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及其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突破和进步总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深远的影响,给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互联网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特点使得我们的社会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内爆,这种由互联网引发的内爆正在逐渐地消除地域区隔,它使许多界限不再成为限制。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在人际互动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人们在网络空间内进行的交往活动日益成熟起来,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个体在网络中进行集聚,呈现出一种具有族群化特征的网络生存模式,这种个人在网络空间内的认同和归属已经成为网络世界里的一大现象。而且,基于网络与现实的强联系性和交叉性,这种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已经对现有的社会、人文环境产生了诸多影响:一方面,它促进了人的发展,加速了社会和文化的多元进程;另一方面,网络门户的开放性特点也使之带来了一些异化现象和问题的产生。同时,作为网络族群化现象的主要生成原因,对其进行研究也将对媒介功能理论研究有所增益。因此,以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网络空间内的诸多行为所产生之影响,无论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理论探索,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立足于网络媒介的功能性特点,通过分析借助网络出现的网络族群化现象,对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产生的影响进行例证研究。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地介绍了论文的研究缘起、研究背景及问题、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
     正文第一章是对网络族群以及网络族群生存空间的一个概要地说明。通过对网络族群及其生存空间的梳理,为下文的影响研究提供一个明晰的对象。
     第二章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渲染、网络媒介的特性、网络空间中的族群认同三个方面对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的成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第三章通过事例分析的方法,将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对社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从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发展五个层面展开,并对影响的消极方面和所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第四章详细阐述了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对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网络文化、精英文化、传统文化、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并对网络族群化现象引发的文化异化进行了阐述。
     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语部分。通过以上章节对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以及影响进行的详尽分析,最终将本文着眼于网络媒介的功能控制上。以网络媒介的社会控制和文化规范功能为理论支撑,将网络族群化生存模式对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的发展。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n the human history, the breakthrough and progress of the tecnology has always played the important role. Since the 1960s, the emergenc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globally triggered the profound impact, which brings many changes in the aspects of our social life. The interactivity and ope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make our society have a new implosion. The implosion caused by the internet has gradually eliminated the regional segregation and makes many boundaries perform uselessly. What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is that the internet function on the interaction aspects becomes more and more perfect. According to this, people’s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in the cyberspace have been gradually matural.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ave gathered depending on the internet and display a survival mode which has the ethnic feature. This recognition and ownership of individuals within the network space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phenomenon in the internet world.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stro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ty and the network,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have brought some effect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our human being: on the one hand, it promotes the human’s development and accelerat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multivariate process; on the other hand, the openness of the Internet also brings some alienation and issues. Meanwhile, as the main forming reason of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to research it would provide some help of the media function theory. Therefore, take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heir actions in the network space, which not only have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but also can spread the field of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This thesis bases on the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make a empirical research of the influence produced by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ch phenomeno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The paper will briefly introduce the research’s origin, background and problem, the research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status,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ordinary summary on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and it’s living space. Through the elaboration of such survival mode and the living space , which will provides a clear research material for the following article.
     The second chapter will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s forma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the rendering of the postmodernis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media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in the network space.
     The third chapter,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method, make a research of the social impact about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The main impact have five respects: the social life, social interaction, social work,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Meanwhile, the article also explain the problems and the negativ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The fourth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cultural influence of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It includes the internetive culture, the elite cultu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youth subculture. It also elaborates the phenomenon of the cultural dissimilation caused by the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The fifth chapter is a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According to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urvival mode of the ethnic group in the network and it’s influence in the front parts, this article will eventually focuses on the control function of the network media. With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of the social conformity and culture specifications, to make a positive guidance of the influence from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 as well a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human’s development.
引文
2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事业中的网络》,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5页。
    3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438页。
    4 [美]斯蒂文·艾普斯谈坦:《酷儿的碰撞:社会学和性研究》,李银河编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5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封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6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虚拟穆斯林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7王治河:《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8反对基础主义积极倡导多元性、不确定性以及矛盾性,它主张用知识形式的多样性来认识和把握现实生活;反对理
    10黎史翔:“互联网用户全球已达20亿”,《法制晚报》,2011年1月27日,第3版。
    12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20~25页。
    
    13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4同上注,结构性意义指的是固有的客观存在的意义。
    15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16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22有缺斋主人:“网络絮语”,http://www.ncdx.gov.cn/yqz/hh/wen/wlxy.htm.
    23身份认同是一个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不断形成的去中心过程。
    24 Tajfel H:Different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Chapters1~3. London: Academic Press,1978.
    25网络社区结构不稳定包括社区成员的不稳定以及组织机构的不稳定。详见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166页。
    26黄少华:《知识、文化与人性》,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259页。
    27这里的社会生活是一种狭义的指称,它的意思等同于社会的生活方面。
    37 [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页。
    38互联网森林:http://we.hudong.com/gongyi/tree/index.html.
    39乐活族杂志首页:http://www.zcom.com/m/lehuozu/.
    40宣杰、何等浩:《网络冲突与文化认同》,《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30卷第5期。
    41李继尊:“论互联网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及其治理”,《商业时代》,2006年第21期。
    43杨曾宪:“试论文化的本质及分类——兼向黄楠森先生请教”,《理论学刊》,1999年第3期。
    44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45同上注,第21~22页。
    46解域化是文化学术语,指文化结构、关系、背景、表征等的分裂。
    47 [美]拉里·A·萨默瓦、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157页。
    51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52族群性是文化延续的一个特色,也即族群性作为一种文化的延续,它是维持族群边界的一个基础。详见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02~610页。
    54 [美]乔安妮·雅各布(Joanne Jacobs),转引自《旧金山记事报》。
    55 [美]休·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杨竹山、潘浩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57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页。
    60 [美]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s):《网络社会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页。
    
    61张真继、张润彤等:《网络社会生态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62同上注,第9~13页。
    
    66 [美]休·休伊特(Hugh Hewitt):《博客》,杨竹山、潘浩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67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68南达:《文化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46页。
    [1]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事业中的网络》,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2]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3] [美]斯蒂文·艾普斯谈坦:《酷儿的碰撞:社会学和性研究》,李银河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
    [4] [美]曼纽尔·卡斯特尔:《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夏铸九、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 [美]戴维·莫利、[英]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 [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封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8] [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 [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黄厚铭:《虚拟社区中的身份认同与信任》,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1年版
    [11]刘华芹:《天涯虚拟社区:互联网上基于文本的社会互动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3]黄少华:《网络空间的族群认同:虚拟穆斯林社区的族群认同实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王治河:《迷离的游戏——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5] [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钢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孟威:《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17]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8]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9]徐杰舜:《族群与族群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0]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 [美]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空间的身份认同》,谭天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22]黄少华:《知识、文化与人性》,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张真继、张润彤等著:《网络社会生态学》,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4]柴志明、冯溪屏:《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 [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26] [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副小兰,严正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27]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8]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9]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周宪,许钧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0] [美]拉里·A·萨默瓦、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1] [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 [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周宪等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3]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4] [美]休·休伊特:《博客:信息革命最前沿的定位》,杨竹山、潘浩译,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版
    [35]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36]南达:《文化人类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顾明毅、周俊伟:“网络舆情及社会性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5期
    [2]吴畅畅:“网络情境下‘同性恋社区’的话语建构与交流识别”,《网络传播》,2008年1月8日
    [3]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6期
    [4]兰林友:“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5月,第25卷第3期
    [5]黄少华:“虚拟穆斯林社区的社会网络”,《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6]廖经庭:“BBS站的客家族群认同建构”,《资讯社会研究》,2007年第13期
    [7]孙治本:“BBS上的社群”,《当代》,2002年9月
    [8]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9]黄少华:“网络时代社会学的理论重构”,《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黄少华:“虚拟穆斯林社区的社会网络”,《兰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11]徐丹:“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传承》,2009年第1期
    [12]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3期
    [13]李佳:“话说威客这东西——威客(witkey)的定义及其商业模式的深入探讨”,《华南科技》,2008年第3期
    [14]宫敏燕、贺炳团:“多元文化条件下青年亚文化的构建”,《南方论刊》,2009年第9期
    [15]宣杰、何等浩:“网络冲突与文化认同”,《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30卷第5期
    [16]杨曾宪:“试论文化的本质及分类——兼向黄楠森先生请教”,《理论学刊》,1999年第3期
    [17]李继尊:“论互联网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及其治理”,《商业时代》,2006年第21期
    [18]彭景阳:“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9]黎史翔:“互联网用户全球已达20亿”,《法制晚报》,2011年1月27日
    [1]有缺斋主人:“网络絮语”,http://www.ncdx.gov.cn/yqz/hh/wen/wlxy.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15日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10/07/15/5921.htm
    [3]谢遐龄:《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分析》,复旦大讲堂,2002年
    [4]互联网森林:http://we.hudong.com/gongyi/tree/index.html
    [5]乐活族杂志首页:http://www.zcom.com/m/lehuozu/
    [6]博客研究中心:http://research.blogchina.com/
    [7]新浪博客总流量排行:http://blog.sina.com.cn/lm/top/rank/
    [8]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
    [9]猫扑:http://www.mop.com/
    [10]西祠胡同社区:http://www.xici.net/#home.asp
    [11]芙蓉网:http://www.frjj.cc/thread-7282-1-1.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