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部件演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從字形角度對楷書部件的演變情況進行研究。我们試圖把楷書部件放到整個漢字形體源流演變的大背景中去,力求對於楷書部件的源流演變作出更加精確的描述,同時對於楷書部件的演變途徑和演變規律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在此基礎上,總結楷書部件演變的通例,並用於疑難俗字考釋工作。全文分為七章。
     第一章,緒論。分為三個部分:第一節對“楷書”、“部件”、“異體”和“俗體”四個概念進行了說明。第二節對近代漢字研究作了一總體評述,指出近代漢字學界在楷書字形尤其是俗體字形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但不足之處也很明顯。第三節介紹了本文所用文字資料和研究步騾。
     第二章,楷書部件源流演變研究的意義。指出楷書部件源流演變研究的意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有助於溝通古今文字之間的關係;第二,有助於構建楷書字形演變的序列;第三,有助於探明某些楷書變體的成因;第四,有助於大型字典的修訂與完善;第五,有助於提高古籍校理的質量。
     第三章和第四章,隸楷階段漢字部件的演變。這兩章是本論文的主體部分,文中將隸楷階段漢字部件演變的途徑分為九種:一、訛變;二、訛混;三、糅合;四、簡化;五、繁化;六、類化;七、草書楷化;八、變形音化;九、變形義化。文中對於以上各種演變情況都有舉例說明。
     第五章,楷書異體俗體部件探源。本章對楷書異體俗體部件的來源情況進行了探討,指出主要有四個來源:一、來源於古文字;二、來源於傳抄古文;三、來源於秦文字;四、來源於漢隸。
     第六章,楷書部件演變的規律。本章對楷書部件演變的規律進行了總結,主要有同步演進、雙向演變、類推演變和改造成字四種。本章分四節對這四種規律進行了舉例說明。
     第七章,利用楷書部件訛混通例考辨疑難字舉例。本章利用楷書部件訛混通例,對石刻、寫本和字書中的七十幾個疑難俗字進行了考辨。
The regular script is the main Chinese character stylistics at present time,but weare still not much familiar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is writing stylistics and itscomponents.So we are going to make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graphemic changingprocess of regular script components.We make an attempt to put the regular scriptcomponents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graphemic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Characters,in order to give more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regular scriptcomponents,and make a deeper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law of the evolution ofregular script components.On the base of the work above-mentioned,We going to sumup the general rule of the evolution of regular script components,and apply it into theidentification of knotty characters.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Ⅰis introduction,which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section make anexplanation of four important concepts,that is regular script,component,variant formand vulgar characters;The second section make a commentation on the study ofmodem Chinese characters;The third section present the main character material andthe approach of research of this thesis.
     ChapterⅡmake an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the evolution ofregular script components.We point out that the significance embody five aspects,thaiis to say,it is helpful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ancient and modern writings,helpful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volution list of graphic shapes of regular script,helpful forthe detection of the cause of some regular script variant form,helpful for the reviseand consummation of large dictionaries,and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collation of ancient documents.
     ChapterⅢandⅣdiscuss the the evolution of official and regular scriptcomponents.We devide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official and regular script componentsinto nine kinds:erroneous change,erroneous confusion,mixing variant,simplification,complication,assimilation,change of cursive writing into regular script,change ofgraphic shape to display its pronunciation and meaning.
     ChapterⅤexplore the source of variant form in regular script writings.We pointout that the main sources include ancient writings,transcript ancient writings,Qincharacters,official script of Han dynasty.
     ChapterⅥsummarize the rule of the evolution of regular scriptcomponents,which include Synchronous evolution,bidirectional evolution,analogicalevolution and transform into character.
     ChapterⅦis the use of the rule of erroneous confusion into the identification ofknotty characters.We identify seventies characters in inscription of tombstones,manuscript copy and large dictionaries.
引文
1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92~94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2 楊月蓉《談現代漢語教材中的“偏旁”和“部件”》,載《語言文字應用》2006年4期。
    3 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信息處理用GB1 3000.1字符集漢字部件規範》2頁,語文出版社1998年版。
    4 胡裕樹《現代漢語(重訂本)》162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 班吉慶、張亞軍《漢字部件的定義》,載《揚州大學學報》2004年4期。
    1 參季旭昇《甲骨文字根研究》16頁,臺灣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版。
    2 參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63頁,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3 張書岩主編《異體字研究》,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
    4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205頁。
    5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46~49頁,臺灣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6 轉引自《敦煌俗字典》 “前言”4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 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2頁,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4頁。
    1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445頁,中華書局1993年版。
    2 顧頡剛、顧廷龍輯《尚書文字合編》7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 [宋]吴曾《能改齋漫錄》113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 載《杭州大學學報》1959年3期《中國語文專號》。
    5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317~318頁。
    1 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8頁,齊魯書社2007年版。
    2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87頁,臺灣藝文印書館2001年版。
    1 參[清]顧靄吉《隸辨》19頁下欄、24頁上欄,影印清康熙玉淵堂刻本,中華書局1986年版。
    2 參儲小旵、曾良《漢魏碑刻文字演變考五則》,載《古漢語研究》2007年3期; 又參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203~204頁。
    3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72頁;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250~251頁,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 中國文物研究所、陝西省古籍整理辦公室編《新中國出土墓誌·陝西(貳)》19頁,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
    5 姚美玲《唐代墓誌俗字辨誤》,《語言研究》2007年1期。又見姚美玲《唐代墓誌辭彙研究》147頁,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 參郭沬若《金文叢考·臣辰盉銘考釋》,《郭沬若全集·考古編》第五卷677~679頁,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裘錫圭《〈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讀後記》,收入《古文字論集》,512頁,中華書局1992年版;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251頁;陳斯鵬《“眾”爲“泣”之初文說》,《古文字研究》25輯,中華書局2004年版。
    1 參蘇傑《〈三國志)異文研究》51頁,齊魯書社2006年版。
    2 參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327頁。
    3 參裘錫圭《戎生編鐘銘文考釋》,《保利藏金》371~372頁,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版。
    4 分别參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巴蜀書社2004年版)200頁、223頁。
    5 據本書後記,可知此書由兩位作者分頭撰寫,故有此失。
    6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14頁;又《甲骨文中的幾種樂器名稱——釋“庸” “豐” “鞀”》附《釋“万”》,收入《古文字論集》,207頁;劉釗《古文字構形學》301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84頁。
    7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210頁。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34頁;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352頁、427頁。
    2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345~346頁。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318~319頁。
    4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319~320頁。
    5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59頁,中華書局1998年版。
    6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74頁。
    7 分别參見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603頁和15頁。
    1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91~192頁及書末“補正”。
    2 如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193頁誤以“頤”爲“願”俗字,認爲是“願”字内部左邊“原”受右邊“頁”形體的影響發生同化的結果。又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25頁亦誤以“(?)”爲“願”草寫類化俗字。
    3 參裘錫圭《談談學習古文字的方法》原載《語文導報》1985年10期,收入《古文字論集》,657頁。又參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52~53頁。
    4 裘錫圭認爲隸書形成於戰國晚期,參《文字學概要》67~69頁。趙平安則提出隸書的歷史可以上溯到戰國中期,見《隸變研究》7頁,河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1 參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350頁。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21~122頁。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69頁;湯余惠主編《戰國文字編》54頁。
    4 參《敦煌俗字研究》下編7頁。
    5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81~83頁。
    6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95~97頁。
    1 參顧靄吉《隸辨》217頁上欄。
    2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405頁。
    3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232~233頁。
    1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2%~235頁。
    2 漢婁壽碑“飭”作“飭”,楊君石門頌變作“(?)”(《隸辨》187A),史晨後碑又作“餝”(《隸辨》187A),“芳”當是“方”之繁化。漢碑中“餝”形亦可借作“飾”(參顧靄吉按語),後代承之,遂以“餝”爲“飾”俗體(《干禄》65),而不復知其本是“飭”字。敦煌俗字“飾”或作“(?)”、“(?)”(《敦典》368~369)等形,則是“飾”受“餝”影響而加“艹”的結果。
    1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260~261頁。
    2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66~67頁。
    3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53~154頁。
    4 參韓理洲《全隋文補遺》51頁,二秦出版社2004年版;康聰斌《隋代墓誌校輯》4頁,南京師範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
    5 參韓理洲《全隋文補遺》125頁;康聰斌《隋代墓誌校輯》8頁。另如唐房彦詡墓誌:“每爲濠上之遊,自得业中之趣。”吴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七輯將“业”錄作“丘”(240頁,三秦出版社2000年版)是也,《詩·王風·丘中有麻》一篇,詩序以爲其旨在於思賢,後遂以“丘中”指代隱士之所。而後出的張幼輝、孟梅《房彦詡墓誌考》一文(載《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3期)和韓明祥《濟南歷代墓誌銘》一書(27頁,黄河出版社2002年版)並誤作“业”,都是不應有的錯誤,《濟南歷代墓誌銘》又括注作“鄴”,可謂誤上加誤。《隋彙》或將這樣的“丘”字誤錄作“北”,如隋侯明墓誌:“公嫡太原郭氏,早卒,有詔追贈零北郡君。”(《隋彙》1/182)今按“北”拓本作“业” (181),《補遺》亦誤作“北”(110A),《新出》則錄作“丘” (382),是也。“零”當通“靈”,隋代墓誌多見,如隋任顯墓誌:“其年歲次戊中十一月丙寅朔廿日乙酉,遷零擇吉,合葬安陽城西北十里。”(《隋彙》1/254)隋趙世模墓誌 “公體秀山川,稟零嶽瀆。”(《隋彙》2/27)兩“零”並通“靈”。“靈丘郡”見《魏書》卷一百六上《地形志》(2498)。同誌下文“出鎮蕃岳,惠民威楚”,“岳”拓本作“(?)”,所從“丘”亦寫作“业”形,《隋彙》錄作“嶽”,不妥。
    6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編198~201頁。
    1 參李樂毅《簡化字源》76頁。
    2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161頁。
    3 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660页。
    4 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64頁。
    1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98頁。
    2 參肖瑜《〈三國志〉古寫本用字研究》29頁,復旦大學2006年博士學位論文。
    3 參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199頁。
    1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86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 參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237頁。
    3 吴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二輯333頁亦錄作“正” (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是也。
    4 參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64頁。
    5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225頁。
    1 《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64頁。
    1 參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110頁。
    2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44頁。
    3 《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說此字《說文》未收,不知其即《說文》 “蔥”字異體。
    4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553頁。
    5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337頁“肥”字條。
    1 參[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104頁上欄,影印清經韻樓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412頁。
    2 原書此字出東魏李祈年墓誌,此誌一般認爲是僞刻,其字形實不可用。
    3 參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324頁。
    4 另外韓國學者李圭甲編有《高麗大藏經異體字典》(高麗大藏經研究所2000年版),專門收錄高麗大藏經中的異體字,惜此書在中國大陸很難見到。李鏡淑以此書作爲博士論文課題,著有《〈高麗大藏經異體字典〉所收異體字研究》(北京師範大學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此二書筆者皆未見,只能缺而不論。
    5 《敦煌俗字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已有專文進行討論,見復旦大學出上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http://www.guwenzi.com/SrcShow.asp?Src ID=484。
    1 [北齊]魏收《魏書》1241頁,中華書局1974年版。
    2 [宋]蕭常《蕭氏續後漢書》影印文淵閣本《四庫全書》384冊695頁下欄,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3 同上注472頁下欄。
    1 “客”拓本作“容”,字形介於“容” “客”之間,且北魏墓誌“容” “客”常常互混,如魏元謐墓誌“委他有容”作“容”(《北圖》4/158),魏元維墓誌“將展雲容”作“容”(《洛陽》385),而“遊梁敖楚之客”則作“容”,故對於這種兩可字形,須據文意確立正字。此處據文意我們認爲當是“容”字,“容”當是儀容的意思。 “(?)(紽)(?)(緎)表容,蜲虵顯足”正是化用《羔羊》之意,稱讚誌主廉潔自守,儀容可範。魏元賥墓誌:“禮過申穆之賓,流連枚馬之容。”(《彙編》369) “容”拓本作“容”,據文意乃是“客”字,當據正。
    2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289頁。
    3 此處“(?)”與《玉篇》所載“紖”的異體“(?)”非一字。
    4 向新陽、劉克任《西京雜記校注》21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 [宋]章樵注《古文苑》239頁,《萬有文庫》本,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
    6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3617頁上欄,影印涵芬樓影宋本,中華書局1960年版。
    1 參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107頁。《補遺》又將“倪(倪)”誤錄作“見”,曾書亦未能辨正。
    2 參見諶法師《夾紵脱胎漆器與中台十八羅漢》,見http://www.ctworld.org.tw/buddaart/05-gb.htm。
    3 參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320~321頁。
    4 [清]王昶《金石萃編》卷八2頁下半頁下欄。
    1 袁珂《山海經校注》3頁,巴蜀書社1996年版。
    2 此字《敦典》誤以爲“澥”字。
    1 [清]王昶《金石萃編》卷三十六7頁上半頁下欄。
    2 [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145頁中欄。
    1 [漢]班固《漢書》2208頁。
    1 [北齊]魏收《魏書》2464頁。
    2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324頁。
    3 周紹良主編《唐代墓誌彙編》1442頁。
    1 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67~68頁。
    2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368頁。
    3 吴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一輯133頁(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亦誤作“厥”,當正。
    4 葉玉英《二十世紀以來古文字構形研究概述》,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二輯,48~76頁,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1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40頁。
    2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77~79頁。
    3 學界一般簡稱《玄應音義》。
    4 學界一般簡稱《慧琳音義》。
    5 學界一般簡稱《可洪音義》。
    6 另有中華書局1985年影印出版的《原本玉篇殘卷》,但根據蘇芃《原本〈玉篇〉殘卷國内影印本述評》一文(載《中國典籍與文化》2008年4期),此影印本有殘脱,其中的清人轉抄部分錯誤也較多,而《續修四庫全書》本則完全據唐寫本影印,是原本《玉篇》國内目前最好的影印本,所以本文使用《續修四庫全書》本。
    1 裘錫圭以爲“俯”初文,參《古文字論集》45頁。
    2 參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374~375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3 參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375~378頁。
    4 分别參見《戰國古文字典》237、244頁。
    5 參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載《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163頁;又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258頁。
    6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360頁。
    7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613頁。
    1 參裘錫圭《甲骨文所見的商代五刑——並釋“(兀刂)” “(豖刂)”二字》,收入《古文字論集》,210~215頁。
    2 參陳劍《釋〈忠信之道〉的配字》,載《中國哲學》編委會、煙臺大學國際簡帛研究中心主辦《國際簡帛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六期,2002年12月。此處據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網站2008年2月20日所發文。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87頁。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217頁;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72頁。
    2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87頁。
    3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217頁;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445頁。
    4 此條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5 參陳劍《說“安”字》,原載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言學論叢編委會》編《語言學論叢》第三十一輯,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07~123頁。
    6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91頁。
    1 此處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2 參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收入《古文字論集》,176頁。
    3 參陳劍《釋造》,載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一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又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76頁。
    4 參裘錫圭《釋“尌”》,收入《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189~194頁,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版。
    1 參陳劍《甲骨文舊釋“眢”和“(幾血)”的兩個字及金文“(?)”字新釋》,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177~233頁。
    2 參張政烺《中山王(?)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231頁,中華書局1979年版。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132頁。
    4 參裘錫圭《戰國璽印文字考釋三篇》之三《釋“絲”及從“絲”諸字——“(?)”、 “臠”、“戀”、 “(?)”》,收入《古文字論集》,473~479頁。
    5 此處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1 參唐蘭《釋(?)》,《殷墟文字記》6~10頁,中華書局1981年版;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60頁。
    2 參《甲骨文字詁林》220~223頁。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156頁。
    4 參李守奎《〈說文〉古文與楚文字互證三則》,載《古文字研究》24輯,468頁,中華書局2002年版。
    1 參《說文新證》上冊475頁。
    2 此處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3 參林澐《讀包山楚簡札記七則》,原載《江漢考古》1992年4期;又收入《林澐學術文集》,21頁。
    4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28頁。
    5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286頁。
    6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10頁。
    7 參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171頁。
    1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140、469頁。
    2 參裘錫圭《說“以”》,收入《古文字論集》106~110頁;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40頁;陳劍《殷墟卜辭的分期分類對甲骨文字考釋的重要性》,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335頁。
    3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222頁“流”字條。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29~130頁。
    1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2648頁中欄。
    2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1699頁,影印宋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 該書卷二以《四部叢刊》續編本配補。本文一般使用通行本《龍龕手鏡》,必要時參考《四庫全書》本和《四部叢刊》本。
    1 參姚永銘《俗字研究的幾個問題》,載《古漢語研究》2003年3期。
    1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 下冊200~201頁。
    1 [宋]孔平仲《珩璜新論》39頁下欄,《珩璜新論·嬾真子錄》合編本,上海書店1990年版。
    2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99頁,文灝點校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版。
    3 [清]趙翼《陔餘叢考》976頁,商務印書館1957年版。
    1 參高亨等《古字通假會典》508~509頁,齊魯書社1989年版。
    2 “乙”旁可作“乚”形,如“礼”本從“乙”,變從“乚”。
    3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527頁“糾”字條。
    4 參《敦煌俗字研究》下編79頁。
    1 此字《名校》徑錄作“虳”而無說(405A),不妥。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42~143頁。
    3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227頁。
    4 參《敦典》284頁“男”字、508頁“勇”字、509頁“湧”字。
    1 “功”俗作“(工刀)”乃是偏旁訛混,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以爲改换形旁(167),非是。
    1 參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横家書》77頁注11,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2 參張小豔《敦煌書儀語言研究》227頁,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1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438頁。
    2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1831頁,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 [晉]陳壽《三國志》1344頁,中華書局1982年版。
    1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195頁。
    2 此字《樓蘭出土簡紙文書集成》不識,郝茂《樓蘭漢文簡紙文字歧釋的成因》一文(載《西域研究》2003年1期)釋作“氏”,是也。
    1 [宋]洪适《隸續》393頁上欄,影印洪氏晦木齋刻《隸釋·隸續》合編本,中華書局1986年版。
    2 此字《隋彙》誤錄作“鄒”。《碑》在“邸”字下收有此字形(74),是也。
    1 [清]王昶《金石萃編》卷三十四2頁下半頁上欄。
    2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286頁上欄。
    1 參王力《漢語語音史》261頁、270頁。
    1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627頁上欄。
    2 羅國威《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104頁,中華書局2001年版
    3 卷一二52頁上半頁。
    1 參何華珍《日本漢字和辭彙研究》74頁,浙江大學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
    1 如75頁“(殹口)”字下、83頁“摯”字下、100頁“躧”字下等。
    2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1283頁下欄。
    1 [北齊]魏收《魏書》513頁。
    2 [清]范壽銘《循園古冢遺文跋尾》卷三6頁下半頁,《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38冊23頁下欄。
    1 字形見[日]梅原清山編《唐楷書字典》47頁,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年版。
    2 “宜”篆文作“(?)”,隸定作“(?)”,“空”亦可能是“(?)”之變。
    1 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2 參季旭昇《説文新證》上冊67頁。
    3 [唐]杜佑《通典》2307頁,中華書局1988年版。
    1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編《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8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2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142頁注③,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3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8頁。
    4 參李樂毅《簡化字源》57頁;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53頁。
    5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111頁,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6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編《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21頁。
    1 施謝捷《古璽複姓雜考(六則)》,王人聰、游學華編:《中國古璽印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35~36頁,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0年。
    2 參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259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3 參李樂毅《簡化字源》112頁,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62頁。
    4 如魏元謐墓誌“皇矣締構”作“(?)” (《北圖》4/158),魏元暉墓誌“遘疾薨於位”作 (《北圖》5/118),《可洪音義》 “壤”或作“(?)” (59/871A),“攘”或作“(?)”(60/595B),亦皆是“襄”訛作“衰”。
    1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1231頁下欄。
    2 [清]董誥等《全唐文》3257頁下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 參王力《漢語語音史》191頁。
    1 參沈培《從西周金文“姚”字的寫法看楚文字“兆”字的來源》,收入張光裕、黄德寬主編《古文字學論稿》,323~331頁,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2 參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70頁。
    1 此字《隋彙》誤錄作“禂”,而《補遺》(157A)、《新出》(447)錄作“禍”,《碑》“禍”字下亦收此字(294),並是也。
    2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405頁。
    3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168~169頁。
    1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編132頁。
    2 [唐]魏徵等《隋書》1745頁,中華書局1973年版。
    3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40~148頁。
    4 [清]顧靄吉《隸辨》卷六,199~241頁。
    5 趙平安《隸變研究》70~72頁。
    1 參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236頁;劉釗《古文字構形學》340頁。
    2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112頁“弄”字條、481頁“筭”字條。
    3 此處據《古文字形體源流研究》聽課筆記。
    4 以上字形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175頁。
    5 同上注。
    1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53頁。 “弋”,俗作“鳶”,證據不足,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95~108頁。
    2 以上二例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34頁。
    3 以上二例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1頁。
    4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299頁。
    1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1435頁。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31頁。
    3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287頁、603頁。
    1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1883頁中欄。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00頁。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01頁。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01頁。
    3 參陳劍《金文“彖”字考釋》,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260頁。
    1 張幼輝、孟梅《房彦詡墓誌考》,載《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3期。
    1 [宋]王觀國《學林》322頁,中華書局1988年版。
    2 吴鋼主編《全唐文補遺》第三輯313頁,三秦出版社1996年版。
    3 周紹良、趙超主編《唐代墓誌彙編續集》1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 參李樂毅《簡化字源》134頁;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65頁。
    2 參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72~73頁。
    3 前四例參蔣冀騁《評〈漢語俗字研究)》(《古漢語研究》1996年4期)、張桂光《俗文字學與傳統文字學、現代漢字學接軌略說》(載《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167頁,商務印書館2006年版)。後二例參李樂毅《簡化字源》96頁、164頁;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59頁、69頁。
    4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677頁。
    1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17頁。
    2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53頁。
    1 參陳劍《說慎》,收入《甲骨金文考釋論集》39~53頁。
    2 質爲質部,折爲月部,古音比較接近,古書中也有相通的例子,參高亨等《古字通假會典》569頁“質與哲”條。
    3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929頁;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05頁。
    1 參[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502頁下欄。
    1 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515頁。
    1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40頁。
    2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59頁。
    3 參趙平安《隸變研究》7頁。
    1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35頁。
    1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205~206頁。
    2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124頁。
    3 參[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389頁上欄。
    4 劉說參《金文詁林》5217頁,于說參《甲骨文字釋林》136頁。
    5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53~154頁。
    6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1024頁。
    7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111頁“專”字條和380頁“惠”字條。
    1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68頁。
    2 參[清]顧靄吉《隸辨》226頁上欄。
    3 參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70頁。
    1 參唐蘭《壽縣所出銅器考略》,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論集》,19頁。
    2 參《傳抄古文字編》“前言”4頁。
    3 參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20頁;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29頁。
    1 參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29頁。
    1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546頁。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23頁,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21頁。
    3 《彙編》(134)、《洛陽》(64)皆照錄原形而不識其字,《碑》 “其”字下收此字形(49),是也。
    4 此字《隋彙》誤錄作“祈”,《補遺》錄作“斯” (258B),《碑》 “斯”字下收有此字形(205),並是也。
    5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199頁下欄。
    1 參裘錫圭《文字學概要》139頁。
    2 參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353~354頁;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250、252頁。
    3 參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133頁。
    4 參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100頁。
    5 參《古文字詁林》第六冊32頁。
    1 參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117頁。
    2 參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148頁。
    3 參張富海《漢人所胃古文之研究》131頁。
    4 于省吾以爲“兩”的初文象車轅前部衡上着以雙軶,參于省吾《釋兩》,《古文字研究》第十輯1~9頁,中華書局1983年版;季旭昇以爲從二“丙”,可能就是“丙”的分化字,參《說文新證》上冊617~618頁。
    5 所以“(?)” “兩”一字,《說文》誤分爲二,參于省吾《釋兩》。
    6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113頁。
    1 #12
    1 [唐]房玄齡等《晉書》2004頁,中華書局1974年版。
    2 參劉釗《古文字構形學》219頁。
    3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87頁。
    1 定縣漢墓竹簡整理組《定縣40號漢墓出土竹簡簡介》,《文物》1981年8期。
    2 字形見[日]梅原清山編《唐楷書字典》24頁。
    3 參于豪亮《說引字》,收入《于豪亮學術文存》,74~76頁,中華書局1985年版。
    4 參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1130頁;季旭昇《說文新證》下冊211頁。
    5 參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262頁。
    6 參肖瑜《〈三國志)古寫本用字研究》66頁。
    1 參裘錫圭《新發現的居延漢簡的幾個問題》,收入《古文字論集》,615頁;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217頁。
    1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389頁。
    2 羅國威《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10頁。
    3 參蘇傑《〈三國志)異文研究》43頁。
    1 參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7頁。
    2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409頁。
    1 參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233頁。
    2 此字《洛陽》誤錄作“叉”(167)。
    3 參[清]范壽銘《循園古冢遺文跋尾》卷五1頁上半頁,《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38冊36頁上欄;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卷三18頁上半頁,《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3冊69頁,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版。
    4 [北齊]魏收《魏書》403頁。
    1 [漢]班固《漢書》3485頁。
    2 任乃强《華陽國志校補圖注》534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313頁下欄。
    2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3081頁上欄。
    3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3971頁下欄。
    1 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67頁。
    2 趙幼文《曹植集校注》384頁。
    3 參郭在貽《訓詁學》86~87頁,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 趙幼文《曹植集校注》144頁。
    2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478頁。
    3 劉釗認爲這是變形音化,參《古文字構形學》116頁。
    4 參范韌庵等編《中國隸書大字典》843頁,上海書畫出版社1991年版。
    1 分别見[宋]洪适《隸釋》131頁上欄、100頁上欄。
    2 參曾述忠、儲小旵《〈隸釋〉釋詞》,載《語言研究》2005年2期。
    3 圖版見《北圖》第5冊62頁,不甚清楚,但“害”字上無撇劃基本可以確定。
    4 第一例見《讀書雜志》卷四(191B),第二例見卷五(421A),第三例見卷七(575B),第四例見卷九(927A)。
    5 此字原錄作“日”,拓本作“(?)”,顯然是“月”字。
    6 參王力《漢語語音史》130頁。
    7 同上118頁。
    1 [北齊]魏收《魏書》1229頁。
    2 此字原錄文誤作“官”。
    3 [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42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 [清]趙殿成《王右丞集箋注》16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5 《碑》將字形錄作“(王怱)”,失真。
    6 其演變軌跡尚不清楚,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347頁。
    1 參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良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上集142頁,文物出版社1973年版。
    2 參裘錫圭《〈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讀後記》,收入《古文字論集》,500頁。
    3 黄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1107頁,中華書局1997年版。
    1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126頁中欄。
    2 參《說文·玉部》 “瓊”字下徐鉉按語(10B);高亨等《古字通假會典》52頁。
    3 趙陽陽《洛陽出土北魏墓誌叢札》10頁。
    4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350頁上欄。
    5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1855頁中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 參張小豔《敦煌書儀語言研究》213頁。
    2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366頁中欄。
    3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77頁。
    4 [清]阮元刻《十三經注疏》353頁上欄。
    5 秦選之《匡謬正俗校注》4頁,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6 參吴金華《古寫本〈文館詞林〉文字問題三議》,收入所著《古文獻整理與古漢語研究續集》,269頁,鳳凰出版社2007年版。
    1 參張涌泉《史書俗字辨考五題》,載《語言研究》2004年4期。
    2 原羼入“地”字頭下。
    1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669頁下欄。
    2 參高亨等《古字通假會典》891頁。
    3 [宋]李昉等《太平御覽》3173頁上欄。
    1 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558頁。
    2 “?”亦爲“象”俗書“(?)”之變,參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下編558頁。
    3 “(丰刀)”左旁受“執”俗書類化或變似“圭”形,參上文。
    1 參張小豔《敦煌書儀語言研究》101頁。
    1.徐中舒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中華書局1980年版
    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編》,中華書局1965年版
    3.容庚等編:《金文編》,中華書局1985年版
    4.張頷等:《侯馬盟書(增訂本)》,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5.湯余惠主編:《戰國文字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高明、葛英會:《古陶文字徵》,中華書局1991年版
    7.羅福頤主編:《古璽彙編》,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8.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1994年版
    9.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0.駢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11.容庚:《金文續編》,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版
    12.徐中舒主編:《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四川辭書出版社1985年版
    13.王夢鷗:《漢簡文字類編》,臺灣藝文印書館1974年版
    14.陸錫興:《漢代簡牘草字編》,上海書店出版社1989年版
    15.徐富昌:《武威儀禮漢簡文字編》,臺灣國家出版社2006年版
    16.[清]顧藹吉:《隸辨》,影印清玉淵堂刻本,中華書局1986年版
    17.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綫裝書局2006年版
    1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居延漢簡甲乙編》,中華書局1980年版
    19.侯燦、楊代欣編:《樓蘭漢文簡紙文書集成》,天地出版社1999年版
    20.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編:《吐魯番出土文書》[壹],文物出版社1992年版
    21.上海書畫出版社編:《東晉墓誌十種》,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版
    22.北京圖書館金石組:《北京圖書馆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23.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誌集釋》,《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3~4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版
    24.[清]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25.[清]范壽銘:《循園古冢遺文跋尾》,《石刻史料新編》第三輯38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986年版
    26.洛陽市文物局編:《洛陽出土北魏墓誌選編》,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27.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版
    28.趙超:《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9.侯燦、吴美琳:《吐魯番出土磚誌集注》,巴蜀書社2002年版
    30.王其祎、周曉薇:《隋代墓誌銘彙考》,綫裝書局2008年版
    31.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省洛陽地區文管處:《千唐誌齋藏誌》,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32.秦公:《碑别字新編》,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3.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4.韓理洲:《全隋文補遺》,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
    35.羅新、葉煒:《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中華書局2005年版
    36.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英藏敦煌文獻》(14冊),四川人民出版 社1990~1995年版
    37.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献(34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2005年版
    38.[唐]許敬宗:《文館詞林》,影印日藏弘仁本,日本古典研究會1969年版
    39.[漢]揚雄:《方言》,華學誠等《揚雄方言校釋匯證》本,中華書局2006年版。
    40.[南朝梁]顧野王:《玉篇》,《續修四庫全書》228冊影印本唐寫本殘卷
    41.[南朝梁]顧野王:《玉篇》,影印張氏澤存堂刻《大廣益會玉篇》本,中華書局1987年
    42.[唐]釋玄應:《一切經音義》,《中華大藏經》56冊,中華書局1993年版
    43.[唐]釋慧琳:《一切經音義》,《中華大藏經》57~58冊
    44.[唐]顏元孫:《干禄字書》,影印明拓本,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45.[唐]張參:《五經文字》,《叢書集成新編》35冊影印本
    46.[唐]唐玄度:《九經字樣》,《叢書集成新編》35冊影印本
    47.[日]釋空海:《篆隸萬象名義》,中華書局1995年版
    48.[五代]釋可洪:《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中華大藏經》59~60冊影印高麗藏本
    49.[遼]釋行均:《龍龕手鏡》,影印高麗本,中華書局1985年版
    50.佚名:《龍龕手鏡》,日本影印朝鮮咸化八年增訂本
    51.[宋]陳彭年等:《廣韻》,影印周祖謨校本,中華書局2004年版
    52.[宋]丁度等:《集韻》,影印《宋刻集韻》本,中華書局1989年版
    53.[宋]司馬光等《類篇》,影印“姚刊三韻”本,中華書局1984年版
    54.[金]邢準:《新修玉篇》,《續修四庫全書》229冊影印金刻本
    55.[金]韓道昭:《四聲篇海》,《續修四庫全書》229冊影印明成化本
    56.舊題[明]宋濂:《篇海類編》,《續修四庫全書》229~230冊影印明刻本
    57.[明]章黼:《直音篇》,《續修四庫全書》231冊影印明萬曆刻本
    58.[明]梅膺祚:《字彙》,《續修四庫全書》232~233冊影印明萬曆刻本
    59.[明]張自烈:《正字通》,影印清康熙九年弘文書院本,中國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
    60.[清]吴任臣:《字彙補》,《續修四庫全書》233冊影印清康熙刻本
    61.[清]張玉書等:《康熙字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影印王引之校改本
    62.[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63.周祖謨:《唐五代韻書集存》,中華書局1983年版
    64.[吳]皇家書《急就章》,《中國法帖全集》16冊影印明拓松江本,湖北美術出版社2002年版
    65.洪鈞陶:《草字編》,文物出版社1983~1984年版
    66.劉復、李家瑞:《宋元以來俗字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0年版
    67.王國維:《觀堂集林》,中華書局1959年版
    68.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5年版
    69.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中華書局1985年版
    70.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71.林沄:《林沄學術文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版
    72.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商務印書館1988年版
    73.裘錫圭:《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版
    74.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75.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6.唐蘭:《唐蘭先生金文論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版
    77.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中華書局1996年版
    78.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中華書局1998年版
    79.朱德熙:《朱德熙文集(第五卷)》,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
    80.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1.李圃主編:《古文字詁林》,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版
    82.李家浩:《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3.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84.季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版,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版
    85.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6.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中華書局2004年版。
    87.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岳麓書社2005年版
    88.曾憲通:《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89.劉釗:《古文字考釋叢稿》,岳麓書社,2005
    90.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1.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綫裝書局2007年版
    92.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綫裝書局2007年版
    93.[清]王念孫:《讀書雜志》,影印王氏家刻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94.[清]王念孫:《廣雅疏證》,中華書局2004年版
    95.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岳麓書社1995年版
    96.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97.張涌泉:《舊學新知》,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98.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中華書局2000年版
    99.胡吉宣:《玉篇校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00.蔣禮鴻:《類篇考索》,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01.李樂毅:《簡化字源》,華語教學出版社1996年版
    102.張書岩等:《簡化字溯源》,語文出版社1997年版
    103.周志鋒:《大字典論稿》,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4.余迺永:《新校互注宋本廣韻(增訂本)》,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
    105.蔡忠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現象》,臺灣文津出版社2002年版
    106.歐昌俊、李海霞:《六朝唐五代石刻俗字研究》,巴蜀書社2004年版
    107.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108.鄭賢章:《〈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研究》,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109.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中華書局2005年版
    110.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111.曾良:《隋唐出土墓誌文字研究及整理》,齊魯書社2007年版
    112.鄧福禄、韓小荆:《字典考正》,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3.吕浩:《〈篆隸萬象名義〉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14.吕浩:《〈篆隸萬象名義〉校釋》,學林出版社2007年版
    115.蘇傑:《〈三國志〉異文研究》,齊魯書社2006年版
    116.張小豔:《敦煌書儀語言研究》,商務印書館2007年版
    117.宗福邦等主編:《故訓匯纂》,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
    118.張涌泉主編:《敦煌經部文獻合集》,中華書局2008年版
    119.韓小荆、鄧福禄:《〈可洪音義〉俗字表》,未刊稿
    120.何華珍:《日本漢字和詞彙研究》,浙江大學2003年博士學位論文
    121.韓小荆:《可洪音義研究》,浙江大學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
    122.康聰斌:《隋代墓誌校輯》,南京師範大學2006年碩士學位論文
    123.趙陽陽:《洛陽出土北魏墓誌叢札》,南京師範大學2007年碩士學位論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