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典范意义在于多种新文体地位的确立,其中新诗对古典诗歌审美范式的突围和裂变使其成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成就的显著标志。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在不否认中国诗歌历史连续性的同时,在理论先行的情况下,五四文学先锋者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充分实践新诗理论并证明在中国诗歌“进化”历程中具有“优胜”品格的新诗“蓝本”。也即是说,新诗是中国诗歌自身发展演变的产物,但是新诗在拒绝“母乳”后如何能够走过稚嫩的成长期?此时,我们不必再费心思量新诗产生和发展是源于中国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唯一需要却也可以肯定的是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影响的客观性,这是目前研究得比较成熟的领域。但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外国诗歌如何影响了中国新诗?关于这个问题,恐怕诸如胡适、周作人、郭沫若、徐志摩等早期新诗的先行者也没有站在理论和历史的高度上做出符合学理的思考,他们只关注如何将新诗文本呈现给读者,至于手段本身则似乎并不重要。我们今天研究新诗的产生和发展则多注目于传统和外来两个方面,素不知外国诗歌和中国诗歌之间实际上还隔着一层译诗,而且最关键的是,就影响中国新诗而言,译诗比起所谓的外国诗歌来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它才是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产生影响的真正“元凶”。
     关于译诗的影响研究从新诗诞生之日起便拉开了序幕,但历史语境的局限使单薄的研究成果难以支撑起译诗对中国新诗的厚重影响。鉴于译诗研究的历史语境和现实语境,本文决定从译诗的角度来探讨外国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而且在这一影响过程中,由于理论倡导和新诗第一个十年的现实处境等导致了这一时期译诗影响的特殊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五四前后的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影响。
     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六章和结语构成,扼要内容归纳如下:
     绪论从分析译诗的积极意义入手,详细分析了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提出了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并对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和写作过程中的客观难题进行了简明的阐释和界定。
     第一章“五四新文化语境中的译诗”:这是整个论文的写作基础,因为如果没有五四时期的译诗热潮,就没有译诗对新诗深刻的影响;没有五四时期的译诗特质,译诗就不会对中国新诗形成影响。同时,如果新诗中没有大量可以查证的译诗痕迹,言说译诗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就失去了基础,没有译诗的中介作用,外国诗歌包括译诗自身就难以实现对中国新诗的影响。因此,前两节主要考察了文学社团及其刊物上的译诗,证明译诗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在形式风格上与近代译诗拉开了距离,从影响源的角度为探讨本论题奠定了基础;第三节列举了早期主要诗人的作品中存在的译诗痕迹,从影响对象的角度为探讨本论题奠定了基础。第四节论述了译诗是外国诗歌影响中国诗歌的中介,从影响手段的角度为探讨本论题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语言”:五四译诗之所以会影响中国新诗语言,与五四时期的译诗语言观密不可分,而影响结果的直观表征就是“欧化”,影响结果的具体表现却是词汇、词法以及句法的更新丰富。因此,第一节探讨了五四前后的译诗语言观,旨在说明其在观念和语言上为创立中国新诗铺就了道路。第二节讨论了译诗引起的中国新诗语言表达的“欧化”,旨在说明译诗对新诗语言表达的更新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这种更新。第三节单独讨论了日语对中国新诗语言的影响,应该说是第二节的一个特例,由于日语在中国新诗乃至整个新文学发生和成长过程中扮演的特殊角色,所以单独分一节进行论述。最后一节是对前面三节所讨论的问题的具像化,即以具体的例子来实证性地演示五四译诗对中国新诗语言的影响。
     第三章“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形式”:中国新诗在诗体形式上比传统诗歌丰富,在有韵诗外别增了自由诗、小诗、散文诗,在抒情诗外别增了叙事诗,外国诗歌的翻译为这些诗歌形式的引入提供了路径。因此,第一节分析了自由诗的形成不仅是外国自由诗译本的影响,而且与翻译自身的局限和早期新诗发展的诉求有关。第二节从分析翻译活动入手,认为外国诗歌翻译的散文化、外国散文诗的翻译等都是导致中国散文诗产生的原因,而且中国散文诗理论也受到了外国相关理论的直接影响。第三节分析了小诗受泰戈尔诗歌和日本俳句译本的影响这一客观事实,认为早期诗人大都是在阅读译诗后受到启示而开始小诗创作的,并且论述了泰戈尔的诗和俳句对中国新诗造成影响的深刻原因。第四节从理论基础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格律诗受到的外来影响,论述了该诗歌形式主张给中国新诗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第五节认为中国自古以来的叙事诗都是在外来影响下创作的,五四时期翻译的功用性目的以及部分人的理论倡导致使叙事长诗得以诞生。
     第四章“五四译诗与早期中国新诗创作”:早期诗人由于接受了不同的外国文化而具有各自特殊的写作背景,仅就接受译诗的影响而言,部分诗人直接阅读并翻译了外国诗歌,译诗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主要停留在翻译过程或思维转换上,而不是具体的译诗文本;也有部分诗人是通过阅读其他人翻译的诗歌作品而真正受到了译诗文本的影响,这部分人也包括那些参与翻译实践的诗人,因为他们可能会阅读别人翻译的诗歌。因此,第一节在整体上论述了译诗对新诗创作的促进、同一性和互动性关系。第二节论述了译诗对非译者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在形式和精神上的“援助”,在情思上的启发,在诗体形式上的范式,在意象上的思维创新。第三节论述了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译诗为译者提供了写作资源,启发了创作灵思,改变了创作风格,增进了创作能力,实践了创作理念。
     第五章“潜在译诗对早期新诗创作的影响”:这实际上是译诗对译者创作影响的特例,即没有写出具体译诗文本的翻译者受到译诗的影响。由于目前的翻译研究还没有明确提出潜在翻译这一关键词,而它又是影响中国早期新诗创作最主要的翻译类型,所以,本章单独讨论潜在翻译以及由此产生的潜在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第一节从学理上探讨了潜在翻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翻译类型;第二节在承认潜在翻译客观存在的基础上,论述了早期很多诗人都依靠这种翻译来从事新诗创作,使其成为一种创作手段。既然潜在翻译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翻译类型,而许多诗人又把潜在翻译作为一种创作手段,那潜在翻译势必会影响译者的创作,因此,接下来的第三节以早期有代表性的诗人为个案,具体而实证性地考察了潜在译诗对译者创作的影响。
     第六章“五四译诗对早期中国新诗的整体影响”:这是对前面内容的整体性抽象和概括,因为译诗除了对语言、诗体形式和创作产生局部影响外,还帮助贫弱的中国新诗确立了文坛地位,刷新了中国新诗的形式观念,改变了中国新诗现代性的进程。因此,第一节论述了译诗是中国新诗的来源,是中国新诗创作的模范,它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新纪元,有力地证明了早期新诗的创作实绩,阐明了译诗确立了新诗的文体地位。第二节讨论了译诗与中国新诗形式观念的更新,认为五四译诗冲破了中国固有的诗歌审美观念和形式观念,开创了中国诗歌新的美学传统,为中国新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第三节主要探讨了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是翻译引入的现代性。译诗是新诗现代性的推动力,反映了新诗对现代性的诉求,在声援新诗现代性建构的同时又促进了现代性在民族文学中的发展。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总结,中国新诗的发生和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问题,在承认新诗发生是民族文化内因所致的情况下进一步指认出译诗对中国新诗发展的深刻影响。
The typ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round May 4th in 1919 was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literary forms, among which modern Chinese poetry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conception was circulated to be the most remarkable success during the first ten year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certain that the continuity of Chinese poetry should not be denied, but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theory appeared before creation, the vanguard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had to seek an original form to prove the excellency of modem Chinese poetry. That is, modern Chinese poetry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which must produce such serious problem that how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could become mature when it turned down the nutri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t's no use thinking over whether the fountainhead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was from Chinese culture or foreign culture, then the objectiv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could be confirmed, which must give us another problem that how the foreign poetry affected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pioneers, such as Hu Shi, Zou Zuoren, Guo Moruo, and Xu Zhimo, perhaps didn't think such problem form the point of scientific principle or theory, for they only cared about how to present the texts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but not the measures. Nowadays, academic circles often study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s birt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and foreign cultures. Some scholars lost the sight of translated poetry's relationship existing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poetry. Actually, translated poetry played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and 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original foreign motive power affecting modern Chinese poetry.
     Although the research of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has been being on since modern Chinese poetry's birthday, the feeble achievement in such research couldn't demonstrate the great effect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condition, the paper employed the angle of translated poetry to study the foreign poetry'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During the course of influence, the initiation of poetics and the earlier modern Chinese poetry's unfavorable situation resulted in the specialty of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so the paper put emphasis on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on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eight parts:
     The introduction enumerated som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show translated poetry's importance. Then the basic methods and the train of thought were put forward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overviews of the study on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rt gave brief explanation to some argumentative viewpoints and some objective problems.
     Chapter 1, "the translated poetry in the new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May 4th", i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paper. If there's no great upsurge of translated poetry, there must be no deep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if there's no special characteristic of translated poetry in the May 4th, there must be no influence. Furthermore, if there's no trace of influence, there must be no evidence to prove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If there's no intermediary acting force, the influence must not take place. Because of the reasons above, the first two sections proved that there's a vast amount of translated poetr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literary mass organizations and magazines, the third section listed some traces of influence in the early poets' works, the last section discussed that the translated poetry is the intermediary of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All of these gave the paper a solid foundation from the resource, target and measure of influence.
     Chapter 2, "the 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and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s language", thought that the reason why the translated poetry could affect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s language caused by the language conception of translating poetry, the obvious result of which was westernization. Modern Chinese poetry's vocabulary, morphology and sentence structure have become rich and varied. The first section approached the language conception of translating around the May 4th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at it has set up the new language conception for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second section approached the western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 expression and language caused by translated poetry in order to illustrate the translated poetry's effect and how to understand it. Section three probed into the effect from Japanese, this is the special instance of section two. The last section is the specific illust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 language westernization.
     Chapter 3, "the 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and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s form", discussed the 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viewpoint of form. Modern Chinese poetry has various forms, besides verse, there are free verse, prose poem and short-formed verse, besides lyrics, there is narrative poem. These forms imitated or originated from translated poetry's forms. The first section analyzed that free verse took its shape because of not only the translated poetic text, but also the limit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s requirement. The second section thought that the foreign verse translated to prose and the prose poem translation were the main reasons bringing on Chinese prose poem. The next section discussed Chinese short-formed poem was affected by Tagore's poem and the short Japanese poem consisting of seventeen characters, then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s why such two kinds of poem could affect Chinese poem. The forth on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metrical verse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discussed the proposition of poems with metrical pattern had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The last section believed that Chinese narrative poem has been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translated narrative poem. The functional target and some persons' theory initiation gave the birth of Chinese narrative poem.
     In chapter 4, "the 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and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s creation", the author thought that the early poets had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they accepted different foreign culture. As for the acceptance of the effect from translated poetry, some poets read the foreign poems directly and translated poetry's effect behaved on translating course and thinking diversion, but not the text of translated poem. Some poets including some translators were influenced by reading some others' translated poetry. So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of promotion, identity and mutual aid between translated poetry and modern Chinese poetry as a whole. The second section discussed the translated poetry's effect on non-translators, which was mainly presented by the aids on form and spirit, the enlightenment of emotion, the model of poetic forms and the thinking innovation of images. The third one discussed the translated poetry's effect on translators, which was mainly presented by offering the creative resource, enlightening creative inspiration, transforming creative style, enhancing the creative capability and practicing the creative conception.
     Chapter 5, "the sub-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and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s creation", was the special instance of chapter 4, that is, the sub-translated poetry affected the translators. The key word, sub-translation, hasn't been classified clearly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but it was one of the main translation types which influenced modern Chinese poetry's creation around the May 4th, so the paper used one chapter to discussed it. The first section approached it was a kind of translation existing objectively doctrinally. The third one analyzed most poets started to create depending on sub-translating. The conception discussed above had to make sub-translated poetry affect sub-translators' creation, which was the main content of section three. This section enumerated the most famous early poets' creative movement to prove sub-translated poetry's influence.
     Chapter 6, "the whole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poetry around the May 4th on the early modern Chinese poetry", summed up the above contents. Besides the influence on language, form and creation, the translated poetry helped modern Chinese poetry establish the style status, renovate the formal conception and alter the modernity course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So the first section discussed the translated poem was the recourse, the creative model of modern Chinese poem. The translated poetry set up the epoch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testified the accomp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s creation. Section two analyzed that the translated poem brok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and formal conception and started a new aesthetic tradition, 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In section three, the author thought the modern Chinese poetry's modernity was caused by translated poetry that was the power to force the modernity's development in ethical culture.
     The conclusion was the summary of the whole paper. This part discussed the birth and the development was the two factors which ha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e ought to admit that the Chinese culture gave the birth to modern Chinese poetry, and we also ought to admit that the translated poetry gave some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poetry's development.
引文
① 郭沫若:《再谈中苏文化交流》,参见《中国翻译文学史稿》,陈玉刚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页。
    ② 季羡林:《我看翻译》,载《翻译思考录》,许钧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③ Octavio Paz,Translation:Literature and Letter.参见《翻译文化史论》,王克菲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4页。
    ① 郑振铎:《俄国文学史中的翻译家》,载《改造》杂志第3卷11期,1921年7月15日。
    ②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2页。
    ③ 胡适:《北京的平民文学》,参见《新诗杂话》,朱自清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
    ① 鲁迅:《<奔流>编校后记(三)》,载《鲁迅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3页。
    ②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③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④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⑤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The Lecture on Literary Translation,by Liu Chongde),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64页。
    ① 林庚:《新诗断想:移植和土壤》,载《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③ 鲁迅:《杂忆》,载《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221页。
    ④ 苏曼殊:《潮音集·自叙》,啸霞译,载《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贾植芳、陈思和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⑤ 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9页。
    ⑥ 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载《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1页。
    ① (美)王德成:《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
    ②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③ 贾植芳:《译介学·序一》,戴《译介学》,谢天振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① 余光中:《翻译和创作》,载《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6页。
    ② 贾植芳:《译介学·序一》,载《译介学》,谢天振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10页。
    ① 阿英:《翻译史话》,载《小说四谈》,阿英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参阅《翻译史话》第一回《普希金初临中土》。
    ②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① (美)韩南(Pattie Hanan):《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在该书中,韩南先生主要探讨了传教士小说、第一部汉译小说以及《申报》上的翻译小说对中国小说创作的影响,参阅68-146页。
    ② (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在《翻译现代性:论晚清小说的翻译》一文中谈到了翻译小说对中国小说的影响,参阅102-134页。
    ③ 胡翠娥:《晚清小说翻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3年提交。
    ④ 谈小兰:《近代翻译小说的文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提交。
    ⑤ 焦亚璐:《二十世纪初翻译文学对中国言情小说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提交。
    ① 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
    ②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239页。
    ③ 由于新青年社的《新青年》、文学研究会的《小说月报》和《文学周报》、创造社的《创造季刊》、《创造月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和《洪水》是五四前后主要的文学刊物,因此,本文对译诗研究文章的统计主要根据这几种刊物,时间大体上从1916年到1926年。
    ① 卞之琳:《新诗和西方诗》,载《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2页。
    ②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0-71页。
    ① 该统计结果主要参照CNKI学术期刊网,http://202.202.96.90/.
    ① J.C.Catford,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20.参见《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② 参见《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③ Terry Eagleton,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4 1JF,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2nd edition), 1996.P.52.
    ④ 比如英国的约翰·卡特福德(J.c.Cafford)认为翻译是“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美国的尤金·A·奈达(EugeneA.Nida)说:“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这些观点中所谓的“等值”和“对等”均是停留在语言层面上的翻译观。
    ① 参见《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1页。
    ② 王晓路等编著:《当代西方文化批判读本》(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al Criticism:A Reader),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④ 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页。
    ⑤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参见138-148页。
    ①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参见该书的《绪论》部分,第1-23页。
    ②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③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页。
    ① 杨恒大:《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7页。
    ② 杨恒大:《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③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11页。
    ④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参见101-102页。
    ① 李帆:《刘师培与中西学术——以其中西交融之学和学术史研究为核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110页。
    ① 钱光培:《五四新诗史·序》,载《五四新诗史》,祝宽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页。
    ② 冯宪光:《文学价值的追求》,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参见第263-264页。
    ① 据文献记载,西汉人刘向在《说苑·善说》中讲述了鄂君子皙请人翻译了《越人歌》。参见《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廷礼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 梁启超:《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载《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③ 周作人:《圣书与中国文学》,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④ 冯至、陈柞敏、罗业森:《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载《北京大学学报》,1959年第2期。
    ① 参见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宣称的“三大主义”(《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八事”(《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
    ①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页。
    ②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页。
    ③ 廖七一:《胡适译诗与传播媒介》,载《新文学史料》,2004年3期。
    ①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90页。
    ① 之所以选取这一时段,是因为《小说月报》的黄金时期。或者说对新文学贡献最大的时期应该是1921-1931年:“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创刊于一九一0年七月,到一九三二年‘一·二八’,因商务印书馆遭战火而停刊,算来有二十一年。然而《小说月报》在社会上发生广泛影响,却只有十一年,即一九二一年到三一年。”(茅盾:《小说月报》影印本序)
    ②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① 据笔者统计,《新青年》杂志上刊登的外国文学作品大概有150余篇。陈斯华在《<新青年>杂志登载文学作品数量分析表》(载《东岳论丛》,2003年3期)中认为有144篇。金丝燕在《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中认为有128篇首。
    ① 周作人:《两个割稻的人·译者前言》,载《新青年》第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① 记者:《被损害民族的文学号·引言》,《小说月报》12卷10号,1921年10月10日。
    ①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29页。
    ② 徐志摩:《征译诗启》,载《小说月报》第15卷3号,1924年3月10日。
    ③ (英)济慈:《秋曲》,朱湘译,载《小说月报》第16卷12号,1925年12月10日。
    ① 沈雁冰:《改革宣言》,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5日。
    ② 郑振铎:《文艺丛谈》,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5日。
    ① 沈雁冰:《改革宣言》,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1号,1921年1月15日。
    ②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17页。
    ①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401页。
    ② 实际上,创造社创办的有代表性的刊物不仅仅只有《创造》季刊,还包括《创造月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为便于与前面的标题统一,在此只以《创造》季刊为代表出现在题目中,但在具体的论述中本文将讨论以上所列举的多种刊物。
    ① 该数据是根据笔者整理得出的,歌德的这3首诗除了《迷娘歌》是专门以诗的名义发表的之外,其余三首均是在书信中的得到的。
    ① N.C:《读壁报的人们·译者附记》,载《创造月刊》第2卷3期。
    ① 郁达夫:《艺文私见》,载《创造季刊》1卷1号,1922年5月1日。
    ① 李卫国、魏建:《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论争的缘起》,载《德州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②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序》,载《创造季刊》1卷4号,1923年9月10日。
    ① 闻一多:《莪默伽亚谟之绝句》,载《创造季刊》2卷1号,1923年7月1日。
    ② 成仿吾:《论译诗》,载《创造周报》第18号,1923年9月。
    ③ 万雪白(Ch·Van Larberghe)(1861-1907),比利时诗人,为象征派名家。
    ①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年—1916年)(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③ 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① 郑振铎:《清末翻译小说对新文学的影响》,载《翻译文化史论》,王克非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162页。
    ②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① 姜秋霞、刘全国:《翻译文学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二十世纪初与二十世纪末我国翻译文学主题和来源的调查与分析》,载《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期。
    ②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③ 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① 关于这一点,参见前面对《新青年》、《小说月报》、《创造》季刊等刊物上译诗的分析。
    ② 魏家海:《五四翻译文学文体的“陌生化”与传统化》,载《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③ 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
    ①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②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新青年》第3卷3号,1917年5月15日。
    ① 刘半农:《<扬鞭集>自序》,载《语丝》周刊第70期,1926年3月15日。
    ② 刘半农:《<我行雪中>译后记》,载《新青年》第4卷5号,1918年5月15日。
    ③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④ 赵景深:《半农诗歌集评》,杨扬辑补,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第33页。
    ① 刘半农:《复王敬轩书》,载《新青年》第4卷3号,1918年3月15日。
    ② 周作人:《两个割稻的人·译者前言》,载《新青年》第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①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页。
    ② 朱自清:《选诗杂记》,载《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朱自清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5页。
    ③ 胡适:《谈新诗》,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09页。
    ④ 废名:《<小河>及其他》,载《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⑤ 周作人:《<小河>序》,藏《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① 闻一多:《<冬夜>评论》,参见《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潘颂德著,上海:上海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① 波德莱尔的诗刊发在《诗》第2卷1号,1923年4月15日:海涅的诗刊发在第2卷2号,1923年5月15日。
    ②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59页。
    ③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53页。
    ④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54页。
    ①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29页。
    ②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印行,1935年版,第330-331页。
    ① 《李思纯致宗白华》,载《少年中国》第2卷3期。参见《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潘颂德著,上海:上海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126页。
    ②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① 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② 该话系《少年中国学会规约》中的内容,见《少年中国》创刊号,1919年7月15日。
    ③ 陆文綪:《法国象征诗派对中国象征诗影响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3页。
    ① 田汉:《诗人与劳动问题》,载《少年中国》第8号,1920年2月。
    ② 1935年的作品本来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在此采用该例子是想论证田汉的诗歌创作无论是在20世纪20年代还是30年代,均受到了翻译诗歌的影响。
    ③ (匈牙利)裴多菲:《民族之歌》,选自《裴多菲诗选》,孙用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① 宗白华:《流云·序》,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6月5日。
    ② 参阅《论小诗》,周作人著,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③ 冰心在以下文章中谈到了自己的小诗创作所受到的外来影响:《从“五四”到“四五”》,载《文艺研究》,1979年第1期;《<繁星>自序》,载《繁星》,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冰心全集>自序——我的文学生活》,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版;《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载《诗刊》,1959年第4期。
    ④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4页。
    ⑤ 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载《学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3页。
    ①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②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05页。
    ③ 田汉:《三叶集·序》,载《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1923年版。
    ④ 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载《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① 这四行诗原本为泰戈尔《吉檀迦利》中的诗句,郭沫若将其用于自己的诗歌中。引诗参见《女神》,郭沫若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42页。
    ② 此例证参见《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史》,唐四贵编著,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545-546页。
    ① 卞之琳:《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国新诗的功过》,载《译林》,1989年第4期。
    ① 周作人:《论小诗》,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② 冰心:《从“五四”到“四五”》,载《文艺研究》,1979年第1期。
    ③ 冰心:《<繁星>自序》,载《繁星》,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④ 冰心:《<冰心全集>自序——我的文学生活》,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版。
    ⑤ 冰心:《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载《诗刊》,1959年第4期。
    ① 冰心:《谈创作》,载《冰心论创作》,吴重阳、萧汉栋、鲍秀芬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页。
    ② 参见《繁星·春水》,冰心女士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5页。
    ③ (印度)泰戈尔:《飞鸟集》,载《心笛神韵》,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①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载《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8页。
    ② 冯至:《自传》,参见《中国新诗史》,沈用大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5页。
    ③ 冯至:《回忆<沉钟>》,载《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
    ④ 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3页。
    ⑤ 冯至:《冯至致杨晦信》(1925年4月19日),载《新文学史料》,1987年第3期。
    ① 选自《昨日之歌》,冯至著,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② 选自泰戈尔《飞鸟集》,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① 选自冯至《昨日之歌》,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版。
    ① 参见《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3页。
    ②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41页。
    ③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44页。
    ① 朱湘:《说译诗》,《文学》第290号,1927年11月13日。
    ② 罗念生:《评<草莽集>》,载《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6页。
    ③ 徐荣街:《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2页。
    ④ 张秀亚:《新月派诗人朱湘》,载《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0页。
    ①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6-197页。
    ① 这两种引文见《孙大雨诗文集·前言》,孙近仁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②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载《中国现代诗论》,杨匡汉、刘福春选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③ 孙大雨:《我与诗》,载《新民晚报》,1989年2月21日。
    ① 孙大雨:《爱》,载《晨报副刊·诗镌》,第1376号,1926年4月10日。
    ② 孙大雨:《格律体新诗的起源》,载《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
    ③ 孙大雨:《诗歌的格律》,载《孙大雨诗文集》,孙近仁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155-156页。
    ① 邵洵美:《新诗历程》,载《洵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② 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第2-3页。
    ③ 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第2页。
    ④ 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第6页。
    ①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4页。
    ② 唐四责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史》,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第607页。
    ③ 朱自清:《<蕙的风>序》,载《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王训昭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5页。
    ④ 汪静之:《回忆湖畔诗社》,载《诗刊》,1979年第7期。
    ⑤ 汪静之:《<蕙的风>(1957年版)自序》,载《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王训昭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页。
    ① 胡梦华:《读了<蕙的风>以后》,载《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10月24日。
    ② 汪静之:《回忆湖畔诗社》,载《诗刊》,1979年第7期。
    ③ 范亦毫:《论“湖畔”派的诗体探索》,载《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王训昭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5页。
    ① 树声:《抄袭的诗人》,载《晨报副刊》,1824年8月20日。
    ①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1页。
    ② 廖鸿钧编:《中西比较文学手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3页。
    ③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新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96页。
    ①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8-149页。
    ②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③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①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页。
    ②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
    ①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载《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9页。
    ② (美)Dwight Bolinger:《语言要略》(Aspects of Language),方立、李谷城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年版,第878页。
    ③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4页。
    ④ 参见《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6页。
    ① 胡适:《<尝试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148页。
    ②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9页。
    ①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载《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② 胡适:《老洛伯·引言》,载《新青年》第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① 刘半农:《印度SIR RABINDRANATH TAGORG.E氏所作无韵诗二章》,载《新青年》第5卷2号,1918年8月15日。这是两首儿童诗,包括《恶邮差》(The Wicked Postman)和《著作资格》(TheAuthorship)。
    ② 刘半农:《<倚楼>译后》,载《新青年》第5卷3号,1918年9月15日。刘半农翻译的该组译诗的总名为《译诗十九首》。
    ③ 任鸿隽:《<路旁>译序》,载《新青年》第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④ 朱湘:《<路玛尼亚>译序》,载《小说月报》第13卷10号,1922年10月10日。
    ① 王佐良:《英国诗史》,上海: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页。
    ② (英)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前言》,载《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英]拉曼·塞尔登著,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4-175页。
    ③ 罗志希:《评<平民诗人惠特曼百年祭>》,载《新潮》第2卷第1号,1919年10月。
    ④ 刘延陵:《美国的新诗运动》,载《诗》第1卷第2号,1922年2月20日。
    ① 刘半农:《复王敬轩》,载《新青年》第4卷第3期,1918年3月15日。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第4卷4期,1918年4月15日。
    ③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1页。原话为:“清末的译诗,似乎只注重新的意境。但是语言不解放,译作中能够保存的原作的意境是有限的,因而能够增加的新的意境也是有限的。新文学运动解放了我们的文字,译诗才能够给我们创造出新的意境来。这里说‘创造’,我相信是如此。将新的意境从别的语言移植到自己的语言里而使她能够活着,这非有创造的本领不可。这和少数作者从外国诗得着启示而创出新的意境,该算是异曲同工。”
    ④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23-224页。
    ① 胡适:《国语与国语文法》,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30页。
    ②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67页。
    ③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载《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6页。
    ④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8页。
    ① 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页。
    ②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
    ③ 朱自清:《朗读与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5页。
    ④ 张星娘:《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页。
    ① 张星娘:《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
    ② 胡天月:《语体文欧化讨论》(四),载《小说月报》第12卷12号,1921年12月10日。
    ③ 参见余光中先生所写的《论中文之西化》、《早期作家笔下的西化中文》、《白而不化的白话文》等文章,其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论述。
    ④ 参见张世保著《西化思潮的源流与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⑤ 张星烺:《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4页。
    ①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97页。
    ② C·P:《外化的句和新用的字》,载《文学》第96号,1923年11月12日。
    ③ 《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41页。
    ④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4页。
    ⑤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23页。
    ⑥ 郑振铎:《语体文欧化之我观》,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6号,1921年6月10日。
    ①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载《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
    ② 沈从文:《论闻一多的<死水>》,载《新月》第3卷第2期。
    ③ 《清华文艺》记者:《评<女神>》,载《清华文艺》第1卷第1号,1925年9月。
    ④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载《创造周报》第5号,1923年6月10日。
    ① 王宏志:《“欧化”:“五四”时期有关翻译语言的讨论》,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② 该诗载《洪水》周刊第1期,1924年8月20日。
    ③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4页。
    ④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394页。
    ①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51页。
    ② 思果:《翻译研究·引言》,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页。
    ①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②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1页。
    ① 云菱:《论译诗》,载《诗》第1卷第3号,1922年5月。
    ② 鲁迅:《<苦闷的象征>引言》,载《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北京大学新潮社,1925年3月出版。参见《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贾植芳、陈思和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26页。
    ③ 张谷若:《德伯家的苔丝·译者自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参见《文学翻译杂合研究》,韩子满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④ (苏联)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虞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36页。
    ①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②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载《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参见第275-276页。
    ③ 鲁迅:《玩笑只当它玩笑》(上),载《鲁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9页。
    ④ 鲁迅:《“题未定”草·二》,载《鲁迅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39页。
    ② 以上话语分别出自《语体文欧化之我观》(一)、(二),载《小说月报》,第12卷6号,1921年6月10日。
    ③ 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0页。
    ① 朱自清:《真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87页。
    ②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201页。
    ① 叶子南:《论西化翻译》,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② 王独清:《去雁》(“给仿吾、何畏的信”),载《创造月刊》第1卷第7期,1928年1月。
    ③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4页。
    ①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8页。
    ② 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鲁迅:《关于翻译的通信》,载《翻译论集》,罗新璋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76页。
    ① 王佐良:《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年版,第82页。
    ②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5页。
    ③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9页。
    ① 张星娘:《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页。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38页。
    ①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66页。
    ② C·P:《外化的句和新用的字》,载《文学》第96号,1923年11月12日。
    ③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参见《试论<女神>》,陈永志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①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② 比如钱玄同在《中国今后之文学问题》中说:“欲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顽固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41页。傅斯年在《汉语改用拼音文字的初步谈》中认为白话文之后是:“拼音文字的制作。我希望这似是而非的象形文字也在十年后入墓。”同前引书,第147页
    ③ 冯寿农:《翻译是“异化”,或是“化异”》,载《法国研究》,2003年第2期。
    ① 以上文章和引文都来自《小说月报》中“关于语体文欧化问题的讨论”,载《小说月报》第12卷第12号,1921年12月10日。此外,在13卷1号、2号上还有相关的讨论。
    ② 云菱:《论译诗》,《诗》月刊,第1卷第3号,1922年5月。
    ③ C·P:《外化的句和新用的字》,载《文学》第96号,1923年11月12日。
    ① 《论新名词输入与民德堕落之关系》,载《东方杂志》第12期,1906年11月25日。参见“北大中文论坛”:www.pkucn.com》汉语语言学》质疑“现代汉语规范化”。
    ② (美)杜威:《思想的派别——经验派》(讲演),载《新潮》第2卷第4号,1920年5月。
    ③ C·P:《外化的句和新用的字》,载《文学》第96号,1923年11月12日。
    ① 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参见《试论<女神>》,陈永志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②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24页。
    ③ 参见郑彭年:《日本中国文化摄取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④ 王彬彬:《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反哺”的反思》,载《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① 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72页。
    ② 关于留日学生人数和盛况的介绍,参见《中国人留学日本史》,(日本)实藤惠秀著,上海: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7页。
    ③ 郭沫若:《我的学生时代》,载《学生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12页。
    ①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38页。
    ② 郭沫若:《桌子的跳舞》,载《创造月刊》,1928年1月。
    ③ 王彬彬:《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载《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7-178页。
    ④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73页。
    ① 李兆忠:《汉字的圈套》,载《东方艺术》杂志,1998年第1期。
    ② 王彬彬:《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载《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参见183-186页。
    ③ 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术》,载《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④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37页。
    ① 本数据参见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第15章和第6章,参见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37页。
    ②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43页。
    ③ 王彬彬:《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反哺”的反思》,载《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7页。
    ④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参见第一章《<新青年>及其作者》,第1-23页。
    ① 王富仁:《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一个总体轮廓》,载《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② 胡秋原:《日本无产文学之过去与现在》,载《语丝》第5卷第34期,1929年11月4日。
    ③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87页。
    ① 陈独秀:《通信》,载《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5日。
    ① 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载《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见第1-29页。
    ①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2页。
    ② E. Sapir,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ompany,1921,p.14.
    ③ 梁启超:《翻译文学与佛典》,参见《翻译文化史论》,王克非编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①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08页。
    ② 王佐良:《谈诗人译诗》,载《翻译思考录》,许钧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12-415页。
    ③ 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1页。
    ④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⑤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⑥ 朱自清:《译名》,原载《新中国》第1卷第7期,载《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① 冰心:《写作经验琐谈》,载《冰心论创作》,吴重阳、萧汉栋、鲍秀芬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06页。
    ② 吴芳吉:《再论吾人眼中之新旧文学观》,载《学衡》第21期,1923年9月。
    ③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参见第298-302页。
    ① 雷颐:《“黄金十年”》,载《读书),1997年第9期。
    ② 王彬彬:《隔在中西之间的日本》,载《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8页。
    ③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参见第189页。
    ① 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梵婀玲”,鲁迅笔下的“海亿那”(hyena)、“恶毒妇”(old fool)等,至于陈独秀等人的“德莫卡拉西”等更是常见的例子。
    ②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91页。
    ① 章燕:《汉文与诗歌的现代性》,载《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谢冕、吴思敬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② 刁晏斌:《试论近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1期。
    ③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载《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④ 该诗载《新青年》第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① Orwell,George,“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参见《余光中谈翻译》,余光中著,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54页
    ①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参见129-132页。
    ②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0页。
    ③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32页。
    ①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9页。
    ② 此译诗载《晨报副刊》,1925年8月12日。
    ①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33页。
    ②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496页。
    ③ 胡适:《北京的平民文学》,参见《新诗杂话》,朱自清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8页。
    ④ 胡适:《国语与国语文法》,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30页。
    ① 胡适:《国语与国语文法》,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31页。
    ②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载《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① 树才:《译诗:不可能的可能——关于诗歌翻译的几点思考》,载《翻译思考录》,许钧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②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载《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① 该诗的原文和译文参加《英美诗歌教程》,李正栓、吴晓梅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103页。
    ①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28页。
    ②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17页。
    ③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参见第92-100页。
    ① 参见《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陆耀东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430页。
    ① 比如焦菊隐翻译的波特莱尔的《月亮的恩惠》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的《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另一首波特莱尔的散文诗《那个真呢》刊登在1924年3月21日的《文学旬刊》上。
    ②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31页.
    ③ 俞平伯:《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58页。
    ① 此观点来自俄国形式主义的文论观,参见《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张首映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135页。
    ②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59页。
    ③ 思果:《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160页。
    ④ 郑敏:《一场关系到21世纪中华文化发展的讨论:如何评价汉语及汉字的价值》,载《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谢冕、吴思敬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① 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②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03页。
    ① 郭廷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② Susan Bassnett and André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P. 13.
    ③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178页。
    ①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9页。
    ② 关于胡适的“白话”主张与意象派诗歌运动的主张的相似之处以经由很多人进行过论述,尽管胡适自己对此持否定态度并在欧洲文艺复兴和中国传统诗歌中去寻求理论和实践渊源。比如梁实秋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一文认为美国意象派诗歌的主张“几乎条条都与我们中国倡导白话文的主旨吻合。”美国汉学家夏志清、周策纵等都认为胡适的“八不主义”受到了罗威尔《意象派宣言》的影响,胡适自己在1916年12月26日的日记中也曾记录过罗戚尔的“宣言”。这些都表明了胡适的白话诗主张受到了意象派诗歌的启发。
    ① 废名:《<小河>及其他》,载《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② 废名:《新诗应该是自由诗》,载《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① 参见《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参见第205页。
    ③ 朱湘:《说译诗》,载《文学周报》,第290期,1927年11月13日。
    ④ 严复的译文:“元宰有密机,斯人特未悟;/纪事岂偶然,彼苍审措注;/乍疑乐律乖,庸知各得所?/虽有偏渗灾,终则其利溥。”王佐良的译文:“整个自然都是艺术,不过你不领悟;/一切偶然都是规定,只是你没看清;/一切不协,是你不理解的和谐;/一切局部的祸,乃是全体的福。”以上是二者译诗中的部分诗行,仅供说明散文比古诗译诗有优势。
    ①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1-102页。
    ② 朱自清:《选诗杂记》,载《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朱自清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5页。
    ③ 周作人:《<小河>序》,载《新青年》6卷2期,1919年2月15日。原话是:“有人问我这诗是什么体,连自己也回答不出。法国波特莱尔(BAUDELAIRE)提倡起来的散文诗,略略相像,不过他是用散文格式,现在却一行一行地分写了。”
    ④ 刘延陵:《法国诗之象征主义与自由诗》,载《诗》月刊1卷4号,1922年4月15日。
    ① 刘纳:《郭沫若:心灵向世界洞开》,载《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曾小逸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9页。
    ② 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224页。
    ③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7页。
    ① 石灵:《新月诗派》,载《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生活书店出版。参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2页。
    ②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① 胡适:《谈新诗》,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06页。
    ① 石灵:《新月诗派》,载《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生活书店出版。参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② 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③ 南治国:《A·E·赫斯曼德诗及其在中国的译介》,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④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载《创造周刊》第5号,1923年6月。
    ④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载《创造周刊》第5号,1923年6月。
    ① 石灵:《新月诗派》,载《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生活书店出版。参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① 石灵:《新月诗派》,载《文学》第8卷1号,1937年1月生活书店出版。参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选编,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①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9页。
    ② 徐志摩:《诗刊放假》,载《晨报副刊·诗镌》第11号,1926年6月10日。
    ③ 余光中:《中西文学之比较》,载《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3页。
    ④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7页。
    ① 徐治平:《散文诗美学论·后记》,南岭: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① 刘重来:《西奥多·萨瓦利所论述的翻译原则》,载《外国语》,1986年第4期。
    ② 参见《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③ 参见《当代美国翻译理论》,郭建中编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3页。
    ④ 朱星:《新文体概论》,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版,第35页。
    ⑤ 郭风:《关于散文诗》,载《福州晚报》,1982年5月2日。
    ①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参见第87-88页。
    ②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9页。
    ③ 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载《创造季刊》第1卷1期,1922年5月1日。
    ④ 郑振铎:《论散文诗》,载《时事新报·文学旬刊》第24号,1922年1月1日。
    ① (法)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题词》.亚丁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② 周作人:《论小诗》,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③ 周作人:《论小诗》,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①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参见《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队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金丝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② 成仿吾:《诗之防御战》,载《创造周报》第1号,1923年5月13日。
    ③ 郑振铎:《飞鸟集·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22年版。参见《中国新诗流变论》,龙泉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① 王中忱:《定型诗式与自由句法之间——周作人翻译诗体的选择策略分析》,载《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北京日本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237页。
    ② 卓如:《访老诗人冰心》,载《诗刊》,1981年第1期。
    ③ 参见郭沫若《泰戈尔来华的我见》一文,载《创造周报》,第23号,1923年10月。
    ① 该译诗参见泰戈尔《春之循环》,吴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② 郑振铎:《泰戈尔传·序言》,参见《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顾国柱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年版,第140-141页。
    ①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页。
    ① 周作人:《论小诗》,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②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③ 周作人:《扬鞭集·序》,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④ 闻一多:《泰果尔批评》,载上海《时事新报·文学》第99期,1923年12月3日。
    ① 朱光潜:《长篇诗何以在中国不发达》,载《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 闻一多:《〈冬夜〉评论》,载《闻一多全集》 (第3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50页。
    ① 梁启超:《印度与中国文化之亲属的关系》,载《梁启超讲文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② 胡适:《通信》,载《新青年》4卷6号,1918年2月1日。
    ③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载《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10页。
    ①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载《闻一多作品精选》,胡瑜芩编,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69页。
    ② 朱多锦:《发现“中国现代叙事诗”》,载《诗探索》,1999年第4期。
    ③ 1920年12月,沈玄庐在《国民日报·觉悟》上发表了《十五娘》,全诗11节81行。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诗话》中称之为中国新诗史上“最早的叙事诗”。
    ④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诗话》,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① 朱自清:《短诗与长诗》,参见《闻一多评传》,刘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3页。
    ② 闻一多:《给吴景超、梁实秋》,参见《闻一多评传》,刘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页。
    ① 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② 杨武能:《馗尬与自如——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漫说》,参见《译介学》,谢天振著,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③ 王富仁:《完成从选择文化学向认知文化学的过度》,载《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王富人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38-139页。
    ⑤ 参见叶水夫:《略论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介绍工作》,载《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356页。
    ⑥ 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载《创作的经验》,鲁迅等著,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初版,第76-77页。
    ⑦ 卞之琳:《新诗和西方诗》,载《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87页。
    ①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 (美)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6页。
    ③ (苏联) 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虞杰译,北京:中田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32页。
    ④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1-72页。
    ① 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序》,载《创造季刊》第1卷第4号,1923年9月10日。
    ②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③ (美) Edward S·Holdon:《莪默伽亚谟的新研究》(New Light on Omar Khayyam),成仿吾译,载《创造周报》第34号,1923年12月30日。
    ④ 艾略特:《庞德诗选·序言》,参见《庞德:中国诗的“发明者”》,谢谦著,载《读书》,2001年第10期。
    ① 关于胡适和韦莲司的爱情故事参阅《中国十大情圣》之《胡适:封建壁垒下的情圣》一文,丁国旗著,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 廖七一:《译者意图与文本功能的转换——以胡适译诗为例》,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③ 郭沫若:《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的100首诗·序》,载《创造季刊》第1卷第3号,1923年7月1日。
    ① 参见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② 参见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4页。
    ①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0页。
    ② 此观点主要是根据胡适依靠一首译诗《关不住了》来宣布新诗成立的“新纪元”而得出的,大体上讲,翻译诗歌的自由形式和新诗的自由诗形式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
    ③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198页。
    ④ 徐荣街:《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①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9页。
    ② 朱自清:《译诗》,《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2页。
    ① 冰心:《〈繁星〉自序》,载《繁星》,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
    ② 冰心:《〈冰心全集〉自序——我的文学生活》,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版。
    ③ 冰心:《我是怎样写〈繁星〉和〈春水〉的》,载《诗刊》,1959年第4期。
    ① 郭沫若:《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75页。
    ② 郭沫若:《我的读书经验》,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① 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325-326页。
    ② 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24页。
    ③ 沈起予:《我写过的创作》,载《创作的经验》,鲁迅等著,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初版,第155页。
    ① (美) 韦勒克、沃伦:《意象,隐喻,象征,神话》,载《意象批评》,汪耀进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② 参见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序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 本文在第一章中论述“早期新诗中的译诗痕迹”部分已经例举了许多具体的例证,在此不再赘述。
    ② 曹顺庆:《中外比较文论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① 简宁:《我们路上的叔叔》,http://blog.chinabbs.com/article/5126.html。
    ② 西谛:《翻译与创作》,载《文学旬刊》第78期,1923年7月2日。
    ③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原话是:“回国以后,就办学校,再没有看小说的工夫了,这样的有五六年。为什么又开始了呢?——这也已经写在《呐喊》的序文里,不必说了。但我的来做小说,也并非自以为有做小说的才能,只因为那时是住在北京的会馆里的,要做论文罢,没有参考书,要翻译罢,没有底本,就只好作一点小说模样的东西塞责,这就是《狂人日记》。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
    ④ 郭沫若曾在《答青年问》、《凫进文艺新潮》、《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我的读书经验》以及《创造十年》等文章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创作是在阅读了外国诗歌或翻译诗歌后开始的,并且受到了它们的深刻影响。
    ⑤ 郭沫若:《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查全集)
    ① 徐志摩曾在《吸烟与文化》中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拔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见《巴黎的鳞爪》)实际情况是徐志摩到了英国后才开始他的文学道路的,没有外国诗歌资源,他的诗歌创作就不会有如此成就。
    ② 郭沫若:《答青年问》,载《文学知识》,1959年5月号。
    ① 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7页。
    ②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35页。
    ③ 郭沫若:《我的读书经验》,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86页。
    ④ 郁达夫:《再来谈一次创作经验》,载《创作的经验》,鲁迅等著,(天马书店,1933年初版)上海:上海书店印行,1982年版,第14-16页。
    ①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0-71页。
    ② 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5页。
    ③ 南国治:《A·E·霍斯曼的诗及其在中国的译介》,载《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谢天振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5页。
    ①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3.
    ①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 134.
    ②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 73.
    ③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p35-36.
    ②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4.
    ①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5.
    ② (英) Basil Hatim & Lan Mason:《话语与译者》(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344-245页。
    ③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5.
    ① Harris, Brian, (1988) Bi-text, a New Concept in Translation Theory. in Language Monthly, 1988 (54), pp 8-10.
    ②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 16.
    ① (英) 马克 (Mark,S.),莫伊拉 (Moira,C.):《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① 陈畅鸣:《大麦被风吹弯 (诗人:蒂斯代尔)》,参见:http://publishblog.blogchina.com.
    ①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3.
    ① Roger T. Bell,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Longman Group UK Ltd, 1991. p. 13.
    ① (英) Basil Hatim & Lan Mason:《话语与译者》(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345页。
    ① 参见毛迅的《〈威尼市〉:徐志摩早期诗艺中的一个疑点》一文,原文载《文学评论丛刊》,第2卷第2期,2000年3月。
    ② 参见赵毅衡的《闻一多与美国“死水”》一文,原文载《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① (英) 马克 (Mark,S.),莫伊拉 (Moira,C.):《翻译研究词典》,谭载喜主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① 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八十生辰》,载《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② 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7页。
    ① 赵毅衡:《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② 徐志摩:《〈猛虎集〉序文》,载《徐志摩全集》(1),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③ 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载《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2页。
    ④ 徐志摩:《吸烟与文化》,载《巴黎的鳞爪》,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42页。
    ① 记者:《〈夜〉附言》,载《晨报·文学旬刊》,1923年12月1日。实际上该记者魏王统照,他的完整“附言”是:“志摩这首长诗,确是另创出一种新的格局与艺术,请读者注意!”
    ② 毛迅:《〈威尼市〉:徐志摩早期诗艺中的一个疑点》,载《文学评论丛刊》,第2卷第2期,2000年3月。
    ① 梁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载《梁实秋批评文集》,徐静波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胡适:《老洛伯·引言》,载《新青年》第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② 胡适:《文学篇》,载《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3页。
    ① 胡适:《尝试集·自序》,载《尝试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① 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7页。
    ① 以上所列举的徐志摩受到英国诗人影响的例证主要参考了《徐志摩论稿》,毛迅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刘介民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这两本书对徐志摩创作中受到的英国诗歌的影响作了具体的论述,并附加了诗歌文本进行对比说明。
    ② 毛迅:《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1页。
    ① 毛迅:《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6页。
    ② 本部分内容主要参考了毛迅先生的《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03-204页。
    ① 梁宗岱:《梁宗岱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9页。
    ① 韩石山(编):《徐志摩诗歌全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67页。
    ① 毛迅:《〈威尼市〉:徐志摩早期诗艺中的一个疑点》,载《文学评论丛刊》,第2卷第2期,2000年3月。
    ②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p. 33-34.
    ①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p. 36.
    ① 关于谁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个提出形式创格的人,目前还有较大争论。人们普遍认为闻一多是创格的第一人,但孙大雨先生认为他提出的“音组”概念比闻一多提出“音步”概念要早,而且他在《我与诗》(《新民晚报》,1989年2月21日,第8版)、《格律体新诗的起源》(《文艺争鸣》,1992年第5期)等文章中认为他1926年4月10日发表在北京《晨报·诗镌》上的十四行格律体诗《爱》比闻一多4月15日发表在《晨报·诗镌》上发表他的第一首格律诗《死水》早5天,因此孙大雨先生认为自己才是新诗创格的第一人。
    ② 闻一多:《致景超、实秋》,1922年10月30日。参见《闻一多评传》,刘烜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4页。
    ① 赵毅衡:《闻一多与美国“死水”》,载《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② 梁实秋:《谈闻一多》,载《新月派评论资料》,方仁念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页。
    ③ 闻一多:《美国著名女诗人罗艾尔逝世》,载《京报副刊》第195号,1925年7月1日。
    ④ 薛诚之:《闻一多和外国诗歌》,载《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第3期。
    ① 赵毅衡:《闻一多与美国“死水”》,载《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② 赵毅衡译,参见《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5页。
    ① 梁实秋:《谈闻一多》,载《新月派评论资料》,方仁念选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2页。
    ② 赵毅衡:《闻一多与美国“死水”》,载《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① 李金发:《巴黎之夜景·译序》,载《小说月报》第17卷2号,1926年2月10日。
    ① 王清波:《诗潮与诗神》,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5页。
    ② 该段内容中所讲到的部分例证是参考《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一书,金丝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212页。
    ③ 李金发在《留学的故事》中对自己当时在物质上的奢华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一伙四个刚是20来岁的孩子,不知受什么冲动。也跟美国人一样到柏林去过寓公生活,中等房子连家具在内,不外一块多钱一月,食饭时的物价用法郎价值一算,没有觉得其不便宜,出人意外的;于是食金头香烟,饮上等美酒也学会了,古装影片,看得不少,有时一天两次只每次几分钱就够了。”这段话完全有“财大气粗”的感觉,表明他的留学生活不存在物质上的困难。该文载《天地人》(半月刊) 第7期,1936年6月1日。
    ①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页。
    ②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1-82页。
    ③ 该段内容中所讲到的部分例证是参考《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一书,金丝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243页。
    ④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①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跋》,载《食客与凶年》,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初版。
    ② 赵毅衡:《李金发与金发女神》,载《西出洋关》,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③ 这两首诗均为周作人翻译,载《新青年》第8卷第3号,1920年11月1日。
    ④ 这4首译诗分别是:周作人翻译的《窗》、《游子》,分别载13卷3号和13卷6号上:候佩尹翻译的《恋歌》、《伤逝》,载14卷11号。
    ⑤ 这2首诗为苏兆龙翻译,载《文学周报》第143期,1924年10月13日。
    ① 该译诗载《小说月报》第17卷2号,1926年2月10日。
    ② 这2首译诗载《文学周报》第226期,1926年5月23日。
    ③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朱自清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
    ① 参见《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一书,金丝燕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187页。
    ①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图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载《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胡适选编,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38-139页。
    ②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70页。
    ③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①树才:《译诗:不可能的可能——关于诗歌翻译的几点思考>,载《翻译思考录》,许钧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97页。
    ②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育》,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1-2页.
    ①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年版,第1页。
    ②关于翻译诗歌时为什么采用白话自由体比采用格律体和文言更容易的论述,中外翻译理论家已经有相关的论述,在此直接采用他们的论述结果.
    ③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④比如1916年6月,刘半农发表在《新青年》3卷4期上的《缝衣曲》(Song ofthe Shirt)已经采用了白话文,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与古诗的背离程度绝不在胡适的《朋友》之下。
    ①徐剑:《英诗汉译与中国新诗》,载《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理论》,徐荣街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②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③李恰:《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④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①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②据统计,《新青年》上发表的译诗数量为80首;《小说月报》上发表的译诗数量为290余首;《文学周报》上发表的译诗数量为79首左右;《诗》月刊上发表了大约236首等,相当丰富。此数据是作者查阅了以上每种杂志后统计出来的,由于有些刊物资料本身不全,统计只能是大概计算,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③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载《胡适全集》(第 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页。
    ①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页。
    ②鲁迅:《坟·杂忆》,载《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③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9页。
    ④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①吴汝纶:《答书于复以论译西书》,参见饯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②参见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4页
    ①郭廷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①胡适:《五十年中国文学的变迁大势》,载《论中国近世文学》,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②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7-178页。
    ①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9页。
    ②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45页。
    ③参见卞之琳的《五四以来翻译对于中田新诗的功过>一文,载《译林》,1989年第4期。
    ④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参见第164页。
    ①比如五四时期的胡适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认为古文已经发展到了末路并为自己宣判了死刑,同时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认为要大力翻译西方文学名著来做新文学发展的榜样。当代的季羡林先生在《我看翻译》一文中认为中国文化长葆青春的“万应灵药就是翻译。”这些观点无疑说明了翻译文学能够刺激和启迪处于僵化中的民族文学,使之继续发展创新。
    ②胡适:《尝试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③朱湘:《说译诗》,载《文学周报》,第290期,1927年11月13日。
    ①粱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②胡适:《尝试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页。
    ③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④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
    ①比如1916年6月,刘半农发表在《新青年》3卷4期上的《缝衣曲》(Song of the Shirt)已经采用了白话文,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与古诗的背离程度绝不在胡适的《朋友》之下。1918年,胡适自己翻译的《老洛伯》在形式和语言上也是一首地道的白话诗。
    ②徐剑:《英诗汉译与中国新诗》,载《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理论》,徐荣街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01页。
    ③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①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②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③粱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④Susaa Bassnett and Andre Lefevere, Construca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Shaaghai:Shanghai Foreign Laagt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P.13.
    ①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54页.
    ②朱自清:《译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70-71页。
    ③茅盾:《小说新潮》栏目的编辑语。载《小说月报》第11卷1号,1920年1月10日。
    ④粱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载《大公报·诗特刊》,1935年11月8日。
    ①王中忱:《定型诗式与自由句法之间——周作人翻译诗体的选择策略分析>,载《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北京日本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237页。
    ①郭沫若:《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参见《接受、创造与误读——关于早期郭沫若读外国书的札记》,李继凯著,载《郭沫若与东西文化》,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
    ②郭沫若:《我的读书经验》,载《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版。
    ③茅盾:《编辑余谈》,载《小说月报》第11卷4号,1920年4月10日。
    ①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页。
    ②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374页。
    ①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载《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页。
    ②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田现代文学经典重构》,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
    ①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载《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页。
    ①(美)王德威:《翻译“现代性”:论晚清小说的翻译》,载《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02页。
    ②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86页。
    ③朱寿桐:《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品格》,载《学术月刊》,1997年第3期。
    ④(墨西哥)奥·帕斯:《对现时的寻求》,载《太阳石》,朱锦冬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2年版,第336页。
    ①宋剑华:《“误读”西方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②周宪、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载《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美)马泰·卡林内斯库著,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①粱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载《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①苏曼殊;《潮音集·自叙》,啸霞译,载《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贾植芳、陈思和主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②(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导论》,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①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载《河北学刊》,2001年3期。
    ②朱自清:《朗读与诗》,载《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5页。
    ①吕家乡:《字思维·旧诗·新诗》,载《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谢冕、吴思敬主编,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①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田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3页。
    ①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138。
    ②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上海: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34-159。
    ③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上海: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①周作人:《文学革命运动》,《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阿英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第5-6页。
    ①邵洵美;《诗二十五首·自序》,上海: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发行,民国二十五年四月出版,第3-4页。上海: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年版。
    ①邵洵美;《新诗历程》,载《淘美文存》,陈子善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1-3002页。
    阿英:《翻译史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英]Basil Hatim & Lan Mason:《话语与译者》(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王文斌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版。
    [英]拜伦:《拜伦抒情诗选》,杨德豫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鲍晶编:《刘半农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新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曹顺庆:《比较文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曹万生:《现代派诗学与中西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本益:《西方现代文论与哲学》,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本益:《中外诗歌与诗学论集》,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1897—1916)(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陈永国编:《翻译与后现代性》,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版。
    陈子善编:《洵美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子展:《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丁伟志、陈崧:《中体西用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丁语和、瘐良辰主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杜荣根:《寻求与超越——中国新诗形式批评》,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段宝林:《中国民间文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方仁念选编:《新月派评论资料选》,上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废名:《论新诗及其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冯宪光:《文学价值的追求》,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顾国柱:《新文学作家与外国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郭沫若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郭沫若:《沫若译诗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
    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郭建中编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郭廷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志刚、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韩南(PatrickHanan):《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郝明工:《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及流派》,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
    胡翠娥:《晚清小说翻译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3年提交。
    胡开宝:《英汉词典历史文本与汉语现代化进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胡适:《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论中国近世文学》,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胡适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印行,1935 年版。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黄杲炘:《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英语诗汉译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黄修己:《20世纪中国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惠特曼:《惠特曼诗歌精选》,李视歧译,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苏联]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蔡毅、虞杰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贾植芳、陈思和主编:《中外文学关系史资料汇编》(1898-1937),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蒋登科:《散文诗文体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蒋绍愚、江蓝生编《近代汉语研究》(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焦亚璐:《二十世纪初翻译文学对中国言情小说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提交。
    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英]拉曼·塞尔登(Roman Selden)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继凯:《接受、创造与误读——关于早期郭沫若读外国书的札记》,载《郭沫若与东西文化》,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李岫、林廷芳等编著:《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李恰:《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李正栓、吴晓梅编:《英美诗歌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粱宗岱:《粱宗岱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廖七一编著:《当代英语翻译理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林庚:《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北京: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刘介民:《类同研究的再发现:徐志摩在中西文化之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纳:《论“五四”新文学》,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刘烜:《闻一多评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The Lecture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by Liu Chongde),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
    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陆耀东:《中国新诗史》(1916-1949)(第一卷),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吕进:《中国现代诗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罗念生遍:《朱湘书信集》,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影印版。
    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罗新璋等著:《一本书和一个世界》,郑鲁南编,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增订版),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版。
    毛迅:《徐志摩论稿》,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潘颂德、王效祖编:《陆晶清诗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上海学术出版社,2002年版。
    [英]彭斯:《彭斯抒情诗选》,袁可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日本文学翻译论文集》,北京日本研究中心文学研究室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邵洵美:《诗二十五首》,上海: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
    《沈尹默诗词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沈用大:《中国新诗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施蛰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第二十六卷至第二十八卷),上海:上海书店,1991年版。
    宋剑华:《胡适与中国文化转型》,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近仁编:《孙大雨诗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思潮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玉石编:《中国现代作家选集·朱湘》,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印度]泰戈尔:《心笛神韵》,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谈小兰:《近代翻译小说的文体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提交。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唐四贵:《中国现代文学关系史》,广州:广东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田汉、宗白华、郭沫若:《三叶集》,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1920年版。
    王彬彬:《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王富仁:《中国的文艺复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王锦厚:《闻一多与饶孟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王珂:《百年新诗诗体建设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王克菲:《翻译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王齐洲:《呼唤民族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路等编著:《当代西方文化批判读本》,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王晓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王训昭编:《湖畔诗社评论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佐良:《英国诗史》,上海: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王佐良:《语言之间的恩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美]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吴立昌主编:《文学的消解与反消解——中国现代文学派别论争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吴重阳、萧汉栋、鲍秀芬编:《冰心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伍世昭:《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谢冕、吴思敬主编:《字思维与中国现代诗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1898-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谢天振:《译介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谢天振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辛晓征、郭银星编:《外国诗歌精品》,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徐静波编:《梁实秋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荣街:《二十世纪中国诗歌理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雪寒编:《徐雉的诗和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徐志摩:《徐志摩译诗集》,晨光辑注,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许钧主编:《翻译思考录》,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许霆、鲁德俊:《十四行诗在中国》,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英]雪莱:《雪莱抒情诗选》,查良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杨匡汉、刘福春编:《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乐黛云,王宁主编:《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杨扬编:《石评梅作品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叶水夫:《略论五四时期的外国文学介绍工作》,载《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叶维廉:《中国诗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殷克琪:《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洪天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余光中:《余光中谈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版。
    喻云根主编:《英美名著翻译比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张林海编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版。
    张星娘:《欧化东渐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赵毅衡:《对岸的诱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赵毅衡:《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户川芳朗先生古稀纪念》,户川芳朗先生古稀纪念论文集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周发祥、李岫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周宪:《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朱栋霖等:《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朱寿桐:《情绪:创造社的诗学宇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朱文振:《翻译与语言环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朱湘:《朱湘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朱自清:《新诗杂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2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祝宽:《五四新诗史》,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年版。
    《新青年》,上海:上海书店,1954年影印本。
    《小说月报》(其中缺第14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年影印本。
    《文学周报》(包括其前身《文学旬刊》、《文学》、上海《时事新报·副刊》),上海:上海书店,1984年影印本。
    《诗》,上海文学研究会主办,中华书局发行,1922年1月创刊,至1923年5月停刊,共出2卷。
    《创造季刊》,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9月影印本。
    《创造月刊》,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3月影印本。
    《创造周报》,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9月影印本。
    《创造日》,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6月影印本。
    《洪水》,上海创造社洪水编辑部发行,1925年9月创刊,至1927年12月,共出3卷。
    《晨报副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北京图书馆编,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11月版。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下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年版。
    Andre Lefevere. 1975. Translating Poetry: Seven Strategies and a Blueprint. Van Gorcum,Assen.
    Andre Lefevere. 2004.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Barnston, Wills. 1993.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History, Theory, Practice.U. S:Yale University Press.
    Eagleton, Terry. 1996. Literature Theory: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4 1JF, UK: Blackwell Publishers.
    Goldman, Merle. 1977.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U. S. A.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1997.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n UK: St. Jerome Publishing.
    苗林: 《1864-1966:中国英美诗歌翻译百年回顾》(A Brief Survey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aty Translation in China, 1864-1966), 武汉理工这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4月提交。
    Rogert T.BelI. 1991.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ce.Uk: Longman Group Ltd.
    Steven G.Yao. 2002. Translation and the languages of modernism.. Gender, Politics, Languag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usan Bassnett & Andre Lefevere. 2001.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Ward, Jande & Nida, Eugene A. 1986.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Bible Translating. New York: Thomas Nelson Publisher.
    ①《创造季刊》是创造社成立后最早发行的文艺刊物,由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编辑。|922年3月15日创刊,1924年2月下旬停刊,共出两卷,第一卷出四期,第二卷出二期。伤害泰东图书局发行。
    ②对于译诗中的错字别字,在整理的过程中均按照原来译者的原貌保存,不作修改。
    ③《创造月刊》1926年3月16日创刊,1929年1月停刊,共出二卷,第一卷出12期,第二卷出6期。由郁达夫、成仿吾、王独清等编辑.第二卷7期已经见到内容预告,后来因为创造社被封而停止出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发行。
    ①《创造周报》是创造社创办的刊物,由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编辑.1923年5月创刊,1924年5月停刊,共出52期。上海泰东印书局发行。
    ②《创造日》是创造社前期为上海《中华新报》编的文艺副刊。由成仿吾、郁达夫、邓均吾编辑。1923年7月21日创刊,同年12月2日停刊,共出101期。上海光华书局发行。
    ③《洪水》由创造杜编印。创刊于1925年9月1日,共印行3卷,合计36期。第1卷由上海光华书局发行,第2卷以后由创造社出版部发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