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的过程,劳聘关系的“三方”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使他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日益成为和谐社会中突出的社会因素,甚至已经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调整劳聘关系的首要环节劳动合同制度在现实的运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具有现实紧迫性。这一时期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劳聘关系的调整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文章研究的思路始终以劳聘关系的“三方主体”用工单位、劳动者和政府为主要分析对象,采用多种方法试析《劳动合同法》出台对劳聘双方的调整及对其影响为主线,以如何构建和谐劳聘关系为落脚点。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分析从计划时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企业、劳动者和政府职能的分化、演变和发展,使劳聘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多元性和灵活性。这时期颁布的《劳动合同法》更加符合新时期的需要和契合社会宏观和微观经济环境。
     其次,《劳动合同法》侧重保护了弱势劳动者的权益,明确并加重了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失衡的劳聘关系作出及时的调整与平衡。
     第三,试图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用工成本及其竞争力的影响。《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从法律角度为守法经营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护了劳动者的合同法收益,增加了收入,促进了消费,扩大内需,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
     第四,分析了《劳动合同法》对就业的影响,我国有太多的企业处于低端价值链环节上,助长了非正规就业的快速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虽然提供灵活而多样化的就业形式,但也面临着就业质量差、劳动者权益侵害比较严重的问题。《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规范,提高了非正规就业的质量,缩小了与正规就业的收益差距。在短期内会影响低质量的就业,但从长远看,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缓解两大就业群体结构性矛盾。
     最后,和谐劳聘关系构建需要政府调整经济发展的职能角色定位。也需要企业、劳动者除了严格遵守书面契约内的职责与义务,还需要道德、自律、诚信等法律之外的软约束。另外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还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找其他途径从内部调整劳聘冲突与矛盾,增强员工的心理契约。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transition from pla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complication of Enterprise-Laborer-Government relation makes their confliction and contradiction, which hamp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existed labor contract institution lags the need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imple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which protecting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laborers become necessary and significant. The research on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on the labor-employer relation is also significant and necessary in realistic economy and theories of. labor-employer relation.
     The researched route of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Employer -Laborer-Government and the adjust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on labor-employer relations. Drawing series of conclusion as flowing:
     Firstly, put analysis on evolve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of Employer -Laborer-Government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rocess, which makes laborer-employer relation becoming more complex and flexible.
     Secondly, Labor Contract Law focus on protecting labor’s rights, clarifies the liability which enterprise should be assumed for its illegitimately dismissing and terminating labor contract, and adjusts imbalance of labor-enterprise relation.
     Thirdly, Analyzing Labor Contract Law effecting on the cost of the enterprises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ficational analysis. finding that the implement of Labor Contract Law gives a little effect on enterprises abiding Labor Law but gives a biggish effect on the enterprises engaging illegally. What is more, Labor Contract Law provides a just law circumstance for enterprises to compete, vindicates labor’s benefits, and offers a favorable time for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increasing income and consumption.
     Fourthly,Analyzing the effect of Labor Contracted Law on employment. Finding work embarrassment results from the decreasing of normal occup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informal occupation rapidly wich are determined by value fame of the production. Although informal occupation provides flexible and various jobs,but informal occupation is confronted with some questions, for example low income,bad work environment and so on.. Labor Contract Law prescribes dispatched work and part-timers,vindicates informal laborers benefits and improves work quality. It may cut down some informal job at present, but may meliorate employment structural antimomy in undergraduate and countrymen at long view.
     Lastly, it is necessary that Government adjust the role and the oriention i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enterprise and labor comply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and need the selfe-discipline, morality, mutual fidelity and credit to build harmonious labor-employer relations. furthermore, it is also necessary that managers mediate labor-employer conflict and contradiction to build the phychology contract by the wa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引文
1.关怀主编:《中国劳动法讲座》,改革出版社1994年版。
    2.关怀主编:《劳动法学》,群众出版社1983年版。
    3.黄河涛、赵健杰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劳动关系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黄孟复主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3(2005-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版。
    6.莫荣主编:《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7.许涤新主编:《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张彦宁、陈兰通主编:《2007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年版。
    9.赵瑞红主编:《劳动关系》,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陈乃醒、傅贤治主编:《2007-2008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1.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14.黄速建、黄群慧:《现代企业管理—变革的观点》,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15.史探径:《劳动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王全兴:《劳动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7.【美】肯尼斯·约瑟夫·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王闯译,民商法论丛(第8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9.查尔斯。汉迪《未来的工作》,徐康宁等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0.常凯:《劳动关系·劳动者·劳权——当代中国的劳动问题》,中国劳动出版社1995年版
    21.常凯:《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2.常凯:《劳动权论—当代中国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版。
    23.陈佳贵、金碚、黄速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版。
    24.程延圆:《劳动关系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25.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董保华:《劳动关系调整的社会化与国际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高鸿业:《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28.顾建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变动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版。
    29.黄越钦:《劳动法论》,国立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1993年版。
    30.黄越钦:《劳动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3年版。
    31.郎咸平:《郎咸平说:热点的背后》,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32.李景森:《劳动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李彦锐:《中国大陆劳动合同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学劳工研究所硕士论文,民国85年1月。
    34.刘文:《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二人力资本的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5.陆敬波:《劳动合同法HR应用指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陆新之:《中国人为何勤劳却不富有》,东方出版2008年版。
    37.吕政:《2006中国工业发展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38.罗润东:《中国劳动力就业—从转轨经济到知识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9.石美遐:《非正规就业劳动关系研究——从国际视野讨中国模式和政策选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
    40.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1.王一江、孔繁敏:《现代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29。。
    42.王祖强:《劳资关系与员工权益——基于浙江私营企业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43.卫民:《工会组织与劳工运动》台湾空中大学1993年版。
    44.吴宏洛:《转型期的和谐劳动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5.杨燕绥:《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国际比较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年版。
    46.袁方:《劳动社会学》,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年版。
    47.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48.张彦宁、陈兰通:《2005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状况报告》,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49.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0.郑功成、湘泉等主编:《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社会保障》,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年版。
    51.陆敬波:《劳动合同法HR应用指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52.赵瑞红:《劳动关系》,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
    53.郭庆松刘建洲:《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54. ILO(Geneva),“Promoting Employment-Policies Skills Enterprises”, International Labor Conference,2004,pp.55-57.
    55. Joseph S.Lee,“Labor and Social Issues in a Global and Dynamic Word Econnomy”,Dynamics and Diversity: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Seoul,Korea,2004,pp.229-251.
    56. Lepak, DavidP, Snell, ScottA,Virtual HR:“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21st Centur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Fall 98,Vol.8 Issue3
    57. Tadashi Hanami,“The Changing Labor Market: Industrial Relations and Labor Policy”,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IIRA 5th Asia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58. Ronald C. Brown,“Challenge for Regulators: Harmonizing Labor Rights of Contingent Worker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Legal Regulation of Labor Dispatch Nanjing China ,April 2006.
    59. Ulrich Walwei,“Flexibility of Employment Relationships Possibilities and Limits”, IAB Labor market Research Topics 22, 1997.
    60. Russell D. Lansbury,“Emerging Patterns of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IIRA 5th Asia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61. Fujikazu Suzuki,“The Diversification of Employment Patterns in Japan”,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IIRA 5th Asia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62. Chi-Yu Cheng,“A Study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Dispatched Work’and its Impact on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aiWan”, 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IIRA 5th Asia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63. Marius Olivier, George Mpedi,“The Extension of Social Protection to Non-Formal Sector Workers-Experience from SADC, the Caribbean and the South Pacific”,Dynamics and Diversity: Employment Rela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 IIRA 5th Asia Regional Congress), Seoul Korea June 2004.
    64. Paul Lewis,“Legal Aspects of Employment Change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management”, 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1.
    65. Bas Koene, Jaap Paauwe, John Groenewegen,“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mporary Agency Work in Europe”, Erim Report Series Research in Management,October,2004.
    66.【新加坡】郑永年:《规制国家与中国再社会主义化》,《联合早报》,10月7日。
    67.包心鉴:《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文汇报》,2005年7月11日
    68.蔡昉、都阳:《〈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意义、争议与相关政策取向》,《领导之友》,2008年第2期。
    69.蔡昉:《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70.蔡昉:《劳动力成本提高条件下如何保持竞争力》,《开放导报》,2007年2月第1期。
    71.陈晓莉:《劳动先合同义务之责任形态的博弈分析》,《经济经纬》,2007年第3期。
    72.程多生:《〈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必须坚持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73.程延圆:《“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
    74.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5.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76.董保华:《〈劳动合同法〉应起到制度校正的功能》,《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77.樊成伟:《对〈劳动合同法〉立法倾向的经济学分析》,《经济与法》,2008年第10期。
    78.樊刚:《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9.樊刚:《转轨经济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80.高恩胜:《中国非正规就业的法律界定》,《商业文化》,2008年第7期。
    81.高国梁:《论〈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务派遣制度》,《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82.关伟:《企业薪酬激励机制的误区及其完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3期。
    83.郭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合同法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中国劳动》,2005年第12期。
    84.郭庆松:《科学发展观下的我国城乡就业问题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85.国际劳工局:《体面劳动与非正规就业经济》,第90届国际劳工大会报告,2002年。
    86.胡永康:《浅谈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的实践与对策》,《工会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87.黄任民:《农民工及相关问题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双重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88.黄世贤:《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求实》,2005年第12期。
    89.黄维德:《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多元化社会保障》,《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4年第4期。
    90.姜颖:《〈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的修改及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91.蒋学毛:《构建湖南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构想》,《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92.赖燕文:《〈劳动合同法〉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就业与保障》,2008年第8期。
    93.李坤刚:《劳动合同法的抑制与平衡》,《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94.李培志:《试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年第12期。
    95.李新娜:《目前我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及调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6.李洙德:《中共劳工政策与福利制度之研究》,《共党问题研究》,第25卷第2期。
    97.李洙德:《中国大陆劳动合同制——兼论全员劳动合同制》,《百年》1999年9月号。
    98.厉以宁:《民营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10月28日。
    99.梁杰珍、李博:《〈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6期。
    100.梁小民:《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过弱》,新京报,2006年2月13日。
    101.林永基:《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定位》,《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第1期。
    102.罗润东:《也论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兼与蔡昉先生商阙》,《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03.罗双发:《我国劳动关系的变化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第11期。
    104.莫安达:《外资企业劳动关系结构的难点分析》,《人力资源开发》,1997年第5期。
    105.聂杜艳:《浅析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8期。
    106.彭秀清:《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权益》,《法制与社会》,2008年9期。
    107.钱叶芳:《保护不足与保护过度》,《法商研究》,2007年第3期。
    108.石金涛,郑晓涛:《劳动关系紧张的成因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年第9期。
    109.帅萍,罗钢:《劳动合同法促进竞争力》,《上海经济》,2008年第5期。
    110.宋湛:《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不容忽视》,《科学决策》,2006年第5期。
    111.孙宝强:《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开放导报》,2008年第3期;
    112.孙洁:《调整当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理论与政策探讨》,《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5期。
    113.孙立平:《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114.汤耀国:《博奕深化立法公正》,《嘹望》,2007年第27期。
    115.汪洋:《我国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问题及改革思路》,《中国人力资源管理》,2003年第4期。
    116.王红霞:《用开放的眼界解读劳动合同法及其冲击波》,《对外贸易实物》,2008年第12期。
    117.王可忠:《非正规就业劳动者权益缺失及其保护》,《工会论坛》,第13卷3期,2007年5月。
    118.王立成:《劳动关系中的民主》,《工会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5期。
    119.王麦玲:《让失范的劳动关系走向规范》,《中国信息报》2008年3月13日。
    120.王秋峰:《新〈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中国商界》,2008年第1期。
    121.魏小军:《〈劳动合同法〉中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规定对劳资关系的影响》,《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
    122.吴家曦、高剑明:《关于优化民营中小企业参与公平竞争法制环境的调查与思考》,《调研与对策》,2003年第12期。
    123.吴伟:《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的规模估算》,《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1月。
    124.吴云勇:《再论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同步的原因》,《辽东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125.肖林:《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劳动关系规范有序发展》,《贵阳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26.肖仁福:《代价—关于“裸体工资”》,《领导科学》,2002年第7期。
    127.信长星:《论建立现代工资和社会保险制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月刊》,1994年第10期。
    128.许建宁:《完善劳动合同法律责任立法构想》,《中国劳动》,2005年第7期。
    129.杨河清:《协调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30.詹婧:《防范国企劳动关系变迁中的消极路径依赖》,《人力资源开发》,2005年第2期。
    131.张车伟:《〈劳动合同法〉将开启劳动关系的新时代》,《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132.张彦:《非正规就业:理论层面上的社会承认》,《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第10卷第5期,2008年10月。
    133.张再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关系发展模式新探》,《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月刊》,1994年第3期。
    134.赵建:《试论〈劳动合同法〉的特点及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
    135.赵领娣、谢莉娟:《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非正规就业》,《经济论坛》,2007年16期。
    136.赵小仕:《劳务派遣就业与相关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137.周长城:《中外合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探讨》,《经济评论》,2004年第4期。
    138.朱铁壁:《劳动者就业保护权研究》,《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9.杨鹏:《中国社会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中国青年报》,2005年11月16日。
    140.钟伟:《不思改革的中国顶多还有十年好日子》, http://business.sohu.com/20060106/n241295833.shtml
    141.包刚升:《新劳动合同法》拷问企业竞争力, http://bj.163.com/08/0228/15/45Q56UDA0038006L.html
    142.常凯:《劳动合同法》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契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39217010097rw.html
    143.常凯:《劳动合同法是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契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839217010097rw.html
    144.常凯:《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关系调整》, http://hi.baidu.com/pdhr/blog/item/f6b511829a6359bc6c8119ce.html
    145.顾列明:《中国贸易顺差:穷人贴补富人》,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54410.aspx
    146.何京玉:《信息化领路:制造业危机中有转机》,《中国信息化杂志》, http://www.cnii.com.cn/20080623/ca524006.htm
    147.林宁波:《劳动关系辨析》, http://www.studa.net/minfa/070727/17032027-2.html
    148.孙立平:《劳动力价格:打破恶性循环的关节点》, http://finance.qq.com/a/20051031/000601.htm
    149.孙学志:《合同法的局限:一个劳动关系的视角》, http://www.studa.net/minfa/080411/10193175.html
    150.肖仁福:《裸体工资》, http://book.qq.com/s/book/0/11/11999/31.shtml
    151.袁剑:《野蛮的力量》, http://www.xici.net/b6775/d32657459.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