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调查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等院校为了培养底蕴丰厚的高素质人才,就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互融合,有机结合到学科课程的教学中,实行文理交叉,学科渗透,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融人文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能极大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其个性和潜能,从而具有较好的英语知识和技能,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外语要求,同时又具有较好的自我意识和修养,具有主动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集知识、能力和品德于一身。这些人才将来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其潜在素质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和模范作用,对于潜移默化地改善社会风气、提高全民素质都将大有裨益。因此,本研究有着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
     首先,本论文回顾了人文教育的渊源及其发展演变,总结了国内外复兴人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提出了时代赋予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新的要求,从而对人文教育做了比较全面的概述。
     其次,通过回顾西方外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西方外语教学及其研究的人文化的发展趋势,总结概括了我国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研究,指出人文教育与外语教学以及外语教学研究相联系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再次,通过个案调查与访谈,了解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有关情况,明确了高校人文教育的宣传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调查从大学英语课程与其它学科及课程的联系、大学英语学习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学习目的、教材、教与学的实践环节、师生关系、考试与评价七个方面展开,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存在的不足以及学生的愿望与要求。
     最后,论文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坚定地树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正确理念与目标;2、树立正确的课程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教师要善于挖掘英语教学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3、灵活采取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3、建立多元评价观,正确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功效,以确保人文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成功实施。
In order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all-round education and enable them to be highly qualified,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hould practice humanistic education, organically blend scientific education and humanistic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disciplinary courses, and thus achieve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with liberal arts, as well as the infiltration of disciplines. The practic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ill not only promote learning,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also help student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personality and potentials, so that they can be better armed with English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also have improved self-consciousness and morality. With good learning, ability and morality, they will be willing and able to serve our motherland. In addition, their potential qualities will do a great deal of good to the whole society after they graduate and hold jobs. So, 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thesis gives a review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followed by a summary of its revival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enriched meaning and updated task for curren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so that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can be got about it.
    Secondly, the history of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in the West indicates the trend towards humanism. Then,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presented. Together, they provide a clear pi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research and humanism.
    
    
    
    Thirdly, case investigation and interviews show tha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re still in great need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await more propaganda. Besides, the thesis focuses on seven aspects closely related with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giv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ie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s well as the desires and requests of students.
    Finally, in view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at: first, we should have correct ideas and aims as to the practic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econd, we should have correct ideas as to curriculum, and try to promote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ird,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level of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Fourth, teachers should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and always keep them in improvement. Last, a multiple appraisal system should be set up to make the most of exams and appraisals, so as to achieve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引文
[1]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P167。
    [2] 朱红文:《社会生活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论述》,《广东社会生活》,2001,(3),P56。
    [3]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2),P35。
    [4]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2),P36,37。
    [5]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P133。
    [6]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P9。
    [7] 郝永平、冯鹏志:《地球告急:挑战人类面临的25种危机》,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封底。
    [8] 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2),P37。
    [9] 肖海涛:《大学的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P168。
    [10] 崔相录:《素质教育实施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P6。
    [11] 华中理工大学文学院.人文讲座100期专辑摘录刊首词。
    [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P194。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P195。
    [14]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P2。
    [15] 转引自刘天伦、梁红:《外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3)。
    [16] 吴志高、王淑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17] 刘慧芳:《重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探索》,2003,
    
    (3),P103。
    [18] 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P36。
    [19]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P301。
    [20] 董亚芬总主编:《大学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2001年重印修订本)。
    [21] 刘旭东:《人文精神与现代课程设计》,《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7),P58。
    [22] 刘旭东:《人文精神与现代课程设计》,《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7),P61,62。
    [23]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P295。
    
    
    1.肖海涛:《大学的理念》,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郝永平、冯鹏志:《地球告急:挑战人类面临的25种危机》,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8年版。
    3.崔相录主编:《素质教育实施方法》,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编:《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王天一:《外国教育史》(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重印版。
    9.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0.鲁洁:《道德危机:一个现代化的悖论》,《中国教育学刊》,2001,(4)。
    11.杨叔子:《人文教育:民族之基,人才之础—兼谈要重视办好文科》,《中国高等教育》,2000,(15/16)。
    12.张岂之:《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学术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00,(17)。
    13.朱红文:《社会生活与人文科学的关系论略》,《广东社会生活》,2001,(3)。
    14.杨雪英、朱凌云:《当代西方人文主义科技观对我们的启示》,《人文杂志》,2002,(2)。
    15.冯向东:《对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的思考—兼谈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2)。
    16.张岂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中国大学教学》,2002,(6)。
    17.刘胜利:《美英日大学人文教育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00,(18)。
    18.李福华:《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教育》,《教育探索》,2002,(11)。
    19.刘献君(执笔):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高等
    
    教育研究》1997,(4)。
    20.陈祎鸿:《浅沂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21.段惠青:《国内外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比较研究》,《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1999年5月第10卷增刊。
    22.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
    23.刘旭东:《人文精神与现代课程设计》,《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7)。
    24.刘慧芳:《重视教师的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探索》,2003,(3),P103。
    25.田慧生、李如密:《教学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2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7.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28.胡泓主编:《外语素质培养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29.刘润清著:《论大学英语教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30.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论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02,(9)。
    31.杨惠中:《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正确评价综合治理》,《中国高等教育》1999,(10)。
    32.朱维芳、曹文(执笔):《大学新生英语营实践报告—新生入学心理调整及学习技巧强化训练》,北外新生英语营项目组。
    33.金艳:《完善考试评估体系,促进实用英语教学》,《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34.韩敏中:《人文学科的回报—英语精读的定位与选材》,《国外文学》2001,(3)。
    35.吴志高、王淑婷:《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36.李战子:《新世纪展望-英语教师与新世纪》,《外语教育》,2000,(2)。
    37.郭雅琴:《试论大学外语素质教育》,《中国高教研究》,2000,(10)。
    38.刘春芬:《高校外语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矛盾及对策》,《中国高教研究》,2000,(3)。
    
    
    39.《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十人谈》,《中国大学教学》,2000,(4)。
    40.王义遒:《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41.邵菊丽:《公共外语的教学个体化问题》,《教学与教材研究》,1999,(2)。
    42.孙宗禹:《素质教育与大学教学改革》,《现代大学教育》,2002,(6)。
    43.罗立胜、张文霞:《注重实用性教学,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中国高等教育》,2002,(11)。
    44.徐玲:《大学英语的文化素质教育》,《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45.刘天伦、梁红:《外语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9,(3)。
    46.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47.付大安、牛海花:《提高人文水平,加强素质教育》,《华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1,(1)。
    48.闫俊宇:《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问题》,《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0)。
    49.王云燕:《对英语专业精读教学的思考》,《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4)。
    50.赵红兵、孙海荣:《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51.李从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
    52.张娴:《知识经济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53.韦铁清:《在语言训练中了解文化差异》,《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