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从方言这一语言学视角来切入中国现代新诗,可概述为对方言入诗的诗学考察,重点在于论述方言与现代新诗的复杂关系。方言入诗作为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诗学现象,它一直在一个不断出场与入场、提倡与质疑、诱惑与困惑相互纠缠的语境下艰难浮现。论文主要内容是从一直被遮蔽的方言角度,来重审现代白话诗的发生、转轨乃至演化的全过程;考察方言在这一过程中演变的线索、扮演的角色与担当的历史使命;同时分析它因自身优劣所导致不断论争的各种现象及其内在原因。这一切,实际上已成为这个具有挑战性重要课题的不同侧面。
     在注重对原始、零碎材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现有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方言与白话新诗这两端之间搭建较为开阔的学术研究空间。对这方面的思考主要牵涉到许多重要的问题,如文言与白话作为工具相比,在诗性负载层面有何异同;书面语与口语之间的张力如何产生,其缝隙又怎样弥补。换一个角度,与白话、口语密切相关的、流动不居的方言土话,它如何去冲涮、更新日益老化、僵化的旧诗语言系统,如何替白话为文学惟一工具论张目。这样,站在整体意义上的白话基点上,本文通过重审方言与新诗之勾连,既力求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划出一道界线,又通过方言来返观新诗语言的现代性历程。
     具体的阐述辨析与全文的结构设计相互依托。全文可分为以下二个较为独立的部分,因二部分本身内容的差异与讨论角度的不同,因此也相应纳入上下两编。具体结构安排如下:上篇按历时性这一时间性质的角度,把本课题本身所涉及的历史时段范围内的方言入诗现象,截分为三个小的时间段落来论述,并分别归入第一章至第三章这一整体之中。在具体论述展开过程中,一般的处理模式是先总后分,在总述部分以新诗语言为纲,以新诗流派、诗潮为骨架,清理新诗发展的脉络,突出方言在内的语言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特色、作用、意义,以及方言进入新诗的途径、效果等相关内容。在分述部分则是以个案为主。考虑到原始资料的残缺,在分述部分标举有代表性的诗集或诗人,与习见的论述因角度材料的迥异而有所区别,主要企图以新鲜独特的个案见长。下编的基础是上编,讨论的重点相应挪移到了对本论文各论题所牵涉到的系列问题的解决上,体现了某种宏观性、结构性上的综合思考,这样使上下两篇相互辉映、互为阐述而又融会贯通为一体。下编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有方言入诗的社会文化背景与文学语言背景,方言入诗的审美效果与社会效果,方言入诗与新诗去方言化之间张力形成及其实质渊源等相关论域。具体论题细节如文体优劣比较,歌谣语言影响分析,方言音韵意义与价值评估,方言化与去方言化之消长以及文化认同焦虑与否,等等,这些都将在一个整体性框架中一一展开。
     上下两篇均可纳入正文范围,在正文前后则分别有导言与余论,为具体详实起见,现把各章各节的内容逐一简述:
     导言部分主要概述本论题产生的缘起及其原因分析,清理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现状,并试图作出合乎实际的评估;同时在反思研究条件与背景的基础上,补充提出在本论文研究对象的预设、方法论的选取与结构安排上所作的综合性思考。论文涉及的若干关键词、本人的代表性观点,在导言中均已贯注其中。
     第一章从语言学角度梳理由旧体诗到白话新诗的转型过程,以及整个过程中方言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同时把胡适与郭沫若的白话诗创作,作为重点予以阐述。阐述的内容因不能面面俱到而有所偏重,主要集中于他们的代表性诗集,即胡适的《尝试集》与郭沫若的《女神》。两者都是新诗史上影响显著、与新诗语言变革关系紧密的作品集,同时两者也因生成面貌、风格迥异而影响了以后新诗的不同发展。
     第二章集中论述新诗语言取向上白话与土白重新刷新、对峙的过程。从白话入诗到土白入诗,又一轮搏弈之路已非对称性地展开。其中内容包括群体流派如新月诗派对土白入诗的集体尝试,也包括不同个体如刘半农、卞之琳对方言话语资源的汲取、调用。在这一章中,除了对个案的选取有代表性外,还首次提出“化土”这一术语,便于在新诗语言的“化古”与“化欧”之间,形成一种新的视野。
     第三章则强调战争语境对新诗的深刻影响。因开启民智及宣传教育等缘故,新诗语言发展过程中开始出现知识分子口语化与群众口语化这两种倾向。诗歌的大众化、诗的民族形式因素,使得新诗语言再一次大面积地散文化与口语化;夹杂各地民众方言在内的日常口语,成为战争语境下新诗语言的常态。就当时创作的具体情形而论,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上海方言为基础的马凡陀山歌,以陕北方言为载体的《王贵与李香香》,以及沙鸥以四川方言为语言资源创作的绝大部分方言新诗。
     以上三章统辖在上篇之中,以下数章则为下篇内容。第四章集中探讨方言入诗潮流中,新诗与歌谣、方言文学的关系。通过方言入诗的文学背景与艺术借鉴等因素的考察,进一步识辩方言入诗的缘由,以及新诗吞纳方言的文体特质。另外,在作为现代白话新诗研究关键词之一的“口语”概念中,方言入诗本身的口语化与它也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第五章集中将方言入诗放在声音的诗学这一宏大的视野下加以重审,主要目的是从声音的角度探讨方言韵律、音节在新诗中的意义与价值;同时通过具体分析读诗会与诗朗诵及其运动的整个演变过程、意义与得失,来反思它们从语词到声音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对习见的观念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第六章具体论述方言入诗与去方言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两者互动、转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既关系到方言因素在新诗中的去与留,也牵涉到新诗语言风格取向上的雅与俗;另一方面,这一过程既是其合法性论争的主要导火线,还是新诗何去何从的重要环节。新诗的方言化与去方言化,无形中构成一个钟摆现象。围绕这一现象的各种论争此起彼伏,呈现出极为复杂的胶着状态。
     余论部分以困惑与诱惑相互纠缠这一形象性归纳来收束全文。方言入诗的困惑与诱惑,构成现代白话新诗带有张力的两端,具体偏向依赖于特定历史时期差异性因素的角逐。其中论者对方言入诗积极意义的肯定也蕴含其中。
     总之,不论是纵的承继与流变,还是横向维度上方言入诗内部的细节展开,现代白话新诗都展示了因语言整体结构上的白话化、口语化倾向而与原生态方言所保持的密切关系。方言入诗,作为一种不可重复的语言与精神资源,它伴随着新诗发生、发展、演变的整个过程,至今仍在为新诗的生成以及诗史的延伸继续作出独特而重要的贡献。
To take dialects as a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s,this thesis can be summarized to put dialect into poetry and its point display the kernel point lies in the histo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poetry and dialects.Dialect in poetry,as an important poetic phenomen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poetry in China,always has been in complex historical context which are struggling against each other to enter or exit,to promote or query,to confuse or tempt all of these.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to observe the occurring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poetry through dialect.Meanwhile,through it we also investigate the evolu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ransition.The role it plays and its historical mission,complex phenomenon and its underlying causes due to it own merits.
     Based on the collection work of original,fragmental material and the exist achieve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up a more openly academic research space between dialects and free verse in Chinese vernacular.To consider this area,a number of important issues would be involved.For example,when to compare classical language and vernacular language,what a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poetry,how to give rise to tension between the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and how to make up for its slot.From another viewpoint,[0]as a changeable living language sharing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vernacular and spoken language.it is crucial to investigate that how does dialect effect,refresh the old poetic language and make it the only tool for literary language.Thus.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dialect and modern poetry,we not only draw a line between modern poetry and classical poetry,but also consider the modernity course of modern poetic language by dialect backwar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description and design of structure,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wo parts,and it can put into two series,the first half and latter half,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ontent and perspectives.Considering the linear perspective of time,the upper paper involved the scope of history,in the first series dialect in poetry has been divided into three small periods,each of which is one chapters.The general model is to discuss outline first and then the others separately .Taking the language of poetry as an outline and poetry schools and poetry tide as the frame,this thesis stressed the characteristics,role,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factor.including dialects in different period. [0]And it also gives prominence to the way,effects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 of dialect in poetry.In detail,considering that the original data is incomplete,it centers on cases and highlights some of the breadth of the collection or representative poet,and differs from the popular argument because the materials and perspectives are difference.Thus the paper is known primarily to attempt to highlight fresh unique case.Because the latter series of paper is based on the upper one.the discussions focus on how to sum up the theory and solve problems which topics are relevant to.and to give prominence to macro or general structural considerations.Two parts thus accord with and explain each other.It mainly involves literary language background an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of dialects in poetry,the aesthetic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s that dialect in poetry has brought,the tension between dialect in poetry and de-dialect in poetry and the related area such as some real causes.There are lots of specific details such as comparison of advantage or disadvantage of the style affect from the Ballads languages,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syllable in rhyming of dialects,the growth and decline between the dialects and de-dialects of poetry.as well as anxiety with cultural identity or not.These details will be launched i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The two parts are the main body of the text,before which there is an introduction,and after which there is a conclusion.Considering that the specific informative purposes,it has a brief intruduction to the contents of each section.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outlines the original reasons of this paper and the analysis of causes,and checks up the academic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n tries to make a realistic assessment.Based on reflection of conditions and background for research,the paper adds that this thesis is involved in the research target,the selection of methodology and consideration of the stracture.A number of keywords of this paper and the author's representative views would be displayed in introduction.
     Chapter 1 reorganizes these phenomena of transitional process from the classical poetry to the vernacular poetry for the linguistic perspective,and the historic role that Dialect has played during whole process.Meanwhile, it takes the vernacular poetry of Hu Shi and Guo Moruo's works as a key creative element.Because the content can't collect all the early peoms,chapter 1 mainly centralizes their collection like Trying written by Hu Shi and the Goddess by Guo Moruo, both of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poetry,also it has significant affect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At the same time,because of the widely different styles and content,it really shifts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oems.
     Chapter 2 focuses on changing and close-position of vernacular and dialect in poetry language.From the vernacular in poetry to dialect in poetry,some movements are distinctively asymmetric,including somewhat attempt to put dialect in poetry by the collective schools like The Crescent;draw resources from the dialect words by the different individuals.such as Liu Bannong,[0]Bian Zhilin.Chapter 2 selected lots of representative cases,and theory of dissolving dialect are created to form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etweem terms of dissolve ancient language and foreign language.
     Chapter 3 emphasizes the profound impact on poetics language in background of war that has played a role.For enlighten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public,the vernacular comes up two trends i.e. intellectuals and masses spoken language.The popular poems and national style of poerty have changed poetry language,thus the daily spoken dialects by local people from all parts of our country,has come poetry language enormously.and become the normal style in the modern poetry language under the war background.On the particular circumstances involved,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ollection of poems is Ma Fantuo' folk so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Shanghai dialect by Ma Fantuo,and Wang gui and Li Xiangxiang based on the Northern Shanxi dialect by Li Ji,as well as the most creative dialect poetry in Sichuan dialect by Sha Ou.
     The following contents belong to the latter part.
     Chapter 4 focuses on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modern poetry and folk songs,dialect literature under the tendency of dialect into poetry.It further to identify the reasons of dialect in poetry and literary style through probing into the literary background of dialect in poetry and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artistic form.Moreover,in the concept of spoken language,as one of the Keywords of modern vernacular poetry.there is an internal profoun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poken language and colloquial of dialect in poetry.
     Chapter 5,we will inspect these connection when putting the dialect into poetry below the voice of Poetry.According to the above,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meaning and value which synchronized and syllable of dialects in modern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oice.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will specially analyze evolu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oetry recitation and the whole campaign to recite towards the masses.Thus new problems have emerged to reflect a series of changes which were brought from words to voice.According to these discussion,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viewpoints.
     In Chapter 6,the author specifically addre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lect in poetry and de-dialect in poetry.On the one hand,it relates the dialect factor either disappeared or left in modern poetry,and also elegance or vulgar language of the values in poetry;on the other hand,this process not only is the main fuse of legitimacy argument,but important part that where and how poetry will go in future.It is like a pendulum phenomenon,about the dialects and de-dialect of the modern poetry,there are various debates up and down,which shows a very complex situation.
     The conclusion discusses this problem that mutual struggle with the puzzled and temptation of Dialect in poetry.It makes up two sides of the modern vernacular poetry with tension.The swing of the two sides relies on specific differences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and the separated factor of strength.In the end,the paper supposes that there is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dialect in poems certainly.
     In short,neither inheriting in the past and modifying in the future vertically or spreading out internal details of the dialect in poetry horizontally,the free verse in Chinese vernacular display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to original dialects for the tendency of vernacular and spoken language in the overall structure.As an unrepeated language and spiritual resource,Dialect in poetry has been following with the occuring.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ern poetry,and it will still continue to make a unique contribution.
引文
① 伯韩:《方言的使用和研究》,《文化杂志》2卷3号,1942年4月。
    ② 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③ 茅盾:《再谈“方言文学”》,《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1948年3月。
    ① 参见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李怡:《新时期十五年中围现代新诗研究之断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1期。
    ① 黄遵宪的诗《杂感》其二,见《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① 参见本人整理、设计的《附录:方言语境下的现代诗人地域分布概况》(见全文结尾处),据表中所录,来自整个北方方言区的现代诗人为:华北东北方言区47人、西北方言区10人、西南方言区46人、江淮方言区26人,共129人;吴方言区61人:粤方言区14人:客家方言区11人;闽方言区17人;湘方言区8人;赣方言区8人。一共收录诗人248人,全国性意义上的代表诗人基本囊括其中。
    ② “方言入诗”作为一个诗学上的词条性术语,最早可见[宋]费衮撰的《梁谿漫志》之中,在《方言入诗》一标题下有以下内容:“方言可以入诗。吴中以八月露下而雨,谓之淋露,九月霜降而云,谓之护霜。竹坡周少隐有句云;‘雨细方淋露,云疏欲护霜。’方言又有‘勃姑、鸦舅’,‘槐花黄,举子忙.促织鸣,懒妇惊’之类,诗人皆用之。大抵多吴语也.”见[宋]费衮:《梁谿漫志·卷七》,钦定四库全书子部第86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第741页。
    ① 饶孟侃:《新诗话·土白入诗》,《晨报副刊·诗镌》(第八号)1926年5月20日。
    ② 如叶逸民:《方言诗的创作问题》,《新华日报》1946年8月15日第4版;邵子南:《沙鸥的诗》,《新华日报》,1946年8月19日,第四版;沙鸥:《关于方言诗》,《新诗歌》第2号,1947年3月15日;罗泅: 《关于方言诗》,《艺风》月刊创刊号,1946年,《再谈方言诗——论方言诗的命题、方言、形式》,《时事新报·青光》,1946年7月4日、6日第四版;雪蕾:《谈谈方言诗歌》,《时事新报·青光》,1946年6月29日、7月2日第四版。
    ① 因顾及到整个方言文学的历史讨论,这里也列举笔者所见到且较为重要的若干代表性文献:(1)伯韩:《方言的使用和研究》,《文化杂志》2卷3号,1942年4月;(2)黄楚青:《论文学上的语言运用》,《文化杂志》3卷2号,1942年12月;(3)茅盾:《杂谈“方言文学”》,《群众》周刊2卷3期,1948年1月;(4)王了一:《漫谈方言文学》,《观察》5卷11期,1948年11月;(5)田仲济:《关于方言文学》,《新中华》12卷15期,1949年;(6)华嘉:《论方言文艺》,人间书屋,1949年版;(7)黄绳:《方言文艺运动几个论点的回顾》,载《方言文学》第一辑,香港新民主出版社,1949年版;(8)静闻(钟敬文):《方言文学运动的新阶段》,出处同(7)。
    ① “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在语音、词汇、语法上各有其特点,是语言分化的结果。如汉语的北方话、吴语、粤语、闽南话等.方言在部落语和部族语里不断产生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在民族语言里,方言的作用逐渐缩小,随着共同语影响的扩大而趋向消失。”见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3534页。
    ① 譬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的方言调查会对“方言”的界定为“方言,是一国内各地方不同的语言,它的声音可以用音标表现出来,它的意义,一部分可以借汉字表现出来。”此外,当方言调查会开成立会时,对于会的命名,原拟“方音”“方言”并列,后经审议删掉“方音”,但仍有不少学者提议把“方言”改为“方音”,以为“方音”可以支配方言。因方音不同,足以使一个地方的语音避难就易而制成特别的方言。均见董作宾:《为方言进一解》,《歌谣》周刊49号,1924年4月6日。
    ② 参见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绪论”部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③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页。
    ①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前言》,见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 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页。
    ① 典型的如龚喜平:《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论中国新诗的发生》,《西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88年3期;郭延礼:《“诗界革命”的起点、发展及其评价》,《文史哲》2000年2期。注明:凡本论文中引用高校学报上的文献,均指人文社科版或哲社版,不再加注。
    ② 参见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③ F·W·贝特森:《英诗和英语》,这里引自[美]雷·韦勒克 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页。
    ① 鲁迅:《341220致杨霁云》,《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② 人类学家雷德斐(Robert Redfield)的观点,本文引自余英时:《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92-193页。
    ① 郭沫若:《新诗的语言问题》,王锦厚编:《郭沫若佚文集》(上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05页。
    ①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闻一多全集》(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57页。
    ②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③ 参见李怡:《日本生存实感与中国诗歌的近代变革》,《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1期。
    ④ 黄遵宪于1897年在《酬曾重伯编修》其二中提出,系对自己创作的称谓,见《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762页。
    ⑤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新1版,第395页。
    ① 梁启超:《夏威夷游记》,《梁启超全集》(第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9页。
    ② 黄遵宪:《致梁启超函》,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32页。
    ① 钱玄同:《致胡适》,钱玄同著,沈永宝编:《钱玄同五四时期言论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55页。
    ② 在五四新文学发难时,先驱者并未全盘否定古典,并未斩断与既往文学历史的联系,他们所要决绝地斩断的是与今日文坛的联系。参见刘纳:《嬗变——幸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一书,北京:中田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又如黄遵宪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决绝姿态也主要是反感当时“俗儒好尊古”的倾向。
    ③ 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郑振铎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80、81页。
    ④ 林琴南:《附林琴南原书·致蔡鹤卿书》,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73页。
    ⑤ 胡先囊:《中国文学改良论(上)》,郑振铎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04页。
    ⑥ 参见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6期。
    ① 林琴南:《附林琴南原书·致蔡鹤卿书》,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72页。
    ② 林纾:《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郑振铎选编:《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81页。
    ③ 据海上漱石生(孙玉声)《退醒庐笔记》,这里引自韩邦庆著、典耀整理《海上花列传》中《<海上花列 传>作者作品资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14页。此外韩邦庆在例言中说:“苏州土白,弹词中所载多系俗字,便通行已久,人所共知,故仍用之,盖演义小说不必沾沾于考据也。”见《海上花列传·例言》,同上书,第1页。
    ①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不过这点也引起了后人质疑,认为和“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妻孥怪我在,惊定还试泪”、“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等相比,觉得古典诗在凝练、强度和层次复杂方面绝对不下于最好的白话诗。见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①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郑振铎选编:《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97页。
    ② 如朱湘在《<尝试集>》中不但认为“了”字与另一字合成的组与另一组协韵时刺耳,而且次数多,可知作者艺术力薄弱。见蒲花塘 晓非编:《朱湘散文》(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又如周策纵《论胡适的诗——论诗小札之一》一文也认为“他最大一个毛病或痼疾,就是用‘了’字结句的停身韵太多了。”见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③ 周作人:《丑的字句》,《晨报副刊》,1922年6月2日。
    ④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第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0页。
    ① 龚喜平:《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论中国新诗的发生》,《西北师院学报》1988年3期,第49页。
    ② 如姜涛以早期的“新诗集”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见《“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作为一种诗歌形态的命名,有学者曾论证过以“现代汉诗”来替换“新诗”,但仍未普遍挤掉“新诗”这一命名。参见王光明:《现代汉诗:“新诗”的再体认》,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编:《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6页。
    ② 另外一种是少数研究者将新月诗派一并纳入“五四时期”,是目前最宽泛的“五四”概念。第三种是将初期定位于“五四”以前,以1916年到1919的创作为主,并强调这第一阶段在建设白话上的意义。参见李怡:《初期白话诗研究综述》,《阅读现代》,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249页。
    ① 新诗史著作的起始,也大致划到1916、1917、1918、1919年这几年,因特别普遍,恕不详举。
    ② 斯诺整理,安危译:《鲁迅同斯诺谈话整理稿》,《新文学史料》1987年3期。
    ① 胡适:《谈新诗》,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94-295页。
    ② 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③ 《一九一九年诗坛略记》,《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亚东图书馆,1922年8月初版。
    ④ 朱自清:《新诗》,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页。
    ① 闻一多:1926年4月15日《致梁实秋、熊佛西》一信,《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8页。
    ②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食客与凶年》,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① 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① 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3-64页。
    ② 分别见胡适:《四十自述·逼上梁山》,《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6页;《<尝试集>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① 胡适:《答钱玄同》(1917年11月),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页。
    ② 胡适:《尝试集·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页。
    ③ 朱自清:《论白话——读<南北极>与<小彼得>的感想》,《朱自清全集》(第一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272页。
    ④ 朱自清:《诗的形式》,《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5页。
    ⑤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8页。
    ① 胡适:《<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语言文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02-303页。
    ② 胡适:《<吴歌甲集>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97-500页。择其要点而言,有以下数端:一是自己以前在《答觉僧君》所说的“将来国语文学兴起之后,尽可以有‘方言的文学’。方言的文学越多,国语的文学越有取材的资料,越有浓富的内容和活泼的生命。……国语的文学造成之后,有了标准,不但不怕方言的文学与他争长,并且还要倚靠各地方言供给他的新材料,新血脉。”这一番话是当时“不愿惊骇一班提倡国语文学的人,而很小心地加上几句限制的话。到1925年便放开说了。二是老实承认国语不过是最优胜的一种方言,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中生长出来。三是从文学的广义出发,则更加倚靠方言了。
    ③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杨匡汉 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广州:花城 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①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
    ② 梁宗岱:《文坛往那里去——“用什么话”问题》,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③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17页。
    ④ 废名:《<冰心诗集>》,《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⑤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一卷一期,1926年3月。
    ⑥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① 闻一多:《闻一多诗全编》(蓝棣之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
    ② 参见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页。
    ② 任叔永语,见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五》,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页。
    ① 见耿云志、欧阳哲生整理胡适书信部分的整理说明,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②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五》,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10页。
    ③ 胡适:《尝试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5-136页。
    ① 胡适:《留学日记卷六》,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7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73页。
    ② 胡适:《留学日记卷一》,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7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③ 胡适:《澄衷日记》,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7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①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二》,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① 据胡适自称,这首“打油诗”一半是少年朋友的游戏,一半是胡适有意试做白话的韵文的开始。
    ② 1934年作胡适作《逼上梁山》一文自称,见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08页。
    ① 附带一提的是,此诗还非常符合胡适力倡“文学革命”所遵从的“八事入手”之说,即:一、不用典:二、不用陈套语;三、不讲对仗;四、不避俗字俗语;五、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六、不作无病之呻吟;七、不摹仿古人,语语须有个我在;八、须言之有物。
    ② 转引自周晓风:《早期白话诗与“胡适之体”》,《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7年4期。
    ③ 打油诗之说,如给胡近仁的信中说:“适近已不作文言之诗词。偶欲作诗,每以白话为之,但以自娱,不求世人同好之也。”(同信附上《孔丘》、《朋友》二诗,信作于1916年9月),见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页。
    ① 据胡适原注,“榨机”两字系陈衡哲女士初用之,(大概由打油引申而来,胡适所作白话诗特多,朋友们则以“打油诗”统称之,故胡适打油最勤最力,有“榨机”之誉也——笔者)“人人都做打油诗”指朱经农、任叔永、杨杏佛、陈衡哲等人。其中没有梅光迪的名字,由此可见梅氏之迥异.见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五》,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页。
    ② 胡明复1916年10月23日寄打油诗二首,二首皆有吴语方言方音、语汇内容。其中一首是宝塔体,胡适也回复了一首宝塔体,两人原作分别如下: 见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468-469页。
    ① 胡适:《答朱经农来书》,《留学日记卷十四》,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①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四》,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页。
    ②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四》,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35页。
    ① 苏雪林:《胡适之先生给我两项最深的印象》,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页。
    ② 最先持此说法的是陈子展:《略谈“胡适之体”》,《申报·文艺周刊》第6期,1935年12月;此文当时一度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申报·文艺周刊》先后发表子模的《新诗的出路与“胡适之体”》、任钧的《关于新诗的形式问题》、梁实秋的《我也谈谈“胡适之体”的诗》等文,就此展开积极的讨论。胡适后来接过这一话题,在1936年第12期《自由评论》上发表《谈谈“胡适之体”的诗》。
    ①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其中《老树行》见《留学日记卷九》(作于4月26日)全诗12句,每句7字,并有自跋:此诗用三句转韵体,虽非佳构,然末二语决非今日诗人所敢道也。(末二句即“既鸟语所不能媚,亦不为风易高致。”(同书,第111页)。
    ① 胡适:《谈谈“胡适之体”的诗》,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66页。
    ② 周策纵:《论胡适的诗——论诗小札之一》,见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9页。
    ① 德里达,解构主义创始人,在著作中提出踪迹(trace)和心灵书写(psychic writing)为语言的发源。这里转引自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② 郭沫若:《鬼进文艺的新潮》,《文哨》1卷2期,1945年7月5日。
    ① 郭沫若:《山中杂记·芭蕉花》,《沫若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0-302页。据郭沫若回忆,当他五六岁时,因母亲发了晕病,他与二哥到供福建人子弟读书的散馆里摘芭蕉花给母亲治病,家人听说是从那散馆中偷偷摘来,非常生气,还拉去跪在大堂上祖宗面前痛打一顿,其中“我”挨掌心是人生第一回。
    ② 郭沫若:《我的童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③ 杨绍林:《郭沫若在家乡——沙湾》,《沙湾文史》第1期。这里转引自李怡:《郭沫若与巴蜀文化》,《阅读现代》,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④ 郭沫若:《我的童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⑤ 康白情系四川安岳人,少郭沫若4岁;郭沫若有二处提到他与此相关的事情:一是见《创造十年》,一次见《我的作诗的经过》,且引后者如下:“我第一次看见的白话诗是康白情的《送许德珩赴欧洲》(题名大意如此),是民八的九月在《时事新报》的《学灯》栏上看见的。那诗真真正正是白话,是分行写出的白话。其中有‘我们喊了出来,我们做得出去’那样的辞句,我看了也委实吃了一惊。那样就是白话诗吗?我的心里怀疑着,但这怀疑却唤起了我的胆量。”——因康白情是四川人,这些带有四川方言的句子,对作者而言也是饶有意味的,为什么不是其余的新诗人而偏偏是康白情呢?(值得说明的是,这里几处有误,一是题目本为《送慕韩往巴黎》,二为所引诗为“我们叫了出来/我们就要做去。”
    ① 郭沫若:《写在<三个叛逆的女性>后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郭沫若专集(1)》,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34页。
    ②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页。
    ③ 徐克文:《也谈<女神>的地方色彩》,乐山师专郭沫若研究室编:《郭沫若研究论丛》第3辑,1990年6月印刷,系内部资料。此外黄泽佩:《<女神>中的乐山方言词语》,《郭沫若学刊》1997年4期,黄文主要参考徐克文的文章,在其基础上有所细化。
    ① 沈从文:《论郭沫若》,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6页。
    ② 朱湘:《郭君沫若的诗》,蒲花塘、晓非编:《朱湘散文》(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91页。
    ③ 穆木天:《郭沫若的诗歌》,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142页。
    ①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第五号,1923年6月10日。
    ① 郭沫若:《创造十年》,《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② 郁达夫:《女神之生日》,《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2日。
    ① 赖先刚:《乐山方言》,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页。
    ① 参见赖先刚:《乐山方言》,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34-141页。
    ②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因论者整体上否定白话诗的发展道路,这样论评也不奇怪。
    ① 伊沙:《抛开历史我不读——郭沫若批判》,伊沙等著:《十诗人批判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 赖先刚:《郭沫若早期诗作“阴气过重”吗?》,《郭沫若学刊》,2002年3期。另外此文对《女神》中的“呀、哟”还有详细的统计:“《女神》中共有诗句1857句:不用‘呀、哟’的1677句,占总诗句的90.31%;用上‘呀、哟’的180句,仅占总诗句的9.69%。《女神》凡57篇中,不用和偶用(指篇中仅偶尔出现1-2个)‘呀’或(和)‘哟’的46篇(其中通篇不用的30篇),共占总篇数的80.7%;少量用‘呀、哟’的5篇,约占总篇数的8.8%;此外,合用‘呀、哟’较多的2篇、连续多用‘哟’的2篇、几乎每句用‘呀’的2篇,共占总篇数的10.5%。”换言之,据此统计可见,《女神》30篇未用“呀、哟”,27篇用了“呀、哟”。
    ① 参见张一舟等著:《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225-226页。
    ② 臧克家:《反抗的、自由的、创造的<女神>》,《文艺报》1953年23号。
    ③ 楼栖:《<女神之再生>鉴赏》,见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页。
    ① 参见张晓东:《<凤凰涅槃>中“一的一切”试解》,《绍兴师专》,1983年2期;吴建波:《泛神论与<女神>中的疑难诗句》,《高师函授学刊》,1995年3期。
    ① 赵景深:《糟糕的天堂与五月》,《一般》(十一月号)三卷三期,1927年11月5日。
    ① 大概自“五四”运动后,白话新诗的高潮便退潮了,白话诗运动整体显得比较沉寂,时间从1921年至 1924年前后不等,具体记载的可参见以下数文:周作人:《新诗》(1921年),见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俞平伯:《诗底新律》(1924年作),《俞平伯全集》(第三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82-584页;朱自清:《新诗》(1927年作),《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219页。
    ① 黄参岛:《<微雨>及其作者》,《美育杂志》第2期,1928年12月。
    ② 朱自清:《中田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③ 卞之琳:《新诗与西方诗》,《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9页。
    ④ 孙席珍语:见卞之琳《新诗与西方诗》一文中,《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0页。
    ①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一卷一期,1926年3月。
    ② 王独清;《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创造月刊》一卷一期,1926年3月。
    ③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页。
    ①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②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③ 周作人:《<扬鞭集>序》,《语丝》第82期,1926年5月。
    ④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创造月刊》一卷一期,1926年3月。
    ⑤ 周作人:《国语文学谈》,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此 外,周作人在此文中对国语文学的认识也很有建设性意义,他认为“一国里当然只应有一种国语,但可以也是应当有两种语体,一是口语,一是文章语,口语是普通说话用的,为一般人民所共喻:文章语是写文章专用的,须得有相当教养的人才能了解,这当然全以口语为基本,……两者的发达是平行并进,文章语虽含有不少的古文或外来语转来的文句,但根本的结构是跟着口语的发展而定,故能长保其生命与活力。”出处同上,第211页。
    ①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6页。
    ②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它》,《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
    ③ 闻一多:1922年9月29日《致梁实秋、吴景超信》,《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64页。
    ①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① 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93页。
    ② 路易士:《三十自述》,《三十前集》诗领土出版社,1945年。
    ③ 据蓝棣之编⒖现代派诗选》一书,除以上提及的外,还有曹葆华、常白、陈江帆、陈时、番草、禾金、侯汝华、李白凤、李健吾、李心若、玲君、刘振典、路易士、吕亮耕、罗莫辰、南星、钱君匋、史卫斯、孙毓棠、吴奔星、辛笛、徐迟、赵萝蕤等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施氏后来总结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不用韵。(2)句子、段落的形式不整齐。(3)混入一些古字或外语。(4)诗意不能一读即了解。这些特征,显然是和当时流行的‘新月派’诗完全相反。”见施蛰存:《<现代>琐忆》,《沙上的脚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5页。
    ② 施蛰存:《又关于本刊中的诗》,《现代》四卷一期,1933年11月。
    ③ 番草(钟鼎文)语,转引自蓝棣之:《现代派诗选·前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④ 杜衡:《望舒草·序》,上海复兴书局,1932年。
    ① 戴望舒:《望舒诗论》,《现代》2卷1期,1932年11月。
    ② 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5-66页。
    ③ 艾青:《望舒的诗》,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62页、264页。
    ① 任钧:《略谈一个诗歌流派——中国诗歌会》,《社会科学》1984年3期。
    ② 穆木天:《<新诗歌>发刊词》,《新诗歌》创刊号,1933年2月11日。
    ③ 鲁迅曾给中国诗歌会当时成员窦隐夫(即杜谈)回复论诗的一封信里(1934年11月1日)指出:“我只有一个私见,以为剧本虽有放在书桌上的和演在舞台上的两种,但究以后一种为好:诗歌虽有眼看的和嘴唱的两种,也究以后一种为好;可惜中国的新诗大概是前一种。没有节调,没有韵,它唱不来;唱不来,就记不住,就不能在人们的脑子里将旧诗挤出,占了它的地位。”随后主张:“我以为内容且不说,新诗 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但白话要押韵而又自然,是颇不容易的”,引自鲁迅:《341101致窦隐夫》,《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① 两本方言诗集在报刊发表后,均以诗歌出版社名义于1939年在广东梅县出版。
    ① 柯可(金克木):《杂论新诗》,《新诗》第二卷三、四期,1937年7月。
    ② 茅盾:《论初期白话诗》,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06页。
    ③ 三卷白话诗分别为:《瓦釜集》,北新书局。1926年4月版:《扬鞭集》上卷,北新书局,1926年6月版:《扬鞭集》中卷,北新书局,1926年10月版。
    ④ 朱湘认为,拿土白作诗,在中国还没有第二个诗人像徐志摩这样做过。饶孟侃则把土白诗尝试视为徐志摩‘对新诗最大的贡献’。”
    ⑤ 赵元任:《刘半农先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51页。
    ① 渠门:《读<瓦釜集>以后捧半农先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77页。
    ② 秦贤次:《刘半农面面观》,《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③ 苏雪林:《<扬鞭集>读后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302页。
    ④ 鲁迅:《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3页。
    ① 刘复:《扬鞭集自序》,载《语丝》周刊第70期,1926年3月15日。
    ① 见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第9页。
    ② 汪铭竹:《刘半农论》,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7页。
    ③ 刘半农:《<四声实验录>序赘》,《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154页。
    ① 刘复:《瓦釜集代自序》,见《语丝》第75期,1926年4月19日。此外,他在此文中交代写方言诗歌的动机,是“起于一年前读戴季陶先生的《阿们》诗,和某君的《女工之歌》。”
    ② 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246页。
    ③ 刘半农:《国语问题中一个大争点》,《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149页。
    ④ 胡适:《北京的平民文学》,《读书杂志》,1922年2期。
    ①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② 刘半农:《手攀杨柳望情歌词·小序》,见《刘半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3页。
    ① 苏雪林认为《相隔一层纸》、《车毯》也是京语方言诗,这二首诗的京语色彩似乎并不明显。见《<扬鞭集>读后感》,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302页。
    ① 刘半农:《国外民歌译自序》,《半农杂文二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第13-14页。
    ① 赵景深:《刘复诗歌三种》,《我与文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① 沈从文:《论刘半农扬鞭集》,《文艺月刊》第2卷第2期,1931年2月。
    ① 蓝棣之:《新月派诗选·前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① 朱自清:《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② 徐志摩:《诗刊弁言》,《晨报副刊·诗镌》第一号,1926.4.1。
    ① 饶孟侃:《新诗话·土白入诗》,《晨报副刊·诗镌》第八号,1926.5.20。
    ① 后来在新诗史上对徐志摩这方面尝试的评价也似乎高出同时代人许多,包括与闻一多相比,如陈从周在40年代编诗人年谱时追认了三点,其中第三点为“第三,在五四运动后,他对白话文,白话诗的提倡,尤其是以方言入诗,入文,开现在诗文中运用新语汇的先锋,这些都向着传统的旧文学挑战。”见《徐志摩年谱·编者自序》,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1年版,第8页。
    ① 蒲风曾认为徐诗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应该不在整齐的形式,和美丽的辞藻,而是下面二点:(一)用土白写诗,(二)是神话传说中的故事诗。见蒲风:《几个诗人的研究·徐志摩的诗》,《蒲风选集》(下),黄安榕等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47页。
    ① 毛迅:《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9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3页。
    ① 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小说月报》第17卷第1号,1926.1.10。
    ② 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页。
    ③ 饶孟侃:《新诗话·土白入诗》,《晨报副刊·诗镌》第八号,1926.5.20。
    ④ “向来还有一种误解,以为写古文难,写白话容易。据我的经验说却不如是:写古文较之写白话容易得多,而写白话实有时是自讨苦吃。”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② 见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卞之琳与诗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5页。
    ② 见袁可嘉:《略论卞之琳对新诗艺术的贡献》,《卞之琳与诗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页。
    ②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136页。
    ③ 江弱水:《圈子外的圈子外》,《收获》1994年2期。
    ④ 洛夫:《诗人卞之琳初晤记》,《卞之琳与诗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⑤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由于北京一地特殊的地位,北京土话进入普通话的机会最大。这一论断几成共识.仅举一例,在编纂《现代汉语词典》时选词原则可见一斑,“北京话是北方话的代表。由于文化上和政治上的长期影响,它逐渐取得普通话的领导地位。除了……已经缩小到只有北京少数人还在使用的土话以外,现代汉语词典对于在北京话里习见于书面的方言词应该从宽收入,在比例上要比任何其他地区方言词多收一些。”孙德宣:《中型现代汉语词典的选词》,韩敬体编:《<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1页。此外,吴方言是汉语最重要的方言之一,用吴方言写作的作品相当丰富。吴方言词语进入普通话的机会仅次于北方方言,对于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这一看法可参见闵家骥等编:《简明吴方言词典·后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66页。此外,本文据此辞典来参照、辨别吴语方言词汇,特此说明。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3页。
    ①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2版,第873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0页。
    ①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17页。
    ① “老江湖”词条参见王世华等编著:《扬州方言语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页;“店小二”词条参见钱曾怡编著:《济南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页。
    ① 据卞之琳所述,“在1933年初秋,例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2版,第6页。
    ① 卞之琳:《<徐志摩选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3-34页。
    ② 卞之琳:《<冯文炳选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7页。此外,《徐志摩重读志感》、《新诗与西方诗》等文也持类似观点,均见《人与诗:忆旧说新》一书。
    ① 徐迟:《抒情的放逐》,《顶点》,第1期,1939年7月10日。
    ② 如时为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主编的刘白羽给作者沙鸥的信:“万一日寇到重庆,可否在乡下山区找一暂避之处?”当时日军侵入贵州,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日军大有直逼四川重庆陪都之势。见晏明:《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上)》,《新文学史料》,2001年2期。
    ③ 可参见艾青:《中国新诗六十年》,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④ 闻一多:《八年的回忆与感想》,《闻一多全集》(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545页。
    ① 艾青给S(即胡明树)的信:“你能否为我在贵校设法一下?或者别的学校?望你能帮助我,所得能维持生活就好了。”转引自周红兴:《艾青研究与访问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272页。
    ② 周红兴:《艾青的跋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120页。
    ③ 如艾青好不容易到了重庆,刚刚在“文协”宿舍安顿下来,在一次日机对重庆的大轰炸中,人是躲藏在防空洞里安然无恙,但回到住地已是一堆废墟,不得不从瓦砾堆里挖出被褥、衣服、书籍等用品,迁到远离市区的北碚居住。
    ④ 因资料原因,这里以闻一多参加三千多里的另类“长征”为参照,因为穆旦当时也是其中成员之一。经历有类似之处。参见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7-204页;陈登忆:《回忆闻一多师在湘黔滇路上》,三联书店编辑部编:《闻一多纪念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275-280页。
    ⑤ 参见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穆旦:《穆旦诗集1939-194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119页。
    ⑥ 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过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① 老舍:《三年写作自述》,《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② 可举一例,据徐迟回忆:“1944年秋天起雾时,国民党的贪污腐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度。……马凡陀写了一首《责问他》的诗,我们在上清寺广播大厦的朗诵会上朗诵了:‘责问他!责问他!……揭发他!揭发他!国民党受不住了,下了一道禁令:从此以后,不准举行朗诵会。”见《重庆回忆(三)》,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175页。
    ③ 袁可嘉:《诗的新方向》,《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19页。
    ①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7-38页。
    ② 艾青:《诗论》,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3页。
    ③ 艾青:《诗的散文美》,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4页。
    ① 王佐良:《穆旦:由来与归宿》,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过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② 曹元勇:《走在汉语写作的最前沿》,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
    ③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④ 衰可嘉:《九叶集·序》,辛笛等:《九叶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⑤ 参阅李怡:《穆旦:黄昏里那道夺目的闪电》,《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8页。
    ⑥ 郑敏:《诗人与矛盾》,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过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①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② 艾青:《吴满有·附记》,《解放日报》,1943年3月9日。
    ③ 当时诗刊所载“诗简讯”中有“野谷在渝写方言诗甚勤”之语,见《新诗歌》第5号,1947年6月15日出版。
    ④ 《新诗歌》,沙鸥、李凌、薛汕编辑,1947年2月创刊,1948年转移到香港重新出版。与稍后在广州出版的《中田诗坛》在诗歌主张、诗人队伍上有直接关联,他们对华南诗歌运动影响甚大。参见薛汕:《四十年代的<新诗歌>》,《新文学史料》1988年1期;陈颂声、邓国伟:《中国诗坛社与华南的新诗歌运动》,《学术研究》1984年3期;犁青:《从“南来作家”到“香港作家”》,《新文学史料》1996年1期;犁青:《四十年代后期的香港诗歌》,《新文学史料》2005年3期。
    ① 冯乃超 荃麟执笔:《方言文艺问题论争总结》,见华嘉:《论方言文艺》,人间书屋,1949年,第46-58页。
    ② 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页。
    ③ 茅盾:《杂谈“方言文学”》,《群众》周刊第二卷第三期,(香港),1948年1月29日。
    ④ 茅盾:《再谈“方言文学”》,《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1948年3月。
    ⑤ 钟敬文:《我与散文》,《芸香楼文艺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23页。
    ① 默涵:《关于马凡陀的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② 劳辛:《<马凡陀的山歌>和藏克家的<宝贝儿>》,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③ 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① 李广田:《马凡陀的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② 徐迟:《重庆回忆(三)》,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177页。
    ①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马凡陀山歌·出版说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② 袁水拍:《沸腾的岁月·后记》,新群出版社1947年版。
    ③ 袁水拍:《冬天·冬天》的《前记》,桂林远方书店1944年版。
    ④ 袁水拍:《祝福诗歌前程》,转引自游友基著的《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5页。
    ① 据陈思和介绍,他部分地吸收西方“民间社会”讨论者的观点,提出民间与民间文化形态概念,它是与国家相对的一个概念,民间文化形态是指在国家权力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其特点有三;一、它是在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的,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政治权力面前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但总是在一定限度内被接纳,并与田家权力相互渗透。二、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三、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构成了它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参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② 徐迟:《袁水拍诗歌选·序》(徐迟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① 徐迟:《袁水拍诗歌选·序》(徐迟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 李广田:《马凡陀的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① 韩丽梅:《一位山歌作者的足迹》,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1页。此外可参考潘颂德一书的相关章节,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80-683页。
    ② 这一方面的论文及以下各点提及到的论文。均见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一书,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③ 李广田:《马凡陀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④ 冯乃超:《战斗的诗歌方向》,《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1948年。
    ① 引自孟植德记录的《河北歌谣》,题为《人咬狗》,见《歌谣》周刊,二卷八期,1936年5月23日。
    ① 默涵:《关于马凡陀的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254页。
    ① 止庵:《沙鸥简传》,《佳木斯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2期。
    ② 分别是《农村的歌》(春草社出版,1945年)、《化雪夜》(同前,1946年)、《林桂清》(同前,1947年)、《烧村》(香港新诗歌社,1948年)、《百丑图》(同前,1948年)。这里我要向止庵先生、龙扬志先生致谢,他们向我提供了其中一些资料。
    ① 晏明:《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上)》,《新文学史料》2001年2期,第150页。
    ② 艾青的《愿春天早点来》全诗如下:“我走出用纸糊满窗格的房子/站立在阴暗的屋檐下/看着田野//黄色的路/从门前经过/一直伸到天边//畏缩这严寒/对于远方的旅行/我踌躇了//而且/池沼依然凝结着冰层/山上依然闪着残雪的白光//而且/天依然是低沉/——明天恐怕还要下雪呢//于是,从我的心头/感到了/使我瑟缩的凉意//为了我的烦忧/我希望;/春天/它早点来//等路旁吐出一点绿芽时/我将穿上芒鞋/去寻觅温暖”。此处选自《艾青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沙鸥的《愿春天早些来》,全诗如下:“严寒使周身都僵冻了,/春天——/我愿你早些来。//昨夜,/天空流着眼泪,/我推开窗门,/一股冷风扑熄了我的灯,/我在冷得开裂的黑夜里,/让这死色的季节/在我心尖淋上滴滴的痛苦,//你春天呀!/为了我的梦能刷上金粉,/为了我冰凉的灵魂/能得一次温热,/你早些带着百花的使者,/跨过隆冬的门槛,/向我走来呵!”选自《文学》2卷2期。
    ③ 沙鸥:《关于我写诗》,《沙鸥谈诗》,止庵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1页。
    ④ 沙鸥:《关于我写诗》,《沙鸥谈诗》,止庵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① 晏明:《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上)》,《新文学史料》2001年2期,第156页。
    ② 沙鸥:《关于方言诗》,《新诗歌》第2号,1947年3月15日。
    ① 参见失名(即沙鸥):《关于诗歌下乡》,《新华日报》,1945年4月14日,第四版。
    ① 邵子南:《沙鸥的诗》,《新华日报》,1946年8月19日,第四版。
    ② 失名(即沙鸥):《关于诗歌下乡》,《新华日报》,1945年4月14日,第四版。
    ③ 对《农村的歌》方言诗集的简评,见陆耀东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第150页.
    ① 对《化雪夜》方言诗集的简评,见陆耀东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① 参见喻遂生:《重庆方言的“倒”和“起”》,《方言》1990年3期;参见张一舟等:《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398-410页。
    ① 《解放日报》,1946年9月22、23、24日。因《王贵与李香香》发表后,在不同时代、条件下陆续出版、印刷时有较多的修改现象,本节论述时所作引用均依最初发表本,即《解放日报》版本为准。同时参考了李季:《王贵与李香香》,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2版等不同版本。
    ② 李季:《乡音》,《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369-374页。
    ③ 分别见李季:《我和三边、玉门》、《<李季诗选>编后小记》,《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84-286页、501页。
    ① 解清:《从<王贵与李香香>谈起》,《解放日报》,1946年9月22日,4版。
    ① 陆定一:《读了一首诗》,《解放日报》,1946年9月28日,4版。
    ② 郭沫若:《序<王贵与李香香>》,《华商报·热风》1947年3月12日。周而复:《写在<王贵与李香香>诗后》,引自周韦编:《论<王贵与李香香>》,上海杂志公司,1950年版,第8页。
    ③ 李季:《兰州诗话》,《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32页。
    ④ 当时有论者认为诗人是“道地的民谣作家”,“不仅在许多地方巧妙地运用了现成的民谣,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自己创作的绝大部分,各方面都跟自然的民谣那样神形毕肖。”见钟敬文:《谈<王贵与李香香>——从民谣角度的考察》,《芸香楼文艺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471-472页。
    ① 李季:《我是怎样学习民歌的》,《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405-412页。
    ②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处引自《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817-818页。
    ① 贺敬之:《李季文集·序》(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4页。
    ② 李季:《兰州诗话》,《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456页。
    ③ 李季:《<菊花石>重版后记》,《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498页。
    ① 除了受这二句影响外,可能还与明代民歌《汴省时曲·锁南枝》(原见《南宫词纪》卷六)的影响。全诗为“傻俊角,我的哥!和块黄泥儿捏咱两个。捏一个儿你,捏一个儿我,捏的来一似活托;捏的来同在床上歇卧。将泥人儿摔破,着水儿重和过,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哥哥身上也有妹妹,妹妹身上也有哥哥。”转引自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131页。
    ① “盛”在介绍陕西方言的有些书里记作“幸”。当时关中方言这种京畿之地的语言,在中国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存在.“幸”字在人们印象中用于宫庭之中,会不会是天子所用的词流传到了民间,还是民间的语汇进入宫中,己不可考,不过这也是周朝“雅言”的活化石见证。见田长山、连曾秀:《方言误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02页。
    ① 犹家仲:《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论李季的诗》,《河池师专学报》,1994年4期。
    ① 为便于集中论述,本文较多地涉及到《歌谣》周刊上的原始性论文与歌谣作品。《歌谣》周刊,1922年12月17日创刊,北京大学研究所固学门歌谣研究会出版,北京大学日刊课发行,前后由常惠、顾颉刚、魏建功、董作宾等主编,是当时刊载歌谣作品和发表研究歌谣的文章及介绍各地风俗、方言等的主要刊物。它一共出150期,自创刊始到1925年6月28日,出至第97号以后停刊;1936年4月4日复刊,复刊后改称第二卷,第二卷有1至40期,第三卷有1-13期,终刊日期为1937年6月26日。
    ① 《发刊词》,见《歌谣》周刊创刊号,1922年12月17日。
    ② 胡适:《复刊词》,《歌谣》二卷一期,1936年4月4日。
    ①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
    ② 参见卞之琳:《新诗与西方诗》,《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6-193页.
    ③ 朱自清:《真诗》,《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6-87页。
    ④ 参阅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相关论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110-132页。
    ①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② 刘复:《瓦釜集代自叙》,《语丝》周刊第75期,1926年4月19日。
    ③ 这与俞平伯始终重视并张扬民间文学、平民文学等不无关系,如“我有一信念,凡真的文学,不但要使用活的话语来表现它,并应当采用真的活人的话语。……我觉得最便宜的工具毕竟是‘母舌’。”见俞平伯:《<吴歌甲集>序》,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7页。此外,参见俞平伯:《诗的进化的还原论》,《民众文学的讨论》诸文,均见《俞平伯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① 他们在机关刊物《新诗歌》的《发刊诗》中就宣称:“我们要用俗言俚语,/把这种矛盾写成民谣小调鼓词儿歌,/我们要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
    ② 蒲风:《诗歌大众化的再认识》,《蒲风选集》(下),黄安榕等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51页。
    ③ 《我们的话》,《新诗歌》第2卷1期。
    ④ 茅盾称之为向民谣学习“尝试成功的第一人”,见茅盾:《文艺杂谈》,1943年刊于《文艺先锋》;在另一文中称“抗战以前,我们的优秀诗人已经吸取了歌谣的特点,使新诗歌放一异彩。在这上面,蒲风的成就,我们尤其不要忘记。”,见茅盾:《民间、民主诗人》,《茅盾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4页。
    ① 鲁迅文艺学院编:《陕北民歌选》,新华书店,1947年;田间编:《民歌杂抄——民歌四十八首》,星火出版社,1946年。另外解放后不久还有严辰编:《信天游选》,海燕书店,1951年;李微含、刘厂韦编:《信天游》,天下图书公司,1951年。
    ② 茅盾:《民间、民主诗人》,《茅盾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74页。此外,茅盾在谈到这一情况时还说:“一些青年诗人的‘方言诗’亦往往有佳制;‘方言诗’的格调也和民间歌谣有血脉相通之处。这一趋势,显示了我们的新诗歌正在大众化的路上快步前进”。引处同前。
    ①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115页。
    ①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歌谣》第31号。
    ② 胡适:《复刊词》,《歌谣》二卷一期,1936年4月4日。
    ③ 钟敬文:《晚清改良派学者的民间文学见解》,《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25-326页。
    ④ 梁实秋:《歌谣与新诗》,《歌谣》,二卷九期,1936年5月30日。
    ⑤ 《本会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刊于创刊后的《歌谣》周刊各期。类似的征集函后来在四十年代的《新华日报》、《华商报》等共产党主持的党报上也刊登过,譬如中华全国文协香港分会方言创作组,为收集研究方言文艺资料在《华商报》上公开向社会发出《征求》:“一、广州话、客家话,和潮州话的方言辞汇,或成语俗谚。(最好能加以解释。)二、各地的方言山歌及民谣,能连曲谱一齐寄来最好。三、各地民间故事,手抄本或木刻印本都可以。……”见《华商报》1948年4月22日。
    ① 沈兼士:《今后研究方言新趋势》,《歌谣》周刊,第35期,1923年12月。
    ② 五四时期一位学者对此还有以下代表性意见,他认为村歌俗谚“实在这些都是国民情调的表现,简直可作为国风小雅一例看待——这些歌谣,写的是真景,抒的是真情,会的是真意趣,绝对真实的表现,是极端自然的文章。不管是田夫野老的所唱,是榜人渔夫的所唱,或且出之于十三四岁女孩儿的口中,就歌辞来讲,情景总是很深,趣味总是很浓,就音节来讲,声韵又是无不调和的。”见绍虞:《村歌悝谚在文艺 上的位置》,《歌谣》12号,1923年4月1日。
    ① 梁实秋:《歌谣与新诗》,《歌谣》,二卷九期,1936年5月30日。
    ① 刘半农:《寄<瓦釜集>稿与周启明》,《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② 穆木天:《关于歌谣之制作》,《新诗歌》2卷1期,1934年6月1日。
    ① 钟敬文:《诗与歌谣》,《芸香楼文艺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170页。
    ② 何植三:《歌谣与新诗》,《歌谣周年纪念增刊》 1923年12月17日。
    ③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4-85页。
    ① “文学史上有两种潮流,一种是上层的,上层文学是士大夫阶级的,是贵族的,守旧的,保守的,仿古的,抄袭的。一种是下层的潮流,下层潮流又有无数的潮流,这下层的许多潮流都会影响到上层去。这下层全从老百姓中来的,在随时随地创作文学上的新花样。老百姓的文学是真诚朴素的,它完全是不加修饰的,自由的,从内心中发出的各种的歌曲。每一时代之新文学,都是来自民间。”见胡适:《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看法》,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234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动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1页。
    ② 胡适:《国语文法概论》,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422页。
    ③ 钱玄同:《吴歌甲集·序四》,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5页。
    ① 周作人:《歌谣与方言调查),《歌谣》周刊,1923年11月4日,第31号。
    ① 现代文学研究馆主编:《中国现代作家大词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2年版。
    ② 笔者所见就有:谢德铣二本:《鲁迅作品中的绍兴方言注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鲁迅作品方言词典》,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倪大白一本:《鲁迅著作中方言集释》(增订本),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③ 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 参见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253页。
    ②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3页。
    ① 周作人:《志摩纪念》,《新月》四卷一期,1932年1月。
    ② 伯韩:《方言的使用和研究》,《文化杂志》2卷3号,1942年4月。
    ① 瞿秋白认为“无产阶阶在五方杂处的大都市里面,在现代化工厂里面,他的言语事实上已经在产生一种中国的普通话(不是官僚的所谓国语)!容纳许多地方的土话,消磨各种土话的偏僻性质,并且接受外国的字眼,创造着现代科学艺术以及政治的新的术语……是根据于中国人口头上说话的文法习惯的。”见《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17页。
    ② 蒋星煜:《话剧的民族化与方言问题》,《齐鲁学刊》,1998年3期。
    ③ 参见叶簸士:《倪海曙年谱》,《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517页。
    ④ 还可参见刘进才:《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文学评论》 2006年4期。
    ⑤ 周扬:《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看了春节秧歌以后》,《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8页。
    ① 李怡:《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四川文学中的方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 1998年2期。
    ① 何其芳:《梦中道路》,《何其芳全集·一》,蓝棣之主编:《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1-192页。
    ②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见[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83页。
    ① 引自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① 何其芳:《梦中道路》,《何其芳全集·一》,蓝棣之主编:《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89页。
    ① 瞿秋白发表这番意见后,茅盾曾私自问他,是否真的认为“五四”以后十二年来的新文学一无可取时,瞿秋白回答“不用猛烈的泻药,大众化这口号就喊不响呀!”为了要给大众化这口号打出一条路来,就不惜矫枉过正。见茅盾;《瞿秋白在文学上的贡献——瞿秋白逝世十四周年纪念》,《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
    ② 陈子展:《文言——白话——大众语》,《申报·自由谈》,1934年6月18日。
    ①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 刘复:《瓦釜集代自叙》,《语丝》周刊第75期,1926年4月19日(但作于英国伦敦,1921年)。
    ① 胡适在坚持“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后,有以下几个标准:“今日所需,乃是一种可读、可听、可歌、可讲、可记的言语。要读书不须口译,演说不须笔译,要施诸讲坛舞台而皆可,诵之村妪妇孺而皆懂。不知此者,非活的言语也”。见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三》,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93页。
    ② 胡适:《留学日记卷十二》,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① 胡适:《答黄觉僧君<折衷的文学革新论>》,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70-71页。
    ② 胡适:《<吴歌甲集>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97页。
    ③ 胡适:《<吴歌甲集>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98页。
    ① 周作人:《<燕知草>跋》,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239页。
    ② 较为集中的论述,可具体参见朱自清:《论白话》、《论朗读》、《诵读教学》、《诗与话》、《国语与普通话》等文,均见《朱自清全集》第一至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③ 俞平伯:《读<毁灭>》,《俞平伯全集》(第3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565页。
    ④ 梁实秋:《文学讲话》,见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7页。
    ⑤ 老舍:《和工人同志们谈写作·怎样运用口语》,《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⑥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吕叔湘译,见《吕叔湘文集》(第18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7页。
    ① 参见刘半农:《国语问题中一个大争点》,《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149页。
    ① 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①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2页。
    ① 譬如章太炎就认为“诗之有韵。古无所变”,并承认押韵的《百家姓》、《医方歌诀》为诗,而坚决不承认无韵的新诗为诗。见《答曹聚仁论白话诗》,《华国月刊》1卷4期。
    ① 更多论述参见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9-168页。
    ② 朱自清:《诗韵》,《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页。
    ① 章太炎:《小学略说》,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页。此外章氏认为“白乐天用当时方音入诗”,见同书,第21页。
    ② 章太炎:《小学略说》,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③ 如清朝杜文澜《憩园词话》有一段话批评宋人的词韵不严,足以说明宋词用韵的实际情况:“宋词用韵有三病:一则通转太宽,二则杂用方音,三则率意借协。故今之作词者不可以宋词为据。”他所说的“通转太宽”、“杂用方音”、“率意借协”三点并非宋人用韵之病,而是当时语言变化后在音韵上的反映。见[清]杜文澜:《憩园词话·卷一》,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词类第173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46页。词可用方言韵,较为常见,例子还可参见《填词用方言韵》,秦似:《两间居诗词丛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5-166页。
    ① 譬如冯梦龙在《山歌》开卷《笑》的评注中就苏州方言押韵作了总的评析:“凡‘生’字、‘声’字、‘争’字,俱从俗谈,叶入江阳韵。此类甚多,不能各载。吴人歌吴,譬诸‘打瓦’、‘抛钱’,一方之戏。正不必如钦降文规,须行天下也。”冯氏所言,指以这几字为例而已,它们在全国通语范围内韵母为“eng”。为庚耕韵。而在苏州方言中实际读音均为“ang”,系江阳韵。见冯梦龙编篡。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20-321页。
    ② 孟庆惠:《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1期。
    ③ 甘于恩主编:《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 胡适:《山谷词中带土音》,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28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7页。
    ⑤ 如曹雪芹《红楼梦》中林黛玉因原籍苏州,在扬州长大,故小说中她作诗押的是扬州方音,具体例子见周振鹤 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8-169页。
    ① 如《西江月·井冈山》、《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菩萨蛮·大柏地》、《清平乐·会昌》、《念奴娇·昆仑》、《临江仙·给丁玲同志》、《蝶恋花·答李淑一》、《贺新郎·读史》等,均有方音取叶现象.参见胡国强主编:《毛泽东诗词疏证》,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② 另外,如当代语言学界针对某一朝代或古代某某诗人用韵考之类的文章,也从反面印证了这点,这方面的文章很多,仅举数例:鲁国尧:《宋代苏轼等四川词人用韵研究》,《语言学丛刊》(第八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刘晓南:《宋代福建诗人用韵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6年;张令吾:《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1998年;白钟仁:《北宋山东诗文用韵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 2001年,等等。
    ③ 如《国音新诗韵》得到的评价是,因为“正赶上新诗就要中衰的时候,又书中举例,与其说是诗,不如说是幽默:所以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见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①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95页。此外,与胡适对音韵的陌生也有关系,“丁未正月(一九0七)我游苏州,三月与中国公学全体同学旅行到杭州,我都有诗纪游.我那时全不知道‘诗韵’是什么,只依家乡的方音,念起来同韵便算同韵。在西湖上写了一首绝句,只押了两个韵脚,杨千里先生看了大笑,说,一个字在‘尤’韵,一个字在‘萧’韵。他替我改了两句,意思全不是我的了。我才知道做诗要硬记诗韵,并且不妨牺牲诗的意思来迁就诗的韵脚。”见《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②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三卷三号,1917年5月1日。
    ① 赵景深:《圣母像前的韵脚》,《一般》3卷3期(11月号),1927年11月5日。
    ② 陆志韦:《我的诗的躯壳》,邹建军选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新诗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5-89页。
    ③ 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12-413页。
    ① 陈源:《西滢闲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版(系据新月书店1931年3版排印),第211页。
    ② 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蒲花塘 晓非编:《朱湘散文》(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163页。
    ③ 朱湘:《<悲冷翠的一夜>》,蒲花塘 晓非编:《朱湘散文》(上),北京:中圈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④ 叶公超:《音节与意义》,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叶氏这里所指的是“鼓”与“火”两字押韵。
    ① 罗泅:《再谈方言诗——论方言诗的命题、方言、形式》,《时事新报·青光》,1946年7月6日第四版。
    ② 参见郭天相:《关于叶赛宁诗歌中的方音韵脚问题》,《外语学刊》1989年第2期。作者郭天相则认为叶赛宁押方言韵是极有可能是有意识的,主要出于对自己故乡的忠诚与坚贞,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特点。
    ③ 朱自清:《诗韵》,《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2-113页。
    ①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2版,第894页。
    ②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2版,第870-880页。
    ③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85页。
    ①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杨匡汉 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40页。
    ② 蒲风:《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杨匡汉 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96页。
    ③ 孙作云:《论“现代派”诗》,杨匡汉 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26页。
    ④ 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⑤ 鲁迅:《341101致窦隐夫》,《鲁迅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⑥ 梁实秋根据日常通用的白话音韵,曾认为郭沫若一诗中“生”与“中”是极谐和的韵脚,显然其出发点还是他当时与郭沫若关系较为亲近而已。见梁实秋:《诗的音韵》,见梁实秋著,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⑦ 一个方言的韵类系统,隐隐地支配着这个方言区作家的用韵。如《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等融诗入小说的白话长篇小说,其中便有不少诗歌押的正是方言韵。这样一份原始性资料,它保存着元明时代某个时期某个方言的韵类系统,研究这一韵类系统,可以取得关于作者籍贯的证据。
    ⑧ 游汝杰主编:《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另外,有研究韵律的学者曾指出:“现在诗歌、唱词中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方音通押,那是由于作者所说的方音中某些韵辙音分不清楚形成的。比如人辰辙和中东辙的通押就属这种情况。由于这两个韵辙的韵音en和eng在全国许多方言中分不清,所以现在这两个韵辙在通押在创作中十分普遍。……旧京剧也将这两个韵辙通押,是因为它的起源受到湖北、安徽方言影响的缘故,因此旧京剧中生角、旦角唱念都将‘京’(jing)读成‘斤’(jin)、‘英’(ying)读成‘因’(yin)。近年来新编的京剧唱词仍保留了两韵通押的习惯。”参见车锡伦:《韵辙新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6-17页。
    ① “我以为对于白话诗的不满意多半是由于读诗读法的不同。许多不赞成白话诗的人,也许是不知道读中国旧诗和读现今新诗两种读法的差异。假使能够用读新诗的读法去读新诗,也许他们的不满意可以消除一大半。”见浩徐;《新诗和读诗》,《现代评论》第4卷99期,1926年10月30日。
    ② 如俞平伯回忆在北京大学和康白情读诗时高兴的情景:“有时白情念着,我听着;有时我念着,他也听着。这样谈笑的生涯,自然地过去,很迅速地过去。……我们俩一年多没见,我做诗真寂寞极了;念尽念着,写尽写着,总没有谁来分我诗中底情感。”俞平伯:《<草儿>序》,诸孝正、陈卓团编:《康白情新诗全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页。又如郭沫若修改《女神》时也是“总要一面改,一面念,一再推敲,力求字句妥贴,音节和谐.”郑伯奇:《忆创造社》,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9-850页。关于郭沫若读诗情况,还有以下他自己的口述“至于朗读,那是常事。大概每一诗作成后三个月内还可以暗诵,比较适意的直到现在都还记得。”见郭沫若讲,蒲风记:《郭沫若创作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 郭沫若专集(1)》,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① 锡金:《朗诵的诗与诗的朗诵》,《战地》1卷1期,1938年3月20日。
    ② 沈从文:《谈朗诵诗》,《昆明冬景》,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年12月桂一版,第9—29页。此文是关于朗诵诗方面论述得最为深入、全面的论文,提供了很多珍贵史料。解放后的沈从文集子一般收录此文,但修改较大,这里以当时原版为准,原版直接录自最初发表、连载处——香港《星岛日报·星座》(1938年10月1日至10月5日),特此说明;下文凡引用此文,只指出出处而不详注。
    ③ 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大学报》(哲社版),1988年2期。
    ① “我初到上海的时候,全不懂得上海话。……完全是个乡下人。”“我们现在看见上海各学校都用国语讲授,决不能想象二十年前的上海还完全是上海话的世界,各学校全用上海话教书,学生全得学上海话。中国公学是第一个用‘普通话’教授的学校。”据胡适:《四十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08、421页。
    ② 据温梓川记载:鲁迅从厦门到广东中山大学任职,在中大并不怎样顺畅,其语言障碍是主要原因之一:“他担任的功课是中国小说史。起初选课的同学相当多,甚至旁听的也不少。可是鲁迅的口才和他那口满口绍兴口音的普通话,实在不是只懂方言的广东学生所能听懂的。起初大概是好奇.后来是因为听不懂,于是听众也就渐渐地少了下来。”“当年的广东学生是没有几个会说会听普通话也是事实,外江籍的教授在广州之不会被热烈欢迎,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马来西亚)温梓川著,钦鸿编:《文人的另一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1页。
    ③ 见叶籁士:《倪海曙年谱》,《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16页。
    ④ 朱自清:《抗战与诗》,《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41页。
    ① 蹇先艾:《<晨报诗刊>的始终》,《新文学史料》 1979年第3期。
    ② 朱湘:《我的读诗会》,《晨报·诗镌》,1926年4月26日。
    ① 朱湘的读诗会没举行,但有人记载过他读诗的腔调与方法:“他是用旧戏里丑角的某种道白的调子(我说不清这种调子什么戏里有)读的;那是一种很爽脆的然而很短促的调子。他读了自己的两首诗,都用的这种调子。我想利用这种调子,或旧戏里,大鼓书里其他调子,倒都可行。只是一件,若仅用一种调子去读一切的新诗,怕总是不合式的.”见朱自清:《唱新诗等等》,《朱自清全集》(第四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页。
    ① 段怀清:《“泉社”与“新诗座谈会”》,《新文学史料》 2002年4期,第197页。
    ② 据罗念生介绍,抗战初期在成都,刘开渠家里时常开读诗会。见罗念生:《朱湘·序》,孙玉石编《朱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③ 周熙良:《诗的朗诵问题》,《工作》第八期,1938年7月1日。
    ④ 罗念生:《朱湘·序》,孙玉石编:《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① 失名(沙鸥):《关于诗歌下乡》,《新华日报》,1945年4月14日,第四版。
    ② 雪蕾:《谈谈方言诗歌》,《时事新报·青光》,1946年7月2日第四版。
    ③ 庄稼:《人民喜见乐闻的诗(报告)》,《诗创造》(土地篇),总14辑,1948年8期。
    ① 参看本节笔者整理设计的所附表格,见本节末尾。
    ② 闻一多:《<冬夜>评论》,引自蓝棣之编:《闻一多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61页。
    ①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92-394页
    ② 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③ 张庚:《戏曲艺术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④ 游汝杰主编的《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页。另外本节个别地方参考了此书,特此说明。
    ① 黄炳辉:《泉州方音与唐诗吟咏》,《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1期。
    ① 朱自清:《论朗诵诗》,《论雅俗共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2版,第46页。
    ② 李广田:《诗与朗诵诗》,《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05-311页。
    ① 艾青:《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中苏文化》第9卷1期,1941年7月25日。
    ① 见沙可夫、柯仲平、骆方三人在《关于诗歌民歌演唱晚会》一栏中的文章,《战地》1卷3期,1938年4月。
    ② 仲源、若亚:《柯仲平事略》,《柯仲平纪念文集·(二)研究卷》,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③ 1948年,郭良夫曾说“今天的诗,照大家公认的朗诵诗是主调。这现象就说明了今天中国新文艺一个共同特质:它排除过多的想象,迳直直白新闻所见所感受,所倾向。”见《新诗问题》,《新生报·语言与文学》,第84期,1948年5月25日,引自张国风编:《清华学者论文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页。
    ④ 郑伯奇:《略谈三年来的抗战文艺》,原载《中苏文化》“抗战三周年纪念特刊”,1940年7月。引自楼适夷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48页。
    ① 这里有一份真实的材料,似乎可以用来参照,周作人曾在抗战前(1934年12月)从北平城里去了一趟农村,在了解衣食住行及卫生、教育情况后,深有感慨:“其次,我们看了一下农村的情形,得到极大的一个益处,便是觉悟中国现在有许多事都还无从做起,许多好话空想都是白说,都是迷信。定县在河北不是很苦的县分,我们不过走了几个村庄,这也都是较好的,我们所得到的印象却只是农民生活的寒苦。……我对于农村问题完全是门外汉,见闻记录或亦难免有误,而且这些情形并非定县所特有,在别外大约很多,有些地方还有加倍寒苦者,这些道理也都承认,但是即使如此,即使定县的农民生活在中国要算是还好的,我的结论还是一样,或者更加确信,即是中国现在有许多事都无从说起。我是相信衣食足而后知礼义的说法的,所以照现在情形,衣食住药都不满足,仁义道德便是空谈。此外许多大事业,如打倒帝国主义,抗日,民族复兴,理工救国,义务教育等等,也都一样的空虚,没有基础,无可下手。我想假如这些事不单是由读书人嚷嚷了事,是要以民众为基础的,那么对于他们的生活似乎不可不注意一点,现在还可以把上边的空话暂时收起,先让他有点休息的时间,把衣食住药稍稍改进,随后再谈道德讲建设不迟.”见周作人:《保定定县之游》,周作人著、止庵校订:《苦茶随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138页。
    ② 见《抗战以来的文艺活动动态与展望(座谈会纪录)》,原载《七月》第7期,1938年1月16日,楼适夷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一编文学运动》,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65页。
    ① 茅盾:《<时调>》,《茅盾文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307页。
    ② 李华飞语,此外他还主张诗应走叙事诗的路子,要风趣。见《我们对于抗战诗歌的意见(诗歌座谈会)》,原载《抗战文艺》3卷3期,《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二编第二集理论·论争》,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1-1092页。
    ③ 钟敬文:《诗的话》,原载《诗创作》第3、4期合刊,1941年9月18日,《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二编第二集理论·论争》,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9页。
    ④ 参见徐迟:《怎样朗诵诗》,见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⑤ 高兰:《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二编第二集理论·论争》,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7页。
    ⑥ 陈纪莹:《序<高兰朗诵诗集>》,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⑦ 王冰洋:《朗诵诗论》,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80页。
    ① 吕骥:《从朗诵说起》,《战地》1卷1期,1938年3月。
    ② 藏克家在一次座谈会上报告八年来的诗歌所言,见梅林记录:《关于“抗战八年文艺检讨”——记一个文艺座谈会》,《文艺复兴》1卷5期,1946年6月。
    ③ 失名(沙鸥):《关于诗歌下乡》,《新华日报》,1945年4月14日第四版。
    ④ 雪蕾:《谈谈方言诗歌》,《时事新报·青光》,1946年6月29日第四版。
    ① 在钟敬文主编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九编通俗文学》卷里倒有他的名字及相关情况介绍,其中独占“方言朗诵诗”专栏,栏目中有他的两首方言朗诵诗《祥少爷》与《矮幺姑》(每首诗各32节,每节4行),“谐剧”专栏也属他专有,共四篇谐剧。
    ② 据王永梭生平简介,资料来源见江润媛编:《王永梭文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此外本文所引方言朗诵诗作品,均见此书。
    ③ 王永梭:《“方言朗诵诗”的创作与表演》,江润媛编:《王永梭文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236页。
    ① 这里的材料引自此书,游汝杰主编:《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② 张庚:《戏曲艺术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第193页。
    ① 参见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 试以沙鸥的方言诗《手指》为例:以农民通过砍掉自己手指这一自残方式来逃避当壮丁为题材写的诗,在四十年代后期有数人有诗作问世,沙鸥不仅有同题材的方言小说,也有方言诗歌,其方言诗《手指》则修改较为频繁,几乎每发表或刊载一次都有所不同,其中《化雪夜》(春草社出版,1946年版)中《他自己宰错了手》为一方言叙事诗,讲的是农民李德成躲了几天壮丁后有准备地自残,但砍残的是左手而不是右手,仍被抓了壮丁的悲惨故事,全诗19节共96行,因诗长不引录。其余三首照录如下,可作比较:《手指》版本一(《新华日报》副刊1945年8月1日):一刀砍手背上,/又一刀砍脱了二指姆,/像杀了一条猪流了一菜板血,/人痛得连嘴皮都咬破了。//遭刀砍的脸色青得好比张白纸,/他埋头走进屋就滚在床上,/女人晓得了流了一大摊眼睛水,/男的还哑声哑气的对女人说:/“莫要乱敞风啊!/有人问就说我宰猪草失了手……”;版本二(《农村的歌》春草社出版 1945年版):一刀砍在手背上,/又一刀砍脱了二指姆,/像杀了一条猪流了一菜板血,/人痛得连嘴皮都咬破了。//遭刀砍的脸色像白纸,/他埋头走进屋就滚在床上,/女人骇得流一大摊眼睛水,/男的还对女的说:/“莫要乱敞风呵!就说我宰猪失了手!”版本三(《红花》,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一刀砍在右手背上,/又一刀砍脱了二拇指,/菜板上淌满了鲜血呀!/人痛得连嘴唇都咬破了。//他低头走进屋就滚在床上,/老婆骇得脸色像白纸。/男的咬着牙对女的说:/“保长若来问,/就说我宰猪草失了手!”
    ② 参见郭沫若著,桑逢康校:《<女神>汇校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53页。
    ① 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7页。
    ② 郭沫若:《离沪之前》,引自郭沫若著,桑逢康校:《<女神>汇校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8页。
    ① 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这里有扩大之意。
    ① 陈平原:《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4期、5期。
    ② 胡适:《尝试集·四版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③ 当时新月广告如此说:“初版《志摩的诗》是作者自己印的,现在已经卖完了,这部书的影响大家都知道,作者奠定了文坛的基础.然而作者自己还是不满意,拿起笔来,删去了几首,改正了许许多多的字句,修订先后的次序:这本书的内容焕然一新,与旧本绝不相同。读过《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的 人不可不读,没有读过的人更不可不读。”见《新月》一卷四号,1928年6月10日
    ① 这里参照徐志摩:《志摩的诗》(系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原本选印,校勘甚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顾永棣编:《徐志摩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 卞之琳:《<徐志摩选集>序》,《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6-37页。
    ③ 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蒲花塘 晓非编:《朱湘散文》(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163页。
    ① “最近徐志摩先生的诗集里有一篇《一条金色的光痕》,是用硖石的土白作的,在今日的活文学中,要算是最成功的尝试。胡适:《<吴歌甲集>序》,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98页。
    ① 所删的诗节如下:来了一个妇人,一个乡里来的妇人,穿着一件粗布棉袄,一条紫棉绸的裙,一双发肿的脚,一头花白的头发,慢慢的走上了我们前厅的石阶:手扶着一扇堂窗,她抬起了她的头,望著厅堂上的陈设,颤动着她的牙齿脱尽了的口。
    ② 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0-25页。
    ① 吴组缃:《读<十年诗选>》,《文哨》1卷第1期,1945年5月4日。
    ② 有趣的是,解放后在普通话写作语境中,臧克家对土白入诗还是持宽容态度,如他为同乡王统照诗选作序时认为:“在语言运用上,有土白(山东方言,上海方言),也有近似古诗的文言句.”“他生在乡下,对民歌和人民的语言又很注意。……在土白运用方面,有的不容易懂,有的却既通俗而又美丽”。见臧克家:《王统照先生的诗(代序)》,王统照:《王统照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15页。
    ① 还可参见倪海曙《推广普通话的历史发展>一文,《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① 瞿秋白:《罗马字的中国文还是肉麻字中国文?》,《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① 在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第一次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② 《人民日报》社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1955年10月26日。
    ①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① “民族形式”问题既与大众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又受特定政治因素的深刻影响。参见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62-470页。
    ① 邢公畹:《谈<方言文学>——学习斯大林<论马克思主义在语言学中的问题>的报告之一》,《文艺学习》三卷一期,1950年8月。
    ② 湘籍作家周立波,从三十年代的文艺评论,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报告文学,从《暴风骤雨》,到《山乡巨变》,所有的作品,都是为我田劳动人民所唱的颂歌。其中《暴风骤雨》、《山乡巨变》是他四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前者还获得过斯大林文艺奖金。恰恰这两部长篇,方言色彩非常浓郁,他也被视为爱运用方言土语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这样写,论文也如此立论,如《谈方言问题》一文中旗帜鲜明地认为:“我以为我们在创作中应该继续的大量的采用各地的方言,继续的大量的使用地方性的土话。要是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泼的,适宜于表现实际生活的地方性土话,我们的创作就不会精彩……”此外,尽管有不少反对意见,也还有些评论者仍充分肯定“方言入文”是他的优势。如方明、杨昭敏在评《山乡巨变》时说,“在很多情况下,把方言土语完全翻成普通话,就失去了色彩。小说并不是推行普通话的课本。”由此可见。作家具体创作时对普通话写作的贯彻仍有分歧;仍有人坚信,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方言土话,是对普通话写作的有益补充。
    ③ 参见李怡归纳统计的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坛批判运动情况,见《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一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266页。
    ① 止庵:《沙鸥谈诗·跋》,《沙鸥谈诗》(止庵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② 沙鸥:《关于我写诗》,《沙鸥谈诗》(止庵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3页。
    ③ 李季:《热爱生活 大胆创造——和同代的同行们谈写作的二三感受》,《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43页。
    ④ 李季:《要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接受》,《李季文集》(第四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47页。
    ⑤ 何其芳:《<夜歌和白天的歌>重印题记》,蓝棣之编:《何其芳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7页。
    ① 也许是这句话引起了在美国留学的闻一多的借题发挥:“《蕙底风》只可以挂在‘一师校第二厕所’底墙上给没带草纸的人救急,……便是我也要骂他诲淫”,见闻一多:《致梁实秋》,《闻一多全集》(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609-610页。
    ② 汪静之:《蕙的风·自序》,《蕙的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页。
    ①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6-197页。
    ① 手稿情况可参见宫苏艺:《<王贵与李香香>的手稿和版本》,《延安文艺研究》1987年1期、2期。
    ① [英] 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② [英] 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页。
    ① [美] 斯坦利·费什:《看到一首诗时,怎样确认它是诗》,见《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二版,第126页。
    ① 陈独秀:《答胡适之》,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7页。
    ② 胡适:《<尝试集>自序》,《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9-150页。
    ① 典型的如龙泉明:《五四白话新诗的“非诗化”倾向与历史局限》,《文学评论》 1995年1期。
    ② 毛泽东1965年在给陈毅的一封信中说:“但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引自胡国强主编:《毛泽东诗词疏证》,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6页。
    ③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诗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 1993年3期。
    ④ 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文学评论》 1998年4期。
    ⑤ 唐德刚的论断,见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⑥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1918-1949)》,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① 王富仁:《为新诗辩护》,《文学评论》 2006年1期。
    ② 据诗人自述。也改方言为中性词“口语”,原文为“一九四四年,在我学习写诗的历程中,有了一点转变。从这一年开始,我注意了我生活的四川乡村的贫苦农民的生活,我试着用诗来表现他们在蒋介石暴政下的痛苦与愤怒的情绪,也试着在诗中采用他们的口语。”见沙鸥:《红花·后记》,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第120页。
    ③ 止庵:《师友之间》,《插花地册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④ 参见沙鸥著,止庵编:《沙鸥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⑤ 陈梦家:《谈谈徐志摩的诗》,《诗刊》 1957年2期。
    ① 巴人:《也谈徐志摩的诗》,《诗刊》 1957年11期。
    ②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98页。
    ③ 陈颂声 邓国伟编:《<南国诗潮——<中国诗坛>诗选》,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④ 引自冬(估计是李辰冬——笔者注):《方言文学与国语文学》,《文艺先锋》3卷2期,1943年8月20日。
    ⑤ 前文发表于香港《群众》周刊第二卷三期,1948年1月29日,主要观点为:华南方言文学受解放区文 学与时局开展的影响;“国语文学”不能成立,五四以来的白话文学是一种北方的口语文学,是北中国的方言文学;文学大众化恐怕只有通过方言这一条路;方言文学不但不会妨碍将来的全国性语言之产生,而且有助于它的产生。后文发表于《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1948年3月1日,此文更进一步认为白话文学是方言文学,各地方言文学与北方语的白话文学是并列的文学;解放区文学的民间形式与大众化,是用口语,即是用方言写成,都是必须的和可取的。
    ① 茅盾在《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十年来国统区革命文艺运动报告提纲》中提到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时说:“在这次论争后若干年间,断续进行关于方言文艺、关于民歌民谣的研究与讨论,大体上都能发挥这次论争的积极成果,而给与创作活动以好的影响。”见茅盾:《茅盾全集》(第2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2页。
    ② 这些看法其实早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就存在,例如中国公学竞业学会一署名“大武”的会员,在二十世纪初便在作文《论学官话的好处》中称“要救中国,先要联合中国的人心。要联合中国的人心,先要统一中国的言语。……但现今中国的语言也不知有多少种,如何叫他们合而为一呢?……除了通用官话,更别无法子了。但是官话的种类也很不少,有南方官话,有北方官话,有北京官话.现在中国全国通行官话,只须摹仿北京官话,自成一种普通国语哩。”转引自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3页。
    ③ 当下有不少人著文发出保护方言权的保卫战,也有法律工作者从宪法等法律条款出发来加以论证方言的语言权,典型的如刘飞宇、石俊:《语言权的限制与保护——从地方方言译制片被禁说起》,《法学论坛》2005年6期.
    ① 朱湘:《贵族与平民》,蒲花塘 晓非编:《朱湘散文》(上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274页。
    ② 茅盾:《文艺大众化问题——二月十四日在汉口量才图书馆的讲演》,《茅盾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55页。
    ③ 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第53,82页。
    ④ 参见默涵:《关于马凡陀的山歌》,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⑤ 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论》,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289页。
    ① 朱自清:《诵读教学》,《朱自清全集》(第三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
    ②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 2004年3期,
    ③ 如以北京土白诗《残诗》和硖石土白诗《一条金色的光痕》二首为例,选编情况是:薛时进编《现代中国诗歌选》(上海亚细亚书局 1933年版),选徐志摩诗10首,其中有《残诗》;朱自清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5年版)选徐志摩诗26首,包括此两首;钱公侠、施瑛编《诗》(上海启明书局 1936年版)选徐志摩诗15首,包括此两首;徐沉泗、叶忘忧编《徐志摩选集》(上海万象书屋 1936年版),收录诗作33首,包括此两首;三通书局编辑部编《徐志摩代表作》(上海三通书局 1941年版),收录诗作43首,包括此两首;李德予编《徐志摩诗选》(重庆大华书局 1944年版,共录诗44首,包话此两首;闻一多编《现代诗钞》(开明书店,1948年版)选徐志摩诗12首,包括《残诗》一首在内。
    ① 瞿秋白:《大众文艺的问题),《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 《我们对于推行新文字的意见》,见倪海曙编:《中国语文的新生》,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第120页。这是1935年12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新文字研究会”征求各界人士签名中的宣言,当时签名者达688个,其中包括鲁迅、郭沫若、茅盾、蔡元培、陈望道等知名人士。
    ③ 如当时代表性的意见是,在群众文化水平低下时,诗歌要充分为他们所喜爱,“只有借重于开展方言诗一途”。见怀淑:《广泛开展方言诗运动》,《新诗歌》丛刊,第7辑,1948年2月。“方言诗不是诗歌最后的形式,它仅仅是完成诗歌大众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的阶段。”见沙鸥:《关于方言诗》,《新华日报》副刊,1946年11月2日。
    ① 参见方耀乾:《为父老立像,为土地照妖:论向阳的台语诗》,《台湾诗学》学刊三号,2004年6月。
    ① 刘半农:《<四声实验录>序赘》,《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4页。
    ① 参见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3-75页。
    ① 汪晖在其论文中曾总结这一现象:“从新文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对于民族性与地方性的关系的关注,可能导向两个方面的结论.一个方向是站在五四新文学的立场,即‘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立场,批判和改造方言和地方形式,进而形成普遍的民族形式;另一方面则站在地方形式的立场或乡村文艺的立场批评五四新文学的都市化或欧化倾向。其中最为敏感和重要的问题是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但是,直到‘民族形式’讨论兴起之前,对‘五四’文化运动的批评主要是从阶级论的立场出发的,几乎从未将‘地方性’或‘方言土语’作为批判的出发点。离开都市、进入特定区域(地方)的文学家的活动不太可能完全回避该地区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的现实。如果地方形式和方言土语问题与地方政治认同发生直接的联系,那么,对于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而言则是重要的威胁。因此,在不得不使用方言的情境中,不断地强调地方性与全国性的辩证统一关系便是非常自然的了。”见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页。
    ① 比较典型的说法如“用生活的语言写,用方言写,大家一致承认;可是用什么样文字写下这样的语言,却还是一个等待解决的问题。”见《新华日报》关于《怎样写出生活的语言》的“新华信箱”内容,1944年7月5日,第4版。
    ② 黄遵宪:《山歌题记》,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75页。
    ③ 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7-368页。
    ④ 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9页。
    ① 鲁迅:《集外集拾遗·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8页。
    ① 钱玄同:《<尝试集>序》,胡适:《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②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9页。
    ③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④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99-200页。
    ①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人生识字胡涂始》,《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7页。
    ② 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杨克主编:《1998中国新诗年鉴》,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① 郭沫若:《当前的文艺诸问题》,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下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2页。
    鲍晶:《浅谈解放区诗歌》,《延安文艺研究》1987年2期。
    陈晨:《<讲话>:在国际大文化格局中——略论毛泽东<讲话>在世界各地的翻译、出版、评介、研究和反响》,《延安文艺研究》1992年4期。
    陈颂声等:《中国诗坛社与华南的新诗歌运动》,《学术研究》1984年3期。
    陈颂声等:《广州的诗场社及其<诗场>》,《中山大学学报》1983年4期。
    陈平原:《经典是怎样形成的——周氏兄弟等为胡适删诗考》,《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4期、5期。
    陈金淦:《胡适诗歌评价的历史回顾》,《徐州师院学报》1985年1期。
    陈友康:《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词的合法性和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6期。
    蔡清富:《中国诗歌会对新诗发展的贡献》,《北京师大学报》1986年3期。
    董正宇 孙叶林:《民间话语资源的采撷与运用——论文学方言、方言文学以及当下“方言写作”》,《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4期。
    冯宪光:《也谈“民族形式”问题讨论》,《抗战文艺研究》1982年4期。
    范钦林:《如何评价“五四”白话文运动——与郑敏先生商榷》,《文学评论》1994年2期。
    方耀乾:《为父老立像,为土地照妖:论向阳的台语诗》,《台湾诗学》学刊三号,2004年6月。
    宫苏艺:《<王贵与李香香>的手稿和版本》,《延安文艺研究》1987年1、2期。
    龚喜平:《新学诗·新派诗·歌体诗·白话诗——论中国新诗的发生与发展》,《西北师院学报》1988年3期。
    胡慧翼:《论“五四”知识分子先驱对民间歌谣的发现——以胡适、周作人、刘半农为中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3期。
    胡芷藩:《记录口语问题的一个建议》,《中国语文》1953年7月号。
    黄友凡等:《为大众的活路呐喊——回忆<活路>月刊及活路社》,《抗战文艺研究》1984年3期。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3期。
    华嘉:《香港人间书屋二三事》,《新文学史料》1982年1期。
    柯玲:《论方言的文学功能》,《修辞学习》2005年3期。
    李昌陟:《精益求精 不断前进——阮章竞解放前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年4期。
    李怡:《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四川文学中的方言》,《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2期。
    李震:《不朽的河——陕北民歌研究ABC》(上、下),《延安文艺研究》1992年3、4期。
    刘继业:《朗诵诗理论探索与中国现代诗学》,《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5期。
    刘锦满:《呐喊与战斗的大众艺术——陕甘宁边区街头诗运动的发起》,《延安文艺研究》1984年创刊号。
    龙泉明:《“五四”白话新诗的“非诗化”倾向与历史局限》,《文学评论》1995年1期。
    黎风:《<王贵与李香香>和陕北民歌》,《延安文艺研究》1988年2期。
    犁青:《从“南来作家”到“香港作家”》,《新文学史料》1996年1期。
    犁青:《四十年代后期的香港诗歌》,《新文学史料》2005年3期。
    骆寒超:《论“五四”时期的诗体大解放》,《文学评论》1993年5期。
    吕剑:《我与<中国诗坛>及在港活动琐忆》,《新文学史料》1996年4期。
    乔惟森等:《毛主席树立了使用方言词的典范》,《中国语文》1960年5期。
    任钧:《略谈一个诗歌流派——中国诗歌会》,《社会科学》1984年3期。
    孙玉石:《郭沫若<民谣集·序>的真实性及其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2期。
    石汝杰:《吴方言区作家的普通话和方言》,《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3期。
    王富仁:《为新诗辩护》,《文学评论》2006年1期。
    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价值——中国现代文学与民间文化形态》,《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6期。
    王光东:《大众化与民间:文学意义的一种分析》,《社会科学》2003年6期。
    王存奎:《北京大学与中国民俗学的建立》,《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4期。
    王继志:《论沈从文的民歌体诗歌创作》,《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9年。
    王训昭:《中国诗歌会及其诗作》,《华东师大学报》1988年3期。
    乌尔沁:《刘半农与中国现代的民歌研究》,《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4期。
    吴定宇:《抗战期间香港关于大众化和民族形式的讨论》,《学术研究》1984年6期。
    徐新建:《采歌集谣与寻求新知——民国时期“歌谣运动”对民间资源的利用和背离》,《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6期。
    徐瑞岳:《刘半农生平年表》,《徐州师院学报》1984年1、2期。
    锡金:《穆木天、中国诗歌会和他的诗》,《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2期。
    薛汕:《四十年代的<新诗歌>》,《新文学史料》1988年1期。
    燕世超:《批判的武器难以创新——论“五四”前后白话诗人对民间歌谣的扬弃》,《文学评论》2002年5期。
    晏明:《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上)——记老诗人、诗评家、编辑家沙鸥》,《新文学史料》2001年2期。
    游汝杰等:《方言与中国文化》,《复旦学报》1985年3期。
    痖弦:《早春的播种者——纪念刘半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2期。
    朱爱东:《双重视角下的歌谣学研究——北大<歌谣周刊>对中国歌谣学研究的贡献》,《思想战线》2002年2期。
    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文学评论》1992年3期。
    周晓风:《早期白话诗与“胡适之体”》,《重庆师院学报》1997年4期。
    张伯伟:《从旧诗到新诗》,《南京大学中文学报》,1998年。
    张卫中 江南:《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方言使用的新特点》,《学术研究》,2002年1期。
    周定一:《论文艺作品中的方言土语》,《中国语文》1959年5月号。
    郑林曦:《怎样解决用汉字写不出民众口语的矛盾?》,《中国语文》1953年7月号。
    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赵园:《京味小说与北京方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1期。
    [意]艾柯等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卞之琳:《卞之琳文集》,江弱水、青乔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卞之琳:《雕虫纪历》(增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本社编:《诗人徐志摩》,重庆:重庆出版社,1982年版。
    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草川未雨:《中国新诗坛的昨日今日和明日》,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陈刚:《北京方言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陈恩泉主编:《双语双方言与现代中国》,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望道:《陈望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陈平原主编:《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陈源:《西滢闲话》,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陈绍伟编:《中国新诗集序跋选》,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陈从周编:《徐志摩年谱》,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1年版。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
    陈丙莹:《卞之琳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8年版。
    陈金淦编:《胡适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陈梦家著,蓝棣之编:《陈梦家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陈本益:《中外诗歌与诗学论集》,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陈原:《语言和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陈圣生:《现代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成仿吾:《成仿吾文集》,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
    常风:《逝水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过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杜运燮等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穆旦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邓程:《论新诗的出路——新诗诗论对传统的态度述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仁念选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冯宪光:《马克思美学的现代阐释》,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冯梦龙编篡,刘瑞明注解:《冯梦龙民歌集三种注解》,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冯至著,韩耀成编:《冯至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范培松:《中国散文批评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废名:《新诗十二讲:废名的老北大讲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沫若著,王锦厚等编:《郭沫若佚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郭沫若著,桑逢康校:《<女神>汇校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郭沫若:《沫若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郭绍虞:《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高兰编:《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高恒文:《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新1版。
    公木主编:《新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龚明德:《新文学札记》,成都: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
    顾颉刚等辑、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甘于恩主编:《七彩方言·方言与文化趣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著,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第1-30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著,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
    胡适:《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胡风:《胡风评论集》(上中下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85年版。
    何其芳:《何其芳全集》,蓝棣之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贺登崧:《汉语方言地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韩邦庆著、典耀整理《海上花列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韩敬体编:《<现代汉语词典>编纂学术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韩丽梅编著:《袁水拍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版。
    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钱仲联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黄遵宪著,陈铮编:《黄遵宪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伯荣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版。
    黄人影编:《创造社论》,光华书局,1932年。
    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增订本),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贺圣谟:《论湖畔诗社》,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海涛等编:《艾青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第1-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贾植芳等主编:《现代文学总书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贾植芳编:《文学研究会资料》,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金宏宇:《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版本校评》,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康白情著,诸孝正等编:《康白情诗全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老舍:《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老舍:《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版。
    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李怡:《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李怡:《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版。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健吾著,郭宏安编:《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李如龙:《汉语方言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季:《李季文集》(第1-4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李广田:《李广田文学评论选》,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刘世南:《清诗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刘纳:《从五四走来:刘纳学术随笔自选集》,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刘福春:《新诗纪事》,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刘半农:《半农杂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刘半农:《半农杂文二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本。
    刘半农:《半农诗集集评》,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刘半农:《刘半农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赖先刚:《乐山方言》,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1月版。
    莱辛著,朱光潜译:《拉奥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蓝棣之:《正统的与异端的》,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蓝棣之编:《现代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蓝棣之:《新月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吕叔湘:《吕叔湘文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吕进:《现代诗歌文体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修订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梁德曼、黄尚军编著:《成都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梁德曼:《四川方言与普通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梁实秋著,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舒芜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二、五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梁宗岱著、李振声编:《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林默涵楼总主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陆耀东:《二十年代中国各流派诗人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陆耀东:《徐志摩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陆耀东等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大辞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骆寒超:《新诗创作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罗皑岚等著:《二罗—柳忆朱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穆木天:《穆木天诗文集》,蔡清福、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梅光迪著,罗岗、陈春艳编:《梅光迪文录》,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第18-2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毛迅:《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闵家骥等编:《简明吴方言词典·后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倪海曙:《倪海曙语文论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倪海曙:《杂格咙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牛贵琥:《古代小说与诗词》,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欧阳哲生编:《追忆胡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潘颂德:《中国现代诗论40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蒲风:《蒲风选集》(上、下册),黄安榕等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齐如山:《北京土话》,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年版。
    钱绎:《方言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钱光培、向远:《现代诗人及流派琐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钱曾怡编著:《济南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秦似:《两间居诗词丛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饶盂侃著,王锦厚等编:《饶孟侃诗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饶鸿兢等编:《创造社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玉石编:《象征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孙大雨著,孙近仁编:《孙大雨诗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史亮编:《新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施蛰存:《沙上的脚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沙鸥:《沙鸥谈诗》,止庵编,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邵荃麟:《邵荃膦评论选集》(上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1918-1949)》,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唐浞:《新意度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唐德刚:《胡适杂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田长山、连曾秀:《方言误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王光东:《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中国现当代文学解读》,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王克文:《陕北民歌艺术初探》,北京: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第一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4年重印。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1925-1949》,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毅:《艾芜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永梭著,江润嫒编:《王永梭文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王训昭等编:《郭沫若研究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训昭编:《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王力:《汉语诗律学》(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2版。
    王世华等编著:《扬州方言语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1985至1995年文学新潮阐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年版。
    [美]雷·韦勒克 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马来西亚]温梓川著,钦鸿编:《文人的另一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温儒敏、赵祖谟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书信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闻一多:《闻一多诗全编》(蓝棣之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闻黎明、侯菊坤编:《闻一多年谱长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闻一多纪念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版。
    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现代汉诗百年演变课题组编:《现代汉诗:反思与求索》,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年。
    萧斌如编:《刘大白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夏晓虹等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夏征农主编:《大辞海·语言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许毓峰等编:《闻一多研究资料》,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许宝华 陶寰编篡:《上海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徐世荣:《北京土语辞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
    徐学林:《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徐志摩:《志摩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徐志摩著,顾永棣编:《徐志摩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俞平伯:《俞平伯全集》,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叶维廉:《叶维廉文集》(第一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叶祥芩编篡:《苏州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袁家骅等著:‘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版。
    叶公超著,陈子善编:《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袁可嘉等编:《卞之琳与诗艺术》,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匡汉 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册),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伊沙等著:《十诗人批判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游友基:《中国现代诗潮与诗派》,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游汝杰主编:《地方戏曲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
    余英时:《内在超越之路》,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颜景常:《古代小说与方言》,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颜逸明:《吴语概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颜清徽、刘丽华编篡:《娄底方言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易明善编:《何其芳研究资料》,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朱乔森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第2版),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朱光潜著,商金林编:《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朱金顺:《新文学资料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朱湘著,蒲花塘晓非编:《朱湘散文》,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章太炎著,洪治纲主编:《章太炎经典文存》,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郑振铎等编:《我与文学》,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影印本。
    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印刷公司,1935年版。
    赵元任:《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赵景深:《我与文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赵崇祚辑、李一氓校:《花间集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赵毅衡:《诗神远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版。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周作人著,止庵校订:《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周作人著,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周红兴:《艾青研究与访问记》,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周红兴:《艾青的跋涉》,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
    周韦编:《论<王贵与李香香>》,上海杂志公司,1950年版。
    周扬:《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周振鹤 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第2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邹建军选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新诗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张菊香、张铁荣编著:《周作人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张一舟等著:《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5月版。
    张中行:《文言与白话》,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永芳:《诗界革命与文学转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绍诚:《巴蜀方言浅说》,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张廷琛编:《接受理论》,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张怀久等编著:《吴地方言小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庚:《戏曲艺术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年版。
    祝宽:《五四新诗史》,西安: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北京:北京 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钟敬文:《芸香楼文艺论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钟敬文:《钟敬文文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Lloy Haft,Pien Chih-lin:A study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Dordrecht-Holland.Cinnaminson U.S.A.,Foris Publication,1983.
    Abrams,M.H.,A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Holt,New York,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71.
    Chadwick,Charles,Symbolism.London, Methuen,1971.
    Wellek,R.and Wsrren,A.,Theory of Literature.New York,Harcourt Brace,19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