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在现代一再被改编成新的艺术样式——电影、电视剧,并通过影视这种新媒介广泛传播,在大众当中普及,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成为现代文学界、影视界以及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当今这个以视觉文化为中心的“图像时代”,文学作品的“图像化”成为艺术发展的一种趋势,读者(观众)也更喜欢通过“读图”或观看影像的方式接受文学作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语境中,《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红楼梦》影视改编摄制史、《红楼梦》影视的艺术特征和《红楼梦》影视的文化意蕴。全文共分七章,内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是对以往《红楼梦》影视改编与传播研究的述评,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照和借鉴。
     第二章是对《红楼梦》影视改编摄制历史的简要梳理与论述,辑录《红楼梦》影视剧目,为后面的艺术分析和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史料基础。
     第三章分析红学对《红楼梦》影视改编的影响,指出红学在版本选择、人物形象塑造和思想倾向等方面对《红楼梦》影视改编都有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探讨《红楼梦》影视与戏曲的关系,分析《红楼梦》影视与戏曲“联姻”的原因及其对影视和戏曲双方的意义,指出戏曲电影和电视剧对戏曲有记录、保护、传播等作用,而影视中的戏曲因素则丰富了影视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第五章探析《红楼梦》影视的“互文性”特征,指出《红楼梦》影视的互文手法主要有引用和抄袭、仿作与戏拟,互文内容主要有情节结构互文、语言音乐互文、人物形象互文和主题思想互文等。
     第六章阐述《红楼梦》影视构建的“古典中国”映像,指出《红楼梦》影视通过有形的、可见的物质和突出女性化特征等方式构建“古典中国”映像,而《红楼梦》影视重构的“古典中国”映像其实是虚构的历史幻象。
     第七章论述《红楼梦》影视改编过程中的阻碍和流失,指出语言和影像这两种媒介的“不可通约”使改编遭到阻碍,小说中的心理和情感、诗意和韵味因难以改编而流失,而在《红楼梦》影视中观众(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往往会失败。
The classical novel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has been adapted again and again asnew art forms like movie and teleplay,that whereby the novel has been widespread andpopular.The adaptation of literary masterpieces for movie or television has become animportant phenomenon in the present literary world,movie and television world,andeven the entire realm of culture and arts.In the present“Picture Age”,“Picturization”ofliterary works has been a trend in art development,and readers (audience) prefer toaccept literary works through“Reading Pictures”or watching images.In the context ofthe times and culture as such,the adapt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A Dream of RedMansions for movie or television has become a topic meriting our profound study.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namely,the history in which ADream of Red Mansions has been adapted and produced as movie or teleplay,the artisticfeatures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movie or teleplay,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movie or teleplay.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evenchapters,whi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Chapter One reviews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dapt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A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movie or teleplay,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author's own study.
     Chapter Two briefly comb the history of adaptation and production of A Dream ofRed Mansions,and compile movies and teleplays of the novel,laying a solid historical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artistic analysis and cultural study.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Redology”on the adaptation of A Dreamof Red Mansions for movie or teleplay,pointing out that“Redology”has a far-reachinginfluence on the adapt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or movie or teleplay in respectof the choice of versions,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ological tendency.
     Chapter Four prob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movie or teleplay and it as opera,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why movie or teleplay andopera become a union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union to both movie or teleplayand to opera,pointing out that opera-movie and teleplay play a role in the recording,pro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opera.
     Chapter Five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feature of intertextuality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movie or teleplay,pointing out that the intertextuality in it is mainlymanifested by quotations and copying as well as replication and parody,and that thecontent of intertextuality is mainly composed of intertextualities of plot and structure,language and music,characters,central ideas,and so on.
     Chapter Six elaborates on the image of“Classical China”A Dream of Red Mansionsas movie or teleplay constructs,pointing out that it constructs the image of“ClassicalChina”by means of tangible and visible substance,giving prominence to feminizedfeatures,and so on,whereas the image of“Classical China”it reconstructs is virtuallyimaginary historic image.
     Chapter Seven argues on the obstruction and loss in the course of the adaptation ofA Dream of Red Mansions for movie or teleplay,pointing out the“Incommensurability”of language and image obstructs the adaptation,and thereby lost are mentality andemotion,poetic sentiment and flavors in the novel,while the intercommunicationbetween audience (readers) and the author more often than not results in failure in ADream of Red Mansions as movie or teleplay.
引文
①[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45页。
    ②[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57页。
    ④[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①[法1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②[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①[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6页。
    ①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平明出版社,1954年,第93页。
    ②范烟桥《宽中寻仄法》,《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20页。
    ③明道《红楼絮语》,《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36页。
    ①顾醉萸《论<红楼梦>摄制影片之困难》,《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23-25页。
    ①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11-220页。
    ②《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③周汝昌《外行谈影视》,《群言》,1992年第8期,第4-7页。
    ④《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⑤言非《被遗忘与被损害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随想》,《当代电视》,1987年第4期,第9-10页。
    ⑥徐宏《毁灭灵魂的悲剧艺术——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6期,第111-119页。
    ⑦鲁德才《虚实深浅之间——评电视剧<红楼梦>》,《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第64-69页。
    ⑧杨卫军《关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断想——兼谈薛宝钗艺术形象的塑造》,《艺术百家》,2003年第1期,第74-77页转92页。
    ⑨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①周雷,刘耕路,周岭《愿心》,见《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5-7页。
    ②胡开敏《<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21-231页。
    ③陈艳涛《王扶林:尊重原著,谨慎发挥》,《新世纪周刊》,2008年第20期,第113-115页。
    ④谢铁骊《尊重原著是改编之本》,《中国艺术报》,2002年8月23日第3版。
    ⑤《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⑥沈天佑《从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6期,第118-122页。
    ⑦沈治钧《不泼冷水,不灌烧酒——平心关注<红楼梦>重上荧屏》,《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1-22页。
    ⑧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11-220页。
    ⑨蔡义江《走向了两个极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观后》,《团结报》,1987年9月26日。
    ⑩《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11 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①纪健生《但愿真红不枯槁——写在<红楼梦>电视连续剧重拍之前》,《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6辑,第71-98页。
    ②《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③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148-153页。
    ④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⑤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31-34页转47页。
    ⑥周雷 刘耕路 周岭《愿心》,见 《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12-14页。
    ①周汝昌《序》,见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②胡文彬《论目前红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求是学刊》,1983年第2期,第21-28页:胡文彬《平心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随想》,《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6期,第106-111页。
    ③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11-220页。
    ④邓云乡《红楼梦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82-290页。
    ⑤沈天佑《从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6期,第118-122页。
    ⑥《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⑦李希凡《宝黛爱情悲剧与黛玉之死——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期,第161-179页。
    ①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②沈治钧《不泼冷水,不灌烧酒——平心关注<红楼梦>重上荧屏》,《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1-22页。
    ③胡开敏《<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21-231页。
    ④范烟桥《宽中寻仄法》,《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20页。
    ①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②孙玉明编剧的“红楼经典故事系列电影”之一《九龙珮》已于2008年10月开机,不过至今还未放映。据悉,第二部《秦可卿》的改编摄制正在筹划中。
    ③周汝昌《序》,见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1-5页。
    ④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11-220页。
    ⑤《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①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编著《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1页。
    ②鲍学谦《五彩缤纷的影视窗口》,接力出版社,1999年,第146-147页。
    ③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173页。
    ④高淮生,李春强《关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思考》,《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4辑,第23-40页。
    ⑤周雷,刘耕路,周岭《愿心》,见《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4页
    ⑥朱汉生《荧屏内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第200页。
    ⑦段江丽《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38-61页。
    ⑧周素雅《复旦公司摄演<红楼梦>之我见》,《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44-45页。
    ①胡开敏《<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21-231页。
    ②蔡骤《“雅、俗、虚、实”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109-132页。
    ③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④牧惠《红楼絮谈》,《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5期,第77-85页。
    ⑤端木蕻良《谈电视剧<红楼梦>》,见《说不完的<红楼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⑥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⑦沈治钧《不泼冷水,不灌烧酒——平心关注<红楼梦>重上荧屏》,《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1-22页。
    ①管恩森《诗意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核心问题》,《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62-69页。
    ②谢逢松《电影<红楼梦>改编手记》,《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2辑,第105-114页。
    ①蒋吟秋《<红楼梦>与电影》,《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33页。
    ②冯其庸《普及传统文化的桥梁: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人民日报》,1987年11月3日。
    ③《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中国电视》,1987年第5期,第129-137页。
    ④胡文彬《论目前红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求是学刊》,1983年第2期,第21-28页。
    ⑤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红楼梦学刊》,1987年第4辑,第211-220页。
    ⑥胡文彬《平心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随想》,《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年第6期,第106-111页。
    ⑦李希凡,陈诏《关于文学名著改编影视的对话》,《解放日报》,1988年5月10日。
    ⑧邓云乡《红楼梦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87页。
    ⑨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⑩纪健生《但愿真红不枯槁——写在<红楼梦>电视连续剧重拍之前》,《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6辑,第71-98页。
    11 沈治钧《不泼冷水,不灌烧酒——平心关注<红楼梦>重上荧屏》,《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1-22页。
    12 吴冰沁《论四大名著的改编与中国电视剧艺术的发展》,《理论学刊》,1998年第5期,第121-123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3页。
    ②金惠敏《媒介的后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③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东方出版社,1993年,第89-94页。
    ④管恩森《诗意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核心问题》,《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辑,第62-69页。
    ⑤德赛都《“权宜利用”:使用和战术》,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⑥[法]居伊·德波《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见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①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第1-204页。此论文已经修改出版,见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7-195页。
    ②周蜜《文字与图像:以<红楼梦>为个案的传播与接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1-51页。
    ③赵红妹《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8年,第1-75页。
    ①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第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15-19页。按,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已简要提到拍电影一事,见梅兰芳述,许姬传记《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平明出版社,1954年,第98页。
    ①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第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19-22页。
    ②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第2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22页。按,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78页)记载梅兰芳主演的《黛玉葬花》摄制时间为1926年,这个时间似应为发行时间。
    ①参见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118页。
    ②参见徐归燕《<红楼梦>本事》,《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3-5页;杜志军《早期<红楼梦>电影研究的津梁——<红楼梦特刊>的发现及其意义》,《红楼梦学刊》,2003年第4辑,第139-152页。
    ③编者《<红楼梦>影片开幕词》,《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2页。
    ①参见张伟《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41-46页。
    ②参见舒平《两部<红楼梦>影片的故事》,《新民晚报》,2005年2月20日;辛逸帆《说明书中的电影世界》(小标题为《<红楼梦>:创作堪称认真结局令人唏嘘》),《大众电影》,2005年第4期,第44页。按,舒平与辛逸凡二文基本相同,不知是否为同一作者。
    ①参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169-170页。
    ②该片为笔者所见最早的《红楼梦》影像。“红楼”影像(包括声音)是笔者撰写此文所参考的一种原始资料,一般不出注。另可参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①参见张伟《前尘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②参见傅慧仪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二卷:1942-1949》,香港电影资料馆,1998年,第299页。
    ①参见傅慧仪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二卷:1942-1949》,香港电影资料馆,1998年,第398页。
    ①参见傅慧仪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第10-11页。
    ②《华侨日报》,1950年11月23日。
    ①参见傅慧仪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第342页。
    ①参见傅慧仪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年,第360页。
    ②参见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62页。
    ①参见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64页。
    ②参见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324页。
    ③参见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①参见郭静宁编《香港影片大全第五卷:1960-1964》,香港电影资料馆,2005年,第189-190页。
    ②参见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141-142页。
    ①参见吴绍炜《六十年代初期越剧合拍片始末》,载《上海电影史料》编辑组编《上海电影史料》第2、 3合辑,上海市电影局史志办公室出版发行,内部资料,1993年,第243页。张悦采写,岑范口述《红楼梦>艺术经典轰动内地及港澳》,《新京报》,2004年10月27日。
    ②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编《浙江省电影志》,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①香港摄制的某些《红楼梦》电影改变了原著中部分人物的名字,如《红楼春梦》改“司棋”为“司祺”、“瑞珠”为“琪珠”、“宝珠”为“琳珠”,其实毫无必要,且易造成误解和混乱。
    ②李翰祥《影城内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第149-150页。
    ①李翰祥《影城内外》,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第149-150页。
    ①参见黄建业编《跨世纪台湾电影实录:1898-2000》(中1965-1984),“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5年,第763-764页。
    ①参见傅骏《青松傲霜绿更翠——尹桂芳的晚年生活》,《上海戏剧》,1996年第1期,第24-27页;戚雅仙,傅骏《身残志不残艺高德更高:祭尹桂芳大姐》,《戏文》,2000年第2期,第29-30页。
    ①杨钟基《香港所存<红楼梦>粤曲录音资料初探》,《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辑,第457-465页。
    ①参见光祖《“红楼”戏曲概述》,《四川戏剧》,1999年第2期,第27-29页。
    ①《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编著,钱宏主编《中国越剧大典》,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14页。
    ①萧赛《红楼外传》,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页(出版说明)。
    ①[意]艾柯,[美]罗蒂,[美]卡勒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英]柯里尼编,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7-80页。
    ②[意]艾柯,[美]罗蒂,[美]卡勒.等著《诠释与过度诠释》,[英]柯里尼编,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83页。
    ①徐进编剧《越剧红楼梦》,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11-13页。
    ①杨峰《<红楼梦>影视中的刘姥姥形象及其艺术功能》,《红楼梦学刊》,2008年第4辑,第258-271页。
    ①薛明《苦辣酸甜——姚澄的艺术生涯》,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67页。
    ①欧阳予倩《我自排自演的京戏》,见《自我演戏以来》,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84页。
    ②欧阳予倩《我自排自演的京戏》,见《自我演戏以来》,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278-281页。
    ①杨钟基《香港所存<红楼梦>粤曲录音资料初探》,《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1辑,第457-465页。
    ①参见辛逸帆《说明书中的电影世界》(小标题;《<红楼梦>:创作堪称认真结局令人唏嘘》),《大众电影》,2005年第4期,第44页。
    ②参见张伟《前尘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①姚小鸥主编《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25页。
    ②何卫国《试论电视剧<红楼梦>改编版本选择的制约因素》,《红楼梦学刊》,2006年第6辑,第99-117页。
    ①87版电视剧编剧周岭对《红楼梦》佚稿也素有研究,撰有《“狱神庙”及“抄没”诸事》,见《红楼梦研究集刊》第十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05-412页:《“悬崖撒手”与“困顿以终”》,《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3辑,第195-204页;《甄、贾宝玉婚事证析》,《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3辑,第125-144页。
    ②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十九a面。
    ③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129页。
    ④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398页。
    ⑤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78页。
    ⑥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440页。
    ⑦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817页。
    ⑧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11页。按,该文先发表于《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第8、 9月号合刊(总第21、 22期),收入1975年出版的《<红楼梦>研究资料》(北师大学报丛书之三),1985年出版的《红楼梦集刊》第十二辑也刊发过此文。
    ⑨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九七a面。
    ⑩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二一八b面。
    11 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二二三b面。
    12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618页。
    13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729页。
    14 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12页。
    ①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卷首,四川省立图书馆藏旧抄本,巴蜀书社1984年影印出版,第36页。按,此书作者引某人的观点,但并不是赞同他,而是要批驳此观点,见36-37页。
    ②平步青《霞外捃屑》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76页。
    ③甫塘居士《续阅微草堂笔记》,清光绪二十二年石印本,见朱一玄编《红楼梦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7页。
    ④赵之谦《章安杂记》,咸丰十一年稿本,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下册,增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928页。
    ⑤臞暖《红楼佚话》,《晶报》,1921年5月18日,见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⑥董康《书舶庸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①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25-230页。
    ②周汝昌《红楼梦新证》,棠棣出版社,1953年9月初版,12月三版,第547-565页;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900-940页。
    ③张爱玲《红楼梦魇》,见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增补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87-279页。
    ④梁归智《石头记探佚》,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石头记探佚——<红楼梦>探佚学初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考论篇:佚探有无之外,第1-243页。
    ⑤蔡义江《论红楼梦佚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0-200页,230-234页。
    ⑥根据刘心武的“学术小说”《秦可卿之死》改编摄制的20集电视连续剧《秦可卿之谜》已是“故事新编”式的作品了。
    ①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二七b面。
    ②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07页。
    ③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二九b面。
    ④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08页。
    ⑤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三○b面。
    ⑥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二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441页。
    ⑦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三一a面。
    ⑧曹雪芹《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第一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461页。
    ⑨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三二a面。
    ⑩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08页。
    11 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三七b面。
    12 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一三七b面。
    13 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84页。
    ①毛国瑶辑录《脂靖本<红楼梦>批语》,见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编《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年,第305页。
    ②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第280页。
    ③曹雪芹、高鹗著《程甲本红楼梦》第六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2970-2971页。
    ④护花主人评,大某山民加评《增评补图石头记》第一册,影印悼红轩原本,中国书店,1988年,卷十三第六页a面:或见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三家评本)》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⑤臞蝯《红楼佚话》,《晶报》,1921年5月18日,见吕启祥、林东海主编《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62页。
    ⑥《俞平伯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第173-232页。
    ⑦《俞平伯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第173-232页。
    ①《胡适文存》三集卷五,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见胡适著《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66-169页。
    ②张庆善《关于秦可卿“天香楼”之死的问题》,《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1辑,第174-176页。
    ③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六五b面。
    ④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八oa面。
    ⑤护花主人评,大某山民加评《增评补图石头记》第一册,影印悼红轩原本,中国书店,1988年,卷六八a面;或见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三家评本)》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05页。
    ⑥张其信《红楼梦偶评》,见—粟编《红楼梦资料汇编》上册卷三,中华书局,1964年,第216页。
    ①《俞平伯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第173-232页。
    ②太愚《红楼梦人物论》,上海书店,1990年,据国际文化服务社1948年版影印,第38-45页。
    ③林春分《秦可卿别论——兼谈曹雪芹的性爱观》,《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2、 3期合刊,第84-89页。
    ④李新灿《警幻仙子即秦可卿的心理分析》,《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第138-141页。
    ⑤胡子远,宋玉昆《论秦可卿》,《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56-60页。
    ①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第9期。
    ②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研究>》,《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文学遗产”专栏。
    ③陆树仑《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文史哲》,1955年第1期,第24-25页。
    ④刘大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艺术形象》,《解放日报》,1954年12月12日。
    ⑤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年第4期,第1-32页。
    ①蒋和森《贾宝玉论》,《人民文学》,1956年第6期,见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1-47页。
    ②蒋和森《林黛玉论》,《人民文学》,1957年第8期,见蒋和森《红楼梦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版,第48-93页。
    ③何其芳《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7页。
    ④参见黄裳《大观园里的叛逆女性——<红楼梦>杂谈》,《文汇报:彩色版》<香港),1951年1月15日;可其《嘲弄礼教的尤三姐》,《大报》<上海),1951年10月14-17日;谷峪《试谈贾宝玉》,《光明日报》,1954年11月27日;鞠盛《贾宝玉是“现实逃避者”吗?》,《光明日报》,1954年12月4日;颜振奋《对贾宝玉性格的分析》,《光明日报》,1954年12月4日;刘大杰《晴雯的性格》,《解放日报》,1954年12月19日;白盾《贾宝玉的典型意义——<红楼梦>札记》,《人民文学》,1954年第12期;肖兵《一个叛逆的女性——鸳鸯》,《解放日报》,1955年2月6日;王定一《尤三姐的反抗精神》,《文艺学习》,1955年第1期;杨柳 《贾宝玉林黛玉典型形象的社会意义》,《光明日报》,1955年2月13日;王昆仑《为争取婚姻自由的鸳鸯、司棋、尤三姐》,《新中国妇女》,1955年第2期;杨向奎《曹雪芹的思想》,《文史哲》,1955年第3期;任访秋《从<红楼梦>中的叛逆思想谈到李贽的叛逆思想》,《河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汇辑》,1955年第8期。
    ⑤参见孙玉明《红学:195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⑥徐进改编《越剧红楼梦》,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第76页。
    ⑦徐进改编《越剧红楼梦》,第2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156-166页。
    ①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红楼梦学刊》,2002年第3辑,第303-310页。
    ①余慕云《香港电影掌故》第一辑默片时代(1896-1934年),广角镜出版社(香港),1985年,第39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第163页。
    ③杨燕《电视戏曲栏目得失谈》,见关玲,何晓兵主编《中国电视文艺20年·多维视点》,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417-418页。
    ①参见卢时俊,高义龙主编《上海越剧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年,第277-278页。
    ②胡宇锦《戏曲和电视的缘分》,《上海戏剧》,2007年第6期,第36-39页。
    ①文晔《一部红楼,书写百年越剧史》,《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16期,第70-72页。
    ①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第8页。
    ②郑正秋《明星公司发行月刊的必要》,原载《影戏杂志》,1922年第1卷第3号,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220-222页。
    ③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原载《明星》半月刊1935年第1卷第3期,见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④侯曜《影戏与人生》,原载长城画片公司特刊《春闺梦里人》,1925年9月出版,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533页。
    ⑤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初版序言》第9页。
    ①欧阳奋强《记忆红楼》,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②欧阳奋强《记忆红楼》,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年,第42-43页。
    ③张徹《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第一部分《回顾三十年前——中国戏曲的影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6页。
    ④李翰祥《银海千秋》,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7年,第198页。
    ⑤王扶林《我与戏曲》,《中国电视戏曲》,1996年第3期,第1页。
    ⑥[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林欣译,京华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①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张徹《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第一部分《回顾三十年前——中国戏曲的影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第16页。
    ③石琪《邵氏影城的“中国梦”与“香港情”》,见黄爱玲编《邵氏电影初探》,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31页。
    ①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2页。
    ②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①陈炜智《我爱黄梅调:丝竹中国古典印象—港台黄梅调电影初探》,牧村图书有限公司(台北),2005年,第102页。
    ②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①[意大利]卡努杜《电影不是戏剧》,施金译,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8-57页。
    ②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原载《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见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①[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②[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③[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④Roland Barthes, “Theory of the Text”, in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London: Robert Young and Kegan Paul, 1981, P39.转引自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⑤[美]哈罗德·布鲁姆《误读之图》,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5年,第3页,转引自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第72-78页。
    ①[法]克里斯特娃《符号学,语义分析研究》, Seuil出版社,1969年,第145页,转引自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②Roland Barthes, “Theory of the Text”, in Untying the Text: A Post-structuralist Reader, London: Robert Young and Kegan Paul, 1981, P39.转引自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页。
    ③[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史忠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9-76页。
    ④[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13-15页。
    ⑤参见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第72-78页。
    ①辛逸帆《说明书中的电影世界》(小标题:《<红楼梦>:创作堪称认真结局令人唏嘘》),《大众电影》,2005年第4期,第44页。
    ②参见朱渊《越剧<红楼梦>50周年庆生,赵志刚披露戏中戏——林青霞曾“偷师”徐玉兰》,《新闻午报》,2008年3月20日,第A09版。
    ①[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②[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①李渔《闲情偶寄》,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26页。
    ②徐归燕《<红楼梦>本事》,《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3-5页。
    ③谢逢松《电影<红楼梦>改编手记》,《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2辑,第105-114页。
    ①谢逢松《电影<红楼梦>改编手记》,《红楼梦学刊》,1989年第2辑,第105-114页。
    ①[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②[美]斯蒂芬·欧文《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③[苏]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见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④[苏]巴赫金《言语体裁问题》,见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①秦海鹰《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法国研究》,2006年第4期,第19-30页。
    ②[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6页。
    ③[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邵炜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8页。
    ④[美]斯蒂芬·欧文《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郑学勤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7-118页。
    ①田汉《银色的梦》,载《银星》杂志1927年第5期,见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第83-84页。
    ②田汉《从银色之梦里醒转来》,原载《电影》,1930年第1期,见中国电影资料馆编辑《中国无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第472-475页。
    ①[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吴明霞《<红楼梦>记》,《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复旦影片公司编辑,1927年,第50页。
    ③[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80页。
    ④[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80页。
    ⑤[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⑥[德]洛伦兹·恩格尔《不可见之见——从观念时代到全球时代的德国视觉哲学》,刘成付译,见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⑦[美]杰弗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陈梅译,《世界电影》,1982年第1期,第31-44页。
    ⑧[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80页。
    ①蔡楠《道不尽的红楼情——电影<红楼梦>主创20年后谈“红楼”》,《文化艺术报》,2006年3月22日,第A04版。
    ②陈晓旭《梦里三年》,见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等《宝黛话红楼》,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3-214页。
    ③张爱玲《红楼梦魇·自序》,见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增补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页。
    ①参见邓云乡《红楼梦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214页。
    ②石琪《邵氏影城的“中国梦”与“香港情”》,见黄爱玲编《邵氏电影初探》,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年,第31页。
    ①[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②[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刘森尧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82页。
    ②[法]雷蒙·阿隆《历史哲学》,王养冲译,见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95页。
    ③[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页。
    ④[英]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金重远译,见田汝康,金重远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0-142页。
    ①在英文中,“交流”和“传播”是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在20世纪20年代才获得“传播”的意义,在此之前它的主要意义是“交流”,参见[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②鲁迅《致王乔南》,见《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6页。
    ①鲁迅《致王乔南》(第二封信),见《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页。
    ②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③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④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⑤《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73年,第423页,转引自[苏]波高热娃《论改编的艺术(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改编》.俞虹译.《世界电影》.1983年第2期,第184-203页。
    ①[美]爱·茂莱《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电影化结构和改编问题》,闻谷译,《世界电影》,1984年第2期,第28-54页。
    ②夏衍《杂谈改编》,《电影艺术》,1958年第1期,第11-14页。
    ③柯灵《<围城>搬上银屏》,见解玺璋主编《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第68-69页。
    ④徐进编剧《越剧红楼梦》,第2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第157页。
    ⑤周雷,刘耕路,周岭改编《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14-15页。
    ⑥[苏]波高热娃《论改编的艺术(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改编》,俞虹译,《世界电影》,1983年第1期,第100-126页。
    ①王有亮《图像不可能取代文学》,《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80-82页。
    ②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67-74页。
    ③[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④[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5页。
    ⑤[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周昌忠译,仁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235-236页。
    ①[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兰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76页。
    ②[英]伊姆雷·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主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60页。
    ③[英]伊姆雷·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主编《批判与知识的增长》,周寄中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59-360页。
    ④[英]雪莱《为诗辩护》,缪灵珠译,见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81页。
    ⑤参见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214页。
    ⑥[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25页。
    ①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文学评论》,2003年第5期,第30-39页。
    ②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电影艺术》,1983年第9期,第35-42页。
    ①[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19页。
    ②[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①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第17-22页。
    ②李立《视觉文化语境中名著改编的审美得失》,见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主编《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0-116页。
    ③[法]居伊·德波《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见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①[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第25页。
    ①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绛洞花主>小引》,见《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②鲁迅《至沈西苓》,见《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7页。
    ③[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④[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8-139页。
    ①[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
    ②[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③[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①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36-49页。
    [1][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胡文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4][斯洛文尼亚]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M].胡菊兰,张云鹏,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5][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M].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7]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M].第2版.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8]梅兰芳,许姬传.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M].上海:平明出版社,1954.
    [9]赵凤翔,房莉.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10]张宗伟.中外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11]周雷,刘耕路,周岭.红楼梦:根据曹雪芹原意新续[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12]邓云乡红楼梦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3]中国应用电视学编辑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学术委员会.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14]鲍学谦.五彩缤纷的影视窗口[M].南宁:接力出版社,1999.
    [15]朱汉生.荧屏内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6]端木蕻良.说不完的《红楼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3.
    [1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8]金惠敏媒介的后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9]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0]罗岗,顾铮.视觉文化读本[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22]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05—193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23]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31—1949.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24]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舞台艺术片1949.10—1977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
    [25]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影片大典:故事片·戏曲片1977—1994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26]傅慧仪.香港影片大全第二卷:1942-1949[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1998.
    [27]傅慧仪.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0.
    [28]郭静宁.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
    [29]郭静宁.香港影片大全第五卷:1960-1964[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5.
    [30]一粟.红楼梦书录: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1]胡文彬.红楼梦叙录[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32]冯其庸,李希凡.红楼梦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3]张伟.前尘影事:中国早期电影的另类扫描[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4]赵卫防.香港电影史:1897-2006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5]浙江省电影志编纂委员会.浙江省电影志[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
    [36]李翰祥.影城内外[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
    [37]黄建业.跨世纪台湾电影实录:1898-2000:中1965-1984[M].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5.
    [38]《中国越剧大典》编委会.中国越剧大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6.
    [39]萧赛.红楼外传[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40][意]艾柯,[美]罗蒂,[美]卡勒,等.诠释与过度诠释[M].[英]柯里尼,编,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1]徐进.越剧红楼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42]欧阳予倩.自我演戏以来[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3]姚小鸥.古典名著的电视剧改编[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44]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45]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46]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47]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8]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49]曹雪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二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50]佚名氏.读《红楼梦》随笔[M].成都:巴蜀书社,1984.
    [51]平步青.霞外捃屑: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2]朱一玄红楼梦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53]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54]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55]董康.书舶庸谭[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6]俞平伯.俞平伯论红楼梦: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7]周汝昌.红楼梦新证[M].三版.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
    [58]金宏达,于青.张爱玲文集增补卷:红楼梦魇[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9]梁归智.石头记探佚[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
    [60]梁归智.石头记探佚:《红楼梦》探佚学初阶[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61]蔡义江.论红楼梦佚稿[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
    [62]曹雪芹.戚蓼生序本石头记:第二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63]曹雪芹.蒙古王府本石头记:第一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
    [64]曹雪芹,高鹗.程甲本红楼梦:第六册[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65]护花主人,大某山民.增评补图石头记:第一册[M].北京:中国书店,1988.
    [66]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三家评本: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7]胡适.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68]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9]太愚.红楼梦人物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0.
    [70]蒋和森.红楼梦论稿[M].第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71]何其芳.论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72]孙玉明.红学:1954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73]徐进.越剧红楼梦[M].第2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
    [74]余慕云.香港电影掌故:第一辑默片时代[M].香港:广角镜出版社,1985.
    [75]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76]关玲,何晓兵.中国电视文艺20年·多维视点[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77]卢时俊,高义龙.上海越剧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7.
    [78]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79]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册[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
    [80]欧阳奋强.记忆红楼[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8.
    [81]张徹.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
    [82]李翰祥.银海千秋[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
    [83][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M].林欣,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
    [84]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85]黄爱玲.邵氏电影初探[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
    [86]陈炜智.我爱黄梅调:丝竹中国古典印象:港台黄梅调电影初探[M].台北:牧村图书有限公司,2005.
    [87]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88]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修订本上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89]丁亚平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90][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1]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2][法]热拉尔·热奈特.热奈特论文集[M].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93][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M].徐文博,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94]李渔.闲情偶寄[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95][美]斯蒂芬·欧文.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M].郑学勤,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96][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白春仁,晓河,周启超,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97][法]克里斯蒂安·梅茨.电影的意义[M].刘森尧,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8][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99][德]瓦尔特·本雅明.摄影小史、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00]孟建,[德]Stefan Friedrich.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1]欧阳奋强,陈晓旭,邓婕,等.宝黛话红楼[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
    [102]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03][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M].傅任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4][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05]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6]解玺璋.围城内外:从小说到电视剧[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107][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8][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M].周昌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109][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自由社会中的科学[M].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10][英]伊姆雷·拉卡托斯,马斯格雷夫.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 版社,1987.
    [111]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一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12]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113][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高骏千,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114][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M].邵牧君,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5]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6]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17]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1]范烟桥.宽中寻仄法[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2]明道.红楼絮语[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3]顾醉萸.论《红楼梦》摄制影片之困难[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4]胡文彬.胆识·探索·启示:电视剧《红楼梦》映后感言[J].红楼梦学刊,1987, (4).
    [5]佚名.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国电视,1987, (5).
    [6]周汝昌.外行谈影视[J].群言,1992, (8).
    [7]言非.被遗忘与被损害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随想[J].当代电视,1987, (4).
    [8]徐宏.毁灭灵魂的悲剧艺术: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 (6).
    [9]鲁德才.虚实深浅之间:评电视剧《红楼梦》[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8, (1).
    [10]杨卫军.关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断想:兼谈薛宝钗艺术形象的塑造[J].艺术百家,2003,(1).
    [11]夏衍.杂谈改编[J].电影艺术,1958, (1).
    [12]胡开敏.《红楼梦》电视连续剧评论综述[J].红楼梦学刊,1987, (4).
    [13]陈艳涛.王扶林:尊重原著,谨慎发挥[J].新世纪周刊,2008, (20).
    [14]沈天佑.从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 (6).
    [15]沈治钧.不泼冷水,不灌烧酒:平心关注《红楼梦》重上荧屏[J].红楼梦学刊,2007, (3).
    [16]长风.重拍电视剧《红楼梦》的讨论[J].红楼梦学刊,2002, (3).
    [17]纪健生.但愿真红不枯槁:写在《红楼梦》电视连续剧重拍之前[J].红楼梦学刊,2006,(6).
    [18]秦俊香.从改编的四要素看文学名著影视改编的当代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6).
    [19]胡文彬.论目前红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求是学刊,1983, (2).
    [20]胡文彬.平心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随想[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 (6).
    [21]李希凡.宝黛爱情悲剧与黛玉之死: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J].红楼梦学刊,1987,(4).
    [22]周金华.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改编的得失[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7, (3).
    [23]高淮生,李春强.关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思考[J].红楼梦学刊,2007, (4).
    [24]段江丽.从小说叙事到影视叙事的改编空间:关于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思考[J].红楼梦学刊,2007, (3).
    [25]蔡骧.“雅、俗、虚、实”论《红楼》:电视剧《红楼梦》观后[J].红楼梦学刊,1987, (4).
    [26]牧惠.红楼絮谈[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7, (5).
    [27]管恩森.诗意美:《红楼梦》影视改编的核心问题[J].红楼梦学刊,2007, (3).
    [28]谢逢松.电影《红楼梦》改编手记[J].红楼梦学刊,1989, (2).
    [29]蒋吟秋.《红楼梦》与电影[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30]赵荟.你知道《红楼梦》上过多少次银幕?[J].电影评介,1980, (3).
    [31]李德.《红楼梦》影视谭概[J].满族研究,1994, (3).
    [32]仲平.红楼电影与红楼戏[J].中国电视戏曲,1995, (5).
    [33]胡香.旧时繁华梦里红楼[J].电影画刊,2006, (10) .
    [34]徐归燕.《红楼梦》本事[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35]杜志军.早期《红楼梦》电影研究的津梁:《红楼梦特刊》的发现及其意义[J].红楼梦学刊,2003,(4).
    [36]编者.《红楼梦》影片开幕词[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37]张伟.20世纪前期好莱坞影片的汉译传播[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5).
    [38]辛逸帆.说明书中的电影世界:《红楼梦》:创作堪称认真结局令人唏嘘[J].大众电影,2005,(4).
    [39]傅骏.青松傲霜绿更翠:尹桂芳的晚年生活[J].上海戏剧,1996, (1).
    [40]戚雅仙,傅骏.身残志不残艺高德更高:祭尹桂芳大姐[J].戏文,2000, (2) .
    [41]杨钟基.香港所存《红楼梦》粤曲录音资料初探[J].红楼梦学刊,2004, (1).
    [42]光祖“红楼”戏曲概述[J].四川戏剧,1999, (2).
    [43]杨峰.《红楼梦》影视中的刘姥姥形象及其艺术功能[J].红楼梦学刊,2008, (4).
    [44]何卫国.试论电视剧《红楼梦》改编版本选择的制约因素[J].红楼梦学刊,2006, (6).
    [45]周岭.“狱神庙”及“抄没”诸事[J].红楼梦研究集刊,1985, (12).
    [46]周岭.“悬崖撒手”与“困顿以终”[J].红楼梦学刊,1988, (3).
    [47]周岭.甄、贾宝玉婚事证析[J].红楼梦学刊,1989, (3).
    [48]俞平伯,顾颉刚.俞平伯与顾颉刚讨论《红楼梦》的通信[J].红楼梦学刊,1981, (3).
    [49]张庆善.关于秦可卿“天香楼”之死的问题[J].红楼梦学刊,1991, (1).
    [50]林春分.秦可卿别论:兼谈曹雪芹的性爱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2-3).
    [51]李新灿.警幻仙子即秦可卿的心理分析[J].明清小说研究,1999,(3).
    [52]胡子远,宋玉昆.论秦可卿[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53]周沂林.也谈晴雯的反抗性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1).
    [54]黄炽.谈晴雯的反抗性格[J].南京师院学报,1974,(2).
    [55]钟茂坤,罗美英,张桂梅,等.赞晴雯反封建“体统”的造反精神[J].广西师院,1974:(7-8).
    [56]许龙九.于无声处听惊雷:试析晴雯形象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4).
    [57]张国军.论花袭人的奴才气[J].吉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3).
    [58]樊树清,等.奴性十足的“哈巴儿”:评花袭人[J].南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5).
    [59]夏日云.试谈花袭人的堕落[J].山东师院:社会科学版,1975,(5).
    [60]任犊.评晴雯的反抗性格:《红楼梦》人物批判之一[J].学习与批判,1973,(3).
    [61]鲁冀.《红楼梦》中反映的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对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8,(1).
    [62]许杰.论刘姥姥:兼谈《红楼梦》作者的世界观和他的艺术构思[J].红楼梦学刊,1980,(1).
    [63]洪儒.《红楼梦》第六回中的刘姥姥[J].四川师院学报,1981, (1).
    [64]曹金钟.也谈刘姥姥[J].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 (6).
    [65]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J].文史哲,1954,(9) .
    [66]陆树仑.谈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形象[J].文史哲,1955,(1).
    [67]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6,(4).
    [68].杨向奎.曹雪芹的思想[J].文史哲,1955,(3).
    [69]胡宇锦.戏曲和电视的缘分[J].上海戏剧,2007,(6).
    [70]文晔.一部红楼,书写百年越剧史[J].中国新闻周刊,2006, (16).
    [71]王扶林.我与戏曲[J].中国电视戏曲,1996, (3).
    [72]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 (1).
    [73]秦海鹰.克里斯特瓦的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含义及具体应用[J].法国研究,2006, (4)
    [74]吴明霞.《红楼梦》记[J].复旦特刊·《红楼梦》《再生缘》合刊,1927.
    [75][美]杰弗里·瓦格纳.改编的三种方式[J].陈梅,译世界电影,1982, (1) .
    [76][苏]波高热娃.论改编的艺术(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改编[J].俞虹,译.世界电影,1983,(2).
    [77][美]爱·茂莱.欧内斯特·海明威小说中的电影化结构和改编问题[J].闻谷,译.世界电影,1984,(2).
    [78][苏]波高热娃.论改编的艺术(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改编[J].俞虹,译.世界电影,1983,(1).
    [79]王有亮.图像不可能取代文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1, (5).
    [80]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2).
    [81]彭亚非.图像社会与文学的未来[J].文学评论,2003, (5).
    [82]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J].电影艺术,1983, (9).
    [83]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J].电影艺术,2004, (2)
    [1]谢铁骊.尊重原著是改编之本[N].中国艺术报,2002-08-23.
    [2]蔡义江.走向了两个极端: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观后[N].团结报,1987-09-26.
    [3]冯其庸.普及传统文化的桥梁: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N].人民日报,1987-11-03.
    [4]李希凡,陈诏.关于文学名著改编影视的对话[N].解放日报,1988-05-10.
    [5]舒平.两部《红楼梦》影片的故事[N].新民晚报,2005-02-20.
    [6]张悦,岑范.《红楼梦》艺术经典轰动内地及港澳[N].新京报,2004-10-27.
    [7]晓岩.“哈巴儿”嘴脸的无情揭露:试谈《红楼梦》中的袭人[N].济南日报,1974-08-08.
    [8]李希凡,蓝翎.评《红楼梦研究》[N].光明日报,1954-10-10.
    [9]刘大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艺术形象[N].解放日报,1954-12-12.
    [10]黄裳.大观园里的叛逆女性:《红楼梦》杂谈[N].文汇报:彩色版(香港),1951-01-15.
    [11]可其.嘲弄礼教的尤三姐[N].大报,1951-10-14, 15, 16, 17.
    [12]肖兵.一个叛逆的女性:鸳鸯[N].解放日报,1955-02-06.
    [13]朱渊.越剧《红楼梦》50周年庆生,赵志刚披露戏中戏:林青霞曾“偷师”徐玉兰[N].新闻午报,2008-03-20.
    [14]蔡楠.道不尽的红楼情:电影《红楼梦》主创20年后谈“红楼”[N].文化艺术报,2006-03-22.
    [1]李根亮.《红楼梦》的传播与接受[D].武汉大学,2005.
    [2]周蜜.文字与图像:以《红楼梦》为个案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赵红妹.论《红楼梦》的影视改编[D].山东大学,2008.
    [1]朱琪.“红楼”电影八十年[J].红楼,2008, (2).
    [2]吴绍炜.六十年代初期越剧合拍片始末[J].上海电影史料,1993, (2-3).
    [3]毛国瑶.脂靖本《红楼梦》批语[C]//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资料室.红楼梦版本论丛,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