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杂志话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以话语研究作为切入点,从而对《新青年》杂志展开相关论述。以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的是一个特定的群体为什么要选择与之相应的话语以及怎样论述这些话语,这些话语又发挥了怎样的实践功能,完成了怎样的话语再生产等问题,《新青年》杂志的话语研究也主要是从这个层面展开。
     无论是微观细读还是宏观把握,《新青年》都不单单是一份被历史尘封的“五四”杂志,更可以看作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话语体系。“新青年话语”不同于“之乎者也”的传统表达方式,它是由关于新世界、新期许的叙事模式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本文将《新青年》单独作为话语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个有益的尝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新青年》的众多话语中抽取了最为重要的思想话语和文学话语,并以此为出发点讨论这两种话语如何成就了《新青年》与传统文化之间的断裂,如何塑造了《新青年》及其以后的不同于传统的“新文学”与“新文化”,又是如何为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的规范立法,本文试图论述这一问题并将其引向深入,其目的就是要从《新青年》的诸多话语中梳理出一个脉络,重新阐释一段历史,从而探讨《新青年》的话语形态如何影响中国“新文学”与“新文化”的发展。
     论文共分为六部分。导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选题研究现状。“五四”的思想革命是一场话语体系的革命,《新青年》则是“五四”精神最鲜明的物化形式。作为现代思想史、文学史追溯的原点,这一文本开启了不同于传统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在思想层面和文学层面,现代文学的重要理论都离不开从《新青年》开始的话语建构。因此,回到“五四”,回到《新青年》,对于理解现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新青年》文本的研究也因此有着丰硕的成果,立足报刊史、思想史等角度,出现了多部研究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加贴近《新青年》的真实历史面目。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即话语和话语研究范式,并且论述了《新青年》的诸话语与话语研究之间的关系。
     话语是伴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范式,话语是一种言说,一种叙事,一种实践,它通过一定的术语、概念和范畴来表述,但它又不是纯粹的语言问题,话语更多的是承载着思想及其相应的历史。
     《新青年》与话语的结缘是基于它作为思想—文化—文学杂志的性质决定的。首先,《新青年》本身就是一个大叙事,它的创办与发展是当时文化和思想话语实践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新青年》所承载思想的变革作为脉络,从而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断裂。作为“五四”时期新兴的杂志,《新青年》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阐发、观点交锋以及创作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其次,《新青年》中包含的话语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从思想话语和文学话语两大纬度上来理解。思想话语中所包含的民族国家话语、个人话语、国民性话语、科学和民主话语等,这引发了中国反对孔教、反对家庭、反对专制的热潮,从而在文化上真正产生了与传统的断裂,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些话语共同塑造了不同于传统的“新文化”。而文学话语则包括新的文学史话语和文体秩序的新话语,这些话语使《新青年》之后的文学不同于传统的文学,由《新青年》开始的文学话语塑型了以后“新文学”的基本规范。
     第二章主要论述《新青年》同人“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这一话语策略,这是研究其思想话语和文学话语的起点。
     从晚清到辛亥革命,知识分子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的革新未能取得应有的成效。直至“五四”,具有开放意识的知识分子把目光转向思想领域,使思想革命成为继政治、军事之后的另一种救亡武器,加之北大同人的参与和知识分子对“新青年”的召唤,使得《新青年》的思想话语格外突出。作为依托现代高等院校,集合了最先进知识分子而形成的现代同人期刊,《新青年》高举启蒙主义的旗帜,一方面呼应了新国家需要新国民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也在用“新文化”不断填充着这个主体空间。
     而线性进化时间观念中东方—落后/西方—先进的思维方式、进化论的观点、以及激进的“要么全部要么不”的态度,成就了《新青年》独特的话语体系,这使得《新青年》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掀起思想的运动、文化的革新,使得文化领域不再被所谓的“风月闲谈”所占据,而是成为提倡现代性的重要阵地。
     当然,在对《新青年》九卷做了文本和内容的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新青年》的话语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存在着从“趋重思想文化”到“有特别色彩”的变化。随着线性时间观的不断进步,《新青年》同人把“革命”作为了历史进化的必然,革命的进化论为后期的《新青年》蒙上了“特别的政治色彩”。
     第三章主要论述《新青年》的思想话语。《新青年》的思想话语主要包括启蒙话语和民族国家话语。无论是个人话语、科学话语、国民性话语还是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等诸话语都可以包含在启蒙和民族国家话语之中,因为这些都是为达到启蒙和救亡的目的而存在的。
     而在探讨这些话语之前,首先要讨论白话文运动。《新青年》的白话文运动不同于晚清时期单纯的文字改革,它开辟了现代的语言体系,带来了新的概念、术语和话语方式,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并承载起启蒙和救亡的双重使命。
     启蒙话语主要包括个人主义话语和科学主义话语。个人主义话语在《新青年》中不仅从内容上而且从价值上都有所变动,个人主义话语的运用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革命。尤其是《新青年》前期,个人主义话语因其对中国旧思想强烈的针对性,深深影响了“五四”的学人。而科学主义话语在《新青年》中并非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而是从社会科学的功能方面被广泛认同,作为一种真理性的话语,它可以弥补中国国民性以情感为本位的不足,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批判游刃有余。
     民族国家话语则主要考察了这一话语从晚清到《新青年》的变化。晚清的爱国主义是一个高潮,在此基础上,《新青年》既继承了晚清对国家的学理性思考,同时又对国家主义有所反思,尤其是到后期,由于“一战”的影响,使得众多知识分子超越国家主义而开始了对人类和世界主义的想象,所以本文也考察了《新青年》中学界论述较少的世界话语。伴随着世界语的讨论,其背后的世界主义也开始受到关注,这是对民族国家话语超越和反思的结果。国民性话语始终是民族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性的堕落,要想改变这一境况,必须提高国民性,而要塑造新的国民,所输入的学理必须是西方的启蒙主义话语。民族国家话语和启蒙主义话语在《新青年》中交叉互动,通过国民性话语这一个案,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存在。
     第四章主要论述《新青年》的文学话语。《新青年》是文学杂志,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强有力阵地,《新青年》见证了中国“五四”时期文学话语的形成,本章从新文学诸种话语的分析入手,从而阐释由《新青年》开始的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预设和知识框架。
     《新青年》同人大力提倡文学革命,塑造了新的文学史话语。他们引进了西方的“纯文学”概念,即以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为主的新的文学体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之外开创出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实践,到今天它仍旧是我们现当代文学发展的主流。同时,《新青年》文学话语的革命是以西方的文学话语来作为中国新文学话语的标准,其背后的文学历史观念仍然是来自西方的文学进化观念。另外,《新青年》同人还积极提倡“为人生”以及客观写实的文学创作观,由此,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青年》各种文体承载的内容当中看到当时国家、个人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处境和现实境况,这也正是因为在中国知识分子那里,文学不仅仅是文学本身,它还为国家和民族承载着更为沉重的使命,于是《新青年》的作家们结合西方文学与落后国家文学的发展经验提出了适合中国新文学发展的写实主义道路,即如何用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中国的现实。
     本章还详细考察了《新青年》中诗歌、小说、散文和戏剧这四种文体的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作为新的文学形式,它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参与了“五四”时期中国人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也正是这些文体在《新青年》中的出现和发展,丰富了新文化的创作实践,为以后众多文学史的梳理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内容。
     第五章主要论述《新青年》对当前现代性研究、“重返八十年代热”以及文学未来走向的意义。《新青年》的话语考察是对自身的一种重新认知,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理清对八十年代和当前这些话语的认知。虽然在新的世纪,文学已经出现了众多变化,但是《新青年》中对文学话语的大量叙述,包括对“纯文学”和文学之作用的考察,仍旧可以给我们研究当前的文学现象一些重要启示。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unfold the journal New Youth by observing its discours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objective, the dissertation will discuss and analysis this discourse paradigm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why and how these discourses come to be, what practical functions they have and what discourse reproduction they expand. And, this discourse research of the New Youth starting from this paradigm tries to provide a new field of vision for all the researches about the New Youth, and deepens it.
     The New Youth is not only the 'May 4' magazine in the history, but also a multilayer and multi-subject discourse system. Therefor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oosing the New Youth as the studying object would be a good try.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interesting point of this paper lies on the method that used to study. Specifically, I selec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ignificant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discourses as the starting points to discuss that how two different discourses (i.e. thoughts discourses and literature discourses) bring up the rupture between the ol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iterature, and the new ones; how the New Youth is created by these two discourses and the "new literature" and "new culture"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and how to legislate the Chinese new literature and new culture which will be deepen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New Youth is to re-explore a particular moment of the history and discuss how the New Youth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and new culture.
     This paper will be divided into 6 parts as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oosing this topic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s the origin of modern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the New Youth opens up the perspectives differ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s, especially the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crucial role that The New Youth play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literature cannot be overlooked. Its classic statement has emerge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The first chapter will mainly introduce the method used in the research (i.e. the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and what the paradigm of discourse study is) and discuss all the discourses of the New Youth and their relations to discourse study.
     Discourse is a new paradigm emerged as the turning of the 'language studies' in western philosophy. It is a speech that expressed by certain terms, concepts and categories. However, it is not only a pure language, but embodies thoughts and relevant history.
     The attachment between the New Youth and discourse is based on its nature of being thoughts-literature-literature magazines. Firstly, the New Youth itself is a big narrative,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which is the big component of the process of the cultural and thoughts discourses practices at that time. As a rising magazine, it provides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 good place for exchanging thoughts and creative ideas. Secondly, the discourse of the New Youth also can be understood from discourses of both thoughts and literature. The discourse of thoughts mainly includes national discourse, individualism, citizenship, science and democracy discourse and so on, giving rise to Chinese wave of fighting against Confucianism, family and autocracy and therefore bringing the rupture from the tradition. In this case, these discourses create the 'new culture' together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regard to literature discourse, it includes new literature historical discourse and stylistic system discourse, which also makes the literature of the New Youth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new' literature beginning from the New Youth gives birth to the basic paradigm for "new literature" and "new cul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strategy of the discourse of thoughts in the circle of the New Youth, that is, "to solve problems through thinking and culture", which is the start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iscourse of thoughts and the discourse of literature. From the Xinhai Revolution, the reform emphasis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changes from material aspect to thoughts. And we can see the calling-up of the circle of the New Youth plays a role in it. All these added up to the prominence of the discourse of thoughts of the New Youth. The New Youth which relies on the universities and the most prominent intellectuals advocates enlightenment, which on the one hand meets the cultural needs that new era of the nation needs new citizens and uses "new culture" to fill this main body on the other hand.
     And the common discourses came from the common linear evolutional time conception of the New Youth, which is the stereotype thinking of the Orient -unenlightened / the Occident - enlightened, or the radical attitude of "All or Nothing", especially in the discourse of thoughts. This makes the New Youth bring the movement for thoughts, spirit movement in such a short time and become the battlefields of calling for modernism.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ound that the New Youth is not unalterable but has the great changes from "emphasizing on thoughts and culture" to "having special feature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near evolutional time, the New Youth regards 'revolution' a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evolution and this theory brings special feature for the New Youth.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discourses of thoughts of the New Youth. The discourses of thoughts of the New Youth include the discourse of enlightenment and the discourse of nation-state. The discourses such as individualism, the discourse of sciences, citizenship, anarchism and socialism and so on are all included in the discourses of enlightenment and nation-state due to the fact that all their purposes are to enlighten and save the nation from extinction.
     Before getting these discourses any further,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should be mentioned first.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of the New Youth differs from the character revolution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opening up the modern language system. It brings new concept, term and discourse style, new thoughts and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embodying double missions, which are enlightenment, and saving the nation.
     The discourse of enlightenment mainly illustrates the discourses of individualism and science. Individualism in the New Youth was not only an intrinsic concept but also a series of transformations of the western humanism thoughts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revolution in the ideology realm, individualism especially in the prophase of the New Youth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intellectuals of 'May 4'because of it strong pertinence to the old thoughts. And science was a general accepted thing not from the meaning of natural science, but from its role in the social science, almost as the Truth.
     As to the discourse of nation-state, I review the thinking of nation-state from late-Qing to the time of the New Youth. In late-Qing, there is a climax of patriotism, succeeding from which the circle of the New Youth keeps on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the nation, and also reflects on it. Especially in the late period, influenced by the First World War, they start to surpass the nationalism and open the door of the new imagination of human and cosmopolitism. This thesis reviews the discourse of the Esperanto in the New Youth, which is seldom discussed. As discuss of the Esperanto goes on, cosmopolitism behind it is paid more regard,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ceeding and reflecting of the nation-state.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discourse of nationality, we can find the cross-existence of the discourse of nation-state and enlightenment. And we can see that nation-state was still the border of the imagina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enlightenment and cosmopolitism.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discourse of literature of the New Youth. Holding a strong position in new Cultural Movement, the New Youth witnesses the formation of literature discourses in this period. This chapter will explain the basic theory and knowledge framework began from the New Youth by analyzing the various discourses within new literature discourses.
     "New Youth" promotes with great effort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molding the new history of literature words. It introduces the western "literature" concept, namely by novel, prose, play and poetry primarily "pure literature" concept, forming a new literature idea and the literature practice outside the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which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literature era. At the same time, the revolution of literature discourse considers the western literature discourses as standards and the concept of literature history also comes from western evolution idea. Moreover, New youth positively advocated the "literature for the life" as well as the realism creation idea. In creation activities of the New Youth, we can often see the complicated cultural situation that the nation was facing, which indicates that literature is not only about literature itself but also embodies the nation. Further more, the writers of the New Youth bring forward the idea of realism that fits for the direction fo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ew literature (i.e. how to use literature to find and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by combining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 experiences of the literature development in undeveloped countries.
     This chapt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our styles f literatures that are poetry, novels, essays, and drama. It is these styles in the New Youth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at provide the valuable contents that we can learn from and use for reference. At last, the discourses that are sheltered and marginalized by the New Youth due to their irrelevance will be presented. As Guliyagawa maintained in his Artistic Evolution tha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evolution, the emotional and subjective literature is the mainstream. However,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y are not fit for the realism discourse, what is retrained is the argument about evolution while its essential contents are ignored. Moreover, another kind of discourse in the New Youth emphasizing the relative independence of literary discourse is also marginalized from the mainstream.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concentrates on the studies of modernism in the New Youth, "the fashion of returning to 80's," as well as literary significance for the future. The discourse investigation of the New Youth is a re-cognition of itself,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1980s and the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these words. The New Youth has done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ry discourse narratives, among which it also has the "pure literature" and the role of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lthough in the new century, literatures there have been many new physiognomies, its discourses can give us some revelations for studying literary phenomenon. Therefore, this chapter will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Youth from the aspiration of studying modernism, fashion of returning to 1980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iterature and its future development.
引文
[1]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79页。
    [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详,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24页。
    [1][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55页。
    [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2002年,北京:三联书店,第265页。
    [1][日]柄古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载入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6页。
    [2]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安康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2005年8月。
    [1]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78页。
    [1](德)曼弗雷德·弗兰克:《论福柯的活语概念》,选自《福柯的面孔》,汪民安主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84页。
    [2]参见高玉:《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一文,《学海》,2006年第4期。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9-30页。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41页。
    [3]参见杨春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化解读》,《安康师专学报》第17卷第4期,2005年8月。
    [1]参见高玉:《论“活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学海》,2006年第4期。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0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页。
    [2]王晓明在《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的注释中曾经提到,“对于这一套我称为‘新青年话语'的文字--思想规范的框架、特点和中心命题,我将在另一篇专文中做具体描述。”本文借用了其中“新青年话语”这一名词。
    [3]王晓明:《一份杂志和一个“社团”--重评五四文学传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第187页。
    [1]高玉:《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学海》,2006年第4期。
    [2]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8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现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7页。
    [2]转引自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破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4页。
    [3](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8-29页。
    [4]参见旷新年:《“不屈不挠的博学”》,《读书》,2004年第4期。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3页。
    [2]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17页。
    [1]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页。
    [2]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3]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20-121页。
    [4]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40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0页。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4页。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75页。
    [3]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第263,260页。
    [4]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24页。
    [1][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页。
    [2][法]福柯:《什么是启蒙》,收入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3]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4]参见贺桂梅:《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7页。
    [5][美]拉瑞·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1]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27页。
    [2]胡适:《我的歧路》,《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3][美]阿拉斯戴尔·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473页。
    [1]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1931年10月30日北京大学演讲辞,载《陈独秀评论》,北京,1933年。
    [2]《<新青年>第一、二、三、四、五卷合装本全五册再版》,《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3]《钱玄同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22页。
    [4]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簏书社,1999年,第60页。
    [5]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67页。
    [1]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2]《本志编辑部启事》,《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15日。
    [1]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2]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3]蔡元培:《告北大学生暨全国学生书》,《蔡元培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31页。
    [1]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49页。
    [2]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转引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01页。
    [3]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北京大学月刊》1号,1918年12月。
    [4]《大学改制之事宜及理由》,《新青年》3卷6号,1917年8月1日。
    [1]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9页。
    [2]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66、367页。
    [3]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66、367页。
    [1]罗家伦:《话五四当年》,载陈少廷编:《五四运动与知识青年》,台北:环宇出版社,1974年,第3、4页。
    [2]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5、336页。
    [1]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66、367页。
    [2]潘公展:《关于新文学的三要事》,《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1]社告,《新青年》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2]陈独秀:《新青年》,《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1日。
    [1]Joseph E.Davis(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ctions Publishers,New Brunswick,2000,pp.53-54.转引自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2]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8页。
    [3]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第20、21页,。
    [1]旷新年:《文学革命:进化文学史观》,《涪陵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3页。
    [2][日]竹内好:《何谓现代》,载入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5页。
    [3][日]柄古行人:《现代日本的话语空间》,载入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15页。
    [1][日]酒井直树:《现代性及其批判: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载入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3、384页。
    [2][日]竹内好:《何为近代》,《近代的超克》,孙歌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94页。
    [3][日]竹内好:《何为近代》,《近代的超克》,孙歌译等,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84页。
    [4]E.J.Hobsbawm,The Aze of Revohlution.1789-1848(New York:A Mentor Book,1964),0.20.
    [5]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64页。
    [6][日]酒井直树:《现代性及其批判: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87页。
    [1]常乃惠:《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国民》2卷3号,1920年10月1日。
    [2][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63页。
    [3]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1]钱玄同:《随感录三0》,《新青年》5卷3号,1918年9月15日。
    [2]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周作人致钱玄同:《论中国旧戏之应废》,《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4]高一涵:《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2]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页。
    [3]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1]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79页。
    [1]唐俟:《随感录四八》,《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2]唐俟:《随感录三六》,《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1]孙恒:《中国与西洋文明》,《留美学生季报》,1914年,第1卷第4期。
    [2]胡适:《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51页。
    [3]鲁迅:《三闲集·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14页。
    [4]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震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5]陈独秀:《答佩剑少年》,《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6]《傅斯年复余裴山通信》,《新潮》1卷3期,1919年3月。
    [1]胡适:《非留学篇》,《甲寅》1卷10号,1915年10月。
    [2]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2页。
    [3]唐俟(鲁迅):《随感录四六》,《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4]鲁迅:《随感录三五》,《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1]陈独秀:《随感录一》,《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2]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3]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1]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2]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3页。
    [3]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9页。
    [4]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9页。
    [5]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2、313页。
    [6]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7]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日。
    [1]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
    [2]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37页。
    [1]通告,《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1日。
    [1]《本志编辑部启事》,《新青年》4卷3号,1918年3月15日。
    [1]《本社特别启事》,《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1]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15日。
    [1]《新文学问题之讨论》钱玄同致朱经农、任鸿隽信,《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2]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3]《本志特别预告》,《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1]《陈独秀致胡适、高一涵信》,张静庐辑《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页。
    [1][日]竹内好:《鲁迅》,李心峰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48页。
    [2]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3]周作人:《山中杂信》,1921年6月至9月作,选自《雨天的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190页。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2]梁启超:《释革》,《新民丛报》第22号,1902年2月。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2]高一涵:《读梁任公革命相续之原理论》,《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3]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7页。
    [4]《周易》,转引自薛贻康、张大同、马鑫、金之平编著:《中国智慧经典》,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8页。
    [1]周永林编:《邹容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年,第41页。
    [2]梁启超:《释革》,《新民丛报》,第22号,1902年2月。
    [3]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新民丛报》,第46-48合号,1904年2月。
    [4]朱希祖:《敬告新的青年》,《新青年》7卷3号,1920年2月1日。
    [5]陈独秀:《革命与反革命》,《向导》周报,第16期,1923年1月18日。
    [6]陈独秀:《革命与反革命》,《向导》周报,第16期,1923年1月18日。
    [1]陈独秀:《马尔塞斯人口论与中国人口问题》,《新青年》7卷4号,1920年3月1日。
    [1]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2卷4号,1916年12月1日。
    [2]胡适:《我的歧路》,《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215页。
    [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23页。
    [4]周策纵:《五四运动的阐释和评价》,选自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4页。
    [1][美]阿理夫·德利克:《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五四思想史新探》,选自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闸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8页。
    [2]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3]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6页。
    [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1-52页。
    [2]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160页。
    [3]《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6页。
    [4]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90页。
    [5]装廷梁:《论白话为维新之本》,选自《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68、172页。
    [1]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8页。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11页。
    [3]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18页。
    [4]仲密(周作人):《思想革命》,《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15日。
    [1]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8-9页。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1日。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3]《陈独秀答胡适--通信》,《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4]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91-592页。
    [1]《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暂定简章》,《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1]钱玄同:《致陈独秀》,《新青年》3卷6号,1917年8月1日。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3]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35页。
    [4]傅斯年:《文言合一草议》,《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5]刘纳:《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传统》,《文艺研究》,1999年第1期。
    [1]汪晖:《我们如何成为现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1期。
    [2]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8页。
    [3]傅斯年:《怎样做白话文》,《新潮》1卷2号,1919年2月。
    [4]陈独秀:《我们为甚么要做白话文》,《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497页。
    [1]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59-360页。
    [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3]罗家伦:《答张溥泉来信》,《新潮》2卷2号,1919年12月1日。
    [1]罗家伦:《答张溥泉来信》,《新潮》2卷2号,1919年12月1日。
    [2]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3][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选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536页。
    [4]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78页。
    [5]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7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20页。
    [2]胡适:《新文学大系导言·理论建设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5年,第30页。
    [3]陈独秀:《法兰西人与近世文明》,《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1]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6页。
    [2]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9页。
    [3]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20页。
    [4]陈独秀:《当代二大科学家之思想》,《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1日。
    [5]李亦民:《人生唯一之目的》,《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1]陈独秀:《人生真义》,《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2]李大钊:《介绍哲人尼采》,《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9页。
    [3]鲁迅:《随感录三八》,《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4]周作人:《贵族的与平民的》,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9页。
    [5]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1]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4卷6号,1918年6月15日。
    [2]胡适:《易卜生主义》,这足胡适摘录了易卜生给他朋友的一封信中所写到的内容,《新青年》4卷6号,1918年6月15日。
    [3]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4卷6号,1918年6月15日。
    [1]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5卷6号,1918年12月15日。
    [2]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5卷6号,1918年12月15日。
    [1]《新青年记者启事》,《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15日。
    [2][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导论第10页。
    [3]周作人:《可爱的人》译后序,《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4]《本志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5]刷作人:《新文学的要求》,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3、45、46页。
    [1]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6卷5号,1919年5月15日。
    [2]陈独秀:《虚无的个人主义与任自然主义》,《新青年》8卷4号,1920年12月1日。
    [3]常乃惠:《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4]《本志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5]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6]蔡元培:《欧战与哲学》,《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1]李大钊:《阶级竞争与互助》,《每周评论》第29号,1919年7月6日。
    [2]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3]周作人:《新村的精神》,《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1]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2][捷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页。
    [3]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2005年7月,第105页。
    [4][美]本杰明·史华慈:《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闸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24页。
    [1]汪晖:《科学话语共同体和新文化运动的形成》,《学术月刊》,2005年7月,第106页。
    [2]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3]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15日。
    [1]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5页。
    [2]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新青年》8卷5号,1921年1月1日。
    [3]张君励、丁文江等著:《科学与人生观》(序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刘为民:《“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页。
    [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3]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4][美]本杰明·史华慈:《论五四及其以后新一代知识分子的崛起》,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11页。
    [5]胡适:《“新思潮”的意义》,《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1][美]夏洛特·弗斯:《五四与现代思想文化》,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闸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93页。
    [2]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3]陈独秀:《克林德碑》,《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4]陈独秀:《<新青年>摧案之答辩书》,《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15日。
    [5]陈独秀:《<新青年>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6]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7]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8]俞复:《答吴稚晖书》,《灵学丛志》1卷1期,1918年1月。
    [1]唐俟:《随感录三三》,《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2]唐俟:《随感录三三》,《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陈独秀:《近代西洋教育》,《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4]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17-618页。
    [5]杜威:《教育哲学》,《杜威五大演讲》,晨报社1920年,第160页。
    [1][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奚瑞森、亚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页。
    [2]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64页。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全集》第三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2页。
    [2]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2页。
    [1]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1页。
    [2][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10页。
    [3]梁启超:《新民说》,《梁启超选集》,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9、210页。
    [1]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1卷4号,1914年11月10日。
    [2]陈独秀:《对德外交》,《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3]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4]郑超麟:《陈独秀与<甲寅杂志>》,《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第67页。
    [1]《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08页。
    [2]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3]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高一涵:《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2]高一涵:《民约与邦本》,《青年杂志》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3]高一涵:《国家非人生之归宿论》,《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2]陈独秀:《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每周评论》第25号,1919年6月8日。
    [3]鲁迅:《随感录三八》,《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1]鲁迅:《一个青年的梦》译者序,《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2]武者小路实笃:《与支那朱知的友人》,《新青年》7卷3号,1920年2月1日。
    [3]武者小路实笃:《与支那未知的友人》,《新青年》7卷3号,1920年2月1日。
    [4]陈独秀:《与支那未知的友人》附记,《新青年》7卷3号,1920年2月1日。
    [5]陈独秀:《与支那未知的友人》附记,《新青年》7卷3号,1920年2月1日。
    [6]周作人:《日本的新村》,《新青年》6卷3号,1919年3月15日。
    [1]周作人:《元旦试笔》,《雨天的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27页。
    [2][美]阿理夫·德利克:《五四运动中的意识与组织:五四思想史新探》,选自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1]易白沙:《我》,《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2]李大钊:《我与世界》,《每周评论》第29号,1919年7月6日。
    [3]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5-46页。
    [1]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2]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3]张崧年译:《精神独立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4]张崧年译:《精神独立宣言》,《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1]T.M.Cheng:《致陈独秀》,《新青年》2卷3号,1916年11月1日。
    [2]钱玄同:《Esperanto》,《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3]陶孟和:《致陈独秀》,《新青年》3卷6号,1917年8月1日。
    [4]陶孟和:《致陈独秀》,《新青年》3卷6号,1917年8月1日。
    [5]陈独秀:《论Esperanto·附言》,《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6]参见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85页。
    [1]参见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2]陈独秀:《学生界应该排斥底日货》,《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3]李大钊:《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新潮》1卷2号,1919年2月1日。
    [4]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5]周作人:《女子与文学》,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6]周作人:《平民文学》,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7]周作人:《新村的精神》,《新青年》7卷2号,1920年1月1日。
    [1]胡适:《不朽》,《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2]胡适:《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时事新报》,1920年1月15日。
    [1]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1]严复:《论世变之亟》,《严复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页。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3]刘不:《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71页。
    [4]梁启超:《新民议》,《梁启超全集》二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年,第620页。
    [5]邹容:《革命军》,转引自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82页。
    [1]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167页。
    [2]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饮冰室合集(第一册)·文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60页。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9-40页。
    [2]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42、53、54页。
    [3]陈独秀:《抵抗力》,《青年杂志》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4]钱智修:《惰性之国民》,《东方杂志》13卷11号,1916年11月。
    [1]光昇:《中国国民性及其弱点》,《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日1日。
    [2]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3]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2]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3]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2卷2号,1916年10月1日。
    [4]鲁迅:《随感录三八》,《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1]吴虞:《吃人与礼教》,《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2]吴虞:《吃人与礼教》,《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3]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4]易白沙:《孔子平议》,《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5]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6]陈独秀:《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2卷2号,1916年10月1日。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2]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3]李亦民编译:世界说苑之《德意志之国民性》,《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4]胡适:《藏晖室札记》,《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5]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1]梁启超:《新民说·论新民为今日中国第一急务》,《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
    [2]梁启超:《新民说·论自由》,《新民丛报》,1902年5月8日。
    [3]章士钊:《国家与责任》,《甲寅杂志》1卷2号,1914年6月10日。
    [4]陈独秀:《答钱玄同》,《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1]参见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500-501页。
    [2]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3]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4][日]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5]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6]陈独秀:《一九一六年》,《青年杂志》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1]常乃惠:《记陈独秀君演讲词》,《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2]陈独秀:《我们为甚么要做白话文》,《陈独秀文章选编》(上),三联书店,1984年,第493页。
    [3]李大钊:《劳动教育问题》,《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32页。
    [4]高一涵:《民约与邦本》,《青年杂志》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1]高一涵:《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青年杂志》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2]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1]《胡适日记全编》(1),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2]陈独秀:《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新青年》9卷1号,1921年5月1日。
    [1][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1页。
    [2]韩毓海主编:《20世纪中国的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序言,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2]参见方孝岳:《我之改良文学观》,《新青年》3卷2号,1917年4月1日。
    [1][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2]方孝岳:《我之改良文学观》,《新青年》3卷2号,1917年4月1日。
    [3]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第3页。
    [1]罗家伦:《什么是文学》,《新潮》1卷2号,1919年2月。
    [2]傅斯年:《文学革新申议》,《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3]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3]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1月15日。
    [4]钱玄同:《<尝试集>序》,《新青年》4卷2号,1918年1月15日。
    [5]朱希祖:《文学论》,《北京大学月刊》1卷1号,1919年1月。
    [1][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页。
    [2][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6页。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2]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方孝岳:《我之改良文学观》,《新青年》3卷2号,1917年4月1日。
    [2]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新青年》3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1]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44页。
    [2]郑伯奇:《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44页。
    [3]耿云志、欧阳哲生主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1日。
    [2]傅斯年:《文学革新申议》,《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1]朱希祖:《非“折中派的文学”》,《新青年》6卷4号,1918年4月15日。
    [2]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建设理论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刊,1945年,第34、35页。
    [3]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页。
    [1]蔡元培:《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7页。
    [2]欧阳予倩:《予之戏剧改良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安德森:《现实主义的限度》,转引自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页。
    [4]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1]刘禾:《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选自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页。
    [2]刘禾:《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选自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3]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8页。
    [4]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12月23日。
    [1]参见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2][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523页。
    [3]钱玄同:《天明》(附志),《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4]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3页。
    [5]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页。
    [1]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2卷5号,1920年9月1日。
    [2]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2卷5号,1920年9月1日。
    [3]罗家伦:《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新潮》2卷5号,1920年9月1日。
    [4]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15日。
    [1]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9页。
    [2]周作人:《思想革命》,《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月15日。
    [3]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新潮》1卷5号,1916年1月15日。
    [4]傅斯年:《文学革新申议》,《新青年》4卷1号,1918年1月15日。
    [5]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1]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2]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1-512页。
    [1]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青年杂志》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2]记者:通信,《青年杂志》1卷4号,1915年12月15日。
    [1]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2]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3]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第162页。
    [1]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和中国》,《新青年》8卷5号,1921年1月1日。
    [2]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4卷6号,1918年6月15日。
    [3]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1页。
    [1]鲁迅:《<幸福>译后记》,《新青年》8卷4号,1920年12月1日。
    [2]胡适:《胡适的日记》,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第156页。
    [3]陈独秀:《答张永言》,《青年杂志》1卷6号,1916年2月15日。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1]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新青年》7卷5号,1920年4月1日。
    [2]周作人:《再论“黑幕”》,《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3]胡适:《胡适致陈独秀》,《新青年》2卷2号,1916年10月1日。
    [1]陈独秀:《答钱玄同》,《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2]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第5号,1919年1月19日。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2卷5号,1917年1月1日。
    [4]钱玄同:《致陈独秀信》,《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5]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2]厨川白村著,朱希祖译:《文艺的进化》,《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1]朱希祖:《文艺的进化》译者案,《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1]刘禾:《文本、批评和民族国家文学》,选自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2]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3]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双十专号”,1919年10月10日。
    [4]胡适:《尝试集自序》,《胡适文存》卷一,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第264页。
    [1]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双卜专号”,1919年10月10日。
    [2]沈尹默:《生机》,《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15日。
    [3]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4]胡适:《淡新诗》,《星期评论》“双十专号”,1919年10月10日。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2]胡适:《寄陈独秀》,吴奔星等选编《胡适诗话》,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35页。
    [3]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3卷5号,1917年7月1日。
    [1]胡适:《尝试集再版自序》,选自《胡适文存》卷一,上海:上海书局,1989年,第284页。
    [2]周作人:《小河·引言》,《新青年》6卷2号,1919年2月15日。
    [3]周作人:《秋风·后记》,《新青年》8卷4号,1920年12月1日。
    [4]方长安:《<新青年>对新诗的运作》,《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5]这是刘半农于《新青年》2卷2号写的《爱尔兰爱国诗人》中所翻译的三位爱尔兰爱国诗人的诗歌若干首,作者是约瑟·柏伦克德、麦克顿那、皮亚士。
    [1]这些诗分别是印度诗人Jagore所作的《海滨》五首和《同情》二首,印度诗人Naidu夫人印度俚曲体诗十首和俄国Ivan Turgenev所作散文诗二首。
    [1]刘半农:《车毯》,《新青年》4卷2号,1918年2月15日。
    [2]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诗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227页。
    [1]沈尹默:《三弦》,《新青年》5卷2号,1918年8月15日。
    [2][日]柄古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页。
    [3][日]柄古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5页。
    [1]鲁迅:《爱之神》,《新青年》4卷5号,1918年5月15日。
    [2]胡适:《“应该”有序》,《新青年》6卷4号,1919年4月15日。
    [3]李大钊:《欢迎独秀出狱》,《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1]陈衡哲:《鸟》,《新青年》6卷5号,1919年5月。
    [2]康白情:《新诗底我见》,《少年中国》1卷9期,1920年。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451页。
    [1]冯光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18页。
    [2]周作人:《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散文一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77页。
    [3]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1、52页。
    [4]夏晓虹、王风:《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1]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1期。
    [2]《社告》,《青年杂志》1卷1号,1915年9月15日。
    [3]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1]《<新青年>第一、二、三、四、五卷合装本全五册再版》,《新青年》7卷1号,1919年12月1日。
    [2]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陈平原:《“妙手”如何著“文章”--为<新青年>创刊九十周年而作》,《同舟共进》,2005年5期,第41页。
    [2]舒芜:《回归五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18-219页。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1页。
    [2]《通告》,《新青年》2卷1号,1916年9月1日。
    [3]黄翠、徐迎红:《在“排他”与“包容”间行走--<新青年>中的“读者论坛”栏目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年9月。
    [1]胡适:“什么话”,《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2]胡适:“什么话”,《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选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657页。
    [4]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99页。
    [5]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203页。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小说》第1号,1902年。
    [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5页。
    [1]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4卷5号,1918年5月15日。
    [2]陈独秀:《碎簪记》后序,《新青年》2卷4号,1916年12月1日。
    [3]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6页。
    [4]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小说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124页。
    [5]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1-512页。
    [1]周作人:《卖火柴的女儿》译后记,《新青年》6卷1号,1919年1月15日。
    [2]鲁迅:《<三浦右卫门的最后>译者附记》,《新青年》9卷3号,1921年7月1日。
    [3]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1页。
    [4]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12页。
    [1]吴虞:《吃人与礼教》,《新青年》6卷6号,1919年11月1日。
    [1]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谭》,《新青年》1卷3号,1915年11月15日。
    [2]胡适:《论译戏剧》,《新青年》6卷3号,1919年3月15日。
    [3]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4]周作人:《论中国旧戏之应废》,《新青年》5卷5号,1918年11月15日。
    [5]《娜拉》第一、二幕由罗家伦翻译,第三幕由胡适翻译。
    [1]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4卷6号,1918年6月15日。
    [2]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胡适:《论译戏剧》,《新青年》6卷3号,1919年3月15日。
    [1]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2]傅斯年:《戏剧改良各面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日。
    [3]傅斯年:《再论戏剧改良》,《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1]钱玄同:《致陈独秀信》,《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2]张厚载:《我的中国旧戏观》,《新青年》5卷4号,1918年10月15日。
    [3]宋春舫:《戏剧改良平议》,《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戏剧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第278-279页。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3卷3号,1917年5月1日。
    [1]高一涵:《近世三大政治思想之变迁》,《青年杂志》1卷2号,1915年10月15日。
    [2]贺桂梅:《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7页。
    [1](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艾晓名、柯倩婷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1页。
    [1]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选自《周作人批评文集》,杨扬编,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3、45、46页。
    [1][捷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页。
    [1]朱希祖:《<中国文学史要略>叙》,北京:北京大学刊本,1920年。
    [2]钱玄同:《致陈独秀信》,《新青年》3卷1号,1917年3月1日。
    [1][德]比格尔著:《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6页。
    [2]陈独秀:通信《致胡适》,《新青年》2卷2号,1916年10月1日。
    [3]陈独秀:通信《答曾毅》,《新青年》3卷2号,1917年4月1日。
    [4]陈独秀:《随感录一》,《新青年》4卷4号,1918年4月15日。
    [1]陈独秀:《随感录十三》,《新青年》5卷1号,1918年7月15日。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号,1917年2月1日。
    [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6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一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5]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李泽厚:《探寻语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7]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
    [8]汪晖:《汪晖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9]汪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10]汪晖:《反抗绝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孔范今选编:《中国现代新人文文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
    [12]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13]孔范今:《走出历史的峡谷》,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
    [1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下册),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5]王晓明:《刺丛里的求索》,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
    [16]王晓明:《潜流与旋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7]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21]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2]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23]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4]陈平原:《当年游侠人--现代中国的文人与学者》,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25]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26]郑春:《精神与局限》,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朱德发:《20世纪中国文学理性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朱德发:《五四文学初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29]朱德发:《中国五四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
    [30]朱德发:《跨进新世纪的历程》,济南:明天出版社,2000年。
    [31]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32]谢泳:《储安平与<观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33]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34]张耀杰:《历史背后-政学两界的人和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魏邦良:《隐痛与暗疾-现代文人的另一种解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孟繁华、洪子诚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熊明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39]徐瑞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40]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1]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42]王富仁:《王富仁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43]王瑶等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44]钱念孙:《文学横向发展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45]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6]张京媛编:《后殖民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7]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48]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49]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50]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51]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52]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3]杨守森:《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54]傅道彬等著:《文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5]张怀久等著:《追寻心灵的秘密》,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56]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8]解洪祥:《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
    [59]解洪祥:《近代理性、现代孤独、科学理性》,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60]刘晓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61]柳鸣九主编:《二十世纪现实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2]魏崇新、王同坤:《观念的演进--20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北京:西苑出版社,2000年。
    [63]李今:《个人主义与五四新文学》,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2年。
    [64]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65]韩毓海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66]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67]章培恒等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68]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69]陈方竞:《陈方竞自选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5年。
    [70]冯光廉主编:《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71]沈用大:《中国新诗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72]夏晓虹、王风著:《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 教育出版社,2006年。
    [73]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74]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5]李永中:《文化传播与文学想象--<新青年>杂志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
    [76]耿云志、欧阳哲生主编:《胡适书信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77]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78]《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79]谢六逸:《日本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29年。
    [80]《胡适来往书信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81]《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82]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3]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84]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
    [85]陈少廷编:《五四运动与知识青年》,台北:环宇出版社,1974年。
    [86]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87]胡云翼:《新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北新书局,1932年。
    [88]包忠文编:《现代文学观念发展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89]陈少峰:《生命的尊严:中国近代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90]邱文治:《现代文学流派研究鸟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
    [91]程光炜:《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92]沈卫威:《回眸“学衡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93]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9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95]陈伯海:《近四百年中国文学思潮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
    [96]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台北: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97]程巍:《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98]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99]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00]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01]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2]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03]廖炳惠编著:《关键词200)),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
    [104]刘为民:《“赛先生”与五四新文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5]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06]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激进与保守之间的震荡》,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7]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08]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109]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0]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北大演讲录》,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
    [111]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
    [11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13]陈辽编:《百年中国文学史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4]孙郁:《百年苦梦:20世纪中国文人心态扫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5]汤一介编:《北大校长与中国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6]杨国强:《百年蜕变:中国近代的士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17]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8]张立文等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9]庄锡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文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
    [120]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1]马征:《教育之梦--蔡元培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122]汪东林:《梁漱溟问答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3]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124]马良春、张大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年。
    [125]马良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讨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26]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7]张宝明:《现代性的流变--<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聚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28]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
    [129]张宝明等编:《回眸(新青年)》,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130]夏志清:《人的文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1]吴中杰:《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132]萧公秦:《儒家文化的困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33]任建树:《陈独秀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34]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35]谢冕等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6]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7]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3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9]尹康庄:《20世纪中国文学主流话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40]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1]《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5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142]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143]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44]李欧梵:《铁屋里的呐喊》,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
    [145]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6]刘纳:《嬗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47]邵伯周:《人道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年。
    [148]高旭东:《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49]俞兆平:《写实与浪漫》,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150]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1]岳凯华:《五四激进主义的缘起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
    [152]孟庆澍:《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3]舒新城编:《近代中国留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39年。
    [154]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
    [155]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6]舒芜:《周作人的是非功过》(修订本),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7]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8]杨扬编:《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
    [159]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60]《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民国34(1945年)。
    [161]《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2]《胡适日记全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3]林语堂:《中国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4]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165]吴宏聪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86),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6]宋剑华编:《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6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8]邹铁军:《自由的历史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9]南帆:《文学的纬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70]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171]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72]王向远主编:《东方文学史通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173]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4]张大同等编:《中国智慧经典》,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
    [175]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76]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177]朱寨、张炯主编:《当代文学思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78]南帆:《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和大众》,《文学评论》.2003(2)。
    [179]蔡翔:《专业主义和新意识形态》,《当代作家评论》,2004(2)。
    [180]韦政通:《回眸(新青年)》,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
    [181]余英时:《论士衡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82]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83]李宗刚:《论中国小说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4)。
    [184]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2(3)。
    [185]旷新年:《“不屈不挠的博学”》,《读书》,2004(4)。
    [185]贺桂梅:《80年代文学与五四传统》,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86][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7][英]特里·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8][德]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89][美]拉瑞·劳丹:《进步及其问题》,刘新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90][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 2003年。
    [19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92][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郑大华、任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3][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94]胡珀、普拉特:《论述与措辞》,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95][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196][美]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197][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98][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199][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00][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20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02][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3][日]子安宣邦:《东亚论--日本现代思想批判》,赵京华编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4][美]麦克尔·哈特、[意]安东尼奥·奈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05][美]佩吉·麦克拉肯主编,艾晓名、柯倩婷副主编:《女权主义理论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6][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奚瑞森、亚方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207][捷克]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208]E.J.Hobsbawm:The Age of Revolution,1789-1848(New York:A Mentor Book,(1964)。
    [209]《新青年》1-9卷共54期,上海群益书社印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