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学史上,荀子无疑是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作为其学术思想的一部分,他的诗乐理论与实践活动在中国古代文学及文论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长期受到尊孟抑荀思想的影响,学界对荀子诗乐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远远落后于同为儒家的孔子、孟子,这是与荀子的学术地位极其不符的。本文从荀学的基本原则——“天生人成”的哲学基础入手,通过新的视角与方法,利用新出土的郭店及上博楚简等材料,以荀子“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为线索,把荀子的诗乐思想纳入整个荀学的体系当中来研究,从荀子的哲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等方面对荀子诗乐发生与创作论、诗乐的审美理想论、诗乐的功用说以及其诗乐理论的实践活动——他的《成相》与《赋》两篇文学作品、他的引《诗》理论等核心内容进行了逐层梳理与深入阐释,探讨了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内容与特质,最后对荀子诗乐思想的理论特色做一总结。
     全文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八章的内容,后附有余论:
     上篇共分为三章,是对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的“前问题”研究,主要介绍了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产生的背景及理论渊源、哲学基础:
     第一章主要是对荀子的生平及《荀子》一书的考证。文章认为,荀子故里应为今山西安泽一带,而非李泽厚、叶朗等人所说的临猗;他被称为“孙卿”既非是避讳改称,亦非由于两姓并称,而是因为音同语异的缘故;在他一生中,他五十岁而非十五岁游学于齐,先后入秦、游学于齐、初为兰陵令、议兵于赵孝成王前,最后著书立说、客死兰陵;战国时期特定的经济、政治及百家争鸣学术环境造就了荀子特殊的学术性格,荀子的性恶论等理论学说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他以孔子、子弓为师,对诸子百家均有所借鉴与吸收;《荀子》一书除了少数几篇外,绝大多数为荀子所作,是研究荀子思想的主要材料,《礼记·乐记》是对《荀子·乐论》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章从荀子的思想入手,考察了荀子诗乐理论产生的理论渊源。荀子集先秦诸子百家诗乐思想的之大成,他吸收了《尚书》、《周礼》、《左传》、《国语》等先秦典籍的诗乐理论,同时也对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以商鞅为代笔的法家的诗乐观亦有所批判与吸收。郭店楚简及上博竹简与荀子及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简中有关诗乐的情感特质的理论是荀子诗乐思想的直接来源。
     第三章论述了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基础。“天生人成”是荀学的基本原则。“天生”是说天只有化育万物的本能,“人成”是说人类一切的优秀文化成果,包括诗乐在内,都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人为的努力——“伪”的结果。荀子用老子“无意志的天”的观点,来改正儒家、墨家的“赏善罚恶”有意志的迷信观点,但克服了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的观点,将人的能动性从道家冥想自然、崇拜自然、自然无为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提出了“天人之分”的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在此基础上,荀子非常重视人的能动作用、重视礼义之统等“人道”。荀子由自然之天的观点,认为人性是天生的、自然的,他的性恶说的实质是“性朴”论;荀子从社会面向论述善、恶,希望通过“以心治性”的方式来“化性起伪”;“人文化成”思想是荀学的理论旨归,荀子的诗乐观与他的礼学思想是实现其“人文化成”思想的根本途径。荀子的这一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将周初所孕育的人文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为荀子的诗乐观奠定了基础。
     中篇分为三章,主要阐述了荀子诗乐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荀子论诗乐创作、诗乐的审美理想及诗乐的功用理论等:
     第四章主要对荀子诗乐思想的发生及创作理论做了阐述。在论述诗乐的发生时,荀子从人性、人情角度解释诗乐的发生意义,将情感看成诗乐艺术产生的本源,为艺术的发生找到了合理的归宿;在诗乐创作上,荀子以“征圣”、“明道”、“宗经”为基本原则,这一思想是后世“文以明道”、“文以载道”思想的萌芽,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文学观;荀子提出的诸如情、理(礼)相结合的认识论、“虚壹而静”的“大清明”的思想及“声乐之象”的乐象论,直接指涉艺术创作的思维过程;荀子提出并论述了“情文俱尽”、“称情而立文”的情文观,及“文而致实”、“成文而类”的语言观,在中国诗学史及艺术史上具有开拓意义与价值,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探讨“情”、“文”关系的先河。
     第五章着重论述了荀子的诗乐审美理想论。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孟子及《左传》等关于“中和”的理论,赋予“中”以特定的内容——礼义之道,同时又将“和”看作是诗乐的特质,明确地提出了“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论,对汉以后“温柔敦厚”及“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传统产生了重要影响;荀子吸取了前人关于真、善、美的思想并加以发挥,提出了“美善相乐”、“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真、善、美统一的观点。
     第六章从礼与乐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荀子诗乐观的功用境界说。“乐合同,礼别异”、“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荀子将礼与乐的不同特点及作用作了区分,从礼、乐互补的角度提出了诗乐的功用。他认为,礼体现出一种强制性原则,是“分”、“别”;诗乐的特质是“和”,体现出柔性原则,故而能够弥补礼的不足。他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诗乐在改造人情、休养心性及社会、国家的安定团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下篇分为两章,主要研究荀子在其诗乐理论指导下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他的文学创作及以引诗为主要内容的经典诠释活动。
     第七章主要阐述了荀子在其诗乐思想的指导下所进行的文学创作——《成相》与《赋》。《成相》以阐释荀子的礼法、礼乐思想为主要目的,为中国说唱文学之祖,在文体学上具有开创意义;《成相》的文体对乐府民歌、唐代“变文”与宋话本、唐宋诗词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赋》是中国第一篇以“赋”命名的文学作品,刘勰认为它是“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因而荀赋有宗师的意味。荀赋咏物说理、“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的写作特点对汉赋影响深远。《成相》及《赋》的理论特色,充分体现出了荀子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及“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的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论。
     第八章重点论述了《荀子》引《诗》现象,重点阐述了荀子的经典诠释理论。荀子继承了儒家“述而不作”的思想传统,对经典的传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连系先秦学术与汉代经学的关键;引诗活动蕴含着“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过程,是经典诠释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引《诗》意在“以诗证理”,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与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的经典诠释活动也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品格。
     余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荀子认为“天”与“性”皆是负面的、被治的,因而唯有依靠外在的礼义之统以“化性起伪”,通过礼、乐等“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他的诗乐思想在内的他的一切理论学说,最终目的都指向于实践应用这一目的。荀子重诗乐的社会实践品格,这既是儒学传统的特点,也是荀学的特点。
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theory and literary, Xunzi is undoubtedly a master of character. As part of his academic thought,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poetry and music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by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respecting Mencius and crying down Xunzi, the research of Xunzi’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poetry and music lags far behind with Confucius and Mencius. Based on the study on Xunzi’s basic principles of“Born in Heaven, Completed by Man”, this paper analyzes Xunzi’s poetry and music creation theory, aesthetic ideal theory, function theory as well as his literary works including Cheng Xiang , Fu and quoting Odes. In addi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Xunzi’s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poetry and music. Finally, the paper gives a summary of it.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here parts which including eight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The background, theory origin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Xunzi’s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poetry and music are discussed in the upper part,:
     A textual research about Xunzi’s life and his works is made in Chapter One. We think that the hometown of Xunzi is not Linyi but Anze. He was called Sun Qing because of Xun and Sun have the same pronunciation in the past. When he was fifty years old, Xunzi started his study tour in the country of Qi. He came to Qin, studied in Qi, and later was given an administrative post by the southern state of Chu. Then he talked about military with Xiaocheng, the king of Zhao. Then he Finished his book and died in Lanling county. His theory is born in the special economic, political and academic environments in Warring States Period. Xun Zi's theory about "human nature is evil" is the product of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He is an integrator of the pre-Qin theory. Xunzi is his own work except several chapters and Yueji plagiarized Xunzi’s Yuelun.
     Chapter two discussed the theory origin of Xunzi’s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poetry and music. Xunzi absorbed the theory of poetry and music in Shangshu, Zhouli, Zuozhuan and Guoyu and other books. He absorbed beneficial thoughts from the school of Confucian, Taoism, Mohism and legalism. Guodian bamboo slips and Shanghai Museum bamboo slips are the direct source of Xunzis’s poetry and music theory.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Xunzi’s theory and practice about poetry and music. The idea "born in heaven, completed by man" is Xunzi’s basic principle. "Born in heaven" says that the heaven is only the genesis of everything, "completed by man" says that all the cultural achievements of mankind are not God-given, but people - the "artifice"伪results. Xunzi used Laozi’s point of view "the heaven without will" to correct Confucianism and Mohist's "dominated heaven", and overcame the Taoist "shelter in the heaven and I do not know man" theory. On this basis, Xunzi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people's active role,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rituals and duty. The essence of his "human nature is evil" theory is that human nature is just innate and natural. He hopes that human can transform nature by their "hearts". Xunzi considers "nurturing of humanities" as the cause and the theoretical aim of poetry and music production.
     The middle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s of Xunzi’s poetry and music theory, including Xunzi’s poetry and music creation theory, aesthetic ideal theory and function theory:
     Chapter Four concentrates on the occurrence of Xunzi poetry and music creative theory. Xunzi explained the occurrence of poetry and music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motion. He thought that emotion is the source of poetry and music. In poetry and music creation theory, Xunzi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emonstrating Tao", "Ancestor Scripture", "Revering the Classics".This theory is the first voice of "Demonstrating Ideal through Writing"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From the thoughts of combining affection and reason, the "empty, unity and silence" theory and "the musical image" theory, Xunzi described the thinking process of writing systematically. Xunzi’s theory of "Emotion and language" and "write according to emotion" are the beginning of talking about "emotion" and "language "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fifth chapter expounds Xunzi’s aesthetic ideal about poetry and music. Xunzi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Neutralization and Harmony " thoughts in Confucius, Mencius, and ZuoZhuan. He endowed "neutralization" with special contents, the way of rites and morality. Xunzi considered "Beauty of Neutralization and Harmony" as his aesthetic ideal, and it affects the tradition of "being gentle, kind, honest and sincere" and " beginning with affection, ending with and rites and morality " after Han Dynasty. Xunzi drew on previous ideas about the true,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proposed the point of view about " harmony in ritual and good " and " incomplete and not pure enough can not be called beauty " .
     Start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ites and music, chapter six concentrates on Xunzi’s theory about the function of poetry and music. Xunzi distinguished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between rites and music. He believed that a mandatory ritual embodies the principle of "division" and "difference", whereas music embodies harmonious spirits. From a pragmatic point of view, he thought that poetry and music play a huge role in transforming human nature, self-cultivation, national un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last part emphasizes Xunzi’s practical activiti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his poetry and music theory, including his works and Odes-quoting.
     The seventh chapter optimistics in two literary works of Xunzi. Cheng Xiang is the ancestor of Chinese talk and sing literature, it influenced Yuefu in the Han Dynasty, the Bianwen of Tang Dynasty, scripts for fiction of Song Dynasty, Tang-Song Ci and talk and sing literature deeply. In the history of Fu, Xunzi is the one who first naming Fu, and thus he is the master of it. He often used assumed dialogues to described one thing or stated his views. As ritual philosophy his Fu’s program, Xunzi used the techniques of narration in bold detail throughout his works and all of these influenced Han Fu deeply.
     Chapter eight focuses on the Xunzi’s Odes-quoting phenomenon. It expounds the theory of Xunzi’s annotation on Confucian classics. Xunzi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 Narrating, Not Creating", and he is the key of connecting Confucian classics of the Han Dynasty with Pre-Qin academy. Odes-quoting phenomenon implicated the progress of "six books explain me and i explain six books". Xunzi’s purpose of quote Odes is "proving reason with Odes", so it has a strong purpose. Based on this theory, his classics annotation of events also has a strong practical character.
     The conclusion is the full text of the summary. Xunzi thought that heaven and human nature are negative, only the outer rites and morality can transform it. As a part of it, poetry and music play a great role in this transforming. So all of his theory are pointing to practical purposes. Pragmatism i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Xunzi’s theory.
引文
①郭沫若:《荀子的批判》,见《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09页。
    ②李泽厚:《荀易庸记要》,见《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页。
    ③谭嗣同:《仁学》,《谭嗣同全集》(增订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页。
    ④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1页。
    ⑤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2页。
    ⑥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3页。
    ⑦苏轼:《荀卿论》,见(清)李扶九、黄仁黼选评,姚敏杰校点:《古文笔法百篇》,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⑧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5页。
    ⑨章太炎:《国学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⑩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①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1页。
    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④李泽厚、刘纲纪主编《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页。
    ⑤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6页。
    ⑥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2页。
    
    
    ①郑樵:《通志二十略》,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887页。
    ②详见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梁启超:《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64页。
    ②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文史》(第十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190.页。
    ③蔡仲德:《〈乐记〉作者辩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年第1期。
    ④吴毓清:《〈乐记〉的成书年代及其作者——〈乐记〉探索之一》,《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320-335页。
    ⑤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85-186页。
    ⑥吴乃恭:《荀子〈乐论〉及其同〈乐记〉关系的探讨》,《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⑦Homer H.Dubs.Hsün tze, the Moulder of Ancient Confucianism].London:Arthur Probsthain,1927;Scott Cook. "Yue Ji : record of music :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notes, and commentary".Cornell: Asian Music, V.XXVI, no. 2(Spring/summer 1995).
    ⑧丘琼荪:《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一分册),见《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那,第71页。
    ⑨张守节《史记正义》于《乐书》云:“《乐记》者公孙尼子所次撰也。”《隋书·音乐志》引沈约对梁武帝的奏答说:“《乐记》取公孙尼子”。详见《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21-22页。
    ⑩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见《先秦学术述林》,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第192-193页。
    11周柱铨:《〈乐记〉考辨》,见《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①金钟:《关于公孙尼子的〈乐记〉的断代和评价问题——兼与〈乐记〉批注者商榷》,《人民音乐》1979年第7期。
    ②周来祥《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的奠基石——评公孙尼子的〈乐记〉》,《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190-194页。
    ③李学勤:《公孙尼子与〈易传〉的年代》,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文史》(第三十五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9-225页。
    ④李泽厚:《初读郭店竹简印象纪要》,见《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0-421页。
    ⑤Paul Rual Goldin. "Xunzi in the Light of Guodian Manuscripts".Early China, 2000,(25).P113-146.
    ⑥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8。
    ①吴毓清:《荀况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荀况音乐思想散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②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7-323页。
    ③蒋孔阳:《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④郭志坤:《荀学论稿》,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6页。
    ⑤赵吉惠:《荀况是战国末期黄老之学的代表》,《哲学研究》1993年,第5期。
    ⑥张颂之、杨春梅:《荀子是儒学还是黄老之学的代表?——兼与赵吉惠先生商榷》,《哲学研究》1994年第9期。
    ⑦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⑧吴文璋:《荀子的音乐哲学》,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59-78页。
    ⑨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79-199页。
    ⑩旷丽贞:《化性起伪——荀子美学思想简论》,复旦大学,1999。
    11郑炯坚:《荀子文学与美学》,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80-281页。
    ①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苏州大学,2003。
    ②王志成:《荀子音乐美学思想辨析》,《艺术百家》2004年第3期。
    ③蒋孔阳:《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见《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④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新疆大学,2007。
    ⑤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
    ⑥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9页。
    ⑦蒋孔阳:《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见《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⑧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⑨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135页。
    ①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先秦学术述林》,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第192页。
    ②周来祥:《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文艺理论的奠基石——论公孙尼子的〈乐记〉》,《文艺理论研究》1981年第1期。
    ③吴毓清:《荀况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荀况音乐思想散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④蒋孔阳:《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见《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⑤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86-187页。
    ⑥卓支中:《荀子文艺美学思想管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⑦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页。
    ⑧John Knoblock.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Volume I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79。
    ⑨Paul R. Goldin.The Philosophy of Xunzi. Harvard University, 1996.P134.
    ①吴毓清:《荀况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荀况音乐思想散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
    ②郭志坤:《荀子的文艺思想》,《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③卓支中:《荀子文艺美学思想管窥》,《暨南学报》1990年第2期。
    ④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82页。
    ⑤张巍:《论〈荀子?乐论〉中中和美的思想》,《甘肃高师学报》2001年第4期。
    ⑥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26页。
    ⑦蒋孔阳:《评荀况的〈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174页。
    ⑧郭志坤:《荀子的文艺思想》,《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⑨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⑩John Knoblock.Xunzi: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Volume I.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80
    ①Paul R. Goldin.The Philosophy of Xunzi.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P134.
    ②余兰森:《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黄钟》1993年第4期。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339页。
    ④蔡仲德:《论孟荀的礼乐思想》,《孔子研究》1988年第1期。
    ⑤王齐洲:《文学的人化与人的文学化——孟子荀子文学思想之比较》,《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⑥周薇:《孔子、荀子和〈吕氏春秋〉的乐论比较》,《宁波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①李春青:《荀学与思孟学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24页。
    ③张义宾:《〈乐记〉中的两种音乐美学观——〈易传〉和〈荀子〉对〈乐记〉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阴山学刊》2004年第1期。
    ④洪永稳:《论〈乐记〉对〈乐论〉的继承与发展》,《黄山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⑤付晓青:《荀子“乐论”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2008。
    ⑥王采:《两部〈乐论〉之异同辨析》,《黄河之声》2007年第7期。
    ⑦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36-339页。
    ⑧毛殊凡:《从〈乐论〉看荀子美学及其与老庄美学之比较》,《学术论坛》1989年第2期。
    ①徐霞:《.墨子与荀子文艺观之比较》,《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刘博、乐之《论——〈荀子?乐论〉与〈墨子?非乐〉的比较》,《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③张忻、杜学元:《荀子和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观之比较》,《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④李衍柱:《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峙的荀子〈乐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⑤Aphrodite Alexandrakis. "The Role fo Music and Dance in Ancient Greek and Chinese Rituals:From versus Content"].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Volume 33 Issue 2006,(2):267-278.
    ①详见杜国庠:《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58-091页。
    ②朱师辙:《朱师辙(少滨)先生答著者论〈成相〉很像〈凤阳花鼓词〉书》,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5-183页。
    ③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64、173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8-89页。
    ①庞朴:《古墓新知——漫读郭店楚简》,《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②杜维明:《郭店楚简与先秦儒道思想的重新定位》,郭店楚简研究(《中国哲学》第二十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②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见《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页。
    ①刘向:《孙卿书录》,见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32-333页。
    ①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3页。
    ②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页。
    ③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页。
    ④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页。
    ⑤见舒新成等主编:《辞海》,中华书局1948年版,第877页。
    
    
    ①郦道元原著,陈桥驿等注:《水经注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年版,第212-215页。
    ②郦道元原著,陈桥驿等注:《水经注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年版,第316页。
    ①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26-4727页。
    ②杜佑著,王文锦等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729页。
    ③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208页。
    ④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04页。
    
    ①转引自郭志坤:《旷世大儒——荀况》,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462页。
    ③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页。
    ①司马迁撰, (日)龙川资言考证, (日)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432页。
    ②见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67页。
    ③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页。
    ④(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961页。
    ⑤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①林宝:《元和姓纂》(卷三),嘉慶七年古歙洪氏刊,光緒六年金陵書局?尽?
    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页。
    ③﹝清﹞江瑔:《读子卮言》,台北:泰顺书局1971年版,第71页。
    ④(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2页。
    ⑤详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109页。
    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⑦详见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云:“荀卿年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见卜宪群编著《颜氏家训》,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页;汪中:《荀卿子通论》,见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33页;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罗根泽:《荀卿游历考》,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8页;蒋伯潜:《诸子通考》,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154页;梁涛:《荀况行年新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谢耀亭:《荀子游齐考》,《运城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详见应邵:《风俗通义》,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22页;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页;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页;罗焌:《诸子学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胡元仪:《荀卿别传》,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下》,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3页;梁启超:《荀卿及〈荀子〉》,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109页;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7页;钱穆:《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116页;游国恩:《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②钱穆:《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③游国恩:《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④钱穆:《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⑤钱穆:《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116页。
    ⑥游国恩:《荀卿考》,《古史辨》(四),罗根泽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5页。
    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子类》,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页。
    ①梁涛:《荀况行年新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②《管子·小匡》曰:“农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见姜涛著《管子新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179页。
    ③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296页。
    ④见梁启雄《荀子简释·传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4页。
    ⑤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⑦罗根泽:《荀卿游历考》,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8页。
    ⑧池田知久:《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之研究》吴锐:《古史考》,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524—525页。
     ①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页。
    ①详见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33页;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页;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梁涛:《荀况行年新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②唐仲友云:“据迁传,参荀书,其大略可睹:卿名况,赵人.以齐襄王时游稷下。”(《荀子集解》第6页)宋濂《诸子辩》亦云:“卿以齐襄王时游稷下,距孟子至齐五十年矣。于列大夫,三为祭酒。”(《诸子辩》,太平书局1962年版,第31页。)
    ③罗根泽:《荀卿游历考》,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29页。
    ④耀亭:《荀子游齐考》,《运城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⑤蒋伯潜:《诸子通考》,正中书局1968年版,第158页。
    ①详见梁启超:《荀卿及〈荀子〉》,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8-109页;游国恩:《荀卿考》,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5-97页
    ①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版,第17页。。
    ②张涛、傅根清译注:《申鉴中论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244页。
    ③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见郭沫若:《十批判书》,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第133页。
    ④王邦雄:《韩非子的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第25页。
    ①蔡德贵:《试论荀子和淳于髡的师承关系》,《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
    ②参见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③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3页。
    ④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9-120页。
    ⑤《论语·先进》篇中记载有冉氏同宗三兄弟冉耕(伯牛)、冉雍(仲弓)、冉有(子有):“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在上博简中有《中弓》篇,见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284页。
    ⑥郭志坤:《荀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8-39页。
    ⑦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07页。
    
    
    ①关于荀子卷本的详细研究,参见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杨倞:《荀子序》。见王先谦著,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2页。
    
    ①梁启超:《荀卿及〈荀子〉》。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150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69页。
    ③杨筠如:《荀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30-31页。
    ①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150页。
    ②廖名春:《〈荀子〉各篇写作年代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536页。
    ③廖名春:《〈荀子〉各篇写作年代考》,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6页。
    ④周炽成:《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2页。
    ⑤龙宇纯:《荀子论集》,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版,第53页。
    ①杨筠如:《荀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1-22页。
    ①杨筠如:《荀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2-23页。
    ②杨筠如:《荀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23页。
    ③详见汪中:《荀卿子通论》,见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7-119页。
    ④谢墉:《荀子·序》,乾隆丙午校刊,嘉善谢氏藏本。1923年夏五月北京直隶书局影印。
    ⑤梁启超:《荀卿与〈荀子〉》,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5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②(唐)魏徵:《隋书·音乐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88页。
    ③司马迁:《史记·乐书》,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078页。。
    ④关于郭店楚简及上博楚简的有关介绍,见本编第二章第三节的相关内容。
    ⑤邹华:《郭店楚简与〈乐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孙德华:《论〈乐记〉及其与思孟学派的关系》,见http://www.confucianism.org.my/international/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89。
    ⑥邹华:《郭店楚简与〈乐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①郭沫若:《公孙尼子与其音乐理论》,《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3-185页
    ②郭沫若:《青铜时代》,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187页。
    ③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见《十批判书》,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7页。
    ④关于这一论据,孙尧年、蔡仲德先生曾有充分的论述,笔者就不再赘述。详见孙尧年:《〈乐记〉作者问题考辨》,《文史》(第十辑),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190页;蔡仲德:《〈乐记〉作者辩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0第一期。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②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7年版,第191页。
     ①《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4页。
    
    
    ①见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90页。
    ②辅广语。见(宋)赵顺孙:《四书纂疏·论语纂疏》卷九,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年版。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①《论语纂疏》卷九引。转引自张亨:《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新星出版是2006年版,第61页。
    ②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见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105页。
    ⑤以上引文均见张亨:《〈论语〉论诗》,见《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68-69页。
    
    
    ①钱穆:《论语新解》,巴蜀书社1985年版,第76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①见朱熹:《孟子序说》,《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②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35页。
    ①黎靖得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8页。
    ②转引自殷杰:《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理论鉴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③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④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
    ⑤详见本文下篇第八章的内容。
    ⑥引文见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⑦引文见季旭昇主编,陈霖庆、郑玉姗、邹濬智合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带“□”的字为楚竹书原文所缺,是根据郭店楚简而补的内容。
    ①李泽厚:《初读郭店楚简印象记》,《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13页。
     ①庐元骏:《说苑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05页。
    ①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3页。
    ②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①冯友兰先生认为,“孔子之所谓天,乃一有意志之上帝,乃一‘主宰之天’也。”见《中国哲学史》(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②详见亚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29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7页。
    ②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273页。
    
    
    ①牟宗三:《历史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113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1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8页。
    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一)》,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版,第440页。
    ②原“天”字下本无“功”字,依杨倞或说补。王念孙亦持此种观点。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09页。
     ①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5页。
     ①见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73页。
    
    
    ①牟宗三:《荀学大略》,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4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0页。
    ③牟宗三:《荀学大略》,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4页。
    ①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0页。
    ②数据根据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荀子逐字索引》,香港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3页。
    ③孟子言:“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又言:“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④牟宗三:《荀学大略》,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4页。
    ⑤牟宗三:《荀学大略》,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9-220页。
    ①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②王充在《论衡·本性》云:“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见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3页。
    ③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4页。
    ④章太炎:《国学略说》,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⑤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序》,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序》,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页。
    ②详见牟宗三:《才性与玄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66页。
    ②赖炎元注译:《春秋繁露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5页。
    ③《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913页。
    ④详见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1983年版,第309-310页。
    ①详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3-204页。
    ②详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6-77也。
    ③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389页。
    ④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序》,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2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63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4页。
    ②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5页。
    ①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
    ②周炽成先生也持此观点,但他认为荀子《性恶》篇并不是荀子本人的作品,且《性恶》篇与《礼论》篇中有许多矛盾之处。见《荀子: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光明日报》2007年3月20日第11版。
    ①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23页。
    ②陈大齐:《荀子学说》,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8年版,第58-69页。
    ③但是荀子的性恶说不同于西方宗教中所说的人的本质为恶的“原罪”(Original Sin)说。参见Maurizio Scarpari , "The Debate on Human Nature in Early Confucian Literature",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3:3,2003,P.311.另见Aaron D.Stalnaker, Overcoming Our Evil: Spiritual Exercises and Personhood in Xunzi and Augustine. Brown University, 2001.
    
    
    ①荀子说:“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乐论》)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1页。
    ①例如冯友兰称:“其(荀子——笔者注)言性亦与孟子正相反”(《中国哲学史》第357页),侯外庐也说:“荀子的性恶论,是孟子性善说的反对命题。”(《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573页)
    ②劳思光先生说:“性恶及师法之说,为荀子心性论之基本理论,论心与天则为荀子心性论寻求出路之回旋过程,论君与礼则为荀子心性论之归宿。”见《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③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⑤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4页。
    ①廖名春说:“所以,在荀子看来,作为人的本质的不是‘性’而是‘伪’。将荀子的所谓‘性’视为我们今天作为人的本质的人性的同义语,又反过来指责荀子‘不懂得人性就是人的社会属性’,正是顾名而失实,得椟而遗珠。”见《荀子新探》,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②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0页。
    ③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0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3-443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43页。
    ②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55页。
    ③荀子在这里将“能”看成是一种即成的事实,表示一种已经在实践或行动中得到实现或完成的结果,而不是我们现代汉语中所说的“能够”或“可不可以”。
    ④杨倞注。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7页。
    ⑤蔡仁厚:《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版,第411页。
    ⑥陈奂语。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3页。
    ①薛保纶:《荀子的心学》(上),《哲学与文化》,1978年第5卷第5期,第63页。
    
    
    ①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第227页。
    ②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11页。
    ③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2-143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11页。
    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86页。
    ③此“文章”非现在意义上的文学之意,而应较之而广泛,指礼仪之纹饰、声色形貌而言的。
     ①霍松林主编:《中国诗论史》(上册),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62页。
    ①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44页。
    ②王应麟语。见马宗霍:《中国经学史》,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3页。
    ③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④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7页。
    ①李衍柱:《世界轴心时代的诗学双峰——与亚里士多德〈诗学〉并峙的荀子〈乐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17页。
    ②钟泰:《荀注订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0页。
    ③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453页。
    ④见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8页。
    ①荀子在这里区别了“精于物者”和“精于道者”,认为“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即精于某一事物的人只能掌握该事物,而精于道的人则能够掌握一切事物。因而,君子一定要专一于“道”。见《荀子·解蔽篇》。
    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5页。
    ③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6页。
    ④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9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7页,
     ①详见王元化:《〈神思〉虚惊说柬释》,《中华文史论丛》1963年第三期,第219-224页。
    ①朱光潜:《中国古代美学简介》,见蒋孔阳主编:《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5页。
    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5页。
    ③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5页。
    ④此句在《荀子集解》中作:“故其立文饰也至于窕冶”(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3页),然考之以《荀子》的其他版本,均不见此说,应是印刷错误。
    ⑤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368页。
    ②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顾易生、蒋凡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先秦两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135页。
    ③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①张亨:《先秦思想中两种对语言的省察》,见《思文之际论集儒道思想的现代诠释》,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0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22页。
     ①李泽厚:《美的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①见颜师古:《匡谬正俗》,转引自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②转引自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页。
    ③转引自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①见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8页。
    
    
    ①郑炯坚:《荀子文学与美学》,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17页。
    ②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①见Lau,D.C..Mencius. Trans. Middlesex, England : Penguin Books, 1976.P123.
    ②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0页。
    ③李晨阳:《道与西方的相遇:中西比较哲学重要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364页。
    ⑤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364页。
    
    
    ①成复旺主编:《中国美学范畴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06页。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②王懋竑语。见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1页。
    
    
    ①见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8页。
    ③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9页。
    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0页。
    ①汤一介:《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见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②汤一介:《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见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94页。
    ③汤一介:《再论中国传统哲学的真善美问题》,见汤一介:《儒道释与内在超越问题》,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6页。
    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47年版,第364页。
    ①朱光潜:《中国古代美学简介》,见《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木铎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②邹昌林:《中国礼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③马端临著,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标校:《文献通考·经籍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21页。
    ④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①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年版,第6页。
    ②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198年版,第411页。
    ③见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144页。
    ④郭沫若认为“礼是后起的字,周初彝铭中不见有这个字”(《沫若文集》第十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5页。)徐复观先生认为“甲骨文中,没有正式出现礼字。以‘豐’为古‘礼’字的说法,不一定能成立。”(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见李哲贤:《荀子礼论之特质研究》,《哲学与文化》1994年第21卷第12期,第1103页。
    ②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2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第195页。
    ②鲍国顺:《荀子学说析论》,台北华正书局1987年版,第73页。
    ①郭沫若:《先秦学说述林》,东南出版社1945年版,第189页。
    ②《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记·仲尼燕居》:“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
    ③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6-177页。
    ④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0页。
    
    
    ①江文也著,杨儒宾译:《孔子的乐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8页。
    
    
    ①刘乾先等译注:《韩非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84页。
    ②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①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9页。
    
    
    ①杜国庠著,杜国庠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58页。
    ②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③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9页。
    ①杜国庠著,杜国庠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59页。
    ②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
    ③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1页。
    ④《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8页。
    ⑤见刘师培:《荀子校补》(卷三),宁武南氏校印。“柎”通“拊”迦钤?贪妗妒⑹琛罚ㄖ谢榫?1980年版,第1538页)作“拊”,应劭《风俗通义》中亦作“拊”。
    ⑥见杜国庠著,杜国庠文集编辑小组编:《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6-177页。
    ⑦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2-33页。
    ⑧此语见于王引之之父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第八》。(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十二),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万有文库”1930年版,第1页。)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引为王引之之言的说法尚欠考证。
    ⑨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2页。
    ⑩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
    ①苏轼《记孙卿韵语》,《东坡题跋》(卷一),见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元丰题跋东坡题跋(一)》,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6页。
    ②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
    ③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0页。
    ④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130页。
    ⑤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61-162页。
    ⑥王念孙:《读书杂志·十二》,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万有文库”1930年版,第1页。
    ⑦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2页。
    ⑧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61-162页。
    ⑨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8页。
    ①《尔雅义疏》卷五《释乐》第七
    ②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8页。
    ③《周礼·春官·大师》中:“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郑玄注曰:“拊,形如鼓”。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6页
    ④马端临撰:《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31页。
    ⑤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⑥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85页。
    ⑦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96页
    ⑧聂崇义:《新定三礼图·投壶图》,宋淳熙两年刻本。
    ⑨李日刚:《辞赋流变史》,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⑩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39页。
    ①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网站:http://www.sach.gov.cn:8080/www.sach.gov.cn/tabid/891/InfoID/19663/Default.aspx
    ②王圻、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1页。
    ③李日刚:《辞赋流变史》,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第78-79页。
    ④姚小鸥:《“成相”杂辞考》,《文艺研究》2000年第1期。
    ⑤朱师辙:《朱师辙(少滨)先生答著者论〈成相〉很想〈凤阳花鼓词〉书》,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7页。
    ⑥王念孙对杨倞的这一观点做了反驳。他说:“《志》所载《成相杂辞》,在汉人杂赋之末,非谓荀子之《成相篇》也。”见王念孙《读书杂志?十二》,商务印书馆王云五“万有文库”1930年版,第1页。
    ⑦胡元仪《荀卿别传·考异》,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页。
    ⑧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页。
    ①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64页。
    ②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36页。
    ③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④以上均见吴纳:《文章辩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⑤陶秋英:《汉赋之史的研究》,中华书局,1939年版,第85-87页。
    ⑥高光复:《赋史述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⑦李日刚:《辞赋流变史》,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第72页。
    ①转引自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62页。
    ②转引自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62页。
    ③详见简宗梧:《赋与骈文》,台北:台湾书店,1998年年版,第45-46页。
    ④王念孙:《读书杂志》(十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第6页。
    ⑤俞樾:《诸子平议》,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1页。
    ⑥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2页。
    ①朱师辙:《朱师辙(少滨)先生答著者论〈成相篇〉很像〈凤阳花鼓词〉书》,见《杜国庠文集》1962年版,第178页。
    ②详见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75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73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3页。
    ①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74页。
    ②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5页;方孝岳:《关于“屈原”“天问”》,《中山大学学报》,1955年第1期;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③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77页。
    ④详见郑炯坚:《荀子文学与美学》,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32-136页。
    ⑤钱穆:《稷下统考》,《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70页。
    ①见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2-174页。
    ②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5页。
    ③朱熹:《楚辞后语·成相第一》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④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上),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页。
    ①见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65页。
    ②见杜国庠:《论荀子的〈成相〉篇》,《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76页。
    ③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10页。
    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29页。
    ⑤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1页。
    ⑥《辞源》:变文是唐代俗文学之一种。由散文与韵文交杂组成,以敷陈故事为主,多取材于佛经,后来又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常见的有《维摩诘经变文》、《伍子胥变文》、《孟姜女变文》等,皆于敦煌出土。见《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25页。
    ⑦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98页。
    ①见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38页。
    ②洪楩编印,熊龙峰编印:《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四种小说》,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29页。
    ③洪楩编印,熊龙峰编印:《清平山堂话本·熊龙峰四种小说》,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④见郑炯坚:《荀子文学与美学》,香港科华图书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52页。
    ①胡元仪:《荀卿别传考异》,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5页。
    ②以上均见吴纳:《文章辩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③见罗根泽编著:《古史辨》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13页。
    ④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0页。
    ⑤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考证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4页。
    ⑥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⑦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92页。
    ⑧见姜书阁:《汉赋通义》,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33-34页。
     ①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189页。
    
    ①统计数据根据台湾宗青图书出版公司主编:《荀子引得》,台北:宗青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585页。
    ②统计数据根据台湾宗青图书出版公司主编:《荀子引得》,台北:宗青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913-919。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0也。
    ②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6页。
    ③《国语?晋语五》:“范文子暮退于朝。武子曰:‘何暮也?’对曰:‘有秦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韦昭注:“廋,隐也。谓以隐伏谲诡之言问于朝也。东方朔曰:‘非敢诋之,与为隐也。’”(见左丘明撰,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96页。)
    ④《闻一多全集》(第1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17页。
    ⑤朱光潜:《诗论》,《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39页。
    ①徐师曾著,罗根泽点校:《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②转引自伏俊琏:《俗赋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27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44页。
    ④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65页。
     ①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三十),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382页。
     ①见舒芜等编选:《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①王芑孙:《读赋卮言》,见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①王芑孙:《读赋卮言》,见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74页。
    ①关于老彭,学者看法不一。朱熹认为是殷商的贤大夫,郑玄、王弼则认为“老”指老子,“彭”指彭祖。日人竹添光鸿更认为他是《离骚》所说的彭咸。今从前者。详见王熙元编著:《论语通释》(上)(台湾学生书局1981年版,第339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3页。
    ③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
    ④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①闻一多:《歌与诗》,见闻一多著:《神话与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51页。
    ②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序说》,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③详见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的基础》,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第28-33页。
    ①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7页。
    ①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7-118页。
    ②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8页。
    ③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8页。
    ④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8页。
    ⑤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9页。
    ⑥刘师培:《公羊荀子相通考》,《群经大义相通论》,宁武南氏校印本。
    ⑦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8-119页。
    ①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9页。
    ②汪中著,古直笺,王清信、叶纯芳点校:《汪中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编2000年版,第119页。
    ③John Knoblock. Xunzi: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the Complete Works: Vol. I, Books 1-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P.36.
    ④皮锡瑞考证认为:惟荀卿传经之功甚巨。《释文序录》《毛诗》,一云:“孙卿子传鲁人大毛公”,则《毛诗》为荀子所传。《汉书楚元王交传》:“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同受《诗》于浮丘伯。伯者,孙卿之门人。”《鲁诗》出于申公,则《鲁诗》亦荀子所传。《韩诗》今存《外传》,引《荀子》以说《诗》者,四十有四,则《韩诗》亦与《荀子》合。《序录》“左丘明作传以授曾申。申传卫人吴起。起传其子期。期传楚人铎椒。椒传赵人虞卿。卿传同郡荀卿。”则《左氏春秋》,荀子所传。《儒林传》云:“瑕丘江公受《穀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申公为荀卿再传弟子,则《穀梁春秋》亦荀子所传。《大戴曾子立事篇》载《荀子修身》、《大略》二篇文,《小戴乐记》、《三年问》、《乡饮酒义篇》载《荀子·礼论》、《乐论》篇文,则二戴之《礼》亦荀子所传。刘向称荀卿善为《易》,其义略见《非相》、《大略》二篇。是荀子能传《易》、《诗》、《礼》、《乐》、《春秋》,汉初传其学者极盛。(见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页。)
    ⑤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世界书局1941年版,第169页。
    ⑥俞樾:《荀子诗说》,《曲园襍纂·第六》,《春在堂全书》光绪九年重定本。
     ①转引自朱自清:《诗言志辩》,开明书店1947年版,第18页。
    
    ①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000页。
    ②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17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97页。
    ②黄俊杰认为是33次。见黄俊杰:《孟子运用经典的脉络及其解经方法》,《台大历史学报》第二十八期。
    ③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63页。
    
    ①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9页。
    ②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5页。
    ③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95页。
    
    
    ①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3页。
    ②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07页。
    ③伽达默尔著,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7页。
     ①杨倞注。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7页。
     ①杨倞语。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34页。
    ①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②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①有的学者认为《荀子》征引诗句的83次当中,涉及《小雅》18篇,《大雅》16篇。此种说法不确切。见刘立志:《荀子与两汉〈诗〉学》,《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①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学》,齐鲁书社1994年版,第32页。
    ②郝明朝:《〈荀子〉引〈诗〉说》,《聊城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③洪湛侯:《诗经学史》(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6页。
    ④朱熹:《诗集传·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⑤朱熹:《诗集传序》,见《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⑥朱熹:《诗集传序》,见《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①朱自清:《诗言志辩》,开明书店1947年版,第114页。
    ②傅道彬:《先秦用诗论》,见《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111页。注从上下文的文意看,这里的“符合”应改为“符号”。此处可能是印刷错误。
    ③傅道彬:《先秦用诗论》,见《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0页。
    ①“相”是一种“赞礼”,是指典礼时司仪唱读仪式叫人行礼。见《辞源》“赞礼”。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974页。
    ②见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7页。
    ③劳思光:《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1年第1期
    ④劳思光:《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1年第1期
    
    ①劳思光:《对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之探讨及建议》,《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1年第1期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5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76页。
    ②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是1999年版,第347页。
    ③《河南程式遗书》卷第十八,见《二程集》(第二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5页。
    ④转引自钱穆:《朱子学提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4页。
    ⑤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3页。
    
    
    ①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版,第345页。
    ②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一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416-417页。
    ③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页。
    ①黄俊杰:《论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与政治权力之关系——以〈论语〉、〈孟子〉为例》,《台大历史学报》2007年第40期。
    ②黄俊杰:《论东亚儒家经典诠释与政治权力之关系——以〈论语〉、〈孟子〉为例》,《台大历史学报》2007年第40期。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3页。
    ①欧阳修:《诗本义》(卷第一),转引自晁福林:《从上博简〈诗论〉看〈关雎〉的主旨》,《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1期。
    ②朱熹:《诗集传》,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页。
    ④程廷祚:《诗论十三再论刺诗》,见程廷祚:《青溪集?卷二?诗论十三》,金陵丛书本。
    ⑤闻一多:《风诗类钞》,见《闻一多全集》(3),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47页。
    ⑥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1页。
     ①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196页。
     ①见《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17页。
     ①朱熹语。见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50页。
     ①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1页。
    
    
    ①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24页。
    ②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第226页。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台湾三民书局1986年版,第337页。。
    ④李春青:《荀学与思孟学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①陈大齐:《荀子学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9年版,第78页。
    ②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①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51页。
    ②李春青:《荀学与思孟学派的差异及荀子诗学的独特性》,《三峡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董治安,郑杰文汇撰:《〈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年版。
    方孝博:《荀子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吉林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选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李德永:《荀子》,上海人名出版社,1959年版。
    李涤生:《荀子集释》,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
    梁启雄:《荀子简释》,中华书局,1983年版。
    天津《荀子选注》注释组:《荀子选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熊公哲:《荀子今注今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
    张觉:《荀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章诗同:《荀子简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朱谦之:《荀子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
    朱砚夫:《荀子》,中华书局,1963年版。
    陈大齐:《荀子学说》,台北中华文化出版社专业委员会,1959年版。
    吉联抗译注:《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骆瑞鹤:《荀子补正》,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安家正:《合璧儒法:荀子的故事》,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陈登元:《荀子哲学》,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
    陈飞龙:《荀子之礼学研究》,台北市文史出版社,1979年版。
    陈修武:《人性的批判:荀子》,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储昭华:《明分之道:从荀子看儒家文化与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方尔加:《荀子新论》,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高正:《荀子》版本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韩德民:《荀子与儒家的社会理想》,齐鲁书社,2001年版。
    胡玉衡、李育安:《荀况思想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论荀况》,湖北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孔繁:《荀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孔繁:《荀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赖纯美,陈耔伶编著:《荀子名言的智慧:性恶论的人生哲学》,岳麓书社,2004年版。
    辽宁人民出版社编辑:《论荀况》,辽宁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刘耘华:《诠释学与先秦儒家之意义生成:《论语》、《孟子》、《荀子》对古代传统的解释》,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刘子静:《荀子哲学纲要》,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刘师培:《荀子补释》,宁武南氏刘申叔先生遗书本,1936年版。
    陆建华:《荀子礼学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牟宗三:《名家与荀子》,台湾学生书局,1979年版。
    彭万荣:《荀子:进取人生》,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秦榆编著:《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年版。
    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荀况和〈天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沈永宏,苏静编著:《隆礼至法:荀子谋略纵横》,蓝天出版社,1997年版。
    唐任伍:《荀子思想与现代企业形象》,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唐淑云:《治国名儒:荀子》,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
    唐淑云主编:《治国名儒—荀子》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
    陶师承:《荀子研究》,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
    汪国栋:《荀况天人系统哲学探索》,广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王恩洋:《荀子学案》,东方文教研究院》,1945年版。
    王颖:《荀子伦理思想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翁慧美:《荀子论人研究》,台北中正书局,1988年版。
    吴文璋:《荀子的音乐哲学》,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夏甄陶:《论荀子的哲学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熊公哲:《荀卿学案》,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
    熊良智,庄剑编著:《〈荀子〉与现代社会》,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徐平章:《荀子与两汉儒学》,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
    杨大膺:《荀子学说研究》,中华书局,1936年版。
    杨筠如:《荀子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张国风:《荀子·王霸之道》,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
    张曙光:《外王之学:〈荀子〉与中国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周炽成:《荀子韩非子的社会历史哲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
    周绍贤:《荀子要义》,台湾中华书局,1977年版。
    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阮元:《周易正义》
    阮元:《尚书正义》
    阮元:《毛诗正义》
    阮元:《周礼注疏》
    阮元:《仪礼注疏》
    阮元:《礼记正义》
    阮元:《春秋左传正义》
    阮元:《春秋公羊传疏》
    阮元:《论语注疏》
    阮元:《尔雅注疏》
    阮元:《孟子注疏》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白奚:《稷下学研究——中国古代的思想自由与百家争鸣》,三联书店,1998年版。
    蔡镇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曹利华:《中华传统美学体系探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史》,巴蜀书社,2008年版。
    陈大齐:《孟子性善说与荀子性恶说的比较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年版。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陈来:《早期道学话语的形成与演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良运:《文与质艺与道》,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先秦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陈炎:《多维视野中的儒家文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昭瑛:《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成复旺:《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丁祯彦:《中国哲学名论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丁冠之:《孟子研究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范寿康:《中国哲学史通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冯达文:《早期中国哲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冯有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版。
    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高亨:《诸子新笺》,齐鲁书社,1980年版。
    高亨:《诗经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齐鲁书社,1979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人民出版社,1982、1984年版。
    郭庆藩撰:《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
    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6年版。
    黄克剑、林少敏编:《牟宗三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线装书局,2006年版。
    霍松林:《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吉联抗:《春秋战国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吉联抗:《秦汉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
    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59年版。
    季旭昇主编,陈霖庆、郑玉姗、邹濬智合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蒋伯潜:《诸子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姜书阁:《先秦辞赋原论》,齐鲁书社,1983年版。
    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
    康有为著,姜义华、吴根友编校:《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孔德立:《子思与思孟学派》,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李明辉:《孟子重探》,台北联络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李维武编:《徐复观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日刚:《辞赋流变史》,文津出版社,1987年版。
    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衍柱:《经典文本与文艺学范畴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术出版社,1987年版。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
    刘黎明:《先秦人学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齐鲁书社,1982年版。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罗根泽编著:《古史辨》(四)(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马宗霍:《中国经学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敏泽:《中国美学史》(第一卷),齐鲁书社,1989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全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欧阳祯人:《先秦诸家情性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彭亚非:《华夏审美风尚史?第二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版。
    蒲友俊:《中国文学批评史论》,先秦一魏晋南北朝卷,巴蜀书社,2002年版。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钱穆:《孟子研究》,上海书店,1992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5年版。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丘贾孙:《历代乐志律志校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施昌东:《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中华书局,1979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
    孙家富:《先秦两汉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谭好哲:《从古典到现代:中国文艺美学的民族性问题》,齐鲁书社,2004年版。
    谭宇权:《孟子学术思想评论》,文津出版社,1995年版。
    唐君毅:《人性之体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
    王向峰:《中国美学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兴华:《中国美学论稿》,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运熙,黄霖:《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一川:《审美体验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岳川:《思·言·道》,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王岳川:《艺术本体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4年版。
    王志民主编:《齐文化概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王洲明:《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韦政通:《先秦七大哲学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
    吴乃恭:《儒家思想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夏甄陶:《中国认识论思想史稿》,上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夏之放:《文学意象论》,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熊十力:《读经示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熊十力:《原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杨大膺:《孟子学说研究》,上海书店,1992年版。
    杨儒宾:《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及身体观》,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3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姚文放:《美学文艺学本体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叶继业:《孟子思想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袁济喜:《和——中国古典审美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曾繁仁:《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二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
    张国庆:《中和之美——普遍艺术和谐观与特定艺术风格论》,巴蜀书社,1995年版
    张岂之:《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1-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1986年版。
    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61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朱立元:《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
    朱自清:《诗言志辨》,开明书店,1947年版。
    诸葛志:《中国原创性美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宗白华:《中国美学史论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宗白华:《中国哲学史提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陈良武:《荀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洪永稳:《论荀子的文艺思想》,安徽大学,2005年。
    黄文彦:《荀子礼治思想研究》,逢甲大学,2001年。
    李莹瑜:荀子内圣外王思想研究,“国立”中兴大学,2003年。
    林建邦:荀子理想人格类型的三种境界及其意义-以士、君子、圣人为论述中心,“国立”政治大学,2004年。
    刘乃华:《荀子道德思想之研究》,南华大学,2002年。
    刘素香:《荀子礼论性论及其关系之研究》,“国立”中山大学,2002年。
    王嘉陵:《荀子“化性起伪”思想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2003年。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郑州大学,2000年。
    王向东:《荀子“分”论》,河南大学,2005年。
    王小平:《荀子文学思想及影响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杨波:《荀子人性学说及其当代价值》,安徽大学,2006年。
    余全介:《荀子诗说研究》,安徽大学,2002年。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苏州大学,2003年。
    张源旺:《荀子〈乐论〉的美学思想》,扬州大学,2003年。
    1.Homer H. Dubs,The Works of Hsüntze: Tianslation from the Chinese, with Notes(London: Arthur Probsthain, 1928)
    2.Fehl, Noah E., Li: Rites and Propriety in Literature and Life - A Perspective for a Cultural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71).
    3.Ethical Argumentation: A Study in Hsün Tzu’s Moral Epistemology (Honolulu, Hawai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
    4.Edward J. Machle , Nature and Heaven in the Xunzi: A Study of the Tian Lu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3).
    5.Kline III, Thoenton C. and Philip J. Ivanhoe eds., Virtue, 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Xunzi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6.John Knoblock, Xunzi: A Translation and Study of Complete Works, Vols.1-3.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 1988-1994.
    7.Human nature as evil: A descrip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Xunzi and Augustine,by Jih, Chang-Shin (Luke), Ph.D., Temple University, 2004
    8.Confucian constructivism: A re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Xunzi,by Hagen, Kurtis George,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2
    9.Overcoming our evil: Spiritual exercises and personhood in Xunzi and Augustine,by Stalnaker, Aaron D., Ph.D., Brown University, 2001
    11.The autonomy of xin and ethical theory in Xunzi, by Lee, Janghee,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1
    12.Virtue and reason in Xunzi, by Hutton, Eric Leon, Ph.D., Stanford University, 2001
    13.Musical and ritual therapeutics in the "Xunzi": The psychophysical dynamics of crafting one's person, by Lundberg, Brian J.,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2000
    14.Ethics and tradition in the "Xunzi", by Kline, Thornton Charles, III, Ph.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8
    15.The philosophy of Xunzi, by Goldin, Paul Rakita, Ph.D., Harvard University, 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