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中国书籍设计探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书籍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中国书籍设计应如何应对读图时代的到来?这是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师在新的视觉文化语境下不断追问的问题。
     带着对这一问题的疑问,本文从读图时代的概念界定入手,分析其文化特征,从中探讨大众视觉阅读心理对书籍设计的影响,从而指出文化形态的演变决定了书籍设计的理念。
     本文从在文化形态历史演变的分析基础上,以设计功能、设计师角色及设计语言三方面的视角,通过对中国书籍设计历史的回顾,阐述了设计功能、设计师角色以及设计语言在历史进程中由实用到表现、从信息传递者到信息创造者以及本土化到国际化的演变过程,并以此为比较,探讨读图时代语境下中国书籍设计现状及特征,提出了信息化设计、感官设计和简约设计等书籍设计方法。最后,以当代文化形态的分析为基础,再从设计功能、设计师角色以及设计语言等三方面角度对时代语境下的中国书籍设计进行总结,得出了设计功能的信息“再创造”、作为文化“清道夫”的设计师角色以及多元化的设计语言是读图时代中国书籍设计的发展方向的结论。
     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提出问题并指出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二章从对读图时代概念的界定简要分析了其文化特征及其对书籍设计的影响。第三章站在文化形态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书籍设计的设计功能、设计师角色以及设计语言的历史演变和当代特征进行探讨。第四章提出读图时代中国书籍设计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最后,对论文的观点进行总结。
What is the essence of book design? How to reply the arriving of the chart-reading time is a question that Chinese book design must envisage. And this is a problem that was questioned closely again and again by the contemporary book designer of China.
     Based on this question, the paper begins to define the chart-reading time, and probe into the impact of the masses' visual psychology on the book design. Ultimately, we point out that the evolvement of the cultural forms chooses the idea of the book desig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evolvement of the cultural forms, the paper reviewed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book design through the particular views such as the function of design, the role of designer and the design language. We expatiated on the course of the particular views as above from utility to expressionism, from transmitter to author of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localiza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Comparing the three facets with each other, we probe into the actuality and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book design in the language situation of the chart-reading time, and bring forward the methods of the book design such as design of informationization, sense-based design, reduced design, and so on. Finally, use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culture form as the base, to summarize the design of Chinese book which under the nowadays' language situation from the function, role and language of design and then get the information recreation of design function, designer as the role of culture scavenger and multiple project languages are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ook design in the chart-reading time.
     The paper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In Chapter one put a question and point out the methodology relating to research.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chart-reading time giving a simple directions for cultural identity have an effect on book design in Chapter two. In Chapter three, From cultural forms, focus on book design functions, the part of the designer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design language. In Chapter four, point out the philosophy and method for the Chinese book design in the chart-reading time. Finally, the standpoint of the paper is summarized.
引文
[1]王受之编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1月。
    [2]李砚祖主著:《艺术与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3]鲍宗豪编著:《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
    [4]尹定邦编著:《设计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2月。
    [5]李超元等编著:《凝视虚拟世界:网络的社会文化价值——社科论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
    [6]张延风编著:《中国艺术的文化阐释》,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12月。
    [7]雅克·德比奇等著,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海南出版社2003.9
    [8]丁宁编著:《图像缤纷:视觉艺术的文化维度——艺术东西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9]章利国编著:《现代设计美学》,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
    [10]朱红文著《工业·技术与设计—设计文化与设计哲学》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3
    [11]鲍宗豪编著:《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6月。
    [12]胡继华编著:《宗白华:文化幽怀与审美象征——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文津出版社,2005年1月。
    [13]柳冠中编著:《设计文化论》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4]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编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北京商务印书局,2000年6月。
    [15]叶知秋编著:《纯粹美学的视界》,中国科学社会出版,2004年5月。
    [16]吴风编著:《艺术符号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8月。
    [17]彭吉象编著:《艺术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18]邹茂来编著:《视觉艺术概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1月。
    [19]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编著:《艺术化生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20]吕景云、朱丰顺编著:《艺术心理学新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8月。
    [21]朱大叶编著:《视觉语言丛书》,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8月。
    [22]孔智光编著:《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6月。
    [23]高丰著:《中国设计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11月
    [24]张夫也著:外国工艺美术史(修订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9第2版
    [25] [俄]康定斯基著,查立译:《康定斯基文论与作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
    [26]朱立元总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共四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7] [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28]马克·第亚尼编著:《非物质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
    [29] [英]Frank whitford著林鹤译:《Bauhaus包豪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0]梁梅编著:《信息时代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
    [31]辜居一主编:《数字化艺术论坛》,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许平、潘琳编著:《现代十大设计理念-绿色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
    [32]董焱著:《信息文化论—数字化生存状态的冷思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1月
    [33]黑川雅之等著,王超鹰译:《世纪设计提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8月
    [34]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
    [35]何晓佑、谢云峰主编:《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人性化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
    [36]田自秉著:《中国工艺美术史》,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1月
    [37]乔治·瓦萨里著,刘明毅译:《著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家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8] [美]大卫·卡里尔著,吴啸雷等译:《艺术史写作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39] [英]罗杰·弗莱著,易英译:《视觉与设计》,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3月
    [40] [瑞典]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著,潘耀昌、陈平译:《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
    [41] [英]贝维斯·希利尔(Bevis Hillier),(英)凯特·麦金太尔(Kate Mcintyre)著,林鹤译:《世纪风格》,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2]杭间著:《手艺的思想》,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
    [43]徐复观著:《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4]徐复观著:《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45] [英]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46] [奥]李格尔著,李秋晨、刘景联、李薇曼译:《风格问题-装饰艺术史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7] [英]卢西-史密斯(Lucie-Smith,Edward)著,朱淳译:《世界工艺史-手工艺人在社会中的作用》,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48]尹定邦主编:《图形与意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9]斯蒂芬·贝利编著:《20世纪风格与设计》,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50]梅格斯.二十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4.
    [51] R.L.格列高里.视觉心理学.彭聃龄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2]舒湘鄂.设计语义学[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1.
    [53]杉蒲康平.造型的诞生[M].吕敬人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54]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深圳:新世纪出版社,1995.
    [55]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6]中川作一.视觉艺术的社会心理学[M].许平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57]朱狄.当代西方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8]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9]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0]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腾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61]李泽厚.美的历程[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62]李泽厚.中国美学史[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63]李建盛.希望与变异[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
    [64]柳冠中.设计文化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1997.
    [65]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66]杉蒲康平.杂志设计的半个世纪[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7]杉蒲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杨晶、李建华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68]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
    [69]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李伟郭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70] (德)雷德侯.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开放的艺术史丛书[M].李伟郭东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71]尼古拉.尼葛洛庞帝编著:《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7。
    [72] Frank Whitford: Bauhaus, Thames and Hudson Ltd.,London, 1984
    [73]《Idea》International graphic art and typography。
    [74]《Aesthetic measures for screen design》Ngo, D.C.L.; Byrne,J.G .Computer Human Interaction Conference, 1998. Proceedings. 1998 Australasian。
    [75] Bertrand Russel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Simon And Schuster, New York, 1945
    [76]《Essential CG Lighting Techniques》Darren 2003。
    [77]《Graphic Design》MAY 2004。
    [78]《Language Of Vision》PAUL THEOBALD 1994。
    [1]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20-27页。
    [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3] Guy Debord, 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new York: Zone, 1994).
    [4]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1987年版,23页。
    [5]李仁臣,《从新闻摄影报道策划编辑角度谈构建大图片采编格局》,《新闻战线》,2001年第9期
    [6] W.J.T. Mitchell, Picture Theor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4); Nicholas Miroeff,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eldge, 1999)
    [7]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2页。
    [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1987年版,11页。
    [9]同[8],第12页。
    [10]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11]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1979年。转自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加拿大):《阅读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1页。
    [12]周宪:《西方二十世纪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13]新闻出版总署计划财务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2006年)。
    [14]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02页。
    [15]转引自吕敬人:《书艺问道》,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16]同上,第161页。
    [17]同上,第166页。
    [18]同上,第16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