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这一选题的提出首先是当今学术界比较文化研究和地域文化研究兴盛的结果;其次,是中国诗性文化研究和江南诗性文化研究的延续;再次,是江南在历史上的文化魅力以及今天在中国的重要地位的吸引力的结果;最后,从现实意义上来看,“江南文化的诗性精神研究”对当今社会都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态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首先对历代学者关于江南文化特征的论述进行了一番梳理。古代的《世说新语》、《北史》等著作主要对南北朝时期南北学术和文学的不同作了论述。近代学者以梁启超、刘师培、王国维为代表一方面将南北文化的比较从时间上扩展到整个古代,从空间上扩展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从地理环境方面提出了南北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当代学者的进展表现在:一是他们从哲学的产生及其影响上寻找南北文化的根本差异及其代表,即他们对江南文化与道家文化的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论述;二是他们对南北文化的总体差异进行了哲学美学高度上的探索,并且将南方文化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又进一步将江南文化独立出来进行研究,并创立了“江南诗性文化”理论。本为认为上述观点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夸大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南北文化的不同皆是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落入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误区;二是本然地认为道家文化是南方文化的产物和代表,甚至将南方文化等同于道家文化。
     在破除这两个误区之后,本文首先从江南诗性文化的历史形成过程给江南诗性文化理论建立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从客观原因来说,江南诗性文化是中原文化南传——主要是六朝时期和唐宋时期——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从主观原因来说则是历代文人士大夫对江南的钟情与不断阐释的结果,其钟情和阐释的动因源于地理环境、政治、经济、南北文化的不同发展等各个方面。其次,本文给江南诗性文化做了界定,对其内涵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如江南轴心期之前,江南文化是怎样发展变化的?江南诗性文化是轴心期的江南人面临挑战的痛苦产物吗?等等。并对江南诗性文化理论的成立条件和重要意义作了说明。随后,本文又进一步描述了江南文化诗性精神的诸多外在表现。第三,在上述基础上,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江南诗性精神的核心内容做了集中探索。一是哲学阐释,江南诗性精神在本质上是诗与哲学的统一,诗与哲学的统一造就了亦诗亦哲的江南诗哲。二是主体阐释,江南诗性的主体的象征是魏晋风度和名士风流,其核心精神则是能入乎情内又能出乎情外,这种情表现在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怜惜。三是空间阐释,江南诗性空间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是写实和理想的完美结合,它能为人们创造出三种不同的诗性境界,对当代都市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四是诗意生活理想的阐释,江南诗意生活表现在江南人的一生构想、情爱理想、林泉之思上,本文据此给出了一个诗意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五个要素。最后,本文结语部分在简单地描述了江南诗性文化面临的三种困境后认为,我们不必为古典江南诗性文化的衰落感到惋惜,因为江南诗性文化本来就是中原文化南传并不断发展的结果,现在,西方文化的涌入江南并不断发展,也许并不是坏事,江南诗性文化在吸纳、融合西方文化之后,也许会有一个更高的发展。当然,我们不能听天由命,而是在认清这种情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出一个更为辉煌的新江南诗性文化。
“The poetic spirit in Jiangnan Culture”topic brought up due to two reasons; first of all, it is the result that the research on Comparative cultures and Regional Culture flourishes in contemporary academe. Secondly, it is the continuation of Chinese Poetic Culture and Jiangnan Culture. Thirdly, it also because of the culture charm of Jiangnan in history and the attraction of its important status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stly, in terms of realistic meaning,“The poetic spirit in Jiangnan Culture”topic gives important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society which in Urbanization Process,as well as the life style of the people and their spirit attitude.
     First of all, Jiangnan Culture is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its feature. The main idea in ancient literature“Shi Shuo Xin Yu”and“northern history”is about learning and literary difference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on the one hand, as the representative figures, Modern academician Liang Qichao, Liu Shipei, Wang Guowei draws comparison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ulture, theirs research range extended to entire ancient times, and developed from spatial to all cultural aspects. On the other hand, in terms of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aspects, the fundamental cause has been explored and studied by them. From two points we can see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ians have further researched, The first evidence is that they have explored and figured out what philosophy produced and what inspiration it brings, the aim is to find out 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and its representation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ulture, that means they have had further discussio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ngnan culture and Taoism culture. The second evidence is they have explored all kinds of difference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by Philosophy of Aesthetics ,they studied the southern culture and Jiangnan as separately subjects, furthermore, they chose Jiangnan culture which is a part of Southern culture as the separately subject, therefore, a new theory has been constructed, its name called“Jiangnan poetic culture”. In this article , I have pointed out two errors in above viewpoints: Firstly, Although geography environment influences culture, but the influence power has been over exaggerated, People in the history believe that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discrepancy cau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ulture, it is the Determinism of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istake. Secondly, The people in the history believe that the Taoist Culture is the product and representation of Southern culture,even thought that the Southern culture equally to Taoist Culture.
     After figured out two errors, the foundation of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which was constructed during its formation in histo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olid. Objectively, Jiangnan poetic is spread from Central Plains to Southern, In Six Dynasties period an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t has been developed further. Subjectively, it is the result that the Literati in history is in deep love with Jiangnan and kept giving positive commons on it, the positive commons they gave is because The reason why they gave positive commons is because of the geography environment ,politics, economic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Southern and Northern culture and so on. Besides of above reason, this paper also sets boundary in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explains more about the meaning of it, for example, How does Jiangnan culture changed before the Axial Period? Is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a production of the Axial Period when people suffer from the pain that the battle brings to them? In the meantime it also explained the establishing conditions of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theory and its important connotation. Later on, this paper takes further step to describe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spirit. Thirdly, just a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explores more about the core value of Jiangnan poetic spirit from four aspects. The first aspect is the explanation by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Jiangnan poetic spirit is the combination of poem and philosophy, therefore we can see the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has both feature. The second aspect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ain body, the core value of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is the cool life style and the bearing of the people who live in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core sprit of Jiang Nan poetic culture is the abundant emotion which means cherishes all beautiful things. Although it has such emotion but for sure it will not be disturbed by it. The third aspect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pace, Jiangnan poetic space is the combination of material and sprit, it is the product of realism and idea which is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it can create three different poetic levels, and it provides a big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urban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fourth aspect i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oetic ideal life. Jiangnan poetic life presented in the whole life conception of the people, also in their love ideal and the dream of the nature,according to such poetic life style ,this paper provides five“must have”elements. I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 have simply mentioned the three difficult positions that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in, we do not need feel pity for the fall traditional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because the poetic culture formed by the central China culture which spreads to the southern and keep developing later on.
     At present, Jiangnan absolved Western culture and keep developing, maybe it is not negative thing, after absolving and mixing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Jiangnan poetic culture will have a higher status. For sure, we cannot willing to give in to our fate, base 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is situation, we should push ourselves to create a greater new Jiang Nan poetic culture.
引文
①[清]皮锡瑞:《经学统一时代》,《经学历史》,周予同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194页。
    ②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虹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6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虹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6页。
    ③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6页。
    ①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②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页。
    ③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7~708页。
    ④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09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虹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②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3页。
    ③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4页。
    ④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6页。
    ①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52页。
    ②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57页。
    ③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58~759页。
    ④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2页。
    ⑤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1页。
    ①据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731页,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原刊《国粹学报》第2、6、7、9期,1905年3月25日至10月18日出版;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发表于1906年《教育世界》总第140号。从发表时间来看,刘师培略早。
    ②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③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页。
    ④[宋]朱熹:《诗集传》卫一之五,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⑤[宋]朱熹:《诗集传》陈一之十二,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①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②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③王国维:《屈子文学之精神》,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马良怀、徐华:《玄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萧汉明:《道家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③方东美:《新儒家哲学十八讲》,见《方东美新儒家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478~480页。
    ④《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见《史记》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3页。
    ⑤马良怀、徐华:《玄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马良怀、徐华:《玄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2页。。
    ③姜晓云:《思想篇: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④姜晓云:《思想篇: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见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88页。
    
    ①杨文虎:《意境范畴生成的南方文化因素》,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第58页。
    ②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66页。
    ③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66页。
    ④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66页。
    
    ①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66页。
    ②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第69~70页。
    ③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7页。
    ①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2页。
    ①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②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③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①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①详阅李学勤:《长江文化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序言第7~8页、第3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9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①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②《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见《史记》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2页。
    ①钟泰:《中国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之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9页。
    ③钟泰:《中国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④《史记》卷四十《楚世家》云:“是岁也,灭陈而县之。”《集解》徐广曰:“惠王之十年。”见《史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18、1719页。
    ⑤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6页。
    ⑥张吉良:《中国古典道学与名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5页。
    ①马叙伦:《老子姓氏名字乡里仕宦生卒考》,见马叙伦:《老子校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3~25页。
    ①以上两自然段之原文及注释俱见《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见《史记》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1页。
    ②详见张吉良:《中国古典道学与名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第25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32页。
    ④钱穆:《老子杂辨·孔子所见老子即老莱子》,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①《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见《史记》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1页。
    ②《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见《汉书》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0页。
    ③《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见《史记》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2页。
    ④钱穆:《老子杂辨·老子书之年代》,见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①张舜徽:《张舜徽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1093、1098页。
    ③罗焌:《诸子学述》,罗书慎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4页。
    ①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之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24页。
    ②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论稿》,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③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之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页。
    ④张舜徽:《张舜徽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③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④《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见《汉书》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2页。
    ①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之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8页。
    ②《吕氏春秋》卷十八《审应览?淫辞》,见王利器注疏:《吕氏春秋注疏》,第三册,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第2208页。
    ③《庄子·山木第二十》云:“庄周反入,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疏云:“姓蔺名且,庄子弟子。”见[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697页。
    ④刘亚虎:《〈庄子〉与南方民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2003年11月,第37页。
    
    ①刘亚虎:《〈庄子〉与南方民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2003年11月,第38页。
    ②[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5页。
    ③籍秀琴:《中国姓氏源流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版,第284页。
    ④籍秀琴:《中国姓氏源流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版,第285页。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上),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第1~310页。
    ②详阅罗焌:《诸子书之真伪及存佚》,见罗焌:《诸子学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4页。本文表中出处除了注明出自罗焌书者外,均为笔者所添加。
    ①《史记》卷四十《楚世家》,见《史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90~1692页。
    ①《二十五别史·世本·居篇》,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60页。
    ②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4卷第4期,2005年7月,第51~52页。
    ③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4卷第4期,2005年7月,第52页。
    ④详阅杨树达:《汉代老学者考》,见杨树达:《周易古义?老子古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12页。本文表中所注籍贯及出处,多为笔者添加。
    ①下引内容皆见[晋]皇甫谧:《高士传》,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①《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见《史记》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66页。
    ②[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42页。
    ①《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见《史记》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1页。
    ②[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页。
    ③《渔父歌》,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四册,卷83,杂歌谣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70页。
    ④《越人歌》,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四册,卷83,杂歌谣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9页。
    
    ①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0~161页。
    ②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0~161页。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3页。
    ①[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见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9页。
    ①《国语》卷十七《楚语上》,见见黄永堂译注:《国语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4~485页。
    ①李学勤:《清代学术的几个问题》,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②[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第五》,见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148页。
    ③[战国]屈原:《离骚》,见陈子展:《楚辞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①李学勤:《夏商周与山东》,见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1页。
    ②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1710~1713页。
    ③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①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2页。
    ②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15页。
    ③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页。
    ④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第二》,第14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3页。
    ②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08~409页。
    ③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09页。
    ④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20~421、426、428页。
    ⑤唐长孺:《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见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1~192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5页。
    ③汤用彤:《王弼之〈周易〉、〈论语〉新义》,见汤一介、孙尚扬导读《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按:此是发挥了蒙文通《经学抉原·南北学第六》里的说法,见《蒙文通文集》第3卷,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80~81页。
    ①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见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09~310页。
    ②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
    ①详见朱伯崑:《易学哲学史》,第一卷,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276页。本自然段中所引文字见第276页。
    ②胡宝国:《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见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7页。
    ③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75页。
    ①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170页。
    ②李浩《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③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317页。
    ④《北人南来》,2004-4-22,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见http://www.cjw.com.cn/index/Civilization/detail/20040422/13141.asp。
    ⑤《北人南来》,2004-4-22,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以上数据来自《长江文化史》第719~728页。见http://www.cjw.com.cn/index/Civilization/detail/20040422/13141.asp。
    ①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4页。
    ②见张家驹:《靖康之乱与北方人口的南迁》,《文史杂志》第2卷3期,1942年;吴松第:《宋代靖康之乱以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93年总第51辑。转引《北人南来》,2004-4-22,来源:《中华长江文化大系》。见http://www.cjw.com.cn/index/Civilization/detail/20040422/13141.asp。
    ③《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见《史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24页。
    ①《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见《史记》第五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45页。
    ②章乃羹:《两浙人英传》,丽水(浙江):唯生书局出版部民国三十一年(1942)版,自序。
    ③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④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①本小节曾发表,此处有增删。见拙作:《美国梦·江南梦·欧洲梦》,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8日。
    ②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自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2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6,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4页。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6,相和歌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84页。
    ⑤[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44,清商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8页。
    ⑥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6,相和歌辞一,第三册,卷50,清商曲辞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7、726页。
    ⑦[南朝]谢朓:《齐随王鼓吹曲?入朝曲》,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0,鼓吹曲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4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44,清商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8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44,清商曲辞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9~640页。
    ③顾颉刚:《吴歌小史》,见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①[唐]王勃:《采莲归》,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三册,卷50,清商曲辞七,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36页。
    ②[唐]上官昭容:《綵书怨》,见《全唐诗》,第一册,卷5,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页。
    ③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27页。
    ④[唐]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见《全唐诗》,第14册,卷457,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96页。
    ①[唐]岑参:《春梦》,见《全唐诗》,第六册,卷20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07页。
    ②吴晓东:《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见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
    ③刘士林:《绪篇:在江南发现诗性文化精神》,见刘士林主编:《江南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
    ④吴晓东:《理解现代派诗歌的几个形式要素》,见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356页。
    ①柏桦:《“流水”江南》,上海文学,2009年第2期,第91页。
    ②戈麦著、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③[唐]杜牧:《樊川文集》卷四《寄扬州韩绰判官》:“秋尽江南草木凋”,一作“草未凋”,见吴在庆校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45页。
    ①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第7页。
    ②谢利恒:《中国医学源流论》,见《谢氏全书:第一种》,1935年,第61页。转引自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133页。
    ③[唐]杜荀鹤:《送人游吴》,见《全唐诗》,第二十册,卷691,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25页。
    ④[日]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键、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①刘士林:《南京的忧伤与快乐》,见刘士林、万宇:《江南的两张面孔》,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②徐宝余:《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③[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93页。
    ①刘士林主编:《江南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页。
    ②[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③[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页。
    ④[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2页。
    ⑤[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4~162页。
    ⑥[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63页。
    ①廖明君、刘士林:《中国文化精神的本体论阐释——刘士林访谈录》,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230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③[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见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页。
    ①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311页。
    ②[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页。
    
    ①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②《跨进文明的门槛——〈长江文化史〉》,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wh/dskj/00244827.html。
    ③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①许辉、邱敏、胡阿祥:《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188页。
    ②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273页。
    ③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见《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220页。
    ①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①《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见《史记》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页。
    ②[汉]桓宽:《盐铁论·通有第三》,见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43页。
    ③钱穆:《记魏晋玄学三宗》,见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15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7页。
    ③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6页。
    ④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见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2页。
    ①刘士林:《让江南永远是她自身——〈江南话语〉主编人语》,见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1页。
    ①刘旭光:《对民族审美精神的探寻》,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③李淑娟:《精神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反思——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1期。
    ①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206页。
    ②陈从周:《说绍兴》,司马玉常选编:《陈从周天趣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③[汉]曹操:《苦寒行》,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33,相和歌辞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96页。
    ④《子夜四时歌》,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44,相和歌辞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45页。
    ⑤[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八十三《国朝》“王越”条。
    ①《荀子·宥坐第二十八》,见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7页。
    ②[明]黄汝亨:《姚元素〈黄山记〉引》,见祝鼎民、于翠玲选注:《明代散文选注》,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59页。
    ③[明]张岱:《西湖梦寻》西湖总记《明圣二湖》,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④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卷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505页。
    ⑤[明]李流芳:《西湖卧游图题跋·雷峰暝色图》,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⑥[明]袁宏道:《西湖记述·飞来峰》,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⑦[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页。
    ⑧《神相全编一·论形俗》,见郑同点校:《相术》,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⑨任立、潘宇编译:《叔本华文集·悲情人生》,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第132页。
    ①刘再复:《〈红楼梦〉与西方哲学》,书屋,2009年第2期,第12页。
    ②关于金庸作品中对江南女子的描述参考:《盘点金庸笔下的十八个江南女子:各有各的风韵》,中国国学网,2009-6-17,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wenxue/8659335.html。
    ③金庸:《飞狐外传》(上),第二章《宝刀和柔情》,见《金庸作品集》14,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0页。
    ④金庸:《飞狐外传》(上),第二章《宝刀和柔情》,见《金庸作品集》14,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31页。
    ⑤金庸:《射雕英雄传》(一),第二回《江南七怪》,见《金庸作品集》5,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6~57页。
    ①金庸:《天龙八部》(二),第十一章《向来痴》,见《金庸作品集》21,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28、429页。
    ①崔玮:《南方女人&北方女人各有千秋》,见崔玮的博客:《“红龙”崔哥说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3b6510100d6pn.html。
    ②转引自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③李素英:《吴歌的特质》,见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3页。
    ④[南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见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上),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版,第463页。
    ⑤施蛰存:《浮生杂咏》第十三首,见施蛰存:《北山楼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页。
    ⑥见程千帆、沈祖棻选注:《古诗今选》(上),上?荷虾9偶霭嫔?1983年版,第119页。
    ⑦《陇头歌辞》,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5,横吹曲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1页。
    ①李素英:《吴歌的特质》,见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2页。
    ②《西洲曲》,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三册,卷72,杂曲歌辞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27页。
    ③《木兰诗》,见[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二册,卷25,横吹曲辞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74页。
    ④《李波小妹歌》,见路南孚编:《中国历代叙事诗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92~593页。
    ①柏桦:《“流水”江南》,上海文学,2009年第2期,第95~96页。
    ②[明]王骥德:《曲律》卷一《总论南北曲》,见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6~57页。
    ③羊春秋:《散曲通论》,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82页。
    ①[明]王骥德:《曲律》卷一《论曲源》,见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5~56页。
    ②熊家良:《现代文学中的江南情怀》,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③刘保昌:《戴望舒传》,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第147~148页。
    
    ①[明]莫是龙:《画说》,见彭莱编著:《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版,第263页。
    ②长北:《中国艺术史纲》(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99~302页。
    ①[北宋]米芾:《画史》,见彭莱编著:《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版,第198页。
    ②吴恩培主编:《吴文化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2页。
    ③陈从周:《说园(三)》,司马玉常主编:《陈从周天趣散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④陈从周:《园林分南北景物各千秋》,《陈从周园林随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61页。
    ①陈抒:《江南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审美》,江南论坛,2008年第12期,第60~61页。
    ②陈抒:《江南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审美》,江南论坛,2008年第12期,第61页。
    ③陈从周编著:《扬州园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④周稔丰编注:《八段锦大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8~23页。
    
    ①周稔丰编注:《八段锦大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72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209页。
    ③[明]张瀚:《松窗梦语》卷四《百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9页。
    ①张丽军:《回归“仁义”传统,抑或另建“生活伦理”?——周习〈土窑〉小说的伦理叙事解读》,见张丽军:《对话与争鸣》,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①本小节的论点源自罗森的《诗与哲学之争》一书以及中文译者张辉先生的译后记,详下。
    ②[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卷十,转引自:[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③[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英文版序言,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美]罗森:《尼采的“柏拉图主义”评述》,见[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①[美]罗森:《哲学与诗的争纷》,见[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②水建馥编译:《古希腊散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2页。
    ③[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余纪元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44页。
    ④[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英文版序言,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⑤[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英文版序言,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⑥张辉:《精神界的永久战争》,见[美]罗森:《诗与哲学之争》译后记,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⑦参阅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0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1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页。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68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8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3~34页。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0页。
    ⑤[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12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⑤[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7页。
    ⑥劳承万:《美学学科的两种理论形态》,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第8页。
    ⑦[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⑧[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28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25页。
    ④[西汉]扬雄:《法言·吾子第二》,见汪荣宝:《法言义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页。
    ⑤《全唐文》(六),卷52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第5354页下。
    ⑥[唐]刘知几:《史通·内篇·自叙第三十六》,见[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第94页。
    ①[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卷十二《浙中王门学案(二)》,转引自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②[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⑤[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52页。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4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2页。
    ②[南朝梁]钟荣:《诗品·序》,见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③[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④[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4页。
    ⑤[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⑥[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⑦[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37页。
    ⑧[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7页。
    ⑨[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88页。
    ⑩[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0页。11 [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87页。
    ①[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②以上二、三两小节曾发表过,见拙作:《阳明哲学:中国诗性文化的一座高峰》,东方丛刊,2008年第4期。
    ③刘士林主编:《江南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17页。
    ④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页。
    ⑤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0页。
    ①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殷曼楟编:《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91、91页。
    ①参阅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殷曼楟编:《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1~102页。此处论述参阅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4页。
    ②冯友兰:《论风流》,见洪治纲主编:《冯友兰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页。
    ③冯友兰:《论风流》,见洪治纲主编:《冯友兰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291页。
    ①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见钱理群、叶彤编:《鲁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232页。
    ②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2页。
    ①陈寅恪:《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见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01页。关于这一点,鲁迅是以嘲讽的口吻来论说的:“不过何晏王弼阮籍嵇康之流,因为他们的名位大,一般的人们就学起来,而所说学的无非是表面,他们实在的内心,却不知道。因为只学他们的皮毛,于是社会上便很多了没意思的空谈和饮酒。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就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在文学上也这样,嵇康阮籍的纵酒,是也能做文章的,后来到东晋,空谈和饮酒的遗风还在,而万言的大文如嵇阮之作,却没有了。”(鲁迅:《魏晋风度及药与酒的关系》,见钱理群、叶彤编:《鲁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60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伤逝第十七》,第4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3页。
    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伤逝第十七》,第8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5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任诞第二十三》,第42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0页。
    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下《任诞第二十三》,第42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6页。
    ⑦[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第二》,第32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2页。
    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第二》,第61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6页。
    ②[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第二》,第76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8页。
    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卷上《言语第二》,第91则,见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校笺》,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0页。
    ④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见殷曼楟编:《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5~96页。
    ⑤[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见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80~81页。
    ⑥刘再复:《红楼梦悟》,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9~80页。
    ①《灌园叟晚逢仙女》,见[明]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版,第110~112页。
    ②[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见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明]唐伯虎:《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序第4页。
    ①[明]唐伯虎:《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序第6~7页。
    ②[明]唐伯虎:《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卷一,第13页。
    ③刘再复、高行健:《禅性与文学的本性》,书屋,2009年第4期。
    ④刘再复、高行健:《禅性与文学的本性》,书屋,2009年第4期。
    ①[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一,第28页。
    ②[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五十八,第1884页。
    ③[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五十八,第1891页。
    ④[南宋]陆九渊:《陆九渊集》卷三十六《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转引自陆九渊:《象山语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引言第4页。
    ⑤[清]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卷五十八,第1884页。
    ⑥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卷三十,第581页。
    ⑦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卷七,第192页。
    ①[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②[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0~171页。
    ③[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2页。
    
    ①[清]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73页。
    ②[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36页。
    ③[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40页。
    ④本节关于空间理论的内容曾经发表。见曾军主编:《文化批评教程》(第六章为笔者与曾军先生合著,其中本文袭用的部分为笔者所写),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175页。本部分的写作曾参考陆扬、王毅二位先生合著的《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一书以及陆扬先生的《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一文,特志于此。
    ①[美]Edward W. Soja: Postmodern Geographies, New York: Verso, p.22.
    ②[美]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③[美]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2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②[美]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③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2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①[北宋]王观:《不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见高阳里评注:《花笺春心·婉约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85页。
    ③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④王振复:《中华意匠:中国建筑基本门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王耘:《论江南古代都会建筑的生态蕴奥》,见胡惠林等主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203页。
    ①朱大可:《江南园林:被折叠的时空》,《先锋中国评论》,2007年9月号。
    ②王耘:《论江南古代都会建筑的生态蕴奥》,见胡惠林等主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③[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第一册,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卷二,第23页。
    ④[明]唐锦:《龙江梦余录》,卷四,明弘治十七年郭经刻本。转引自李正爱:《江南都市群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届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20页。
    ①王耘:《论江南古代都会建筑的生态蕴奥》,见胡惠林等主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5页。
    ②王耘:《论江南古代都会建筑的生态蕴奥》,见胡惠林等主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页。
    ③陈从周:《说园》,司马玉常主编:《陈从周天趣散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7页。
    ④[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见《梦粱录(及其他一种)》,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140~141页。
    ⑤[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8页。
    
    ①[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1页。
    ②[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页。
    ③[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0页。
    ④林峰:《江南水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4页。
    ⑤林峰:《江南水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①林峰:《江南水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②[明]文震亨:《长物志》,陈植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③[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1页。
    ④[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见《傅雷译文集》第15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1989年新一版,第264页。
    ⑤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213页。
    ⑥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第173~174页。
    ①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册第三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②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见王保生编:《俞平伯散文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①周作人:《乌篷船》,见《周作人文选·散文》,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42~43页。
    ②周作人:《乌篷船》,见《周作人文选·散文》,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③王仲三:《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96页。
    ①[明]张岱:《琅嬛文集》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49页。
    ②陈寅恪:《追忆游那威诗·北海舟中》,见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上卷,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③[南宋]姜夔:《过垂虹》,见[清]严长明编,吴战垒校注:《千首宋人绝句校注》(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0页。
    ④[南宋]姜夔:《扬州慢》,见陈书良笺注:《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页。
    ⑤张曼仪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26页。
    ⑥袁小虎:《江西日报》,2005年3月25日。
    ⑦本节内容曾经发表过。见拙作:《西湖游赏的诗性境界及其当代意义》,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①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60条:“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见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62页。
    ②钟泰:《庄子发微·逍遥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③[日]池田静夫:《运河之都——杭州》,郑瑾等译,见陈述主编:《杭州运河历史研究》,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
    ④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⑤[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见《梦粱录(及其他一种)》,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第26页。
    ⑥[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三,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38页。
    ⑦徐宝余:《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①[明]张岱:《西湖梦寻》西湖总记《明圣二湖》,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页。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第1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③戴望舒著,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版,第316页。
    ④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50页。
    ⑤[明]袁宏道:《西湖记述·记一》,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⑥[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三,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版,第37页。
    ①[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36页。
    ②[日]池田静夫:《运河之都——杭州》,郑瑾等译,见陈述主编:《杭州运河历史研究》,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③[明]张京元:《断桥小记》,转引自[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三《十锦塘》,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④张岱《雷峰塔》诗,转引自[明]张岱:《西湖梦寻》卷四《雷峰塔》,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⑤[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一《玉莲亭》,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⑥[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三《醉白楼》,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⑦[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见《全唐诗》第13册,卷443,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57页。
    ①徐宝余:《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②[明]张岱:《西湖梦寻》卷一《西泠桥》,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③[明]张岱:《西湖梦寻》自序,见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①[宋]林和靖:《山园小梅》,见孙书安编:《咏花诗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50页。
    ②[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压低桥夜宿》,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③[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压低桥夜宿》,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7页。
    ④[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压低桥夜宿》,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①[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压低桥夜宿》,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5~66页。
    ②[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山满楼观柳》,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5页。
    ③[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天然阁上听雨》,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④[明]高濂:《四时幽赏录·山晚听轻雷断雨》,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⑤[明]高濂:《四时幽赏录·扫雪烹茶玩画》,见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7页。
    ⑥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⑦本节关于江南诗性空间对于当代都市化进程的重要启示意义的论述曾经发表。见拙作:《西湖游赏的诗性境界及其当代意义》,江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①[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②[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③[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0页。
    ④[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⑤[加拿大]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①[宋]邵雍:《安乐窝中吟》,见邵雍:《伊川击壤集》卷之十,郭彧点?虾#貉Я殖霭嫔?2003年版。
    ②《慢一点再慢一点像蜗牛一样生活》,人民网,2007年12月12日。
    ③刘士林主编:《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④刘士林主编:《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3~70页。
    ⑤[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②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结构框架与理论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③本节关于方以智的论述曾经发表。见拙作:《方以智的生活理想与儒家诗性智慧》,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①韩德编:《瑜伽之路》,王志成、杨柳、段丽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①陈撄宁:《仙学必成(未定稿)》,见胡海牙总编、武国忠主编:《中国仙学养生全书》(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422页。
    ②汉乐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引自《古诗源》卷四,见冯保善:《新译古诗源》,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版,第257页。
    ③[唐]李商隐:《无题》,见《全唐诗》,第十六册,卷539,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165页。
    ④转引自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①参阅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4页。
    ①《论语·先进第十一》,见[明]张居正:《论语别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172页。
    ②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299页。
    
    ①《礼记?杂记下》,见潜苗金译注:《礼记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22页。
    ②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56页。
    ③侯忠义等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6),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20页。
    ④侯忠义等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6),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25页。
    ①侯忠义等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6),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38页。
    ②[清]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③[清]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④[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趣》,俞平伯点校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⑤[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趣》,俞平伯点校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6页。
    ①[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俞平伯点校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3~34页。
    ②[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三《坎坷记愁》,俞平伯点校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38页。
    ①[清]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页。
    ②[明]张岱:《自为墓志铭》,夏咸淳校点:《张岱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③[元]辛文房著,孙映逵校注:《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页。
    ④[唐]杜牧:《赠别二首》,《樊川文集》第四,见何锡光校注:《樊川文集校注》(上),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478页。
    ⑤转引自吴在庆校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614~615页。
    ①[唐]杜牧:《樊川外集》,见吴在庆校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214页。
    ②此二则材料转引自[清]张宗(左木右肃)编、杨宝霖补正:《〈词林纪事〉、〈词林纪事补正〉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30页。
    ③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252~253页。
    ④[明]柳如是:《西湖八绝句》之首,见周书田、范景中辑校:《柳如是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词句略有异“垂杨小苑秀帘东,莺阁残枝未思逄。大(左扌右丘)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①关于柳如是、李香君的叙述参考田崇雪:《遭逢乱世的才子佳人》,见刘士林主编:《江南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6~351页。
    ②[爱尔兰]叶芝:《一九一六年复活节》,查良铮编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7页。
    ③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69页。
    ④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①刘再复:《红楼梦悟》,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3页。
    ②冯保善:《青峰遮不住的寂寞与徘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
    ①[明]祁彪佳:《祁彪佳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0~151页。
    ②[清]宋起凤:《稗说》卷一《陈征君余山》,谢国桢编:《稗说出劫记略利玛窦日记选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③[明]陈继儒:《岩栖幽事》,见《宝颜堂秘笈》,台北:艺文印书馆1965年版,第21册,第4页a。转引自涂柏辰:《清闲与戒惧——从陈继儒见晚明文人心态》,“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视野”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④[明]计成:《园冶·自识》,见赵农注释:《园冶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①[明]计成:《园冶》,见赵农注释:《园冶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7、43、49、69、100、167、179、205、257、258页。
    ②[明]计成:《园冶》,见赵农注释:《园冶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6、59、60、217、257页。参阅张法:《计成〈园冶〉的园林美学体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77~78页。
    ①王国维:《〈红楼梦〉评论》,见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刘再复:《红楼梦悟》,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09页。
    ③本章内容曾经发表。见拙作:《关乎心灵:江南诗意生活五要素》,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①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165页。
    ②蓝棣之编:《何其芳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③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69页。
    ④柏桦:《水绘仙侣》,http://www.zgyspp.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7/20070722173024902.doc。
    ①[美]狄金森:《狄金森诗选》,江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2页。
    ②刘漫流:《未定稿200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③吴泽顺编注:《陶渊明集》,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78页。
    ④刘漫流:《未定稿200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⑤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①王文彬:《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48页。
    ②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③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④查良铮:《穆旦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⑤查良铮:《穆旦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⑥[俄]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选集(下)》,查良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6页。
    ①西川编:《海子的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②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③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④司马玉常选编:《陈从周天趣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6页。
    ⑤[明]计成:《园冶图说》,赵农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⑥[明]计成:《园冶图说》,赵农注,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9页。
    ⑦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58页。
    ①王水照、王宜瑗:《苏轼及其作品选·苏轼散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6页。
    ②[明]张岱:《西湖梦寻》总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③叶廷芳、李永平编:《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第330页。
    
    ①[美]斯通普夫、菲泽:《西方哲学史》,丁三东等译,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69~670页。
    ②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③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14页。
    ①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8~79页。
    ②刘永:《寻找》,《读友》,2008年第13期,第82页。
    ③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④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2~363页。
    ⑤蓝棣之编:《何其芳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⑥[明]陈继儒:《小窗幽记》,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①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131页。
    ①杜牧:《樊川文集》卷三,见吴在庆校注:《杜牧集系年校注》(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52页。
    ①施蛰存:《北山四窗》,刘凌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②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③[菲律宾]黄维梁:《岌岌可危的地球》,见黎先耀、高莽主编:《百年人文随笔?外国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④车前子:《江南话本》,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⑤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8页。
    ①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02~403页。
    ②卡尔·休斯克:《欧洲思想中的城市观念:从伏尔泰到施宾格勒》,杜恺译,见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页。
    ③卡尔·休斯克:《欧洲思想中的城市观念:从伏尔泰到施宾格勒》,杜恺译,见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14页。
    ①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1页。
    柏桦:《“流水”江南》,上海文学,2009年第2期。
    柏桦:《水绘仙侣》,http://www.zgyspp.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07/20070722173024902.doc。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第2版。
    曹寅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车前子:《江南话本》,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陈从周:《陈从周园林随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从周编著:《扬州园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陈继儒:《小窗幽记》,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4年版。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抒:《江南传统建筑特色与文化审美》,江南论坛,2008年第12期。
    陈书良:《姜白石词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陈述主编:《杭州运河历史研究》,杭州:杭州出版社2006年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陈子展:《楚辞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程千帆、沈祖棻选注:《古诗今选》,上?荷虾9偶霭嫔?1983年版。
    长北:《中国艺术史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崔玮:《南方女人&北方女人各有千秋》,见崔玮的博客:《“红龙”崔哥说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3b6510100d6pn.html。
    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狄金森:《狄金森诗选》,江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董诰等编:《全唐文》(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
    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Edward W. Soja: Postmodern Geographies, New York: Verso.
    方东美:《方东美新儒家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冯保善:《青峰遮不住的寂寞与徘徊》,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冯保善:《新译古诗源》,台北:三民书局2006年版。
    傅雷:《傅雷译文集》第15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年新一版。
    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高阳里评注:《花笺春心·婉约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戈麦著、西渡编:《戈麦诗全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版。
    韩德编:《瑜伽之路》,王志成、杨柳、段丽萍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何锡光:《樊川文集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洪治纲主编:《冯友兰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侯忠义等主编:《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6),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胡孚琛、吕锡琛:《道学通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胡海牙总编、武国忠主编:《中国仙学养生全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胡惠林等主编:《中国都市文化研究》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皇甫谧:《高士传》,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黄永堂:《国语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籍秀琴:《中国姓氏源流史》,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七年版。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余纪元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国学导航,http://www.guoxue123.com/biji/ming/ystwj/index.htm。
    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金庸:《金庸作品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景遐东:《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蓝棣之编:《何其芳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劳承万:《美学学科的两种理论形态》,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劳承万:《审美中介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劳舒编:《刘师培学术论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黎先耀、高莽主编:《百年人文随笔?外国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李斗:《扬州画舫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李方编:《穆旦诗全集》,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浩:《唐代关中的文学士族》,《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
    李淑娟:《精神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反思——读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精神〉》,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1期。
    李书有:《论江南文化》,江苏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李学勤:《长江文化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延寿:《北史》第九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李玉尚:《地理环境与近代江南地区的传染病》,《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正爱:《江南都市群文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届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虹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梁仁编:《戴望舒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9版。
    林峰:《江南水乡》,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刘保昌:《戴望舒传》,武汉:崇文书局2007年版。
    刘漫流:《未定稿200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刘士林:《都市文化学:结构框架与理论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刘士林:《江南都市文化的历史源流及现代阐释论纲》,《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刘士林:《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刘士林:《中国诗性文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刘士林、洪亮、姜晓云:《江南文化读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士林、万宇:《江南的两张面孔》,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刘士林主编:《2007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刘士林主编:《江南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梦溪:《学术思想与人物》,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启超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刘旭光:《对民族审美精神的探寻》,光明日报,2005年8月22日。
    刘亚虎:《〈庄子〉与南方民族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
    刘永:《寻找》,《读友》,2008年第13期。
    刘再复:《〈红楼梦〉与西方哲学》,书屋,2009年第2期。
    刘再复:《红楼梦悟》,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刘再复、高行健:《禅性与文学的本性》,书屋,2009年第4期。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陆九渊:《象山语录》,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陆扬:《析索亚“第三空间”理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路南孚编:《中国历代叙事诗歌·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编》,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罗炽:《方以智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罗焌:《诸子学述》,罗书慎点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罗森:《诗与哲学之争》,张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马良怀、徐华:《玄学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马叙伦:《老子校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修:《欧阳修全集》,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彭莱编著:《古代画论》,上海:上海书店2009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版。
    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选集》,查良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祁彪佳:《祁彪佳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钱伯城:《袁宏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钱理群、叶彤编:《鲁迅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版。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钱穆:《庄老通辨》,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钱穆:《中国史学名著》,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潜苗金:《礼记译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任立、潘宇编译:《叔本华文集·悲情人生》,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年版。
    邵雍:《伊川击壤集》,郭彧点?虾#貉Я殖霭嫔?2003年版。
    沈复:《浮生六记》,俞平伯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施奠东主编:《西湖游赏录(外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施蛰存:《北山楼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施蛰存:《北山四窗》,刘凌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水建馥编译:《古希腊散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斯波义信:《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方键、何忠礼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司马玉常选编:《陈从周天趣美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司马迁:《史记》第五册、第七册、第十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斯通普夫、菲泽:《西方哲学史》,丁三东等译,中华书局2004年版。
    四水潜夫(周密):《武林旧事》,杭州:西湖书社1981年版。
    孙华:《楚国国都地望三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44卷第4期。
    孙家遂校注:《西湖梦寻》,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孙书安编:《咏花诗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孙映逵:《唐才子传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谭其骧《长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增订本),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一介、孙尚扬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唐伯虎:《唐伯虎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陶尔夫、诸葛忆兵:《北宋词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陶慕宁:《青楼文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涂柏辰:《清闲与戒惧——从陈继儒见晚明文人心态》,“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视野”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汪荣宝:《法言义疏》,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王保生编:《俞平伯散文选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王利器:《吕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版。
    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王韬:《后聊斋志异》,张志春、刘欣中选,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王天海:《荀子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之讲稿》,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水照、王宜瑗:《苏轼及其作品选?苏轼散文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文彬:《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诗歌卷》,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王振复:《中华意匠:中国建筑基本门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仲三:《周作人诗全编笺注》,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魏征:《隋书》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温儒敏、姜涛编:《北大文学讲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文震亨:《长物志》,陈植校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吴恩培主编:《吴文化概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敬梓:《儒林外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吴在庆:《杜牧集系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吴泽顺编注:《陶渊明集》,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吴战垒:《千首宋人绝句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吴自牧:《梦粱录(及其他一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
    西川编:《海子的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萧汉明:《道家与长江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谢国桢编:《稗说出劫记略利玛窦日记选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熊家良:《现代文学中的江南情怀》,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徐宝余:《论两宋词对杭州诗性文化形象的建构》,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亚里士多德:《诗学》,陈中梅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杨树达:《周易古义·老子古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杨文虎:《意境范畴生成的南方文化因素》,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
    杨勇:《世说新语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羊春秋:《散曲通论》,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
    姚淦明、王燕编:《王国维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叶廷芳、李永平编:《上帝的故事:里尔克散文随笔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版。
    佚名:《北人南来》,http://www.cjw.com.cn/index/Civilization/detail/20040422/13141.asp。
    佚名:《二十五别史·世本·居篇》,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版。
    佚名:《跨进文明的门槛——〈长江文化史〉》,华夏经纬网,http://www.huaxia.com/wh/dskj/00244827.html。
    佚名:《慢一点再慢一点像蜗牛一样生活》,人民网,2007年12月12日。
    佚名:《盘点金庸笔下的十八个江南女子:各有各的风韵》,中国国学网,2009-6-17,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wenxue/8659335.html。
    殷曼楟编:《宗白华中西美学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游建西:《道家道教史略论稿》,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袁小虎:《江西日报》,2005年3月25日。
    查良铮:《穆旦诗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查良铮编译:《英国现代诗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詹锳:《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张岱:《琅嬛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张岱:《张岱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张法:《计成〈园冶〉的园林美学体系》,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张瀚:《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张吉良:《中国古典道学与名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张居正:《论语别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张丽军:《对话与争鸣》,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曼仪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0年版。
    张舜徽:《张舜徽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宗(左木右肃)编、杨宝霖补正:《〈词林纪事〉、〈词林纪事补正〉合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章乃羹:《两浙人英传》,丽水(浙江):唯生书局出版部民国三十一年(1942)版。
    赵农:《园冶图说》,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赵善诒:《说苑疏证》,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郑同点校:《相术》,北京:华龄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研究所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钟泰:《中国哲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钟泰:《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周稔丰编注:《八段锦大法》,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周书田、范景中辑校:《柳如是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周作人:《周作人文选·散文》,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朱伯崑:《易学哲学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朱大可:《江南园林:被折叠的时空》,《先锋中国评论》,2007年9月号。
    朱德才、薛祥生、邓红梅编:《辛弃疾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年版。
    朱雷、唐刚卯编:《唐长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朱熹:《诗集传》,王华宝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祝鼎民、于翠玲:《明代散文选注》,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