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及其文学考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相对于其它时段而言,五代至宋初的文学研究,显得较为薄弱,而对这一时期单个作家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程度的不足,是其重要原因。徐铉(917-992)作为这一时期重要的作家,其研究的欠缺就是例证。徐铉是南唐至宋初重要的文臣,其历经数朝的生涯和突出的政治地位,使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面貌的深度、广度,均高于同侪;就文学而言,无论是以存世的作品,还是以易代之际的文学地位及其对宋代文学的影响来衡量,徐铉文学成就也是那个时代其他作家所无法比拟的,堪称一代文宗。研究徐铉及其作品,对于了解那一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等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学界对徐铉生平及其作品研究的不足,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文本研究的角度,对徐铉的生平、人格、思想、文学创作等作尽可能详细的观照。第二部分,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徐铉的作品进行考订、编年。
     本文第一部分主要由以下章节组成:
     第一、二章,主要对徐铉的家世与生平作详细考论。探讨家世背景及成长环境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以时间为顺序,着重对徐铉的仕宦生涯进行细致考述;重点纠正对于徐铉行年细节及其文学活动认识上的错误。
     第三章,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勾稽、排比与辨析,指出徐铉人格上的居中守正、爱憎分明,廉洁节俭、奖掖后进等优点,纠正后世所妄加于他的厚诬潘佑、祸及李煜、顺非文过等错误观点。
     第四章,结合五代社会背景及徐铉诗文,考察他的儒、道思想和文学观念。指出其儒家思想中的君臣观念、济世与兼善思想、文教思想,道家思想中的追求升仙及鬼神信仰观念,文学思想上的诗主教化与吟咏情性并重、文主实用等理念。其思想对于宋初儒学精神的回归及文道传统的修复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第五章,重点纠正对于徐铉诗歌评价上的偏差。主要包括对其诗歌主要成就的时代归属、诗歌内容、诗歌风格、“晚年诗愈工”说等问题予以辨正。
     第六章,主要讨论他所作制文与墓志铭的特点及意义。指出徐铉制文创作上的辞达典雅、切于情事等特点,纠正学界认为制文中只用“於戲”而不用“呜呼”的错误观点;指出所作墓志铭中的实录精神及史料价值。
     第七章,徐铉对后世的影响。主要分四个方面,探讨在南唐优势文学背景下徐铉的文学地位与成就、徐铉的文学交游及其对于创作群体的影响、徐铉师生传承对于宋初文学演进的意义、徐铉诗文在当时及后世的接受。
     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徐铉诗文编年研究现状的不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编年:
     一、对以前未有编年的予以具体系年,不能具体系年的尽量系至相对短的时间段内。
     二、对已有编年或文中有明确具年的作品,尽量补充新材料以资考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尽量系至月甚至是日:对以往系年错误的予以纠正,并考辨其致误之因。
     三、编年同时,对诗文中所涉及的人、事、地进行考证或辨析。
     通过上述两个方面的研究,使徐铉研究在文献基础和理论观念上,具有更多的积累,以期为该时期的政治、文化研究提供明确的史料,并为由唐入宋的五代宋初文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个案,促进对这一时段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认识。
Compared with other historical periods, researches on the literature betwee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Early Sung China are relatively weak, which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less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exploration on individual writers. Xu Xuan(917-992), a major writer in this period but scarcely investigated serves as a good case in point. As a leading literature figure between Southern Tang and early Sung era, his political career spanning several dynasties and outstanding political status ensure the unrivaled depth and width of his works in reflecting society, politics and culture. As far as literature is concerned, whether considered from the aspect of existing works, literature status or his impact on the literature of Sung dynasty,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re peerless and he merits the title of "literary fathers" of his generation. Researches on Xu Xuan and his works 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and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politics, culture, literature and other aspects in that historical period.
     Owing to the scarcity of researches on Xu Xuan and his works in the literary circle, this dissertation will mainly focus on two facets:the first part examines his bibliography, personality, philosophy and literature creation in great detai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xt research; and the second section highlights the chronological compilation of h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documentation.
     The first par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one mainly reviews Xu Xuan's family background and his bibliography. This information is timely ordered for witnessing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environment on his writing. His official careers are detailed and some misconception about his life and literary activities is corrected.
     Chapter two points out such merits of Xu Xuan as moderation and integrity, precise preference and abhorrence, fairness and thriftiness, rewarding and promoting juniors and so on. It further corrects the recklessly imposed faults such as incriminating Pan You (an official devoted to political reform), involving Li Yu (the last emperor in Southern Tang dynasty) in calamity, whitewashing his own mistakes, etc.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Xuan Xuan's Confucian and Taoist doctrines and literature concept by relat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and his essays and poems.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n his writings are indicated:the subordination of officials to sovereignty, charity and assistance to the society and education ideas in Confucianism, the pursuit of heavenly immortals and worship of supernatural beings in Taoism, poems for edification, chant for emotion and disposition, but essay for practicality in his literature conception. These ideas are of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renaissance of Confucian spirit and restoration of Taoist tradition.
     Chapter four mainly revises the distorted critical review and evaluation of Xu Xuan's poems, which covers these aspects:time categorization, content and style of his poems, the view of "the older one gets, the better his poem becomes".
     Chapter five discusses the epitaphs and imperial decrees he wrote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 It is declared that these epitaphs have the spirit of faithful record and are important historical data. The imperial decrees featured verbal elegance and respecting truth. The wrong view in academic circle that only "yuxi" rather than "wuhu" is used for exclamation in imperial decrees is corrected.
     Chapter six discusses Xu Xuan's influence on later ages from four aspects:Xu Xuan's status and accomplishment in literature, his circle of acquaintance and effect in literature world, the significance of imparting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early Sung period, the recognition and acceptance of his poems in his age and later.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a chronological compilation of his works due to insuffici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Firstly, the poems and imperial decrees which are not chronologize before are either precisely or approximately chronologically compiled to the extent of accurate year or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Secondly, for the works already chronologized before or marked with year, this research supplement new materials for confirmation.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present study endeavors to chronologize these works to the specific month or even date. This research also corrects the previous chronological errors and discusses and identifies the causes.
     Thirdly, this research further discriminates and analyses the characters, incidents and places referred to in his works while chronologizing.
     The above-mentioned two par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accumulating more data both documentarily and theoretically for research on Xu Xuan, supplying specific historical materials for research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of his times, providing important case for literature study i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Five Dynasties and Early Sung period, and promot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this ag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引文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欧阳修、宋祁等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宋·王溥撰《唐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薛居正等撰《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司马光等撰《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袁枢撰《通鉴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清·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宋·王溥撰《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马令撰《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
    宋·陆游撰《南唐书》,《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赵汝愚撰《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宋·李攸撰《宋朝事实》,《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宋·江少虞撰《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南唐·史虚白撰《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郑文宝撰《南唐近事》,《五代史书编》本。
    宋·郑文宝撰《江南余载》,《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郑文宝撰《江表志》,《五代史书编》本。
    宋·陈彭年撰《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龙衮撰《江南野史》,《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王称撰《东都事略》,孙言诚、崔国光点校《二十五别史》(十三),济南:齐鲁书社, 2000年。
    宋·曾巩撰《隆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韩思撰《五代登科记》,《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王禹偁撰《五代史阙文》,《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陶岳撰《五代史补》,《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吴缜撰《五代史记纂误》,《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尹洙撰《五代春秋》,《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路振撰《九国志》,《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佚名撰《五国故事》,《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钱俨撰《吴越备史》,《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句延庆撰《锦里耆旧传》,《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张唐英撰《蜀椅杌》,《五代史书汇编》本。
    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宋·罗大经撰《鹤林玉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张敦颐撰《六朝事迹类编》,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
    宋·曾慥辑《类说》,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宋·章如愚撰《群书考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
    宋·洪遵辑《翰苑群书》,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郑樵撰《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元·马端临撰《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吴任臣撰《十国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清·陈鳣撰《续唐收》,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清·邵晋涵撰《旧五代史考异》,《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杨陆荣撰《五代史志疑》,《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徐炯撰《五代史记补考》,《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吴兰庭撰《五代史记纂误补》,《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周寿吕撰《五代史记纂误补续》,《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吴光耀撰《五代史记纂误续补》,《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华湛恩撰《五代春秋志疑》,《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顾櫰三撰《补五代史艺文志》,《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宋祖骏撰《补五代史艺文志》,《五代史书汇编》本。
    清·周嘉猷撰《五代纪年表》,《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清·万斯同撰《五代诸王世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五代诸国世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五代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五代诸国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五代诸镇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吴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南唐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吴越将相大臣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万斯同撰《吴越将相州镇年表》,《二十五史补编》本。
    清·练恕撰《五代地理考》,《二十五史补编》本。
    唐·李古甫撰《元和郡县志》,《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唐·林宝撰《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宋·乐史撰《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宋·宋敏求撰《长安志》,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宋·王象之撰《舆地碑记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陈耆卿撰《赤城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范成大撰《吴郡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王存等撰《元丰九域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周应和撰《景定建康志》,《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宋·施宿等撰《会稽志》,《宋元浙江方志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9年。
    元·刘大彬撰《茅山志》,《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元·徐硕撰《至元嘉禾志》,《宋元方志丛刊》本。
    元·张铉《至大金陵新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董斯张撰《吴兴备志》,《丛书集成续编》本。
    明·吴之鲸撰《武林梵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陈耀文撰《天中记》,扬州:广陵书社,2007年。
    明·曹学佺撰《蜀中广记》,《唐宋元明清藏事史料汇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明·林庭棉、周广撰《嘉靖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明·王鏊撰《姑苏志》,《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7年。
    清·赵宏恩撰《乾隆江南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清·于成龙、杜果等修纂《康熙江西通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
    清·刘坤一、刘铎等修纂《光绪江西通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本。
    清·穆彰阿、潘锡恩等纂修《大清一统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后蜀·孙光宪撰《北梦琐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宋·徐铉撰《稽神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宋·吴淑撰《江淮异人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陶穀撰《清异录》,《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宋·文莹撰《湘出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文莹撰《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魏泰撰《东轩笔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吴处厚撰《青箱杂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宋·王铚撰《默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宋·蔡絛撰《铁围山丛谈》,《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
    宋·佚名撰《宝刻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陈思撰《宝刻丛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宋·陈思撰《书小史》,《丛书集成续编》本。
    宋·岳珂撰《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宋·周羽翀撰《三楚新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郭若虚撰《图画见闻志》,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宋·佚名撰《宣和书谱》,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宋·佚名撰《宣和画谱》,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宋·王应麟辑《玉海》,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
    宋·王应麟撰《小学绀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宋·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宋·孔平仲撰《谈苑》,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宋·洪迈撰《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潘自牧撰《记纂渊海》,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宋·黄震撰《黄氏日抄》,《历代笔记小说集成》本
    清·王士禛撰《香祖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丁如明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宋·吕祖谦编《皇朝文鉴》,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元·方同编、李庆甲汇评《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陈焯编《宋元诗会》,《故宫珍本丛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
    清·厉鹗撰《宋诗纪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姚鼐纂集《古文辞类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吴之振等编选、管庭芬、蒋光煦补《宋诗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清·李调元编《全五代诗》,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清·沈辰垣等编《御选历代诗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曹学俭撰《石仓历代诗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陈尚君编《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高明、方远尧编《宋文汇》,台北:台湾书店,1967年。
    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词赋全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陈衍选编、沙灵娜等译注《宋诗精华录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赵逵夫主编《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春秋·老子撰、朱谦之著《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春秋·老子撰、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唐·王勃撰、清·蒋清翊注《王子安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杨炯撰《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唐·卢照邻撰、李云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唐·骆宾王撰、清·陈熙晋笺注《骆临海集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唐·张说撰《张说之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
    唐·苏颋撰、陈均考校《苏颧诗文集编年考校》,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唐·柳宗元撰《柳宗元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柳宗元诗集笺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唐·韩愈撰,屈守元、常思春主编《韩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唐·韩愈撰、阎琦校注《韩吕黎文集注释》,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注《自居易集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元稹撰、杨军笺注《元稹集编年笺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唐·杜牧撰、清·冯集梧注《樊川诗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唐·贾岛撰、齐文榜校注《贾岛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唐·李商隐撰、清·冯浩注、钱振伦等笺注《樊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唐·皮日休撰《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宋·徐铉撰《徐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26年。
    宋·徐铉撰《徐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缩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徐铉撰《徐公文集》,《四部备要》本,上海中华书局据宋明州本校刊。
    宋·徐铉撰《徐骑省集》,《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宋·徐铉撰《骑省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禹偁撰《小畜集》,《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宋·柳开撰《河东先生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张咏撰《张乖崖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宋·田锡撰《咸平集》,成都:巴蜀书社,2008。
    宋·穆修撰《河南穆公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希昼等撰《九僧诗》,清道光十五年刻本。
    宋·尹洙撰《河南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林逋撰《林和靖先生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潘阆撰《逍遥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魏野撰《东观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杨亿等撰、王仲荦注《西昆酬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宋·杨亿撰《武夷新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苏舜钦撰,傅平骧、胡问陶校注《苏舜钦集编年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宋·梅尧臣撰《宛陵先生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宋·梅尧臣撰《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台北:台北源流文化公司,1983年。
    宋·孙复撰《孙明复小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石介撰《徂徕石先生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晏殊撰《元献遗文》,《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晏殊撰《珠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欧阳修撰《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王荆文公诗李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宋·苏轼撰《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明·林俊撰《见素集》,《四库明人文集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宋·阮阅编《诗话总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明·胡应麟撰《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明·许学夷撰《诗源辩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明·吴讷撰《文章辨体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明·徐师曾撰《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明·王行撰《墓铭举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方东树撰《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清·叶燮撰《原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清·薛雪撰《一瓢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潜撰《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清·王士祺撰《带经堂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王夫之撰《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清·王士禛、郑方坤编《五代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高步瀛选注《唐宋文举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王水照编《历代文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刘笑敢著《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钟泰著《庄子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陈鼓应著《老庄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崔大华著《庄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杨建波著《道教文学史论稿》,武汉:武汉出版社,2001年。
    崔大华著《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韩国·李顺连著《道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蔡方鹿著《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张秋升、王洪军主编《中国儒学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孙以楷主编《道家与中国哲学》(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王强著《道德经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黄钊著《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张成权著《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
    岑仲勉著《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陈植锷著《北宋文化史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沈松勤著《北宋文人与党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朱玉龙编著《五代十国方镇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陶敏、李一飞著《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杜文玉著《南唐史略》,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黄永年著《唐史史料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杜文玉著《五代十国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祝尚书著《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吴在庆著《增补唐五代文史丛考》,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
    牛致功著《唐代史学与墓志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杨荫深著《五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刘麟生著《中国骈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郑振铎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
    张仁青著《中国骈文发展史》,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9年。
    刘大杰著《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姜书阁著《骈文史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章培恒、骆玉明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柳存仁、陈中凡等著《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陈伯海等主编《中国诗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郭预衡主编《中国文学史长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郭预衡著《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李措吉主编《中国散文》,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乔象锤、吴庚舜等主编《唐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聂石樵著《唐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运熙、杨明著《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罗宗强著《隋唐代五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陈伯海主编《唐诗学论稿》,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傅璇琮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年。
    张兴武著《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孙学堂著《中国文学精神(唐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小舒著《中国文学精神(宋元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罗根泽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程千帆、吴新雷著《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张毅著《宋代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孙望、常国武著《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王水照主编《宋代文学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
    李维著《诗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许总著《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
    周裕锴著《宋代诗学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木斋著《宋诗流变》,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年。
    杨庆存著《宋代文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马茂军著《宋代散文史论》,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程毅中著《唐代小说史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
    侯忠义著《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宁稼雨著《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林辰著《神怪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萧相恺著《宋元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侯忠义著《隋唐五代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丁锡根著《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
    侯忠义著《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侯忠义著《唐代小说简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
    苗壮著《笔记小说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程毅中著《宋元小说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张兵著《宋辽金元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谢无量著《骈文指南》,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
    瞿兑之著《中国骈文概论》,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
    蒋伯潜、蒋祖怡著《骈文与散文》,上海:世界书局,1942年。
    陈寅恪著《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夏承焘著《唐宋词人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万曼著《唐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徐规著《王禹偶事迹著作编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褚斌杰著《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吴镐著《汉魏六朝唐代志墓金石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李剑国著《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李剑国著《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
    谢思炜著《白居易集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程杰著《宋诗学导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祝尚书著《宋人别集叙录》,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吴承学著《中国古代文体形态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张兴武著《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程杰著《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
    杜晓勤著《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张高评著《宋诗特色研究》,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年。
    牛致功著《唐代碑石与文化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刘宁著《唐宋之际的诗歌演变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吕肖焕著《宋诗体派论》,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
    赵超著《古代墓志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谢思炜著《唐宋诗学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余恕诚著《唐诗风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郭英德著《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李定广著《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刘世生著《文体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曾波祥著《从唐音到宋调——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彭万隆著《唐五代诗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林大志著《苏颋张说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付兴林著《白居易散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张兴武著《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陈植锷《试论王禹偁与宋初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尹恭弘《对<试论王禹偁与宋初诗风>的意见》,《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陈植锷《宋初诗风续论——兼答尹恭弘同志》,《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陈植锷《论宋初的主要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白敦仁《宋初诗坛及“三体”》,《文学遗产》1986年第3期。
    倪文杰《徐铉诗韵考》,《广西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毛元佑《宋初文武臣僚处世态度之心理分析》,《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李文泽《徐铉行年事迹考》,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彭万隆《引商刻羽,风流未泯——五代诗歌的思想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许总《论五代诗》,《学术论坛》1994年第6期。
    张兴武《论五代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的位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贺中复《五代十国诗坛概说》,《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张鸣《宋初水边林下的“白体”诗人》,《文史知识》1997年第8期。
    刘乃昌《柳絮池塘淡淡风:浅议晏殊诗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1期。
    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
    李春青《“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倾向》,《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
    陈峰《试论宋初武将精神面貌的转变》,《河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祝尚书《论后期“西昆派”》,《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5期。
    张明华《从<武夷集>到<西昆集>——西昆体形成期与成熟期作品比教》,《文学遗产》2002年第4期。
    李定广《论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文学遗产》2004年第4期。
    张兴武《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南移》,《文学遗产》2004年第3期。
    张明华《北宋进十科考试与西昆体的兴衰》,《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钟祥《南唐诗人心态及诗风》,《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张海鸥《宋初诗坛“白体”辨》,《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李定广《论“晚唐体”》,《文学遗产》2006年第3期。
    王祥《北宋诗人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学史意义》,《文学遗产》2006年第6期。
    金传道《徐铉家世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金传道《徐铉三次贬官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
    李贵《论徐铉对宋诗的先导作用》,邓乔彬编《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杨荫深《五代文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330页
    ②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二),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443页。
    ③柳存仁、陈中凡等著《中国大文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422页。
    ④柳存仁、陈中凡等著:《中国大文学史》,440页。
    ⑤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719页。
    ⑥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⑦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4、23页。
    ⑧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52-353页。
    ①乔象锺等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701-702、711-712页。
    ②章培恒、骆玉明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口.大学出版社,1996年,310-312页。
    ③孙望、常国武《宋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36页
    ④许总《宋诗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33-34页。
    ⑤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3页。
    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24页。
    ①陈伯海、蒋哲伦主编《中国诗学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2年,26-27页。
    ②吕肖焕《宋诗体派论》,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页。
    ③李修生、赵义山主编《中国分体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422页。
    ④张兴武《五代作家的入格与诗格》,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71-179页。
    ⑤参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等有关部分,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25-45、109-120、125-158页。
    ①彭万降《唐五代诗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431页。
    ②李文泽《徐铉行年事迹考》,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代文化研究》第三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98-112页。
    ③金传道《徐铉家世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3942页;《徐铉三次贬官考》,《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99-103页;《徐铉生卒年补正》,《文献》2007年第2期,84页。
    ④李文泽《(徐公行状)撰人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2期,1617页
    ⑤李贵《论徐铉对宋诗的先导作用》,邓乔彬编《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5-133页
    ①金传道《论徐铉的文学观》,《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26-29页。
    ②杨夕《徐铉的诗歌分期研究》,《文教资料》2008年第2期,8-9页。
    ③杨希玲《南唐“二徐”的文学观及其创作实践》,《杭州帅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72-75页;杨希玲《浅论徐铉前期诗歌的清雅之风》,《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173-175页。
    ④杨娟娟《试论徐铉入宋前的诗歌创作》,《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4651贝。
    ⑤高峰《徐铉诗文中的精神世界》,《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71-74页。
    ⑥高颖《论徐铉送别诗中的归乡意象》,《悻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65-67页。
    ⑦钟祥《南唐诗人心态及诗风》,《河南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376页。
    ⑧张海鸥《宋初诗坛“白体”辨》,《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15-20页。
    ⑨李艳婷《略论南唐唱和与宋初诗风》,《许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64-66页。
    ⑩刘培《论宋初打情言志赋》,《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9699页。
    ①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①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四部丛刊》缩印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210页。
    ②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四部丛刊》缩印本,215页。
    ①宋陆游《南唐书》卷五,傅璇踪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九),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500页。按:“延休来调官”中“来”疑为“未”字。
    ②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52-153页。
    ③见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二○八,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5893页。
    ④见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二二三,6360-6361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一九○,5487页。
    ⑥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32页。
    ⑦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五,186页。
    ①《江南通志》卷一一四,《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357页上。
    ②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68页。
    ③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七,《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670-1671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153页。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68页。
    ①见《徐公文集》卷一六,118、121页。
    ②《唐故文水县君王氏夫人墓志》,《徐公文集》卷一七,126页。
    ③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0页。
    ④见《唐故文水县君王氏夫人墓志》、《唐故朝议大夫行尚书礼部郎中柱国赐紫金鱼袋太原王君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七、卷一五,126、109页。
    ⑤以上引文见《唐故文水县君王氏夫人墓志》,《徐公文集》卷一七,126页。
    ①分别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二三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409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84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10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四,《五代史书汇编》(九),5358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3049页。
    ④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2负。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04页。
    ⑥宋陆游《南唐书》卷五《徐锴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502页;《十国春秋》卷二八《徐锴传》,404页。
    ⑦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323页。
    ⑧宋曾巩《隆平集》卷一三载:“李穆常使江南,见铉及其弟锴文章,曰:‘二陆不能及也!’”《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71册,126页上。《东都事略》卷三八亦云见其文章,而非见其人。孙言诚、崔国光点校《二十五别史》(十三),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300页。
    ⑨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41页。
    ⑩宋赵明诚《金石录》卷三○,金文明《金石录校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24页。 关十徐锴情况,甚至欧阳修也没有搞清楚,赵明诚在记述徐锴死于围城中后,指出欧阳修之误:“欧阳公《集古录》云,宋兴,违命侯来朝,二徐皆得为王臣者,误矣。”
    ①宋林之奇《拙斋文集》卷一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0册,488页下。
    ②见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下,《五代史书汇编》(九),5116页。义门陈氏指南唐江州陈氏,七代同居,族人数百口,每食,铺广席,以次就坐。有畜犬百余,其食一槽,一犬不至,余犬为之不食。此事书中所记很多,如,宋林之奇《拙斋文集》卷一五、宋陈耆卿《赤城志》卷三七、宋应俊辑补《琴堂谕俗编》卷上等,分别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0册,488页下;第486册,929页上:第865册,226页下。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9页。又见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0页。
    ④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79页。
    ⑤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1页。
    ①或为“淑”之误,此处或即“吴淑”
    ②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23页。
    ③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因系锴生卒年为920-974,故认为锴二十岁入仕。362-363页。似误。
    ④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0-5501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附,13049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七,1215页
    ⑦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363页。
    ①宋马令《南唐书》卷七《齐王景达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311页。
    ②上引均见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1-5502页。
    ③宋李至《东海徐公挽歌词》,《徐公文集》附,218页。
    ④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41页。
    ⑤宋刘宰《漫塘集》卷三一《徐处士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0册,717页上。按:谓徐锴入宋,误。
    ⑥宋胡克顺《徐公行状》,见《徐公文集》附,210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9页。
    ②宋陈思《书小史》卷一○《徐铉传》,《从书集成续编》第37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908页。
    ③宋米长文《墨池编》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741页上。
    ④宋汪藻《浮溪集》卷三一《还吴禹功徐帖》,《文渊阁四厍全书》第1128册,320页上。
    ⑤清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四《游摄山栖霞寺留止三宿得诗三首》其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89页。
    ⑥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0页。
    ⑦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573页。
    ①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四,《五代史书汇编》(九),5355-5356页。
    ②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08-409页。
    ③见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1页。
    ④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1页。
    ⑤《徐公文集》卷二,10页。
    ⑥《徐公文集》卷三,19页。
    ⑦乾隆《奉新县志》卷一二《华林书院记》云:“铉与弟钦,义在通家,心同仰止,瞻依万毕,聊述片言。”见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卷二三,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423页。按:此处“徐钦” 或为“徐锴”之误。
    ①《徐公文集》卷一,7页。
    ②分别见《徐公文集》卷三、卷二一,19、21、151页。
    ③宋李昉《徐公基志铭》,《徐公文集》附,217页。
    ④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4页。
    ⑤《徐公文集》卷一七,126页。
    ⑥见《徐公文集》附,218页。
    ⑦宋王铚《默记》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五),4536页。
    ⑧清厉鹗《樊榭山房集续集》卷四,1195页。
    ①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八,267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马端临误传,其实马氏因袭陈振孙。见《宣和奉使高丽图经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630页下。
    ③宋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附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93册,912页下。
    ④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97页。
    ⑤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381页。
    ①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六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8册,847页下。
    ②宋苏辙《栾城集》卷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93-494页。
    ③《江西通志》卷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6册,622页上。
    ④《江西通志》卷一○八、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6册,561页下、622页上。
    ⑤《大清一统志》卷二三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9册,478页上。
    ①宋苏辙《栾城集》卷二二,493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5-13046页。
    ③《徐公文集》附,215页。
    ④清郑方坤《五代诗话》卷二“孙偓”条引《三山老人语录》云:“阁皂山馆有天复四年孙偓、李洞、宋 齐丘、沈彬、孟宾于、徐铉、陶渊诗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78页。按:天复四年为904年,于时徐铉尚宋出生。
    ①《徐公文集》附,217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九,202贝。
    ③可参见金传道《徐铉生卒年考补正》,84页。张海鸥谓徐铉卒于至道二年(997),小知何据,见张海鸥《宋初诗坛“白体”辨》,15页。
    ①以上均可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避免繁琐,不一一注明页码。
    ②《徐公文集》附,215页。
    ③《徐公文集》附,210页。
    ④《徐公文集》附,2页。以下简称《徐公文集序》。
    ⑤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二,岑仲勉校记,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196-197页。
    ⑥明凌迪知《万姓统晰》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71页下。
    ①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下卷,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6194页。
    ②汉班固《汉书》卷二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1588页。
    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2808页
    ④《徐公文集》附,210页。
    ⑤清厉鹗《宋诗纪事》卷八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010页。
    ①吴在此之前一直用唐天祜年号,武义元年即后梁末帝贞明五年。
    ②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2页。
    ③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④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2页。
    ⑤《从驾东幸呈诸公》,《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⑥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2页。
    ⑦《徐公文集》附,215页。
    ⑧《徐公文集》附,210页。
    ⑨见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805页。
    ①见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七,1210、1215页
    ②分别见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七,1209页;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三,1854页。
    ③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四,1643页。
    ④宋孙逢吉《职官分纪》卷一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295-296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八,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25-526页。
    ⑥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①《寒食宿陈公塘》、《将去广陵别史员外南斋》,《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②《将过江题白沙馆》,《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③《徐公文集》附,210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四,1641页。
    ⑤《徐公文集》卷一,7页。按《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编此诗为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仕吴时徐铉20岁作,主要依据该诗最后一句“终军年二十,默坐扣玄关”,见288页,按:非是。左省即门下省别称,徐铉仕南唐伊始直门下省。年二十,此处非实指。该诗约作于938年春,徐铉22岁。
    ⑥见《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⑦以上引诗分别见《徐公文集》卷一,8页;卷二,16页。按:浙西治所在润州京口,见本文下编《徐 铉诗文编年考论》中显德五年(958)《林仁肇浙西节度使制》考。
    ①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468页;吴任臣所记同,见清吴任臣《十春秋》卷一五,196197页;然马令云十月幸东都,逾月而还。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263页。
    ②《徐公文集》卷三,19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④《徐公文集》附,210贝。
    ⑤《祭王郎中文》,《徐公文集》卷二○,145页。
    ⑥见《徐公文集》卷一五,110页。
    ⑦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⑧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四《十国百官表》,1640页。
    ①徐铉《御制春雪诗序》,《徐公文集》卷一八,127页。
    ②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中,《五代史书汇编》(九),5085页。
    ③《御选历代诗余》卷一一三载之,注出《清异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498页。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及《从书集成初编》本《清异录》似不载此事。
    ④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中,《五代史书汇编》(九),5085页。
    ⑤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冯正中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8页。
    ⑥宋陆游《南唐书》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475页。
    ①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419页。
    ②张兴武《五代十国文学编年》,270页;金传道《徐铉三次贬官考》,99页。
    ③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二,771页。
    ④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六,9337页。
    ⑤宋沈枢《通鉴总类》卷九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1册,611页下。
    ⑥宋陆游《南唐书》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475页。
    ⑦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2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十国春秋》云:“二月,立景遂为皇太弟,徙燕王景达为齐王。”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5册,157页上。中华书局本无“二月”二字。
    ①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三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787页。
    ②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36页。
    ③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10页。
    ④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12页。
    ⑤宋陆游《南唐书》卷一六,《五代史书汇编》(九),5591页。
    ⑥《徐公文集》卷一○,73页。
    ⑦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五,9296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元宗本纪》亦载:保大三年八月丁亥,“克建州,执闽主王延政归金陵,拜羽林大将军,升建州为永安军”。210页。
    ①宋郑文宝《江表志》卷中,《五代史书汇编》(九),5085页。
    ②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六,466页。
    ③李煜即位前亦曾封吴王,但此处非指此称。
    ④《徐公文集》卷一三,9394页。
    ⑤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12页。
    ⑥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5页。
    ⑦清冯浩《下溪生诗集笺注》附录三《玉溪生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841页。
    ①《徐公文集》卷一○,76页。
    ②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134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468页。
    ④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二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395页。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六,364-365页。
    ⑥中主听令宋齐丘归隐,只让他奉朝请、不预政事,足见中主对宋党已有警觉。分别见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三,9257页;卷二八五,9301页。
    ⑦见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五,9302页。
    ①见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三,1832页。
    ②见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三,9249页;《十国春秋》卷二六,365页。
    ③见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五,9302页。
    ④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八六,9355-9356页。
    ⑤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1-212页。
    ⑥分别见《徐公文集》卷二,10、16页。
    ⑦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2页。
    ⑧《徐公文集》附,210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4页。
    ②《徐公文集》卷三,17页。
    ③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一《十国地理表》上,1587页。
    ④《徐公文集》卷三,19页。
    ⑤宋陆游《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01页。
    ⑥《徐公文集》卷一三,95页。
    ⑦《徐公文集》卷三,20页。
    ⑧《徐公文集》附,210页。
    ⑨《徐公文集》卷三,21页。
    ⑩《徐公文集》卷三,21页。
    ①《徐公文集》附,211页。
    ②任爽《南唐史》认为李界时期有灭举,长春:东北帅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7879页;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第一章《贡举制度》第四节“诸国贡举”认为李界时有贞举,但未制度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33-34页;陈秀宏《十国科举制度考》祖任爽说,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79-181页。任爽、杜文玉、陈秀宏等人罗列出在保大十年前多人中第的例了,可参看。认为贡举始于李璟时期的有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442页。
    ③分别见宋陆游《南唐书》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477页;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9475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五,353页。
    ④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9475页。
    ⑤《徐公文集》卷一二,90页。
    ⑥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9475页。
    ⑦《徐公文集》附,211页。
    ⑧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一,9498页。
    ⑨《徐公文集》附,211页。
    ①傅璇踪、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认为保大十一年(953)复行贞举,458页。似不妥。
    ②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中已辩明,464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九,136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四《南唐百官表》中“门下省”下有文理院待诏,1641页。
    ⑤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0页。
    ⑥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一,9498页。
    ⑦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0页。
    ⑧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01页。
    ⑨上引均见《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0页。
    ⑩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一,9498页。
    11宋韩熙载《送徐铉流舒州》,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七三八,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8416页。但题下注云:“时铉弟锴亦贬乌江尉,亲友临江相送。”按:注误。锴贬乌江,在保大七年(949)三月。
    ①《徐公文集》附,212页。
    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555页。
    ③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三,90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03页。
    ⑤《徐公文集》附,212页。
    ⑥《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寄》,《徐公文集》卷三,23页。
    ⑦《徐公文集》卷三,23页。
    ⑧《徐公文集》附,212页。
    ⑨《徐公文集》附,215页。
    ⑩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一四,南京:南京出版社,2007年,132页
    ①元刘大彬《茅山志》,《续修四库全书》第72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96页下。
    ②赵文洁《徐铉生平诗文编年》据《徐公行状》系徐铉南唐保大十五年(957)任太子左谕德,系徐铉以后三年(958-960)任太了右谕德,而未云何据。29-32页。
    ③宋孙逢古《职官分纪》卷二八,1988年,566页。
    ④《徐公文集》附,212页。
    ⑤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34-235页。
    ⑥《徐公文集》卷一○,77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八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4090页。
    ⑧《徐公文集》附,212页。
    ①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39页。
    ②《徐公文集》附,212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四,99页。
    ④见《徐公文集》卷四,32-33页。
    ⑤见傅璇琮、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534页。
    ⑥宋陆游《南唐书》卷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487-5488贝。然此事与马令所载不同,马令《南唐书》卷二二《舒雅传》云:“迨数年,会熙载知贞举,以雅为第一。朝野无间者,以雅之才为当也。”《五代史书汇编》(九),5401页。按:郑文宝《南唐近事》云:“冯僎,即刑部尚书谧(冯延鲁)之子也。……俄成名于侍郎熙载榜下。……发榜数日,中书奏主司取士不当,遂追榜御试,冯果复落。”《五代史书汇编》(九),5051页。据此,知后主复试实有其事。而马令传舒雅举进士前有“或云熙载所著《格言》,半雅之辞”,结合冯僎又是冯延鲁之了,韩熙载或有偏袒徇私之嫌;又舒雅未仕南唐,故从陆游说。
    ①佚名《分门古今类事》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47册,62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291页。
    ③傅璇琮、贾晋华系此事于开宝元年(968),谓本年或稍前,徐铉知页举,录吴淑及第。见《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582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212-213页。
    ①《徐公文集》附,212213页。
    ②《徐公文集》附,215页。
    ③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八,《二十五别史》(十三),300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5页。
    ⑤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220、226页。
    ⑥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七三,4049页。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开宝二年正月”条注云:“按《后主集》,三年秋送邓王牧宣城。”216页。
    ⑧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13页。徐铉诗个别字与《徐公文集》小异,诗据《徐公文集》卷五,38页。
    ⑨《徐公文集》附,213页。
    ⑩《徐公文集》卷一八,128页。
    ①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41页。
    ②《徐公行状》附213页。
    ③宋陈舜俞《庐山记》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5册,20页上。
    ④《徐公行状》附,213页。
    ⑤傅璇踪、贾晋华《唐五代文学编年史(五代卷)》有辨明,618页。
    ⑥《徐公行状》附,213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247页。
    ②《徐公行状》附,213页。
    ③宋王铚《默记》卷中,《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五),4553页。
    ④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九),5020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350页。
    ①《徐公文集》附,216页。
    ②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四,1911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八,3989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一七一,4103页。
    ⑤清乾隆官修《续通典》卷三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336页。
    ⑥《徐公文集》附,213页。
    ⑦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386页。
    ⑧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二,3811-3812页。
    ⑨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4页。
    ⑩佚名《宣和书谱》卷二,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38-39页。
    11宋王应麟《玉海》卷五四,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1030页下。
    12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五云:“(太平兴国)三年正月己酉,命汤悦、徐铉、王克贞、张洎同修江表自 杨行密以来事迹。”293页上。
    ①《徐公文集》附,213页。
    ②《徐公文集》附,215页。
    ③宋王应麟《下海》卷五四:“太平兴国七年九月,帝以诸家文集,其数至繁,各擅所长,蓁芜相间,乃翰林学士承旨李昉、学士扈蒙、直院徐铉……将作临丞雅,阅前代文章,撮其精要,以类分之为千卷,目录五十卷,雍熙三年十二月壬寅书成,号曰《文苑英华》。”1022页上。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625页。
    ⑤按,《上说文解字表》一文,《徐公文集》未收,《全宋文》(一)卷一七据《说文解字》卷一五下、乾隆《郾城县志》卷七、《小学考》卷一一收录徐铉文中,351-352页;《重修说文解字序》见《徐公文集》卷二三,159页。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473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576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577-578页。徐铉所论,《徐公文集》未收,文又可见《太宗皇帝实录》卷二九、《宋史》卷七○、《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四。《全宋文》(一)卷一七据之收录徐铉文中,题为《乞圣宋水为火德奏》,354-355页。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五,588-589页。
    ②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三六《上太宗论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353页。按:是文《徐铉文集》未收,《全宋文》(一)卷一七据《国朝诸臣奏议》卷三六收录徐铉文中,353-354页。
    ③《徐公文集》附,215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548页。按:此为小字注,八年为太平兴国八年(983)。然宋洪遵《翰苑群书》卷一○《学士表》“太平兴国八年”“徐铉”条下小字注云:“六月迁左散骑常侍。”《从书集成初编》第088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56页。按:误。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548页。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二”,北京:中华扛书局,1957年,3231页。
    ②《徐公文集》卷三○,209页。
    ③《徐公文集》附,215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一六一,3778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七○,1474页。
    ①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八”,3824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5页。
    ③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八,《二十五别史》(十三),300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三,9794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10109页。
    ②《徐公文集》卷三○,207页。
    ③见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10109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三○六《张去华传》,10109页。
    ⑤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八,《二十五别史》(十三),300-301页。
    ①《徐公文集》附,214页。
    ②《徐公文集》附,214页。
    ③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云徐铉生前曾致书胡克顺,克顺感其预讬,归徐铉灵柩于洪州。97页。然宋李昉《徐公基志铭》云由胡克顺之兄胡仲尧具舟归葬。《徐公文集》附,215页。
    ①《徐公文集》附,216页。
    ②《复方讷书》,《徐公文集》卷二○,140页。
    ③《持权论》,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卷二一,399页。
    ④宋马令《南唐书》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387页。
    ①清李宗煝《徐骑省集序》,《徐骑省集》附,《万有文库》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1页。
    ②《徐公文集》附,213页。
    ③《徐公文集》附,211页。
    ④宋郑文宝《南唐近事》,《五代史书汇编》(九),5047-5048页。
    ⑤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38页。
    ⑥详见《徐公文集》附,212-213页。
    ①宋李至等《祭文》,《徐公文集》附,218页。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三八,《二十五别史》(十三),300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362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403页。
    ⑤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九“小欺神明”条,文字小异:“徐铉曰:江南处士朱真每语人曰:‘世皆云不欺神明,此非天地百神,但不欺心,即不欺神明也。’”《故宫珍本丛刊》第474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44页。
    ⑥宋曾慥《类说》卷四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3册,794页上。
    ⑦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⑧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362页。
    ⑨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362页。
    ①《答林正字书》,《徐公文集》卷二○,140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655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3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八,13868页。
    ⑤《徐公文集》卷二九,201页。
    ⑥《送汪逊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⑦《徐公文集》附,211页。
    ①《荐处士陈禹状》,《徐公文集》卷二○,142页。
    ②《徐公文集》附,212页。
    ③《徐公文集》附,216页。
    ④《徐公文集》附,213页。
    ⑤《徐公文集》附,216页。
    ⑥《谢赐田庄表》,《徐公文集》卷二○,139页。
    ⑦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上,《五代史书汇编》(九),5108页。
    ①《徐公文集》附,216-217页。
    ②《徐公文集》附,214页。
    ③宋曾慥《类说》卷四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3册,793-794页。
    ④《徐公文集》附,213页。
    ⑤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0页。
    ①宋蔡絛《铁围山从谈》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3070页。
    ②宋蔡絛《铁围山从谈》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3070页。
    ③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下,《五代史书汇编》(九),5116页。
    ④宋张舜民《画墁录》,《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二),1536页。
    ⑤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253页。
    ⑥以上见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6页。
    ⑦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7页。
    ⑧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4页。
    ⑨宋李至《祭文》,《徐公文集》附,218页。
    ①宋陈彭年《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2页。
    ②宋苏辙《上洪州孔大夫论徐常侍坟书》,《栾城集》卷二二,494页。
    ③宋徐琛《(徐骑省集>跋》,《徐公文集》附,219页。
    ④《徐公文集》,康熙五十一年(1712)翁栻抄本,丹丘子跋,今存上海图书馆。
    ⑤《徐公文集》附,216页。
    ⑥《徐公文集》附,213页。
    ①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78页。
    ②宋李至《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徐公文集》附,218页。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六六《李至传》云:“至尝师徐铉,手写铉及其弟锴集,置于几案。又赋《五君咏》为铉及李昉、石熙载、王佑、李穆作也。”9178页。按:王佑当为王祜,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中端拱二年(989)《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考。《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诗,黄不烈校本《徐公文集》及李宗煝本《徐骑省集》该诗题后均有小字注云:“此《五君咏》中之一。”然《全宋诗》据武英殿聚珍版从书《元宪集》为底本录为宋库诗,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一八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2148页。兹权从《徐公文集》及《徐骑省集》。
    ③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3页。
    ④宋苏辙《上洪州孔大夫论徐常侍坟书》,《栾城集》卷二二,493-494页。
    ⑤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11-212页。
    ⑥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637页。
    ①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686-2687页。
    ②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687页。
    ①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3册,614页上。
    ②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9册,98页上。
    ③明孙绪《沙溪集》卷一二,《文渊阁四库李书》第1264册,605页上。
    ④清水培等《四库全书总日·骑省集提要》,1305页中。
    ①宋王安石《临川文集》卷七一,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六四)卷一三九八,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279-280页。
    ②清王士禛在《香祖笔记》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1页。
    ③题目均为简称,分别见《徐公文集》卷二五,170页;卷二七,185、187页;卷一八,195页;卷二○,207、208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一五,1684页。
    ①宋佚名《爱日斋从抄》卷五,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宋代笔记小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96-197页。
    ②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三,《从书集成初编》第294册,149页。
    ③清李宗煝《徐骑省集序》,《徐骑省集》附,1页。
    ①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傅璇踪等主编《五代史书汇编》(九),5019页。按:《四库全书总目钓矶立谈提要》考辨云:“作书者当为史虚白之子。”然《丛书集成初编》本及《五代史书汇编》本均题撰人为史虚白。兹从《丛书集成初编》等。
    ②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九,417-418页。
    ③清水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钧矶立谈提要》,585页上。
    ④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六四)卷一三九八,279页。
    ①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六四)卷一三九八,280页。
    ②宋曾极《江南录》,《全宋诗》(五○)卷二六八○,31516页。
    ③清储大文《存研楼文集》卷一六《释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7册,368-369页。
    ④宋周南《山房集》卷八,《从书集成续编》第10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94页。
    ①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71页。
    ②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下,《五代史书汇编》(九),5117页。按:“佑”讹“佑”。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565-5566页。
    ④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四,310页。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437-438页。
    ⑥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280页。
    ①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565-5566页。
    ②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566页。
    ①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6页。
    ②宋王铚《默记》卷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五),4536-4537页。
    ①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同治壬申九月十八日记),310页。按:读《十国春秋》记,
    ②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同治壬申九月十八日记),637页。按:读《骑省集》记。
    ③清李宗煝《徐骑省集序》,《徐骑省集》附,1-2页。
    ④《评鉴阐要》卷七,《故宫珍本从刊》第341册,101页。
    ①《评鉴闸要·御制通鉴辑览序》,《故宫珍本从刊》第341册,2页。
    ②清李宗煝《徐骑省集序》,《徐骑省集》附,1页。
    ①见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三二《死节传》,347-353页;卷三三《死事传》,355-366页。
    ②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三《死事传序》,355页。
    ③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一一,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1547页。
    ④见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三二《胡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2827-12830页。
    ⑤评价徐铉小篆者,除黄庭坚外,再略举几例:佚名《宣和书谱》卷二《篆书叙论》云:“若夫小篆……终唐三百年间又得一李阳冰,篆迹殊绝,……五代时……有一徐铉,篆书高古,人亦为之改观。”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26-27页;宋周必大《文忠集》卷一七《跋徐铉篆李卫公项王亭赋》云:“常侍此书,阳冰之后,一人而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165页下;宋陈槱《负喧野录》 卷上《篆法总论》云:“小篆自李斯之后,惟阳冰独擅其妙……江南徐铉书亦尔。”《宋代笔记小说》(一四),周光培《历代笔记小说集成》,323页;明陶宗仪撰《书史会要》卷六云:“……识者谓李阳冰之后,续篆法者,惟铉而已,人跋其书,以谓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至于篆籀,气质高古,几与阳冰并驰争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220页;明王立道《具茨文集》卷一《乙未科第三问》云:“斯之后,十汉得一蔡邕,十唐得一李阳冰,于宋得一徐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7册,751页上;《性理大全书》卷五五云:“秦水相李斯……为篆书,至今与日月相呙焕……斯诛之后……七八百年仅见唐李阳冰,又二百年,仅见宋初徐铉而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1册,225页下。
    ①分别见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三,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2321、2322页。
    ②宋黄庭坚《跋湘帖群公书》云:“欧阳文忠公颇十笔中用力,乃足古人法,但未雍容耳。徐鼎臣笔实而字画劲,亦似其文章。至于篆,则气质高古,与阳冰并驱争先也。”《山谷全集·正集》卷二六,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六)卷二三○九,203页。
    ③金王若虚撰、胡传志等校注《滹南遗老集校注》卷一六,沈阳:辽海出版社,2006年,303-304页。
    ①宋龙衮《江南野史》卷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175-5176页。
    ②《洪州西山翠严广化院故澄源禅帅碑铭》,《徐公文集》卷二七,183页。
    ①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六《义儿传》,385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儒者传序》,《五代史书汇编》(九), 5347页。
    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04页。
    ①清张英《易经衷论》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册,627-628页。
    ②见《徐公文集》附,210页。
    ③《扬州新建崇道宫碑铭并序》,《徐公文集》卷一六,178页。
    ④分别见《君臣论》,《全宋文》(一)卷二一,396页;《舒州周将军庙碑铭》,《徐公文集》卷一一,78贝;《送张佖郭贲二先辈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4页。
    ①《君臣论》,《全宋文》(一)卷二一,396页。按:《君臣论》、《师臣论》、《持权论》等文章,《徐公文集》未收。
    ②《君臣论》,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卷二一,396页。
    ③《师臣论》,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卷二一,399页。
    ①《册秀才文》二,《徐公文集》卷二○,143页。
    ②《持权论》,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卷二一,398页。
    ③《连珠词》三,《徐公文集》卷二四,166页。
    ①见《出处论》,《徐公文集》卷二四,169页。
    ②《徐公文集》卷三,24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四,99页。
    ④《徐公文集》卷三,17页。
    ⑤《徐公文集》卷三,24页。
    ⑥《徐公文集》卷二○,140页。
    ⑦分别见《乔公亭》、《大宋故处士赠太子少师李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四,98页:卷二九,199页。
    ⑧《复方讷书》,《徐公文集》卷二○,140页。
    ⑨《颂德赋》,《徐公文集》卷一,6页。
    ①《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诗序》,《徐公文集》卷四,27页。
    ②《送潘湖州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4页。
    ③《送高绅之官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④见《徐公文集》卷二五,176页。
    ①《毗陵郡公南原亭馆记》,《徐公文集》卷一四,98页。
    ②《游卫氏林亭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6页。
    ③《乔公亭记》,《徐公文集》卷一四,98页。
    ④《答左似处士书》,《徐公文集》卷二○,141页。
    ⑤《送叶元辅秀才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6页。
    ⑥《送高绅之官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⑦《晁错论》,《徐公文集》卷二四,168页。
    ①《洪州新建尚书白公祠堂之记》,《徐公文集》卷二八,192页。
    ②《洪州华山胡氏书堂记》,《徐公文集》卷二八,191页。
    ③《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5页。
    ④《送汀逊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⑤《送张佖郭贲二先辈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4页。
    ①见《徐公文集》卷一三,92页。按:开元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皇帝下诏迫谥孔子为文宣王,见宋王溥《唐会要》卷三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44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六,179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八,190页。
    ④《徐公文集》卷二八,191页。
    ⑤《扬州府新建崇道宫碑铭并序》,《徐公文集》卷二六,179页。
    ⑥《徐公文集》卷二六,181页。
    ⑦《徐公文集》卷三○,209页。
    ①以上分别见《徐公文集》卷六,42、43、44、45页。
    ②《徐公文集》附,214页。
    ③《徐公文集》附,217页。
    ④关十二者之间的关系,详见黄钊主编《道家思想史纲》第十三章《道教的产生及其理论表现》、第十七章《隋唐时期道家和道教的兴盛》的有关部分,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240、350页。
    ①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4页。
    ②《徐公文集》附,215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六,178、185页。
    ④见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六“大中祥符九年三月”条,1975页。
    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二四,1802页。
    ⑥宋王应麟《玉海》卷五三,1006页。
    ①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1页。
    ②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65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三,93页。
    ④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69页。
    ⑤《徐公文集》卷四,29页。
    ⑥宋郭茂倩竹《乐府解题》卷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1099页。
    ⑦任半塘《唐声诗》(下)“格调”第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46页。
    ①《紫极宫新建司命真君殿记》,《徐公文集》卷一三,94页。
    ②《宣州开元观重建中三门记》,《徐公文集》卷一三,93页。
    ③《徐公文集》卷五,41页。题后自注云:刘时方烧药。
    ④宋陶穀《清异录》卷四,《从书集成初编》第2846册,334页。
    ①以上分别见《徐公文集》卷一,8页;卷二,13、15、16页;卷四,28页;卷五,35页;卷二一,149页;卷二四,165页。
    ②分别见《送魏舍人仲甫为蕲州判官》、《和江西萧少卿见奇二首》其二,《徐公文集》卷一,9页;卷四,28页。
    ③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一“旧聘君”条,537-538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6页。
    ②宋曾慥《类说》卷五三,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3510-3511页。
    ③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193页。
    ④《剑池颂》,《徐公文集》一四,99页;《龙山泉铭》,《徐公文集》卷二四,167-168页;《祖先生墓志序》,《徐骑省集·补遗》,301页;《庐山九天使者庙张灵官记》,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八三,4090页。
    ①见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第十二章“五代文学思想”,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395-407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09页。
    ③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1页。
    ①《徐公文集》卷一八,132页。
    ②《徐公文集》卷一八,130页。
    ③《送赞善大夫陈翊致仕还乡诗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4页。
    ④《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徐公文集》卷二三,161页。
    ⑤详见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端拱二年(989)《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考。
    ⑥《观人读<春秋>》,《徐公文集》卷二,11页。
    ①分别见《避难东归依韵和黄秀才见奇》、《酬郭先辈》、《送黄秀才姑熟辟命》、《送刘山阳》、《送龚明府九江归宁》、《送薛少卿赴青阳》,《徐公文集》卷三,23、24页;卷四,28页。
    ②《送武进龚明府之官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5页。
    ③《游卫氏林亭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6页。
    ④《送高绅之官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⑤《送汀逊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5页。
    ⑥《送叶元辅秀才序》,《徐公文集》卷二四,166页。
    ⑦《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徐公文集》卷二三,162页。
    ①五代前蜀牛希济《文章论》,《全唐文》卷八四四,3595页。
    ②参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中“教化诗说的无奈处境及时代内涵”部分,1-2页。
    ①李春青《“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某本倾向》,《文学评论》1999年第2期,33页。
    ②汉卫宏《毛诗序》,李壮鹰编《中华古文论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10页。
    ③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情采》,分别见范文澜《文心雕龙注》,506、538页。
    ④南朝梁钟嵘撰、古直笺《诗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页。
    ⑤《徐公文集》卷一八,132页。
    ①《徐公文集》卷,7页。
    ②《徐公文集》卷五,35页。
    ③《徐公文集》卷五,35页。
    ④李春青《“吟咏情性”与“以意为主”——论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两种基本倾向》,33页。
    ⑤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晚唐五代文学批评史》第一章第九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483页。
    ①《徐公文集》卷一八,132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11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一,149页。
    ④南朝齐谢朓《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谢眺撰、曹融南校注《谢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219页。
    ⑤唐韦庄《又玄集》,《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348页。
    ⑥《全唐文》卷八八九,4118页。
    ⑦《徐公文集》卷二○,141页。
    ①《徐公文集》卷二三,163页。
    ②参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第四章第一节《唐末五代的“普遍苦吟现象”及其文化根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88-109页。
    ③晚唐五代人所作《诗格》约有十种,即王叡《炙毂子诗格》、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齐己《风骚旨格》、虚中《流类手鉴》、徐衍《风骚要式》、徐寅《雅道机要》、王玄《诗中旨格》、王梦简《诗要格律》、桂林淳大师《诗评》等。见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5期,4页。
    ④见张兴武《唐末五代文学思潮主流及过渡特色》,4页。
    ⑤“妙悟说”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685页。
    ⑥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八三《文章》,《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933页。
    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范文澜《文心雕龙注》,588页。
    ①《故兵部侍郎王公集序》,《徐公文集》卷二三,161-162页。
    ②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二)卷六○,665页。
    ③《邢州紫极宫老君殿记》,《徐公文集》卷二八,191页;《北苑宴诗序》,《徐公文集》卷一八,130页;王勃“落霞”句化用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庾子山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4页。
    ④见唐杨炯《杨炯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6页。
    ⑤《徐公文集》卷一四,97页。
    ①见《徐公文集》卷一○,69页。
    ②见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六)卷二三○九,203页。
    ③宋姚铉《(唐文粹)序》,台北:世界书局,1989年,5页。
    ④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⑤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三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74册,516页下。
    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310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二,159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四,166页。
    ④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四一,560页。
    ⑤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一一,161页。
    ⑥《徐公文集》卷一九,135页。
    ①南唐徐错《曲台奏议集序》,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八八,4114页。
    ②汉王充《论衡》卷三○《自纪篇》,《诸子集成》(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286页。
    ③见宋郑樵《通志》卷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826页。
    ①元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云:“宋划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徐铉、徐锴)、王元之(禹俩)、王汉谋(奇)……。”李修生主编《全元文》(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51页。
    ②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八,949页。
    ③明陈第《世善堂藏书目录》,冯惠民、李万健等选编《明代书目题跋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846页。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一三:“《稽神录》六卷,南唐徐铉撰,记怪神之事。序称‘自乙未至乙卯,凡二十年,谨得百五十事’。”555页。按:乙未为吴天祚元年(935),乙卯为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入宋后,徐铉把《稽神录》收入《太平广记》,其中也有一些增删,但主体还足完成十南唐时期。
    ②见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25页。
    ③明李蓑编《宋艺幽集》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2册,600页下。
    ④佚名编、清钱牧斋、何义门注《唐诗鼓吹评注》卷一○,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61页。编者相传为元好问。
    ⑤清吴之振编《宋诗钞·骑省集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6898页。按:南唐时期所作,存《徐公文集》前五卷;入宋所作存二十一、二十二卷,以下所列归唐与归宋,除特别注明者,均据文集所编而定。具体编年详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
    ⑥清陈焯编《宋元诗会》卷一,《故宫珍本从刊》第633册,145-147页。
    ①清厉鹗《宋诗纪事》卷三,57-58页
    ②分别见《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四、三八、八六、一○七、一一○、一一四、一一八、二○八、二三二、二三四、二三七、二三九、二四○、二四三、二四四、二七五、二七七、二八九、三三五、三三七、三四○、三四三、三五七、三八○、三八八、三九一、四二六、四五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不另注页码。
    ③《御选唐诗·补编》卷二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46册,770页下。
    ④清陈邦彦等编《历代题画诗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01页。按:徐铉《题画石山》并非题画诗,而是山水诗。画石山,《大清一统志》卷二○三云:“画石山在宁州西十五里珊瑚川,其石有文,灿然如图画,因名。”详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中保大七年(949)《题画石山》考。
    ⑤分别见《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诗》卷四、卷三五、卷四五、卷六一、卷六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不另注明页码。
    ⑥佚名编《锦绣万花谷》后集卷二八,扬州:广陵书社,2008年,1951页。
    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8页。
    ⑧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一),515-516页。
    ① 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79页。按:所引诗句题目及个别字与《徐公文集》小异,《徐公文集》分别作:《游木兰亭》:“兰桡破浪城阴直。”《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千帆日助江陵势。”《病题》:“向空咄咄烦书字。”《送陈秘监归泉州》:“万毕乡关贺监归。”《和明道人宿山寺》:“落宿依楼角。”分别见卷一、卷二、卷五。其中“野目苍茫”句出自《和张先辈见寄》,而非《谪居》,此似指《谪居舒州累得韩高二舍人书作此寄之》。
    ②已有文学史把徐铉创作归属南唐讲述,如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52-353页。
    ①宋田锡《览韩郑谷诗因呈太素》,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一)卷四一,457页。
    ②宋杨亿《读史敩白体》,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三)卷一一七,1367页。
    ③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三八,4875页。
    ④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264页。
    ⑤宋司马光《温公续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276页。
    ⑥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二),1639页。
    ⑦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398页。
    ⑧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689页。
    ①元方回《送罗寿可诗序》,李修生主编《全元文》(七),51页。按:徐锴卒于南唐灭亡前夕,未入宋。
    ②元方回《瀛奎律髓汇评》卷一六,625页。
    ③贺中复《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140页。
    ④张海鸥《宋初诗坛“白体”辨》,15页。
    ⑤见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三)第一章第一节,25页。
    ①唐李忱《吊白居易》,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49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三九,4885页;卷四四二,4931页。
    ③宋王禹偁《司空相公挽歌三首》其二,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二)卷六六,758页。
    ④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二),1639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五六,9138页。
    ⑥例句均见《徐公文集》,为避繁琐,不另注页码。
    ①宋李昉《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附,215页。
    ②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二八“都省议事仪式”条,352页。
    ③晁迥拟白居易诗,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五五,613-614页。
    ①见王禹偁《得昭文李学士书报以二绝》题后注,《全宋诗》(二)卷六四,720页。
    ②上述几点可参见赵艳喜《论王禹偁对白居易的接受》,《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66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八《艺文》七:“《李昉集》五十卷。”5354页。
    ④见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一)卷一二“李昉”一《辄歌盛美寄秘阁侍郎》、《伏蒙侍郎见示……莞尔而笑其敢逃乎》,175、177页;卷一三“李昉”二《齿疾未平……甘输降款》、《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184、185页。
    ⑤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八云:“五代文章陋矣!”406页;卷五八云:“呜呼!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义焉。”669页。
    ⑥关于这一点,可参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六章第一节的有关内容,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129页。
    ①清水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骑省集提要》,1305页中。
    ②汉班固《汉书》卷三六《楚元王传》,1923页。
    ③《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①《徐公文集》卷二,14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16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一,147页。
    ④《徐公文集》卷一,8页。
    ⑤《徐公文集》卷二,15页。
    ⑥《徐公文集》卷三,22页。
    ⑦《徐公文集》卷三,22页。
    ⑧《徐公文集》卷四,28页。
    ⑨《徐公文集》卷四,30页。
    ⑩《徐公文集》卷二一,150页。
    11 《徐公文集》卷二二,155页。
    12 清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37页。
    ①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689负。
    ②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61-62页。
    ③宋严羽《沧浪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697页。
    ④见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四附录《从说》,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1527页。
    ⑤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486页。
    ⑥郑厚叔《艺圃折中》,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四附录《从说》,1534页。
    ⑦见唐李白撰、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三四附录《从说》,1541页。
    ⑧如,宋蔡正孙编《诗林广记后集》卷八有郭功甫《凤凰台次太白韵》:“高台小见凤凰游,浩浩长江入海流。舞罢青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吹行棹,潮拥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处觅,年年荒草向人愁。”仿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容易看出。但是后面还录有几首绝句:《访隐者》:“一径沿岸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小出门,残花满地无行迹。”《山寺老僧》:“逢人寂无语,结草日柄禅。但见岩花笑,庞眉小记年。”《西村》:“远近皆僧刹,西村八九家。得鱼无处卖,沽酒入芦花。”附有按语云:“黄玉林云功甫诗如此数绝,真得太白体,宜为诸老之所称赏也。”明邵宝《容春堂续集》卷一《新泉效李白体》:“闲人有幽赏,乃在山下泉。水声六月冷,白石净娟娟。倚杖对青壁,上有瑶柯悬。海天三百里,一勺方流消。仙人陆鸿渐,遗世已千年。芳骨如可起,裹茗谈烹煎。”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五一云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一诗,似用太白体。以上所引见《诗林广记》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208页:《义门读书记》卷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996页。
    ①《徐公文集》卷二,14页。
    ②以上诗分别见《李太白全集》卷一三,656、672页;卷一四,683页。
    ③《徐公文集》卷二,13页。
    ④见《徐公文集》卷二一,149页。按:“兴尽”原作“兴去”,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改。
    ⑤见《李太白全集》卷七,441页。
    ⑥《徐公文集》卷二,12页。
    ⑦《徐公文集》卷二一,152页。
    ⑧《徐公文集》卷二二,155页。
    ①见《徐公文集》附,215页。
    ②《徐公文集》卷二,11-12页。
    ①有关叙情长篇,可参余恕诚《唐诗风貌》第十一章《唐代叙事诗与叙情长篇》第二小节,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248-270页。
    ②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骑省集提要》,1305页中。
    ①程知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4页。
    ②贺中复《论五代十国的宗白诗风》,149页。
    ①笔者据曾枣庄、刘琳等主编《全宋文》收录徐铉文,归纳为19种。古代文体分类十分具体,可参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清姚鼐《古文辞类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本文分类没有吴讷等人繁琐,基本上按《全宋文》分类而稍作变动,详见下注。
    ②“册”包括4篇《册秀才文》;“奏”包括《上太宗论麟》;“序”包括赠序、诗文序等:“记”包括《游卫氏林亭序》及附录《华林书院记》;“碑铭”包括庙观碑、神道碑、碑阴文等;“祭文”包括《告天地文》。
    ③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1页。
    ④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236页。
    ①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卷四,范文澜《文心雕龙注》,358页。
    ②吴讷《文章辨体序说》,王水照编《历代文话》(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1616页。
    ③笔者据清董诰等编《全唐文》所录统汁,唐五代制文创作取得较大成就的作家及作品数量如下:李峤42篇,苏颋191篇,张九龄122篇,孙逖142篇,贾至71篇,常衮166篇,陆贽35篇,元稹161篇,白居易311篇,李德裕27篇,杜牧100篇,钱珝83篇,徐铉81篇。
    ④徐铉入宋亦曾有作,但今不存。胡克顺《徐公行状》云:“及归中国,入直禁林,制诏表章,多小留草。”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记载同,《徐公文集》附,210页;佚名《宣和书谱》卷二云:“徐铉……当太宗时,直学士院,典诰命,称得体。”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38-39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六,1183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六,1183页。
    ⑦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卷四七,1210页。
    ①关于制文层次,白居易曾分为制头、制肩、制腹、制腰、制尾。见清孙梅《四六从话》卷九引宋王琳《野客从书》,《历代文话》(五),4433页。本文小按此分类。
    ②《徐公文集》卷六,43页。
    ①《徐公文集》卷八,62页。
    ②《徐公文集》卷七,51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二五三,1128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三六六,1646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腰文》卷四一○,1866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四九,2916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五七,2964页。
    ①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历代文话》(二),1617页。
    ②宋谢伋《四六谈塵》,《历代文话》(一),34页。
    ③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历代文话》(二),1617页。
    ④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三《李穆传》:“开宝五年以太了中允召,明年拜左拾遗、知制诰。五代以还,词命尚华靡,至穆而独用雅正,悉矫其弊。”9105页。五代制诰语言华靡,于此可见。
    ①《徐公文集》卷六《游简言左仆射平章事制》,48页。
    ②《徐公文集》卷七《陈褒制》,51页。
    ③《徐公文集》卷八《舒州司马李景述可虞部郎中制》,59页。
    ④《徐公义集》附,210页。
    ①《徐公文集》附,215页。
    ②《徐公文集》附,1-2页。
    ③宋宋长文《墨池编》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740页下。
    ④《徐公文集》卷六,42-43页。
    ⑤《徐公文集》卷六,43页。
    ⑥《徐公文集》卷六,44-45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五三,2942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七八《刘一止传》,11675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2685页。
    ④见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239-241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二六,3312页。崔嘏文中不存贬李德裕制,贾晋华先生以为坐草李德裕制不尽书其过,贬端州刺史,见周祖譔主编《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715页。
    ⑥宋孙逢吉《职官分记》卷七“知制诰‘韩徐’”条,183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5页。
    ①宋陆游《南唐书》卷六,《五代史书汇编》(九),5511-5512页。
    ②分别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一O,《五代史书汇编》(九),5331-5332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一,307308页。
    ③《徐公文集》卷六,4344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7页。
    ⑤《徐公文集》卷六,44页。
    ⑥马令《南唐书》卷二一《冯延巳传》载元宗尝戏延巳云:“‘吹皱一池春水’,十卿何事?”延巳曰:“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五代史书汇编》(九),5395页
    ⑦分别见《徐公文集》卷八,5960页;61页。
    ⑧《徐公文集》卷六,45页。
    ⑨《徐公文集》卷六,45页。
    ⑩《徐公文集》卷六,48页。
    11《徐公文集》卷六,42-43页。
    12《徐公文集》卷九,65页。
    ①《徐公文集》卷八,63页。
    ②《徐公文集》卷八,63页。
    ③《徐公文集》卷汇,49-50页。
    ①清李慈铭《越漫堂读书记》(光绪癸未三月二十四日),637页。
    ①岑仲勉《岑仲勉史学论文集》,231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六○,2974页。
    ③见付兴林《白居易散文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12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六二,2089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六二,2089-209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四六二,2081-2083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四,2900页。
    ③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六○,2973页;卷六六一,2982页:卷六六三,2986页。
    ④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汇八八,3654-3655页;卷八○三,3740页;《徐公文集》卷六,46页。
    ⑤宋王观国《学林》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278-279页。
    ①见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六六三,2987页;卷八○三,3740页;卷八三一,3885页。
    ②《徐公文集》卷六,43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八四○,3918页。
    ④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碑文”条,《历代文话》(二),2121-2122页。
    ⑤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条,《历代文话》(二),2119页。
    ⑥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条,《历代文话》(二),2120页。
    ①明王行《墓铭举例》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2册,381页。
    ②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条,《历代文话》(一),2120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骑省集提要》,1305页中。
    ②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陆侃如等《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542页。
    ③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墓志铭”条,《历代文话》(二),2120页。
    ④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碑”条,《历代文话》(二),1632页。
    ⑤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条,《历代文话》(二),1632页。
    ⑥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15页。
    ①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条,《历代文话》(二),1633页。
    ②清孙梅《四六从话》卷一八“碑志”一○,《历代文话》(五),4614页。
    ③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条,《历代文话》(二),1633页。
    ④《徐公文集》卷一五,103页。
    ⑤以上三事分别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元宗本纪》,210、212、218页。
    ⑥《徐公文集》卷一六,113页。
    ①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398 400页。
    ②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637页。
    ③分别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349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559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397 400页。
    ①《徐公文集》卷二九,197-198页。
    ②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七,256页。
    ③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686页。
    ④《徐公文集》卷二七,186页。
    ⑤宋陆游《南唐书》卷一四《张彦卿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572页。
    ⑥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二《刘仁赡传》,351页、卷六二《南唐世家》,773页;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二,9541页;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六《刘仁赡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366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五代史书汇编》(九),5480贝;清吴任臣《1国春秋》卷一六《元宗本纪》,225页、卷二七《刘仁赡传》,385页。
    ①《唐故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昌黎韩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六,114页。
    ②《唐故朝议大夫守尚书刑部侍郎柱国赐紫金鱼袋乔公墓志》,《徐公文集》卷一六,115页。
    ③《唐故左右静江军都军使忠义军节度建州观察处置等使留后光禄大夫检校太尉右威卫大将军临颖县开国了食邑五百户陈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六,117页。
    ①《前虔州雩都县令包府君墓志》,《徐公文集》卷一六,119页。
    ②《岐王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七,123页。
    ③《唐故文水县君氏夫人墓铭》,《徐公文集》卷一七,126页。
    ④《唐故奉化军节度判官通判吉州军州事朝议大夫检校尚书主客郎中骁骑尉赐紫金鱼袋赵君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五,111页。
    ⑤《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公墓志铭》,卷一五,104页。
    ⑥《唐故检校司徒行右千牛卫将军苗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六,118页。
    ①《故唐卫尉卿保定郡公徐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三○,205-206页。
    ②《故唐朝散大夫尚书水部郎中崔君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三○,206页。
    ③《大宋左千牛卫士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二九,198页。
    ④清孙梅《四六丛话》卷一八“碑志”条,《历代文话》(五),4615页。
    ①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三二《世袭列传》一中甚至没有后主传记。
    ②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九八,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923页
    ③宋马令《南唐书》卷二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400页。
    ④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348页。
    ①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350页。
    ②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五代史书汇编》(九),5582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558-5560页。
    ④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545页。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五,348页。
    ⑥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398页。
    ⑦《徐公文集》卷一六,112页。
    ⑧可参见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第一章《十国礼仪制度考》,26-27页
    ⑨任爽主编《十国典制考》第一章《十国礼仪制度考》第73页下注云:“陆氏《南唐书》卷一二《韩熙 载传》言废朝一日,当有误。”不知何据。
    ①《徐公文集》卷一六,113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339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五《刘崇俊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580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一,319页。
    ④《徐公文集》卷一一,81页。
    ⑤宋王铚锋《默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五),4564页。
    ⑥明陆楫编《古今说海》卷一一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6册,59页上。
    ①分别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一、宋陆游《南唐书》卷六,《五代史书汇编》(九),5337、5511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304页。
    ②《徐公文集》卷一一,84页。
    ③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六二《南唐世家》二,771页。
    ④宋马令《南唐书》卷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273页。
    ⑤清嵇璜、刘墉等《续通志》卷五九五,《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1册,200页下。
    ⑥宋龙衮《江南野史》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160-5161页。
    ⑦《徐公文集》一五,104页。
    ①南唐史虚白《钓矶立谈》,《五代史书汇编》(九),5024页。
    ②宋陆游《南唐书》卷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475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六,《五代史书汇编》(九),5591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212页。
    ⑤徐铉《徐公文集》卷一九,133页。
    ⑥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二,272页。
    ⑦宋陆游《南唐书》卷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489页。
    ⑧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七八,13862页。
    ⑨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七,246页。
    ⑩《徐公文集》卷一九,201页
    ①见《徐公文集》卷一一,82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337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六,《五代史书汇编》(九),5511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一,304页。
    ①《徐公文集》卷一六,115-117页。
    ②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345页。
    ③宋陆游《南唐书》卷一二,《五代史书汇编》(九),5558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四,336-337页。
    ⑤见《徐公文集》卷一五,106-107页。
    ⑥见《徐公文集》卷一五,107-108页。
    ⑦见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二《刘仁赡传》,351负、卷六二《南唐世家》,773页;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二九二,9541页;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六《刘仁赡传》,《五代史书汇编》(九),5366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二《元宗本纪》,《五代史书汇编》(九),5480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六《元宗本纪》,225页、卷二七《刘仁赡传》,385页。
    ⑧分别见《周君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五,108-109页;《赵君基志铭》,《徐公文集》卷一五,110-111 页;《苗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一六,117-118页;《唐故常州团练判官检校尚书左仆射刘君墓志》,《徐公文集》卷一六,119-120页;《唐故御史中丞包君墓志》,《徐公文集》卷一六,121页。
    ①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同治癸亥正月十八日),637页。按:读《骑省集》记。
    ②对于徐铉书法成就的评论,己见本文《徐铉的人格与操守》一章第二节页下注释。
    ③宋陶穀《清异录》卷三,《从书集成初编》第2846册,226页。
    ④关十这一时期乱世情景的描述,可参李定广《唐末五代乱世文学研究》第二章第一节《唐末五代乩世的世风与文人》有关部分,2227页;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第二章《历史环境的恶化》有关部分,30-49页。
    ①宋曾极《五代》,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五○)卷二六八○,31520页。
    ②可参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第二章第二节《五代时期南北方文上的不同境遇》,37-40页。
    ③可参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诗格》第三章第一节《中原作家的播迁南移》,57-62页。
    ④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六《孙晟传》云:“孙晟……好学,有文辞,尤工于诗。……庄宗以晟为著作佐郎。天成中……晟来奔于吴。时烈祖辅政,多招四方之士,得晟甚喜。”5367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七《常梦锡传》云:“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后唐长兴初……为左右所谮,遂来奔。烈祖辅吴,召置门下。”5518页;同前书卷一○《江文蔚传》云:“江文蔚字君章,建安人。博学,工属文,后唐明宗时擢第,为河南府馆驿巡官。坐秦王重荣(《旧五代史》作‘从荣’)事,夺官南奔。烈祖辅吴,用为宣州观察巡官。”5545页;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高越传》云:“高越……精词赋,有名燕赵间。……遂至广陵,吴以为秘书郎。”405负;马令《南唐书》卷一三云:“韩熙载,字叔言,北海人也。弱冠摧进士第。同光末,北海军乱,推熙载父光嗣为留后,明宗即位,光嗣见杀,熙载来奔于吴。”5347页;陆游《南唐书》卷七云:“史虚白字畏名,世家齐鲁。……中原丧乱乩,与北海韩熙载来归。”5519页。以上页码均见《五代史书汇编》(九)。
    ⑤见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五一《李从荣传》注引,695页。
    ⑥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八《敬翔传》,247页。
    ⑦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一八《赵凤传》,308页。
    ①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七《杨邠传》,1408页。
    ②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四七《明宗本纪》,559-560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三○《选举考》三,282-283页。
    ④每年及第人数可参杜文玉《五代十国制度研究》第一章《贡举制度》附表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46-47页。
    ⑤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一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275页。
    ①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一六,275页。
    ②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一六,275页。
    ③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一,394页。
    ④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四七《明宗本纪》,548页。
    ⑤见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九三《卢质传》,1228页。
    ⑥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九三《曹国珍传》,1234页。
    ⑦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一八《敬翔传》,250页。
    ⑧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四○,524页。
    ⑨张兴武《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71页。
    ⑩见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687页。
    11分别见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卷三八、406页;卷五八,669页。
    ①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五《烈祖本纪》,185-186页。
    ②宋郑文宝《南唐近事》卷一,《五代史书汇编》(九),5050页。
    ③《吴王陇西公墓志铭》,《徐公文集》卷二九,197-198页。
    ①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一五,197页。
    ② 宋马令《南唐书》卷一四《刘洞传》:“刘洞,庐陵人也。少游庐山,学诗于陈贶。”5353页:同卷《江为传》:“游庐山白鹿洞,师事处士陈贶。居二十年,有风人之体。”5353页;同卷《伍乔传》:“伍乔,庐江人也。性嗜学,以淮人无出己右者,遂渡江,入庐山国学,苦节自励。”5356页;卷一五《陈贶传》:“一卧庐山三十年,学者多师事焉。”5360页;同卷《许坚传》:“寓庐阜白鹿洞。”5362页;卷二二《卢绛传》:“读书略通大义,不事事,常以博弈角抵为务。乡里鄙之,绛惭愤,入庐山国学。”5401页;卷二三《朱弼传》:“知庐山国学,生徒数百。”5406页;同卷《孟宾于传》:“孟宾于……初归江南,生子名归唐,亦能诗,肄业于庐山国学”,5407页;同卷《黄载传》:“弱冠释耒耜,就学于庐山。”5410页;宋陆游《南唐书》卷一四《(?)鳌传》:“不事华藻,以理趣为本,有承平余风。……入庐山国学。”5575页。以上页码均见《五代史书汇编》(九)。
    ③详见本文第二章《徐铉的生平》第二节中有关考辨。
    ④《故乡贡进士刘君墓志铭》云:“君讳鹗,字仲翔。……郡举茂才,擢升上第。明年而宗国沦覆。”《徐公文集》卷三○,209页。据此知南唐直至灭亡之前仍然实行贞举。
    ⑤宋马令《南唐书》卷一三,《五代史书汇编》(九),5347页。
    ①张兴武《北宋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37页。
    ②西蜀和吴越的文学相对北方也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总体上稍弱于南唐。
    ③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高越传》,405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韩熙载传》,399页。
    ⑤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八《殷崇义传》,407页。
    ⑥江文蔚对仗弹劾冯延巳等人、韩熙载生活不检点,分别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五《江文蔚传》,350353页;卷二八《韩熙载传》,399页。
    ⑦宋马令《南唐书》卷二○《党与传序》云:“或曰:‘宋齐丘、陈觉、李征古、冯延巳、延鲁、魏岑、查文徽为一党,孙晟、常梦锡、萧俨、韩熙载、江文蔚、钟谟、李德明为一党。’”《五代史书汇编》(九),5387页。
    ⑧详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有关部分。
    ⑨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39页。
    ⑩宋欧阳修《徐铉双溪院记》,《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三,2321页。
    11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1页。按:王氏所言并非仅指文学。
    ①见宋李昉《徐公墓基志铭》,《徐公文集》附,216页。
    ②宋胡克顺《进徐骑省文集表》,《徐公文集》附,1页。
    ③入宋前后与徐铉诗文往来之人姓名,均可见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有关部分,姓名不可考的则据徐铉诗文题目所写。以上基本按徐铉诗歌先后顺序排列,下文入宋后交往文人排列同。
    ①详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有关部分。
    ②见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二九《史虚白传》,417-418页。
    ③见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5页。按:徐铉序文己佚。
    ④《江西通志》卷六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5册,301页下。
    ⑤宋郑文宝《江南余载》卷下,《五代史书汇编》(九),5119页。
    ⑥见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四六,444页。
    ⑦见《徐公文集》卷一八,127页。
    ⑧元宗书札云:“宿来健否?酒醒诗毕,可有余力,何妨一为之序,以纪岁月,呵呵!”见《御制春雪诗序》,《徐公文集》卷一八,127页。
    ①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41页。
    ②姓名可考见徐铉诗文编年部分,所列之人均可见徐铉诗文题目。以上所列在南唐及宋初与徐铉有诗文交往的人,当然不是全部。因为徐铉诗文遗失严重,若有全编,诗文交往数量及人数当远不止这些。徐铉文集散逸严重,有文献记载,如: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云:“公江南文稿,撰集未终,一经离乱,所存无几。公自勒成二十卷。及归中国,入直禁林,制诏表章,多不留草。其余存者,子婿尚书水部员外郎吴君淑编成成十卷,通成三十卷。”见《徐骑省集》附,1负;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二:“《法语》二十卷,南唐刘鹗撰,鹗甲戌岁,擢南唐进士第,实开宝七年(974)也,著书凡八十一篇,言治国立身之道,徐铉为之序。”448页。按:此序今佚。徐铉有《故乡贡进士刘君墓志铭》云:“君讳鹗,字仲翔。……以为今之文人率以辞赋取高,先王之教化盖蔑如也,乃摭天下之务,论古今之变,著《法语》八十一篇,大抵宗尚周、孔,以质百氏之惑。视其书知其人矣。”见《徐公文集》卷三○,209页。晁氏或指此墓志,而误记为序。
    ①详见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一章第二节《宋初作家的地域分布》有关部分,12页。
    ②《徐公文集》附,216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六六《李至传》,9178页。
    ④分别见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39页;清吴之振《宋诗钞》卷二《徐骑省集钞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68页。
    ⑤如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云:“当时主盟诗坛的官僚文人如徐铉、李昉等都是由五代入宋的,他们不仅是赵国开国时振兴文教的骨十,而且也是把应酬诗风带到宋朝的始作俑者。”“形成了宋初以小碎篇章互相唱和的白体诗风。”3页。按:程、吴两先生虽指出了徐铉对于宋初文学群体、潮流及流派的影响,但是语带否定,似可商榷。关于文人唱和对十文学创作的意义,可参童向飞《诗词唱和的历史、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概述》,《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34-35页。
    ⑥详见本文徐铉文学思想部分。
    ①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的历程》,《文学评论》2008年第4期,63页。
    ②见本文第二章第二节有关部分。
    ③宋蔡絛《铁围山从谈》卷三,《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3070页。
    ④宋陈彭年《故散骑常侍东海徐公文集序》,《徐公文集》附,4页。
    ①见《徐公文集》附,1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13040-13041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七七,9425-9429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八七,9661-9666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九六,9876-9877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四五六,13390-13391页。
    ④《江西通志》卷四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4册,577页上。
    ⑤关于归葬徐铉者,文献记载尚有出入,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淳化三年(992)条下《与胡克顺书》”一文编年考述。此处笼统言之。
    ⑥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一○,97页。
    ⑦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郑文宝传》:“有《南唐近事》三卷传于世”441页;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南唐近事》二卷,右皇朝郑文宝编,记李氏三主四十年间雅事。”281页;清水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江南余载提要》云为文宝所作,586页中。
    ⑧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七:“《江南别录》四卷,右皇朝陈彭年撰,伪吴、伪唐四主传也。”281页。
    ①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事类赋提要》卷一三五,1144页中。
    ②徐铉文中多处推重“初唐四杰”文,见本文第四章第四节有关部分。
    ③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一),515页。
    ④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三○,441页。
    ⑤沈松勤指出徐铉、杨亿、晏殊、欧阳修四人有师承关系,引杨亿《谈苑》云杨亿“夙昔师范徐骑省为文”,实为余恕师徐铉文而非杨亿。见其《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63页。沈松勤引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四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103页。又见宋杨亿《杨文公谈苑》“余恕赞义山、徐铉诗文”条,《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一),493页。
    ①宋司马光《涑水记闻》附录二《温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348页。
    ②见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69页。
    ③见《欧阳修年谱》,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六),2597页。
    ④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五六,《二十五别史》(十三),443页。
    ⑤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九,《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三),2558页。
    ⑥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二),353页。
    ⑦元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一,10197页。
    ⑧夏承焘《二晏年谱》,《夏承焘集》(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236页。
    ⑨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63页。
    ①详见本文第四章第三节有关部分。
    ②宋杨亿《温州聂从事云堂集序》、《送人知宣州诗序》,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四)卷二九五,376-377、386页。
    ③参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三章《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70页。
    ④张兴武认为,《西昆酬唱集》的问世,标志着宋初诗坛进入了以学问为诗的新阶段;又认为杨亿、刘筠、晏殊等人以学问为诗,善用典故,是他们超越浅俗与苦吟的途径。见《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六章第二节有关部分,142、148页,。
    ⑤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六章第二节,146页。
    ①清吴之振《宋诗抄》卷一,13页。
    ②如:宋沈晦《四明新本河东先生集后序》云:“国初文章,承唐末五代之弊,卑弱不振。”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一七四)卷三七九六,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71页;宋韩琦《故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了太师欧阳公墓志名》云:“自唐之衰,文若无气。将及五代,愈极颓弊。”“文章自唐衰,历五代, (?)沦浅俗,寝以大弊。”《全宋文》(四○)卷八九五,144页;元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五《尹洙传》云:“自唐末历五代,文格卑弱。”9838页;宋苏颂《小畜外集序》云:“窃谓文章末流,由唐涉五代,气格摧弱,沦于鄙俚。国初屡有作者,留意变风,而习尚难移,未能复雅。”《全宋文》(六一)卷一三三七,348页。
    ③明赵崡《石墨镌华》卷五,《从书集成初编》第1607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5页。
    ④徐铉文见《徐公文集》卷二五,172174页。
    ⑤见清卢抱经学士(卢文弨)校本跋,《徐骑省集》附,314页。
    ⑥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骑省集提要》,1305页中。
    ⑦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310页。
    ⑧骈文和古文是两个概念,这毕所说的由骈而散的过程,包括骈文自身的演变。
    ⑨见《徐公文集》附,2页。
    ①沈松勤《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63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五,1945页
    ③《御制诗集·四集》卷六五《四库全书荟要联句》“员周方折皆规矩”句下注,《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08 册,,398页下。
    ④张兴武《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第五章第二节《宗尚玉溪:风雅遽变的艺术契机》,113页。
    ①《徐公文集》附,210页。
    ②《徐公文集》附,215页。
    ③《徐公文集》附,217页。
    ④《徐公文集》附,212页。
    ⑤ 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七五六,8602页。
    ⑥见宋胡克顺《徐公行状》,《徐公文集》附,213页。
    ①元脱脱等《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13045页。
    ②《徐公文集》附,216页。
    ③元脱脱等《宋史》卷二六六《李至传》,9178页。
    ④宋李至《左散骑常侍东海徐公》,《徐公文集》附,218页。
    ⑤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五三,566页。
    ⑥《徐公文集》附,23页。
    ①宋陈彭年《江南别录》,《五代史书汇编》(九),5139页。
    ②宋胡克顺《进徐骑省文集表》,《徐公文集》附,1页。
    ③宋真宗《批答》,《徐公文集》附,1-2页。
    ④宋杨亿《杨文公谈苑》,《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一),515-516页。
    ⑤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四耻《谈苑》,103页。
    ⑥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卷八,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156页。
    ⑦序文见《徐公文集》附,219页。
    ①见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八,79页。按:文莹所举例句,多非徐铉晚年作品,见本文下编《徐铉诗文编年考论》有关部分。
    ②见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一四三,2321-2322页。
    ③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一六,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795页。
    ④宋徐铉《稽神录·再补》,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48页。
    ⑤见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四,103页
    ⑥宋黄庭坚《山谷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807页。
    ⑦宋马令《南唐书》卷七,《五代史书汇编》(九),5313页。
    ⑧见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323页。
    ①《徐公文集》附,219页。
    ②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一,212页。
    ③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一四,103贝。
    ④分别见宋陆游《渭南文集》卷三○,《陆游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2275页;《老学庵笔记》卷一○,《陆放翁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62页。
    ⑤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王荆文公诗李壁注》卷二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314页。
    ⑥宋陈起《江湖小集》卷六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7册,532页上。
    ①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卷一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99册,9页上。
    ②明林俊《见素集》卷七,《四库明人文集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69页。
    ③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五,91页。
    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三,314页。
    ⑤清王士禛《居易录》卷一二,《清代笔记小说》(六),周光培编《历代笔记小说集成》,466页。
    ①清王士禛《精华录》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5册,166页上。
    ②分别见傅璇踪等主编《全宋诗》卷一○,142页;《徐公文集》卷二,14页。
    ③清王士镇《精华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15册,183页上。
    ④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120页。
    ⑤《徐骑省集》附,314页。
    ⑥《徐骑省集》附,1页。
    ⑦清沈辰垣编《御选历代诗余》,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8页。
    ⑧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同治癸亥正月十八日”,637页。
    ①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8页。
    ②清杨伦《杜诗镜铨·凡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页。
    ③《孟子·万章下》,宋米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324页。
    ④宋释文莹《玉壶清话》卷八,79页。
    ⑤清吴之振《宋诗钞·骑省集钞》,68-98页。
    ①傅编是年徐铉条下考云:“集名梅岭,当系后来续编而改称;由此可推测其当句于金陵梅岭。”307页。
    ②佚名《尊前集》作者为五代至宋初人,见《文渊阁四库全书·尊前集提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1823页中。
    ①《十国春秋》卷一六系其事十七月,209页。
    ②《十国春秋》卷一五载:是年二月,“己丑,以左丞相、太保宋齐丘知尚书省事。”按,是年二月没有己且(?),故从《通鉴》。
    ③赵编(12页)系于是年;傅编、张编未系。
    ①见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41-43页。
    ①见傅璇踪等主编《全宋诗》(一)卷五,72页。
    ①徐铉是年五月己为祠部郎中,见《游卫氏林亭序》,《徐公文集》卷一九,136页。
    ①引文自“独能”前,诸本原缺,据《全唐文》卷八八三《册赠武烈帝碑》补,4092页。
    ②《江南通志》卷二○○“陈果仁”条:“南唐保大三年封武烈帝。”谓保大三年封,误。
    ③赵编(30页)系于交泰元年(958),误;傅编、张编未系。
    ①见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211页。
    ②傅编(560页)系于建隆元年(960)至乾德二年(964)间,似嫌宽泛;张编、赵编未系。
    ①《十国春秋》卷一七《后主本纪》:“开宝五年春二月,下令贬损仪制。……翰林院为修文馆。”246-247页。
    ①按:刁衎字,徐铉诗作“元宾”,《宋史》作“符宾”,“元”改“符”,盖避宋真宗(初名元侃)名讳,见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591-592页。
    ②赵编(43页)据《续长编》卷一匕所注而易之,系于开宝九年(976),误。
    ⑤宋太祖四世祖朓,追尊僖祖文献皇帝,见王彦坤《历代避讳字汇典》,465-466页。
    ④赵编系于是年,44页。
    ①按,“太子右台赞善大夫”前疑有夺字。
    ②赵编系于是年,44页。
    ③赵编系于是年,44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46页。
    ②赵编系于是年,46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46页。
    ②赵编系于是年,46页。
    ①《宋史》卷四三九《梁周翰传》云太平兴国中知舒州,13003页;《姑苏志》卷三九本传载梁周翰太平兴国五年以知高邮徙苏州,见是年条下《送苏州梁补阙》考。兹参之,姑系于此。
    ②赵编系于是年,46页。
    ①赵编系十是年,只引《金石文考略》,46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47页。
    ②赵编系于是年,47页。
    ③赵编系于是年,47页。
    ①《中牟县旅舍喜同年高绅著作见访》,见《全宋诗》(二)卷六四,707页。
    ①见《全宋诗》(二)卷七三,844页。
    ①赵编系十足年,48页。
    ②赵编系十足年,48页。
    ③赵编系十足年,48页。
    ④赵编系十雍熙年(985),48页,未确。
    ①赵编系于是年,49页。
    ①有谭用之、王伦、赵赴、姚秘、贾宜、张孝隆、王浻、师祯、柳直、邺雍、牧湜、宋琪、李昉、朱昂、刘陟、张素、李虚己、钱若水、冯起、孙何、陈尧叟、王钦若、陈象舆、李宗谔、朱台符、刘绅、钱易、陈从易、刘筠、杨亿、赵惟和、宋绶、孙迈、舒雅、黄夷简、宋白、潘慎修、刁衎、李建中、李巽等,见清宣统《甘竹胡氏十修族谱》。
    ②赵编系于是年,49页。
    ③见郭康松《(全宋文>徐铉文点校问题》,《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28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50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50页。
    ②赵编系于是年,50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51页。
    ②赵编系于开宝九年(976),43页。未确。
    ③赵编系于是年,51页。
    ①赵编系于足年,51页。
    ②赵编误己丑为乙丑,编十乾德三年(965),35页。误。
    ③《全宋诗》卷一一,167页。
    ④ 李至《五君咏》为徐铉、李昉、石熙载、王祐、李穆而作,见《宋史》二六六《李至传》,9178页。
    ①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系《寄冯舍人(起)》于淳化三年(992),101页。按:王禹偁诗中注云“前年舍人赴西川转运,予有诗送之云‘莫学当初杜工部,因循小赋海棠诗’”既云前年,则铉诗当作于淳化元年(990),故系铉诗于是年或下年。
    ②赵编系于是年,52页。
    ③赵编系于此,52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52页。
    ②是年九月,铉被诬贬静难军行军司马,详见本文上编《徐铉及其文学考论》第二章第三节。
    ③赵编系于是年,53页。
    ①《宋史》卷二七七《郑文宝传》作“字仲贤”,9425页。
    ①赵编系于是年,54页。
    ②赵编只据《徐公行状》系于是年,5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