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立场 叙述声部 述史方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从史家立场、叙述声部与述史方式三方面出发,对中国大陆文学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进行历时性考察,并对大陆外史家编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进行分析,力争梳理出近50年近百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的编撰规律。
     新中国开始至文革结束期间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初创期。此时的史家处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立场撰写“新中国”文学史,即这时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塑造了“新中国”形象,昭显了“新中国”性质与气象。“新中国”形象的塑造体现在文学史著注重“新”的历史起源,“新”的作家作品、“新”的文类以及“新”的文艺方针等方面。文学史文本呈现为政治话语的独白,书写方式是社论式写作,文学史语言具有社论宣告般的权威性、号召力和激情鼓动性;史家常常使用“我们”的人称,直接表现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批判立场;而能够体现出互文和多方向释义的注释逐步减少,甚至消失。用政治话语的独白方式书写“新中国”文学史的主要原因在于本时期史家在年龄特征、知识范式、阶级认同等方面的特征决定了他们自觉归依政治话语,从而将自己个人“我”的声音融合在主流意识形态的“我们”之中。本时期文学史述史线索是同一的:新中国文学不断开展两条路线的斗争并取得巨大进步。这条述史线索在压抑与它竞争的其它述史线索之时逐步走向极端。这一方面受到了中国新文学史编撰的影响,一方面是对马克思主义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和社会形态更替学说机械僵化的运用。
     文革后至1990年代中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的建设期。本时期文学史著主要为客观化写史,史家站立在知识话语的立场,追寻历史的真相和历史规律,力争全面反映文学历史。体现在对十七年文学史进行重评,对“文革”文学不回避,大量书写文学史实三方面。史家着意探寻文学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开始按照文体、主题以及思潮进行文学史体例编排。这是因为史家进入学术成熟期,并响应了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的求真史学思潮。而中国当代文学在本时期得到学科化,使得文学史叙述声部为知识话语的独白。课堂教授的层次性、知识规律的明晰性、学科开始的常规研究使得文学史编撰出现了条理化、语言风格客观化、史著雷同化等特征。本阶段仍然书写政治话语规定的建立在“三分法”基础上的历史分期、历史评价、述史线索。该种述史线索的权威性也是通过批判与规训获取,例如1982年对杂志《时代的报告》所提出的“十六年”进行批评。
     19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进入探索期。本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撰客观化、个人化文学史并存繁荣。个人化文学史站立在个人立场之上,以“六经注我”的姿态发出自己的声音。于是本时期文学史著在编写形式,编写体例、文本选择、文学阐释、文学史概念、语言风格等方面都出现了多元化与个性化色彩。这是因为出现了新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家,他们是青少年时期在“文革”度过,“新时期”才进入大学的一代学者。自身的经历与西方史学思潮相互呼应,特别是主观史学以及年鉴学派历史学对他们影响甚大。他们通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及“重写文学史”的口号,探讨并创建了新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本时期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色彩。本阶段的当代文学史文本出现了多声部。文学史著类似史家在主持多方会谈,文本内各种声音形成多元对话,众语喧哗。文学史实的理解不再是唯一,而需要读者重组真实。文学史分期与述史情节也开始出现个性化。出现了封孝伦的英雄主义与人性的交响曲;洪子诚提出的“一体化”;陈思和的从“共名”走向“无名”,民间与主流的互动等述史情节。也有史家用现代性理论框架来思考并编撰现当代文学史。
     “他者”的文学史一方面是指相对于中国大陆文学史家,大陆外文学史家是“他者”;另一方面是指这些史家书写的不是他们自己地区、国家的文学史,而是异于他们的“他者”的文学史。这些史家强调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文学性,坚持知识分子直面写史,但又充满了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他们的文学史中存在两种文学、文化对话的声音。其中林曼叔、杜博尼的文学史在文学史分期和文学史述史线索上做了比较成功的探索。林曼叔认为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是作家、理论家等人对教条主义斗争的历史。杜博尼则将20世纪中国文学归结为三个述史情节:走向新文学、回归传统及重估现代性。
Focusing on historian's opinions, narrative voices and narrative plots, this dissertation combed tens of Chinese literature works published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5 decades, and aimed to sort out the compiling rule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e beginning era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started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China to the end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historians at that time compile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f the new China with strong political ideology, and their works aimed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the new China and propagandiz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tmosphere. To promote the image of the new China, historians were interested in elements characterized as new, such as new historic origin, new writers and their new publications, new literature categories, and new policy on literature and arts and so on. Their editorial-style writing was full of political language monologues, which is known as authoritative, appealing, passionate and agitating. They frankly showed their political standing of mainstream ideology by using "we" in their writings, while notes showing citation and various explanations were reduced, or even disappeared. This political language monologue writing style originated from their age, education and class recognition. The historians melt their own voice into mainstream ideology by using "We" instead of "I" in their writing. As influenced by the compiling of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history, and the literally understanding of Marx's theory on class confliction and social change, the narrating plots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at that time were essentially identical: The literature of new China is making a great progress through the battling between the Two Routes, and went to the extreme through suppressing other competing history narrating plots.
     The developing era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s between the end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middle of 1990s. Historian at this time period documented the literature history objectively and aimed to present the literature history completely by disclosing the truth and discipline of literature history, indicated by the re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past 17 years, the confrontation of literature history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literature writings. Responding to history thoughts of Marxism about truth, historians began to be interested in disclosing history discipline and document literature history based on their styles, topics and thoughts, and reached their maturity.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began to become an official subject and the narrative voice of literature history evolved to knowledge language monologue. As the result of the step by step classroom education, the clarity of knowledge and discipline, and the routine investigat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ubject,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 became methodical, and the language used became neutral, consequently lead to identical literature history writings.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historians also wrote history staging, history evaluation and history narrative plots, which were stipulated by political propaganda. The authoritative of history narrative plot was acquired through criticism and stipulation, for instance, the criticism to the "Sixteen Years" posted by《Time's Reports》in 1982.
     From the middle of 1990s to now,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history literature compiling entered its exploring era. The objectified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ersonalized literature history coexisted and thrived together. In the personalized literature history, historians dedicated to raise their individual voices as they were documenting literature history, thus their works are characterized as pluralism and individuation in terms of compiling style, text selection, literature illumination, literature history concept, and language style. This is because the appearance of new historians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who spent their teenage during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entered college at the new era. The way they wrote literature history is influence by their own life experience and western history thoughts as well, especially by Subjective History and Annales school of history. They established a new paradigm of literature history study through the slogan of twenty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ture history rewriting, and lead to the pluralism and personalization of their literature writings. The text of literature history at this time period consists of voices of historians on behalf of different school of thoughts. The history literatures is similar a brainstorm hosted by the historians and encompasses historians conversations. The understandings of historic events of literatures are not identical anymore among the historians and require the readers to make their own judgments by reorganization and ordering. Meanwhile, dividing literature history and history narrating plots became personalized. The examples include the symphony harmonizing heroism and humanity by Xiaolun Feng, the "All-in-One" concept proposed by Zhicheng Ho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name" to "nameless" by Shihe cheng,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mainstream.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historians discuss and compiles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using modern theory framework..
     "Their" literature history means, on one hand, historians writing the literature history are foreigners and their writings, on the other, are history literatures of district or country other than their owns. Those historians insist to confront the history with emphasis on the literariness and with strong ideology as well. Their literature writing consists of the conversations between two different literatures or cultures.Manshu Lin and Du Boni are the examples who are successful in staging and narrating plot of literature history. It was believed by Manshu Lin that the history of the 17-year literature is the history of authors and theorists fighting against doctrinarism. Du Boni summarized the 20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into three history narrating plots: the marching to the new literature, the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and the reevaluation of modernity.
引文
王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运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五月)》,《中国新文学史稿》(下),1953年8月新文艺出版社。
    华中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稿》,科学出版社,1962.
    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编写组:《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作家出版社,1963.
    湖北省函授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稿》(节选本),1963.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部分纲要》(初稿),1959,
    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代文学史(当代部分)》,1962.
    《文艺报》编辑部:《文学十年》,作家出版社出版,1960.6.
    辽宁大学中文系编: 《当代文艺战线二十年》,1971.
    辽宁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 《文艺思想战线三十年》,1973.
    张钟、洪子诚、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等.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
    复旦大学等22院校合编.中国当代文学史(1-3).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5.
    郭志刚、董健、曲本陆、陈美兰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张炯等.中国当代文学讲稿.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蔡宗隽等、吉林省五院校合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
    汪华藻等.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公仲.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
    谭宪昭等.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编.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1986.
    罗谦怡、王锐等.中国当代文学简明教程.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
    邱岚.中国当代文学史略.北京:高教出版社,1988.
    周红兴.简明中国当代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89.
    洪子诚、李平.中国文学(四)(当代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吴三元.中国当代文学.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
    李丛中.新中国文学发展史.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1-3).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984、1989.
    李友益等.中国当代文学教程(1949-1986)(上下.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3.
    郑观年.1949-1987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上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5.
    陈涛.中国当代文学扫描.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7.
    李达三.中国当代文学史略.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8.
    高文升等.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上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2.
    戴克强等.中国当代文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
    林湮、金汉、邓星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田怡.中国当代文学论稿.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雷敢等.中国当代文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刘文田、周相海、郭文静.当代中国文学史.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
    高文池、陈惠忠.中国当代文学概论.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张广益、张暹明、蒋镇.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编.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8.
    舒其惠、汪华藻等.新中国文学史(试用本).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4.
    王惠云等.中国当代文学教程.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沈敏特.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编(上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992.
    唐敏、姚承宪.新中国文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4.
    陈其光.中国当代文学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鲁原、刘敏言.中国当代文学史纲.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
    金汉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1.
    姚代亮.当代中国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7.
    王万森、宋遂良.中国当代文学史论.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12.
    赵俊贤.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综史(上下),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何寅泰.当代中国文学史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刘锡庆.新中国文学史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8.
    陈衡、唐景华.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1.
    阎其男.中国当代文学.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8.
    刘景荣.中国当代文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1.
    曹廷华.中华当代文学新编.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5.
    特·赛因巴雅尔.中国当代文学史.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12.
    杨匡汉、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8.
    张炯.新中国文学50年.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2.
    张炯.新中国文学史(上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12.
    杨匡汉.惊鸿一瞥:文学中国1949-1999.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
    龚宏、王桂荣.《图文本·中国文学史话·第十卷·现当代文学》.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李穆南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学苑音像出版社,2006.6.
    黄兵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2003.
    陈国恩.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
    封孝伦.中国当代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8.
    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郑万鹏:中国当代文学史——在世界文学视野中.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1.
    黄伟宗.当代中国文学.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2.
    郑春凤.中国当代文学.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周成平.中国当代文学实用教程.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通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1.
    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5.
    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胡俊海.中国当代文学.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1999.6.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9.
    肖向东、刘钊、范尊娟.中国文学历程·当代卷.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10.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思和、李平.中国当代文学.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9.
    王科、张英伟.中国当代文学简史(第2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10.
    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12.
    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
    吴秀明.当代中国文学50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
    李赣、熊家良、蒋淑娴.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姚代亮.中国当代文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
    陈世安、何冬梅.中国当代文学编.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8.
    於可训、李遇春.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9.
    张健.新中国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
    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60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吴秀明.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6.
    黄悦、宋长宏.20世纪中国文学史纲.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7.
    欧阳祯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叶雪芬、舒其惠.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徐国伦、王春荣.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续).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党秀臣.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6.
    朱水涌、李晓红.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9.
    李平.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6.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8.
    金钦俊、王剑丛、王晋民.中华新文学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周斌.20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
    王嘉良、颜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8.
    程凯华、邹琦新、谭伟平.中国新文学史(上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9.
    杨朴.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
    刘勇.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
    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3.
    杨剑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9.
    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8
    丁帆、朱晓进.中国现当代文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8.
    曹万生.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
    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第1版是1996年版。
    张岩泉王又平.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6.
    张炯、邓绍基、樊骏.中国文学通史·当代卷.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
    张炯.中华文学发展史·近世史.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12.
    吴汉德、钱旭初.中国文学(下编)(现当代部分).2004.8.
    林曼叔、海枫、程海.《中国当代文学史稿(1949-1965大陆部分)》.巴黎:巴黎第七大学东亚出版中心,1978.
    杜博尼(Bonnie S. McDougall)、雷金庆(Kam Louie).(英文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The Literature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香港大学出版社,1997.
    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夏志清著,刘绍铭编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台北: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
    叶稚英.《大陆当代文学扫描》.台北:东大图书公司。中华民国七十九年五月,1990.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8.
    [俄]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论人的使命》.学林出版社,2000.12.
    [英]大卫·麦克里兰著,孔兆政、蒋龙翔译.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
    Robert F. Berkhofer, 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4.
    陈新.西方历史叙述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
    [美]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著,李霞译.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2006.4.
    王钟陵.文学史新方法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
    李明滨.陈东.文学史重构与名著重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美]菲利普·巴格尔.文化:历史的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韩震、孟鸣歧.历史哲学——关于历史性概念的哲学阐释.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
    韩震.西方历史哲学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1.
    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8.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
    [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2.
    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柄谷行人著,赵京华译.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2003.
    [美]海登·怀特,陈永国等译.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刘禾,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2002.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南京胜利出版公司,1947.
    [美]杜赞奇,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冯林.重新认识百年中国——近代史热点问题研究与争鸣.改革出版社,1998.
    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三联书店,1997.
    [英]罗素,秦悦译.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
    刘龙心.学术与制度:学科体制与现代中国史学的建立.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
    [美]汉娜·阿伦特著,陈周旺译.论革命.译林出版社,2007.3.
    [英]约翰·托什(John Tosh)著,吴英译,史学导论——现代历史学的目标、方法和新方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美]艾恺Guy S.Alitto著.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4.
    丹尼尔.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79.
    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商务印书馆,民国26年.
    陶东风.文学史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5.
    Aviezer Tucker著,徐陶、于晓凤译.我们关于过去的知识:史学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中国学术》.2001.1.总第五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王昺等译.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C. Behan McCullagh著,张秀琴译.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美]林恩·亨特、[美]玛格丽特·雅各布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
    [法]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6.
    Burns, R. M. Pickard, H. R著,张羽佳译.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
    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1.
    王学典.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1.
    保罗·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
    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
    陈平原、陈国球.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法]利科.活的隐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法]利科.历史与真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法]巴特.符号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1988.
    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2000.
    张文杰.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国球.中国文学史的省思.香港:三联书店,1993.6.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①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任天石:《中国现代文学史学发展史》,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③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④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⑤单德兴:《重建美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⑥陶东风:《文学史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⑦葛红兵:《文学史形态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文学史学》,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⑧林继中:《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⑨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西苑出版社,2000。
    ①董乃斌、陈伯海、刘扬忠:《中国文学史学史》(1-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②工春荣、吴玉杰主编:《文学史话语权威的确立与发展——<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①施战军:《史识的独立与史构的更新》,《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6期。
    ②宋遂良:《重写文学史”的重要收获——读两部新版文学史》,《南方文坛》2000年第1期。
    ③徐润润、徐楠:《“多义性的诠释”不是脱离文本的随意阐释——为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指瑕》,《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0月。
    ④雷业洪:《无可避讳的观念闪失——关于两部当代文学史的一些思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⑤赵卫东:《“开放式”:文学史写作的一种新模式》,《浙江学刊》2003年第6期。
    ⑥杨新敏:《尘埃落定后的重新审视——评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江海学刊》2000年第5期。
    ①王金胜:《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以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中心》,《云梦学刊》2004年11月。
    ②刘黎琼:《出入文学史写作的内与外——浅论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著述》,《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
    ③兆胜:《当代文学:打开历史的黑箱——文学史家洪子诚》,《南方文坛》2000年第1期。
    ④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⑤郭洪雷:《“民间”的浪漫传奇——兼论文学史修撰中的叙事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⑥姚晓雷:《当代文学史写作探索刍议——由当前四部文学史著不同的写作模式谈起》,《文学评论》,2004年第2期。
    ⑦马立新:《论文学史的构成方式与文学史观》,《山东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2003年第1期。
    ⑧王素霞:《浮出海面——论文学史叙述声音的转换》,《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6期。
    ⑨黄健:《寻找不同的言说方式——三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之比较》,《福建论坛》2008年第2期。
    ①方贤绪:《文学史写作的“战国时代”——关于全国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的调查报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②赵晓东:《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思考》,《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月。
    ③金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④金宏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观与“当代性”》,《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9月。
    ⑤王瑜:《文学史的政治化书写——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⑥杨(?):《早期当代文学史真相的迷失》,《学术研究》2007年第8期。
    ⑦秦方奇:《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缺失》,《理论月刊》2009年第2期。
    ⑧席扬:《试论中国当代文学“史性”研究的生成与发展》,《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
    ①王敏、张喜田:《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的现状及走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②李仰智:《颠覆与重建——近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述评》,《中国出版》2006年第5期。
    ③渠晓云:《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方法之变迁》,《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席扬:《关于“文革文学”“文学史叙述”的历史变迁——以五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⑤曾令存:《“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学科史意义》,《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
    ①杨利景:《关于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的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十七年文学:如何进入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②李杭春:《文学史叙述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③昌切、李永中:《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④王晖:《阐释与反思:文学史视野中的新写实》,《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⑤马德翠:《对“新写实小说”何以进入文学史的反思》,《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⑥石国庆:《20世纪90年代新诗的文学史叙述》,《河北学刊》2007年第4期。
    ⑦白杨:《“文学史”重构与书写的限制——大陆文学史视野中的“香港文学”,》,《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⑧李平:《朦胧诗的发展、变异及其文学史叙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⑨赵卫东:《寻求“文学事件”再度进入文学史的契机——从“萧也牧事件”说起》,《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⑩程光炜:《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一》,《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3期。
    11 杨蕾:《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观的思考——从赵树理说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3月。
    12 刘旭:《文学史中的赵树理》,《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①王建平:《文学史不该缺漏的一章——论20世纪旧体诗词创作的历史地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③王泽龙:《关于现代旧体诗词的入史问题》,《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②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④马大勇:《论现代旧体诗词不可不入史——与王泽龙先生商榷》,《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
    ⑤肖晓克《必须直面的学术盲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学科根基的质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11月。
    ⑦范水平:《文学史书写中的通俗文学地位论辩》,《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⑥陈平原:《文学的都市与都市的文学——中国文学史有待彰显的另一面相》,《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5期。
    ⑨龙扬志:《叙述中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2月。
    ⑧刘艳梅:《现代歌词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地位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9月。
    ⑩俞春玲:《喧嚣的文化语境与尴尬的文学史写作——由“70年代人”现象看当下文学研究问题》,《名作欣赏》2008年第1期。
    11 杨曙:《从文学史对象和范围的不稳定性看电影文学与文学史的关系——论将电影文学纳入文学史之必要性》,《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
    12 刘克宽:《学科视界的开发与历史意识的建立—由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现状谈起》,《泰安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
    14 李平:《关于高校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问题的思考》,《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4月。
    13 陈敢《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刍议》,《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
    ①吴福辉:《为真正的教材型文学史一辩——现代文学史质疑之四》,《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②鲁小俊:《关于文学史撰写方式的思考》,《文学教育》2007年第3期。
    ③程光炜:《文学史研究的陌生化》,《文艺争鸣》2008年第3期。
    ④韩晓:《机遇、思路与方法——文学史研究与课程教学的对应思考》,《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月。
    ⑤索义:《当代文学史研究和教学中的几个问题》,《理论与创作》1990年第6期。
    ⑥吴义勤《开放性·互动性·双重主体性——“中国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初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⑦吴定宇:《编好教材教好课——建设<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体会》,《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1期。
    ⑧李春梅的《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客观性——从“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实践谈起》,《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5期。
    ⑨涂鸿《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O月。
    ⑩朱晓进《略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历史意识》,《江海学刊》2006年第3期。
    11 杨洪承:《论文学史的现代性——兼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教学与史料建设的关系》,《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
    12 朱栋霖:《人的发现与文学史构成》,《学术月刊》2008年3月。
    13 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陈思和:《编写当代文学史的几个问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②吴定宇:《编好教材教好课——建设<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体会》,《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第1期。
    ③谢冕、王利芬、孟繁华、陈顺馨、尹昌龙、尹国均、史成芳:《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上海文学》1995年第2期。
    ④葛红兵:《关于“当代”文学史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社会科学》1999年第11期。
    ⑤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1月第1版,第277页。
    ①海登·怀特:《“描述逝去时代的性质”:文学理论与历史写作》,载《文学理论的未来》,拉尔夫·科恩主编,程锡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3页。
    ①孟悦:《历史与叙述·引言》,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①转引自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120-121页。
    ②这种认识在由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共同起草的《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早就有所体现。见《新建设》1951年7月第4卷第4期。1950年5月,中央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文法两学院各系课程草案》中就对中国新文学史课程的内容做了规定。在第一次文代会,这时就把从五四阶段到1949年作为一个独立的新文学阶段。而新中国文学属于另外一种性质的文学,早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明确预想过。
    ①王瑶:《王瑶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52页。
    ②王瑶:《王瑶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52253页。
    ③王瑶:《新文学史稿》(下册),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第446页。
    ④王瑶:《王瑶全集》(第八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252页。
    ①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①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第3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王昺等译:《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51页。
    ③[法]J-F.利奥塔著,阿黛译:《重写现代性》,载《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8期。
    ①转引自C. Behan McCullagh著,张秀琴译:《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99-100页。
    ①这不能说是“华师本”文学史借鉴了《文艺报》模式,因为,1959年4月出版的“华师本”的内部版中,这种文类的划分就已经初具雏形,出版时间还早于《文艺报》专号。
    ②袁水拍:《成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诗歌》,《文艺报》1959年第19-20期合刊。
    ①毛星:《对十年来新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理解》,《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②少知:《对<对十年来新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理解>一文的意见》,《文学评论》1960年1期。
    ①《从<茶馆>与<红大院>谈老舍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文艺红旗》1959年2月号。
    ②邓绍基:《老舍近十年来的话剧创作》,《文学评论》1959年第5期。
    ③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文艺报》,1959年18期。
    ①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文艺报》,1959年18期。
    ①[法]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61页。
    ②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7页。
    ③黄修己:《“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炎黄春秋》,2009年第1期。
    ④[德]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67页。
    ⑤郭沫若:《中国历史科学现状》,《光明日报》,1953年7月22日。
    ①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十一月一日)》,《毛泽东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9年6月第1版,第183-184页。
    ②李希凡,1927年12月11日生于北京通州,1953年8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1953年9月至1954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班。1954年李希凡与蓝翎共同撰写关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1954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出席第一届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并获奖章。1955年1月调《人民日报》社文艺部。
    ③李希凡由一个“小人物”而红遍全国,变成《红楼梦》研究专家。这种一夜成名的方式与李希凡采取了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知识话语是有很大关系的。这无形中鼓舞了很多年青学子。黄修己的《“红色文学史”五十年祭》(见《炎黄春秋》,2009年第1期。)就指出,李希凡的成功对当时的大学生影响很大,认为他的研究题目、对象“撞”上了当时政治的需要。这其实也是新一代学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依恃的是一种新的学术范式。
    ④[德]卡尔·曼海姆著,徐彬译:《卡尔·曼海姆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第128、129页。
    ⑤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周恩来选集》(下卷),1984年11月第1版,第158页。
    ①转引自李杨:《“文学史意识”与“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②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9-92页。
    ③《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纪念文集》,新华书店,1950年。
    ①贺宜:《为达到少年儿童文学的新高峰而努力》,《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严文井:《光明的赞歌——开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序》,《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爽.《五彩缤纷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
    ②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宋③《文学知识》编辑部:《欢呼新中国文学的重大成就和发展》,《文学知识》1959年第10期;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老舍:《古为今用》,《文艺报》1959年18期。
    ④贺宜:《为达到少年儿童文学的新高峰而努力》,《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卞济远:《十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令人鼓舞》,《文艺报》 1959年19-20期合刊:袁水拍:《成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诗歌》,《文艺报》1959年第19-20期合刊。
    ⑤《文学知识》编辑部:《欢呼新中国文学的重大成就和发展》,《文学知识》1959年第10期;《文艺报》编辑部:《十年来的文学新人》,《文艺报》1959年19-20期。
    ⑥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文艺报》,1959年18期。
    ⑦毛星、邓绍基、何其芳等人当时都是文学研究所成员;《文学评论》、《文学知识》都属于文学研究所主办。文学研究所的成绩与所长何其芳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详见贺仲明著《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⑨邓绍基、贾文昭、卓如:《建国十年来文学简述》,《科学通报》1959年22期。
    ⑧毛星:《对十年来新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理解》,《文学评论》1959年弟5期。
    ①《文学知识》编辑部:《欢呼新中国文学的重大成就和发展》,《文学知识》1959年第10期。
    ②少知:《对<对十年来新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些理解>一文的意见》,《文学评论》1960年1期。
    ③何其芳:《欢迎读者对我们的批评》,《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
    ①何其芳:《欢迎读者对我们的批评》,《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
    ②於可训、李遇春:《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155页。
    ③山东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组:《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6月第1版。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廊谈会纪要》.《人民日报》 1967年5日29日
    ②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6月第二版,第698页。
    ①王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文艺运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五月)》,《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第504页。
    ②冯雪峰:《五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冯雪峰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1页。
    ③冯雪峰:《五年来我国文学创作的发展方向》,《冯雪峰论文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6月,第272页。
    ④宋爽:《五彩缤纷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卞济远:《十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令人鼓舞》,《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贺宜:《为达到少年儿童文学的新高峰而努力》,《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
    ⑤茅盾:《从已经获得的巨大成就上继续跃进》,《文学评论》1959年第18期。
    ⑥邵荃麟:《文学十年历程》,《文艺报》,1959年18期。
    ①何其芳:《文学艺术的春天》,《文艺报》1959年18期。
    ②苏者聪:《文学上的厚古薄今——<文学艺术的春天>读后》,《文艺报》1960年第5期。
    ③何其芳:《欢迎读者对我们的批评》,《文学评论》1960年第1期。
    ①《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武汉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编,1978年.第525页.
    ②《中国当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武汉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教研室编,1978年,第526页。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①转引自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9页。
    ②中国新文学史即我们现在称之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此时中国当代文学史还没有编撰,故还是称为中国新文学史。
    ③《<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座谈会记录》,载《文艺报》1952年第20号。
    ④《<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座谈会记录》,载《文艺报》1952年第20号。
    ①王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文艺报》1955年第20号。
    ②方白:《战斗的历程》,《文艺报》1955年第22号。
    ③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第160页。
    ①关于这几本新文学史的特点,本文借鉴了黄修己的研究成果,见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撰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版。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61页。
    ②[英]帕特里克·加登纳著,江怡译:《历史解释的性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第3页。
    ③[英]帕特里克·加登纳著,江怡译:《历史解释的性质》,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1版,第4页。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2-113页。
    ②[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21页。
    ①《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人民日报》1967年5月29日。
    ②本报评论员:《加快为受迫害的作家和作品平反的步伐》,《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3日。
    ③《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给批错的作品和受迫害的作者平反》,《人民日报》1978年12月23日。
    ④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一九七九年十月三十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⑤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年。
    ⑥郭志刚、董健、曲本陆、陈美兰:《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①复旦大学等22院校合编:《中国当代文学史》(1-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5年。
    ①胡乔木:《如何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志的谈话),《胡乔木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0页。
    ②胡乔木:《如何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志的谈话),《胡乔木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5页。
    ③胡乔木:《如何把握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对象》(一九七九年八月二十九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同志的谈话),《胡乔木文集》,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66页。
    ④张钟、洪子诚、佘树森、赵祖谟、汪景寿:《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①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1-3),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1984、1989年。
    ②《<中国当代文学>审稿会议的一些情况》,《文学研究动态》1982年21期。
    ③杨桂欣:《兢兢业业写春秋——<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的成书过程》,《当代文学》,1982年第1期。
    ④教育部党组曾批转了高教一司“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一书的检查情况和处理意见的报告”,人民文学出版社即尊重该报告精神,停止了对本书的重印工作,后修订后得以继续出版。见《<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修订工作会议纪要》,《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3年4期。
    ⑤《<中国当代文学>审稿会议的一些情况》,《文学研究动态》1982年21期。
    ⑥於可训、李遇春:《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08页。
    ⑦胡绳:《在庆祝俞平伯先生从事学术活动六十五周年会上的讲话》,《文学评论》,1986年第2期。
    ⑧王万森、宋遂良:《中国当代文学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24页。
    ①复旦大学等22院校:《中国当代文学史》(1-3),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1985年。
    ②吴三元:《中国当代文学》,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③陈涛:《中国当代文学扫描》,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
    ④金汉、冯云青、李新宇:《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宇文所安著,宇文秋水译:《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中国学术》2001年1期,总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春。
    ②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③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①阎其男:《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出版社,1995年。
    ②刘景荣:《中国当代文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③见贺宜:《为达到少年儿童文学的新高峰而努力》,《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严文井:《光明的赞歌——开国十年文学创作选<散文特写>序》,《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冯牧、黄昭彦:《新时代生活的画卷(略谈十年来长篇小说的丰收)》,《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宋爽:《五彩缤纷的短篇小说》,《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老舍:《古为今用》,《文艺报》1959年18期;卞济远:《十年话剧创作的成就令人鼓舞》,《文艺报》1959年19-20期合刊;袁水拍:《成长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的新诗歌》,《文学评论》1959年第19-20期合刊等等庆国庆文章。
    ①王万森、宋遂良:《中国当代文学史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刘锡庆:《新中国文学史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③李丛中:《新中国文学发展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④鲁原、刘敏言:《中国当代文学史纲》,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
    ①徐国伦、王春荣:《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续编),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郑观年:《1949-1987中国当代文学教程》(上下),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①曹廷华:《中华当代文学新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汪华藻:《中国当代文学简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③高文升:《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上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④沈敏特:《中国当代文学史简编》(上下),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1992年。
    ⑤姚代亮:《当代中国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特·赛因巴雅尔:《中国当代文学史》,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
    ①陈其光:《中国当代文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②这些史家的生年主要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得到,按年龄人小排列。
    ③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①谢泳:《中国当代学术史上的“批判者继承现象”——从1958年对林庚的批判说起》,《南方文坛》2008年第1期。
    ①[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王昺等译:《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04页。
    ①[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王昺等译:《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04页。
    ①《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①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25年》,2004年内部材料。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王昺等译:《知识的不确定性》,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04页。
    ① Hans—Georg Gadamer. Truth and Method. P 248.
    ②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319页。
    ①公仲:《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年。
    ②陈衡、唐景华:《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①这时期有的文学史配套了作品选,例如1983年北京师范学院参考教学大纲和“初稿本”编选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中国当代小说选》、《中国当代散文选》、《中国当代诗歌选》和《中国当代戏剧选》等五种;1984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汪名凡等人编选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1988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王庆生主编配合其《中国当代文学》(三卷本)使用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共四卷);198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配套“初稿本”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上中下):等等。
    ②周红兴:《简明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出版社,1989年。
    ①[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2页。
    ②[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2-23页。
    ③舒其惠、汪华藻:《新中国文学史》(试用本),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
    ①[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9-10页。
    ②[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等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①转引自Robert F. Berkhofer, 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49页。
    ②冯牧:《文学十年风雨路》,作家出版社,1989年,第203页。
    ③冯牧:《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材的编写问题——在华中师院<中国当代文学>教材审稿会上的讲话》,《华中师院学报》1982年第6期。
    ④冯牧:《文学十年风雨路》,作家出版社,1989年。第201-202页。
    ①[日]柄谷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董之林译,载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页。
    ②王宏志:《一部最初的中国新文学史——论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见陈平原、陈国球主编《文学史》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351页。
    ①洪子诚、李平:《中国文学(四)》(当代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①林湮、金汉、邓星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
    ①希利斯·米勒著,郭英剑等译《重申解构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6页。
    ②见华国锋的政府工作报告《团结起来,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出版社,1978年3月第1版。
    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79年9月29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本小节论及《讲话》不再注释,只注引号。
    ③胡乔木:《关于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稿起草情况的说明》,《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22页。
    ①胡乔木:《关于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稿起草情况的说明》,《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该讲话稿曾经多次征求党内外人士的意见。
    ①胡乔木:《关于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稿起草情况的说明》,《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22页。
    ②胡乔木:《关于叶剑英国庆三十周年讲话稿起草情况的说明》,《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第125页。
    ③蔡宗隽:《中国当代文学史》,吉林省五院校合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一九七九年十月三十日),《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以下有关《祝辞》不再注。
    ②徐庆全著《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周扬:《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文集》,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①《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本刊说明》,《时代的报告》,1982年2月号,80页。
    ②《时代的报告》在1982里有7期开设了重新学习《讲话》专栏:2月号、3月号、4月号专栏名是“重新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月号专栏名是“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6月号、7月号专栏名是“重新学习《讲话》笔谈”;10月号专栏是“重新学习毛泽东文艺思想笔谈”;8月号、9月号、11月号、12月号都没有这一专栏。
    ①雨东:《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则问题——安徽省文联所属期刊编辑部部分同志对<时代的报告>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的一组文章及其<本刊说明>提出疑义》,《文艺报》1982年第5期。
    ②辛旭:《“十六年”无差别吗?——评<时代的报告>的“本刊说明”》,《文艺报》1982年第6期。
    ③闻一:《<文艺报>发表文章评<时代的报告>的“本刊说明”》,《人民日报》1982年6月16日《文艺动态》栏:段儒东整理:《对“十六年”提法的异议——本刊编辑部召开的一次座谈会发言摘要》,《安徽文学》,1982年第6期;东子今:《关于克服‘自由化’倾向的思考——兼评<时代的报告>的‘本刊说明’》,《芒种》1982年第6期。
    ④本刊编者:《重新刊登<本刊说明>请读者评说》;北京九二00信箱薛亮、方含英:《一篇玩弄诡辩术的奇文——我们对<文艺报><原则>一文的看法》;天津彭泽、严汝:《应当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华南师院政治系七八级学生郑显国,文正:《实事求是地正视问题是新时期的优良作风——与雨东同志商榷》;安徽维尼纶厂梁军:《也和<文艺报>争鸣》。以上文章均见《时代的报告》1982年7月号。
    ⑤余一卒:《兴师动众为何来?——初评<文艺报>的署名文章<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则问题>》,《时代的报告》,1982年8月号。
    ⑥浙江省余姚师范徐夕明:《对<文艺报>批评<本刊说明>的异议》;河南洛阳高洁:《为什么要在“十六年”上大做文章?》;河南开封邓斌:《也谈十六年的差别问题——评<文艺报>今年六期辛旭文章》;北大学生豫林:《<文艺报>批‘十六年’的文章不能自圆其说》。以上文章均见《时代的报告》1982年8月号。
    ⑦关林:《分清是非辨明真相——评<时代的报告>第七期的反批评》,《文艺报》1982年第8期。
    ⑧李何林:《我不同意<文艺报>和<文艺动态>的解释》,《文艺报》1982年第8期。
    ①邵石:《“带头”及其他——评<时代的报告>第七期几篇文章的感想》,《上海文学》1982年9月号。
    ②王蒙:《丁玲——令人思量和唏嘘》,《不成样子的怀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③关于《文艺报》与《时代的报告》在“《苦恋》风波”中的交恶见徐庆全著《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我们连一秒钟都不会迟疑——<时代的报告>发刊词》,《时代的报告》1980年第1期。
    ①“大写的日期’指的是在文化史上非常重要的日期。因为它的重要性,人们往往以它为坐标,来衡度这个“大写日期”之前和“之后”的时间与这些人为规定的时间段里发生的事件。”见宇文所安(哈佛大学)著,宇文秋水译:《过去的终结:民国初年对文学史的重写》,《中国学术》2001年1期,总第五辑,商务印书馆,2001年春·北京。
    ②见贾漫:《风雨十年——记新时期的贺敬之》,《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3期。1982年10月,接替王任重任中宣部部长的邓力群找贺敬之谈话,传达中央书记处的决定:让《时代的报告》停刊,交地方另办一个刊物,由人民日报领导,田流任主编。此事交贺敬之负责落实。贺敬之对此事的态度是:《时代的报告》确有和中央精神不相符的明显错误。但纠正它要防止走向另一片面,不能为《苦恋》的错误翻案。书记处决定的几条措施他愿意照办。但也提出应当全面看待《时代的报告》和主编黄钢等几位老同志,以利团结。他的这些看法经中宣部部务会讨论同意之后,由他出面约集《时代的报告》的几位负责人和人民日报的田流同志,传达了中央的决定。在他的谈话中肯定了刊物的成绩,说它发表过不少好的报告文学,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大方向是对的。同时指出它的严重失误。贺敬之特别指出,批《苦恋》是应该的,但要实事求是,不能以“左”批右。刊物的主编是为党的文艺工作奋战多年的老同志,写过许多影响巨大的好作品。黄钢坚持报告文学必须真实,旗帜鲜明地反对虚构,这是完全正确的。《时代的报告》的负责人毕竟是几位老同志,他们遵守党的纪律,服从了中央书记处和中宣部的决定。
    ③《致读者》,《时代的报告》1983年第1期。
    ①《致读者》,《时代的报告》1983年第1期。
    ①张炯、邓绍基、樊骏:《中国文学通史·当代卷》,华艺出版社,1997年。
    ①田中阳、赵树勤:《中国当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上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中国当代文学50年》,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张健:《新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③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於可训属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代学者中的代表。笔者将其在此章论及,主要是考虑到其文学史著在追求题材、主题、思潮等方面的规律性方面成就达到了最大化,并不是暗指其个性化不足。
    ①谢冕:《百年中国文学经典·序》,转引自《文艺报》1997年9月27日。
    ②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47-48页。
    ①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郑万鹏:《中国当代文学史——在世界文学视野中》,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⑤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①《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大纲》(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76-477页。
    ②国家教委高教司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
    ①陈思和、李平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精品·当代文学100篇》,学林出版社1999年8月。
    ②封孝伦:《中国当代文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①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②吴秀明:《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①在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中就是这样命名。
    ②杨匡汉、孟繁华:《共和国文学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①邓晓芒:《20世纪中国启蒙的缺陷》,《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②张炯:《新中国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孟繁华:《中国当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①张炯:《新中国文学50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②杨匡汉:《惊鸿一瞥:文学中国1949-1999》,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③张志忠:《中国当代文学6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①例如1963年出版的“社科本”中就附录《十年来的新中国文学纪事——一九四九年七月至一九五九年九月》;1991出版的刘文田、周相海、郭文静主编的《当代中国文学史》也在书后附录了《当代中国文艺大事纪略》基本上是对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情况进行简略介绍:1996年刘锡庆主编的《新中国文学史略》附录了《当代文学大事记》;1999年出版的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附录了《中国当代文学年表》等等。
    ②於可训、李遇春:《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①於可训、李遇春:《中国文学编年史·当代卷·凡例》,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②《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83页。
    ①布洛克:《历史学家的技艺》(又名《为史学而辩护》),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9页。
    ②费弗尔:《为历史而战斗》,巴黎1953年,第22页。转引自姚蒙:《法国当代史学主流——从年鉴派到新史学》,香港三联书店1988年,第47-48页。
    ①国内文学研究界“重写文学史”与国际上19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研究热点是分不开的,例如在1880年代初期,香港大学就主办了主题是“重写文学史”的第二届国际文学理论讨论会;而美国学界当时“重写文学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前苏联也在1987年发表了大量过去被禁的作品,从而开始对文学史进行重写。
    ②笔者这里将第二代学人的新的文学史范式统一称为“重写文学史”,不单指陈思和等人引起的“重写文学史”专栏。
    ③赵园:《也说‘重写’》,《上海文论》,1989年第6期。
    ④唐(?):《既要开放,又要坚持原则》,《文艺报》1983年第8期。
    ⑤黄子平:《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宏观研究》,《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
    ⑥支克坚:《从新的思想高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评论》1985年第3期。
    ⑦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⑧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走向未来》创刊号,1986年。
    ⑨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复旦学报》1985年第3期。
    ⑩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人的话》,《上海文论》1988年第4期。
    11 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人的话》,《上海文论》1989年第1期。
    ①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人的话》,《上海文论》1989年第4期。
    ②陈思和、王晓明:《主持人的话》,《上海文论》1988年第5期。
    ③赵园:《也说‘重写’》,《上海文论》1989年第6期。
    ①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②转引《西方历史叙述学》,陈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155页。
    ①李杨 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①王嘉良、颜敏:《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2月第1版。
    ③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后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2月第1版。
    ④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后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2月第1版。
    ⑤黄万华:《中国现当代文学》第①卷(五四-1960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①黄万华:《“打通”和“分界”:回到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学刊》2009年第2期。
    ②朱栋霖、朱晓进、龙泉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前言:历史的诗学》载《元历史: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译林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6-9页。
    ② Rober t F.Berkhofer,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63页。
    ①张岩泉 王又平:《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李杨:《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史学观念笔谈》,《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①苏光文:《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②雷达,赵学勇,程金城:《中国现当代文学通史》,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杨剑龙:《中国现当代文学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508页。
    ②王金胜:《敞开与遮蔽:文学史叙述方法及其限度——以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为中心》,《云梦学刊》2004年11月。其认为以“一体化”作为文学史观和叙史情节结构缺乏足够的统摄力,对复杂的文学历史场景造成了一定遮蔽。
    ③ Rober t F.Berkhofer,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84页。
    ④ Rober t F.Berkhofer,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84页。
    ①《20世纪的中国文学·前言》,张岩泉、王又平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第7页。该文学史现代部分为张岩泉所作,当代部分为王又平所作。前言是全书成稿之后王又平作,所以两位编者在文学史情节的编写中出现错位是自然之事。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杜2001年版,第26页。
    ①《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815页。
    ①顾彬的西方神学背景,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文版序》,顾彬著,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①唐(?):《既要开放,又要坚持原则》,《文艺报》1983年第8期。
    ①黄仁宇:《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中《本书与作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月北京第2版,第3页。
    ②黄仁宇:《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2月北京第2版,第77页。
    ①李杨、洪子诚:《当代文学史写作及相关问题的通信》,《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著,刘北成、薛绚译:《历史的真相》,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第213页。
    ② Robert F.Berkhofer,Jr.著,邢立军译:《超越伟大故事:作为文本和话语的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第187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重版题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②[美]赫克斯特:《历史的修辞》,参见陈新主编:《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7-6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