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障碍者感知觉缺陷补偿的实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视觉丧失对其他感知觉的影响,一向存在着“补偿说”和“缺陷说”两种互相排斥的理论。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探讨了“补偿说”和“缺陷说”的争论,结果发现:在听知觉的声音辨别上,盲人被试与明眼被试没有显著差异;盲、明被试在触觉-大小比较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对触觉-反应时上,盲人被试的反应速度要比明眼被试快得多;在动觉定位上,盲、明被试差异也不显著。盲、明被试的感知觉在年龄上表现出一致的发展倾向:16-23岁组的感知觉最好。24-32岁组有所下降,8-15岁最差。性别因素不是影响盲、明被试感知觉的重要因素。先天盲与后天盲被试在听、触、运动知觉实验中也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本研究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完全支持补偿说,也没有完全支持缺陷说。因此,研究者试图提出一种新的理论——“并存说”,即对于视障者来说,感知觉的缺陷现象与补偿现象是同时存在的。
There has existed two contrary theories, "Deficiency "and "compens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s on other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caused by loss of sight. This research, based on theories and researches that have been done before, makes an attempt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spute of these two theories from a new aspect.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und identification between the blind individuals and visual individuals. There is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actile-size comparison. On the other hand, blind individuals react much faster than visual individuals in Tactile-reaction time. There is also hardly any difference between blind and visual individuals in kinesthesia orientation test. Both groups, however, show consistent trend in terms of ages for the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those of ages from 8 to 15 have the worst, ages from 24 to 32 just slightly better, and ages from 16 to 23 the best. It is also found that gender is not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ensation and perception for both groups. In the sensation test of Listening、Tactile、Kinesthesia, congenital blind and postnatal blind perform almost the sam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hence support neither deficiency theory nor compensation theory. Therefore, in this thesis, a new theory, coexistence theory,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fact that both phenomena of deficiency and compensation can be found in people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引文
[1][美]R. D. 沃尔克,H.L.小皮克 主编:《知觉与经验》,科学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2]张福娟,马红英,杜晓新,《特殊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
    [3]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3月版。
    [4]张念宏主编:《中国教育百科全书》,海洋出版社,1991年版。
    [5]陈帼眉编:《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5月版 。
    [6]刘安彦著:《心理学》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7月版。
    [7][美]欧文·洛克著:《知觉之谜》,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8]the dictionary of developmental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 edited by Rom harre and Roger Lamb advisory editors Peter Bryant R.Maliphant Basil Blackwell Ltd.1986.
    [9]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0]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11]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魏华忠、马健生主编:《教育评价与技术》,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
    [13]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14]杨博民主编:《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15]钱志亮:《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报告》,http:// www.specialneeds.org.cn
    [17]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辞典》华夏出版社,1996年5月第1版。
    [18]何华国:《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10月三版七刷。
    [19]方俊明编著:《当代特殊教育导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20]李林静主编《特殊儿童养护》,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
    [21]Daniel P.Hallahan and James M.Kauffman: Exceptional Children,1978 b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07632.
    [22]张伯源,任宝崇主编:《残疾人心理及其诊断与训练》,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23][日]文部省:《盲心理》,50~54页,日本教育大学协会,1952版。
    [24]张增修,佘凌《盲童与智力残疾盲童的记忆广度研究》,《心理科学》,1997年第4期,P369-370。
    [25]周苗德《盲人视觉缺陷的补偿》,《大众心理学》,1991年第2期,P31-22。
    [26]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编著《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华夏出版社,1993年2月版。
    [27]曹明辉主编:《金钥匙视障教育文摘》,华夏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28]张绍焱著:《弱视儿童教育》,盲人教育丛书第21辑,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1年10月三版。
    [29]毛连缊:《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之理论与实际》,视障教育丛书第十二辑,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3年6月三版。
    [30]万明美著:《视障教育》,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2月初版。
    [31]毛连缊著:《盲童定向移动研究》,视障教育丛书第十六辑,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5年5月三版。
    [32]杞昭安:《师范学院学生对视觉障碍儿童态度之研究》,视障教育丛书第四十七辑,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6年6月版。
    [33]佐藤泰正著,陈英三译:《视觉障碍儿童心理学》,视障教育丛书第三十三辑,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1年6月再版。
    [34]五十岚信敬等编著,陈英三译:《视觉障碍儿童的发展与学习》,视障教育丛书第三十五辑,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4年4月再版。
    [35]彭霞光著:《视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36]陈梁悦明主编:《视障教育培训教程》,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37] [德] Blindenpadagogik in China Waxmann Verlag GmbH, 2001版。
    [38]徐白仑主编:《视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指导》,华夏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P40。
    [39]卜修博士(Dr.S.E. Bourgeault)主编,张训诰、蔡春美译:《盲人的适应》,视障教育丛书第十辑,台湾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4年5月三版。
    [40]苏林主编:《盲童随班就读教育指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41]刘信雄著:《国民小学视觉障碍儿童自我观念与焦虑之调查研究》,视障教育丛书第四十六辑,国立台南师范学院,台湾省视觉障碍儿童混合教育计划师资训练班印行,1996年六月版。
    [42]朴永馨:《三因素补偿论》,《特殊教育研究》,1992年第1期。
    [43]胡平,陈文锋,焦书兰《国外知觉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4期,P302-310。
    [44]钱志亮:《1992年视障教育论文综述》,《特殊教育研究》,1993年第3期,P39-42。
    [45]王峥,张宁生:《为探索我国视障者高等教育模式所做的初步尝试》,《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第3期,P50-54
    [46]王亦荣:《国民小学学生视力状况与生活习惯之研究》,《特殊教育与复健学报》第一期,133-180。
    [47]wan,M.M.& Tait, P.(1987) the attainment of conservation by visually impaired children in Taiwan.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81(9), 409-428.
    [48]刘春玲、马红英:《低年级视觉障碍儿童词义理解的初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3期,38-41。
    [49]刘旺:《盲童与正常儿童类比推理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1期,19-22。
    [50]赵斌:《谈精制策略及其对盲教育的启示》,《中国特殊教育》2002年第2期,40-42。
    [51]王小茜:《视觉障碍儿童和正常和儿童类比推理过程中思维发展特点的比较》,《特殊教育研究》1995年第4期,P45-48。
    [52]杞昭安:《视觉障碍学生图形认知发展测验之编制及相关因素研究》,国际视障教育会议中国分会第二届全体大会暨第四次学术研讨会,1998年7月24日-28日。
    [53]李丽耘:《全盲儿童的人格特征初探》,《心理科学》,1999年第6期,P557-558。
    [54]张福娟,谢立波,袁东:《视觉障碍儿童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2期,P154-156。
    [55]林仲贤,彭瑞祥:《身体正直及倾斜不同角度定位的实验研究》,1982年第4期,P407-413。
    [56]田学红,方格:《国外有关儿童对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研究》,《心理学动态》,2000年第2期,P14-19。
    [57]张增慧:《7-12岁学龄儿童、聋哑儿童及成人视、触大小知觉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5年第3期,P26-31。
    [58]张增慧,曹日昌:《由视、触识记与再认形象的初步研究》,《心理学报》,1964年第1期,P20-24。
    [59]林仲贤,韩凯:《成人视、触大小知觉实验研究》,《心理科学通讯》,1984年第4期,P1-3。
    [60]林友:《呈现方式对视动形象再认的影响》,《心理科学》,1991年第2期,P50-51。
    [61]王彦,苏彦捷:《迷宫与动物行为研究》,《心理学》人大复印,2001年第11期,P62-67。
    [62]王甦:《两种触觉长度知觉方式的比较》,《心理学报》,1981年第1期,P86-92。
    [63]王甦:《触摸方式与触觉长度知觉》,《心理学报》,1979年第1期,P55-63。
    [64]王甦,韩凯:《触觉长度总和:应用复合变异刺激的实验》,《心理学报》,1985年第1期,P80-85。
    [65]王甦:《触觉超锐敏度的实验研究:I微差实验》,《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2期,P1-6。
    [66]王甦:《触觉超锐敏度的实验研究:II微差实验》,《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第3期,P1-4。
    [67]王甦:《触觉超锐敏度的实验研究:III微差实验》,《心理科学通讯》,1990年第2期,P1-6。
    [68]朱曼殊、武进之(1982)《对正常儿童、聋哑儿童和盲童的一项比较研究》,《心理科学通讯》第1期,15-21。
    [69]于松梅:《9-12岁聋童与听力正常儿童图形视觉辨认的比较研究》,《特殊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P13-22。
    [70]黄海,罗友丰,陈志英等编著:《SPSS 10.0 for windows统计分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