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身体在前现代哲学史上地位尴尬,是意识哲学压抑与全力提防的对象。在现代哲学当中,这一状况也基本得以延续。后现代哲学兴盛以来,身体逐渐成为一个话语中心,备受关注。但在消费社会,身体自身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成为主要的异化对象。
     在美学当中,对身体感性形式的关注与美学学科的确立相伴随,也是美学反抗与抵制身体异化的重要策源地。大众文化的兴起,是“身体美学”出场的现实语境。自舒斯特曼提出“身体美学”概念,并试图将其确立为一个新学科以来,身体在美学中的位置与意义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身体美学”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哲学倾向。这一方面使得它可以较为有效地介入一些大众文化现象,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它过于乐观的理论诉求。尤其在对待身体的异化问题上,“身体美学”留下了不少理论遗憾。结合语境与既有理论资源,我们将“身体美学”定位为大众文化视阈中的身体审美实践。
     大众文化亦是一种消费文化。在消费语境中,“身体美学”的意义维度受到极大的削减。因消费文化的合围,阶级、性别、民族与劳动等维度的身体,已被尽可能地遮蔽与忽视。本文试图切入“身体美学”的几种主要实践形式,它们涉及到大众文化中身体的物化、反抗与诱惑等诸类形态。在消费语境中,“身体美学”的这些实践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消费主义的侵蚀。这也表明“身体美学”必然遭遇困境。“身体美学”的危机在于其意义的局部性。回归总体性显然可能恢复身体应有的复杂内涵乃至抵抗能量。不过,在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中,这一诉求无疑带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Body, which occupied an awkward position in the pre-modern philosophy history, was repressed and guarded against by Philosophy of Consciousness. Since the rise of post-modern philosophy, body has gradually turned into a discursive centre, attracting a lot of attention. However, instead of improving its situation in consumer society, body is changed into a major alienated object.
     In Aesthetics, the perceptual form of body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ubject of Aesthetics. However,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opposing and resisting the alienation of body for Aesthetics. The rising of mass culture is the realistic context for the emergence of "Body Aesthetics". The position of body and its signifying form has experienced major transformations since the conception of "Body Aesthetics" was put forward by Shusterman, who exerted great efforts in establishing it as a new subject. The strong pragmatistic philosophical tendency of this conception, on one hand, facilitates its involving in some mass cultural phenomena;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its over-optimistic theoretical appeal. "Body Aesthetics" left behind many theoretical regrets, especially in dealing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alienation of body.
     M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 society, the significance of "Body Aesthetics" is greatly reduced, for the body is shaded and neglected by the envelopment of consumer culture in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 gender, nation and labor etc. This thesis tries to explicate the significance of "Body Aesthetics" from some important aspects, including the materialization in mass culture, the resistance and temptation of the body etc.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 society, these meaning forms of "Body Aesthetics" are more or less impaired by consumerism, which implies the inevitable dilemma. The crisis of "Body Aesthetics" lies in its partiality of meaning. Apparently a return to the totality could restore the complex implication and the resisting energy of body. However, this appeal has a strong Utopian significance in the post-modern cultural background.
引文
①[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②[法]马克·勒伯:《身体意象》,汤皇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1999年版。
    ③[美]托马斯·拉克尔:《身体与属性》,赵万鹏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①[美]彼得·布鲁克斯:《身体活:现代叙述中的欲望对象》,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②冯学勤:《谱系学与身体美学:尼采、福柯、德勒兹》,《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③刘成纪:《形而下的不朽——汉代身体美学考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张艳艳:《先秦儒道身体观与其美学意义考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⑤毛崇杰:《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下)》,《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第二版导言》,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2页。
    ③[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17页。
    ②[古罗马]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3页。
    ③[古罗马]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5页。
    ①[古罗马]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②[美]沙伦·M,凯、保罗·汤姆森:《奥古斯丁》,周伟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49页。
    ③St, Augustine's De Musica, A Synopsis, W, F, Jackson Knight, tr,,London:The Orthological Institute,1949,p91,
    ③[美]沙伦·M,凯、保罗·汤姆森:《奥古斯丁》,周伟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50页。
    ⑤[法]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尚新建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198页。
    ⑥[法]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尚新建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⑦[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82页。
    ①[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90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②国内有学人将尼采以来身体话语的勃兴称之为“身体转向”(参见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从福柯的《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德勒兹的《能动与反动》等论文中,也可见出尼采对后现代身体话语的深远影响。因此,将其看做“身体转向”的代表人物是有其合理性的。
    ③[德]弗烈德里希·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④同上。
    ⑤[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7页。
    ⑥汪民安:《尼采与身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①汪民安:《尼采与身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②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53页。
    ③[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④[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7页。
    ①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9页。
    ②[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36页。
    ①西蒙·威廉姆斯、吉廉·伯德洛:《身体的“控制”——身体技术、相互肉身性和社会行为的呈现》,见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②即便是在梅洛-庞蒂那里,也只是彻底解构了身心二元论,而意识依旧是强大的。正如杨大春所指出的:梅洛-庞蒂更关注的是晚年笛卡尔身心统一的要求,强调“能知觉的心灵是一个肉身化的心灵”,而且试图“重新确立心灵在身体中和其在世界中的根基”。参见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3-74页。
    ③[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3页。
    ②[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6页。
    ③[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8页。
    ④[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8页。
    ①[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5至296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7页。
    ③《规训与惩罚》的法文书名是Surveiller et punir《监视与惩罚》。而福柯本人曾建议英译本将书名改为Discipline and Punish《规训与惩罚》。可见,discipline是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表明惩罚权力运作方式的一种转换。
    ④[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5页。
    ⑤[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56页。
    ①[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有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②[法]吉尔·德勒兹:《游牧思想》,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③[法]吉尔·德勒兹:《游牧思想》,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④[法]吉尔·德勒兹:《游牧思想》,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⑤[法]吉尔·德勒兹:《能动与反动》,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7页。
    ①[法]吉尔·德勒兹:《能动与反动》,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08页。
    ②[法]吉尔·德勒兹:《能动与反动》,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0页。
    ③[法]吉尔·德勒兹:《反俄狄浦斯》,见《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萨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④[法]吉尔·德勒兹:《反俄狄浦斯》,见《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萨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⑤[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219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②[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③[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④[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①[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0-181页。
    ②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③[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④[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①[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44页。
    ②[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③[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165页。
    ④[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71页。
    ⑤[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①[德]鲍姆加登:《诗的感想》,第116节,出自《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②[德]鲍姆加登:《诗的感想》,第116节,出自《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30页。
    ③[德]鲍姆加登:《美学》,第1卷第1节,参见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中国图书馆学会,1980年版,第142页。
    ④这一美学传统在根本上受制于哲学传统。在本章第一节中,我们就详细地分析了西方哲学中身体话语的流变。这一流变史表明,广义上的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狭义的与经验主义相对)无疑—直对感性、身体构成一种钳制和威压。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第七章,参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0-101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页。
    ①哈奇生:《论美和德行两种观念的根源》,参见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2-473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页。
    ③顿占民:《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
    ④邓兆明:《感性认识怎样向理性认识飞跃》,《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①吴仁平:《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②蒋孔阳:《美学研究中的感性和理性》,《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③参见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④尤占生:《审美与人的感性生存——试论席勒的游戏说》,《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①[德]席勒:《美育书简》,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第1版,第37页。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页。
    ③参见范明华:《从感性看美的发生学依据——论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和发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④[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⑤[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⑥[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页。
    ①[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②[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40页。
    ④[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
    ②值得注意的是,舒斯特曼并没有特别留意黑格尔的美学观。在黑格尔那里,美学的对象是广大的美的领域,主要关于艺术。在他看来,鲍姆嘉通所强调的“伊斯特惕克”(Asthetik),主要研究感觉和情感,并不是完全恰当的美学研究对象,毕竟,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③[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48-349页。
    ④[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2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3页。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3页。
    ③[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54页。
    ④[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中译本序》,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页。
    ⑤[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0页。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61页。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69页。
    ③毛崇杰:《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下),《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5页。
    ②[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25-236页。
    ③[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92页。
    ④[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2页。
    ②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③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④陶东风《消费文化中的身体美学》、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赵行专《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身体美学》等论文都或多或少地从这一角度切入“身体美学”。
    ⑤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⑥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⑦可参见陆扬的《大众文化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与陶东风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等文章。
    ①[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生活之美,艺术之思》,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63页。
    ①[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②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④[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①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②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659页。
    ③罗钢:《消费文化读本》,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罗钢:《消费文化读本·前言》,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18页。
    ②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661页。
    ③[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翟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页。
    ②[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翟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③霍克斯认为,符号学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美国的皮尔士,还有一个就是欧洲的巴特。巴特是“索绪尔的一个最强有力的解释者”。参见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翟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134页。
    ④[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⑤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26-127页。
    ①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223页。
    ①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②本雅明认为,在商品展览的狂欢性节日中,“世界展览会为商品的交换价值增添了光彩,它们创造了使商品的使用价值退居后面这样一种局面,它们打开了一个幽幻的世界,人们到这里的目的是为了消遣”。参见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③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页。
    ④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⑤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①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波德里亚:《在使用价值之外》,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0-61页。
    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⑤[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③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中的身体》,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31页。
    ④布莱恩·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②论文的第三章在谈到形体美时,就对其传统做过梳理。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④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⑤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4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④南帆:《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年第6期。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②[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③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
    ①帕特里克·富瑞:《凝视:观影者的受虐狂、认同与幻象》,出自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②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出自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3-36页。
    ③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④革命与后革命时代在处理身体“镜像”方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两者都意识到身体认同的重要性。今天有刘德华,昨天则有杨子荣。所不同者在于,革命年代不青睐个性,同时为物质所困,因此不可能随之形成恋物的浪潮。“赫本头”与“幸子衫”在革命年代是不可想象的。再者,革命年代更侧重于精神、意识的认同。有时,胡里花哨的装扮(有小资意味)是影响革命精神的传达的。所以,在处理后革命时代(消费社会为其主体)身体镜像时,革命年代的“身体”最多只是一种语义背景,并不能成为同质的话语对象。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337页。
    ②克里斯蒂安·麦茨:《想象的能指》,出自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44页。
    ③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Practices of Look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p.215-216,
    ④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7-338页。
    ⑤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
    ①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9-100页。
    ②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③霍尔:《编码,解码》,罗钢等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7-358页。
    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页。
    ④[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⑤[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页。
    ⑥布莱恩·特纳:《饮食话语》,见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8页。
    ①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中的身体》,见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导言》,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①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①高小康、张节末:《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112页。
    ②高小康、张节末:《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113页。
    ③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115页。
    ①刘义庆:《世说新语》(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6页。
    ②同上。
    ③刘义庆:《世说新语》(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28页。
    ④刘义庆:《世说新语》(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334页。
    ⑤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页。
    ⑥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3页。
    ⑦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200页。
    ⑧曹雪芹:《红楼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2004年版,第14页。
    ①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3页。
    ②这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中西在艺术地表现形体美时,均认可踞于物质常态之上的理想观念,即都倡导对现实予以提升与深化的艺术虚拟。所不同者在于,西方在表现这一理想观念时,更倾向于写实,中国则偏于传神、写意。
    ③[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④[美]E·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8-79页。
    ⑤高小康、张节末:《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⑥[意]L·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柯译,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9页。
    ①高小康、张节末:《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②古典与现代的人体美学观都基于“反映的符号”。在这里,现实与艺术、虚拟并没有混淆和替代。而且,艺术、虚拟并没有膨胀到取代真实的地步。
    ③Jean 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p6.
    ④Jean Baudrillard.Simulacra and simulation(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p2.
    ①李秀英:《画龙重在点睛——浅谈暗房技术对摄影作品的影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95页。
    ②林诒洪、崔士光:《传统暗房的一场革命——数字技术印照片的优势》,《电子出版》1999年第10期,第23页。
    ③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Practices of Look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215-p216.
    ①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4页。
    ②皮尔素:《新牛津英语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8页。
    ③[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2页。
    ④[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②[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③[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170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②波德里亚的思想具有复杂性,他似更侧重于强调诱惑的另一种价值,它意在警示女性主义返归菲勒斯中心主义的可能,并据此予以补救。可参见论文第七章。
    ③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①[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②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1页。
    ③[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①[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②[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7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②[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③[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页。
    ④[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①[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②卡尔·B,荷姆伯格:《姿态、身体形象与性玩具的时尚》,见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0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页。
    ④转引自闵杰,《西方整容术传入中国》
    ⑤参见闵杰,《西方整容术传入中国》
    ①参见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②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天涯》2005年第3期。
    ③这类论文代表性的有龙鸿祥、刘嘉:《人造美女的文化反思》,《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朱亦萱:《重构的迷失——从电影中的女性整容看当代女性身份认同危机》,《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蔡骐、毛娜:《影像中的女色、权力及消费——电视选美节目与电视整容节目解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程晓萱:《现代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媒介生产和意义建构——以女性整容真人秀节目为例》,《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0期。
    ①[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②蔡骐、毛娜:《影像中的女色、权力及消费——电视选秀节目与电视整容节目解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③[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9页。
    ①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②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69页。
    ③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天涯》2005年第3期。
    ①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天涯》2005年第3期。
    ②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天涯》2005年第3期。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①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②[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2页。
    ③[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①[俄]《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②[俄]《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382页。
    ①[法]福柯:《尼采·谱系学·历史学》,出自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7-288页。
    ②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93.
    ②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4页。
    ①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38页。
    ②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51-52页。
    ③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07页。
    ④伊丽莎白·威尔逊:《时尚和后现代身体》,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9页。
    ①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①[德]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265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6-87页
    ⑤[德]齐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见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255页。
    ①[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②McDowell.C,(1984) McDowell's Direc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Fashion, London:Frederick Muller:9.
    ②南帆:《服装与裸体》,出自《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第207页。
    ④McDowell.C, (1984) McDowell's Direc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Fashion, London:Frederick Muller:10.
    ①[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②[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③朱大可、张闳:《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④南帆:《小资产阶级:压抑与叛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89页。
    ⑤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2页。
    ①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②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③[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①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93,
    ②[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③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④[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⑤[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125页。
    ①南帆,《广告与欲望修辞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79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③[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第144-145页。
    ①九丹:《乌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①朱崇科:《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②九丹:《乌鸦》(代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九丹:《乌鸦》(代序),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④对此,也有持异议者。有论者就认为,它被称为“妓女文学”很大程度源自大众传媒的扭曲(参见程箐:《消费镜像: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与消费主义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177页)。因为九丹在一次访谈中曾说:“我写书的时候,主人公的身份本来是大学老师,可是长江文艺出版社让改成记者,这就容易和我的经历对应起来,但是当时为了出版,也顾不了太多了。”(参见杨瑞春:《看!这个叫九丹的女人》(九丹访谈录),《南方周末》2001年8月16日)尽管如此,依据作者的暧昧说辞与避让态度,折中地将其当成一次作者与市场的成功合谋,似乎并不为过。
    ⑤朱崇科:《当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乌鸦>与(我这滥男人>为例论本土的流动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⑥[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7页。
    ①有一则新闻报道这样描述卫慧夸张的签名售书现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少男少女们充满期待和渴望的目光中,在一声声代表着极度兴奋的欢呼和尖叫声中,一位穿着黑色缎面旗袍和蓝色绣花高跟鞋的年轻女士姗姗而来,面对狂热的人群,她笑着向人们抛了一个飞吻。这样的情景,很多会以为是某位大牌当红明星歌迷见面会,然而实际上,上述情景发生在不久前新新人类作家卫慧在一家书店的签名售书现场。”(参见张鹏:《新新人类作家引来文学追星族》,《北京晚报》2000年5月5日)
    ②谢有顺:《话语的德性》,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①[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31页。
    ③[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9页。
    ①[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页。
    ②[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页。
    ③有论者认为,《爸爸爸》对一些丑怪现象的描述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存在着客观主义的以至欣赏的态度;二、写得太多了,多得湘西山民勤劳、淳朴、智慧、善良的一面都被淹没了;三、有的渲染得过于逼真具体,使胆怯的读者有点毛骨悚然。参见何思丝、耿丽莉:《关于(爸爸爸)的对话》,《作品与争鸣》1986年第2期。
    ①菲利普·汤姆森:《荒诞、怪诞、滑稽》,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页。
    ②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读书》2004年第3期。
    ③南帆:《<受活>:怪诞及其美学谱系》,《上海文学》2004年第6期。
    ④[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⑤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①[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356页。
    ②[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373页。
    ③汪汉利、孙立春认为,余华的《兄弟》具有肉体之外的独特价值。作品以肉体尤其以身体下部器官为指陈对象,进行一系列插科打诨与戏谑调侃,实现了叙述的幽默化与肉体的狂欢化的有机融合,营造出了一种滑稽诙谐的幽默风格。这种肉体下部的狂欢化叙事具有高度的象征意义,它一方面展示出当代社会的世态人生,另一个方面也彰显了现代人的欲望骚动心理。参见汪汉利、孙立春:《指向身体下部的叙事——余华(兄弟)的肉体狂欢化叙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汪汉利、孙立春:《指向身体下部的叙事——余华(兄弟)的肉体狂欢化叙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⑤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①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②南帆:《无厘头、喜剧美学和后现代》,《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参见马榕君:《禅宗修证与现当代观念行为艺术之比较》,《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②鲁虹、孙振华:《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序言》,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①陈卫和:《北京“盲流”艺术家印象》,《中国美术报》1988年第44期。
    ②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240页。
    ③刘淳:《中国前卫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④鲁虹、孙振华:《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序言》,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112页。
    ①韩少功:《行为艺术》,《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②在这个行为中,宋永平、宋永红兄弟将几组经过捆扎的粗大树干安置在经过布置的红色场景的相应位置,并将红布、白布缠裹自己的身体。两个人在这一场景中缓慢行动,用红色的轮子、橡胶水管和自己烧制的陶器作为道具,来表达艺术家对陶艺的独特理解。可参见《关于太原一次现代艺术活动》,《美术》1987年第2期。
    ③这一行为是王晋等人1996年1月28日在郑州精心策划的一个商场开业仪式,即郑州天然商厦遭受火灾一年后的复业典礼。作品主体是商场门口一堵长30米,厚1米,高2、5米的冰墙,里面交织冷冻有近300件物品,其中有天然商厦经营的商品、失火的照片、消防器材等。仪式结束后,参与的民众可以通过砸冰,随意取走商品。在这个过程中,参与民众达到了狂热的程度。
    ①鲁虹、孙振华:《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序言》,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1994年5月,行为艺术家张洹在身体上涂满蜂蜜后,于北京东村一乡村厕所中静坐两小时,招致苍蝇粘满身体。
    ③1994年6月,行为艺术家张洹在北京东村用十条铁链将自己赤身裸体悬挂在天花板上,然后让医生在六十分钟里从他身体上抽取250毫升血液。这些血液滴在地面加热的盆子中,散发出奇特的味道。
    ④行为艺术家孙原在参加1991年的“后感性”展时,在一张巨大的床上撒了一些干冰,它们冒出一些白气。然后再在床的上面摆放一个死婴和一老人的脸部标本。
    ⑤行为艺术家朱昱在参加“后感性”展时展出这一作品。作品中,挂在天花板的一只死人手,紧攥一条长绳。长绳一直蔓延到地上。
    ⑥为参加2000年4月22日“对伤害的迷恋”展览,朱昱事先在某医院从自己的腹部取下一块菱形的厚皮。在展览时,将其缝合在一块猪肉上,并将自己的220CC血液输入猪肉内。
    ⑦在这个作品中,行为艺术家彭禹席地而坐,怀中抱一皮肤酱紫的死婴。艺术家面容柔和平静,形似圣母,手拿一根管子,往小孩口中喂着流质的人油。
    ①扬盎:《以艺术的名义:中国前卫艺术的穷途末路》,《文艺报》2001年1月8日。
    ②向南:《有害的艺术》,《美术》,2001年第1期。
    ③文化部曾在2001年4月3日下发《文化部关于坚决制止以“艺术”的名义表演或展示血腥或淫秽场面的通知》。
    ④耿幼壮:《女性主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⑤耿幼壮:《女性主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9-10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0页。
    ②[美]卡罗琳·凯奇:《杂志封面女郎》,曾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③[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①参见印大双《论后现代女权主义网络空间话语形态》(《探索》2008年第3期)一文。该文从网络空间的后现性、权力结构入手,全面分析了男权话语在虚拟空间消解的可能性。
    ②参见林树明《网络时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一文。文章考察了网络空间的性别不平等,但更侧重于分析女性主义者在这一平台所进行的有效反抗。
    ③陈阳:《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第55-57页。
    ①张闳:《博客时代的暴露癖与窥伺癖》,《上海采风》2007年第10期,第71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②[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③转引自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参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④[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①[法]埃莱娜·西苏:《从潜意识场景到历史场景》,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7页。
    ②[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③[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1页。
    ①木子美:《遗情书》,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木子美:《遗情书》,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③木子美:《遗情书》,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④木子美:《遗情书》,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⑤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9页。
    ①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9页。
    ②苏姗·格巴:《“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2-163页。
    ③苏姗·格巴:《“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①苏姗·格巴:《“空白之页”与女性创造力问题》,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68页,
    ②[美]理安·艾斯勒:《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黄觉,黄棣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91页。
    ③李银河:《我看木子美现象》,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323121&PostID=3904229
    ①李银河:《我看木子美现象》,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 show.asp?BlogID=323121&PostID=3904229
    ②李银河:《我看木子美现象》,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 show.asp?BlogID=323121&PostID=3904229
    ③南帆:《身体的叙事》,参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④(意]安伯托·艾柯:《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误读》,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4页。
    ①胡晓梅:《性·谎言·木子美》,《天涯》2005年第3期,第29页。
    ②李径宇:《木子美:一个25岁女孩观念变迁的非典型缩影》,《新闻周刊》2003年41号。
    ①Peter Burke: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Europe, Maurice Temple Smith Ltd,1978, pp.186-189.
    ②只能是在形式上雷同。狂欢节中的身体狂欢具有颠覆等级,反抗权威的重要价值,而大众文化视阈中的身体狂欢则主要体现为一种纯粹的欲望能指。
    ③[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页。
    ②让·鲍德里亚:《身体,或符号的巨大坟墓》,见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3-54页。
    ①罗兰·巴特:《脱衣舞的幻灭》,《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3页。
    ①罗兰·巴特:《脱衣舞的幻灭》,《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4页。
    ①艾柯:《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误读》,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②艾柯:《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误读》,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页。
    ①艾柯:《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误读》,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②艾柯:《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误读》,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参见周宪:《读图,身体,意识形态》,参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①[英]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49页。
    ②[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①[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65页。
    ②Jean Baudrillard, Seduction, Tr., Brian Singer, New World Perspectives,1990. p.17
    ①[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Violence(暴力)》,《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11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③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④[法]乔治·索雷尔:《论暴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⑤南帆:《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年第6期。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②海力洪:《暴力叙事的合法性》,《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③海力洪:《暴力叙事的合法性》,《南方文坛》2005年第3期。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8页。
    ②郝建:《叙事狂欢和怪笑的黑色——好莱坞怪才昆廷·塔伦蒂诺创作论》,《当代电影》2002年第一期。
    ③[苏]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68页。
    ④南帆:《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年第6期。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页。
    ②[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③[德]W·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43-44页。
    ④[德]W·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①[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朱大可:《后寻根:乡村叙事中的暴力美学》,《南方文坛》2002年第6期。
    ②参见莫言:《莫言的(檀香刑)——以酷刑挑战阅读神经》,《青年时讯报》2001年8月17日。
    ①南帆:《身体的叙事》,《天涯》2000年第6期。
    ②李小白:《身体的悖论: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天涯》2009年第6期。
    ①李小白:《身体的悖论: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天涯》2009年第6期。
    ②《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潘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③《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潘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页。
    ④[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第二版导言》,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①[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5页。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51页。
    ①[英]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②李小白:《身体的悖论: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天涯》2009年第6期。
    ③[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潘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④[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潘锦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1][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杨竹山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3][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英]弗兰克·莫特:《消费文化》,余宁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英]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7][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澳大利亚]约翰·多克:《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吴松江、张天飞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田晓菲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1][美]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2][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晔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4][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安德鲁·古德温等编著:《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6][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柳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7][英]戴维·莫利等:《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20][美]阿瑟·阿萨·伯格:《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的叙事》,姚媛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德]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顾仁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22][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23][美]珍妮弗·克雷克:《时装的面貌——时装的文化研究》,舒允中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5][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6][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28][联邦德国]马克斯·霍克海默、特奥多·威·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洪 佩郁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29][德]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0][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31][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3][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4][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35][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年版。
    [36][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8][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9][德]赖纳·特茨拉夫:《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吴志成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0](德]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周晓亮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1][日)北冈诚司:《巴赫金对话与狂欢》,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43](法)罗兰·巴特:《文之悦》,屠有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英)R.W.费夫尔:《西方文化的终结》,丁万江、曾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彭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版。
    [46][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4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美]马尔库塞:《单面人》,张峰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9][美]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李小兵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50][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51](德]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2][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傅德根、麦永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3][英]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54][德]鲍姆嘉通:《美学》,简明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55](德]黑格尔:《美学·第三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6](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57][美]斯蒂芬·贝斯特:《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前苏联]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9][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0][美]简·盖洛普:《通过身体思考》,杨莉馨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1][法]让-克鲁德·考夫曼:《女人的身体男人的眼光:裸乳社会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6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快感大转移——妇女和因果性六论》,胡 大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法]米歇尔·昂弗莱:《享乐的艺术:论享乐唯物主义》,刘全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64][法]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65][法]西苏:《女权主义理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6][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赵国新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67][古希腊]柏拉图:《斐多篇》,《柏拉图全集(第一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8][古罗马]奥古斯丁:《论灵魂及其起源》,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美]沙伦·M.凯、保罗·汤姆森:《奥古斯丁》,周伟驰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70][法]笛卡尔:《笛卡尔思辨哲学》,尚新建等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版。
    [71][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2][德]弗烈德里希·尼采:《快乐的科学》,黄明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年版。
    [73][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74][法]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5][英]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王志宏、李根芳译,台北: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4年版。
    [76][法]莫里斯·梅洛-庞蒂:《哲学赞词》,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7][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78][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9][法]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0][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1][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83][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84][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5][德]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6][美]E·潘诺夫斯基:《视觉艺术的含义》,傅志强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7][意]L·文杜里:《西方艺术批评史》,迟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8][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晓河、贾泽林、张杰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9][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钱中文主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0][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美]卡罗琳·凯奇:《杂志封面女郎》,曾妮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乔治·弗兰克尔:《性革命的失败》,宏梅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版。
    [94]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5][美]理安·艾斯勒:《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黄觉、黄棣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96]艾柯:《误读(苏格拉底式的脱衣舞)》,吴燕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年版。
    [97][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98][苏]列·谢·维戈茨基:《艺术心理学》,周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99][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白春仁、晓河、周启超、潘月琴、黄玫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0][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2][意大利]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3][挪威]英格维尔特·萨利特·吉尔胡斯:《发笑的神灵,哭泣的贞女:宗教史中的笑》,陈文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美]欣奇利夫、菲利普·汤姆森等:《荒诞、怪诞、滑稽》,杜争鸣、张长春、 赵宁、何其辛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5]韩少功:《暗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6]秦勇:《巴赫金躯体理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7]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8]黄会林等:《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9]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110]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111]南帆:《叩访感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版。
    [112]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3]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4]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5]谢有顺:《话语的德性》,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16]缪灵珠:《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
    [117]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8]刘小枫,倪为国编:《尼采在西方——解读尼采》,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19]汪民安:《尼采与身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0]汪民安,陈永国编:《尼采的幽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21]汪民安编:《色情、耗费与普遍经济:乔治·巴塔耶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2]高小康、张节末:《人体美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
    [123]刘淳:《中国前卫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24]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25]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编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萨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26]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27]南帆:《五种形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8]刘义庆:《世说新语》(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29]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130]杨大春:《感性的诗学:梅洛-庞蒂与法国哲学主流》,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1]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132]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3]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4]鲁虹、孙振华:《异化的肉身:中国行为艺术》,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
    [135]陶东风主编:《大众文化教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6]王晓明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7]南帆:《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8]包亚明:《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9]汪献平:《暴力电影:表达与意义》,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0]文洁华:《美学与性别冲突:女性主义审美革命的中国境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1]耿幼壮:《女性主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142]陆扬:《大众文化理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143]朱大可、张闳:《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4]胡大平:《崇高的暧昧——作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休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5]郑坚:《吊诡的新人——新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46]朱崇科:《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7]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48]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9]扈海鹂:《解读大众文化——在社会学的视野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0]陆扬等:《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1]陆扬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2]高小康:《大众的梦:当代趣味与流行文化》,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153]叶志良:《大众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54]单世联:《现代性与文化工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5]潘知常:《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56]陈学明:《社会水泥——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7]许文郁:《大众文化批评》,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8]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9]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0]王德胜:《文化的嬉戏与承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1]骆冬青:《形而放学:美学新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2]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3]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64]栾岱:《感性学发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65]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6]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7]冯黎明:《技术文明语境中的现代主义艺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8]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9]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0]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72]王晓、付平:《欲望花窗:当代中国广告透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73]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74]谭桂林:《转型期中国审美文化批判》,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75]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176]吴琼编:《凝视的快感——电影文本的精神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7]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78]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转型期”大众审美文化透视》,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179]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180]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1]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82]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3]王逢振主编:《性别政治》,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84]王周生:《关于性别的追问》,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185]艾云:《用身体思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6]康正果:《身体与情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87]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
    [188]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9]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0]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93]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4]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5]王宁:《消费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96]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
    [197]朱效梅:《大众文化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8]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9]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200]南帆:《身体的叙事》,《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1期。
    [201]南帆:《<受活):怪诞及其美学谱系》,《上海文学》2004年第6期。
    [202]南帆:《广告与欲望修辞学》,《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03]毛崇杰:《后现代美学转向——日常生活审美化与身体美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04]胡晓梅:《性·谎言·木子美》,《天涯》2005年第3期。
    [205]李秀英:《画龙重在点睛——浅谈暗房技术对摄影作品的影响》,《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06]林诒洪、崔士光:《传统暗房的一场革命——数字技术印照片的优势》,《电子出版》1999年第10期。
    [207]李陀、阎连科:《(受活>:超现实写作的新尝试》,《读书》2004年第3期。
    [208]汪汉利、孙立春:《指向身体下部的叙事——余华(兄弟)的肉体狂欢化叙事》,《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09]单正平:《“人造美女”的伦理问题》,《天涯》2005年第3期。
    [210]龙鸿祥、刘嘉:《人造美女的文化反思》,《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211]朱亦萱:《重构的迷失——从电影中的女性整容看当代女性身份认同危机》,《社科纵横》2008年第12期。
    [212]蔡骐、毛娜:《影像中的女色、权力及消费——电视选美节目与电视整容节目解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13]程晓萱:《现代性视角下女性形象的媒介生产和意义建构——以女性整容真人秀节目为例》,《探索与争鸣》2008年第10期。
    [214]李小白:《身体的悖论:美学和政治经济学》,《天涯》2009年第6期。
    [215]朱崇科:《当移民性遭遇本土性——以(乌鸦)与(我这滥男人>为例论本土的流动性》,《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216]陈卫和:《北京“盲流”艺术家印象》,《中国美术报》1988年第44期。
    [217]向南:《有害的艺术》,《美术》2001年第1期。
    [218]印大双:《论后现代女权主义网络空间话语形态》,《探索》2008年第3期。
    [219]林树明:《网络时代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当代文坛》2002年第6期。
    [220]陈阳:《谈网络中的性别歧视》,《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4期。
    [221]张闳:《博客时代的暴露癖与窥伺癖》,《上海采风》2007年第10期。
    [222]刘成纪:《身体美学的一个当代案例》,《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223]马榕君:《禅宗修证与现当代观念行为艺术之比较》,《艺术百家》2007年第2期。
    [224]汪民安、陈永国:《身体转向》,《外国文学》2004年第1期。
    [225]陶东风:《消费文化中的身体美学》,《创作评谭》2004年第2期。
    [226]杨春时:《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文艺研究》2008年第5期。
    [227]毛崇杰:《舒斯特曼的美学及其“桥梁”意向(下)》,《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28]冯学勤:《谱系学与身体美学:尼采、福柯、德勒兹》,《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229]范名华:《从感性看美的发生学依据——论马克思关于美的本质和发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8期。
    [230]邓晓臻:《“人的感性活动”在马克思存在思想中的地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31]尤占生:《审美与人的感性生存——试论席勒的游戏说》,《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
    [232]蒋孔阳:《美学研究中的感性和理性》,《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233]吴仁平:《正确的感性认识不是真理》,《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234]邓兆明:《感性认识怎样向理性认识飞跃》,《甘肃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235]顿占民:《关于认识阶段的划分与感性、知性、理性问题》,《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
    [236]. Marita Sturken and Lisa Cartwright, Practice of Looking,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37]. Jean Baudrillard, Simulacra and simulatio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4.
    [238].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239]. McDowell. C, McDowell's Directory of Twentieth Century Fashion, London:Frederick Muller,1984.
    [240]. Jean Baudrillard, Seduction, Quebec:New World Perspective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