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融合与世界秩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极格局结束后,国际关系进入一个近半世纪未遇的大变革时期。值此风云变幻之际,美国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先生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
     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全球政治将出现以下变化:世界是多极和多文明的,世界主要由西方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然而,冷战后的世界并不太平,文明取代意识形态因素或经济因素成为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要根源。冷战后的世界将分为西方和非西方两个范畴。由于文明间的差异,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将是不可避免的,二者间的对抗可能是未来世界政治的轴心。从文明发展的态势看,西方文明正在衰落,而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影响却在不断扩大。鉴于非西方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亨廷顿先生呼吁加强西方国家的团结,并努力取得处于“夹缝”国家的支持,限制潜在的敌对文明——主要是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军事实力的扩张。
     文明冲突论在冷战后的国际关系界引起了重大反响,截至1998年底,《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已被翻译成39种不同的文字。尽管如此,该理论仍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在理论预设方面,亨廷顿认为文明的特征是先天固有的,这必将忽略文明内部的冲突。实际上,任何文明都不是原生的和同质的,无论是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还是儒教文明,其内部无不充满了冲突和纷争;不止如此,作为西方文明核心基础的基督教文化以及西方文明的主要代表——美国文化都是在继承其他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客观地讲,文明冲突论反映了冷战后国际关系的部分现实,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该理论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尤其是非西方文明国家强烈批驳这一理论,但是文明冲突论也绝非空穴来风。区域文明的多样性、文明发展与交往的不平衡以及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为文明冲突的发生创设了条件。在国际交往中,当文明群体因为经济或政治利益而与其他文明群体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文明冲突就会成为可能。冷战结束后,随着文明或文化因素对世界秩序影响的日渐扩大,如何避免或减少因为文明或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国际冲突,成为所有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冷战后爆发的一些世界政治热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着亨廷顿的预见。从海湾战争到巴尔干冲突,从伊拉克战争到车臣冲突,无不夹杂着文明冲突的诱因。所以,有些学者尽管不赞同文明冲突论,但是还是给予它较高的评价,它“以文明的演进为主线,从当代国际政治中最令人焦灼的冲突现象入手,仔细辨别暴力对抗行为(以及非对抗行为)背后的民族情绪、大众心理、文化特质、血缘标识、宗教基础、认同层次、角色意识、地缘因素和历史渊源,力陈国际政治将受文明冲突左右的观点,开创了国际政治的‘大文化’研究之先河”。同时,我们还应看到,作为民族主义者的亨廷顿更多表达了对美国利益的高度关切。一方面,移民数量的增加和文化多元主义的发展,使美国的主流政治文化受到挑战,从而面临“碎片化”的危险;另一方面,鉴于冷战结束和美国力量对比的相对下降,一些传统盟友要求脱离美国的呼声日益高涨。为防止继续衰落,亨廷顿认为,应该有一种理论来增进美国不同种族和群体对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并努力加强西方国家的团结,从而确保美国对西方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亨廷顿在研究文明与世界秩序的关系时犯了严重的形而上学主义错误,这特别体现在他割裂了文明冲突与文明融合的辩证关系。客观上讲,文明冲突是存在的,并贯穿于文明交往的始终,但是它毕竟只是文明交往中矛盾和对立的一面。亨廷顿只看到了文明对立的一面,而忽略了文明融合的存在,所以只会得出不切实际的结论。因为从历史发展的总体上看,在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之间的文化发展都是以相互吸收与融合为主导的。不同文明群体对和平与安全的谋求、商贸交流与人员往来、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及文明间的相互吸引和学习,使文明融合成为可能并经常发生。文明融合进程自发端持续至今,在世界任何国家或地区都可以发现文明融合的“痕迹”,其中,比较明显的体现有:宗教信仰的国际性和多元化。世界主要宗教的发展过程也是民族宗教向世界宗教的转化过程,今天世界上的主要宗教基本都是跨国性的,这一过程本身就是文明的融合的体现。同时,宗教的多元化特征也日益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英语成为当今世界的通用语言。语言是文明传播与融合的工具与媒介。随着不同文明的人们的普遍交往,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广泛开展,有些语言越来越具有世界性特征,英语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英语的世界性不只表现在它的构成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广泛应用上;现代民主观念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世界秩序的变迁往往是首先从观念开始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市场经济模式和现代民主观念的合理性,平等、民主、自由等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不同文明群体共同关切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增强了国家间相互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有些全球性问题仅靠某个或某些国家是难以解决的。只有所有国家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应对,才有解决的希望。文明融合对世界秩序有着深刻影响,它可以影响决策者的认知和行为,有助于培育世界秩序的价值取向,能够使国际社会更加有序。
     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文明融合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文明间对话的呼声日益高涨等,在客观上推动文明间的沟通与对话,有助于文明的融合。然而,文明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融合过程中,各文明群体要本着和为贵、和而不同以及互利发展的精神,积极推动文明间的交往与对话,求同存异,扩大认同。在文明融合过程中,国家在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要大力加强国家间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合作,积极培育共享价值。近年来,非国家行为体在文明融合中的作用日渐扩大。我们应积极发挥政府间国际组织在跨国问题的磋商与合作、倡议和制定成员国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法律促进共同善的目标和制度等方面的功能。同时,我们还应该国内非政府组织和国际非政府组织在文明融合中的独特作用。前者对促进国内民主与法制、促进政治稳定与和谐及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功不可没;后者对于制定超国家的法律或规范、促进文明间的和谐以及推动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促进文明融合还应该重视跨国公司的作用。跨国公司在扩大文明认同、调解文明间的矛盾和分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跨国公司的发展很不平衡,发展中国家在公司数量和规模方面处于严重劣势,这不仅不利于缩小南北差距,而且也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文明的向外传播,不利于文明的融合。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较以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国家仍然是世界秩序的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但是非国家行为体的作用更为突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家行为体间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尽管军事和政治因素对世界秩序的影响仍然非常明显,但是文明或文化因素对世界秩序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世界秩序的变化还体现在其结构模式的变迁上。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世界秩序的结构主要体现为世界帝国秩序和均势秩序。冷战结束后,雅尔塔体制虽然已经崩溃,但是新的世界秩序还没有确立。对于未来世界秩序的结构类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构想,主要体现在:权威秩序模式、“地球村”模式、世界政府模式和多边主义秩序模式等。相对而言,多边主义秩序因为更强调主体的平等性与合作性,因而更为现实。
After the Bipolar Structure collapsed,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 is entering into an abrupt change period that has never happened for decades, and just then, Samuel P.Huntiton put forward his famous "Theory 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cording to Huntiton's opinion, the Post-Cold War global politics will give birth to the following changes:the world will be multi-polar and multi-civilization, and the world consists of seven or eight civilizations, such as West civilization, Confucian Civilization, Islamic Civilization, Indian Civilization and so on. However, the Post-Cold War world is not peaceful, civilization is becoming the main resource that separates from each other and results in clash instead of ideology or economy. The Post-Cold War world will be divided into Western and Non-western areas. The clash betwee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non-Western Civilizations will be inevitable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Non-Western Civilizations will probably be the axis of world politics in the future. See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ization, Western Civilization is in the decline and impacts of Confucian Civilization and Islamic Civilization are constantly expanding. In view of Non-Western Civilizations'challenge to Western Civilization, Mr. Huntington called on the Western countries bound together and tried to gain the support of countries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curb the expansion of military strength of potential hostile civilizations,mainly of Confucian Civilization and Islamic Civilization.
     Theory 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has caused a significant response in the world after the Cold War an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39 kind of different languages by the end of 1998. However,the theory still has some places to be discussed when we analyze his potentional assumption. For instance, Huntington regarded the civilization as inherent in birth, and this will ignore the internal clash of civilization. In fact, any civilization is not monolithic and full of clash in it, whether Western Civilization, Islamic Civilization or Confucian Civilization. Besides, Christian Culture as the cor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as the main representativ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bsorbed a lot from other civilizations. Objectively speaking, Theory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 reflects some of the realit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and it is reasonable. Although Theory on Clash of Civilizations has caused a heated debate, especially non-Western Civilizations strongly oppose to this theory, the theory is not groundless. Some actors including the diversity of regional civilization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vilizat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al hegemony and so on create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When different civilizations cause clash with each other because of economic or political benefit 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may take place. As civilization or culture actor influences the world order heavily after the Cold War, how to avoid or reduce international clash because of civilization or culture difference becomes an important issue of all states in the world. To some extent, the world political hot spots broke out after the Cold War seemed to prove Huntington's prediction and many events included the factors of civilization, whether the Gulf War, the Balkans conflict, the Iraq war or the 9·11 event. In view of this, although some scholars didn't advocate Theory of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y thought highly of it. As Huntington began to study the most anxious behaviors from the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round the evolution of civilization and distinguish carefully the national sentiment behind violent actions(or not violent actions), the mass psychology,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blood identification, religious basis, level of comiment, awareness of actor and geopolitical factors and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will be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views about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t is he that began the first kind study from a "great culture" perspective.
     In addition, we should know that Huntington being a nationalist expressed clearly his concern about America's benefit. One hand, the increase of immigra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luralism are challenging the mainstream of American political culture and make it fragment; on the other hand, given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and America's relative decline in the balance of forces, its some traditional allies are asking for breaking away from America. So Huntington thought it was necessary to put forward a theory to strengthen different groups' identity to the mainstream political culture in America and strenthen the unity of whole western countries in order to keep its leadership of the west even the whole world.
     At the same time, Huntington made a serious mistake of metaphysics when he studie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ivilization and the world, namely, he cut of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sh and integration of civilazations. Objectively,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indeed exists in the world and it run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 exchanges. After all, it is only the opposite side in the process of civilizations exchanges. Huntington only saw the opposite side of civilization, ignoring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it would only come to unrealistic conclusion.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is predominant in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between countries, nations and regions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the whol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becomes possible for different civilizations'seeking for peace and secrity, business exchanges and personnel exchanges, mutual attraction and learning from another civilization,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ince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started, We could find many"traces" in any country or region which are embodied mainly in such aspects:internationalism and diversity of religious beliefs. The process of the world major religions is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national religion to world religion. Nowdays, nearly world basic religions are transnational religions,and the process itself is the embodiment of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Furthermore, the religious diversity is increasingly accepted by more people; English has become a world language. With the frequent contacts of people of different civilizations,especi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ome languages has more world characters as a tool and a media of transmis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and English is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kind among them. English cosmopolitism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its composition but also on its wide use; Some modern democratic concepts have become the basic human values.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order begins with people's concep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more and more countries have recognized the rationality of market economy and modern democracy concepts, such as equality, democracy, freedom and so on; All civilization groups concern and resolve global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nhanced the extent of independence among all states. More and more states has recognized that some global problems couldn't be resolved by one or some states and they might be resolved only if all states act together and take measures actively.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world order, it may influence the decision-makers'ackowledge and action, contributes to cultivate the values of world order and can make the world order more orderly.
     The world has undergone profound changes in politics and economy since the Cold War ended, which have brought opportunities to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such as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rise of idea calling for dialogues among the civilizations and so on, which can promot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among the civilizations objectively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As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is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every civilization group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exchanges and dialogues among civilizations, seek for the sameness except differnce and expand the identity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harmony is priceless ", "harmony but not sameness ", "beneficial to each other".
     As stat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fields, nurture actively shared values. non-state actors'role has been expanded in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in recent years.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functions of international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sultating and cooperating on the cross-border issues, calling for and formulating all states to obey common international rules and laws, establishing the rules and institutions to achieve the aim of the common goods. We should carry forward the unique role of inter-state organiz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on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because the former can promote the democracy and legal system, promote political stability and harmony and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latter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formulating supra-national laws and rules, promoting the harmony among civilizations and promot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s. Besides, we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in expanding the identy of civilizations, mediating the paradox and differences among civilizations.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unbalanced, neither the number nor the scale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akes the lead, which is not only not conducive to narrowing the gap between the North and South, but also not conducive to the spread of civilizaton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not conducive to integration of civilizations in the end.
     After the Cold War, the world order has changed a lot than before and some new characters appears. Athough states still act as the most important actor in the world order, the function of non-state actors becomes more prominent than befor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terdependence among state actors is increasing; Although the impact that military and political factors on the world order is still obvious, Changes in world order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model of structure. Since the human beings enter the civilized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ld order is reflected in the Structure of Empire and the Structure of Balance. After the Cold War, although the Yalta System has collapsed, the new world order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nd it is in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Nevertheless, some new change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before have appeared in the structure of world order. At pres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views about the model of structure of world order in the future. For example, Model of Authority Order, Model of "Global Village", Model of World Government, Model of Multilateral Order and so on. Comparatively speaking, Model of Multilateral Oder is more realistic because it maintains the equality and cooperation of subjects in the world.
引文
①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王辑思:《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张铭、谢岳译,1994年第9期,第20页.
    ①[美]比德·纳瓦罗(Peter Navarro): 《中国战争即将到来》,褚耐安译,台湾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转引自常欣欣:《后冷战时代的和平: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分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④ Vaclav Havel, "The New Measure of Man, " New York Times,8 July 1994, p.A27.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⑤ Jacques Delors, "Questions Concerning European Security, " Adres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Brussels,10 September 1993. p.2.转引自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④[俄]阿列克谢·马拉申科:《文明冲突已成全球“主流趋势”》,俄罗斯《卡内基》杂志(第9卷),第4期,http://www. china. com. cn/international/txt/2008-01/17/content_9545200. htm.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张铭、谢岳译,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8期,第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③ Samuel P.Huntington, "The Age of Muslim War".Newsweek,138-25(12/17/2001)
    ④ Samuel P. Huntington, "The Age of Muslim Wars, " Newsweek Special Issue,2002, pp.8-9.
    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马来语教学中心编: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演讲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①[德]迪特·森格哈斯: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前言第3-7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译者前言第30页。
    ②马忠法: 《文明的冲突还是利益的冲突?——从伊拉克战争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第79-80页。
    ②赵秋梧:《文明冲突论:亨廷顿为美国构建的意识形态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48页。
    ①丁友军、翟晓敏: 《论美国和伊斯兰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第49-50页。
    ①蔡志强:《冲突世界的兼容文明——后“9·11”的文明诠释》,《东南学术》,2004年第3期,第36页。
    ②吴冰冰: 《文明冲突、文明对话、发展模式——9·11与阿拉伯思想文化》, 《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2期,第11-12页。
    ①蔡德贵、刘长明:《文明的和谐——兼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学术界》,2003年第1期,第27页。
    ②转引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t/worldlook/1/107230.shtml.
    ③郭磊:《“和而不同”与“文明冲突”》,《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9页。
    ④李世安:《“和合文化”与“文明冲突”》,《史学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第42页。
    ①转引自:http://newsl.ustc.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946.
    ②赖传祥:《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江汉论坛》,1994年第7期,第42-43页。
    ①张广智、张广勇: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转引自张广智、张广勇: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
    ③爱德华·泰勒(Edward Tylor):《原始文化》,连树生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④孙本文: 《社会的文化基础》,世界书局,1932年版,第24页。
    ⑤[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38页。
    ⑥许启贤: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6页。
    ⑦[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64页。
    ①转引自罗荣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第352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5页。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206页。
    ④张象、黄若迟: 《20世纪世界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⑤梁漱溟: 《社会与人生——梁漱溟文选》(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2页。
    ⑥转引自张骥、刘中民: 《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①司马杰: 《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1页。
    ②梁守德: 《国际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
    ①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4页。
    ③[奥地利]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④[奥地利]弗洛伊德: 《文明及其缺憾》,转引自许启贤: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⑤许启贤: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⑥[日]福泽渝吉: 《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0页。
    ⑦[日]福泽渝吉: 《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3页。
    ⑧[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⑨[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①张广智、张广勇: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页。
    ②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①《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②《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56页。
    ③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页。
    ④《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118页。
    ⑤《文明与文化——国外百科辞书条目选择》,求实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⑥赵丰年: 《论文明的实质和历史作用》,http://www. xici. net/b161215/d16949053. htm.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第84页。
    ②许启贤: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③转引自王铭铭等:《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① Web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pringField, Mass:Merriam-Webster,2000), pp.1587-1588.
    ②[英]P.S.科恩: 《现代社会理论》,伦敦,1968年版,第18-19页。转引自张文显: 《法学基本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8页。
    ③[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④[日]最上敏树: 《世界秩序论》,载山本吉宣: 《国际政治理论》(王志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17-221页。
    ⑤ HedleyBull, "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London:MacMillan Press,1977. p.15.
    ⑥邢建国:《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梁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4页。
    ②梁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8-979页。
    ③梁漱溟全集(第五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8-849页。
    ④蔡金宏:《论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与法律机制》,《法学研究交流》总第20期。
    ⑤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92页。
    ⑥梁守德、洪淑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⑦梁守德、洪淑娴:《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②转引自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③ Stanley Hoffmann, Primacy or World Order-American Forign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8, P.109and188.
    ③喻希来、王紫辰: 《世界新秩序与新兴大国的历史抉择》, 《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第2页。
    ①潘忠岐: 《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美]约翰·米尔斯海默: 《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页。
    ③国玉奇、[俄]В.П.丘德诺夫:《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页。
    ①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②[英]赫德尔.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5页。
    ③转引自国玉奇、[俄]В.П.丘德诺夫: 《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292-293页。
    ①陈剑峰: 《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①转引自常欣欣: 《后冷战时代的和平: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分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张铭、谢岳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8期,第3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张铭、谢岳译,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8期,第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31页。
    ① Harry C. Truandis, The NewYork Times, Dec2S,1990, p.41, and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vol.37,1989, pp.41-133.
    ①丛日云: 《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9页。
    ② Bernard lewis, and the West(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1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张铭、谢岳译,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8期,第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35页。
    ③常欣欣: 《后冷战时代的和平: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分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27页。
    ①转引自[德]迪特·森格哈斯: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①[德]迪特·森格哈斯: 《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56页。
    ②[德]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8-69页。
    ①刘德斌: 《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②[美]乔治·华盛顿: 《华盛顿选集》,聂崇信、吕德本、熊希龄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25页。
    ①[美]奈(J.Nye):《冷战后的冲突》(下),潘忠岐等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2期,第12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③周剑: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文化》,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2页。
    ①[美]J.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页。
    ②[美]爱德华·M.伯恩斯: 《美国的使命观与命运的概念》,拉特格斯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0页。
    ③《圣经·旧约·创世纪》。
    ①黄鸿钊: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千年恩怨》(上), 《澳门日报》,2004-8-8。
    ②阮炜: 《文明的融合?》,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7页。
    ③周剑: 《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文化》,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22页。
    ④[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2页。
    ⑤任华: 《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80页。
    ⑥陈恒: 《失落的文明:古希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①[美]威尔·杜兰: 《恺撒与基督》,《世界文明史》(第3卷),台北幼狮文化公司译,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第98-99页。
    ②[美]马文·佩里:《世界文明史》(上卷),胡万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96页。
    ①《纷乱中孕育新生——重新评价欧洲中世纪文学》,http://www.hwxz.com/html/2007-11/2007111312500UUUR.html.
    ②《日耳曼人》,http://baike.baidu.com/view/65129.htm.
    ③马克尧:《世界文明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2-343页。
    ①因为肯德基和麦当劳快餐中的很多原料来源于马铃薯等物质。
    ②许爱军: 《印第安文化和美国英语》,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第68页。
    ③蔡昌卓: 《美国英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①朱振武等: 《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②刘海平、王守仁、张冲: 《新编美国文学史》(第1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①[英]W.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542页。
    ②董小川: 《儒教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页。
    ③董小川: 《儒教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8页。
    ①郭王: 《“民主自由”的美国为何侵略成性》, 《联合早报》,2007-06-15。
    ②J.S.弗林: 《清教主义对英语社会的政治和宗教影响》,纽约,1920年版,第99页。
    ③[德]马克斯·韦伯: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页。
    ④转引自卢风: 《启蒙之后》,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①[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41页。
    ②[法]卢梭: 《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2页。
    ③[美]托马斯·潘恩: 《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7页。
    ④[美]托马斯·杰斐逊: 《杰斐逊文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86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2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②苗东升: 《文明的转型》,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期,第1页。
    ③俞思念、贺金浦: 《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文化多样性》,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1期,第24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张铭、谢岳译,1994年第8期,第3页。
    ①李忠杰: 《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瞭望》,2002年第25期,第8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张铭、谢岳译,1994年第8期,第2-3页。
    ③田文林: 《伊斯兰与西方冲突的文化根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4期,第41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张铭、谢岳译,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第8期,第3页。
    ⑤[英]G.H.詹森: 《战斗的伊斯兰》,高晓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46页。
    ①田文林: 《伊斯兰与西方冲突的文化根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4期,第42页。
    ②田文林: 《伊斯兰与西方冲突的文化根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4期,第42页。
    ③李慎明: 《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与文明的多样性》, 《求是》,2006年第2期,第56页。
    ①F.Fukuyan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1989, No.16.
    ②[德]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2002年版,第68页。
    ①吴云贵: 《伊斯兰教对国际政治影响评估》, 《西亚非洲》,1996年第4期,第8页。
    ②潘忠岐: 《“文明冲突”理论的系统阐释——亨廷顿新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简介》,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6期,第4页。
    ③当时的黑人与印第安人还不能具有公民身份。
    ④《最新统计:美国移民人数激增》, 《青年参考》,2006-08-18。
    ①欧叶: 《西班牙裔人数超过黑人美国正被“拉丁化”》, 《中国青年报》,2003-01-24。
    ②王缉思: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9页。
    ③王缉思: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5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⑤[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7-258页。
    ⑥[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258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页。
    ③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①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② Joe L. Kincheloe and Shirley R. Steinberg, 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 pp.169-229.
    ③王缉思: 《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④ Bill Clinton, quoted in The Tennessean,.15 June 1997, p.10.
    ①王缉思: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148页。
    ③[美]格什曼(C.Gershman):《文明内部的冲突——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潘忠岐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5期,第39页。
    ① Francis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1989), pp.3-15.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5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② Aaron L. Friedber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09(Spring 1994),20-21.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③[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页。
    ① Samuel P.Huntington, No Exit:The Errors of Endism. The National Interest (Fall 1989), pp.8-10.
    ②王缉思: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③[美]麦哲(MJ.Marzarr):《文化与国际关系:基本理论述评》(下),谭晓梅、潘忠岐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7年第5期,第12页。
    ① James E. Dougherty and Robert L. Pfaltzgraff,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 New York:Harper Row,1981, pp.311-312.
    ①王洪斌:《文明冲突的即时效应和文明融合的滞后效应——试论拿破仑在埃及的改革》,《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5页。
    ①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②[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胡晋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第274页。
    ②许倬云: 《走向整合的世界》,《二十一世纪》,1993年12月号,第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54-25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386页。
    ①[英]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①[德]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2002年版,第35页。
    ①朴钟锦: 《韩国宗教多元化的特点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114页。
    ②杜永彬:《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的反思》, 《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第112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②范从燕: 《英语的魅力》, 《英语自学》,2002年第9期,第16页。
    ③陈莹: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南通职大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55-56页。
    ④韩世辉: 《论拉丁语对英语词汇形成的影响》,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54页。
    ① Robert L. Bartley, "The Case for Optimism-The West Should Believe Itself," Foreign Affairs,72(Sept./Oct.1933),16.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7页。
    ③资料转引自:[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①李赋宁:《掌握好英语这一门有用的工具》,http://blog.163.com/richard_zhou@126/blog/static/565237542008680154 389.
    ②[英]《独立报》,2007-08-31.
    ③高翔: 《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同构与全球法治传承》, 《学术探索》,2006年第6期,第75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联合国大会第五十六届会议报告,2001-12-11。
    ②[德]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2002年版,第229页。
    ③[美]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54页。
    ①[意]奥雷利奥·佩西: 《人类的素质》,薛荣久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第68-69页。
    ①曹泳鑫:《市场、主权与人权》,《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第49页。
    ①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②[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6-247页。
    ③[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①[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②[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世界政治》,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③陈峰军: 《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①转引自刘平:《文化全球化与民族凝聚力》,《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225页。
    ② Jongsuk Chay.ed,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90),8, Culture in U.S. Foreign Policy since 1990, Frank Ninkovich.P.103-117.
    ②贺圣达: 《东南亚文化发展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47页。
    ①《环球时报》,2006-02-13。
    ②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4页。
    ①刘昌明、宋超:《区域合作中文化因素的建构主义分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第85页。
    ②[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
    ①[德]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于光远译,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0-41页。
    ②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253页。
    ③芜湖旅游在线: 《佛教的影响》,http://www.0553tour. com/show. asp?id=1329.
    ④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2页。
    ⑤袁行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7页。
    ①冯绍雷等: 《热话题与冷思考题(十一)——关于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对话》,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第3期,第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1页。
    ①[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社会主义的谬误》,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②[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 《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化”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
    李东燕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③[美]罗伯特·莱克: 《国家的作用——21世纪的资本主义的前景》,东方编译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尹继佐: 《经济全球化与上海文化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年鉴2007/2008》,世界经济年鉴编辑委员会,2008年版,第677-680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69页。
    ②[德]哈拉尔德·米勒: 《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2002年版,第284-298页。
    ③阮炜: 《文明的融合?》,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9页。
    ①[美]J.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段若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0页.
    ②[美]爱德华·M·伯恩斯:《美国的使命观:国家目的与命运的概念》(中译本),拉特格斯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0页。
    ①《论语·学而》。
    ②冯友兰: 《中国现代哲学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③李忠杰: 《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瞭望》,2602年第25期,第8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②[英]C.W.沃特森: 《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③[美]小约瑟夫·奈: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张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
    ①《史记·货殖列传》。
    ②《外交事务》,1994年3-4月号。
    ③《红星报》,1997-4-22。
    ①《外交政策》。1993年冬季号。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 《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 Norman Angell, The Great Illusion,2nd.ed., N.Y.:Puntam's,1933, pp.33-89, p.256.
    ②有评论认为“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相互依赖能够创造和平的观点被广泛认为是过于简单而名誉扫地”。Sean M.Lynn-Jones:The Cold War and After:Prospects for Peace, MIT Press,1991, preface X.
    ③[美]罗伯特·吉尔平: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页。
    ④[美]罗伯特·吉尔平: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⑤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今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642页。
    ①潘忠岐:《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及其批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9-10页。
    ①[法]弗郎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③资料来源:海关总署.
    ④ httpy/www.tootoo.com/cn/jinrijiaodian/20080303/75268.html.
    ①[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世界政治中的秩序与变革》,张胜军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98页。
    ②龙耀、罗柳宁:《人类和平与制度调适》,《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103页。
    ①[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②[美]雅克·布道: 《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③[美]雅克·布道: 《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④[美]雅克·布道: 《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⑤王慧媞、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①《人民日报》,2008-01-18。
    ①梁西: 《国际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8页。
    ②金岳霖: 《金岳霖学术论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0页。
    ①尽管欧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8年,但是官方规定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为欧盟成立年。
    ②钟雁明: 《欧盟东扩带来无限商机》,《中国经贸》,2007年第7期,第48页。
    ③ Jacob Werksman, ed., Green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London:Earth scan Publications,1996), xvi.
    ④俞正梁:《国际无政府状态辨析》, 《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52页。
    ①[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② R. Hofmann(ed.), Non-State Actors as New Subjects of international Law:intemational Law-From the Traditional State Order towards the Law of Global Community, Duncker & Humblot GmbH,1999, p.27.
    ①温子勤: 《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第15页。
    ②[美]朱莉·费希尔: 《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页。
    ③[德]马科斯·韦伯: 《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31页。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⑤何增科: 《建立中国国家廉政体系——反腐倡廉体系》, 《检察日报》,2007-12-25。
    ②曹海东: 《怒江的民间保卫战》,《经济》,2004年第5期,第38-39页。
    ①王杰、张海滨等主编: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②湖南省NGO调研组:《关于“湖南省民间社团组织(NGO)在帮助‘弱势群体’的作用和现状”的调研报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6页。
    ① H.GSchermers & N.M. Blokker,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3rd),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pp.866-867.
    ②黄志雄: 《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秩序中的第三种力量》, 《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129页。
    ③ S.Hobe, Global Challenges to Statehood: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5 Indiana, 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1997).pp.201-202.)
    ④何增科: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01-305页。
    ⑤1997年,“国际禁止地雷运动”组织荣获诺贝尔和平奖;1999年,“无国界医生”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①[美]戴维·布朗等: 《全球化、非政府组织和多部门关系》,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第44页。
    ②李红利:《国际非政府组织(NGOs)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因与功能分析》,《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第79页。
    ①盛洪生、贺兵: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①富立友: 《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与实施迫在眉睫》, 《中外管理》,1996年第5期,第23-25页。
    ②顾峰、喻为霞等: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必须的文化准备》, 《农业与技术》,2004年第5期,第146-147页。
    ①刘杰:《文化差异与管理效益——对跨国公司管理中文化因素作用的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33页。
    ①王珂、杨兴礼:《2007年世界500强企业分布对中国企业的启示》,《经济与管理》,2008年第10期,第77页。
    ①[美]入江昭: 《全球共同体》,刘青、严子龙、李静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译序第4页。
    ②王杰、张海滨等主编: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③[美]入江昭: 《全球共同体》,刘青、严子龙、李静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译序第4-5页。
    ④王杰、张海滨等主编: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9页。
    ⑤陈安国: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及其对民族国家的挑战》, 《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第36-41 页。
    ①刘林森:《跨国公司“全球化”调查报告》,《国际市场》,2008年第1期,第10页。
    ②吉林省商务厅外国投资服务处:《2005年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专论》,http://www. jldofcom. gov. cn/df_site/new s. jsp?info_id=7150.
    ③俞正梁: 《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④赵雪波: 《国际关系中的个人因素》,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第39-40页。
    ⑤袁明: 《国际关系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④[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页。
    ②[美]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杨宇光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③ Dale Copeland,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spring,1996,p.8.
    ① Richard Rosecrance, The Rise of the Trading State:Commerce and Conquest in the Modem World, N. Y.:Basic,1986, p.ix.
    ②[美]理查德·罗斯克兰斯: 《贸易国家的兴起》,转引自[美]罗伯特·阿特、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常在概念和当代问题》,时殷弘、吴征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5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7页。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2页。
    ⑤马风书、任娜: 《欧洲一体化:一种文化的解读》, 《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9期,第30页。
    ①转引自曹锡龙: 《未来世界格局——西方的预测》,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43页。
    ②陈剑峰: 《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美]肯尼斯·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胡少华、王红缨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页。
    ②[美]汉斯·J·摩根索: 《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商务印书馆,1993版,第238-239页。
    ③倪世雄、王国明:《均势理论纵横谈》,《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3期,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①俞可平: 《全球化:全球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②阮宗泽: 《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2页。
    ③Hengry Kissinger, How to Achieve the New World Oder, Time, March 14 1994.
    ① Richard Barnet and John Cavavagh, Global Dreams, Simon and Schuster,1994.
    ② Claude Moiry, Myths of the Global Information Village, Foreign Policy, Summer 1997.
    ③ Anne-Marie Slaughter, The Real New World, Foreign Affairs, September/October 1997.
    ①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8页。
    ②ohn Gerard Ruggie, "Multilateralism:The Anatomy of an Institutetion", John Gerard Ruggie(ed.), Multilateralism Matters: The Theory and praxis of an Institutional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33,p,11.
    ③eith Krause and W.Andy Knight(eds.), State, Society and UN System: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Multilateralism,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1995,p.247.
    ①秦鹏举、范慧玲:《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51页。
    ①许倬云:,《走向整合的世界》,《二十一世纪》,1993年第12期,第4-6页。
    ②陈平:《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38页。
    ③马戎、周星: 《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 Ervin Laszlo, A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New York:Braziller,1974), p.79.
    ②“世界地球日”的发起人丹尼斯·海斯博士的话语,http://www. china. com. cn/info/2006zghjzb/2007-04/27/co ntent_8179331.htm.
    [1]《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庄福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3、4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庄福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盛洪生、贺兵主编: 《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第三者”》,时事出版社,2004年版。
    [7]王杰、张海滨等主编: 《全球治理中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叶宗奎、王杏芳: 《国际组织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美]赛缪尔·亨廷顿: 《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0]樊永明: 《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张广智、张广勇: 《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视野中的西方史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2]孙本文: 《社会的文化基础》,世界书局,1932年版。
    [13][德]斯宾格勒: 《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4]许启贤: 《世界文明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罗荣渠: 《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16][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7][美]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张象、黄若迟:《20世纪世界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9]梁漱溟: 《社会与人生——梁漱溟文选》(上),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20]张骥、刘中民: 《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1]司马杰: 《文化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梁守德: 《国际社会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王缉思: 《文明与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4][奥地利]弗洛伊德: 《图腾与禁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5][日]福泽渝吉: 《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6]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7]王铭铭等: 《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美]雅克·布道《建构世界共同体》,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9]邢建国:《秩序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0]梁漱溟全集(第六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1]张文显:《法的一般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2]梁守德,洪淑娴: 《国际政治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3]倪世雄: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潘忠岐: 《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桅、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36]国玉奇、[俄]В.П.丘德诺夫:《地缘政治学与世界秩序》,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7]丛日云: 《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8]常欣欣:《后冷战时代的和平:一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分析》,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9]王逸舟: 《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德]迪特·森格哈斯《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41]王缉思: 《国际政治的理性思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朱维之: 《希伯来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43][英]罗素: 《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44]王缉思: 《美国年鉴(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5][意]但丁: 《论世界帝国》,朱虹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6][德]伊曼努尔·康德: 《永久和平论》,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陈剑峰: 《文化与东亚、西欧国际秩序》,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任晓、沈下力:《自由主义与美国外交政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萨那、孙成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50][美]亨利·基辛格: 《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51][美]汉斯·J·摩根索: 《国家间的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商务印书馆,1993版。
    [52]王慧媞、韩玉贵: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3]俞正梁: 《当代国际关系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沈福伟: 《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5][美]罗伯特·吉尔平: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4年版。
    [56]冯绍雷等: 《国际关系新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57]刘金质等: 《战后国际关系史》(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8][美]罗伯特·基欧汉、钓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9][美]罗伯特·吉尔平: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60][美]小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1]秦亚青: 《霸权体系与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2][德]彼得·本德尔: 《盘根错节的欧洲》,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
    [63][英]H.G.韦尔斯:《世界史纲》(下),梁思诚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4][美]布鲁斯·拉西特、哈维·斯塔尔: 《世界政治》,王玉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65][美]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67][美]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2003年版。
    [68]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上海文化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9]张绥: 《犹太教与中国开封犹太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
    [70]张云鹏: 《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71][俄]阿·恩·丘马科夫: 《全球性问题哲学》,姚洪芳、毋思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2][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 《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3]刘德斌: 《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4][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等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5][日]星野昭吉、刘小林: 《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变化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董小川: 《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7]阮宗泽:《中国崛起与东亚国际秩序的转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美]塞缪尔·亨廷顿: 《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79][美]雅克布道: 《建构世界共同体》,万俊人、姜玲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0]何增科: 《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81]汪波: 《美国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理论与实践》,时事出版社,2005年版。
    [82]王正毅: 《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3][美]理查德·尼克松: 《超越和平》,范建民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84][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85][美]J.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外交政策》,段若石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86]王曦: 《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87][美]克利福德·格尔兹: 《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8]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9]韩玉贵:《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90][美]维利斯顿·沃尔克: 《基督教会史》,孙善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1]章雪富、石敏敏:《早起基督教的演变及多元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版。
    [92]刘玉安、楚成亚、杨丽华:《西方政治思想通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3]《论语》。
    [94]东方晓:《伊斯兰与冷战后的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9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6]王晓升: 《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9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89年版。
    [98][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9][英]G.H.詹森: 《战斗的伊斯兰》,高晓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00]曹顺庆主编:《跨越异质文化》,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
    [101][英]安东尼·吉登斯: 《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103][美]入江昭: 《全球共同体》,刘青、严子龙、李静阁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4]Seyom Brown,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Global System:toward a Theory of the world polity. Westview Press,1992.
    [105]Bruce Russet,"Politics and alternative security:Toward a more democratic,therefore more peaceful world",in Burns H. Weston,ed. Alternative Security:living without nuclear deterrence, Westview Press,1990.
    [106]Paul Winters,Interventionism. Greenhaven Press,1995.
    [107]Joseph S. Nye,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2nd ed.,NewYork,Harlow:Longman,1997.
    [108]Hedley Bull,"The Anarchical Society: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London: MacMillan Press,1977.
    [109]Web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SpringField,Mass:Merriam-Webster, 2000.
    [110]Stanley Hoffmann,Primacy or World Order-American Forign Policy Since the Cold War,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8.
    [111]Harry C. Truandis,The NewYork Times,Dec 2S,1990,and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vol.37,1989.
    [112]Bernard lewis,and the West(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113]Joe L. Kincheloe and Shirley R. Steinberg,Changing Multiculturalism,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114]Jean Bodin,Six Books of the Commowealth,trans. Marian Tooley,England:Basil BlackwellMott Ltd.,1995.
    [115]Jene Lyon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ational Interests,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mal,Vol.47,No.144,June 1995.
    [116]Joseph S.Nye.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17]Gordon Smith and Moises Naim,Altered sates:globalization,Sovereignty and Governance,Ottawa: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2000.
    [118]Susan Strange,the Retreat of the State:the Diffusion of Power in the World Econom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119]Anold Wolfers,ed.,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altimore,Maryland: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62.
    [120]Fouad Ajami,"Human Rights and World Order Politics," in Richard Fork,Samuel Kim and Saul Mendlovitz,eds.,Toward a Just World Order.
    [121]George Modelski,Long Cycles inWorld Politics,MacMillan,1987.
    [122]Louis Henkin,How Nations Behave:Law and Foreign Policy,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Inc.,1st Edition in 1969,2nd Edition in 1979.
    [123]David Potter (ed.),Democratization,Polity Press.1997.
    [124]Joseph Grieco.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David A. Baldwain.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The Contemporary Dabate [c]. New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125]William J. Clinton, 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for a New Century. Washington, The White House,October,1998.
    [126]Jacob Werksman,ed.,Greening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London:Earth Scan Publica tions,1996.
    [127]H.G.Schermers & N.M. Blokker,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Law(3rd),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5.
    [128]Ervin Laszlo,A Strategy for the Future (New York:Braziller),1974.
    [129]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york:McGrawHill,1979.
    [130]Vernonvan Dyke,International Politics,New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1957.
    [1]王运祥、甘燕飞: 《当代西方NGO的特点与社会功能分析》, 《广东外语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吴松: 《试析国际规制概念》, 《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1期。
    [3]饶戈平、黄瑶: 《论全球化进程与国际组织的互动关系》,《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
    [4]郇庆治: 《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 《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5]刘昌明、宋超: 《区域合作中文化因素的建构主义分析》,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7年第3期。
    [6][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张铭、谢岳译,1994年第8、9期。
    [7]那力: 《非政府国际组织发展现状》, 《国际资料信息》,2002年第3期。
    [8]顾剑光:《非政府组织的兴起及其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单美英: 《非政府组织的政治功能分析》, 《兰州学刊》,2003年第6期。
    [10]喻希来、王紫辰: 《世界新秩序与新兴大国的历史抉择》,《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2期。
    [11]范从燕: 《英语的魅力》,《英语自学》,2002年第9期。
    [12]蔡金宏: 《论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与法律机制》, 《法学研究交流》,总第20期。
    [13]黄鸿钊: 《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千年恩怨》(上), 《澳门日报》,2004-8-8。
    [14]秦亚青:《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体系理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15]陈安国:《论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公司及其对民族国家的挑战》,《南京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
    [16]刘胜湘: 《国家安全观的终结?——新安全观质疑》, 《欧洲研究》,2004年第1期。
    [17]赵雪波: 《国际关系中的个人因素》, 《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第9期。
    [18]樊永明: 《探索国际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3期。
    [19]倪世雄、王国明: 《均势理论纵横谈》, 《政治学研究》,1986年第3期。
    [20]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10-25。
    [21]康绍邦: 《全球政治分裂多元化与经济全球化》, 《新视野》,2000年第2期。
    [22]俞思念、贺金浦: 《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文化多样性》,《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6年第1期,第24页。
    [23]冯绍雷: 《文化与外交的关系》, 《欧洲》,1994年第2期。
    [24]许倬云: 《走向整合的世界》,《二十一世纪》,1993年12月号。
    [25]高翔: 《市场经济下的文化同构与全球法治传承》, 《学术探索》,2006年第6期。
    [26]杜永彬: 《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的反思》, 《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4期。
    [27]陈莹: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南通职大教学研究》,1998年第3期。
    [28]韩世辉: 《论拉丁语对英语词汇形成的影响》,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29]杜莉莉: 《从英国历史看法语对英语词汇的影响》, 《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0]徐新:《犹太教在中国》,《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2期。
    [31]闫嗣泳: 《开封犹太人之谜》,《市场研究》,1995年第1期。
    [32]宋奈雷: 《犹太人的同化:中国犹太人之例》, 《社会和历史比较研究》,1973年第1期。
    [33]刘作奎、张伟: 《法德化解百年恩仇》, 《环球时报》,2003-10-30。
    [34]罗蓉、崔强: 《中韩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现代商业》,2008年第6期。
    [35]姚介厚:《跨文化交往和世界文明共同进步》, 《浙江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6]袁行霈: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7]江三宝: 《当代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全球科技经济晾望》,1999年第9期。
    [38]冯绍雷等: 《热话题与冷思考题(十一)——关于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对话》,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9年第3期。
    [39]曹泳鑫: 《市场、主权与人权》,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40]曹泳鑫:《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霸权——国家、地区、全球秩序的三重构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6期。
    [41]宋燕波: 《梁从诫:为自然请命》, 《绿色中国》,2005年第7期。
    [42]《美国海外军事基地布局》, 《环球风云》,2007-05-05。
    [43]吴云贵: 《伊斯兰教对国际政治影响评估》, 《西亚非洲》,1996年第4期。
    [44]李忠杰: 《怎样认识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瞭望》,2002年第25期。
    [45]潘忠岐:《新功能主义扩溢理论及其批判》,《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6]龙耀、罗柳宁: 《人类和平与制度调适》,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7]钟雁明: 《欧盟东扩带来无限商机》, 《中国经贸》,2007年7期。
    [48]温子勤: 《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功能》, 《暨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49]何增科:《建立中国国家廉政体系——反腐倡廉体系》,《检察日报》,2007-12-25。
    [50]曹海东: 《怒江的民间保卫战》, 《经济》,2004年第5期。
    [51]湖南省NGO调研组: 《关于“湖南省民间社团组织(NGO)在帮助‘弱势群体’的作用和现状”的调研报告》,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52]黄志雄: 《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秩序中的第三种力量》, 《法学研究》,2003年第4期。
    [53][美]戴维·布朗等:《全球化、非政府组织和多部门关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3期。
    [54]李红利: 《国际非政府组织(NGOs)参与全球治理的动因与功能分析》, 《兰州学刊》,2007年第5期。
    [55]富立友: 《跨文化管理的研究与实施迫在眉睫》, 《中外管理》,1996年第5期。
    [56]顾峰、喻为霞等:《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所必须的文化准备》,《农业与技术》,2004年第5期。
    [57]刘杰:《文化差异与管理效益——对跨国公司管理中文化因素作用的探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58]韦云龙: 《跨国公司文化传播的三大特点》, 《求实》,2000年第12期。
    [59]秦亚青:《国际体系秩序与国际社会秩序》,《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第10期。
    [60]周海滨: 《国际体系转换中的结构性因素探析》,http://haiges.bokee.com/1077503. html.
    [61]袁会丽、王超: 《法与秩序》,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62]阮炜:《文明的融合?——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引起的思考》,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63]李林: 《国际技术转移与文化融合—对国际技术贸易中文化影响的研究》,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年第6期。
    [64]尚前名: 《从文明冲突论到和谐世界》, 《瞭望》,2008年第4期。
    [65]颜晓峰: 《全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理论参考》,2005年第7期。
    [66]李庆本: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身份的认同与建构》, 《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67]秦昊扬: 《非政府组织反腐败之作为:国际视野与中国选择》, 《学会》,2008年第8期。
    [68]鄂晓梅: 《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国际法的影响》, 《政法论坛》,2001年第3期。
    [69]张小劲: 《非政府组织研究——一个正在兴起的热门课题》, 《宁波党校学报》2002年第6期。
    [70]杨烨、李红利: 《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和解中的角色与作用》, 《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第8期。
    [71]金玉玲: 《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认同》,《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2]郭磊: 《全球传播下的文化趋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73]朴钟锦: 《韩国宗教多元化的特点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74]陈平: 《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5]秦鹏举、范慧玲:《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76]刘明贤: 《格林论共同善》, 《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77]Samuel P. Huntington,"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eign Affairs,Summer1993.
    [78]Francis Fukuyama,The End of History,The National Interest (Summer 1989)
    [79]Samuel P.Huntington,No Exit:The Errors of Endism,The National Interest (Fall 1989).
    [80]Dale Copeland,"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spring,1996.
    [81]Alexander Wendt.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Spring1992.
    [82]Stephen G. Brooks and William C. Wohlforth:American Primacy in Perspective,Foreign Affairs,Jul/Aug 2002.
    [83]G. John Ikenberry,"Americas'imperial Ambition," Foreign Affairs,Vol81,No.5,Sept/ Oct,2002.
    [84]F.Fukuyan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1989.
    [85]S.Hobe,Global Challenges to Statehood: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of Nongov 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5 Indiana,Journal of Global Legal Studies(1997).
    [1]《美国年鉴2000》
    [2]《美国年鉴2001》
    [3]《世界2007年鉴》
    [4]《世界经济年鉴2007/2008》
    [1]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
    [2]西祠胡同社区:http://www.xici.net.
    [3]博客公社:http://haiges.bokee.com.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5]网大论坛:http://forum.netbig.com.
    [6]爱问知识人新浪网:http://iask.sina.com.cn.
    [7]中国教育在线:http://eol.cn.
    [8]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http://rwxy.tsinghua.edu.cn.
    [9]吉林省商务厅网站:http://www.jldofcom.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