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和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的论述和大量的举例,来说明掌握形体特点对古文字考释的重要性。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论述能够引起研究者对形体特点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在他们考释古文字或思考跟古文字考释有关问题的时候,能够把形体特点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研究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的意义。
     第二部分为古文字考释方法与古文字形体特点简介,概要地介绍了古文字的考释方法、古文字的形体特点以及二者研究发展的历史。在这一章里,我们提出构造分析法是一种独立的古文字考释方法,其地位与形体比较法相当。这是本文在古文字考释方法理论上的创新。
     第三部分为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能够为具体的古文字考释提供助益;2、能够推动历史比较法研究的深入发展;3、能够帮助我们判断他人古文字考释的得失;4、能够帮助我们树立科学的古文字形体观与古文字考释观。在这一章里,我们对杨树达先生在《积微居金文说·自序》中提出的古文字考释理论进行辩护,对他相关提法的科学性和历史贡献给予了肯定。
     第四部分为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在这一章里,我们从省写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增羡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变形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其他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运用和形体特点在古文字考释中的综合运用五个方面,通过大量列举成功运用这些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的典型范例,来阐明考释古文字的时候充分掌握形体特点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为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在古文字考释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一些不良倾向:1、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任意说形体特点,这是对形体特点的滥用:2、以为某几个字只要形体相同就肯定是同一个字,这是没有认识到古文字形体变化的复杂性;3、想当然地把文字形体的某一部分当作声符,再用音近通假原理去解决相关问题,这是思维存在定式的表现,以为所有的古文字都是形声字。针对这些不良倾向,我们提出运用形体特点考释古文字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即:1、说某字具有何种形体特点要有文义、字音或异文等关键证据,切不可随意乱讲;2、古文字的形体变化是复杂的,切不可机械地孤立地看问题;3、尽量寻找相关形体的字形演变关系,切不可用通假、音化等办法敷衍了事。我们希望通过避免出现以上几种不良倾向,研究者在考释古文字的过程中能够把形体特点运用得更加合理有效。
     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理论研究一直是古文字学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限,为古文字学理论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Abstract:Through the discusses and examples about the role and application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arrying out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ster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while doing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We hope that researchers may take great importance o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master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fter reading this paper. Meanwhile, they may regard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s primary consideration while carrying out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or pondering other related problems.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in which we introduce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o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Overview of Approaches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part, we provide a sketch of the approaches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udying both. We present a neodoxy that the Structural Analytical Approach is also an approach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owns a equal status to the Writing Comparative Approach. So far as I know, this is a theoretical innovation in approaches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The third part is the Role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It is specified in four aspects about the role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it can give specific help to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Second, it can enhance the recent depth of the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pproach. Third, it can help researchers judge whether a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 is logical. Fourth, it can help researchers establish a scientific outlook about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In this part, we defend Yang Shuda's theory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proposed in the preface of his book Jiweiju Jinwen Shuo and affirm the scientific value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his theory.
     The fourth part is the Application of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in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is the main part of this paper. In this part, from the aspects of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Subtract Strokes Characteristics, Add Strokes Characteristics, Change Strokes Characteristics, Others and Multipl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successful examples about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ster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while explaining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The fifth part is the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arrying out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here are several negative tendencie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to do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First, a lot of researchers, who abused th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affirmed that a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 has some certain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on the condition of no conclusive evidences. Second, some researchers, who failed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change in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identified to the same character as long as several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have the same form. Third,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ers took a part of a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 as its sound-symbol for granted and then solved problems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sounds Tongjia. In response to those negative tendenci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whi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carrying out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by using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First, there must be some conclusive evidences of the context, pronunciation or variant when saying a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 has certain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No talking off hand! Second, it is so complicated in the change in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we ought not to look at them in a mechanical and isolated way. Third, we should make more effort to fi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levant characters and as little as possible use the way of Tongjia and Shenghua to solve problems. We hope that researchers could use writing characteristics more efficiently to do textual research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void those negative tendencies.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From a long time befor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a weak point in the documents of studying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We hope that this paper may compensate for the limit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make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Pre-Qin Chinese characters.
引文
①唐蘭: 《古文字學尊論》(增訂本),齊鲁書社,1981年1月,第163-259頁。
    ②榻树连: 《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中華害局,1997年12月,第1-15頁。
    ③林淫: 《古文字研究筒論》,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第36-68頁。
    ②高明: 《中國古文字孕通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167-172頁。
    ②隙煒湛、唐鈺明: 《古文字學網要》(第二版),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4-27頁。
    ④隙世辉、湯餘惠: 《古文字學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119-132頁。
    ⑥張秉權: 《甲骨文舆甲骨學》,國立编譯館,1988年9月,第135-146頁。
    ⑥許造雄: 《簡明中國文字學》(修訂版),中華害局,2009年2月,第213-219頁。
    ②王力: 《中國語言學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第136頁。
    ①關於具寫字和異耩字,参看王寧: 《漢字構形學講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第80-86頁。
    ①唐葡: 《古文字學尊输》(增訂本),齊鲁書社,1981年1月,第216-230頁。
    ①何琳儀: 《戰國文字通論》(訂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02-251頁。
    ①萧毅: 《楚筒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9-136頁。
    ①李學勤主編: 《清華大學藏戟國竹筒(贰)》,中西書局,2011年12月,第142頁注[五]。李學勤: 《纣子武庚禄父舆大保簋》, 《甲骨文舆殷商史》新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1-4頁。
    ②王筠: 《說文释例》,中苹書局,1987年12月,第69-70頁。
    ③林淫: 《古文字研究筒输》,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第69-107頁。
    ④吴振武: 《古文字中的借筆字》,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中華害局,2000年3月,第308-336頁。
    ①劉剑: 《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筆、借字》,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中革害局,2001年10月,第397-410頁。
    ②李家浩: 《戟國官印考释(二篇)》, 《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害社,1991年12月,第347頁。
    ③蕭毅: 《竹筒文字中的借邊》,筒帛網(http://www.bsm.org.cn/)2007年12月29日。萧毅: 《楚簡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23-26頁。
    ④王筠: 《貌文释例》,中書者局,1987年12月,第118-119頁。
    ⑤李家浩: 《戟國货幣文字中的“尚”和“比”》, 《中國捂文》1980年第5期,第374頁。
    ①湯餘惠: 《略输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题》,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中華害局,1986年6月,第9-100頁。
    ②何琳佯儀: 《戰國文字通输》(訂補),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57-263頁。
    ③林清源: 《楚文字構形演燮研究》,臺灣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學位输文,1997年12月,第92-107頁。
    ④劉釗: 《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①张振林:《古文字中的羡符——典字義無关的筆畫》,《中国文字研究》第二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26-138页。
    ②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羡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守奎教授),2009年6月。
    ③张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153-183页;收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35页。
    ①唐蘭: 《懷鉛随錄(續)·卜辭彝铭多倒害》, 《考古社刊》第六期,1937年6月,第315-316頁。
    ②裘錫圭: 《甲骨文字特殊害寫習惯封甲骨文考釋的影譬翠例》,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151-153頁。
    ③劉剑: 《談甲骨文中的“倒害”》,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55-59頁:收入《古文字考释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第60-70頁。
    ④徐在國: 《古璽文字八释·释“午”兼输古璽中的倒害》, 《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20-121頁。
    ①朱德熙、裘锡圭: 《戟國铜器铭文中的食官》, 《文物》1973年12期,第59-61、13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输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第83-88頁。
    ①李家浩: 《戰國官印考释(二篇)》, 《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害社,1991年12月,第347頁。
    ②田焯: 《古璽探研》,華束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23頁;又《略論古璽文字研究的重要性》, 《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328頁。秦曉苹: 《三晋古璽考释雨则》, 《考古舆文物》2010年第5期,第103頁。蕭毅: 《竹筒文字中的借邊》,筒帛绸,2007年12月29日。
    ③張光裕: 《徒(?)字的释讀談到尊、盆、盂褚器的定名問题》, 《考古舆文物》1982年第5期,第76-82頁;收入《雪齋學衍論文集》藝文印害馆,1989年9月,第143-152頁。孫稚雛: 《金文释讀中一些問题的探討(續)》, 《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華害局,1984年1月,第407-411頁。容庚: 《金文编》,中華書局,1985年9月,第338頁。
    ④趟平安: 《金文考释二篇》, 《語言研究》1996年第2期,第111-114頁;又《金文考释五篇》,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庚束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450-453頁;後者收入《金文释讀舆文明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第97-102頁。
    ①如董珊: 《释楚文字中的“汁邡”与“朐忍”》, 《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8月,第168-174頁。
    ②如鄔可晶: 《释青铜器铭文中處於自名位置的“衁”、“盟”等字》,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66-67頁。
    ③如李家浩: 《葛陵村楚简中的“句(?)》,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華书局,2012年10月,即刊。
    ①楊樹達: 《積微居金文說》 (增訂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第1、8、15、72頁。
    ②楊樹達: 《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中華书局,1997年12月,第144-145頁。
    ③容庚: 《金文编》,中華书局,1985年9月,第488頁。
    ④参看董莲池: 《金文编校補》,东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第209-211頁。
    ①楊樹逹: 《積微居金文貌》(增訂本),中華害局,1997年12月,第15頁。
    ①唐蘭: 《古文字學尊論》(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第180頁。
    ①羅振玉: 《增訂殷虚书契考释》卷中葉六十四, 《殷虚书契考释三種》,中华书局,2006年1月,第511頁。
    ②胡厚宣: 《甲骨文所見殷代奴隸的反壓迫鬥爭》, 《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第2-8頁。
    ③李亚晨: 《殷契雜释》, 《中國考古學報》第五期,1951年12月,第234-236頁。
    ①趟平安: 《戟國文字的“(?)”舆甲骨文“(?)”為一字說》,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275-276頁;收入《新出筒帛舆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害館,2009年12月,第42-46頁。
    ①王子掦: 《說甲骨文中的“逸”字》,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1期,第42-43頁。
    ①裘锡圭: 《戟國货幣考(十二篇)·明刀“中’’字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第8182頁;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害局,1992年8月,第445-447頁;又收入《裘锡圭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96-99頁。
    ①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编: 《殷墟花圜驻東地甲骨》,蕓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577頁。
    ①沈培: 《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字用爲“登”證說》, 《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辑,商務印害馆,2006年12月,第40-52頁。
    ①吴良寶: 《先秦货骼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第145、175、209-210頁。
    ①李家浩: 《章子國戈小考》, 《出土文獻》第一辑,中西害局,2010年8月,第158-160頁。
    ②孫詒讓: 《籀肩述林》卷七《克鼎釋文》,中革書局,2010年4月,第223-224頁。
    ①郭沫若: 《殷契粹编》,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第600-601頁。
    ①裘锡圭: 《释殷墟甲骨文裹的“速”、“猷”(通)及有關諸字》, 《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苹害局,1985年10月,第85-98頁;收入《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1-10頁;又收入《裘锡圭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16頁。
    ②饒宗颐: 《南越文王墓虎箭考释》,辖引自王人聰《南越王墓出土虎節考釋》, 《盎心集:张政娘先生八十废壽输文集》,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62-163頁。何琳儀: 《南越王墓虎節考》, 《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1年第3期,第26-27頁。
    ①李家浩: 《南越王墓车馹虎節铭文考释——战國符節铭文研究之四》,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專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662-671頁。
    ②李家浩: 《說“峚”字》, 《漢字研究》第一辑,學苑出版社,2005年6月,第488-491頁。李家浩: 《關於郭店楚墓竹简〈语叢二〉51號简的释讀》, “新出楚简國际學术研討會”論文,武漢:武漢大學,2006年5月。
    ①董珊: 《释燕國文字的“無”》,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208-210頁。楊澤生: 《燕國文字中的“燕”字》, 《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臺北藝文印害館,1996年12月,第185-203頁。
    ①李亚農: 《殷契雜释》, 《中國考古學報》第五册,1951年12月,第243-245頁。金祥恆: 《释目》, 《中國文字》第八册,1962年6月,第881-900頁。裘锡圭: 《說“以”》, 《古文字論集》,中華害局,1992年8月,第106-110頁。
    ①吴振武: 《释雙劍移舊藏燕“外司聖鍴”璽》,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第162-165頁。
    ②“(?)”字的考釋,看吴良寶: 《璽陶文字零拾(三則)》, 《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第154-155頁。
    ③董珊、陈劍: 《燕王職壺铭文研究》, 《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三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第32頁注①所引。
    ①柯昌濟: 《韡華圈集古錄跋尾》,收入《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十五冊,綫装害局,2005年7月,第105頁。
    ②李孝定、周法高、張日异编著: 《金文詁林附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7年,第211頁。
    ①羅福颐主编: 《古璽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第246、315、386頁。
    ②吴振武: 《古璽合文考(十八篇)》之六“馬師”, 《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中華害局,1996年9月,第273頁。
    ①羅福颐主编: 《古璽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第526、588頁。
    ②吴振武: 《古璽合文考(十八篇)》之一“中易”, 《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華害局,1996年9月,第268-269頁。
    ①李家浩: 《戰國官印考释(二篇)》, 《文物研究》第七輯,黄山害社,1991年12月,第346-348頁。
    ①萧毅: 《竹簡文字中的借邊》,简帛網,2007年12月29日。
    ②王人聰编: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印續集(一)》,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74頁。程訓义:《程训义古璽印集存》,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1月,第171頁。
    ③董珊: 《新見戰國古璽印一一七方》, 《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①李家浩: 《戟國货幣考(七篇)·邮布考》, 《中國錢幣學會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6月,第86-89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79-185頁。
    ①李家浩: 《戟國(?)布考》, 《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華害局,1980年¨月,第160-165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60-166頁。
    ②李家浩: 《戟國货幣考(七篇)·(?)布褊考》, 《中國錢幣學會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年6月,第9194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79-185頁。
    ①李家浩: 《戟國货幣文字中的“尚”和“比”》, 《中國語文》1980年第5期,第374-375頁。
    ②劉剑: 《璽印文字释叢(一)》, 《考古舆文物》1990年第2期,第44頁;收入《古文字考释叢稿》,齊鲁害社,2005年7月,第157-159頁。
    ①湯餘惠: 《略論戟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题》,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書局,1986年6月,第3132頁。
    ②湯餘惠: 《略論戟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题》,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害局,1986年6月,第90頁。
    ①田煒: 《古璽印字詞零释(八篇)》, 《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害館,2007年12月,第175-176頁。田煒: 《古璽探研究》,華東师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187-188頁。
    ②何琳儀: 《郭店筒古文二考》,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5期,第2-3頁:收入黄德寬、何琳儀、徐在國: 《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第68-71頁。何琳儀: 《释兢》, 《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10-111頁。
    ③蘇建洲: 《(捂叢二〉、 〈保訓〉、 〈凡物流形〉考释四篇》, 《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二十期,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2010年6月,第88-92頁;收入《楚文字論集》,萬卷樓固害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第105-108頁。趟平安: 《郭店筒〈語叢二)第三筒褊释》, 《筒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第245-248頁。
    ④唐蘭: 《壽縣所出铜器考略》, 《國立北京大學國學季刊》第4卷第1號,1934年,第2頁;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输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18頁。
    ①黄德寬: 《曾姬無卹壺銘文新释》,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中華書局,2002年6月,第102-103頁;收入《阴啟中華文明的管鑰——漢字的釋讀舆探索》,北京师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第206-208頁。
    ①裘錫圭: 《释(?)》, 《古文字學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國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第217-227頁;收入《古文字論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11-16頁。
    ①李學勤: 《多友鼎的“卒”字及其他》, 《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134-137頁。裘踢圭: 《释殷墟卜辭中的“卒”和“(?)”》, 《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第8-17頁。
    ②“(?)”字舊有“磨”、“(?)”雨種释法,以释“(?)”之說占優。按此字又見於清華竹簡《蘻年》14號,用作飛廉之“廉”。 《說文》說“磨”字“讀若函”,可知释“磨”之說是正確的,“(?)”爲“(?)”字的異體。
    ①唐蘭: 《用青铜器銘文来研究西周史》附錄《伯戡三器铭文的挥文和考釋》, 《文物》1976年第6期,第39頁注⑩;收入《唐蘭先生金文输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第508頁注[二O]。
    ②唐蘭: 《古文字學尊输》(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第223-224頁。按丁佛言已懷疑郾王哉戈“蓑”爲“萃”字,見所著《說文古籀褊褊》,中華書局,1988年2月(原出版於1924年),第65頁上欄。
    ①董同龢: 《漢語音韻學》,中華害局,2001年10月,第295-297頁。趟彤: 《以母的上古來源及相關問题》, 《藉言研究》2005年第4期,第12-18頁。鐘明立: 《出土文献中部分喻四字讀如見組聲母反映了上古的寅隙捂音》,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華書局,2006年10月,第444-449頁。
    ①裘锡圭: 《戟國文字中的“市”》, 《考古學赧》1980年第3期,第286-288頁;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455-457頁;又收入《裘锡圭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08-111頁。
    ②李家浩: 《楚國官印考釋(四篇)》, 《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第48頁;收入《著名中年藉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37-138頁。李家浩: 《楚王酓璋戈舆楚滅越的年代》, 《文史》第二十四辑,中華書局,1985年4月,第16-17頁。李家浩: 《徒戟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现象》,《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第2期,第9-19頁。
    ①李守奎: 《楚文字编》,華束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448-449頁。李守奎、曲冰、孫偉龍: 《上海博物馆藏戟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第363-364頁。滕壬生: 《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678-679页。耀福颐主编: 《古璽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第481頁第5欄。
    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 《望山楚筒》,中華害局,1995年6月,第87-88頁考释[六]。
    ③李守奎: 《楚文字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74頁。
    ①参看馮勝君: 《郭店筒舆上博筒封比研究》,綫装害局,2008年7月,第262-263頁。隙斯鹏: 《楚系筒帛中字形舆音羲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第85-86頁。
    ②隙斯鹏: 《郭店楚筒解讀四則》,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華害局,2002年7月,第411頁。
    ③参看隙斯鹏: 《楚系筒帛中字形舆音羲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第272-274頁。榻健聰: 《三體石經古文“裼”舆戟國文字“(?)”辨議》,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第105-110頁。
    ①李家浩: 《讀<郭店楚墓竹简>琐議》, 《中國哲學》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344-346頁。
    ①趟平安: 《上博筒释字四篇》, 《筒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06-208頁。
    ①徐在國: 《上博五文字考释拾遺》,筒帛網,2006年2月27日。
    ①参看李守奎: 《〈九店楚筒〉相宅篇幾筒褊释》, 《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350-351頁。
    ②吴振武: 《(古璽文编>校訂》,人民美衍出版社,2011年1月,第11-12頁。
    ①湯餘惠: 《關於全字的再探討》, 《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華書局,1989年6月,第218-222頁。
    ①何琳儀: 《古璽雜識續》, 《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華害局,1992年8月,第478-480頁。
    ②隙漢平: 《金文编訂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第358-360頁。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312-313頁。
    ①羅運環: 《宦字考辨》,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苹害局,2002年7月,第345-346頁;收入《出土文献舆楚史研究》,商務印害館,2011年10月,第26-29頁。李家浩: 《戰國文字中的“序”和“合”》,未刊。吴振武: 《<古璽文编)校訂》,人民美衍出版社,2011年1月,第83-84頁。趟平安: 《戟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题研究》, 《第四届國隙中國古文字學研封會输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3年10月,第529-540頁;收入《新出筒帛舆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書館,2009年12月,第143-154頁。
    ①湯餘惠: 《略論戟國文字形髓研究中的幾個問题》,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害局,1986年6月,第50-52頁。
    ②吴大澂: 《吴意齋尺牘·讀古陶文記》,上海商務印害館,1938年11月,第七册第9頁。
    ③徐寶貴: 《戟國古璽文字考釋十三則(二)》, 《考古典文物》2005年第1期,第95頁。
    ④何琳儀: 《戟國古文字典》,中華害局,1998年9月,第235頁。何琳儀: 《戟國文字通論》(訂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45頁。徐在國: 《古玉文字八释·释“(?)”》, 《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12-113頁。
    ⑤李天虹: 《郭店竹筒(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58頁。
    ⑥李天虹: 《郭店竹簡〈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58頁。蘇建洲: 《利用(清華筒(壹)〉字形考释楚簡疑難字》, 《楚文字输集》,萬卷模固害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第419-423頁。
    ①徐在國: 《戟國官印考释三則》, 《考古舆文物》1999年第3期,第82-84頁。
    ①田烽: 《古璽探研》,華束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2122頁;又《略論古璽文字研究的重要性》, 《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327-328頁。
    ②趟平安: 《释古文字资料中的“裔”及相嗣褚字——徒郭店楚筒談起》, 《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第78-85頁;收入《新出筒帛舆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務印害館,2009年12月,第106-113頁。劉剑: 《釋“值”及相關諸字》, 《中國文字》新廿八期,藝文印害館,2002年12月,第123-132頁;收入《出土筒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第120-129頁;又收入《古文字考释叢稿》,擞麓書社,2005年7月,第226-237頁。
    ③李家浩: 《楚筒所記楚人祖先“(?)(鬻)熊”舆“穴熊”爲一人說——兼說上古音幽部舆微、文二部音轉》, 《文史》2010年第3期,第26-27頁。
    ④吴振武: 《戟國货幣铭文中的“刀”》, 《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華害局,1983年7月,第318頁。李家浩: 《關於郯陵君铜器铭文的幾黠意見》, 《江漢考古》1986年第4期,第86頁。
    ①陳劍: 《釋(?)》, 《追寻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跻——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動五十年纪念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49-54頁。
    ①吴振武: 《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 《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華害局,1998年10月,第74-75頁。
    ①劉剑: 《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314-316頁。
    ②裘锡圭: 《也談子犯编鐘》, 《故宫文物月刊》第13卷第5期,1995年8月,第114-116頁。
    ③李家浩: 《談春成侯盉与少府盉的铭文及其容量》, 《華學》第五辑,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51-152、154頁。
    ①沈之瑜: 《貌“至”》, 《文物》1979年第11期,第69頁:收入《沈之瑜文博输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第113頁。
    ②裘锡圭、李家浩: 《曾侯乙墓竹筒释文舆考釋》,载《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504頁。
    ①朱德熙、李家浩: 《鄂君啟簡考释(八篇)》, 《纪念隙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第65-66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害局,1995年2月,第195-197頁。
    ①李家浩: 《包山二六六號筒所記木器研究》, 《國學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7月,第534-536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5-238頁。
    ②李家浩: 《讀〈郭店楚墓竹筒〉琐議》, 《中國哲學》第二十辑(《郭店楚筒研究》),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第347-348頁。
    ①吴振武: 《古璽姓氏考(複姓十五篇)》, 《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華害局,1998年10月,第79-81頁。
    ①李家浩: 《(五行)释文注释》,未刊。
    ②李家浩: 《關於郭店竹書〈六德〉“仁類(?)而速”一段文字的释讀》, 《出土文献研究》第十辑,中華書局,2011年7月,第42-44頁。
    ①李守奎: 《讀〈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書〉 (二)雅識》, 《上博館藏戟國楚竹害研究續編》,上海害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481頁。
    ①朱德熙、李家浩: 《鄂君啟師考释(八篇)》, 《纪念隙寅恪先生誕辰百年學衍输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12月,第64-65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输集》,中革害局,1995年2月,第194-195頁。
    ①朱德熙、裘錫圭: 《戟國文字研究(六種)·遽馹考》, 《考古學報》1972年第1期,第83-89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输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第43-49頁。
    ②何琳儀: 《古璽雜释再續》, 《中國文字》新十七期,藝文印書館,1993年3月,第292-293頁。
    ①李家浩: 《燕國“洀谷山金鼎瑞”褊释》, 《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藝文印書館,1998年12月,第7181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48-159頁。
    ①朱德熙: 《古文字考释四篇·释受》, 《古文字研究》第八辑,中華害局,1983年2月,第18-19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害局,1995年2月,第153-154頁。
    ①吴振武: 《释“受”並論盱眙南窑铜壺和重金方壺的國別》, 《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51-59頁。
    ①朱德熙: 《壽縣出土楚器铭文研究》, 《屋史研究》1954年第1期,第99-108頁;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5年2月,第3-10頁。
    ①裘锡圭: 《戟國货幣考(十二篇)·榆次布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第70-71頁;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431432頁。
    ①裘锡圭: 《古文字释讀三則》, 《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纪念文集》,巴蜀害社,1990年6月,第10-13頁;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害局,1992年8月,第396-398頁。
    ②裘锡圭: 《甲骨文字考释(八篇)·釋“鹅”“(?)”》, 《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華害局,1980年12月,第153-157頁;收入《古文字输集》,中華害局,1992年8月,第35-39頁。
    ③劉剑: 《兵器銘文考释(四則)》, 《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第99-100頁注6。
    ①李家浩: 《燕國“洀谷山金鼎瑞”褊释》, 《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藝文印書館,1998年第12月,第77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55頁。
    ②羅福頣主编: 《古重彙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第64、267、356、365頁。羅福颐主编: 《古璽文編》,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33、299頁。
    ①吴振武: 《〈古璽彙編〉释文訂補及分颊修訂》, 《古文字學論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第519頁;收入《〈古璽文編)校訂》,人民美衍出版社,2011年1月,第375頁。吴振武: 《〈古璽文编〉校訂》,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1月,第56-57頁。
    ②何琳儀: 《戟國古文字典》,中華害局,1998年9月,第478-480頁。
    ③湯餘惠主编: 《戟國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309、790、826頁。
    ④何琳儀: 《古璽雜識》, 《邃海文物學刊》1986年第2期,第140頁。又可参《戰國古文字典》,中華害局,1998年9月,第479頁。
    ⑤裘锡圭: 《戟國货幣考(十二篇)·明刀“中”字考》,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舍科學版)》1978年第2期,第81-82頁;收入《古文字論集》,中華書局,1992年8月,第445-447頁;又收入《裘锡圭自選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96-
    99頁。
    ①李學勤: 《束周舆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第329頁。朱德熙: 《古文字考释三篇》, 《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待刊。
    ①劉剑: 《說“离”“里”二字来源並談楚帛書“萬”“兒”二字的讀法》, 《江漢考古》1992年第1期,第78-79頁;收入《出土筒帛文字叢考》,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第130-133頁。
    ①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733頁。
    ②湯餘惠: 《略输戟國文字形髓研究的幾個問题》, 《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書局,1986年6月,第29頁。
    ③國家文物局主编: 《2010中國重要考古發现》,文物出版社,2011年4月,第69頁。
    ①何琳儀: 《楚官肆師》, 《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第77-81頁。
    ①王人聰: 《關於桃躲楚器铭文中“但”字的解释》, 《考古》1972年第6期,第45-47頁;收入《古璽印舆古文字論集》,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馆,2000年,第330-332頁。
    ①参看吴振武: 《〈古璽文编)校訂》,人民美衍出版社,2011年1月,第188-189頁。
    ①看李運富: 《楚筒“(?)”字及相關褚字考辨》,收入《漢字漢語論稿》,學苑出版社,2008年1月,第405-430頁。原载日本《中國出土资料研究》第七號,2003年3月。
    ②裘錫圭: 《〈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输〈太一生水)的分章問题》“附裁”,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中華書局,2000年7月,第225頁。
    ③周凰五: 《讀郭店楚筒〈成之聞之〉札記》, 《古文字舆古文献》試刊號,臺北楚文化研究會,1999年,第48-49頁。黄锡全: 《楚筒“(?)”字筒釋》, 《筒帛研究二○○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6-12頁;收入《古文字舆古货幣输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第412-420頁。
    ④劉剑: 《利用郭店楚筒字形考释金文一例》,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華害局,2002年7月,第277-281頁;收入《古文字考釋叢稿》,嶽麓書社,2005年7月,第140-148頁。
    ①如裘錫圭: 《释〈子羔〉篇“銫”字並論商得金德之說》, 《筒帛》第二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第66-68頁。
    ②参看蘇建洲: 《(上博(五)·苦成家父〉筒9“带”字考释》, 《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藝文印害館,2007年12月,第91-96頁;收入《(上博楚竹害)文字及相關問题研究》,萬卷樓圖害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第82-88頁。
    ①参看劉洪濤: 《叔弓鐘及鎛铭文“刻”字考释》, 《中國文字》新三十五期,藝文印書館,2010年6月,第179-188頁。
    ①劉釗: 《古文字構形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09頁。
    ①李家浩: 《楚國官印考释(四篇)》, 《江漢考古》1984年第2期,第44-45頁;收入《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5-127頁。
    ②裘锡圭、李家浩: 《曾侯乙墓竹簡释文舆考释》,载《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第515頁考释[107]。
    ①隙劍: 《释西周金文的“赣(赣)”字》, 《北京大學古文献研究所集刊(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70-382頁;收入《甲骨金文考释論集》,綫装害局,2007年4月,第8-19頁。
    ①劉釗: 《金文考释零拾·金文夌字的特殊结構》, 《第三屆國隙中國古文字學研究討論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97年10月,第449-451頁;收入《古文字考释叢稿》,嶽麓害社,2005年7月,第120-122頁。
    ②以上输述参看洪颺: 《封楚地名中“陵”的文字學解释》, 《社會科學戰綫》2004年第6期,第125-128頁;又《古文字考释通假關保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78-185頁。程鹏萬: 《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铜器銘文集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48-297頁。
    ①鄭刚: 《戰國文字中的“陵”和“李”》, 《楚筒道家文献辫證》,汕頭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第6175頁。
    ①劉信芳: 《从(?)之字彙释》,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事號)》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611-618頁。
    ①季旭异: 《說釐》, 《中國文字》新三十六期,藝文印書馆,2011年1月,第1-16頁。
    ②周波: 《試說徐器銘文中的官名“赉尹”》, 《出土文献舆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93-101頁。
    ①参看高佑仁: 《〈曹沫之障)“早”字考释》, 《筒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79-180頁。
    ①唐蘭: 《古文字學導输》(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第180頁。
    ①林淫: 《古文字研究筒输》,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9月,第165-166頁。
    ①容庚: 《金文编》,中華害局,1985年7月,第1291頁。⑥
    ②裘锡圭: 《說“(?)(?)白大師武”》, 《考古》1978年第5期,第318、305頁;收入《古文字論集》,中苹害局,1992年8月,第357-358頁。
    ③劉剑、洪颺、張新俊: 《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406-407頁。
    ④胡厚宣: 《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 《復旦學報(人文科學版)》1956年第1期,第49-85頁。
    ⑤王國维: 《觀堂害札》第十七札(1916年), 《中國屋史文献研究集刊》第一集,嶽麓害社,1980年9月,第16頁。
    ⑥楊樹连先生最先释出“柬”字,看氏著《甲骨文中之四方風名舆神名》, 《積微居甲文說卜辭琐記》,中國科學院,1954年5月,第55頁。
    ①唐蘭: 《古文字學尊输》(增訂本),齊鲁害社,1981年1月,第241頁。
    ②吴振武: 《談虎溪山漢筒〈閻氏五日勝>中的幾個字》, 《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输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第36頁。
    ①参看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51-152页。
    ②陈汉平先生认为“弓”、“弯”、“东”、“练”四字为一字之异体(《屠龙绝绪》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13页),跟我们的说法有所不同。T131J先生指出,“弓”字应该是截取“函”字表示器耳和器壁的一部分笔画而成(《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20. 204页),这是非常正确的。不过他根据“弓”与“范”所八之“巳”古本一字的说法,认为“弓”字在战国时代己经产生,则是不正确的。古文字伙“巳”之字可U看何琳仪先生《战国古文字典》1401至1402页(中华书局,1998年9月),跟“函”字器耳和器壁部分的笔画有很大的差距,它们应该不是一字的异体。林云先生说:“有些从小篆形体中析出的偏旁,未必符合历史实际。比如许′顷在《说文》中析出的‘内,兽足蹂地也,象形’、‘弓,草木之华未发函然,象形’,我们现在明知并非独立的偏旁,当然不再费力去找它们的源头了。”(《先秦古文字中待探索的偏旁》,《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2001年10月,第361-362页;收入《林淫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77页)其说可信,则“马”字很可能是汉代小学家为统领相关文字而虚造的一个汉字。关於这种情况,看李家浩:《〈说文〉篆文有被汉代小学家篡改和虚造的字形》,“第二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漯河,2010年10月。
    ③刘钊、洪扬、张新俊:《新甲骨文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73页。
    ④裘锡圭:《释南方名》,《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50-52页。
    ⑤刘钊、洪扬、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73页;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426页。
    ⑥徐在国:《传抄古文字编》,线装书局,2006年11月,第614页。
    ①刘钊、洪扬、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73页。
    ②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1288页;刘钊、洪扬、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1008页。按後一个字又见於殷墟花园庄束地甲骨480号,《新甲骨文编》第894页误分为二
    ③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1249页。
    ④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徵》,中华书局,1991年2月,第55页:王恩田:《陶文字典》,齐鲁书社,2007年1月,第159页。
    ⑤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986页。
    ⑥陈汉平:《屠龙绝绪》,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20页。
    ⑦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第330页。
    ⑧刘钊、洪扬、张新俊:《新甲骨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第373页。
    ①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61页。
    ②李家浩:《读金文札记两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第247页。
    ③郭沫若:《石鼓文研究 诅楚文考释》,《郭沫若全集·考古编9》,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第310、319、325、331页。
    ①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彩版四三。
    ②郭店竹简《尊德义》16号“教以权谋,则民淫惃远礼无亲仁’,(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56页),“淫惃”二字为李家浩师所释,他引上引《方言》、《玉篇》,谓“淫”、“惃”二字义近(《楚墓竹简中的“昆”字及从“昆”之字》,《中国文字》新廿五期,艺文印书馆,1999年12月,第142页;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10-311页)。宋华强先生因为文献中没有“淫惃”连言的例子,而有“淫昏”连言的例子,遂同意李零、刘钊二位先生的说法,把“淫惃”读为“淫昏”(《郭店简〈尊德义〉“淫昏”补释》,《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312-315页)。上引左冢漆梮“民惃”、“民昏(惛)”对文,则“淫惃”不应读为“淫昏”,二者应是同义或近义的关系。“‘惃凶”与“‘惛凶”的关系,跟“淫混”与“淫昏”的关系相同,可既互证。
    ③陈松长:《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文物出版社,2001年6月,第259页。
    ①孙星衍:《晏子春秋音义》,《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6月,第71页。
    ②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1983年5月,第86-87页。
    ③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51页。
    ④丁福保主编:《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4月,第7192-7193页引桂馥、王筠、朱骏声等说。
    ①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3月,第864页。
    ②王黼:《博古图》,收入《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册,贱装书局,2005年7月,第170,173页。王俅:《啸堂集古录》,中华书局,1985年6月,第159-160, 166页。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中华书局,1986年5月,第31, 35页。
    ③孙詒让:《古籀拾遗》,《古籀拾遗古籀馀论》,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7页下栏。
    ④孙海波:《齐弓鎛考释》,《师大月刊》1935年第1卷第22期,第57页。
    ⑤闻一多:《金文杂识》,《闻一多全集》第十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806-807页。
    ②徐中舒: 《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問题》, 《考古學報》1959年第3期,第54頁;收入《徐中舒歷史输文選辑》下册,中華害局,1998年9月,第997頁。
    ③隙直: 《讀金日札》,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第45頁;又《讀金日札讀子日札》,中革害局,2008年10月,第49頁。
    ④上引聞一多文所引。又莊茹惠: 《金文“某伐”詞組研究》,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華害局,2008年10月,第240頁。
    ⑤引者按:此處原文摹出字形,並不用X表示。為方便印刷,本文一律改用X表示。下文也有颊似的情況,不再一一說明。
    ①郭沫若:《石鼓文研究诅楚文考释》,科学出版社,1982年9月,第318, 324, 330页。
    ②陈昭容:《释古文字中的“丵”及从“丵”之字》,《中国文字》新廿二期,艺文印书馆,1997年12月,第131页注360
    ③刘钊:《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第277-281页;收入《古文字考释丛稿》,岳麓书社,2005年7月,第140-148页。林澐:《究竟是“翦伐”还是“扑伐”》,《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15-119页;收入《林淫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09-212页。
    ①首阳斋、上海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首阳吉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14页。
    ②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西周篇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2月,第415页。
    ③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7月,第782页。
    ④戴家祥主编:《金文大字典》,学林出版社,1995年1月,第1931页。
    ⑤这种演变在古文字中很常见,看刘洪涛:《战国竹简〈武王践阼〉“斋”字考释》《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五辑,巴蜀书社,2010年6月,第154-164页。
    ①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图版九七。此条资料蒙蘇建洲先生向我指出。
    ②《集成》4487樊君蓝铭“樊”字作“犁’,荆门左冢漆梮“啟”字作“秀”,郭店竹简《缁衣》13号“(?)”字作“(?)”,所从“又”旁的写法皆可作为佐证。後二字分别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荆门市博物馆、襄荆高速公路考古队:《荆门左冢楚墓》,文物出版社,2006年12月,彩版四三;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18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27页简1、第31页简8,第32页简13、第34页简46、第50页简19、第55页简8,第56页简17,第62页简22,第64页简38,第82页简68,第105页简8等,第145页注[一」、第151 页注[七]、第154页注[六三]、第182页注[一九」、第183页注[四0]、第200页注[一五]、第218页注[七」等“裘按”
    ①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附识”,《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第225页。
    ②周凤五:《读郭店楚简〈成之闻之〉札记》,《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台北楚文化研究会,1999年,第48-49页。黄锡全:《楚简“(?)”字简释》,《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6-12页;收入《古文字与古货币论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第412-420页。
    ③王龙正、刘晓红、曹国朋:《新见应侯见工簋铭文考释》,《中原文物》2009年第5期,第56页。
    ①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9月,第691页。李家浩师说,见上引刘钊先生文。
    ②参看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第177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00、125-126、263页。这段文字的释读,参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76页。
    ②二说俱见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581)一文的评论,发表时间都是2008年12月31日。
    ③陈伟:《读〈凡物流形〉小札》,简帛网(http://www.bsm.org.cn/),2009年1月2日;《读上博楚竹书〈武王践昨〉、〈凡物流形〉札记》,《出土文献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2010年1月,第20页;《新出楚简研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305页。
    ④凡国楝:《上博七〈凡物流形〉甲7号简从“付”之字小识》,简帛网,2009年4月21日。
    ⑤刘信芳:《试说竹书〈凡物流形〉“俯而寻之”》,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0年2月23日;《江汉考古》2010年第3期,第123-124页;《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纪念谭朴森先生逝世两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23-326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41、298-299页。
    ②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壹)》,文物出版社,1985年9月,图版第54页545号、释文注释第89页。
    ③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7月,第367页。李家浩:《信阳楚简中的“柿枳”》,《简帛研究》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6年9月,第6页。
    ④怡詒让:《毛公鼎释文》,《古籀拾遗古籀馀论》,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44页下栏:又《籀岭述林》,中华书局,2010年4月,第206页。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增订本) ,中华书局,1997年12月,第68页。唐鈺明:《异文在释读铜器铭文中的作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3期,第87页;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唐鈺明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第84页。徐宝贵:《关於金文“克明又心”及“保业氒秦”的释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集刊》第二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49-52页。陈英杰:《读金小札(五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27页。张新俊:《〈周易〉新证一例——“厥孚”之误》,《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第41-42页。
    ①何琳仪:《返邦刀币考》,《中国钱币》1986年第2期,第7页;收入《古币丛考》(增订本),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9-10页。赵平安:《上博简释字四篇》,《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07页。
    ①徐在国:《上博五文字考释拾遗》,简帛网,2006年2月27日。
    ②何琳仪:《秦文字辨析举例》,《人文杂志》1987年第4期,第83页:《战国文字通论》,中华书局,1989年4月,第269页;《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93页。
    ③李家浩:《战国官印考释两篇》,《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66-167页: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41-144页。
    ④参看汤馀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31页。
    ①关於《凡物流形》甲、乙本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参看李松儒:《〈凡物流形〉甲乙本字迹研究》,《简帛》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85-295页。
    ②许雄志编:《鉴印山房藏古玺印菁华》,河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第2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27-128, 307-308页。这段文字的释读,参看陈剑:《试说战国文字中写法特殊的亢和从亢之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156-157、172页。
    ②孟蓬生:《〈彭祖〉字义疏证》,简帛研究网(http://www.jianbo.org/),2005年6月21日。
    ③陈斯鹏:《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彭祖〉新释》,《华学》第七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61-162页:《简帛文献与文学考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9-90页。史杰鹏:《上博竹简(三)注释补证》,《古文字论集(三)》《考古与文物》2005年增刊,第181页。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德宽教授),2007年4月,第20-21页。
    ④周凤五:《上海博物馆楚竹书〈彭祖〉重探》,《南山论学集——钱存训先生九五生日纪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5月,第13-14页。
    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图版一一八。
    ②袁金平:《新蔡葛陵楚简字词研究》,第20页。
    ③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87-88、118、223-225页。又曹锦炎:《楚竹书〈问日〉章与〈列子·汤问〉“小儿辩日”故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辑,中华书局,2008年10月,第495页。
    ④宋华强:《上博竹书<问>篇偶识》,简帛网,2008年10月21日。
    ②罗小华:《〈几物流形〉所载天象解释》,简帛网,2009年1月3日。
    ②苏建洲:《<几物流形>“问日”章试读》,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09年1月17日;《〈上博楚竹书〉考释六题》,《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38-240页。
    ④杨泽生:《楚竹书〈问日〉章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华书局,2010年10月,第457-460页。
    ⑤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凡物流形〉重编释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75页。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58-160页。
    ②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上博七·武王践咋〉校读》,《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57, 260页。
    ②上文所引郭店竹简《尊德义》1号之字所从“隹”的左侧有两横一竖三笔,这部分字形过去有“丹”、“月(肉)”、“舟”等不同释法,以为是独立的偏旁。陈剑先生指出此为“隹”的附属笔画,并不是独立的偏旁(《<尊德义>释文与注释》,未刊)。其说可从。《武王践昨》这种写法的“隹”很可能也是其附属笔画与右侧横画连笔的结果。
    ③看赵平安:《从楚简“娩”的释读谈到甲骨文的“娩劲”——附释古文字中的“冥”》,《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57页:收入《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52页。
    ④此为“(?)(祸)”字。“化”旁所从之“匕”讹作“止”,与“逃”、“*”等所从之“兆”字,“(?)”、“饮”等所从之“食”字,以及“老”、“畏”等字所从之“匕”字形或讹作“止”同例,请看汤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00、596、530、600、583、623页。
    ①参看罗小华:《〈鄭子家丧〉、<君人者何必安哉〉选释三则》,简帛网,2008年12月31日。
    ②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中华书局,1954年10月,第194页。
    ①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
    ②参看湯馀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31-32页。
    ③周波先生也认为此字应释为“鬼”,但对字形的分析与我们不同。
    ①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4, 27、167、171页。
    ②孙刚:《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30页。
    ③湯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72页。
    ④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3-44、193-196页。
    ⑤陈剑:《上博简〈子羔〉、〈从政〉篇的竹简拼合与褊连问题小议》,《文物》200'年第5期,第57页。
    ①徐在国:《上博竹书〈子羔〉琐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44-45页;收入黄德宽、何琳仪、徐在国:《新出楚简文字考》,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91页。
    ②安徽大学古文字研究室:《上海楚竹书(二)研读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428页。
    ③李学勤:《楚简<子羔>研究》,《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14页:收入《文物中的古文明》,商务印书馆,2008年10月,第363页。
    ④张桂光:《〈上博简〉(二)〈子羔〉篇释读札记》,《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37页:收入张桂光:《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2004年10月,第197-198页。
    ⑤汤馀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29页。
    ⑥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9, 22页。
    ①冯胜君:《读上博简〈孔子诗论〉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第13页。
    ②吴振武:《战国文字中一种值得注意的构形方式》,《汉语史学报专辑(总第三辑):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先生纪念文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92-93页。
    ①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第372页。
    ②还可看汤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210页“NIA’,字、第281-283页诸从“角”之字、第475页“栗”与“粟”字、第704页“恩”字、第778页“盐”字、第807页与第1139页“娄”字、第884页“墨”字、第977页“諲”字等。
    ③《说文》殳部失收“(?)”字,而有“(?)”字,认为其字左旁所从“皂”为“叀”字古文。其实“皂”、“壳”二字分别为“皂”、“既”二字的异体,前者是在後者的基础上加一横画羡笔而成。参看朱德熙:《战国文字中所见有关廄的资料》,《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第409-424页;又《出土文献研究》,文物出版社,1985年6月,第244-249页: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57页。
    ④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5月,第217-219页。
    ①徐在国:《楚帛书诂林》,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366-371页。
    ②参陈斯鹏:《战国楚帛书甲篇文字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347页;收入《简帛文献与文学考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7页。
    ③旧把右旁释为“夭”或“矢”的学者中,大多数也是把它同甲骨文的“吴”字初文看作同一个字,只是所采用的释法不同而己。
    ④刘钊:《叔天鼎铭管见》,《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文化出版社,2005年6月,第161-162页。
    ①参看赵平安:《从楚简“娩”的释读谈到甲骨文的“娩妨”一一附释古文字中的“冥”》,《简帛研究二○○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56页:收入《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50页。
    ②看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898页。
    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尹至〉、〈尹诰〉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http://www.gwz.fudan.edu.cn/),2011年1月5日。
    ①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简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417页注2。
    ②伊强:《马王堆三号汉墓遣策文字考释》,《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344页。
    ①《六安市九里沟出土的铜簋》,《文物研究》第二期,黄山书社,1986年12月,第39页。
    ②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皇门〉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月5日。
    ③详参苏建洲:《〈上博楚竹书七〉考释六题》,《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第225-232页;收入《楚文字论集》,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第138-152页。按最後一例苏先生没有指出,《君人者何必安哉》的“莆”他认为应释为“蔷”。
    ①赵彤:《释“顮”》,简帛研究网,2004年2月6日。
    ②陈剑:《清华简〈皇门〉“(?)’,字补说》,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2月4日;《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70-184页。
    ③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生读书会:《清华简〈皇门〉研读札记》,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月5日。
    ④沈培:《清华简字词考释二则》,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月9日。
    ⑤刘云:《试释清华简<皇门〉八“贝贝”之字》,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月23日。
    ⑥唐洪志:《清华简〈皇门〉“属舟”试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网,2011年1月10日。
    ②上引陈剑先生文後孟蓬生先生的评论也指出,此“允”字的意思没有那麽实,应该是一个虚词。
    ①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第92卷,荣宝斋出版社,2403年2月,第41, 236页。
    ①吴振武:《说徐王糧鼎铭文中的“鱼”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辑,中华书局,2006年11月,第224-229页。
    ②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61-262页。
    ③裘锡圭:《谈谈上博简和郭店简中的错别字》,《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77页;收入《中国出土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308=309页。
    ①吴振武:《战国玺印中的“虞”与“衡鹿”》,《江汉考古》1991年第3期,第85-87页。
    ②施谢捷:《吴越文字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第121页。
    ①宋书升:《〈续齐鲁古印攈〉序》第4-5页,载郭裕之《续齐鲁古印拥》,上海书1989年9月。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539页。
    ③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文物》1979年第7期,第53页:收入《李学首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307页。曾宪通:《论齐国“迟盈之玺”及其相关问题》,《华学》第一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75页:收入《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84页(下文所引曾先生说皆出此文,不再一一注明)。孙刚:《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305页。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德宽教授),2008年5月,第317页。
    ①李家浩:《释上博战国竹简〈缁衣〉中的“绍臣’·合文——兼释兆域图“逦”和厌羌钟“富”等字》,《康乐集一一曾宪通教授七十寿庆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21-26页。
    ②刘洪涛:《清华简补释四则》,《考古与文物》,待刊。
    ①王晖:《作册旅器铭与西周分封赐土礼仪》,《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1期,第14-15页。
    ②金美京:《释西周作册所诸器铭文的“伺”》,韩国中语中文学会《中语中文学》第40辑,2007年6月,第65页。
    ③于省吾:《释臣》,《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6月,第66-67页。
    ④于省吾:《释具有部分表音的独体象形字》,《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6月,第435-443页。
    ①朱德熙:《战国匋文和玺印文字中的“者”字》,《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119页;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第111页。
    ②葛英会:《战国齐“徙甿”玺与爰土易居》,《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1年第15-16期,第43-46页;收入《古汉字与华夏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第168-171页。
    ③赵平安:《战国文字中的盐及相关资料研究》,《华学》第六辑,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6月,第107-113页;又《考古》2004年第8期,第56-61页;收入《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131-142页。
    ①这种写法的“又”字,看赵平安:《上博简释字四篇》,《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第206-208页。
    ②这种写法的“又”字,看汤馀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50-51页。
    ①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7月,第173页。汤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71页。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523、1532页。黄德宽主编:《古文字谱系疏证》,商务印书馆,2007年5月,第1467页。汤志彪:《三晋文字编》,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冯胜君教授),2009年10月,第592页。
    ②赖非主编:《山东新出土古玺印》,齐鲁书社,1998年2月,第1页。
    ③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徵》,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40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1559页。
    ②施谢捷:《〈古玺汇编〉释文校订》,《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649页。
    ③吴式芬:《双虞壶齋印存》,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4月,第39页。
    ①李家浩:《先秦古文字与汉魏以来俗字》,“中国语言学发展之路——继承、开拓、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10年8月。
    ②何琳仪:《古陶杂识》,《考古与文物》1992年第4期,第77-78页。
    ③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徵》,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36页。
    ①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868页。
    ②林澐:《释古玺中从“朿”的两个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92年8月,第468-469页:收入《林澐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0-11页。
    ③许雄志:《秦印文字汇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9月。
    ④湯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9页。
    ①王恩田:《陶文字典》,齐鲁书社,2007年1月,第191页。
    ②刘钊:《〈说文解字〉匡谬(四则)》,《说文解字研究》第一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354-355页。黄德宽:《古文字考释二题》,《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276-277页。
    ①罗福颐主编:《古玺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②吴振武:《〈古玺文編〉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月,第327页。
    ③湯餘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071页。
    ④湯餘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第85、86页。
    ⑤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9月,第639, 846页。
    ⑥孙刚:《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356, 153页。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德宽教授),2008年5月,第369、175页。
    ⑦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44-245页。
    ①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43页。
    ①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月,第179页。
    ②杨馀惠主编:《战国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425页。孙刚:《齐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77页。
    ③张振谦:《齐系文字研究》,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德宽教授)2008年5月,第431页。
    ④萧春源:《珍秦斋古印展》,澳门市政厅,1993年。
    ⑤何琳仪:《战国文字通论》(订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16页。
    ①李家浩:《包山楚筒的旌旆及其它》,《第二届团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讨论会论文集读编》,香港中文大学,1995年9月,第377真;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9-260真。何琳儀:《包山楚简選释》,《江漠考古》1993年第4期,第63页。何有祖:《上博楚竹书(四)札记》,简帛研究网,2005年4月15日。刘洪济:《读上博竹简札韶两则》,《中国文字研究》第十三辑,大象出版社,2010年10月,第85-86页。
    ②吴振武:《<古里文编>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月,第207-208真。
    ③王爱民:《燕文字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冯勝君教授),2010年4月,第172真。
    ④湖北省前沙线路考古隊:《包山楚简》,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图版三九。
    ⑤徐在国:《包山楚间文字考释四则》,《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第178页。
    ①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徵》,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85、245页。
    ①李家浩:《关於邻陵君铜器铭文的几点意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第85页。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7月,第100页。汤志彪:《三晋文字编》,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冯胜君教授),2009年12月,第74页。
    ②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5月,第578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释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2001年10月,第602页。
    ①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34, 154页。
    ②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壹)》,文物出版社,1980年3月,老子甲本及卷後古佚书图版二○九行,释文第18页。
    ③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95、108、252、262页。
    ④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第67, 154页。
    ⑤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月,第58, 224页。
    ⑥何有祖:《读〈上博六〉札记(四)》,简帛网,2007年7月14日。
    ⑦参看高亨编纂《古字通假会典》,齐鲁书社,1989年7月,第449页“益与翳”、“膉与股”条;第445页“哇与医”、“踏与顷”、第451页“役与颖”条。按所谓“股”应分析为汰“肉”、“役”省声,与肱股之“股”并非一字,看段玉栽《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2月,第168页“脰”字注。
    ⑧李家浩:《〈五行〉注释》,待刊。
    ⑨颜世铉:《郭店楚简浅释》,《张以仁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1999年1月,第389页。
    。袁国华:《〈郭店楚墓竹简·五行〉“its”字考释》,《中国文字》新廿六期,台北艺文印书馆,2000年12月,第169-176页。
    ①“苏建洲:《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校释》,台北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06年9月,第57页。
    ②赵平安:《说“役”》,《语言研究》2011年第3期,第12-14页:收入《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第78-83页。
    ③徐在国编:《传抄古文字编》,线装书局,2006年11月。
    ④赵平安:《关於及的形义来源》,《中国文字学报》第二辑,商务印书馆,2008年12月,第17-22页;收入《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第97-105页。
    ①李学勤:《考古发现舆束周王都》,《欧华学报》第1期,香港,1983年5月,第98页;收入《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第237真。李家浩:《关于郊陵君铜器铭文的几黯意见》,《江漠考古》1986年第4期,第85页。
    ②林云:《新版<金文编>正文部分释字商榷》,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八届年会论文,江蘇太食,1990年11月,第73·201修。裘锡圭:《<说文>典出土古文字》,《说文解字研究》第一辑,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65-66页。
    ③如《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编》948号(刘雨、嚴志斌编著,中华书局,2010年2月)《鑒印山房藏古玺印清华》48号(许雄志编著,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7月,第25页)、《大凤堂古印舉》44号(孙家潭编著,西泠印社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7页),以及《集成》3475号。
    ④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华书局,2001年7月,第483-485页。
    ①参看澐:《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第75-78页。刘钊:《古文字構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8-123页。
    ②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四篇)》,《江漠考古》1984年第2期,第44真;收入《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6真。
    ①以上的论述,本自陈剑:《释西周金文的“竷(贛)”字》,《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集(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73-374页;收入《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线装书局,2007年4月,第11-13页。
    ②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第83,37页。张守中:《睡虎地秦简文字编》,文物出版社,1994年2月,第26-27、98页。
    。曾宪通:《说(?)及其它》,《江汉考古》1992年第2期,第77-80页;收入《古文字与出土文献丛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81-84页。下引曾说皆出自该文。
    ①张守中:《中山王玉器文字编》,中华书局,1981年5月,第53, 97, 119页。
    ⑧朱德熙、裘锡圭:《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年第1期,第52页;收入《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局,1995年2月,第107页。
    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图版一六五。
    ④宋华强:《新蔡葛陵楚筒初探》,武漠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100-101页。
    ⑤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第51、139真。
    ①李朝远:《五杞(?)钟新读》,《华学》第七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10页。
    ②李家浩:《说“貖不廷方”》,《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1-17页。
    ①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118-123页。
    ①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馆藏戟國楚竹害(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80頁。
    ②陳偉: 《新出楚筒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278-279頁。
    ③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36頁。
    ④何琳儀: 《戟國文字通输》(訂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08-209頁。
    ⑤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馆藏戰國楚竹害(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第96、258頁。荊門市博物館: 《郭店楚墓竹筒》,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第65、181頁。
    ⑥李天虹: 《释“鋔”、“(?)”》,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華書局,2002年7月,第402-403頁; 《郭店竹筒〈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29-30頁。曹錦炎: 《楚筒文字中的“兔”及相關褚字》, 《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14-115頁。
    ①蘇建洲: 《荊門左塚楚墓漆梮字祠考释五則》, 《中國文字》新三十五期,藝文印害館,2010年6月,第57-58頁;收入《楚文字输集》,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第90-91頁。
    ②張富海: 《說“(?)”、“冤”》, 《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八辑,中苹害局,2010年10月,第521-523頁。
    ④陳偉: 《上博竹書〈天子建州)試讀》, 《出土文獻舆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7月,第210頁;收入《新出楚筒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299頁。
    ④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害(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7月,第60-61、196頁。
    ①這篇文章的一部分後来改寫成《包山遣册考释(四篇)》,正式刊於《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第5期,上述觀黠見於孩文第2-3頁。
    ②季旭异: 《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筒中幾個特殊的从肙的字》, 《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第377-397頁。
    ①李家浩: 《先秦古文字舆漢魏以来俗字》, “中國語言學發展之路——繼承、開拓、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北京:北京大學,2010年8月。
    ②包山楚筒131、136號有“(?)”字,李家浩師在《包山楚筒研究(五篇)》一文中释爲“(?)”。如果此說可信,是戟國時代“兔”字形可以燮作“自”的直接例證。
    ①隙偉: 《包山楚簡中的宛郡》,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6期,第105-108頁:收入《新出楚簡研讀》,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第1-7頁。
    ②参看季旭异: 《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筒中幾個特殊的从肙的字》, 《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第383-388頁。
    ③馬承源主编: 《上海博物館藏戟國楚竹書(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78頁。
    隙漢平:《金文编訂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9月。
    陳劍:《释西周金文的“赣(赣)”字》,《北京大學古文献研究所集刊(一)》,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12月。
    陳劍:《释(?)》,《追寻中華古代文明的蹤跻——李學勤先生學術活勤五十年纪念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隙劍:《甲骨金文考释論集》,綫装害局,2007年4月。
    隙萝家:《殷虚卜辭综述》,中華害局,1988年1月。
    隙萝家:《中國文字學》,中華害局,2006年7月。
    隙世辉、湯餘惠:《古文字學概要》,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隙斯鹏:《郭店楚筒解讀四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華害局,2002年7月。
    隙斯鹏:《楚系筒帛中字形舆音羲關係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3月。
    陳烽湛、唐钰明:《古文字學綱要》(第二版),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
    程鹏萬:《安徽壽縣朱家集出土青铜器铭文集释》,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程訓羲:《程驯義古璽印集存》,河北美衍出版社,2007年1月。
    丁佛言:《說文古籀褊褊》,中苹害局,1988年2月。
    董莲池:《金文编校褊》,束北师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董珊:《释燕國文字的“無”》,《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董珊:《新見戟國古璽印一一七方》,《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董珊:《释楚文字中的“汁邡”舆“朐忍”》,《出土文献》第一輯,中西害局,2010年8月。
    董珊、陳劍:《燕王職壺铭文研究》,《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三辑,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馮腾君:《郭店簡舆上博筒封比研究》,綫装害局,2008年7月。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输》,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高明编著:《古陶文彙编》,中華害局,1990年3月。
    高佑仁:《(曹沫之障)“早”字考釋》,《筒帛》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
    顧膜廷龍:《古匋文香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9月。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學出版社,1965年5月。
    何琳儀:《古璽雜識》,《遼海文物學刊》1986年第2期。
    何琳儀:《楚官肆师》,《江漢考古》1991年第1期。
    何琳儀:《南越王墓虎筋考》,《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1年第3期。
    何琳儀:《古里雜識讀》,《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華書局,1992年8月。
    何琳儀:《古璽雜释再續》,《中國文字》新十七期,藝文印書館,1993年3月。
    何琳儀:《戟國古文字典》,中華書局,1998年9月。
    何琳儀:《郭店簡古文二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5期。
    何琳儀:《戟國文字通输》(訂褊),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何琳儀:《释兢》,《新出土文献舆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蔡葛陵楚墓》,大象出版社,2003年10月。
    洪颺:《封楚地名中“陵”的文字學解释》,《社舍科學戟綫》2004年第6期。
    洪颺:《古文字考释通假關係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陈:《包山楚筒》,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望山楚筒》,中華害局,1995年6月。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九店楚筒》,中華害局,2000年5月。
    胡厚宣:《甲骨文所見殷代奴隸的反壓迫门爭》,《考古學報》1976年第1期。
    黄德寬:《古文字考释方法綜输》,《文物研究》第六辑,黄山害社,1990年10月。
    黄德寬:《曾姬無卹壺铭文新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三辑,中華害局,2002年6月。
    黄德寬:《漢字理输叢稿》,商務印害館,2006年12月。
    黄德寬:《阴啟中華文明的管鑰——漢字的释讀舆探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1月。
    黄德寬、何琳儀、徐在國:《新出楚筒文字考》,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黄锡全:《楚筒“(?)字間释》,《筒帛研究二○○一》,庚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9月。
    黄锡全:《古文字舆古货幣論集》,文物出版社,2009年5月。
    季旭异:《說釐》,《中國文字》新三十六期,藝文印害館,2011年1月。
    金祥恒:《释(?)》《中國文字》第八册,1962年6月。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5月。
    柯昌济:《韡华阁集古录跋尾》,《金文文献集成》第二十五册,线装书局,2005年7月。
    李家浩:《战国货币文字中的“(?)”和“比”》,《中国语文》1980年第5期。
    李家浩:《战国邻布考》,《古文字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80年11月。
    李家浩:《楚国官印考释(四篇)》,《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李家浩:《楚王会璋戈与楚减越的年代》,《文史》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1985年4月。
    李家浩:《关於邓陵君铜器铭文的几点意见》,《江汉考古》1986年第4期。
    李家浩:《从战国“忠信”印谈古文字中的异读现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李家浩:《战国官印考释(二篇)》,《文物研究》第七辑,黄山书社,1991年12月。
    李家浩:《战国货币考(七篇)》,《中国钱币学会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国金融出版社,1992年6月。
    李家浩:《包山二六六号简所记木器研究》,《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李家浩:《南越王墓车馹虎节铭文考释——战国符节铭文研究之四》,《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李家浩:《燕国“洀谷山金鼎瑞”补释》,《中国文字》新廿四期,艺文印书馆,1998年12月。
    李家浩:《读〈郭店楚墓竹简〉琐议》,《中国哲学》第二十辑(《郭店楚简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
    李家浩:《谈春成侯盉与少府盉的铭文及其容量》,《华学》第五辑,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李家浩:《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家浩:《说“峚”字》,《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6月。
    李家浩:《关於郭店楚墓竹简〈语丛二〉51号简的释读》,“新出楚简国际学卫研讨会”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6年5月。
    李家浩:《章子国戈小考》,《出土文献》第一辑,中西书局,2010年8月。
    李家浩:《楚简所记楚人祖先“(?)(鬻)熊”与“穴熊”为一人说一一兼说上古音幽部与微、文二部音转》,《文史》2010年第3期。
    李家浩:《关於郭店竹书〈六德〉“仁类趸而速”一段文字的释读》,《出土文献研究》第十 辑,中华书局,2011年7月。
    李家浩:《葛陵村楚简中的“句(?)》,《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九辑,中华书局,2012年10月。
    李家浩:《战国文字中的“序”和“(?)”》,未刊。
    李家浩:《〈五行〉释文注释》,未刊。
    李守奎:《楚文字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守奎:《读﹤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杂识》,《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续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
    李守奎:《〈九店楚简〉相宅篇残简补释》,《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
    李守奎、曲冰、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五)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07年12月。
    李天虹:《郭店竹简〈性自命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
    李孝定、周法高、张日升编著:《金文诂林附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1977年。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6月。
    李学勤:《多友鼎的“卒”字及其他》,《新出青铜器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李学勤:《纣子武庚禄父与大保簋》,《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985年9月。
    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西书局,2010年12月;(贰),2011年12月。
    李亚农:《殷契杂释》,《中国考古学报》第五期,1951年12月。
    李运富:《楚简“扑”字及相关诸字考辨》,《汉字汉语论稿》,学苑出版社,2008年1月。
    林清源:《楚文字构形演变研究》,台湾私立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12月。
    林墵:《古文字研究简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86年9月。
    刘洪涛:《叔弓钟及缚铭文“刻”字考释》,《中国文字》新三十五期,艺文印书馆,2010年6月。
    刘信芳:《从夹之字汇释》,《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刘钊:《玺印文字释丛(一)》,《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2期。
    刘钊:《说“高”“呈”二字来源并谈楚帛书“万”“儿”二字的读法》,《江汉考古》1992年第1期。
    刘钊:《谈甲骨文中的“倒书”》,《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刘钊:《金文考释零拾》,《第三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研究讨论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97年10月。
    刘钊:《古文字中的合文、借笔、借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辑,中华书局,2001年10月。
    刘钊:《利用郭店楚简字形考释金文一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
    刘钊:《释“价”及相关诸字》,《中国文字》新廿八期,艺文印书馆,2002年12月。
    刘钊:《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考释》,《语言学论丛》第二十八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
    刘钊:《出土简帛文字丛考》,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3月。
    刘钊:《古文字考释丛稿》,岳麓书社,2005年7月。
    刘钊:《古文字构形学》,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刘钊:《兵器铭文考释(四则)》,《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二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罗福颐:《增订汉印文字徵》,紫禁城出版社,2010年12月。
    罗福颐主编:《古玺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0月。
    罗福颐主褊:《古玺汇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12月。
    罗运环:《宫字考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7月。
    罗运环:《出土文献与楚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10月。
    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三种》,中华书局,2006年1月。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至(八),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至2011年5月。
    秦晓华:《三晋古玺考释两则》,《考古与文物》2010年第5期。
    裘锡圭:《战国货币(十二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2期。
    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
    裘锡圭:《甲骨文字考释(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80年12月。
    裘锡圭:《释(?)》,《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
    裘锡圭:《释殷墟甲骨文裹的“遠”、“(?)”(邇)及有关諸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
    裘锡圭:《文字李概要》,商务印书馆,1988年8月。
    裘锡圭:《古文字释读三则》,《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0年6月。
    裘锡圭:《释殷墟卜辭中的“卒”和“律”》,《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裘锡圭:《甲骨文字特殊书写习惯对甲骨文考释的影响举例》,《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裘踢圭:《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8月。
    裘锡圭:《裘锡圭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
    裘锡圭:《也谈子犯编鐘》,《故宫文物月刊》第13卷第5期,1995年8月。
    裘锡圭:《<太一生水>“名字”章解释——兼论<太一生水>的分章问题》,《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
    裘锡圭:《释<子羔>篇“色”字并论商得金德之说》,《简帛》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1月。
    裘锡圭:《甲骨卜辭中关於俘虞和奴隶逃亡的史料》,未刊。
    裘锡圭、李家浩:《曾侯乙墓竹简文典考释》,《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7月。
    容庚:《金文编》,中华书局,1985年9月。
    山西省工作委员会:《侯马盟书》,文物出版社,1976年12月。
    单育辰:《谈晋系用为“舍”之字》,《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沈培:《殷墟花圃莊束地甲骨“(?)”字用为“登”證说》,《中国文字学报》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沈之瑜:《说“至’夕》,《文物》1979年第11期。
    沈之瑜:《沈之瑜文博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月。
    施谢捷:《古玺会考》,安徽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黄德宽教授),2006年4月。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9月。
    蘇建洲:《<上博(五)·苦成家父>简9“带”字考释》,《中国文字》新三十三期,艺文印书馆,2007年12月。
    苏建洲:《<上博楚竹书>文字及相关问题研究》,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
    蘇建洲:《<语丛二>、<保训>、<凡物流形>考释四篇》,《彰化师大国文学志》第二十期,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2010年6月。
    蘇建洲:《利用<清华简(壹)>字形考释楚简疑难字》,《楚文字论集》,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蘇建洲:《楚文字论集》,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孙伟龙:《<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文字羡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李守奎教授),2009年6月。
    孙诒让:《籀岭述林》,中华书局,2010年4月。
    孙稚雛:《金文释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续)》,《古文字研究》第九辑,中华书局,1984年1月。
    湯馀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华书局,986年6月。
    湯馀惠:《关於全字的再探讨》,《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89年6月。
    馀惠主编:《战国文字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唐兰:《寿縣所出铜器考略》,《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第4卷第1号,1934年。
    唐兰:《懷随录(续)》,《考古社刊》第六期,1937年6月。
    唐兰:《用青铜器铭文来研究西周史》,《文物》1976年第6期。
    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1月。
    唐兰:《唐兰先生金文论集》,紫禁城出版社,1995年10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滕壬生:《楚系简帛文字编》(增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
    田伟:《古玺印字词零释(八篇)》,《中国文字》新三十三期,艺文印书馆,2007年12月。
    田伟:《古玺探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田伟:《略论古玺文字研究的重要性》,《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三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
    王庆正主编:《中国历代货币大系1·先秦货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
    王恩田编著:《陶文图录》,齐鲁书社,2006年6月。
    王筠:《说文释例》,中华书局,1987年12月。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
    王人聪:《关於寿县楚器铭文中“但”字的解释》,《考古》1972年第6期。
    王人聪:《南越王墓出土虎节考释》,《尽心集:张政娘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王人聪:《古玺印与古文字论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0年。
    王人聪编:《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印续集(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王子扬:《说甲骨文中的“逸”字》,《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第1期。
    鄔可晶:《释青铜器铭文中处於自名位置的“盅”、“盟”等字》,《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吴大徵:《吴宪斋尺牍》,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11月。
    吴良宝:《玺陶文字零拾(三则)》,《中国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吴良宝:《先秦货币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吴振武:《战国货币铭文中的“刀’,》,《古文字研究》第十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
    吴振武:《〈古玺汇编〉释文订补及分类修订》,《古文字学论集(初编)》,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1983年9月。
    吴振武:《释“受”并论吁胎南富铜壶和重金方壶的国别》,《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
    吴振武:《释双剑诊旧藏燕“外司圣锦”玺》,《于省吾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吴振武:《古玺合文考(十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1996年9月。
    吴振武:《古玺姓氏考(复姓十五篇))),《出土文献研究》第三辑,中华书局,1998年10月。
    吴振武:《古文字中的借笔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辑,中华书局,2000年3月。
    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1月。
    伍仕谦:《怎样认识甲骨文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
    萧春源编:《珍秦斋藏印·战国篇》,澳门基金会,2001年6月。
    萧毅:《竹简文字中的借边》,简帛网(http://www.bsm.org.cn/),2007年12月29日。
    萧毅:《楚筒文字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
    徐寶貴:《戰國古璽文字考释十三則(二)》,《考古舆文物》2005年第1期。
    徐在國:《古重文字八释》,《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徐在國:《戰國官印考释三則》,《考古舆文物》1999年第3期。
    徐在國:《上博五文字考释拾遺》,筒帛绸,2006年2月27日。
    許進雄:《筒明中國文字學》(修訂版),中華害局,2009年2月。
    許進雄编:《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9年6月。
    許雄志编:《秦印文字彙编》,河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月。
    許雄志编:《鑒印山房藏古璽印菁華》,河南美術出版社,2006年7月。
    榻健聰:《三體石短古文“裼”舆戟國文字“(?)”辨議》,《中山大學學報(社舍科學版)》2012年第2期。
    楊树逹:《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中華害局,1997年12月。
    楊泽生:《燕國文字中的“無”字》,《中國文字》新廿一期,荽文印書館,1996年12月。
    張秉權:《甲骨文舆甲骨學》,國立编讀馆,1988年9月。
    張光裕:《徒(?)字釋讀談到蓥、盆、盂褚器的定名問题》,《考古典文物》1982年第5期。
    張光裕:《雪齊學衍输文集》,藝文印書館,1989年9月。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燮》,《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辑,中華害局,1986年6月。
    張桂光:《古文字输集》,中華害局,2004年10月。
    眼振林:《古文字中的羡符——舆字音字羲無關的筆畫》,《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辑,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趟平安:《金文考释二篇》,《語言研究》1996年第2期。
    趟平安:《金文考釋五篇》,《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尊號)》,庚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趟平安:《戰國文字的“进”舆甲骨文“萃”爲一字說》,《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中華害局,2000年7月。
    趟平安:《释古文字资料中的“(?)”及相關褚字——徒郭店楚筒談起》,《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辑,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趟平安:《戰國文字中的“宛”及其相關問题研究》,《第四届國隙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输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捂言文學系,2003年10月。
    赵平安:《上博简释字四篇》,《简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赵平安:《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12月。
    赵平安:《金文释读与文明探索》,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赵平安:《郭店简〈语丛二〉第三简补释》,《简帛》第六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郑刚:《战国文字中的“陵”和“李邓,《楚简道家文献辩证》,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锺柏生、陈昭荣、黄铭崇、袁国华编:《新收殷周青铜器铭文暨器影汇编》,艺文印书馆,2006年4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8年月至1982年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4月。
    周波:《试说徐器铭文中的官名“赉尹黝,《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周凤五:《读郭店楚简〈成之闻之〉札记》,《古文字与古文献》试刊号,台北楚文化研究会,1999年。
    朱德熙:《寿县出土楚器铭文研究》,《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
    朱德熙:《古文字考释四篇》,《古文字研究》第八辑,中华书局,1983年2月。
    朱德熙:《朱德熙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5年2月。
    朱德熙:《古文字考释三篇》,《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待刊。
    朱德熙、李家浩:《鄂君启节考释(八篇)》,《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2月。
    朱德熙、裘锡圭:《战国文字研究(六种)》,《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朱德熙、裘锡圭:《战国铜器铭文中的食官》,《文物》1973年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