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应《众经音义》异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爲現存最早的佛經音義著作,唐釋玄應的《一切經音義》(簡稱《玄應音義》)内容豐富,涉獵廣泛,自其成書便廣為流傳。由於它集《說文》系字書、《爾雅》系詞書、《切韻》系韻書及古代典籍註疏的字詞訓釋於一書,詮釋佛經中需要解釋的字詞,所以成爲記錄當時語言詞彙、文字應用的集合體,並且還涉及宗教、哲學、語言、文學、藝術、中外交往史等社會文化等諸多方面,在文獻學、語言學和傳統文化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由於《玄應音義》成書後輾轉傳抄,版本多有差異,訓釋内容又兼涉佛學與語言學等多個學科,一直以來都是學界面臨的一個難題。人們在學術研究中常常加以利用,但往往不及細究,常有錯訛,尤其是《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部分,眾多研究者更是將慧琳所撰與玄應所撰相混同,失於考證二者的異同,使結論缺失了堅實的資料依據。鑒于此,本文以《玄應音義》的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為基礎,並聯繫敦煌吐魯番藏唐寫卷殘本,日本所藏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考察《慧琳音義》對《玄應音義》的轉錄情況,旨在釐清《慧琳音義》轉錄部分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的關繫,並在此基礎上探討這三個版本之間的傳承淵源,為學界科學利用《玄應音義》提供參考意見。並且在擁有對《玄應音義》的高麗藏本、磧砂藏本、《慧琳音義》轉錄本等版本的基本認知的基礎上,嘗試展開在文獻學、語言學、佛教經典研究等方面的探索。
     本文的研究主要涉及佛經音義目錄、版本傳承、文字演變和佛教經典研究等四個方面。
     佛經音義目錄方面,對《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的佛經的目錄進行窮盡性的考察,考察它們在《玄應音義》中的存佚狀況,考察它們在《慧琳音義》中的“增刪改補”變化的情況,結合音義内容的對比校勘,考察它們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磧砂藏本的關係。這一工作有許多新的發現:
     《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中可能存在《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磧砂藏本都沒有收錄的多部新的佛經的音義,依照《慧琳音義》體例判斷,其中五部的可能性最大;發現《玄應音義》中的佛經,在《慧琳音義》中有被合併整理的現象;發現《玄應音義》中同一部佛經的不同譯本,《慧琳音義》的選擇和處理方式是不同的;發現《慧琳音義》轉錄的佛經的音義,一部分與《玄應音義》高麗藏本相同,一部分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相同,也有一部分三個版本是一致的,只是相對而言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相同的數量多一些;《玄應音義》磧砂藏本多出的高麗藏本内容多數是有版本依據的,並不都是後人随意妄加,但同時磧砂藏本也確實存在對原本的修訂,有些修訂也的確不盡合理。
     版本問題與佛經音義目錄是緊密關聯在一起的。我們選取了《大智度論》、《正法念經》和《陀羅尼雜集經》三部佛經的音義做了全面的比較分析,也針對《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存磧砂藏本佚的二十一部佛經,磧砂藏本存高麗藏本佚的七部佛經的音義做了專門性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我們選取的三部佛經的音義中,《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都與《玄應音義》磧砂藏本的内容一致。《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存磧砂藏本佚的二十一部佛經中,《慧琳音義》有十部佛經的音義基本按照原文轉錄《玄應音義》,三部有增補,一部有較大幅度的修訂,六部屬於慧琳新作,只有一部亡伕,《慧琳音義》在這二十一部佛經音義上與高麗藏本的一致性是顯而易見的。磧砂藏本收存高麗藏本缺失的七部佛經,則全部為慧琳新作的音義。並且這種情況跟日本所存《玄應音義》的情況是一致的。這種異同現象的矛盾性,再加上《慧琳音義》轉錄的内容中,一部分佛經的音義内容與高麗藏本一致,一部分佛經的音義内容與磧砂藏本的一致,促使我們對慧琳所見《玄應音義》的版本做出推斷:《慧琳音義》所見《玄應音義》是區別於高麗藏本、磧砂藏本兩大系統的相對獨立的一個版本,這個版本可能是“繁本(以磧砂藏本為代表)”、“節本(以高麗藏本為代表)”的混合版本。
     本文從《玄應音義》異文的複雜狀況出發,分別從版本之間的文字變化、同一版本内部的文字變化和《玄應音義》收錄的異體字等三個層面對這些文字現象進行了初步的討論。
     《玄應音義》高麗藏本和磧砂藏本之間的用字差異明顯,高麗藏本的用字較多地保留了寫本用字的痕跡,磧砂藏本的用字則有了更多統一和規範,與後世使用的文字更為接近。高麗藏本文字字形複雜而多變,有的字的形體變化有七八種之多,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也比較常見;磧砂藏本往往採用更爲通行、與後世文字更爲接近的字體樣式,文字形體比較單一,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大爲減少。
     同一版本内部的文字變化散佈於《玄應音義》各處,我們選取高麗藏本作爲研究的主要對象,從相同的詞目、相同的解說對象、相同的引文等綫索出發,經過比較分析,匯集同一個字的不同形體,選取其中八個具有代表性的構字部件,考察它們與其它構字部件的混同現象和變化規律,探討引起混同的原因,追溯其演變的歷史軌跡,補充現有工具書中缺漏的字形資料。同時對在《玄應音義》中發現的疑難字形進行辨識。
     《玄應音義》收錄了大量反映唐代文字應用的異體字、通假字和古今字,是唐代及唐代以前漢字發展歷史層積的記錄。本文選取了其中異體字的内容從漢字構形學的角度進行初步的討論,並嘗試結合認知理論探討漢字異體字產生的原因,提出在漢字的形體演變中存在類似語法的“同步變化”和詞義的“同步引申”的“同步演變”規律。
     針對玄應頻頻使用的“字體”,經過窮盡性的調查分析,發現它不是一些輯佚書所認爲的是亡佚書籍的名字,而是玄應在對他所列舉的文字進行研判時候所使用的一個術語.它所反映的是玄應的語言文字觀念:通過分析文字的字形、讀音,寻求字形的表義理據,綜合文字的形音義,判斷文字的正確與錯誤,正體與俗變。
     結合具體佛教經典展開《玄應音義》的異文研究不僅能夠為《玄應音義》的研究拓展研究空間,提供語言资料的證據,而且對佛教典籍的研究也同樣具有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通過對玄應《賢愚經》音義所收詞目在今本《賢愚經》中存失變化情況的調查,發現玄應為之音義的十六卷《賢愚經》所收的六十八條詞目,在今本十三卷中仍能查到五十五條,佔總數將近百分之八十一,說明今本保存了玄應所見版本的大部分面貌。同時存在百分之十九的詞目的缺失,也能很有力的說明今本《賢愚經》和玄應所見版本已經發生不小的變化,《賢愚經》在流傳過程中的版本流變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文嘗试從玄應《賢愚經》音義提示的綫索出發,結合《賢愚經》經文,對玄應《賢愚經》音義所释詞語中的悒遲、倪仰、斠格等三個詞語略作考释,三個詞彙各有側重,或發現新詞,或發掘新的詞義,或糾正傳世藏經錯誤,從中能夠感受到《玄應音義》在漢語史研究和佛教經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本論文儘管進行了大量艱苦细緻的比勘工作,但因所涉版本眾多,卷帙浩繁,非一人一時之力可以畢其功。文中對《慧琳音義》標稱有矛盾的佛經的音義考察的比較全面,但對標稱一致為“玄應”音義的考察遗不充分;對《玄應音義》異體字的考察分析仍有大量的材料和内容可供繼續研究;結合佛教經典進行《玄應音義》研究,是一個開拓《玄應音義》研究空間,極具現實意義的研究方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進行這項工作。
As the existing earliest Interpretation of Pronunciations and meanings in Buddhist sutra,Xuan Ying Yin Yi,is not only one of the Buddhism collection,but also a famous work for linguistic study.It has 25 volumes and contains plenty of content involving with various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religious,philology,language,literature,art and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It is of essential academic value with regards to philology,linguistic,and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versions problem of Xuan Ying Yin Yi is still a puzzle for academic study.Basic on two important versions,Gaoli Collections and Qisha Collections,the paper compared Xuan Ying Yin Yi with another important version Hui Lin Yin Yi which copied many contents from Xuan Ying Yin Yi. The paper mainly combined linguistic with philology,further collected and selected the related materials thoroughly,compares and corrects word by word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of various versions which include Dunhuang scrolls,Japanese scrolls,Gaoli Collections,Qisha Collections and the contents Hui Lin Yin Yi copied from Xuan Ying Yin Yi.We want to solve the circulation of its versions and the complicated original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versions.After exploring,we have many new discoveries:we found out at least five new Buddhist scriptures in Hui Lin Yin Yi;some of Buddhist scriptures in Xuan Ying Yin Yi were combined with aother;Hui Lin Yin Yi used the different way to choose and rewrite the different translations about the same Buddhist scripture in Xuan Ying Yin Yi;some contents Hui Lin Yin Yi copied from Xuan Ying Yin Yi are similar with Gaoli Collections,some are similar with Qisha Collections,and also some are same in different three versions;not only to be rewrote in Hui Lin Yin Yi,but also in Qisha Collections Xuan Ying Yin Yi was rewrote.
     We selected three Buddhist scriptures'Yin Yi,including Dazhidulun, Zhengfanianjing and Tuoluonizaji,to compare their content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finally we found they are similar with Qisha Collections.We also investigated 21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existing in Gaoli Collections but lost in Qisha Collections and 5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existing in Qisha Collections but lost Gaoli in Collections,we found that most of 21 Buddhist scriptures which existing in Gaoli Collections but lost in Qisha Collections were copied or rewrite in Hui Lin Yin Yi,and no Buddhist scripture which existing in Qisha Collections but lost Gaoli in Collections is still in Hui Lin Yin Yi.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we made a corollary on Hui Lin Yin Yi:It is an independent version,different from Gaoli Collections and Qisha Collections,Xuan Ying Yin Yi that Hui Lin read was a mixture which mixed Gaoli Collections and Qisha Collections together.
     Xuan Ying Yin Yi incorporates the wordbook of Shuowen series,lexicon of Erya series,rhyming dictionary of Qieyun series and critical word explanation of ancient classics,annotat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needed to be explained in the Buddhist Sutra.In some way it would be regarded as a relatively complete summary of all the using words at that time,more or less reflecting the real condition of the language in Han and Tang Dynasty.It is the gem for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specially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
     There are so many variants among Xuan Ying Yin Yi's different versions,even if in the same version there are also many different Chinese character forms.From studying these characters,we can know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specially about the Chinese characters history from Tang Dynasty to Song Dynasty.On the basis of this, we puts forward that there is a synchronously evolu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Ziti(字體) is Xuan Ying's important conception which reflected Xuan Ying's philological view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he explained word meaning in the light of its structure,and its pronunciation.
     Xuan Ying Yin Yi is a book like dictionary for Buddhist scriptures,so it is a valuable material for us to study Buddhist scriptures.We select Xianyujing to study its history editions and words by the help of Xuan Ying Yin Yi.
引文
[1]根據《大唐内典錄》卷五著錄,《新唐書·藝文志》著録相同,《開元釋教錄》改稱《一切經音義》。
    [2]丁鋒《殘存最早佛經音義考》認為沙門曇捷所著的《法華經字釋》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佛經音義,然而這一看法即使成為定論,此書也依然是以“殘存”的狀態存世的。
    [3]梁曉虹《日本現存佛經音義及其史料價值》:“收於《古辭書音義集成》第七、第八、第九册的主要就是以平安時代《玄應音義》古寫本—‘法隆寺一切經'的大治三年(1128)書寫本、‘石山寺一切經'的安元年間(1175-1177)書寫本而組成。”(見於《佛經音義研究—首届佛經音義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188頁)
    [4]《慧琳音義》今存最早傳本為高麗藏本,本文所依據版本為中華書局1993年出版的《中華大藏經》所影印收錄的高麗藏本,並參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獅谷白蓮社藏版《正續一切經音義》。
    [5]根據徐時儀師《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二章“版本研究”。
    [6]所謂音義畫,就是“專指解釋字的讀音和意義的書。古人為讀通某一部書而摘擧其中的單字或單詞而注出其讀音和字義,這是中國古書中特有的一種體制。……這種書在傳統小學中獨成一類,與字書、韻書、訓詁書體例不同。”(見《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版,第452頁。) 實際佛經音義著作多數不但注其讀音和字義,還收錄了不少字形。
    [1]周祖謨《問學集》上冊,第192-193頁。中華書局,966年版.
    [2]此段文字參照徐時儀師《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一章第二節有關内容改寫。詳盡内容請參閱該書第4-10頁内容。
    [1]白兆麟《展示佛經文獻之瑰寶,填補漢語研究之空白--評<玄應<眾經音義>研究>>》,《學術界》2006年第3期第290頁。
    [1]參閱該文中文摘要。下同。
    [1]日本太田辰夫著《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绍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修訂譯本)第393頁。
    [1]《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年版縮印本第1213頁。
    [2]黄沛榮《古籍異文析論》,臺灣《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
    [3]如王彦坤《古籍異文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吳新楚《<周易>異文校證》,(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蘇傑《<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鲁書社2006年)都使用此概念。
    [1]按照朱承平《異文類語料的鑒別與應用》(岳麓書社2005年)的分類,《慧琳音義》對《玄應音義》的轉 錄部分應該屬於“引文異文”,但由於音義著作的特殊性,以及《慧琳音義》存在很多都是全文轉錄《玄應音羲》的情況,所以如果單就某部具體佛經的音義而言,可以認為《慧琳音義》中相關内容屬於《玄應音義》的“版本異文”。
    [1]參閱黄征《敦煌俗字典·前言》,第4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玄應音羲》引例出處不作專門說明者,皆出自高麓藏本。專門說明者以專門說明為准。下同。
    [1]見《漢語大字典》第2539頁。
    [2]見《漢語大字典》第2750頁。
    [3]《漢語大字典》中釋“(囱疋)”字時引《說文》作“囱象(囱疋)形”,“囱”字也欠妥,應改作“囪”。
    [1]玄 金、磧、永南、海、宛作“眾”。
    [2]《周禮》……鄭玄曰 慧無。
    [3]之芮反 慧為‘之絹反'。
    [4]參閱《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1988年,第452頁。
    [5]此後磧有“亦澱滓”,慧有“亦澱滓者之也”。
    [1]《三蒼》:颿,船上張布帊也 慧無。
    [2]帊音普嫁反 慧無。
    [3]簿 磧作‘箔'。
    [4]悵 磧作“帳”。
    [5]泛 麗無,據磧補。
    [6]大 慧無。
    [7]穽 磧作“穿”。
    [8]例字“寒”字形下方的小字標明字形出處,以《玄應音羲》的“版本-卷次-頁數-列數”的順序標出,例如“麗2-39-3” 即表示“高麓藏本第二卷第39頁第3列”。下文同。
    [1]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第65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均社論叢》第六卷第一期,1979年。
    [3]《東洋學報》第63卷,1981年。
    [4]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66頁,中華書局,2005年。
    [1]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30頁,中華書局,2005年。
    [2]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第10-11頁,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3]這一時期的大量俗字的產生正是這些變化的最直接、最明顯和最生動的體現。
    [4]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163頁,中華書局,2005年。但此數據是建立在《慧琳音義》轉錄玄應收釋佛經三百二十八部的基礎之上的,數據所覆蓋的範圍以及随之產生的準確性仍然值得繼續探討。
    [5]上面兩個方面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已經作了初步的探討,為進一步探討奠定了的基礎、開拓了方向。
    [6]《中法大學月刊》1993年第三卷第一期。
    [7]“增刪改補”的結果中應該存留被改造者原來的痕跡。如果痕跡全無,那恐怕就完全是另起爐竈,自然不虑該再算作是“增刪改補”的結果了。
    [8]參閱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第12-14頁,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9]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第29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參閱李吉東《玄應音義反切攷》,山東大學博士2006年論文第5-14頁。
    [1]《大谷大學支那學報》,955年第一期。
    [2]“慧琳”在《慧琳音義》中也常寫作“惠琳”,為討論方便,文中一般寫作“慧琳”。
    [1]童瑋《二十二种大藏經通檢》,中華書局,997年版。
    [2]童瑋《二十二种大藏經通檢》作《阿毘曇八键度論》。
    [1]此經名童瑋《二十二种大藏經通檢》未收。
    [2]按童瑋《二十二种大藏經通檢》,流志生活在公元693-713年。
    [1]在此經名下,慧琳標有“先有音義,今再修”的文字,可以說明慧琳是在借鑑玄應對此經所作音義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做的音義。
    [2]因此經《玄應音義》只收了一個詞條“一(角戔)”,雖與《慧琳音義》所釋“一酸水”關聯明顯,但為謹慎起見對此經存疑。
    [1]《開元釋教録》中已經沒有《郁迦長者所問經》了。
    [2]又稱《賓頭盧突羅闍爲優陀延王說法緣經》(《大正藏》,32/784/C)。
    [3]徐時儀《玄應與慧琳<一切經音義>的比較》,(《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175頁,200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酖,樂也 今傅本《說文》:‘酞,樂酒也。'
    [2]“非體”、“(非)字體”是玄應經常使用的一些概念,意思是說這個字或遺些字形不是恰當的字形。
    [1]《慧琳音羲》的成書與版本源流,參閱徐時儀《慧琳音羲研究》第10-17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2]在這一點上,主要採用的方法廳該是比較分析的方法,對於規模較大的音義也可以採用敷理统計的方法,但不便全面採取数理统計的方法。原因是不少佛經音義規模太小,往往僅僅音釋幾條或者十幾條詞目,缺乏數理统計支持的基礎。
    [1]《玄應音義》卷十連寫在《缘生論》之後的《唯識論》,如果單獨列出,則佛經總数為四百六十六部。
    [2]徐時儀師《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四十八頁註釋3特別說明高麗藏系卷十《缘生論》中的“孺羊”“利刺”,磧砂藏系另分出歸入《唯識論》,為便於與礦砂藏相較,姑作兩部來统計。據我們搜檢的結果,發現“羺羊”“利刺”二詞目確實出現在陳朝時由真諦翻譯的《大乘唯識論》中,並且玄奘弟子窥基所作《唯識二十論述記》又有專門指出前人所翻譯的“羺羊”應該為“羝羊”的理由以及剛鐵林刺的由來。據此可以判斷磧砂藏系另分“羺羊”“利刺”歸入《唯識論》是正確的,麓藏系版本二詞連寫,並且歸在《緣生論》中。可能是刻版印刷過程中所依據的底本不同於磧砂藏系的底本造成的,這個细節自然也可以為《玄應音義》存在兩個版本系統的结論提供證明支持。
    [1]這三部經中的兩部《大智度論》《阿毗達磨顺正理論》,徐時儀師在《玄應<眾經音義>研究,指出同《玄應音義》卷九和卷二十五所釋大致相同,但卻歸為“未標明玄應名”的情況,似有不妥之処。造成這一說 法的原因可能是依據狮谷白蓮社版本的《慧琳音義》,高鹿藏本皆標明在全書卷次処,獅谷本把全書卷次処 全部改標為“翻經沙鬥慧琳撰”,而於經名処未再標明。
    [1]獅谷白蓮社本全部標“翻經沙門慧琳撰”,《瑜伽師地論》在經名処又標“玄應音”。
    [2]《慧琳音義》卷二十五所收的《大般涅槃經》是雲公所作《大般涅槃經》音義。
    [3]這四部經的音義麗、磧、慧三個版本的内容基本一致,它們之間主要是一些文字的差異。如《慧琳音義》在《一向出生菩薩經》音義中有錯字和衍文。
    [1]《起世經》磧多出麗、慧七條詞目;《太子墓魄經》磧多出麗、慧“矇聩”條下一條反切。
    [2]這三部經的音義磧都多出麓數目不等的詞目,慧與磧多出的情況完全相同。《雜寶藏經》磧、慧多出麗八條,《普曜經》磧,慧多出鹿三條,《生經》磧、慧多出麗七條。
    [3]《五千五百佛名經》慧多出第七、第八卷共3條詞目。《念佛三昧經》慧收綠在卷第十九,名為《菩薩念佛三昧經》,前三卷與《玄應音羲》金、麗、磧諸本内容相同,但多出第四,五、六卷共六條詞目的音義。
    [4]《慧琳音義》卷九目錄共列锋六部佛經,在六部佛經經名之後慧琳標“右六部經共一百一十卷同此卷音,並玄應撰”。
    [5]見《大正藏》第八冊第508頁。
    [6]但詞目所對應的佛經卷次有不一致的地方,音義第一卷“以索、無蚤、三摩越、恒架”四個詞條中只有“以索”在佛經經文中在第一卷,其餘三條都在第四卷。
    [1]甚至可以把《阿閦佛國經》的音義看作是慧琳、玄廳的同名經音義,這樣的提法就意味著慧琳所作與玄患沒有聯繫。這也是對《慧琳音義》轉錄《玄應音義》内容難下断語的一個具體例證。
    [1]鼎沸《玄應音義》作“都挺反。《左傅》曰:昔夏之方有德也。貢金九牧鑄鼎,四方亂離如鎗鼎之沸也。”《慧琳音義》作“上音頂,應劭注《漢書》云:鼎,方金器也。顧野王云:鼎,烹餁調和五味之器也。三足兩耳。從貞省,加耳足,象形,古文作。”
    [1]這是從《慧琳音義》的角度進行的統計,即以《金剛般若經》三個譯本為三部經,《郁迦羅越問經》為一部經進行的统計結果。若從《玄應音義》的角度统計,則《金剛般若經》三個譯本為一部經,《郁迦羅越問經》為兩部經,统計結果應該是十五部佛經的音義。
    [2]衣 麗無,據《說文》補。
    [3]國 頻作“或”。
    [1]此後磧有“磨者園也”。
    [2]《通俗文》作(舟發),《韻集》作撥,同 麗無,據磧補。
    [3]撥 據文意當爲“橃”。下同.
    [4](?) 據文意當爲“斕”。下同。
    [1]此 磧為“慧印《三昧經》譯”。
    [2]此 碛為“慧印《三昧經》譯”。
    [3]復 磧為“假令”。
    [4]故經言生与不生是也 麗無,據磧補。
    [1]此經《慧琳音義》轉録於卷第三十四,也收此條。
    [2]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30頁。
    [1]《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99頁。
    [1]參閱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47-97頁。
    [2]参閱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第十二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3]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第十六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4]在第六卷“輟我”條:慧琳本脫“《論語》‘耰而不輟'是也。耰音於牛反.”第十七卷“自炮”條:慧琳本脫“《詩》云;炰之燔之。” 第八卷“澆灒”條:高麓藏本脫“《史記》‘以五步之内,以頸血溅大王衣'作濺字。”
    [1]《慧琳音義》《大智度論》第四十卷“甘蔗”條脫詞目。
    [2]磧砂藏本和慧琳轉録本之間存在一些字形和音切的差異,為節省篇幅計,下面列出的是慧琳轉錄本的内容,磧砂藏本差異的部分用註釋加以說明。
    [1]竿蔗 《慧琳音義》詞目脫漏,此根據磧砂藏本補充。
    [1]此經《大正藏》名為《正法念処經》。
    [1]見《漢語大字典》第1176頁。
    [1]也可以斷句為“《抱朴子》云‘凹陷'也”,理解為引文,
    [1]“(木耎)”字不應該改為“梬”,詳見上文有關詞目改動情況的討論部分。
    [1]《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141頁。
    [2]表中所注聲、韻、調依據《廣韻》,下同。
    [1]見《漢語大字典》第4101頁,但在附錄的異體字表中卻未列出“(弟隹)”,似應補充。
    [2]《說文·隹部》:“雉,(隹弟),古文雉从弟。”
    [3]見《漢語大字典》第2479頁
    [1]上述三字形分別見於《字學三正·體製上·古文異體》、《類篇·土部》和《康熙字典·土部》。
    [1]例證中有些字形的訛誤容易理解,如“吟”訛寫成“呤”、“項”訛寫成“頊”。有些字形的訛誤仍然需要追溯到寫本時代的特徵才更好理解,如“(中斗)-(足十)-踧-(足升)”,這幾個字的右半部分,如“斗”字《敦煌俗字典》引S.698《辛酉至癸亥三年間靈修寺諸色斛斗入破曆計會》作“(?)”,字形就與“十”十分接近,又引S.610《啓顔録》,作“(?)”.S.388《正名要錄》作“(?)”,字形與“升”又非常接近.“升”字S.388《正名要録》作“(?)”、“(?)”,與“(?)”、“(?)”僅差一點。“叔”字常見的俗字字形為“(?)”,但常有省筆而變形為如甘博003的“(?)”,這個字形又與“(?)”字很接近,因而也容易與“升”、“斗”相訛混。“(足伐)-(足戊)”二字的右半部份“伐”和“戊”也是容易產生訛混的字形,例如“(金戊)”字《敦煌俗字典》引S.4642《發願文範本等》作“(?)”,“(毛戊)”字引P.3906《碎金》作“(?)”,其“戊”字的字形都與P.2524《語對》的“(?)”字相像。
    [2]以下涉及佛經原文的内容,請参閱《陀羅尼雜集》卷5,《大正藏》21/606/a。
    [3]《漢語大字典》第4307頁。
    [1]《漢語大字典》第1322頁。
    [2]磧砂藏本中此條中的“闌”也多被改寫作“欄”,照錄磧砂藏本如下,與高麗藏本不同処以下劃錢標出:“欄檐 又作闌,同。力寒反。下食允反。《說文》:欄,檻也。《通俗文》:欄檻謂之楣。王逸注《楚辭》云:縱曰檻,横曰楯,楣間子曰檽。案欄楯。殿上臨邊之飾也,亦所以防人墜堕也。今言鈎闌是也。” 磧砂藏本僅殘留了玄應案語中的一個“鈎闌”的“闌”未變,其餘引文和案語都改為“欄”,這是很明顯的“以今律古”式的修改。
    [1]《玄應音義》中的兩個經名在《二十二种大藏經通檢》中都不存。
    [1]《大寶積經》卷88:“受一盏水。”校勘記:[明]“盞”作“琖”。(《大正藏》11/502/b)
    [2]“抗邈然”《大正新修大藏經》之慧琳《一切經音義》中作“杬邈然”,字因形相近而誤。
    [1]兩藏字形比較時,短横錢“-”前面的是高麗藏中的字形,後面的為磧砂藏中的字形。
    [2]遂與邃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磧砂藏的改動,患該是破除假借回歸本字。
    [3]字頭後所附小字標明出處,“麗”表示“高麗藏”,“磧”表示“磧砂藏”;後面數字以“卷-頁-列”的順序標識。由於磧砂藏每頁有正反兩面,因此,頁號後增標a為正面,標b為反面。如“磧10-3a-6”就代表磧砂藏《玄應音義》卷第十第三頁正面第六列。
    [4]為節省篇幅計,表中所列以《玄應音義》卷第一前十頁字形為綫索,附以以後各卷中出現的相應的異體 字。表中標註盡量以首見字形位置為標註點。對照字形盡量採用高麗藏和碛砂藏對應位置的字形。“蘇”字作為特例列入。
    [1]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2]潘重規《敦煌俗字譜序》,華學月刊,第95期,第25-26頁,1979年第11期。
    [1]《聲類》云 麗無,據磧補。
    [2]凡涉及字形討論之処,盡可能使用原底本字形,未涉及者不用。下同。
    [1]見王力《同源字典》第515頁,商務印書館,1982年。
    [1]周祖謨在《校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後記》中說:“莊刻本據陳援庵先生考證原出於明南藏本,莊氏和錢 坫、孫星衍等人雖略有校正,但仍多錯字。”(見《問學集》上册,第193頁。中華書局,1996年版。)
    [2]又作凸……疑也 慧、磧無。
    [3]蟻堆也。垤 慧無。
    [4]《抱璞子》作凸 麗無,據磧補。璞為“樸”之誤。
    [1]《字苑》 磧爲“《抱樸子》”。
    [2]“璞”當作“樸”。
    [3]鳥狭反 磧爲“鳥交反”。
    [4]容 慧作“窖”。
    [5]璞 慧作“樸”。
    [6]拗 磺作“坳”。
    [7]鳥狭反 磺為“烏交反”。
    [8]容 慧作“窖”.
    [9]璞 慧作“樸”。
    [10]容 磧作“窖”。
    11(?)慧作“(?)”。
    12烏狭反 磧為“烏郊反”。
    [1]《字苑》作凹 磧為“《抱樸子》云”。
    [2]此條麗無,據磧補。
    [3]《釋名》:奔,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 麗無,據磧補。
    [1]《漢語大字典》第2739頁。
    [2]《碑別字新编》第360頁。
    [3]《漢語大字典》第2742頁。
    [4]秘 碛作“(扌必)”。下同。
    [5]江 慧作“淮”。
    [6](月坒)山、磺作“脛”。
    [7]《釋名》云:櫓者,露也。城上守禦露上無覆屋也 麗無,據磧補。
    [1]《漢隸字源·霽韻》引《成陽令唐扶頌》。
    [2]《隸辨·霽韻》引《北海相景君碑》。
    [1]此條麗無,據碛補。
    [2]《敦煌俗字典》第382頁。
    [1]权 磧作“扠”。
    [2]桎 磧作《桎》。
    [3]此條麗無,據磧補。
    [4]《說文通訓定聲》乾部弟十四。
    [5]捲 磧作“拳”。
    [6]《正字通·金部》:“鍪,同鑒。俗。省。”
    [7]《漢語大字典》第4228頁。
    [9]此條《漢語大字典》引用似有誤。
    [10]《廣雅》云 麗無,據磧補。
    [1]美也 麗無,據磧補。
    [2]《漢語大字典》2118頁。
    [3]《敦煌俗字典》508頁。
    [4]云縶之 慧無。蔣曰:“縶之下當有‘維之'二字。縶之維之,《小雅·白駒》文。”
    [5]縶 磧作“執”。
    [6]又毛《詩》:縶之。《傅》曰 麗無,據磧補。
    [1]《漢語大字典》第4539頁引《玉篇·馬部》:“(馬十),馬一崴也。”《集韻·刪韻》:“(馬十),《說文》‘馬 一崴也。从馬一。”
    [2]《漢語大字典》第454頁。
    [3]古鑱反 磧為“吉鑱反”。
    [1]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第102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2]裴蓓《從認知的角度看漠字字形演變》第37頁,上海師範大學2006年硕士學位論文。
    [3]參閱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第179-214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4]《漢語大字典》第567頁。
    [5]参閱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第129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1]《漢語大字典》第3936頁。
    [1]《敦煌俗字典》第382頁。
    [2]亦大聲也 麗無,據碛補。
    [3]呃,喔也 麗無,據磧補。
    [4]出 麗無,據磧補。
    [5]段玉裁引文有誤,《玄應音義》之二十一卷無“諳”,應為卷二十。
    [1]轉引自《古文字詁林》第四冊第83頁引羅振玉《殷虚害契考釋》卷中。
    [2]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第30頁,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参閱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第128-129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1]參閲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第114頁,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
    [1]《國語》:驕躁淫暴。賈逵曰 麗無,據磧補。
    [2]櫌 磧作“擾”。
    [3]《說文》:蹎,蹳也。(?),走頓也 麗無,據磧補。
    [4]《尚書》:慎覆厥德。孔安國曰 麗無,據磧補.
    [5]《廣雅》:僵,仆也。蹶亦頓也。蹳音補沫反 麗無,據磧補。
    [1]《漢語大字典》第3850頁引文為“从足,并聲”,有誤。
    [1]“璞”當作“樸”。
    [2]直而長似物莖也 麗無,據磧補。
    [3](?) 慧作“曝”。
    [4]《說文》:爆,灼也 麗無,據磧補。
    [5]蔣曰:“散當作皵。”
    [6]《通俗文》 麗無,據磧補。
    [7](?) 磧作“砙”。
    [1]見王寧《漢字構形學講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1]灬,磧砂藏本作“一”,應該是“灬”的變形。
    [2]《呂氏春秋》云“突洩一熛,焚宫燒積”者是 麗藏本無.據碛砂藏本補.
    [3]《大正新修大藏經》54/948/c-949/a.
    [1]見秦公《碑別字新編》188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
    [2]這些字形底部的“火”和“大”也常常相混.如:“美”寫成“羙麗3-44-18(?)麗5-23-15”,“耎”寫成“(?)麗1-8-11、耎麗9-16-1”。
    [3]見秦公《碑別字新編》188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
    [4]見秦公《碑別字新編》220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
    [1]見秦公《碑別字新編》156頁,文物出版社,1985年.
    [1]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
    [2]墓誌的文字均由當時書手書丹而後鐫刻而成.
    [3]莖 “莖”當作莝。今傅本《說文》:“鈇,莝斫刀也。”
    [1]参閲《敦煌俗字典》513頁。
    [2]在高麗藏《玄應音義》中有好幾処明顯呈現出字體風格、刻工技藝迥異的地方。
    [1]秦公《碑别字新編》249頁。
    [1]見俞樾《兒笘錄》“候”條,戴《春在堂全書》第一樓叢書之六,第3頁。
    [1]見秦公《碑別字新編》.第21頁。
    [1]参閲秦公《碑別字新編》97頁。
    [1]數字來源於王重陽《<漢語大字典>版本述略》,《出版科學》2005年第一期。
    [1]字形右下角標註表示文中出現順序.
    [2]王念孫《廣雅疏證》第262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
    [1]《漢語大詞典》所學例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嘉道以後.殿廷考試尤重字體。'”“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但两边墙上却还留着一副毛笔书写的、字体端丽的楷书对联。'”
    [2]未除去重復詞目.
    [3]未除去重復詞目.
    [4]這一條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断句,“字體”可能不是一個整體.我們暫時把它當作一條下文中還有討論。
    [5]序為黎養正所作《重校一切經音羲序》,不計入慧琳音義總數中.
    [6]為標示清晰,下劃綫為筆者所加,下同。
    [1]参閲徐時儀師《玄應<眾經音義>研究》34頁,中華書局2005年第一版。
    [2]前文已指出,海、宛兩本反切作“羲鎮反”。
    [1]此條麗藏未收,此處依據磧砂藏本、《慧琳音義》。另磧砂藏本為“方言閔默不已也。”“方”為衍文,參閲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60頁,中華書局2005年第一版。
    [2]下文專門討論“倪仰”詞義問题。另見拙文《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一二<賢愚經>音義札記》,載《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上海師範大學研究生論文集。
    [3]海、宛兩本作“凡盥洗物者亦曰盥也。'與磧砂藏稍異。
    [4]另有拙文專門討論“澡盥”字形問题。
    [5]《漢語大字典》第三冊,2125頁,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6]另有拙文專門討論“腾”的“轉達;傳達”義。
    [1]此條根據《賢愚經》文字判斷,應是《賢愚經》音義詞目誤。
    [1]李雄琦《佛經詞語匯釋》第354頁“悒遲”條已經指出‘悒遲”為“愁憂”意,但僅列出《賢愚經》中例。
    [1]《漢語大詞典》 “悒悒:忧郁,愁闷。”並引《大戴札记·曾子制言中》:“故君子無悒悒於貧.無勿勿於賤,無憚憚於不聞。” 秦观 《叹二鹤赋》:“雖雌雄之相從,常悒悒其鮮懽。”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泰宇亦不明言,悒悒自歸。”
    [2]歡悒:《漢語大詞典》作“感嘆悲傷”解,于此似顯未妥。此處也虑作“憂愁,鬱悶”解。
    [1]宋元版本和磧、普版本中寫作“勉”,“勉仰”或正為後世寫作“勉強”。
    [2]此條麗藏無,根據磧砂藏《玄應音義》和慧琳轉錄《玄應音義》補。
    [1]今本《說文》:“頫,低頭也。……俛,或從人免。”“仰,學也.”(《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第一版)
    [2]見《唐五代語言詞典》第129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3]見《宋語言詞典》第96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4]後人多寫“倪”為“俯”。
    [5]同期的外典中較少此義項的用例。目前僅於《全唐詩》中查到一例:杜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势攫虎豹,氣騰蛟螭,滄海無風似鼓藩,華嶽平地欲賓士。曹劉俯仰慚大敵,沈謝逡巡稱小兒。……(任華 《寄杜拾遺》 《全唐诗》第二六一卷)詩中“俯仰”與“逡巡”對文,其意義應有關聯。
    [1]以下内容參閲李吉東論文第3-14頁“玄應音義版本考”一節。
    [2]見李吉東論文第9-10頁。
    [3]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第31頁。
    [4]分別見《大正藏》55/283/b,55/562/b,55/862/b。
    [5]2006年,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出版《日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第一辑,首次整理公布日本所藏玄应《一切经音义》写卷,包括金剛寺、七寺、西方寺、東京大學史料编纂所、京都大學文學部所藏五种写卷版本,所收卷次互有參差,但都不完整。
    [1]見《大正藏》53/1024/a。
    [2]日本古典研究會1979年出版的《古辭書音義集成》第二卷即收錄日本宮内廳所藏《四分律音義》的單列本.
    [3]《玄應音義》敦煌殘卷數量太少,只能對版本的討論起到輔助證明的作用。因而不進行重點討論。
    [4]儘管《慧琳音義》正文中都‘無字要音”,但表明慧琳在他所見的《玄應音義》中可能見到這兩部經。
    [1]参閱畢慧玉《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考》第二章相關内容,上海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2]見畢慧玉《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考》第182頁,上海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論文。
    [1]參閲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第十二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2]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第十六頁,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辭海》(修訂本) 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年
    《辭源》(修訂本) 商務印書館1979年
    《中文大辭典》(臺灣)華崗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
    《漢語大字典》 湖北、四川辭書出版社1986年至1990年
    《漢語大詞典》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年至1994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8年
    《碑別字新編》 秦公,文物出版社1985年
    《說文解字》 許慎,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清刻大徐本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說文解字繫傅》 徐鍇,中華書局1983年版
    《說文笺識四種》 黄侃(黄焯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釋名疏證補》 劉熙原著,王先謙撰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廣雅疏證》 張揖原著,王念孫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版
    《原本玉篇殘卷》 顧野王,中華書局1985年
    《原本玉篇零卷》 顧野王,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丛书集成新编》1985年
    《玉篇》 陳彭年等重修,北京市中國書店1983年影印清張氏澤存堂本
    《五經文字》 張參,叢書集成初編本
    《新加九經字樣》 釋玄度,叢書集成初編本
    《一切經音義》 釋玄應,高麗藏本、磧砂藏、趙城藏、永樂南藏、宛委别藏、海山仙館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编本和日本大治寫本、石山寺殘卷等
    《一切經音義》 釋慧琳,《中華大藏經》影印高麗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日本刻本
    《干祿字書》 顏元孫,中華書局1985年《叢書集成初編》本
    《顔真卿書干祿字書》 顏元孫原著,施安昌整理.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拓本
    《篆隸萬象名義》(日本)釋空海,中華書局1995年
    《廣韻》 陳彭年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影印鉅宋廣韻本
    《廣韻校錄》 黄侃(黄焯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集韻》 丁度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類篇》 司馬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龍龕手鏡》 釋行均,中華書局1985年
    《二十二種大藏經通檢》 童瑋,中華書局1997年
    《古文字詁林》 李圃,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說文今讀暨五家通檢》 李行傑,齊魯書社1997年
    《中華字海》 冷玉龍等,中華書局、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4年版
    《唐五代語言詞典》 江藍生、曹廣順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字彙》 梅膺祚,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字彙補》 吳任臣.上海辭書出版社1991年版
    《正字通》 張自烈,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
    《隷辨》 顧藹吉,中華書局1986年版
    《隸釋·隸續》 洪適,中華書局1985年版
    《四聲篇海》 韓孝彥,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叢書集成初編》.商務印書館版和中華書局新一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CBETA電子佛典系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古辭書音義集成》,汲古書院,昭和五六年
    《磧砂藏》,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1936年印行
    《日本古寫經善本叢刊》第一輯
    《四部叢刊》,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重印
    《首届佛經音義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應縣木塔遼代秘藏》 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
    《英藏敦煌文獻》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版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年據故宮博物院所藏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
    《續修四庫全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2年版
    《中華大藏經》 中華書局1993年版
    蔡忠霖《敦煌汉文写卷俗字及其现象》,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中華書局1962年版
    董秀芳《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董志翹《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詞彙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
    方廣錩《中國寫本大藏經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顧震福《小學鈎沉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994-2002年版
    胡奇光《中國小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黄坤堯《音義闡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黄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1977年版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黄征《敦煌語言文字學研究》,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上海古籍出版社]997年增補定本
    蔣禮鴻等《敦煌文獻語言詞典》,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李圭甲《高麗大藏經異體字典》,高麗大藏經研究所2000年版
    李維琦《佛經釋詞》,岳麓書社1993年版
    李維琦《佛經續釋詞》,岳麓書社1999年版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版
    刘复、 李家瑞编《宋元以來俗字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年版,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重印
    劉堅、江藍生主编《宋語言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劉堅、蔣紹愚主编《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编》,商務印書館1990年版
    劉葉秋《中國字典史略》,中華書局1983年版
    刘中富《<干禄字书>字类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版
    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陸錫興《詩經異文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陸宗達、王寧《訓詁與訓詁學》,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潘重規《敦煌俗字譜》,石門圖書公司1978年版
    蘇傑《<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版
    [日]太田辰夫《中國語歷史文法》,蔣绍愚、徐昌華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童瑋《北宋<開窴大藏經》雕印考釋及目錄還原》,書目文獻出版社1991年版
    王力《同源字典》,中華書局1982年
    王立军《宋代雕版楷书构形系统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王念孫(清)《讀書雜誌》.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1983年版
    王寧《漢字構形學講話》,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王彥坤《古籍異文研究》,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彙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王玉新《漢字認知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研究》,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吴新楚《周易異文校正》,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徐超《中國傳統語言文字學》,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徐時儀《慧琳音義研究》,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版
    徐時儀《古白話詞彙研究論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
    徐時儀《佛經音義與漢語詞彙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徐時儀《漢語白話發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謝啟昆《小學考》,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994-2002年版
    許理和《佛教征服中國》,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姚永銘《慧琳<一切經音義>研究),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張金泉、許建平《敦煌音義彙考》,杭州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張相《詩詞曲語辭彙釋》,中華書局1953年版
    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
    张涌泉《汉语俗字研究》,岳麓书社1995年版
    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張小豔《敦煌害儀語言研究》.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趙振鐸《中國語言學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論集》,中華書局1963年版
    周一良《魏晉南北朝史札記》,中華書局1985年版
    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朱承平《異文類語料的鑒別與應用》,岳麓書社2005年版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文津出版社1990年版
    白兆麟《展示佛經文獻之瑰寶,填補漢語研究之空白--評(玄應<眾經音義>研究>》.《學 術界》2006年第3期
    隙定民《慧琳一切音義中之異體字》,《中法大學月刊》3卷1-5期和4卷4期
    丁鋒《慧琳<一切經音義>改良玄應音義反切考》,漢文佛典語言學研討會論文,2002年
    丁鋒《殘存最早佛經音義考》,《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丁福保《一切經音義提要》,1924年.《正續一切經音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高田時雄《可洪随函錄與行瑫随函音疏》,《中國語史的資料與方法》,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4年
    郭在貽《杜詩異文釋例》,《文史》第19輯,中華書局1983年
    河野六郎《慧琳衆經音義反切的特色》,《中國文化研究會會報》1955年第5卷第1期
    黄淬伯《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六,1931年
    黄淬伯《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考韻表》,《國學論叢》2卷2期,1930年
    黄淬伯《慧琳一切經音義反切聲類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本2分册,1930年
    黃沛榮《古籍異文析論》,臺灣《漢學研究》第9卷第2期,1991年
    李富華《趙城金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4期
    梁曉虹《日本現存佛經音義及其史料價值》,《佛經音義研究-首屆佛經音義研究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柳富鉉《高麗藏的底本及雕造考》,《文獻》2002年第4期
    陸志韋《<經典釋文>異文之分析》,《陸志韋語言學著作集》(二),中華書局1983年
    羅常培《唐五代西北方音》.歷史語言研究單刊甲種之十二(1933年)
    落合俊典《寫本一切經的資料價值》,《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平田昌司《略論唐以前的佛經對音》,26届國際漢藏語言及語言學大會論文集,1994年
    上田正《<玄應音義>諸本論考》,《東洋學報》第63卷,1981年
    上田正《慧琳音論考》,日本《中國學會報》35期,1983年
    邵榮芬《敦煌俗文學中别字異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國語文》1963年第3期
    邵榮芬《古韻魚侯兩部在前漢時期的分合》《中國語言學報》第一期,1982年
    神尾一春《慧琳一切經音義的摸索》,東京槿風莊1976年版
    沈懷典《漢語偏正式構詞探微》,《中國語文》1998年第3期
    石冢晴通《玄應一切經音義的西域寫本》,《敦煌研究》1992年第2期
    矢放昭文《<慧琳音義>所收<玄應音義>的一個側面》,《均社論叢》第6卷第1期,1979年
    矢放昭文《慧琳音義反切的等韻學特點》,《均社論叢》第10期,1981年
    水谷真成《佛典音義書目》,《中國語史研究》,三省堂,1994年版
    水谷真成《慧琳的語言譜系》,《漢語史研究》1959年
    水谷真成《慧琳音義雜考》,《大谷大學支那學報》1955年第1期
    水谷真成《慧苑音義音韻考》,《大谷大學研究年報》第十一集,1958年
    太田齋《<玄應音義>對<玉篇>的利用》,《東洋學報》第八十卷
    太田齋《<玄應音義>與<玉篇>反切的一致》,《開篇》No.17
    王重陽《<漢語大字典>版本述略》,《出版科學》2005年第一期
    王力《玄應<一切經音義>反切考》,《武漢師範學院學報》1980年第3期
    向熹《<詩經>異文分析》,《慶祝王力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周年語言文字學術論文集》,知識出版社1989年
    謝美鹷《慧琳反切中的重紐問題》(上下)《大陸雜志》第八十一卷1-2期
    辛嶋靜志《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俗語言研究》第四期
    徐時儀《金藏、高麗藏、磧砂藏與永樂南藏淵源考--以<玄應音義>為例》,《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二期
    徐時儀《玄應一切經音義所釋方音考》,日本《中國語學研究開篇》Vol.23,2004年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所釋常用詞考》,《語言研究》2004年第4期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所釋西域名物詞考》,《漢語史研究集刋》第七輯,2004年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方俗詞考》,《上海師大學報》2004年4期
    徐時儀《敦煌寫本玄應音義考補》,《敦煌研究》2005年第1期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的成書和版本流傳考探》,《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4期
    徐時儀《略論玄應音義在文字學研究上的學術價值》,《中國文字研究》2003年第四輯
    徐時儀《玄應眾經音義所釋俗字考》,《文字研究》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
    徐時儀《略論一切經音義與大型字典的編纂》,《中國文字研究》第七輯2006年
    徐時儀《一切經音義與漢字研究》,《覺群佛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許理和《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第14輯,1987年
    嚴北溟《談談一部古佛教辭典--一切經音義》,《辭書研究》1980年第3期
    閻文儒等《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發現的契丹藏和遼代刻經》,《文物》1982年第6期
    姚永銘《<慧琳音義>與<切韻>研究》,《語言研究》2000年第1期
    姚永銘《<一切經音義>與詞語探源》,《中國語文》2001年第1期
    葉恭綽《歷代藏經考略》,載《張菊生先生七十生日紀念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虞萬里《黑城文書遼希麟音義殘葉考釋與復原》,《吳其昱先生八秩華誕敦煌學特刊》
    张金泉《敦煌佛经音义写卷述要》,《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
    張金泉《P.2901佛經音義寫卷考》,《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張聯荣《漢魏六朝佛經釋詞》,《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5期
    中華大藏經編輯局《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概論》,《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
    周法高《從玄應音義考察唐初的語音》.《學原》第2卷第3期,1948年
    周法高《玄應反切考》,《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册上册,商務印書館1948年
    周法高《玄應反切再論》,《大陸雜志》第六十九卷第五期,1984年
    周祖謨《唐五代的北方語音》,載《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周祖謨《校讀玄應一切經音義後記》,載《問學集》,中華書局1966年版192頁
    朱慶之《漢譯佛典語文中的原典影響初探》,《中國語文》1993年第5期
    李吉東《玄應音義反切攷》,山東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裴蓓《從認知的角度看漢字字形演變》,上海師範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
    張新朋《玄應<一切經音義>之異體字研究》,河北大學2005年碩士學位論文
    畢慧玉《玄應<一切經音義>寫卷研究》,上海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