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侨民诗人玛丽安娜·克洛索娃的创作主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俄罗斯侨民文学(下文简称为在华俄侨文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其存在的短短五十年期间不仅出现了诸如B.别列列申,A.阿恰伊尔、A.涅克拉索夫等著名的男性作家,同时也涌现出如A.巴尔考、M.克洛索娃、Л.安杰森等优秀的女性作家。这些女性作家为中国俄罗斯侨民女性文学(下文简称为在华俄侨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华俄侨女性文学大约与在华俄侨文学同时产生。它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女性自身的生存状况和她们的情感世界。
     活跃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哈尔滨和上海两地的侨民诗人玛丽安娜·伊万诺芙娜·克洛索娃(1903-1963)为早期在华俄侨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中国的近三十年时间中M.克洛索娃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超过二百四十首诗歌创作,出版五部个人诗集。她的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故土的无限怀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被同期在华俄侨作家赞誉为“最具公民意识的作家”。
     M.克洛索娃的创作主题极为广泛,涉及祖国、战争、流亡、思乡、死亡、宗教等内容。其诗作中的祖国、思乡及宗教主题集中反映了诗人对俄罗斯故土及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战争、流亡及死亡主题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及生命等问题的思考。相对于同期在华的其他男性作家而言,M.克洛索娃在这些主题下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宣泄,而男性作家则更注重事物或事件本质及内涵的研究。
     纵观M.克洛索娃的诗文,不难发现诗人的自我认同及女性情怀。其爱国主义情怀及公民意识背后是诗人强烈的国家认同,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无限推崇则是其大俄罗斯主义民族认同的体现。而克洛索娃的女性情怀则主要体现在其母性情怀,作为女性的脆弱及不同于男性作家的情感宣泄等方面。
     M.克洛索娃的诗作中既有对祖国及民族命运的关注,也有对战争年代下俄罗斯民众生存及生命等问题的思考,因此她应被称为俄罗斯民族诗人。
引文
1 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7—23.
    2TaM (?)e, C.7.
    3TaM (?)e, C.7—8.
    4TaM (?)e. C.8.
    5TaM (?)e, C.8—9.
    1 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12—13.
    2 E.A. Grosz. Space, Time, and Perversion: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Bodies.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1995. pp.9-24.
    2 刁绍华.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53—54.68-74.
    1 沃·G·莫斯.俄国史[M].张冰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09.
    1 沃·G·莫斯.俄国史[M].张冰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195-198.
    1 李延龄.中国,我爱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2002:35.
    [40]柏棣.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7.
    [41]鲍·苏奇科夫.现实主义的历史命运—创作方法探讨[M].傅仲选等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8.
    [42]陈方.当代俄罗斯女性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3]陈茂荣.‘民族认同’的源与流及其认同变迁[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6):36-42.
    [44]陈召荣.流浪母题与西方文学经典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5]刁绍1华.在华俄侨文学一瞥[J].当代外国文学.1994(4):150-157.
    [46]刁绍华.中国(哈尔滨—上海)俄侨作家文献存目[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
    [47]冯玉文,钱振钢.俄侨文学主题初探[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1):135-139.
    [48]弗·阿格诺索夫.俄罗斯侨民文学史[M].刘文飞,陈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9]高巍.中外现当代女诗人诗歌鉴赏辞典[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50]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1]郭淑梅.女性文学景观与文本批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2009.
    [52]黄玫.韵律与意义:20世纪俄罗斯诗学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3]李萌.缺失的一环:在华俄国侨民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4]李兴耕等.风雨浮萍:俄国侨民在中国:1917~1945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1997.
    [55]李延龄.中国,我爱你[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2002.
    [56]李工真.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7]梁坤.末世与救赎: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主题的宗教文化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8]米歇尔·沃维尔.死亡文化史:用插图诠释1300年以来死亡文化的历史[M].高凌瀚,蔡锦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9]苗慧.中国俄罗斯侨民女诗人巴尔考[J].俄罗斯文艺.2007(4):69-71.
    [60]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M].汪剑钊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61]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6.
    [62]荣洁.哈尔滨俄侨文学.外语研究[J].外语研究.2002(3):45-50.
    [63]瓦·费·佩列韦尔泽夫.形象诗学原理[M].宁琦,何和,王噶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2004.
    [64]汪介之.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初探[J].外国文学评论.2004(4):109-118.
    [65]王琼.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与民族认同的重构[J].世界民族.2005(1):1-8.
    [66]王涛,高辉兰.西方女权主义理论与女性文学[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6-78.
    [67]工晓英.简论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J].外国文学研究.2003(1):131-136.
    [68]工亚民.哈尔滨的俄罗斯侨民文学—以阿恰伊尔和佩列列申为中心[J].西北师大学报0社会科学版).2005(2):87-90.
    [69]维?别?丹尼洛夫.菲利普·米罗诺夫:1917-1921年时期的静静的顿河[M].乌传衮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0]沃·G·莫斯.俄国史[M].张冰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71]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72]伍蠡甫,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3]吴童.美在女性世界:西方女性文学形象及作家作品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0.
    [74]谢玉娥.女性文学研究教学参考资料[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75]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92-98.
    [76]张冰.白银时代俄国文学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77]张捷.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78]周宪.文学与认同:跨学科的反思[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9]左金梅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80]左金梅.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诞生与建构[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8-72.
    [81]Ellmann M. Thinking About Women. New York:Harcourt, Brace & World,1968.
    [82]Gilbert S., Gubar S. Gilbert and Gubar's 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After Thirty Years. London: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1979.
    [83]Grosz. E.A. Space, Time, and Perversion: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Bodies.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1995.
    [84]Jacobus M. Women Writing and Writing About Women. London:Croom Helm,1979.
    [85]Jacobus M. Reading Woman:Essays in Feminist Critic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86]Jardine A. Gynesis:Configurations of Woman and Modernity.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
    [87]Miller N. The Poetics of Gender.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6.
    [88]Moers E. Literary woman. New York:Doubleday,1976.
    [89]Showalter 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
    [90]Showalter E. New feminist criticism: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