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间佛教”思想是当今大陆和港台汉传佛教界一致推崇的现代佛教理念,但是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却是最多元、最歧异的。要想厘清其中的头绪,需要我们超越现有的局限于文本的诠释模式,去挖掘各个人物思想背后的元问题,也就是说,他当时心中的疑惑是什么?他怎样思考?以及他的结论。只有顺着这个脉搏,我们才能理解他们的思想,并对他们所做努力的当代意义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于印顺法师(1906-2005)来说,这样的思路尤其重要。一方面,他被视为继承太虚大师开创的“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要人物,因此许多学者都将其放在中国近代史的大环境下进行考察;另一方面,他被视为具有现代学术气质的学问僧,他的判教思想被精细地研读着,认为它反映了真实的佛教思想的发展面貌。但是,这些路径都没有抓住印顺法师思想的脉络。笔者的研究,是从印顺法师的角度去思考,沿着他的思路,去发掘其思想的内涵。虽然殊途同归,但是这样的思考方式是首次的尝试,同时也使印顺法师的思想建立在更牢固的基础——个人的真实体悟——之上。
     本论文围绕着两个问题进行。第一章回答的是第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的宗教观念是什么、它的历史传统、以及在近代面临的挑战。只有搞清这些问题,才能对佛教在近代的复兴进行准确的分析,同时对印顺法师所做的贡献进行恰当的评判。笔者认为,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西方传统的宗教观念,应该直面中国人自己的宗教情感,以及近代国人所面临的巨大变局,这样就能把梁启超的佛教思想与太虚大师、印顺法师的旨趣区分开来,那就是,梁启超强调的是佛学的社会改革意义,而后者强调的是佛教的宗教意义。太虚大师的方案仍然企图维持过去的中国宗教传统,而印顺法师却是另外构建了一个新的理论架构,他的观念是,普天之下只有在纯正佛法的教导下,才能实现全人类的最终解脱。
     第二至第四章,是对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架构所做的细致剖析,这也是对第二个问题——印顺法师的体悟——所做的回答。第二章,论述印顺法师对基督教、道教、以及儒家思想的批评,通过这种分析,印顺法师对人类传统的形而上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彻底的否定。第三章,论述印顺法师对纯正佛法的建构。其中,核心命题是缘起性空,中观的知识论和中道的菩萨行是其架构的两足,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印顺法师的这个理论架构不是形而上的,它是出世、入世无碍的,只有时刻有此警醒,才能对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给予正确的掌握。第四章论述印顺法师的理论基础,也就是他从佛法中体悟到的超越意义,它包括对三法印、释尊行解、以及净土观念的与众不同的诠释,这是印顺法师在近代中国文化大变局的背景下,从佛教经典中挖掘出来的,适应当代社会的纯正佛法,它既是对中国传统佛法的批判,也是契理契机的。印顺法师所有的理论探索,都源自于对佛法的这种体悟。
     第五章是本文的总结。笔者认为,根据印顺法师自己的思路,他对形而上的破斥,对“人间佛教”的建构等都是有效的。但关键的问题是,他的这种探索能否成为众多其他佛弟子们的公意,成为他们的行动指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又需要与第一个问题合并起来一并思考,光是强调印顺法师理论的正确性这一个方面,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印顺法师的支持者们应该警醒的问题。同时,现代“人间佛教”思想之所以最多元、最歧异,其原因也在于这里,那就是,人们对宗教的认识是不同的。后续的研究者们应该时刻从这个基点出发,去探寻不同的解决之道,看看这些不同的努力,能否最终改变中国传统的宗教结构。这样,才能最终将中国的现代性路径,清晰地描绘出来。
Humanistic Buddhism is the most popular modern Buddhist theory in the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Whereas, it's doctrinal hermeneutics is also multi-variant and confused. In order to clear up all these differences, we should transcend the textual interpretation, and unearth the Meta-problem of each practitioner. They are:what things made them feel uncertain、the way how did they think、and what conclusion did they arrive at? This is the only right wa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ir theories, and evaluate their contributions in modern society. This method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Yinshun (1906-2005), because his thoughts are misunderstood in two aspects. First, regarded as the inheri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itiated by Taixu, Yinshun's theory is placed under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econdly, treated as a monk scholar of academic methods, his Panjiao System (doctrinal classification) is studied subtly without any suspicion. These two approaches can't grasp what Yinshun real suggests. In my dissertation, I will explore a new angle to follow Yinshun's way of thinking. Although the results maybe the same with other researchers, Yinshun's theory will be placed on a more stable base, which is his real apprehension.
     The dissertation will answer two questions. What is the religious ideas of Chinese people、its history、and the challenge it faced with in the modern history, is the first question. Only when we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it, can we discover the real role Buddhism acted, and the exact contribution Yinshun made. In chapter one, I hold that Chinese religion is quie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Western. We should not be restricted to the concept of Western scholar, and should face up directly to the religious needs of Chinese people. Thus, can we tell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me masters in that rapid changed era. Liang Qichao found out the culture significance of Buddhism, whereas Taixu and Yinshun brought the religious aspect into focus. Taixu attempted to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framework of Chinese religion, which was strongly criticized by Yinshun. He subverted it and reinterpreted 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cepts of traditional Buddhism in order to show his purpose that only this pure Buddhism can achieve the ultimate salvation of Human Being.
     The second question, what Yinshun's comprehension is, will be answered in Chapter Two、Three、and Four. In Chapter Two, the low opinion of Christianity,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s introduced. Through which, Yinshun criticized the metaphysics thinking way thoroughly. Chapter Three will analyses Yinshun's new Buddhism system. The core proposition is Pratitya-samutpada Shunyata. That is to say, all phenomena arise in dependence upon conditions and they have no being of their own and are empty of a permanent self. From this core proposition, a theory of knowledge which is called meditation on the mean, and a practice theory which is called the way of bodhisattva are developed. This Buddhism system is no longer metaphysics. It holds an unhindered opinion between taking part in human community and nirvana character, which means beyond the world. This is the key point of the thought of Yinshun's Humanistic Buddhism, which can distinguish other scholar's humanistic idea. In Chapter Four, I will go deep into the foundation of Yinshun's apprehens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he rapid vari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Yinshun reinterpreted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the Three Seals of Buddha Truth、Jataka (stories) of Buddha Shakyamuni、and the Pure Lan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society. In one hand, it is critical of traditional Buddhism, in other hand, it is accord with the Pure Buddhism and the times. All the doctrines of Yinshun's books, are the expression of this interpretation.
     In Chapter Five, I will make above two questions into consideration. According to Yinshun, his critical of metaphys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Humanistic Buddhism are valid. Whereas it is a big problem how his thoughts would become the public will and the guide line of other Buddhists. So my conclusion is that it is far away from the success of Yinshun if his followers just rest satisfied with the works he has made. The reason why Humanistic Buddhism is multi-variant and confused derives from the different ideas of religion. This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i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The answer of how a new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Religion will be is in that development.
引文
① 高观如:《入佛指南》,上海市佛教协会,上海市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89)第086号,第1,3-4页。
    ② 净慧:《净慧法师在闭营式上的讲话》,《禅》编辑部:《生活禅——第六届生活禅夏令营专辑》,河北佛协虚云印经功德藏,冀出内准字(1999)第A191号,第271页。
    ① 性妙法师(1962-),辽宁省政协委员、庄河市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汉传佛教教务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大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余姚西隐禅寺方丈、大连圣水寺方丈、庄河红崖晓寺住持,禅门沩仰正宗第十世、禅门临济正宗第四十五世、禅门云门正宗第十四世法脉传人。
    ② 《大正藏》,T08,no.235,p.750,a14-15;p.749,b16。
    ③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264页。
    ④ 日常法师(1929-2004),其《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授课录音在大陆十分流行。
    ⑤ 学诚法师(1966-),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法音》杂志主编。
    ① 参见2011年8月26日龙泉寺官方论坛上的《学诚法师与网友问答》。有学员提问:“请教学诚法师,之所以选择《普提到次第广论》作为提供给众多佛学同修的教材,应该是出于某种考虑。古往今来,历代祖师大德们有众多论、疏、钞等著述,请问为何不是其他的论著,比如《大乘起信论》、《大智度论》,等。自感愚钝,请法师慈悲示教!南无阿弥陀佛!”学诚法师答复:“《菩提道次第广论》总摄佛法,次第明晰,特别有系统完整的菩提心修法,能销融宗派诤论,促进佛教界的团结,并且比较契合现代人系统次第的科学思维习惯。可看太虚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序》。”http://forum.longquanzs.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790
    ② 来自大陆、香港以及在英、美、斯里兰卡、日本等国留学的大学生、硕士、博士生等,共208人
    ③ 宽忍编著:《佛教手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1月,第58、76页。
    ④ 释圣严语,参见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学思想》,法界出版社,2000年4月,第6页。
    ⑤ 董平:《近二十年大陆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其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2005年海峡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
    ① 蓝吉富语,参见邱敏捷:《印顺学之薪火相传——昭慧法师访谈录》,《弘誓》第110期,2011年4月。引自官方网站http://www.hongshi.org.tw/magazine.aspx
    ② 江灿腾:《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现代性佛学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4页。
    ③ 黄夏年:《关于“人间佛教”的思考》,《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2009年12月,第141页。
    ④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8月,“后记”,第330页。郭文所指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系1988年1月第1版。在2009年1月第2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已有“印顺”词条,介绍了印顺法师的生平及其著作。
    ⑤ 拾文辑:《人间佛教思想资料选编》,《法音》,1984年5月,第31页。
    ① 2013年3月7日,笔者在国家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搜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印顺”、“人间佛教”为标题的文章,所得统计结果。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由清华同方知网开发建设,该数据库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期刊为主,内容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截至2011年6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78种,包括创刊至今出版的学术期刊4600余种,全文文献总量3200多万篇。
    ② 董平:《近二十年大陆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其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2005年海峡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
    ③ 参见释昭慧:《“印顺学”已在成形》,《弘誓》第80期,2006年4月;释传法:《编辑室报告》,《弘誓》第118期,2012年8月。
    ④参见释禅林:《心净与国土净的辩证——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大辩论》,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6年5月。
    ①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3月,第8、15、17页。
    ② 两段引文系永惺长老语,载何建明:《竺摩法师、人间佛教和香港佛教的发展——香港菩提学会会长永惺长老访谈录(下)》,《香港佛教》第554期,2006年7月。引自官方网站http://www.hkbuddhist.org/。
    ③ 参见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uhk.edu.hk/crs/cshb/index.html,及《人间佛教研究丛书》1、2、3,中华书局,2006年12月,2007年9月,2008年9月;《人间佛教研究丛书》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人间佛教研究丛书》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7月。
    ④ 李四龙:《论佛教在西方200年的形象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6页。
    ①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学位论文全文库由北京中科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是目前国内唯一提供国外高质量学位论文全文的数据库,主要收录了来自欧美国家2000余所知名大学的优秀博硕士论文,目前中国集团可以共享的论文已经达到405506篇,涉及文、理、工、农、医等多个领域。笔者检索“印顺”、“当代佛教”等论文的时间是2012年10月。
    ② Po-Yao Tien,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Integral Studies,1995.
    ③ William P. Ch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6。
    ④ Jacqueline Ho, University of Calgary,2008。
    ⑤ 张澄基:“序”,罗喉罗·化普乐:《佛陀的启示》,参见蔡惠明:《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法音》,1989年12期,第38页。
    ⑥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序”,第4页。
    ⑦ 郭朋:前引书,“后记”,第330页。
    ①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2
    ②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序”,第4页。
    ③ 郭朋:前引书,第108页。
    ① 李嶷:《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1年,第74页。
    ② 李嶷:前引文,第64-65页。
    ③ 李嶷:前引文,第34、48、56、62页。
    ④ 李嶷:前引文,第9页。
    ①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48页。
    ② 方司蕾:《论印顺“人间佛教”的“神圣维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8年,第1-2页。
    ③ 方司蕾:前引文,第3-4页。
    ④ 方司蕾:前引文,第127页。
    ① 有关出世入世,参见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
    ② 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法界出版社,2000年4月,第132页。
    ③ 释昭慧:“昭序”,载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昭序”,第13页。
    ④ 邱敏捷:前引书,第166页。
    ⑤ 邱敏捷:前引书,第51-52页。
    ①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6页。
    ① 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第151、159页。
    ① 江灿腾:《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现代性佛学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24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95页。
    ③ 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太平慈光寺,2008年10月,第172-173页。
    ④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93-94页。
    ① 罗伯特·沙夫:《走进中国佛教:<宝藏论)解读》,夏志前,夏少伟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1-12页。
    ② 罗伯特·沙夫:前引书,第14-15页。
    ③ 罗伯特·沙夫,前引书,第15-16页。
    ④ 李四龙:《论佛教在西方200年的形象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第33页。
    ① 参见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210-213页;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66-73页;蔡惠明:《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法音》,1989年第12期等。
    ②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下),第1127-1128页。
    ③ 所谓标准图谱是指有很多相似的表述,参见李向平:《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1期;刘延刚:《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网络财富》,2009年3月;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21-36页。葛兆光教授在《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一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中批评指出,“根本上来说,都有一个很重要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在看上去对近代佛教史很全面的叙述中,缺乏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自身脉络’,所以研究者事先已经不自觉地接受了过去社会史和政治史对近代史的预设”。《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5期,第136页。
    ① 罗伯特·沙夫,《走进中国佛教:(宝藏论)解读》,第23页。
    ①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3月,第25卷,第246页,“形而上学”词条。
    ② 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608-611页。
    ① 俞吾金:《再谈哲学的元问题》,《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第24-25页。
    ② 俞吾金:《从哲学的元问题谈起》,《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2期,第1-2页。
    ③ 俞吾金:《再谈哲学的元问题》,《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第24页。
    ① 何云:《卷首语·一个元问题》,《佛教文化》,2002年第2期,第2页。
    ② 有关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演变,参见赵匡为:《现行宗教政策法规》,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第405-436页。
    ③ 有关中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参见龚学增:《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第437-487页。
    ① 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导言”,第1-2页。
    ②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452页。有关对欧洲国家信众参与宗教活动的下降趋势研究,参见第454-462页。
    ③ 安东尼·吉登斯:前引书,第435页。
    ④ 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第97-98页。
    ⑤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第454页。
    ⑥ 彼得·伯格等:《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李骏康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中译本序”,第3,22页。
    ① 吕大吉:“序”,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序”,第2-3页。
    ② 牟钟鉴:“序”,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序”,第1页。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第一本高校文科教材应是陈麟书教授的《宗教学原理》(1986),陈麟书:《陈麟书宗教学研究论文集》,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3月,第2页。
    ③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自序”,第8页。
    ④ 牟钟鉴:“序”,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序”,第2页。
    ①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47页。
    ② 吕大吉:前引书,第77页。
    ③ 吕大吉:前引书,第79页。
    ①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80页。
    ② 吕大吉:前引书,“自序”,第5-7页。
    ③ 吕大吉:“序”,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序”,第2页。
    ④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102页。
    ① 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4页。
    ② 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编者序”,第1页。
    ① 牟钟鉴:“序”,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序”,第2页。
    ② 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编者序”,第1页。
    ③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一种“宗教—文化观”的阐释》,李四龙、周学农主编:《哲学、宗教与人文》,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
    ④ 张志刚:《再论宗教—文化观的方法论意义》,李四龙主编:《佛学与国学:楼宇烈教授七秩晋五颂寿文集》,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
    ⑤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一种“宗教—文化观”的阐释》,第287页。
    ⑥ 张志刚:前引文,第297页。
    ⑦ 张志刚:前引文,第299-300页。
    ① 张志刚:《宗教学是什么?——一种“宗教—文化观”的阐释》,第301页。
    ② 郑杭生、杨敏:《论社会学元问题与社会学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逻辑结构要素和特定历史过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③ 张志刚在“编者序”里解释说,在结稿时因这两部分不够满意而被删减了。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编者序”,第2页。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的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修订版)中,已经补足了这两章的内容。
    ④ 参见叶小文:《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原载《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1-2期),曹中建主编:《中国宗教研究年鉴》(1997-1998),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7月,第1-27页。
    ⑤ 张志刚:《宗教学的形成》,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第240页。
    ① 该书的封面上标有“中美学者合力打造宗教学新教程”一语,在“前言”中也讲到,“希望为在中国高校学习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修读宗教研究课程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希望帮助其他更多的对宗教感兴趣的读者深刻理解宗教在当代文化(东方和西方的)中扮演的角色”。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时事出版社,2006年3月,“封面”,“前言”,第1页。
    ②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第18页。
    ③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前引书,第34页。
    ①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第53-68页。
    ②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前引书,第73-84页。
    ③ 范丽珠:《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韦伯文化,2005,参见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第144页。
    ④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前引书,第149页。
    ① 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社会》,2008年第6期。
    ② 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③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
    ④ 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中国与宗教的文化社会学》,时事出版社,2012年10月。
    ⑤ 吕大吉:“序”,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序”,第5页。
    ⑥ 卓新平:《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新思想》,《中国宗教》,2003年第5期,第19页。
    ① 牟钟鉴:《探索宗教——一个研究者的心迹》,原载《宗教》,2000年第4期,牟钟鉴:《探索宗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第62-67页。
    ② 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第26-27页。
    ① 牟钟鉴:《中国的社会主义者应该是温和的无神论者》,原载《中国民族报》,2007年1月16日,牟钟鉴:《探索宗教》,第101-106页。
    ② 罗竹风语,参见陈耀庭:《开拓的精神、实在的构建——试评罗竹风同志的宗教学研究》,《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第5页。
    ③ 何光沪语,方立天、何光沪、赵敦华、卓新平:《中国宗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宗教学研究四人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第18页。
    ④ 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92页。
    ⑤ 杨庆堃语,参见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第101页。
    ① 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序”,第3-4页。
    ② 牟钟鉴:《第六章: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牟钟鉴主编:前引书,第338页。
    ③ 张践:《多元宗教信仰与各民族的和谐共生》,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六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第137页。
    ④ 吕大吉、何耀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⑤ 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考陈怀宇:《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以慕维廉<五教通考>为中心》,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本段从该书中的引文,只注明作者和页数。
    ① 陈怀宇,第2页。
    ② 陈怀宇,第3-4页。
    ③ 陈怀宇,第55-56页。
    ④ 陈怀宇,第66-69页。
    ① 陈怀宇,第95、100、65页。
    ② 陈怀宇,第71-72、75页。
    ③ 陈怀宇,第62页。
    ④ 陈怀宇,第100-101页。
    ⑤ 陈怀宇,第102-103页。
    ① 陈怀宇,第112页。
    ② 陈怀宇,第113-115页。
    ③ 陈怀宇,第116页。
    ④ 陈怀宇,第118-119页。
    ⑤ 陈怀宇,第119-120页。
    ① 郑德弟:“中文版序”,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第1卷),郑德弟、吕一民、沈坚译,大象出版社,2001年1月,“中文版序”,第4-6页。
    ② 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第834页。
    ③ 陈怀宇,第114页。
    ④ 陈怀宇,第121页。
    ① 陈怀宇,第151页。
    ② 陈怀宇,第114、76、136页。
    ③ 陈怀宇,第121页。
    ④ 陈怀宇,第163页。
    ⑤ 陈怀宇,第159页。
    ⑥ 陈怀宇,第5页。
    ⑦ 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第831页。
    ⑧ 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考牟钟鉴:《探索宗教》中的有关文章。本段从该书中的引文,只注明作者和页数。
    ⑨ 牟钟鉴:《关于中国宗教史的若干思考》,原载《文化传统辩证·时代与思潮[5]》,学林出版社,1991年10月。
    ① 牟钟鉴,第275页。
    ② 牟钟鉴,第245页。
    ③ 牟钟鉴:《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试探》,原载《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1期。
    ① 牟钟鉴,第248页。
    ② 牟钟鉴,第248-249页。
    ③ 牟钟鉴,第249-250页。
    ④ 牟钟鉴,第250页。
    ① 牟钟鉴,第250页。
    ② 牟钟鉴,第251-256页。
    ③ 牟钟鉴,第257-260页。
    ① 牟钟鉴,第260-264页。
    ② 牟钟鉴,第264-265页。
    ③ 任继愈:《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李申、李劲编:《天人之际——任继愈学术思想精粹》,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8月,第145页。
    ④ 牟钟鉴,第265页。
    ⑤ 牟钟鉴,第265页。
    ⑥ 牟钟鉴,第266页。
    ① 牟钟鉴,第266页。
    ② 牟钟鉴,第266-267页。
    ③ 牟钟鉴,第266页。
    ④ 黑格尔:《黑格尔关于中华帝国的国家宗教》,选自黑格尔:《宗教哲学讲演·特定的宗教》,毕芙蓉、张严、户晓辉、杜娟译,李理校,《世界哲学》,2011年第5期。
    ① 牟钟鉴,第69页。
    ② 牟钟鉴,第245页。
    ③ 牟钟鉴,第265页。
    ④ 牟钟鉴,第333页。
    ① 牟钟鉴,第278页。
    ② 牟钟鉴,第283、69页。
    ③ 牟钟鉴,第279-280页。
    ④ 牟钟鉴,第285、287、291页。
    ⑤ 牟钟鉴,第69页。
    ⑥ 牟钟鉴,第249页。
    ⑦ 牟钟鉴,第278页。
    ⑧ 牟钟鉴,第69页。
    ⑨ 牟钟鉴,第280-281页。
    ⑩ 牟钟鉴,第281页。
    ① 牟钟鉴,第68页。
    ② 参见刘平:《中国秘密宗教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③ 张荣明:《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第27页。
    ② 姚平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宗教史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前言”,第3页。
    ③ 计有:《中国宗教研究:1970年以前英、法、德语文献综合分类目录》、《西语中的中国宗教研究:1980年以前英、法、德语文献综合分类目录》、《中国宗教西语文献:1981年至1990年》、《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第三卷,1991年至1995年》、《中国宗教西语文献第四卷,1996年至2000年》等。姚平主编:前引书,“前言”,第1-2页。
    ④ 姚平主编:前引书,“前言”,第2页。
    ⑤ 姚平主编:前引书,“前言”,第3页。
    ⑥ 姚平主编:前引书,“前言”,第3页。
    ⑦ 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考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时事出版社,2006年3月,简称范丽珠(2006);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简称范丽珠(2010)。本段从上述两书中的引述,只注明简称和页数。
    ① 范丽珠(2010),第4页。
    ② 范丽珠(2010),第15页。
    ③ 范丽珠(2010),第27-37页。
    ④ 范丽珠(2010),第70-83页。
    ⑤ 范丽珠(2010),第172页。
    ① 范丽珠(2006),第74-75页。
    ② 范丽珠(2006),第75-76页。
    ③ 范丽珠(2006),第76页。
    ④ 范丽珠(2006),第82页。
    ① 范丽珠(2006),第79页。
    ② 范丽珠(2006),第82-83页。
    ① 范丽珠(2006),第85-93页。
    ② 范丽珠(2006),第94页。
    ① 范丽珠(2006),第95页。
    ② 范丽珠(2006),第96页。
    ③ 范丽珠(2006),第97页。
    ④ 范丽珠(2006),第96-99页。
    ⑤ 范丽珠(2006),第97-98页。
    ① 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黄山书社,2008年5月,“代序”,第1页。
    ② 范丽珠(2006),第95页。
    ③ 范丽珠(2006),第119页。
    ④ 范丽珠(2006),第170-172页。
    ① 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4月,第626、634页。
    ②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8月第3期,第4页。
    ③ 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第93页。
    ④ 范丽珠:前引文,第96页。
    ① 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第16页。
    ② 有关“中国中心观”的评述,参见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史林》,2006年第6期;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8月第3期。
    ③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224页。
    ④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原载:《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张灏院士七秩祝寿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7年,葛兆光: 《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9月,第72-74页。
    ① 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包胜勇、林倩等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第216-222页。
    ②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72-74页。
    ① 蒋廷敝:《中国近代史》,海南出版社,1994年8月,第24-27页。
    ②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代序”,第35页。
    ③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书》,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中华书局,1986年1月,第558-559
    ① 有关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参见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研究》,黑龙江人们出版社,1992年10月。
    ②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代序”,第26-27页。
    ③ 冯友兰:《新事论》,罗荣渠主编:前引书,“代序”,第26页。
    ④ 罗荣渠主编:前引书,“代序”,第26页。
    ⑤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99页。
    ⑥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76-80页。
    ①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80-86页。
    ② 葛兆光:前引书,第100-104页。
    ③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86-90页。
    ④ 曹聚仁语,杨书铖:《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司马琪主编:《十家论佛》,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8页。
    ⑤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三,第5页。
    ⑥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75页。
    ①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82-83页。
    ② 葛兆光:前引书,第84-85页。
    ③ 葛兆光认为这是中国人对日本近代佛教的误读。葛兆光:前引书,第87-91页。
    ④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十,第51页。本段引文参考葛兆光:前引书,第92-93页。但因葛著结论处只说到梁启超接受谭嗣同的说法,觉得“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故以梁氏原文予以补充。
    ⑤ 葛兆光:前引书,第94-100页。
    ⑥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十三,第66页。
    ①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100页。
    ② 葛兆光:前引书,第102页。
    ③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代序”,第9-10页。
    ④ 麻天祥、孔祥珍:《梁启超说佛》,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46-47页。
    ⑤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980-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159-163页。
    ⑥ 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代序”,第5页。
    ⑦ 参见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⑧ 参见叶秀山:《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我这几年学习康德哲学的一些体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1月。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100页。
    ② 黄近兴:《梁启超的终极关怀》,杨肃献译,《史学评论》第二期,1980年7月。载王俊中:《救国、宗教抑哲学?——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华严莲社赵氏慈孝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十),第18页。
    ③ 王俊中:《救国、宗教抑哲学?——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华严莲社赵氏慈孝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十),第19页。
    ④ 刘成有:《略论庙产兴学及其对道教的影响——从1928年的一段地方志资料统计说起》,《中国道教》,2004年1月,第51页。
    ① 所谓由于佛教的传入,中印两种文化在中原地区充分融合的观点应该受到重新审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国文化的核心地位并没有受到动摇,这表现在哲学、宗教、美术等各个方面。仅举一例:“汉族艺术家并未奴隶于模仿,而印度健陀罗刻像雕纹的影响,只作了汉族艺术家发挥天才的引火线”。参见梁思成:《佛像的历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第39页。
    ②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105页。陈荣捷教授将这种关系描述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政府都不评断宗教信仰、不干涉宗教行为、不规定宗教信条。”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译,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78页。
    ③ 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9-11页。
    ④ 葛兆光:《孔教、佛教抑或耶教——1900年前后和中国人的心理危机与宗教兴趣》,第109页。
    ⑤ 王德明:《普陀山六十年变迁亲历记》,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省人们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佛教协会编:《东南佛地盛世重光——浙江近现代佛教史料》(浙江文史资料第59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31-37页。作者自1939年到普陀山出家,文章叙述在抗战以前来普陀山进香的香客还是人山人海,抗战期间就很少有香客上山。抗战后,一度兴旺,内战爆发后,又没有香火收入了。改革以后,1980年,香客增至16万,1981年30万,1993年,突破120万。
    ⑥ 张曼涛主编:《民国佛教篇——中国佛教史专集之七》(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6),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2月,第130-145页。
    ① 陈荣捷:《当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译,第71页。
    ② 太虚:《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黄夏年主编:《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406页。
    ③ 太虚:前引书,第407页。
    ④ 刘延刚:《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网络财富》,2009年3月,第179-180页。
    ① 太虚:《新与融贯》,黄夏年主编:《太虚集》,第74页。
    ② 太虚:《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该文排在台湾印顺文教基金会《太虚大师全书》(电子版)第九编《救治》专题下的第三篇。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版《太虚大师全书》将此文删去。“编辑说明”中说,“本书各篇,除明显违背现行政策之外,一般不予改动。个别不妥之处,则略加删改”。该文在大陆可见于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原刊影印),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6年10月,第170卷,第119-124页。互联网:“南普陀在线·太虚图书馆”可以搜到该文。http://www.nanputuo.com/nptlib/
    ③ 太虚:《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原刊影印),第170卷,第120页。
    ① 太虚:《建设现代中国佛教谈》,黄夏年主编:《太虚集》,第322页。
    ② 太虚:《怎样去做军官》,《太虚大师全书》(第26卷),宗教文化出版社,第251-252页。
    ③ 陈卫华:《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以太虚和蒋介石关系的个案研究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4期。
    ① 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第14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49页。
    ③ 印顺:《冰雪大地撒种的痴汉——<台湾当代净土思想的新动向>读后》,载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251页。
    ① 刘成有:《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中国宗教》,2009年第11期,第30-31页。
    ② 葛兆光:《关于近十年中国近代佛教研究著作的一个评论》,《思与言》37卷2期,台北,1999,载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第245页。
    ①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48页。
    ① 《印顺法师略谱》,《附录》,《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二十三卷),第13-14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2页。
    ③ 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第20页。
    ④ 陈撄宁(1880-1969),1949年前大力提倡仙学,创办仙学杂志;1957年任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61年,任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参见李养正:《陈撄宁“仙学”的特征、理论与方法》,《中国道教》,1989年第3期。
    ⑤ 笔者仅见刘成有:《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① 印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127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对照),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563页。
    ③ 学者方面的研究参见高杨、荆三隆:《印度哲学与佛学》,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第。印顺法师也持有此观点,并在多处提到,释氏的立教基本是接受当时的轮回说与解脱说,破除婆罗门教的神我说,参见:《中道之佛教》,《佛法是救世之光》,第98页;《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3-184页;《印度之佛教》,“自序”,第4页等。
    ① 载《现代佛教》,第5卷第5期,民国21年5月10日出版,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103-109页。
    ② 中华书局2009年版《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将这三篇文章删去。笔者参考的是台湾印顺文教基金会网站上(http://www.yinshun.org.tw/firstpage.htm)列载的“导师全集光碟·网路版·我之宗教观”,网站文章标示的页码以正闻出版社,2000年10月新版一刷为准。本文的有关引述,除将繁体字改为简体字外,所有字、词、标点等一律照旧,并以“正闻出版社,第*页”以示区别。
    ③ 资料来源: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福音宣教单。缸瓦市堂就是第一章中介绍的伦敦会于1863年创建的,是现存北京最早的基督教会。
    ① 《牧灵圣经》,中国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苏出准印JSE-0001512号,2007年印制,第3页。
    ② 印顺:《理想中的偶像——耶稣》,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105页。
    ③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79页。
    ④ 印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57页。
    ⑤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84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85-186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87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87-188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91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91-192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95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00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96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01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06-207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10-211页。
    ⑤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13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19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19-220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25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27页。
    ⑤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44页。
    ⑥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50页。
    ⑦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33页。
    ⑧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18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51-253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73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69页。
    ④ 印顺:《佛为救护我们而来》,《佛法是救世之光》,第8-9页。
    ① 印顺:《上帝与耶和华之间》,《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75页。
    ②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75-276页。
    ③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76-278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81-282页。
    ⑤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84-286页。
    ① 印顺:《上帝与耶和华之间》,《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86-288页。
    ② 参见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高观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9月,第6-7页。
    ③ 印顺:《上帝与耶和华之间》,《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92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93页。
    ⑤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91页。
    ⑥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297-300页。
    ⑦ 在《理想中的偶像——耶稣》中,前面有一段论述耶和华是由摩西新创立的,所引《圣经》经文与《上帝与耶和华之间》完全一致,计有《出埃及记》3:13-15,《出埃及记》5:2等,说明印顺法师关于基督教的认识,当时就已经固定下来了。因此,印顺法师虽曾表示过,未编入《妙云集》、《华雨集》中的作品,不论观点的对、错,都是他不要保留的,但笔者认为,它仍具有研究的价值。
    ⑧ 印顺:《理想中的偶像——耶稣》,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105页。
    ① 印顺:《理想中的偶像——耶稣》,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105-108页。
    ② 参见《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8月,第494页;赵沛林、张钧、殷耀的译本,翻译为《圣经次经》;典外文献参见黄根春编:《基督教典外文献——新约篇》。不过《后典》多出的章节共15卷,并不是印顺法师说的16卷,且内容均为旧约时代,没有印顺法师所说的曾有一位印度人向耶稣宣说阿字微妙法门的记录。记录耶稣神迹的《基督教典外文献——新约篇》中,卷数更多,且也未查到阿字法门的记载。印顺法师在该文中透露,他是参考的《圣经百科全书》中的资料。有关耶稣曾到过印度的研究,可参见霍尔跟·凯斯顿:《耶稣在印度》,赵振权、王宽相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5月。
    ③ 印顺:《理想中的偶像——耶稣》,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105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05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109页,引文出自《马太福音》7:23。
    ⑥ 印顺法师在《论三世因果的特胜》一文中,对上帝的爱(即上帝的属性)的矛盾性,也进行了讨论,《佛法是救世之光》,第148-149页。
    ⑦ 方立天:《试论中国佛教之特点》,《方立天文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第441-442页。
    ① 参见《圣经》中文和合本,King James Version, Young Literal Translation, World English Bible。
    ② 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神学辞典》,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内部资料准印证(98)第234号,1999年6月,第697-698页,“505雅威”词条。
    ① 阿巴·埃班:《犹太史》,阎瑞松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6月,第6-15页。
    ② 托利弗·伯曼:《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吴勇立译,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第128页。
    ① 印顺:《我怎样选择了佛教》,《我之宗教观》,第120页。
    ② 牟钟鉴:《探索宗教——一个研究者的心迹》,《探索宗教》,第68-69页。
    ③ 牟钟鉴:前引书,第70页。
    ① 其他四家为儒、墨、名、法。
    ② 葛洪(283-363),是将道教思想哲理化、系统化的思想家,道教神学的奠基人。参见牟钟鉴:《中国道教》,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51-61页。
    ③ 牟钟鉴:《道家与道教同异比较》,《探索宗教》,第352-353页。
    ④ 牟钟鉴:前引书,第357-358页。
    ⑤ 牟钟鉴:前引书,第358-360页。
    ① 牟钟鉴:《道家与道教同异比较》,《探索宗教》,第353页。
    ② 牟钟鉴:前引书,第355-356页。
    ③ 牟钟鉴:前引书,第356页。
    ① 印顺:《华雨集·老子生而白发》,《华雨香云》,第136页。
    ② 印顺:《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佛法是救世之光》,第24-25页。
    ③ 印顺:《华雨集·道教反佛之伎俩》,《华雨香云》,第127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98页。
    ②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0页。
    ③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99页。
    ④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99页。
    ⑤ 印顺:前引书,正闻出版社,第199页。
    ⑥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1页。
    ①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90页。
    ② 笔者长期以来试图找到标记道家逻辑的一种形式上的方法,并曾一度使用过(±1)。但在看到金顺福研究员的《概念逻辑》以后,认为金氏使用太极阴阳图,以区别逻辑运算八(合取符号)的方法,更为可行,更能与西方逻辑衔接。因而采用此法,用以说明即“+”又“一”,并在“+、一”之间互为变化的动态属性。参见金顺福:《概念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第27-29页。
    ③ 印顺:《人心与道心别说》,《我之宗教观》,第98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07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107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98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别说》,《我之宗教观》,第106-111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1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12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13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113-114页。
    ① 印顺:《美丽而险恶的歧途》,《佛法是救世之光》,第20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05-213页。
    ① 印顺:《美丽而险恶的歧途》,《佛法是救世之光》,第21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15页。
    ①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66页。《花夜记》是一本识字图画书,参见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第9-10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68页。
    ③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1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页。
    ①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序”,第3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71-172页。
    ③ 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第14-16页。
    ④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71-172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172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2页。
    ⑦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4页。
    ① 印顺:《华雨集·人之自觉》,《华雨香云》,第123-124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24页。
    ①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14页。
    ② 印顺:《“上帝爱世人”的再讨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248-249页。
    ③ 印顺:《上帝爱世人》,《我之宗教观》,正闻出版社,第196页。
    ④ 印顺:《人心与道心》,《我之宗教观》,第98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我之宗教观》,第100-101页。印顺法师认为,对人心的解读,儒、道不如佛法。在第3章中,将会对佛法的人心解读(唯识)做详细的介绍。
    ② 印顺:《修身之道》,《我之宗教观》,第37-39页。
    ① 印顺:《修身之道》,《我之宗教观》,第4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4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39-41页。
    ① 印顺:《中国宗教的兴衰与儒家》,《我之宗教观》,第21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2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22-23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7-29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30-34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27页。
    ⑦ 印顺:前引书,第29-30页。
    ⑧ 印顺:前引书,第30页。
    ① 印顺:《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我之宗教观》,第28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5页。
    ①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11页。
    ② 高秀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3-4页。
    ③ 印顺:《我怎样选择了佛教》,《我之宗教观》,第120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20页。
    ① 印顺:《中国的宗教兴衰与儒家》,《我之宗教观》,第3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6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别说》,《我之宗教观》,第117-118页。
    ②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对照),第565页。
    ① 高秀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第124页。
    ② 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郭朋研究员的《印顺佛学思想研究》。
    ③ 印顺:《人心与道心别说》,《我之宗教观》,第101页。
    ④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52页。
    ⑤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第108页。
    ⑥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27-29页。
    ① 印顺:《般若经讲记》,“《妙云集》序目”,第1页。
    ② 江灿腾教授亦有同感,他即根据印顺法师《谈入世与佛教》(载《无诤之辩》)一文,来阐释印顺法师庞大著作中的那点微意。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49-53页。
    ③ 印顺:《我怎样选择了佛教》,《我之宗教观》,第121-122页。
    ④ 参见表3-1,有关内容与《印顺法师著作年表》,《附录》,《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第二十三卷)略有出入。表3-1是以出版时间先后排序的,这些文章写作的时间当在出版日期以前。就以排在第五位的《三论宗二谛与中道之研究》来说,发表时的落款是:“20年1月30日,述于闽院寝室”,但发表已是第二年的事了,这很有可能是印顺法师为佛法写作的第一篇文章。表3-1资料来源: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10月;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中国书店,2008年1月。
    ① 印顺:《“不彻底之意义”中的“佛法与不彻底之意义”》,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7卷,第88-89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3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8页。
    ④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4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6-7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3-7页。
    ⑦ 《华雨集》(一)“自序”的落款日期:1989年1月,印顺:《华雨集》(一),“自序”,第2页。
    ⑧ 印顺:《华雨集》(一),“自序”,第2页。
    ① 印顺:《论不立文字》,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7卷,第227-231页。
    ② 印顺:《抉择三时教》,黄夏年主编:前引书,第345-352页。
    ① 印顺:《共不共四句的研究》,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7卷,第457-46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457页。
    ③ 印顺:《真实论》,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68卷,第431-438页。
    ① 印顺法师讲到他创作《抉择三时教》时,即学习太虚大师的融贯手法,对各种异说进行抉择而予以融贯,参见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5页。
    ② 印顺法师在《普陀读经随笔》一文中说,“佛法有佛法之中心,方便有方便之定义”,参见印顺:《普陀读经随笔》,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85卷,第340页。
    ③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5页。
    ①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3-4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18-119页。
    ③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10页。
    ④ 印顺:《震旦三论宗之传承》,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87卷,第178-187页。该文署名哑言,应是印顺法师所说的《三论宗传承考》。
    ⑤ 所指应是日僧凝然的《八宗纲要》,参见印顺:《三论宗风简说》,《佛法是救世之光》,第85页。
    ① 刘常净:《三论宗纲要》,中国佛学院教务部,第15-16页。
    ② 在《中观论颂讲记》中,印顺法师也引用了同样的罗什语句,但顺序不同:“传我业者,寄在道融、昙影、僧睿乎”?同时也认可了昙影的三论思想“相当正确”。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第24页。
    ③ 麻天祥:《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1997年第6期,第109-111页。
    ④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7页。
    ① 昭慧法师也引述了印顺法师的上述表述,但她的解读却是:“这样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路线(文献学研究法,笔者注),并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学者,如印顺导师于武昌佛学院时(1937年),就因为阅读了几位日本学者的著作后,体认到可以历史的角度综观佛学,而不再从横切面看待诸学派和他们的流脉”。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不清晰的。表面的感觉是,印顺法师接受了日本学者的研究方法,实际的意思却是,印顺法师只是因而改变了自己过去的方法而已。在该段文字的后面,昭慧法师将印顺法师的研究方法单列一节来介绍,标题是“印顺导师:以佛法研究佛法”,并认为该方法既具有传统与现代文献学研究之所长,又避其所短。这才是昭慧法师的正确理解。参见释昭慧:《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第34-35,61-79页。对印顺法师自己的论述,也应该照此逻辑分析,否则也会不知所云。参见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
    ② 印顺:《三论宗大旨》,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90卷,第158-164页。
    ③ 印顺法师在这里提到了昙影。
    ① 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第441页。
    ① 印顺:《佛学大要》,《华雨集》(四),第196-197页。
    ② 印顺:《三论宗风简说》,《佛法是救世之光》,第84-93页。
    ③ 印顺:《中观论颂讲记》,第1-4页。
    ④ 印顺:《中论史之研究》,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88卷,第195-199页。
    ① 印顺:《三论宗风简说》,《佛法是救世之光》,第88-90页。
    ② 印顺:《三论宗大旨》,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190卷,第159页。
    ③ 印顺:《三论宗风简说》,《佛法是救世之光》,第93页。
    ④ 印顺:《中观今论》,“自序”,第1页。
    ⑤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9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9页。
    ① 印顺:《中观今论》,“自序”,第1页。讲到其出家以后,曾一度留意唯识,但不久即回归三论宗。
    ②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5-6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页。
    ④ 印顺:《悼念守培上人》,《华雨香云》,第232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233-234页。
    ①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第3-4页。
    ② 印顺:《唯识学探源》,“自序”,第3页。
    ① 释昭慧:《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第24-25页。
    ② 释昭慧:前引书,第265页。
    ③ 印顺:《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无诤之辩》,第2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我之宗教观》,第101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02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03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03-104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我之宗教观》,第104-10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06页。
    ③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7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75页。
    ①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7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76-77页。
    ③ 印顺:《成佛之道》(增注本),第254页。
    ① 印顺:《平凡的一生》,《华雨香云》,第88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47页。
    ③ 印顺:《“法”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第69-70页。
    ④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0页。
    ⑤ 印顺:《大乘三系的商榷》,《无诤之辩》,第84页。
    ① 印顺:《中观今论》,“自序”,第3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48页。
    ③ 印顺:《佛法概论》,第60页。
    ① 印顺:《唯识学探源》,第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4-5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5页。
    ① 印顺:《唯识学探源》,第5-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6-7页。
    ⑤ 印顺:《“法”之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第69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5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7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97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97页。
    ② 印顺:《印度之佛教》,“自序”,第5页。
    ③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24页。
    ④ 印顺:《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佛在人间》,第22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页。
    ② 印顺:《佛法概论》,第105页。
    ③ 印顺:《印度之佛教》,“自序”,第5页。
    ① 印顺:《心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110-11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11-112页。
    ③ 印顺:《佛法概论》,第108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08-109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6页。
    ② 印顺:《佛法概论》,第110-111页。
    ③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2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3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59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3页。
    ④ 印顺:《成佛之道》(增注本),第261-262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262页。
    ②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2页。
    ③ 印顺:《成佛之道》(增注本),第262页。
    ④ 印顺:《悼念守培上人》,《华雨香云》,第233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5页。
    ③ 印顺:《佛法概论》,第164-165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47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45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73-7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81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8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4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5-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9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7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7-8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0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页。
    ③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12页。
    ④ 印顺:《空有之间》,《无诤之辩》,第73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74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75页。印顺法师说:本性空寂,唯绝无戏论者所入;唯此一道而歧途颇多。
    ⑦ 印顺:前引书,第76页。
    ⑧ 印顺:前引书,第72页。
    ⑨ 印顺:前引书,第76页。
    ① 印顺:《空有之间》,《无诤之辩》,第77页。
    ② 印顺:《大乘空义》,《佛法是救世之光》第125页。
    ① 该文刊载在《海潮音》杂志第22卷第3期,应辑录在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第200卷。因未找到该卷,这里引用的是《正信》第12卷第4期上的转载,出版日期已是1946年6月15日,参见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5卷,第108-118页。
    ② 印顺:《佛教是反神教的宗教》,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5卷,第108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08页。
    ① 印顺:《佛教是反神教的宗教》,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第45卷,第108-109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09-118页。
    ① 印顺:《印度之佛教》,“自序”,第4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87页。
    ③ 印顺:《成佛之道》(增注本),第255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56-257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260页。
    ① 印顺:《成佛之道》(增注本),第257-258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58-259页。
    ③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第181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83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183-185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183页。
    ⑦ 印顺:《印度之佛教》,第191页。
    ① 印顺:《印度之佛教》,第192页。
    ② 印顺法师说:佛教内部的犊子部等,与神教的有我论,之所以非有我不可,其理由是完全相同的。参见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42页。
    ③ 印顺:《印度之佛教》,第192页。
    ④ 印顺:《佛法概论》,第24页。
    ⑤ 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40页。
    ⑥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第186页。
    ⑦ 印顺:《印度之佛教》,第219-220页。
    ⑧ 印顺:《佛教史地考论》,第184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11-112页。
    ① 印顺:《印度之佛教》,“自序”,第5页。本论文第135页曾引用过一次,这里给予更加详细的说明。
    ②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2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25-26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7-28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28-29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29页。
    ⑦ 牟钟鉴:“作为一名教外学者,不想干预教内的改革”,《长生成仙说的历史考察与现代诠释》,原载《上海道教》,1999第3、4期,《探索宗教》,第403页。
    ①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4页。
    ②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46页。
    ③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序”,第3-4页。
    ④ 印顺:前引书,“序”,第3页。
    ⑤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1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35页。
    ⑦ 印顺:《中国佛教琐谈》,《华雨集》(四),第100-102页。
    ⑧ 江灿腾教授的观点,参见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150页。
    ⑨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43页。
    ①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43-44页。
    ② 《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一文,首先介绍的就是印度佛教史五期、三系的见解,以此推出“人间佛教”的种种特质,如菩提心,大悲心,空性见等。
    ③ 蒲长春:《印顺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① 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2页。
    ② 吴畏:《社会知识论还是社会认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1月。另一种意见,参见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Epistemology词条和Theory of Knowledge词条,认为两者是相同的表达。
    ③ 印顺:《人心与道心》,《我之宗教观》,第106页。
    ④ 印顺:《佛法概论》,第29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30-3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35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35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36-37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4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44页。
    ①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上),第259页。
    ② 印顺:《佛法概论》,第9页。
    ③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上),第260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60-262页。
    ①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上),第263-264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6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267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68页。
    ⑤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33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38页。这里的菩提心就是“以佛为理想、为目标,立下自己要成佛的大志愿”,自力的意味十分明显。
    ①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46页。
    ② 印顺:《佛法概论》,第70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75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71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72-74页。
    ⑥ 印顺:前引书,第74页。
    ⑦ 印顺:前引书,第77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7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75-79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78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79页。
    ① 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第167-168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59页。
    ③ 印顺:《中观今论》,第2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2页。
    ⑤ 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自序”,第2页。
    ⑥ 印顺:《中观今论》,“自序”,第2页。
    ① 印顺:《方便之道》,《华雨集》(二),第7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5-66页。
    ④ 印顺:《大乘是佛说论》,《以佛法研究佛法》,第111页。
    ⑤ 印顺:《中观今论》,第30页。
    ① 金岳霖:《知识论》,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金岳霖文集》(第3卷),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第2页。
    ② 金岳霖:前引书,第841页。
    ③ 金岳霖:前引书,第3页。
    ④ 金岳霖:前引书,第19页。
    ⑤ 金岳霖:前引书,第3页。
    ⑥ 金岳霖:前引书,第839-840页。
    ① 金岳霖:《知识论》,第10,12页。
    ② 金岳霖:前引书,第11页。
    ③ 金岳霖:前引书,第12页。
    ④ 金岳霖:前引书,第3-6页。
    ⑤ 金岳霖:前引书,第4页。
    ⑥ 金岳霖:前引书,第841页。
    ⑦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0-181页。
    ①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1-18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8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84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2-1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4-15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5-17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8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5页。
    ①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85-189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90页。
    ③ 印顺:《中观今论》,第37页。
    ④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90页。
    ① 印顺:《佛教的知识观》,《佛在人间》,第190-19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92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92-19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198页。
    ⑤ 德尔图良:《护教篇》,涂世华译,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涂世华:“中译本序”,第1页。
    ⑥ 印顺:《金刚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41页。
    ① 印顺:《金刚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42页。
    ②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2
    ① 印顺:《佛在人间》,第23-25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6页。
    ① 参见印顺:《佛法概论》,第13、14章。
    ② 印顺:前引书,第63-6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4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64-65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6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6-6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7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67-68页。
    ⑤ 印顺:前引书,第69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45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6-67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67-68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8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68-69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69-70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70-7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73页。
    ③ 印顺:《佛法概论》,第124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13-117、118-119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17-118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23-124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49-150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50-151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51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52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60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69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70-171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71-174页。
    ③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6页。
    ④ 印顺:《佛法概论》,第120页。
    ① 印顺:《人心与道心别说》,《我之宗教观》,第105页。
    ① 印顺:《佛法概论》,第172-173页。
    ② 印顺:《心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10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04页。
    ④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2页。
    ①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7-9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18页。
    ①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页。
    ① 印顺:《游心法海六十年》,《华雨集》(五),第40页。
    ② 印顺:《心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112页。
    ①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40页。
    ②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54页。
    ③ 印顺:《心经讲记》,《般若经讲记》,第110-111页。
    ④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第6页。
    ①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第2-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5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5-6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6-7页。
    ① 印顺:《以佛法研究佛法》,第7-8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8-9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8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9页。
    ① 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73页。
    ② 龚隽:《近代中国佛学研究方法及其批判》,参阅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67页。
    ③ 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67页。
    ④ 参见印顺:《大乘是佛说》,《以佛法研究佛法》。
    ⑤ 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上),第10页。
    ⑥ 印顺:《佛在人间》,第11页。
    ① 印顺:《佛在人间》,第3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页。
    ① 印顺:《佛在人间》,第3-5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6页。
    ① 印顺:《佛在人间》,第7-8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0页。
    ③ 印顺:《般若经讲记》,“《妙云集》序目”,第2页。
    ① 印顺:《人间佛教绪言》,《佛在人间》,第15页。
    ①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63页。
    ②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3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3页。
    ④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70页。
    ①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2-3页。
    ②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6-11页。
    ①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14-20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11-14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21-22页。
    ①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36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36-37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43-44页。
    ①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47-50页。
    ② 印顺:前引书,第22-23页。
    ③ 印顺:前引书,第23-25页。
    ①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78页。
    ② 印顺:《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净土与禅》,第84页。
    ③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29页。
    ④ 印顺:前引书,第27页。
    ①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27页。
    ②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54页。
    ③ 印顺:《太虚大师年谱》,第349页。
    ④ 印顺:《诤土新论》,《净土与禅》,第11-12页。
    ⑤ 印顺:《念佛浅说》,《净土与禅》,第81页。
    ⑥ 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第126页。
    ① 释传道:《记一位平实的长者》,参见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第274页。
    ②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23-24页。
    ③ 印顺:《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华雨集》(四),第46页。
    ④ 印顺:《佛在人间》,第3页。
    ① 印顺:《性空学探源》,第1-2页。
    ① 印顺:《法海探珍》《华雨集》(四),第48,49页。
    ① 印顺:《悼念守培上人》,《华雨香云》,第234页。
    ② 印顺:《空之探究》,第215页。
    ① 参见路易斯·P·波伊曼:《宗教哲学》,黄瑞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② 路易斯·P·波伊曼:前引书,第51-52页。
    ①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6页。
    ② 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第253页。
    ③ 黑格尔:《宗教哲学讲座·导论》,长河译,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译者序言”,第6页。
    ④ 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219-220页。
    ① 方舟子:《爱因斯坦信上帝吗?——方舟子解读科学史著名谜团》,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第143页。
    ② 印顺:《我之宗教观》,第6页。
    ①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华文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54-157页。
    ②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10页。
    ① 印顺:《净土新论》,《净土与禅》,第13-14页。
    ② 印顺:《平凡的一生》(重订本),第174页。
    ① 引文原注: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妙云集下编之七,台湾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② 引文原注:江灿腾先生在<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一文中,对于太虚和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思想的异同作了详细的考辨,他认为,尽管二人关于人间佛教的思想有很大的不同,但关怀点都是“人乘行果”。参见其书《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新文丰出版社,2001年版,第81页。
    ③ 龚隽:《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中山大学哲学系官网:“在线论文>>师生论文”,http://philosophy.sysu.edu.cn/paper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81,2004年3月13日更新。
    ① 汉思昆的观点,原载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下卷,第1620-1623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参见龚隽:《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
    ② 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第221-224页。
    ③ 江灿腾:前引书,第56页。
    ④ 宣方:《作为方法的印顺:问题意识、诠释效应及其它》,《弘誓》第76期,2005年8月。
    ① 才让:《神圣与世俗——拉扑楞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六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第359页。
    ② 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第465页。
    ③ 印顺:《谈入世与佛学》,《无诤之辩》,第133页。
    [1]印顺:《印顺法师佛学著作全集》(全二十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8月
    [2]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原刊影印),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复制中心,2006年10月
    [3]黄夏年主编:《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补编),北京,中国书店,2008年1月
    [4]《牧灵圣经》,南京,中国南京爱德印刷有限公司,苏出准印JSE-0001512号,2007年印制
    [5]《圣经后典》,张久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8月
    [6]辅仁神学著作编译会:《神学辞典》,上海,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内部资料准印证(98)第234号,1999年6月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3月
    [8]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1]阿巴·埃班:《犹太史》,阎瑞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6月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五版,李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3]安田朴:《中国文化西传欧洲史》,耿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7月
    [4]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月
    [5]彼得·伯格等:《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李骏康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
    [6]才让:《神圣与世俗——拉扑楞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研究》,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
    [7]蔡惠明:《印顺法师的佛学思想》,《法音》,1989年12期
    [8]陈兵、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
    [9]陈方正:《继承与叛逆:现代科学为何出现于西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4月
    [10]陈怀宇:《近代传教士论中国宗教——以慕维廉<五教通考>为中心》,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
    [11]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12]陈麟书:《陈麟书宗教学研究论文集》,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1年3月
    [13]陈荣捷:《现代中国的宗教趋势》,廖世德译,台北,文殊出版社,1987年11月
    [14]陈卫华:《出世与入世:人间佛教的分际——以太虚和蒋介石关系的个案研究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月
    [15]陈耀庭:《开拓的精神、实在的构建——试评罗竹风同志的宗教学研究》,《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
    [16]德尔图良:《护教篇》,涂世华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7月
    [17]董平:《近二十年大陆关于“人间佛教”的研究及其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2005年海峡两岸宗教与社会学术研讨会,2005年10月
    [18]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国回忆录》(第1卷),郑德弟、吕一民、沈坚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1年1月
    [19]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3月
    [20]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中国与宗教的文化社会学》,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年10月
    [21]范丽珠、James D. Whitehead、Evelyn Eaton Whitehead:《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2010年4月
    [22]范丽珠:《西方宗教理论下中国宗教研究的困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3]范丽珠:《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社会》,2008年第6期
    [24]方立天、何光沪、赵敦华,等:《中国宗教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宗教学研究四人谈》,《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5]方立天:《佛教哲学》,长春,长春出版社,2006年1月
    [26]方立天:《试论中国佛教之特点》,《方立天文集(第一卷)——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27]方舟子:《爱因斯坦信上帝吗?——方舟子解读科学史著名谜团》,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8月
    [2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英汉对照),赵复三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
    [29]高观如:《入佛指南》,上海,上海市佛教协会印行,上海市出版局内部资料准印证编号(89)第086号
    [30]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高观庐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9月
    [31]高秀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32]高杨、荆三隆:《印度哲学与佛学》,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
    [33]葛兆光:《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与博士生的一次讨论》,《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5期
    [34]葛兆光:《西潮又东风:晚清民初思想、宗教与学术十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月
    [35]葛兆光:《中国宗教、学术与思想散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9月
    [36]郭朋:《印顺佛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8月,
    [37]何建明:《竺摩法师、人间佛教和香港佛教的发展——香港菩提学会会长永惺长老访谈录(下)》,《香港佛教》第554期,2006年7月
    [38]何云:《卷首语·一个元问题》,《佛教文化》,2002年第2期
    [39]黑格尔:《黑格尔关于中华帝国的国家宗教》,选自黑格尔:《宗教哲学讲演·特定的宗教》,毕芙蓉、张严、户晓辉,等译,李理校,《世界哲学》,2011年第5期
    [40]黑格尔:《宗教哲学讲座·导论》,长河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8年6月
    [41]黄夏年:《关于“人间佛教”的思考》,《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2009年 12月,
    [42]黄夏年主编:《太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43]霍姆斯·维慈:《中国佛教的复兴》,王雷泉、包胜勇、林倩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44]江灿腾:《当代台湾人间佛教思想家——以印顺导师为中心的薪火相传研究论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3月
    [45]江灿腾:《辛亥革命以来的百年现代性佛学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46]蒋廷敝:《中国近代史》,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8月
    [47]金顺福:《概念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
    [48]金岳霖:《知识论》,金岳霖学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编:《金岳霖文集》(第3卷),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49]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
    [50]净慧:《净慧法师在闭营式上的讲话》,《禅》编辑部:《生活禅——第六届生活禅夏令营专辑》,石家庄,河北佛协虚云印经功德藏,冀出内准字(1999)第A191号
    [51]宽忍编著:《佛教手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11月
    [52]李四龙、周学农主编:《哲学、宗教与人文》,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2月
    [53]李四龙:《论佛教在西方200年的形象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54]李四龙主编:《佛学与国学:楼宇烈教授七秩晋五颂寿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年12月
    [55]李向平:《人间佛教的现代转换及其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1期
    [56]李养正:《陈撄宁“仙学”的特征、理论与方法》,《中国道教》,1989年第3期
    [5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
    [58]梁思成:《佛像的历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年6月
    [59]刘常净:《三论宗纲要》,北京,中国佛学院教务部
    [60]刘成有:《佛教现代化的探索——印顺法师传》,台中,太平慈光寺,2008年10月
    [61]刘成有:《略论庙产兴学及其对道教的影响——从1928年的一段地方志资料统计说起》,《中国道教》,2004年1月
    [62]刘成有:《现代性视野中的人间佛教》,《中国宗教》,2009年第11期
    [63]刘成有:《印顺早期的信仰转向及其意义》,《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64]刘平:《中国秘密宗教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65]刘延刚:《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网络财富》,2009年3月
    [66]路易斯·P·波伊曼:《宗教哲学》,黄瑞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67]罗伯特·沙夫:《走进中国佛教——(宝藏论>解读》,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68]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5月
    [69]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70]麻天祥、孔祥珍:《梁启超说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71]麻天祥:《胡适、铃木大拙、印顺禅宗研究方法之比较》,《求索》,1997年第6期
    [72]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郑天星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无神论、宗教和教会》,北京,华文出版社,1991年12月
    [73]牟钟鉴:《探索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月
    [74]牟钟鉴:《中国道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
    [75]牟钟鉴主编:《民族宗教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
    [76]牟钟鉴主编:《宗教与民族》(第六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8月
    [78]牟宗三:《中西哲学之会通十四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78]蒲长春:《印顺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79]邱敏捷:《印顺导师的佛教思想》,台北,法界出版社,2000年4月
    [80]邱敏捷:《印顺学之薪火相传——昭慧法师访谈录》,《弘誓》第110期,2011年4月
    [81]任继愈:《中国哲学与中国宗教》,李申、李劲编:《天人之际——任继愈学术思想精粹》,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8月
    [82]拾文辑:《人间佛教思想资料选编》,《法音》,1984年5月
    [83]释禅林:《心净与国土净的辩证——印顺导师与人间佛教大辩论》,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2006年5月
    [84]释传法:《编辑室报告》,《弘誓》第118期,2012年8月
    [85]释昭慧:《“印顺学”已在成形》,《弘誓》第80期,2006年4月
    [86]释昭慧:《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
    [87]孙立平:《传统与变迁——国外现代化及中国现代化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们出版社,1992年10月
    [88]太虚:《怎样去做军官》,《太虚大师全书》(第26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1月
    [89]托利弗·伯曼:《希伯来与希腊思想比较》,吴勇立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4月
    [90]王俊中:《救国、宗教抑哲学?——梁启超早年的佛学观及其转折》,《华严莲社赵氏慈孝大专学生佛学论文集》(十)
    [91]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1月
    [92]吴畏:《社会知识论还是社会认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11月
    [93]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史林》,2006年第6期
    [94]夏明方:《十八世纪中国的“思想现代性”——“中国中心观”主导下的清史研究反思之二》,《清史研究》,2007年8月第3期
    [95]宣方:《作为方法的印顺:问题意识、诠释效应及其它》,《弘誓》第76期,2005年8月
    [96]杨凤岗:《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97]杨书铖:《梁启超的佛学研究》,司马琪主编:《十家论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98]姚平主编:《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宗教史卷》,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9月
    [99]叶小文:《当前我国的宗教问题——关于宗教五性的再探讨》,《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1-2期
    [100]叶秀山:《一以贯之的康德哲学——我这几年学习康德哲学的一些体会》,《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年1月
    [101]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
    [102]俞吾金:《从哲学的元问题谈起》,《探索与争鸣》,1987年第2期
    [103]俞吾金:《再谈哲学的元问题》,《学术月刊》,1995年第10期
    [104]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980-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
    [105]张曼涛主编:《民国佛教篇——中国佛教史专集之七》(现代佛教学术丛刊86),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2月
    [106]张荣明:《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
    [107]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108]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省人们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浙江省佛教协会编:《东南佛地盛世重光——浙江近现代佛教史料》(浙江文史资料第59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109]郑杭生、杨敏:《论社会学元问题与社会学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逻辑结构要素和特定历史过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0]朱红文:《社会科学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111]卓新平:《当代西方新教神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5月
    [112]卓新平:《讲透“社会主义的宗教论”需要新思想》,《中国宗教》,2003年第5期
    [1]方司蕾:《论印顺“人间佛教”的“神圣维度”》,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8年
    [2]李嶷:《印顺法师佛学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2001年
    [3]William P. Chu, A Buddha-Shaped Hole:Yinshun's Critical Buddhology and the Theological Crisis in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6
    [1]印顺文教基金会官方网站,http://www.yinshun.org.tw/firstpage.htm
    [2]龚隽:《从现代性看“人间佛教”——以问题为中心的论纲》,中山大学哲学系官网,http://philosophy.sysu.edu.cn/papers/ShowArticle.asp?ArticleID=1681,2004年3月13日更新
    [3]学诚法师:《2011年8月26日答复<菩提道次第广论>的问题》,龙泉寺官方网站,http://bbs.longquanzs.org/frame.php?frameon=yes&referer=http%3A//bbs.longquanzs.or g/index.php
    [4]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uhk.edu.hk/crs/cshb/index.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