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重要的外部生存条件之一的汉语文学期刊是观察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窗口,也是进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重要入门。从文学期刊的角度切入,细致清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脉络,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论文作者关注的问题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它的由来及其流变;而把它的发展放在作为一种文化传播媒介的汉语文学期刊中进行考察,认为汉语文学期刊在承载和显现它的时候,也对它的生成和演变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多集中于单纯的作家作品研究上面,或者是作家作品的总体概览。论文尝试由此拓展开去,考察它的发表、传播、自我定位、评价等诸多环节,注重研究汉语文学期刊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生成和演变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达到对其丰富和复杂表象的进一步把握。作者力图证明,汉语文学期刊不仅发表、显现、承载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同时也充分发挥其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主体能动作用,孕育并参与建构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它促发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重建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空间,从族群体验、表意策略、作家身份认同等诸多方面影响到文学自身,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生有着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从而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在地包含的少数民族性、当代性和文学性的诉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帮助打造了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少数民族性、当代性和文学性诉求,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在汉语文学期刊中生存并被汉语文学期刊渗透的中国当代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成为一种在媒介中建构起来的生存图景。
     论文分六章,前面冠以导言,后面缀以结语。导言梳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对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同时评判其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引进汉语文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在传媒文化的视野中,综合运用媒介学、传播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文学分析等方法,考察汉语文学期刊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一章对什么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具体解释,并对作为其重要媒介环境的汉语文学期刊作了初步考察。本章先解释一些基本概念如民族、少数民族、族群、中国当代文学,从清理已有的研究着手,尝试着回答什么是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者赞成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大体确定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可以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具有少数民族族属的人们创作的文学,是或者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以少数民族生活内容为题材创作的文学。希望这样的理解没有和下面一种理解矛盾,即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不是具有固定本质的概念,而是一个在当代建构起来,在实践中使用并不断变迁、不断获得新的阐释意义的概念;我们对它的界定,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权宜之计,以便在以后的言说中有一个可以凭借的着力点。接着从总体上考察文学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独特性以及它在中国当代的发展,考察文学期刊对文学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考察是必要的,有助于认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所生存的媒介环境。在考察文学期刊作为大众传媒的独特性时,着重从共时性和历时性特别是历时性的角度分析它对文学的作用,分析它的出现对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发展的意义。在考察文学期刊在中国当代的发展时,大致分成1950—6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三个阶段进行,清理它在每个阶段的运作情况及对文学的意义;这样的考察其实是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媒介环境的考察。
     第二章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以及汉语文学期刊在这种转型中所起的作用。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和整体性的中国文学一样,经历了一个极大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产生和发展起来。这种转变,可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文学期刊对于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现代转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放在它作为一种重要力量促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生现代转型从而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产生这样的意义上来看。本章有一种重要观点认为,汉语文学期刊提供了一种中国各民族文学都可以展现自身的媒介,在这种媒介中,以汉语为通用语,实现了一种超越各民族文化而带有跨文化传播色彩的多元文化传播,我们可以试将其称之为跨越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传播,简称为跨民族的多元文化传播;在这片场域或语境中,各少数民族文学都得到展现,获得共同的认同,从而建立起一整套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的话语体系和知识谱系。本章表达的重要观点还有,汉语文学期刊提供了媒介,使中国各少数族群的文学总体上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转变;汉语文学期刊提供了一片场地或一种保证,使少数民族作家获得职业和身份的认同。从这些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种重要力量的汉语文学期刊促发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我们知道经典在形成文学史知识谱系中的重要,《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在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经典形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此本章还列《<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少数民族文学集>所选篇目及其所出媒介统计表》和《<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所选篇目及其所出媒介统计表》对其中隐藏的汉语文学期刊的影响作了分析。
     第三章考察汉语文学期刊如何促发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空间的生成和演变。一定意义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从产生的时候起,围绕着它,就建构起一个独特的传播空间、一个文学的场域。文学期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是构建这一空间或场域不可忽视的因素。而且,这一空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本章发掘、发现和分析了一些事件或现象如《人民文学》“发刊词”的“任务”和“要求”的规定中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涵纳,《新华月报》的“兄弟民族文艺”专栏,50年代末期包括《人民文学》、《文艺报》、《延河》等各家文学期刊的“兄弟民族文学”或“少数民族文学”专辑、专号,1981年《民族文学》的创刊以及《草原》、《山花》、《边疆文学》等九家文学期刊联合发布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广告,等等;这些事件或现象,是以往研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学者注意不够或根本没有注意的,而恰恰是这些事件或现象,标志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第四章进一步论述汉语文学期刊与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及作家身份认同之间的联系,考察汉语文学期刊对中国少数民族族群体验和作家身份的影响和作用。我们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是指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为创作主体的、反映当代少数民族生活的文学。这里面,少数民族族群体验的表达和少数民族作家身份认同是更趋向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涉及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本体的重要问题。如果说以上几章是一种偏向于总体的、外部的社会文化考察,那么,这一章可以说是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内部结合文本进行的细致辨析。作者想证明在汉语文学期刊构造的传播空间里,它对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是一种及于本质、造成少数民族文学发生根本转变的影响。通过这样一种辨析,试图把对汉语文学期刊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作用的考察进一步引向深入。
     第五、六两章以民族自治区的文学期刊《草原》和多民族省份的文学期刊《山花》和全国性文学期刊《民族文学》为例,考察文学期刊和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具体联系。这两章属具体的媒介分析,从办刊方针、编辑策略、栏目设置等多方面考察三种刊物的沿革及其和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联系,希望从这种个案的考察中,能看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具体呈现,看到汉语文学期刊在呈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具体作用。
     结语总结全部论述得出结论,也对相关问题作简要说明。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xternal condition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a significant window through which we can observe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t will be a fairly valuable jab to straighten out the thread of the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from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point of view.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its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which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examines its developmen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a culture media.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while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bear and represen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latter.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mainly simply emphasized on the studies of writers, or gave a general view of writers and works, but this thesis tries to broaden the view, to study its publication, circulation and other sectors. In doing this, the thesis mainly studies the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to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the process of its generation and evolution, so as to further command of its rich and complex representation. The author hopes to prove that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not only publicate, represent and carries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but also exert subjective and active function as culture media: give birth to and participate in constructing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at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help lead to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reconstruct a communicating space for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influence the latter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ethnic group experience, signified tacticsand identity of writers, and so greatly effects the innerly included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literature; and that to some extent, it helps buil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literature, to mak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s a par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and culture in which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get its emergence and by which is permeated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to lastly become a living picture constucted in media.
     The thesis is devided into six chapters with a preface and a conclusion. The preface combs ou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with a brief retrospection and comments on its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s, based onwhich the author brings out his researching objects and methods--sets literary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as object, in the view of culture media, and adopts the analytic methods of media, communication, ethnicity, sociology, literature etc to test the fuction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Chapter one gives detailed definition of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a preliminary inspection of its important mediaenvironment--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This chapter, firstly,defines some general concepts, such as nationality, minority nationality, ethnic group,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begins with systematized studies to answer what is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e author agrees with a relatively broader comprehension to defin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briefly as: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regarded as the literature created by people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kind created with a language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or with a theme about minority nationality's life by them.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comprehension mentioned about won't contradict to the following one i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a concept construct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and changes continuously, it has no fixed meaning, it is, to some extend, a flexible concept in practical usage; it is an expendient method to defin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o have a good point in further says. Then, it examines the specialities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as mass media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its influence on literature as a whole. When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ontemporary China, we devide it into three periods: 1950-60s, 1980s, 1990s, and clarify its working and mean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as a matter of fact, is to test the media environ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Chapter two probes in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the function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in this transform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literature, like the whole Chinese literature, has undertanken a great change. Through this chang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begins and develops. And the change can be named a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which literary periodicals exerts a great influence which can be judged from the fact that it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bring out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enabl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o generate. One of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is chapter is that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provide all kinds of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with media to present themselves, of this media, Chinese is general language, which realizes multi-cultural comunication with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mplication that surpass culturre of each nationalities. We can name it as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at surpass culture of nationalities, or, simply as trans-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literature of every nationalities has full representation, obtains mutual understandings, and establishes a whole set of discourse system and knowledge pedigree of litera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especially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is chapter also wants to express other important views, such as,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provide media that enables the transfer of litera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from oral form to writing form; it provides a ground or evidence that enables minority writers to obtain the identity of their job and status .Judging from this description ,we could find that ,as an important power,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stimulate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W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lassics in forming kownoledge pedigree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Great Series of Chinese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and Art ? the Volume of Litera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play a rather vital role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so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arranges facts from the Great Series above mentioned in tables to analyse influences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on forming of classic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Chapter three studies how does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help to generate and evolute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ctually ,the time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begins , it constructs a special communication space or a literature field, surrounding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Literary periodicals, as mass media, is an unneglectable el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ace or field. Besides ,this space evolute with the time and the society . 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discovers ,explores and analysizes some events or phenomena such as the inclusive capacity of the task and requirement of the Forward of the People's Literature towards minority nationality literature, special colunm for Literature and Art of Froternal Nationality of Xinhua Yuebao, in late 1950s special journal and issues for froternal nationality literature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literature of the People's Literature, Literature and Art Journal, Yanhe, establishment of Minzu Wenxue in 1981 and advertisment which was mutually publicated by nine literature periodicals Prairie, Shanhua, Bianjiang Wenxue etc. Such kinds of events and phenomina were not well percepted by previous reseacher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but it is these that marks out important sectors of development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Chapter four furth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erience of nationals groups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identity of writers , and examines the influence and effects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on experience of national groups and identity of writers. We know tha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the majority ,is literature that is created mainly by minority nationality writers and reflects the lif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mong them, the express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minority and the identity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writers become critical problems in the cre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literature that concerns with ontology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f it is true that the above chapters tend to test a general and outer social cul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is chapter gives a minute interpretation of it by combining its essence and texts. The author manages to prove that in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the influence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towards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is intrinsic, which brings along thorough change to the latter. With this minute interpretation, this thesis deepens the research about the effect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o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Chapter five and six take Prairie, a literary periodical of autonomous region of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Shanhua, a literary periodical of multi-national area, and Minzu Wenxue, a national literary periodical for example to examine concrete relationship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ese two chapters discuss practically from working policies, editorial method, column setting and other aspects in order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these three periodical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The author hopes to find speci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and concrete effect of literary periodicals in Chinese language in present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Chinese minority nationality within the study of them.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erizes the argument, gives a conclusion, and briefly explains some points interrelated.
引文
① 吴重阳 关纪新《新阶段 新拓展——第五届全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奖评奖综述》,《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2期,2004年2月。
    ① 李晓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批评现状的思考》,《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① 姚新勇:《萎靡的当代民族文学批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5卷第8期,2004年8月。
    ② 刘大先:《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反思与重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① 王富仁:《传播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读书》2004.5,收入《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4.7。
    ① 特.赛音巴雅尔等学者把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称之为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两个概念并无本质的不同,后一个概念可能更准确,但前一个概念用得更多一些。本文一般情况下按惯例称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但有时出于行文需要也称为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
    ② 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3。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302页.
    ① 斯大林:《民族问题和列宁主义》,《斯大林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86页。
    ② 以上两则引文见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①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 以上两则引文见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一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③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156页。
    ① 唐弢《当代文学不宜写史》,载《文汇报》(上海)1985年10月29日。
    ① 陈思和《试论九十年代文学的无名特征及其当代性》,《复旦学报》2001年第1期.
    ② 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许志英《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① 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文学评论》1998年第6期。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洪子诚孟繁华编《当代文学关键词》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Ⅱ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④ 洪子诚《当代文学概说》,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18、19页。
    ① 以上三处引文皆出自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Ⅲ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前言Ⅳ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 《文学的基本原理》(下册),449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① 见单超:《试论民族文学及其归属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① 吴重阳著《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14页,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① 玛拉沁夫:《导言》,《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第6页。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② 同上,第7页。
    ① 俞润生编著《实用编辑学概要》(引言),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插图整理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② [美]梅尔文L.德费勒等著,顾建军等译《大众传播学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50页。
    ③ 张伯海《促进期刊繁荣的总体考虑》,《出版发行研究》1990年第5期。
    ① 本段文字参考了王一川先生的有关论述,特此说明并致谢。
    ②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刷馆2003年版,第46页。
    ① 项翔:《近代西欧印刷媒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2页。
    ② 伊思.P.瓦特著,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版,33页。
    ③ 《小说的兴起》,49页。
    ④ 同上。
    ① 同上。
    ② 以上两处引文同上,54页。
    ① 《中国各报存佚表》,《清议报》1901年第100期,作者无从考证。
    ②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97、100页。
    ③ 同上,103页。
    ①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125页。
    ①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20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① 《文艺报》1984年第10期。
    ② 洪子诚《百花时代》,132页,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2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① 《文艺报》记者:《办好文学期刊,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报》1956年第23期(12月15日出版)。
    ② 《文艺报》1959年第18期。
    ① 《文艺报》1957年第7期,13页。
    ② 统计数字见《文艺报》1986.5.6。
    ③ 邵燕君据有关资料综合,见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27页。
    ④ 《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5期。
    ⑤ 高江波:《期刊求索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34页。
    ⑥ 陈霖据《中国出版年鉴》有关资料统计,见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109页。
    ① 蒲荔子《中国文学期刊现状大调查》,网易文化频道,2005年6月13日。
    ① 周扬:《站好岗哨当好园丁》,《文艺报》1980.7。
    ② 冯牧:《新的年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对文学期刊的一点希望》,《北京文学》1981年第1期。
    ① 《1980年代的精神遗产》,《新周刊》2005年8月。
    ① 罗岗等:《几重山外从头说——文学期刊与文学创作》,《文艺争鸣》,1996年第1期.
    ① 198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对期刊出版实行自负盈亏的通知》,要求除少数指导工作、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以及少数民族、外文等类别期刊外,其余一律“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这份通知后来并没得到充分贯彻,但其精神具有指导意义。可见高江波《期刊求索录》,第18—1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① 《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出路——’98全国文学期刊主编研讨会侧记》,《人民文学》1998年第10期。
    ② 统计数据见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110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 《中田报刊月报》1999(1)。
    ② 见《部分大型文学期刊工作研讨会纪要》,《十月》1989年第1期。
    ③ 《当代人》1993年第1期。
    ①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41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1990年代文学期刊窘迫的形势曾受到人大代表的重视,1997年3月,作家陈源斌等31名人大代表向八届全国五次会议提交议案,吁请关注和扶持文学期刊,3月8日的《文艺报》以《陈源斌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 纯文学期刊贡献巨大应予大力扶持》为题头版报道了此事;1998年3月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家何培嵩等33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要求国家对省级文学刊物给予经济倾斜、扶持政镱的提案》,同年3月17日的《文艺报》(30期)以《人大代表为文学刊物争“口袋”》头版头条隆重报道了此事。此后,《文艺报》对文学期刊现状的报道和有关研讨文章的刊登非常密集,如1998年6月16日(69期)刊登高小立的《文学期刊,你的未来不是梦》;1998年10月31日(128期)刊登段崇轩的《文学期刊忧思录》;1998年11月3日(129期)以《为文学营造一个大市场的氛围》为总标题报道贵州黄果树集团对《山花》的资助,刊登黄果树集团董事长、总裁陈迅(也是《山花》社长)的署名文章《做文学期刊的坚强后盾》,同时加编者按予以称道;1999年3月2日刊登金石的《改革:’99文学期刊大趋势》,等等,都是头版头条或头版显要位置。与此同时,《文艺报》开设“主编如是说”专栏,刊登张燕玲、王静怡、李师东等文学期刊主编关于文学期刊的研讨文章。如此种种,至少可以看出,围绕着文学期刊,形成了热点和焦点问题。
    ② 见韩少功《我与<天涯>》,《视界》第3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③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46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纽约客》(NEW YORKER),美国一本影响力极大的综合性文化杂志,曾7次获得全美期刊奖,是美国上流文化杂志的重要代表。
    ②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43页。
    ③ 同上,107页。
    ①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203页,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①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204页。
    ② 孟繁华 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240页。
    ③ 作出这种判断的人不少,典型的如曹文轩在其《二十世纪末中图文学现象研究》中就有这样的论断。
    ① 梁庭望 张公氆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序言》第1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② 老舍《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艺报》1960年15—16合期。
    ① 见玛拉沁夫为《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作的“导言”,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
    ② 见《文艺报》1956年5—6合期和1960年15—16合期。
    ① 见中南民族学院《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编写组编写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11月,10页。
    ① 老舍:《关于兄弟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扩大)上的报告》,《文艺报》1956年5—6合期。
    ① 玛拉沁夫关于两个作家群的说法,《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也作了类似处理。
    ② 以上引文均见玛拉沁夫为《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作的“导言”。
    ① 见《新生活的光辉》的“出版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① 老舍《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艺报》1960年15—16合期。
    ① 同上。
    ② 雷达:《哦,乌热尔圈,聪慧的文学猎人》,《文学评论》1984年第4期。
    ③ 包明德《跨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艺报》2002年10月15日,152期。
    ① 老舍:《关于兄弟民族文学的报告——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二次理事会会议(扩大)上的报告》,《文艺报》1956年5—6合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410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11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 见《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报告——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文艺报》1960年15—16合期。
    ① 见于《文艺报》1991年10月12日,该年40期。
    ① 关纪新 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4—5页。
    ① 序号和说明是制表者所加,其余皆严格按照《大系》目录和内容实录,其中“所出媒介时间”栏中的内容目录中没有,是制表者根据每篇作品后面的标注辑录的.另:序号1—32是小说;33—89是诗歌;90—103是散文。
    ① 见《西北文艺》创刊号之封三。
    ① 《新华月报》1950年11期。
    ① 《人民文学》1952年1月号。
    ① 以上两则引文见《文艺报》1953年19期。
    ① 见《文艺报》1956年5—6合期。
    ① 这是《边疆文艺》发布的广告,当时报刊各处可见。此处摘自1957年4月14日试刊之后的《文艺报》第1期的广告。
    ② 见1957年8月18日《文艺报》上《天山》所发广告。
    ③ 《延河》1956年11月号封三广告。
    ① 《编后记》,《延河》1956年11月号。
    ② 《文艺报》记者:《办好文学期刊,促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记“文学期刊编辑工作会议”》,《文艺报》1956年第23期,12月15日。
    ① 《致读者》,《延河》1958.4。
    ② 《天山》广告,可见《人民文学》1958.7。
    ③ 《大力培养工农及少数民族作者》,《陇花》1958.3。
    ① 《民族文学》特约评论员:《文苑探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巡礼》,《民族文学》1982.9,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史料集》。
    ① 该小说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发表时未注明族别,获奖报道时却注明了族别,也作为“少数民族文学”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
    ① 见《文艺报》1979年第12期。
    ① 以上引文见冯牧报告第三部分:《迫切的任务》,《文艺报》1980年第9期。
    ① 《“我们的誓言:前进!”——玛拉沁夫谈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艺报》1984年第11期。
    ① 九家刊物多期刊登,可参见《山花》1981年第5期。
    ①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评论员:《民族特质.时代观念.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民族文学》1986年8期。
    ② 王一川:《中田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① 见第一章所引费孝通语。
    ② 本尼迪克:《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① 周民震:《我的民族魂——纪念<民族文学>一百期》,《民族文学》1989.10。
    ①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26页。
    ②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评论员:《民族特质.时代观念.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民族文学》1986.6。
    ① 这种说法见于滕树嵩与袁应军的通信《醉人的“侗味”》,《民族文学》1989.3。
    ②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1页.
    ① 《我们的誓言:前进!——玛拉沁夫谈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文艺报》1984年11期。
    ② 扎拉嘎胡:《窄的门与宽的路》,《草原》1999年第10期。
    ① 见《<蓝幽幽的峡谷>讨论会》,《草原》1985年5月。
    ②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评论员:《民族特质.时代观念.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民族文学》1986.8。
    ③ 《民族文学》评论员:《新中国的产儿——三十五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1984.10。
    ① 同上.
    ② 《民族文学》、《民族文学研究》评论员:《民族特质.时代观念.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民族文学》1986.8。
    ① 《民族文学》评论员:《新中国的产儿——三十五年来的少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1984.10。
    ② 以上引文,见云照光《同心同德,为繁荣自治区文艺事业而奋斗——在全区文艺期刊和文艺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草原》1980年7月。
    ① 白雪林:《在“后草原文化”的边缘上》,《草原》1994年第6期。
    ② 林为进:《永远的乡情与乡思——读岑献青小说集<裂纹>》,《文艺报》1995年39期。
    ① 朱秉龙:《亦喜亦悲的毁灭——评扎拉嘎胡<黄金家族的毁灭>》,《文艺报》1999年146期。
    ① 《编后记》,《人民文学》1952年1月号。
    ② 玛拉沁夫:《想念青春——文学回忆录片断》,《文艺报》1996年第3期。
    ③ 玛拉沁夫:《想念青春——文学回忆录片断》,《文艺报》1996年第3期。
    ④ 见玛拉沁夫:《自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148页。
    ① 玛拉沁夫;《想念青春——文学回忆录片断》,《文艺报》1996年第3期。
    ② Terry Eagleton, The Idea of Culture, B lackw ell Pub lishers Inc., 2000, P 76.
    ① 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 Stuart Hall. Polity Press, 1991, P275.
    ②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陈永国译),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页。
    ③ 同上,第211页。
    ① 同上,第212页。
    ② 《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讨论会在延边举行》,《民族文学》1981年5期。
    ① 扎拉嘎胡:《窄的门与宽的路》,《草原》1999年第10期。
    ① 见扎拉嘎胡:《窄的门与宽的路》,《草原》1999年第10期。
    ② 同上。
    ③ 扎拉嘎胡:《窄的门与宽的路》,《草原》1999年第10期。
    ① 尚贵荣:《五十六年的文学梦想——为<草原>500期而作》,《草原》2006年第3期。
    ① 苏晓星:《自传》,吴重阳、陶立璠编《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58—159页。
    ② 尚贵荣:《五十六年的文学梦想——为<草原>500期而作》,《草原》2006年第3期。
    ③ 朋斯克:《祝<草原>繁荣发展》,《草原》2006年第3期。
    ① 蔡测海:《我的一点感想》,《民族文学》1986年1期。
    ② 《民族文学》杂志社:《促进民族团结的舆论阵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1989年1期。
    ③ 本刊记者:《世纪之交的里程碑与新起点——<民族文学>创刊二百期回眸》,《民族文学》1998年2期。
    ① 以上引文,见云照光《同心同德,为繁荣自治区文艺事业而奋斗——在全区文艺期刊和文艺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草原》1980年7月。
    ② 伯平:《蒙古族小说的新收获》,《草原》1994.9,这是作者点评庞友的《幽幽莲花湖》时的话。
    ① 安尚育:《追寻生活本身的体验与思考——潘年英小说创作谈》,《民族文学》1996年4期。
    ① 《内蒙文艺》发布的广告,《内蒙文艺》和同时期的《内蒙古日报》上经常可见。
    ① 《内蒙古文艺》的发刊词是《参加祖国建设行列》,见《内蒙古文艺》1954年7月号。
    ① 《内蒙古文艺》1955年7月号,总第13期。括号内文字为引者所加,或认为该对前面一字加以替换的。
    ② 此《稿约》在1955年7月号以后的《内蒙古文艺》上随处可见。
    ① 见1955年12月号《编者的话》。
    ① 此《稿约》在57年多期《草原》上都可见到。
    ① 见《草原》1958年4月号。
    ② 《草原》广告在1958年的文学期刊中经常可见,如《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① 可见《草原》1960年第1期。
    ① 可见《草原》1965年第2期。
    ① 以上引文,见云照光《同心同德,为繁荣自治区文艺事业而奋斗——在全区文艺期刊和文艺理论座谈会上的发言》,《草原》1980年7月。
    ① 《告读者》,《草原》1981.9。
    ② 《民族团结》评论员:《花蕾初绽添春色——赞<草原>文学月刊培养民族新作者》,《民族团结》1982年第2期,《草原》1982年第5期转载。
    ① 《卷首语》,《草原》1989.9。
    ① 《编者的话》,《草原》1987年第7期。
    ② 见《<蓝幽幽的峡谷>讨论会》,《草原》1985年第5期。
    ① 奥奇:《新时期文艺期刊担负的历史使命》,《草原》1991年第8期。
    ① 《编者絮语》,《草原》1994.7。
    ① 以上引文见青岗《第三次浪潮冲击<草原>》,《草原》1995.5。
    ② 丁茂、吴佩灿、白雪林:《主编贺辞》,《草原》1995.6。
    ① 《庆祝<草原>创刊45周年大会暨<草原>中青年小说创作笔会圆满结束》,《草原》1994.7.
    ① 可参见白雪林点评乌日嘎《独门小院》的文章《在“后草原文化”的边缘上》,载《草原》1994.6。
    ① 《文艺报》1957年第8期。
    ① 此则引文和上一则都出自《编后记》,《山花》1958年第9期。
    ① 《本刊稿约》,《山花》1963年第12期。
    ① 《编者的话》,《山花》1980年第10期。
    ② 见《山花》1981年第5期。
    ① 《寄语读者》,《山花》1981年第10期。
    ① 《敬告读者》,《山花》1984年第10期。
    ① 本刊编辑部:《努力反映前进中的少数民族生活》,《山花》1987年第9期。
    ② 《卷首漫语》,《山花》1989年第10期。
    ① 本刊编辑部:《努力反映前进中的少数民族生活》。
    ② 同上。
    ① 白祟人:《从戴绍康<滚厂>得到的启示》,《山花》1988年第2期。
    ② 祖康:《写在<盅>的后面》,《山花》1987年第2期。
    ③ 《卷首漫语》,《山花》1989年第2期。
    ④ 任立新:《改善与重构民族心理——罗吉万作品讨论会综述》,《山花》1989年第2期。
    ⑤ 以上几条引文见“本刊编辑部”:《努力反映前进中的少数民族生活》,《山花》1987年第9期。
    ① 《卷首漫语》,《山花》1991年2月。
    ② 《卷首漫语》,《山花》1991年1月。
    ① 《卷首漫语》,《山花》1991年5月。
    ② 白崇人:《读伍略的<啊,枫叶>》,《山花》1990年9期。
    ③ 彭晓勇:《寻找伊甸园——读罗吉万的<蛇、龙、人>》,《山花》1990年9期。
    ④ 余达忠:《生命.意识.神——民族文学断想》,《山花》1992年第7期。
    ⑤ 帕尼:《贵州文学之我见》,《山花》1993年1期。
    ① 《创刊词》,《民族文学》1981年第1期。
    ① 冯牧:《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民族文学》1985年3期。
    ② 以上两则引文见《创刊词》,《民族文学》1981年1期。
    ① 此稿约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81年第1期。
    ① 以上引文见《编后》,《民族文学》1981年5期。
    ② 《创刊词》,《民族文学》1981年1期。
    ① 见《民族文学》1981年2期,34页。
    ② 《民族文学》杂志社:《促进民族团结的舆论阵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1989年1期。
    ③ 同上。
    ① 王文平:《少数民族短篇小说的新收获——读<民族文学>第六期的短篇小说》,《民族文学》1981年6期。
    ② 那家伦:《中国的证明》,《民族文学》2006年1期。
    ③ 《编后絮语》,《民族文学》1982年12期。
    ① 草明:《向少数民族女作者致意》,《民族文学》1982年7期。
    ② 乌兰夫:《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发奖大会上的讲话》,《民族文学》1982年3期。
    ① 以上两则引文见那家伦《中国的证明》,《民族文学》2006年1期。
    ② 邢莉:《写给高擎火炬的人——祝<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1期。
    ③ 《民族文学》特约评论员:《文苑探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巡礼》,《民族文学》1982年9期,该文收入《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2年12期和《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④ 而没有注明的一些作品,如《哦!十五岁的哈丽黛哟》、《猎人们》等,也曾在《民族文学》上选载过,某种程度上,这些作品出现在《大系》,正是《民族文学》选载促成的。
    ① 毛宪文:《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谈一九八一年<民族文学>发表的小说》,《民族文学》1982年7期。
    ① 以上引文见本刊记者:《马不停蹄地奋进——本刊编辑部1—7月工作简况》,《民族文学》1984.8。
    ② 冯牧:《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民族文学》1985年3期。
    ③ 可参见报道《55个少数民族拥戴的文学阵地<民族文学>庆贺创刊10周年》,《文艺报》1991年3期。
    ④ 邢莉:《写给高擎火炬的人——祝<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1期。
    ⑤ 《民族文学》杂志社:《促进民族团结的舆论阵地——<民族文学>》,《民族文学》1989年1期。
    ⑥ 冯牧:《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民族文学》1985年3期。
    ① 邢莉:《写给高擎火炬的人——祝<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1期。
    ① 向柏松:《创作丰收又一年》,《民族文学》1993.7。
    ② 见报道《培养跨世纪人才是个诱人的目标 中国作协六家刊物今年各有新招》,《文艺报》5期,1995年2月11日出版.
    ① 本刊编辑部:《飞翔吧l<民族文学>——纪念<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l期。
    ② 本刊记者:《世纪之交的里程碑与新起点——<民族文学>创刊二百期回眸》,《民族文学》1998年2期。
    ③ 此广告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93年8期。
    ① 本刊编辑部:《飞翔吧!<民族文学>-—纪念<民族文学>创刊十周年》,《民族文学》1991年1期。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① 这份顾问名单初见于《民族文学》1994年11期。
    ② 《编者的话》,《民族文学》1996年10期。
    ③ 赵晏彪:《新年换新颜——读<民族文学>1997年第一、二期有感》,《民族文学》1997.4。
    ④ 《新年寄语》,《民族文学》1997.1。
    ① 见《民族文学》1997.2。
    ② 见《民族文学》1997.2。
    ③ 可见1998年后各期封面。
    ① 此广告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96年9期。
    ② 此广告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93年8期。
    ① 此广告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96年9期。
    ① 此广告多期刊登,如《民族文学》1986年6期.
    ② 本刊记者:《世纪之交的里程碑与新起点——<民族文学>创刊二百期回眸》,《民族文学》1998年2期。
    ③ 金炳华:《总结经验,开拓进取,为繁荣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作出新贡献——在庆祝<民族文学>创刊2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民族文学》2001年2期。
    ① 见《文艺报》1995年2月11日,本年第5期。
    ① 扎拉嘎胡: 《析盼着崛起——写在<民族文学>二十岁生日》,《民族文学》2001.1。
    ① 布赫《总结经验,增强团结,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在自治区第二届文艺创作索龙嘎和萨日纳奖发奖大会上的讲话》,《草原》1987年第12期。
    《边疆文学》杂志(包括其前身《边疆文艺》和曾经的后继者《边疆文艺》、《大西南文学》)
    《草原》杂志(包括其前身《内蒙文艺》、《内蒙古文艺》和曾经的后继者《内蒙古文艺》、《革命文艺》)
    《东北文学》(包括其前身《东北文艺》)
    《飞天》(包括其前身《甘肃文艺》)
    《广西文学》杂志(包括其前身《广西文艺》、《漓江》)
    《红旗》杂志
    《红水河》杂志
    《湖南文学》杂志(包括其前身《新苗》、《湖南文艺》)
    《漓江》杂志
    《凉山文学》(包括其前身《凉山文艺》)
    《绿洲》杂志
    《满族文学》杂志
    《满族文学研究》杂志
    《民族团结》杂志
    《民族文化》杂志
    《民族文学》杂志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
    《民族研究》杂志
    《民族作家》杂志
    《柳州文艺》杂志
    《青海湖》杂志
    《人民文学》杂志
    《人民日报》
    《山花》杂志(包括其前身《新黔文艺》、《贵州文艺》和曾经的后继者《贵州文艺》)
    《石林》杂志
    《四川文学》(包括其前身《四川文艺》)
    《朔方》杂志(包括其前身《宁夏文艺》)
    《延河》杂志
    《文艺报》
    《西藏文学》
    《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西部文学》杂志(包括其前身《新疆文艺》、《天山》)
    [法]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媒介研究的进路》,汪凯、刘晓红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法]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陈国新、杜玉银主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陈平原 山口守编:《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
    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程光炜主编:《大众传媒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策·达木丁苏隆编译:《蒙古秘史》,谢再普译,中华书局,1956年。
    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词典》(多卷本),民族出版社,1999年。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辞典》,李彬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3年。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郭志刚 董健等:《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德]J·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
    [德]J·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海斯:《现代民族主义演进史》,帕米尔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4年。
    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黄书泉:《文学转型与小说嬗变》,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
    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江应梁主编:《中国民族史》(上、中、下),民族出版社 1990年。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
    [加拿大]威尔·金里卡:《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邓红风译,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美]詹姆斯·B·科巴克:《创刊指南》,师曾志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黛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题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
    李上文、左正红主编:《期刊学探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3年。
    李杨:《50—70年代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陆扬王毅:《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种族与历史·种族与文化》,于秀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钢 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罗钢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玛拉沁夫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少数民族文学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
    马永强:《文化传播与现代中国文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孟繁华 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美]伦纳德孟格尔:《期刊经营》,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加拿大]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年。
    倪延年:《期刊学概论》,南京师范大学教学参考资料,1992年。
    [美]本顿·雷恩·帕森特科尔曼·E·P·帕森特:《期刊编辑》,崔人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潘知常 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潘知常 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
    祁述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特·赛音巴雅尔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年。
    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孙燕君、康建中等著:《期刊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以色列]耶尔·塔米尔:《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陶东风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英]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锸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5年。
    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王本朝:《中国现代文学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王晓路:《视野·意识·问题——文学理论与文化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
    [英]雷蒙德·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三联书店2005年。
    [美]温默:《大众传媒研究导论》(影印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吴重阳:《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概观》,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
    吴重阳 陶立璠编:《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吴重阳 陶立瑶编:《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续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吴重阳 吴畏编:《中国少数民族现代作家传略》(第三集),青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
    晓雪 李乔主编:《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少数民族文学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1年。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许宝强、罗永生选编:《解殖与文化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杨荆楚主编:《毛泽东民族理论研究》,民族出版社,1995年。
    杨匡汉 孟繁华主编:《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
    於可训:《当代文学:建构与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袁晖 宗廷虎:《汉语修辞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民族出版社,1988年。
    张尔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史纲》,民族出版社,1994年。
    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赵凯、丁法章、黄芝晓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新闻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赵嘉文 马戎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
    赵一凡、张中载、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周海波 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8》,民族出版社,1989年。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族问题》(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斯大林论民族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中南民族学院《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编写组 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经典文库》(多卷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Homi K. Bhabha,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Routledge, 1994.
    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1999.
    Terry Eagleton, The Idea of Culture,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2000.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UP, 1990.
    Stuart Hall, "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in Modernity and Its Future, ed., Stuart Hall, Polity Press, 1991.
    Stevan Harrell (Editor), Studies on Ethnic Groups in China, The Unin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