2002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3) 广东省统计局,2002(b),《2001年广东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44) 广东省统计局,2002(c),《2000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广东统计信息网(www.gdstats.gov.cn)。
    45) 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2001年,《关于坚决落实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试行“一费制”收费制度的通知》,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网站(www.moe.gov.cn)。
    46) 国家教育部、因家统计局和国家财政部,2001,《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ww.edu.cn)。
    47)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与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及流动状况 1999》,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论坛。
    48) 国家统计局,2002,《中国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9)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a),《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0)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b),《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1)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2(c),《江苏、安徽、山东、陕西、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52)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3)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规划财务局,200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4) 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2(a),《2001年全国卫生统计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www.moh.gov.cn)。
    55) 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2(b),《2001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www.moh.gov.cn)。
    56) 哈特曼(Hartmann,Heidi),1997年,《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见李银河主编的《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7) 韩丁(Hinton,William),1980年,《翻身——中国一个农村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
    58) 何炳棣,2000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葛剑雄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9) 洪大用,1996年,《关于家庭与农民迁移进城之关系的研究》,《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3期。
    
    
    60) 湖北省农调队,2002年,《借鉴四川经验,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
    61) 胡幼慧、姚美华,1996年,《一些质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与效度?如何抽样?如何收集资料、登录分析?》,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141-158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62) 胡幼慧,1996年,《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检视法》,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271-285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63) 怀默霆(Whyte,Martin King),200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农村与城市》,《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5期。
    64) 黄平,1995年,《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与现代性》,《国外社会学》1995年第1期。
    65) 黄平主编,1997年,《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66) 黄平,2002年,《健康:发展不能超越的底线》,《视界》第7期,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67) 黄平,2003年,《不平衡发展格局下的农村困境》,“中国乡建书院乡村建设培训班”培训资料,17-36页。
    68) 黄淑玲,2000年,《乌托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见顾燕翎主编《女性主义理论与流派》,35-80页,台北市:女书文化。
    69) 黄树民,2002年,《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素兰、纳日碧日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
    70) 吉登斯(Giddens,Anthony),1995年,《批判的社会学导论》,台北:唐山出版社。
    71) 吉登斯(Giddens,Anthony),1998年,《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2) 吉登斯(Giddens,Anthony),2001年,《亲密关系的转变》,陈永民、江安国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3) 江苏省统计局,1994年,《1994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4) 江苏省统计局,1998年,《199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5) 江苏省统计局,1999年,《199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6) 江苏省统计局,2002(a),《2001年江苏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77) 江苏省统计局,2002(b),《2002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78) 金堂县统计局,2002年,《金堂统计年鉴2002》,金堂县统计局编印。
    79) 金一虹,1998年,《非农化过程中的农村妇女》,见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80) 金一虹,1998年,《男人生活、女人生活—苏南工业化过程中的性别分工变化》,见李小江、朱虹主编的《主流与边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1) 金一虹,2002年,《父权的式微——江南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82) 凯特·米利特(Millett,K.),1999年,《性的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3) 李伯重,2000年,《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4) 李冬莉,2000年,《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妇女研究论从》2000年第4期,29-33页。
    85) 李冬山,2000年,《工业化与家庭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6期。
    86) 李康,1999年,《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和现代性分析》,见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210-25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87) 李实,2001年,《农村妇女的就业与收入——基于山西若干样本村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56-69页。
    88) 李小江等主编,1994年,《性别与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89) 李新宇,2002年,《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想的形成》,见李新宇《重申五四精神》,“民主与科学”网站(http://www.dvscn.net)。
    90) 李秀国,2000(a),《多维视野中的宗族文化:回顾与综述》,见阮新邦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109-154页,美国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91) 李秀国,2000(b),《工业化与宗族文化:两种人类学理论分析》,见阮新邦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155-190页,美国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92) 李银河,1997年,《女性权力的崛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3) 李银河、郑宏霞,2001年,《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94) 李宗敏,2000年,《农村工业化对农户性别分工和福利分配的影响》,《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83-89页。
    95) 梁普明等,2002年,《浙江私营工业经济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国家统计局信息网(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200211080030.htm)。
    96) 梁漱冥,1987年,《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97) 辽宁省统计局,2002年,《2001年辽宁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信息网站(www.stats.gov.cn)。
    98) 林耀华,1990年,《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庄孔韶、林宗成译,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99) 刘广明,1993年,《宗法中国》,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0) 刘小枫,1995年,序言,见温得尔的《女性主义神学景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1) 刘小京、苑鹏,2001年,《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经济研究参考》,南方网(www.southcn.com/estate/zhuanti).
    102) 刘子健,2002年,《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转向》,赵冬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03) 刘仲冬,1996(a),《量与质社会研究的争议及社会研究未来的走向及出路》,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121-140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04) 刘仲冬,1996(b),《民族志研究方法及实例》,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173-193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05) 毛泽东,1988年,《封建宗法制度压迫中国妇女的四种权力》,见全国妇联主编《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北京:人民出版社。
    106) 梅因(Maine,H.),1983年,《古代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107) 倪志伟(Nee,V.),2002(a),《市场转型理论: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转型》,见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8) 倪志伟(Nee,V.),2002(b),《一个市场社会的崛起:中国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见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09) 农业部农村劳动力流动课题组,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回顾与展望》,未发表。
    110) 农民日报,2002年,《四川农村:劳务输出带动本地进步》,中国农业信息网,2002年10月22日。
    111) 潘允康,2002年,“父权制”词条,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电子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12) 迫田章子,1996年,《中国户籍与日本户籍比较》,《国外社会学》1996年第3期。
    113) 钱杭,1998年,《当代中国农村宗族联宗的性质、过程及其变化》,见庄英章编《华南农村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114) 秦晖,1998年,《“大共同体本位”和中国传统社会(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115) 秦晖,1999(a),《“大共同体本位”和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16) 秦晖,1999(b),《“大共同体本位”和中国传统礼会(下)》,《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17) 屈宁等,2003年,《梳起走四方——广东顺德自梳女人生追踪》,见李小江主编《让女人自己说话——文化寻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18) 瞿同祖,1996年,《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
    119) 阮新邦,2000年,《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理论探索》,见阮新邦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上)——理论探索》,45-78页,美国新泽西: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120) 赛尔登(Selden,Mark),2002年,《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1) 山东省统计局,2002年,《2001年山东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
    122) 沙吉才主编,1994年,《当代中国妇女家庭地位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23) 沙吉才主编,1998年,《中国妇女地位研究》,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24) 沈崇麟、杨善华主编,1995年,《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5)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主编,1995年,《世纪之交的中国城乡家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26) 四川省统计局,2001年,《2001年四川省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27) 孙立平,2002年,《“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1-20页,广州:鹭江出版社。
    128) 四川省农业厅统计信息中心,2003年,《金堂外出民工就业率为何高达95%?》,四川省农业信息网(http://www.scagri.gov.cn/blao0004.htm)
    129) 舒尔茨(Schultz,Theodore),1990,《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30) 谭兢嫦、信春鹰,1995年,《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联合国教育、科学和文化组织。
    131) 谭深,1997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132) 谭深,2000年,《工业化发展与妇女》,《中国妇女报》2000年3月7日版。
    133) 谭深,2002年,《家庭决策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民工流动:现状、趋势与政策”研讨会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主办。
    134) 佟新,2000年,《不平等性别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35) 王迪,2001年,《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北京:中华书局。
    136) 王沪宁,2002年,《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37) 王晓毅,1993年,《血缘与地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版。
    138) 王政,2001年,《美国女性主义与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新角度》,见鲍晓兰主编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39) 王政,2001年,《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40) 韦伯(Weber,M.),1993年,《支配社会学Ⅰ》,康乐、简惠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
    141) 韦伯(Weber,M.),1994年,《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顾忠华译,台北:远流出版社。
    142) 韦伯(Weber,M.),1997年,《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43) 魏昂德(Walder,W.),1999年,《1949年共产主义革命后中国的变迁》,见林益民、涂肇庆主编《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两方社会学文献述评》,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44) 温德尔(Wendel,E.M.),1995年,《女性主义神学景观:那片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刁文俊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45) 温钦军,2000年,《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46) 吴小英,2003年,《女性主义方法论之争》,《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47) 谢继昌,1984年,《中国家庭在现代化中的角色》,《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总第44期,1984年。
    148) 新华社,2002年,《户籍管理重大改革 江苏实行户口迁移准入制》,新华社2002年12月12日。
    149) 新快报,2001年,《广东户籍改革操作办法出台》,《新快报》2001年12月30日。
    150) 新望、刘奇洪,2001年,《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7期。
    151) 熊秉纯,2001年,《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52)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1990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
    
    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53) 许平, 2001年,《从政府行为到市场行为—竹镇劳务输出个案研究》,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国际论坛论义,北京。
    154) 徐宗田,1996年,《扎根理论研究法:渊源、原则、技术》,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47-74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55) 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2000年,《亚洲出口加工区的女工》,亚洲专讯资料研究中心。
    156) 严祥鸾,1996年,《参与观察法》,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195-222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57) 杨东平,2001年,《2000年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汝信等主编《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121-139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8) 杨懋春,2001年,《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秦美珠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59) 杨善华、沈崇麟,2000年,《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60) 杨(Young,Iris),1997年,《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见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61) 应星,2001年,《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62) 张厚义,1999年,《又一支异军突起——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的再生与发展》,见张厚义、明立志主编的《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 1978-1998》,3-60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63) 张乐天,1998年,《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中心。
    164) 张永健,1993年,《家庭与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2期。
    165) 浙江年豁编委会,2002年,《浙江年鉴2002年》,杭州:浙江年鉴出版社。
    166) 浙江省统计局,2001(a),《2001年浙江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67) 浙江省统计局,2001(b),《2001年浙江省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网站(www.stats.gov.cn),2002年。
    168) 浙江省统计局,2002年,《2002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浙江统计信息网(www.zj.stats.gov.cn),2002年。
    169) 折小叶,1997年,《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70) 郑丹丹:《城市家庭夫妻互动中的权力——一个关系/事件的视角》,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2年。
    171) 中国乡镇企业年鉴编辑委员会,2002年,《中国乡镇企业年鉴200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7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1999年,《关于农村中小学收费问题的调查报告》,1999年9月26日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iytouru/xxshoufei/03.htm)。
    173) 周大鸣,2001年,《外来工与“二元社区”》,《劳工研究》2001年6月9日,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
    174) 周华山,2001年,《女性主义田野研究的方法学反思》,《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75) 周雅容,1996年,《老年妇女的三代同堂支持与依赖》,见胡幼慧主编《质性研究—理论、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实例》,337-345页,台北:巨流图书公司。
    176) 周颜玲,1998年,《男权制的概念和理论之批判与初步探索》,金一虹、刘伯红主编《世纪之交的中国妇女与发展》,68-83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77) 朱玲,2000年,《公办村级卫生室对保障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78) 朱伟志,1998年,《香港家庭性别研究何去何从》,刘兆佳等人主编《华人社会的变貌:社会指标的分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179) 庄孔韶,2000年,《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和文化变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80) 左际平,2002(a),《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从》2002年1月,12-17页。
    181) 左际平,2002(b),《农业女性化夫妻平等:性别怀发展研究的一次本土化尝试及其政策思考》,《清华社会学评论》2002年卷,40-69页。
    
    
    182) Abercrombie, Nicholas & Hill, Stephen & Turner, Bryan S., 1988.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The Penguin Books.
    183) Acker, J, 1989. The Problem with Patriarchy. Sociology, Vol. 23, No. 2, pp235-240.
    184) Alcoff, L., 1988, Cultural Feminism versus Post-structuralism: the Identity Crisis in Feminist Theory,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13: 405-416.
    185) Andors, P., 1983, The Unfinished Liberation of Chinese Women. 1949-1980,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186) Blumber, R. L. (1995) "Introduction", in Engendering Wealth and Well-being, (R. L. Blumberg ed.), pp.1-14. Westview Press, Boulder, Co.
    187) Brownmiller, S., 1976, Against Our Will: Men, Women and Rape. Harmondsworth: Pengiun.
    188) Bryman, A., 1992, Quality and Quantity in Social Research.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89) Chalmers, A. F., 1988, What is the Thing Called Science?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0) Chan, Kam Wing & Zhang, Li 1999, "The Hukou System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Processes and Changes", The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 pp. 818-855.
    191) Chodorow, N.,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rly, CA.
    192) Choi, P. K., and C. K. Lee, 1997, "The Hidden Abode of Domestic Labour: The Case of Hong Kong", in Fanny M. Cheung(ed.) Engendering Hong Kong Society: A Gender Perspective of Women's Status.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Pp. 157-200.
    193) Code, Lorrarne, 2000, Encyclopedia of Feminist Theories, Routledge.
    194) Conell, R. W., 1987, Gender and Power, Cambridge: Polity.
    195) Croll, Elisabeth, 1994, From Heaven to Earth: lmages and Experiences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NY: Routledge.
    196) Daty, Mary, 1973, Beyond God and Father: Toward a Phiolosphy of Women's Liber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7) Daly, Mary, 1978, Gyn/Ecology: The Metaethics of Radical Feminism. Boston: Beacon Press.
    198) Delphy, C., 1984, Close to Home: A Materialist Analysis of Women's Oppression. London: Hutchinson.
    199) Diamond, Norma, 1975, "Collectivization, Kinship, and the status of Women in Rural China", Bulletin of Concerned Asian Scholars 7, no. 1(January-March): 25-32.
    200) Diamond, N., 1973, Collectivization, Kinship. and the Status of Woman in Rural China, in Rayna Reiter,Toward an Anthropology of Women, New York.
    201) Duncan, S, 1994, Theorising Difference in Partriarch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26, pp. 1177-94.
    202) Eisenstein, Z. R., 1979, "Developing a Theory of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and "Some notes on the relations of Capitalist Patriarchy", in Eisenstein, Z., (ed.)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203) Eisenstein, Z. R., 1981, The Radical Future of Liberal Feminism. New York: Longman.
    204) Entwisle, B., Henderson, G. E., Short, S. E., Bouma, J., and Zhai, F., 1995, "Gender and family business in rural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0(1): 36-75.
    205) Fernando, Peter and Frances Maria Yasas, 1985, Woman's Image Making and Shaping. India: Sat Prachar Press.
    206) Firestone, S., 1974, 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 New York: Morrow.
    207) Foord, J., and Gregson, N., 1986. "Patriarchy: Towards a Reconceptualisation". Antipode 18(2): 186-211.
    208) Giddens, A., Sociology. 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1.
    
    
    209) Goode, William J., 1963, 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 New York: Glencoe Free Press.
    210) Gottfried Heidi, "Beyond Pratriarchy? Theorising Gender and Class, Sociology, Vol. 32, No. 3, pp. 451-468.
    211) Gupta, Monica Das & Lee, Sunhwa & Uberoi, Patricia & Wang, Danning & Wang, Lihong & Zhang, Xiaodan, 2000, "State Policies and Women's Autonomy in China, The Republic of Korea, and India 1950-2000: Lessons from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Policy research report on Gender and Development,working paper series No. 16, World Bank.
    212) Hamilton, Gary G., 1984, Patriarehalism in Imperial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 A Review of Weber's Sociology of Domination, Theory and Society 13(May): 393-426.
    213) Hamilton, Gary G., 1990, Patriarchy, Patrimonialism, and Filial Piety: a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Western Europ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41(March): 77-104.
    214) Hartmann, H., 1979. Capitalism, Patriarchy, and Job Segregation by Sex, in Zillah Eisensteins(ed.) Capitalist Patriarchy and the Case for Socialist Feminism, pp. 206-247,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15) ——1981,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Toward a More Progressive Union", in "Women and revolution: a discussion of the unhappy marriage of Marxism and feminism", edited by Lydia Sargent, Lydia, Boston: South End Press.
    216) Hooks, B., 1984, "Feminism Theory: From Margin to Centre", Boston: South End Press.
    217) Ikels, Charlotte, 1993, "Settling Accounts: The Intergenerational Contract in an Age of Reform", in Deborah Davis, Stevan Harrell(eds.)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Post-Mao Er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18) Jary, D. and Jary, J., 2000, Collins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Haper Collins Publishers.
    219) Johnson, K. A., 1983, Women. Family and Peasant Revolution in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20) Johnson, Chalmers, 1970, Comparing Communist Nations. In Chalmers Johnson(ed.)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s.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2.
    221) Judd, E., 1994, Gender and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22) Kandiyoti, D., 1988, Bargaining with Patriarchy, Gender & Society 2, pp. 274-290.
    223) Kramarae, Cheris & Treichler, P. A., 1985, A Feminist Dictionary, Pandora Press.
    224) Kung, L., 1976, "Factory work and women in Taiwan: Changes in self-image and status", Signs 2(Autumn): 35-58.
    225) Lau, Kin Chi, Liu, Meng and Zhang, Lixi, 1999, "Resurgent Patriarchies: Challenges for Women's Movements in Asia", Asian Exchange, pp. 101-136, ARENA Press, Hong Kong,
    226) Lawson, Tony & Garrod, Joan, 2001,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Fitzroy Dearborn Publishers.
    227) Marshall, Gordon, 1994,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8) Matthews, Rebecca & Nee, Victor, 2000, "Gender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China",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9, pp. 606-632.
    229) McDonough, Roisin and Harrison, Rachel, 1978, "Patriarchy and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Kuhn, A. and Wolpe, A.(eds.) Feminism and Materialism. London: Routledge.
    230) Mies, Maria, 1986, Patriarchy and Accumulation on a World Scale. London: Zed.
    231) Mitchell, J., 1971. Woman's Estate. New York: Pantheon.
    232) Mitchell, J., 1975, Psychoanalysis and Femini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233) Parish, William L., 1975, Soci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Famil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 613-30.
    234) Parish, William L., and Ethan Michelson, 1996, Politics and Markets: Dual Transform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 1042-1059.
    235) Peng, Yusheng, 1992, "Wage determin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China: A comparis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dustrial sector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7: 198-213.
    236) Pollert, A., 1996, Gender and Class Revisited: The Poverty of "Patriarchy", Sociology, Vol. 30, pp.639-659.
    237) Payne, Michael, 1997, A Dictionary of Cultural and Critical Theory,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238) Rubin, Gayle, 1975.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in Reiter. R. R. (ed.)Toward a Anthropology of Women.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239) Reinharz, Shulamit, 1992. "Feminist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40) Rich, A., 1980, "Compulsory Hetersexuality and Lesbin Existence", 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 5: 631-660.
    241) Salaff, Janet W., 1981, "Working Daughters of Hong Kong: Filial Piety or Power in the Fami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2) Schutz, A., 1964, Collected Paper Ⅱ: Studies in Social Theory. The Hague: Martinus Nijhoff.
    243) Scruton, Roger., 1984, A Dictionary of Political Thoughts, Macmillan Reference Books.
    244) Skinner, G. William, 1964,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Parts I)",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3-43.
    245) Smelser, Neil, J., 1959, Social Chang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British Cotton Indust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46) Sprague, Joey & Zimmerman, Mary K. 1989, "Quality and Quantity: Reconstructing Feminist Methodology",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 20: 71-86.
    247) Stacey, Judith, 1983, Patriarchy and Socialist Revolution in China, Berker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8) Strauss, A., and Corbin, J., 1997,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徐宗国译,《质性研究概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
    249) Thaxton, Ralph, 1979, "Thenants in Revolution: The Tenacity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Modern China 1, No. 3: 323-358.
    250) Tienda, M. and Booth K., 1991, Gender, Migra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 6,No. 1, pp. 51-72.
    251) Tierrey, Helen, 1989, Women's Studies Encyclopedia, Volume 1, Greenwood Press.
    252) Wallby, S., 1989, Theorizing Prtriarchy, Sociology, Vol. 23, No. 2, pp. 213-234.
    253) Waters, M., 1989, Patriarchy and Viriarchy: An Expl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Concepts of Masculine Domination, Sociology. Vol. 23, No. 2, 193-211.
    254) Whyte, Martin King, 1984. Sexual Inequality Under Socialism: The Chinese Case in Perspective. In J. L. Watson(ed.) Class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Post-revolutio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98-238.
    255) ——1992. Introduction: Rural Economic Reforms and Chinese Family Patterns. China Quarterly 130: 317-322.
    256)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57) ——1985, Revolution Postponed: Wome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