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与限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抗战时期,受特殊的地理、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影响,国统区出现了一批具有强烈抒情色彩的小说。它们彰显了战时作家不懈的艺术探索精神,代表了现代文学发展的新趋向。本文从最具有艺术个性特征的抒情角度入手,深度分析其形成的可能性及存在的局限性。抒情,在这里,不仅是一种文体风格,还是一种理想、意志,甚至是一种意识形态,潜含着变革现实的美学能量。论文首先对抗战时期国统区小说中的抒情写作做了整体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厘析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四种情感形态,即寂寞、激进、和谐与超越。这四种情感形态既各具特色又相互映衬,共同体现了作家为民族前途打开可能的新历史面向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寂寞的情感形态对应着启蒙的叙事主题。在对现代启蒙思想的坚持或反思中,作家坚持以个人的生命体验书写内心的真实感受。将个体解放的人生主题置于民族解放的语境中,作品流露出的寂寞情绪体现了追求这种社会理想的难度,也因此承载了深厚的社会意义。对五四启蒙思想的片面性解读、传统文化资源的匮乏以及就个体经验的偏执等等都是这种情感抒发最终转向或休止的原因,同时也说明了战时环境中启蒙力量的有限性。
     激进的情感特征对应着战斗的叙事主题。作家的本意是以激进的主观姿态突入到现实的战斗,在波澜壮阔的情感书写中做成时代的史诗,在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结合中把握历史的本质。但是,这种激情所爆发的美学能量远远逾越了理性的规约,在文本中跃居主体地位。同时,这种情感所体现的政治能量隐隐威胁着政党权力的顺利运作,而遭到排斥。另外,在创作中对政治意识的主动邀约以及作家自身思想的薄弱等因素使得这情感在节奏上呈现出一种回旋性特征。战斗的姿态最终成就的是一种悲壮的美感。
     和谐的情感形式对应着唯美的叙事主题。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感一直是作家的抒情理想,它体现出一种将情感看成历史之恒常的观念,与事功相对。以情纬文,使其担当起民族命运重建的重任,现代知识分子以志明道。但是,抗战时期社会变动非常剧烈,常与变的交错严重失衡。因此,在作品中和谐与焦虑并存。情感的抒发也最终走向抽象、虚空的象征层面。另外,这种抒情方式所潜含的变革力量不见容于主流意识形态,再加上其抒情理想内部存在着自反之处等因素,作家最终是在抽象中“发疯”。
     超越的情感志向对应着历史的诗意化叙事主题。将历史上的复仇故事做诗意化处理,延宕其复仇行为,而着重写人物的精神蜕变与超越,作家是以一种特殊的写作方式寄托了自己的现实关怀。在这种抒情的背后,是对人类元初历史的向往,作家渴望在原乡的回归中找到前进的力量。其笔下的抒情形象在这种历史启示中最终成长、蜕变,以无言的方式唤醒他人,给予启蒙。然而,抒情本是一种发声行为。将有声的行为做沉默处理,作品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在现实与历史的复杂辩证中,这种抒情最终为讽刺取代。
     总之,在政治、思想、文化均出现大的波动乃至必须转型方能新生的历史时期,要了解现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调整自我与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历史之间既亲密又紧张关系,抒情,是一个最佳切入角度。情感是小说诸风格要素中最主观的部分,体现出人类精神生活的立体性与丰富性。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有着特别的学术价值。
During the Auti-Japanese War, there had been a large number of fictions with strongly lyrical feature in the Guomintang occupied areas, influenced by speci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politic, culture and geography. They embodied the writers' spirit of exploring on art and stood for new trend of modern literature. The dissertation focus depth analysis on the possibility and limitation from the standpoint of lyric. Here, the lyric not only belongs to one style, but also ideal and will, even ideology. So, it carries aesthetic energy to change reality potentially. On the base of the unified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to them, we find four kinds of the most typically emotional forms, lonesome, radicalness, harmonious and transcending. On the one hand, they are individual, 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united,symbolize the explosion that the writers had done something for our nation's future.
     First, the lonesome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enlightenment theme. With persevering or rethinking about the modern thought of enlightenment, the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true feelings sincerely by their own true experience in life. In works, the subject Individual liberation was ahead of national, so, the feeling carried deeply social meaning. It embodied writers' ideal and pursue, at the same time, indicated the difficulty to realize it. If you ask the reasons, we can find them from one-sid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May-Fourth thought,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ources, the crankiness to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so on, they had showed the limitation of enlightenment during war.
     Second, the radicalness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battle theme. At first, the writes were going to wade into the real fighting by radically subjective spirit, they hoped make their vast feelings into epic at the times, and could hold the essence of history by the perfect combination of the subjective and the objective. But, as a result, the unbridled engery from this passion had exceeded rationality, and gained the subject placement. it constituted a threat to party control, it could not be kept on. Moreover, the emotional rhythm was whirling because of political and writer's insufficient thought. So, at the end, this fighting embodied stirring esthetics.
     Third, the harmonious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aesthetism. The writers' lyrical ideal was the united human and the universe, they took the feeling as constant thing in history, opposited to noble works. But, it was unbalanced between eternity and change, during the war. It was full of anxious in works. And the feeling could not be expressed by specific images, but by abstraction and symbol. These modern intellectuals had hoped their works could reconstruct national future. But they suffered a great failure, because this feeling was not welcome by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t was also self-contradictory. They could not keep up with the drasticly changing reality. It seemed no way but crazy.
     Fourth, transcending is corresponding to the poetic history theme. In works, the writer made story of revenge poetic, delaying the historical figure's behavior. He payed attention to the figure's transcendce in spirit, and reposed reality on it. Behind of the lyric, we can get to know that the writer was eager about history of the ancient times, he hoped get strength from the returning to hometown. The figure had grew up under this inspiration, he could wake up others in silence, this was also one kind of enlightenment. But, we know, the lyric is related to voice. if the writer could explore new way to express his ideal, the lyric would not be continued. the dialectical of the reality and history made the lyric into irony.
     One word, at the great historical turn, including the turn of politics, thought and culture's,if we want to know modern intellectuals how to adjust the intense and intimate rela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country,nation and even the whole history, the lyric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gle. The feeling is the most subjective than other factors of style. We can find more profuse spirit in human life. So, the study on it has especial value in academe.
引文
①胡风:《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4页。
    ②孙照海 初小荣选编:《抗战文献类编·文艺卷》(第一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4月,第7页。
    ③黄仁宇: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第178页。
    ①鲁迅: 《呐喊·自序》, 《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37页。
    ①鲁迅: 《呐喊·自序》, 《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41页。
    ②鲁迅: 《摩罗诗力说》, 《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65页。
    ③同上,第70页。
    ④鲁迅: 《文化偏至论》, 《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55页。
    ①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 《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69页。
    ②鲁迅: 《两地书》, 《鲁迅全集》(1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466-467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11页。
    ②周作人: 《人的文学》, 《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9页。
    ③同上,第11页。
    ④同上,第12页。
    ①周作人: 《新文学的要求》, 《艺术与生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20页。
    ②周作人: 《文学上的宽容》, 《自己的园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8-9页。
    ③转引自杨联芬: 《晚清到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45页。
    ④周作人: 《竹林的故事序》, 《苦雨斋序跋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01页。
    ⑤周作人: 《莫须有先生序》, 《苦雨斋序跋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11页。
    ⑥周作人: 《冰雪小品选序》, 《看云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104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45页。
    ②同上,第18页。
    ③郑振铎: 《<俄罗斯名家短篇小说集>序》,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17-192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24页
    ④郑伯奇: 《<寒灰集>批评》,同上,第469页。
    ⑤详见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①梁宗岱:《象征主义》,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4页。
    ②同上,第56页。
    ③同上,第58页。
    ④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312页。
    ⑤同上,第297页。
    ①[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4页。
    ②李欧梵: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前言》,[捷克]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34页。
    ③同上,第4页。
    ④[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引言》,[捷克]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第78页。
    ①季进: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书城》,2008年第6期,第5页。
    ②同上,第11页。
    ③王德威: 《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页。
    ④同上,第11页。
    ①陈世骧: 《中国的抒情传统》, 《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页。
    ②同上,第5页。
    ③可参考文章张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与<离骚>》,蔡英俊《“抒情自我”的发现与情境要素的确立》、吕正惠《“内敛”的生命形态与“孤绝”的生命境界——从古典诗词看传统文士的内心世界》等。见柯庆明萧驰编: 《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下),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④高友工: 《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第83页。
    ⑤同上,第98页。
    ①[苏]巴赫金:《长篇小说的话语》,[苏]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 《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63页。
    ①详见[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与《茅盾和郁达夫》两文,[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
    ①李欧梵: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9月。
    ②详见王德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序论》,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
    ①钱理群: 《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第31页。
    ②同上,第46页。
    ③范智红: 《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
    ④凌宇: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凌宇: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赵园:《关于小说结构的散化:对文学史的一点思考》,《批评家》,1986年第9期。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论中国现代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征》, 《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吴晓东等: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①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第230页。
    ②郑家建: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第200-203页。
    ③吴晓东: 《现代“诗化小说”探索》, 《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
    ④席建彬:《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抒情小说”研究综述》,《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30页。
    ⑤吴晓东等: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第80页。
    ①吴晓东等: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第73页。
    ②宋剑华曹亚明:《论萧红小说中的空间意象》,《云梦学刊》,2008年第2期;王金城:《诗学阐释: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呼兰河传>新论》, 《复旦学报》,2002年第6期;皇甫晓涛: 《萧红的寂寞与寂寞的萧红——萧红和萧红研究再议》, 《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张国祯: 《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抒情交响诗——评<呼兰河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4期等。
    ③孔宪锋: 《从心灵独语来审视<寒夜>的悲剧意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邵宁宁:《抗战生活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论<寒夜>并兼及<围城>》,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张蕾: 《结构、主题、情感:巴金<憩园>新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等。
    ④张新颖: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杨义: 《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 《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钱理群: 《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等。
    ①刘涵之:《抽象的抒情——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向成国: 《论“抽象的抒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张新颖: 《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范智红:《“向虚空凝眸”:19世纪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等。
    ②万杰: 《忧患时代的心灵漫游——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复仇观》, 《山东文学》,2009年第7期;张露晨: 《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流亡之旅”——试论冯至<伍子胥>中的流亡意识与生存意识》,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段美乔: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 《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等。
    ①陈国球: 《如何了解“汉学家”一一以普实克为例》, 《读书》,2008年第1期,第72页。
    ②赵学勇:《非抒情时代的抒情文学——30年代抒情小说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第183页。
    ③苏光文: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后记》,艾芜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四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第2913页。
    ①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第178页。
    ①郭沫若等: 《抗战以来文艺的展望》,楼适夷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第184页。
    ①胡风:《论现实主义的路》, 《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493页。
    ①靳以:《生存》,《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四集·短篇小说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232页。
    ②司马文森: 《鸽》,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四集·短篇小说卷二》,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682页。
    ①茅盾: 《关于“遥远的爱”》,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六集·中篇小说卷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592页。
    ②刘西渭:《三个中篇》,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378页。
    ①冯至: 《山水·后记》, 《冯至全集》(3),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3页。
    ②沈从文:《短篇小说》,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09页。
    ①沈从文:《短篇小说》,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12页。
    ②同上,第110页。
    ③汪曾祺:《作为抒情诗的散文化小说》,《汪曾祺全集》(8),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79页。
    ④姜涛:《一篇札记:从“抒情的放逐”谈起》,肖开愚等编:《中国诗歌评论: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321页。
    ①胡风: 《今天,我们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胡风全集》(2),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616页。
    ②皆川: 《内容不自由的创作论》, 《民族文艺月刊》第1卷第1期,1937年1月15日,第8页。
    ③《抗战文艺·发刊词》, 《抗战文艺》第1卷第1号,1938年5月4日。
    ①梁实秋: 《编者的话》,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 《文学运动史料选》(4),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第243页。
    ②详见周扬《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一文, 《周扬文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
    ③茅盾: 《浪漫的与写实的》, 《茅盾全集》(2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389页。
    ④胡风: 《现实主义在今天》, 《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38页。
    ①荃麟:《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新文艺的方向》,香港:生活书店,1948年3月,第10页。
    ②郭沫若: 《斥反动文艺》, 《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新文艺的方向》,香港:生活书店,1948年3月,第19页。
    ①于伶: 《噙泪忆教诲,深深怀念周总理》,转引自文天行编: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6月,第261页。
    ①[美]费正清费维凯编: 《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490页。
    ①郁达夫:《战时的小说》,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22-23页。
    ①茅盾: 《八月的感想——抗战文艺一年的回顾》,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26-27页。
    ②聂绀弩: 《萧红选集·序》,萧红: 《萧红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第2-3页。
    ③《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记录》,楼适夷上编: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第205页。
    ①石怀池:《东平小论》,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373页。
    ①鹿桥:《再版致未央歌读者》,《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第22页。
    ②[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8页。
    ①[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37页。
    ②王瑾: 《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6页。
    ③[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第343页。
    ①鹿桥: 《再版致未央歌读者》, 《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第20页。
    ①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第26页。
    ①《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和展望——座谈会记录》,楼适夷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第161-162页。
    ②同上,第163页。
    ①萧红: 《一条铁路底完成》,萧红著,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474页。
    ②同上,第476页。
    ①萧红:《黄河》,萧红著,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尔1月,第566页。
    ①[苏]巴赫金: 《长篇小说的话语》,[苏]巴赫金著,白春仁晓河译: 《巴赫金全集》(3),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版,第55页。
    ②同上,第56页。
    ①萧红: 《汾河的圆月》,萧红著,林贤治编注: 《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570页。
    ②萧红:《旷野的呼喊》,萧红著,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607页。
    ①骆宾基: 《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86页。
    ②萧红: 《呼兰河传》,萧红著,林贤治编注: 《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687页。
    ①[德]埃德蒙特·胡塞尔著,杨富斌译: 《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第54页。
    ②萧红:《骨架与灵魂》,萧红著,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815页。
    ①萧红:《骨架与灵魂》,萧红著,林贤治编注:《萧红十年集(1932-1942)》(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816页。
    ②丁玲: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选集》(3),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第178页。
    ③季红真: 《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348页。
    ④参见刘禾《女性身体与民族主义话语》一文,[美]刘禾著,宋伟杰等译: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3月。
    ①骆宾基:《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70页。
    ②同上,第71页。
    ①艾晓明: 《女性的洞察——萧红最后一部小说<马伯乐>》,艾晓明主编: 《20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9页。
    ①骆宾基: 《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第102页。
    ①巴金: 《站在十字街头》, 《巴金全集》(1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546页。
    ②巴金: 《火(第一部)·后记》, 《巴金全集》(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①荃麟: 《<英雄>题记》,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115页。
    ②老舍: 《怎样做小说》,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75页。
    ①巴金: 《憩园》, 《巴金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21页。
    ①巴金: 《憩园》, 《巴金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页。
    ②同上,第65页。
    ①巴金: 《<寒夜·后记>》, 《巴金全集》(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704页。
    ①巴金:《<巴金文集>第十三卷后记》,《巴金全集》(8),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16页。
    ①胡风: 《生死场·读后记》,萧红著: 《生死场》,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12月,第5页。
    ②蓝海: 《中国抗战文艺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第194页。
    ①茅盾: 《萧红的小说——<呼兰河传>》,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404页。
    ①端木蕻良: 《早春》,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端木蕻良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第162页。
    ②端木蕻良: 《我的创作经验》,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端木蕻良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第377页。
    ③巴金:《关于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意见》,《巴金全集》(18),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92页。
    ④巴金: 《火(第一部)·后记》, 《巴金全集》(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73页。
    ⑤同上,第373页。
    ①赵学勇:《非抒情时代的抒情文学——30年代抒情小说论》,《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第182页。
    ②季红真: 《萧红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第28页。
    ③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526页。
    ④鲁迅: 《青年必读书》, 《鲁迅全集》(3),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2页。
    ①李欧梵:《孤独的旅行者——中国现代文学中自我的形象》,《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77页。
    ②同上,第78页。
    ③王得后: 《鲁迅巴金“讲真话”异同论》, 《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11期,第94页。
    ①巴金: 《<寒夜>挪威文译本序》, 《巴金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707页。
    ②陈传才: 《巴金作品的真实性和局限性》, 《读书》,1959年第1期,第33页。
    ①洁孺:《论民族革命的现实主义》,《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学理论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523页。
    ②何其芳:《现实主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二集·文学理论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第562页。
    ①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3页
    ②胡风: 《置身在民主的斗争里面》, 《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88页。
    ③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3页
    ①王德威: 《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0页。
    ①唐湜:《虔诚的纳蕤思——读汪曾祺的小说》,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487页。
    ②同上,第488页。
    ①路翎: 《市侩主义底路线》,张业松编: 《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45页。
    ②这种内、外结构还不同于结构主义理论中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在结构主义理论中,表层结构是指文本自身的“物质性”,所有的表层结构特征都可以还原成一个“本质”,但这本质不再是作家的灵魂或文本的精神意义,而是“深层结构”本身。参见[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98页。在路翎的小说中,内、外结构各自独立又相互缠绕,其关系最终可以归结到史与诗的相互辩证方面。‘
    ①路翎: 《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6页。
    ②同上,第133、146页。
    ①路翎: 《饥饿的郭素娥 蜗牛在荆棘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35页。
    ②同上,第138页。
    ③参见王德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第59-61页。
    ④[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 《小说面面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150页。
    ①路翎: 《谷》,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路翎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13页。
    ①路翎: 《谷》,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路翎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34页。
    ②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5页。
    ③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485页。
    ①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611页。
    ②同上,第615页。
    ③同上,第623页。
    ①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687页。
    ②同上,第732页。
    ①路翎: 《评茅盾底<腐蚀>兼论其创作道路》,张业松编: 《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58页。
    ②钱理群: 《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第278页。
    ③王德威: 《张爱玲再生缘——重复、回旋与衍生的叙事学》, 《如此繁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4月,第91页。
    ④[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 《小说面面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3-4页。
    ①[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 《小说面面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25页。
    ②同上,第39页。
    ③杨义: 《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 《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第122页。
    ①邵荃麟:《<饥饿的郭素娥>》,《邵荃麟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第496页。
    ①胡风: 《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6页。
    ②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页。
    ③路翎: 《一起共患难的友人与导师——我与胡风》, 晓风主编: 《我与胡风》(下),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77页。
    ④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题记》(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页。
    ⑤胡风: 《青春的诗——路翎著长篇小说<财主的儿女们>序》,《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263页。
    ①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31页。
    ②周燕芬: 《七月派的救亡姿态与启蒙精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第37页。
    ③陈晓明: 《<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中国当代文学对现代启蒙传统的突变》, 《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第67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 《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6月,第203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 《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4月,第29页。
    ②黄子平: 《病的隐喻与文学生产》,王晓明主编: 《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第137页。
    ③路翎: 《评茅盾底<腐蚀>兼论其创作道路》,张业松编: 《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63页。
    ①王丽丽: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72页。
    ②同上,第68-69页。
    ①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525页。
    ②这一点早在1948年香港《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文艺的新方向》中,胡绳就写文章《评路翎的短篇小说》中指出了,这种真实性的缺乏被提升到了脱离真实的人民生活,偏离现实主义道路的高度。80年代初期,学者钱理群在《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中延续了这一观点。杨义在《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文中,也认为这种手法有时用得“过火和过滥”。其实路翎于这一点也有自觉的认识,在1940年5月1日写给胡风的信中,就表现矿工生活的短篇小说《黑色子孙之一》,他讲到: “我很苦恼不能正确知道现在的一个进步的工人是怎样的在生长。而在较落后的这里又该怎样?我几乎把一个工人写成知识分子甚至‘诗人’地在出现着。”见《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7页。
    ①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674页。
    ①胡风: 《一个女人和一个世界——序<饥饿的郭素娥>》, 《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02页。
    ②赵园:《路翎小说的形象与美感》,《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212页。
    ③唐湜: 《路翎与他的<求爱>》,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471-472页。
    ①胡风: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 《胡风全集》(3),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87页。
    ②同上,第189页。
    ③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18页。
    ④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题记》, 《财主底儿女们》(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第1页。
    ①路翎: 《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36页。
    ②同上,第59页。
    ③同上,第43页。
    ④同上,第86页。
    ①路翎: 《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90-91页。
    ②同上,第101页。
    ③同上,第114页。
    ④同上,第71页。
    ⑤同上,第79页。
    ⑥同上,第81页。
    ⑦胡风: 《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28页。
    ①路翎: 《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87页。
    ②路翎:《<求爱>后记》,张业松编:《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06页。
    ③同上,第207页。
    ①化铁: 《我所知道的路翎》,张业松编: 《路翎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83页。
    ②路翎: 《文化斗争与文艺实践》,张业松编: 《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18页。
    ①路翎: 《文化斗争与文艺实践》,张业松编: 《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04页。
    ②同上,第105页。
    ③路翎:《<求爱>后记》,张业松编:《路翎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第213页。
    ④赵园:《未完成的探索——路翎与外国文学》,《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第357页。
    ①[匈]卢卡契: 《叙述与描写——为讨论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而作》,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7月,第62页。
    ②冀汸: 《哀路翎》, 《冀汸文集》(回忆录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第89页。
    ③可以参见有关路翎的几种评传,如《路翎传》(朱珩青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1月)、 《路翎:未完成的天才》(朱珩青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一个神秘的文学天才:路翎》(刘挺牛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等。
    ①绿原:《路翎走了》,张业松编:《路翎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56页。
    ②胡风: 《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第23页。
    ①周作人: 《汉文学的前途》, 《药堂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第31页。
    ②鹿桥: 《再版致未央歌读者》, 《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第16页。
    ①鹿桥: 《再版致未央歌读者》, 《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第19页。
    ②沈从文: 《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沈从文全集》(1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1页。
    ③同上,第257页。
    ①朱光潜: 《咬文嚼字》, 《谈美 谈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2月,第188、189页。
    ②鹿桥: 《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第435页。
    ③同上,第487页。
    ④参见高友工《律诗的美学》一文,高友工: 《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和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9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著,范进等译: 《国家的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第220页。
    ①沈从文: 《致张兆和》, 《沈从文全集》(18),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16页。
    ②同上,第317页。
    ①在《边城》中,祖父去世后,叙述者主要讨论翠翠的安置问题。由杨马兵,一个曾经唱歌追求过翠翠母亲的人,来照看,尤其是他们之间还充满了融洽,这无疑是对世事难料的嘲讽。翠翠以二老未婚妻的名义住到船总顺顺家,又因二老的不在场而显得名不正言不顺,翠翠,这个长养在山水之间、连名字也取自其中、与周围人事混融一体的人,其存在一时变得突兀起来。在《边城》中,恰是这个收尾深化了小说的美学意蕴,它的残缺正是它的圆满之处。但是,于作家来讲,这个问题并没有结束,因为作为一种理想的象征,翠翠的存在以及如何存始终是与作家对历史、现实的看法密切相关的。当后者发生变动时,这种理想的构建也相应地需要调整。如果要继续以抒情的方式来实现这种理想,那么如何安置翠翠——在《长河》中,是夭天——就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②沈从文:《老伴》,《沈从文全集》(11),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97页。
    ③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沈从文全集》(11),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3页。
    ①沈从文: 《致沈云麓》,《沈从文全集》(18),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6页。
    ②沈从文: 《致张兆和》,《沈从文全集》(18),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64页。
    ③有的研究者认为:“‘乡下人’自我身份的建构与认同作为个体的现代性体验而产生的现代性事件,或者说作为一种针对现代性的个体性知识生产,实质是在进行一种诗性主体的建构”但是,笔者不同于他由此得出的结论,即这一“乡下人”所包含的价值、审美内涵等因素在1936年确定下来,后来作家不断的自我申明是不断强化了这份身份认同。见罗宗宇: 《沈从文思想研究》,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51页。
    ①汪曾祺: 《读<萧萧>》, 《晚翠文谈新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7月,第224页。
    ②同上,第229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文宝译: 《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3月,第39页。
    ②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全集》(1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6、7页。
    ①张柠: 《当代社会与文学的抒情和叙事》, 《花城》,2008年第1期,第205页。
    ②沈从文: 《长河》, 《沈从文全集》(1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页。
    ①沈从文: 《长河·题记》, 《沈从文全集》(1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7页。
    ②黄永玉:《这一些忧郁的碎屑》,孙冰编:《沈从文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第202、203页。
    ①沈从文:《看虹录》,《沈从文全集》(10),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32页。
    ①沈从文: 《<看虹摘星录>后记》, 《沈从文全集》(1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43-344页。
    ①沙汀:《这三年来我的创作活动》,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第63页。
    ②沈从文:《政治与文学》,《沈从文全集》(14),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7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 《审美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8月,第229页。
    ②参见王德威《批判的抒情》一文,王德威:《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9年7月。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海良译:《历史中的政治、哲学和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51、152页。
    ①沈从文: 《短篇小说》, 《沈从文全集》(1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502页。
    ②格非: 《文体与意识形态》,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第8页。
    ③沈从文: 《学鲁迅》, 《沈从文全集》(1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86、287页
    ①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沈从文全集》(16),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535页。
    ②沈从文:《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 《沈从文全集》(11),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3页。
    ①沈从文: 《致张兆和、沈龙朱、沈虎雏》, 《沈从文全集》(19),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18页。
    ②巴金: 《致沈从文》, 《巴金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8月,第331页。
    ③沈从文: 《潜渊》,《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33-34页。
    ①沈从文: 《水云》, 《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28页。
    ②同上,第120页。
    ③沈从文: 《烛虚》, 《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5页。
    ④沈从文: 《生命》, 《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3页。
    ①沈从文: 《青色魇》, 《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90页。
    ②[法]让·贝西埃等主编,史忠义译:《诗学史》(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471-472页。
    ③郭沫若: 《斥反动文艺》, 《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新文艺的方向》,香港:生活书店,1948年3月,第10页。
    ①周仁政: 《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月,第322-323页。
    ②[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 《审美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8月,第43页。
    ①汪曾祺:《绿猫》, 《汪曾祺全集》(1),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16页。
    ①沈从文:《沈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全集》(9),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4页。
    ②沈从文: 《白魇》, 《沈从文全集》(12),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65页。
    ①冯至:《山水·后记》,《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73页。
    ②对于《十四行集》中诗性主体的分析,有学者做了更为细致的讨论。通过分析诗歌中不断变化、移位的“你”“我”“我们”三种人称之间的张力关系,得出结论,即“冯至主动疏离时代,在个体内心生活中挖掘对生与死、短暂与无限的思考,而时代主流话语却以集体性、连续性、整一性的话语方式隐蔽地干涉修订了他的个体写作”。 (姜涛: 《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第154页)本文同意这个结论。但是一个显然的写作事实是,这种“干涉修订”并没有动摇冯至以个体的方式写作的动机与基点,还没有形成足够强的力量迫使冯至做出进一步的转变。反而是《伍子胥》代表了转变的临界点。分析个体/集体、抒情/叙事之间的矛?关系以及由此体现出的抒情之可能性、局限性,正是本文的重要任务之
    ①冯至: 《致解志熙》, 《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92页。
    ②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闻一多全集》(10),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7页。
    ①闻一多: 《文学的历史动向》, 《闻一多全集》(10),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7页, 第20页。
    ②朱光潜:《诗论·抗战版序》,《朱光潜全集》(3),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4页。
    ③王德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第247页。
    ①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73页。
    ①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98-399页。
    ①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02页。
    ②同上,第409页。
    ③同上,第409页。
    ①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11页。
    ②同上,第423页。
    ①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冯至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43页。
    ②冯至: 《歌德的<西东合集>》, 《冯至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9页。
    ③冯至: 《伍子胥·后记》,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25页。
    ④冯至:《一个对于时代的批评》,《冯至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46页。
    ①冯至: 《致杨晦》, 《冯至全集》(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21页。
    ②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390页。
    ①冯至: 《伍子胥·后记》,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26页。
    ②陈国球: 《现代与浪漫——论林庚诗的浪漫主义精神》, 《情迷家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第48页。
    ③同上,第49页。
    ④参见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一文,葛晓音编: 《林庚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152页。
    ①冯至: 《自传》, 《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609页。
    ②冯至:《伍子胥·后记》,《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27页。
    ①唐湜:《冯至的<伍子胥>》,冯姚平编:《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267页。
    ②同上,第271页。
    ③同上,第267页。
    ④冯至: 《伍子胥·后记》,《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26页。
    ⑤同上,第427页。
    ①冯至: 《伍子胥》, 《冯至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414、417页。
    ①冯至: 《歌德与杜甫》, 《冯至全集》(第八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73页。
    ②1924年,冯至写给杨晦的信中讲“我或者不是从先的‘那样’了:素日不甚注意的《杜诗》同《史记》,近日同它们发生了绝大的爱情。”见《致杨晦》(《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页)。
    ①冯至:《致杨晦》,《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41页。
    ②冯至:《致鲍尔》,《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188页。
    ③冯至:《致翟立林》,《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第203-204页。
    ④废名:《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90页。
    ①冯至:《致鲍尔》,《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58页。
    ②冯至:《致鲍尔》,《冯至全集》(第十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96页。
    ③“内伤”这一说法,详见张辉:《冯至:未完成的自我》,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1月,第18页。
    ④冯至:《山水斜阳》,《冯至全集》(第五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257页。
    ①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2月,第91-92页。
    ②同上,第103页。
    [美]普实克著,李欧梵编,郭建玲译: 《抒情与史诗:中国现代文学论集》,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2月
    [美]舒允中: 《内线号手:七月派的战时文学活动》,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12月
    王德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9月
    林庚著, 葛晓音编选: 《林庚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凌宇: 《沈从文正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月
    柯庆明萧驰编: 《中国抒情传统的再发现:一个现代学术思潮的论文选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年12月
    [英]E.M.福斯特著,冯涛译: 《小说面面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
    罗宗宇: 《沈从文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法]波德莱尔著,郭宏安译:《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高友工: 《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5月
    [美]刘禾著,宋伟杰等译:《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3月
    李茂增: 《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2月
    黄仁宇: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1月
    杨奎松: 《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月
    刘小枫: 《诗化哲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 《规训与惩罚》,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4月
    康长福: 《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陈国球: 《情迷家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
    李遇春: 《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英]特雷·伊格尔顿著,伍晓明译:《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王德威: 《如此繁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4月
    周仁政: 《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12月
    [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全译本》,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10月
    王瑾: 《互文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 《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
    [美]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卢华萍译: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张秀琴: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赵学勇: 《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刘洪涛: 《沈从文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张辉: 《未完成的自我:冯至传》,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年1月
    张箭飞: 《鲁迅诗化小说研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王珞编: 《沈从文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2月
    贺桂梅:《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王丽丽: 《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胡风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朱珩青: 《路翎传》,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11月
    陆耀东: 《冯至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9月
    王义军: 《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美]詹姆斯·费伦著,陈永国译:《作为修辞的叙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 《后现代叙事理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陈平原: 《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美]海登·怀特著,陈永国张万娟译: 《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
    李泽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
    [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2月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主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靓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朱寿桐等: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史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9月
    汪曾祺: 《晚翠文谈新编》,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7月
    郑家建: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李瑞华译: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5月
    范智红: 《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
    李泽厚: 《历史本体论》,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2月
    [美]安敏成著,姜涛译:《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美]伊格尔顿著,王杰译:《审美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冯姚平编: 《冯至与他的世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李欧梵: 《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12月
    季红真: 《萧红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0年9月
    蒋勤国: 《冯至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皇甫晓涛: 《萧红现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
    [德]埃德蒙特·胡塞尔著,杨富斌译: 《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
    钱理群主讲:《对话与漫游:四十年代小说研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马海良译: 《历史中的政治、哲学和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
    房福贤: 《中国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4月
    王岳川: 《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范进等译: 《国家的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月
    胡风: 《胡风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陈世骧: 《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梁实秋著,徐静波编: 《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梁宗岱著,李振声编: 《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10月
    王晓明主编: 《批评空间的开创》,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7月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 《知识考古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6月
    朱珩青: 《外部的和内部的世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6月
    廖超慧著: 《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年12月
    朱珩青: 《路翎:未完成的天才》,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
    刘挺生: 《一个神秘的文学天才:路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陈惠英: 《感性、自我、心象——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6年12月
    杨联芬: 《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抒情倾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
    李存光: 《巴金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年12月
    [美]金介甫著,虞建华邵华强译: 《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
    [美]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 (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1月
    李杨: 《抗争宿命之路: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42-1976)研究》,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冯至先生纪念论文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6月
    周棉: 《冯至传》,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4月
    刘增杰: 《19-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第四卷·战火中的缪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7月
    方锡德: 《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茅盾: 《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秦林芳编译:《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
    吕正惠: 《抒情传统与政治现实》,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9月
    [美]葛浩文: 《萧红新传》,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9月
    [美]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 《审美之维:马尔库塞美学论集》,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8月
    [德]本雅明著,张旭东魏文生译《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论波德莱尔》,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3月
    文天行: 《国统区抗战文学运动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
    [捷克]普实克著,李燕乔等译:《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8月
    朱光潜: 《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
    [英]卡尔·波普著,杜汝楫邱仁宗译:《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北京: 华夏出版社,1987年7月
    赵园: 《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5月
    赵园: 《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等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4月
    凌宇: 《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12月
    [美]葛浩文: 《萧红评传》,北京:北京文艺出版社,1985年3月
    周扬: 《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2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 《文学理论》,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11月
    蓝海: 《中国抗战文艺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
    骆宾基: 《萧红小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邵荃麟: 《邵荃麟评论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月
    [台湾]周锦: 《论<呼兰和传>》,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7月
    [匈]卢卡契: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7月
    [英]特里·伊格尔顿著,文宝译:《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3月
    Ralph Freedman:The Lyrical Novel:Studies in Hermann Hesse, Andr e Gide, and VirginiaWoof,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年
    [日]坂井洋史: 《关于“后启蒙”时期现代文学研究的思考——以“巴金与五
    四新文学传统”为主题的研究(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美]王德威: 《批判的抒情》,见《茅盾、老舍、沈从文:写实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台北:麦田出版社,2009年7月
    万杰: 《忧患时代的心灵漫游——论冯至小说<伍子胥>的复仇观》, 《山东文学》,2009年第7期
    张露晨: 《现代知识分子精神的“流亡之旅”——试论冯至<伍子胥>中的流亡意识与生存意识》,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文贵良: 《路翎的欧化:语言创伤与生命开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郭佳阳: 《论萧红抗战文学的文化蕴涵》, 《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郝明工: 《抗战时期中国文学的区域分化与主导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3期
    孙宝灵: 《后期萧红转向问题研究》,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艾晓明:《女性的洞察——萧红最后一部小说<马伯乐>》,见艾晓明主编:《20
    世纪文学与中国妇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
    王大江等: 《从<呼兰河传>浅谈萧红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作家》,2008年第18期
    王勇: 《论萧红的疏离、回归与文学底线》, 《作家》,2008年18期
    季进: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书城》,2008年第6期
    王德威: 《现代性下的抒情传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吴晓东: 《沈从文小说中的田园视景与抒情性问题》, 《小说评论》,2008年第6期
    秋石: 《萧红为什么不去延安》, 《粤海风》,2008年第3期
    阮慧: 《梦回呼兰河——简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拟儿童视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宋剑华曹亚明: 《论萧红小说中的空间意象》, 《云梦学刊》,2008年第2期
    张柠: 《当代社会与文学的抒情和叙事》, 《花城》,2008年第1期
    陈晓明: 《<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中国当代文学对现代启蒙传统的突变》, 《文艺争鸣》,2007年第12期,
    刘涵之: 《抽象的抒情——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魏巍:《规训与惩罚——从巴金的创作看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周立民: 《在信仰与文学之间——由“信仰”解读巴金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邵子华: 《对话:走进文本感情世界的深处——论抒情文本的阅读与阐释》《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薛慧: 《论沈从文40年代创作中的“生命”主题》, 《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李大为: 《第一人称视角·心理视角·回溯性叙事的儿童视角——试述萧红小说的叙述策略》, 《社科纵横》,2006年第11期
    陈国恩胡群慧等: 《启蒙神话、命运悖论与现代知识分子的遭遇——关于<伤逝>与<寒夜>的笔谈》,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刘东玲:《抒情的力量——沈从文文学风格形成论》,《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冯欣: 《20世纪中国抒情小说与“乌托邦”境界》, 《社科纵横》,2006年第5期
    孔宪锋: 《从心灵独语来审视<寒夜>的悲剧意义》,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姜飞: 《经验的往复——历史进程中的巴金文学真实观》,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3期
    吴奇: 《从“文学场”看“发愤抒情”文学传统之形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段美乔: 《“工作而等待”:论四十年代冯至的思想转折——冯至先生诞辰-百周年纪念》, 《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席建彬:《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抒情小说”研究综述》,《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陈虹:《面对侵略者的炮火——综述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作家的心路历程》,《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刘书勤: 《路翎:异质的叙述》, 《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邵宁宁: 《抗战生活与知识分子精神气质——论<寒夜>并兼及<围城>》, 《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杜素娟: 《论沈从文小说对传统文化的承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4期
    刘东玲: 《不可超越的抒情——沈从文后期文学创作发展论》, 《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4期
    李丽: 《“投岩麝退香”——论沈从文20世纪40年代的实验小说》, 《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朱寿桐: 《心态、姿态与情态——略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形态与发展状态》,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李树槐: 《论巴金小说的情感叙事》, 《中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刘洪涛: 《沈从文小说价值重估——兼论80年来的沈从文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钱理群: 《关于20世纪40年代大文学史研究的断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吴投文: 《论沈从文上世纪40年代的创作》, 《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黄海晴: 《论巴金创作的内在结构》,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邱艳萍: 《暗夜独行——1938—1949年的沈从文精神及心理状态分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6期
    罗昌智: 《巴金:从孤独走向忏悔》, 《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阎浩岗:《巴金:革命年代的五四话语》,《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谢昭新李丽:《论四十年代小说理论的时代性演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4期
    程玖:《20世纪20年代抒情小说的审美流变及历史成因》,《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赵园钱理群等: 《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杨志: 《人格的形成:时代、山水和神性——论冯至中期文学观念的核心》,《诗探索》,2003年第Z2期
    张岚: 《无法返回的“寂寞的国”——萧红生命经验与小说叙述的对应阅读》,《江汉论坛》,2003年第12期
    全艳萍: 《关于寂寞的一种分解——萧红创作中的心理结构分析之一》,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张蕾: 《结构、主题、情感:巴金<憩园>新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吴福辉:《今日研究胡风与沈从文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杨联芬: 《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2期
    姚万生: 《<呼兰河传>家的思恋与重建——论萧红的自我拯救与自我超越》,《宜宾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王金城: 《诗学阐释: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呼兰河传>新论》, 《复旦学报》,2002年第6期
    陈惠英:《抒情传统与现代社会》,《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姚新勇: 《<憩园>:五四启蒙文学的一个转折性象征》, 《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向成国: 《论“抽象的抒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格非: 《文体与意识形态》,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张新颖: 《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张新颖: 《从“抽象的抒情”到“呓语狂言”——沈从文的四十年代》,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范家进: 《乡村牧歌的渐次喑哑——论沈从文40年代的乡土小说创作》, 《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范智红: 《“向虚空凝眸”:19世纪40年代沈从文的小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姜涛: 《一篇札记:从“抒情的放逐”谈起》,见肖开愚等编: 《中国诗歌评论: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吴晓东倪文尖罗岗: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张忆: 《抒情化小说艺术境界论》, 《学术月刊》,1998年第7期
    [韩]朴宰范: 《关于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性》,《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姜涛: 《冯至、穆旦四十年代诗歌写作的人称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张德祥:《现实主义:从抒情到叙事——社会转型与现实主义衍变研究》,《小说评论》,1996年第4期
    皇甫晓涛: 《萧红的寂寞与寂寞的萧红——萧红和萧红研究再议》, 《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4期
    哈迎飞:《论沈从文抒情小说的文体特色》,《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5年第2期
    赵园: 《关于小说结构的散化:对文学史的一点思考》, 《批评家》,1986年第9期
    赵福生:《论沈从文抒情小说的思想基础》,《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5期
    袁振声: 《论巴金小说的抒情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4期
    凌宇: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杨义: 《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 《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凌宇: 《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第2期
    张国祯: 《民族忧痛和乡土人生的抒情交响诗——评<呼兰河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2年第4期
    钱理群: 《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
    张毕来: 《巴金的现实主义》, 《读书》,1959年第4期
    陈传才陈衍俊: 《巴金作品的真实性和局限性》, 《读书》,1959年第1期
    孙照海初小荣选编:《抗战文献类编》(文艺卷),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4月
    冀汸: 《冀汸文集》 (回忆录卷),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3月
    汪曾祺段春娟编: 《汪曾祺谈师友》,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8月
    吴世勇编: 《沈从文年谱(1902-1988)》,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胡风: 《致路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
    路翎: 《致胡风书信全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4月
    陈建军编: 《废名年谱》,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晓风主编: 《我与胡风》,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张业松编: 《路翎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钱理群编: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937-19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孙冰编: 《沈从文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
    巴金: 《巴金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8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一集·文学理论卷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一集·文学理论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楼适夷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
    蔡仪主编: 《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二编·理论论争》,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
    巴金等: 《长河不尽流一一怀念沈从文先生》,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4月
    黄俊英编选: 《小说研究史料选》,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
    朱光潜等: 《我所认识的沈从文》,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7月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抗战文艺研究室编: 《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续一》,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4月
    苏光文编: 《抗战文学纪程》,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4月
    文天行编: 《国统区抗战文艺运动大事记》,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6月
    王大明文天行等编: 《抗战文艺报刊篇目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1月
    文天行王大明等编:《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资料汇编》,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12月
    萧军编: 《鲁迅给萧军萧红信简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王观泉编: 《怀念萧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萧军: 《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主编: 《文学运动史料选》,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11月
    邵荃麟等: 《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新文艺的方向》,香港:生活书店,1948年3月
    《民族文艺月刊》(1937.1-1937.5)、《新华日报》(1938.1-1947.2)、《抗战文艺》(1938.5-1946.5)、《七月》(1937.9-1941.9)、《希望》(1945.1-1946.10)等报纸、期刊
    端木蕻良著,李雪编选: 《初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1月
    萧红著,林贤治编注: 《萧红十年集:1932-194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鹿桥: 《未央歌》,合肥:黄山书社,2008年1月
    鲁迅: 《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沈从文: 《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12月
    周作人编,止庵校订: 《周作人自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
    路翎: 《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冯至: 《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李拓之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10月
    汪曾祺著,邓九平编: 《汪曾祺全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6月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 《丘东平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1月
    碧野: 《碧野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4月
    王培元编选: 《东北作家群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6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三集·短篇小说卷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四集·短篇小说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五集·短篇小说卷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六集·中篇小说卷一》,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七集·中篇小说卷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
    艾芜主编:《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6月
    巴金: 《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田涛: 《田涛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11月
    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月
    丁玲: 《丁玲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
    王西彦: 《古屋》,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4月
    曹白: 《呼吸》,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9月
    李广田: 《引力》,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靳以: 《靳以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萧红: 《萧红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5月
    萧红: 《生死场》,上海:容光书局,1935年12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