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新闻媒体生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中国3G建设的大力推进,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将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新的媒体传播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生活娱乐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得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丰富的服务。鉴于桌面互联网产生以来,互联网独特的传播模式和技术特性在新闻传播、信息传播领域乃至日常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掀起了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革命,已经到来的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必将在新的层面、深度和广度上影响人类社会、新闻生产与信息传播环境。
     本研究以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移动媒体为研究对象,对其产生背景、发展现状、媒体形态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介绍移动互联网的相关概念、技术特征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特别以世界领先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提供商日本电信运营商NTTDoCoMo的移动媒体业务发展和战略进行探讨。
     第三章具体阐释我国当前3G和移动互联网大背景下的移动媒体发展,论述关于国内三大运营商主导的移动媒体形式:手机报、手机音频广播、手机电视、手机视频、手机小说等以及广电CMMB媒体的发展,对其传播形式和产业链进行详细阐述分析。第四章介绍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广电系统的移动媒体发展战略。
     第五章阐述移动媒体兴起后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冲击和影响,新闻报道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等。对于当前基于移动媒体平台(包括其主要应用)发生的新闻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揭示其对当下的社会、新闻环境、新闻采编播方式、信息传递方式的主要影响
     第六章2009年末的“手机涉黄”问题和2011年初曝光的“手机流量门”事件折射出移动互联媒体的规制疏漏,本部分以此为切入口分析“三网融合”背景下移动媒体的规制难题,探索新兴媒体的媒介伦理道德问题。。
With the increasingly development of China’s3G technology and MobileInternet,the mobile media based mobile internet had been a new communicationplatform,which will creat a better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us.In mobileinternet,users can hook up to the internet to get the information and sevices they needat any time and anywhere.Like the revolution in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bythe table-Internet, the mobile internet will give more impact to the humansociety,News production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n new level,deepth andwidth.
     This study mainly described China’s mobile media based mobile internet ‘sformation,status of development,and media ecology.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reface of this issue.The second chapter chapter introducethe concept of mobile internet,its technology teatures and its development ininternational and our country,especially stated the first mobile internet serviceprovider all of the world, NTTDoCoMo of Japan’s mobile media service anddeveloping strategy.
     The third chapter illustrated the media ecology of Chinese mobile media basedmobile internet.The issuse think mobile media lead to the social changes,for exampleUGC and SNS change the mod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prodution,Twitter orWeibo transfer the power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from media organitzationto individials,information space to mobile media from table-internet. The fourthchapter introduce the mobile media strategy of three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ors andBrocasting system of China.
     The fifth chapter stated that the new mobile media changed the newsproduction,reporting forms an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It analysized the new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based mobile media platform,showing mobile mediaclearly influences in society,news environment,reproting and broadcasting forms,andinfro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sixth chapter, the latest discuss the management of mobile internetmedia,thingking the mobile media need a convergence manage system.
引文
①王海东,姚博文.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战略[J].通信企业管理,2009(4):32-34.
    ②邱其一.移动互联网背后的技术“引擎”[N].人民邮电报,2010-3-4.
    ③池大冶.盘点2009年移动互联网发展[EB/OL].CNNIC,2010-2-26.
    ④工业和信息化部.2011年5月我国3G基站建设及用户发展情况[EB/OL].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4132/n12858447/13904203.html,2011-6-27.
    ⑤张小军,任帅,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契机——浅析移动云计算技术.[J].信息与电脑,2010(7):86.
    ①林毅.“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网络发展之道[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2821112.html,2010-9-27.
    ②彭旭知.2010年的3G走势[J].通信企业管理,2010(3):66-67.
    ③付玉辉.三网融合:格局之变和体制之困——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分析[J].今传媒,2010(3):28-31.
    ④陆小华.三网融合:最大机会在满足移动化重组生活[J].中国数字电视,2010(6):30-33.
    ①柴雪芳.海外移动互联网演进路线趋同[J].通信世界,2010(5):20-21.
    ①姚欣.3G时代:媒介融合成必然趋势[J].新闻与写作,2010(3):32-34.
    ①佚名.“移动互联网第一频道”LinkTone开播[J].软件世界,2000(5):34.
    ①文可.无线精彩处处搜狐——搜狐率先提供移动互联网内容服务[J].世界电信,2000(5):23.
    ②雷震洲.移动互联网在全球的发展和应用前景[J].世界电信,2000(8):6-9.
    ①张跃.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方向[J].通信世界,2001(7):10.
    ②张琪.我国移动互联网前景广阔[J].金融电子化,2002(4):1-6.
    ①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05。
    ②李志宇.中移动用户用彩信传出玉树地震全球首组照片[EB/OL].腾讯科
    ①官建文,王棋.移动客户端:平面媒体转型再造的新机遇[J].新闻战线,2011(9):24-27.
    ②谭拯.走出“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误区:地理位置信息挖掘是关键[J]通信世界周刊,2011(7):16-17.
    ①林毅.“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电网络发展之道[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137684/12821112.html,2010-9-27.
    ②彭旭知.2010年的3G走势[J].通信企业管理,2010(3):66-67.
    ①付玉辉.三网融合:格局之变和体制之困——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趋势分析[J].今传媒,2010(3):28-31.
    ①张国毅,王羽.我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业务现状与CMMB运营分析[J].广播电视信息,2010(3):149-151.
    ①中国电信今年年底正式成立天翼动漫基地[N].通信产业报,2010-10-9.
    ②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3.
    ①苟骅.媒体品牌和移动终端为王[J].青年记者,2010(8)下:17.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早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33.
    ②蔡雯.“融合新闻”应用新闻学研究的新视野[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9):68-71.
    ①陈明.从新媒体的出现看新闻评论的时效性[J].山东视听,2006(3):38-40.
    ②李志君,严燕子.媒介融合下的新闻评论[J].新闻前哨,209(6月):37-39.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评论的突破与创新[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49-51.
    ④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界,2009(10):130-131.
    ⑤郑根岭.新闻评论新态势研究[J].现代传播.2008(10):54-56.
    ①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M].北京:出版社2010-3(1):4.
    ②人民微博[EB/OL].人民网,http://t.people.com.cn/lh2010zt.action?tabid=60&page=4&t=50,2010-3-14.
    ③“新华视点两会微博”选粹[EB/OL].新华网,
    ①佚名.WAP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移动增值业务格局改变[N].通信信息报,2009-11-20.
    ①[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前[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5.
    ①欧阳友权.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21.
    ②佚名.WAP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移动增值业务格局改变[N].通信信息报,2009-11-20.
    ①陈星星.到底是谁纵容“手机黄祸”泛滥[N].人民日报,2009-11-28.
    ①雁子.网民共同心声:抵制低俗网络垃圾信息[EB/OL].四川新闻网,2009-12-21.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马歇尔·麦克卢汉,周宪、许郡.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6]罗杰·费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7]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吴基传.世界电信业:分析与思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9]陆群.新媒体革命:技术、资本与人重构传媒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方兴东,王俊秀. IT史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2]保罗莱·文森.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王菲.媒介大融合:数字新媒体时代下的媒介融合论.[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5]傅玉辉.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6]伊锡尔·德·索拉·普尔.电话的社会影响》.[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肖弦弈,杨成.手机电视:产业融合的移动革命》.[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18]互联网实验室.第三浪.[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19]吴起.移动媒体运营概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
    [20]张国良.新媒体与社会变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1]彭兰.中国新媒体传播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2]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2010中国传媒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10.
    [1]张咏华.多维视野中的网络新闻业.[D].上海:复旦大学,2003.
    [2]徐艳.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03.
    [3]程洁.新数字媒介发展分析.[D].上海:复旦大学,2004.
    [4]王玲.手机媒体与媒介生态重塑.[D].西安:西北大学,2005.
    [5]杨莎.当今我国广播媒体生存态势及竞争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7.
    [6]黄炜.构建中国广播电视新媒体政策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07.
    [7]黄莉.当前媒介生态下电视产业的生态困境与策略.[D].重庆:重庆大学2007.
    [8]张国宁.报禁解除对台湾媒介生态的重构.[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9]刘金伟.关于播客的媒介生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10]李孝娴.传媒集团的“媒介融合”研究——以成都传媒集团为例.[D].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
    [11]王亚红.国内手机媒介生态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
    [12]阮时敏.从媒介技术的发展与运用看人与技术关系的演变.[D].上海:东华大学,2008.
    [13]龙建.精确传播与媒体竞争力.[D].重庆:重庆大学,2008.
    [14]吴丹.技术进步与出版发展互动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15]李旭.我国新媒体产业的经营战略分析与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16]王高翔.新媒体时代的传媒发展之道——关于“报网互动”途径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7]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8]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9]牟慧玲.北京奥运前后中国新媒体发展的比较与启示.[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20]柯泽.传播学理论视角下的手机报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09.
    [21]马艳.当前媒介生态环境下我国公民新闻的实践与发展.[D].西安:西北大学,2009.
    [22]崔利立.公交移动电视媒体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3]车轮.论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4]汪勇.论我国手机报的形成、特点及发展前景.[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
    [25]邢仔芹.媒介融合的现状及对传媒业的影响.[D].济南:山东大学,2009.
    [26]范爽.媒介形态的嬗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D].长春:吉林大学,2009.
    [27]别林娟.手机报现状及发展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8]于燕芝.手机电视媒体发展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29]曾玉慧.数字时代的欢乐颂——保罗·莱文森媒介理论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0]周丹丹.手机报——泛媒体时代“第五媒体”的内容探索.[D].西安:西北大学,2009。
    [31]许乐乐.武汉新媒体发展现状研究——以荆楚网、汉网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2]杨静.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3]卢扬.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报纸的生存困境和出路探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9.
    [34]陈琳.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5]夏梅元.迎接掌上传播新时代——手机报的现状研究及前景展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36]申琦.手机信息传播法律与管理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37]刘嘉.新媒体介入前后危机传播比较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9.
    [38]李高广.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9.
    [1]佚名.“移动互联网第一频道”LinkTone开播.[J].软件世界,2000,5.
    [2]赵庆.韩国移动互联网动态与启示.[J].通信世界.2003,31,
    [3]邱翔鸥.NTT DoCoMo的i-mode海外发展战略分析.[J].当代通信.2005,Z3.
    [4]王有为.中日两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对比研究——以日本I-Mode和中国移动梦网为例.[N].科技导报.2007,2.
    [5]郭全中.四大通信运营商的移动媒体战略比较研究.[J].传媒.2008,4.
    [6]郭全中.我国移动媒体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EB/OL].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00/120097/120099/7104452.html,2008,4(10).
    [7]王海东,姚博文.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移动互联网战略.[J].通信企业管理.2009,4.
    [8]胡智海.电信运营商该如何发展移动互联网.[J].信息网络.2009,5.
    [9]郦军.电信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中的优势和参与策.[J].电信技术.2009,5.
    [10]付玉辉.聚焦移动、融合、监管主题的新媒体研究——2009年中国新媒体研究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0,1.
    [11]杨豪杰,赵华,袁立宇.微博客——电信运营商踏足移动互联网的良机.[J].移动通信.2010,1.
    [12]鲁帆.手机媒体在3G时代的四大机遇.[J].通信企业管理.2010,1.
    [13]李正茂.LTE物联网、云计算和未来移动互联网.[J].电子商务。2010,1.
    [14]刘华,漆清明.浅谈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J].福建电脑.2010,2.
    [15]叶华.移动互联网_挑起微博的大梁.[J].新经济杂志.2010,2.
    [16]郭全中.3G背景下的电信运营商的移动媒体发展战略.[EB/OL].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11113013.html.2010,3-11.
    [17]胡旭.手机涉黄——移动互联网的伦理建构困境》.[J].今传媒.2010,3.
    [18]晏捷.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互动空间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J].东南传播,2010,3.
    [19]范玉明.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微博”发展分析.[J].新闻爱好者.2010,4.
    [20]陈圣举.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浅析.[J].移动通信.201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