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日常话语的叙述表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日常话语介入文学雅言系统是90年代以来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本文选取了在小说中表现的较为典型的日常话语——王朔的“粗口”、安顿和林白的“口述”与“闲聊”、90年代以来小说写作的“方言”等日常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既从文学史的角度思考日常话语对建构晚近二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效用及其影响;又从文化研究,特别是话语分析的视角,采用多文本并置的“互文性”解读,将小说日常话语纳入整个社会文化和文学实践的大情境中进行内部和外部的整体性观照,将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向度加以整合,尝试在文化霸权斗争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揭示在新意识形态压抑机制下,文学生产通过谋求“声口”的变化,利用“日常话语”的发声策略,激活文学介入社会生活、对社会重大问题发言的能力,呈现日常生活和解放政治之间的矛盾和症候;其中,日常话语与文学雅言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博弈过程,是本文的创新和研究的重点。
     在王朔“粗口”的表征背后,既展示了小说日常话语介入文学雅言后的反抗性和正当性,又在某种程度上配合了主流意识形态对“财富道德话语”的建构。“侃平”作为话语“民主化”的表象,凸显了“粗口”作为转型期中国的独特阶层——“侃痞”——阶层建构的符号策略和利益诉求,其语言的冒犯是“政治寂静主义”(political quietism)的一种修辞学表达,揭开了90年代小说在“粗口”泡沫下走向政治寂静和无害的序幕。
     以安顿和林白为代表的“口述实录”与“妇女闲聊录”,展示了日常话语对文学的积极介入、对“雅言系统”的反动和对意识形态话语的介入与“敞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复活了弱势的女性群体“发声”的能力。但知识分子话语通过“拟定话题”、“咨询性引导”、“隐形的权威控制”、“富有人情味”、以及“话语权的有限转让”等“技术化”策略,有效地渗透、影响和操控了日常话语。而意识形态话语无所不在的“笼罩”,使日常话语沦为马尔库塞所谓的“操作主义(operativism)语言”,起到了弗洛姆所说的“语言的社会过滤器”功能。
     90年代以来的方言写作,无疑预示着小说日常话语发展的一个方向。作为“文化飞地”的方言区,通过方言表达对差异政治和生活政治的认同,探寻在总体制度内部建立抵抗话语的可能性,这正是詹姆逊所谓的“葛兰西式的飞地(enclave)文化斗争”模式。这预示着日常生活及其话语有可能摆脱被监控和规训的命运,摆脱所谓的“意义世界”对“生活世界”的绝对殖民。然而,这种话语斗争和抵抗因为是在意识形态内部的、臣属性的、分散的,所以,又是破碎的和不彻底的。
     总之,研究小说日常话语与文学建构和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其背后潜在的对官方话语的有限性认同和自发性抵抗、与书面语的拒斥和杂交、以及由此形成的主体自我和群体认同、社会分层和阶层互动、社会想象和结构变迁,乃至阶层符号边界的确立和建立文化抵抗“飞地”的努力,展示了超越“解放政治”的遮蔽和缺陷,以及建构未来“生活政治”的愿景。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chooses daily discourse as the main object of research, such as Wang Shuo's "vulgar language", An Dun's "faithful oral record", Lin Bai's "record of women's chat" and the "dialect writing" in novels since the 1990s. The article doesn't only deal with the effect and impact of daily discourse on constructing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during the recent 20 yea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of literature, but it also adopts "intertextuality" of placing several texts alongside to interpret, i.e., bringing daily discourse of novels into the large whole situation of soci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practice in order to make observations and comparisons with the integrity of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Besides, by combining text, discourse practice and social practice together, this article tries to study within the frame of struggle against cultural hegemony, to reveal under suppression mechanism of new ideology, that literature production stimulates literature's ability to join the social life and give opinions on significant social problems by means of seeking changes of "voices" and using speaking strategy of daily discourse, as well as presenting contradictions and symptoms between daily life and politics of emancipation. Among them all, the subtle and complicated conflicting process between daily discourse together with literary language and languag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s the key point that this article would like to study and blaze new trails.
     Behi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vulgar language" written by Wang Shuo, it shows the rebelliousness and justness after the daily discourse of novels join the literary language, and to some extent, also cooperates with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of fortunes and morals". "Deriding to achieve mental balance"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democratization " of discourse has highlighted that "vulgar language" becomes the symbol strategy and interest demand of the special class - "chat riffraff during the restructuring period in China. The offence of their language is a kind of rhetoric expression of "political quietism", which has raised the curtain of novels of 1990s heading for political quietness and harmlessness within the bubbles of "vulgar language".
     As representatives, "faithful oral record " and "record of women's casual talk" present the active interposition of daily discourse into literature, the rebellion of daily discourse against "system of literary language" as well as the interposition and "wide opening" to the ideological discourse. Though to some extent, it has brought female's ability of "speaking" back to life, the language intellectuals have effectively infiltrated, influenced and dominated daily words and expressions by means of "drawing up topics", "guiding consultatively", "authority-dominating invisibly", "being full of human feelings", "transferring the right of speaking limitedly" and the other "technicalizing" strategies, while the omnipresent envelop of ideological language has made the daily language reduced to Marcuse's "language of operativism" and achieved the effect of "social filter of language" mentioned by Fromm.
     The dialect writing since the 1990s undoubtedly indicated a moving direction of daily discourse in novels. As the dialect regions of "culture enclaves", they express identification with politics of difference and life, as well as by using dialect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creating discourse of resistance in the total system, which are the mode "conflict of enclave culture". This predicts that daily life and its language are likely to get rid of supervision and instruction, also the absolute colonizing of so-called "world of mea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However, this kind of discours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is inside the ideology and subordinate, scattered, so it is also broken and not thorough.
     To sum up, it presents the obstruction and demerits of surpassing "politics of emancipation" as well as the dream of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s of life" by studying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of daily discourse in novels and construction of literature together with social changes, the potential approval of limitation, resistance of spontaneity against official language, the rejection and cross-breeding with written language as well as subject egoism and group approval, social divis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stratums, social imagination and structure changes, even the establishment of border of stratum symbols, culture suspension at the bottom and the efforts to establish the enclave of culture resistance.
引文
2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3 佛克马和蚁布思批评福柯有“话语决定论”(discursive determinism)的倾向。具体参见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4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5 南帆:《文学批评与意义再生产》,《理论的紧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8页。
    6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日常话语曾经多次被主流意识形态策略性地挪用,介入文学。如20世纪3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40年代的工农兵文艺、50年代的新民歌运动等。但是,90年代,日常话语再次介入文学,却与以前的被动性大不相同,其中既有被动性又有主动性,也不法策略性。
    7 郭馨天:《自主性的降低——吉登斯和鲍曼对现代性的微观分析》,《社会》,2004年第4期。
    8 参见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鲍曼用“政治”和“生活政治”分别指涉其中的相关性和相异性,同时指出,现代性作为一种“‘液化’的力量已经从‘制度’转移到了‘社会’,从政治转移到了‘生活政治’——或者说,已经从社会共处的宏观层次转移到了微观层次”。正是政治向日常生活的转移,使得政治(包括与其相关的各种权力机制)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形态和意义的变化。在这个意义上,市场经济——以及它所确立的“一种个体化的、私人化的观点”——这不仅没有消解政治对人的控制,恰恰相反,它使得政治更加“无所不在”。就像萨义德所说:“到处都是政治,我们无法循入纯粹的艺术和思想的领域”。现代性在根本上已经时间化,是一种“流动的液体”,这种流动性和扩张性要求取消“边界”,有效地改变了空间的“固体”状态,将一切的一切都纳入到被“生产/复制”之中。
    15 参见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6 巴赫金提出的“众生喧哗”(heteroglossia),指异质的、杂多的语言竞相齐鸣的情形,或者说社会语言的多样化、多元化状况。有关巴赫金的理论及有关讨论,可参阅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及主编序言《理论是可以长青的——论巴赫金的意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 参见吕特·阿莫西,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语言、语用及社会的理论研究》,丁小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 王予霞:《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客家风情》,2002年第4期。
    19 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1903年第7号。
    20 参见南帆:《符号角逐》,《天涯》,2004年第4期。
    21 柄谷行人:《民族主义与书写语言》,《学人》第九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22 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3 詹姆逊:《论“文化研究”》,《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99页。
    24 福柯:《作者是什么?》,参见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第459页。
    25 参见胡必亮:《关系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 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地经济》,褚思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27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28 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禁言之物》,《视界》,2004年第14辑。
    29 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30 参见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1 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32 比如王朔的小说,曹征路的《那儿》,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林白的《妇女闲聊录》等。
    33 参见南帆:《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南帆:《底层问题、学院及其它》,《天涯》,2006年第2期;南帆:《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吴亮:《底层手稿》和《关于底层手稿的几点补充说明》,书城论坛“小众菜园”。亦可参见《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关于“底层写作”和“在生存中写作”的关注,蒋述卓的《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戎于“打工文学现象”》,柳冬妩的《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张清华的《“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诗歌伦理》,王小妮的《张联的傍晚》等;或可参见《天涯》多年来持续的对底层的讨论;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1期;蔡翔、刘旭:《底层写作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蔡翔:《底层》,《天涯》,2004年第2期;顾铮:《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天涯》,2004年第6期;陈映芳、南帆、柳冬妩等对“底层再认识”小辑,《天涯》,2006年第2期等。
    34 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35 参见南帆:《符号角逐》,《天涯》,2004年第4期。
    36 参见谢少波:《意识形态的讽喻:詹姆逊与德曼解构主义的对话》,《抵抗的文化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41—103页。
    37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38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页。
    39 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页。
    40 同上,第7页。
    41 如王晓明对“成功人士”,包亚明等对城市酒吧,陈映芳对都市青年亚文化,倪伟等关于城市广场的研究。
    45 “在建立和破坏领导权方面谁是主要的活动角色?葛兰西的回答斩钉截铁: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正是诞生在当代社会需要通过意识形态建立领导权的时候。建立和推广种种意识形态,建立和破坏这一阶级或那一阶级的领导权,才是知识分子存在的重要意义。”参见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0页。
    46 参见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47 参见郜元宝在《智慧偏至论》(《花城》2003年第5期)中借用英国小说家C.P.斯诺在《两种文化》一书中对于两种文化,即“文学文化”(literary-culture)和“科学文化”(scientific-culture),以及两种知识分子,即“文学知识分子”(literary intellectual)和“科学知识分子”(scientific intellectual)的区分,进而以“文学性知识分子”与“非文学性知识分子”作出了更为细致缜密的区别。这样的区分也许对80年代的知识分子是有效的,因为中国80年代的人文知识分子的绝对主体就是“文学知识分子”。
    48 统计资料显示,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中期,文学的文献数量名列社会科学文献的首位。参见范并思:《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学术季刊》,2003年第3期。
    59 所谓“改革”的“捣乱者”,比如《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青年工人刘思佳,同普通人一样有弱点、缺点和不足,甚至沾染了浓重的江湖气,也有丰富和复杂的精神世界,在“改革”的“大生活”和“大逻辑”之外,有自己的追求,以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另一种“时代美学”。
    60 比如“寻根”文学对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歌诀、谜语、童谣、儿歌的嵌入式运用,对方言、俚语等“亚文化”或“边缘话语”浓厚的兴趣和表达等;早期现代主义以传统的民间叙事模式表现现代主义思潮等。
    61 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10月。
    62 参见蔡翔先生在《专业主义与意识形态》中对王蒙之《春之声》的“意识流”叙事分析,见《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63 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64 参见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页。
    71 参见罗丽沙:《另类的现代性》,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72 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3页。
    73 在我国著名学者陈燕谷看来,所谓“庶民”是英语词汇subaltern的中文翻译,也有译作“属下”、“下层”或“底层”的,总之都不是十分理想。参见陈燕谷:《印度的庶民研究》,《天涯》,2005年6期。“庶民”源于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它并非是一个静止的实体,而是一个变动性概念。葛兰西的“庶民”概念侧重于表示无产阶级领导的阶级联盟中社会构成的多样性;而最为著名的印度庶民研究中,“庶民”概念除了表示印度社会构成的复杂多样以外,更强调的是“庶民性”作为所有无权社会群体的同一性,是“庶民性”这个特征把形形色色无权的社会群体统一到“人民”这个范畴之中的。又见刘健芝、许兆麟主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
    74 在“后毛时代”,此时的干部子女,已经“今不如昔”、“风光不再”,尽管身份为他们带来的实惠不可小觑,但毛时代的政治和话语“特权”已经丧失殆尽,这在王朔等人的小说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是一群被贬谪的庶民。
    75 参见罗丽沙:《另类的现代性》,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76 “同时代性”概念由洛特·加龙省(David Lloyd)提出,本文参见了刘健芝、许兆麟主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第9—14页。
    82 因为,关于另一类庶民——农民现代性话语想像的书写、讨论和研究,在中国已经很多了,本文不再赘语;亦可参见拙文《从主体生成论的视角看乡土文学发声的困境》对乡土文学现代性话语的困境分析。
    83 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6页。
    84 同上,第43页。 济体制上则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独特状态。因此,淡化了意识形态色彩,一批作为马克思主义替代模式的西方思想重新进入,则愈将马克思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打上了“旧”、“过时”、“保守”这类标签。对于先前的话语霸权进行的批判也就变得不那么“大逆不道”了,所以,有了一点思想自由的味道。
    96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97 南帆:《文化研究:打开了什么》,《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98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99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100 鉴于“粗口”在中国文化中属于公开讨论的“禁忌”话题,加之“粗口”之“内容”也非本文考察的重点,所以,对于王朔小说中的“粗口”仅作列举,而将讨论重点放在“粗口”的表征性内涵上。
    101 在中国期刊论文网上,搜索近五年来主题为“王朔”+“调侃”的论文,有数十篇之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104 在西方,社会语言学对日常话语中粗口的运用多有研究。参见Michael Swan:Practical English Usa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0,书中以整章的篇幅讨论禁忌语和“粗口”。该书深深切合外国人学习英语的需要,面世后一纸风行,成为同类语法书的典范,短时间内再次重印,令学术界人士侧目。
    105 高尔基:《高尔基文集》,鲁迅主编,柔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32年。
    106 参见吕特·阿莫西,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丁小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7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0—141页。
    108 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293页。
    109 王朔:《我看王朔》,《无知者无畏》,亦可参见葛红兵主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页。
    112 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113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37页。
    114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年,10页,第247—248页。
    115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116 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4页。
    117 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赵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118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年,第252页。
    119 朱学勤:《往事——说不完的1976》,东方卫视·纪实频道,2006年12月10日。
    120 韩少功:《世界》,《花城》,1994年第6期。事实上,“文革”极坏地污染了社会语言风气,就连《人民日报》的社论里也为数不少地出现了“牛鬼蛇神”、“混蛋”、“这简直是放屁”、“砸烂他的狗头”等粗口。
    12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页。
    125 通过马策对徐星和刘索拉的访谈我们可以得知,《你别无选择》和《无主题变奏》都写于1981年,也均是在“民间地下”传阅,名重京师;但是,却也不能诉诸铅字,难登“文学”大堂;而1985年的“新潮美学”,给了他们一个“合法化”的外衣,他们的“粗口”就是在“现代派探索小说”的掩护下,是年登上了《人民文学》的版面,并得到时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文学》主编王蒙先生的大加称赞:“横空出世的现代派”。而莫言“粗口”多多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恰好也是于1985年发表在《中国文学》,并得到“文学泰斗”汪曾祺的称赞。
    126 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127 同上。
    128 吕特·阿莫西,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丁小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4页。
    129 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2页。
    130 当然,现在看来,“纯文学”本身就是“最明确的政治诉求”,参见《上海文学》等关于“纯文学”的“反抗”“介入”等问题的一组讨论。
    131 斯冬:《在通俗和纯粹之间:“王朔作品讨论会”综述》,《青年文学》,1987年第4期。
    132 王小峰:《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133 在通常意义上,“粗口”具有民间性、日常性、粗鄙化、暴力性等色彩,在此不一一累述,只谈“粗口”在80年代后期具有的时代特性。
    134 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就学生闹事问题,约胡耀邦、赵紫阳、万里、胡启立、李鹏、何东昌谈话。198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辞”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公开提出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向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传达《邓小平同志关于当前学生闹事问题的讲话要点》的通知。1月16日,总书记胡耀邦引咎辞职;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3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决妥善地做好报纸刊物整顿工作的通知》。4月7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宣传部《关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宣传报道问题的讨论纪要》等等。而且,这一年,邓小平在会见每一位外国政要时,几乎都要就“学生闹事”问题发表谈话。
    135 根据当时的大学生回忆,学生游行愈演愈烈,并最终导致了1989年的“6·4事件”。
    136 黄燎原、种秋秧、毛一佐:《中国摇滚大事记》,《南方都市报》,2000年7月24日。
    137 尽管,在1985年11月,崔健的《浪子归》出版,成为依稀有摇滚气息可寻的最早期流行乐唱片。
    138 张新颖:《中国当代文化反抗的流变——从北岛到崔健到王朔》,载《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东方出版社,1997年。
    139 据《中国摇滚20年》中记载:“距演出场地首都体育馆一里地之远,不少青年伫立在雨雪交加的街头,等待退票。黑市票涨到50元一张。”就当时的工资水平和消费能力来看,无疑是天价。
    140 关于中国摇滚艺术与意识形态的悖论性逻辑,详见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文 艺出版社,2004年。
    141 王朔曾经评价崔健:“我非常喜欢崔健的歌儿,我第一次听《一块红布》都快哭了。写得透!当时我感觉我们千言万语都不如他这三言两语的词儿。”“我看他是我们国家最伟大的行吟诗人。他的反映当代的东西是最准的,比大而无当的,泛泛的文化的那种,我更能理解。”参见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第75—77页。
    142 王朔批评了自己的“偶像”崔健:听了艾敬的“民歌”《我的一九九七》,“再听崔健的,咣咣咣,你会觉得有点夸张。哪儿有那么多有意义的痛苦?”与艾敬的民谣中的那种实实在在的笑嘻嘻的小烦恼相比,“你会觉得那种大的泛泛的痛苦很累,她这小问题反而很真实。”一种纯粹叙事化的歌词,一个沈阳姑娘笑嘻嘻地反复吟唱:“1997快点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啦。”“沈阳,北京,上海,南方,香港,时光,日子,爸爸,妈妈,奖状,妹妹,王昆,东方,花花世界,大红章,八佰伴,午夜场,红磡体育馆,快些,他”,构成了《我的一九九七》中的关键词,而这首歌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自然而平淡地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讲述一个俗套的故事,也流露出女孩内心的真实和狂野。
    143 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民间文化导言——问题的提出》,《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六)》,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亦可参见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页。
    144 “流行语”是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流行现象,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它与新的社会现象密不可分,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表达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心态。比如,王朔对语录的粗俗变通,对流行口语的“粗口化”等,反应了王朔作为一个没落贵族的发泄和不满,而王朔小说的流行,也表明一个社会寻找发泄通道的需要。
    145 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146 王朔、老侠:《写作与伪生活》,载《王朔研究资料》,葛红兵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147 同上。
    148 恩格斯:《反社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90页。
    149 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0 同上,第23页。
    151 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六)》,李兆林、夏忠宪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152 参见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63页。
    153 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94页。
    154 “关于王朔小说颠覆“革命道德话语”的新道德——“财富道德话语”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155 王晓明先生曾经指出:“1970年代末,评价文学作品优劣的标准,基本上是系在‘暴露/歌颂’这个结子上,到1980年代中期,这个标准已经明显改系到了‘现代/传统’,具体地说,即是否‘现代主义’的结子上”;……而“现代”归结为“形式”,“形式”又被归结为“语言”——-这样一个骨骼支离的“现代”被供上高案,“成为大批作家追求的几乎唯一的目标”。《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156 对崇高的东西的降格和贬谪,在怪诞现实主义中绝不只具有形式上的、相对的性质。“上”和“下”在这里具有绝对的和严格的地形学的意义。上是天,下是地,地也是吞纳的因素(坟墓、肚子)和生育、再生的因素(母亲的怀抱)。从宇宙方面来说,上和下的地形学意义就是如此。从肉体本身来说,它决不能与宇宙明确划分开来,上,就是脸(头),下,就是生殖器官、腹部和臀部。怪诞现实主义,包括中世纪的戏仿体作品在内,用的就是上和下的这种绝对的地形学意义。参见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六)》,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57 关于王朔“粗口”辱骂、贬损和调侃的例子,前文已简单列出,在此不再累述。
    159 王朔:《创作谈(王朔答问)》,《王朔研究资料》,葛红兵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9页。
    160 王朔、孙波等:《王朔文集》前言,华艺出版社,1992年。
    161 比如对王朔批判的文章,《王朔是只什么鸟》、《王朔,请住口!》《王朔已是一“蠢材”》等等。正如《王朔词典》序中所言:“就是要对王朔及其作品进行毫不留情的‘肢解’和‘阉割”,“他在近几年里蹦达得确实厉害了点儿,骂人勤了点儿,也过于阴损和放肆了点儿,是该有人来好好地‘修理’和‘收拾’一下下他、拿他涮一涮了!尽管这位‘爷’向以皮糙肉厚而著称于世,近年来文坛上接连不断的摸爬滚打、似乎又让他修炼到了刀枪不入的化境,但把一个擅搞恶作剧的‘痞爷’装进一连串恶作剧之中的想法,本身就叫人着迷。”“我等不过是玩了点儿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借力打力的猫儿腻而已,……至于方式与方法问题,基本上是什么好使用什么,哪招儿方便用哪招儿,既有吹拉弹唱,也有枪刀棍棒,常常揪住这鸟人的肥脖儿一通猛抽,偶尔也掉转枪口,替他说几旬黄鼠狼给鸡拜年之类的好话。”等等。
    162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5页。
    163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17页。
    164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3页。
    165 王小峰:《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166 张抗抗:《玩的不是文学》,《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2期。
    167 参见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68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169 同上,第19页。
    170 同上,第19页。
    171 参见阿多诺、霍克海默:《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文化研究理论读本》,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理论读本。
    172 参见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5页。
    173 同上,第145-148页。
    174 葛兰西:《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175 同上,第17页。
    176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玉、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177 德赛都:《日常生活的实践·序言》,戴从容译,“文化研究网·赛伯文荟”,第18期。
    178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179 费尔克拉夫:《话语和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180 本文所谓“语言的空位”,首先,既有德国戏剧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诗性语言”(文学语言)给文本和阅读创造了无限想象和意义生成的“空间”,从而在文本语言背后留下了广阔的“空位”之意。在莱辛看来,“语言空位”已经成为“诗性语言”(文学语言)本身的一个特性。参见莱辛著:《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其次,本文又是在最普通的意义上使用“空位”一词,即指80到90年代之交,各种话语从日常生活领域退场之后,遗留下的“话语空间”。根据“语言空位”理论,“空位”迟早都会被填补的,何时能够得到填补以及以何种方式填补,则取决于人们的实际需要。参见马大康:《语言空白、空位与存在的家园》,《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而王朔“粗痞语”填补语言的“空位”可以说恰逢其时。
    181 在《创作谈(王朔答问)》中王朔自况:“小说的语言漂亮,本身就有极大的魅力”。“写小说最吸引我的是变幻语言……呈现出另外的意思”:写小说就是“好让后人知道这会儿的人是怎么说话的。”在《我看金庸》中,王朔指出:“一个作家,对汉语言文字毫无贡献,还不如去印刷厂做个排字工。”在《美人赠我蒙汗药》中,王朔更是指出:“(过去)文学语言的泛政治化死亡”,包括王蒙的意识流语言,翻译体的先锋语言,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古汉语,赵树理为代表的民间土语,右派作家和知青作家,张承志、刘白羽、杨朔、贺敬之等抒情语言,流行的港台语,甚至包括李泽厚等人的学术语言,统统被王朔批判,言下之意,只有他的“粗痞语”可以入文,他是“教人说人话的”,这意义可就大了。
    182 斯冬:《在通俗和纯粹之间:“王朔作品讨论会”综述》,《青年文学》,1987年第4期。
    183 王朔、孙波等:《王朔文集》,华艺出版社,1992年。
    184 游云:《金丽红:玩的就是名人》,《21世纪人才报》,2003年2月21日。
    185 王朔是中青年作家中,第一个出版文集的作家。1992年华艺出版社推出四卷本《王朔文集》,其畅销程度,超乎想像。据金丽红(原华艺出版社的副社长、总编辑)回忆说:“我们出的第一本书叫《过把瘾就死》,收集了王朔的五个中篇。那本书一推出来就轰动了,书商蹲在院子里都不肯走。”短时间内累计印量高达30万册。于是,2万册文集进入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这在当时是个大手笔,在业内放了“卫星”。
    186 王朔、孙波等:《王朔文集·前言》,华艺出版社,1992年。
    187 王朔小说讲述的生活故事,是揭示一个“专政领导阶层的没落”及其“红色后裔”的另类生活,除了为老百姓开启了一种“全新刺激”的生活之路,还展示了过去作为高高在上的“权力阶层”和精神“启蒙者”没落之后的种种“丑态”,暗合了老百姓的接受心理。
    188 王朔:《王朔:我看金庸》,《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王朔以金庸偏居香港,“以浙江话和广东话不能入文”,甚至“以文言成文”等理由,指责金庸的小说语言为“死语言”,言下之意,是自己生在天子脚下,皇城之根,以北京话入文,是“活语言”。搞起了“五四运动”中“活死语言”的意气之争,是一种语言霸权和文化领导权的表象。
    189 王朔、老侠:《文学语言的泛政治化死亡》,《美人赠我蒙汗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
    190 洪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191 参见蔡翔:《两个三十年》,《天涯》,2006年第3期。
    192 葛红兵:《别忘了,王朔只有一个》,《粤海风》,2000年11/12月合刊;针对此前王彬彬在该刊发表的《中国流氓文化之王朔正传》中王朔的立场问题(是平民,还是大院子弟)、身份问题(是英雄,还是流氓)、知识分子(王朔是否知识分子)等展开了批驳;此后,争论在《探索与争鸣》等杂志进一步深化,甚至引起了韩国学者的参与。
    193 王朔:《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王朔自选集自序》,华艺出版社,1998年。
    194 王朔、老侠:《文学语言的泛政治化死亡》,《美人赠我蒙汗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
    195 王朔:《王朔文集自序》,华艺出版社,1995年。
    196 据统计资料显示,文学的文献数量名列社会科学文献之首。参见范并思:《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学术季刊》,2003年第3期。
    197 蔡翔等;《道统、学通与正统》,《读书》,1994年第5期。
    198 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199 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的兴起,无疑表明了大众对文学阅读的需要。
    200 葛红兵、王朔:《放下读者,看见文体(对话)》,参见葛红兵、朱立冬:《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201 王朔:《创作谈》,《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比如《空中小姐》《浮出海面》,吸引的是纯情的少男少女。《顽主》冲着城市男青年。《永失我爱》《过把瘾就死》奔着大一大二女生去的。《玩的就是心跳》是给文学修养高的人看的。《我是你爸爸》是给对国家忧心忡忡的中年知识分子写的。《动物凶猛》是给同龄人写的。等等。
    202 王朔:《王朔文集自序》,华艺出版社,1995年。
    203 王朔:《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王朔自选集自序》,华艺出版社,1998年。
    204 王朔:《王朔自白——关于小说》,《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05 这样的例子在王朔的作品中比比皆是。亦可参见《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中的王朔自白:“中国高校的文科教育其结果不过是训练出一班知识的奴隶。”知识分子“无论他们把话说得多绕嘴多不通顺,一句话是很明了的,那就是卫道。”“知识化的过程就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机器的过程。”等等。
    206 王朔:《我的小说》,《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207 王朔:《我的小说》,《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208 参见潘卡奇·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汪晖认为自由市场不等于民主》,《纽约时报·杂志》,2006年10月15日。http://humanitics.cn/modules/newbb/viewtopic.php?topic_id=17&post_id=22。汪晖发现(80年代中期)一个更加拥有特权的阶级——知识分子,“在毛时代成为攻击对象;现在,在毛以后的时代,他们又成了精英。”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开始鼓吹中国要无条件地建立西方消费主义模式。
    209 特别是保罗·约翰所著的《知识分子》一书对西方知识分子的言行考辨和解密,更是让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称谓有了辩证的认识,甚至是消极的误识。保罗·约翰:《知识分子》,杨正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10 参见李书磊:《文化危机中的知识分子职业——答采访者》,《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2期。
    211 陈平原在《二十一世纪》1993年6月号上,以《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一文点明了市场取向下精英文化相对于通俗文化的边缘,以及王朔的反精英主义同主流倾向的吻合。
    212 尽管,王朔非常讨厌并攻击知识分子,但是,他又不得不无奈地宣布:“我想说的是我在多年写作中已经变成一个知识分子了。这变化使我非常不舒服又无可奈何。”参见王朔:《不是我一个跳蚤在跳》,《王朔自选集自序》,华艺出版社,1998年。
    213 什克洛夫斯基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214 王安忆:《漂泊的语言》,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间引自崔梅:《探索当代小说标题语言形式的陌生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15 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社,1992年。
    216 张光芒:《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3期;亦可参见魏仪:《论当代中国的新德治》的长文(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2期),其中有对新中国“德治”的全面论述。
    217 “符号暴力”又叫“符号权力”,其运行逻辑颇具吊诡性——社会行动者虽然“认识”到加诸自身之力,却并不认为是一种强制性权力,反而“误识”和认可了这种权力。因为,此权力与人们的生活理念、人生理想和共同利益等诉求有着某种契合的表象,因而在其施加过程中,被支配者不仅接受认可,而且,还往往做出创造性的理解和发挥,这是一种受质询的、被支配者的主体性发挥,这也就是作家们为何能够把统治的逻辑解释得比统治者自己的意愿还要透彻和极致的缘由。这种认识和误识的双重行为超出了意识和意愿的控制,或者说早就先验地隐藏在主体意识和意愿的深处。而民族国家恰恰利用了“符号权力”的这一特性,在重构社会结构的同时,也重构了作家(人民)的心灵。通过一种既是认识,又是误识的“合谋”行为,完成了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改造。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1-229页。
    218 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话语》,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343页。
    219 参见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一书中的第一部《回忆历史》,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220 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221 参见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22 对《苦恋》等的批判。
    223 参见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4 像“脑体倒挂”、“读书无用论”、“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等等。都是知识分子再次边缘化的表征。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职业排序依次是:出租车司机、个体户、厨师等等,最后才是科学家、医生、教师。“修大脑的不如剃头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参见朱雨晨、李亮、刘潇潇、姚辉、张有义等:《80年代停薪留职一族追忆五味年华》,《法制早报》,2005年11月13日。
    225 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413页。
    226 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第81页。
    227 改革文学中的“财富叙事”实际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种充满等级化、科层化的意识形态宏大叙事,是追求“共同富裕”的、革命道德话语谱系的延续。
    228 比如,王朔小说中,充满着顽主们投机的倒卖,甚至是违法乱纪的敲诈。
    229 参见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一书中的导论部分,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0 在我国著名学者陈燕谷看来,所谓“庶民”是英语词汇subaltern的中文翻译,也有译作“属下”、“下层”或“底层”的,总之都不是十分理想。参见陈燕谷:《印度的庶民研究》,《天涯》,2005年6期。“庶民”源于葛兰西的《狱中札记》。它并非是一个静止的实体,而是一个变动性概念。葛兰西的“庶民”概念侧重于表示无产阶级领导的阶级联盟中社会构成的多样性;而最为著名的印度庶民研究中,庶民概念除了表示印度社会构成的复杂多样以外,更强调的是“庶民性”作为所有无权社会群体的同一性,是“庶民性”这个特征把形形色色无权的社会群体统一到“人民”这个范畴之中的。又见刘健芝、许兆麟主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5月。
    231 在“后毛时代”,此时的干部子女,已经“今不如昔”“风光不再”,尽管身份为他们带来的实惠不可小觑,但毛时代的政治和话语“特权”已经丧失殆尽,这在王朔等人的小说中表现得尤为强烈,他们是一群被贬谪的庶民。
    232 参见罗丽沙:《另类的现代性》,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03—104页。
    233 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话语》,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第23页。
    234 王朔所谓的“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顽主”“痞子”,亦即“流氓无产阶级”。“另外,还有那组‘顽主’群像,一般时评称为‘痞子’,我叫他‘社会主义新人’。”参见王朔、何东:《我的最大弱点:爱自己——而且自己知道》,《随笔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35 “同时代性”概念由洛特·加龙省(David Lloyd)提出,本文参见了刘健芝、许兆麟主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9-14页。
    236 关于王朔的“平民性”论述,在中国期刊论文网的搜索中,有20余篇,在此不列举。
    237 王朔:《王朔访谈录》,《联合报》,1993年5月30日。
    238 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朱国华译,《文化研究》第四辑;亦可参见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的第三章《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的论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239 李涌泉:《衙内·衙内文学》,《当代文坛》,2001年第5期。
    240 王朔:《我和我的小说》,《文艺学习》,1988年第2期。
    241 王朔:《王朔访谈录》,《联合报》,1993年5月30日。
    242 王朔:《我的最大弱点:爱自己——而且自己知道——答何东问》,《王朔研究资料》,葛红兵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第139页。
    24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244 莫言:《自述》,《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245 莫言:《漫长的文学梦》,《什么气味最美好》,南海出版公可,2002年,第64页。
    246 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47 可以参见《丰乳肥臀》、《檀香刑》等作品。
    248 间引自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0页。
    249 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250 调侃,作为一种修辞和文学表现手段,古已有之。像四十年代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中,就随处可见作者调侃的语调。及至80年代,作家王蒙、李国文、湛容等在作品中也不无调侃之笔,他们都是偶尔把调侃当作一种表现手段;而王朔却从一开始就展露出把调侃上升为一种表现方法的倾向,而且调侃中掺杂着宣泄情绪和攻击性的“粗口”。“调侃+粗口”的语言在王朔的早期作品中往往穿插闪现,到后来在谐谑性的“顽主”系列中,则成了小说叙述的主体,有时竟发展成为一个人的大段独白和独角戏,“胡抡乱侃”,粗口成章,在捧人和自贬中,侃平一切。
    251 李敬泽、王朔:《王朔访谈》,《新京报》,2007年3月23日。
    252 王朔:《我看王朔》,《王朔研究资料》,《北京青年报》,2000年1月11日。
    253 比如,《顽主》中,马青、杨重和于观三人在承受了正统知识分子赵尧舜的“训导”后,郁闷地想上街打人解恨,但是,三个人只是晃着拳头,仅仅在“谁他妈敢惹我?谁他妈敢惹我?”的语言狂欢中宣泄了一番。面对五大三粗、穿着工作服的汉子的回应,他们怯懦了。
    254 王朔等;《铿锵三人行》,凤凰卫视,2007年3月8日。
    255 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56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257 王朔等:《铿锵三人行》,凤凰卫视,2007年3月8日。
    258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06页。
    259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260 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61 朱学勤:《“娘希匹”与“省军级”》,《上海文学》,1999年第4期。
    262 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读书》,1994年第3期。朱学勤还在《“娘希匹”与“省军级”》(《上海文学》,1999年第4期)的注释中指出:“这里应顺便交代,我之所以迟迟不能接受王朔的小说,也难以同意将其评论为平民文学、后现代试验、意识形态的有效瓦解或阳光灿烂的日子,就与我“文革”中的这段记忆过于深刻有关。后来,我也有幸落入过那种大院,穿过几年那种颜色的衣服,感同身受,则更难纠正这种偏见。”
    263 王朔:《王朔:我现在有真正无所畏惧的感觉》,《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264 王朔:《我的千岁寒》,作家出版社,2007年。
    265 李涌泉:《衙内·衙内文学——为王朔正名》,《当代文坛》,2001年第5期。
    266 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67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19页。
    268 直到2007年3月8日晚,王朔在香港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中,还大谈自己作为大院子弟和大院文化的高贵和特殊。在接受《新京报》的专访时,“王朔把想骂的人都骂了,骂完之后给我讲起了故事,军队大院的那些故事。他扳着指头在那里回忆,姜文是哪个部队大院出来的,王中军、王中磊又是哪个大院的,地安门那个大院的孩子那会儿玩得有多么的猖……”对记者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了,问问你爸爸是不是我们那个大院的,要是,你帮我带个好。”这是老王那天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看来,王朔对大院及其阶层的确有着深厚的感情。
    269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11页。
    270 王朔:《三连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271 王朔是1958年出生,文革开始他才8岁。
    272 王朔:《我是王朔》,《王朔最新作品集》,漓江出版社,2000年,第127页。
    273 同上,第153页。
    274 左舒拉:《王朔,一个敢于蔑视常规的“俗人”》,《大众电影》,1989年第6期。
    276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276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277 王朔:《王朔自白》,《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78 约翰·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279 杨黎:《穿越地狱的列车》,《作家》,1989年第7期。
    280 王朔:《我为何搁笔三年执起话筒》,《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第6期。
    281 参见蔡翔:《旧时王谢堂前燕——关于王朔及王朔现象》,陈思和:《黑色的颓废——读王朔小说札记》,均明确提出了“末路英雄”的称谓。
    282 比如,王朔在自况中坦言:“‘痞子’这个命名其实相当激怒了他,因为他一直是用经济地位划分阶层的,无论是出身还是现实收入水平他都自认是属于中等阶级的,甚至还不大瞧得起大学中那些贫寒的教师,非常势利地视他们为‘穷人’。痞子这个词把他归入社会下层,如同一个将军被人家当成了衣着花哨的饭店把门的。可怜的王朔,十年以后才反应过来这是一个文化称谓,这之前净跟人家辩论我趁多少钱我们家是部队的,我小时候,管你们才叫痞子呢。”参见王朔:《我看王朔》,《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11日。
    283 “另外,还有那组‘顽主’群像,一般时评称为‘痞子’,我叫他‘社会主义新人’。”参见王朔、何东:《我的最大弱点:爱自己——而且自己知道》,《随笔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84 新中国成立后共有3次下海浪潮,分别发生在1984年、1987年、1993年。1984年9月7日,劳动人事部、国家经济委员会与国家工商总局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停薪留职办理意见的补充通知》,1987年1月2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规定》强调:进一步改革科技人员管理体制,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以调离、停薪留职、辞职等方式走出科研机构,到城镇和农村承包、承租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兴办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技术开发、技术贸易机构,创办各类中小型合资企业、股份公司等,允许那些能带领人民致富的科技人员自己也富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鼓动,加上92年的“南巡讲话”,产生了93年的第三次“下海”大潮。参见朱雨晨、李亮、刘潇潇、姚辉、张有义等:《80年代停薪留职一族追忆五味年华》,《法制早报》,2005年11月13日。
    285 如《空中小姐》中的恋人阿眉,一句玩笑,招致了悲剧性命运;《过把瘾就死》中的妻子杜梅,因为怀疑“我”的能力,而遭到报复,等等。
    286 方言就曾哭诉:“我爸要活着,知道我当了作家,非打死我。”《我是你爸爸》中,父子关系剑拔弩张。《动物凶猛》中主人公自白道:“他们的父亲大都在外地的野战军或地方军区工作,因而他们像孤儿一样快活、 无拘无束。我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父亲恰逢其时的死亡,可以使我们保持对他的敬意并以最真挚的感情怀念他又不致在摆脱他的影响时受到道德理念和犯罪感的困扰。”可是,这些父亲,不但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有价值的遗产,反而成为他们“创业”的绊脚石。比如,于观的父亲,就干扰了“三T”公司员工们无拘无束的日子。
    287 王朔:《答〈纽约时报书评〉记者问》,《外国文学》,1993年第2期。
    288在《许爷》中,这一点表露无疑。“不管社会学家摆出多么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我们是个人人平等,职业无分贵贱的国家,而实际上我们社会中一部分人蔑视另一部分人的风气仅略强于印度。”“在我们那个连住房都按军阶高地划分得一清二楚的部队大院内,一个司机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可想而知。”所以,“我并没有把他看成对等的朋友,……原因很简单,……他的父亲是个司机。”
    289 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善于钻政策的空子。反正,结果是他们的“胡作非为”极少受到法律的制裁。
    290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291 王朔:《答〈纽约时报书评〉记者问》,《外国文学》,1993年第2期。
    292 参见张贤亮:《小说中国》,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其中对“金钱关系最干净有效”地做了论述;另见诸多“新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比如萧夏林的文章《泡沫的现实和文学——我看“现实主义冲击波”》就尖锐地指出:“新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无不在歌颂‘经济决定一切’的政治神话,而道德爱情人性亲情公平正义,则可以被金钱随意地玩弄和侮辱。作品中到处充满这样的暗示:我们无法反抗金钱的力量,要听从它、崇拜它,有钱才有希望和幸福。金钱就是今天中国的道德和正义——这是今天的时尚,而这种社会流行时尚已成为中国作家写作的立场和信仰。”“由于这批作家背离了现实主义的批判信仰,成为社会现实的认同者和辩护士,他们就必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9期。
    293 王朔:《我为何搁笔三年执起话筒》,《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第6期。
    294 关于“成功人士”的论述,参见王晓明的《半张脸的神话》一文中的相关描述:“今天,一种叫做‘成功人士’的新的形象,正在广告和传媒上频繁出现。他通常是男性、中年、肚子微凸,衣冠笔挺。他很有钱……他也可能在美国留过学,养成了西式的习惯……最近五六年来,他成了社会上最受瞩目的人物”,以至于“一些小说家、电视和电影剧本的作者,也从他身上获得灵感,纷纷写起了他和女人们的复杂故事。”载《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295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296 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297 王朔:《我为何搁笔三年执起话筒》,《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第6期。
    298 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第90-91页。
    299 从90年代到新世纪,围绕着“日常生活审美化”展开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息;特别是近两年,《文艺报》、《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报刊相继开辟专栏,开展讨论。《文艺争鸣》2003年第六期在“新世纪文艺理论的生活论话题”的栏目中刊发了一些文章,以及《文艺研究》2004年第一期刊发的一组文章,使这一话题在文艺学走向的大讨论背景下突显出来。
    300 关于王朔以“反文化”之名,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和攻击,不胜枚举,加之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以在此不再展开论述。
    301 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第91页。
    302 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见朱晓雯、陶欣:《反叛的一代——王朔与塞林格》,《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期等文章的论述。
    303 詹姆士·克利夫德;《从嬉皮到雅皮》,李仁仕、梅峰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04 参见西方朔主编:《雅皮生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305 桑塔格:《“侃皮”札记》,张帆译,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contribute/200501/409.html。
    306 毛崇杰:《文化虚无与实用笼罩的“痞”》,其中有对王朔从被官方列为“资产阶级自由化”,到主动通过《渴望》、《编辑部的故事》,乃至影视剧本《红樱桃》,逐步向主流意识形态屈服的论述。见《颠覆与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310 王朔小说,确实给人以平民化和反专制的表象。而其新作《我的千岁寒》中,更是大肆宣扬平等和民主,甚至有绝对平等之嫌。
    311 详细论述,参见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21—229页。
    312 王朔:《王朔说说说:大院与青春有关》,《文化月刊》,2000年10月。
    313 王朔:《锵锵三人行》,凤凰卫视,2007年3月8日。
    314 桑塔格:《“侃皮”札记》,张帆译,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contribute/200501/409.html。
    315 王朔:《王朔说说说:大院与青春有关》,《文化月刊》,2000年10月。
    316 进入2007年,王朔及其新书《我的千岁寒》,利用各种手段的炒作,再一次成为媒体和文学界的焦点,又一次实践了成功的自我推销。
    317 尽管王朔还是偶露“粗口”峥嵘,但看看王朔在《铿锵三人行》中的妙语连珠,在媒体和镜头面前的巧舌如簧,显然已经褪去了先前的语言暴力色彩。其对杨澜夫妇的批评和道歉,对“80后”的苛评和宽容,等等,玩起了出尔反尔的语言狡辩术。
    318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322 Michael Sprinker: Imaginary Relations, Thetford Press, Norfolk, England, 1987.
    324 安顿:《绝对隐私·序》,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4页。
    325 安顿:《绝对隐私·序》,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7页。
    326 “口述实录”的成功,除了印数的轰动和突破外,在读者和社会引起的轰动还远不止如此,特别是象征“人权”和“民主”进程的“隐私”,从此成为众人争说的热闹话题,《单身隐私》、《非常隐私》、《贞操隐私》等一大批冠以“XX隐私”的图书纷纷出笼,形成一股喧嚣尘上的“隐私热”,甚至由此被冠以中国“民主化”的表征。加之,媒体的推波助澜,写隐私、卖隐私,谈隐私,几乎成为街头巷尾、茶馆餐厅、办公室里、校内外的一种时尚。其语言和手法也从此成功地进入文学,甚至是纯文学的虚构和探索类小说亦争相仿效。此后,安顿陆续推出了多本情感实录和小说——《绝对隐私》、《回家》、《欲望碎片》、《焚心之恋》、《情证今生》、《绝无禁忌》、《相逢陌生人》、《悲欢情缘》、《因为爱你才害你》等。
    327 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328 在中国,第一部采用“口述实录”方式创作并产生广泛影响的作品,是女作家张辛欣和桑烨合著的《北京人》。1985年,《钟山》、《收获》、《文学家》、《上海文学》、《作家》五家文学期刊的第1期,同时推出了
    336 参见夏冬红:《语言与无意识——拉康理论评述》,《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337 陈染、康宇:《陈染访谈》,《北京青年报》,2003年7月8日。
    338 林白:《手记12篇》,《大家》,1997年第5期。
    339 海男:《涅磐:作家访谈录》,《大家》,1999年第1期。
    340 赵萍:《浅论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特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42 安顿;《绝无禁忌: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四》,北京出版社,2002年8月,第89页。以下引用均只注明篇名。
    343 安顿:《绝对隐私·序》,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5页。
    344 林白:《手记12篇》,《大家》,1997年第5期。
    345 以安顿的《绝对隐私》和《回家》为例,前者实录了14位女性,后者实录了8位,她们年龄跨度20岁,职业、出身、地位、遭遇各不相同,她们几乎都是工作女性,直接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所以“口述”展示的面更为宽泛,切近社会。
    346 安顿、明江:《他们做的事我想都不敢》,《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11月26日。
    347 安顿:《绝无禁忌——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四》,北京出版社,2002年。
    348 沙林:《她们会后悔——当代女孩隐私吓坏〈绝对隐私〉作家》,《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22日。
    349 搜狐读书频道、新浪读书频道,贺绍俊、施占军、张新颖等著名评论家都无一例外将林白的“妇女闲聊录”归为“口述实录”的体裁。
    350 蔡翔:《专业主义与新意识形态》,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351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57页。
    352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页。
    353 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205页。
    354 陈晓明:《无限的女性心理学:陈染论略》,《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355 比如,像北京修正文库推出的“口述中国”书系几乎无不如此,“实录人”干脆除了在开头有所交代以外,通篇都留给了“口述人”“自由发挥”。比如像《一百个基层教师的口述》中,“为数不多的以记者口吻发表的文字也被全部删除,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让老师站在前台讲话”。参见刘肖:《解读口述实录的几个问题》,《新闻爱好者》,2004年10期。这似乎是欲造成一气呵成的现场感,让口述者直接诉诸受众,而不是从突然镶嵌进去的提问语中感觉第三者的闯入。
    356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357 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15页。
    358 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宏大叙事(mata-narrative),是法国哲学家利奥塔的《后现代,关于知识的报告》中的重要术语,它是指“科学知识合法化”的叙事。利奥塔认为,后现代就是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和对宏大叙事手段的淘汰。通常与“宏大叙事”相关的解读是:“有某种一贯的主题的叙事;一种完整的、全面的、十全十美的叙事;常常与意识形态和抽象概念联系在一起;与总体性、宏观理论、共识、普遍性、实证(证明合法性)具有部分相同的内涵,而与细节、解构、分析、差异性、多元性、悖谬推理具有相对立的意义;有时被人们称为“空洞的政治功能化”的宏大叙事,与社会生活和文化历史的角度相对:题材宏大的叙事,与细节描写相对;与个人叙事、私人叙事、日常生活叙事、“草根”叙事等等相对。”
    359 袁基亮:《关于“口述实录文学”的思考》,《当代文坛》,1985年第12期。
    360 1942年,霍克海默首次提出“大众文化”概念。1944年,为了强调“大众文化”并不是指流行于大众的通俗化的文化,或者通俗艺术的一种当代形式,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提出了“文化工业”概念,用以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之后,马尔库塞又把它称为“肯定的文化”。总之,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大众文化,是借助于大众传播技术,通过融合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业、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基础,实现对政治意识过滤的一种文化,它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361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18页。
    361 林白:《妇女闲聊录》,金星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370 林白:《纸上解救自己》,《北京晚报》,2004年4月6日。
    371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见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文章第1节中对“代表”与“再现”有详细讨论。
    372 费斯克:《大众经济》,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1年,第142页。
    373 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374 当然,福柯和德勒兹的论断是过分乐观的,由此也遭到了斯皮瓦克等后殖民理论家的批判,但论争没有结束,其复杂性远不是肯定与否定那么简单,在此不再展开。
    375 林白、术术:《我的写作有内在的逻辑线》,《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9日。
    376 林白:《妇女闲聊录》,金星出版社,2005年;原载《十月·长篇小说》,2004年寒露卷,第100页。
    377 林白、术术:《我的写作有内在的逻辑线》,《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9日。
    378 在施战军、张新颖、徐则臣等诸篇颇具代表性的评论中,均对林白的转向表示了惊讶,兴趣,并给出了解释。她也因为这种由个人抚慰向大众关怀的转变而荣获2006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379 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80 同上。
    381 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和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3页。
    382 林白:《致命的飞翔》,《花城》,1995年第1期。
    383 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引自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03页。
    384 参见《关注中国农村妇女问题暨〈妇女闲聊录〉座谈会》,新浪读书频道。
    385 林白:《纸上解救自己》,《北京晚报》,2004年4月6日。
    386 王亚平:《私语的终结——从林白的创作转向看当代女性写作的困境》,《当代文坛》,2006年第4期;徐刚:《“女性写作”的困境及其终结——以林白近期的创作转型为例》,《写作》,2006年第15期。
    387 新浪读书、搜狐读书等各大网站,以及图书市场为《妇女闲聊录》所作的广告:“林白最胆大包天的尝试,口述实录式的中国农村女性生活调查。”
    388 程光炜:《姿态写作的终结与无姿态写作的浮现》,《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389 此语最先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这样的战士》中:“他走进无物之阵,所遇见的都对他一式点头。他知道这点头就是敌人的武器,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许多战士都在此灭亡,正如炮弹一般,使猛士无所用其力。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14-215页。
    390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3页。
    391 关于女性在消费主义社会的“解放假象”,可以参见李银河:《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中国社会学网,2006年3月9日;傻青:《美容、选美和木子美:让我们看到名利对人的驱动和“女性解放”假象》,《世界商业报道》,2003年11月24日,等。
    392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1页。
    393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23页。
    395 林白:《1999独白:回望》,《花城》,1997年第1期。
    396 夏榆、林白:《林白与〈枕黄记〉:纸上的自我解救》,《南方周末》,2006年5月18日。
    397 林白:《从自恋走向自在》,搜狐读书·百家讲坛,2006年11月。
    398 林白、王素:《“颠覆自己,也就是拯救自己”》,《新周刊》,2005年第17期。
    399 林白、术术:《我的写作有内在的逻辑线》,《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9日。
    400 张英:《我的全部作品都来自于我的生命——林白访谈录》,《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第256页。
    401 参见《天涯》多年来持续对底层的讨论,蔡翔:《底层》,《天涯》,2004年第2期;蔡翔、刘旭:《底层写作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1期;顾铮:《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天涯》,2004年第6期;陈映芳、南帆、柳冬妩等:《对“底层再认识”小辑》,《天涯》,2006年第2期等。南帆:《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吴亮:《底层手稿》和《关于底层手稿的几点补充说明》,99网上书城论坛“小众菜园”;南帆:《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关于“底层写作”和“在生存中写作”的关注有: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诗歌伦理》;王小妮《张联的傍晚》,等等。
    402 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403 郑永年:《中国社会乃至政府政策正在迅速向“左”转?》,联合早报网,2006年12月2日。
    404 同上。
    405 例如,90年代中后期的“新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大热,以及不久前小说《那儿》引发的海峡两岸互动性的轰动讨论。女性文学向现实的转向也非常明显,例如,王安忆走出《长恨歌》里的旧式弄堂,走向《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底层生活;铁凝、迟子建、孙慧芬等人对底层民众的持续关怀等。
    406 林白:《内心的故乡》,林建法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年,第167页。
    407 林白:《从自恋走向自在》,搜狐读书·百家讲坛,2006年11月。
    408 林白:《我的写作有内在的逻辑线》,《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9日。
    409 林白:《纸上解救自己》,《北京晚报》,2004年4月6日。
    410 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金星出版社,2005年。
    411 最典型的莫过于《切·瓦格纳》的“政治秀”让观众消费了激进的艺术符号;“日常生活审美化”让中产阶级生活美学具有文学合法性,等等。
    412 且不说前几年《切·瓦格纳》等政治波谱剧的全球流行;就在近来,像两岸三地对一部中篇小说《那儿》的热炒,大陆的旷新年、韩玉海等学者,台湾的陈映真等,都对《那儿》的出现,表现出了激动和兴奋和期待,呈现出认识上一致。而在青年中,也涌现了争读《那儿》的热潮。
    413 韩少功、燕舞:《恢复同情和理解就是文学的大政治——韩少功访谈》,《今天》,2007年春季号
    414 丁杨、林白:《我的写作听从内心的召唤》,《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9日。
    415 林白、田志凌:《彻底向生活敞开》,《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19日。
    416 同上。
    417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对语言哲学作了批判,认为当代语言与整个文化一样受到资本主义工具理性的清洗,成为单向度思维的工具,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操作主义,所以,语言的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当代语言哲学是资产阶级的虚假意识的集中体现,对语言哲学的批判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的一个组成部分。马尔库塞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整个文化遭受了清洗而成为单向度的文化,并被同化到技术组织的整体中。同样,在这个社会中,语言也遭受了清洗而成为单向度的语言。马尔库塞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技术体制用合理性对语言进行了清洗,使其操作主义化,并最终借助大众媒体的强化,成为一种“操作主义语言”。《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418 对于雅言系统的话语过剩问题,参见王列生:《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粤海风》,2001年第1期。
    419 参见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20 80年代的思想运动,以及意识形态高层观念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息。可以参见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纪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海天出版社,1998年。
    421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422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423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424 事实上,以安顿为代表的“隐私实录”,之所以大热,也正是因为它为白领阶层在情感和精神方面起到了安慰、宣泄和清理作用。
    425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426 莫言:《文学写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427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428 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新星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429 何平平:《写在后面的话:倾心倾听倾诉》,《绝对隐私》,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第308-309页。
    430 参见福柯的《性史》,第一卷;简引自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431 马克思讲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论述精神生产,说明精神生产是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432 贺绍俊、施战军、张新颖、刘志荣等诸多评论家,都对此有所关注。
    433 哈贝马斯所说的“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简言之,在交往行为(或语用学)的层面上,生活世界是由参与其中的人们相互界定出来的视域,这个世界以人们的交往意欲为旨归;但是,它却遭到交往中的人们的成功意欲的扭曲,为了获得成功,人们不惜以策略行为(国人所谓的“权”或权术)来代替真诚的、意在达到共识的交往行为。在社会学的层面上,金钱与权力作为两种最主要的策略行为的媒介,不断地将它们的势力渗透进交往行为的领域,即生活世界。参见沈语冰:《我为什么要批判后现代主义》,《20世纪艺术批评》前言,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434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435 简引自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436 林白、田志凌:《彻底向生活敞开》,《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19日。
    437 同上。
    438 林白、田志凌:《彻底向生活敞开》,《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19日
    439 同上。
    440 同上。
    441 同上。
    442 参见林白:《妇女闲聊录》,《万物花开》附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443 马原等:《文学究竟能承担什么?》,《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21日。
    444 参见陈霖(林舟):《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该专著从“文学面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兴起后的新语境”、“大众传播与作家身份”、“新闻传播与文学”“期刊与出版”、“影视与文学”、“互联网与文学”等多侧面,多角度表现了文学被“传媒”操控的命运。
    445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446 同上。
    447 参见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448 如果说,安顿的“隐私系列口述实录”还有些温情脉脉,欲说还休的话,那么,之后愈演愈烈的隐私风,在语言和内容上无疑更加俗白露骨。参见陈熙涵:《是道德对立还是出版界堕落?》,《文汇报》,2003年7月14日。
    449 秦曰龙:《日常会话语体与文学艺术语体之差别——日常语言与文学语言关系一窥》,《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
    450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73页
    451 同上,第74页。
    45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90页
    453 参见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报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454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91—101页。
    455 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申荷永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页。
    456 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25页。
    457 同上,123页。
    458 应国良:《法兰克福学派对语言功能的政治分析》,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459 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84页。
    460 参见赫德森:《社会语言学教程》,杜学增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461 彼埃尔·V·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吴岳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61页。
    462 广西作家东西将方言词汇定位于“野生的词语”。参见东西:《为野生的词语立传》,《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
    463 参见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的发言。他指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他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由此揭开了一场“汉语”,乃至“方言”政治的大讨论。比如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冯庆株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保卫汉语就是保卫祖国!”参见《中国青年报》,2004年12月29日。
    464 在知识分子和民间颇有影响的《南方周末》上,更是在2004年11月10以《保卫汉语,先保卫方言》为题,刊发文章。上海学者更是就方言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会,其中就方言与身份认同,区域认同等问题达成共识;参见:《多一种方言,就是多一种文化特色》,《文汇报》,2005年7月17日。
    465 参见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466 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81页。
    467 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21页。
    468 参见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第129-131页。
    469 同上。
    470 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8页。
    471 同上。
    472 比如,当文言小说大行其道的清朝,张南庄著的《何典》,就是一部用吴方言写的借鬼说事的清代讽刺小说;其藐视一切的魄力,无规无矩的写作方式,以及彻底的口语化、俗语化,既是对传统文学的叛逆,又是对俗文学的真实回归。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何典》在颠覆经典的同时,自身也成为了经典。本世纪初,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嬉笑怒骂的文章名重一时,他自称做文章的范本就出自《何典》。“放屁,放屁,真正是岂有此理!”吴稚晖在读到《何典》开头的这句话后,大彻大悟,于是力主文风口语化,成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风云人物。吴稚晖对《何典》说过一段话:“我止读他开头两句……从此便打破了要做阳湖派古文家的迷梦,说话自由自在得多。不曾屈我做那野蛮文学家,乃我生平之幸”。1926年5月,刘半农在无意间得到了《何典》的旧版本,标点校注后出版,并请鲁迅作了序。鲁迅在5月25日连写了《题记》(收入《集外集拾遗》)和《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收入《华盖集续编》)两篇文章。书出版前后,新文化运动正在大力推动“白话化”,《何典》正合“白话文”的胃口。正因为《何典》说“鬼话”,所以,也就顾不得人间许多“当讲不当讲”的,口无遮拦,直抒胸臆,让人在阅历“人间相”时更为解颐。1932年,日本编印《世界幽默全集》,鲁迅把《何典》作为中国的八种幽默作品之一,推荐给增田涉。另外,清末韩邦庆用方言写的《海上花列传》,通过才女张爱玲翻译成白话而名声大噪。
    473 比如,胡适断言:“一切方言都是候补的国语,但必须先有两种资格方才能够成为正式的国语:第一,这一种方言,在各种方言之中,通行最广。第二。这一种,在各种方言之中,产生的文学最多。”因此,胡适对各种方言做了研究,最后选定白话作为方言,“我们现在提倡的国语是一种通行最广最远又曾有一千年的文学的方言……这是建立国语的唯一方法。”鼓吹不避“俗语粗字”的方言写作。参见胡适:《国语与国语文法》,《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第228-229页。当然,在作为方言的白话逐步确立了国语地位之后,它对其他地域方言就形成了一种压迫。
    474 参见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林伯修的《1929年急待解决的几个关于文艺的问题》等文章。
    475 邵荃麟、冯乃超:《方言文学问题论争总结》,《正报》(香港),1948年1月。
    476 张振金:《岭南现代文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46页。
    477 可参见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学人》第十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9月。
    478 新中国成立以后,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195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正式纳入法定位置。
    479 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制订了积极而稳步地进行文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当时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并在全国大力推广,甚至带有强制性执行的味道。
    480 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95页。
    481 霍恩比:《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52页。
    482 姜靖:《浙江古镇二十八都:被遗忘的文化飞地》,《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2月23日(第一版)。“二十八都人最为自豪的是他们的语言。九种方言没有影响互相沟通。从古到今,他们在保留祖先语言的同时,用共同的‘廿八都官话’进行交流。
    483 参见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23页。
    484 白乐晴:《民族文学的现阶段》,《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485 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86 Fredric Jameson: Five theses on actually existing Marxism, Monthly Review, April 1996, Vol. 47, Issue 11.
    487 参见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40-241页。
    488 详见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489 参见徐贲:《弱者的抵抗》,《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第222—237页。文章介绍了斯科特三本论抵抗理论的著作,包括《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造反和生计》(1976年)、《弱者的武器:农民日常生活反抗形式》(1985年)、《统治和抵抗的技艺》(1990年)。
    490 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89, P. 273.
    491 参见米歇尔·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492 同上,第19页。(原译文将site译为“基地”,本书引用后译为“场合”。)
    493 韩少功:《进步的回退》,《天涯》,2002年第1期。
    494 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后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5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年,第247-248页。
    496 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5页。
    497 参见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三章之第一节。
    498 参见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年。
    500 参见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其中有民族国家内部因为差异性,而导致的内部殖民问题,即殖民的“内卷化”。
    501 参见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第五章,《第三世界主义与总体制度内的飞地抵制:解读詹姆逊对鲁迅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其中有关于詹姆逊对第三世界“飞地抵抗”的论述。
    502 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1]. Florian Coulmas: The Handbook of Sociolinguistics, Blackwell Publischers Ltd, 1997.
    [2]. Guy Cook: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3]. James Paul Gee: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 Routledge, 1999.
    [4]. Michael Sprinker: Imaginary Relations, Thetford Press, Norfolk, England, 1987.
    [5]. Michael Swan: Practical English Usa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6].阿多诺、霍克海默:《文化工业:作为大众欺骗的启蒙》,《文化研究理论读本》,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
    [7].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图绘意识形态》,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8].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引自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9].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译,三联书店,1998年。
    [1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巴赫金全集(六)》,李兆林、夏忠宪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白乐晴:《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14].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5].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保罗·约翰:《知识分子》,杨正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彼埃尔·V.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吴岳添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彼埃尔·V·齐马:《社会学批评概论》,吴岳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0].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21].布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地经济》,褚思真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5年。
    [22].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23].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24].陈家琪:《话语的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10月。
    [27].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28].陈晓明:《仿真的年代——超现实主义文学流变和文化想象》,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9].程光炜:《文化的转轨:“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1949—1976)》,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年。
    [30].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1].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32].戴庆厦主编:《社会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
    [33].戴维·钱尼:《文化转向——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4].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赵一凡译,三联书店,1989年。
    [35].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和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统治》,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3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
    [37].杜昌忠:《跨学科文化批评视野下的文学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8].杜芳琴、王向贤主编:《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9].杜小真编:《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40].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7年。
    [41].费斯克:《大众经济》,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三联书店,2001年。
    [42].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玉、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3].冯宪光:《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
    [44].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45].弗兰克·埃夫拉尔:《杂闻与文学》,谈佳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46].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7].弗雷德里克·詹姆逊:《马克思主义与形式》,李自修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48].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钱佼汝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49].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50].弗洛姆:《弗洛伊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申荷永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51].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52].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53].高尔基:《高尔基文集》,鲁迅主编,柔石等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32年。
    [54].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5].葛红兵、朱立冬主编:《王朔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56].葛兰西:《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7].葛兰西:《狱中札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58].韩南:《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59].韩少功、蒋子丹主编:《失控与无名的文化现实》,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何言宏:《中国书写:当代知识分子写作与现代性问题》,中国编译出版社,2002年。
    [61].赫德森:《社会语言学教程》,杜学增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62].洪堡:《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63].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64].胡必亮:《关系共同体》,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66].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67].黄力之:《中国话语——当代审美文化史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68].黄伟林:《中国当代小说家群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69].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70].霍恩比:《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李北达编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7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重庆出版社,1990年。
    [72].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3].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陈永国、汪民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年。
    [74].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文军、赵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75].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全球化如何重塑我们的生活》,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76].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77].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年。
    [78].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9].蒋原伦、张柠:《媒介批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金文兵:《颠覆的喜剧——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小说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81].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2].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3].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84].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85].莱辛:《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86].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87].李宏图,王加丰主编:《表象的历史》,三联书店,2004年。
    [88].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89].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90].林白:《内心的故乡》,林建法等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
    [91].刘德厚:《广义政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92].刘虹:《会话结构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3].刘健芝、许兆麟主编:《庶民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94].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95].刘亚猛:《追求象征的力量》,三联书店,2004年。
    [96].龙年:《王朔词典》,台海出版社,2002年。
    [97].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98].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99].吕特·阿莫西,安娜·埃尔舍博格·皮埃罗:《俗套与套语——语言、语用及社会的理论研究》,丁小会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罗岗:《危机时刻的文化想像——文学·文学史·文学教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1].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02].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03].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刘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4].马·布雷德伯里等编:《现代主义》,胡家峦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105].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106].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7].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108].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0].毛崇杰:《颠覆与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111].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李自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2].莫言:《漫长的文学梦》,《什么气味最美好》,南海出版公司,2002年。
    [113].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4].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115].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116].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反思与实践——反思社会学导论》,李猛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8年。
    [117].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8].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119].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0].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1].曲春景、耿占春:《叙事与价值》,学林出版社,2005年。
    [122].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23].申小龙:《语言的文化阐释》,知识出版社,1992年。
    [124].沈语冰:《20世纪 艺术批评》,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125].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方珊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126].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显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127].斯拉沃热·齐泽克:《幻想的瘟疫》,胡雨谭、叶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8].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29].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30].斯拉沃热·齐泽克等:《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关于左派的当代对话》,胡大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31].斯图尔特·霍尔:《表征》,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132].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133].孙德喜:《20世纪后20年的小说语言文化透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34].汤学智:《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1978—1999)》,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5].唐小兵:《英雄愚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36].托多罗夫:《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37].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
    [138].王安忆:《漂泊的语言》,作家出版社,1996年。
    [139].王逢振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
    [140].王民安:《福柯的界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41].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言》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2].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3].王晓路等编著:《当代西方文化批评读本》(英文版),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4].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
    [145].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1997年。
    [146].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学新潮语言阐释》,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7].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8].王一川等:《京味文学第三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9].威廉·H·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话语》,戴长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150].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结构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 务印书馆,2004年。
    [151].吴亮、高云主编:《日常中国——9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152].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53].西方朔主编:《雅皮生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
    [154].希利斯·米勒:《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中国演讲集》,易晓明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5].小森阳一:《日本近代国语批判》,陈多友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6].谢·卡拉一穆尔扎:《论意识操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57].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8].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9].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陈永国,汪民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60].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61].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纪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2].许纪霖:《新世纪的思想地图》,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3].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4].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5].杨永林:《社会语言学研究:功能·称谓·性别篇》,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
    [166].伊格尔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67].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论》,王杰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
    [168].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169].余世存:《非常道——1840—1999的中国话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70].约翰·邓普:《论滑稽模仿》,项龙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171].翟学伟:《中国社会中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72].詹姆士·克利夫德:《从嬉皮到雅皮》,李仁仕、梅峰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3].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4].张光年:《文坛回春纪事》,海天出版社,1998年。
    [175].张闳:《声音的诗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6].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7].张柠:《文化的病症——中国当代经验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178].张英:《文学的力量:当代著名作家访谈录》,民族出版社,2001年。
    [179].张振金:《岭南现代文学史》,广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
    [180].赵蓉晖:《语言与性别——口语的社会语言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
    [181].赵毅衡:《礼教下延之后:中国文化批判诸问题》,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82].赵志军:《文学文本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83].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4].周宪:《现代性的张力》,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5].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86].朱大可、张闳主编:《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7].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188].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9].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190].朱耀伟:《他性机器:后殖民香港文化论集》,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
    [191]. 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 England: Blackwell, 1989.
    [192]. Fredric Jameson: Five theses on actually existing Marxism, Monthly Review, April 1996, Vol. 47, Issue 11.
    [193].白乐晴:《民族文学的现阶段》,《全球化时代的文学与人》,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194].彼得·比格尔:《文学体制与现代化》,周宪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95].柄谷行人:《民族主义与书写语言》,《学人》第九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196].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朱国华译,《文化研究》第四 辑。
    [197].蔡翔、刘旭:《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天涯》,2004年第3期。
    [198].蔡翔:《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禁言之物》,《视界》,2004年第14辑。
    [199].蔡翔:《底层》,《天涯》,2004年第2期。
    [200].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201].蔡翔:《两个三十年》,《天涯》,2006年第3期。
    [202].蔡翔:《专业主义和新意识形态——对当代文学史的另一种思考角度》,载《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2期。
    [203].蔡翔等:《道统、学通与正统》,《读书》,1994年第5期。
    [204].查尔斯·泰勒:《承认的政治》,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
    [205].查建英:《渴望:后天安门时代的公共文化》,《过渡》,1992年第57期。
    [206].陈定家:《王朔现象及其批评的现实意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207].陈晓明:《无限的女性心理学:陈染论略》,《小说评论》,1996年第2期。
    [208].陈燕谷:《印度的庶民研究》,《天涯》,2005年6期。
    [209].陈映芳、南帆、柳冬妩等:《“底层再认识”小辑》,《天涯》,2006年第2期。
    [210].程光炜:《姿态写作的终结与无姿态写作的浮现》,《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211].程群:《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1期。
    [212].崔梅:《探索当代小说标题语言形式的陌生化》,《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
    [213].东西:《为野生的词语立传》,《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
    [214].杜剑峰:《从王朔到冯小刚——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中的审美流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15].段庆林:《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农业经济》,1999年第4期。
    [216].樊星:《而今迈步从头越——当代中国作家的政治观研究》,《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17].范并思:《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科学计量学分析》,《学术季刊》,2003年第3期。
    [218].冯静:《论王朔现象与平民意识》,《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19].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见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220].福柯:《我为什么研究权力——主体的问题》,载于《权力的消息》,斯图加特出版社,1999年。
    [221].郜元宝:《智慧偏至论》,《花城》,2003年第5期。
    [222].葛红兵:《别忘了,王朔只有一个》,《粤海风》,2000年11/12月合刊。
    [223].顾铮:《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天涯》,2004年第6期。
    [224].郭馨天:《自主性的降低——吉登斯和鲍曼对现代性的微观分析》,《社会》,2004年第4期。
    [225].海男:《涅磐:作家访谈录》,《大家》,1999年第1期。
    [226].韩少功:《恢复同情和理解就是文学的大政治》,《今天》,2007年春季号。
    [227].韩少功:《进步的回退》,《天涯》,2002年第1期。
    [228].韩少功:《世界》,《花城》,1994年第6期。
    [229].何平平:《写在后面的话:倾心倾听倾诉》,《绝对隐私》,新世界出版社,1999年。
    [230].黄永林:《“王朔现象”的现代性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31].蒋述卓:《现实关怀、底层意识与新人文精神——关于“打工文学现象”》,《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232].杰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
    [233].李昌华:《远非为〈北京人〉争文学一席地》,《当代文坛》,1985年第3期。李令升:《高考的社会意义研究》,《中国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234].李墨:《也谈“口述实录”是不是文学——兼与李运转同志商榷》,《当代文坛》,1985年第4期。
    [235].李苹:《口述新闻在专题新闻报道中的优势》,《传媒》,2006年第7期。
    [236].李书磊:《文化危机中的知识分子职业——答采访者》,《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2期。
    [237].李涌泉:《衙内·衙内文学》,《当代文坛》,2001年第5期。
    [238].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39].李运抟:《当代文学中艺术方式的跃进——关于〈北京人〉“口述实录”文学的初探》,《当代文坛》,1985年6期。
    [240].梁启超:《小说丛话》,《新小说》,1903年第7号。
    [241].梁志林等:《“口述实录”的体裁归属》,《中国记者》,2004年第7期。
    [242].林白:《1999独白:回望》,《花城》,1997年第1期。
    [243].林白:《手记12篇》,《大家》,1997年第5期。
    [244].刘东超:《王朔与流氓文化——诘难王彬彬、葛红兵对王朔的评价》《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2期。
    [245].刘肖:《解读口述实录的几个问题》,《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10期。
    [246].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47].柳冬妩:《从乡村到城市的精神胎记——关于“打工诗歌”的白皮书》,《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248].吕维洪、严玉培:《浅析王朔文学语言的审美价值》,《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249].吕周聚:《现代市场经济语境中的文学悖论——王朔现象透视》,《烟台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50].马大康:《语言空白、空位与存在的家园》,《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2期。
    [251].米雨:《论“王朔现象”的生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252].莫言:《文学写作的民间资源》,《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1期。
    [253].莫言:《自述》,《小说评论》,2002年第6期。
    [254].南帆:《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如何可能》,《上海文学》,2005年第11期。
    [255].南帆:《底层问题、学院及其它》,《天涯》,2006年第2期。
    [256].南帆:《符号角逐》,《天涯》,2004年第4期。
    [257].南帆:《南帆关于底层问题的回应》,《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258].欧阳小昱等:《安顿小说精神意义的阙如》,《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59].乔亮:《近几年王朔现象研究综述》,《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4期。
    [260].斯冬:《在通俗和纯粹之间:“王朔作品讨论会”综述》,《青年文学》,1987年第4期。
    [261].苏炜:《旧游时节好花天——那个年代的爱乐琐忆》,《万象》,2006年第7期。
    [262].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学人》第十辑,江苏文艺出版社。
    [263].王金城:《论王朔小说的后现代文化特征》,《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4期。
    [264].王列生:《先锋批评:需要校正的第三者》,《粤海风》,2001年第1期。
    [265].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266].王朔:《答〈纽约时报书评〉记者问》,《外国文学》,1993年第2期。
    [267].王朔:《大院与青春有关》,《文化月刊》,2000年10月。
    [268].王朔:《王朔自白——关于小说》,《文艺争鸣》,1993年第1期。
    [269].王朔:《我和我的小说》,《文艺学习》,1988年第2期。
    [270].王小妮:《张联的傍晚》,《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271].王晓明、蔡翔:《美和诗意如何产生——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4期。
    [272].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2期。
    [273].王亚平:《私语的终结——从林白的创作转向看当代女性写作的困境》,《当代文坛》,2006年第4期。
    [274].王瑶:《“口述实录”:一道耐人寻味的新闻风景》,《当代传播》,2001年第1期。
    [275].王予霞:《黄遵宪与诗界革命》,《客家风情》,2002年第4期。
    [276].魏仪:《论当代中国的新德治》,载《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2期。
    [277].吴荣娜:《“口述实录”不是新闻体裁》,《采写编》,2004年第1期。
    [278].夏冬红:《语言与无意识——拉康理论评述》,《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79].萧夏林:《泡沫的现实和文学——我看“现实主义冲击波”》,载《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9期。
    [280].谢维营:《流氓文化述评》,《探索与争鸣》,2005年第3期。
    [281].徐贲:《弱者的抵抗》,《文化研究》,2002年第3期。
    [282].徐刚:《“女性写作”的困境及其终结——以林白近期的创作转型为例》,《写作》,2006年第15期。
    [283].薛毅、刘旭:《有关底层的问答》,《天涯》,2005年第1期。
    [284].杨剑龙:《论王朔小说的反讽艺术》,《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85].杨黎:《穿越地狱的列车》,《作家》,1989年第7期。
    [286].杨念群:《“地方性知识”、“地方感”与“跨区域研究”的前景》,《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287].杨巧丽:《“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学现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288].尹文灵、朱立冬:《反叛传统争议作家——王朔研究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89].袁基亮:《关于“口述实录文学”的思考》,《当代文坛》,1985年第12期。
    [290].曾道荣:《制造新闻:王朔话语的传播学意义》,《华侨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91].张光芒:《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文学》,《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3期。
    [292].张抗抗:《玩的不是文学》,《文学自由谈》,1993年第2期。
    [293].张清华:《“底层生存写作”与我们时代的诗歌伦理》,《文艺争鸣》,2005年第
    [294].张汝伦、王晓明、朱学勤等:《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读书》,1994年第3期。
    [295].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296].张跃生:《口述实录是不是文学——读〈北京人〉有感》,《当代文坛》,1985年第3期。
    [297].赵恒瑾:《流氓文化及其他——也论葛红兵、王彬彬的“王朔”之争》《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4期。
    [298].赵联成:《认同与妥协——论“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小说创作》,《贵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99].赵萍:《浅论90年代女性小说创作特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00].朱伟珏:《超越主客观二元对立——布迪厄社会学方法论及其“惯习”概念》,《浙江学刊》,2005年第3期。
    [301].朱晓雯、陶欣:《反叛的一代——王朔与塞林格》,《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第2期。
    [302].朱学勤:《“娘希匹”与“省军级”》,《上海文学》,1999年第4期。
    [303].左舒拉:《王朔,一个敢于蔑视常规的“俗人”》,《大众电影》,1989年第6期。
    [304].安顿、明江:《他们做的事我想都不敢》,《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11月26日。
    [305].陈染、康宇:《陈染访谈》,《北京青年报》,2003年7月8日。
    [306].德赛都:《日常生活的实践·序言》,戴从容译,“文化研究网·赛伯文荟”,第18期。
    [307].丁杨、林白:《我的写作听从内心的召唤》,《中华读书报》,2005年5月9日。
    [308].冯庆株:《保卫汉语就是保卫祖国!》,《中国青年报》,2004年12月29日。
    [309].黄燎原、种秋秧、毛一佐:《中国摇滚大事记》,《南方都市报》,2000年7月24日。
    [310].姜靖:《浙江古镇二十八都:被遗忘的文化飞地》,《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1年02月23日。
    [311].李敬泽、王朔:《王朔访谈》,《新京报》,2007年3月23日。
    [312].李银河:《性别问题上的生理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中国社会学网,2006年3月9日。
    [313].林白、术术:《我的写作有内在的逻辑线》,《南方都市报》,2005年4月9日。
    [314].林白、田志凌:《彻底向生活敞开》,《南方都市报》,2004年10月19日。
    [315].林白、王素:《“颠覆自己,也就是拯救自己”》,《新周刊》,2005年第17期。
    [316].林白:《从自恋走向自在》,搜狐读书·百家讲坛,2006年11月。
    [317].林白:《关注中国农村妇女问题暨〈妇女闲聊录〉座谈会》,新浪读书,2005年7月21日。
    [318].林白:《纸上解救自己》,《北京晚报》,2004年4月6日。
    [319].马原等:《文学究竟能承担什么?》,《南方都市报》,2005年6月21日。
    [320].聂茂编译:《迷失的一代:历史的伤痛从灼热的书本中时隐时现——知青作家群体谈“文革”》,“世纪中国”,2004年3月。
    [321].潘卡奇·米西拉:《中国的新左派——汪晖认为自由市场不等于民主》,《纽约时报·杂志》,2006年10月15日。
    [322].沙林:《她们会后悔——当代女孩隐私吓坏〈绝对隐私〉作家》,《中国青年报》,2002年10月22日。
    [323].傻青:《美容、选美和木子美:让我们看到名利对人的驱动和“女性解放”假象》,《世界商业报道》,2003年11月24日。
    [324].邵荃麟、冯乃超:《方言文学问题论争总结》,《正报》(香港),1948年1月。
    [325].苏珊·桑塔格:《“侃皮”札记》,张帆译,参见当代文化研究网,http://www.cul-studies.com/Article/contribute/200501/409.html。
    [326].田志凌:《中国文化生态十年备忘录》,《南方都市报》(网络版),2007年1月12日。
    [327].王蒙:《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的发言。
    [328].王朔:《锵锵三人行》,凤凰卫视,2007年3月8日。
    [329].王朔:《王朔:我看金庸》,《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日。
    [330].王朔:《王朔:我现在有真正无所畏惧的感觉》,《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331].王朔:《王朔访谈录》,《联合报》,1993年5月30日。
    [332].王朔:《我看王朔》,《北京青年报》,2001年1月11日。
    [333].王朔:《我为何搁笔三年执起话筒》,《文汇电影时报》,1998年第6期。
    [334].王小峰:《那时候,他看上去很美》,《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4期。
    [335].夏榆、林白:《林白与〈枕黄记〉:纸上的自我解救》,《南方周末》,2006年5月18日。
    [336].杨葵:《10年畅销书盘点(1995—2004)》,《北京图书商报》,2005年1月23日。
    [337].游云:《金丽红:玩的就是名人》,《21世纪人才报》,2003年2月21日。
    [338].袁蕾:《保卫汉语,先保卫方言》,《南方周末》,2004年11月10日。
    [339].詹丹:《多一种方言,就是多一种文化特色》,《文汇报》,2005年7月17日。
    [340].赵晋:《“口述实录”,“述”什么,如何“录”》,《半岛都市报》,2002年5月22日。
    [341].郑永年:《中国社会乃至政府政策正在迅速向“左”转?》,联合早报网,2006年12月2日。
    [342].朱学勤:《往事——说不完的1976),东方卫视·纪实频道,2006年12月10日。
    [343].朱雨晨、李亮、刘潇潇、姚辉、张有义等:《80年代停薪留职一族追忆五味年华》,《法制早报》,2005年11月13日。
    [344].http://form.nlc.gov.cn/sino/show.php?id=89,中国国家图书馆之汉学家资源库。
    [345].安顿:《Kiss潘多拉:安顿社会问题采访手记》,新世界出版社,2000年。
    [346].安顿:《悲欢情缘: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五》,北京出版社,2004年。
    [347].安顿:《动词安顿》,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48].安顿:《焚心之恋》,北京出版社,2001年。
    [349].安顿:《绝对隐私: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一》,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
    [350].安顿:《回家: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二》,新世界出版社,1998年。
    [351].安顿:《情证今生: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三》,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
    [352].安顿:《绝无禁忌: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之四》,北京出版社,2002年。
    [353].安顿:《天堂雨》,北京出版社,2002年。
    [354].安顿:《相逢陌生人:当代中国人情感口述实录·采访手记》,北京出版社,2000年。
    [355].安顿:《因为爱你才害你》,北京出版社,2004年。
    [356].安顿:《欲望碎片》,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357].陈染:《陈染文集》(1—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358].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59].韩少功:《韩少功文库》(十卷),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360].韩少功:《韩少功自选集》(四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
    [361].韩少功:《进步的回退》(演讲集),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362].韩少功:《马桥词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363].林白:《玻璃虫》,作家出版社,2000年。
    [364].林白:《妇女闲聊录》,新星出版社,2005年。
    [365].林白:《林白文集》(1—4卷),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366].林白:《林白作品自选集》,漓江出版社,1999年。
    [367].林白:《青苔》,华艺出版社,1995年。
    [368].林白:《守望空心岁月》,花城出版社,1996年。
    [369].林白:《说吧,房间》,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370].林白:《万物花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371].林白:《一个人的战争》,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
    [372].王朔、老侠:《美人赠我蒙汗药》,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373].王朔:《看上去很美》,现代出版社,2003年。
    [374].王朔:《随笔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5].王朔:《王朔文集》纯情卷,华艺出版社,1992年。
    [376].王朔:《王朔文集》矫情卷,华艺出版社,1992年。
    [377].王朔:《王朔文集》谐谑卷,华艺出版社,1992年。
    [378].王朔:《王朔文集》挚情卷,华艺出版社,1992年。
    [379].王朔:《王朔自选集》,华艺出版社,1995年。
    [380].王朔:《我的千岁寒》,作家出版社,2007年。
    [381].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382].王朔:《无知者无畏》,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年。
    [383].阎连科:《坚硬如水》,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
    [384].阎连科:《日光流年》,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
    [385].阎连科:《受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386].张炜:《丑行或浪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7].紫君、雪梅:《非常隐私——现代人秘密情感的真实袒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