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屈大均著作繁富,体裁广泛,别具风格。建国后,屈大均渐趋走进研究者的视野,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学界对明清诗词散文以及地域文化文学研究的逐渐重视,作为明清之交的著名遗民诗人、学者,屈大均作品研究成果也日渐增多。虽则如此,与其宏富的作品比较,仍略嫌不足,尚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本论题分八个部分对屈大均诗词、散文及《广东新语》进行比较分析探究。
     导论部分旨在说明选题的缘起及意义,主要从有益于对明清诗文词、区域文化文学、明遗民诗以及文学的承继研究等方面着眼,并对屈大均的研究现状作简要归纳分析;另有对本文写作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是研究屈大均家世及生平交游,主要涵盖了三方面内容:即阐释屈大均所用的名、字、号及室名的含义;以年代为序简述屈大均的家世生平游历及所交主要友朋;论析屈大均的遗民“逃禅”行为背景、动机及复杂心态。
     第二章是从题材类别角度分析屈大均的诗词。从其诗词题材来看,虽所咏范围包罗万象,但其内容主要包括咏物、咏史、赠答送别、悼亡、山水纪游、游仙等六个方面。咏物诗分为动物、植物与生活用物三类,分别选取其诗词中的相关典型意象论析其内涵,主要体现在故国之思、寄怀品格、感悟人生与闲适情调四方面;咏史诗侧重用典型意象分析比较其传体、论体、比体咏史诗的异同点与内涵;赠答送别诗融在一起论析,归纳了屈大均诗词赠答送别的十二种题式,并从六个方面例析了抒情方式及内涵;悼亡诗侧重分析屈大均悼念妻子王华姜的一百首诗歌,诗人把赞美妻子美貌、贤德、忠贞与追思故国融为一体,赋予悼亡诗新的内涵,同时剖析了屈大均悼亡诗表现方式上的物在人去、睹物伤怀,生则同室、死则同穴,记月托梦、梦中传情,有形有情、形象鲜明以及情景再现、深情追忆等五个方面的特点;山水纪游诗主要根据屈大均游历行踪所写的诗词,相对分为六个区域简析并比较其异同,即匡庐山水诗、北国山水诗、南京山水诗、吴越山水诗、湖广山水诗、罗浮山水诗;游仙诗主要是就其诗中大量的神幻意象所作的简要例析。
     第三章分析屈大均诗词的艺术特征。本章侧重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以诗为史”,主要体现在善纪时事、信笔直书、以诗补史、自传性质等四方面。二是善于运用比兴,屈大均诗词比兴主要有动植物比兴系统、山川云月比兴系统、事物人物比兴系统。三是浪漫手法,其浪漫的体现方式主要是意象飞动、笔力矫健、构思奇特、自我色彩浓烈。四是学问化倾向,体现为大量的学问诗以及善用典故。另外,分析了屈大均诗歌的意象美、意象组合及其诗词风格。
     第四章分析屈大均的诗学理论。主要从屈大均诗词的渊源,诗学本体论、发展论、创作论、鉴赏论及诗论影响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中每个方面又分别从诸多小点论析。屈大均诗词主要取法屈原、阮籍、李白、杜甫、王维以及汉魏乐府、江门心学;诗学本体论侧重分析屈大均关于诗文与道、礼、德、理气、外在环境等内在关系的认识,并归纳阐释了屈大均的文心观、诗禅观、性情观、诗史心史等诗文论断;诗学发展论侧重论析屈大均对诸如汉诗、宋元明诗、东莞诗等发展承继关系的主张;诗歌创作论侧重阐释其尚变、比兴、强调韵律等主张;鉴赏论侧重分析其诗贵丽雅则、尚才气等观点;同时,简述了屈大均诗学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是屈大均诗歌比较分析研究。主要选取了与屈原、李白、杜甫、王维几位诗人诗歌作为比较对象,以他们使用的典型意象为基本参照标准,比较异同,剖析承继关系。以四位诗人作为比较对象,其原因是屈大均的诗歌创作取法他们。具体而言,与屈原诗歌比较主要选取香草美人与神话意象;与李白诗歌比较主要选取月亮、大鹏意象;与杜甫诗歌比较主要选取凤凰、羁旅意象;与王维诗歌比较主要选取云、林等诗禅意象。
     第六章分析屈大均散文内涵与艺术特征。在内涵分析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主题着眼:即关注政治民生、注重学术论议、追怀故国、怀悼哀情、颂赞忠孝仁德、寄情言志与生活杂论7个方面,每个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篇章剖析。在分析艺术特征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即善于刻画人物形象,长于论说,崇尚经术略富理学色彩,抒情散文婉而有致,注重语言形式的多样化,注重诗文结合,重视记事、说理、考据相结合等7个方面。
     第七章分析《广东新语》内容及其艺术特征。《广东新语》是一部笔记体著作,篇幅长短不一,内容繁杂。本文只是简述其内容,主要包括天文气候、山川形胜、社会经济、政治民生、风土人情、药学理论、历史人物、中外交流等八个方面。在分析《广东新语》特征时主要侧重其一个小的方面,即诗化艺术特征,主要从内容叙写富有诗意性、语言运用富有诗化特征、修辞结构富诗化色彩三个方面论述。
     结语部分主要强调屈大均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对本论题提出可供进一步讨论与研究的问题。
     总的来说,屈大均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兼以丰富的阅历、过人的智慧和才情,其诗文创作及理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鲜明而典型地反映了明清之际志士的普遍心理。本文从屈大均的生平交游、诗歌题材及内涵、诗歌艺术特征、散文内涵及艺术特征、诗学理论与《广东新语》内容及其艺术特征等七个方面,在大量翔实的文献资料基础上,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的有机统一,揭示屈大均诗文词的内涵、特征、价值与意义,以期对屈大均乃至明清诗文词的研究有所补益。可以深信,伴随着对屈大均研究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对明清诗文词作用的日趋重视,对屈大均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
Qu Dajun’writings were rich, wide range of forms of literature, unique style. After the founding, Qu Dajun had gradually entered the field of vision of researchers. In particularly, since the nine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scholars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poetry, prose literatur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s well as the study of regional culture, as a well-known at the turn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poet, scholar, Qu Dajun’works of research results were also increasing. Even so, compared with rich works, have not been enough, there are further research necessar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about Qu Dajun’poems, prose and the "Guangdong language".
     Introduction to intend to illustrate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opics ,of which benefits to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rom the poetry, regional culture, literature, Ming Dynasty poetry and literary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inheritance of focus, and Qu Dajun’s studies are briefly summarized in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followed by writing this article a few accompanying notes.
     The first chapter is aimed at Qu Dajun's family and making friends, which mainly covers three aspects: namely, to explain what Qu Dajun used in names, characters, numbers and room names’meaning; outline Qu Dajun's life and travels and mainly making friend by the age for the sequence; on the analysis of Qu Dajun's "escaping Zen" behavior background, motives and complex state of mind.
     Chapter II is a subject categ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 Dajun's poetry. Themes from poetry point of view, although the scope of the Wing-inclusive, but its contents include six aspects as Yongwu, Yong Shi, Zeng Da Farewell, Mourn, Landscapes Ji Yu and Immortals. Yongwu Poetry is divided into animals, plants and objects used in daily life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the related selection of their poem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image of its contents, mainly including four aspects as nostalgia and pregnant character, sentiment life and leisurely ambience; Yong Shi poems focus o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with mean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y the typical images of its biographical, argumentative, metaphor poems ; Zengda farewell poem melt together on the analysis, summarize in Qu Dajun’s Zeng Da Farewell poems of 12 kinds of type, and six case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manner and content of the lyric; Mourn focus on analysis of poems mourning his wife, Qu Dajun’s 100 poems about mourning Wang Huajiang's, poet praises his wife, beauty, virtuous, loyal and memorial homeland integrated, giving new meaning to Mourning Poems, while analysis of five aspec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bout the Qu Dajun’s Mourning Poems on the material manifestations but people gone, Du Wu broken-hearted, sang in the same room, death is the same hole, Tuomeng by moon, dreams teaser, physical affectionate, as well as the scenario reproduction of vivid, affectionate look back; landscape poetry is mainly based on poems written by traveling the whereabouts of the relative analysis is divided into six regions and compare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hat is, Kuang Lu Landscape poetry, Northland landscape poetry, Nanjing landscape poetry, Wu Yue landscape poetry, Huguang landscape poetry, Luo Fu landscape poetry; poetry about immortals will focus mainly on the poem by a large number of brief cases Shenhuan imagery analysis.
     Chapter III analyze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t of Qu Dajun’s poetry.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 Poetry as History " mainly reflected in four aspects such as good in current events, directly describe, making up the history of poetry, and autobiographical nature ; The second is good at using the Xing , Qu Dajun's poetry had three systems such as plant and animal, mountain and cloud, things and people; Third, romantic way to realize the images are mainly flying image , vigor vigorous, the idea of strange and self-color thick; Fourth, with emphasis on knowledge, the knowledge-based features is reflected in a large number of learning poetry, as well as make good use of allusion. In addition, to analyze Qu Dajun’s image beauty of the poetry, image composition and poetry style.
     Chapter IV analyzes Qu Dajun's poetry theory . Mainly discusses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Qu Dajun’s sources of poetry, poetic ont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creativity theory, appreciation of the impact, each of those areas separately from a number of small dots on the analysis. Qu Dajun’s poems mainly borrowing from Qu Yuan, Ruan Ji, Li Bai, Du Fu, Wang Wei, and Han Wei Yue, Jiangmen Mind. Poetry ontology are focused on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etry of Wen and Tao, courtesy, moral teaching, Qi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enter concept, poems meditate, temperament concept, epic poems and history of heart thesis are summarized and interpreted. Poetry on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poetry inherit development such as Han, Song, Yuan, Ming and Dongguan. Poetic creation still interpret the changes of emphasis, metaphor and rhythm . Appreciation of the poems focus on ideas such as pretty, elegant , rule and talent . At the same time, briefly relate Qu Dajun‘s poetry and its influence.
     Chapter V comparatively analysis of Qu Dajun’s poems. The main choice with Qu Yuan, Li Bai, Du Fu, Wang Wei as a comparison of several poets, mainly in their use of the typical images as the basic frame of reference, comp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heritance. Object as compared to the four poets, the reason is Qu Dajun’s poetry borrowing from them. Specifically, compared with the main selection of the Myth and Beauties images of Qu yuan; and the main select Moon and Dapeng images of Li Bai,; and the main select Phoenix and roam images of Du Fu; compared with the main selection cloud and forest Zen images of Wang Wei.
     Chapter VI analyzes contents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Qu Dajun's prose. In the content analysis, the main focus on the seven aspects as following: the social, political, academic theory, remembering the native country, grief, praise, Yan Zhi and life. Every aspect selects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apter to analysis. In the analysis of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seven areas: namely, good at portray characters, longer than the discourse, still a little rich by science, graceful and lyrical prose delivered, pay attention to linguistic forms of diversity, focus on poetry and prose, combined narrative, reasoning with textual.
     Chapter VII analyzes "Guangdong language" content and its arts features. "Guangdong language" is a note book, the length of different and lengths vary in content. This article is only briefly its contents from eight aspects as following: astronomical climate, mountains and rivers-shaped wins, socio-economic, political and people's livelihood, customs, pharmacy theory, historical figures, and foreign exchange. In the analysis of "Guangdong language" features, the main focus on one small aspect, namely poetic art features that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contents of poetic, full of poetic features of language and rhetorical structure poetic color.
     Concluding remarks stress Qu Dajun’s important position in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topics proposed for further discussion and study.
     Overall, Qu Dajun was based on borrowing from predecessors, and to enrich the experience, wisdom and extraordinary talent, his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ory had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clearly and typically reflected the general psychology of hero betwee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he article, from the seven areas as making friends, poetry content, artistic features poetry, prose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connotation, poetics theory and the "Guangdong language" content and its poetic characteristics, in a large number of detaile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and strive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to revea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word poetry, characteristic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Qu Dajun’s poery, with a view to benefit to the study of both Qu Dajun and the poet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owever, can be confident that, along with research on Qu Dajun a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s well as the increasing role of the Ming and Qing poetry and prose, research on the Qu Dajun will be more in-depth.
引文
①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①《广东新语·货语·琥珀》卷十五,第417页。
    ②《广东新语·货语·玻璃》卷十五,第419页。
    ③《广东新语·货语·诸番贡物》卷十五,第428-432页。
    ④蒋寅撰:《清诗话考·自序》,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页。
    ①《广东新语·诗语·诗社》,第321-323页。
    ②《翁山文外·于子诗集序》卷二,第70页。
    ③《翁山文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④【明】李梦阳撰:《空同集·潜虬山人记》卷四十八,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453页。
    ⑤《翁山诗外·书淮海诗后》卷九,第168页。
    ⑥《翁山诗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⑦【明】何景明撰:《大复集·与李空同论诗书卷三十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292页。
    ⑧《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①【明】李梦阳撰:《空同集·秦君饯送诗序》卷五十二,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第483页。
    ②《翁山文外·咏物诗引》卷十三,第227页。
    ③【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叙小修诗》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页。
    ④【明】钟惺撰,李先耕、崔重庆标校:《隐秀轩集·诗归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⑤《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3页。
    ⑥【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叙小修诗》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87页。
    ⑦【明】钟惺撰,李先耕、崔重庆标校:《隐秀轩集·诗归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①《翁山佚文·沙亭解》,第472页。
    ②《翁山文外·怀沙亭铭有序》卷十一,第189页。
    ③【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曲礼上第一之二》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9页。
    ④《翁山文钞·字八子说》卷七,第390页。
    ⑤《翁山文外·自字泠君说》卷五,第127页。
    ①《附录三·钱谦益·罗浮种上人诗集序》,第2118页。
    ②《翁山文外·自字泠君说》卷五,第127页。
    ③《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4—116页。
    ④《翁山文外·为翁生更名说》卷五,第125-126页。
    ⑤《附录三·钱谦益·罗浮种上人诗集序》,第2118页。
    ⑥《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94页。
    ①【清】檀萃撰,杨伟群校点:《楚庭稗珠录卷五·华夫出处始卒注》,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页。
    ②《翁山文外·三外野人赞》卷十二,第209页。
    ③《翁山诗外·自题易叶轩》卷十六,第1294页。
    ④《翁山文钞·字八子说》卷七,第390页。
    ⑤《翁山佚文·髻人说》,第471页。
    ①《翁山文外·古丈夫洞草堂记》卷一,第34页。
    ②《翁山文外·宗周游记》卷一,第13-14页。
    ③《翁山文外·七人之堂记》卷一,第32页。
    ④《翁山文外·易叶轩记》卷一,第33页。
    ⑤《翁山文外·易叶冢铭有序》卷十一,第206页。
    ⑥《翁山文外·卧蓼轩记》卷一,第36页。
    ①《翁山文外·死庵铭》卷十一,第191页。
    ②《翁山文钞·二史草堂》卷二,第320页。
    ③《附录三·朱彝尊·九歌草堂诗集序》,第2119-2120页。
    ④《翁山文钞·虚止亭铭》卷十,第416页。
    ⑤《翁山佚文·天崇宫词序》,第430—431页。
    ⑥《翁山诗外·惠浣堂成赋谢惠州王使君》卷十一(惠浣者,以使君守惠州兼惠草堂资,如浣花故事也。)第1019页。
    
    ①《翁山诗外·春日仙寒草堂作》卷十六,第1296页。
    ②《广东新语·山语·舂山》卷三,第106页。
    ③《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97页。
    ④《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2页。
    ⑤《广东新语·宫语·合道山房》卷十七,第466-467页。
    ⑥《翁山诗外·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卷五,第283页。
    ⑦《翁山诗外·弄雏轩作》卷十六,第1322页。
    ⑧《翁山文外·天下有山之亭记》卷一,第35页。
    ①《广东新语·宫语·祖香园》卷十七,第472页。
    ②《翁山文外·翁山亭记》卷一,第35-36页。
    ③《翁山文外·怀沙亭铭有序》卷十一,第189页。
    ④《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7页。
    ⑤《翁山文外·西屈族祖姑韩安人遗诗序》卷二,第82-83页。
    ⑥《翁山文外·存耕堂稿序》卷二,第67页。
    ①《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7页。
    ②《翁山佚文·顺德给事岩野陈公传》,第447页。
    ③《附录二·赠别屈翁山二首》,第2048页。
    ④《翁山文外·存耕堂稿序》卷二,第67页。
    ⑤《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7页
    ⑥《翁山诗外·维帝篇》卷二,第40页。
    ⑦《翁山文外·死事先业师赠兵部尚书陈岩野先生哀辞》卷十四,第229页。
    ⑧《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8页。
    ①《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8页。
    ②《翁山文外·死庵铭》卷十一,第191页。
    ③《翁山文外·姓解》卷十,第174页。
    ④《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⑤《翁山诗外·送曾止山还光福歌》卷三,第127页
    ⑥《翁山佚文·髻人说》卷二,第471页。
    ⑦《附录二·屈泰士遗诗》,第2014页。
    ⑧《附录二·海日堂集》,第2015页。
    ①《附录二·送灵上人归罗浮》,第2015页。
    ②《翁山诗外·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8页。
    ③《翁山文钞·御琴记》卷二,第300页。
    ④《翁山诗外·日食》卷五,第268页。
    ⑤《翁山诗外·送汤氏兄弟归建昌省其尊人惕庵先生时先生八十余矣》卷七,第481页。
    ⑥《翁山诗外·冒雪同郭皋旭入邓尉山中探梅》卷七,第430页。
    ⑦《翁山文钞·钟广汉墓志铭》卷五,第369页。
    ⑧《附录三·罗浮种上人诗集序》,第2118页。
    ⑨《翁山文外·孝陵恭谒记》卷一,第1页。
    ⑩《翁山佚文·送凌子归秣陵序》,第432页。
    ①《附录三·屈大均传》,第2105页。
    ②《翁山诗外·梅市别祁四丈季超》卷二,第66页。
    ③《翁山诗外·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8页。
    ④《附录二·同杜濬、俞汝言、屈大均三处士放鹤洲探梅分韵》,第2019页。
    ⑤《翁山佚文·送凌子归秣陵序》,第432页。
    ⑥《附录二·屈五来自白下期作山阴之游》,第2019页。
    ⑦《翁山诗外·客山阴赠二祁子》卷四,第177页。
    ⑧《翁山诗外·寄萧山张杉》卷八,第597页
    ⑨《翁山诗外·渡江同诸公玩月段桥》卷八,第597页
    ⑩《翁山文外·书西台石》卷十,第182页。
    11《翁山文外·韩石耕哀辞》卷十四,第234页。
    12《翁山文钞·粤谢翱先生墓表》卷六,第378页。
    13《翁山诗外·谒谢翱墓》卷五,第305页。
    14《翁山诗外·北游初归奉家慈还居沙亭作》卷五,第128页。
    ①《翁山佚文·髻人说》,第471页。
    ②《附录二·秋日西郊宴集同岑梵则、张穆之、家中洲、王说作、高望公、庞祖如、梁药亭、梁颙若、屈泰士、屈翁山,时翁山归自塞上》,第2050页。
    ③《翁山诗外·奉母入泷州避难寓从弟之姻林氏馆有赋》卷五,第219页。
    ④《翁山文钞·南海神祠碑》卷三,第339页。
    ⑤《翁山诗外·赠金陵李子有序》卷五,第301页。
    ⑥《翁山文外·宗周游记》卷一,第4页。
    ⑦《翁山文外·宗周游记》卷一,第11-17页。
    ⑧【清】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24-925页。
    ⑨【清】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屈山人大均自关中至》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36页。
    ⑩《翁山文外·自代东入京记》卷一,第17页。
    11《翁山文钞·唐晋王祠记》卷三,第302页。
    ①《翁山诗外·过太原傅丈清渚宅赋赠》卷七,第464页。
    ②《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4页。
    ③《翁山文外·游白仁岩记》卷一,第29页。
    ④《翁山诗外·别锡鬯》卷八,第327页。
    ⑤《翁山文外·自代东入京记》卷一,第17-20页。
    ⑥《附录二·李因笃·夏日,芝麓先生招同伯紫、翁山诸君夜饮西园,别后追忆前游奉寄五十韵》,第2066页。
    ⑦《附录二·李因笃·六月三日送翁山先生归南海四十韵》,第2068页。
    ⑧《翁山文外·自代北入京记》卷一,第20页。
    ⑨《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4页。
    ⑩《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5页。
    11《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5页。
    12《翁山文外·焚悼俪集古文》卷十三,第220页。
    13《翁山文外·哭稚女阿雁文》卷十三,第222-223页。
    14《翁山诗外·过清远诸滩》卷五,第291页。
    ①《翁山诗外·冬日英州山中》卷五,第291页。
    ②《翁山文外·继室黎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7-118页。
    ③《翁山文外·伯兄白园先生墓表》卷七,第139页。
    ④《翁山文外·伯兄白园先生墓表》卷七,第139页。
    ⑤《翁山文外·继室黎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7-118页。
    ⑥《翁山文钞·黎太仆公画像记》卷二,第303页。
    ⑦《翁山文钞·孝女毕氏墓志铭》卷五,第374页。
    ⑧《翁山文钞·亡妾梁氏圹志铭》卷五,第376页。
    ⑨《翁山文钞·字八子说》卷七,第390页。
    ⑩《附录二·汪栗亭·己未冬日登平山堂作,同屈翁山、曾青黎、余生生、闵檀林》,第2078页。
    11《翁山诗外·寄汪扶晨》卷三,第133页。
    12《翁山文外·周秋驾六十寿序》卷二,第92页。
    ①《翁山文外·书蓝公漪册子》卷九,第166页。
    ②《附录二·林之枚·过三闾书院赠屈翁山》,第2088页。
    ③《附录二·林之枚·屈沱诗和翁山》,第2087页。
    ④《翁山诗外·甲子初春赋得今岁花前五十五》卷八,第621页。
    ⑤《附录二·程化龙·王阮亭先生招同屈翁山叔燕思游阅江楼》,第2087页。
    ⑥《翁山文钞·亡妾梁氏圹志铭》卷五,第376页。
    ⑦《翁山佚文·寿王山史先生序》,第434页。
    ⑧《翁山文外·翁山亭记》卷一,第35页。
    ⑨《翁山文外·凌君哀辞》卷十四,第238页。
    ⑩《翁山文外·幼女阿端圹志铭》卷八,第153页。
    11《翁山文外·凌君哀辞》卷十四,第238页。
    12《翁山诗外·惠州王太守入罗浮寻梅花村不得,用子瞻松风亭下梅花诗原韵有作,予为和之》卷四,第197页。
    ①《翁山诗外·上元后二夕,惠州韶州两使君暨诸公同集长寿精蓝分得一先韵》卷十一,第1017页。
    ②《附录二·朱彝尊·同屈五大均过五羊观》,第2021页。
    ③《翁山诗外·送朱竹垞》卷十六,第1346页。
    ④《翁山文钞·王础尘衣冠冢志铭》卷五,第371页。
    ⑤《翁山文外·翁山屈子生圹自志》卷八,第154页。
    ⑥《附录三·屈氏族谱》,第2114页。
    ⑦【清】归庄撰,上海编辑所编辑:《归庄集·历代遗民录序文》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页。
    ①【清】陈确撰:《陈确集·死节论》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4页。
    ②孙静庵撰:《明遗民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75页。
    ③《翁山文钞·度骑田作》卷一,第292页。
    ④《翁山诗外·庚午季秋六十有一岁生日作》卷十一,第1000页。
    ⑤《翁山诗外·喜谢九丈自莞中见过之作》卷十六,第1303页。
    ⑥《翁山文外·过易庵赠庞祖如序》卷二,第86页。
    ⑦《翁山文外·死庵铭》卷十一,第191页。
    ⑧《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⑨《附录三·魏世傚·屈翁山先生五十序》,第2123-2124页。
    ①《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②【清】归庄撰,上海编辑所编辑:《归庄集·送筇在禅师之余姚序》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0页。
    ③《附录三·朱希祖·屈大均传》,第2105页。
    ④《附录二·杜濬·复屈翁山书》,第2034页。
    ①【清】王士禛撰:《池北偶谈上·粤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0页。
    ②《翁山诗外·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8页。
    ③《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④《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⑤《翁山佚文·髻人说》,第471页。
    1《广东新语·潘序》,第1页。
    
    1俞琰辑:《咏物诗选·原序》,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第2-3页。
    2《翁山诗外·紫萸香慢·送雁》卷十八,第1386页。
    3叶恭绰语,转引自龙榆生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7页。
    1《翁山诗外·鸿雁》卷一,第17页。
    2《翁山诗外·闻雁》卷八,第646页。
    3《翁山诗外·闻雁》卷五,第248页。
    4《翁山诗外·杜鹃花》卷八,第667页。
    5《翁山诗外·杜鹃花》卷十一,第964页。
    6《翁山诗外·杜鹃花》卷十一,第993页。
    7《翁山文外·杜鹃花》卷十五,第1243页。
    8《翁山诗外·三月六日集》卷十,第830页。
    9《翁山诗外·壬戌清明作》卷十,第872页。
    1【晋】张华撰:《博物志·史补》卷八,载《钦定四库全书》第104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602页。
    2《翁山诗外·斑竹》卷十一,第905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宪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页。
    4储斌杰注:《诗经全注·卫风·淇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5【英】L·比尼恩著,孙乃修译:《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中国风景画艺术的观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0页。
    1【清】郑板桥撰:《郑板桥集·补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1979年新1版,第224页。
    2《翁山诗外·咏竹》卷九,第791页。
    3《翁山诗外·咏竹》卷九,第791页。
    4王国维撰,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此君轩记》,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260页。
    5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德充符》,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5页。
    6李泽厚释:《论语今读·子罕》,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4页。
    7《翁山诗外·松柏》卷十一,第923页。
    8《翁山诗外·石公种松歌》卷三,第132页。
    1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滕文公章句下》,长沙:岳麓书社出版,2000年版,第99页。
    2《翁山诗外·对梅》卷十四,第1085页。
    3《翁山诗外·岭梅》卷八,第546页。
    4《翁山诗外·梅花下作》卷十四,第1144页。
    5《翁山诗外·开先寺古梅》卷六,第393页。
    6《翁山诗外·早梅》卷七,第467页。
    7《翁山诗外·白华园作》卷十四,第1112页。
    8《翁山诗外·菊》卷七,第538页。
    1《翁山诗外·家园采菊》卷六,第384页。
    2《翁山诗外·白菊》卷九,第704页。
    3《翁山诗外·晚菊》卷九,第709页。
    4《翁山诗外·冬菊》卷七,第425页。
    5《翁山诗外·野菊》卷十一,第938页。
    6《翁山诗外·野菊》卷九,第711页。
    7《翁山诗外·尹君七十又一生日赠之》卷七,第538页。
    8《翁山诗外·冬菊》卷七,第425页。
    9《翁山诗外·菊残》卷九,第754页。
    10《翁山诗外·寻菊》卷七,第496页。
    1《翁山诗外·孤燕篇并序》卷二,第75页。
    2《翁山诗外·柳》卷十五,第1164页。
    3《翁山诗外·柳四首》卷十四,第1141页。
    4《翁山诗外·柳条》卷八,第614页。
    5《翁山诗外·南海神祠古木棉花歌》卷三,第124页。
    6《翁山诗外·木棉》卷七,第476页。
    1《翁山诗外·孤竹吟》卷一,第4页
    2《翁山诗外·燕市篇》卷一,第5页。
    3《翁山诗外·哭王处士》卷四,第208页。
    4《翁山诗外·咏怀》卷一,第1页。
    5《翁山诗外·卧疾行》卷一,第20页。
    1《翁山诗外·赠刘生》卷五,第310页。
    2《翁山诗外·观象作》卷十六,第1292页。
    3《翁山诗外·赠旧令楼君》卷十六,第1288页。
    4《翁山诗外·银瓶滩口号》卷十六,第1267页。
    5《翁山诗外·哭华姜》卷十五,第1226页。
    6《翁山诗外·媚歌》卷十四,第1140页。
    1《翁山诗外·怨歌》卷十四,第1070页。
    2《翁山诗外·代怨别曲》卷十四,第1070页。
    3《翁山诗外·烛》卷八,第616页。
    4《翁山诗外·再咏烛》卷八,第621页。
    5《翁山诗外·柑》卷七,第489页。
    6《翁山诗外·茉莉》卷六,第392页。
    7《翁山诗外·瓶中白海棠》卷六,第395页。
    8《翁山诗外·蟹》卷七,第513页。
    9《翁山诗外·荷叶》卷七,第518页。
    10《翁山诗外·赋得池上萍》卷七,第523页。
    11《翁山诗外·瓶花》卷八,第663页。
    12《翁山诗外·野花》卷九,第700页。
    13《翁山诗外·玻璃镜》卷十四,第1142页。
    14《翁山诗外·少年游·芭蕉》卷十九,第1502页
    
    1储斌杰注:《诗经全注·大雅·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2李泽厚释:《论语今读·学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论文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50页。
    1《翁山诗外·读史赠陈献孟并送其行》卷一,第28页。
    2《翁山诗外·读荆轲传作》卷十,第882页。
    3《翁山诗外·蜀冈怀古》卷一,第30页。
    4《翁山诗外·夷齐庙作》卷八,第604页。
    5《翁山诗外·读史》卷十,第818页。
    6《翁山诗外·贾太傅故宅》卷六,第347页。
    7《翁山诗外·拜三闾大夫墓》卷六,第351页。
    8《翁山诗外·咏李广》卷十六,第1332页。
    9《翁山诗外·咏古》卷二,第46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高祖本纪》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73页。
    2《翁山诗外·燕市篇》卷一,第5页。
    3《翁山诗外·秣陵》卷五,第224页。
    4《翁山诗外·赠友》卷一,第10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河渠书》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405页。
    6《翁山诗外·鲁连台》卷六,第328页。
    1《附录三·朱彝尊·九歌草堂诗集序》,第2120页。
    2《翁山诗外·戚氏·徐太傅园感旧》卷十八,第1382页。
    3《翁山诗外·念奴娇·潼关感旧》卷十八,第1385页。
    4【清】王夫之撰,陈新校点:《明诗评选·评汤显祖诗》卷二,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1《翁山诗外·鹤舒台》卷五,第220页。
    2《翁山诗外·景阳公》卷十五,第1173页。
    3《翁山诗外·太常引·隋宫故址》卷十八,第1384页。
    4邓之诚编:《清诗纪事初编·屈大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4年新1版,第291页。
    5《翁山诗外·边夜》卷五,第251页。
    6《翁山诗外·摄山秋夕作》卷五,第235页。
    1【清】王士禛撰,张世林点校:《分甘余话·燕燕之诗》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页。
    2【宋】欧阳修撰,陈新、杜维沫选注:《欧阳修选集·踏莎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
    3《翁山诗外·与诸公别于西陵》卷一,第8页。
    4《翁山诗外·读史赠陈献孟并送其行》卷一,第28页。
    5《翁山诗外·代州冯氏园亭赋成呈主人杨冯甥舅》卷五,第261页。
    1《翁山诗外·东湖走笔寄詹明府》卷三,第137页。
    2《翁山诗外·岁暮送李天生出雁门》卷五,第248页。
    3《翁山诗外·会稽春暮酬南海陈五给谏子塞上之作兼寄西樵道士薛二》卷三,第142页。
    4《翁山诗外·东湖篇赠高明府》卷三,第122页。
    5《翁山诗外·寄赠高博罗》卷三,第127页。
    6《翁山诗外·送陈十七》卷一,第7页。
    7《翁山诗外·赠别甘处士返豫章》卷一,第35页。
    1《翁山诗外·示李总戎》卷一,第7页。
    2《翁山诗外·赠朱士稚》卷一,第6页。
    3《翁山诗外·赠别武昌陈子山昆弟之作》卷二,第72页。
    4《翁山诗外·柬戴生》卷七,第443页。
    5《翁山诗外·送友》卷五,第312页。
    6《翁山诗外·病中奉柬王南区使君兼送之任川南》卷九,第802页。
    7《翁山诗外·送高廷评》卷七,第480页。
    8《翁山诗外·送真公还星岩精舍》卷七,第491页。
    9《翁山诗外·赠査子》卷五,第313页。
    10《翁山诗外·赠某弁新婚》卷十六,第1288页。
    1《翁山诗外·弄雏轩有赠》卷十五,第1200页。
    2《翁山诗外·有赠》卷十五,第1219页。
    3《翁山诗外·送天生》卷六,第323页。
    4《翁山诗外·送客出洞庭》卷十六,第1275页。
    5《翁山诗外·口占送人还德庆》卷十六,第1296页。
    6《翁山诗外·送人之云中》卷十六,第1300页。
    7《翁山诗外·送何子》卷十五,第1156页。
    8《翁山诗外·柳》卷十五,第1164页。
    1《翁山诗外·哭华姜一百首》卷十五,第1226页。
    1储斌杰注:《诗经全注·唐风·葛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2【明】汤显祖撰,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耳伯麻姑游诗序》卷三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50页。
    1【清】王夫之撰:《夕堂永日绪论》,转引自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
    2【清】袁枚撰,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卷十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版,第485页。
    3王国维撰,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修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新1版,第50页。
    1《翁山佚文·髻人说》,第471页。
    2《翁山文外·晋葊诗集引》卷十三,第226页。
    3【清】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江湖一客诗叙》,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85页。
    4《翁山诗外·望五老蜂》卷五,第223页。
    5《翁山诗外·紫霄蜂》卷五,第224页。
    6《翁山诗外·登庐山作》卷八,第586页。
    1《翁山诗外·庐山道中》卷十五,第1158页。
    2《翁山诗外·开先寺楼作》卷五,第224页。
    3《翁山诗外·过大梁作》卷一,第4页。
    4《翁山诗外·出永平作》卷二,第59页。
    5《翁山诗外·黄河舟中》卷七,第443页。
    1《翁山诗外·华顶放歌同王伯佐》卷三,第118页。
    2《翁山诗外·华山作》卷十,第814页。
    3《翁山诗外·昌平道中》卷五,第231页。
    4《翁山诗外·居庸》卷五,第234页。
    5《翁山诗外·云州秋望》卷五,第236页。
    6《翁山诗外·摄山秋夕作》卷五,第224页。
    7《翁山诗外·春日雨花台眺望有感》卷十五,第1195页。
    1《翁山诗外·旧京感怀》卷十,第831页。
    2《翁山诗外·登香炉峰》卷六,第340页。
    3《翁山诗外·登娥避峰》卷八,第603页。
    4《翁山诗外·桐君山作》卷二,67页。
    1《翁山诗外·那旦道中》卷三,第145页。
    2《翁山诗外·七星岩》卷六,第373页。
    3《翁山诗外·入新兴江路》卷六,第373页。
    4《翁山诗外·端州道中》卷七,第406页。
    5《翁山诗外·河头舟中》卷七,第407页。
    6《翁山诗外·自五蓝经热水山八十里至大牙宿》卷七,第407页。
    7《翁山诗外·过清远诸滩》卷五,第223页。
    8《翁山诗外·过清远诸滩》卷五,第291页。
    9《翁山诗外·冬日英州道中》卷五,第291页。
    1《翁山诗外·望回雁峰》卷五,第295页。
    2《翁山诗外·郴江口》卷六,第346页。
    3《翁山诗外·南岳》卷六,第346页。
    4《翁山诗外·南岳顶观日》卷六,第350页。
    5《翁山诗外·出湖作》卷六,第352页。
    6《翁山诗外·零陵道中晓行》卷六,第354页。
    7《翁山诗外·全州道中》卷六,第354页。
    8《翁山诗外·建陵秋望》卷六,第355页。
    9《翁山诗外·夜上横州作》卷六,第356页。
    1《翁山诗外·自滑山至骆家道中》卷六,第358页。
    2《翁山诗外·阳朔道中》卷六,第359页。
    3《翁山诗外·游黄龙洞》卷一,第14页。
    4《翁山诗外·宿宝积寺》卷一,第16页。
    5《翁山诗外·梅花村作》卷二,第97页。
    
    1【明】夏完淳撰,王学曾注释:《大哀赋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道意》,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第74页。
    3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1《翁山诗外·游罗浮作》卷一,第14页。
    2《翁山诗外·题邹元焕荷锄小影》卷十五,第1219页。
    3《翁山诗外·题李生画册》卷十,第823页。
    4《翁山诗外·度岭赠闺人》卷十,第846页。
    5《翁山诗外·五仙观》卷二,第99页。
    6《翁山诗外·咏怀》卷一,第1页。
    7《翁山诗外·送孙丈归黄山》卷四,第170页。
    8《翁山诗外·登阅江楼有感》卷十一,第907页。
    9《翁山诗外·古铜蟾蜍歌》卷四,第184页。
    10《翁山诗外·为王璞庵题骑白鹿图》卷三,第135页。
    1《翁山诗外·焚香作》卷十,第873页。
    2《翁山诗外·咏怀》卷一,第1页。
    3《翁山诗外·和人黄山杂吟》卷十六,第1288页。
    4《翁山诗外·夜上飞云顶》卷十六,第1274页。
    5《翁山诗外·题邹元焕荷锄小影》卷十五,第1219页。
    6《翁山诗外·伏波射潮歌》卷四,第182页。
    7《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1【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撰:《诗人与幻想》,载于《美学译文》(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1页。
    1【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杜甫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36页。
    2【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有学集·胡致果诗序》第十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年版,第800页。
    3【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有学集·胡致果诗序》第十八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年版,第800页。
    4《翁山诗外·菜人哀》卷十七,第1374页。
    1《翁山诗外·猛虎行》卷二,第50页。
    2《翁山诗外·大同感叹》卷一,第6页。
    3《翁山诗外·镇海楼》卷一,第38页。
    4《翁山诗外·澳门》卷九,第737页。
    5《翁山诗外·高州大水作》卷三,第123页。
    1《翁山诗外·曾公子樱挽诗》卷一,第22页。
    2《翁山诗外·绥德城下作》卷一,第6页。
    3《翁山诗外·哀内子王华姜》卷一,第22页。
    4《翁山诗外·夜上漓江作》卷二,第52页。
    5《翁山诗外·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卷九,第776页。
    6《翁山诗外·二妃操有序》卷十七,第1363页。
    1《翁山诗外·钱烈女哀词有序》卷五,第314页。
    2《翁山诗外·周烈妇有序》卷五,第318页。
    3《翁山诗外·四孝烈有序》卷四,第174页。
    1《翁山诗外·挽王安生有序》卷五,第275页。
    2《翁山诗外·堤决谣有序》卷十七,第1375页。
    3《翁山诗外·博浪行》卷三,第155页。
    4《翁山诗外·蔡玑先观行堂成有赋》卷一,第36页。
    5《翁山诗外·古丈人洞草堂歌并序》卷四,第169页。
    6《翁山诗外·五十四岁自寿歌》卷四,第189页。
    1《翁山诗外·自蒲涧至廉泉洞寻郑仙鹤舒台作》卷四,第190页。
    2《翁山诗外·壬戌清明作》卷十,第872页。
    3《翁山诗外·杜鹃花》卷十一,第993页。
    4《翁山文钞·二史草堂记》卷二,第320页。
    5【南宋】郑思肖撰,陈福康校点:《郑思肖集·总叙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6《翁山文外·自序》,第1页。
    7【清】黄宗羲撰:《黄梨洲文集·且朴斋诗稿序》,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6页。
    1【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文须有益于天下》卷十九,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3页。
    2王国维撰,黄霖导读:《人间词话》中卷(重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5页。
    3【南朝梁】刘勰撰,吴林伯释:《文心雕龙义疏·比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429页。
    1《翁山诗外·梅花》卷六,第399页。
    2《翁山诗外·白菊》卷九,第704页。
    3《翁山诗外·野菊》卷九,第711页。
    4《翁山诗外·兰》卷十四,第1150页。
    5《翁山诗外·兰》卷十六,第1281页。
    6【南朝梁】刘勰撰,吴林伯释:《文心雕龙义疏·明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7【唐】李商隐撰,张强、刘海宁解评:《李商隐集·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页。
    8《翁山诗外·白华园作》卷十四,第1112页。
    1《翁山诗外·蝉》卷七,第512页。
    2《翁山诗外·蝉》卷八,第577页。
    3《翁山诗外·蝉》卷七,第519页。
    4《翁山诗外·蝉》卷七,第421页。
    5《翁山诗外·蝉》卷九,第801页。
    6《翁山诗外·拟渡三岔河有寄》卷二,第60页。
    7《翁山诗外·留别羊城诸子》卷二,第74页。
    8《广东新语·潘序》,第1页。
    9《翁山文外·咏物诗引》卷十三,第227页。
    10《翁山文外·书绿树篇后》卷九,第168页。
    11《翁山诗外·春望》卷十六,第1291页。
    12《翁山诗外·旧京感怀》卷十,第831页。
    1《翁山诗外·塞上曲》卷七,第448页。
    2《翁山诗外·罗浮杂咏》卷七,第473页。
    3《翁山诗外·白门秋望》卷十,第815页。
    4《翁山诗外·游罗浮作》卷一,第14页。
    5《翁山诗外·题李生画册》卷十,第823页。
    6《翁山诗外·王太守作见日亭成,诗以美之》卷四,第200页。
    1【清】沈德潜编,李克和等校点:《清诗别裁集·屈绍隆》卷八,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21页。
    2金天羽著,周录祥校点:《天放楼诗文集·答樊山老人论诗书》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792页。
    3《翁山诗外·过大梁作》卷一,第4页。
    4《翁山诗外·游罗浮作》卷一,第14页。
    5《翁山诗外·咏怀》卷二,第58页。
    6《翁山诗外·塞上曲》卷七,第448页。
    7《翁山诗外·泷中》卷十五,第1155页。
    8《附录三·毛奇岭·屈翁山诗序》,第2120页。
    9《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10《翁山诗外·雪晴岳顶眺望》卷十,第814页。
    11《翁山诗外·怀朱十》卷八,第595页。
    1《翁山诗外·过涿州作》卷一,第4页。
    2《翁山诗外·望天坪》卷五,第299页。
    3谭献著,范旭仑、牟晓朋整理:《复堂日记卷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4《附录三·毛奇岭·屈翁山诗序》第2120页。
    5《翁山文外·于子诗集序》卷二,第70页。
    6《翁山文外·读庄子》卷十,第177页。
    7《附录三·朱彝尊·九歌草堂诗集序》,第2119页。
    8《翁山文外·复汪扶晨书》卷十五,第244页。
    9【清】陈田辑撰:《明诗纪事辛签·屈大均》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3048页。
    1《翁山文外·见堂诗草序》卷二,第79页。
    2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正名》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2页。
    3【南朝梁】钟嵘撰,古直笺,曹旭导读:《诗品·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4【清】归庄撰,上海编辑所编辑:《归庄集·眉照上人诗序》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6页。
    1《翁山诗外·读李耕客龚天石新词作》卷三,第129页。
    2《翁山诗外·还故山作》卷二,第67页。
    3《翁山诗外·赠黄参军》卷八,第638页。
    4《翁山诗外·赠大毛子》卷二,第83页。
    5【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第三十二·东平宪王苍传》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22页。
    6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291页。
    7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编:《辞源》,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8页。
    8【南宋】魏庆之撰:《诗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第147页。
    9《翁山文外·送鲁人刘六茹入华山兼寄彭范二道者》卷五,第268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伯夷列传》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123页。
    2《翁山诗外·寿尹丈》卷十,第819页。
    3《翁山诗外·木末亭》卷十一,第936页。
    4《翁山诗外·暮春山行》卷十五,第1236页。
    5《翁山诗外·怨歌》卷十四,第1145页。
    6《翁山诗外·壬戌清明作》卷十,第872页。
    7杨任之撰:《华阳国志·蜀志·典故词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405页。
    8【南朝宋】鲍照撰,钱仲联注:《鲍参军集注·拟行路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2页。
    9【唐】杜甫撰,王士菁注:《杜诗今注·杜鹃》,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第596页。
    10《翁山诗外·自白下至檇李与诸子约游山阴》卷六,第337页。
    1《翁山诗外·伏波射潮歌》卷四,第182页。
    2《翁山诗外·咏史》卷八,第553页。
    3《翁山诗外·真定道中》卷五,第265页。
    4《翁山诗外·挽王安生》卷五,第275页。
    5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载于《文学评论》,1989年,第5期。
    6【瑞士】C·G·荣格撰,卢晓晨译、宴玄校:《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第91页。
    7《翁山诗外·读陈胜传》卷六,第364页。
    8【汉】贾谊撰:《贾谊集·新书·过秦上事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1976年版,第1页。
    9《翁山诗外·花前》卷十五,第1221页。
    1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玉阶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3页。
    11【汉】曹操撰:《曹操集·短歌行》,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页。
    
    1《翁山诗外·民谣》卷十四,第1088页。
    2来可泓撰,《国语直解·周语上·内史过论神》卷一,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清】沈德潜编,李克和等校点:《清诗别裁集·钱谦益》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页。
    2【南宋】魏庆之著:《诗人玉屑》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第134页。
    3《翁山诗外·边上曲》卷十四,第1108页。
    4《翁山诗外·河干怅望》卷十五,第1188页。
    5《翁山诗外·秣陵春望有作》卷十六,第1250页。
    
    1《翁山诗外·木棉花歌》卷三,第142页。
    2《翁山诗外·送陆炼师》卷十六,第1246页。
    3《翁山诗外·哭华姜一百首》卷十五,第1226页。
    4《翁山诗外·汉口》卷六,第352页。
    5【南朝梁】沈约撰:《宋书·谢灵运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1《翁山诗外·折荷曲》卷十四,第1065页。
    2《翁山诗外·合欢词》卷十七,第1361页。
    3【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2页。
    4《翁山诗外·上都》卷十五,第1222页。
    5《翁山诗外·寄新安汪扶晨》卷十六,第1255页。
    6《翁山诗外·初春散儒堂作》卷七,第433页。
    7《翁山诗外·白发》卷七,第434页。
    8《翁山诗外·初秋有忆》卷十五,第1179页。
    9《翁山诗外·瓜洲问渡口号》卷十四,第1078页。
    1【英】克莱夫·贝尔著:《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2《翁山诗外·莺脰湖作》卷十四,第1077页。
    3《翁山诗外·东皋》卷十四,第1073页。
    4《翁山诗外·黄河舟中作》卷七,第443页。
    5《翁山诗外·浮湘》卷六,第348页。
    6《翁山诗外·同诸子探梅玄墓》卷七,第430页。
    7《翁山诗外·生日揽镜口占》卷十四,第1081页。
    1【德】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21页。
    2【清】袁枚著,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页。
    3《翁山诗外·连州舟中》卷八,第563页。
    4《翁山诗外·泷中》卷十五,第1155页。
    5《翁山诗外·过大梁作》卷一,第4页。
    6《翁山诗外·送洪氏兄弟读书黄山白龙潭》卷三,第132页。
    7《翁山诗外·绿珠》卷十六,第1256页。
    8《翁山诗外·采药》卷七,第517页。
    9【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页.
    1【英】克莱夫·贝尔撰:《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55~156页。
    2《翁山诗外·送人入京》卷十六,第1347页。
    3《翁山诗外·永安州道中作》卷十,第836页。
    4《翁山诗外·紫霄蜂》卷五,第224页。
    5《翁山诗外·陪陈使君游雁门山水》卷五,第246页。
    1《翁山诗外·紫霄蜂》卷五,第224页。
    2《翁山诗外·塞上曲》卷七,第448页。
    3《翁山诗外·波罗晓望》卷十,第818页。
    4《翁山诗外·泷中》卷十五,第1155页。
    5《翁山诗外·看剑作》卷十六,第1276页。
    6[美]库克撰,杜定宇译:《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1《翁山诗外·赠何给谏》卷七,第402页。
    2《翁山诗外·雪晴岳顶眺望》卷十,第814页。
    3《翁山诗外·邺城》卷七,第444页。
    4《翁山诗外·送汪生》卷五,第262页。
    5《翁山诗外·送人自楚之蜀》卷十一,第912页。
    6《翁山诗外·答祁七苞孙》卷十一,第928页。
    7《翁山诗外·李广》卷十一,第901页。
    1《翁山诗外·望回雁峰》卷五,第295页。
    2《翁山诗外·五老峰背观三叠泉》卷五,第297页
    3《翁山诗外·白门秋望》卷十,第815页。
    4《翁山诗外·河干怅望》卷十五,第1188页。
    5《翁山诗外·花田》卷十五,地1152页。
    6《翁山诗外·兰陔即事》卷六,第369页。
    1《翁山诗外·洞庭录别》卷十五,第1174页。
    2《翁山诗外·泷中》卷十五,第1155页。
    3《翁山诗外·洞庭录别》卷十五,第1174页。
    4《翁山诗外·柬赵子实》卷十五,第1166页。
    5《翁山诗外·春日曲》卷十四,第1074页。
    1《翁山诗外·陈丈种花歌》卷三,第122页。
    2《翁山诗外·细月歌》卷四,第192页。
    3《翁山诗外·石公种松歌》卷三,第132页。
    4《翁山诗外·西峰下窥水帘洞作》卷三,第117页。
    5《翁山诗外·题画兰册》卷十六,第1278页。
    1《翁山诗外·送何子》卷十五,第1156页。
    2《翁山诗外·柬赵子实》卷十五,第1166页。
    3《翁山诗外·梦衣行》卷十四,第1075页。
    4《翁山诗外·酌贪泉作和人》卷二,第70页。
    5《翁山诗外·过大梁作》卷一,第4页。
    6【英】雪莱撰,刘若端编,缪灵珠译:《为诗辩护·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7《翁山诗外·古诗为叶金吾寿》卷一,第20页。
    8《翁山诗外·短歌赠别陈子》卷三,第133页。
    1【唐】司空图撰,郭绍虞主编:《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3页.
    2《翁山诗外·边词》卷五,第239页。
    3《翁山诗外·过大梁作》卷一,第4页。
    4《翁山诗外·雪晴岳顶眺望》卷十,第814页。
    1《翁山诗外·罗浮杂咏》卷七,第473页。
    2《翁山诗外·咏怀》卷二,第86页。
    3《广东新语·潘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1【唐】司空图撰,郭绍虞主编:《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5页。
    2卓尔堪选辑:《明遗民诗》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5页。
    3谭献撰:《明诗录序》,舒芜,陈迩冬编《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57-358页。
    4【南朝梁】刘勰撰,陆侃如、牟世金注:《文心雕龙·时序》,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第325页。
    5《翁山诗外·题望京楼》卷十六,第1263页。
    6《翁山诗外·鲁连台》卷六,第328页。
    1【唐】司空图撰,郭绍虞主编:《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0页。
    2【清】朱庭珍撰:《筱园诗话》卷二,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6页。
    3《翁山诗外·彬江口》卷六,第346页。
    4《翁山诗外·望天坪》卷五,第299页。
    5《翁山诗外·溪上》卷十六,第1293页。
    1《翁山诗外·采药西宁承张大令使君命其侄孙豫表陪探燕子岩大峒龙井诸胜》卷二,第92页。
    1《翁山诗外·赠吴使君》卷七,第410页。
    2《翁山诗外·壬子春日弄雏轩作》卷五,第283页。
    3《翁山诗外·复上韶阳述怀呈使君》卷九,第782页。
    4《翁山诗外·西属费锡璜数枉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卷十六,第1351页。
    5《附录三·王源·道援堂集序》,第2128页。
    6《翁山诗外·西属费锡璜数枉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卷十六,第1351页。
    7《翁山诗外·赠楚客》卷五,第256页。
    8《附录三·陈伯陶·屈大均》,第2099页。
    9《附录二·方文·题屈翁山诗集》,第2037页。
    10《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11《附录三·周炳曾·翁山诗略序》,第2126页。
    12《翁山文钞·二史草堂记》卷二,第320页。
    1《翁山文外·聂子诗卷题辞》卷十,第186页。
    2《翁山诗外·奉酬高廷评谡苑》卷八,第651页。
    3《翁山诗外·还故山作》卷二,第67页。
    4《翁山文钞·三闾书院唱和集序》卷一,第282页。
    5《翁山文钞·三闾书院唱和集序》卷一,第282页。
    6《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1《翁山佚文·粤游草序》,第436页。
    2《翁山佚文·张桐君诗集序》,第431页。
    3《翁山文外·张子诗集序》卷二,第65页。
    4《翁山诗外·蔡玑先观行堂成有赋》卷一,第36页。
    5《翁山文外卷二·诗义序》,第37页。
    6《翁山文外·西屈族祖姑韩安人遗诗序》卷二,第82页。
    7《翁山文外·黎太仆集序》卷二,第54页。
    8《翁山文钞·麦薇集序》卷一,第280页。
    1《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2《翁山文外·学文堂集序》卷二,第55页。
    3《翁山文外·无题百咏序》卷二,第71页。
    4《翁山文外·于子诗集序》卷二,第70页。
    5《翁山佚文·梁无闷诗集序》,第440页。
    1《翁山文外·无闷堂文集序》卷二,第68页。
    2《翁山诗外·送丁使君之官南赣》卷一,第32页。
    3《翁山诗外·答赠程虞三》卷九,第707页。
    4《翁山诗外·焚香作》卷十,第873页。
    5《翁山文外·自序》,第1页。
    6《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1页。
    7《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1页。
    1《翁山文外·岭南诗纪序》卷二,第57页。
    2《翁山文外·黄太史文集序》卷二,第56页。
    3《翁山文外·见堂诗草序》卷二,第79页。
    4《翁山文外·哀陈恭人诗序》卷二,第73页。
    5《翁山文外·晋葊诗集引卷十三》,第226页。
    1《翁山文外·桂林纪游诗引》卷十三,第227页。
    2《翁山文外·聂子诗卷题辞》卷十,第186页。
    3《翁山佚文·离六堂诗集序》,第439页。
    4《翁山文钞·二史草堂记》卷二,第320页。
    1《翁山诗外·咏古》卷二,第44-46页。
    2《翁山文外·诗义序》卷二,第37页。
    3《翁山文钞·东莞诗集序》卷一,第279页。
    4《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1页。
    5《广东新语·诗语·诗始杨孚》卷十二,第345页。
    6《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1页。
    1《翁山佚文·梁无闷诗集序》,第440页。
    2《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3《翁山文钞·东莞诗集序》卷一,第279页。
    4《翁山文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5《翁山文外·红螺词序》卷二,第81页。
    6《翁山诗外·读白堂词选作》卷八,第542页。
    7《翁山文外·黎太仆集序》卷二,第54页。
    1《翁山文外·岭南诗纪序》卷二,第57页。
    2《翁山文外·学文堂集序》卷二,第55页。
    3《翁山文外·锦石山樵诗集序》卷二,第64页。
    4《翁山文钞·三闾书院唱和集序》卷一,第282页。
    5《翁山诗外·朱人远曾经屈沱,作歌。屈沱者,三闾大夫所居,楚人谓江之别流为沱云》卷八,第561页。
    6《翁山文外·闾史自序》卷二,第46页。
    
    
    1《翁山文外·西屈族祖姑韩安人遗诗序》卷二,第82页。
    2《翁山文外·于子诗集序》卷二,第70页。
    3《翁山佚文·张桐君诗集序》,第431页。
    1《翁山诗外·题梅村集》卷八,第543页。
    2《翁山文外·书淮海诗后》卷九,第168页。
    3《翁山文外·粤游杂咏序》卷二,第79页。
    4《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5《翁山诗外·长儿明洪十八岁生日,口占示之》卷十六,第1349-1350页。
    6《翁山诗外·奉酬高廷评谡苑》卷八,第651页。
    1《翁山诗外·赠张十二》卷七,第410页。
    2《翁山佚文·张桐君诗集序》,第431页。
    3《翁山佚文·离六堂诗集序》,第439页。
    4《翁山文外·书绿树篇后》卷九,第168页。
    5《翁山文外·咏物诗引》卷十三,第227页。
    6《翁山诗外·赠某大司马》卷五,第272页。
    7《翁山诗外·赠颜君》卷一,第31页。
    
    1《翁山文钞·怡怡堂诗韵序》卷一,第278页。
    2《翁山诗外·正月既望太仓王虹友兄弟招同诸子集善学斋中有赋》卷一,第32页。
    3《翁山诗外·赠王给事》卷二,第95页。
    1《翁山诗外·答于鼎》卷八,第555页。
    2《翁山诗外·余子生日赠之》卷六,第389页。
    3《翁山佚文·粤游草序》,第436页。
    4《翁山文外·无题百咏序》卷二,第71页。
    5《翁山佚文·与石濂书》,第483页。
    6《翁山诗外·寄纪伯紫》卷六,第387页。
    7《翁山诗外·赠大毛子》卷二,第83页。
    8《翁山文外·张子诗集序》卷二,第85页。
    1《翁山文外·王蒲衣诗集序》卷二,第62页。
    2《翁山文外·锦石山樵诗集序》卷二,第64页。
    3《翁山文钞·滋阳郭君诗集序》卷一,第281页。
    4《翁山佚文·梁无闷诗集序》,第440页。
    5《翁山文外·红螺词序》卷二,第81页。
    6《翁山文外·岭南游稿序》卷二,第76页。
    7《翁山诗外·读徐扶令和阮咏怀诗有作》卷十,第822页。
    8《翁山文外·赠黄参军》卷八,第638页。
    9《翁山诗外·杜曲谒杜子美先生祠》卷十,第814页。
    10《翁山文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11《翁山文外·关中王子诗集序》卷二,第62页。
    12《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13《翁山文外·孟屈二子论》卷四,第120页。
    14《翁山诗外·赋得摇落深知宋玉悲》卷十一,第987页。
    15《翁山诗外·维帝篇并序》卷二,第40页。
    16《翁山诗外·赠张文谷孝廉》卷二,第81页。
    17《翁山文外·焚悼俪集古文》卷十三,第220页。
    18《翁山文外·于子诗集序》卷二,第70页。
    1《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2《翁山文外·粤游杂咏序》卷二,第79页。
    3《翁山文外·六莹堂诗集序》卷二,第61页。
    4《翁山诗外·寄汪扶晨》卷三,第133页。
    5《翁山文外·岭南游稿序》卷二,第76页。
    6《翁山诗外·寿江节母》卷一,第37页。
    1《翁山诗外·蔡玑先观行堂成有赋》卷一,第36页。
    2《翁山诗外·过黄俞邰藏书楼作》卷三,第130页。
    3《翁山诗外·玉女峰观洗头盆作》卷四,第167页。
    4《翁山诗外·赠别查韬荒》卷六,第361页。
    5《翁山文外·诗义序》卷二,第37页。
    6《翁山文外·黎太仆集序》卷二,第54页。
    7《翁山文外·清风集序》卷二,第60页。
    8《翁山文外·西屈族祖姑韩安人遗诗序》卷二,第82页。
    1《翁山文钞·麦薇集序》卷一,第280页。
    2《翁山文钞·三闾书院唱和集序》卷一,第282页。
    3《翁山文钞·童子雅歌序》卷一,第272页。
    4《翁山文外·书淮海诗后》卷九,第168页。
    5《翁山文外·清风集序》卷二,第60页。
    6《翁山诗外·赠王给事》卷二,第95页。
    7《翁山诗外·赠颜君》卷一,第31页。
    8《翁山诗外·浮湘作》卷十,第826页。
    1《翁山文外·清风集序》卷二,第60页。
    2《翁山诗外·送王立安还宝坻》卷二,第107-108页。
    3《翁山诗外·读李耕客龚天石新词作》卷三,第129页。
    4《翁山诗外·临邛行》卷三,第156页。
    5《翁山佚文·粤游草序》,第436页。
    6《翁山文外·书淮海诗后》卷九,第168页。
    7【清】沈德潜编,李克和等校点:《清诗别裁集·屈绍隆》卷八,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21页。
    8《翁山文外·关中王子诗集序》卷二,第62页。
    1【清】沈德潜编:《古诗源·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1页。
    2《翁山文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3【清】沈德潜编:《古诗源·序》,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第1页。
    4《翁山文外·无题百咏序》卷二,第71-72页。
    5【清】袁枚撰,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答蕺园论诗书》卷三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802-1803页。
    6《翁山诗外·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9页。
    7《附录三·李景新·屈大均传》,第2111页。
    8《翁山诗外·西蜀费锡璜数枉书来,自称私淑弟子,赋以答之》卷十六,第1351页。
    1《附录二·费锡璜·屈翁山先生以四诗寄我,论诗大旨与鄙意符合,先生殁后乃见其诗于集中,作此寄吊》,第2097页。
    2龚自珍撰:《龚自珍全集·夜读番禺集书其尾》第九辑,转引自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2页。
    3黄遵宪撰,钟叔河辑校:《日本杂事诗广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4《翁山文外·粤游杂咏序》卷二,第80页。
    5郭绍虞、钱仲联、王遽常编:《万首论诗绝句·送黄公度再游欧西绝句十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51页。
    6邓之诚编:《清诗纪事初编·屈大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第292页。
    1《翁山文外·自字泠君说》卷五,第127页。
    2《翁山文外·三闾大夫祠碑》卷三,第329页。
    3《翁山诗外·答张桐君见题三闾书院之作》卷十一,第919页。
    4萧兵译注:《楚辞全译·离骚》,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5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哀郢》,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6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悲回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1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惜往日》,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2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思美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8页。
    3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抽思》,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4页。
    4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少司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5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湘夫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6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少司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7【南宋】朱熹注:《周易本义·坤》,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年第2版,第62页。
    8《翁山诗外·屡得友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9页。
    9《翁山诗外·梅花叹》卷三,第158页。
    10《翁山诗外·荔枝》卷十五,第1217。
    11《翁山诗外·忆汉月·瓶中桃花》卷十八,第1392页。
    12《翁山诗外·浮湘》卷六,第348页。
    1《翁山诗外·秋水》卷十五,第1167页。
    2《翁山诗外·古丈夫洞草堂歌并序》卷四,第168页。
    3《翁山诗外·初秋有忆》卷十五,第1179页。
    4《翁山诗外·青溪》卷十五,第1225页。
    5《翁山诗外·戴家二姬》卷十四,第1116页。
    6《翁山诗外·舞草》卷十六,第1335页。
    7《翁山诗外·奈何帝歌有序》卷三,第124页。
    8《翁山诗外·翠羽》卷十五,第1225页。
    9《翁山诗外·扶竹》卷十五,第1223页。
    10《翁山诗外·木棉》卷七,第476页。
    1《翁山诗外·怀仙曲》卷十,第869页。
    2《翁山诗外·赠友》卷二,第76页。
    3《翁山诗外·别王二丈予安》卷二,第66页。
    4《翁山诗外·春日曲》卷十四,第1074页。
    5《翁山诗外·拂霓裳·从西宁使君岂白鹇》卷十九,第1455页。
    6《翁山诗外·某明府纳姬金陵索赠》卷十六,第1266页。
    7萧兵译注:《楚辞全译·离骚》,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8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湘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9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湘夫人》,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10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少司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11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惜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涉江》,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2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山鬼》,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3《翁山诗外·画兰行》卷三,第153页。
    4《翁山诗外·兰》卷十四,第1110页。
    5《翁山诗外·写兰》卷十四,第1101页。
    6《翁山诗外·庞祖如以张乔美人画兰见赠诗以答之》卷九,第684页。
    7《翁山诗外·风兰》卷十四,第1120页。
    8《翁山诗外·兰草》卷十四,第1118页。
    1《翁山诗外·画兰行》卷三,第153页。
    2《翁山诗外·兰》卷十六,第1281页。
    3《翁山诗外·紫兰》卷十一,第942页。
    4《翁山诗外·翡翠兰》卷十四,第1133页。
    5《翁山诗外·白华园作》卷十四,第1112页。
    6《翁山诗外·题李子弄瀑采兰图》卷九,第753页。
    7《翁山诗外·过尹氏木兰堂咏木兰》卷十,第880页。
    8《翁山诗·兰》外卷十六,第1303。
    9《翁山诗外·莱圃杂咏》卷十四,第1120页。
    10《翁山诗外·风兰》卷十八,第600页。
    11《翁山诗外·松上兰》卷二,第98页。
    
    1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页。
    2萧兵译注:《楚辞全译·离骚》,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1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云中君》,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2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歌·大司命》,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涉江》,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
    4萧兵译注:《楚辞全译·九章·悲回风》,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4页。
    5萧兵译注:《楚辞全译·远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6《翁山诗外·题陆天浥泰山图》卷三,第128页。
    1《翁山诗外·短歌赠别陈子》卷三,第133页。
    2《翁山诗外·仙人》卷三,第137页。
    3《翁山诗外·读杖人师武夷山遗草因怀武夷虎啸洞诸胜》卷三,第137页。
    4《翁山诗外·会稽春暮酬南海陈五给谏怀子塞上之作兼寄西樵道士薛二》卷三,第142页。
    5《翁山诗外·赋为王紫诠使君寿兼送迁任川南》卷四,第212页。
    6【唐】白居易撰,王汝弼选注:《白居易选集·与元九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7页。
    7【宋】苏东坡撰,清王文诰注,唐云志点校:《苏东坡全集·书学太白诗》第六十七卷,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1页。
    8【清】赵翼撰,霍松林、胡主佑校点:《瓯北诗话·李青莲诗》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3页。
    1【清】沈德潜编,李克和等校点:《清诗别裁集·屈绍隆》卷八,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221页。
    2《翁山诗外·采石题太白祠》卷十,第832页。
    3《翁山文外·粤游杂咏序》卷二,第79页。
    4《翁山诗外·席上赠叶仙》卷十六,第1317页。
    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朗月行》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59页。
    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初月》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405页。
    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挂席江上待月有怀》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8页。
    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子夜吴歌》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1页。
    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送杨山人才归嵩山》卷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29页。
    10《翁山诗外·示姬人》卷十一,第991页。
    11《翁山诗外·别阮亭》卷五,第280页。
    12《翁山诗外·登任公子钓台作》卷八,第595页。
    13《翁山诗外·早梅》卷七,第467页。
    14《翁山诗外·渔曲》卷十四,第1115页。
    1《翁山诗外·送诸骏男之蜀》卷十五,第1194页。
    2《翁山诗外·七夕》卷六,第392页。
    3《翁山诗外·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卷九,第777页。
    4《翁山诗外·未夕》卷七,第417页。
    5《翁山诗外·昭江夜行作》卷六,第358页。
    6《翁山诗外·浮湘》卷六,第348页。
    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秋浦歌》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7页。
    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9页。
    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王昭君》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35页。
    1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塞下曲其五》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87页。
    11【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忆秦娥》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22页。
    12【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悲歌行》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4页。
    13【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峨眉山月歌》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1页。
    14【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书情赠蔡舍人雄》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18页。
    1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
    610页。
    1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送杨山人归天台》卷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68页。
    1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送储邕之武昌》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69页。
    1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卷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2页。
    1《翁山诗外·柬赵子实》卷十五,第1166页。
    2《翁山诗外·夜上漓江作》卷二,第52页。
    3《翁山诗外·寄沈阳剩禅师》卷七,第449页。
    4《翁山诗外·读吴汉槎秋笳集有作》卷七,第516页。
    5《翁山诗外·溪亭怀亡友韩石耕》卷七,第435页。
    6《翁山诗外·秋日闲居之作》卷七,第486页。
    7《翁山诗外·赠别楚客》卷五,第270页。
    8《翁山诗外·钱烈女哀词》卷五,第314页。
    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宿白鹭洲寄杨江宁》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68页。
    1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3页。
    11《翁山诗外·述婚》卷五,第249页。
    12《翁山诗外·题龚柴丈山房》卷八,第591页。
    13《翁山诗外·梅市别祁四丈季超》卷二,第66页。
    14【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月下独酌》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62页。
    1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秋浦歌》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2页。
    1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游秋浦白笴陂》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8页。
    1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20页。
    18《翁山诗外·送梁药亭北上》卷二,第52页。
    19《翁山诗外·有鸟篇送妹》卷二,第85页。
    20《翁山诗外·咏怀》卷一,第4页。
    21《翁山诗外·赠朱士稚》卷一,第6页。
    1《翁山诗外·出永平作》卷二,第59页。
    2《翁山诗外·赠山阴祁七》卷二,第63页。
    3《翁山诗外·拟渡三岔河有寄》卷二,第60页。
    4【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关山月》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9页。
    5《翁山诗外·不寐》卷九,第733页。
    6《翁山诗外·哭华姜》卷十五,第1229页。
    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6页。
    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玉阶怨》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93页。
    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蜀道难》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64页。
    1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把酒问月》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1页。
    11《翁山诗外·别田约生》卷六,第324页。
    12《翁山诗外·吊淮阴侯》卷六,第384页。
    13《翁山诗外·边词》卷五,第238页。
    14《翁山诗外·赠别徐子卿》卷八,第634页。
    1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望月有怀》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4页。
    1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赠黄山胡公求白鹇》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34页。
    1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过汪氏别业》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67页。
    1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秋思》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49页。
    1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赠孟浩然》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61页。
    20【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赠汉阳辅录事》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82页。
    21《翁山诗外·入秋乡作》卷七,第507页。
    22《翁山诗外·不寐》卷九,第733页。
    1《翁山诗外·灵谷探梅》卷五,第226页。
    2《翁山诗外·洞庭曲》卷八,第588页。
    3【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把酒问月》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1页。
    4【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6页。
    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61页。
    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卷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61页。
    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山独酌寄韦六》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71页。
    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54页。
    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游秋浦白笴陂》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48页。
    10《翁山诗外·送徐道冲》卷七,第506页。
    11《翁山诗外·虎丘中秋夕》卷十五,第1175页。
    12《翁山诗外·梦马歌》卷四,第174页。
    13《翁山诗外·送张超然还虞山》卷二,第100页。
    14《翁山诗外·尸上人将出渝关赠之》卷七,第449页。
    15《翁山诗外·登秦望山寄酬庐山无可大师》卷四,第176页。
    16《翁山诗外·赋得捣药兔长生》卷十三,第1052页。
    17《翁山诗外·古意》卷十四,第1056页。
    18《翁山诗外·镜湖曲》卷十四,第1074页。
    19《翁山诗外·题徐太史枫江渔父图》卷八,第626页。
    20《翁山诗外·赠兖州朱十四》卷五,第290页。
    21【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秋浦歌》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23页。
    1【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鹦鹉洲》卷二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92页。
    2【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3页。
    3《翁山诗外·大雪西峰作》卷五,第245页。
    4《翁山诗外·再送天生携家自代返秦》卷五,第253页。
    5《翁山诗外·河套》卷五,第276页。
    6《翁山诗外·边夜》卷五,第251页。
    7《翁山诗外·燕中春日作》卷七,第440页。
    8《翁山诗外·慰刘六茹病》卷五,第270页。
    9《翁山诗外·望黄布诸村》卷十一,第918页。
    10《翁山诗外·烹茶》卷十一,第924页。
    11《翁山诗外·梅花》卷六,第399页。
    12《翁山诗外·端州道中》卷七,第406页。
    13《翁山诗外·怀梅上人》卷七,第442页。
    14《翁山诗外·张桐尹饷我杭州宫扇,赋此答之》卷八,第653页。
    1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页。
    1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风行》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5页。
    1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秦女卷衣》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0页。
    18【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长歌行》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8页。
    19【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江上吟》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74页。
    20《翁山诗外·咏怀》卷一,第2页。
    21《翁山诗外·过涿州作》卷一,第4页。
    22《翁山诗外·燕市篇》卷一,第5页。
    23《翁山诗外·大同感叹》卷一,第6页。
    24《翁山诗外·赠友》卷一,第10页。
    1《翁山诗外·冲虚观》卷一,第15页。
    2《翁山诗外·古诗为叶金吾寿》卷一,第20页。
    3【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大鹏赋》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页。
    4【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上李邕》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12页。
    5【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古风》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9页。
    6【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送戴十五归衡岳序》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5页。
    7【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赠宣城赵太守悦》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616页。
    8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1《翁山诗外·答陆冰修》卷六,第332页。
    2《翁山诗外·维帝篇》卷二,第40页。
    3《翁山诗外·放歌别戴十一》卷三,第146页。
    4《翁山诗外·咏怀》卷二,第58页。
    5《翁山诗外·春日怀故园作》卷七,第452页。
    6《翁山诗外·与诸兄弟饮射作》卷二,第74页。
    7《翁山诗外·答钟广汉》卷六,第332页。
    8《翁山诗外·喜鲍子韶来粤》卷八,第636页。
    9《翁山诗外·赠朱士稚》卷一,第6页。
    10《翁山诗外·九日舟经清远峡登高有作》卷十,第878页。
    11《翁山诗外·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卷十一,第1017页。
    12《翁山诗外·三黄鹄堂操有序》卷十七,第1370页。
    13《翁山诗外·为九十有一岁黎门陈节母寿》卷十一,第996页。
    1《翁山诗外·孤竹吟》卷一,第4页。
    2《翁山诗外·答蓝公漪》卷七,第435页。
    3《翁山诗外·乌孙公主》卷十五,第1178页。
    4《翁山文外·书淮海诗后》卷九,第168页。
    5《翁山文外·荆山诗集序》卷二,第66页。
    6《翁山文钞·二史草堂记》卷二,第320页。
    7【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壮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38页。
    8【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又观打鱼》,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20页。
    9【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凤凰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91页。
    1【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朱凤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038页。
    2《翁山诗外·临邛行》卷三,第156页。
    3《翁山诗外·南歌子》卷十八,第1411页。
    4《翁山诗外·维帝篇》卷二,第40页。
    5《翁山诗外·拟渡三岔河有寄》卷二,第60页。
    6《翁山诗外·送朱十》卷二,第63页。
    7《翁山诗外·猛虎篇》卷二,第82页。
    8《翁山诗外·赠友》卷一,第11页。
    9《翁山诗外·梧树》卷十四,第1091页。
    10《翁山诗外·陈恭人挽诗》卷一,第25页。
    11《翁山诗外·汪氏霜烈篇》卷一,第29页。
    12《翁山诗外·送李子兰》卷一,第28页。
    13《翁山诗外·赠友侄林赤儿》卷八,第555页。
    14《翁山诗外·五色鹦鹉》卷十,第885页。
    15《翁山诗外·荷叶杯》卷十八,第1397页。
    16《翁山诗外·辛亥中秋夕作》卷三,第120页。
    17《翁山诗外·晴川阁作》卷十,第821页。
    18《翁山诗外·咏金陵曲中遗事》卷十六,第1324页。
    19《翁山诗外·赠香东有序》卷十一,第962页。
    20《翁山诗外·寄吴绮园》卷九,第715页。
    1【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房兵曹胡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8页。
    2【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遣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5页。
    3【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归雁》,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34页。
    4【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病橘》,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53页。
    5【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病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1页。
    6【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孤雁》,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30页。
    7【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促织》,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1页。
    8【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萤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2页。
    9【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铜瓶》,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24页。
    1【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蒹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2页。
    2【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废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16页。
    3《翁山诗外·鲁连台》卷六,第328页。
    4《翁山诗外·春望》卷十六,第1291页。
    5《翁山诗外·闻雁》卷八,第646页。
    6《翁山诗外·别蒲城王子》卷五,第266页。
    7《翁山诗外·送人还秣陵》卷十一,第967页。
    8《翁山诗外·自中宿上韶阳道中有作》卷十一,第1018页。
    9《翁山诗外·雨声》卷十一,第1010页。
    10《翁山诗外·边上曲》卷十四,第1108页。
    11《翁山诗外·空山》卷九,第728页。
    12《翁山诗外·送陶子北征》卷九,第745页。
    13《翁山诗外·郏县道中》卷五,第307页。
    14《翁山诗外·送姜克犹归山阴》卷十一,第979页。
    15【清】叶燮撰:《原诗》卷一,转引自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三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40页。
    1【清】朱庭珍撰:《筱园诗话》卷二,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6页。
    2【宋】苏东坡撰,清王文诰注,唐云志点校:《苏东坡全集·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第七十卷,珠海:珠海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8页。
    3【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98页。
    4【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送从弟蕃游淮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50页。
    5【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其二》,1961年版,第63页。
    6【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登裴迪秀才小台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5页。
    7【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送李太守赴上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26页。
    8【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早秋山中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87页。
    9【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晦日游大理韦卿城南别业·其四》,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4页。
    10【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登楼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页。
    11【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7页。
    12【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与苏卢二员外期游方丈寺而苏不至因有是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0页。
    13【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酬贺四赠葛巾之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1页。
    14【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过福禅师兰若》,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7页。
    15【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酬张少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0页。
    1【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蓝田山石门精舍》,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3页。
    2【清】王士禛撰:《池北偶谈·粤诗》(上)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0页。
    3《翁山诗外·摄山秋夕作》卷五,第235页。
    4《翁山诗外·喜姜汝皋自越州至》卷七,第462页。
    5《翁山诗外·答王六惠葛巾》卷五,第267页。
    6《翁山诗外·将从潞河南还赋别刘吏部》卷五,第277页。
    7《翁山诗外·答定上人》卷五,第289页。
    8《翁山诗外·题戴务旃水田图》卷五,第290页。
    9《翁山诗外·过梅村作》卷七,第430页。
    10《翁山诗外·奉陪富平程相音历穗石洞诃林出西郊作》卷九,第706页。
    11《翁山诗外·张二丈为予画支公养马图》卷五,第269页。
    12《翁山诗外·寄何子》卷五,第278页。
    13《翁山诗外·怀梅上人》卷七,第442页。
    14《翁山诗外·沙亭作》卷七,第422页。
    15《翁山诗外·自题易叶轩》卷十五,第1194页。
    16《翁山诗外·林下》卷十四,第1151页。
    17【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问寇校书双溪》,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1【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终南别业》,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5页。
    2【清】俞陛云撰:《诗境浅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4年版,第9页。
    3【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归辋川作》,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23页。
    4【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华岳》,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8页。
    5【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韦侍郎山居》,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6页。
    6【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4页。
    7【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送别》,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8页。
    8【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答裴迪》,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9页。
    9《翁山诗外·怀同岑》卷五,第280页。
    10《翁山诗外·西樵作》卷七,第426页。
    11《翁山诗外·秋夕与琴客作》卷八,第639页。
    12《翁山诗外·焦光洞》卷十四,第1127页。
    13《翁山诗外·赠安远水驿汪丞》卷八,第553页。
    14《翁山诗外·白华园作》卷十四,第1112页。
    15《翁山诗外·舟中鸣琴与客作》卷十六,第1262页。
    16《翁山诗外·送高廷评》卷七,第481页。
    17《翁山诗外·送真公还星岩精舍》卷七,第491页。
    18《翁山诗外·度腊岭》卷五,第292页。
    1《翁山诗外·咏李陵》卷十六,第1333页。
    2《翁山诗外·广州北郊作》卷十六,第1334页。
    3《翁山诗外·答李孔德》卷五,第263页。
    4《翁山诗外·重寄姚石埭》卷五,第288页。
    5《翁山诗外·日食》卷五,第268页。
    6《翁山诗外·河套》卷五,第276页。
    7《翁山诗外·送陈氏兄弟还清苑》卷五,第278页。
    8《翁山诗外·渡江》卷五,第305页。
    9《翁山诗外·送人之延绥》卷十一,第986页。
    10《翁山诗外·寄华阴王山史》卷十一,第977页。
    
    1《翁山文外·长乐台遗址记》卷一,第31页。
    2《翁山文外·赠某巡简序》卷二,第87页。
    1《翁山文钞·高大令文集序》卷一,第285页。
    2《翁山文钞·先圣庙林记》卷二,第295页。
    3《翁山文钞·唐晋王祠记》卷二,第301页。
    4《翁山文钞·赠梁学博序》卷一,第289页。
    
    1《翁山文外·书杜甫咏怀古迹诗后》卷九,第163页
    2《翁山文外·书孝献皇帝纪后》卷九,第161页。
    3《翁山文外·书宋武帝本纪后》卷九,第162页。
    4《翁山文外·自代东入京记》卷一,第17页。
    5《翁山文外·自代北入京记》卷一,第20页。
    6《翁山文外·训练辑要序》卷二,第75页。
    
    1《翁山文钞·登华记》卷二,第304页。
    2《翁山文外·自代北入京记》卷一,第20页。
    3《翁山佚文·穫记》,第428页。
    4《翁山佚文·场记》,第429页。
    1《翁山文外·老子注序》卷二,第38页。
    2《翁山文钞·评孟子序》卷一,第274页。
    3《翁山文外·孟屈二子论》卷四,第120页。
    4《翁山文外·参同契证易解序》卷二,第39页。
    5《翁山佚文·空隐老人华严宝镜跋》,第475页。
    1《翁山文外·老子注序》卷二,第38页。
    2《翁山文钞·评孟子序》卷一,第274页。
    3《翁山文外·孟屈二子论》卷四,第120页。
    4《翁山文外·参同契证易解序》卷二,第39页。
    5《翁山佚文·空隐老人华严宝镜跋》,第475页。
    
    1《翁山文外·过易庵赠庞祖如序》卷二,第86页。
    2《翁山文外·春秋说》卷五,第122页。
    3《翁山文外·诗义序》卷二,第37页。
    1《翁山文外·陈文恭集序》卷二,第48页。
    2《翁山文外·关中王子诗集序》卷二,第62页。
    3《翁山文外·锦石山樵诗集序》卷二,第64页。
    4《翁山文钞·滋阳郭君诗集序》卷二,第281页。
    5《翁山文外·字说序》卷二,第40页。
    6《翁山文外·广东文选自序》卷二,第41页。
    1《翁山文外·易叶轩记》卷一,第33页。
    2《翁山文外·历代嘉言序》卷二,第74页。
    3《翁山文外·书朱子所补致知传后》卷九,第196页。
    4《翁山文钞·送张超然浮海往日本序》卷一,第290页。
    5《翁山佚文·南来志序》,第437页。
    6《翁山文外·书王君画像卷末》卷九,第165页。
    7《翁山文外·书李淑人行状后》卷九,第169页。
    1《翁山文外·怀沙亭铭》卷十一,第189页。2《翁山文外·灵渠铭有序》卷十一,第190页。3《翁山文外·于夫人诗序》卷二,第84页。4《翁山文钞·孔子姓孔说》卷七,第385页。5《翁山文钞·季路称季说》卷七,第388页
    1《翁山文外·孝陵恭谒记》卷一,第1页
    2《翁山文外·卧蓼轩记》卷一,第36页。
    3《翁山文钞·御琴记》卷二,第300页。
    4《翁山文外·自代北入京记》卷二,第20页。
    5《翁山文钞·屈沱记》卷二,第312页。
    6《翁山文外·与孙无言》卷十五,第243页。
    7《翁山文外·书圣慈天庆宫记后》卷九,第163页。
    1《翁山文钞·先夫人祔葬记》卷二,第314页。
    2《翁山文外·哀华姜诗百首跋》卷九,第173页。
    3《翁山文外·辛亥人日祭王华姜文》卷十三,第218页。
    4《翁山文外·葬华姜文》卷十三,第219页。
    5《翁山文外·以荔枝荐华姜文》卷十三,第221页。
    1《翁山文钞·亡妾梁氏圹志铭》卷五,第376页。
    2《翁山佚文·屈门四硕人墓志铭》,第474页。
    3《翁山文外·哭稚女阿雁文》卷十三,第222页。
    4《翁山文外·哭从弟孚士文》卷十三,第217页。
    1《翁山文外·复汪扶晨书》卷十五,第244页。
    2《翁山文钞·书张子将游日本册》卷八,第399页。
    3《翁山文外·仲兄铁井先生墓表》卷七,第142页。
    4《翁山文钞·王础尘衣冠冢志铭》卷五,第371页。
    5《翁山文外·黎太仆集序》卷二,第54页。
    6《翁山文钞·粤谢翱先生墓表》卷六,第378页。
    1《翁山文外·长发乞人赞有序》卷十二,第208页。
    2《翁山文外·明死事都督同知羽公墓碑》卷六,第134页。
    3《翁山文外·有明处士孺朗施君墓志铭》卷八,第146页。
    4《翁山文钞·水仙亭碑》卷三,第333页。
    5《翁山文钞·大别山禹庙碑》卷三,第322页。
    6《翁山文外·七人之堂记》卷一,第32页。
    7《翁山文外·古丈夫洞草堂记》卷一,第34页。
    8《翁山文外·庞韶台先生集序》卷二,第51页。
    9《翁山文外·周秋驾六十寿序》卷二,第92页。
    10《翁山文外·林处士七十寿序》卷二,第94页。
    11《翁山文外·送司法参军黄侯序》卷二,第96页。
    1《翁山佚文·药王庙碑》,第473页。
    2《翁山文外·重修翁源县学碑代》卷六,第132页。
    3《翁山文外·三都义学碑记代》卷六,第133页。
    4《翁山文钞·惠州府儒学先师庙碑代》卷三,第324页。
    5《翁山文钞·述圣新祠颂》卷十,第411页。
    6《翁山佚文·孔子世家赞》,第479页。
    1《翁山文钞·书朱母沈孺人墓志后》卷八,第397页。
    2《翁山文外·诰封定远将军王君行状》卷三,第110页。
    3《翁山文外·马氏义垄碑》卷六,第135页。
    4《翁山文外·王氏夫人墓志铭》卷八,第149页。
    5《翁山文钞·林义士墓志铭》卷五,第368页。
    6《翁山文钞·钟广汉墓志铭》卷五,第369页。
    7《翁山文钞·孝子死于贼者传》卷四,第347页。
    8《翁山文钞·割股五孝子传》卷四,第351页。
    1《翁山文钞·救火三孝子传》卷四,第352页。
    2《翁山文钞·报仇五孝子传》卷四,第345页。
    3《翁山文钞·侯王庙碑》卷三,第335页。
    4《翁山文钞·大庙峡虞夫人碑》卷三,第337页。
    5《翁山文外·女官传》卷三,第105页。
    6《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4页。
    7《翁山文钞·孔氏四忠节传》卷四,第344页。
    8《翁山文钞·孝女毕氏墓志铭》卷五,第374页。
    9《翁山文钞·薛孺人丁氏墓志铭》卷五,第375页。
    10《翁山文钞·和州王氏五烈妇传》卷四,第359页。
    1《翁山文外·书林节妇事》卷十,第185页。
    2《翁山文外·白华园辞》卷十,第187页。
    3《翁山文钞·未嫁殉夫烈女传》卷四,第362页。
    4《翁山文钞·长山烈妇墓志铭》卷五,第372页。
    5《翁山文钞·孝陈传》卷四,第366页。
    6《翁山文外·游白仁岩记》卷一,第29页。
    7《翁山文钞·登华记》卷二,第304页。
    1《翁山文钞·浮湘记》卷二,第311页。
    2《翁山文钞·橘香庵记》卷二,第321记。
    3《翁山文外·死庵铭》卷十一,第191页。
    4《翁山文外·镜铭》卷十一,第193页。
    5《翁山文钞·虚止亭铭》卷十,第416页。
    6《翁山文外·屋漏铭》卷十一,第205页。
    7《翁山文外·书汪子画册》卷十,第184页。
    1《翁山佚文·花怪》,第490页。
    2《翁山文外·饮食须知序》卷二,第77页。
    3《翁山文钞·笺补食物本草序》卷一,第287页。
    4《翁山文外·易简单方集序》卷二,第78页。
    5《翁山文外·紫阳易墨说》卷五,第129页。
    6《翁山文外·一钱说》卷五,第129页。
    1《翁山佚文·琴说赠詹丈大生》,第470页。
    2《翁山文外·林叔吾名说》卷五,第124页。
    3《翁山文外·漏骨龙赞有序》卷十二,第212页。
    4《翁山文钞·落花生赞》卷十,第415页。
    5《翁山文钞·嘉鱼颂并序》卷十,第410页。
    1《翁山文外·先考澹足公处士四松阡表》卷七,第137页。
    2《翁山文外·锡眵传》卷三,第109页。
    3《翁山文外·诰封定远将军王君行状》卷三,第110页。
    4《翁山文外·胡烈妇墓表》卷七,第145页。
    5《翁山文钞·樊义士墓志铭》卷五,第368页。
    1《翁山佚文·顺德给事岩野陈公传》,第441页
    2《翁山文外·长发乞人赞有序》卷十二,第208页。
    3《翁山文外·八百里人赞有序》卷十二,第211页
    4《翁山文钞·唐晋王祠记》卷二,第301页。
    5《翁山文钞·黎太仆公画像记》卷二,第303页。
    1《翁山文外·吴端烈先生哀辞》卷十四,第332页。
    2《翁山文钞·孝子死于贼者传》卷四,第347页。
    3《翁山文钞·高士传》卷四,第353页。
    4《翁山文外·继室王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5页。
    5《翁山文外·继室黎氏孺人行略》卷三,第116页。
    1《翁山文钞·报仇五孝子传》卷四,第345页。
    2《翁山文外·辛亥人日祭王华姜文》卷十三,第218页。
    3《翁山文外·葬华姜文》卷十三,第219页。
    4《翁山文外·哭稚女阿雁文》卷十三,第222页
    1《翁山文外·死事先业师赠兵部尚书陈岩野先生哀辞》卷十四,第229页。
    
    1《翁山文钞·浮湘记》卷二,第311页。
    2《翁山文外·孟屈二子论》卷四,第120页。
    3《翁山文外·归儒说》卷五,第123页。
    1《翁山文外·为翁生更名说》卷五,第125页。
    2《翁山文外·得斋说》卷五,第126页。
    3《翁山文外·复友人问易外书》卷十五,第242页。
    1《翁山佚文·与石濂书》,第483页。
    
    1《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2《翁山文外·春秋说》卷五,第122页。
    1《翁山文外·读庄子》卷十,第177页。
    2《翁山佚文·花怪》,第490页。
    3《翁山文外·柏舟说示族中贞女贤姑》卷五,第128页。
    4《翁山文外·白华园辞》卷十,第187页。
    5《翁山文外·紫阳易墨说》卷五,第129页。
    6《翁山文外·题周子画像》卷十,第183页。
    7《翁山佚文·致知说》,第469页。
    
    1《翁山文外·无闷堂文集序》卷二,第68页。
    2《翁山文外·福州府烈女烈妇传序》卷二,第56页。
    3《翁山文钞·书王山史太极辩述后》卷八,第393页。
    4《翁山文外·书王君画像卷末》卷九,第165页。
    
    1《翁山文钞·钟广汉墓志铭》卷五,第369页。
    2《翁山文外·四殇冢志铭》卷八,第152页。
    3《翁山文外·幼女阿端圹志铭》卷八,第153页。
    1《翁山文外·咏物诗引》卷十三,第227页。
    2《翁山文外·晋葊诗集引》卷十三,第226页。
    3《翁山佚文·致知说》,第469页。
    4《翁山文外·华姜衣笄冢墓志铭》卷八,第150页。
    5《翁山文外·死庵铭》卷十一,第191页。
    6《翁山文钞·落花生赞》卷十,第415页。
    1《翁山文钞·排草赞》卷十,第416页。
    2《翁山文外·书汪子画册》卷十,第184页。
    3《翁山文钞·复汪栗亭书》卷九,第405页。
    4《翁山文钞·浮湘记》卷二,第311页。
    1郭沫若撰:《郭沫若全集·文学卷·论诗三札》第十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5页。
    2《翁山文外·孝陵恭谒记》卷一,第1页。
    3《翁山文钞·王础尘衣冠冢志铭》卷五,第371页。
    4【晋】挚虞撰:《文章流别论》,转引自郭绍虞、王文生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5《翁山文外·陋巷赋》卷十六,第255页。
    6《翁山文外·木瘿笔筒铭》卷十一,第203页。
    7《翁山文外·镜铭》卷十一,第204页。
    8《翁山文外·太极砚铭》卷十一,第201页。
    1《翁山文外·宗周游记》卷一,第1页。
    2《翁山佚文·复石濂书》,第485页。
    3《翁山文钞·屈沱记》卷二,第312页。
    
    
    1《翁山文外·七人之堂记》卷一,第32页。
    2《翁山文外·老子注序》卷二,第38页。
    3《翁山文钞·洪范皇极大义序》卷一,第271页。
    1《广东新语·潘序》,第1页。
    2《广东新语·自序》,第1页。
    3《广东新语·自序》,第1页。
    4《广东新语·潘序》,第1页。
    1【清】钮琇撰,南炳文、傅贵久点校:《觚腾·粤觚·著书三家》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页。
    2《广东新语·天语·雷风》卷一,第15页。
    3《广东新语·天语·日》卷一,第1页。
    
    1《广东新语·天语·日》卷一,第1页。
    2《广东新语·天语·风火》卷一,第28页。
    3《广东新语·天语·变风》卷一,第27页。
    4《广东新语·天语·雹》卷一,第27页。
    
    1《广东新语·天语·河汉》卷一,第26页。
    2《广东新语·天语·半虹》卷一,第26页。
    3《广东新语·天语·南越之星》卷一,第7页。
    4《广东新语·天语·星聚》卷一,第8页。
    
    1《广东新语·天语·星》卷一,第5页。
    2《广东新语·地语·地》卷二,第29页。
    3《广东新语·地语·南交》卷二,第30页。
    1《广东新语·地语·越裳》卷二,第30页。
    2《广东新语·地语·虎头门》卷二,第34页。
    3《广东新语·地语·澳门》卷二,第36页。
    4《广东新语·地语·河南》卷二,第42页。
    5《广东新语·地语·南交》卷二,第30页。
    6《广东新语·地语·三关》卷二,第32页。
    7《广东新语·地语·海门》卷二,第33页。
    8《广东新语·地语·陈村》卷二,第44页。
    1《广东新语·地语·雷州海岸》卷二,第50页。
    2《广东新语·地语·沙田》卷二,第51页。
    1《广东新语·木语·荔枝》卷二十五,第620页。
    2《广东新语·木语·龙眼》卷二十五,第625页。
    3《广东新语·木语·橄榄》卷二十五,第627页。
    4《广东新语·草语·蔗》卷二十七,第689页。
    5《广东新语·草语·瓜瓠》卷二十七,第705页。
    1《广东新语·鳞语·鱼》卷二十二,第552页。
    2《广东新语·鳞语·飞鱼》卷二十二,第568页。
    3《广东新语·介语·白蚬》卷二十三,第578页。
    4《广东新语·器语·锡铁器》卷十六,第458页。
    
    
    1《广东新语·草语·蔗》卷二十六,第689页。
    2《广东新语·宫语·濠畔朱楼》卷十七,第475页。
    3《广东新语·木语·龙眼》卷二十五,第625页。
    4《广东新语·草语·蔗》卷二十六,第689页。
    5《广东新语·食语·谷》卷十四,第371页。
    
    1《广东新语·事语·贪吏》卷九,第303页。
    2《广东新语·地语·迁海》卷二,第57页。
    1《广东新语·地语·沙田》卷二,第51页。
    2《广东新语·木语·橘柚》卷二十五,第632页。
    3《广东新语·香语·莞香》卷二十六,第677页。
    4《广东新语·诗语·僧祖心诗》卷十二,第351页,
    5《广东新语·人语·广州二孝子》卷七,第228页。
    6《广东新语·器语·钟》卷十六,第434页。
    7《广东新语·兽语·箭猪》卷二十一,第542页。
    8《广东新语·鳞语·黄雀鱼》卷二十二,第551页。
    9《广东新语·怪语·北门邪》卷二十八,第734页。
    1《广东新语·怪语·幻女》卷二十八,第730页。
    2《广东新语·诗语·粤歌》卷十二,第358页。
    3《广东新语·食语·糖梅》卷十四,第389页。
    4《广东新语·木语·槟榔》卷二十五,第628页。
    5《广东新语·草语·蒌》卷二十七,第697页。
    1《广东新语·诗语·粤歌》卷十二,第358页。
    2《广东新语·器语·佛山大爆》卷十六,第444页。
    3《广东新语·兽语·马会》卷二十一,第535页。
    4《广东新语·事语·广州时序》卷九,第298页。
    5《广东新语·草语·葳蕤》卷二十七,第710页。
    
    1《广东新语·草语·茯苓》卷二十七,第713页。
    2《广东新语·草语·落花生》卷二十七,第715页。
    3《广东新语·草语·二兰菜》卷二十七,第716页。
    4《广东新语·草语·仙人掌》卷二十七,第721页。
    1《广东新语·草语·诸异草》卷二十七,第722页。
    2《广东新语·事语·五里四会元》卷九,第282页。
    3《广东新语·学语·弼唐之学》卷十,第309页。
    4《广东新语·文语·同文编》卷十一,第331页。
    5《广东新语·地语·沙贝》卷二,第45页。
    6《广东新语·诗语·邝湛若诗》卷十二,第350页。
    
    1《广东新语·地语·澳门》卷二,第36页。
    2《广东新语·文语·日本遗书》卷十一,第326页。
    1《广东新语·货语·纱缎》卷十五,第427页。2【汉】司马迁撰:《史记·货殖列传》卷一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3271页。3《广东新语·天语·风》卷一,第10页。4《广东新语·天语·风》卷一,第10页。5《广东新语·天语·风》卷一,第10页。6《广东新语·天语·旧风》卷一,第11页。7《广东新语·天语·风候》卷一,第14页。
    1《广东新语·天语·风候》卷一,第14页。
    2《广东新语·天语·雨》卷一,第19页。
    3《广东新语·天语·雨》卷一,第20页。
    4《广东新语·水语·海水》卷四,第133页。
    5《广东新语·介语·蛤》卷二十三,第579页。
    6《广东新语·草语·芭蕉》卷二十七,第688页。
    7《广东新语·禽语·诸鸡》卷二十,第523页。
    8《广东新语·介语·鲮鲤》卷二十三,第586页。
    9《广东新语·水语·贪泉》卷四,第148页。
    10《广东新语·山语·望夫石》卷三,第182页。
    11《广东新语·舟语·龙船》卷十八,第489页。
    12《广东新语·草语·二兰菜》卷二十七,第716页。
    1《广东新语·草语·素馨卷二十七》,第696页。
    2《广东新语·鳞语·鳝》卷二十二,第564页。
    3《广东新语·木语·杜鹃花》卷二十五,第645页。
    4《广东新语·木语·女青》卷二十五,第646页。
    5《广东新语·木语·山丹》卷二十五,第647页。
    6《广东新语·木语·佛桑》卷二十五,第648页。
    7《广东新语·草语·兰》卷二十七,第692页。
    8《广东新语·草语·素馨》卷二十七,第695页。
    9《广东新语·禽语·鹪鹩》卷二十,第519页。
    10《广东新语·禽语·比翼鸟》卷二十,第520页。
    11《广东新语·禽语·四雀》卷二十,第522页。
    12《广东新语·鳞语·鱼生》卷二十二,第559页。
    1《广东新语·介语·蟹》卷二十三,第574页。
    2《广东新语·介语·蟛蜞》卷二十三,第576页。
    3《广东新语·虫语·大蝴蝶》卷二十四,第589页。
    4《广东新语·石语·端石》卷五,第190页。
    5《广东新语·货语·珠》卷十五,第415页。
    6《广东新语·货语·珠》卷十五,第411页。
    7《广东新语·货语·珠》卷十五,第413页。
    8《广东新语·器语·瘿冠》卷十六,第451页。
    9《广东新语·女语·屈美人》卷八,第262页。
    10《广东新语·女语·四孝烈》卷八,第267页。
    11《广东新语·女语·麦氏》卷八,第268页。
    12《广东新语·女语·顺德六贞女》卷八,第268页。
    1《广东新语·器语·木枪》卷十六,第447页。
    2《广东新语·水语·绿珠井》卷四,第157页。
    3《广东新语·事语·悟主》卷九,第279页。
    4《广东新语·山语·两三峡》卷三,第77页。
    5《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6页。
    6《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6页。
    7《广东新语·水语·潮水泉》卷四,第147页。
    8《广东新语·水语·十三叠瀑泉》卷四,第150页。
    9《广东新语·水语·第十六条坑水》卷四,第174页。
    10《广东新语·虫语·蝙蝠》卷二十四,第591页。
    11《广东新语·木语·椰》卷二十五,第632页。
    1《广东新语·坟语·双燕窝冢》卷十九,第499页。
    2《广东新语·天语·天语·风候》卷一,第14页。
    3《广东新语·天语·天语·雨》卷一,第19页。
    4《广东新语·水语·龙井》卷四,第159页。
    5《广东新语·石语·五羊石》卷五,第180页。
    6《广东新语·艺语·鼓琴》卷十三,第367页。
    7《广东新语·山语·三白水山》卷三,第108页。
    8《广东新语·山语·春冈》卷三,第110页。
    9《广东新语·山语·甘泉洞》卷三,第120页。
    1《广东新语·女语·聂娘》卷八,第264页。
    2周祖谟笺校:《尔雅笺校·释乐》(卷中),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3【唐】徐坚等撰:《初学记·乐部上·歌第四》卷十五,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376页。
    4《广东新语·地语·茭塘》卷二,第45页。
    5《广东新语·禽语·淘鹅》卷二十,第526页。
    6《广东新语·介语·蠔》卷二十三,第577页。
    7《广东新语·山语·二禺》卷三,第73页。
    8《广东新语·山语·两三峡》卷三,第77页。
    9《广东新语·水语·夫溪》卷四,第140页。
    10《广东新语·草语·桃金娘》卷二十七,第716页。
    11《广东新语·木语·槟榔》卷二十五,第630页。
    12《广东新语·诗语·粤歌》卷十二,第359页。
    1《广东新语·诗语·粤歌》卷十二,第360页。
    2《广东新语·水语·广州潮》卷四,第135页。
    3《广东新语·禽语·青鵻》卷二十,第521页。
    4《广东新语·木语·夜合》卷二十五,第634页。
    5《广东新语·禽语·花燕》卷二十,第520页。
    6《广东新语·介语·白蚬》卷二十三,第578页。
    7《广东新语·石语·三石》卷五,第180页。
    8《广东新语·水语·思乡水》卷四,第146页。
    9《广东新语·水语·赌妇潭》卷四,第144页。
    10《广东新语·山语·三峡》卷三,第70页。
    11《广东新语·女语·二妃》卷八,第264页。
    12《广东新语·女语·天豪街妇》卷八,第266页。
    1《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93页。
    2《广东新语·山语·锦石山》卷三,第103页。
    3《广东新语·水语·亚姑井》卷四,第158页。
    4《广东新语·石语·蜡石》卷五,第178页。
    5《广东新语·石语·端石》卷五,第190页。
    6《广东新语·石语·石船》卷五,第194页。
    7《广东新语·水语·温泉》卷四,第152页。
    8《广东新语·鳞语·蟹》卷二十二,第573页。
    
    1《广东新语·器语·大铳》卷十六,第442页。
    2《广东新语·货语·诸番贡物》卷十五,第428页。
    3《广东新语·天语·日》卷一,第1页。
    4《广东新语·地语·澳门》卷二,第36页。
    5《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2页。
    6《广东新语·诗语·僧祖心诗》卷十二,第351页。
    
    1《广东新语·事语·贪吏》卷十,第303页。
    2《广东新语·怪语·孝陈》卷二十八,第735页。
    3《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2页。
    4《广东新语·山语·三峡》卷三,第70页。
    
    
    1《广东新语·山语·罗浮》卷三,第82页。
    2《广东新语·山语·连峡》卷三,第75页。
    3《广东新语·山语·韶阳诸峰》卷三,第124页。
    1【清】钱谦益撰,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钱牧斋全集·牧斋杂著·与毛子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02页。
    2《翁山诗外·屡得朋友书札感赋》卷十六,第1348页。
    【清】屈大均撰,欧初、王贵忱主编:《屈大均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清】屈大均撰:《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
    【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晋】葛洪撰,王明校释:《抱朴子》,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版。
    【南朝宋】鲍照撰,钱仲联注:《鲍参军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南朝梁】刘勰撰,陆侃如、牟世金注:《文心雕龙》,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版。
    【南朝梁】刘勰撰,周振甫译:《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南朝梁】刘勰撰,吴林伯释:《文心雕龙义疏》,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南朝梁】钟嵘撰,古直笺,曹旭导读:《诗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唐】司空图撰,郭绍虞主编:《诗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唐】杜甫撰,王士菁注:《杜诗今注》,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版。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唐】李商隐撰,张强、刘海宁解评:《李商隐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唐】徐坚等撰:《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南宋】郑思肖撰,陈福康校点:《郑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南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1版。
    【明】李梦阳撰:《空同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明】何景明撰:《大复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明】袁宏道撰,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明】钟惺撰,李先耕、崔重庆标校:《隐秀轩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明】汤显祖撰,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明】夏完淳撰,王学曾注释:《大哀赋注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清】魏禧撰,胡守仁、姚品文、王能宪校点:《魏叔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清】陈确撰:《陈确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清】顾炎武撰,王蘧常辑注、吴丕绩标校:《顾亭林诗集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清】王夫之撰,陈新校点:《明诗评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清】归庄撰:《归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清】檀萃撰,杨伟群校点:《楚庭稗珠录》,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清】陈恭尹撰、郭培忠校点:《独漉堂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清】黄宗羲撰:《黄梨洲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清】顾炎武撰,陈垣校注:《日知录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清】钱谦益撰:《牧斋有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清】袁枚撰,顾学颉校点:《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版。
    【清】袁枚撰,王英志校点:《小仓山房续文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清】袁枚撰、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清】郑板桥撰:《郑板桥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1979年新1版。
    【清】沈德潜编:《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版。
    【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王国维撰,周锡山编校:《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王国维撰,黄霖导读:《人间词话中卷》(重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国维撰,滕咸惠校注:《人间词话新注》(修订本),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新1版。
    谭献撰,范旭仑、牟晓朋整理:《复堂日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卓尔堪选辑:《明遗民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王先谦释,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梁启超撰:《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金天羽撰,周录祥校点:《天放楼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邓之诚编:《清诗纪事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孙静庵撰:《明遗民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周祖谟撰:《尔雅笺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龙榆生编:《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严迪昌撰:《文学风格漫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严迪昌撰:《清词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裴世俊撰:《吴梅村诗歌创作探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裴世俊撰:《钱谦益诗歌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裴世俊撰:《钱谦益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储斌杰注:《诗经全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汪裕雄撰:《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来可泓编:《国语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舒芜,陈迩冬编选:《近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袁行霈撰:《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伍蠡甫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永正编:《岭南历代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蒋寅撰:《清诗话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葛兆光撰:《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朱则杰撰:《清诗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张健撰:《清代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利民撰:《王士禛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陈植锷撰:《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吴晟撰:《中国意象诗探索》,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赵园撰:《明清之际的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洁撰:《唐诗题材类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涂宗涛撰:《诗词曲格律纲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董就雄撰:《屈大均诗学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李泽厚释:《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萧兵译注:《楚辞全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周山等著:《中国学术思潮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版。
    【美】库克著,杜定宇译:《西洋名画家绘画技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版。
    【美】苏珊·朗格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
    【英】雪莱著,刘若端编,缪灵珠译.《为诗辩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奥】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美学译文》(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英】L·比尼恩著撰,孙乃修译:《亚洲艺术中人的精神·中国风景画艺术的观念》,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瑞士】C·G·荣格撰,卢晓晨译、宴玄校:《分析心理学与诗的艺术·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北京: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年版。
    【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日】厨川百村著,鲁迅译:《苦闷的象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黄海章:《明末爱国诗人屈大均》,《中山大学学报》,1959年第3期,第31-38页。
    倪列怀:《屈大均的爱国诗篇与〈雨花台衣冠冢案〉》,《岭南文史》,1985年第2期,第68-78页。
    梁志成:《论屈大均》,《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2期,第80-90页。
    司徒彤:《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屈大均思想初探》,《广东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第93-96页。
    覃召文:《寻根的心迹——论屈大均》,《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第88-94页。
    林举英:《屈大均杂体诗初探》,《深圳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第30-36页。
    杨皑:《屈大均在广州生活和工作的遗址》,《岭南文史》,1996年第3期,第43页。
    赵福坛:《略论屈大均及其诗的源流风格》,《广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第13-17页。
    王英志:《论屈大均的山水诗》,《文学遗产》,1996年第6期,第78-86页。
    彭世奖:《论屈大均在广东农业文化史上的贡献》,《中国科技史料》,1997年第1期,第29-37页。
    毛庆耆:《屈大均文艺思想的内容》,《岭南文史》,1997年第1期,第30-34页。
    赖达观:《屈大均与佛山文化》,《佛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第80-84页。
    李默:《读屈大均〈广东新语〉》,1997年第5期,第80-86页。
    何天杰:《屈大均的儒学情结》,《岭南文化研究》,1997年第8期,第73-77页。
    杨子怡:《屈大均诗歌的文化精神与美学品格》,《汕头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第34-51页。
    李建华:《多面人生——屈大均人格内涵》,《岭南文史》,2002年第1期,第25-30页。
    章玳:《论屈大均的金陵诗》,《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第32-35页。
    章玳:《论屈大均的咏物诗》,《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57-60页。
    刘平波:《国内近20年来屈大均研究综述》,《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第115-118页。
    王富鹏:《论屈大均的散文创作》,《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10-15页。
    关汉华:《读屈大均〈广东新语·贪吏〉篇札记》,《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158-15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