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起,中国文论的发展就与西方文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但由于这种联系大多表现为照搬西方文论,由此而产生了中国文论的“失语症”。面对着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问题,如何建构一种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文论,成了时下文论研究者所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文论的中国化,被认为是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条有效的途径。可是,如何让西方文论中国化,又是一个令人棘手的问题,因为我们缺乏这方面的足够的经验。不过,庆幸的是我们有类似的化外来文化的经验,那就是印度佛教的中国化,而且,我们也有运用中国化了的佛学理论来建构中国文论的经验,因此,研究和总结这两方面的经验,将可以为我们今天进行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提供点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本论文共分七章,从总的来说,一方面要力图揭示古人运用中国化了的佛学理论阐发了哪些文学理论问题,形成了哪些相应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又力图展示这种问题阐发的历时性和阶段性。为此,本论文把不同时代运用中国化了的佛学理论所建构出来的文学理论汇集并分类成六大主要问题,亦即本论文的前六章,而每一问题,即每一章的下面,都将融摄和反映不同时代对此问题所做的阐述。
     第一章主要论述印度佛教业报轮回思想,是怎样通过中国化而推动中国传统形神话语转化为文艺形神话语的。
     第二章主要论述印度佛教的言意观,是如何通过不同阶段的中国化成果,来参与到中国文论言意观的建构中去的。
     第三章主要历时性地考察相关的印度佛教思想,是怎样通过自身的中国化来参与意境理论的建构的。然后,还探讨了王国维是怎样利用西方文化与文论的中国化来阐发他的意境理论的。
     第四章主要是研究相关的印度佛教思想,是怎样通过自身的中国化而参与到中国诗法论的建构中去的。
     第五章主要是历时性地考察和研究印度佛教心性论是如何通过自身不同阶段的中国化的成果,参与到中国文论心创作论的建构中去的。
     第六章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印度佛教空论是如何通过中国化,来参与中国文论空范畴的建构;(2)印度佛教圆观念是如何通过自身的中国化参与到中国文论圆范畴的建构中去的;(3)印度佛教的相关思想是怎样通过中国化而参到中国文论自得范畴的建构中去的。
     第七章为结论部分,总结古人汲取印度佛教思想中国化的成果,建构中国古代文论的经验,并阐述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西方文化与文论的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文论的建构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From the end of 19~(th) century,China started learning knowledge from the west.At the same time,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got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west,but history saw the phenomenon that many persons directly copied a lot of terms from the wester literary theories to bring up a result called "aphasia".So,we meet with 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that how we deal with this historical conclusion,or we say how to construct a kind of literary theory which can both expres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and contain modernity ,when we face with "aphasia".Maybe,the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is an effective path to develope Chinese literary theory.Naturally,the second question is how to realize the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literary theory though it is a nice problem and we lack of enough experience to solve it.Looking back our history ,we find out a useful history progress which we can name it "the sinicization of Buddhism".Is it a inspirational significance? I think so.
     Next,I will prove this procedure in 7 chapters.
     Chapter 1 discusses how the Yebaolunhui ideology in Indian Buddhism put forwor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body and spirit discourse into that of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2 elaborates how the conception of speech and meaning in Indian Buddhism join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counterpart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hrough its sinicized achievementin different stages.
     Chapter 3 makes a survey of how Indian Buddhist ideology participa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theory on artistic worlds through its sinicization and then study how Wangguowei made use of methods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to expound his theory of artistic worlds.
     Chapter 4 examines how relevant sinicized ideologies in Indian Buddhism were 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riting rules for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Chapter 5 makes a diachronic survey and study of how the Indian Buddhist view of essence of mind, through the achievem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its sinicization ,took its share in the making of the theory of mind creation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6 includs: (1) how the sinicized theory of voidness in Indian Buddhism involved itself in the structuring of the category of roundnes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2) how the sinicized idea of roundness in Indian Buddhism took part in the buiding of roundness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3) how the sinicized ideology related to Indian Buddhism shared the making of the category of 'ZiDe' i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Chapter 7 comes to of how ancient Chinese Made use of Indian Buddhist ideology to construct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then stating their inspiring significance in both siniciz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and literary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引文
① 孙津:《世纪末的隆重话题》,《文艺争鸣》,1995年第5期。
    ① 季羡林:《东方文论选·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② 黄维梁:《<文心雕龙>“六观”说和文学作品的评析》,《中外文化与文论》,1996年第1期,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③ 见《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21世纪中国文论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沦话语》:《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文论失语症和文化病态》。
    ④ 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⑤ 详见《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思想战线》2004年4期:《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4期。
    ① 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② 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①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②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③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④ 《中国文化研究》2002夏之卷
    ⑤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⑥ 《岭南文史》,1999年第3期。
    ⑦ 《天中学刊》,1999年第1期。
    ①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② 《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③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
    ② 《学术月刊》,1986年11期。
    ③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④ 《天津社会科学》,1984年5期。
    ⑤ 《陕西师范大学报》,1992年第3期。
    ⑥ 《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⑦ 《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① 参见曾祖荫:《中国佛教与美学》,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04~308页。
    ② 曾祖荫:《中国佛教与美学》,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309~313页。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② 王新霞:《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③ 王谧:《答桓太尉》,《弘明集》卷12,四部丛刊影印本。
    ① 见《三报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② 《后汉纪》卷10,5页。
    ①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7页。
    ① 转引吕徵:《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2年,152页。
    ② 见《周易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③ 《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① 《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1页。
    ② 《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8页。
    ③ 《周易正义》,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④ 《形尽神不灭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5页。
    ⑤ 《明报应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0页。
    ①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5-86页。
    ②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6页。
    ③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0页。
    ①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6页。
    ②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0页。
    ①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1页。
    ② 《求宗不顺化论》,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3页。
    ③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3页。
    ④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2页。
    ⑤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7页。
    ⑥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9页。
    ①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40页。
    ②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42页。
    ③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8页。
    ④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⑤ 《明报应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9页。
    ① 《明报应论》,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90页。
    ②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23页。
    ③ 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页。
    ④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5页。
    ①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26页。
    ① 《大正藏》第21卷,148页下。
    ② 《大正藏》第21卷,934页下。
    ① 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583页。
    ② 《明佛论》,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29页。
    ③ 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584页。
    ① 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583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7,263页。
    ② 《大小口对比要抄序》,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60页。
    ③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61页。
    ④ 《大小品对比要抄序》,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62页。
    ⑤ 《涅槃无名沦第四》,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卷),中华书局,1981年,158页。
    ① 《涅槃无名论第四》,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157页。
    ② 《答刘遗民书》,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152页。
    ③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诔并序》引,《广弘明集》卷23,四部丛刊影印本。
    ④ 《竺道生传》,《高僧传》卷七,《大正藏》第50卷,366页下。
    ⑤ 见《魏志》引何邵的《荀粲传》。
    ① 《放光般若经》卷第一,《大正藏》第8卷,4页下。
    ② 《大般若经·初会第二十三<诸天子品>》,《大正藏》第5卷,454页中。
    ③ 《大般若经·第十六会<般若波罗密多分>之五》,《大正藏》第7卷,1090页下。
    ④ 《大正藏》第9卷,6页下。
    ⑤ 《入不二法门品》第9,《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大正藏》第14卷,551页下。
    ① 《大般涅槃经》卷21,《大正藏》第12卷,490页中下。
    ② 《胜义谛相品》,《解密深经》卷1,《大正藏》第16卷,690页上。
    ③ 《一切佛语心品》之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3,《大正藏》第16卷,498页下。
    ④ 这一段的阐述参阅了方天立:《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74-1085页。
    ⑤ 《大般若经·第十六会<股若波罗密多分>之一》,《大正藏》第7卷,1068页上。
    ⑥ 《大正藏》第9卷,7页中。
    ① 《曹溪大师别传》,《续藏经》第1辑第2编乙第19套第5册。
    ②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第200页。
    ③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卷二第十二则《洞山麻三斤》,《大正藏》第四十八卷,页153上,153页中。
    ④ 《金陵清凉文益禅师》,《景德传灯录》卷第二十四,《大正藏》第五十一卷,399页中。
    ① 《洞山良介禅师》,《五灯会元》卷十三,中册,第778~779页。
    ② 分别详见《邓州香严寺智闲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1,《大正藏》第51卷,283页下,284页上和《天台德韶国师》,《五灯会元》卷十,中册,第556页。
    ③ 《临济义玄禅师》,《五灯会元》卷11,中册,第649页。
    ① 《宗境录》卷1,《大正藏》第48卷,418页下。
    ②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1,《大正藏》第48卷,400页中
    ③ 《百丈怀海禅师》,《五灯会元》卷3,上册,第135-136页。
    ④ 《万善同归集》卷中,《大正藏》第48卷,974页中、下。
    ⑤ 关于“文字禅”的含义,周裕锴先生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字禅是泛指一切以文字为媒介、为手段或为对象的参禅学佛的活动,其内涵大致有四类:一是指佛经文字的疏解;二是灯录语录的编纂;三是颂古拟古的制作;四是世俗诗文的吟诵。狭义的文字禅指的是一切禅僧所作忘情的或未忘情的诗歌以及士大夫所作含带佛理禅机的诗歌。见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36页,46页。
    ⑥ 《题隆道人僧宝传》,《石门文字禅》卷26,10页,四部丛刊影印本。
    ⑦ 《题让和尚传》,《石门文字禅》卷25,11页,四部丛刊影印本。
    ⑧ 《法语》,《紫柏老人集》卷1,2页。
    ⑨ 《紫柏老人集》卷14,2页。
    ① 《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9页。
    ② 《贯华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9页。
    ① 见郭绍虞辑:《宋诗话辑佚》,下册,中华书局,1980,第601页。
    ① 蒋述卓:《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② 于民:《空王之道助而意境成》,《文艺研究》,1990年第1期。
    ① 参见成远镜:《隐秀与意境比较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①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6页。
    ① 雍正编著:《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1页。
    ① 见《大正藏》第43卷,678页上。
    ② 《大正藏》第48卷,797页下。
    ③ 《奉法要》,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④ 《大正藏》第32卷,577页中。
    ① 《法华玄义》卷5下,《大正藏》第33卷,743页下。
    ② 《华严一乘十玄门》,《大正藏》第45卷,518页中。
    ③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卷,385页下—386页中。
    ① 乾隆敦本堂《诗学指南》卷三。
    ①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① 见司空图的《与极浦书》,《四部丛刊》影旧钞本《司空表圣文集》卷三。
    ① 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583页。
    ① 《刘禹锡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73页。
    ①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2页。
    ②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8页。
    ①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5页。
    ②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0页。
    ③ 《姜斋诗话笺注》卷二,戴鸿森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2页。
    ①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
    ②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第227页
    ③ 《蕙风词话 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91页。
    ① 《<人间喜剧>前言》,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11页。
    ② 《戏剧中的自然主义》,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第193页。
    ①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09页。
    ② 《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08页。
    ③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350页。
    ④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 600.页。
    ① 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54页。
    ② 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① 转引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① 蔡钟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载《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① 《大正藏》卷三十,第1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D04年,第45页、第46页、第55页、第58页、第64页。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第254页、第274页、第259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84页、第385页、第429页。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④ 见鸠摩罗什译:《佛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6页,第16页。
    ① 慧洪:《林间录》卷上,《续藏经》第1辑第2编已第21套第4册,第299页。
    ① 《德山缘密禅师》,《五灯会元》,下册,第935页。
    ① 见荆三窿、邵之茜注译的《白话楞严经》,三秦出版社,2002年,184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48页。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④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⑤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2页。
    ⑥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
    ⑦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6页。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③ 《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第440页上。
    ④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48卷,第380页中。
    ⑤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第502页中。
    ①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八卷,381页下。
    ②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9页上。
    ①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二,《大正藏》第48卷,405页下。
    ②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1卷,441页下。
    ③ 《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第60-66页。
    ④ 《禅宗美学论稿》,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9页。
    ① 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67页。
    ② 《文章活法》,《萤雪丛说》卷1.丛书集成本。
    ③ 《和李天麟》(之一),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98页。
    ① 《沧浪诗话·诗法》,《历代诗话》本,第694页。
    ② 见郭绍虞编:《赠应秀才》,《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387页。
    ① 《苦瓜和尚画语录》,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
    ② 《习苦斋题画》,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994页,第995页。
    ① 《山静居画论》,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229页,第233页。
    ① 《焚书卷三·童心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9页。
    ② 《焚书卷三·杂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7页。
    ③ 《答李元善》,《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63页。
    ④ 《叙竹林集》,《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00页。
    ⑤ 《图画见闻志叙论》,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59页。
    ① 《苦瓜和尚画语录》,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48-149页。
    ② 《石涛论画》,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163,第165页。
    ③ 《芥舟学画编》卷一,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第895-896页。
    ① 《文论》,明刻本《由拳集》卷二十三。
    ① 《大正藏》第16卷,737页下。
    ② 《佛心品》,《入楞伽经》卷5,《大正藏》第16卷,546页下。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0页、22页、22页。
    ④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2页。
    ⑤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9页、第154页。
    ⑥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5页。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40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284页、282页。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264页、264页。
    ④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09页。
    ⑤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35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
    ③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2—283页。
    ① 《弘明集》卷9,四部丛刊影印本。
    ② 《奉法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③ 《奉法要》,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8页。
    ④ 《大正藏》第32卷,577页中。
    ① 见《形尽神不灭》,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85页。
    ②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232页。
    ③ 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构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251页。
    ① 《法华玄义》卷八上,《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78页中。
    ② 《法华玄义》卷五下,《大正藏》卷三十三,第743页下。
    ③ 《法华玄义》卷一上,《大正藏》卷三十三,第685页下。
    ①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29页。
    ② 南岳怀让禅师语,见《古尊宿语录》卷1上册,2页。
    ③ 临济宗义玄语,见.《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502页中。
    ④ 《牛头山法融禅师》,《五灯会元》卷二,上册,60页。
    ⑤ 《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40页上。
    ① 《华严一乘十玄门》,《大正藏》第45卷,518页中。
    ②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2,《大正藏》第48卷,405页下。
    ① 《王阳明全集》卷四《与王纯甫·二·癸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2页。
    ① 《稽山书院尊经阁记》,《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4页。
    ② 《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0页。
    ① 《圆觉经大疏钞》卷3之下,《续藏经》第1辑第14套第3册,第279页。
    ② 《荷泽神会禅师语录》,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中华书局,1981年,第95页。
    ③ 《清凉文益禅师》,《五灯会元》卷10,中册,第560页。
    ④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正藏》第48卷,第386页中。
    ① 《文镜秘府论》,(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85页。
    ② 《文通论画》,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19页。
    ③ 《唐朝名画录序》,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2~23页。
    ④ 《画记》,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5页。
    ⑤ 《画松诗》,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6页。
    ⑥ 见《蔡宽夫诗话》,郭绍虞编,《宋诗话辑佚》。
    ① 《书梅圣俞稿后》,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42页。
    ② 《论涛吟》,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80页。
    ③ 《答张洞书》,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96页。
    ④ 见欧阳修《六一诗话》,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44页。
    ⑤ 《传神悦躬上人》诗,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① 《焚书卷三·童心说》,《焚书 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9页。
    ② 《焚书卷三·忠义水浒传序》,《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109页。
    ③ 《续焚书卷一·与友人论文》,《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续焚书》部分,第6页。
    ④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⑤ 《耳伯麻姑游诗序》,《汤显祖诗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50页。
    ⑥ 《汤显祖诗文集》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93页。
    ① 《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4页。
    ② 《焚书卷三·童心说》,《焚书 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8~99页。
    ① 《焚书卷三·童心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8~99页。
    ② 《与邱长孺》,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09页。
    ③ 《序小修诗》,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11—212瓦
    ① 《焚书卷三·读律肤说》,《焚书 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133页。
    ② 《焚书卷三·童心说》,《焚书续焚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99页。
    ③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35页。
    ④ 《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⑤ 《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54页。
    ①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大正藏》第54卷,205页下。
    ① 《中论》,《大正藏》第30卷,33页中。
    ② 《中论》,《大正藏》第30卷,33页中。
    ③ 《佛经》,鸠摩罗什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④ 荆三隆、邵之茜注译,《塄严经白话》,三秦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⑤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第48页。
    ⑥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第246页。
    ⑦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31页。
    ⑧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第246页。
    ⑨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6页,第286页。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35页,第451页,第459页。
    ②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4页。
    ③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正藏》第8卷,848页下。
    ①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页。
    ②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6页。
    ③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4981年,第145页。
    ④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5~148页。
    ⑤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46页。
    ① 《大正藏》第30卷,第32页下。
    ② 《大正藏》第30卷,33页上。
    ③ 《大正藏》第30卷,36页上。
    ④ 《大正藏》第30卷,36页上。
    ① 《摩诃止观》卷1下,《大正藏》,第46卷,10页中。
    ②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大正藏》,第45卷,637页下。
    ① 见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284页。
    ②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大正藏》第8卷,848页下。
    ① 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89.页。
    ② 《维摩经注》,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75页。
    ① 《画筌》,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下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80g页。.
    ① 《南宗抉秘》,见俞剑华编,《中国画论类编》(上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第296页。
    ① 黄金鹏:《“圆”: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范畴》,《天府新论》,1994年第5期。
    ① 《十三经注疏》(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81页。
    ② 危磊:《中国艺术的尚圆精神》《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① 《国浯·郑语》(下),上海占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5~516页。
    ②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138页。
    ③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7页。
    ① 陈兵:《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5期。
    ①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① 《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1170页。
    ① 周波:《论“圆美”的美学内涵》,《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② 闰月珍:《对古典美学的“圆”范畴的文化解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③ 《与汪士菊论诗》,郭绍虞等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6页。
    ④ 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⑤ 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4页。
    ① 《麓堂诗话》,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6页。
    ① 《上人书》,见《临川先生文集》七十七。
    ① 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7页。
    ② 见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8页。
    ③ 《龙牙居遁禅师》,《五灯会元·第十三》,中册,第805页。
    ① 影宋钞本《诚斋集》卷八十,《四部从刊》。
    ②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02-403页。
    ③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5页。
    ①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8页上。
    ② 《清凉文益禅师》,《五灯会元》卷十,中册,第563页。
    ③ 《香严智闲禅师》,《五灯会元》卷九,中册,第536页。
    ④ 见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九.《云居佛印元禅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佛藏要籍选刊》本第十三册。
    ⑤ 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
    ①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5页。
    ②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637页上。
    ③ 《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大正藏》,第47卷,497页下。
    ④ 《景德传灯录》卷28,《大正藏》第51卷,440页下。
    ① 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8页。
    ② 《柳南续笔》卷三。
    ① 《年谱》,《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六,第317页。
    ② 《语录》,《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第284页。
    ③ 《语录》,《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第302页。
    ④ 《陈献章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17页。
    ⑤ 《答聂文蔚—》,《王阳明全集》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7页。
    ⑥ 《与赵然道》,《陆象山全集》卷十二,第100页。
    ⑦ 《语录》,《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第294页。
    ⑧ 《语录》,《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第301页。
    ⑨ 《语录》,《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第306页。
    ⑩ 《陈献章集》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825页。
    11 《陈献章集》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879页。
    12 《陈献章集》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131页。
    ① 《陈献章集》下,中华书局,1987年,第20页。
    ② 《大学古本旁释》,《王阳明全集》卷32《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97页。
    ③ 《文论》,明刻本《由拳集》卷二十三。
    ④ 《沈嘉则先生诗选序》,明秀水朱仁刻本《由拳集》,卷十二。
    ⑤ 《与友人论诗文》,明秀水朱仁刻本《由拳集》卷二十三。
    ⑥ 《文论》,明刻本《由拳集》卷二十三。
    ⑦ 《竹浪斋诗集序》,《金陵丛书》本《澹园续集》卷二。
    ① 《叶子肃诗序》,明万历本《徐文长集》卷二十。
    ② 《与张幼于》,见《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01—502页。
    ③ 《序小修诗》,《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87页。
    ④ 《诗境总论》,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412页。
    ① 见郗超《奉法要》引《泥洹经》文,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第19页。
    ① 见《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80页。
    ① 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条有效途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陶东风:《关于中国文论“失语”与“重建”问题的再思考》,《云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① 蔡钟翔:《古代文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② 南帆:《双重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①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见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②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见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③ 《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见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① 《红楼梦评论余论》,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13页。
    北大哲学系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中华书局1981版。
    北大哲学系编:《中国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上古时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
    曹顺庆(等):《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巴蜀书社2001年版。
    (明)陈献章:《陈献章集》(上下),中华书局1987版。
    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洎海蒋哲伦主编,黄宝华等著:《中国诗学史》(宋金元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陈泊海蒋哲伦主编,倪进等著:《中国诗学史》(隋唐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陈泊海蒋哲伦主编,朱易安著:《中国诗学史》(明代卷),鹭江出版社2002年版。
    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祥鸿编著:《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版。
    (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清)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2001年版。
    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黎明文化1976年版。
    邓艾民:《传习录注疏》,法严出版社,2000年版。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晋)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版。
    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97年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一、二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1年版。
    黄霖等:《原人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何锡蓉:《佛学与中国哲学的双向建构》,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卓越:《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中华书局1997年版。
    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中华书局2004年版。
    (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胡晓明:《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唐)慧能:敦煌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梁)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宋)胡仔:《笤溪渔隐丛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蒋述卓:《佛教与中国文艺美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蒋述卓:《宗教艺术论》,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蒋维乔著:《中国佛教史》,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
    (清)金圣叹:《水浒传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1981年版。
    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荆三窿、邵之茜注译:《白话楞严经》,三秦出版社,2002年版。
    鸠摩罗什译:《佛经》,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
    况周颐 王国维:《蕙风词话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吕徵:《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2002年版。
    (日)铃木大拙:《禅风祥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版。
    铃木大拙:《通向禅学之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铃木大拙:《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宋)陆九渊:《陆象山全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田守真、饶曙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明今:《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李思屈:《中国诗学话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李春青:《宋学与宋代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壮鹰:《禅与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李建中:《心哉美矣——汉魏六朝文心流变史》,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版。
    皮朝刚:《禅宗美学史稿》,电子科大出版社1994年版。
    皮朝刚:《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年版。
    (宋)普济:《五灯会元》(上中下),中华书局1984年版。
    普慧(张弘):《南朝佛教与文学》,中华书局2002年版。
    (宋)颐藏:《古尊宿语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祁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祁志祥:《佛学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年版。
    沙少海、徐子宏译注:《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第一、二卷),中华书局1981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宋)苏轼: 《苏东坡全集》,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童庆炳:《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
    吴兴明:《中国传统文论的知识谱系》,巴蜀书社2001年版。
    吴震:《王阳明著述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清)王士禛:《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清) 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清) 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王利器:《文境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王晓路:《中西诗学对话:英语世界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巴蜀书社2001年版。
    吴言生:《禅宗思想渊源》,中华书局2000年版。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0年版。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中华书局2000年版。
    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荷)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徐观复:《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雍正编:《御录经海一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上、下),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清)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一瓢诗话、说诗啐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版。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清) 袁枚:《随园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清)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宋) 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周裕锴:《文字禅与宋代诗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巴蜀书社1997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曾祖荫:《中国佛教与美学》,(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1994年版。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版。
    张伯伟:《禅与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张中行:《禅外说禅》,中华书局,2003年版。
    张隆溪:《道与逻各斯》,冯川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张玉良主编:《白话庄子》,,三秦出版社,1991年版。
    (清)赵执信、翁方纲:《谈龙录、石洲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赵一帆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大正藏》,新修本,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全宋文》,巴蜀书社,1986年版。
    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论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
    曹顺庆:《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文艺争鸣》1995年第5期。
    曹顺庆、谭佳:《重建中国文论的又一条有效的途径》,《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曹顺庆、童真:《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移植’切换还是‘嫁接’改良》,《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曹顺庆、王富:《中西文论杂语共生态与中国文论的更新过程》,《思想战线》,2004年第4期。
    吴结评:《关于西方文论的文化过滤》,《思想战线》,2004年第4期。
    李夫生、曹顺庆:《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新视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4期。
    李怡:《西方文论在中国如何化》,《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童真:《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可能性与现实性》,《湘潭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黄立:《西方文论翻译与中国化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刘颖:《从术语翻译看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
    谢碧娥:《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河北学刊》2004年第5期。
    曹顺庆:《再说“失语症”》,《浙江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曹顺庆、邹涛:《从“失语症”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三峡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宋雪梅:《魏晋六朝形神论美学简论》,《大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杨铸:《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研究》,《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周 蔚:《中国古代文艺批评中的形神论》,《扬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侯安智:《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论刍议》(上、下),《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4期。
    李静:《重提古代的形神之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张中华:《论形神关系在历史上的演变》,《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晶:《“神不灭”论与魏晋南北朝的文艺美学中的重“神”思想》,《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
    孔维强:《顾恺之形神理论的文本逻辑初探》,《艺术百家》2004年第6期。
    王新霞:《论杜甫“有神”说的美学渊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施荣华:《论顾恺之“传神论”的美学思想》,《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张翘楚:《顾恺之张彦远形神说之比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毛正天:《言不尽意:中国古代诗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马现成:《佛教言意观与南朝文论家的语言艺术论》,《江汉论坛》1996年第2期。
    王向峰:《论儒、道、佛、禅的言语观》,《文艺研究》1996年第5期。
    谢丰泰:《“言意”之辨及其语言哲学的意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钟百超:《关于言意关系的论争》,《五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陆永峰:《禅宗语言观及其实践》,《扬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何二元:《论四种言意之辨》,《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苗东升:《“言意之辨”新辨》,《贵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毛勤勇:《“言意之辨”与语言学转向的若干比较》,《无锡轻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孙丽君:《“言意之辨”对中国审美文化的影响》,《济宁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王挺:《佛经翻译与中古时期的言意之辨》,《西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康玉梅:《浅议中国传统言意观及西方语言哲学的融通》,《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周晓华、张万烈《“言不尽意”:中西语言的默契——以英伽登现象学文艺学为例》,《天府新论》2004年6月。
    罗琳会:《言不尽意:中国诗学的独特精神》,《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张文勋:《佛学对我国古代美学的影响》,《思想战线》1985年第4期。
    兰华增:《中国诗论意境说的美学、哲学和历史学》,《文艺理论研究》1986年,第6期。
    赵盛德:《论皎然的境界说》,《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陈伟:《佛教理论与意境范畴的生成转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于 民:《空王之道助而意境成》,《文艺研究》,1990年第1期。
    蒋述卓:《佛教境界说与中国艺术意境理论》,《中国社会科学》1991年第2期。
    王福雅:《<文境秘府论>与唐代意境理论》,《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欧阳克俭:《论意境的源出及其特征》,《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第1期。
    顾祖钊:《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孔建英:《论意境的渊源及特征》,《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
    祁志祥:《佛教“唯识无境”论对美学意境的影响》,《广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
    孟二冬:《意境与禅玄:中唐诗歌意境论的诞生》,《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马现成:《佛教“境界”理论与古代文论意境说的形成》《学术论坛》2000年第4期。
    成镜远:《隐秀与意境比较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古风:《21世纪意境研究的基本走向》,《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石琼:《从本“无”到释“空”——对意境生成的哲学考察》,《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蒋高军:《试谈中国画的“空白”》,《甘肃高师学报》2002年第4期。
    成镜远:《从三种意境的误读看意境的重构》,《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李健:《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曾玲先:《船山诗学的意境论》,《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张节末:《法眼、“目前”和“隔”与“不隔”:论王国维诗学的一个禅学渊源》,《文艺研究》 2003年,第3期。
    古风:《关于当前意境研究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
    高飞:《空白与意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冯彬:《老庄与意境说的渊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刘广新等:《中西审美视阈中的意境》,《船山学刊》2005年第3期。
    王海铝:《意境的发生学阐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张晶:《宋诗的“活法”与禅宗的思维方式》,《文学遗产》1989年第6期。
    孙长军:《李贽的禅心与童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
    查昌国:《两宋孟学与慧能心性论的相成相通》,《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胡遂:《佛性·童心·性灵:禅宗与诗话理论关系》,《求索》1994年第1期。
    吕肖央:《从“法度”到“活法”——江西诗派的内在调节机制》,《复旦学报》1995年第6期。
    黄卓越:《晚明性灵说之佛学渊源》,《文学评论》1995年第5期。
    毛正天:《论诗如论禅——作为心学的中国古代诗学》,《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黄卓越:《晚明童心说之学说渊源及其与佛学的关系》,《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皮朝纲:《“悟”禅宗美学方法论的核心范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周群:《儒佛心性论与袁宏道的“性灵说”》,《镇江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
    蒋寅:《至法无法中国诗学的技巧观》,《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张毅:《万物静观皆自得——儒家心学与诗学片论》,《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
    王星琦:《“诚斋体”与“活法”诗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胡建次:《宋代诗学中的“活法论”》,《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韩酉山:《谈吕本中的“活法”》,《江淮论谈》2004年第4期。
    明 见:《中国诗法理论简史》,《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l期。
    周春宇:《禅宗心学对唐宋诗学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杜道明:《禅宗“顿悟”说与中国古代美学的嬗变》,2005年第9期。
    刘宗贤:《陆九渊心学源流辨析》,《孔子研究》2005年第3期。
    胡遂:《自得自度与贵在自得——禅宗与诗话理论关系探讨》,《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樊宝英:《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中国古典诗学中的“自得”说研究之一》,《江汉论坛》1996年第2期。
    李春青:《论自得——兼论宋学对宋代诗学的影响》,《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夏之卷。
    熊礼汇:《论陈白沙的文论倾向及山林散文艺术——从陈白沙“自然”、“自得”说谈起》,《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黄海涛:《试论王阳明心学中的佛教思想》,《学术探索》2002年第1期。
    张晶:《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中的“自得”思想》,《现代传播》2002年第4期。
    张晶:《“自得”创造性的审美思维命题》,《哲学研究》2003年第1期。
    赵振汉:《论艺术创作中的“圆”》,《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黄金鹏:《圆:中国古代文论的审美范畴》,《天府新论》1994年第5期。
    李天道:《“圆”:禅宗的审美理想》,《西北师范大学报》1996年第1期。
    闰月珍:《对古典美学“圆”范畴的文化解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危磊:《中国艺术的尚圆精神》,《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5期。
    祁志祥:《以“圆”为美——佛教对现实美的变相肯定之一》,《文史哲》2003年第1期。
    陈兵:《中国佛教的圆融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3期。
    周波:《论“圆美”的美学内涵》,《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陈坚:《禅宗“不立文字”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方立天:《佛教空义的历史演变》,《佛学研究》2003年。
    方立天:《佛教空义解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艾振刚:《论禅宗的思维方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
    周裕锴:《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宗语源》,《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第6期。
    周裕锴:《宋代诗学术语的禅宗语源(二)》,《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吴言生:《禅宗的诗学话语体系》,《哲学研究》2001年第3期。
    胡遂:《突破与超越:试论禅宗思想对中国诗学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张晶:《禅与个性化创造诗论》,《北方论丛》1995年第1期。
    黄蔚:《从“悟”谈禅对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黄念然:《佛教中观论与中国古代美学》,《湛江师院学报》1998年第4期。
    尹德蓉:《从历史演进论佛教的中国化》,《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方熔先:《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路径》,《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方立天:《慧远与佛教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一一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中国文化研究》2002 夏之卷。
    刘曙东、农夫:《佛教“中国化”的原因及意义》,《常德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孙九霞、马建钊:《试论佛教中国化的特点》,《岭南文史》,1999年第3期。
    欧人、王世勇:《佛教中国化问题管窥》,《天中学刊》,1999年第1期。
    陶全胜:《佛经的翻译策略与佛教中国化》,《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