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语言变革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分析,来探察白话文体由“俗”趋“雅”以至最终成为社会通用书面语的内在转换环节,以期由此进一步剖析现代文学雅俗观的本质内涵以及现代文学雅俗建构的历史必然性。从晚清至“五四”,随着社会文化结构的整体性嬗变,中国文学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曲折历程。值得注意的是,文学的现代转化与语言的现代转化这两个过程是并行的。在其间,文言这一既往的“高雅”文体不可避免地被边缘化了,而一向被视作“低俗”的白话文逐渐成为了一种占主导性地位的书面语形式,继而白话文体与处于嬗变之中的中国文学相结合,现代中国文学以及现代文学雅俗观从而得以生成。由此可见,若要深入理解现代文学雅俗观的复杂蕴涵,须将静态的雅俗标准还原为动态的现代雅俗格局的建构过程,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应重返历史现场,对晚清至“五四”的语言变革进程作出细致的描述和阐释。于是,“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与现代文学雅俗观的生成”即成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包括“引子”及本论这两个部分。
     “引子”通过对海外汉学家王德威提出的“被压抑的现代性”论题进行评述,借以强调“现代文学雅俗观”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从而展示出了本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和缘由。
     本论由“导论”、正文四章及“结语”组成。
     “导论”在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对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本论题所包含的研究价值,并对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予以了说明。文章提出,分别发生于晚清和“五四”的两场白话文运动在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坐标地位,然而我们却不应因此将其作为两个独立的研究对象来分别加以探察,而须打破人为设定的研究疆域,把这一时段的语言变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以更宽广的视域来审视、思考语言的现代转型问题。换言之,在研究当中,不应仅局限于强调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而须透过历史现象所呈现的表面逻辑,去体察这种差异、冲突背后所潜藏的内在关联以及流变转换的趋向。若要对清末民初的语言变革进行宏观的审视,“雅俗观”无疑是一个颇为恰当的视角,汉语书面语体系由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过程,其实正是文言、白话雅俗地位相互置换的过程。在雅俗逆转的过程当中,由传统文人阶层分化出来的新知识群体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对于白话文体所持有的态度及其语言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规约了语言变革的具体路向。而探察新知识群体的语言观念和语言实践,关键在于厘清他们的“语言认同”意识和“身份认同”意识问题,只有当新知识者的“语言认同”意识和“身份认同”意识均与白话及白话所象征的文化体系达成一致,白话文体才有可能取代文言文成为正式的书面语文体。本文选择从报刊研究的视角切入论题,以清末民初兴起的白话报为中心,努力发掘一些为以往研究所忽略的报刊史料,以期将历史描述同语言理论的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而言,本文试图通过清末民初的五种报刊和三个知识群体来串联起整个语言变革的历史发展脉络。这五种报刊是《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竞业旬报》和《新青年》,三个知识群体则分别是以裘廷梁为代表的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以林獬为代表的革命派知识分子和陈独秀、胡适等现代知识分子。这五种报刊因编辑者的人事关系而存有某些渊源,如林獬曾先后参编或主办过《杭州白话报》和《中国白话报》,《安徽俗话报》的创办者陈独秀、《竞业旬报》的编辑胡适则都是之后《新青年》的骨干成员。这样,在这几种报刊之间就具有了可比性,将前后的报刊文本加以比较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探察到这些新知识者关于白话文体的真实态度以及这种态度随着时代变迁所发生的变化。
     第一章“雅俗转换:晚清白话文运动兴起的内在逻辑线索”主要对裘廷梁等晚清白话文运动倡导者们的语言观念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中日近代语言变革进行比较,旨在说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在本质上并未把语言变革本身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将白话文当成了一种进行民族主义革命的工具,“开启民智”才是其真正的主旨意图。加之白话文运动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这一“雅”一“俗”的两种文体之间建立价值取向,这样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们就形成了“内俗外雅——体用分离”的语言观。在这种语言观的驱使下,他们须在自身所处的上流知识阶层与作为被启蒙者的下层平民之间、在受到质疑的文言文与日渐受到重视的白话文之间、在启蒙的政治功利性与文人的艺术审美性之间作出选择。换言之,需要在雅、俗的界限之间重新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由此可以看出,雅、俗的对峙与抗衡从一开始就成为了规约白话文运动发展路向的一种隐性力量。
     第二章“启蒙的媒介形式与启蒙者语言雅俗观念的调整”以1901年创刊的《杭州白话报》为中心,试图考察白话报刊这一现代传播媒介对于新知识阶层语言观念的嬗变所产生的影响。白话报的编辑者们原本是要以白话文来开启民智,其自身对于这一俗文体并不认同。但是在对下层社会进行启蒙的过程中,作为新思想传播手段的白话报刊日益显示出主体性。它的价值就在于打破了社会群体之间的严格界限,实现了信息的跨阶层沟通,从而营造出了一个“不分等级的论述空间”,并进而通过这一论述空间间接地塑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文人的“身份认同”意识和“语言认同”意识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启蒙大众的同时,启蒙者自身又受到了“启蒙的媒介形式”的引导。就这样,在白话报刊的作用之下,以往的文人雅士逐渐超越了社会阶层的限制,与白话文所代表的俗文化有了更多的接触。与此同时,白话文这一俗文体也开始向中上层社会渗透。
     第三章“革命风潮:雅俗逆转的推动力量”以《中国白话报》为典型个案,论述了1903年革命话语的兴起之于白话文运动的深远意义。在1903年发生了一系列具有关键性意义的历史事件,引致了整个社会文化思潮的急遽转向。在这种时代语境中,语言变革的理论思路和实践路向也都相应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启蒙之外,人们开始从另一种角度思考白话文同民众、同知识阶层之间的关系问题。创刊于1903年革命风潮中的《中国白话报》以培育“国民”意识为指归,在这一办刊宗旨的推动下,它逐渐远离了“开启民智”的目标,而把以“学生社会”为主体的“边缘知识分子”作为了刊物的“潜在读者”。主办者们试图借助于白话报刊这一平台、以白话文这一“俗”文体宣传革命思想,实现革命群体内部的交流和互动。新型的思想观念“召唤”着新型的语言体系,这一崭新社会阶层也须拥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如何使富于现代意味的“新名词”全面地渗透进白话文体,以此来实现由近代白话向现代白话的超越,这是新型知识分子所面临的又一个重要命题。
     第四章“由俗入雅:两种‘雅化’的态度和路径”通过对陈独秀、胡适这一代现代知识分子语言观念的转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试图说明白话文体最终得以成为社会通用书面语形式的具体路径。由创办《安徽俗话报》到主持《新青年》,陈独秀逐渐从“政治觉悟”转向“伦理觉悟”,这一转向使其能够在社会革命的目标之外直接洞察到语言本身的种种问题,从而产生出彻底变革语言体系的理论自觉。而从编辑《竞业旬报》到在《新青年》上发出“文学革命”的先声,胡适亦完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人格建构和思想建构,因此他得以在一个更为宽广的视域里来审视既往语言变革的缺陷和不足,而他所提出的“文学的国语,国语的文学”则标志着作为一种“雅文体”的现代白话文的最终确立。
     “结语”主要对“五四”以来由现代白话文体所引起的种种文学论争进行了回顾,借以凸显现代文学雅俗观的复杂性及其潜在的制约力量。
Through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exploring the inherent transition link for the vernacular writing to transfer from "the pop" to "the refined" and end up with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commonly used by the society, which is available to study the essential connotation of the modern literary ideas on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and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onstruction. From late Qing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Chinese literature started the journey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zation as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ulture developed holistically. It deserves to be mentioned that the modern transition of literature and language went along in the paralleling process during which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onc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fined", was inevitably marginalized. In the meanwhile, the vernacular writing, which was regarded as "the pop", gradually took the dominant position. Afterwards the vernacular writing was combined with Chinese literature which was in the evolution, which caused to form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 literary ideas on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Accordingly, if we penetrate into the complicated implications we need to reduce the static criterion of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to dynamic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its modern structure. This also predicate that we must re-enter the historical locale and make a detailed characterization and explanation for the innovative process of the languag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nd then, "The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lternation betwee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Literary Ideas of Refined and Pop" become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e preface and the body.
     The preface reviews the theory of "the repressed modernity" proposed by Wang De-wei in order to accentuate the signification of "modern literary ideas on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for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and consequently bring forth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theme.
     The body is made up of the introduction, the four chapters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based on defining the research subject and synthesizing the present study, illustrates the value of the study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two vernacular writing reform movements, respectively in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are the milestones of modern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However, we should not study them separately but wholly with a wider vision to check and reflect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 In other words, we should not only emphasize their difference but also grasp their internal connection when seeing through the logic of history. To study it broadly, the viewpoint of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is doubtlessly a proper angle. That Chinese written system evolved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means that the classical writing and the vernacular writing exchanged their social positions. The modern intellects who came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played a crucial part in the process,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vernacular writing and their language practice paved the way for language reform to some extent. Only when their language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ty corresponded to vernacular writing and the popular cultural system, vernacular writing was likely to take the place of classical style of writing and become formal written language. The dissertation, concentrating on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of the Late Qing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ere neglected by some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ries to explore new information from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combine historical description with the explanation of language theory. To be specific, the dissertation connects the whole language evolution by way of five kinds of newspapers and three intellectuals groups. The five kinds of newspapers are Competition Ten-Day Publication,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Hangzhou,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China,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Anhui and New Youth, and the three groups are initiators for vernacular writing reform movement represented by Qiu Ting-liang, revolutionary intellectuals represented by Lin Xie, modern intellectuals such as Chen Du-xiu and Hu Shi. Lin Xie once edited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Hangzhou and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China; Chen Du-xiu, creator of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Anhui and Hu Shi, editor of Competition Ten-Day Publication were elites of New Youth. Therefore, we can understand better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Vernacular Writing and their historical change if we compare the newspapers.
     Chapter 1, "the Conversion of the Refined and the Vulgar:the Internal Clue of the Rise of Vernacular Writing Movement" mainly discusses the language perception of advocators in Late Qing. Comparing the modern language reforms in China and in Japan, this dissertation makes it clear that in Late Qing the movement of vernacular writing did not regard language change as its target. Instead, vernacular writing was viewed as a tool of nationalism, and the true purpose of the language reform was to enlighten the masses. As a result, those advocators formed a kind of special language idea on vulgarness and refinement. And then they must make a choice between the upper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mmon people, the classical writing and the vernacular writing, the political utility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beauty of refined scholars.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intellectuals' idea on value would be repositioned between the refined and the vulgar so that their confrontation became a hidden power which dominated the vernacular writing movement.
     Chapter 2, "Media Enlightenment and the Adjustment of the Initiators' Idea on refinement and vulgarity" centered on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Hangzhou in 1901, with the aim of investigating its impact on new intellectuals. At first those editors had planned to enlighten the people by vernacular writing, but did not agree with the vulgar culture themselves. In the process of enlightening the lower social rank, the newspaper, as a means of spreading new ideas, had taken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ts value laid in breaking the strict class division, rendering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wide-rangingly, creating a free public opinion space and shaping th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intellectuals indirectly. The editors who were directed by the media when enlightening the public surpassed social limit and contacted more with the vulgar. Meanwhile ,vernacular writing began to penetrate into middle and upper social class.
     Chapter 3, " Revolutionary Storm: Motivation of the Conversion of the Refined and the Vulgar" takes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China as a case which described th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importance on vernacular writing in 1903. In that year, a series of key historical events caused social-cultural ideological tread to change dramatically. In the context, the trend of language reform changed accordingly. Beyond enlightenment, the intellectuals began to consider the vernacular writing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China aimed at fostering national mentality which neglected the enlightening target and regarded the young students who were "marginal intellects" with new thoughts as potential readers. The editors attempted to make the revolutionists communicate and interact by means of Vernacular Writing Newerpaper in China and vernacular writing. However, the new thoughts needed new language system and the new class must have their own particular discourse. How the new modern noun merged into vernacular writing wholly and surpassed modern one was another significant topic for new intellects.
     Chapter 4, "From the Refined to the Vulgar: Two Kinds of Attitudes and Approaches" proves that vernacular writing can eventually turned into social common written language by analyzing the change of the language ideas of modern intellects such as Chen Du-xiu and Hu Shi. Chen du-xiu, who set up Vernacular Writing Newspaper in Anhui and chaired New Youth, underwent the process of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to ethic consciousness. At that time, he perceived many problems of language reform beyond the aim of social revolution, thus forming language reform idea theoretically at last. Hu Shi, who once edited Competition Ten-Day Publication, fulfilled personal and mental construction of a complete modern intellect when he finished his studies in America so that he could judge the shortcomings and mistakes of the language reform in Late Qing in a broader vision, and his theory of Literature Chinese and Chinese Literature symbolized a refined style of written language which came into being in the end.
     The Concluding is mainly about recalling different literary debates caused by modern vernacular writing since May Fourth Movement to indicate its complexity and potential restricting power.
引文
①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载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第3页。
    ①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②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汪晖《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②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③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①王齐洲《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②刘勰《文心雕龙·通变》,载杨明照校注拾遗《文心雕龙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08页。
    ①(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309页。
    ②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页。
    ①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7-48页。
    ①《吕氏春秋·审名览》,载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影印,1986年,第199页。
    ②《论语正义》对“雅言”作出了这样的解释:“王都之音最正,故以雅名;列国之音不尽正,故以风名。王之所以抚邦国诸侯者,七岁属象胥谕言语,协辞命,九岁属瞽史谕书名,听声音,正于王朝,达于诸侯之国,是谓雅言。”参见刘宝楠注《论语正义》,上海书店据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影印,1986年,第145页。及至后世,“雅言”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变化,随着言文的分离,作为正式书面语的文言文体成为了为上流阶层所普遍接受、认可的“雅言”。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学术志二》,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0页。
    ②此文另载于《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9、20期合刊,1898年8月27日。
    ①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载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②参见《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载《安徽俗话报》第1期,1904年3月31日。
    ③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4页。
    ④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①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3-144页。
    ②《记者答沈慎乃》,载《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
    ③朱自清《论国语教育》,载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3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91页。
    ④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3页。
    ①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第133-134页,第162页。
    ②黄振萍《晚清白话文兴起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第46页。
    ③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第134页。
    ①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
    ②文贵良《解构与重建——五四文学话语模式的生成及其嬗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③夏晓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另请参见夏晓虹《五四白话文学的历史渊源》,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3期;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之第五章《白话文运动与文学改良思潮》,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以及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④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另请参见陈平原《分裂的趣味与抵抗的立场》,载《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⑤王枫《新文学的建立与现代书面语的产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①John De Francis Nationalism andLanguage Reform in China.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0.p.219.
    ②Edward Gunn,Rewriting Chines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p.37-39.
    ①参见吕叔湘《文言和白话》,载《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5页。
    ②1919年,由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时期教育部附设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成立。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训令全国各学校教科书逐步改用语体文。这些举措昭示出,白话文体已经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文体形式。参见潘悟云、邵敬敏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语言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32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另请参见姚小平编辑、译注《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②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①据笔者统计,在清末(1897年-1911年)出现的白话报刊多达156种。参见本文第二章第一节。
    ②(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73页。
    ③对这三种白话报在近代报刊史上的地位,方汉奇曾做出很高的评价。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3页。
    ④耿云志《竞业旬报》,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2页。
    ①罗志田指出,随着西学的引入,许多传统的读书人在接受了现代科学知识之后,彻底脱离了正统的科举取仕体制,开始凭借自己的知识、技能立足于社会,他们同新式学堂的学生、归国的留学生(主要是留日学生)一起构成了在边缘处崛起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一新型社会群体即是“边缘知识分子”。参见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6页。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学术志二》,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0页。
    ②梁启超《沈氏音书序》,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③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①刘晴波主编《杨度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9页。
    ②在19世纪,民族主义思潮席卷了世界的许多地区。在它的推动下。以新型出版业和印刷语言为标志的“语言民族主义”得以产生。语言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并非单纯的语言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整合,而是将语言变革同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联系在了一起。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一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3-95页。
    ③王芳《简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载《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①沈迪中《巧合是怎样产生的——中国白话文运动和日本言文一致运动》,载《辽宁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②(日)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79页。具体的统计数字是:与和语有关的词语数24789,占59%;与汉语有关的词语数16500,占39%;与外语有关的词语数1016,占2%。
    ③(日)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5页。
    ④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4页。
    ①(日)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②早在1873年福泽谕吉就曾经谈到,“日本既有假名文字,却又要夹用汉字,这是很不合理的。但这又是古来的习惯”,“完全废除汉字的主张是可望而不可即行”,只有等待时机。见(日)福泽谕吉《“文字之教”序言》,载《日本文字改革史料选辑》,陈青今编译,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6页。时至1885年,他终于等到了所谓的“最佳时机”,凭借“脱亚”论的主张引致了语言变革运动的全面兴起。
    ③(日)井上哲次郎《教育和文字的关系》,载《日本文字改革史料选辑》,陈青今编译,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30页。
    ④“言文一致”这一概念出现于明治(1868年)之前,但在日本建立近代国家制度的过程中它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被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参见魏育邻《“言文一致”:日本近代文学的形式起源》,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①(日)田中馆爱橘《罗马字用法意见》,载《日本文字改革史料选辑》,陈青今编译,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第16页。
    ②(日)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③“所谓‘汉文训读文体’,其实就是用类似中国古音的音读去表识以双字汉字熟语为核心的主要概念,再将主语与谓语置换成日文的顺序,以助词、助动词连接其间的文体。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以日文方式竖向音读汉文的文体。”参见(日)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6页。本段关于日本近代“汉字假名混合文体”的讨论主要参考了小森阳一的这部著作,特此说明。
    ①(日)柄谷行人《书写语言与民族主义》,载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195页。
    ①黄遵宪《杂感》,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75页。
    ②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学术志二》,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0页。
    ③仁和叶澜《蒙学报缘起》,原载上海《蒙学报》第1期,1897年。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卷三十三学术志二》,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下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1420页。
    ②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一册,中华书局,1993年,第482-483页。
    ③陈义杰整理《翁同稣日记》第五册,中华书局,1997年,第2795页。
    ④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31页。
    ①樊锥《发锢》,载方行编《樊锥集》,中华书局,1984年,第13页。
    ②皮嘉祜《平等说》,载《湘报》第58号。
    ③楼宇烈整理《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年,第29页。
    ④梁启超《说群一:群理一》,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3-94页。
    ⑤(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页。
    ⑥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学会》,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6-27页。
    ⑦严复《原强》,载王拭编《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25-27页。
    ①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载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②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载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①陈荣衮《俗话说》,载陈子褒《教育遗议》,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第18页。
    ②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载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78页。
    ③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载《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7页。
    ④谭嗣同《(管音表)自叙》,载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253页。
    ①(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71-372页。
    ②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3-144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5-56页。
    ①(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第60页。
    ②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068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9页。
    ①(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第62页。
    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5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另请参阅姚小平编辑、译注《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④《论语·子路》,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506页。
    ①《尹文子·大道上》,载王恺銮校正《尹文子校正》,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苟子·正名》,载杨惊注《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31页。
    ③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④于迎春《“雅”“俗”观念自先秦至汉末衍变及其文学意义》,载《文学评论》1996年第3期。
    ⑤参见章太炎先生演讲《国学概论》,曹聚仁编,上海泰东图书局,1925年,第114页。
    ⑥《论语·述而》,载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482页。
    ⑦《汉书·地理志》,载颜师古注《汉书》,第六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1640页。
    ①吕叔湘《文言和白话》,载《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75贝。
    ②张世禄《中国语的演化和文言白话的分叉点》,载《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84年,第46页。
    ③张中行《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④钱穆《读诗经》,载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台湾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77年,第148页。
    ①王富仁《“新国学”论纲》(上),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
    ②冯桂芬在1861年提出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治国之策可谓“体用之辨”的先声,见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57页。在维新变法之前,康有为、梁启超都曾对此有所发挥。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明确提出了“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观点。颇有意味的是,作者将这部著述的二十四篇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申明“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参见张之洞《劝学篇》,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962页。由此可见,在张之洞及时人的心目中,“人心”与“风气”是截然二分的,不管外在的风尚如何变化,文人士大夫的人格之本是亘古不变的。这也就反映出,二元性的思维方式已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精神结构之中,这也正是“雅俗二分”思维定势的根源所在。
    ①马建忠《马氏文通·后序》,载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3页。
    ②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载陈子褒《教育遗议》,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第28页。
    ③裘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载舒芜、陈迩冬、周绍良、王利器编选《近代文论选》,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78-179页。
    ④仁和叶澜《蒙学报缘起》,原载上海《蒙学报》第1期,1897年。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⑤朱自清《论通俗化》,载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42页。
    ①陈荣衮《俗话说》,载陈子褒《教育遗议》,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第17页。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幼学》,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39页。
    ①当时也有倡导者对文言白话两套语言体系并行的做法持否定态度,裘廷梁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中即言辞激烈地提出“崇白话、废文言”,但是同陈荣衮一样,他也只是在兴实学以致用的意义上来看待文言、白话的相互关系,而且他的这一主张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也不可能得到实际的响应,裘廷梁本人就仍然在用文言文写文章。
    ②梁启超《沈氏音书序》,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90页。
    ③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载陈子褒《教育遗议》,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3年,第33页。
    ④《俄皇彼得变法记》是《列国变通兴盛记》的第一篇,作者是时任广学会督办的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泰西新史揽要》则是罗伯特·麦肯齐《十九世纪史》一书的中译本,由李提摩太和助手蔡尔康由英文翻译成文言,译文摘要连载于1894年的《万国公报》,1895年由广学会出版了单行本。它因宣扬进化论思想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梁启超在《读西学书法》中曾向读者郑重推荐此书。然而将此书的文言版本和白话版本予以对比,即会发现二者之间存有明显的差异。请参阅马军点校《泰西新史揽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和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第101-105页。
    ⑤金匮裘玉芳《俄皇彼得变法记》,载《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3期,1899年7月18日。梁溪愿学子《泰西新史揽要卷之一》,载《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9期,1899年8月16日。
    ①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7页。
    ②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0页。
    ③参见《教科书之发刊概况》,载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第238页。
    ①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6页。
    ②林兆翰、卞禹昌、华泽沅等《天津学务总董林兆翰卞禹昌华泽沅等禀提学司改良戏剧文》,原载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卷六吏治四。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③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4-165页。
    ④佩忍(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第964页。
    ⑤参见阿英为《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所撰写的《叙例》,载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说唱文学卷》,中华书局,1960年,第1-2页。
    ⑥《敬告宣讲所主讲的诸公》,载《大公报》,1905年8月16日。
    ①《天津府自治局禀编辑白话讲义文并批》,原载甘厚慈辑《北洋公牍类纂》,卷一自治一。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②彭翼仲《作京话日报的意思》,载《京话日报》第1号,1904年8月16日。
    ③姚鹏图《论白话小说》,原载《广益丛报》第65号,1905年。见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0页。
    ④《新出新闻纸招人代为分售》,载1876年3月30日《申报》。
    ①参见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0-141页。
    ②关于《演义白话报》和《杭州白话报》究竟孰为第一份白话报刊,学术界存在争议。陈万雄认为《杭州白话报》创刊于1895年,主持人是林白水(参阅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第135页)。方汉奇则指出,《杭州白话报》的创刊日期为1901年6月20日(参阅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3页),徐运嘉、杨萍萍也倾向于此说,并指出在浙江省图书馆、杭州图书馆、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等处的收藏中未见到1895年的《杭州白话报》(参阅徐运嘉、杨萍萍《清末杭州的三种报纸》,载《新闻研究资料》第47辑)。笔者在国家图书馆查阅到的《杭州白话报》,第1期出版日期标为光绪二十七年五月初五日,宣樊子(林白水的笔名)所写的论说《论看报的好处》具有发刊词性质,其中并未提到此报与之前的报刊有何渊源,所以可以认定它并非“复刊”性质。而且王植伦的《林白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和林慰君的《我的父亲林白水》(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这两部传记都言称林白水是在1901年始任《杭州白话报》的主笔。因此,笔者也认为其创刊时间应为1901年,而《演义白话报》则是第一份白话报刊。
    ③参见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五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95页。
    ①由于受资金短缺、编辑人员更换频繁、官府限制等多种因素制约,许多白话报创办不久即无力支撑而宣告停刊。如《宁波白话报》自1903年11月创刊到1904年6月,只出版过9期,《直隶白话报》也是仅存在了七个月。然而,办报人一旦觅到有利时机,即会东山再起,或复刊原报、或再办新报。如《京话日报》于1904年8月16日在北京创刊后,积极致力于中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却终因主办人彭翼仲谪戍新疆而被迫于1906年9月28日停刊。时隔不到两个月,彭翼仲的同人们又新办了《正宗爱国报》,该报与《京话日报》一脉相承,亦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①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载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119页。
    ②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页。
    ①戈公振《中国报纸进化之概观》,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编《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上册,1980年,内部发行,第6页。
    ②徐松荣《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③姚公鹤《上海报纸小史》,载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266页。
    ④(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周立方、李启译,新华出版 社,1984年,第19页。
    ①陈宝箴《湖南抚院陈饬各州县订购湘学新报札》,载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553页。
    ②(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74页。
    ③胡汉民《近代中国革命报之发达》,载杨光辉、熊尚厚、吕良海、李仲明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4页。
    ①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94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3页。
    ③梁启超《论报馆有益于国事》,载《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①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①(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73页。
    ②(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1页。
    ③(美)大卫·理斯曼《孤独的人群》,王岜、朱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8页。
    ④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想象的共同体”来指称“民族”这一概念的本质,并认为小说与报纸为建构这一“想象的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性的手段,参见(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本文借用“想象的共同体”来意指新知识者们由文人阶层分化出来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观念。
    ⑤谢俊美《杭州白话报》,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3页。方汉奇指出,“《杭州白话报》出版到1910年2月10日停刊,是辛亥革命时期刊期最长的一份白话报纸。”参见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5页。关于《杭州白话报》的停刊时间至今未有定论,但1904年之后的刊物已无法找到原件或副本。
    ①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一文即发表在《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9、20期。
    ②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5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0页。
    ③参见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页。
    ④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63页。
    ⑤徐运嘉、杨萍萍《清末杭州的三种报纸》,载《新闻研究资料》第47辑。
    ①宣樊子《论看报的好处》,载《杭州白话报》第1期,1901年6月20日。
    ②刘家林《白话报与白话文的最早创导者——裘可桴》,载《新闻研究资料》第47辑。
    ③《论看这京话报的好处》,载《京话报》第1回,1901年9月。
    ①《进步》,载《京话日报》第62号。
    ②《谨告阅报诸公》,载《杭州白话报》第33期,1902年6月1日。
    ③《论新旧》,载《京话报》第2回,1901年10月。
    ④独头山人《地学问答》,载《杭州白话报》第6期,1901年8月9日。
    ⑤謞者《劝人识字说》,载《杭州白话报》第2期,1901年6月30日。
    ⑥宣樊子《檀香山华人受虐记》,载《杭州白话报》第20期,1901年12月25日。
    ⑦独头山人《波兰的故事》,载《杭州白话报》第3期,1901年7月10日。
    ⑧金匮裘毓芳《俄皇彼得变法记》,载《中国官音白话报》第13期,1899年7月18日。
    ①竹实饲风生《唱读书人真不了》,载《杭州白话报》第9期,1901年9月7日。
    ②突飞子《续论中国人对付外国人的公理》,载《杭州白话报》第11期,1901年9月27日。
    ③《翰林现丑》,载《杭州白话报》第25期,1902年2月14日。
    ④《上谕恭演》,载《杭州白话报》第12期,1901年10月7日。
    ⑤《白话书是变法自强的根子》,载《京话报》第3回,1901年10月。
    ⑥裘廷梁《无锡白话报序》,载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Ⅳ》,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544页。
    ①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69页。
    ②《记本报改定送彩章程》,载《觉民报》第26册,1900年4月2日。
    ③《中外新闻·白话报》,载《京话报》第3回,1901年10月。
    ④《广智学会买报分送》,载《杭州白话报》第19期,1901年12月15日。
    ⑤《杭州武备学堂设立分送白话报社》,载《杭州白话报》第20期,1901年12月25日。
    ⑥《山西抚台劝人看报》,载《京话报》第5回,1901年11月。
    ⑦《山西抚台札饬阅报》,载《杭州白话报》第19期,1901年12月15日。
    ⑧《优伶买报》,载《启蒙画报》第4册附张。
    ⑨《蒙报大兴》,载《杭州白话报》第7期,1901年8月18日。
    ①《风气渐开》,载《杭州白话报》第21期,1902年1月4日。
    ②《蒙学大兴》,载《杭州白话报》第2期,1901年6月30日。
    ③《四川风气大开》,载《杭州白话报》第24期,1902年2月4日。
    ④突飞子《论中国人对付外国人有四种情形》,载《杭州白话报》第7期,1901年8月18日。
    ⑤《游学生有出身》,载《杭州白话报》第13期,1901年10月16日。
    ⑥《洋文京话报》,载《京话报》第4回,1901年11月。
    ⑦《学生爱国》,载《启蒙画报》第4册上。
    ⑧《来稿诸君鉴》,载《京话日报》第229号。
    ①彭翼仲《投函本馆的请原谅》,载《京话日报》第194号。
    ②黄遵宪:《致汪康年书·二十七》,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上册,中华书局,2005年,第396页。
    ③参见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5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95页。
    ④《记本报改定送彩章程》,载《觉民报》第26册,1900年4月2日。
    ①京兆太郎《敬告小学校诸位学生兄弟》,载《扬子江白话报》第5期。
    ②《八股文永远废了》,载《京话报》第1回,1901年9月。
    ③《改试策论》,载《杭州白话报》第9期,1901年9月7日。
    ④《书院改设学堂》,载《杭州白话报》第13期,1901年10月16日。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②《再记杭州演说堂》,载《杭州白话报》第24期,1902年2月4日。
    ③謞者《劝人识字说》,载《杭州白话报》第2期,1901年6月30日。
    ①宣樊子《菲律宾民党起义记》,载《杭州白话报》第15期,1901年11月5日。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68-169页。
    ⑨竹实饲凤生《觉民曲》,载《杭州白话报》第4期,1901年7月20日。
    ④彭翼仲《投函本馆的请原谅》,载《京话日报》第194号。
    ⑤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①医俗道人《<俗语指谬>序》,载《杭州白话报》第12期,1901年10月7日。
    ②《杭州白话报》于1902年7月至10月在刊物第2年的第1-12期上,又开设了“俗语存真”栏目,辑录了包括“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内的俗语共11条,对这些俗语中所包含的真知灼见进行了阐释和评述。
    ③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第170页。
    ①《本馆告白》,载《杭州白话报》第4期,1901年7月20日。
    ②《本馆广告》,载《杭州白话报》第10期,1901年9月17日。
    ⑧丁国珍《替各家白话报请命》,原载《正宗爱国报》第515期,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④《论创办这京话报的缘故》,载《京话报》第1回,1901年9月。
    ⑤《记本报改定送彩章程》,载《觉民报》第26册,1900年4月2日。
    ⑥《本报忽逢知己》,载《京话日报》第73号。
    ①《本报忽逢知己》,续昨稿,载《京话日报》第75号。
    ②蔡乐苏《清末民初的一百七十余种白话报刊》,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五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1页。
    ①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
    ②杜士珍《论德育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载《新世界学报》第14号,1903年4月12日。
    ⑨《南洋公学学生王君怀沂启》,原载于《苏报》,转引自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5年,第84页。
    ④自1900年起,沙俄打着“保护铁路”的旗号在我国东北地区派驻军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政府在1903年初同其签署了“撤兵协议”,规定俄军必须在规定期限内撤出东 北地区。
    ①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67页。
    ②《苏报案始末》,载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书店,1992年,第76页。
    ⑨严昌洪、许小青<癸卯年万岁——-1903年的革命思潮与革命运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7页。
    ① 桑兵《20世纪国内新知识界社团》,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05页。
    ②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之后,士人地位的边缘化趋势更加明显。
    ③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16页。
    ④ 阿英《辛亥革命文谈(三)》,载《人民日报》1961年10月16日。
    ⑤ 蔡乐苏《中国白话报》。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43页。
    ①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第196-197页。
    ② 《文明绍介》,载《中国白话报》第7期,1904年3月17日。
    ③ 参见王植伦《林白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11-156页。
    ④ 参见林慰君《我的父亲林白水》,时事出版社,1989年,第21-24页。
    ① 方光华《刘师培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②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时局变得更为复杂,《俄事警闻》遂更名为《警钟日报》。
    ③ 王学庄《俄事警闻》,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60页,第162页。
    ④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18-119页。
    ① 《中国白话报》即从《俄事警闻》中选录了多篇文章,如第2期《告诉大众》。第6期《六女喻》,第11期《中国的俱乐部》。
    ① 宣樊子《论看报的好处》,载《杭州白话报》第1期,1901年6月20日。
    ② 白话道人《中国白话报发刊词》,载《中国白话报》第1期,1903年12月19日。
    ③ 白话道人《读书问答》,载《中国白话报》第21-24期合刊,1904年10月8日。
    ④ 白话道人《中国白话报发刊词》,载《中国白话报》第1期,1903年12月19日。
    ⑤ 白话道人《国民意见书》,载《中国白话报》第5期,1904年2月16日。
    ① 参见《简明章程》,载《中国白话报》第1期,1903年12月19日。
    ② 参见《中国白话报》第21=24期合刊卷末广告,1904年10月8日。
    ③ 白话道人《国民意见书:序论》,载《中国白话报》第5期,1904年2月16日。
    ④ 《时事问答》,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① 《时事问答》,载《中国白话报》第1期,1903年12月19日。
    ② 梅岩《美哉中国歌》,载《中国白话报》第11期,1904年5月15日。
    ③ 汉剑《捧满歌》,载《中国白话报》第19期,1904年8月20日。
    ④ 白话道人《论做百姓的责任(其二)》,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⑤ 白话道人《做百姓的事业》,载《中国白话报》第3期,1904年1月17日。
    ⑥ 白话道人《做百姓的思想及精神》,载《中国白话报》第4期,1904年1月31日。
    ⑦ 《国民意见书》共包括17篇文章,自1904年2月16日第5期起直至1904年10月8日第21-24期合刊出版之后停刊,历时半年多方才连载结束。
    ⑧ 白话道人《国民意见书·甲辰年国民的意见》,载《中国白话报》第5期,1904年2月16日。
    ⑨ 白话道人《论合群》,载《中国白话报》第16期,1904年7月22日。
    ① 白话道人《论穷的好处》,载《中国白话报》第20期,1904年8月30日。
    ② 光汉《中国理学大家颜习斋先生的学说》,载《中国白话报》第5期,1904年2月16日。
    ③ 白话道人《儿童教育谈》,载《中国白话报》第7期,1904年3月17日。
    ④ 壮游《国民新灵魂》,载张楞、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问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第573-575页。
    ⑤ 瘉野室主人《万国通俗史序》,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⑥ 《万国通俗史序》,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① 《中国地理问答序》,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① 白话道人《答常州恨无实学者来函》,载《中国白话报》第11期,1904年5月15日。
    ② 《本报第十三期大改良》,载《中国白话报》第13期,1904年6月23日。
    ③ 《军事》,载《中国白话报》第18期,1904年8月10日。
    ④ 白话道人《答常州恨无实学者来函》,载《中国白话报》第11期,1904年5月15日。
    ⑤ 激烈派第一人《论激烈的好处》,载《中国白话报》第6期,1904年3月1日。
    ⑥ 白话道人《论刺客的教育》,载《中国白话报》第17期,1904年8月1日。
    ⑦ 自然生(张继)《读“严拿留学生密谕”有愤》,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第685页。
    ①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第453页。
    ② 《敬告阅报诸君》,载《中国白话报》第8期,1904年3月31日。
    ③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三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194页。
    ④ 保华《论日俄开战后之中国》,载《中国白话报》第8期,1904年3月31日。
    ⑤ 保华《告幼年兄弟》,载《中国白话报》第10期,1904年4月30日。
    ⑥ 白话道人《来稿·附记》,载《中国白话报》第8期,1904年3月31日。
    ①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5页。
    ② 白话道人《物质(就是东西的本质)》,载《中国白话报》第2期,1904年1月2日。
    ① 《机器传力的麻绳》,载《中国白话报》第21-24期合刊,1904年10月8日。
    ② 《太阳热可以泡开水》,载《中国白话报》第15期,1904年7月12日。
    ③ 《做百姓的事业》,载《中国白话报》第3期,1904年1月17日。
    ④ 《高丽人和中国人谈天》,载《杭州白话报》第8期,1901年8月28日。
    ⑤ 《论办交涉的法子》,载《京话报》第5回,1901年11月。
    ⑥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0页。
    ① 如徐光启和传教士利玛窦合译的《几何原本》中,就出现了“点”、“线”、“面”、“直角”、“钝角”等数学术语。
    ②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第296页。
    ③ 《论文学与科学不可偏废》,载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第414页。
    ④ 当日本在幕末、明治时期大规模地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时,也面临着词汇缺乏的问题,在日语的既有词汇体系中往往无法找到与相关术语、概念相对应的单词,于是就通过引申旧词、造新语等方式创造出了一批“新名词”。
    ⑤ 高名凯、刘正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第80页。
    ⑥ 参见周定一《“音译词”和“意译词”的消长》,载《中国语文》1962年第10期。
    ① 周光庆、刘玮《汉语与中国新文化启蒙》,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101页。
    ②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载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386-387页。
    ③ 罗志田曾对这场论争的缘起及其间的种种观点、思路进行过深入的阐述。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之第四章《种界与学理:抵制东瀛文体与万国新语之争》,三联书店,2003年,第143-217页。
    ④ 新旧不学人《忠告报界》,原载《白话北京日报》第51号,1908年10月20日。见《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2期。
    ① 高旭《愿无尽斋诗话》引录,《南社》丛刻1集,约1910年。转引自夏晓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形成》,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3期。
    ② 刘师培《论文杂记》,载洪治纲主编《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8页。
    ③ 刘师培《中国文字流弊论》,载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4页。
    ④ 刘师培《论近世文学之变迁》,载洪治纲主编《刘师培经典文存》,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①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第76页。
    ② 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① 窦秀艳《中国雅学史》,齐鲁书社,2004年,第340页。
    ② 陈介《汉译法律经济词典序》,见(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第299页。
    ① 汪荣宝、叶澜《新尔雅》(影印本),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第20页。
    ① 《清帝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载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63页。
    ②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93页。
    ① 沈寂《陈独秀和<安徽俗话报>》,载《历史论丛》第1辑,齐鲁书社,1980年,第362页。
    ② 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9年,第133页。
    ③ 三爱《恶俗篇》,载《安徽俗话报》第3期,1904年5月15日。
    ① 三爱《论戏曲》,载《安徽俗话报》第11期,1904年9月10日。
    ②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第207页。
    ③ 《美国留学生周君给日本留学生的书信》,载《安徽俗话报》第3期,1904年5月15日。
    ① 《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载《安徽俗话报》第1期,1904年3月31日。
    ② 中国人《奉劝大家要晓得国民的权利和义务》,载‘安徽俗话报》第21、22期合刊,1905年9月13日。
    ③ 沈寂《安徽俗话报》,载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二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64页。
    ④ 《本社广告》,载《安徽俗话报》第12期,1904年9月24日。
    ① 三爱《瓜分中国》,载《安徽俗话报》第1期,1904年3月31日。
    ② 三爱《说国家》,载《安徽俗话报》第5期,1904年6月18日。
    ③ 张宝明《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载《郑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④ 舒衡哲《五四两代知识分子》,载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45页。
    ①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6页,第23页。
    ② 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载《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8页,第114页。
    ③ 三爱《说国家》,载《安徽俗话报》第5期,1904年6月18日。
    ④ 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载《新青年》第2卷第2号,1916年10月1日。
    ①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载《新青年》第1卷第6号,1916年2月15日。
    ② 陈独秀《一九一六年》,载《新青年》第1卷第5号,1916年1月15日。
    ③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4年,第1220页。
    ①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载《新青年》第2卷第3号,1916年11月1日。
    ② 据胡适回忆,他是在1916年10月间写信给陈独秀提出了八个“文学革命”的条件,不到一个月又写就《文学改良刍议》投给了《新青年》。参见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13页。参照《宪法与孔教》等文的发表时间,可以断定陈独秀在此时正当思考孔教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③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④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年2月1日。
    ① 铁秋《更生辞》,载《竞业旬报》第11期,1908年4月11日。
    ② 《竞业学会章程》,载《竞业旬报》第2期,1906年11月7日。
    ③ 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① (英)堪白尔《军人梦》,铁儿译,载《竞业旬报》第31期,1908年10月25日。
    ② (英)堪白尔《惊涛篇》,铁儿译,载《竞业旬报》第33期,1908年11月14日。
    ③ (俄)物都酉石夫《罪诗八章》,斧译,载《竞业旬报》第32期,1908年11月4日。
    ④ (美)马威克《金玉之言》,铁儿译,载《竞业旬报》第34-38期,1908年11月24日至1909年1月2日。
    ⑤ 公无《汉警逐摊之感言》,载《竞业旬报》第18期,1908年6月19日。
    ⑥ 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9-60页。
    ⑦ 适广《上海的中国人》,载《竞业旬报》第24期,1908年8月17日。
    ① 铁儿《婚姻篇》,载《竞业旬报》第24、25期,1908年8月17日,1908年8月27日。
    ② 适广《中国的政府》,载《竞业旬报》第28期,1908年9月25日。
    ③ 铁儿:中国人之大耻》,载《竞业旬报》第36期,1908年12月14日。
    ④ 在《安徽白话报》发表时,这篇文章的标题为《论承继之非理》,署名“适之”。参见《安徽白话报》第1期,1908年10月5日。
    ⑤ 铁儿《白话(一)爱国》,载《竞业旬报》第34期,1908年11月24日。
    ① 铁儿《顾咸卿》,载《竞业旬报》第24期,1908年8月17日。
    ② 大武《论学官话的好处》,载《竞业旬报》第1期,1906年10月28日。
    ③ 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①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载《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43-144页。
    ② 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9页,第93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载《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1月1日。
    ② 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载《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年5月1日。
    ③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④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载《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①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页。
    ②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中华书局,2006年,第109页。
    ③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9-144页。
    ④ 陈独秀断然否认自己曾主办《安徽俗话报》的经历,竟表示“于各种官话书报,素少探讨。”参见《记者答沈慎乃》,载《新青年》第2卷第1号,1916年9月1日。
    ⑤ 何斡之《近代中国启蒙史》,上海生活书店,1938年,第153页。
    ① 钱玄同《尝试集序》,载《新青年》第4卷第2号,1918年2月15日。
    ②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商务印书馆,1924年,第11页。
    ① 吴宓《论新文化运动》,载《学衡》第4期,1922年4月。
    ② 史铁儿(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载《文学》第1卷第1期,1932年4月25日。
    ① 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6页。
    《中国官音白话报》(《无锡白话报》),1898年5月在无锡创刊。
    《觉民报》,1899年11月在上海创刊。
    《杭州白话报》,1901年6月在杭州创刊。
    《京话报》,1901年9月在北京创刊。
    《启蒙画报》,1902年6月在北京创刊。
    《宁波白话报》,1903年11月在上海创刊。
    《中国白话报》,1903年12月在上海创刊。
    《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在芜湖创刊。
    《京话日报》,1904年8月在北京创刊。
    《扬子江白话报》,1904年12月在镇江创刊。
    《竞业旬报》,1906年10月在上海创刊。
    《安徽白话报》,1908年10月在上海创刊。
    《浙江白话新报》,1910年2月在杭州创刊。
    《教育今语杂志》,1910年3月在日本东京创刊。
    《白话捷报》,1913年8月在北京创刊。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
    《通俗周报》,1917年3月在北京创刊。
    阿英《晚清文艺报刊述略》,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王东亮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
    [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昌切《清末民初的思想主脉》,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陈独秀《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青今《日本文字改革史料选辑》,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主编《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平原、王德威、商伟编《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程光炜主编《大众媒介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文超《1903:前夜的涌动》,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英]彼得·狄肯斯《社会达尔文主义——将进化思想和社会理论联系起来》,涂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全5集,人民出版社1982-1987年版。
    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冯宪光《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当代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高名凯、刘正琰《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
    高瑞泉、山口久和主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郭延礼《中国前现代文学的转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海然热《语言人》,张祖建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论集》,姚小平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国语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胡适《四十自述》,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黄振萍《晚清白话文兴起研究》,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8年。
    [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巴蜀书社2005年版。
    姜纬堂、彭望宁、彭望克‘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俄]B.B.科列索夫《语言与心智》,杨明天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李继凯、刘瑞春选编《解析吴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李妙根编选《国粹与西化:刘师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怡《阅读现代》,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梁景和《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林少阳《“文”与日本的现代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林慰君《我的父亲林白水》,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
    刘为民《科学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版。
    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三联书店2003年版。
    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中华书局2006年版。
    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阊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马建忠《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钱钟书《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
    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5年版。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申小龙《申小龙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史和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名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三联书店1983年版。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
    舒芜等编《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书店1992年版。
    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唐文权《觉醒与迷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王富仁《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富仁《中国的文艺复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植伦《林白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王枫《新文学的建立与现代书面语的产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汪荣宝、叶澜《新尔雅》(影印本),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版。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汪晖《死火重温》,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下卷第二部《科学话语共同体》,三联书店2004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清末文字改革文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版。
    吴其昌《梁启超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夏晓虹《觉世与传世——梁启超的文学道路》,中华书局2006年版。
    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项楚《柱马屋存稿》,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日]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徐松林《维新派与近代报刊》,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徐载平、徐瑞芳《清末四十年申报资料》,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严昌洪、许小青《癸卯年万岁——1903年的革命思潮与革命运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杨国荣《科学的形上之维——中国近代科学主义的形成与衍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袁国兴《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张静庐辑注《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二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
    张楞、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版。
    张世禄《张世禄语言学论文集》,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张中行《文言和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章炳麟《章太炎的白话文》,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中国近代报刊史参考资料》,内部发行,1980年5月。
    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郑师渠《晚清国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岳麓书社1999年版。
    周光庆《汉语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潮》,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周光庆、刘玮《汉语与中国新文化启蒙》,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周有光《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日]子安宣邦《东亚论一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John De Francis, Nationalism and Language Reform in China.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0.
    Edward Gunn, Rewriting Chines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