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情本体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情本体论”是李泽厚近20年来思想的重心所在,也是李泽厚近30年思想活动的主线之一:一方面,它是李泽厚“主体性”思想的延续与发展;另方面,在新的时代和文化语境下,它则开启出了新的问题域。李泽厚虽然在著作中反复言及“情本体”,但并未做系统集中的理论阐发,比较深入的专题研究成果亦尚嫌不足,这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所以梳理“情本体论”的发展线索、把握其理论体系、挖掘其思想内涵、阐发其现实与理论意义便很有必要。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包括“论文的选题意义”、“现有研究成果述评”和“论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三部分。
     正文部分共包括六章。
     第一章“中西历史上的‘本体’与‘情感论’”包括两大内容:第一,对中西历史上“本体”概念之含义进行辨析,同时参照李泽厚的具体文本,讨论李泽厚对“本体”概念的使用情况与具体理解。第二,从历时角度梳理中西“情感论”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李泽厚‘情本体论’的形成”,结合李泽厚的实际文本,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考察了李泽厚“情本体论”的具体形成过程。本章分三部分:第一,考察李泽厚早期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情感论”。第二,讨论李泽厚“主体性”学说中的“心理情感形式问题。第三,梳理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提出、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与线索。
     第三章“李泽厚‘情本体论’的内涵”,包括三部分:第一,整体观照李泽厚的“人类学历史本体论”,在“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的整体构架中定位“情本体论”。第二,阐释“情本体论”的具体内涵。“情本体论”包含“情本体的人性哲学”和“情本体的人生哲学”两部分,前者是后者的立论基础。第三,讨论李泽厚对历史上诸多本体论的批判。
     第四章“‘情本体论’的学科定位与实践展开”,包括两部分:第一,从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美学等不同学科视角出发对“情本体论”进行多角度观照与阐释。“情本体论”包含人性、人格、人情三层面,哲学人类学关涉“人性”问题,人格心理学关涉“人格”问题,美学关涉“人情”问题。第二,讨论“情本体论”的实践展开。李泽厚从“情本体论”中引伸出“宗教哲学”(即“情本体的内推”)和“政治哲学”(即“情本体的外推”)两种走向。
     第五章“‘情本体’与Being的对接”,包括三部分:第一,考察李泽厚以“情本体”填充海德格尔Being的“对接论”的具体提出过程。第二,阐述李泽厚“对接论”的具体内涵。第三,对“对接论”作具体分析与评价,并且提出自己关于“情本体”与Being对接的看法。
     第六章“‘情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包括两部分:第一,“情本体论”的现实意义,体现为“情本体论”能为处于散文生活状态中的现代人标画出一种理想而可行的生存方式。第二,“情本体论”的理论意义,体现为“情本体论”为现代中西文化之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内容。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is the thought center of Li Zehou in recent20years, is also one of the main lines of Li Zehou's thinking activity nearly30years:on the one hand, it is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 Zehou's thought of "subjectivity";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ultural context, it opens a new question domain. Although Li Zehou repeatedly mentioned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in his works, but he did not make systematic explanation to it, monographic researches in depth are also insufficient, which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understanding, s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lu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grasp its theoretical system, digging its thought connotation, analysis its realistic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s are very necessary.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includ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A review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The content and innovation of this thesis" in three parts.
     The body part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y of the 'Noumenon' and 'The theory of Feeling '" consists of two parts:first, analysis the meaning of "Noumeno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y,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Li Zehou's texts, discuss his usage of "Noumenon"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Noumenon". Second,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lue of "The theory of Feeling" in Chinese and Western histor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The Ontology of Feeling'", according to Li Zehou's texts, using the method of the unity of history and logic,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Li Zehou's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first, study of "The theory of Feeling " in Li Zehou's early aesthetic and literary studies. Second, discuss the "Feeling Form" in Li Zehou's "subjectivity theory". Third,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lu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The third chapter "The connot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i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First, investigate "The Anthropologic-Historical Ontology" of Li Zehou. Second, interpret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The Ontology of Feeling" contains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philosophy of life" in two parts, the former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latter. Third, to discuss the Li Zehou's critique of many ontology in the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and the practice of'The Ontology of Feeling'", consists of two parts: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psychology, aesthetics, interpret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Second, discuss the practic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
     The fifth chapter "The docking of 'Feeling Noumenon' and Being" consists of three parts:first,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clue of the "docking" theory. Second, interpret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Li Zehou's "docking" theory. Third, make a concret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docking" theory, and put forward its own view about the "docking" theory.
     The sixth chapter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consists of two parts:first,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Second,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Ontology of Feeling".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whole content.
引文
①相关情况可参看如下文章:季欣.新版《诺顿理论与批评选集》述评——兼及李泽厚的入选[J].外国文学,2010(5):151-155.顾明栋.《诺顿理论与批评选》及中国文论的世界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0(5):17-22.贾晋华.走进世界的李泽厚[J].读书,2010(11):121-125.
    ①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5贝。
    ①李泽厚、刘再复.走出语言学世纪,载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18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2页
    ①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716
    ②祝勤.情感的回归——李法厚“情感本体”思想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1319
    ③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汕头.汕头大学,2008
    ④罗紴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重庆.两南大学,2011:4759
    ①徐振玺.美育视野关照下的“情本体”[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60
    ②徐振玺.美育视野关照下的“情本体”[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6162
    ①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94页。
    ②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5
    ③程薇.试论李洋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④乔东义.论李泽厚实践美学晚期的史新[J].兰州学刊,2006(2):63
    ⑤梁斌.对李洋厚后期美学思想“情感本体论”转向的考察[J].太原大学学报,2007(4):16
    ①彭富春.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评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J].文艺研究,2001(2):24
    ②钱善刚.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逻辑脉象--从发生学、结构主义到存在主义[J].求索,2005(11):117.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一种实践论的审美形而上学生存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黄怀璞、李洁.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康德马克思主文者-论李洋厚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点[J].两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利学版),2010(3):22-23
    ③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26
    ④徐碧辉、王丽英.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99
    ⑤徐碧辉.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学术月刊,2007(2):116117
    ⑥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26
    ⑦孙宗胜、吉新宏.“人”的历程--论李泽厚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6(1):55
    ⑧黄怀璞、李沾.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康德马克思主义者--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点[J].两北帅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2-23
    ⑨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5
    ①钱善刚.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逻辑脉象——从发生学、结构主义到存在主义[J].求索,2005(11):117
    ②钱善刚.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逻辑脉象——从发生学、结构主义到存在主义[J].求索,2005(11):117
    ③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④梁斌.对李法厚后期美学思想“情感本体论”转向的考察[J].太原大学学报,2007(4):16
    ⑤明晓旭.李洋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⑥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5
    ⑦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⑧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⑨韩小龙.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2
    ⑩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J].东南学术,2008(2):116
    11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6
    ①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②彭富春.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计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J].文艺研究,2001(2):26
    ③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1623
    ④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2324
    ⑤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一种实践论的审美形而上学生存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
    ⑥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法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28
    ⑦徐振玺.美育视野关照下的“情本体”[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63
    ①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J].文艺争呜,2011(3):9097
    ①徐碧辉、王丽英.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98
    ②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25
    ③薛富兴.李洋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主体性实践哲学之规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 10
    ④周海燕.李泽厚的“情感本体”建设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山东省农业管理十部学院学报,2004(2):99
    ⑤丁耘.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以李泽厚为中心[J].读书,2008(11):2526
    ⑥薛富兴.新康德主义:李洋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J].哲学动态,2006(6):37
    ⑦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汕头.汕头大学,2008
    ①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33
    ②陈望衡. 实践美学体系的三重矛盾[J].学术月刊,1999(8):51
    ③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16.徐碧辉.从人类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论李洋厚实践美学的主体性概念[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15.孙宗胜、吉新宏.“人”的历程——论李法厚美学[Jj.社会科学战线,2006(1):54
    ①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大文社会科学版),2000(2):16.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人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311-312
    ②朱立元.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J].哲学研究,2010(2):102.封孝伦.李泽厚对实践美学的创建与修补[J].当代文坛,2010(3):17.宋妍.对李泽厚“大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J].东南学术,2008(2):116117
    ③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29-30
    ④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J].广相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3
    ⑤薛富兴.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r稿》对主体性实践哲学之规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910
    ⑥薛富兴.李洋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内在矛盾[J].求是学刊,2003(3):100
    ①章辉.“积淀说”与“视域融合”--李泽厚与伽达默尔的一个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3(1):90
    ②乔东义.李洋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帅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利学版),2005(5):312
    ③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④彭富春.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评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J].文艺研究,2001(2):27
    ⑤居森林.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J].长江论坛,2003(4):54
    ⑥张文初.李洋厚的本体论批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2):32
    ⑦张文初.李泽厚的本体论批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2):32
    ⑧刘悦笛.存在主义东渐与中国生命论美学建构[J].山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
    ⑨程薇.试论李洋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30
    ⑩徐碧辉.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学术月刊,2007(2):118
    ① 梁斌.对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情感本体论”转向的考察[J].太原大学学报,2007(4):17
    ②乔东义.论李泽厚实践美学晚期的史新[J].兰州学刊,2006(2):65.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汕头.汕头大学,2008:38
    ③丁耘.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以李泽厚为中心[J].读书,2008(11):26
    ④李法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天津:天津社会利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131 133页。
    ①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年,第222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67页。
    ③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0页。
    ④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08-509页。
    ⑤李泽厚.关十“内圣外王之道”.载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4贝。
    李泽厚.与王德胜的对谈,载李法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⑦李泽厚.初拟儒学深层结构说.载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26127页。
    李法厚.与中山大学教师们的对谈.载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53页。
    ⑨李法厚.与王德胜的对谈.载李法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58页。
    ①陈康著,汪子嵩、王太庆编.论希腊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476页沣释①。
    ②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两方人的“是”?[J].载宋继杰主编.BEING与两方哲学传统(上卷)[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8负。
    ① 赵敦华.“是”、“在”、“有’的形而上学之辨[J].载宋继杰主编BEING与两方哲学传统(上卷)[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本节论述同时参考了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强论》-书第二章第一节的相关内容,见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56-59页。
    ②有学者研究,日本学者首创“本体论”译名,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日本哲学界普遍采用“本体论”译名,这影响到中国并延续至今。但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已逐渐放弃“本体论”而采用“存在论”,大约从50年代至今,便几乎完全用“存在论”代之,“本体论”译名已经消失。参见刘立群.“本体论”译名辩证[J].哲学研究,1992(12).转引自杨学功.从Ontology的译名之争看哲学术语的翻译原则.载宋继杰主编.BEING与两方哲学传统(上卷)[Cj.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0页。
    ③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68页。
    ① 向世陵.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和“本体论”[J].哲学研究,2010(9):47
    ①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23
    ②王太庆.我们怎样认识西方人的“是”?[J].载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卷)[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7-68页
    ①李法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6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73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9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7-208页。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①李法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8贝。本节所引的《华夏美学》、《美学四讲》二书即收入此书,文中所列的页码皆是此书页码。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65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43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④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79页。
    ⑤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5页。
    ⑥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91页。
    ①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②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24页。
    ③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87页。
    ④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9页。
    ⑤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淡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60页。
    ⑥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90-91页。
    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两方哲学原著选读(上)[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2页。
    ②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6.本文此处对西方哲学“情感论”发展情况的梳理主要参考了庞先生此文,特此说明,并致谢忱。
    ③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6
    ①[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孟昭兰审校.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页。
    ②[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42-431
    ③[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1负。
    ④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利学版),2000(5):6-7
    ①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7
    ②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7
    ③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7
    ④张文初、牟方磊.《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1(1):1415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56页。
    ①张文初、牟方磊.《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1(1):14-15
    ②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9-16
    ①[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孟昭兰审校.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页。
    ②同上书,第396页。
    ①[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孟昭兰审校.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0-60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③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①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j.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③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第三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42页。
    ④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第三三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86页。
    ⑤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2页。
    ①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C].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1年,第96贝。
    ②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27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2贝。
    ④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3页。
    ⑤转引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33贝。
    ①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1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7248页。
    ①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1-152页。
    ②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③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43页。
    ①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C].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2001年,第267页。
    ②张尔田:《批本随园诗话跋》,转引自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③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2页。
    ①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梁启超曾如此评价龚自珍:“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菌焉;光绪间所谓新学家者,大率人人皆经过崇拜龚氏之一时期;初读《定庵文集》,若受电然。”参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第71页。
    ②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4)[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龚自珍:《长短言自序》,转引自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黄霖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近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2负。
    ④李洋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2页。
    ⑤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52-253页。
    ①张文初.当代中国“感性享乐主义”批判[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80
    ①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②《关于中国古代打情诗中的人民性问题》一文“编者按”如足说:“在古典文学研究工作中,对于如何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问题,经常是个极复杂、艰难,然而却又是极重要的问题。从来稿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某些作者爱从作品中去找寻所写“民”字有多少,来解释作品的人民性有多少,或者先给作家如十地改革一舥划下阶级成份,然后再根据这个成份来将作品的价值减低或抹煞。这些全都非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地具体来研究分析问题,当然不能给我国长远的具有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古典作家和作品以正确的评价。”见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418页。
    ①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426贝。
    ②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426427页。
    ③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2贝。
    ④李法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8页。
    ①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9页。
    ②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37页
    ①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62页注释①。
    ②李法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58页。
    ③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66页。
    ①李泽厚.美学论集[C].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8081负
    ②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361页。
    ③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74275页。
    ①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82页。
    ②刘康.美学再反思——五六十年代美学争论的回顾[J].载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9页。
    ①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3
    ②李洋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175页
    ③《积淀论论纲》的一页影印手稿首现于《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洋厚2010年谈话录》第21页,该影印手稿下附有一段说明文字:“写于1964年的《积淀论论纲》(未刊残稿)第5页。页眉有铅笔自注:‘写于60年代,前4页不见了。与政治攸关,文革中撕去。’”此手稿已经发表于《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第三三十四期)第201207页,题名为《六十年代残稿》。
    ④包括《人类起源提纲》(1964)、《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的哲学论纲》(1980)、《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1983)、《关于主体性的第三三个提纲》(1985)、《第四提纲》(1989)、《哲学探寻录》(1994)。
    ①钱善刚.李洋厚哲学思想的逻辑脉象——从发生学、结构主义到存在主义[J].求索,2005(11):115
    ②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1
    ③李法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5-206
    ④李洋厚在《哲学探寻录》(1994)一文附言中说道:“加上《人类起源提纲》和四个主体性提纲,这算足‘提纲之六’。六个提纲以及‘答问录’等等,讲来讲主,仍是那些基本观念,像一个同心圈在继续扩展而已。(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92页。)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中,李洋厚对刘绪源说:“我的研究,着眼心理。哲学也好,美学也好,康德也好,中国思想史也好,都如此。积淀也就足实践、历史、文化在人的心理上的累积、沉淀。所以我的哲学、美学、中国思想史、康德,在这一点上是同一的,同属一个同心圆。”(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61页。)可见,历史的“积淀”正是李洋厚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的圆心。
    ①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洋厚2010年谈话录》中,李法厚就《残稿》说道:“那本书(指《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笔者)里的一些基本命题,我在‘文革’以前都有了。一直到现在讲的‘认识如何可能’,‘人类如何可能’,那时都有。我这里有一份手稿(取出手稿),题日是《积淀论论纲》,这写于六十年代,很多提法已经写在上面了,包括‘实践理性’等等,是在写康德的书之前。实际上,我的一些核心思想,如‘情理结构’、‘实用理性’等,基本上是在1961年开始形成的。”“这都足我的基本观点的一部分。世纪之交发表的《历史本体论》等等,不过足这手稿的展开而已。”(李法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2022页。)
    ②关于此书的写作过程等情况,可参看李洋厚《走我自己的路》一文(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C].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第34页。)以及《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后记和再版后记(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8444页。)
    ③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中,李泽厚就《批判》说道:“现在我可以讲《批判哲学的批判》了。今天我是第一次公开说:从八十年代该书出版至今,人们都认为这本书是研究康德的,是讲康德的。这一半对,因为该书确乎是讲康德的。虽然今天看来相当粗略,但大体还不差,至今还没有人指出我有什么错漏。但一半却错了,这一半在书中小明显,对我却非常重要,因为这本书通过‘批判’康德,初步表达了我自己的哲学思想。”(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洋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法文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④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4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9页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20页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3负。
    ①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4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6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8页
    ②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22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6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8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9页。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2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95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6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6页。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页
    ③李法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69页。
    ②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4页。
    ③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08页。
    ④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7页。
    ①《实践美学短记》、《有关伦理学的答问》、《关十“美育代宗教”的杂谈合问》三文均出自《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一书。见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②李汗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洋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6380页。
    ③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洋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99页。
    ①李法厚的“主体性哲学论纲系列”包括《人类起源提纲》(1964)、《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的哲学论纲》(1980)、《关于主体性的补充说明》(1983)、《关于主体性的第三个提纲》(1985)、《第四提纲》(1989)、《哲学探寻录》(1994)。
    ①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②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2页。
    ③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34335页。
    ④李洋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8页。
    ⑤李法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62页。
    ⑥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7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4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5页。
    ③李洋厚.美学三书[M].合肥:文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46负。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6页
    ⑤刘再复.李洋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04105页。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38页。
    ①刘再复.李法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22页。
    ②李泽厚.关于“美育代宗教”的杂谈答问.载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9年,第209页
    ③李泽厚.美于“美育代宗教”的杂谈答问.载刘再复.李法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9年,第231页。
    ④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23页。
    ⑤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法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81页
    ⑥李洋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法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82页。
    ①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14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14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4-125页。
    ④李洋厚.关于“美育代宗教”的杂谈合问.载刘再复.李法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237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5页
    ②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4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46页
    ④李法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⑤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⑥李泽厚.美十“美育代宗教”的杂谈合问.载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9年,第209页
    ⑦李泽厚、刘再复.关于存在的“最后家园”.载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9年,第122页。
    ①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38负。
    ②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47页。
    ③李洋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洋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99-122页。
    ①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4年,第94页。
    ①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论述。
    ②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02页。
    ③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03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11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4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21页
    ④李泽厚在《哲学探寻录》(1994)一文附言中说道:“加上《人类起源提纲》和四个主体性提纲,这算是‘提纲之六’。六个提纲以及‘合问录’等等,讲来讲去,仍足那些基本观念,像一个同心圈在继续扩展而已。
    (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92页。)在《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中,李泽厚对刘绪源说:“我的研究,着重心理。哲学也好,美学也好,康德山好,中国思想史也好,都如此。积淀也就是实践、历史、文化在人的心理上的累积、沉淀。所以我的哲学、美学、中国思想史、康德,在这一点上是同一的,同属一个同心圆。”(李法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61页。)可见,历史的“积淀”正是李泽厚所有研究环绕的“同心圆”的圆心。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j10-511贝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595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5贝。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1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3264页。
    ⑥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9页
    ①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②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③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7页。
    ④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⑤李法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3页。
    ①李法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0页。
    ②[德]恩斯特·卡两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4贝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9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9-50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36页。
    ①李泽厚、刘再复.走出语言学世纪.载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17-118页。
    ②张文初.两方诗学史论稿[C].长春:古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24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年,第247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8-429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8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9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3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1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2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41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42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9页。
    ④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2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1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5页。
    ③李汗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43页
    ①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J].文艺争鸣,2011(3):90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8页。
    ④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6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4页。
    ②李法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9页
    ③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617贝。
    ④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01页。李泽厚、陈明.浮
    生论学--李法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①李法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1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1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2页。
    ①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14页。
    ②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9页
    ②[美]威廉·巴雷特著,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47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7-58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0页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0页。
    ①张文初.李泽厚的本体论批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2):29
    ②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03页。
    ③李法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2页。
    ④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C].北京:生活·溃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79页
    ⑤刘再复.李洋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18页。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⑤李法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4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4
    ②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页。
    ③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4
    ④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1984年,第76页
    ⑤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01页。
    ⑥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19页。
    ①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2页。
    ②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③李泽厚.李洋厚近年合问录(二00四至二00六)[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3页。
    ④李洋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87-88页
    ⑤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88页。
    ⑥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3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35页。
    ②张文初.李泽厚的本体论批判[M].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2):33
    ①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j].文艺争鸣,2011(3):90
    ①舍勒在《人在宇宙中的地位》的导言中最早提出“哲学人类学”一语:“研究人的各种特殊科学日俱增,层出不穷,但是无论这些科学如何有价值,它们却掩去了人的本质,而不是去照亮它。……在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当前这样,人对于自身这样地困惑小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才一着手在最广阔的基础上,对哲学人类学作一个新的探讨。”参见[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法,刘小枫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的人学”条,转引自顾士敏.哲学人类学导论——从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开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③杨桢钦摘编.美国《哲学百科全书》第6卷“哲学人类学”条.国外社会科学,1981(10):47
    ④[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王晓朝审校.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⑥[德]恩斯特·卡两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6负。
    ①[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刘小枫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②[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4页
    ③[德]恩斯特·卡两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8页。
    ④[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王晓朝审校.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⑤《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的人学”条,转引自顾士敏.哲学人类学导论--从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开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⑥[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刘小枫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①[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王晓朝审校.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②[德j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4页。
    ③[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8年,第79页
    ④[德]恩斯特·卡两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⑤[德]恩斯特·卡两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2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6页。
    ②[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1988年,第158-159页。
    ③[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01页。兰德曼这里所说的“文化人类学”与一般人类学理论所说的“文化人类学”不同,一般人类学理论认为人类学有体质人类学(Physical Anthropology)和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两大分支,文化人类学又由考古学、语高人类学和民族学三个小分支构成。体质人类学主要研究作为生物有机体的人,而文化人类学研究作为文化创造者的人类。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8页。兰德曼意义的“文化人类学”主要是指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人的本质的学科,所以将其称为“文化哲学人类学”更为恰切。
    ④[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第217页
    ①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4页。
    ①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1
    ②李法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4
    ③李洋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5
    ①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205206
    ②李法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15页。
    ③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63-264页。
    ④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34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三联书店,2008年,第154-155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9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0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1页。
    ③李汗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11-112页。
    ①[美]E.G.波林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78页,第311页。
    ②[美]G.墨菲、J.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译.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9页。
    ③[美]G.墨菲、J.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译.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第70页。
    ①[美]G.墨菲、J.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译.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0-71页。
    ②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8页。
    ①[美]Jerry.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3页
    ②[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著,叶浩生译.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7页。
    ③[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著,叶浩生泽.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7-418页
    ④[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著,叶浩生译.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19页。
    ①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93页
    ②许燕生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11-413页。
    ①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1页
    ②[美]马斯洛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与价值[C].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319页
    ①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60-261页。
    ①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3-344页。
    ②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06407页。
    ①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j.第二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89页
    ②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③张法.20世纪两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7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M].转引自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5页。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转引自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7页。
    ③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转引自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7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6-407页。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5页。
    ①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0页。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3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④[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两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19-620页
    ①[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31
    ②张文初.追寻最后的一道烟——《存在与时间》前38节的思想[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6页。
    ③[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靳希平译.来自德国的大师——海德格尔与他的时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68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引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4页
    ⑤[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泽,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2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6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什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44页。
    ①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J].哲学动态,2001(5):39
    ②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1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5-216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95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294页
    ①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99页。
    ②李洋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15页
    ③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6869页
    ④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页。
    ⑤李泽厚.美学三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0页。
    ①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0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12页。
    ③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13页。
    ④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19页。
    ⑤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18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0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3页。
    ③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3页。
    ④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4页。
    ①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6页。
    ②李洋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31-332页。
    ①李汗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利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32-333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25页
    ③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④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①李洋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92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96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96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01页。
    ②李洋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09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10页。
    ④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书店,2003年,第211页。
    ⑤李洋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13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13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214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79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81页。
    ④李洋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64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j.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01页。
    ①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69页。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37页。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8419页
    ③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0页。
    ④李泽厚.实用理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3页
    ⑤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36页。
    ⑥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65-467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3页
    ②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4页,第245-246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7页。
    ④李汗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页
    ⑤李汗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页
    ⑥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页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7页。
    ①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6187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91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0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 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三联书店,2006年,第51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76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玑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55页
    ③同上书,第49页。
    ④同上书,第223页。
    ①同上书,第222-223页。
    ②同上书,第81页。
    ③同上书,第82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44页。
    ②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4-205负。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6负。
    ④张文初.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种断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114
    ①张文初.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种断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115
    ②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0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④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0页。
    ①[美]劳伦斯.E.卡洪著,王志宏译.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23页。
    ②张世英.天人之际--中两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5页。③牟方磊.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理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④刘再复.李洋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31页。
    ⑤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4页
    ⑥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页。
    ⑦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5负。
    ⑧李洋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王校非夏出版社,2002年,第204页
    ⑨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87页。
    ⑩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87页
    11李洋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1页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3-124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24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 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5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49-50页。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11页。
    ③李洋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④同上,第2页。
    ⑤同上,第7页。
    ①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187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③张文初.情本体与Being——李泽厚、海德格尔的思想对接(未刊稿)。
    ④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页
    ⑤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8页。
    ①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204-205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7页。
    ③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29页,第127-128页。
    ④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6-127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4-135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50页
    ①同上书,第155页。
    ②同上书,第155页
    ③同上书,第203-294页。
    ④同上书,第204页。
    ⑤同上书,第210页。
    ⑥同上书,第51页。
    ①同上书,第208页。
    ②同上书,第208页。
    ③同上书,第269页。
    ④同上书,第305页。
    ⑤同上书,第305-306页。
    ⑥同上书,第305页。
    ⑦同上书,第308页。
    ⑧同上书,第309页。
    ⑨同上书,第325页。
    ⑩同上书,第326页。
    ①同上书,第327页。
    ②同上书,第339页。
    ③[美]劳伦斯.E.卡洪著,王志宏译.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48页。
    ④[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泽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40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26-12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 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04页。
    ②同上书,第208页。
    ③同上书,第204-205页。
    ④同上书,第208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04页。
    ①张文初、牟方磊.《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1(1):15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57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译,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305306页
    ②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四章“在世作为共在与自己存在。‘常人’”。同上书,第131-151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78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98页。
    ②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114页。
    ③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7页。
    ①李汗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70-371页
    ②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
    ①李洋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71页
    ②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洋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317页
    ③[美]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C].南京:南京人学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①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1-442页。
    ②李洋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6-437页。
    ①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46贝
    ②高瑞泉、杨扬等著.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M].上海: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8年,第91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999年,第461-462页。
    ②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2页。
    ③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①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59页
    ②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③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52页
    ④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464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0页
    ②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506页。
    ③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0页
    ④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18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2页。
    ②张文初.情本体与Being—李泽厚、海德格尔的思想对接(未刊稿)。
    ①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312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316页。
    ①罗荣渠.中国近百年来现代化思潮演变的反思(代序).载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上册)[C].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第10页
    ②在《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一义中,汪晖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一方面是一种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对欧洲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批判;但是,这个批判个足对现代化本身的批判,恰恰相反,它是基于革命的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的立场而产生的对于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形式或阶段的批判。因此,从价值观和历史观的层面说,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足一种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现代理论。借用汪先生的说法,可以说毛洋东时代的中国所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反现代性的现代化”之路。见汪晖.死火重温[C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950页。
    ①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与现代性问题.载死火重温[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52页。
    ②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C].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第462-463页。
    ③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 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④甘阳.古今中两之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0页。
    ⑤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11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0页。
    ②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1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2页。
    ④李洋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38负。
    ①李洋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5页。
    ②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5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9495页
    ②[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6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2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305页。
    ③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洋厚的“情本体”[J].文艺争鸣,2011(3):97
    ④刘悦笛.索描李洋厚[J].文艺争鸣,2011(3):78
    ⑤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33页。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M].第三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23页。
    ①李洋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15页。
    ②李泽厚.美学三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81-282页。
    ①钱穆.孔子与论语[M].转引自李泽厚.论语今读[M].介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819页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
    ③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3页。
    ④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①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9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一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5月,第143页。
    ③李洋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13页
    ①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20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33页。
    ①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21页。
    ②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第二版.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10月,第331-332页。
    ③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89-90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乙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第152页。
    1.李泽厚.门外集[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
    2.李泽厚.康有为谭嗣同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3.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李泽厚.美学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6.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7.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84
    8.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9.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店,1986
    1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C].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
    12.李泽厚.华夏美学[M].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1987
    1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4.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5.李泽厚.李泽厚十年文集(1979—1989)[M].1—4.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16.李泽厚.李泽厚学术文化随笔[C].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17.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M].香港:香港天地出版公司,1996
    18.李泽厚.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9.李泽厚.世纪新梦[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20.李泽厚.李泽厚哲学文存[C].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21.李泽厚.己卯五说[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22.李泽厚、陈明.浮生论学——李泽厚陈明2001年对谈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3.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4.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5.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杂著集[C].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
    26.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对谈集[C].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
    27.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28.李泽厚.马克思主义在中国[M].香港:香港明报出版社,2006
    29.李泽厚.李泽厚近年答问录[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0.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31.李泽厚.人类学历史本体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32.李泽厚.李泽厚集[M].1—10.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009
    33.李泽厚.伦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
    34.李泽厚.哲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5.李泽厚、刘绪源.该中国哲学登场了?——李泽厚2010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6.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7.李泽厚.李泽厚旧说四种:说文化心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8.李泽厚.李泽厚旧说四种:说巫史传统[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39.李泽厚.李泽厚旧说四种:说西体中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0.李泽厚.李泽厚旧说四种:说儒学四期[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1.王生平.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42.刘晓波.选择的批判——与李泽厚对话[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3.赵士林.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
    44.阎国忠.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争论述评》[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5.夏中义.新潮学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46.封孝伦.二十世纪中国美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7.汝信、王德胜主编.美学的历史: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历程[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48.朱存明.情感与启蒙[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
    49.陈望衡.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50.阎国忠,徐辉,张玉安,张敏.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1.陈文忠.美学领域中的中国学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2.章辉.实践美学:历史谱系与理论终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3.汪济生.实践美学观解构(评李泽厚的《美学四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4.刘再复.李泽厚美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5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第二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56.郭绍虞主编,王文生副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1—4)[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58.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59.刘小枫.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60.叶秀山.思·史·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1.陈康著,汪子嵩、王太庆编.论希腊哲学[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2.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63.王运熙、顾易生主编,黄霖著.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近代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64.荆门市博物馆编.郭店楚墓竹简[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65.汪晖.死火重温[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6.彭富春.无之无化——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7.孙周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8.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9.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70.顾士敏.哲学人类学导论——从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开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71.宋继杰主编.BEING与西方哲学传统(上下卷)[C].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72.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3.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4.余虹.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5.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6.萧华荣.中国古典诗学理论史[M].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8.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9.王炜著.王炜学术文集(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特辑)[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80.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81.苏宏斌.文学本体论引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82.林尹.中国学术思想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3.甘阳.古今中西之争[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84.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5.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8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M].第二版.北京:三联书店,2007
    87.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88.高瑞泉杨扬等著.转折时期的精神转折——“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思潮及其走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9.张之洞.劝学篇[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0.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上下册)[C].合肥:黄山书社,2008
    9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92.许燕主编.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3.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第三版.北京:中华书局,2010
    9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95.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修订本).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96.孙周兴.语言存在论——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97.张文初.追寻最后的一道青烟——《存在与时间》前38节的思想[M].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98.张文初.西方诗学史论稿[C].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99.[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100. [美]G.墨菲、J.柯瓦奇著,林方、王景和译.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01. [美]E.G.波林著,高觉敷译.实验心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02. [德]叔本华著,石冲白译,杨一之校.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03.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04. [德]康德著,宗白华译.判断力批判(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05. [美]K·T·斯托曼著,张燕云译,孟昭兰审校.情绪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06. [美]马斯洛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与价值[C].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07.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张乐天译.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108.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王炜等译.文化模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9. [德]马克斯·舍勒著,李伯杰译,刘小枫校.人在宇宙中的地位[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110. [美]梯利著,伍德增补,葛力泽.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11. [德]比梅尔著,刘鑫刘英译.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2. [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下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13. [美]lerry. Burger著,陈会昌等泽.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114. [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著,张祥龙、林丹、朱刚译.海德格尔[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5. [美]约瑟夫·科克尔曼斯著,陈小文李超杰刘宗坤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16. [意]巴蒂斯塔·莫迪恩著,李树琴、段素革译,王晓朝审校.哲学人类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17. [美]杜·舒尔兹、西德尼·埃伦·舒尔兹著,叶浩生译.现代心理学史(第八版)[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18. [美]大卫·库尔伯著,臧佩洪译.纯粹现代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9. [美]刘康.文化·传媒·全球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20. [美]威廉·A·哈维兰著,瞿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第十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121. [美]拉尔夫·林顿著,于闽梅,陈学晶译.人格的文化背景——文化、社会与个体关系之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2. [德]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著,靳希平译.来自德国的大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23.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4. [美]威廉·巴雷特著,段德智译.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125. [美]劳伦斯.E.卡洪著,王志宏译.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26. [法]让—弗朗所瓦·马特著,汪炜译.海德格尔与存在之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2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彭富春译.诗语言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128.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格尔语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129.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编译.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13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熊伟译.形尔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3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13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通向语言之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熊伟译.熊译海德格尔[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13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王作虹译,黎鸣校.存在与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演讲与论文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38.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陈嘉映修订.存在与时间(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139.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小文孙周兴译.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40.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春文译.思的经验(1910—197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1.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赵卫国译.论真理的本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42.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43.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丁耘译.现象学之基本问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44.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成穷余虹作虹译.系于孤独之途——海德格尔诗意归家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45.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欧东明译.时间概念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6.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薛华译.谢林论人类自由的本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147.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何卫平译.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1923年夏季学期讲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8.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工庆节译.康德与形而上学疑难[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49.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孙周兴陈小文余鸣锋译.同一与差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150. Martin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M]. Trans, Jong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62.
    151. Martin Heidegger. Existence and Being[C]. Werner Brock, Chicago: Henry Regnery Company,1968.
    152. Martin Heidegger. Poetry, Language, Thought[C]. trans,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5.
    153. Martin Heidegger. Basic Writings[C]. David Farrell Krell, New York: Harper and Row,1977.
    154. Martin Heidegger. Pathmarks[C]. William McNeill, New York: Cambridge UP,1998.
    155. 陈望衡.实践美学体系的三重矛盾[J].学术月刊,1999(8)
    1 56.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157. 彭富春.中国当代思想的困境与出路——评李泽厚哲学与美学的最新探索[J].文艺研究,2001(2)
    158. 薛富兴.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的理论根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主体性实践哲学之规定[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59. 居森林.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J]. 长江论坛,2003(4)
    160.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内在矛盾[J].求是学刊,2003(3)
    161. 章辉.“积淀说”与“视域融合”——李泽厚与伽达默尔的一个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2003(1)
    162. 薛富兴.李泽厚后期实践美学的基本理路[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63. 周海燕.李泽厚的“情感本体”建设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164. 钱善刚.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逻辑脉象——从发生学、结构主义到存在主义[J].求索,2005(11)
    165.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166. 刘悦笛.存在主义东渐与中国生命论美学建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67. 程薇.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论的成因及意义[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168. 朱志荣.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
    169. 徐碧辉、王丽英.论李泽厚的实践美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170. 乔东义.论李泽厚实践美学晚期的更新[J].兰州学刊,2006(2)
    171. 孙宗胜、吉新宏.“人”的历程——论李泽厚美学[J].社会科学战线,2006(1)
    172. 薛富兴.新康德主义: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要素分析[J].哲学动态,2006(6)
    173. 钱善刚.本体之思与人的存在——李泽厚哲学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74. 祝勤.情感的回归——李泽厚“情感本体”思想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会华.浙江师范大学,2006
    175. 李咏吟.实践美学与超越实践美学的意义——以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转变 为核心[Jj.求索,2007(6)
    176. 徐碧辉.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学术月刊,2007(2)
    177. 梁斌.对李泽厚后期美学思想“情感本体论”转向的考察[J].太原大学学报,2007(4)
    178. 宋妍.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概述[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7
    179. 徐碧辉.从人类主体性到个体主体性——论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主体性概念[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
    180. 徐碧辉.从工具本体到情本体——一种实践论的审美形而上学生存观[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81.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J].东南学术,2008(2)
    182. 丁耘.启蒙主体性与三十年思想史——以李泽厚为中心[J].读书,2008(11)
    183. 刘彦顺.论李泽厚美育思想的三个关键词[J].文艺理论研究,2008(1)
    184. 刘怡.李泽厚心理本体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汕头.汕头大学,2008
    185. 韩小龙.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张力[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86. 徐碧辉.中国实践美学60年:发展与超越——以李泽厚为例[J].社会科学辑刊,2009(5)
    187. 徐振玺.美育视野关照下的“情本体”[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6)
    188. 明晓旭.李泽厚90年后学术思想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9
    189. 朱立元.试析李泽厚实践美学的“两个本体”论[J].哲学研究,2010(2)
    190. 封孝伦.李泽厚对实践美学的创建与修补[J].名家视域·当代文坛,2010(3)
    191. 黄怀璞、李洁.当代美学研究中的康德一马克思主义者——论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哲学基点[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192. 张文初.本体之情与生存的诗性言说——论李泽厚的“情本体”[J].文艺 争鸣,2011.(3)(上半月)
    193. 张文初.李泽厚的本体论批判[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2)
    194. 张文初.情本体与Being——李泽厚、海德格尔的思想对接(未刊稿)
    195. 罗紴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1
    196. 赵士林.略论“情本体”[J].哲学动态,2011(6)
    197. 杨桢钦摘编.美国《哲学百科全书》第6卷“哲学人类学”条.国外社会科学,1981(10)
    198. 张岱年.中国哲学中的本体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
    199. 林化.大争鸣:李泽厚、刘晓波论争及其他[J].文艺争鸣,1989(1)
    200. 黄克武.论李泽厚思想的新动向:兼谈近年来对李泽厚思想的讨论[J].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第25期
    201. 庞学铨.中国古代情感理论的特点[J].杭州大学学报,1993(4)
    202. 庞学铨.新现象学述评[J].浙江学刊(双月刊),1994(2)
    203. 庞学铨.新现象学的情感理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5)
    204. 彭富春.西方海德格尔研究述评(一)[J].哲学动态,2001(5)
    205. 张文初.当代中国“感性享乐主义”批判[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
    206. 张文初.诗性主体的两重断定[.J].中国文学研究,2004(4)
    207. 张文初.能力主体与时间本位:新主体性的两重断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5)
    208. 郭景萍.西方情感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J].社会,2007(5)
    209. 张文初.情感性自我心灵实体的建构与海德格尔的颠覆[J].中国文学研究,2009(3)
    210. 张伟栋.李泽厚与八十年代的文化逻辑[J].文艺争鸣,2010(9)
    211. 谭容培、牟方磊.论海德格尔的诗性生存之思[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212. 季欣.新版《诺顿理论与批评选集》述评——兼及李泽厚的入选[J].外国文学,2010(5)
    213. 顾明栋:《诺顿理论与批评选》及中国文论的世界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10(5)
    214. 贾晋华.走进世界的李泽厚[J].读书,2010(11)
    215. 向世陵.中国哲学的“本体”概念和“本体论”[J].哲学研究,2010(9)
    216. 牟方磊.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理论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217. 张文初、牟方磊.《存在与时间》的情感论[J].中国文学研究,2011(1)
    218. 李泽厚.六十年代残稿[J].中国文化,2011年秋季号(第三十四期)
    219. 刘悦笛.素描李泽厚[J].文艺争鸣,2011(3)
    220. 毛宣国.朱光潜、李泽厚:对西方美学接受的两种范式[J].美与时代(下),2011(3)
    221. 谭容培、牟方磊.海德格尔的诗性语言观真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
    222. 杜维明等.李泽厚与80年代中国思想界[J].开放时代,2()11(11)
    223. 毛宣国.现象学美学的接受与中国新时期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J].学术月刊,201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