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散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散文在古代本处于中心地位,五四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古代散文研究相对沉寂。大致而言,学界对散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诸子散文、两汉史传散文、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八大家、以及明清散文等方面。具体到唐代散文研究,又集中在中唐古文运动,而古文运动又以韩愈、柳宗元为焦点,对唐赋、散体文以及在唐代占主流地位的骈文很少涉及。就研究方法而言,唐代散文研究多从历时性的纵向角度进行研究,几乎没有人从共时性横向的角度对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各体散文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更少涉及各类创作的艺术精神与艺术特色的互相融通与渗透的问题。有鉴于此,我试图从文本出发,讨论盛唐散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价值,多向度的文学发展走向,多样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等,以期对盛唐散文作深入、全面、细致地整体观照,丰富盛唐文学的研究。
     绪论部分首先考察了“散文”概念的流变。然后在学界关于古代散文研究范畴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本文以盛唐时期的散体文、赋、骈文为研究对象,它是指除诗歌、传奇之外的文章,时限从开元元年(公元713年)至宝应元年(公元762年),贯穿玄宗、肃宗两朝。最后详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盛唐散文研究的总体状况。
     第一章论述开元散文,以张说、苏颈、张九龄为代表,以歌功颂美、润色王业为主,包括碑颂、制敕,昂扬乐观,雄浑外拓,雍容华贵,颇具台阁之风。
     第二章论述开元后期至天宝年间的散文,以李白、孙逖、杜甫、王维为重点,他们或继续沉浸在开元盛世的“迷梦”中,追求建功立业、致君尧舜;或逐渐开始清醒,陷入一种“深刻的不安”之中,致力于揭露社会的不公与黑暗面,但即便如此,仍心存希望。表现在散文中就是颂德与批判兼重,积极昂扬与愤世哀世并有,恢宏豪宕与奇崛深幽并存。
     第三章论述至德至宝应年间的散文,以萧颖士、李华、颜真卿、独孤及、元结为重点,以批判时俗、反思战乱、抒发乱世之苦痛为主,雄浑悲壮、凄恻深沉。
     前三章关于盛唐散文的发展与演进从纵、横两个维度切入。首先,古代散文文体种类繁多。每一种文体在长时期的写作实践中都形成了独特且较为稳定的创作内容、艺术形式、审美特征和风格倾向。因此,在研究单篇或一家散文的艺术特色时,在研究散文的叙事手法、审美意趣、结构修辞等的同时,亦将其放入古代文化的大背景下追溯源流,在考释、比较的基础上,探其渊薮,明其脉络,确定文体通常所应有的艺术形式、审美特征和风格倾向以及前人从事同一文体已经达到的艺术水平。然后,在此前提下,再分析作者在满足文体基本要求的同时,所表现出的个性特征,既要观其传承,又要明其变化,尤共要关注传承中的变化与变化中的传承,以期能较准确地认识单篇散文的艺术美和一家散文的艺术风格。其次,从横的方面,着力于展现盛唐时期各体散文艺术精神的互相融通和艺术特色的互相渗透,以及盛唐散文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特有的艺术趣味和社会审美心态,探寻其艺术特色的成因。对一家散文的研究,并不采取面面俱到的方式,而是将重点放在其最有代表性的文体及名篇上。对于作家生平,因为学界对大多数散文家的生平已有较多的学术成果,且意见趋于一致,所以本文将对此不作详细论述。
     第四章论述盛唐散文体裁样式的拓展与创新。盛唐散文在体裁、样式的拓展与创新方面都取得重要的成果,展示出盛唐散文特有的风采。关于盛唐时期各类文体的拓展以及文体革新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历史文化精神,学界对此或一笔带过,或“视而不见”,未予深入探讨。有鉴于此,本章拟探讨律赋、序文、判文等几种在盛唐时期具有重要开拓性的体裁样式的渊源流变、文体的内部规定性、美学特征和文化意蕴。
     第五章论述盛唐散文的特质、个性,以盛唐干谒文为例。本章从文化学切入,从盛唐选官制度、文人人格、盛唐文化精神等角度剖析、阐释干谒文这个杂糅着趋势媚俗与清高脱俗的矛盾体,分析盛唐干谒文背后隐含的社会风尚、社会心态、士人性格等问题,掌握盛唐文人的精神风貌和人格追求,进而把握盛唐散文的艺术突破与独特魅力。
     盛唐散文同盛唐诗歌一起构建了后人难以企及的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散文与诗歌,虽然表现方式不同,但其中所蕴涵的精神特质是一致的,其美学风格、审美理想都有一定的相似性,毕竟他们的创作主体都是同样的一批人。散文中的盛唐气象表现为:昂扬乐观的风采、雄浑宽远的境界、恢宏豪放的气度,敢为天下先的意气、充沛盎然的活力、敢于暴露矛盾的勇气、平交王侯的傲气、睥睨一切的豪气,勃发出特有的豁达雄放的精神气度,体现出对个人自由、个体价值的充分肯定,展示了国威远扬、万方臣服的大唐盛世社会精神面貌和民族心理。他们最让人钦佩的是把对社会、对国家贡献作为人生价值最高理想来实践。而这一切都源于开明的政治及开放的心态,这是盛唐散文具有盛唐气象的根基,具体表现为南北文化的交融,中外文化的交流,经济的繁荣,儒、释、道三教的融和以及人才发展空间的扩大。
     盛唐散文承两汉、六朝散文而来,而能自出机枢,卓然自成一家,在唐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中唐古文运动亦有着深远的影响。
Abstract: The classical prose had been the centre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before May 4~(th) movement. Since then, however, various factors resulted in comparative dreariness on study of the classical prose. So,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iscuss the ample content, uniqu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multi-dimensional select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various literary concepts and complicated conne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in the pros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through close reading, with an aim to made a deep and full comprehension of the pros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and to enrich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In the prologue, there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ose', on which the scope and the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based.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single-line prose, the parallel and the ode from A.D.713 to A.D.762.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prose of the Prosperous Tang follows.
     Chapter 1 discusses the prose in Kai-yuan period. Its representatives are Zhang Yue, Su Ting and Zhang Jiu-ling. Its primary content is that sing the court's exploit and extol the emperor's virtue, including stele, eulogy and command. Its styles are high-spirited, vigorous, firm, luxuriant.
     Chapter 2 discusses prose from the evening of Kai-yuan period to Tian-bao period. Its representatives are Li Bai, Sun Ti, Du Fu, Wang Wei. Its content is composed of singing and animadverting, enterprise and indignation, heroic and singularity.
     Chapter 3 disscusses the prose from Zhi-De period to Bao-Ying period. Its representatives are Xiao Yin-shi, Li Hua, Yan Zheng-qing, Du Gu-Ji and Yuan Jie. Its content is animadverting common customs, pondering chaos caused by war, abreacting torment, and so on. Its styles are powerful, solemn, sad and heavy.
     In chapter 4, breakthrough and innovation of types of literature of the prose in the Prosperous Tang are discussed. The evolution of the original type pattern, the inner prescription,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 significance of Lufu, Preface and adjudication order which are the significant styles in the Prosperous Tang, are carefully discussed.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particular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the prose in the Prosperous Tang, the petition, for instance. I take apart the petition which is a confliction consisted of timeserving and chasteness, construe the hidden society custom, community intention and scholar character in the petition, grasp the spunk view and personality hankering of the bookman in the Prosperous Tang, master art breakthrough and idiographic charm from the system of awarding official position, a knight of the pen character and culture spirit in the Heyday of Tang dynasty.
     The prose and the poetry together establish the Phenomenon of Prosperous Tang. The prose in the Heyday of Tang dynasty is able to have a style of its own, along with the prose in the Han dynasty and the Six dynasties. It possesses milestone meaning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prose in Tang dynasty; deeply affect the simple style prose movement in the Middle Tang dynasty.
引文
① 参见陈平原《古典散文的现代阐释》,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② 迄今为止,唐代散文研究专著有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李道英《唐宋古文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刘国盈《唐宋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吴小林《唐宋八大家》,黄山书社,1984年。吴孟复《唐宋古文八大家概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朱世英、郭景春《唐宋八大家散文技法》,长江文艺出版社,1989年。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陈详耀《唐宋八大家文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朱刚《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张清华《唐宋散文——建构范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于景祥《唐宋骈文史》,黄山书社,1988年。
    ③ 罗宗强、郝世峰《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11页。
    ① 沈曾植《海日楼札丛》,中华书局,1962年,第279页。
    ② 关于“文”的涵义,本文参见刘若愚《中国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12页。又参见陈飞《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③ “文”的各种书写形式,见罗振玉编、王宏译《近代甲骨文著录掇英·殷墟书契前编》,天津市古籍书店,1993年。在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文”见于“文武”和“文武帝”的帝王称号中。学界一般认为“文武”和“文武丁”系指同一个人,也可缩写为“文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429页。
    ④ (汉)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85页上。
    ⑤ 《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90页下。
    ⑥ 《汉书·司马相如叙传》(卷一百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4255页。
    ① 《汉书·扬雄叙传》(卷一百下),中华书局,1962年,第4265页。
    ②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2页。
    ③ (汉) 刘熙《释名·释言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9页。
    ④ (梁) 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总术》,中华书局,1964年,第278页。
    ⑤ (梁) 萧绎著,东方闻捷校《金楼子》,中国电影出版社,第66页。
    ⑥ 木华《海赋》,《全晋文》(卷一百五),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2062页下。
    ⑦ (梁) 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明诗》,中华书局,1964年,第34页。
    ⑧ 《全唐文新编》 (卷四十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623页。
    ⑨ 杜继文、黄明信编《佛教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349—340页。
    ① 《实用佛学辞典》,柯华印务出版公司,1992年,第306页。
    ②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第265页。
    ③ (宋) 陈师道《后山集》 (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明) 唐顺之《稗编·文艺六》(卷七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 原文作“似”,据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散文”源流小考》改为“以”,燕山出版社,2002年,第464页。
    ⑥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第27页。
    ⑦ (明) 程敏政《明文衡·杂著》(卷五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 (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五),《四部丛刊初编》。
    ⑨ (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七),《四部丛刊初编》。
    ① (金) 刘祁《归潜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138页。
    ② 袁枚《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59页。
    ③ 陈柱《中国散文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
    ①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页。
    ② 赵义山等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 (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③ 谢楚发《中国古代文体丛书·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④ 王彬《中国文学观念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第96—97页。
    ①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中国书店,1986年,第26页。
    ② 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2页。
    ① 方道《散文学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l页。
    ② 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页。谭家健《六朝文章新论》,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第456页。
    ③ (宋)严羽著,郭绍虞校《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页。
    ④ 但极个别的特殊情况,“盛唐”包括开元以至大历,如《沧浪诗话·诗体》:“戎昱在盛唐为最下,已滥觞晚唐矣。”据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戎昱考》,戎昱生于开元末、大历初,卒于贞元十四年(798年)后数年。中华书局,1980年,第354页。
    ① (明)高棵《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页。
    ②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③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④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1—2页。
    ⑤ 杜甫卒年,学界有不同看法,有卒于大历五年、六年等观点;李华卒于大历九年(774年);独孤及卒于大历十二年(777年);元结卒于大历七年(772年)。
    ① 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t36页。
    ② 《文馆词林》一千卷,许敬宗等编。此书至宋代即仅存残本,后残本亦佚。但唐时,此书曾传入日本,日本存残卷多种,近年日本古典研究会影印出版弘仁本《文馆词林》,存三十卷,为收录最多之本。
    ③ (宋)王应麟《玉海·艺文·奏疏》(卷六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宋)王应麟《玉海·艺文·奏疏》(卷五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 (宋)王应麟《玉海·艺文·奏疏》(卷五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⑥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评,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 章培恒、骆玉明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③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①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343—356页。
    ②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③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隋唐五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④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 赵义山、李修生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⑥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⑦ 陈柱《中国散文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
    ① 刘衍《中国散文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92页。
    ② 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③ 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④ 陈玉刚《中国古代散文史》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⑤ 孙昌武《盛唐散文及其历史地位》,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第4期。
    ① 张玉璞《论盛唐散文的新变》,载《临沂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
    ② 哉伟华《试论李白散文的艺术性》,载《南充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
    ③ 王定璋《李白文章管窥》,载《四川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④ 管士光、刘忆萱《李白的散文》,《李白新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⑤ 牛宝彤《清雄奔放李白文》,载《殷都学刊》1989年第3期。
    ⑥ 牛宝彤《略谈李白文章的艺术成就》,《李白学刊》第2辑,1989年。
    ⑦ 朱金城《论李白的散文》,《李白学刊》第1辑,1989年。
    ⑧ 潘慧琼《论李白文的风格特色》,载《广西梧州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⑨ 林心治《隋唐五代的巴蜀散文(三)——李白散文简论》,载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⑩ 刘汾《以诗为文 以情动人——论李白散文的独特个性》,载《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年第4期。
    ① 大江《李白的散文与开、天时期的文风》,载《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1期。
    ② 刘忆萱《李白古赋的艺术特色》,载《文学评论丛刊》第9辑,1981年第5期。
    ③ 谭优学《读李白赋札记五则》,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④ 李戎《李白古赋初探》,载《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1期。
    ⑤ 傅锡壬《李白古赋中的神话运用》,原载《淡江学报》第34期,1995年2月。转引自傅璇琮等编《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554—556页。
    ⑥ 曾竞艳《浅析李白赋对前代赋作的继承与创新》,载《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⑦ 张丽杰《论李白古赋的思想性及艺术性》,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⑧ 董武《一曲豪气奔放的自我颂歌——我读李白的<大鹏赋>》,载《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⑨ 牛宝彤《李白文选》,学苑出版社,1989年。
    ⑩ 《杜甫文赋的艺术价值》,曲阜师院图书馆汇编《文艺论争荟要》,1986年。
    ① 刘开扬《柿叶楼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② 熊礼汇《杜甫散文创作倾向论——兼论杜甫以诗为文说》,载《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③ 郭维森《杜甫的赋》,载《杜甫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
    ④ 刘文刚的《论杜甫的赋——兼及杜甫赋与诗的比较》,载《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⑤ 刘朝谦《杜甫赋文心迹与赋论、赋评》,载《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⑥ 李凤玲《赋料扬雄敌——谈扬雄对杜甫赋作的影响》,载《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2期。
    ⑦ 邝健行《从唐代试赋角度论杜甫<三大礼赋>体貌》,载《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⑧ 徐希平《<全唐文>补辑杜甫赋甄辨》,载《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
    ① 肖瑞峰、杨洁琛《论“大手笔”张说的散文》,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 王太阁《张说的审美情趣及其散文的审美特征》
    ③ 王太阁《论张说散文创作的“新变”》,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④ 周曙光的《张说的碑志及其贡献》,载《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
    ⑤ 苏颞著,陈钧校注《苏颞诗文集编年考校》,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 李玉宏《张九龄两篇赋解说——探讨<白羽扇赋>及<荔枝赋>》,载《韶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3年第3期。
    ② 陶文鹏《论王维的文赋创作》,《唐代文学论丛》第5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③ 张清华的《王维的文赋》,《文学评论丛刊》第31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
    ④ 屈光《盛唐李萧古文集团及其与中唐韩愈集团的关系》,载《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⑤ 汪晚香《论唐代散文革新中的肖李集团》,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文中的“肖颖士”应作“萧颖士”。
    ⑥ 唐文治的《李遐叔吊古战场文研究法》,载《学术世界》1935年第1卷第3期。
    ① 冻国栋《读李华<与外孙崔氏二孩书>论唐前期风俗》,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② 潘吕棋昌《萧颖士研究》,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转引自傅璇琮、罗联添主编《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第7卷),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240—241页。
    ③ 汤擎民《元结和他的作品》,载《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
    ④ 孙望《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⑤ 孙昌武《读元结文札记》,载《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
    ⑥ 黄炳辉《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① 张玉顺《颂昌人之道,为戒心之宝——从<皇谟>三篇看元结的政治理想》,载《临沂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② 张玉顺《也是匕首和投枪——论元结的杂文》,载《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③ 王琦珍《略论元结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载《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④ 姬沈育《试论元结的散文成就》,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⑤ 姬沈育《试论元结革新文体的成就》,载《天中学刊》1999年第1期。
    ⑥ 熊礼汇《“救时劝俗”与“追复纯古”——元结古文创作论》,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⑦ 熊礼汇《论元结山水铭文的修辞策略和美学风格》,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① 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五一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6050页。
    ① 《新唐书·文艺传序》(卷二百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5725—5726页。
    ② “肖”应为“萧”,萧颖士之简称。
    ③ (清)蒋湘南著,李叔毅等点校《七经楼文钞》,中洲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88页。
    ④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第254页。
    ① 傅璇琮、倪其心《天宝诗风的演变》:“纵观天宝时期的诗坛,使我们感觉到了不少诗人似乎从开元盛世的光圈中走了出来……深刻的不安,是那个时期社会上的带有普遍性的情绪,而在文学上,这种诗化了的深刻的不安,则是天宝诗风的基调。”《唐代文学论丛》第八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页。
    ② 参见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① 盛唐干谒文大量产生于开元年间,故在此谈及。为避免重复,关于盛唐干谒文的分析详见第四章。,
    ② 《晋书·王殉传》(卷六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6页。
    ① (宋)魏了翁《鹤山集·唐文为一王法论》(卷一百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 曾枣庄主编《全宋文》(第七册),巴蜀书社,1990年,第253页。
    ③ (唐)郑綮《开天传信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旧唐书·张说传》(卷九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7页。
    ① 《新唐书·张说传赞》(卷一百二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4412页。
    ② 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七),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568页。
    ③ 刘麟生《中国骈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④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颂赞》(卷九),中华书局,1964年,第57页。
    ⑤ 张说《上党旧宫述圣颂》,《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一),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513页。
    ⑥ 张说《大唐封祀坛颂》,《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一),吉林文史出版社,第2514页。
    ① 参见刘师培《中国文学论著三种·<文心雕龙>讲录·<文心雕龙·诔碑>篇口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黄金明《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②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诔碑》,中华书局,1964年,第81页。
    ① 夏侯湛《张平子碑》,《全晋文》(卷六十九),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第1859页上。
    ② (宋)裴松之《请禁私碑表》,《全宋文》(卷十七)。
    ① 《旧唐书·苏颋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1页。
    ② 李世民《令虞世南制杜如晦碑手敕》,吴云等校《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第286页。
    ③ 《旧唐书·职官志二》(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0页。
    ④ 元稹《张奉国碑铭》,《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7387页。
    ⑤ 《旧唐书·职官志二》,(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5页。
    ① 参见吴夏平《从作者看唐代墓碑文的文体丕变》,载《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② (明)王行《墓铭举例》(四卷),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不数日文成,叙述该详,时为极笔。其略曰:‘八柱承天,高明之位列;四时成岁,亭毒之功存。’”中华书局,1994年,第16页。
    ④ 张说《赠凉州都督上柱国太原郡开国公郭君碑奉敕撰》,《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72页。
    ①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中华书局,1997年,第130页。
    ② 张说《贞节君碑》,《全唐文新编》(卷二二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64页。
    ③ 张说《张氏女墓志铭》,《全唐文新编》(卷二三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620页。
    ④ 张说《与魏安州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二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43页。
    ⑤ 张说《与营州都督弟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二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44页。
    ① 张说《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二三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606页。
    ① 张说《贞节君碑》,《全唐文新编》(卷二二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64页。
    ② 张说《唐故高内侍碑》,《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75页。
    ③ 参见王太阁《论张说散文创作的“新变”》,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① 《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传》(卷一百九十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3页。
    ② 李华《唐丞相故太保赠太师韩国公苗公墓志铭》,《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40页。
    ③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6页。
    ④ 独孤及《唐故范阳郡仓曹参军京兆韦公墓志铭》,《全唐文新编》(卷三九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92页。
    ① 《新唐书·苏颋传》(卷一二五),中华书局,1975年,第4400页。
    ② 《旧唐书·苏颋传》(卷八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2880页。
    ③ 参见王太阁《论“燕许大手笔”》,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④ 陈尚君《全唐文补编》,中华书局,2005年。下文所引《全唐文补编》均采用此版本。
    ⑤ 《旧唐书·文苑传·孙逖传》(卷一百九十中):“议者以为自开元以来,苏颞、齐瀚、苏晋、贾曾、韩休、许景先及逖,为王言之最。”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4页。
    ①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诏策》,中华书局,1964年,第140—141页。
    ② 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57年,第2381页。
    ③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制日:‘可’。”中华书局,1957年,第236页。
    ④ 秦始皇《除谥法制》,《全秦文》(卷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117页下。
    ⑤ 详见蔡邕《独断》(卷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⑥ 刘邦《入关告谕》,《全汉文》(卷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 第131页上。
    ① 曹操《置屯田令》,《全三国文》(卷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1060页。
    ② 曹操《选留府长史令》,《全三国文》(卷三),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1066页。
    ③ (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岳麓书社,1986年,第334页。
    ④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中书省·中书令》(卷九),中华书局,第273—274页。
    ① (唐)杜佑《通典·选举三·大唐》(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84页中。
    ② 苏颋《授卢藏用检校吏部侍郎制》,《全唐文新编》(卷二五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813页。此虽是称赞卢藏用制诰之美,不妨亦可视为夫子自况。
    ③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四十四),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④ 参见李方《论唐西州官吏任用的类别》,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 苏颋《焚珠玉锦绣敕》,《全唐文新编》(卷二五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849—2850页。
    ② 李德裕《文章论》:“近世诰命,唯苏廷硕叙事之外,自为文章,才实有余,用之不竭。”《全唐文新编》(卷七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8053页。
    ① 参见王太阁《论“燕许大手笔”》,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② (宋)王谠《唐语林》(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65页。
    ③ (宋)皇甫浞《皇甫持正集·谕业》(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宋)苏籀《栾城遗言》:“公论唐人开元燕许云,‘文气不振,倔强其间。自韩退之一变复古,追还西汉之旧。’然在许昌观《唐文粹》称其碑颂,往往爱张苏之作。又览唐皇甫浞持正《谕业》云,‘所誉燕许文极当,文奇则涉怪,施之朝廷不须怪也。’盖亦取燕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张说《送苏合宫颋》:“畴昔珪璋友,雍容文雅多。”《全唐诗》(卷八十八)。
    ②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卷六)引《群书备考》,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l页。
    ③ (清)蔡世远《古文雅正》(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曰:“张九龄在相位,有謇谔匪躬之诚。玄宗既在位年深,稍怠庶政,每见帝,无不极言得失。”中华书局,1994年,第25页。
    ⑤ (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曲江集》,文渊阁《四库全书》。
    ⑥ 《旧唐书·文苑传·杨炯传》(卷一百九十上),张说所评,中华书局,1975年,第5004页。
    ⑦ 徐浩《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属燕公薨落,斯文将丧,擢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时属朋党,颇相排报,穷栖岁余,深不得意。渤海王武艺违我王命,思绝其词,中书奏章,不惬上意,命公改作,援笔立成。上甚嘉焉,即拜尚书工部侍郎兼知制诰,扈从北巡,便祠后土,命公撰赦,对御为文,凡十三纸。初无藁草,上日:‘比以卿为儒学之士,不知有王佐之才,今日得卿,当以经术济朕’”,《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5135—5136页。
    ① (唐)张九龄著,刘斯翰校《曲江集·敕渤海王大武艺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47页。
    ② 《旧唐书·渤海靺羯传》(卷一九九下):“(门艺)至是谓武艺日:‘黑水请唐家官吏,即欲击之,是背唐也。唐国人众兵强,万倍于我,一朝结怨,但自取灭亡。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抗敌唐家,不事宾伏,唐兵一临,扫地俱尽。今日渤海之众,数倍少于高丽,乃欲违背唐家,事必不可。”’中华书局,1975年,第5361页。
    ① (唐)张九龄著,刘斯翰校《曲江集·上封事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86—587页。
    ① 《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开元之前,每岁供边兵衣粮,费不过二百万;天宝之后,边将奏益兵浸多,每岁用衣千二十万匹,粮百九十万斛,公私劳费,民始困苦矣。”中华书局,1956年,第6851页。
    ② 《新唐书·食货志》(卷五十一)。《封氏闻见记》卷五《第宅》:“则天以后,王侯妃主,京城第宅,日加崇丽。至天宝中,彻史大夫王铁有罪赐死,县官录鉷太平坊宅,数日不能遍。宅内有雨亭子,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又有宝钿井栏,不知其价。他物称是。安禄山初承宠遇,刺营甲第,瑰材之美,为京城第一。太真妃诸姊妹第宅,竟为宏壮,曾不十年,皆相次覆灭。”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③ 参见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玄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407—624页。
    ④ 《旧唐书·李林甫传》(卷一百六):“自无学术,仅能秉笔,有才名于时者,尤恶之。林甫典选部时,选人严迥判语有用‘杖杜’二字者,林甫不识‘杖’字,谓吏部侍郎韦陟日:‘此云‘杖杜’,何也?‘陟俯首不敢言。太常少卿姜度,林甫舅子,度妻诞子,林甫手书庆之日:‘闻有弄鏖之庆。’客视之掩口。”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0页。
    ⑤ 《资治通鉴·天宝六载》(卷二一五),中华书局,1956年,第6876页。
    ① 周宏榆《西塘王先生春煦轩集序》,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百四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 据(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统计,中华书局,1977年。
    ③ 《比干碑》,《唐文粹》、《全唐文新编》皆署名李翰。王琦在《比干碑》题目后有详细辨析,可参看。
    ④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全唐文新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9932页。
    ①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明堂赋》后附录,中华书局,1977年,第56页
    ②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十--),中华书局,1981年,第116页。
    ③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大鹏赋》后附录,中华书局,1977年,第11页。
    ① (清)钱世瑞《李谪仙才论》,裴斐等编《李白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94年,第1203页。
    ①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379页。
    ②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385页。
    ③ 详见丁放、袁行霈《李林甫与盛唐诗坛》,载《文学遗产》2004年第5期。
    ① 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288—1289页。
    ② 《旧唐书·肃宗纪》(卷十):“及立上(即忠王,后来的唐肃宗)为太子,林甫惧不利己,乃起韦坚、柳绩之狱,上几危者数四。”《旧唐书·李林甫传》:“(李林甫)耽宠固权,己自封植,朝望稍著,必阴计中伤之。初,韦坚登朝,以坚皇太子妃兄,引居要职,示结恩信,实图倾之,乃潜令御史中丞杨慎矜阴伺坚隙。会正月望夜,皇太子出游,与坚相见,慎矜知之,奏上。上大怒,以为不轨,黜坚,免太子妃韦氏。林甫因是奏李适之与坚昵狎,及裴宽、韩朝宗并曲附适之,上以为然,赐坚自尽,裴、韩皆坐之斥逐。”而崔成甫于韦坚穿广运潭成,曾亲吟诗歌率船队庆贺。可见,韦坚仅是李林甫打击太子李亨的手段,其本身无罪,而崔成甫之被贬更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白在序中也提及这次冤狱,“同时得罪者数十人,或才长命夭”。
    ①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375贝。
    ② 参见闵泽平《李白、杜甫的散文创作与艺术精神》,载《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 (明)王志坚《四六法海》(卷十),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 据《旧唐书.孙逖传》,孙逖年十五时,见雍州长史崔日用。考《旧唐书·崔日用传》,崔日用因讨平韦氏有功,权知雍州长史,参知政事,为相月余,因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协,转雍州长史,是年为景云元年(710年)。孙逖的生平及文章少有人论及,所以本文将详细论述。
    ⑤ 据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孙逖祖籍乐安武水,后徙至潞州涉县。《全唐文新编》(卷三百三十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863页。
    ① 李华《杨骑曹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一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89页。
    ② 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吏部侍郎王邱试《竹帘赋》,降阶约拜,以殊礼待之。”《全唐文新编》(卷三百三十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863页。
    ③ 孙逖《帘赋》,《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20页。
    ① 参见黄正国《<风赋><雪赋>意象构建方式之比较》,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8期。
    ② 参见蒋文燕《从比附颂德到托物抒情——试论汉代咏物赋的意义转变》,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③ 参见于浴贤《论六朝咏物赋之繁荣》,载《漳州师院学报》1999年第3期。
    ① 《旧唐书·文苑传中·孙逖传》(卷一百九十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4页。
    ② 刘开扬《柿叶楼存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③ 仇兆鳌《杜诗详注》录文共28篇,《全唐文新编》录文共29篇,两相对比,《全唐文新编》多《越人献驯象赋》一篇。本文同意徐希平《<全唐文>补辑杜甫赋甄辨》(《杜甫研究学刊》,1997年第2期)的意见,认为《越人献驯象赋》应是杜甫所作。
    ④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卷九),中华书局,1962年,第55页。
    ⑤ (宋)陈师道《后山集·诗话》(卷二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
    ⑥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60年,第188页。
    ⑦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70页。
    ① 仇兆鳌评《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01页。
    ② 参见熊礼汇《杜甫散文创作倾向论——兼论杜甫以诗为文说》,载《杜甫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
    ③ 参见刘文刚《论杜甫的赋——兼及杜甫赋与诗的比较》,载《杜甫研究学刊》2000年第4期。
    ④ 杜甫《进三大礼赋表》,《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04页。
    ⑤ 《资治通鉴》(卷二百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第6903页。
    ⑥ 杜甫《进<封西岳赋>表》,《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58页。
    ⑦ 朱鹤龄曰:“玄宗崇祀玄元,方士争言苻瑞,又信崔昌之议,欲比隆周汉,不知淫祀矫诬,惭德多矣。三赋之卒章,皆寓规于颂,即子云风《羽猎》、《甘泉》意也。公诗云‘赋料扬雄敌’,岂虚语哉。”《杜诗 详注·有事于南郊赋》后,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57页。
    ① 仇兆鳌评《朝享太庙赋》,《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36页。
    ① 张潘评《朝享太庙赋》,《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136页。
    ②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物色》,中华书局,1964年,第294页。
    ③ 仇兆鳌评《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8页c
    ④ 张潘评《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32页。
    ① 张溍评《祭外祖祖母文》,《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19页。
    ② 张溍评《祭故相国清河房公文》,《杜诗详注》,第五册,中华书局,1985年,第2221页。
    ③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迪148页。
    ① 引李绂语,出自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第565页。
    ② 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第562页。
    ① 参见龚岚《盛世气象雅正风韵——试论王维送别诗》,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② 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第332页。
    ① 参见谢越华、陈剑晖《诗性散文的可能性与阐释空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② 参见王志清《“王维模式”的文化诠释》,载《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 “月”当为“日”的形误,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第1055页。
    ① 《资治通鉴》“天宝十四载”(卷二百十七),中华书局,1956年,第6935页。
    ② 据《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临汝郡本伊州襄城郡,贞观八年更伊州曰汝州,天宝元年更郡名为临汝郡。在京师东九百八十二里,至东都四百里。中华书局,1975年,第1430页。
    ① 梁肃《补阙李君前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五一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6050页。
    ②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6页。
    ③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原道》,中华书局,1964年,第2页。
    ④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61页。
    ⑤ 李华《赠礼部尚书清河孝公崔沔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一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87页。
    ⑥ 李华《著作郎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85页。
    ⑦ 独孤及《唐故殿中侍御史赠考功郎中萧府君文章集录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1页。
    ⑧ 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文编序》,中华书局,1960年,第155页。
    ① 《全唐诗》卷一五四《江有归舟》序,不载于《全唐文新编》及《文苑英华》。
    ②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5—4456页。
    ① (唐)皎然著,李壮鹰注《诗式校注》(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② 《新唐书·文艺传·柳谈传》(卷二百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5771页。
    ③ 《旧唐书·文苑传下·萧颖士传》(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9页。
    ④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十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61页。
    ⑤ 李华《三贤论》,《全唐文新编》(卷三一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04页。
    ⑥ (唐)郑处诲、裴庭裕撰《明皇杂录》:“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曼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逆旅,独酌独饮。会有风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而去。颖士苍忙觇之,左右日:‘吏部王尚书,名丘。’初,萧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丘命引至庑下,坐责之,且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顷日:‘子负文学之名,踞忽如此,止于一第乎?’颖士终扬州功曹。”中华书局,1994年,第14页。
    ⑦ 李华《祭萧颖士文》,《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44页。
    ⑧ 刘太真《送萧颖士赴东府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九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524页。
    ⑨ 《新唐书·艺文志》(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1501页。
    ①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仆不揆,顾尝有志焉,思欲依鲁史编年,著《历代通典》。起于汉元十月,终于义宁二年,约而删之,勒成百卷”,但未成而卒。《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62页。
    ② 萧颖士《登宜城故城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47页。
    ① 韩愈《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17—118页。
    ② 《旧唐书·萧颖士传》(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8页。
    ③ 《新唐书·萧颖士传》(卷二百 ),中华书局,1975年,第5768页。
    ④ (宋)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77年,第633页。
    ① (唐)赵磷《因话录》(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90页。
    ② 《旧唐书·李林甫传》(卷一百六),中华书局,1975年,第3241页。
    ① 萧颖士《伐樱桃树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48页。
    ②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华传》(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7页。
    ① 萧颖士《清明日南皮泛舟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64页。
    ② 《唐摭言·师友》(卷四):“李华以文学名重于天宝末。至德中,自前司封员外起为相国李梁公岘从事,检校吏部员外,时陈少游镇淮阳,尤仰公之名。一旦,城门吏报华入府,少游大喜,簪笏待之:少顷,复日:‘云已访萧公功曹矣。’即颖士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88页。(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四:“盛唐萧颖士、李华、元结,文名皆藉甚当时。”上海吉籍出版社,1958年,第197页。
    ③ 《旧唐书·文苑传下·李华传》(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7页。
    ④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八十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6页。
    ⑤ 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卷四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5页。
    ① 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八十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56页。
    ② 《资治通鉴·天宝六载》(卷二百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第6889页。
    ③ 《资治通鉴·天宝十载》(卷二百十六),中华书局,1956年,第6907页。
    ① 俞纪东《李华和他的<吊古战场文>》,《唐代文学论丛》第五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② 《旧唐书·李华传》(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8页。
    ③ 李华《元鲁山墓碣铭》,《全唐文新编》(卷三二0),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36页。
    ④ 《魏书·文成皇后传》(卷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第331页。
    ① (唐)封演著,张耕注评《封氏闻见记·壁记》(卷五),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① 李华《著作郎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5—3596页。
    ② 独孤及《太常少卿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八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61页。
    ③ 李白《任城县厅壁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295—1300页。
    ① 陈昌言《郓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四百八十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5686页。
    ② 吕温《道州刺史厅后记》,《全唐文新编》(卷六百二十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7096页。
    ③ 李华《御史中丞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十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5页。
    ④ 李华《衢州刺史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十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8页。
    ⑤ 吕温《道州刺史厅后记》,《全唐文新编》(卷六百二十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7096页。
    ⑥ 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第三集卷三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 李华《中书政事堂记》,《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4页。
    ② (元)刘埙《隐居通议》(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李华《贤之用舍》,《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12页。
    ②李华《含元殿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77页。
    ①李华《御史大夫厅壁记》,《全唐文新编》(卷三一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5页。
    ②生平事迹详见殷亮《颜鲁公行状》(《全唐文新编》卷五一四),令狐峘《光禄大夫太子太师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墓志铭》(《全唐文新编》卷三九四),《旧唐书·颜真卿传》(卷一二八),《新唐书·颜真卿传》(卷一五三)。
    ③共十六卷,分为奏议1卷,表2卷,碑6卷,墓碣、墓志、祭文1卷,书帖、赞、题名1卷,序1卷,记2卷,诗1卷,补遗1卷,《四库全书》所收,纪昀等所作的提要对该书的版本、流传等情况有详细叙述。
    ④(清)黄本骥《颜鲁公全集》,上海仿古书店,1936年。
    ⑤(宋)严羽《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出自严羽著,郭绍虞校注《沧浪诗话校释》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36页。
    ⑥颜真卿《正议大夫行国子司业上柱国金乡县开国男颜府君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三四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13页。
    ①颜真卿《摄常山郡太守卫尉卿兼御史中丞赠太子太保谥忠节京兆颜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三四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16页。
    ②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二四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27页。
    ①王澍《竹云题跋》(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59页上。
    ③(宋)陈彭年等《重修广韵》(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二百七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罗庸《笳吹弦颂传薪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24页。
    ⑥(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公移》(卷四十七):“今制上逮下者,……日案验、曰帖、日故牒;……上下通用者曰揭帖,大约因前代之制,而损益之。”文渊阁《四库全书》。
    ⑦过去对书帖的研究比较集中于书法,少有从文学角度切入。书帖作为文辞与书法的统一体,在具有书 法美外,在其行文、字意中亦存在文学审美。为避免重复,也为了与论文主题相一致,本文将着重于探讨书帖的文学审美特征。
    ①(梁)虞龢《论书表》,载(明)梅鼎祚《梁文纪》(卷十三):“大凡秘藏所录锺繇纸书六百九十七字,张芝缣素及纸书四千八百二十五字,年代既久,多是简帖。”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淳化阁帖》,上海书店,1984年,第73页。
    ③参见赵树功《论晋宋书帖与玄学的关系》,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④王羲之《全晋文·杂帖》(卷二十六),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1607页下,第1607页下,第1608页上。
    ⑤(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二笔)(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李世民《唱箭帖》,《全唐文新编》(卷十),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42页。
    ②褚遂良《山河帖》,《全唐文新编》(卷一四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701页。
    ③颜真卿《讯后帖》,《全唐文新编》(卷三三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862页。
    ④颜真卿《与李太保帖八首》,《全唐文新编》(卷三三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860页。
    ①颜真卿《与汝绪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三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861页。
    ②《旧唐书·颜真卿传》(卷一二八),中华书局,1975年,第3594页。
    ①(宋)欧阳修《文忠集·唐颜鲁公书残碑》(卷一百四十),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崔佑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四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801页。
    ③梁肃《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天宝十三载应诏至京师,时玄宗以道莅天下,故黄老教列于学官。公以洞晓元经,对策高第,解褐拜华阴尉。故相国房琯方贰宪部,请公相见,公因论三代之质文,问六经之指归,王政之根源,宪部大骇日:‘非常之才也。’赵郡李华扶风苏源明并称公为词宗。由是翰林风动,名振天下。”《全唐文新编》(卷五二二),吉林文史出版社,6089页。
    ④崔佑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四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801页。
    ⑤《新唐书·独孤及传》(卷一六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4993页。
    ①萧定《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全唐文新编》(卷四三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5035页。
    ①崔佑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四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801页。
    ②《新唐书·独孤及传》(卷一六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4993页。
    ③独孤及《故御史中丞卢奕谥议》,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37页。
    ①独孤及《直谏表》,《全唐文新编》(卷三八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22—4423页。
    ②崔佑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四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801页。
    ③独孤及《清明日司封元员外宅登台设宴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46页。
    ①崔佑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四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801页。
    ②梁肃《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全唐文新编》(卷五二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6090页。
    ③(清)赵翼、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十),中华书局,1984年,第442页。
    ④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7—128页。
    ①生平详见自述,如《与李相国书》、《时议》、《辞监察御史表》、《与吕丞相书》、《自释》、《文编序》、《述居》等,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新唐书·元结传》(卷一四三)。
    ②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
    ③(宋)欧阳修《集古录·唐元次山铭》(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章学诚《章氏遗书·元次山集书后》(卷十三),转引自孙望校《元次山集·附录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页。
    ⑤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文编序》,中华书局,1960年,第154—155页。
    ①《新唐书·元结传》(卷一四三):“安禄山反,召结戒日:‘而曹逢世多故,不得自安山林,勉树名节,无近羞辱云’。”中华书局,1975年,第4682页。
    ②熊礼汇《“救时劝俗”与“追复纯古”——元结古文创作论》即持此观点,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③学界通常以士人中举为入仕之始,但元结的情况较为特殊。他曾于天宝十二载举进士,天宝十三载擢进士第,但旋复归于商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乾元二年,元结才始于朝廷任职,正式入仕。
    ④参见张玉顺《颂昌人之道为戒心之宝—从<皇谟>三篇看元结的政治理想》,载《临沂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①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丐论》,中华书局,1960年,第54—55页。
    ①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时化》,中华书局,1960年,第71—72页。
    ②杨承祖《元结研究》,台湾编译馆,2002年,第52页。
    ③李商隐《李商隐全集·容州经略使元结文集后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99页。
    ①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时规》,中华书局,1960年,第96—97页。
    ①颜真卿《唐故容州都督兼御史中丞本管经略使元君表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三四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43页。
    ②(清)吴汝纶《桐城吴先生全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王恩绂等刻本。
    ③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右溪记》,中华书局,1960年,第146页。
    ①(宋)欧阳修《集古录·唐元结窪鐏铭》(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详见黄炳辉《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l期。
    ③(宋)欧阳修《集古录·唐元结阳华岩铭》(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章学诚《章氏遗书·元次山集书后》(卷十三),转引自孙望校《元次山集·附录三》,中华书局,1960年,第187页。
    ②(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宋)欧阳修《集古录·唐元结洼鐏铭》(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④(宋)董逌《广川书跋·摩崖碑》(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页。
    ②(元)祝尧《古赋辨体·唐体》(卷七),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对于初唐赋的专题研究,仅邝健行《初唐题下限韵律赋形式的观察及引论》一文,出自《诗赋合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4—176页。
    ①本文参见邝健行《唐代律赋与律》、《唐代律赋用韵叙论》,两文均出自邝健行《诗赋合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5—133页,第178—198页。曹明刚《赋学概论》第五章“赋的演变”(下)“律赋”一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2—212页。其它如马积高的《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以及相关论文,在此不——列举。
    ②《新唐书·选举志》(卷四十四):肃宗宝应二年(762年),李栖筠、李廙、贾至、严武等人讨论杨绾的奏议时所提出的。
    ③(日)遍照金刚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459—485页。《文镜秘府论》又引《文笔式》云:文者,诗、赋、铭、颂、箴、赞、吊、诔等是也。韵者为文,非韵者 为笔,承《文心雕龙》的“文笔”观念而来。
    ①《册府元龟·贡举部·条制第四》(卷六四二),中华书局,1996年,第7694—7695页。
    ②(日)遍照金刚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486页。
    ③高盖《花萼楼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九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541页。
    ①前人把由四个单句组成的隔对称“短隔”,把四个以上单句组成的的隔对称“长隔”,又称“长句隔对”。
    ②敬括《神蓍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五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27页,第4028页。
    ③敬括《玉斗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五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50页。
    ④梁洽《晴望长春宫赋》,《全唐文新编》(卷三五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69页。
    ⑤邝健行《诗赋合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5—133页。
    ⑥邝健行《诗赋合论稿》,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4—176页。
    ⑦余恕诚《唐代律赋与诗歌在押韵方面的相互影响》,载《江淮论坛》2003年第4期。
    ①《唐会要·贡举中·进士》(卷七六)云:“调露二年四月,刘思立除考功员外郎。先时,进士但试策而已,思立以其庸浅,奏请帖经及试杂文,自后因以为例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33页。
    ②《唐会要·贡举上·贴经条例》(卷七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29页。
    ③《唐摭言·试杂文》(卷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④颜真卿《朝议大夫守华州刺史上柱国赠秘书监颜君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三四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11页。
    ⑤颜真卿《朝议大夫赠梁州都督上柱国徐府君神道碑铭》,《全唐文新编》(卷三四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930页。
    ⑥徐松《登科记考》,中华书局,1984版,第70页。下文如无特别说明,均采用此版本。
    ①(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条流明经进士诏》(卷一百六),学林出版社,1992年,第502页。
    ②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87页。
    ③《旧唐书·杨绾传》(卷——九),中华书局,1975年,第3432页。
    ④(宋)沈作喆《寓简》(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薛登《论选举疏》,《全唐文新编》(卷二八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183页。
    ①徐松《登科记考》卷二“永隆二年条”下注,中华书局,1984版,第70页。
    ②《唐会要·贡举中·孝廉举》(卷七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653页。
    ③虽然德宗在建中三年(782年)采纳中书舍人赵赞建议,以箴论表赞代替诗赋,又文宗台和七年(833年)下诏,要“诗赋并停”,但赋和诗都随即恢复。
    ④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318—319页。
    ①王芑孙《读赋卮言》,出自陈良运主编《中国历代赋学曲学论著选》,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378页。
    ②(宋)沈作喆《寓简》(卷五)引孙何语,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李树桐《唐史新论》,台北:中华书局,1972年,第51页。
    ①对此,现代学者多有辨证,如李浩《唐代“诗赋取士”说平议》,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本文采用“诗赋取士”的说法在于强调诗赋的重要性。
    ②王力《汉语诗律学·导言》(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参见李浩《唐代“诗赋取士”说平议》,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
    ④杨萌楼《唐代前期中国哲学的贫困》,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⑤(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唐摭言校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58页。
    ①黄滔《答陈磻隐论诗书》,《全唐文新编》(卷八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0362页。
    ②邝健行《从唐代试赋角度论杜甫<三大礼赋>体貌》,载《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
    ③(清)王之绩《铁立文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421册)。
    ④(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192页下。
    ⑤(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444页。
    ⑥(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卷二八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⑦参见罗灵山《简论序与赠序》,载《益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⑧(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黄山书社,2002年,第99页。
    ⑨(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宗经》,中华书局,1964年,第14页。
    ①(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丽辞》,中华书局,1964年,第235页。
    ②(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中国书店,1986年,第2页。
    ③(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2页。
    ④(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序例》(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87页。
    ⑤(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诠赋》,中华书局,1964年,第50—51页。
    ①吴承学《诗题与诗序》,《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②详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编者按,中华书局,1983年,第179页。
    ③(粱)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第340页下。
    ①(梁)任防《文章缘起》,文渊阁《四库全书》。
    ②(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42页。
    ①(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81页。
    ②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292页。
    ③孙梅《四六丛话》,商务印书馆,1931年。
    ④过珙《详定古文评注全集》(卷六),会文堂书局石印本,1924年。
    ①谢有辉《古文赏音》(卷十二),清康熙四十六年师俭阁刻本。
    ②(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③(清)李扶九《古文笔法百篇》(卷十四),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231页。
    ①张九龄著,刘斯翰校《曲江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07页。
    ①张说《南省就窦尚书山亭寻花柳宴序》,《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50页。
    ②独孤及《仲春裴胄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全唐文新编》(卷三八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442页。
    ①(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中国书店,1986年,第10页。
    ②参见陈兰村《穷情尽变、冠绝前后——论韩愈赠序文的创新精神》,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③陶渊明《陶渊明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3页。
    ④详见薛峰《赠序之诞生及文体实践》,载《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①褚斌杰认为:“宋、明以后,赠序才逐渐成为单纯赠别之作了。”《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83页。但褚先生并没有阐述理由。如果说,与赠别诗完全断绝关系的序被称为“单纯赠别之作”的话,那么至迟至初唐就已经出现了,其代表作就是陈子昂的《别中岳二三真人序》,具体讨论详见下文。
    ②陶渊明《陶渊明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③陶渊明《陶渊明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④王勃著,何林天校《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7页。该书序文题目为《滕王阁诗序》,但《文苑英华》、《王勃集残卷》均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且考之序文内容,多有饯别之意,故以《饯别序》为题更为恰当。
    ①陈子昂《陈子昂集》(卷七),中华书局,1960年,第159页。
    ①李华《送薛九远游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一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1页。
    ②李华《江州卧疾送李侍御诗序》,《全唐文新编》(卷三一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90—3591页。
    ①李白著,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253—1254页。
    ①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增订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56—180页。
    ②向群《唐判论略》,载《华学》1996年第2期。
    ①(清)孙诒让注《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1033页
    ②(清)孙诒让注《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第2827页。
    ③(粱)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书记》,中华书局,1964年,第186页。
    ④《国语·周语中》(卷二),齐鲁书社,2005年,第25页。
    ⑤庄子著,陈鼓应注《庄子》,中华书局,1983年,第885页。
    ①《后汉书·陈寔传》(卷六十二),中华书局,1965年,第2066页。
    ②(明)徐师曾《文章明辨序说·判》,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27—128页。
    ①《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卷四七),《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76页。
    ②《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传》(卷一二二),中华书局,1959年,第3137页。
    ①封君义《判窦瑗表改麟趾制母杀父条》,《全后魏文》(卷五十五),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3790页。
    ②高构《武乡儿姓判》,《全隋文》(卷二十),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4131页。
    ③柳彧《高颎子应国公弘德申牒请戟判》,《全隋文》(卷二十五),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6年,第4166页。
    ④《隋书·高构传》(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73年,第1556页。
    ①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九册),阿斯塔那五0九号墓文书,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128页—134页,由于篇幅有限,节引部分重要行判内容。
    ①(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吏部尚书·考功郎中》(卷二),中华书局,1992年,第42页。
    ②(宋)洪迈著《容斋随笔·唐书判》(卷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27页。
    ①(唐)范摅《云溪友议·鲁公明》(卷一),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①(唐)杜佑《通典·选举》(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84页下。
    ②王勋成《唐代铨选与文学》,中华书局,2001年,第169页。
    ③赵匡《举选后论》,《全唐文新编》(卷三五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66页。
    ④(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尚书都省》(卷一),中华书局,1992年,第13页。
    ⑤(唐)杜佑《通典·选举五》(卷十七),中华书局,1984年,第98页下。
    ⑥敦煌出土的《文明判集残卷》和《麟德安西判集残卷》,收录近三十篇较完整的判文。被伯希和掠走,现藏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编号分别为P.3813和P.2754。
    ①(宋)郑樵《通志》(卷七十),中华书局,1987年,第827页下。
    ②(宋)徐天麟《东汉会要·选举·公府选举》(卷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401页。
    ③在文献中有大量关于孝廉、秀才策试的记录,但尚未有发现考判的记录。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龙筋凤髓判》,文渊阁《四库全书》。
    ⑤《旧唐书·张荐传》:(张鷟)又应下笔成章及才高位下、词标文苑等科。鄹凡应八举,皆登甲科。再授长安尉,迁鸿胪丞。凡四参选,判策为铨府之最。员外郎员半千谓人日:“张子之文如青钱,万简万中,未闻退时。”时流重之,目为“青钱学士”。
    ①(唐)张鷟著,田涛校《龙筋凤髓判校注》(卷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页。初、盛唐的拟判除判目中的名字有细小差别外(初唐判目用实名,盛唐以甲乙代替),判文的写作大致相同。
    ②《全唐文新编》卷二百五十六。苏颋“因选集时属糊名考判,公与宋璟,俱入殊等,由是天下益称焉。”(韩休《唐金紫光禄大夫礼部尚书上柱国赠尚书右丞相许国文宪公苏颋文集序》)
    ①(宋)洪迈著《容斋续笔·龙筋凤髓判》(卷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58—359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三十五),“子部四十五,类书一”,文渊阁《四库全书》。
    ①(唐)杜佑《通典》(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85页上。
    ②(唐)杜佑《通典·选举六》(卷十八),中华书局,1984年,第102页下。
    ③刘乃《与宋昱论铨事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61页。
    ①(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第354页。
    ①赵匡《选人条例》,《全唐文新编》(卷三五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64页。
    ②赵匡《举选后论》,《全唐文新编》(卷三五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65页。
    ③独孤及《唐故朝议大夫高平郡别驾权公神道碑铭》:“初选部旧制,每岁孟冬以书判选多士,至开元十八年,乃择公廉无私,工于文者,考校甲乙丙丁科,以辨论其品。”梁肃《朝散大夫使持节常州诸军事守常州刺史赐紫金鱼袋独孤公行状》:“每岁以书判试多士,而朝列有以文学称者,必参校辨论,定其甲乙丙科。”
    ④《唐会要·都督刺史以下杂录·县令》(卷六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440页。
    ⑤前一个“判文”指“选士之词”即拟判,后一个“判文”指传统意义上,包括案判与拟判的大判文概念。在本论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判文”均指“选士之词”即拟判。
    ①按唐代孔颖达的说法,《尚书》中的文体有10种。《尚书正义》云:“致言有本,名随其事,检其此体,为例有十:一日典,二日谟,三日贡,四日歌,五日誓,六日诰,七日训,八日命,九日征,十日范。”孔颖达并对一些以人之名号为篇名者一一加以说明,亦分别归于以上十类之中。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①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②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1—234页。
    ③葛景春《李白与唐代的干谒之风》,载《中州学刊》1995年第2期。
    ④张国荣《“干谒”与李白的人生政治悲剧》,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
    ⑤霍志军《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⑥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序言》,文津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①(汉)扬雄著,(清)钱绎疏《方言笺疏》(卷九),中华书局,1991年,第308页。
    ②《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祭统》(卷四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07页下。
    ③《荀子·议兵》(卷十),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④庄子著,陈鼓应注《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第630页。
    ⑤《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第51页上。
    ⑥《十三经注疏·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⑦《魏书·韩子熙传》(卷六十),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7页。
    ⑧《宋书·臧质传》(卷七十四),中华书局,1974年,第1917—1918页。
    ⑨《魏书·郦道约传》(卷四十二),中华书局,1974年,第951页。
    ⑩《魏书·卢义僖传》(卷四十七),中华书局,1974年,第1053页。
    11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第274页。
    ①《册府元龟》(卷九百),中华书局,1996年,第10655页。
    ②《册府元龟》(卷九百),中华书局,1996年,第10662页。
    ①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11页。
    ①苏轼《东坡志林·论古》(卷五),中华书局,1981年,第111页。
    ②《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襄公九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42页下。
    ③孔鲋《孔丛子·居卫》(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孔丛子》系后人伪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之甚详,无需赘述。然言战国形势,甚多精辟之论。
    ④(汉)王苻《潜夫论·务本》,《诸子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9页。
    ⑤(汉)王苻《潜夫论·本政》,《诸子集成》第八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39页。
    ⑥(汉)徐干著,黄素标点《中论·谴交》,泰东图书局,1929年,第53页。
    ①《晋书·刘毅传》(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3页。
    ②《晋书·刘毅传》(卷四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4页。
    ③苏颋《处分朝集使敕(二)》:“门杜请谒,庭无滞留。”《全唐文新编》(卷二五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846页;孙逖《授崔秀太子左庶子等制》:“且承平日久,从仕者多,必凭考绩,方议进转。但须慎守,岂滞其能。如或躁求,是招其累。速则不达,谦而必亨。”《全唐文新编》(卷三百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35页。
    ④《新唐书·儒学传下·尹愔传》(卷二百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703页。
    ⑤《旧唐书·文苑传中·李邕传》(卷一百九十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9页。
    ①(元)辛文房著,傅璇琮校《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第285—291页。
    ②高适《行路难》(其二)。
    ③贾至《诏天下搜贤俊制》,《全唐文新编》(卷三六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238页。
    ④《新唐书·选举志上》(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159页。
    ①《新唐书·选举制》(卷四十四):“凡学六,皆隶于国子监:国子学,生三百人,以文武三品以上子孙若从二品以上曾孙及勋官二品、县公、京官四品带三品勋封之子为之;太学,生五百人,以五品以上子孙、职事官五品期亲若三品曾孙及勋官三品以上有封之子为之;四门学,生千三百人,其五百人以勋官三品以上无封、四品有封及文武七品以上子为之,八百人以庶人之俊异者为之;律学,生五十人,书学,生三十人,算学,生三十人,以八品以下子及庶人之通其学者为之。……凡馆二:门下省有弘文馆,生三十人;东宫有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
    ②韩愈《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07—208页。
    ③李奕《登科记序》,《全唐文新编》(卷五三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6223页。
    ④(唐)杜佑《通典·选举三》(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83页上。
    ⑤李翰《难进论》,《全唐文新编》(卷四三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997页。
    ⑥(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12页。
    ⑦赵匡《举选议》,《全唐文新编》(卷三五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032页。
    ⑧(宋)洪迈《容斋四笔·韩文公荐士》(卷五):“唐世科举之柄,颛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有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放,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若贤者临之则不然,末引试之前,其去取高下,固己定于胸中矣。”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年,第669—670页。(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唐摭言校注》:卷八“通榜”,记载了数则通榜所举之人考试高中的事实。
    ①参见俞钢《唐代制举的形成及其特点》,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卷三),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40页。但天宝以后,制举的地位渐高,晚唐时,“贵族竞应制科,用为男子荣进。”(范摅《云溪友议·琅琊忤》卷下)
    ③“表荐”即推荐表,是举荐人对应试举人才学德行的评价,应制举人需携表方能入京参加有关科目的考试,如崔颢《荐樊衡书》等。
    ④苏源明《自举表》,《全唐文新编》(卷三七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14页。
    ⑤《旧唐书·薛登传》(卷—百—),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8页。
    ⑥详见王俭《唐人投匦与献书行为中的干谒现象研究》,载《云梦学刊》2006年第1期。
    ⑦《旧唐书·职官志二》:“天后垂拱元年,置匦以达冤滞。其制,一房四面,各以方色,东日延恩,西日申冤,南日招谏,北日通玄。所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盖古善旌、诽谤木之意也。天宝九年,改匦为献纳。乾元元年,复名日匦。垂拱已来,常以谏议大夫及补阙、拾遣一人充使,受纳诉状。每日暮进内,而晨出之也。”中华书局,1975年,第1853页。
    ①《唐会要·选部上·论选事》(卷七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79页。
    ②《旧唐书·职官志三》(卷四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1919页。
    ③张九龄《遣王志情等各巡察本管内制》:“宜令各巡本管内,官人有清介独立,可以标映士林,或文吏优,可以润益邦政者;百姓中有文儒异等,道极专门,或武力超伦,声侔敌国者:并精加访择,具以名闻。其官人有老弱及久病,妨于政理,并才用劣下,全不称职者,上佐已下,委使人便停务;其官交要者,便简清勤人权摄”;《旧唐书·李适之传》:“开元中,累迁通州刺史,以强干见称。时给事中韩朝宗为按察使,特表荐之。”
    ④《旧唐书·地理志》(卷三十八):“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敕置十道使》:“其天下诸道,宜依旧逐要便置使,令采访处置。若牧宰无政,不能纲理;吏人有犯,所在侵渔……量事取安。”
    ①《旧唐书·职官志二》(卷四十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818页。
    ②参见戴伟华《唐代幕府与文学》,现代出版社,1990年。
    ③《唐会要·诸使杂录》(卷七十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03页。
    ④吴保安《与郭仲翔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五八),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102页。
    ⑤钱穆《中国文学论丛》,三联书店,2002年,第275页。
    ①参见郭延礼主编、孙学堂著《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②高适《酬鸿胪裴主薄雨后北楼见赠》。
    ③参见董希文《文学文本理论与文学形式分析》,载《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①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②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59页。
    ③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247—1248页。
    ④ 任华《与庾中丞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36页。
    ⑤ 王泠然《与御史高昌宇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九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319页。
    ⑥ 《旧唐书·文苑下·王维传》 (卷一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52页。
    ① 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7页。
    ② 《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30页。
    ③ 张说《唐西台舍人赠泗州刺史徐府君碑》,《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七),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67页。
    ④ (英)A·阿勒德《自卑与超越》,作家出版社,1987年,第62页。
    ⑤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公孙丑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4—105页。
    ①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页。
    ① (唐)杜佑《通典》(卷十五),中华书局,1984年,第84页上。
    ②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③ 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全唐文新编》(卷二二五),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53页。
    ① 汪篯《唐玄宗吏治与文学之争》,唐长孺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05页。
    ②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书店,2001年,第205页。
    ③ 《旧唐书·文苑传下·崔颢传》 (卷一百九十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9—5050页。
    ④ 《旧唐书·文苑传中·王浣传》 (卷一百九十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39页。
    ⑤ 《旧唐书·文苑传中·蔡邕传》 (卷一百九十中),中华书局,1975年,第5043页。
    ① 杨绾《条奏贡举疏》,《全唐文新编》(卷三三一),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785页。
    ② 崔沔《应封神岳举对贤良方正策》,《全唐文新编》(卷三七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097页,第3098页。
    ③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④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58页。
    ① 任华《与京尹杜中丞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37页。
    ② 高适《行路难二首》。
    ③ 详见霍志军《耻干谒和事干谒——试论杜甫人格的复杂性》,载《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④ 详见康震《李白政治文化人格的美学意义》,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⑤ 参见杨恩成、吕蔚《附势与媚俗:唐代诗人人格的另一面——以李白、杜甫、高适为中心》,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尽心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4页。
    ② 参见田耕滋《孟子的士人理想与人格精神》,载《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③ 《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滕文公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2页。
    ④ 《荀子·非十二子篇》,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⑤ 张振龙《传统文士人格与“二十四游”的附势心态》,载《唐都学刊》2000年第4期。
    ① 参见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300—306页。
    ② 萧颖士《赠韦司业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62页。
    ③ 任华《与京尹杜中丞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37页。
    ④ 唐睿宗《劳毕构玺书》,《全唐文新编》(卷十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253页。
    ⑤ 唐玄宗《令内外官荐亲伯叔及弟兄子侄堪任刺史县令诏》,《全唐文新编》(卷三十一),吉林文史出版材,2000年,第383页。
    ① 任华《告辞京尹贾大夫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37页。
    ② 王勃著,何林天校《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8页。
    ① 参见邓乐群《李白政治悲剧的历史审视》,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② 《旧唐书·裴行俭传》(卷八四),中华书局,1975年,第2508页。
    ① 《新唐书·艺文志》纵横家类有“尹知章注《鬼谷子》三卷”。尹知章卒于开元六年,《旧唐书》卷一八九下本传称其所注《鬼谷子》,颇行于时。
    ② (战国)鬼谷子著,方向东注《鬼谷子》,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6页。
    ① 王泠然《论荐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九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317—3318页。
    ① 苏轼著,孔凡礼校《苏轼全集》,第四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386页。
    ① (清)李扶九、黄仁黼选评《古文笔法百篇》,三秦出版社,2005年,第287页。
    ② 《唐摭言·轻佻》 (卷十二):“(郑)光业单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昆季或从容用资谐戏,即命二仆舁‘苦海’于前,人阅一编,靡不极欢而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58页。
    ③ 任华《告辞京尹贾大夫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七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4337页。
    ④ 王泠然《与御史高昌宇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九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319页。
    ① 张楚《与达奚侍郎书》,《全唐文新编》(卷三百六),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500页。
    ② 王泠然《论荐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九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317页。
    ③ 苏洵《苏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④ (明)唐顺之《文编》,韩俐华编《唐宋八大家散文广选新注集评·苏洵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82—283页。
    ① 苏轼著,孔凡礼校《苏轼文集》(卷十),中华书局,1986年,第313页。
    ② 王泠然《与御史高昌宇书》,《全唐文新编》(卷二九四),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319页。
    ③ 萧颖士《与崔中书圆书》,《全唐文新编》(卷三二三),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57页。
    ④ 苏辙《苏辙散文全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
    ① (清)爱新觉罗·弘历《唐宋文醇》,春风文艺出版,1995年,第509页。
    ① (清)余诚《古文释义》(卷八),岳麓书社,2003年,第393页。
    ② 《通典》(卷十五):“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不贤耻不以文章达,其应诏而举者多则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收百才有一。”中华书局,1984年,第84页上。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曹明纲 《赋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岑仲勉《隋唐史》,天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陈飞 《唐代试策考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陈鼓应注译 《庄子今注今译》(全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鸿墀 《全唐文纪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陈平原 《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陈尚君 《全唐文补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寅恪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陈友冰 《海峡两岸唐代文学研究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宇光 《唐文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陈忠 《散文概说》,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唐)陈子昂著《陈子昂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成复旺 《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程千帆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褚斌杰 《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英)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邓小军 《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清)董浩等《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董治安《唐代四大类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杜道明《盛世风韵》,《华夏审美风尚史》(卷五),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杜晓勤《初盛唐诗歌的文化阐释》,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三国)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清)方东树撰,汪绍楹校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冯其庸《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北京:北京出版社,1964年。
    冯永敏《散文鉴赏艺术探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傅绍良《盛唐文化精神与诗人人格》,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傅绍良《唐代谏议制度与文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傅璇琮、张忱石等《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傅璇琮《唐代科举与文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论著集成》,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唐末文史论丛及其它》,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 (初盛唐卷),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高步瀛《唐宋文举要》,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高路明《古籍目录与中国古代学术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唐)高适著,孙钦善注《高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晓音《唐宋散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导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龚鹏程《中国文人阶层史论》,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郭英德、过常宝《中国古代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韩高年《诗赋文体源流新探》,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韩理洲《唐文考辨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韩理洲《新增千家唐文作者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
    郝跃南《道的承担与逃逸——六朝与唐代文论差异及文化阐释》,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何金兰《文学社会学理论评析——兼论在中国文学上的实践》,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三国)何晏等注,刑呙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何镇邦《文体的自觉与抉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宋)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明)胡应麟《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胡仔撰,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黄保真、成复旺等《中国文学理论史.隋唐五代宋元时期》,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年。
    霍然《唐代美学思潮》,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年。
    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姜书阁《骈文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姜涛《古代散文文体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邝健行《诗赋合论稿》,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邝健行《诗赋与律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清)劳格、赵钺同《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唐)李白撰,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
    李德辉《唐代交通与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生龙《隐士与中国文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唐)李世民著,吴云等校《唐太宗全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李途撰,王利器校点《文则·文章精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唐)李肇《唐国史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社,1979年。
    林衡勋《道·圣·文论——中国古典文论要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林继中《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刘海峰《唐代教育与选举制度综论》,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刘俊文《唐代法制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唐)刘肃《大唐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刘鍊《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梁)刘勰著、杨明照校《文心雕龙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五代)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刘衍《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刘振东《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唐)刘知几著,(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唐)卢照邻著,任国绪注《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罗联添《唐代文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78年(1989年)版。
    罗联添《唐代文学论著集目》,台北:台湾学生书局,民国68年(1979年)版。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梅新林、俞樟华《中国游记文学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倪进等《中国诗学史·隋唐五代卷》,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聂石樵《唐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宁欣《唐代选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四年。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彭定球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日)平冈武夫、今井清《唐代的散文作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乔维德、尚永亮《唐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尚学峰《中国古代文学接受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苏颋著,陈钧校《苏颞诗文编年考校》,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
    孙昌武《道教与唐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孙学堂《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
    唐长孺等编《汪篯隋唐史论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陶湘《书目丛刊》,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万陆《中国散文美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万曼《唐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汪涌豪《范畴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彬《中国文学观念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唐)王勃著,何林天校《重订新校王子安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宋)王谠《唐语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五代)王定保著,姜汉椿校《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清)王夫之撰,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王红、周啸天《中国文学.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唐)王绩著,韩理洲校《王无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王吉林《唐代宰相与政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台北:中华书局,1996年。
    (唐)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王维撰、赵殿成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
    (宋)王应麟《玉海》,浙江: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王运熙《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兆鹏《唐代科举考试诗赋用韵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王之望《文学风格论》,台北:学海出版社,2004年。
    王钟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粹·散文赋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王钟陵《文学史方法论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吴钢《全唐文补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2002年。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吴企明《唐音质疑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吴小林《中国散文美学》,台北:里仁书局,1995年。
    吴兴人《中国杂文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梁)萧统编,李善注《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熊礼汇《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史论》,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
    谢元鲁《唐代中央政权决策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元)辛文房撰、傅璇琮校《唐才子传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唐)徐坚《初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徐松《登科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清)徐松《增订唐两京城坊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
    (唐)许敬宗著,罗国威整理《曰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衍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杨秉祺《古代散文体裁浅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唐)杨炯《盈川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杨民《万川一月——中国古代散文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7年。
    尹恭弘《骈文》,人北京: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清)永璿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渊阁《四库全书》。
    于景详《唐代骈文学史》,沈阳:辽宁出版社,1991年。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赵白生《传记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唐)张九龄著,刘斯翰校《曲江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
    张梦新《中国散文发展史》,海口:南方出版社,2000年。
    (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笺解《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张少康《<文心雕龙>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张毅《文学文体概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张智华《南末的诗文选本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唐)张鷥《朝野佥载》,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章培恒、梅新林《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汉)赵岐注,孙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赵义山、李修生《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郑振铎《郑振铎全集》(卷八),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
    周道济《汉唐宰相制度》,台北:大化书局,1988年。
    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周绍良《全唐文新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2003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周一良、赵和平《唐代书仪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朱世英、方遒《中国散文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阿忠荣《唐代律赋简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曹明纲《唐代律赋的形成、发展和程式特点》,《济宁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陈飞《唐代科举制度与文学的精神品质》,《文学遗产》,1991年第2期。
    陈慧敏《论盛唐文人的文化心态》,《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陈万成《<赋谱>与唐赋的演变》,南京大学主编《辞赋文学论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年。
    大江《李白的散文和开元时期的文风》,《古典文学知识》,1990年第1期。
    邓鸿光《论唐初人物评价的价值取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杜豫《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之概说》,《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傅绍良《论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晋阳学刊》,2000年第1期。
    傅锡壬《李白古赋中的神话运用》,《淡江学报》,1995年第2期。
    傅璇琮《论唐代进士的出身及唐代科举取士中寒士与子弟之争》,《中华文史丛刊》,1984年第2期。
    高文《唐文述略》,《唐代文学研究》第1辑。
    葛晓音《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
    郭预衡《简说唐代文章之变迁》,《文学遗产》,1988年第4期。
    郭预衡《所谓“谀墓之文”和“以文为戏”——读唐代散文随笔之一》,《散文》,1982年第4期。
    黄炳辉《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李岩《盛唐学术文化的社会学解释》,《社会科学家》,1988年第6期。
    林继中《兴象发挥——盛唐文评管窥》,《文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3期。
    罗维明《论唐代墓志撰写特色及研究价值》,《学术研究》,1987年第7期。
    罗宗强《论盛唐文学思想》,《天津师专学报》,1983年第1期。
    牟世金《刘知几对古代文论的贡献》,《唐代文学论丛》,1982年第1期。
    屈光《盛唐李萧古文集团及其与中唐韩愈集团的关系》,《文学遗产》,1987年第4期。
    渠晓云《言文矛盾——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内在动力》,《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任爽《科举制度和盛唐知识阶层的命运》,《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
    孙昌武《韩、柳以前的“古文论”》,《文学评论丛刊》,第16期。
    汪晚香《论唐代散文革新中的肖李集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汪涌豪《论唐代风骨范畴的盛行》,《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王琦珍《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王祥《初盛唐文的演进与古文运动》,《文学遗产》,1987年第1期。
    王运熙《说盛唐气象》,《上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韦齐发《试论唐代教育对文学艺术繁荣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吴功正《美的标准范式——唐宋散文美学》,《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吴佩珠《试论唐代散文与骈文的关系》,《思想战线》,1987年第1期。
    杨庆存《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围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尹占华《唐代文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与文学的发展》,《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张啸虎《唐赋略论》,《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8期。
    章明寿《唐宋散文风格之异》,《文学评论丛刊》,第18辑。
    朱迎平《唐代散文家开拓散文体裁的贡献》,《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
    朱迎平《唐宋散文研究刍议》,《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