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涵盖的范围很广,有聊天室语言、BBS灌水语言、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网络技术用语、网络广告语言等等。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常指聊天室和BBS)中的语言是网络语言中最为鲜活、变动性最大、最具网络特色的部分,所以本文仅截取这部分语料——网络新词语(仅限汉语语境下)作为研究重点,拟作解析。
     本文共分四部分来阐述网络新词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价值、概念界定、词汇构成、总体特征和深层机制,以及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引言》主要介绍网络新词语研究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网络新词语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网络新词语的词汇构成》,按照网络新词语所依附的外在形式,将其分为四大类:以汉字形式载现的网络术语、字母词、数字谐音词、身势情态语符号。并分四小节专题详细论述各种类型的网络新词语的含义和来源。
     第二章《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及其探层机制》,论述了网络新词语多种语码混杂使用、科技行业语色彩浓厚、具有鲜活性与个性化的总体特征,并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学视角出发,从文化角度、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等角度分析了网络新词语总体特征产生的深层机制。
     第三章《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对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现状予以总结,并指出目前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品位不高、粗俗化,错别字泛滥,语言浪费现象,有意搞语言文字游戏而造成的语言理解障碍,有意突破语法常规而任意添加、组合词、句成分而造成的语法混乱。在对以往的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进行整体梳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冷静观察、宽容对待、客观评价、积极引
    
    导、科学预测”的网络新词语规范原则,并针对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提
    出了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在阐述网络新词语词汇构成的时候,能兼顾共时与历时,
    广度与深度。在掌握大量活的语料的基础土将其分类,类别涵盖面之广,分类的
    细致入微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在分析网络新词语词
    汇构成的同时,更侧重深入地分析了其特点及生成机制,并分别从文花角度、语
    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角度予以理论层面的解析,并对网络语言的
    规范提出了有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Net language of the article Ranges over various contents, including chat ting-room language, BBS language, net literature language, net technology language,net advertisement language,
    etc. The thesis emphasizes and analyses these new net words in that the language in the net virtual community (usually refer to chatting-room and BBS) is the) most vivid and of the most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 and variance.
    The thes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 stat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value of studying, definition of concepts, words structure, popular traits, some mechanism in a higher level,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se words.
    In terms of outline to which the new net words adhere, the first chapter, which names <>, divides them into four kinds: terminologies, letter-words, partialness words and the words that refer to the body gestures which form as Chinese characters, and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resources of varieties of the new net words particularly in four different sections.
    There states the total traits Of new net words in the second chapter which names <    
    
    net words>>, such as the mix of $11 kinds of language code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ttribution, the characteristic and vividness. And from a angle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culturologys this chapter also analyzes the mechanism in a cultural, linguisic-and- social, implemental way.
    The third chapter <> summarizes the common problems that result in obstacles in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new net words nowadays, which can be described as low taste, vulgarism, erroneous and unnecessary words , playing with words intentionally, and confusion which is caused by running counter to grammar by adding, composing the ingredients of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at will. Consequently, this chapter puts forward a
    standardization - "calm observation, tolerant treat,
    objective appraisal, active guidance and scientific forecast" , and gives the targeted and feasible settlements.
    The breach of the article is that it can give attention to both simultaneity and diachrony the same as both extent and depth when states vocabulary structure of the new net words. The mass live language material is classified whose large extent and particularity classifies are especial. The article
    
    established in sociolinguistics finalysizes deeply
    popular traits and inner mecHanisra of new net words when states its vocabulary structure. It states theoretical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ociolinguistics and culturology , linguisic-and- social, and implem^ntal way, etc. And it gives the targeted and feasible settlements about standardlization of new net words.
引文
1.[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
    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
    3.曹岭岚,许可,顾佩娅编著:《英汉因特网常用词汇手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4.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2月
    5.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
    6.陈原:《社会语言学论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7.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7月
    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6年
    9.《‘99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学》,漓江出版社,2000年
    10.京安工作室编:《英汉INTERNET词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1.刘远航,丁启芬,刘文开主编:《英汉汉英多媒体互联网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1月
    12.沈孟璎:《词汇学研究》,语文出版社,1995年
    13.《网络流行语》,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14.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15.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6.杨鸿儒:《当代中国修辞学》,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89年
    17.姚汉铭:《新词语·社会·文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0月
    18.易文安:《网络时尚词典》,海南出版社,2000年10月
    19.于根元主编:《网络语言概说》,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0月
    20.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理论纲要》,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5月
    21.于根元主编:《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6月
    22.袁绍范:《修辞学概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
    
    
    1.陈静:《字母词的规范问题》,2001年12月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
    2.陈晓浒:《网络语言中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趋势》,《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年3月
    3.陈原:《变异和规范化》,《语文建设》1987年第4期
    4.储泽祥、刘街生:《“细节显现”与“副+名”》,《语言建设》1997年第6期
    5.鄂巧玲:《网名所体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语文建设》,2000年第12期
    6.葛本仪:《词汇的动态研究与词汇规范》,2001年12月全国汉语词汇规范研讨会论文
    7.傅勇军:《“网络词典”就像是黑话词典》,《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31日
    8.桂杰:《网语词典六月问世,新新话语该捧该贬》,《中国青年报》,2001年1月5日
    9.海中:《网络语言知多少》,《瞭望新闻周刊》2001年1月1日,第一期
    10.胡明扬:《70-80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口头语》,《语言建设》,1990年第1期
    11.黄育才:《借词与语言文化的发展》,《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12.劲松、麒珂:《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电脑语文》2000年11月
    13.荆莉:《一惊一乍看网名》,《语文建设》2000年第11期.
    14.邝霞:《网络语言——一种新的社会方言》,《电脑语文》2000年第8期
    15.李德龙:《“网络动物词汇群”及其成因》,《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6.李凡予:《中文网络会话语言的发展趋势》,《学术界》,01年6月
    17.李建国:《<现代汉语词典>与词汇规范》,《辞书研究》,1994年第6期
    18.李欣丰:《网络趣语点滴》,《语文世界》2000年第5期
    19.林纲:《浅论计算机网络用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其规范》,《徐州师大学报》,01年3月
    20.林伦伦,邬敏:《网络传播与新词语》,第三次全国词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
    21.凌德祥:《正视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电脑语文》2001年第4期
    22.刘洁:《我看网络聊天语》,《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23.吕冀平、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1985年第2期
    24.吕叔湘:《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辞书研究》,1984年第1期
    25.钱乃荣:《“酷语”在造词上的新特点》,《语言建设》,01年12月
    26.曲彦斌:《计算机网络言语交流中的身势情态语符号探析》,《语言教学与研究》,00年4期
    27.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28.宛新政:《电脑用语初探》,《修辞学习》1999年第6期
    29.孙荣实:《新时期新词语运用中的心理基础》,《修辞学习》2002年第1期
    30.王建华、袁国霏:《新世纪语言文字规范的若干思考》,《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
    
    
    31.王均:《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教学》,《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32.王世利:《“黑”动词用法》,《语文建设》02年第7期
    33.王未:《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修辞学习》2000年第5、6期合刊
    34.王希杰:《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35.我们的语言出了什么问题?社会语言失范现象专家谈/北京日报01.5.14(15)
    36.社会用语失范现象举隅/彭宗平
    37.语言失范,殷忧难已/吴小如
    38.新词语就不须规矩吗?/cao继周
    39.新奇“网语”是否文化垃圾?/詹伯慧
    40.巫汉祥:《网络时代审美意识的变异》,《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
    41.邬焜:《网络文化中的价值冲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9月
    42.吴淮南:《网言评议》,《南京社会科学》,01年12月
    43.《新新人类流行语》,《语文世界》(红A版),2001年第1期
    44.杨华,李红:《关于网络词语使用和规范问题的观察与思考》,2001年12月全国汉语词汇规范研讨会论文
    45.杨文虎:《网语浅析》,上海师大学报》,01年6月
    46.余开亮:《网络语言现象》,《社会》2001年第1期
    47.语言新现象探讨:新语言现象令人关注,褒贬不一见仁见智
    48.容纳变异,进行规范/陈光磊
    49.流行语谩议/戴耀晶
    50.语言无所谓绝对规范/陈村/文汇报99.12.17③
    51.语言新现象探讨(2):
    52.七嘴八舌话流行语/文汇报99.12.22③
    53.我们如何面对新词语:
    54.(2)已故语言学泰斗吕叔湘:与其失之于严,无宁失之于宽。
    55.(3)鲜活是流行语的特点——本报在京召开专家座谈会发言摘要/孙曼均、蔡富有、王铁琨
    56.语言新现象探讨(4):
    57.怎样看待新的网络语言:/文汇报,2000年6月27日。
    58.(1)《网上词语的规范有待时日》,戴耀晶
    59.(2)《新的网络环境肯定会产生新的语言》,钢铁
    60.(3)《强调规范,更要允许创新》,Christyle
    61.张会:《网络数语之来龙去脉》,《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
    62.张会:《网络语词概说》,《广西社会科学》,01年4月
    63.张普:《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语文研究,99年3月
    64.赵风:《网络上的文字游戏》,《语文世界》(红A版),2001年第5期
    65.赵越:《网络语言: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2000年12月
    66.仲洁:《中文网络语码混用及变异现象》,《暨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67.周建民:《网络文学的语言运用特点》,《武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10期
    68.朱家骢:《“网缘”——管窥e时代人际关系》,社会2001年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