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现代名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旨在探讨现代名教的成因、危机;它何以成为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发展中的一大隐疾;重点是:在抵抗现代名教的过程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实践所提供的启示意义;以及文学所提供的反抗可能性。
     第一章主要界定何谓“现代名教”。“名”与人类认识能力的进步紧密相联,并且为人类提供了彼此交流的公共平台;但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又往往滋生出危险性。我们是在一个由“名”引导的世界中,讨论其中的一种极端形态,或者说有危险的形态,即“现代名教”。“名教”本来特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本文主要借用其中立“名”为教的意思,通过胡适与鲁迅两例来讨论现代名教的诸种表现:比如作为抽象名词的“主义”,掩盖了“救时的具体主张”,人们所关心的,不关涉社会实际与个人生命,而只是空洞的符号:比如名实不符、鱼目混珠……以上是现代名教的第一层意思,其要旨在于“名”脱离了实际,甚或扭曲、侵吞了实际,成为空幻的符号世界。第二层意思,鲁迅的命题:“伪士当去,迷信可存。”这里现代名教产生原因在于:“名”是新的,态度却是旧的(鲁迅所谓“皮毛改新,心思仍旧”),所谓的“旧”,是指并没有在主体内心培育出坚实的接受、含纳、消化“名”的根基。中国现代是大规模输入西潮的时代,也是一个名词爆炸的时代,各种口号、学说、主张、思潮、主义如过江之鲫,但真正进入中国人主体世界内部并且对中国社会与思想文化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作用的少之又少。这其中“伪士”当道、名教膨胀正是一大原因。
     第二章讨论章太炎破名以求实的精神与践行,以《四惑论》为代表揭起“以论理代实在”的批判,并以“亲证”与“自贵其心”为反抗现代名教提供了宝贵资源。
     第三章从鲁迅在现代名教笼罩中的直观感受入手,重点研讨“伪士”批判的具体展开逻辑与实质,进而总结鲁迅知识生产的特性。
     第四章梳理胡风参与的实际斗争与惊涛骇浪的生命轨迹所展现的反抗现代名教的实践活动,从他所提供的主观战斗精神这一特定角度来究明反抗名教的内涵、意义与过程。
     第五章总结上述几位知识分子在与现代名教相搏战过程中展示的共性特征,以及文学所提供的可能性。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he formative cause and crisis of modern Confucian code and why it become the secret disease in modern Chinese cultural development,in which key point is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supplied by the thoughts and practice of several representative intelletuals and the resisting possibility by literature.
     Chapter I main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modern Confucian code.Name closely contacts the progress of human being's ability of recognition and forms public space of communication,whereas producing jerpardy in the long varying history.One of the extreme or dangerous pattern in this name-lead world is modern Confucian code,which originally refers to feudal ethics and rites that consists mainly of rectifying names.On the basis of regarding name as religion from the examples of Lu Xun and Hu Shi,this thesis attempts to research the manifestation of all kinds,such as abstract noun -ism concealing specific propositions of retrieving decline,what people concerns having nothing to do with social reality and human life but hollow symbols,and unworthy of the name,passing off fake articles for the real thing.The above is the first meaning of modern Confucian code,which focal point is that name breaks away from ,even distorts,swallows reality and forms an empty symbolic world.The second meaning is Lu Xun's saying false person should be taken away and superstition is allowed to stay,from which the reason modern Confucian code taking shape is that name is new,while attitude is still old(as Lu Xun said,the superficial knowledge changes newly,thoughts still).This old means no solid foundation, which could accept,hold,digest name,fostered interiorly because of an era of importing a large number of western names or so-called noun detonation modern China in.In this era all kinds of slogans,theories,trends and -ism spread unchecked but hardly influenced Chinese spirit,culture and society positively,one of which reason is false person and modern Confucian code in the way.
     Chapter II discusses Zhang Tai-yan's thoughts and practice fighting against with name and pursueing essence and his criticism to the theme substituting name for essence in his article On Four-confusion,which supply precious resources for fighting with practice by oneself and taking own opinion as the principle.
     Chapter III mainly studies the logic and substance of criticizing false person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u Xun's kownledge production,starting with his direct-viewing feeling to modern Confucian code.
     Chapter IV manifests Hu Feng's practice to fight against with modern Confucian code in his real struggle and difficult situation and tries to make clear fighting's definition,meaning and process from his special viewpoint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Chapter V summariz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showed in the fightings between the above-mentioned intellectuals and modern Confucian code and the possibility supplied by their works.
引文
1 参见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第70、83页,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
    2 于坚:《棕皮手记·拒绝隐喻:一种作为方法的诗歌》,《拒绝隐喻》第125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18页,韦卓民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陈贇:《“语言的转向”与现代境况下人的解放》,《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第315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本章中对语词与实在关系的演变过程的探讨,参考了陈赞先生此文相关论述,特此致谢。
    5 牟宗三:《论“上帝退隐”》,《牟宗三先生全集》(9)第244页,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联经出版公司2003年。
    6 蒋梦麟:《中西文化之演进与近代思想之形成》,明立志等编:《蒋梦麟学术文化随笔》第215页,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5月。
    7 蔡元培:《致<新青年>记者函》,《新青年》第3卷第1号,1917年3月。
    8 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科学与人生观》第42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9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10 海德格尔:《世界图象的时代》,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第885页,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2月。本章对《世界图象的时代》一文的引用,除这个版本之外,另外参考了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3月)中相关译文《世界图画的时代》,只是为行文统一方便,将郜译中“图画”易为“图象”,以下不再注出。
    11 在有些西方现代性的研究中,除了通常意义上指认现代为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的时代,有的还认为现代性肇始于中世纪,甚至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民主、科学的人道精神中,这已经不足为奇。
    12 陈赞:《科学主义与现代世界观》,《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第16页。本章对科学世界观的探讨,参考了陈贇先生文中的相关论述,特此说明并致谢。
    13 丁文江:《玄学与科学——答张君劢》,《科学与人生观》第188页。
    14 杨度:《<游学译编>序》,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 第249页,三联书店1960年。
    15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第64、65页,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4月。
    16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28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17 参见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226-228页,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
    18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102、103页,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
    19 转引自L.J.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第166页,马元德、陈白澄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
    20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49页。
    21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169页。
    22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170页。
    23 参见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24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第68页,周国平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25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第60、61页。
    26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30、31页。
    27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35页。
    28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4页。
    29 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第83、84页。
    30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9)第374页。
    31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2)第5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32 其中情形可参见罗志田:《胡适传》第八章“问题与主义”一节,中华书局2006年6月;《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一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本节中对胡适的讨论,主要参考了罗志田先生的相关论述及引录材料,特此说明。
    33 李大钊:《混充牌号》,《李大钊文集》(2)第311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
    34 李大钊:《主义》,《李大钊文集》(3)第125页。
    35 周德之:《为迷信“主义”者进一言》,《晨报副刊》1926年11月4日。
    36 马君武:《读书与救国》,《晨报副刊》1926年11月20日。
    37 鲁迅:《随感录五十六·“来了”》,《鲁迅全集》(1)第363页。
    38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2)第55页。
    39 胡适:《“新思潮”的意义》,《胡适文集》(3)第348页。
    40 参见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李大钊文集》(3)。
    41 参见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问题与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2月。
    42 陈独秀:《解放》,《新青年》第7卷第2号,1920年1月。
    43 胡适:《旅京杂记》,《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
    44 参见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第81-83页。
    45 李大钊:《强力与自由政治——答高元君》,《李大钊文集》(2)第198页。
    46 胡适:《提高与普及》,《胡适文集》(2)第65页。
    47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2)第427页。
    48 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问题与主义》第345页。
    49 胡适《名教》,《胡适文集》(2)第140-142页。胡适在此文中将“名教”理解为崇拜名词的宗教,“这个宗教,我们信仰了几千年”,并且以中国人日常生活尤其是民间世界中的大量事例来证明国人信仰名词“有神力,有魔力”。但是如果我们参照本章开头对人类历史早期名实关系的探讨,那么,胡适举证中的情形有很大一部分可能出于原始思维的孑遗,因为在那一时期,名实具备内在同一性,也就是说,当时对“名”的信赖是不足为奇的。胡适身处一个名实往往分离甚至以名掩实的时代,自然对上述由名实同一的古典时代所遗传带来的思维、举动大表不满。
    50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2)第55页。
    51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2)第55页。
    52 比如《四烈士塚上的没字碑歌》:“他们的武器:炸弹!炸弹!他们的精神:干!干!干!”《努力歌》:“不怕阻力!不怕武力!只怕不努力!努力!努力!”参见《胡适文集》(1)第276、296页。
    53 胡适:《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1935年5月《独立评论》第153号。
    54 陈独秀:《名实》,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第326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
    55 胡适:《三论问题与主义》,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问题与主义》第352页。
    56 胡适《名教》,《胡适文集》(2)第135页。
    57 胡适《名教》,《胡适文集》(2)第137页。
    58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胡适文集》(2)第54页。
    59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29页,以下同一文章引文不再注出。
    60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83页,孙猛、徐江、李冬木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61 伊藤虎丸:《亚洲的“近代”与“现代”》,《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4页。
    62 克尔凯郭尔:《现时代》,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第68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
    63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95页。
    64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265页。
    65 尼采:《偶像的黄昏》第20、22页,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66 参见《辞海》“名”条,第11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
    67 苏珊·桑塔格:《艾滋病及其隐喻》,《疾病的隐喻》第83页,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68 程巍:《反对阐释·译者卷首语》,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7、8页,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69 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反对阐释》第9、352页。
    70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1)第140页。
    71 鲁迅:《随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鲁迅全集》(1)第366页。
    72 鲁迅致许寿裳信(1926年12月29日),《鲁迅全集》(11)第668页。
    73 鲁迅:《今春的两种感想》,《鲁迅全集》(7)第408页。
    74 鲁迅:《<进化和退化>小引》,《鲁迅全集》(4)第255页。
    75 丸山升:《“革命文学论战”中的鲁迅》,《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55页,王俊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76 鲁迅:《偶感》,《鲁迅全集》(5)第506页。
    77(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海德格尔》第114页,张祥龙等译,中华书局2002年3月。
    78 胡风致张中晓信(1950年6月5日),《胡风全集》(9)第652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79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01页。
    81 《列子·仲尼》篇张湛注引何晏《无名论》,转引自曾春海:《“自然”与“名教”之争探义》,《中国观念史》第392、393页。
    82 《何劭王弼传》,《魏志卷二十八钟会传注》,引自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第639页, 中华书局1980年8月。
    83 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第34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
    84 王弼:《老子指略》,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第198页。
    85 阮籍:《大人先生传》,陈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第170页,中华书局1987年10月。
    86 参见曾春海:《“自然”与“名教”之争探义》,《中国观念史》第402页。
    87 唐小兵:《伪深刻的皮相——学院生活自白》,《文学报》2007年1月18日。
    88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1)第135页。
    89 参见郜元宝:《“为天地立心”——鲁迅著作所见“心”字通诠》,《鲁迅六讲》,三联书店2000年10月:以及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4月。
    90 参见韦政通:《中国哲学辞典》“名教”条目解说,大林出版社(台北)1981年6月。
    91 参见刘康德:《魏晋名教与自然论笺》,《孔子研究》1994年第2期:张造群:《名教源流的历史探讨和现代评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本节对名教概念流变的分析,主要参考了张文的论述。
    92 参见冯友兰:《名教之分析》,原载《现代评论》第二周年纪念增刊,1927年1月;引自《三松堂全集》(第十一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93 参见汪晖:《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第32~35页,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7月。
    94 霆声:《论是非》,《洪水》第1卷,1925年8月9日。
    95 周德之:《为迷信“主义”者进一言》,《晨报副刊》1926年11月4日。
    96 毛泽东致罗璈阶信(1920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54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
    97 傅斯年:《心气薄弱之中国人》,《新潮》1卷2号,1919年2月。
    98(美)卡尔·贝克尔:《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第15页,何兆武译,三联书店2001年1月。
    99 胡适《名教》,《胡适文集》(2)第135页。
    100 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集》(5)第359、3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
    101 马君武:《读书与救国》,《晨报副刊》1926年11月20日。
    102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4页。
    103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586-587、590页,林骧华译,三联书店2008年6月。
    104 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75页。
    105 参见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
    106 具体事例可参见胡适《名教》一文,《胡适文集》(2)第137-141页。
    107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74页。
    108 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集》(5)第359、36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12月。
    109 郁达夫:《血泪》,原载1922年8月8日、12日、13日《时事新报·学灯》,引自《郁达夫文集》(第一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1月。
    110 参见钱锺书:《管锥编》(第4册)第1243-1249页,中华书局1979年10月。
    111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27页。
    112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第260页。
    113 鲁迅:《偶感》,《鲁迅全集》(5)第506页。
    114 鲁迅:《上海文学之一瞥》,《鲁迅全集》(4)第304页。
    115 胡风:《文艺界的风习一景》,《胡风全集》(2)第416页。
    116 鲁迅:《偶感》,《鲁迅全集》(5)第506页。
    117 鲁迅:《文化偏至论感》,《鲁迅全集》(1)第47页。
    1 章太炎:《致柳翼谋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764、76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2 章太炎:《说林下》,《章太炎全集》(四)第119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
    3 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第29页,三联书店1988年7月。
    4 参见章太炎:《征信论下》,姜玢编选:《章太炎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7月。
    5 章太炎:《再与人论国学书》,《章太炎全集》(四)第355页。
    6 章太炎:《辨性下》,《章太炎文选》第392、393页。
    7 详参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第262、263页,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2月。
    8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文选》第455页。
    9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文选》第299、300页。
    10 章太炎:《论佛法与宗教、哲学及现实之关系》,《章太炎文选》第407-409页。
    11 章太炎:《驳神我宪政说》,《章太炎文选》第297页。
    12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文选》第475、476页。
    13 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文选》第475页。
    14 章太炎:《记政闻社员大会破坏状》,《章太炎全集》(四)第376页。
    15 章太炎:《虏宪废疾》,转引自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第120、121页。
    16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一)第47页。
    17 以上两节引述参见章太炎:《代议然否论》,《章太炎文选》。抗战胜利后,茅盾有这样一个观察:“在重庆我看到过一次市选举,这是一保的居民选举市参议,在一家茶店里举行。有选举权的老百姓走进茶店,保长就交给他们一张选举人的名单。老百姓有的说:这些人我们不认识呀。保长说:不要紧,我认识。于是老百姓就依样画了葫芦。……在积威之下,老百姓对于保长不敢不服从,而在生活压迫之下,老百姓也实在分不出精心来关心政治,而最后,从长期的经验中,老百姓又知道即使他们敢于违抗保长的命令而选举了他们心目中的好人,事实上那个好人还是不能当选的。……试问这样的选举有几分民主的气味?这不是真民主,这是假民主。”(参见茅盾:《和平·民主·建设阶段的文艺工作》,《文学运动史料选》(五)第209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2月)时在1946年,章太炎近40年前的洞见,实非无的放矢。
    18 章太炎;《国学概论》第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19 太炎在书信中还有这样的自白:“深恶长素孔教之说,遂至激而诋孔。”参见章太炎:《致柳翼谋书》,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764页。
    20 参见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三)。
    21 章太炎:《革命之道德》,《章太炎文选》第186、187页。
    22 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第172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
    23 章太炎:《先综核后统一电》,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下)第550页。
    24 章太炎:《排满平议》,《章太炎文选》第291页。
    25 章太炎:《信史上》,《章太炎文选》第412页。
    26 胡风:《致梅志》,这封家书可以参见《胡风遗稿》,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年;或《胡风全集》(9),以上这两个版本均有删节;新近出版的《胡风家书》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版本,本文对《致梅志》一信的引录,均自《胡风家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以下不再注出。
    27 章太炎:《文学总略》,《国故论衡》第49、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
    28 参见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21页,赵京华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29 章太炎:《检论·正名杂义》,《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第27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30 钱玄同:《寄陈独秀》,原载1917年3月1日《新青年》第三卷第一号,引自《文学运动史料选》(一)第27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5月。
    31 尼采:《人性,太人性了》,转引自张新颖:《中国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原有文化资源的考掘与重造:章太炎的极端性思想实验》,《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第46页,三联书店2001年12月。
    32 章太炎:《公言中》,《章太炎文选》第59页。
    33 章太炎:《明见》,《章太炎文选》第375页。
    34 章太炎:《原名》,《章太炎文选》第342页。
    35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一)第74页。
    36 章太炎:《规<新世纪>》,转引自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23页,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37 张新颖:《主体的确立、主体位置的降落和主体内部的分裂:鲁迅现代思想意识的心灵线索》,《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第74页。
    38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50页。
    39 胡风:《创作上的三个现象和一个问题》,《胡风全集》(6)第16、17页。
    40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第18、28-3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41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02、614页。
    42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07页。
    43 关于那样一个时代环境中语言的败坏,可参见何兆武先生的回忆:“人与人之间,领导和基层之间非常隔膜,彼此不能了解内心真正的想法,甚至于文风都是一样的……”(何兆武:《上学记》第261页,三联书店2006年8月)由此更能见出胡风所谓“极老实、极诚恳”的语言的可贵。
    44 参见《辞海》“名”条,第117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1月。
    45 参见章太炎:《齐物论释》,《章太炎文选》。
    46 章太炎:《论文字的通借》,转引自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第152页。
    47 章太炎的这些主张,在他的一批弟子那里得到了继承、实现。比如1913年在教育部召集的读音统一会上,“有些人主张用国际音标,有些人主张用清末简字,各执一偏,争执甚烈。而会员中,章门弟子如胡以鲁、周树人、朱希祖、马裕藻及寿裳等,联合提议用先生之所规定,正大合理,遂得全会赞同。”(许寿裳:《章炳麟》第67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7月。)会议选定章太炎所拟“纽文”、“韵文”,略作改动,后来成为推行全国的注音字母。特别是钱玄同,任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常驻干事,其制作、推广国语、国音、注音符号、简体字等举措背后,皆可见出太炎的影子。详可参见笔者《章太炎语言文字观略说》一文,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5期。
    48(日)石井刚:《理、势、语言以及个人的生存——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中的章太炎论所引发之思考》,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49 黄侃:《<国故论衡>赞》,《国故论衡》第4页。
    50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文选》第299页,本节以下对此文的引述不再一一注出。
    51 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书架上的历史》第31页,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52 吕思勉:《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第171、172页。
    53 何信全:《海耶克自由理论研究》第38-41页,转引自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第四章第二节“‘批判的理性'之运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11月。本节的讨论参考了上述论述。
    54 何信全:《海耶克自由理论研究》第41页,转引自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第522页。
    55 许纪霖:《黑暗中的理性之光》,《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第167页,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56 梁启超:《张博望、班定远合传》“第一节 世界史上之人物”,《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五》第1页,中华书局1989年。后进国家的知识分子从源自西方的民族主义中习得了民族自决 独立的普遍性原则,以此对抗帝国主义的殖民霸权;但与此同时,他们又步帝国主义后尘,极力鼓吹本身的民族势力向外扩张。梁任公的此则言论,恰体现出后进国家民族主义言说隐含的内在矛盾,及其与西方彼此交织的共谋关系。
    57 参见木山英雄:《“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第213页。
    58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文选》第206页。
    59 参见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
    60 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第151页,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
    61 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文选》第267页。
    62 章太炎:《菿汉三言》第6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63 梁启超:《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夏晓虹编选:《梁启超文选》(下集)第211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8月。
    64 章太炎:《訄书重订本·序种性上》,《章太炎全集》(三)第172页。
    65 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四)第371页。
    66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三卷)第157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7 具体参见陈赟:《进步的历史观与中国现代危机的特性》,《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68 章太炎:《原学》,《章太炎文选》第361页。
    69 参见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第104页。
    70 章太炎:《台湾人与<新世纪>记者》,原载《民报》第二二号,转引自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第105页。
    71 参见姜义华:《章太炎的人性论与近代中国人本主义的命途》,《章太炎生平与学术》。
    72 尼采:《悲剧的诞生》,《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第59、60页。
    73 尼采:《曙光》第3页,田立年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
    74 尼采:《偶像的黄昏》第22页,周国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75 海德格尔:《世界图象的时代》,参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第899-904页。
    76 章太炎:《诸子学略说》,《章太炎文选》第159页。
    77 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四)第369页。
    78 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太炎文选》第353、354页。
    79 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四)第375页。
    80 章太炎:《辨性》,《章氏丛书·国故论衡》第148页,转引自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一部)第1028页,三联书店2004年7月。
    81 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文选》第269页。
    82 朱谦之:《无元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第412页,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83 朱谦之:《无元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第414页。
    84 根据唯识宗义理,世界之成立在有“三性”,即:“遍计所执自性”、“依他起自性”、“圆成实自性”。太炎以为:“第一自性,惟有意识周遍计度刻划而成。若色若空,若自若他,若内若外,若能若所,若体若用,若一若异,若有若无,若生若死,若断若常,若来若去,若因若果。离于意识,则不得有此差别。其名虽有,其义绝无。是为遍计所执自性。”参见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文选》。
    85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第34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4月。
    86 朱谦之:《无元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第414页。
    87 章太炎:《再与人论国学书》,《章太炎全集》(四)第355页。
    88 章太炎:《东京留学生欢迎会演说录》,《章太炎文选》第141页。
    89 章太炎:《自述学术次第》,转引自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第88页。
    90 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书架上的历史》第6、7页。
    91 章太炎:《论佛法与宗教、哲学以及现实之关系》,《章太炎文选》第399页。 而意识的积极活动,除去储存五识所接受的感性印象或直观素材之外,主要就是运用一系列的“种子”或“原型观念”来整理和加工这些印象、素材,而这里的“种子”、“原型观念”正相当于康德的“纯形式”、“纯范畴”,它们先于意识而存在。由此章太炎批评休谟等“专信感觉者”。至于《四惑论》中所谓“必有原型观念,在其事前,必有综合作用,在其事后”(《章太炎文选》第309页),几乎就是康德的认识论。但是复杂之处在于,太炎又将康德从“唯识论”降格到“唯理论师”,同黑格尔、笛卡尔并列(参见前文相关论述)加以批判,他从齐物思想清算康德的“纯范畴”(因为“范畴”必讲分别),又不满于“不可知论”的“证验绝少”。具体可参见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第330-333页;姜义华:《章太炎评传》第6章。
    94 章太炎:《辨性下》,《章太炎文选》第393页。
    95 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第333页。
    96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文选》第309页。
    97 章太炎:《辨性下》,《章太炎文选》第393页。
    98 章太炎:《国家论》,《章太炎文选》第269页。
    99 章太炎:《五无论》,《章太炎文选》第259页。
    100 关于“个人”这一临时性概念的周详阐释,参见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一部)第十章“无我之我与公理的解构”。
    101 章太炎:《明独》,《章太炎全集》(三)第53-55页。
    102 汪荣祖:《康章与晚清思想的解放》,《康章合论》第81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
    103 李泽厚:《章太炎思想剖析》,《中国思想史论》(中)第73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10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三)第819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105 具有代表性的解决方法,或者是在“现实任务与未来理想的矛盾”中去诠释太炎的思想悖论,或者归因于其思想本身的急剧变化与混乱,或者举出“真、俗之辩”。在笔者目力范围内,以为讨论这个问题最值得参看的,有孙万国:《也谈章太炎与王阳明》,收入《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
    106 汪荣祖:《康章与晚清思想的解放》,《康章合论》第81页。
    107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1)第204、205页。
    108 鲁迅:《通讯》,《鲁迅全集》(3)第27页。
    109 鲁迅:《我们不再受骗了》,《鲁迅全集》(4)第441页。
    110 鲁迅:《今春的两种感想》,《鲁迅全集》(7)第408页。
    111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3)第137页。
    112 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4)第150页。
    113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7)第194页。
    114 鲁迅:《<进化和退化>小引》,《鲁迅全集》(4)第255页。
    115 鲁迅:《水性》,《鲁迅全集》(5)第546页。
    116 鲁迅:《记“发薪”》,《鲁迅全集》(3)第369页。
    117 鲁迅:《崇实》,《鲁迅全集》(5)第14页。
    118 鲁迅:《中国文坛的悲哀》,《鲁迅全集》(5)第264页。
    119 鲁迅:《逃名》,《鲁迅全集》(6)第409页。
    120 鲁迅:《推背图》,《鲁迅全集》(5)第97页。
    121 鲁迅:《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3)第344、345页。
    122 鲁迅致郑振铎信(1935年1月8日),《鲁迅全集》(13)第338页。
    123 鲁迅:《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鲁迅全集》(8)第197页。
    124 鲁迅:《“圣武”》,《鲁迅全集》(1)第371页。
    125 鲁迅:《随感录五十六·“来了”》,《鲁迅全集》(1)第363页。
    126 鲁迅:《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1)第328页。
    127 鲁迅:《偶感》,《鲁迅全集》(5)第505、506页。
    128 鲁迅致姚克信(1934年4月22日),《鲁迅全集》(13)第82页。
    129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4)第214页。
    130 鲁迅致许寿裳信(1926年12月29日),《鲁迅全集》(11)第668页。
    131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人格和思想》,《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第520页,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
    132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4)第5页。
    133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第260页。
    134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11)第40页。
    135 鲁迅:《随感录三十五》,《鲁迅全集》(1)第321页。
    136 鲁迅:《推背图》,《鲁迅全集》(5)第97页。
    137 鲁迅:《小杂感》,《鲁迅全集》(3)第555页。
    138 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4)第232页。
    139 鲁迅:《随感录三十九》,《鲁迅全集》(1)第334页。
    140 鲁迅:《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2)第219页。
    141 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3)第195页。
    142 鲁迅:《“招贴即扯”》,《鲁迅全集》(6)第235页。
    143 鲁迅:《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鲁迅全集》(4)第508页。
    144 鲁迅:《夜颂》,《鲁迅全集》(5)第203、204页。
    145 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11)第33页。
    146 鲁迅:《偶感》,《鲁迅全集》(5)第506页。
    147 这一观察方法与唯物主义是相合的,列宁说:“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判断哲学家,不应当根据他们本人所挂的招牌,而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21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148 鲁迅:《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3)第346页。
    149 鲁迅:《思想·山水·人物·所谓怀疑主义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13)第567、569页。
    150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4)第309页。
    151 章太炎:《论教育的根本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章太炎文选》第349页。另外,周作人也有过这样的观察:“一切在礼教的面具下实行迫压与放恣,实在所谓礼者早已消灭无存了。”(周作人:《生活之艺术》,《雨天的书》第92、93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152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3)第535页。
    153 鲁迅:《逃名》,《鲁迅全集》(6)第409页。
    154 雅斯贝尔斯:《目前哲学状况的由来——论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历史意义》,熊伟主编:《存在主义哲学资料选辑》第525页,商务印书馆1997年10月。
    155 胡风:《致梅志》,《胡风全集》(9)第417页。
    156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6)第557页。
    157 鲁迅:《华盖集续编小引》,《鲁迅全集》(3)第195页。
    158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1)第300页。
    159 鲁迅:《通讯》,《鲁迅全集》(3)第26页。
    160 鲁迅:《辞“大义”》,《鲁迅全集》(3)第481页。
    161 鲁迅致章廷谦信(1927年2月25日),《鲁迅全集》(12)第21页。
    162 鲁迅:《辞“大义”》,《鲁迅全集》(3)第482页。
    163 鲁迅:《通信(复魏猛克)》,《鲁迅全集》(8)第379页。
    164 鲁迅:《通讯》,《鲁迅全集》(3)第27页。
    165 鲁迅:《厦门通信(三)》,《鲁迅全集》(3)第412页。
    169 伊藤虎丸:《鲁迅早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52页。
    170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46、56页。
    171 鲁 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2页。
    172 麦克斯·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5页,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12月。
    173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2页。
    174 参见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第91页。
    175 “苟有外力来被,则无间出于寡人,或出于众庶,皆专制也。国家谓吾当与国民合其意志,亦一专制也。众意表现为法律,吾即受其束缚,虽曰为我之舆台,顾同是舆台耳。去之奈何?曰:在绝义务。义务废绝,而法律与偕亡矣。”参见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2页。
    176 鲁迅:《随感录三十八》,《鲁迅全集》(1)第327页。
    177 朱谦之:《无元哲学》,《朱谦之文集》(第一卷)第412-415页。
    178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文选》第300页。
    179 章太炎:《<华国月刊>发刊辞》,《章太炎文选》第534页。
    180 张新颖:《中国现代意识的发生与原有文化资源的考掘与重造:章太炎的极端性思想实验》,《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第45页。与“对基本单位的根本关注和极端强调”相反的思维方式,阿伦特有过描述:“在19世纪中期,知识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拒绝看待或接受任何事物的‘本身所是'概念,一致解释每一种事物都只是进一步发展之前的一个阶段。”参见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第578页。
    181 胡风:《文艺界的风习一景》,《胡风全集》(2)第416页。
    182 鲁迅:《中国地质略论》,《鲁迅全集》(8)第6页。
    183 鲁迅:《人之历史》,《鲁迅全集》(1)第9页。
    184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49页。
    185 参见鲁迅:《随感录三十三》,《鲁迅全集》(1)。
    186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29、30页。
    187 王乾坤先生亦作此解,参见《鲁迅的生命哲学》第13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
    188 比如在《关于太炎先生的二三事》中表示:“而先生则排满之志虽伸,但视为最紧要的‘第一是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第二是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见《民报》第六本),却仅止于高妙的幻想……”(《鲁迅全集》(6)第566页);在致许寿裳的信中说:“所未敢苟同者,惟在欲以佛法救中国耳。”(《鲁迅全集》(14)第153页)。周氏兄弟早年都深受章太炎影响,在宗教问题上,周作人也严厉指责“以破迷信为言,至不惜种火古庙,排仆金人而后快”的幼稚行为,以为“破迷信者在于改革敝习,而非拔除宗教”,在他看来,对宗教的形而上追求,正是人不可或缺的(周作人:《论保存古迹》,转引自钱理群:《周作人传》第180、181页,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9月)。
    189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
    190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第7卷第5号,1920年4月。吊诡的是,1922年那场围绕着“信教自由”的风波中,陈独秀是“非宗教同盟”一方的干将。陈独秀的思路转变这里无法探其究竟,但其态度的摇摆更能见出时人对宗教与迷信并无全面而辩证的认识。
    191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4页。
    192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35页。
    193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26页。
    194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33页。
    195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30页。
    196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26页。
    197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71页,李冬木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198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32页。
    199 值得注意的是,沈从文关于“迷信”与“科学”相通的一番认识与此神合:“‘迷信'是 个可诅咒的名词,含有历史性的血腥气和霉腐味……‘去除迷信'因之亦成为一个永远明朗动人的口号;从事其役的科学家或思想家,于旗纛下沉默而前,记录上有血迹斑斑。然而试从人性深处发掘,迷信实和生命同在。是一种生命青春期的势能。……迷信曾产生宗教,使之具有强烈光辉,照耀历史,照耀人生;余光反映于文学艺术中,……即世所谓‘科学精神',究其实,亦无不由于挹取沾润余芳剩润而来。”沈从文:《巴鲁爵士北平通讯(第七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1期。
    200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99页。
    201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29、30页。
    202 “蠕生者事牛耿黾,以虺易为灵蛇,而文教者或事上帝。由慢计之,事上帝则优,事牛虺耿黾则劣。自见计之,上帝不可验,而牛虺耿黾则验。其言有神灵,皆过也,一事可验,一事不可验,则蠕生者犹少智。何以明之?今有二人,一谓牛角能言,一谓马角能言,其过则等。牛角虽不能言,固有牛角,其过一。马角者,非直不能言,又无马角,其过二。故以 马角为能言者,视以牛角为能言者,其愚以倍。”参见章太炎:《辨性下》,《章太炎文选》第392、393页。
    203 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33页。
    204 参见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88页;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第67页。
    205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27页。
    206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88页。
    207 鲁迅:《<如此广州>读后感》,《鲁迅全集》(5)第460、461页。
    208 鲁迅:《有趣的消息》,《鲁迅全集》(3)第214页。
    209 鲁迅:《通信(复张孟闻)》,《鲁迅全集》(8)第262页。
    210 鲁迅:《庆祝沪宁克服的那一边》,《鲁迅全集》(8)第198页。
    211 鲁迅:《在钟楼上》,《鲁迅全集》(4)第33页。
    212 鲁迅:《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鲁迅全集》(4)第150、151页。
    213 鲁迅:《吃教》,《鲁迅全集》(5)第328、329页。
    214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全集》(8)第122页。
    215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文学运动史料选》(二)第284页,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6月。
    216 恩格斯:《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1963年12月。
    217 “顾吾中国,则夙以普崇万物为文化本根,敬天礼地,实与法式,发育张大,整然不紊。覆载为之首,而次及于万汇,凡一切睿知义理与邦国家族之制,无不据是为始基焉。效果所著,大莫可名,以是而不轻旧乡,以是而不生阶级;他若虽一卉木竹石,视之均函有神閟性灵,玄义在中,不同凡品,其所崇爱之溥博,世朱见有其匹也。顾民生多艰,是性日薄,洎夫今,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录,与气禀未失之农人;求之于士大夫,戛戛乎难得矣。”参见鲁迅:《破恶声论》,《鲁迅全集》(8)第30页。本节中引用此文不再注出。
    218 鲁迅:《<草鞋脚>小引》,《鲁迅全集》(6)第21页。
    219 章太炎:《革命之道德》,《章太炎文选》第189页。
    220 “愚民妇子之间,崇拜鬼神,或多妖妄,幸其蒙昧寡知,道德亦未甚堕坏,死生利害之念,非若上流知学者之迫切也。”参见章太炎:《答铁铮》,《章太炎全集》(四)第375页。
    221 参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第1001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7月。
    222 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回忆鲁迅》,《鲁迅回忆录》(专著,上册)第487页。
    223 鲁迅:《女吊》,《鲁迅全集》(6)第640页。
    226 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转引自周国平:《尼采》第43、44页。
    227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85页。
    228 鲁迅致宋崇义信(1920年5月4日),《鲁迅全集》(11)第382页。
    229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7)第194页。
    230 鲁迅:《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1)第255页。
    231 参见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4)。
    232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3)第137页。
    233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第89页,三联书店2003年8月。
    234 伊藤虎丸:《亚洲的“近代”与“现代”》,《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3、14页。
    235 鲁迅:《随感录四十三》,《鲁迅全集》(1)第347页。
    236 鲁迅:《“圣武”》,《鲁迅全集》(1)第371页。
    237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96页。
    238 郜元宝:《自由“的”思想与自由“地”思想》,《鲁迅六讲》第179页。
    239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2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40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70页。
    241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7)第194页。
    242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80页。
    243 参见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严复集》(第5卷)第1321-1323页,中华书局1986年。
    244 黄遵宪:《水苍雁红馆主人来简》,张枏、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331页,三联书店1960年。
    245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95页。
    246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序言”第5页。
    247 因此才有史家认为,“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之所以格外突出”,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它们所携带的先进西方思想文化及其物化形态的‘现代性'因素之能动作用”。参见黄兴涛:《近代中国新名词的思想史意义发微——兼谈对于“一般思想史”之认识》,《新史 学》第32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48 参见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序言”第7页。
    249 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48页,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三联书店2005年3月。
    250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47页。
    251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6)第558页。
    252 伊藤虎丸:《亚洲的“近代”与“现代”》,《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5页。
    253 杜赞奇:《现代性话语的知识和权力》,转引自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第82页,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254 胡适:《提高与普及》,《胡适文集》(2)第65、66页。
    255 竹内好:《何谓近代》,《近代的超克》第204-208页。相关论述可参考孙歌:《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
    256 北冈正子:《鲁迅的“进化论”》,转引自伊藤虎丸:《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第92页,李冬木译,三联书店2008年8月。
    257 鲁迅:《杂忆》,《鲁迅全集》(1)第236页。
    258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120页。
    259 弗兰克:《精神事业与世俗事业》,《人与世界的割裂》第254页.徐凤林、李昭时译,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5月。
    260 伊藤虎丸:《<狂人日记>》,《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16、117页。
    261 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根源》第76页,吕梁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1月。这段话出自柏林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转述。
    262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122页。
    263 卢卡契:《现代主义的意识形态》,《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上)第148-15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此处理解主要引自张新颖先生在《主体的确立、主体位置的降落和主体内部的分裂》一文中的讨论,详参《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
    264 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第122页。
    265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第439、440页。
    266 弗兰克:《精神事业与世俗事业》,《人与世界的割裂》第262页。
    267 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08页。
    268 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6页:孙歌:《竹内好的悖论》第33页。
    269 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第312页,中华书局1981年1月。
    270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2页。
    271 孙歌:《竹内好的悖论》第59页。
    272 竹内好:《何谓近代》,《近代的超克》第212页。
    273 鲁迅:《看镜有感》,《鲁迅全集》(1)第209、211页。
    274 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6)第40页。
    275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8)第228页。
    276 竹内好:《何谓近代》,《近代的超克》第208页。
    277 孙歌:《竹内好的悖论》第59页。
    278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8)第228页。
    279 竹内好:《何谓近代》,《近代的超克》第212页。
    282 鲁迅:《习惯与改革》,《鲁迅全集》(4)第228页。
    283 鲁迅:《运命》,《鲁迅全集》(6)第135页。
    284 鲁迅:《吃教》,《鲁迅全集》(5)第329页。
    285 鲁迅:《有趣的消息》,《鲁迅全集》(3)第212页。
    286 鲁迅:《这个与那个》,《鲁迅全集》(3)第152页。
    287 鲁迅:《<出关>的“关”》,《鲁迅全集》(6)第540页。
    288 鲁迅:《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鲁迅全集》(6)第613页。
    289 鲁迅致阮善先信(1936年2月15日),《鲁迅全集》(14)第27页。
    290 鲁迅:《青年必读书》,《鲁迅全集》(3)第12页。
    291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4)第238页。
    292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6)第554页。
    293 鲁迅致时玳信(1936年8月6日),《鲁迅全集》(14)第123页。
    294 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3)第4页。
    295 鲁迅:《这回是“多数”的把戏》,《鲁迅全集》(3)第186页。
    296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第260页。
    297 鲁迅:《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3)第346页。
    298 鲁迅:《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3)第260页。
    299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4)第241页。
    300 鲁迅致曹靖华信(1930年9月20日),《鲁迅全集》(12)第242页。
    301 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集》(5)第360页。
    302 鲁迅:《文艺与革命》,《鲁迅全集》(4)第85页。
    303 鲁迅致曹白信(1936年lO月15日),《鲁迅全集》(14)第168页。
    304 鲁迅:《革命文学》,《鲁迅全集》(3)第568页。
    305 鲁迅:《革命咖啡店》,《鲁迅全集》(4)第117页。
    306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4)第238页。
    307 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4)第233页。
    308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4页。
    309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4)第304页。
    310 鲁迅:《非革命的急进革命论者》,《鲁迅全集》(4)第232页。
    311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鲁迅全集》(4)第238页。
    312 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鲁迅全集》(6)第558页。
    313 鲁迅:《<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鲁迅译文集》(5)第359、360页。
    314 鲁迅:《今春的两种感想》,《鲁迅全集》(7)第408页。
    315 鲁迅:《关于知识阶级》,《鲁迅全集》(8)第226页。
    316 鲁迅:《敬贺新禧》,《鲁迅全集》(8)第308页。
    317 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48页。
    318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鲁迅全集》(7)第194页。
    319 钱理群:《论“演戏”》,《话说周氏兄弟》,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9月;薛毅:《无物之阵——论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无词的言语》,学林出版社1996年8月。以下相关几节的讨论参考了上述二文,其中引述内容如不加注出,均出自二文。
    320 福柯:《知识考古学》第54页,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年4月。
    321 鲁迅:《同意和解释》,《鲁迅全集》(5)第303、304页。
    322 鲁迅:《“抄靶子”》,《鲁迅全集》(5)第215页。
    323 鲁迅:《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3)第138页。
    324 顾骧先生在一篇回忆录中就曾别有会心地说:“在历史过渡时期,人们为了取得思想的合法性,常常利用原有的语言外壳,如同中世纪向文艺复兴过渡,人们常常利用圣经语言,运用人文主义思想一样。”参见顾骧:《乡贤胡乔木》,《文学报》2008年4月24日。
    325 鲁迅:《世故三昧》,《鲁迅全集》(4)第606、607页。
    326 鲁迅:《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3)第344、345页。
    327 鲁迅:《吃教》,《鲁迅全集》(5)第329页。
    328 陈平原:《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第67页,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329 参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第93页。
    330 章太炎:《原名》,《章太炎文选》第345页。
    331 章太炎:《太炎先生自定年谱》,转引自陈平原:《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
    332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第74页。
    333 参见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第440页。
    334 鲁迅:《“立此存照”(三)》,《鲁迅全集》(6)第649页。
    335 郜元宝:《反抗“被描写”》,《鲁迅六讲》第207页。
    336 欧克肖特提出两种知识类型:一种是技术的知识,一种是实践的知识。前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理性知识,后者是在生活实践中心领神会而无法言说的知识。参见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第7-13页,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
    337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169页。
    338 弗兰克:《生活在先,哲学在后》,《人与世界的割裂》第2、3页。
    339 弗兰克:《生活在先,哲学在后》,《人与世界的割裂》第4页。
    340 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4)第469页。
    341 伊藤虎丸:《日本的鲁迅研究》,转引自赵京华:《竹内好的鲁迅论及其民族主体性重建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3期。
    342 尼采:《快乐的知识》,转引自周国平:《尼采》第46页。
    343 伊藤虎丸:《早期鲁迅的宗教观》,《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95、101页。
    344 鲁迅:《渡河与引路》,《鲁迅全集》(7)第36、37页。
    345 鲁迅:《我和<语丝>的始终》,《鲁迅全集》(4)第176页。
    346 鲁迅致许广平信(1925年3月31日),《鲁迅全集》(11)第470页。
    347 参见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第2、3页,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48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1)第298页。
    349 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6)第624页。
    350 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46页。
    351 参见孙歌:《竹内好的悖论》第39-41页。
    352 鲁迅:《徐懋庸作<打杂集>序》,《鲁迅全集》(6)第300页。
    353 鲁迅:《<华盖集>题记》,《鲁迅全集》(3)第4页。
    354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鲁迅全集》(6)第3页。
    355 参见郜元宝:《“言立而文明”》,《鲁迅六讲》第159、160页。
    356 胡风:《<希望>编后记》《胡风全集》(3)第297页。
    357 霍布士:《海中巨兽》,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选》(上)第209页,葛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
    358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导论”第二章第六节,《海德格尔选集》(上)(陈嘉映、王庆节译)第52、53页。此段译文参照了网上的版本(http://www.bjsos.com/html/books/Heidegger),译者同样是陈嘉映、王庆节,但文字稍有出入,而表意更为晓畅。
    359 参见张新颖、刘志荣:《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沈从文精读》第6页,张新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60 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第176页,商务印书馆1981年。
    361 胡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胡风全集》(2)第679页。
    362 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2)第501页。
    363 瞿秋白:《多余的话》,《多余人心史》第63页,东方出版社1998年6月。
    1 胡风:《辩证法与江湖诀》,《胡风全集》(4)第19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2 胡风:《棘源草·题解》,《胡风全集》(4)第8页。
    3 胡风:《五四时代的一面影》,《胡风全集》(2)第129、130页。
    4 胡风:《M.高尔基断片》,《胡风全集》(2)第356页。
    5 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民族战争与我们》、《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3)第7页,(2)第627、515页。
    6 胡风:《民族战争与我们》,《胡风全集》(2)第630页。
    7 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2)第511、512页。
    8 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2)第40、41页。
    9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3页。
    10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4页。
    11 胡风:《一个要点备忘录》,《胡风全集》(2)第634页。
    12 胡风:《如果现在他还活着》,《胡风全集》(2)第669页。
    13 胡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胡风全集》(3)第236页。
    14 各见绿原:《胡风和我》、鲁煤:《“求诗辨假真”——我和胡风:恩怨实录》、顾征南:《我所认识的胡风先生》,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560、768、769、924页,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15 胡风:《回忆录·在武汉》,《胡风全集》(7)第386、387页。
    16 胡风:《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序<饥饿的郭素娥>》,《胡风全集》(3)第99页。
    17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24页。
    18 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82、183页。
    19 绿原:《胡风和我》,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616页。
    20 胡风致陈陇信(1949年3月7日),《胡风全集》(9)第63页。
    21 胡风:《创作上的三个现象和一个问题》,《胡风全集》(6)第16页。
    22 胡风:《路翎著<平原>后记》,《胡风全集》(6)第35页。
    23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63页。
    24 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2)第40、41页。
    25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06页。26 胡风:《从实际出发》,《胡风全集》(6)第714页。
    27 胡风对文学理解有独特的要求,他冀望读者用力所在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立场的特定诗人,怎样从生活实际形成了他的特有的精神状态,他的特有的精神状态又采取了怎样特有的射击姿态,朝向了怎样的射击方向……”,参见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3)第81页。
    28 胡风:《回忆录·东京时期》、《简述收获》,《胡风全集》(7)第276页、(6)第606、626、627页。
    29 胡风:《一个要点备忘录》,《胡风全集》(2)第634页。
    30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第786、787页。
    31 胡风:《逆流的日子·后记》,《胡风全集》(3)第301页。
    3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5页。
    33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58、559页。
    34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66页。
    35 胡风:《文艺站在比生活更高的地方》,《胡风全集》(2)第323页。
    36 胡风:《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全集》(2)第575页。
    37 胡风:《张天翼论》,《胡风全集》(2)第39、40页。
    38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76、377页。
    39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61页。
    40 胡风:《关于乔冠华》,《胡风全集》(6)第511页。
    4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51页。
    4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00、501页。
    43 参见陈思和:《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笔走龙蛇》第25、26页,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5月。
    44 胡风:《关于乔冠华》,《胡风全集》(6)第509-512页。
    45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57页。
    46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478、479页。
    47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13页。
    48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2、523页。
    49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1页。
    50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18页。
    5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3、505、502、504页。
    5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初版后记》,《胡风全集》(3)第577页。
    53 鲁迅:《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鲁迅全集》(6)第612页。
    54 胡风:《现实主义的一“修正”》,《胡风全集》(2)第373页。
    55 胡风:《民族革命战争与文艺》,《胡风全集》(2)第341页。
    56 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3)第79、80页。
    57 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3)第438、439页。
    58 参见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文艺报》1953年第3期。
    59 胡风:《祝福祖国,祝福人民!》,《胡风全集》(4)第211页。
    60 胡风:《果戈理与我们》,《胡风全集》(4)第240页。
    61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03、281页。
    62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275页。
    63 胡风:《M.高尔基断片》,《胡风全集》(2)第356页。
    64 参见胡风:《思想活动的民主性问题》,《胡风全集》(2)。
    65 胡风:《为了电影艺术的再前进》,《胡风全集》(3)第400页。
    66 胡风:《人道主义与现实主义的道路》,《胡风全集》(3)第236、237页。
    67 胡风:《写于不安的城》,《胡风全集》(3)第280页。
    68 胡风:《由现在到将来》,《胡风全集》(3)第34页。还比如:“国际革命文艺的经验或方法在今天更能够化成我们自己的血肉”:“政治课题,只要是战争的发展的内容所要求的止确的政治课题,那就当然是能够和作家的战斗的意志相结合的”:“感受、把握活的生活现实,把大众的感情、欲望、思想等化成自己的内在的经验”;“要求作家把这理论所表现的内容熔化到自己的实践生活里面,成为自己的东西”。以上分别参见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第774页:《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胡风全集》(2)第647页:《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第789页;《关于“主题积极性”及与之相关的诸问题》,《胡风全集》(5)第180页。
    69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3页。
    76 别林斯基:《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参见满涛、辛未艾译:《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第699,703,704、70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
    77 胡风:《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道路》,《胡风全集》(3)第237、238页。
    78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现实主义》,《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第261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
    79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第726、769页。
    80 王元化:《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81 胡风:《关于鲁迅精神的二三基点》,《胡风全集》(2)第501页。
    82 胡风:《从“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生长起来的》,《胡风全集》(3)第53,56、57页。
    83 胡风:《关于陈辛人》,《胡风全集》(6)第493页。
    84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6页。邹荻帆在回忆胡风的文章中曾着重引用了这句话。参见邹荻帆:《往事琐忆——怀胡风先生》,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277页。
    85 胡风:《关于创作的二三理解》,《胡风全集》(2)第521页。
    86 胡风:《逆流的日子·后记》,《胡风全集》(3)第301页。
    87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3页。
    88 胡风:《祝福祖国,祝福人民》,《胡风全集》(4)第213页。
    89 伊藤虎丸:《亚洲的“近代”与“现代”》,《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第14页。
    90 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胡风全集》(2)第511、512页。
    91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3)第437页。
    92 鲁迅:《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鲁迅全集》(7)第306页。
    93 竹内好:《鲁迅》,孙歌编,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第132页。
    94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76、377页。
    95 胡风:《论民族形式问题》,《胡风全集》(2)第766-768页。
    96 胡风:《写于不安的城》,《胡风全集》(3)第280页。
    97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7、528页。
    98 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2)第527、528页。
    99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54、558页。
    100 竹内好:《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48页。
    10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54页。
    102 怀潮(阿垅):《论艺术与政治》,《蚂蚁小集》(第4集),1948年11月。
    103 阿垅:《<预言>片论》,《人·诗·现实》第277页,三联书店1986年7月。
    104 参见林默涵:《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9年第3期。
    105 参见晓风:《九死未悔——胡风传》第261页,台湾业强出版社1996年4月。
    106 胡风致满涛信(1950年4月1日),《胡风全集》(9)第400页。
    107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27、131页。
    108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3页。
    109 参见胡风:《<大地>里的中国》,《胡风全集》(2)。
    110 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试论》,分别原载于《现代》第四卷第一期(1933年11月)、《文学》第六卷第一号(1936年1月),可参见《周扬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
    111 胡风:《略论文学无门》,《胡风全集》(2)第427页。
    113 胡风:《关于两种论调》,《胡风全集》(2)第489页。
    114 胡风:《关于创作的二三理解》,《胡风全集》(2)第521页。
    115 胡风致朱谷怀信(1948年3月31日),《胡风全集》(9)第681页。
    116 参见晓风:《九死未悔——胡风传》第190、191页
    117 胡风:《学习,为了实践》,《胡风全集》(6)第42-45页。
    118 绿原:《胡风和我》,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587、588页。
    119 参见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第3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20 胡风:《“形象的思维”观点的提出和发展》,《胡风全集》(7)第237、238页。
    121 秋田雨雀著、胡风译:《我的五十年》,《胡风全集》(8)。
    122 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3)第197页。
    123 胡风:《为了电影艺术的再前进》,《胡风全集》(3)第402页。
    124 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胡风全集》(3)第15页。
    125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74页。
    126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42页。
    127 胡风:《<死魂灵>与果戈理》,《胡风全集》(2)第471页。
    128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84页。
    129 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7)第255页。
    130 胡风致王福湘信(1980年8月11日),《胡风全集》(9)第558页。
    131 胡风:《<七月>编校后记》,《胡风全集》(2)第696页。
    13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7页。
    133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72页。
    134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83页。
    135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孙郁编:《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第2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6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87页。
    137 鲁迅:《<三闲集>序言》,《鲁迅全集》(4)第5页。
    138 本节和以下一节对胡风言论的引录,除注明外,均参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190,213、214,164,171,168,217、218,214,220,197,193页。
    139 参见鲁贞银博士学位论文:《胡风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第104页。未刊稿。
    140 胡风:《青春的诗》,《胡风全集》(3)第266页。
    141 胡风致满涛信(1953年2月2日),《胡风全集》(9)第399页。
    142 钱锺书:《谈艺录》(补订重排本)上册第84页,三联书店2001年1月。
    143 关于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美的理念》中“beseelt”一词与“生气灌注”之间的沟通, 可参见王元化:《读黑格尔》第51-53页,新星出版社2006年11月。
    144 陈思和:《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笔走龙蛇》第37页。
    145 胡风:《创作上的三个现象和一个问题》,《胡风全集》(6)第28页。
    146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00、490页。
    147 转引自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第2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148 陈思和先生根据新近出版的《胡风家书》提供的信息,推测:“胡风作为异端的被确认, 很可能在抗战初期已经在中共党内有了某种迹象”,参陈思和:《胡风家书》“序”,《胡风家书》第3页。
    149 参见刘志荣:《射击与坚守:胡风的狱中写作》,《潜在写作:1949—19762,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怒争真”语出《怀春曲》中《大号音——对口四晨歌》:“误会因何起?疑团为啥生?唯人羞拜物,信实怒争真。”刘志荣认为:一部《怀春曲》通篇抒写的就是胡风“求真”的历程,对“意实”与“情真”的歌颂。
    150 胡风:《文学与生活》、《由现在到将来》,《胡风全集》(2)第324、34页。
    151 胡风毕生反对艺术至上论、“抽骨留皮的文学论”:“文学作品与现实人生的关联尽管曲折,但决不能不产生自现实的人生,而现实的人生却正是政治”,“文学与政治,道路不同但目的确是一个”(胡风:《关于抽骨留皮的文学论》、《关于高尔基论鲁迅》,《胡风全集》(3)第20-28页、(4)第230页)。所以上文反复强调:他不是质疑“合理概念”的内容本身,而是在认可它们的价值判断、政治倾向的基础上力求将其效用发挥到最大,他瞄准的是对“名”的接受立场,具体到文学而言,就是政治与文学的联结究竟发生在何处,以何种方式发生,才能求得最充分的艺术表现力。
    152 参见胡风译永田广志:《历史上主观条件之意义》,原载《时事类编》3卷3期(1935年),译者署名“王明斋”,转引自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第31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这篇译文,《胡风全集》(8)“译文”卷中未收(此卷说明:“本卷为迄今收集到的胡风的全部译著。”)。1933年,胡风经人介绍到中山文化教育馆为《时事类编》翻译文章,“这样,我就当上了中山文化教育馆的日文翻译,给每期《时事类编》译一至二篇文章”(《胡风全集》(7)第301、302页);至1934年秋离职(见《胡风生平年表》,《胡风全集》(10)第571页,这一时间的记述应该根据的是胡风回忆录,参见《胡风全集》(7)第307页)。《历史上主观条件之意义》发表于1935年,从文章内容看显然是胡风关注所在,有可能是他之前翻译的文章在离职后发表。
    153 胡风:《张天翼论》,《胡风全集》(2)第39、47、56页。
    154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39、240页。
    155 胡风:《现实主义在今天》,《胡风全集》(3)第38页。
    156 在胡风看来,与“革命诗歌里最主要的这两个同源异流的倾向”——“用抽象的词句来表现‘热烈'的情绪或‘革命'的道理,或者是,没有被作者的血液温暖起来,只是分行分节地用韵语写出‘豪壮'的或‘悲惨'的故事”——相比,田间的诗歌“和他所要歌唱的对象”“完全融合”,这是“诗的大路”。路翎的小说作为胡风心中的文学范本,其特质在于“从生活本身的泥海似的广袤和铁蒺藜似的错综里面展示了人生诸相,而且,这广袤和错综还正用着蠢蠢跃跃的力量膨胀”,“随时随地都要向外伸展,向外突破”。在文学创作论方面,胡风宣称:“理念,如果没有在诗人的精神世界里面发酵,蒸腾,那就无论在认识上或表现上都不能够走进艺术的境界的”,“客观事物只有通过主观精神的燃烧才能够使杂质成灰,使精英更亮,而凝成浑然的艺术生命”,“作家是一个‘感性的活动',不能是让客观对象自流式地装进来的‘一个工具',一个‘唯物'的死的容器”。在文学批评论方面,胡风“所要求的批评家,他的被正确的认识所武装、所培养、所完成的世界感,非得能够理解而且拥抱一代的精神生活的奔流和冲激不可”。以上参见胡风:《田间的诗》,《胡风全集》(2)第444页:《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胡风全集》(3)第99、100页;《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3)第79、80页;《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2页:《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3)第197页。
    157 胡风:《从实际出发》,《胡风全集》(6)第732页。
    158 胡风:《创作上的三个现象和一个问题》,《胡风全集》(6)第16、17页。
    159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272页。
    160 胡风:《一个要点备忘录》,《胡风全集》(2)第634、635页。
    16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497页。
    162 胡风:《从实际出发》,《胡风全集》(6)第744、745页。
    163 胡风:《对陶行知二三理解》,《胡风全集》(3)第371页。
    164 胡风:《以<狂人日记>为起点》,《胡风全集》(3)第425页。
    165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50页。
    166 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全集》(3)第207页。
    167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第586、587页。
    168 胡风:《以<狂人日记>为起点》,《胡风全集》(3)第424页。
    169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第615页。
    170 参见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16-518页。
    17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474页。
    172 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75-184页。
    173 具体论述可参见刘宏伟:《胡风文艺理论的黑格尔因素》,选自其博士学位论文《胡风精神现实论》,未刊稿。 家必须置身于现实的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这同样可以作为胡风理论的滋养,他每常说概念不可以“直接产生文学”,创作者应该“沉入这个泥土上的人民斗争的实际”。通过王元化对黑格尔的疏解,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其中隐藏的足可作为胡风理论养料的宝贵因素。以上可参见王元化:《读黑格尔》第27、30、31、34、35页。
    176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3页。
    177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39、247页。
    178 胡风:《关于创作发展的二三感想》,《胡风全集》(3)第15页。
    179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40页。
    180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09页。
    181 列夫·托尔斯泰著、胡风译:《关于文学与艺术(摘录)》,《胡风全集》(8)第658页。
    182 牛汉:《并没有凋谢——简介二十人诗集<白色花>》,《学诗手记》第33页,三联书店1986年。
    183 胡风:《关于“主题积极性”及与之相关的诸问题》,《胡风全集》(5)第180页。
    184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43页。
    185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3页。
    186 胡风:《关于“诗的形象化”》,《胡风全集》(3)第90页。
    187 尽管黑格尔的美学是从理念出发的,但是王元化先生以为,“在我们这里,往往有人把黑格尔的美学当作是从概念到概念的‘戏论',而不能认识到他那通过哲学思考形式表述出来的深刻见解”,在王元化对黑格尔《美学》的疏解、评注中,我们看到很多与胡风文艺理论相契合的论述,比如关于形象思维:“不能把构思的方式当作一回事,把表现的方式当作另一回事,认为构思属于理智的功能,而表现则属于感性的功能,艺术家把他在构思中通过理智功能所得到的思想,在创作中再把它们‘化'为形象表现出来。这样就把一种和艺术思维相对立的办法引进了艺术的创造过程,从而把艺术创造变成一种最枯燥、最乏味的翻译工作:不断地要把概念化成形象。”又如黑格尔“认为艺术为宗教服务并不是把对象附加到先由思考产生出来地一些抽象格言和定义上去,而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把他心里酝酿成熟的东西表达出来。”以上参见王元化:《读黑格尔》第226、265、269页。1980年代初,以王元化先生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将马克思、黑格尔的实践对象化,和中国古典文论结合,对文学创作过程提出了精微的认识。我在上文中已经提到,王元化在新时期语境中对黑格尔美学的一系列疏解,每每与胡风文艺理论有神合之处。但这又岂止是个别情形呢?当胡风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初走出幽闭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个瑰丽的宝藏,与人们已然厌倦的那些理论不同,胡风当年的许多探讨,竟仿佛有先见之明一般,为人们在废墟上的重建提供了极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方案。新时期的“破晓啼卢”《为文艺正名》中义正词严地指出:“‘文艺是阶级斗争工具说',要求文艺创作首先从思想政治路线出发,势必导致‘主题先行'”,“文艺的生命力在于它服从生活,服从生活的真 实。”(参见《为文艺止名》,《上海文学》1979年第6期)这同胡风从1930年代开始抗拒从概念直接产生文学的“破名”实践,多有沟通。1970、80年代以创作过程为中心的一系列主体性的理论探索,实际上延续着胡风所构筑的理论框架。这一时期文艺理论“拨乱”的对象,如“庸俗社会学”、“机械反映论”等,正是由1930年代起艺术工具论等延续而来,而这也正是胡风毕生反抗的不良传统。刘再复在长文《论文学的主体性》中说:“那种认为作家的世界观可以决定一切的观点,就是作家可以任意干预笔下人物的灵魂和行动的观点,就是不尊重笔下人物,剥夺笔下人物的主体性的观点。”而胡风一直呼吁的就是:不管是作家还是作家笔下的人物都不能沦为“工具”:“不要把作家看成留声机,只要套上一张做好了的片子(抽象的概念),就可以背书似地歌唱:作家也不能把他的人物当作留声机,可以任意地叫他替自己说话。”(胡风:《M.高尔基断片》,《胡风全集》(2)第356页。)。刘再复借用皮亚杰的认识发生论探讨“批评家的心理组织过程”:“一方面批评家主体同化了客体(作品),作品被自己的审美眼光所穿透,即被自己的审美理想所溶解。……如果作品的刺激异常强大,以至强大到必须涨破原来的审美意识图式才能适应作品的客观现象,批评家内心的图式就不得不改变。这实际上是主体在与对象的接触中,又被对象所影响,所感动,此时,主体的部分本质会被客体所占有,所改造……”(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5年第6期,第19、20页:《文学评论》1986年第1期,第14页)这里何尝没有胡风相生相克的主客观化合论的影子呢?1980年代涌现的很多新思潮、新话题,如果联系到胡风文艺理论,似乎都可以找到深刻的历史共鸣。1987年探讨“向内转”,童庆炳撰文指出:“生活不会自动地进入文学,生活必须经过作家心灵地过滤、发现和创造才能进入文学。”(童庆炳:《文学的“向内转”与艺术创作规律》,《文艺报》1987年7月4日)新时期高扬“主体性”,对创作过程中作家主观作用的突出,让人不禁感慨历史的诡谲,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费尽波折,最后似乎还是回到了长期被视为“异端”的胡风。“这一阶段实践论与价值论对创作过程、创作规律的探讨和认识,是胡风的开创之功”(参见鲁贞银博士学位论文:《胡风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第124页。)。
    188 王元化:《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文心雕龙讲疏》第1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189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第629页。
    190 参见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3)第186-190页。
    191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38、239页。
    192 胡风:《人生·文艺·文艺批评》,《胡风全集》(3)第199页。
    193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40页。
    194 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78页。
    195 此处关于“境界说”的探讨,参见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第50、5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6月。
    196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39页。
    197 参见鲁贞银博士学位论文:《胡风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第72页。
    198 胡风:《文学与生活》,《胡风全集》(2)第319页。
    199 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鲁迅全集》(10)第257页。
    200 胡风:《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胡风全集》(2)第643页。
    201 胡风:《关于题材,关于“技巧”,关于接受遗产》,《胡风全集》(3)第82页。
    202 王戎:《“主观精神”与“政治倾向”》,《何其芳选集》(第2卷)第30、31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年11月。王戎文章作为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一文的附录而收入。
    203 胡风:《关于乔冠华》,《胡风全集》(6)第503页。
    204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12页。
    205 胡风:《半仑村断想》,《胡风全集》(3)第138页。
    206 胡风:《“形象的思维”观点的提出和发展》,《胡风全集》(7)第236页。
    207 胡风:《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613页。
    208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3页。
    209 胡风:《关于“主题积极性”及与之相关的诸问题》,《胡风全集》(5)第179页。
    209 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胡风全集》(3)第190页。
    210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3页。
    212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480页。
    213 胡风:《A.S.普式庚与中国》,《胡风全集》(3)第397页。
    214 乔木:《文艺创作与主观》,《大众文艺丛刊》第二辑,转引自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第202页。
    215 参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12页;晓风:《我的父亲胡风》第16页:王培元:《冯雪峰、韦君宜在朝内166号》,《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1月26日。
    216 参见何其芳:《一个平常的故事》,《何其芳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10月。
    217 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312页。
    218 参见胡风致梅志信(1952年10月25日),《胡风家书》第331页;及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220页。
    219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04、607页。
    220 路翎:《一起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我与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727页。
    221 胡风自述其行文“曲曲折折地绕弯子”的外在成因是为了抵御、对付国民党的审查制度,参见胡风:《回忆录》,《胡风全集》(7)第310、311页;《<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重排后记》,《胡风全集》(2)第701、702页:《<文艺笔谈>第三次排字后记》,《胡风全集》(2)第275页。
    222 罗洛:《琐事杂忆:我所认识的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966页。
    223 参见叶圣陶1948年10月19日日记:“此君(指胡风——笔者注)自名不凡,否定一切,人家之论皆不足齿数,而以冗长纠缠之文文其浅陋。”参见《叶圣陶文集》(21),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又:王实味也曾批评过胡风的语言“疙疙疸疸”,晦涩、缠夹几乎成为各派知识分子对胡风行文风格的共识。参见王实味:《文艺民族形式问题上的旧错误与新偏向》,《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文学理论卷》(二)第292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234 以赛亚·柏林:《辉煌十年·别林斯基》,彭淮栋译:《俄国思想家》第215页,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
    225 胡风:《密云期风习小纪·序》,《胡风全集》(2)第349页。
    226 胡风致梅志信(1952年10月24日)、致晓风信(1952年12月12日),《胡风家书》第329、460页。
    227 胡风:《在混乱里面·序》,《胡风全集》(3)第4页。
    228 朱健:《胡风这个名字……》,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746页。
    229 参见胡风致王福湘信(1970年10月25日),《胡风全集》(9)第556页:及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第403页,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2月。
    230 参见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第二章第五节。
    231 胡风致朱企霞信(1931年5月16日),《胡风全集》(9)第686页。
    232 参见吴奚如:《我所认识的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28页。胡风是在以书信与 吴奚如交相指责时作如是说,具体时间不可考,从上下文推断,应在1930年代末与1940年代初之间。
    233 胡风致朱企霞信(1949年7月18日),《胡风全集》(9)第696页。
    234 路翎:《一起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我与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734页。
    235 参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96、381页。
    236 葛兰西语,转自索飒、海因兹·迪特里齐:《知识分子危机与批判精神的复苏》,《读书》2002年第6期。
    237 胡风致绿原信(1952年7月24日),《胡风全集》(9)第378页。
    238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48页。
    239 胡风:《简述收获》,《胡风全集》(6)第633页。
    240 胡风致鲁煤信(1952年1月7日),《胡风全集》(9)第175、176页。
    241 参见晓风:《我的父亲胡风》第57页。
    242 胡风致绿原信(1952年7月24日),《胡风全集》(9)第378、379页。
    243 胡风:《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胡风全集》(3)第75、76页。
    244 路翎:《一起共患难的友人和导师:我与胡风》,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736页。
    245 阿垅:《纤夫》,《白色花》,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8月。
    246 绿原先生也曾有此记述,参见绿原:《胡风和我》,晓风主编:《我与胡风》第605页。
    247 胡风致舒芜信(1944年1月4日),《胡风全集》(9)第475页。
    248 鲁迅:《忆韦素园君》,《鲁迅全集》(6)第65页。
    5 参见贡华南:《知识与存在》第5-8页。
    6 王夫之:《尚书引义》第173页,中华书局1976年。
    7 鲁迅:《水性》,《鲁迅全集》(5)第546页。
    8 胡风:《为初执笔者的创作谈》,《胡风全集》(2)第239、240页。
    9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34页,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12月。
    10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第22页,王庆节、熊伟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11 鲁迅:《记“发薪”》,《鲁迅全集》(3)第369页。
    12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4、55页。
    13 鲁迅:《杂忆》,《鲁迅全集》(1)第236页。
    14 章太炎:《建立宗教论》,《章太炎文选》第206页。
    15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1)第135页。
    27 鲁迅致唐英伟信(1935年6月29日),《鲁迅全集》(13)第494页。
    28 鲁迅:《“题未定”草(七)》,《鲁迅全集》(6)第442页。
    29 鲁迅:《黄花节的杂感》,《鲁迅全集》(3)第428页。
    30 郜元宝:《“言立而文明”》,《鲁迅六讲》第162页。
    31 鲁迅:《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鲁迅全集》(1)第386页。
    32 汪晖:《鲁迅逝世70周年:一个真正反现代性的现代性人物》,转自“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33 胡风:《A.P.契诃夫断片》,《胡风全集》(3)第229页。
    34 鲁迅:《马上支日记》,《鲁迅全集》(3)第346页。
    35 屠格涅夫:《父与子》第288页,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9月。
    36 鲁迅:《透底》,《鲁迅全集》(5)第113页。
    37 鲁迅:《智识即罪恶》,《鲁迅全集》(1)第389页。
    38 海德格尔:《尼采》第899页,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39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第280页,张念东等译,商务印=}5馆1991年。
    40 彭小燕:《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第30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41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1)第202页。
    42 鲁迅:《这样的战士》,《鲁迅全集》(2)第219页。
    43 胡风:《死人复活的时候》,《胡风全集》(3)第128页。
    44 参见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第37页。
    45 鲁迅致许广平信(1925年3月18日),《鲁迅全集》(11)第20页。
    46 参见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第一章的相关论述。
    47 鲁迅:《文化偏至论》,《鲁迅全集》(1)第56页。
    48 竹内好:《鲁迅》,《近代的超克》第107页。
    49 参见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第170页。
    50 王晓明、张宏、徐麟、张柠、崔宜明:《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6期。这一段话摘自王晓明先生的发言。庸俗虚无主义对中国当代文化与文学的腐蚀是一个大问题,在2008年几位批评家关于文学的对谈中,仍然在揭批“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流行等时代精神气候对作家的限制”,从1990年代初到今天,差不多15年过去了,这依然是使我们焦虑、忧心忡忡却又悬而难解的症结所在:“因为受过信仰的蒙蔽而怪罪于信仰本身,进而以‘不信'为宗旨,这导致了虚无主义的泛滥。从‘五七'一代、知青作家群、先锋作家群、新写实作家群到所谓的‘新生代',他们在叙事和修辞风格上越来越喜欢反讽,喜欢戏仿,喜欢拼贴,喜欢玩大杂烩,喜欢故弄玄虚地装深沉,喜欢两眼空洞地喊无辜,喜欢高举‘后现代'的旗帜标榜自己的‘虚无'。尤其值得警惕的是,随处可见的都是一边骂娘一边吃肉的‘虚无'景观。‘虚无'成了一些人既攫取种种权利又推卸种种责任的借口,表面是阴阳怪气的冷嘲,背后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共谋。……当不信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时,这种惰性逐渐地蚕食了‘信仰'的能力,既然无法相信一切,他们也就无法相信自己,自私与自恋也往往是对自己不自信的外在表现形式。”(黄发有、何言宏、邵燕君:《没有大师的时代》,《上海文学》2008年1月号。上述这段话摘自黄发有先生的发言)这里所揭示的虚无主义与“伪士”的“共谋”,触目惊心。
    51 黄发有先生也有类似的看法,他通过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而总结道:“刘心武、张沽、王蒙等作家对于曾经苦苦守望的理想的自我颠覆,根源于这种理想主义是对现成的精神资源的被动接受,缺乏自觉的个人选择和自主意识。……当自我的个性被理性主义的社会原则所禁锢,使之成为非理性的无意识,那么,当这种个性一旦摆脱理性的束缚,非理性的情感就容易表现为一种逆反的偏执。只有出于自由意志的自由选择,人们才可能对自己负责,通过自我约束来确保选择的专一,才可能持之以恒,坚守一种自律的忠诚。”黄发有:《重建理想主义的尊严——对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的一种反思与展望》,《南方文坛》2008年第6期。
    52 车尔尼雪夫斯基:《H·奥格辽夫诗集》,《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下卷第l册)第407页,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10月。
    53 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第15页,薛华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54 转引自张汝伦:《历史与实践》第23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5 参见张汝伦:《哲学的生命》,《读书》1996年第1期。
    56 王元化:《1987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文心雕龙讲疏》第2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57 胡风对于艺术与人生所持的整体观,可以视为七月派作家共同的信仰。比如,阿垅说:“人,生活,诗,风格,是一元的。”(阿垅:《风格片论》,《人·诗·现实》第144页,三联书店1986年7月。)牛汉这样概括七月派的创作共性:“他们特别反对那种两重性格,作者的主 观世界与诗的境界不沾边,甚至相违悖的虚伪的作风。”(牛汉:《并没有凋谢——简介二十人诗集<白色花>》,《学诗手记》第33页,三联书店1986年12月。)
    58 鲁迅:《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6)第567页。
    59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19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60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唐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第127页,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5月。
    61 胡风:《关于现实与现象的问题及其他》,《胡风全集》(5)第159页。
    62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第205页,王杰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3 章太炎:《四惑论》,《章太炎文选》第307页。
    64 米歇尔·福柯:《反法西斯主义的生活艺术》,李猛译,《天涯》2000年第l期。
    65 参见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6 参见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反对阐释》第9、16、17、348、349页。
    67 相关论述可参见罗岗:《“生命权力”、“文学反抗”与文学的“先锋性”》,转自“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
    68 转引自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第270页。
    69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第3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8月。
    70 鲁迅:《科学史教篇》,《鲁迅全集》(1)第35页。
    71 王元化:《文学的真实性和倾向性》,《上海文学》1980年12期。
    72 瞿秋白:《多余的话》,《多余人心史》第63页。
    73 鲁迅曾打过比方来形容“实地经验”的可贵:“更好的是观察者,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是的确的,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我先前吃过干荔支,罐头荔支,陈年荔支,并且由这些推想过新鲜的好荔支。这回吃过了,和我所猜想的不同,非到广东来吃就永不会知道。”鲁迅:《读书杂谈》,《鲁迅全集》(3)第462页。
    74 霍布斯:《论物体》,《西方古典哲学原著选辑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第9l页,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译,商务印书馆1975年7月。
    75 参见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反对阐释》第16页。
    76 胡风:《文艺工作的发展及其努力方向》,《胡风全集》(3)第182、183页。
    77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522、523页。
    78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第357、358页,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
    79 胡风:《一个要点备忘录》,《胡风全集》(2)第634、635页。
    80 王元化:《刘勰的譬喻说与歌德的意蕴说》,《文心雕龙讲疏》第156页。
    81 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胡风全集》(3)第497页。
    82 参见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第49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
    83 参见王元化:《释<物色篇>心物交融说——关于创作活动中的主客关系》,《文心雕龙讲疏》第91、92页。
    84 参见胡风:《七年忌》,《胡风全集》(2)第176页。
    85 胡风:《答文艺问题上的若干质疑》,《胡风全集》(3)第207页。
    86 参见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第25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2月。
    87 于坚、谢有顺:《于坚谢有顺对话录》第16、18页,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88 钱穆:《论语新解》第45l、452页,三联书店2002年9月。
    89 李长之:《<红楼梦>批判》,伍杰、王鸿雁编:《李长之书评》第13、14、41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
    90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第151、153页,满涛、辛未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7月。
    91 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第3、4页,冯至译,三联书店1994年3月。
    92 鲁迅:《记“发薪”》,《鲁迅全集》(3)第369页。
    93 参见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6)第624-626页。
    94 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3)第439页。
    95 参见何其芳:《现实主义的路,还是反现实主义的路》,《文艺报》1953年第3期。
    96 参见胡风:《关于解放以来的文艺实践情况的报告》,《胡风全集》(6)第204、205、302、303页。
    97 胡风:《略谈我与外国文学》,《胡风全集》(7)第246页。
    98 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第256页。
    99 谢有顺:《文学身体学》,《先锋就是自由》第33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100 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7)第122、120页。
    101 唐小兵:《伪深刻的皮相——学院生活自白》,《文学报》2007年1月18日。
    105 周作人:《<贞操论>译记》,《新青年》4卷5号(1918年5月15日)。《贞操论》译文亦收入《周作人文类编》,可参见《周作人文类编》(5)第422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9月。
    106 参见胡风:《论战争期的一个战斗的文艺形式》,《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胡风全集》(2)第510、511,613、614页。
    107 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22页,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0 尼采:《快乐的知识》,转引自周国平:《尼采》第46、47页。
    111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4页。
    113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26页。
    114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3页。
    115 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5页。
    116 列宁:《我们的纲领》,《列宁选集》(第1卷)第203页,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
    117 胡风:《给为人民而歌的歌手们》,《胡风全集》(3)第439页。
    118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0页。
    119 章太炎:《葑汉三言》第6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0 胡风:《<胡风评论集>后记》,《胡风全集》(3)第615页。
    121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4页,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122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9页,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
    王弼,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章学诚,李春伶(校点).文史通义[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章学诚,叶瑛(校注).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庄子,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一、三、四、五、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4,1985,1986.
    章太炎,姜玢(编选).章太炎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章太炎,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下)[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章太炎.章太炎的白话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章太炎.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梁启超,夏晓虹(编选).梁启超文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李大钊.李大钊文集(2)、(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朱谦之.朱谦之文集(第一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胡风.胡风全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胡风.胡风家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鲁迅等.中国新文学大系(影印本)[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北京大学等.文学运动史料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姜义华.章太炎评传[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汪荣祖.康章合论[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之研究[D].台湾:台湾大学,1983:
    王玉华.多元视野与传统的合理化:章太炎思想的阐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章念驰.章太炎生平与思想研究文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章念驰.章太炎生平与学术[M].北京:三联书店,1988.
    罗志田.胡适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钱理群.周作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
    晓风主编.我与胡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晓风.九死未悔——胡风传[M].台湾:台湾业强出版社,1996.
    李辉.胡风集团冤案始末[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
    范际燕,钱文亮.胡风论——对胡风的文化与文学阐释[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鲁贞银.胡风文学思想及理论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0.
    刘宏伟.胡风精神现实论[D].上海:复旦大学,2000.
    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叔本华,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海德格尔,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海德格尔,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北京:三联书店,2006.
    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别尔嘉耶大,张雅平(译).历史的意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别林斯基,满涛,辛未艾(译).别林斯基文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弗兰克,徐风林,李昭时(译).人与世界的割裂[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
    以赛亚·柏林,彭淮栋(译).俄国思想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以赛亚·柏林,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根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福柯,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M].北京:三联书店,2007.
    威廉·巴雷特,杨照明、艾平(译).非理性的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赛义德,五宁根(译).东方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9.
    苏珊·桑塔格,程巍(译).疾病的隐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苏珊·桑塔格,程巍(译).反对阐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汉娜·阿伦特,林骧华(译).极权主义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8.
    卡尔·贝克尔,何兆武(译).18世纪哲学家的天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1.
    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张祥龙等(译).海德格尔[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周国平.尼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山口久和,王标(译).章学诚的知识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竹内好,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近代的超克[M].北京:三联书店,2005.
    丸山升,王俊文(译).鲁迅·革命·历史:丸山升现代中国文学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木山英雄,赵京华(编译).文学复古与文学革命:木山英雄中国现代文学思想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伊藤虎丸,孙猛,徐江,李冬木(译).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伊藤虎丸,李冬木(译).鲁迅与日本人——亚洲的近代与“个”的思想[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伊藤虎丸,李冬木(译).鲁迅与终末论:近代现实主义的成立[M].北京:三联书店,2008.
    史书美,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二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王元化.文心雕龙讲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王元化.读黑格尔[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M].北京:三联书店,2006.
    骆玉明.《世说新语》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张汝伦.现代两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2004.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罗志田.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陈赟.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贾植芳.历史的背面·贾植芳自选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唐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北京:三联书店,2003.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郜元宝.鲁迅六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三联书店,2001.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文贵良.话语与生存:解读战争年代文学(1937—1948)[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汪卫东.鲁迅前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马振铎.“名”与“实”[A].见:《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主要范畴概念简释[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131.138.
    曾春海.“自然”与“名教”之争探义[A].见:张岱年等著、苑淑娅编.中国观念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386-417.
    王远义.独立苍茫[A].见:贺照田.在历史的缠绕中解读知识与思想[M].长春:古林人民出版社,2003:419-453.
    陈平原.章太炎与中国私学传统[A].见: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创[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40-80.
    李振声.作为新文学思想资源的章太炎[A].见:李振声.书架上的历史[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66.
    陈思和.胡风对现实主义理论建设的贡献[A].见:陈思和.笔走龙蛇[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24-56.
    林默涵.胡风事件的前前后后[J].新文学史料,1989,(3):4-28.
    张新颖.现代困境中的语言经验[A].见:张新颖.双重见证[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3.
    刘志荣.射击与坚守:胡风的狱中写作[A].见:刘忠荣.潜在写作:1949—1976[M].上海:复_口.大学出版社,2007:149-167.
    刘志荣.狂人康复的精神历程——20世纪40~70年代沈从文的心灵线索[A].见:张新颖.一江柔情流不尽——复旦师生论沈从文[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197-258.
    薛毅.无物之阵——论鲁迅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A].见:薛毅.无词的言语[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19-4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