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的竞争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形象的塑造与推广成为城市软实力的主要表现,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塑造城市形象并解决好城市形象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就成为每个城市发展的题中要义。本文以媒介的表征来反思中国现代的城市化进程,梳理并重新定位城市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提供一个可以操作和借鉴的城市形象传播体系。
     第一章分阶段梳理不同时代背景下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之间的关系,包括1949-1978年间革命语境下的、1978-1992年间改革开放语境下的以及1992-2012年间市场经济语境下的传媒与城市。
     第二章结合城市营销理论及传播学经验学派的研究,讨论城市建构的传媒策略。本章提出中国城市营销的背景,从20世纪90年代起,政府不断将土地卖给开发商,而“买入”城市的恰恰是这个城市的市民,在这一买一卖当中,中国的城市化的资金得以积累,城市形象得以重新塑造。同时通过引用城市品牌与营销的概念,列举不同时期、不同城市、不同媒介的例子,阐明了城市品牌营销的各个重要因素,以及点出中国城市中存在过分依赖媒体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忽略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内涵养成的问题。
     第三章探讨大众传媒建构社会认同、整合社会意识的所为与不为,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例子,阐述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政治因素、政府意愿对媒体的导向,以及详细论述了财富的崇拜、流行都市文化和当代“城市剧”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论述了传媒对城市“他者”的塑造,通过城市“新移民”、性工作者、失业人员三个阶层,解构大众传媒对于城市“他者”的形象呈现及媒体的话语表达与“他者”的社会阶层属性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重要关联。在制造认同的过程中,官方媒体主要采用放大美好品格的一贯方式,并将负面的事物遮蔽于受众的视野之中,而市场化媒体则试图挖掘“他者”群体的真实生活面貌,以期获得社会同情与宽容。与此同时,大众传媒出于特定的目的会使得媒介所建构的真实与客观真实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正是如此,才使得其自身如此多元而富有活力。
     第五章基于上述四章的分析,阐述了城市病的表现、形成原因,并反思了英美国家对城市病治理的经验教训。详细论述了如何从城市硬件,城市营销和大众传媒的形象建构与符号传播三个层面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如何从“连接”、“沟通”和“共享”三个方面建立一个可沟通的城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将居于主导地位,大众传媒则作为积极的参与者。
     总之,无论是城市形象还是传播媒介,其背后一定是深刻的文化根基。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改变,而非单纯的批判。城市应正视自身所面临的诸多发展困境。本文更加注重从方法论层面出发就如何推动城市发展、如何塑造理想的城市形象以及大众传媒何以可能创新为一种公共领域并作用于可沟通城市建设进行具体论述,以期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建言献策。
The building and promotion of city image has become a main reflection of a city's soft power,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of China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How to motive and use other related strengths to work on building city image and resolve the problems occurred during the promotion have become a key issue in a city's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n a way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is to examine and reflect China's urbanization, sort out and reposi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y and media, so as to provide with a viable and referential city image propagation system.
     Chapter1sorts 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ss media and city image in different time backgrounds,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ages:1949-1978in revolution context,1978-1992in reform and open-up policy context, and1992-2012in market economy context.
     Chapter2discusses the media strategy for the formation of city images,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city marketing and the propagation knowledge of empirical school. It raises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city marketing, which started from1990s'. In the trading of land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estate developers, the funding of China's urbanization to rebuild city images was accumulated. It quotes the concepts of city branding and marketing, enumerating examples of different times, cities and medium, elucidating each crucial factor in city branding, and raises the issue that Chinese cities rely too much on the media in building their images, while ignor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irit and culture inside.
     Chapter3discusses mass media's Dos and Do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recognition. Through typical examples, elucidates the guiding influence to the media by political factors and the government's intention, and narrates the impact to the process of city image's dissemination, rendered by the fortune worship, popular culture and modern urban drama.
     Chapter4illuminates the portray of "The Others" made by the media, through three different hierarchies of new immigrants, sexual workers and unemployed people, analyzing the mass media's illustrations of "The Others" and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edia's word expressions and the social states and attribute of "The Others". The government media tends to display the positive side and cover the negative aspects, while the market media is more likely to discover the true life of "The Others". On certain purpose, the truth displayed by the media is different from the objective real truth; however, just because of this, it becomes so diverse and energetic.
     Based on the forth chapters, the fiifth chapter elucidates "urban disease" symptoms and causes, examinating western countries experiences in handling "urban disease". It illustrates how to form ideal city images by the three aspects of city's hardware construction, city marketing and public communication, and how to build a penetrable city through "connection","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During this process, government will be in the leading position, while the public media acts as a participant.
     In conclusion, no matter for the city image or the media, the root is always the profound culture. To raise problems is not to criticize, but to change it better. Cities should face the development dilemmas honestly. This article emphasizes how to enhance city development, create ideal city image and how public communication grows into a public service and influences the communication of city construction.
引文
[1]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M]. MIT Press & Harvard Press.1960,p.41.
    [2]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7-8).
    [2]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
    [2] [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485).
    [3] 黄志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2010.河北师范大学.
    [4] [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15).
    [1]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前言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3] 朱永良.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追求[J].理论探讨,2011年第6期.第172页.
    [4] 许涤新.当代中国的人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94-295).
    [1] 武力.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DB/OL].中国经济网http://www.ce.cn/ztpd/xwzt/guonei/2004/jdzg/kfgh/jdyk/200406/25/t20040625_1151554.shtml.
    [2] Liu Yuting, Wu Fulong. Urban poverty neighbourhoods:Typology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under China's market transition, a case study of Nanjing[J]. GEOFORUM,2006,37:610-626.
    [3] 章征涛,李世龙.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Jl.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第2页.
    [1] 葛彬超.现代性语境中的符号消费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7期.第93页.
    [2] 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I(98).
    [1] 王超群.论中国新闻改革30年进程中的民本化转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第126页.
    [1]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Wiley-Blackwell.1991(389).
    [1] 时燕子.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J].创新科技,2011年第4期.第22页.
    [1] 黄景清.城市营销100[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3(59-91).
    [2]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一一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9-36).
    [3]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一一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29-36).
    [4] 吴良镛.城市环境美的创造[M].北京: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1989(35).
    [1] 梅保华.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2年第5期.第14页.
    [2] 谢语蔚.多元媒体时代大都市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D].2012.西南政法大学.
    [3] 陈国生.城市形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第76-81页.
    [1] 刘娜.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以“新浪网”新闻报道为例[J].2010.西北大学.
    [2] Keven Lynch. Goode City Form[M].The MIT Press,1984:pp.102-105.
    [3] 刘国新、王君华.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J].特区经济,2006年第5期.第344页.
    [4] 李芸.现代城市形态规划理念的转型取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112页.
    [1] 杨旭明.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160-161页.
    [2] Ashworth, G J, Voogd.H:"Marketing the City:Concepts, Processes and Dutch Applications", Town Planning Review, 1988, (1):65-79.
    [1] 李怀亮等.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 于世宏.主题事件提升城市形象的长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第17页.
    [4] 章仁标.志愿精神与“后世博”的城管理念转型:兼论从“城市形象”到“城市印象”的“软实用”[J].上海城市管理理.2011年第2期.第3页.
    [5][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M].张国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 曾一果.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2] 孙玮.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四辑,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特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 黄玉蓉.深圳叙事及其城市形象[J].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03页.
    [4] 张潇.公交移动电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以兰州市公交移动电视为例[D].2012.西北师范大学.
    [5] 李丹,戴海波,杨惠.论政务微博对城市形象的构建[J].新闻知识,2013年第4期.第43页.
    [6] 郑娟.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风险研究[D].2012.华中科技大学.
    [1]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第13页.
    [2] 朱鸿军,王玉玮.电视剧的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竞争[J].江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页.
    [3] 王振源,陈晞.全球性媒体事件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国外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1年第11期.第91页.
    [1] [英]尼古拉斯·加汉姆,李岚译.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探讨[M].新华出版社,2005(242-243).
    [2] Bourdieu, P. et al.,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Sage,1990:3.
    [3]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4(27).
    [4] [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社会学—浮现中的理论视野[M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63-64).
    [5] [加]莫斯可,胡正荣等译.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72).
    [1]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Culture,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James Curran & Michael Gurevitch,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2000:175-200.
    [2] McChesney,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22,No.1,2000,pp.109-116.转引自,赵月枝,曹晋主编.传播政治经济学英文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序言.
    [3] Doreen Massey, For Space, Sage,2005:9转引自:张英进.多元中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2).
    [1] [英]J·费斯克.汪民安译.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上)[J].世界电影,2000年第4期.第74页.
    [2] R. Williams. The Long Revolution. London:Chatto & Windus,1961:46.
    [3] J. Carey.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5,4(2):173-191.
    [4] [英]J·费斯克.汪民安译.英国文化研究和电视(下)[J].世界电影,2000年第5期.第67页.
    [1] [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2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84).
    [1]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二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79).
    [2]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33).
    [1] 参见美国国家统计局网页http://www.census.gov/geo/reference/pdfs/GARM/Ch9GARM.pdf2013年12月25日访问。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很多州只有City(城)和Town(镇)两种概念,少数州除了City和Towm之外,还有Village(乡),各个州对乡的人口数量规定也不一样,但是都低于该州“城”和“镇”的人口下限。
    [2] 2013年12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2/content_6924780.htm
    [3] 方汉奇《中国古代报刊名录》.五洲传媒网,2005年5月3日,http://www.xinwenren.com/Article_Show2.asp?ArticleID=3491
    [1] [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M].冯健三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7).
    [2] 关于芝加哥学派的这些观点,参见[美]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论文集》[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 因为录音技术所限,这个片子只有在话剧“白毛女”的演出和毛泽东周恩来参加国务会议两段有长时间的同期声,这也显示出片中“白毛女”的分量。
    [1] “达志桥”在北京确有其地,靠近大栅栏,旧时为北京平民居住地。
    [2] 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的一封信》,《文艺报》第4卷第8期。
    [1] 见1949年3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1949年4月3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又刊出“问题讨论”专题《如何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其实,“把消费城市变成生产城市”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之一。
    [1] 李嘉瑞 张硕 陈坦.作为边塞的北京[N].北京晚报,2013-12-2(35).
    [1] 吕宗恕.中国城市化,仓皇六十年[N].南方周末,2010-4-8(C16).
    [2] 张友琴,赵仕枢.文革中的一个口号是如何叫响的[J].文史精华,2006年第8期.第35页.
    [1]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A].参见: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227).
    [1] 见福建省情资料库http://www.fjsq.gov.cn/showtext.asp?ToBook=224&index=41(2013年12月31日访问)
    [1]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
    [1] 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65-73页.
    [2] 贾西津.中国公民社会发育的三条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期.第22-23页.
    [3] 陈嘉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市民社会的发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5年第1期.第79-85页.
    [4]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37).
    [5] 此处数据参考了,中国广电事业六十年:电波岁月影像缤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9-30.
    [1] 当然,作为一种平衡,笔者注意到,影片特地在剧中安排了这样的台词“你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是什么?我是香港人!”以此表达了当时香港人确实存在的某种身份的焦虑。但是放在这里,影片有某种“政治正确”的嫌疑。
    [1]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文学评论,1999年第5期.第131页.
    [1] 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
    [2] 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4).
    [3] Williams, R. Culture is Ordinary (1958), In Higgins, John (Ed.) The Raymond Williams Reader,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63.
    [1] 高岸庐,《坚持正确导向努力办出特色——上海新闻界探讨生活服务类报纸发展新思路》,《新闻记者》,2001年第8期。
    [2] 黄升民,周艳主编.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M]中信出版社,2003(248).
    [3] 2001年,餐饮栏目刚刚创建,主笔曾在一文中“请食客们提供大家认为好的场所”,一年之类栏目名称从“晚间评论”改为“餐饮”,在本文统称“美食版”。
    [1] 李欧梵.上海摩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1).
    [2] Paola Voci. Blowup Beijing:The City as a Twilight Zone, in Chris Berry(Ed) The New Chinese Documentary Film Movement,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0:104.
    [1] Wu Hung, Remaking Beijing:Tiananmen Square and the Creation of a Political Spa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Gina Marchetti, From Tiananmen to Times Square:Transnational China and the Chinese Diaspora onGlobal Screens,1989-1997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2006).
    [1] 张英进.中国新一代城市导演与90年代以来的电影格局[A].见其《多元中国》论文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29).
    [1] [德]瓦尔特·本雅明.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189.
    [2] 马原.论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影响[D].2012.东华大学.
    [1]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3).
    [2]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3).
    [3] 汪冬梅.中国城市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3).
    [1] Ashworth, GJ, Voogd, H:"Marketing the City:Concepts, Processes and Dutch Applications", Town Planning Review,1988,(1):65-79.
    [1] 秦朔.城市可以像可乐一样卖吗?[DB].新营销http://business.sohu.com/2004/06/28/58/article220755863.shtml.2004-6-28.
    [1] 中国十大城市口号[DB].晾望东方周刊http://www.zynews.com/news/2010-07/12/content_734366.htm.2010-7-12.
    [1] 李蕾.陆家嘴“地王”花落和黄[N].解放日报,2005-12-20(8).
    [2] 王璐.绝版地块造就本市新“地王”[N].首都建设报,2013-9-6(2).
    [1] 刘临安、徐洪武.论古今城市地标建筑的作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18页.引入本文时有删改。
    [1] [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4).
    [1] 杭州形象片的网址是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0NTAzNjY4.html.苏州形象片的网站是http://v.y ouku.com/v_show/id_XMTEyMTE2OTk2.html?from=y 1.2-1-88.3.7-1.1-1-1-6.
    [1] Stuart Elliott, Sign of Arrival, for Xinhua, Is 60 Feet Tall, New York Times, July 25,2011参见http://www.nytimes.com/2011/07/26/business/media/xinhuas-giant-sign-to-blink-on-in-times-square.html?_r=0.
    [2] 帅鹏坤,谭超.纽约时代广场掀“中国广告热”[N].羊城晚报,2012-5-18(A18).
    [1] 吕新雨.今天的“人文”纪录意欲何为?[J].读书,2006年10期.第14页.
    [1] Roland Barthes, Empire of Signs, Macmillan,1982, p.32.
    [2]Will China shake the world again?参见BBC网站http://www.bbc.com/news/business-26225205.
    [3] 中国多地城建“豪可敌国”:一个武汉等于一个英国[N].第一财经日报,2014-2-19.
    [1] 联合国《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订版).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http://ccmc.ecnu.edu.cn/in
    [2] 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 The 2009 Revision.United Nations.2010.Page 31.
    [3] 参见《十一五规划纲要》,第37-38页.
    [1] 参见《十二五规划纲要》,第21页.
    [2] 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DB/OL1.http://www.szfao.gov.cn/wszt/gjhcity/cstzjz/201105/t20110512_1657734.htm.2011-05-12.
    [1] 深圳市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DB/OL].http://www.szfao.gov.cn/wszt/gjhcity/cstzjz/201105/t20110512_1657734.htm.2011-05-12.
    [1] 人民网“强国论坛”http://www.people.com.cn/GB/32306/49291/5211136.html.
    [1] 张浩.新型城市化是上海城市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J].科学发展,2010年第8期.第105页.
    [2] 浦亦稚.上海城市转型呼唤“再城市化”[J].上海企业,2011年第1期.第52页.
    [1] 该片获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观众最喜爱纪录片提名、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记者奖、第四届上海电视节观众最喜欢的纪录片奖;入选1999年意大利波波利电影节中国纪录片回顾展。
    [1] [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03).
    [2]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124).
    [3]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0).
    [1] 黄平文.生活方式与消费文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53页.
    [2] [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3] 高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D].2009.黑龙江大学.
    [4] 丁国浩.论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J].学术论坛,2012年第6期.第86页.
    [1] 仰海峰.拜物教批判:马克思与鲍德里亚[J].学术研究,2003年第5期.第31-32页.
    [2] 高原.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D].2009.黑龙江大学.
    [1]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8).
    [2] 慕明春.走出误区:名人广告的传播学透视[J].宁夏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63页.
    [3] 柴鹏举,朱函兵.论广告中的“成功人士”与“自我意识”[J].决策探索,2007年第14期.第51页.
    [4] [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称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
    [1] 陈龙.大众传播学导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3(40).
    [1] 周良.罗兰·巴特符号学理论在广告中的体现[J].群文天地,2013年第4期.第172页.
    [2] 张青岭.罗兰·巴特的神话分析及其对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36页.
    [3]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M].马姗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5).
    [4]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称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35).
    [1] 张元欢.赵宝刚电视剧中的“乌托邦”——赵宝刚电视剧话题化现象分析[J].中国电视,2011年第4期.第90页.
    [1] 米海燕,欧德良.《屋顶丽人》的结构主义解读[J].河池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37页.
    [2] 朱瑶.电视剧《奋斗》对“80后”精神的阐释[J].青年记者,2009年第11期.第30页.
    [3] 苏特·杰哈利.广告符码—消费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学和拜物现象[M].马姗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4] 卢迎安.媒介形象再现与社会真实建构:国内主要报纸对农民形象的再现研究[D].2004.苏州大学.
    [5]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0).
    [1]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2).
    [2] 孙向军.社会转型期政治道德建设[J].理论视野,2009年第10期.第40页.
    [3] 贾高建.社会转型中的失范问题[J].理论前沿,2003年第15期.第18页.
    [1] A. Giddens, S ociology, the third edition,1997,364.
    [2] Graeme Turner, Brit 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 on, London,1990, p.197
    [3]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92页.
    [1] 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93-97页.
    [1] 万玉.从媒体议程设置角度谈流行文化与广告的生成[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03页.
    [1] Snow,R. P. (1983),Creating Media Culture.Beverly Hills,CA:Sage.
    [2] 韦应举.流行文化的合法化研究[D].2009.河南师范大学.
    [1] 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第67-71页.
    [2] 胡吉.直面转型中国探索城市传播一一“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会议综述[J].新闻大学,2013年第2期.第144页.
    [3] 苏令银.论赛博空间的道德实践[J1.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第28-29页.
    [4]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kTsj30MA2tfCGLJfYdFA6DIqwtTxkAK2eN5mc617PhTWx61ElglMxhXwc0Yta02.
    [5] http://www.enorth.com.cn.
    [1] 陈奇佳.虚拟时空的传奇——论网络玄幻小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124-125页.
    [2] 刘春阳.消费社会语境下的网络玄幻小说[J].兰州学刊,2012年第11期.第92-94页.
    [1] 刘志礼.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2013.南京理工大学.
    [1] [英]安吉拉·麦克卢比.《杰姬》:一种未成年少女的意识形态[A].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20.
    [1] [英]安吉拉·麦克卢比.《杰姬》:一种未成年少女的意识形态[A].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51).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11).
    [2] [英]安吉拉.麦克卢比.《杰姬》:一种未成年少女的意识形态[A]陶东风,胡疆锋.亚文化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63).
    [1] 刘文婷.浅议音乐文化与大众消费的载体——KTV的存在意义[J].大众文艺,2009年第20期.第80页.
    闭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10页.
    [1] 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112页.
    [1] 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第76页.
    [2] 张梦晗.中国当代电视剧影像中的城市意象[D].2012.苏州大学.
    [1] 曾一果.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J].中国电视.2009年第6期.第32-33页.
    [1] 曾一果.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电视剧的“城市想象”[J].中国电视,2009年第6期.第34页.
    [2] 周诗岩.都市构形的可通约性:形象、想象与共同在场,引自:复旦城市空间论坛论文集.
    1 袁秀峰.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魅力解读[J].大舞台,2010年第4期.第98页.
    [1] 孙慰川.让理想照进现实——评电视剧《我的青春谁做主》[H].中国电视,2009年第8期.第16页.
    [2] 搜狐娱乐http://yule.sohu.com/s2009/0319/s269032944.
    [3] 罗良清.都市题材电视剧中“人物”群像的寓言——兼谈都市题材电视刷的现代转型[J].中国电视,2011年第2期.第50页.
    [1] 薛晉文.关于都市言情剧社会审美价值遮蔽的思考[J].福建艺术,2008年第6期.第62页.
    [1] 邵瑞霞.婚姻中不能承受之重——评电视剧《新结婚时代》和《双面胶》[J].电影评介.2007年第22期.第72页.
    [1] 薛晋文.关于都市言情剧社会审美价值遮蔽的思考[J].福建艺术,2008年第6期.第63页.
    [2][匈牙利]卢卡奇.艺术与客观真理[A].拉曼塞尔登编.刘象愚,陈永国等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59).
    [1] 吴海清.乡土世界日常生活的现代想象——乡土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研究[J].艺术评论,2010年第11期.第56页.
    [2] 白鹏飞.朴实中的乡村情故事—《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的成功之道[J].电影评介,2011年第15期.第43页.
    [3]曾一果.从“前现代”到“现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剧的“现代化叙事”[J].阅江学刊,2009年第4期.第51页.
    [1] Stuart Hall, The White of Their Eyes:Racist Ideologies and the Media, Black and White Media:Black Images in Popular Film and Televislon, ed. Karen Rose, Polity Press,1996:18.
    [2] Michael A. Hogg, Dominic Abrams, Social Identification:A Sod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 London:Rout-ledge,1988.
    [3] Tajfel,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nud Review ofPsychology.1982,33:1-39.
    [4] 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50页.
    [1] 李希光.转型中的新闻学[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491).
    [2] [美]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张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13-14).
    [3] Entraan, RM(1993). 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pp.51-58.
    [1] 兰台.中共建政以来“扫黄”背后的玄机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xueyuan/detail_2014_02/10/33662726_0.shtml.
    [1] 北京市统计局:农民工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力量http://www.bjstats.gov.cn/rdht/bxgz/200606/t20060609_43926.htm.2005-6-6.
    [2] 蒋悦飞等:广州今年登记农民工比往年多10万人http://news.qq.com/a/20090215/000140.htm.2009-2-15.
    [3] 谢作正,钟根柔.农民工如何市民化——深圳对农民工转型的探索[J].人民论坛,2013年第27期.第67页.
    (?) 鄂平玲,叶晓楠.河南农民工成了“北京好人”[N].人民日报,201]-06-05(海外版).
    [1] 杜榕,唐然.从农民工到“小巨人”[N].人民日报,2011-08-16.
    [2] 耿玲等.人民日报:农民工精神的时代内涵[N].人民日报,2012-09-12.
    [3] 胡新萍等.建国以来中国的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J].前沿,2011年第9期.第13-14页.
    [1] 曾振华等.主流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重构——以《人民日报》的报道为分析样本[J].新闻爱好者,第62页.
    [1] 顾仲阳.我不想一直穷下去http://society.people.com.cn/GB/41158/13245089.html.2010-11-18.
    [2] 杜瑜.从下岗工人到社区干部她帮助三千失业人员再就业http://cq.cqnews.net/html/2013-07/08/content_26820278.htm.2013-7-8.
    [1] 周华蕾.“十元店”性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N].南方周末,2012-4-27.
    [2] 范承刚等.工人村里的“毛线鸡”[N].南方周末,2013-4-18.
    [3] 成希.广场“黑玫瑰”的险恶人生[N].南方周末,2008-5-15.
    [4] 周华蕾.“十元店”性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N].南方周末,2012-4-27.
    [1] 成希.底层性工作者生存安全调查[N].南方周末,2012-5-28.
    [2] 农民工齐抬车救遇车祸女孩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1/10/22/159244.html.2011-10-22.
    [1] 老太呵斥农民工坐公交:穿这么脏应该自己走路回家http://www.tthonghuo.com/domesticnews/2012/1230/9840.html.2012-12-30.
    [2]自称受欺负农民工连杀三工友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10/09/226646.html.2012-10-9.
    [3] 农民工“炸弹讨薪”令人震惊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3/01/19/244976.html.2013-1-19.
    [4] 自称受欺负农民工连杀三工友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2/10/09/226646.html.2012-10-9.
    [1] 徐恬,符丽莉.符合条件人员可多领失业保险金.深圳商报.2014年2月15日
    [1] 肖祥.“他者”与西方文学批评—关键词研究[D].2010.华中师范大学.
    [2] [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3).
    [3]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7).
    [1] 童兵,潘荣海.“他者”的媒介镜像一一试论新闻报道与“他者”制造[J].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第72页.
    [2] [英]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1] 刁乃莉.近年来中国社会阶层研究综述[Jl.学术交流,2009年第10期.第141页.
    [2] 陈文新.政治资源配置与社会阶层关系的逻辑分析[Jl.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26-27页.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8).
    [2]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入[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78页.
    [1] 1985年至2000年的数据见胡枫,2006:“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其他数据均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相关统计计算。
    [2] 郭星华等.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的几种理论视角[J].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期.第62页.
    [3] 马德峰,李风啸.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0年第11期.第221页.
    [4] 廉思.调查:当前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入境况[N].北京日报,2013-9-30(18).
    [1] 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http://www.aisixiang.com/data/32182-2.html,2014.2.3.
    [2] 李银河.性的问题[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192).
    [1] 《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
    [2] 翟萌萌.从“刀治”走向“水治”——从社会工作角度谈女性性工作者社会管理的创新[J].延安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第56页.
    [3] 潘绥铭.生存与体验[Ml.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551).
    [4] 王金玲.世俗化: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性观念的一种转型[J].浙江学刊,1994年第5期.第60-65页.
    [5] 源自“中国性工作者权益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5464.
    [1] 周华蕾.“跟下地种田一样”:“十元店”性工作者生存现状调查[N].南方周末,2012-4-27.
    [2] 源自“环球人物杂志李银河访谈”http://news.sctv.com/plpd/sh/201008/t20100824_466248_4.shtml.
    [1] 李娜.社会转型期城市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探索[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17页.
    [1] 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J].浙江学刊,2003年第3期.第128页.
    [2] 颜翠芳.“城市贵族”的陨落:失业与犯罪[J].学术界,2003年第6期.第217页.
    [3] Lenri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P11-12,转引自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10).
    [1]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M].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第83页.
    [1] 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均见2010年上海统计年鉴,上海是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sh.gov.cn/data/toTjnj.xhtml?y=2010.
    [1] 数据来源,盐城市政府和滨海县政府网站。
    [1]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 孟庆红.浅析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再现与刻板印象[J].东南传播,2007年第4期.第17页.
    [1]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1989(154).
    [1] John Hammond and Barbara Hammond, The Rise of Modern Industry[M]. Boston:Harcourt Publishing,1926.
    [2] 屠启宇.改善管理迎战“城市病”[N].中国教育报,2012-04-13(5).
    [3] 陈柳钦.以“健康城市”理念化解“城市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9-15(4)
    中国城镇化格局变动与人口合理分析[DB].http://www.govinfo.so/news_info.php?id=13554.2013-6-3.
    姜爱华,张驰.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病”及其治理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2年第6期.第103页.
    [1] UN-Habitat. The Challenge of Slums:Global Report oil Human Settlements 2003. London and Sterling:Eartliaean Publications Ltd佘高红.城市贫困空间形成原因解析[J].城市问题,2010年第6期.第60页.
    [2] 3月全国房价涨速达5年来最高水平[DB].http://file.51value.com/zhuanti/fangchan/sjjxl.html.2010-4-15.
    [1] 新东风网http://file.51 value.com/zhuanti/fangchan/zhuanti-fc-index.html.
    [2] 非典型城市病指的是随着城市化的高度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些与人有关的城市病态问题,如:抑郁症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赵剑芳.当代中国的“城市病”及其防治——兼论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在我国的运用[D].2007.中南大学.
    [1] 霍桃.环境保护部发布《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国环境报,2012-6-5.
    [2] 吴冕.警惕.中国“大城市病”愈演愈烈——问诊中国“大城市病”(上篇)[J].生态经济,2011年第5期.第22页.
    [3] 刘永亮,王梦欣.城乡失衡催生“城市病”[J].城市,2010年第5期.第71页.
    [4] 池子华.农民工与近代中国“城市病”综合症—以苏南为中心的考察[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77页.
    [1] 唐黎明.城市病源于战略眼光的欠缺[N].社会科学报,2010-12-16.
    [2] Tuchman,1976:97.
    [3] Michel Schudson.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J].Media,Culture and Society(SAGE,London,Newbury Park and New Delhi),Vol.ll(1989),263.
    [1] Michel Schudson.The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J].Media,Culture and Society(SAGE,London,Newbury Park and New Delhi),Vol.11(1989),266.
    [1] Gerbner, G.,& Gross, L. (1976). Living with television:The violence profil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6(2), 173-99.
    [2] Morgan, M.,& Shanahan, J. (1996). Two decades of cultivation research:An appraisal and meta-analysis. Communication Yearbook,20,1-45.
    [3] 奥特坤.中国城市化率年底达54% [DB/OL].2013-12-18.http://www.weilan.com.cn/news/56280.html.
    [1] 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05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09).
    [3]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A].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348).
    [4] 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06页.
    [5] [英]克莱夫·庞廷著.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8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16).
    [1] 王英.浅析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第1 1卷第1期.第52页.
    [2] 李冈原.英国城市病及其整治探析——兼谈英国城市化模式[Jl.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07-108页.
    [1] 许志强.应对“城市病”:英国工业化时期的经历与启示[J].兰州学刊,2011年第9期.第179页.
    [2] 杨生茂,刘绪贻,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98).
    [3] 杨生茂,刘绪贻,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98).
    [4] 张淑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病”及其治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第127页.
    [5] 杨生茂,刘绪贻,美国内战与镀金时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03).
    [6] 张淑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病”及其治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第127页.
    [7] Richard Hofstadter.The Age of Reform(From Bryan To F.D. R)[M].ALFRED A. KNOPE, INC. And Random House,INC,1995.
    [1] 张淑华.美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病”及其治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第128页.
    [1] 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3页.
    [2] 谢昕等.政府公关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第17卷第10期.第186页.
    [1] 刘颂.城市形象的塑造[D].200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 安运华,徐文华.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探析[J].中外建筑,2006年第5期.第94页.
    [1] 周怡,黄伟.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形象广告—中国首家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的诞生及其影响分析[A].复旦大学城市空间论坛论文集[C].上海,2012.
    [2] 踪家峰.城市营销与城市发展初探—以天津市南开区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第1期.第42-43页.
    [3] 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4页.
    [1] 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8页.
    [2] 李青.城市形象塑造的新思路[J].职业时空,2010年第2期.第14页.
    [1] 张卫宁.现代城市形象的塑造与营销学理念[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106-107页.
    [1] 刘溢敏,靳琳琳.城市形象塑造中《城市画报》的媒体角色[J].时代报告,2012年第8期.第292页.
    [2] 朱鸿军,王玉玮.电视剧的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竞争[J].江苏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11-12页.
    [1]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2010年第8期.第16页.
    [2] 穆青.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在中国的现实意义[DB].新浪城市http://city.sina.com.cn/city/t/2010-11/01-10039593.html.2010-11-1.
    [1] 孙玮.传播与城市:关乎人类未来[N].新闻晚报,2013-9-7(B02).
    [2] 孙玮.作为媒介的城市:传播意义再阐释[J].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第43页.
    [1] 孙玮.可沟通城市:上海创新与转型的应有之义[N].新闻晚报,2013-9-7(B04).
    [2] 陆晔.城市即传播:“可沟通城市”与现代都市生活[N].新闻晚报,2013-9-7(B02/03).
    [1] 许鑫.公共电视的本质、模式及其建构——对重庆卫视“公益频道”实验的反思[J].理论导刊,2013年第5期.第36-37页.
    [2] 许鑫.公共电视的本质、模式及其建构——对重庆卫视“公益频道”实验的反思[J].理论导刊,2013年第5期.第37-38页.
    [1] 孙玮.可沟通城市:上海创新与转型的应有之义[N].新闻晚报.2013-9-7(B04).
    [1] 陆晔.香港:城市协商治理中的个体行动者[N].新闻晚报,2013-9-7(B08).
    [2] 卢家银,孙旭培.新媒体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以厦门PX事件为例[Jl.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10页.
    [3] [德]哈贝马斯.哈贝马斯精粹[M].曹卫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8).
    [1] 王晓升.从实践理性到交往理性——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方案[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33页.
    [2] 孙玮.可沟通城市:上海创新与转型的应有之义[N].新闻晚报,2013-9-7(B04).
    [3] 孙玮.作为媒介的外滩:上海现代性的发生与成长[J].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第75页.
    [1] 李昌.詹姆斯·凯瑞传播仪式观对我国新闻实践的启示[J].新闻界,2012年第13期.第12页.
    [2] [美]詹姆斯·W·凯瑞.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7).
    1.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MIT Press & Harvard Press.1960.
    2. Lynch, Keven:Good City Form, The MIT Press,1984.
    3. Ashworth, G J, Voogd. H:"Marketing the City:Concepts, Processes and Dutch Applications", Town Planning Review,1988.
    4. Lefebvre.The Production of Space[M].Wiley-Blackwell,1991.
    5.[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上海:三联书店,1987.
    6.[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M].郭宏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7.[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M].张国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8.[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9.
    1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后果[M].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1.[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12.[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法]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4.许涤新主编.当代中国的人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5.吴良镛.城市环境美的创造[M].北京:天津社会科学院技术美学研究所,1989.
    16.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7.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8.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9.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0.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1.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2.童庆炳、王一川、李青春.文化与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3.景秀明.江南城市:文化记忆与审美想象——中国现代散文中的江南都市意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4.孙玮.中国传播学评论(第四辑,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特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25.李怀亮等.城市传媒形象与营销策略[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6.曾一果.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1.
    27.蔡翔,董丽敏.空间媒介和上海叙事.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
    28.刘士林中国都市化进程年度报告(2007—2013).
    29.陈俊鸿.城市形象设计:城市规划的新课题[J].《城市问题》1994(5).
    30.张学荣等.论城市形象建设[J].《城市问题》1996(2).
    31.张鸿雁.城市建设的"CI方略”[J].《城市问题》1996(3).
    32.刘军萍等.浅议城市形象建设的若干问题[J].《城市问题》1997(2).
    33.赵光洲.塑造城市形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1997(2)
    34.赵定涛.当代宏观管理新课题——区域形象管理及其展望[J].《预测》1997(6).
    35.陈国生.城市形象综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6).
    36.梅保华.关于城市形象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2年(5).
    37.刘国新、王君华.近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综述[J].特区经济,2006(5).
    38.黄玉蓉.深圳及其城市形象[J].深圳大学学报,2007(4).
    39.韩隽.城市形象传播:传媒角色与路径[J],《人文杂志》2007(2)
    40.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香港), http://www.betterhongkong.org/pdf47A8F12E.
    41.张秀敏.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J],《传媒观察》2009(2).
    42.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2010(8).
    43.朱鸿军,王玉玮.电视剧的城市形象传播与文化软实力竞争[J].江苏大学学报,2010(1).
    44.章仁标.志愿精神与“后世博”的城管理念转型:兼论从“城市形象”到“城市印象”的“软实用”[J].上海城市管理,2011(2).
    45.时燕子.李普曼“拟态环境”理论的分析与批判[J].创新科技,2011(4).
    46.于世宏.主题事件提升城市形象的长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5).
    47.朱永良.现代性与中国的现代性追求[J].理论探讨,2011(6).
    48.王振源,陈晞.全球性媒体事件对城市形象的影响研究——以国外媒体对上海世博会的报道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1(11).
    49.章征涛,李世龙.城市化的虚荣——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认识[J].城市发展研究,2011(12).
    50.王超群.论中国新闻改革30年进程中的民本化转型[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12).
    51.葛彬超.现代性语境中的符号消费批判[J].山东社会科学,2012(7).
    52.李芸.现代城市形态规划理念的转型取向[J].社会科学研究,2002(1).
    53.杨旭明.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理论及其动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第160-161页.
    54.李丹,戴海波,杨惠.论政务微博对城市形象的构建[J].新闻知识,2013(4).
    55.方玲玲.媒介之城:媒介地理学视野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D].2007.浙江大学
    56.刘娜.网络媒体中的城市形象传播研究——以“新浪网”新闻报道为例[D].2010.西北大学.
    57.黄志强.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2010.河北师范大学.
    58.张潇.公交移动电视对于城市形象的塑造研究——以兰州市公交移动电视为例[D].2012.西北师范大学.
    59.郑娟.城市形象的网络传播风险研究[D].2012.华中科技大学.
    60.谢语蔚.多元媒体时代大都市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D].2012.西南政法大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