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问题是困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期望能够提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有效措施。基于此,本文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进行检验与评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观态度及课程效果进行测量,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目标具体化,将其分解成为一系列具体的、可测量的、可操作化的子目标,并以总目标和子目标作为因变量,制定指标体系,考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的具体效果。具体而言,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自变量,以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为因变量,通过数据分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对社会凝聚力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之进行操作化;利用访谈法以及词频分析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以及大学生的主观因素进行维度分析。再利用SPSS、STATA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对二者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凝聚力分为信任感、参与性、公平正义感、责任感以及归属感等五个维度;主观因素分为态度、动机、课外实践活动评价、课内授课方式评价、内容评价等五个维度;课程效果分为两个概论课程、纲要形策以及基础等三个维度。对这些维度的横向相关性、纵向相关性以及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在这些维度上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相关性分析结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因素同其效果的相关系数为0.52,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同社会凝聚力的相关系数为0.49,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因素同社会凝聚力的相关系数为0.94,而且这些相关系数全部在不同显著水平上具有显著性。
     差异性分析结果为:民族、干部、党员、专业、学习成绩、学校性质、独生子女、生源地等大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在社会凝聚力的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显著性差异。干部、党员、专业、学习成绩、学校性质等大学生人口学变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观因素的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显著性差异。学校性质这一变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上有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重点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好于普通院校,普通院校课程效果好于民营高校。从整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变异的解释量为22%,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因素对社会凝聚力变异的解释量为77%,这二者共同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变异的解释量为81%,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观因素作为中介变量进行分析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社会凝聚力变异的解释量为85%。
     根据以上分析结论,从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介体等方面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建议和措施,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Lower effectiveness of-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one of the issues troubling resear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ently. Because of this problem, those researchers have been commit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ping to propose solution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This paper aims to examin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sessing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as well, making the highly abstract and highly general objectives operationalized, with the overall objectives decomposed down into a series of specific, measurable, action-oriented sub-objectives. An index system will be constructed with the overall objectives and sub-objectiv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so as to assess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ecifically,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re treated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social cohe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will be made through data analysis.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researching methods are applied, such as method of literature, used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ocial cohesion, on based of which the concept of social cohesion is being operationalized; and interviewing method and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re also used to analyze dimension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subjective attitudes of students. Then the software of SPSS and STATA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are availabl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s and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bove. The analy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cial cohe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dimensions such as confidence, participation, equity and justice, responsibility and sense of belonging while subjective attitudes into motivation, assessment of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ssess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evaluation, course effectsiveness into three dimensions such as two introductions, 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 situation and policies, and morality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After the analysi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rrelations of these dimensions and the difference analysis in these dimensions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 the final part.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ubjective attitudes of courses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0.52.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social cohesiveness of is 0.49.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ubjective attitudes and social cohesion is 0.94. and the coefficients above are all significant in different levels.
     Differenc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demograhpic variables properties of the students such as nation, cadres, party members, major, academic level, school nature, only child all show differ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ocial cohesion.And variables propertie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cadres and party members, major, academic level.and school nature also show differ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subjective attitudes of the students on the courses.Only school nature show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with the better effectiveness of key univesities than the general universities and better of general universities than the private universitie. On the whole,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an explain 22% of social cohesion vari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ubjective attitudes of students on the political course can explain 77% of social cohesion variation, both of them can explain 81% of social cohesion variation. If subjective attitudes are treated as mediators, the courses can explain as much as the 85% of social cohesion varianc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nd conclusions above, this paper in the final part gives advic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o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educators, educatees and education mediators and this paper also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es.
引文
①江时学:《求是》,《拉美国家重视强化社会凝聚力》,2008年23期。
    ②Torney-Purta, J.,& Schwille, J, Civic Values Learned in School: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0,1986.
    ①徐诚寿,杨宾:《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孔子研究》2006年第6期。
    ②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9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1页。
    ⑤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9月29日。
    ①《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71页
    ②论“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0页。
    ③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载《求是》,1998年,第19期。
    ④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11137889.html
    ⑤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0页。
    ①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87页。
    ②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①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②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1页。
    ①《孟子·公孙丑下》
    ②《论语·为政》
    ①《孟子·离娄上》
    ②《孟子·离娄上》
    ②隋淑芬:《民族凝聚力思想研究》.《孔子研究》,1996年第1期。
    ④《孟子·尽心上》
    ⑤《孟子·离娄上》
    ①鲁迅:《鲁迅选集》第五卷,南腔北调集-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81页。
    ①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第412页。
    入转引自陈剑安:《略论孙中山的民族凝聚思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③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6-1]7页,171-173页。
    ④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⑤孙中山:《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79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38页。
    ②毛泽东:《毛泽东论统一战线》,中国文史出版社.1988年,第35页。
    ③陈国新,谢旭辉,杨浩东:《中共三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④《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7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⑦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0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0-112页。
    ①江泽民:《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1版。
    ③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①孙友忠:《民族凝聚力界定》,《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②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第3期。
    ③周林冲:《浅议社会凝聚力》,《湘潭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④阎光才:《嵌于国家与社会之间:高等教育在社会凝聚中的角色》,《教育展望专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7页。
    ①刘宗碧:《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综述》,《民族研究》1993年第6期。
    ②肖东波,朱永新:《教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④朱永新,杨树兵:《论教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①转引自肖刚:《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民族凝聚力的提高》,《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②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③孔祥文,栾雪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及凝聚力》,《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9期。
    ④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3期。
    ⑤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9日第6版。
    ①陈伟群: 《中华民族凝聚力量化测评指标体系及方法探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徐永其,胡志健:《团队凝聚力的分析与评价》,《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9期。
    ③姚立,黄甲寅,江珩:《班级凝聚力的社会学实证比较研究》,《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
    ④陈朝阳,路文杰,俞会新:《基于群体AHP方法的销售团队凝聚力分析》,《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9期。
    ⑤刘慧珍:《兰州市初中班组团体凝聚力现状调查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2002年。
    ⑥杜宁,张萍,刘娇娜:《影响我国男子甲级排球队团队凝聚力水平的因素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
    ⑦宋翠荣:《高校啦啦队中群体凝聚力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专业,2008年。
    ⑧周成林,章建成,冯琰,陈立新:《北京奥运会对增强沈阳市民凝聚力心理因素的研究》,《体育科学》2006年第10期。
    ⑨章建成、金亚虹、司虎克:《北京奥运会增强国人凝聚力的研究—以上海市成年人为例》,《上海体育学报学报》2008年第4期。
    ①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18页。
    ②余仰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23-129页。
    ③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④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17页。
    ⑤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84页。
    ①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10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549页。
    ③江泽民:《人民日报》,1997年5月26日第1版。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78页。
    ⑤江泽民:《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使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9月28日。
    ⑥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①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9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1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110-111页。
    ③《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5-1586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
    ⑤吴冬梅.李斌雄:《论当代民族凝聚力的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⑥陈立思,《现代化进程的生命线——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2000年5期。
    ⑦《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49页。
    ⑧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①江泽民:《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人民日报》,1990年5月4日。
    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275页。
    ③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④《江总书记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43页。
    ②柏拉图,张子菁译:《理想国》,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③柏拉图,张子菁译:《理想国》,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④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7页。
    ⑤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8页。
    ⑥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页。
    ⑦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69页。
    ⑧柏拉图,张子菁译:《理想国》,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⑨柏拉图,张子菁译:《理想国》,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①胡晓燕:《柏拉图和谐社会观新解》,《理论探索》2006年第2期。
    ②亚里士多德,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②转引自施晓光:《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一个比较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④亚里士多德,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9页。
    ①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17页。
    ②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③涂尔干.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62页。
    ④转引自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⑤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31页。
    ①转引自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②转引自徐薇;《孙中山文化整合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论文.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第18页。
    ①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161页。
    ②转引自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25页。(Mannheim.K.1943. Diagnosis of Our Time[M]P93.London:Kegan Paul Trench.1943)。
    ③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5页。
    ④易益典,周拱熹:《社会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页。
    ⑤转引自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①卢梭,李常山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70页。
    ②转引自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③Lijphart. Are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IV:1971(March) PP.1-14.
    ①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1-72页。
    ②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③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0页。
    ④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8页。
    ①纪娟:《黑格尔民族精神探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期。
    ②周成林,章建成,冯琰,陈立新:《北京奥运会对增强沈阳市民凝聚力心理因素的研究》,《体育科学》2006年第10期。
    ③Noah E. Friedkin. Social Cohesion. Annu. Rev. Sociol.2004.30:409-25.
    ④转引自杨守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2期。
    ④JENSON. J. (1998) Mapping Social Cohesion:The State of Canadian Research. Study no. F/03, Ottawa:Canadian Policy Research Nenvorks.
    ①House of Commons Select Committee on Housing. Planning,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Regions (2004). Social Cohesion. Sixth Report of Session 2003_04. vol.1. London: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The Stationery Office.
    ②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 (2005) Australia's Welfare 2005, cat. no. AUS 65. Canberra:. http://www.aihw.gov.au/publications/aus/aw05/aw05. pdf.
    ③Spoonley. P.. Peace. R., Butcher, A.& O'neill, D. (2005) Social cohesion:A policy and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immigrant and host outcomes.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 No.24 (March).
    ④Revised Strategy for Social Cohesion. Issued at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ocial Cohesion(2004). France, April 27.2004.
    ⑤江时学,http://www.chinavalue.net/media/Article.aspx?Articleld=37002
    ⑤Joseph Chan. Ho-Pong To. Elaine Chan(2006). Re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Developing 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75.
    ①Rath Hulse and Wendy Stone. Social Cohesion.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Exclusion. Policy Studies. Vol.28. No 2.2007
    ②Heyneman.S.P.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ohes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2004.
    ③Stephen P. Heyneman. From the Party/State to Multiethnic Democracy: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in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2000,(22),P173.
    ①Andy Green. John Preston & Ricardo Sabates, Education. Equality and Social Cohesion. Compare. Vol.33. No.4. December 2003.
    ①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②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③萨拜因,邓正来译:《柏拉图:<理想国>》,《河北法学》2007年12期。
    ①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第66页。
    ②萨拜因,邓正来译:《柏拉图:<理想国>》,《河北法学》2007年12期。
    ③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④孙淑英:《美国公民教育政治功能的强化及对我国的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2期。
    ⑤Michael N.Bastedo,《对自下而上管理的反思:以荷兰两所大学的穆斯林学生为例》.教育展望专栏,2007年9月第3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4-35页。
    ⑥Brian L.Heuser:《高等教育中的学术社会凝聚力》,《教育展望专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14页:
    ①刘易斯·科塞.转引自史秋衡,《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凝聚力关系变革分析》.2009教育展望专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第117页。
    ②World Bank. (2002). Constructing Knowledge Societies:New Challenges for Tertiary Education Washington. DC:Author.P23.31.转引自Olena MoiseyenkoLugansk, Ukraine 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Higher Educa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89-104.
    ①人口学变量主要指性别、政治面貌、出生地等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大学生社会凝聚力可能要受到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②吕毅,《北京某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动机现状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23页。
    ③梅丞廷,《不同类型大学生执行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25页。
    ④付海玲,《大学生归因方式、情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年,第38页。
    ⑤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09年.第37页。
    ⑥陈慧,《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26页。
    ⑦罗展鸿,潘献奎:《论专业、性别差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第2期。
    ⑧刘铁明:《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性别差异研究》,《世纪桥》2005年第3期。刘铁明:《关于公共理论课教学的调研报告》,《教学研究》2004年11月。
    ①赵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年,第12页。
    ②赵欣:《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44页。
    ③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09年,2009年,第42-43页。
    ①刘在山,王欣:《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②马杰:《大学生的认识论信念及其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年.第28页。
    ③付海玲:《大学生归因方式、情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年,第21页。
    ④赵欣:《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44页。
    ⑤卜荣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6年,第24页。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09年,第39页
    ⑥季艳萍:《民办与公办高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发展的比较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8年,第16页。
    ①刘永策,李彦,盛国军:《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差异性的实证研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②赵欣:《大学生社会幸福感问卷的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45页。
    ③卜荣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6年,第28页。
    ④梅丞廷:《不同类型大学生执行能力与创造性思维特点的比较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心理学系,2010年,第26页。
    ⑤李水红:《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心理学系,2009年,第52页。
    ⑥付海玲:《大学生归因方式、情感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年,第21页。
    ⑦刘在山,王欣:《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⑧李听,俸娜,闫春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⑨孙永明,钱秋源:《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5期。
    ⑩李昕,俸娜,闫春平:《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①杜喜荣:《论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7月。
    ②邓湖川:《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教育探索》2009年第7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0页:
    ①李军梅:《国企员工心理所有权与任务绩效、关联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②鞠芳辉,万松钱:《家长型领导行为对民营企业绩效及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8年7月。
    ③方俊群等:《农村居民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中介效应的判断与分析》,《中国卫生统计》2008年8月。
    ④转引自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6页。
    ①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修汀本)》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①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①付海玲:《大学生归因方式、情感幸福大事和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2007
    年,第38页。
    ①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8页。
    模型拟合指标标准参照李茂能:《结构方程模式软体Amos之简介及其在测验编制上之应用》,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第250-251页。
    ①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7-78页。
    ②同上,第209页。
    ③同上,第210页。
    ①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2-93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①刘晓明:《视域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62页。
    ②《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③刘晓明:《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65页。
    ④转引自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①刘晓明:《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25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
    ①刘晓明:《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514页。
    ③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④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1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9页。
    ①本刊记者:“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师培训班述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2期。
    ①[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10页。
    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
    ③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2页。
    ①甘阳:《通三统》,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①[英]理查德·普林著,李伟译:《教育研究的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①外部效度是指在多大程度上一个实验的结果能从它自身的被试和实验环境中被扩展到其他的被试和实验环境中去。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②[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42-143页
    [1][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梁栋译:《社会学与哲学》,上海:上海人出版社,2002年。
    [3][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等译:《论教学过程最优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4]柏拉图著,张子菁译:《理想国》,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
    [5][美]布莱恩L.赫泽(Brian L.Heuser):《高等教育中的学术社会凝聚力》,《教育展望专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6]布道,万俊人、姜玲译:《建构世界共同体》,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7]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8]陈涛:《当代国外学校道德教育状况综述》,《政法学刊》2004年8月。
    [9]陈剑安:《试论孙中山的政治素质—兼论孙中山的政治凝聚力》,《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10]陈立思:《现代化进程的生命线——当代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2000年5期。
    [11]陈剑安:《略论孙中山的民族凝聚思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1月。
    [12]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D·P·约翰逊:《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14]戴海琦:《心理与教育测量(修订本)第一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美]戴安娜·克兰主编:《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6][法]迪尔凯姆,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7]《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0]付中欣:《毛泽东民族区域自治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1][美]福山,李宛容译:《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1998年。
    [22]甘阳:《通三统》,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第88页。
    [23]高峰:《世界一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情况透视》,《理论观察》2000年4期。
    [24]黄济:《教学哲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25]黄光国:《社会科学的理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7]何元国:《孔子的“仁”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之比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8]何建华:《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初探》,《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9][美]霍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30]胡晓燕:《柏拉图和谐社会观新解》,《理论探索》2006年第2期。
    [3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2]季羡林,《我看宗教佛教》,《方法》1998年第1期。
    [33][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4][美]劳伦斯·纽曼,郝大海译:《社会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35]黎民,张小山:《西方社会学理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英]理查德·普林著,李伟译:《教育研究的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8年。
    [37]李海,张勉,李博:《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6期。
    [38]李茂能:《结构方程模式软体Amos之简介及其在测验编制上之应用》,台湾:心理出版社,2006年。
    [39]李宗桂:《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哲学研究》1992年3期。
    [40]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4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
    [42]李海,张勉,李博:《组织凝聚力结构与影响因素:案例研究及理论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6月。
    [43]雷莉:《当代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借鉴》,《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年12月。
    [44]刘晓明:《视域融合:心理教育中的价值问题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5]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46]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7][美]刘易斯·科塞,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8][美]刘易斯·A.科瑟,石人译:《社会学思想名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49][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
    [50]罗豪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51][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2][法]卢梭,李常山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5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54]侣咏梅,董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考量》,《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6月。
    [55][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著:《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6]连泽纯:《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理论界》2009年7月。
    [57][德]康德,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
    [58]孔庆榕:《“协调各种利益群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2月。
    [59]孔庆榕,张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2月。
    [60]孔庆榕,鲁开垠:《中华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8月。
    [61]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二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5]《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6]《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8]苗力田:《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69]迈克尔N.巴斯特都(Michael N.Bastedo):《对自下而上管理的反思:以荷兰两所大学的穆斯林学生为例》,《教育展望专栏》2007年9月第3期,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70]孟迎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1][法]莫里斯·迪韦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72][美]摩里·贾诺威茨等,《军人的政治教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73][美]乔纳森·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74]钱民辉:《教育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5]仇立平:《社会研究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7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77][美]乔伊斯·P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78]荣泰生:《AMOS与研究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79][美]萨拜因,邓正来译:《柏拉图:<理想国>》,《河北法学》2007年12月。
    [80][美]塞德曼,刘北成译:《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邵建防,罗骋:《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8月。
    [83]孙友忠:《民族凝聚力界定》,《湖北大学学报》1994年6期。
    [84]施晓光:《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一个比较教育思想史的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85]孙玉兰、徐玉良:《民族心理学》,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86]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
    [87]史秋衡,《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凝聚力关系变革分析》,《教育展望专栏》,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88]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9]陶季邑:《孙中山和邓演达的民族团结思想及其启示》,《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90]涂尔干,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1]田虎伟:《混和方法研究——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一种新范式》,《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1期。
    [92]王家兵:《论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新发展》,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师范大学,2005年。
    [93]王克千:《民族凝聚力与社会价值体系的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3期。
    [94]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95]王威海:《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评述——兼谈其与“和谐社会”的异同》,《理论导刊》2007年2月。
    [96]汪子嵩等:《论希腊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97]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98]魏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光明日报》2007年12月25日,第11版。
    [99]温忠麟:《有中介的调节变量和有调节的中介变量》,《心理学报》2006年第3期。
    [100]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101]肖东波,朱永新等著:《教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102]向辉:《社会团结:从涂尔干到罗蒂——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的悖论及其解决》,硕士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7年。
    [103]肖瑛:《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涂尔干的社会团结思想研究》,《社会》2008年2期。
    [104]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5]徐薇:《孙中山文化整合思想研究》,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6][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3月。
    [108]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9]亚里士多德,颜一、秦典华译:《政治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110]亚里士多德,吴寿彭译:《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111]阎光才:《嵌于国家与社会之间:高等教育在社会凝聚中的角色》,《教育展望专栏》,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2]颜德如:《孙中山“一片散沙”说析》,《广东社会科学》2005年3期。
    [113]杨守建:.《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2期。
    [114]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115]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6]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117]余仰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8]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9]袁阳:《中国传统文化的非整合性及其对现代化的社会负功能分析》,《社会学研究》1991年6期。
    [120]易益典,周拱熹著:《社会学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1]赵荣昌,单中惠:《外国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122]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123]张大可,李劲祥,毛国庆:《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12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5]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3版。
    [126]江泽民:《“论三个代表”》,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
    [12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江时学:《拉美国家重视强化社会凝聚力》,《求是杂志》2008年23期。
    [129]张法琨:《古希腊教育论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130]张创新,刘堂灯:《亚里士多德的和谐社会思想初探》,《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3期。
    [131]张江波:《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其借鉴研究》,《社科纵横》2009年6月。
    [132]周成林,章建成,冯琰,陈立新:《北京奥运会对增强沈阳市民凝聚力心理因素的研究》,《体育科学》2006年10期。
    [133]周林冲:《浅议社会凝聚力》,《湘潭大学学报》1999第2期。
    [134]朱永新,杨树兵:《论教育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135]Andy Green, John Preston and Jan Germen Janmaat.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Review Symposium.Education. equality and social cohesion:a comparative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29. No.2. March 2008. 225-236
    [136]Andy Green and John Preston, 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Recentering the Debate.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76(3&4)。
    [137]Andy Green, John Preston& Ricardo Sabates, Education, Equality and Social Cohesion:a Distributional Approach, Compare. Vol.33, No.4, December 2003.
    [138]Australian Institute of Health and Welfare(2005) Australia's Welfare 2005, cat. No. AUS 65, Canberra:Bhttp://www.aihw.gov.au/publications/aus/aw05/aw05.pdf_.
    [139]Brian L. Heuser.Social Cohesion and Voluntary Association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140]Brian L. Heuser,The Ethics of Social Cohes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141]Denise helly,Social cohesion and Cultural plur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2003 28(1)
    [142]Derek Wilkinson, The Multidimensional Nature of Social Cohesion: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 Attraction, and Neighboring, Am J Community Psychol (2007) 40:214-229
    [143]Elizabeth Oder.Nashville.Tennessee. The Social Cohesion Role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78-88.
    [144]Fernando Rajulton et al. Measuring Social Cohesio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7)80:461-492
    [145]G'erard duhaime et al. Social Cohes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in the Canadian Arctic: From Theory to Measuremen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6:295-317,2004
    [146]Heyneman.S.P.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ohes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2004.
    [147]House of Commons Select Committee on Housing, Planning,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Regions (2004) Social Cohesion. Sixth Report of Session 2003(04), vol.1. London: Office of the Deputy Prime Minister. The Stationery Office.
    [148]Jeong-Dyulee.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Aristotle and Confuciou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2002,3(35)
    [149]Joseph Chan. Ho-Pong To and Elaine Chan. Re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 Developing a Definition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Empirical Research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6) 75:273-302
    [150]Kath Hulse and Wendy Stone, Social Cohesion. Social Capital and Social Exclusion. Policy Studies. Vol.28. No 2.2007
    [151]Lijphart, Arend. Cultural Diversity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IV:1 (March),1971.
    [152]Loris Vergolini, Social Cohesion in Europe:How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Inequality Affect Social Cohesi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Equalsoc Mid-term conference. Berlin. April 11-12,2008
    [153]Lukes,Emile Durkheim:His Life and Work.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154]Mei-Jiun Wu,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dissertation, An assessment of 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in Taiwanese higher education.2000.
    [155]Mitiku Adisu, Rethinking 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in Ethiopia,1941-1994, dissertation, Peabody College of Vanderbilt University,2005.
    [156]Noah E. Friedkin.Social Cohesion.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ume 30,2004.
    [157]N. Clark Capshaw.The Social Cohesion Role of the Public Sector,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53-7
    [158]Olena Moiseyenko Lugansk, Ukraine 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Higher Educa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159]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160]Regina Berger-Schmitt, Considering Social Cohesion i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s: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58:403-428,2002
    [163]Revised Strategy for Social Cohesion. Issued at Strasbourg.Council of Europe. European Committee for Social Cohesion(2004). France, April 27.2004.
    [162]ROLF LARSEN, Lifelong Learning for Equity and Social Cohesion:A New Challenge to Higher Education. European Education. vol.33, no.4, Winter 2001-2002, pp.28-40.
    [163]Spoonley. P., Peace, R., Butcher. A.& O'neill, D. (2005) Social cohesion:A policy and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immigrant and host outcomes, Social Policy Journal of New Zealand, No.24 (March). Pp.85_110.
    [164]Stephen P. Heyneman,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on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Cohesions.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80(4).
    [165]Stephen P. Heyneman and Sanja Todoric-Bebic, A Renewed Sense For The Purposes Of Schooling:The Challenges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Cohesion In Asia. Africa. Latin America. Europe And Central Asia Prospects, vol. ⅩⅩⅩ. no.2, June 2000.
    [166]Torney-Purta. J..&Schwille. J..Civic Values Learned in School: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dustrialized N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0.19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