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射击运动员赛前调控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射击一直是重点的运动项目。但是,射击训练理论的研究,特别是赛前训练控制理论的研究,仍不够深入,相对于目前所取得的成绩,理论研究还是处于滞后的状态。射击运动的赛前训练方面的理论研究还不成系统。本文以运动训练学、系统科学思想的自组织理论、以及脑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问卷调查和测验法,对射击项目赛前训练控制的理论进行探讨,初步构建了一系列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射击赛前中短周期训练竞技状态调控模式。以两个成功的个案对射击赛前训练竞技状态调控模式加以引证。该调控模式涵盖了横向和纵向的因素,以及上下各层次的有关因素。从而使运动训练学的基础理论落实到教练员的计划及其训练安排的实施上。
     本研究以系统科学与控制论的原理阐述了赛前训练的控制原理,并从脑潜能的角度,采用了目前国内先进的α波结构分析技术,运用“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对国家队和广东队多名世界级运动员进行了测量,得出的结论是:
     1、射击运动是属于智能重于体能的项目,人脑潜能的开发在射击训练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水平的关键,要在比赛中创造出好的成绩,必须开展智能竞技能力的训练。本研究运用《学乐先脑状态调控仪》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学乐先脑状态调控仪》比不使用《学乐先脑状态调控仪》对提高优秀射击运动员心智能力(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有更好的促进作用。说明可调动射手大脑α波有规律的形成与仪器同步,从而使射手提高入静与专注能力水平。在使用《学乐先脑状态调控仪》调控后的5分钟和10分钟进行射击,其运动成绩提高明显。表明《学乐先脑状态调控仪》可应用于射击赛前训练中的脑功能状态调节。
     2、采用“高级运动训练状态监控仪”,进行了训练监控和评定的测试,一定程度确立了运动员脑α波活动特点与运动员训练适应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测试结果表明:我国奥运射击选手脑控制水平偏向认知型,具有明显的专项特点。表明运动员的脑α波类型分析可用于运动员竞技状态预报、运动员训练适应趋势分析、运动训练计划合理性分析等。
     3、射击的赛前训练的时间节奏具有专项的特点。本研究调查结果表明:中短期的赛前训练阶段应以30天左右(4~6周)为最适宜。射击优秀运动员最佳状态的最高水平约能保持一周左右时间。射击项目需要提前5~6抵达比赛地点进行适应。
     4、.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最佳负荷调控模式的调查结果表明:大负荷强度训练中,大部分教练员更注重以强度为主,达到量和强度均衡安排的模式。射击项目赛前训练应突出强度为主。最大负荷小周期的时间应安排在强化训练阶段。
     5、调查结果还表明,射击项目在大赛前的中短期赛前训练阶段将参加3~4次的不同等级的热身赛。高强度热身赛应该安排在赛前强化训练阶段的强度强化周。
     6、本研究根据系统科学原理确立了射击训练立体化训练控制的基本理论,并依据这些基本原理和现代运动训练学原理,并通过对国家和地方高级教练员的调查,逐步构建了一套射击运动员中短期赛前立体训练计划的框架结构模式,两个国家和地方射击优秀运动员中短期立体训练计划的范例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射击赛前训练中的最佳竞技状态调控模式。
Shooting has been one of the key sport in China. But the study on theory of shooting training, especially the theory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control, hasn’t been profoundly made in shooting circles, and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shooting comparatively lags the achievements obtained by Chinese shooters up to now. In particular,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in shooting has not yet become systematic.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tends to probe the theory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control for the shooting events, applying sports trainology, theory of self-organization in systematic-scientific ideology and theory of psychology in brain sc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ory of systematic engineering is used to guide the training rules.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by questionnaire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a series of stereoscopic models with practical operatively which control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of middle and short periods are tentatively constructed and the general model for controlling the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of middle and short periods is built up as well. In the dissertation, two successful cases are quoted to support the stereoscopic model for controlling the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hich covers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factors, as well as the related factors in various levels. Therefore, the basic theory of sports trainology can be really applied to coaches’training program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raining arrangements.
     The dissertation elaborates the principles of controlling theory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with the principle of systems theory and cybernetics. In the study of athletes’competitive condition, the analysis technology ofα-wave structure which is advanced in China at present and the“Monitor Instrument of Top Sports Training Condition”are used to measure several world-level shooters in the national Shooting team and the Guangdong Shooting team. The results show:
     1. Shooting is more of an intellective sport than physical.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rain potential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shooting trainings as well as i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To obtain a good performance in shooting competition, we must apply training of intellectual athletic capability.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made by using《Brain Wave Instrument》and not using《Brain Wave Instrument》in this dissertation shows that《Brain Wave Instrument》can help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and intellective capability (concent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eyes and hands) of supernal shooters.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shooter’sα-wave in their brains can be regulated into same pace with the instrument, which leads shooters into highly concentration and stability quickly. Shooting scores increase dramatically after using《Brain Wave Instrument》for 5 to 10 minutes. This proves that the《Brain Wave Instrument》are applicable brain function adjustment in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2. The experiment uses Advanced Sports Training Status Monitor to inspect training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set up a correspondence relationship of shooter brains’α-wave activities and training regulating capability of shooters. Testing result indicate that brain control level of Olympic athletes of our country tends to be cognition type with characteristic of specialty obviously.α-wave type analysis of shooters’brain can apply to athletic status forecast, shooters’training adaptation tendency analysis, reasonable training planning analysis, etc.
     3. Time rhythm of shooting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ossesses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s. Survey in this dissertation shows that appropriate period of middle and short term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should be about 30 days (4~6 weeks). The optimization status of good shooter can last for about one week. For shooting sport, athletes should arrive at competition spot 5 or 6 days in advance.
     4. The investigation of optimization load regulating model for short and middle term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roves that in heavy load intensity training, most of coaches stress on intensity to achieve a balance of volume and intensity.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of shooting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intensity. Large load and short cycle period should be arranged in intensity training stage.
     5. The investigation also shows that it’s better for shooters to attend 3 to 4 times of warm-up competition in different level in short and middle term pre-competition stage before final competition, which needs 6 to 8 days. Intensities warm-up competition should be arranged in intensity week of pre-competition intensity training.
     6. This dissertation builds up a frame model of stereoscopic training for middle and short term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program 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principle of training theory. Examples of middle and short term stereoscopic training programs of national and local excellent shooters put forward in some degree the Regulating and Controlling Model of the best athletic status of pre-competition training.
引文
1葛会忠奥运备战居安思危中国射击“抠”出十大问题中国体育报2007.1.25
    2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322—323
    3哈雷(德国)《国外体育动态》1997年第10期
    
    4 Frank Briggs《Pistol Shooting》Ljungbergs Sweden 1985(笔者译)
    5许小冬《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弟2期
    
    6沈立德《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7石岩,程中平等《射击和射箭运动员夜间训练应用的初步研究》体育科学2000年1月
    8范安辉高水平竞技训练运动负荷调控特征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8月
    
    9王璟夏培玲现代运动训练与恢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0马特维也夫姚颂平译第11届亚运会主题报告选--安排运动训练的原则和规律<体育科学>,1991.6
    
    11徐本力现代竞技运动训练原理的初步探索运动训练学国际论坛台湾辅仁大学2004年10月
    12刘骏比赛性训练是提高训练质量的重要手段中国射击射箭2004.5
    
    13金健秋,杨克新,刘强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辨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1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5过家兴,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5期
    16胡亦海试论《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3期
    17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1999年
    
    18许国志《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19南开庞俊华浅谈训练适应的自组织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8
    
    20李捷《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自主适应控制原理》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23罗伯特,索拉索《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4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
    25罗伯特,索拉索《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26张外安论科学化训练与智能开发湖南体育科学-1989年2期
    28梅磊:《ET-脑功能研究的新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8
    29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
    30李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5
    31田野等.从耗散结构理论着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体育科学,1994.14(2).
    32王文生李军运动训练时间研究综述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9月
    
    33李波,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4月
    34李波运动训练时间信息的分类与调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
    
    
    35张进林《运动训练周期性理论在新赛季中应用的若干思考》体育与科学2000年11月
    36黃建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周期性理论的新动向》体育科研2001年9月
    37马特维也夫《建立大周期运动训练中的模型目标方法》体育科研2004年9月
    38俸晓东等高水平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探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3
    
    39徐本力等《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体育科研2001年12月
    40徐本力《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41李波: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2陈小平训练理念的发展一一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体育科研2006.4
    43王璟夏培玲现代运动训练与恢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
    44何瑛《射击运动员赛前、赛中的信息回避之探讨》青海体育科技2003年6月
    
    45常静春国家射击队教练谈在国家队的体会中国射击射箭2002.4
    46常静春国家射击队教练谈备战奥运心得奥运项目科技文摘2005年1月
    [1]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2]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计划》,台湾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徐本力:《体育控制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吴保良《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版
    [5]黄秉宪:《脑的高级功能与神经网络》科学出版社2000.5
    [6]胡君辰、杨永康:《组织行为学》復旦大学出版社2002.7
    [7]張恒《运动系统科学思想指导射击训练体会》射击射箭论文选编2003年
    [8]弗德里克.薛佛:《双脑双赢》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2
    [9]张浩:《右脑潜能开发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3
    [10]许国志等:《系统科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11]刘淑慧.《系统心理咨询与训练促进射手比赛发挥的研究》.射击射箭运动,1996.
    [12]张英波:《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间协同理论》
    [13]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吴贻刚:《论科学理论向运动训练方法转化》上海
    [14]体育学院博士论文2001.6沈德立:《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
    [15]梁洪波:《儿童全脑潜能开发与全脑型体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上海体育学院
    [16]2003年6月马特维也夫《建立大周期运动训练中的模型目标方法》体育科研2004.9
    [17]董奇陶沙:《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18]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19]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6
    [20]王孝玲:《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1]张忠秋:《运动心理咨询理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0
    [22]吴保良李浩坚:《奥林匹克射击》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3]韩炜:《赛前训练的研究进展》,山东体育科技,1993.5
    [24]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5]刘淑慧:《实用运动心里问答》,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26]石岩:《射击射箭训练新理念》,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版
    [27]张英波:《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
    [28]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毕龙树:《射击》,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1986年版
    [29]姚颂平:《竞技运动理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一司:《射击教学研究》,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31]王新胜,顾玉飞:《竞技心理训练与调控》,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祝世讷:《系统中医学导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版
    [33]刘筠:《奥林匹克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版
    [34]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2
    [35]陈小蓉:《体育创新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01年版
    [36][加]弗兰克.凯尔奇:《信息媒体革命》,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37][美]迈克尔.得图佐斯:《未来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38]芮廷先:《信息科学概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9]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0]丁忠元:《体育心理学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41]曾凡辉,王路德,刑文华等:《运动员科学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年版
    [42]黄如金:《即时头脑风暴》,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
    [43]陈美林:《谋略体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44]高振荣,陈以新:《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120题》,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
    [45]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政策法规司:《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1998年2月版
    [46]华中一:《头脑风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汪玮琳:《运动竞赛学》,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48]尹文刚:《大脑潜能》,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49]徐本力:《体育控制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50]千高原.《心灵自控术》,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年版
    [51]黄香伯:《体育控制理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
    [52]王保成,杨汉雄:《竞技体育力量训练指导》,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53]陈小蓉:《体育科学研究原理与方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4]陈小蓉:《体育战术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王则珊:《终身体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56]宋继新:《竞技教育学》,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版
    [57]颜天民:《竞技体育德意义》,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田麦久:《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与学科建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徐本力:《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B.期刊
    [60]腾兰: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消除射击射箭运动员神经疲劳射击射箭运动1998.
    [61]石岩:射箭运动员比赛中最适宜唤醒水平的研究射击射箭运动1998.4
    [62]王忠敏:关于移动靶出靶前精力集中问题与实践射击射箭运动1999.1
    [63]卢德明:运用激光测试系统对射击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分析研究射击射箭运1999
    [64]任未多: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运动员竞技状态射击射箭运动1999.3
    [65]王安利:射击运动员精神疲劳和视觉疲劳产生的机理和消除方法射击射箭运动
    [66]1999.3徐本力:影响赛前训练效果的时间学因素及其科学调控的研究,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
    [8]许小冬:射击教练员实施心理训练历程回顾射击射箭运动2000.2
    [9]李曦:运动员的过度训练射击射箭运动2000.5
    [10]张新东:射击心理训练应从青少年抓起射击射箭运动2000.3
    [11]谢前乔:兼论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射击射箭运动2000.4
    [12]石岩:射击和射箭运动员夜间训练应用的初步研究射击射箭运动2000.4
    [13]王安利:谈短周期训练射击射箭运动2000.5
    [14]王晓:运动性中枢疲劳、脑机能和竞技状态的跟踪研究射击射箭运动2000.5
    [15]刘淑慧:自强自信自控—以瓦伦达心态走进奥运赛场射击射箭运动2000.6
    [16]谭文安:浅析对赛前焦虑的控制射击射箭运动2001.1
    [17]赵贵生:浅谈射击比赛中的信息回避射击射箭运动2001.2
    [18]石岩等:女子射箭运动员心理镇定性的控制训练,射击射箭运动,1995.6
    [19]德国训练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射击射箭运动2001.3
    [20]徐本力等: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体育科研2001.12
    [21]国外运动员心理训练特点及常用方法射击射箭运动2001.4
    [22]贺承旺:飞碟射击的赛前训练与调控射击射箭运动2001.5
    [23]高水平运动训练周期性理论的新动向射击射箭运动2001.5
    [24]刘淑慧:射击运动员成功路上心理的内适应射击射箭运动2001.6
    [25]刘建和:对“训练负荷应大于比赛负荷”的两点质疑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1
    [26]刘建和:技术、战术、稳定性—训练学研究三大难题及其部分求解之可能性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
    [27]刘建和:关于赛前训练的几个问题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2
    [28]胡亦海:试论运动训练学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3
    [29]胡亦海:现代运动训练基本方法主要特点的多元性比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6
    [30]徐和庆等:想象训练研究现状的分析福建体育科技2001.4
    [31]姚勇:浅谈击剑运动员心理应变能力的训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
    [32]谢红光等:对击剑运动员几项专项心理训练方法的研究湖北体育科技2000.4
    [33]贝恩渤等:对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运动员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的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1
    [34]徐和庆等:用表象训练防止运动能力消退的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35]郭明方等:借助生物反馈对射击运动员实施入静放松训练效果的研究福建体育科技1998.10
    [37]许小冬: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2
    [38]黄航等:赛前训练研究安徽体育科技1997.3
    [39]唐竞成:划分运动训练周期的理论依据:突变论,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11
    [40]王璟、夏培玲:现代运动训练与恢复,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
    [41]宋继新、李如喜:创建运动恢复理论新体系,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6
    [42]崔越莉:恢复理论新说,体育学刊,2004.1
    [43]江孝珠:试论系统科学与竞技运动,福建体育科技,1995.3
    [44]李波:运动训练时间信息的分类与调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45]李波:赛前训练的时间学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6]陈小平:运动训练的基石——“超量恢复”学说受到质疑,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4.12
    [47]熊茂湘:运动训练中运用超量恢复理论的再思考,体育科学,2003.3
    [48]潘德俊:恢复是训练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体育科技,2002.6
    [49]万文君、宋兆梅: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3
    [50]林丽雅、李捷、张莉:高原训练对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影响的神经生物学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
    [51]曹景伟: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流,体育科学,2004.2
    [52]熊焰:运动训练学基本问题探析,辽宁体育科技,2004.2
    [53]李波:运动训练时间学研究现状与展望(综述),运动训练,2004.5
    [54]郑宏伟:耗散结构论在培养运动员竞技能力中的应用,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5]骆建:对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现象与超量恢复原理的审视,中国体育科学,2001.6
    [56]李庆: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思考和讨论,体育科学,2004.6
    [57]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体育学刊,2004.5
    [58]王文生:运动训练时间研究综述,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
    [59]叶羽:论竞技状态,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1.3
    [60]马毅:生物节律(PSI)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比赛中的应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1]黄建国:高水平运动训练周期性理论的新动向,体育科研,2001.9
    [62]吕季东:现代教练员应正确认识周期训练理论
    [63]张世林:运动训练周期性理论在新赛制中应用的若干思考,体育与科学,2001.11
    [64]徐本力: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上)——赛前训练时间调控的科学意义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体育科研,2001.6
    [65]徐本力: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研究(中)——赛前训练时间调控的科学意义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体育科研,2001.9
    [66]徐本力:优秀运动员大赛前竞技状态调控的时间学规律(下)——中短期赛前训练诸训练学因素的时间学特征,体育科研,2001.12
    [67]赵原:运动性疲劳的诊断及其恢复手段,河池师专学报,2001.6
    [68]杨庆玲: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方法初探,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3.2
    [69]刘奎林:大脑潜能的本质特征,理论探讨,2003.6
    [70]孙波: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进展,体育与科学,2005.7
    [71]李建清:对运动训练系统建模理论原则及途径诠释,四川体育科学,2005.6
    [72]孙庆平:竞技运动训练目标的概念与控制系统结构特征的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05.2
    [73]邓成涛: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辽宁体育科技,2004.12
    [74]郗敏:从耗散结构理论看运动训练对人体有序状态的影响,解放军体育学院院报,2004.10
    [75]列.巴.马特维耶夫:建立大周期运动训练中的模型目标方法,首都体育学院院报,2004.9
    [76]孟令英:系统方法论与运动训练,中国学校体育,2004.1
    [77]许琦: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中国体育科技,2003.4
    [78]杨俊:自组织训练法,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1
    [79]李波:运动训练时间信息的分类与调控,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3
    [80]蔡春霞: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介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9
    [81]杨锡让:运动技能学学科现状与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82]南开:基于自组织角度谈训练适应,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8
    [83]刘建中:应激理论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中国学校体育,2005.5
    [84]魏富民: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5.6
    [85]杨通平:对现代运动训练周期的再探讨,山东体育科技,2005.9
    [86]袁清:对散打冠军赛赛前训练模式的探索与评价,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10
    [87]李伟光:优秀男子飞碟运动员李辉九运会赛前训练的调控,上海体育科研,2003.2
    [88]过家兴: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2
    [89]过家兴:体能类项群优秀运动员重大比赛前训练安排的规律(续),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5
    [90]林德华:对现代运动训练负荷的安排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3
    [91]韩丹:关于训练学研究的几点浅见_茅鹏学术研究座谈会书面发言,体育与科学,2006.7
    [92]席玉宝:从超量恢复原理到系统科学原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5
    [93]茅鹏:训练思路探索半世纪记,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12
    [94]徐本力:对负荷量_负荷强度和总负荷的概念_结构体系及科学调控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体育科研,2004.6
    [95]南开:基于自组织角度谈训练适应,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8
    [96]庞俊华:浅谈训练适应的自组织特征,福建体育科技,2005.12
    [97]谢红光:高水平运动员停训后的若干训练适应问题探讨,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3
    [98]唐延林:脑活动的自组织特征研究,2002.5
    [99]范安辉:高水平竞技训练运动负荷调控特征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8
    [100]韩红升:优秀赛艇运动员赛前调控的方法,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9
    [101]崔大林:现代训练的发展趋势及赛前训练,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4
    [102]石岩,何洋,程中平:射击与射箭运动员夜间训练应用的初步研究体育科学2000.1
    [103]李浩坚:射击运动与现代人的个性培养,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1
    [104]宋伯来,宋作本:激光模拟射击训练器械及其射击精度的检测方法,山东体育科,2002.12
    [105]薛国平,杨育兵,罗志中:浅谈射击心理形成,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
    [106]王义夫:体会手枪射击中的呼吸,奥运项目科技文摘,2005.1
    [107]贝恩渤,邓廷楠:目标控制训练法与射击训练,武汉体院学院学报,2000.2
    [108]谭丽宏,陈依华,余琴,李协群:射箭,射击运动员应激时酶活性,血尿素氮变化特点及实用价值,基础研究,2003.5
    [109]谢琼桓: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射击训练,比赛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体育学刊,2005.1
    [110]刘雪梅:心理训练在射击运动中意义和作用,运动心理
    [111]汪伟福:"跨栏定律"在射击训练中的应用训练竞赛,中国学校体育,2004.6
    [112]崔艳华,卢朝阳:模拟射击训练系统的射击与实现,2003.4
    [113]李年红,范云生,关欣:射击运动员的赛前焦虑的研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114]陈昱:高水平射击运动员心理选材指标的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
    [115]谷永勤:谈射击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训练,辽宁体育科技2003.6
    [116]刘淑慧:论射击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的内适应,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
    [117]郭明方,周志宏,何平,黄杰,宁可,范英:对射击运动员训练实施心理与行为医学监测分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7
    [118]黄文英:心理应激对不同人格特质运动员TCD的影响,运动医学,2003.7
    [119]郝芳,刘淑惠:射击运动员的成就动机特点分析,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
    [120]梅磊:《ET-脑功能研究的新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5.8
    [121]李晖,林建:青少年男子手枪运动员心理素质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2.2
    [122]孔云:少年射击选手心理探析,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
    [123]高运良,王保伟:浅析射击运动员常见的几个心理特征,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1
    [124]许小东,吴淮生:中国射击教练员实施的运动心理训练,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2
    [125]郭明方:射击运动员赛前心理应激调控研究,中国体育科技,1999.3
    [126]胡建忠:射击运动员训练中心率测试结果的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12
    [127]周冶,冯兵,李家顺:射击运动员时间知觉与运动水平关系的探讨,湖北体育科技,1994.2
    [128]田麦久《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3
    [129]常静春:国家射击队教练谈备战奥运心得,中国射击射箭,2004.6
    [130]袁守龙:对全社会周期射击赛事制度改革后训练因素变化的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131]何英:射击运动员赛前赛中的信息回避之探讨,青海体育科技,2003.1
    [132]Laslo antal and Ragnar Skanaker《Pistol Shooting》1985
    [133]A.J.Palmer,O.B.E《The International Shooting Union》1980
    [134]Tonino Blasi: Step by step to success the art of skeet shooting,ISSF News 2001.6
    [135]Paul J Werbos《Self-Organization: Reexamining the Basics and An Alternative to the Big Bang》time?
    [136]J.A.Scott Kelso: Dynamic Patterns-The Self-Organization of Brain and Behavior,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1995
    [137]Guy Lewis:《Successful sport management》The Michie Company 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