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呈现方式,对外教育传播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美国200多年的大国崛起之路,充分显示了除经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之外,教育文化传播对提升美国世界影响力的重要价值。本文力图阐释20世纪上半叶美国如何通过对华开展教育传播,提升其在近代中国的教育影响力,从而获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提升自身实力的有价值经验。
     全文在宏观考察美国对外教育传播历史、根源和格局的基础上,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对华教育传播为视角,阐述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的基本情况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传播学的角度寻找和分析教育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全文主要分以下六个部分展开:
     绪论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对本课题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厘定课题相关概念;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追溯美国对外扩张与传播的历史与文化根源;宏观概括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外教育传播的背景;分析美国对外教育传播的基本格局,借助传播理论,从传播环境、内容和效果等方面对宗教传播、非宗教的民间教育传播(以基金会和高等教育机构为主)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盘点分析。
     第二章鉴于TC是美国对华教育传播的缩影与典型,着重以TC及其国际教育研究所为分析视角,阐述其对外教育传播的状况,突出TC的国际化办学方向,分析其与中国留学生的渊源关系,同时着重分析其成立国际研究所的原因,探讨国际研究所的办学目标与课程设置对培养具有美国教育意识和观念的留学生的意义等。
     第三章以TC对华教育传播的重要使者——TC的教授学者,如杜威、孟禄等人为分析点,解析他们作为个体或群体如何通过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影响中国留学生,进而影响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由此分析TC对华教育影响在传播内容、通道、效果等方面的独特性。
     第四章重点从教育思想理论、教育制度、教育实验等方面阐述美国在近代中国教育的巨大影响力,以获取美国对华教育传播与影响的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教育文化的强势影响下,中国社会对美国教育文化的接纳与认同程度,反思美国教育文化在融入中国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障碍,思考跨文化传播过程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互动关系等问题。
     结束语剖析美国教育文化传播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力图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寻找美国在中国巨大影响力的内在原因;以此探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提升自身实力的过程中,如何借鉴美国经验,对外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强软实力,走向大国之路。
As an important reflection of one country's "soft power", the communica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valu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The America' rise to a great power in more than 200 years has fully shown that in additional to "hard powers" such as economy, politics and military, the communication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s of great value to enhance the global influence of America.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ain the valuable experience of how America enhanced its influence i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and enhanced its own strength under globaliz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of the history, root and pattern of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 foreign education from a macro view, and from the view of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towards modern China students by Teachers Colleg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whole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towards modern China and its enormou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a, and researches and analyzes the key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The whole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six parts:
     Introduction:The Introduction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the topic,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earch on the topic, defines the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topic and clarifies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research. Chapter One:Chapter One trac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oots for the overseas expan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dissemination of America's foreign education in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analyzes the basic pattern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s foreign education, gives an overall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basic situation of religious dissemination, non-religious civil educational dissemination (mainly by foundations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nvironment, contents and effects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pter Two:As TC is the epitome and typical mode of American education towards modern China, the chapter, with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n TC and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foreign education by TC, highlights the 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of TC, analyz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nese students,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e purpose and curricular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n the cultivation of Chinese students with awareness and thoughts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ideology.
     Chapter Three:Chapter Three furth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envoys of American education towards modern China:professors and scholars of TC, such as John Dewey, Paul Monroe, explains how they, as individuals or groups, influence Chinese students through theories and practice, thereby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and based on the foregoing,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of TC's education towards modern China in terms of the content, channel, effect of the communication.
     Chapter Four:Chapter Four focuses on education theory, education system, educational experiment to describe the huge influence of America on modern Chinese education and gives an overall image of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fluence of American education towards China. On the foregoing basis,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degree of acceptance and recognition by Chinese society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great influence of American education, and rethinks the obstacles faced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into China, considers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verseas cultures with local culture dur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nclusion:The Conclusion part analyzes key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education and culture, tries to seek 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America's huge influence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communication, studies how China can learn from America to sprea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enhances soft power and leads the way to a powerful country under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in the process of upgrading China's soft power.
引文
1. A Series of Lectures on American Edu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October 2,1928 to February 12,1929.
    2.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Teachers College:Documents and Correspondence
    3. Course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Foreign Land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23-1924.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fourteenth series, no.12,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May,1923
    4. Paul Monroe.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5. Paul Monroe. Influence of The Growing Perception of Human Interrelationship on Education
    6. Paul Monroe. Radio Talk,1932, JULY 24, Sunday,6 P.M.
    7. Paul Monroe. World Tendencies in Education
    8. Paul Monroe. Project for Training Foreign Students of Education i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Survey for Foreign Lands
    9. Petition Addressed To The General Education Board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ining Center for Foreign Students in Education a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0. Report o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to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January 1939
    11. Special Summer Course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Foreign Lands.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June 11th-September 12th,1924.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fifteenth series, no.8,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May,1924
    12. Special Summer Courses for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Foreign Lands.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June 8-September 11,1924.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sixteenth series, no.9,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March, 1925
    13. Teachers College Announcement,1905-1906, Report of the Dean,1900
    14.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1927.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15.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1928.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nineteenth series, no.3,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May,1928
    16.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Teachers College 1931. Teachers College Bulletin,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ity
    1.阿部洋.美中教育交流的轨迹:国际文化合作的历史教训.东京:霞山会,1985
    2.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
    3.柏刻等.国立编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
    4.陈宝泉,陶行知,胡适.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
    5.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6.陈鹤琴.我的半生.香港:山边社,1990年
    7.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8.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陈学恂,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0.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1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材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12.陈新华.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3.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14.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戴伯韬.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16.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7.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8.方与严.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
    19.[美]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
    20.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2.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3.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4.胡适、马叙伦、陈鹤琴.四十自述·我在六十岁以前·我的半生.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
    25.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
    26.黄利群.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史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7.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8.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9.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
    30.柯小卫.陈鹤琴传.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1.拉里A.萨默尔,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2.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3.李春雷.留美生与中国历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4.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5.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36.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37.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38.李喜所.中国留学史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
    39.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
    40.李碧莹.近代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2.梁吉生.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
    43.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4.吕达,刘立德.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5.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74-1975).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
    46.林克.伍德罗·威尔逊文件集(第37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2
    47.刘文修.哥伦比亚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48.马勇.蒋梦麟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
    49.马勇.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50.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1.南大百年实录(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2.潘一禾.文化与国际关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3.清华大学校史编写组.清华大学校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1
    54.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55.曲士培.蒋梦麟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56.瞿立鹤.清末留学教育.台北: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3
    57.齐世荣.美国:从殖民地到唯一超级大国.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58.容闳.西学东渐记[M].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
    59.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60.沈希珍.清华留美学生之研究:以留美预备部学生为例.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1994
    61.沈益洪.杜威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
    62.斯坦贝克.美国与美国人(黄湘中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
    63.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
    64.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65.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7.陶文钊,陈永祥.中美文化交流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8.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69.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70.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71.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课题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72.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73.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74.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75.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6.滕大春.美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77.[美]Thamas Lafargue.中国幼童留美史:现代化的初探(China's first hundred)(高宗鲁译).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2
    78.王焕琛.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北:国立编译社,1980
    79.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80.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
    81.王颖.杜威教育学派与中国教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82.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5
    83.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84.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
    85.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86.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87.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88.王策三.教学实验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9.王海龙.哥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0.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
    91.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2.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新竹:枫城出版社,1978
    93.威廉·赫德·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王建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94.吴洪成.中国教会教育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95.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96.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的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97.谢长法.中国留学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98.熊安明,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9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0.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01.[澳]W.F.康奈尔,张法琨,方能达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02.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103.元青.杜威与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04.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5.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6.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107.张注洪.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108.张宝贵.杜威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109.张宝贵.实用主义之我见:杜威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110.张寄谦.哈佛燕京学社.章开沅,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学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1.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112.章开沅,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13.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14.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15.朱永新.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6.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三辑,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117.朱一雄.东南大学校史研究(专刊第1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
    118.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 Ann H. L. Sontz, Philanthropy and Gerontology:The Role of American Foundations,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
    2. Auther H. 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 York,1907
    3. Arthur S. Link. Woodrow Wilson and the Progressive Era 1910-1917, New York:Harper Publishers, Inc.1954
    4. Andrew J. Bacevich, American Empire:The Reality and Consequences of U.S. Diplomac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6. Wilma Fairbank(费慰梅).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1942—1949(美国在中国的文化实验:1942—1949).太平洋大学出版社,2005
    7.费正清.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在华传教事业与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
    8. Frank A. Ninkovich(弗兰克·宁柯维奇).The Diplomacy of Ideas:U.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1938-1950(思想外交:美国对外政策与文化关系,1938-1945).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
    9. James C. Thomson. While China Faced West:American Reformers in Nationalist China,1928—193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10. Li Hongshan. U. 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tate,Society,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05-1950,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7
    11. L. R. Bolling with Craig Smith. Private Foreign Aid:U.S. Philanthropy for Relief and Development.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2
    12. Richard Norton Smith. The Harvard Century. Simon And Schuster,1986
    13. Reuben Holden. Yale-in-China:The mainland:1901-1951. New Haven:The Yale in China Association, Inc.,1965
    14. Wright W. Edwards. Yenching University. 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1959
    1.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复旦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2.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3.丁证霖.“新教学法”在中国.华东师范大学1984届硕士学位论文
    4.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河北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5.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宗教与国家的二元使命.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6.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7.姜军.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华影响问题探析.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8.李高峰.华美协进社与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9.李丽萍.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嬗变的路向.贵州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0.李娟.福特基金会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1.刘任来.软实力的跨文化传播——以中美文化交流为例.江西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12.刘国权.蒋梦麟“教育救国”思想研究.北京大学1993届硕士学位论文
    13.欧春荣.美国基金会:历史与作用.吉林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14.石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5.王彦力.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16.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2007届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17.杨乔娜.试析美国的软权力外交(1920-1930).武汉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8.赵国健.蒋梦麟中西文化观论析.鲁东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19.赵燕玲.清末民初留美生从政现象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20.郑林变.孟禄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21.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西南交通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22.张彩云.克伯屈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23.周亮.道尔顿制新探.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4. Lin Ying Kao.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a of Native Chinese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09-1950).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1951
    1.阿部洋.保尔·孟禄与中国近代教育(钟启泉译).外国教育资料,1996(1)
    2.陈国贵.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西南师大学报,1994(3)
    3.程斯辉.杜威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评析.教育与现代化,2008(9)
    4.陈竞蓉.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
    5.陈竞蓉.孟禄与陶行知.文教资料,2005(17)
    6.陈竞蓉,周洪宇.孟禄与壬戌学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7.陈竞蓉.孟禄与华美协进社.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8.陈竞蓉.孟禄与中国留学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9.陈宝良.对于设计教学法缉要的感想.新教育,1922年(5)
    10.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课程·教材·教法.1982(2)
    11.邓小泉.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述评.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12.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一):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面目.高校理论战线,1994(3)
    13.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三):美国“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高校理论战线,1994(5)
    14.胡礼忠.富布莱特项目与中美教育交流.国际观察,2000(5)
    15.黄知正.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近代史研究,1989(2)
    16.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17.胡继渊.让教育走向生命世界——杜威与陶行知生命化教育观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18.胡文涛.美国早期文化外交机制的构建:过程、动因及启示.国际论坛,2005(4)
    19.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外交评论,2007(6)
    20.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
    21.胡文涛.美国政府对华文化外交的试验(1938—194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
    22.霍益萍.法国政府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立场和态度.近代史研究.1997(1)
    23.景晓萍.略论近代美国新教传教士在华的教育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24.金元浦.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5(4)
    25.孔凡岭.战后初期留美学生大部滞留的原因及影响.齐鲁学刊,1996(6)
    26.吕洪成,彭则平.设计教学法在近代中国的实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6)
    27.李喜所.清末明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4)
    28.李喜所.留美生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3(3)
    29.李建勋.孟禄先生与哥校教师院及中国留学生之关系.平民教育,1921(37)
    30.李爱萍.论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兼论全球化背景下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31.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力量的作用.太平洋学报,2004(2)
    32.李智.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太平洋学报,2005(3)
    33.李新华.美国文化外交浅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34.兰军.使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尝试——陶行知与国际教育会议.安徽史学2006(5)
    35.冷丹阳,李洪玉.对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的认识.科教文汇,2009(2)
    36.林辉.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37.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学术月刊,2005(6)
    38.任成强,卞立慧.经验、生活、改革: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师教育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39.宋锡全.设计教学法在学生科研中的应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40.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41.史静寰.美国现代派传教士教育家的形成与中国教会学校的改革.美国研究,1991(3)
    42.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43.田景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汲纳及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7(7)
    44.王彦力.“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
    45.王小拥.中国加入国际社会与早期中美教育交流.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46.王剑.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与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47.王小丁.陶行知与中美教育交流.福建陶研,2009(1)
    48.王小丁.试论孟禄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建议.文史博览(理论),2008(12)
    49.王小丁,李亚娟.论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煤炭高等教育,2009(3)
    50.王剑.麦柯尔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3)
    51.王耀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文化根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2.汪海龙.论设计教学法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3)
    53.吴健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评论,2001(6)
    54.谢长法.留美学生与孟禄的中国教育调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55.谢长法.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56.熊志勇.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政策——以近代美国在华活动为例.美国研究,2006(2)
    57.[加拿大]谢弗(P.Schafer).从文化观点看新的世界体系(上).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7(12)
    58.徐春妹.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借鉴与启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报,2007(6)
    59.杨逢银.析杜威和罗素的中国近代化方案.江淮论坛2002(4)
    60.元青.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南开大学学报,2000(5)
    61.姚林.论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扬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62.张耀翔.孟禄眼中之中国教育.平民教育,1921(37)
    63.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教国际学术交流.江苏高教,1997(5)
    64.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化运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65.张永英.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007(4)
    66.周洪宇,陈竞蓉.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9)
    67.周洪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现代中国教育.教育评论,2001(5)
    68.周谷平,朱绍英.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
    69.知我.设计教学法的研究.教育杂志,1922年(7)
    70.赵国强.设计教学法在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2000(12)
    71.郑玉飞.追溯设计教学法的职业教育起源.职业教育研究,2005(2)
    72.郑玉飞.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的关系及启示.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
    73.郑晓旭.浅谈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科教文汇,2008(12)
    民国日报.1931年1月20日
    中央日报,1941年1月6日
    南方周末,2009年8月27日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3卷).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上海开明书店,1934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材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第10页。
    1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页。
    2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第292页。
    3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材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第252页。
    4 Miehael H. Hunt, The Ameriena Remission of the Boxer Indemnity:A Reappraisal,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I. 31, No.3 (May 1972), PP.557-558.转引自: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宗教与国家的二元使命》.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53页。
    5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620世纪上半叶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不含在美国预备学校学习的留美生)
    1留美学生季报,1926年11卷1期。
    2周洪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与现代中国教育.教育评论,2001(5),第57页。
    3 1905-1910年,每年1人,共5人;1910-1911年3人,1911-1912年7人,1912-1913年8人,1913-1914年12人,1914-1915年14人,1915-1916年8人,1916-1917年18人,1917-1918年18人,1918-1919年25人,1919-1920年26人。资料统计来源:What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has done for China, p3.
    11912-1929年间,清华学校派送留美生1109人,其中留美预备部毕业学生共977人被选派赴美,考取直接留美的专科生七批67人,中等科幼年生12人,女生53人,不包括“袁氏后裔特别生”和对一些留美生进行津贴的人员。数据统计来源:王树槐.庚子赔款.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4年,第313页
    2沈希珍.清华留美学生之研究:以留美预备部学生为例.台中: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1994年,第95-98页。
    3这里仅包括可查到的969名清华学生,并去除病故22人外。数据来源同上。
    1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国外最早关于中美教育交流的研究始于日本学者阿部洋的《美中教育交流的轨迹:国际文化合作的历史教训》(东京:霞山会,1985年)。
    3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张注洪.中美文化关系的历史轨迹.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李碧莹.近代中美文化交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
    4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1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9页。
    2陶文钊,陈永祥.中美文化交流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胡礼忠.富布莱特项目与中美教育交流.国际观察,2000(5)。
    4王小拥.中国加入国际社会与早期中美教育交流.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5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河北大学2001届硕士学位论文。
    6李高峰.华美协进社与中美教育文化交流.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7 Li Hongshan. U. 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tate, Society,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05-1950,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7.
    8 Li Hongshan. U.S.-China Educational Exchange:State, Society,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905-1950,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2007, p.2.
    1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27年。
    2[美]Thamas Lafargue.中国幼童留美史:现代化的初探(China's first hundred)(高宗鲁译).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1982年。
    3瞿立鹤.清末留学教育.台北: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73年(此书惜未见到,笔者注)。
    4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1874-1975).台北:华冈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
    5汪一驹.中国知识分子与西方——留学生与近代中国(1872-1949)(梅寅生译).新竹:枫城出版社,1978年。
    6王焕琛.留学教育:中国留学教育史料.台北:国立编译社,1980年。
    7陈琼莹.清季留学政策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1黄利群.中国近代留美教育史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
    2黄新宪.中国留学教育的历史反思.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3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4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5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6李喜所刘集林.近代中国的留美教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7谢长法.借鉴与融合——留美学生抗战前教育活动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9李翠莲.留美生与中国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陈新华.留美生与中国社会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李春雷.留美生与中国历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2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李喜所.清末明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4)。
    14黄知正.五四时期留美学生对科学的传播.近代史研究,1989(2)。
    15陈国贵.美国与中国近代早期留学生述评.西南师大学报,1994(3)。
    1孔凡岭.战后初期留美学生大部滞留的原因及影响.齐鲁学刊,1996(6)。
    2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近代中国高教国际学术交流.江苏高教,1997(5)。
    3张振助.庚款留美学生与中国近代教育科学化运动.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4元青.民国时期的留美学生与中美文化交流.南开大学学报,2000(5)。
    5林辉.我国近代留美学生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
    6赵燕玲.清末民初留美生从政现象研究.华南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7李喜所.留美生在近代中国的文化定位.天津社会科学,2003(3)。
    8彭小舟.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学术月刊,2005(6)。
    9 Lin Ying Kao.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a of Native Chinese Students Graduating fro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09-1950).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51.
    1鉴于毕业于TC的中国教育学者的研究众多,主要选取与本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代表人物,如陈鹤琴、陶行知、郭秉文、蒋梦麟等作为研究综述的对象。
    2陈鹤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4陈鹤琴.我的半生.香港:山边社,1990年。
    5柯小卫.陈鹤琴传.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6马勇.蒋梦麟传.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9年。
    7孙善根.走出象牙塔蒋梦麟传.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8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
    9蒋梦麟.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第121页。
    10叶显祺.人民教育家陈鹤琴.上海:生活导报社,1949年。
    11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1995年。
    12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冒荣.至平至善鸿声东南: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4石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
    15刘国权.蒋梦麟“教育救国”思想研究.北京大学1993届硕士学位论文。
    16马勇.蒋梦麟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戴伯韬.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
    18方与严.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
    19周洪宇,余子侠,熊贤君.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20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课题组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年。
    1赵国健.蒋梦麟中西文化观论析.鲁东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周谷平,朱绍英.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
    3田景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汲纳及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7(7)。
    4兰军.使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尝试——陶行知与国际教育会议.安徽史学2006(5)。
    5王小丁.陶行知与中美教育交流.福建陶研,2009(1)。
    1张宝贵.杜威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张宝贵.实用主义之我见:杜威在中国.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
    3元青.杜威与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4王颖.杜威教育学派与中国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
    5王彦力.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6吴健敏.杜威的教育思想对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评论,2001(6)。
    7蒋良富.论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影响.广西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8杨逢银.析杜威和罗素的中国近代化方案.江淮论坛,2002(4)。
    9史云波.杜威中国之行对“五四”思想界的影响.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10李爱萍.论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性”——兼论全球化背景下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2)。
    11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西南交通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2陈文彬.五四时期杜威来华讲学与中国知识界的反应.复旦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13程斯辉.杜威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影响评析.教育与现代化,2008(9)。
    1任成强,卞立慧.经验、生活、改革:杜威教育思想对中国教师教育的启示.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6)。
    2元青.杜威与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71页。
    3黄书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再创造.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5)。
    4张永英.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学前教育研究,2007(4)。
    5胡继渊.让教育走向生命世界——杜威与陶行知生命化教育观的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6田景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对杜威教育思想的汲纳及创新.当代教育论坛,2007(7)。
    7姚林.论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扬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
    8王彦力.走向“对话”——杜威与中国教育.南京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32页。
    9王彦力.“中国之行”对杜威及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2)。
    1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第1页。
    2张耀翔.孟禄眼中之中国教育.平民教育,1921(37)。
    3李建勋.孟禄先生与哥校教师院及中国留学生之关系.平民教育,1921(37)。
    4阿部洋.保尔·孟禄与中国近代教育(钟启泉译).外国教育资料,1996(1)。
    5谢长法.留美学生与孟禄的中国教育调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4)。
    6王剑.杜威、孟禄的中国之行与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7周洪宇,陈竞蓉.孟禄在华活动年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9)。
    8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9陈竞蓉.孟禄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
    10陈竞蓉.孟禄与陶行知.文教资料,2005(17)。
    11陈竞蓉,周洪宇.孟禄与壬戌学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12陈竞蓉.孟禄与华美协进社.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3陈竞蓉.孟禄与中国留学生.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14郑林变.孟禄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论文。
    15谢长法.孟禄的来华教育调查与近代中国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8(28)。
    16王小丁.试论孟禄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建议.文史博览(理论),2008(12)。
    17王小丁,李亚娟.论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煤炭高等教育,2009(3)。
    1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第66页。
    2王小丁,李亚娟.论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煤炭高等教育,2009(3),第61页。
    1知我:《设计教学法的研究》,《教育杂志》,1922(7)。
    2陈宝良:《对于设计教学法缉要的感想》,《新教育》,1922(5)。
    3丁证霖.设计教学法在中国.课程·教材·教法.1982(2)。
    4丁证霖.“新教学法”在中国.华东师范大学1984届硕士学位论文。
    5宋锡全.设计教学法在学生科研中的应用.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
    6吕洪成,彭则平.设计教学法在近代中国的实验.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6)。
    7赵国强.设计教学法在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教学与管理,2000(12)。
    8汪海龙.论设计教学法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3)。
    9郑玉飞.追溯设计教学法的职业教育起源.职业教育研究,2005(2)。
    10徐春妹.克伯屈设计教学法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借鉴与启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报,2007(6)。
    11郑玉飞.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的关系及启示.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8。
    12冷丹阳,李洪玉.对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的认识.科教文汇,2009(2)。
    13张彩云.克伯屈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学位论文。
    14姜军.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华影响问题探析.北京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
    15姜军.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华影响问题探析.北京师范大学2005届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1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34年,第193页。
    2施行教育心理测验捷径.中华教育界,1924(6)。
    3教育心理测量.新教育,1925(2、3)。
    4教育科学.新教育,1923(5)。
    5教育心理测验之施行方法.教育杂志,1923(12)。
    6中国教育的科学测量.平民教育,“教育测量专号”。
    7曹日昌.我国测验运动的回顾与展望.教育杂志,1930。
    8王策三.教学实验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9熊安明,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王剑.麦柯尔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3)。
    11王剑.麦柯尔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3),第331页。
    1郑晓旭.浅谈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科教文汇,2008(12),第198页。
    2弗兰克·宁柯维奇(Frank A. Ninkovich).思想外交:美国对外政策与文化关系,1938-1945(The Diplomacy of Ideas:U.S. Foreign Policy and Cultural Relations,1938-1950).纽约:剑桥大学出版社,1981。
    3费慰梅(Wilma Fairbank).美国在中国的文化实验:1942-1949 (America's Cultural Experiment in China:1942-1949).太平洋大学出版社,2005年。
    4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2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4页(自序)。
    3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
    1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50页。
    2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一):美国“文化外交”的历史面目.高校理论战线,1994(3)。
    3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三):美国“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高校理论战线,1994(5)。
    4方立.美国对外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三):美国“文化外交”的主要目标.高校理论战线,1994(5),第69页。
    5李智.试论美国的文化外交:软力量的作用.太平洋学报,2004(2)。
    6李智.论文化外交对国家国际威望树立的作用.太平洋学报,2005(3)。
    7李新华.美国文化外交浅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8金元浦.美国政府的文化外交及其特点.国外理论动态,2005(4)。
    9王耀明.美国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文化根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3)。
    10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11胡文涛.美国早期文化外交机制的构建:过程、动因及启示.国际论坛,2005(4)。
    12胡文涛.解读文化外交:一种学理分析.外交评论,2007(6)。
    1胡文涛.美国文化外交的思想与实践特征及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2)。
    2胡文涛.美国政府对华文化外交的试验(1938-194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1)。
    3郑晓旭.浅谈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科教文汇,2008(12)。
    4熊志勇.美国崛起过程中的对外政策——以近代美国在华活动为例.美国研究,2006(2)。
    5以美国1938年设立第一个文化外交机构——文化关系司(Division of Cultural Relations)作为美国政府正式从事文化外交的标志。
    6刘任来.软实力的跨文化传播——以中美文化交流为例.江西师范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1从传播的内容看,分为不同类型的传播,如教育传播、文化传播、政治传播、艺术传播等等。
    2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7页。
    3魏奇,钟志贤.教育传播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4页。
    4黄鹂,吴廷俊.教育传播学新探.现代传播,2003(1),第46-49页。
    1美国崛起的历程:1900年前后,美国逐渐在经济贸易发展上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成为一流经济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8年)美国在政治上逐渐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政治舞台地位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年),美国真正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完成大国崛起。本文对美国崛起的分析主要从整体角度把握,涵盖20世纪整个上半叶。
    2[加拿大]谢弗(P.Schafer).从文化观点看新的世界体系(上).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7(12)。
    1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17页。
    1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219世纪著名政治家,1861-1869年任美国国务卿,曾担任纽约州议员、州长、联邦参议员等职。
    1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第40页。
    2 Arthur S. Link. Woodrow Wilson and the Progressive Era 1910-1917, New York:Harper Publishers, Inc.1954, p.82.
    3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4斯坦贝克.美国与美国人(黄湘中译).广州:花城出版社,1989年,第2页。
    1转引自王晓德.美国对外关系史散论.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6页。
    2林克.伍德罗·威尔逊文件集(第37卷).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519-527页。
    3丁一凡.美国批判——自由帝国扩张的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78页。
    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1克雷明.美国教育的传统,1976年英文版,第164页。转引自: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22页。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0页。
    2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54-55页。
    3 John K. Fairbank(费正清).《在华传教事业与美国》(The Missionary Enterprise in China and America),哈佛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第23页。
    4吴洪成.中国教会教育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1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8页。
    2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2页。
    3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5景晓萍.略论近代美国新教传教士在华的教育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第74页。
    7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34页。
    8李定一:《中美早期外交史》,1978年版,第620页。转引自谭双泉.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9页。
    1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2所谓“另一可供选择的机会”来自日本,大批留日学生纷纷介绍日本的教育制度和改革经验。本世纪初的学制改革,日本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34页。
    Lutz, J. G., China and Christian Colleges 1850-1950, p.12转引自:史静寰.美国现代派传教士教育家的形成与中国教会学校的改革.美国研究,1991(3),第144页。
    2“基要派”是与“自由派”相对的基督教派别,前者倾向以修建教堂、巡回布道方式传教,后者主要以文字出版为主要传教方式,二者区别详见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33页。
    3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67页。
    4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8-620页。
    1转引自Peake, C. H.. Report on China Missionaries Oral History Project, Claremont China Missionaries Oral History Collection, p.18. p.22.
    2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11868年友林乐知自筹经费、独自编辑发行的刊物,1872年8月改名为《教会新报》,1874年易名为《万国公报》,1883年7月停刊。
    2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2-396页。
    3《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记录,1877年》(Reeord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 held at shanghai, May10-24,1877)(以下简称《记录,1877》),第172页。
    1高时良.中国教会学校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80页。
    2李丽萍.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嬗变的路向.贵州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0页。
    1转引自:石建国.卜舫济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届博士学位论文。
    2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37页。
    2费正清,刘广京.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年(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37页。
    3李丽萍.美国在华教会学校嬗变的路向.贵州师范大学2003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2页。
    1蒋杰.乌江乡村建设研究.南京朝报印刷所,1936年,第55页,转引自:杨乔娜.试析美国的软权力外交(1920-1930).2005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7页。
    2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7页。
    3李娟.福特基金会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3页。
    4这里主要采用美国基金会中心对基金会的定义:非政府的、非赢利的、自有资金(通常来自单一的个人、家庭或公司)并自设董事会管理工作规划的组织,其创办的目的是支持或援助教育、社会、慈善、宗教或其他活动以服务于公共福利,主要途径是通过对其他非赢利机构的赞助。”
    5 Foundation Center. Foundation Growth and Giving Estimate,2003年,转引自:欧春荣.美国基金会:历史与作用.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4页。
    1资料来源:Ann H. L. Sontz, Philanthropy and Gerontology:The Role of American Foundations, New York:Greenwood Press,1989, p.19
    2美国基金会的发展阶段可大致分为:初步兴起时期(1889-1940年);高速发展时期(1940-1991年);成熟发展时期(1991年-至今)。1940年后基金会的发展规模更大,捐赠领域增多,日趋专业化、多样化、时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
    3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公益基金会述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 Auther H. Smith, China and America Today, New York,1907, P.236.
    2 James C. Thomson. While China Faced West:American Reformers in Nationalist China,1928—1937.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p.39.
    1北京协和医学院,前身为1906年由美国公理会、长老会和英国伦敦会所设立的协和医学堂。
    2章开沅,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4页。
    3 RF Annual Report 1917, p.224,转引自:资中筠.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美国研究,1996(1),第74页。
    1章开沅,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0页。
    2 L. R. Bolling with Craig Smith. Private Foreign Aid:U.S. Philanthropy for Relief and Development.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2. P.50.
    3 James C. Thomson. While China Faced West.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p.135-136.
    1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第246页。
    21869-1909年担任哈佛校长。
    3 Richard Norton Smith.The Harvard Century. Simon And Schuster,1986,p.29.
    1齐世荣.美国:从殖民地到唯一超级大国.三秦出版社,第259页。
    2笔者注:关于哥伦比亚大学的对华教育传播情况,在下一章节具体阐述。
    1容闳.西学东渐记[M].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62页。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08-311页。
    3 Reuben Holden. Yale-in-China:The mainland:1901-1951 [M]. New Haven:The Yale in China Association, Inc.,1965, p..141-142.
    1 Wright W. Edwards. Yenching University. New York: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1959, pp..173-174.
    2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1张寄谦.哈佛燕京学社.章开沅,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学校.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41-142页。
    1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宗教与国家的二元使命.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31页
    1哈佛大学(1636),耶鲁大学(1701),宾夕法尼亚大学(1740),普林斯顿大学(1746),哥伦比亚大学(1754),布朗大学(1764),达特茅斯学院(1769),康奈尔大学(1865)。
    2王海龙.哥大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页。
    1详见绪论关于孟禄和杜威的既有研究成果,关于孟禄的研究远不如关于杜威的研究。
    2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291页。
    1胡适、马叙伦、陈鹤琴.四十自述·我在六十岁以前·我的半生.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2王伦信.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9页。
    3转引自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第8页TheDiary of Kilpatric, Mar.3th,1917现藏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Milbank图书馆特藏室。
    1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291页
    2分别为1913、1921、1924、1925、1926、1927、1928、1929、1931、1935、1937、1939、1940、1941年,据周洪宇,陈竞蓉.孟禄在华活动年表(1913-1937).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陈竞蓉.孟禄与中国近现代教育.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
    3陈宝泉,陶行知,胡适.孟禄的中国教育讨论.实际教育调查社,1922年,第2页。
    4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建立之初,经征得美国政府同意,中国政府任命了14位董事,即:颜惠庆、张伯等、郭秉文、蒋梦麟、范源廉、黄炎培、顾维钧、周治春、施肇基、孟禄、杜威、贝克、贝诺德和顾临。孟禄是五位美国董事之一,并长期担任董事会副董事长。
    1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2张宝贵.杜威与中国.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1参阅:沈益洪.杜威谈中国.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页。
    2 Barry Keenan. The Dewey Experiment in China:Educational Reform and Political Power in the Early Republic,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1977, p.30.
    1杜威.平民主义的教育.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4页。
    2杜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关系.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92页。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567页。
    2威廉·赫德·克伯屈,王建新译.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304页。
    3[澳]W.F.康奈尔,张法琨,方能达等译.二十世纪世界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第284页。
    1 The Diary of Kilpatric,1917年9月29日。现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图书馆特藏室。
    2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321-322页。
    3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3卷).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23页。
    1王剑.麦柯尔与中国近代教育实验.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1(3),第329页。
    1弗兰克·A·宁柯维奇.文化外交:1938-1959年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文化关系.1981转引自: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2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暨南大学2005届博士学位论文,第54页
    3新中国建立后,项目因政治原因中断,1980年后恢复。
    1霍益萍.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7页。
    1陈志科.留美生与中国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0-111页。
    1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2页。
    2周洪宇.陶行知研究在海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05页。
    3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93页。
    4朱永新.沟通与融合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7页。
    2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3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4袁刚等.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页(前言)。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82页。
    2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3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03页。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70页。
    2王小丁.中美教育关系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第375页。
    1周谷平,朱绍英.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7),第16页。
    2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4页。
    3[美]菲利普.阿尔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6页。
    4王凤玉.美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及个案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第80 页。
    1朱一雄.东南大学校史研究(专刊第1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2页。
    2张雪蓉.美国影响与中国大学变革(1915-1927)——以国立东南大学为研究中心.华龄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3南大百年实录(上卷).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5-116页。
    1周亮.道尔顿制新探.陕西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第30页。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国现代教育大事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02页。
    3吕达,刘立德.舒新城教育论著选(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27页。
    1黄书光.陈鹤琴与现代中国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55页。
    2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3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7页。
    1民国日报.1931-01-20。
    2申报.1931-02-05。
    3邓小泉.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述评.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第60页。
    4柏刻等.国立编译馆译.中国教育之改进.北京:国立编译馆,1932年,第20页。
    1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第16页
    2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第10页
    3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国际联盟教育考察团报告.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6年,第19页
    4中国教育之改进·戴季陶序.转引自:邓小泉.国联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述评.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第62页
    5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陈鹤琴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11页
    6宋恩荣.晏阳初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170页。
    1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138页。
    2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118页。
    3庄泽宣.如何使新教育中国化.上海:民智书局,1929年,第23-24页。
    4详见周辉.庄泽宣“新教育中国化”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5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5-76页。
    6中央日报,1941年1月6日。
    1郑金洲.教育现代化与教育本土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3),第9页。
    1转引自:许美德,巴斯蒂等.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2转引自:霍益萍.法国政府对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立场和态度.近代史研究.1997(1),第15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