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日中口译中的语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简而言之,所谓口译,即口头翻译。所谓口译活动,即是指借助处在谈话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即口译者的中介作用完成的对话活动。迄今为止的口译研究以静态的语境研究为主流。站在翻译技巧与谈判基准的角度来探讨词语、句子是否实现了正确的对应。对于口译者的谈话介入乃至处在谈话双方之间的口译者的定位问题,并没有深入涉及。抱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本论在近年来动态语境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口译现场的录音材料,进而站在口译者的谈话介入这一视角来重新审视口译者所发挥的作用。
     本论首先以顺应理论为基础,探讨“词语”与“句子”在口译活动中是如何被选择的。接下来,通过例举口译现场的实例来考察口译者是如何介入到谈话过程中的。探讨口译者的谈话介入对语境的生成与转换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最后,围绕口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指出存在着一个从传统到现代的定位转换的问题,并推导出结论,即口译者从传统的“隐形人”转换为了“调和者”。
     谈话介入是口译者表现自身主体性的手段。只有顺应语境,口译者的作用、自由以及权利才能保持下来。
引文
① 新村出.『広辞苑』[M].岩波書店 1998:1768.
    ② 梅棹忠夫金田一春彦 阪倉篤義 日野原重明.『日本語大辞典』[M].講談社 1989:1289.
    ③ 時枝誠記 吉田精一.『角川国語中辞典』[M].角川書店 1973:1375.
    ④ 关颖.《口译员的工作》[J].黑河科技,2003,(4);112:忘记原有的文字结构,记住表达的思想内容
    ①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①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1.
    ②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① 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41:语境是时间、场所、场合、对象等客观要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教养、境遇、心情等主观要素构成的语言使用的环境。
    ② 王希杰.《论语言的环境》[J].广西大学学报,1996,(1);60:语言环境也可以叫做“交际场”。在现实的交际活动中,只有当交际双方有条件的联系起来,组合而成为一个“交际场”,交际活动才能够正常的展开,信息的交流才能正常地进行下去。
    ③ 牛强.陈林华.《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J].外国语,1992,(2);6—8: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语言表达式所依赖的语言知识及蕴含的非语言知识的总和。
    ④ 王建华.《关于语境的定义和性质》[J].浙江社会科学,2002,(2);190-192:语境是语用交际系统中的 3 大要素之一:它是与具体的语用行为密切联系的、同语用过程相始终的、对语用活动有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背景;它是诸多因素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客观存在,又同语用主体和话语实体相互渗透;它既是确定的,又是动态的,以语境场的方式在语用活动中发挥作用。
    ① 曹京渊.《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J].修辞学习,2005(6);14—16.
    ② 王建华.《关于语境的定义和性质》[J].浙江社会科学,2002(2);190—192.
    ③ 张蕾.《静态与动态语境》.[J].山东外语教学,2004(2);38-40.
    ④ 谢少万.《语境理论与实践新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3:即,语境通常是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生成和建构的。
    ① 刘和平.《口译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② 鲍晓英.《口译标准“信”的实现——记忆心理学在口译中的应用》[J].——柴明颖.张吉良.《口译的专业化道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① 任文.蒋莉华.《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拾口译人员的角色》[J].中国翻译,2006(2);62:由于口译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口头翻译的手段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对口译的认识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言符号的简单转换,而应该把口译看作一种动态的交际行为。
    ② 张忻波.《口译与跨文跨交际》[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6);34-36:口译在翻译语言的同时,承载着沟通思想、交流文化的重任。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口译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因此,口译本身就是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
    ③ 向小萍.《口译要素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4);132—134.
    ④ 莫爱屏.《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8).
    ④ 刘宓庆.《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教学》[A]—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75: 翻译活动是一种十分复杂且特殊的动态交际过程。翻译理论研究应该研究不同交际环境中处于变化状态的各种成分……研究这些变化对翻译结果产生的影响。
    ① 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66:口译是特定语境下特定的翻译传播行为
    ② 李翠兰.《口译的特点与过程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4);29:口译具有发布和传播上的瞬息性,信息上的模糊性和松散性以及言语组织上的即席性等特点
    ③ 林小兰.《口译的特点与技巧浅谈》[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79:口译者面对的是听众以及转眼即逝的话语。
    ④林小兰.《口译的特点与技巧浅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4);29:口译者视觉能觉察到的说话者的表情、听觉能感受到的情绪和态度……交际各方的年龄、性别、地位、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构成影响译员发挥的外在因素
    ① 林小兰.《口译的特点与技巧浅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4);29:口译者视觉能觉察到的说话者的表情、听觉能感受到的情绪和态度……交际各方的年龄、性别、地位、交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都构成影响译员发挥的外在因素
    ② 林天宝.《释意学理论下的口译与口译技巧——以日汉互译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9);35: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的对象不应该是语言,而是语言的内容
    ① 周贵臣.《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模式》[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86:没有准则,只描述了人们对每 个话语的认知过程,话语本身和语境有关联性,这种关联使人们对话语的意图作出合理的推理,从而对话语作出正确地反应。
    ② 孙华祥.《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1(2);28:所谓动态是因为,关联理论的翻译观(Gutt,1989,1999)认为翻译是一种推理过程,是一种涉及到大脑机制的言语交际行为(verbal communation)
    ③ 鹿婷婷.《关联——顺应模式与谈话节目中的话论转换》[J].应用研究,2006(1);48:关联理论偏重于理论的解释,在描述话语使用的具体规律方面,其描述的充分性十分不足。Sperber&Wilson(1986)认为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决定话语方式的选择,但其并没有明确阐述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具体是什么,以及它和具体的语境成分的关系。
    ① 曾文雄.《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5—76:说话人不仅选择语言形式,同时还选择使用策略;选择的过程是一个有意识的行为;选择发生在话语产生和理解两个层面上。
    ② 曾文雄.《顺应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5:口译的语言要经过选择才能合适的表达原语意义。
    ③ 曾文雄.《顺应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5-76:商讨性则要求口译的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转译原语,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下做出的
    ④ 张晓梅.《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阐释力》[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120: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的需要的行为过程。
    ⑤ 曾文雄.《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6: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成分,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
    ① 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37:理解首先是对意义的理解,一切句子的意义都是一定语境中的意义。表达则涉及译者的记忆,亦即译者对自己知识储存中关于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的搜索和应用。
    ② 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236:符号加上人的解释意图,是语用学的两个基本元。而翻译是源语符号与译语符号之间的动态转换,人(译者)的解释意图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换句话说,译者的认知思维是从源语文本到译语文本转换的关键。
     ① 马霞.《口译:选择,协商与顺应》[J].中国翻译,2006(3);54:译者借助于理解与表达两大步骤,通过对不同语境进行分析与掌握,以确定词义,进而准确传神达意。
    ② 矫远峰.《新日汉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1983.
    ①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89.
    ② 宋文军.《现代日汉大词典》[M].北京:日本小学馆 中国商务印书馆,2002;1441.
    ③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63-364. 项的凸现等。
    ④ 矫远峰.《新日汉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2019.
    ⑤ 方艳.《试论语境在转变语义层对语义的实现功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3);78:一般表现为从反映概念的内涵转为表现该概念的某个特定的外延,从语言规则抽象的能指意义转变为言语系统具体的所指意义以及多义词具体义。
    ①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02.
    ① 方艳.《试论语境在转变语义层对语义的实现功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3);81:为了达到交际目的,故意凭借语境要素的介入,主动偏离所要表达的语义基本层面,同时又能使这种超常规的特殊解释在当时特定的语境中有一定的可行性。
    ② 马霞.《口译:选择、协商与顺应》[J].中国翻译,2006(5);54:一定的语境规范着语言的使用,但反过来语言的使用也促进了新语境的产生。
    ① 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2
    
    ①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01.
    ② 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95.
    ① 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95.
    ① 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95.
    ②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51:根据景点心理学的原理,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1 分钟
    
    ① 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120.
    ②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64.
    ③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268.
     ①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5.
     ① 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27.
    ① 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生理と心理』[M].東京:至文堂,1962;23.
    ②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10.
    ①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42-443.
    ② 周殿清.《同声传译》[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197.
    ③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M].湖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395:翻译里最大难因是什么呢?就是两种文化的不同。在一种文化里有一种不言而喻的东西,在另一种文化里却要花很大力气加以解释。
    ④ 张平.《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理论阐释》[J].翻译论坛,2006(6);83:关联翻译理论认为,好的译文要保证译文读者从译文中取得的语境效果与原文读者从原文中取得的语境效果相同
    
    ①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39—345.
    ②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38:工具、奴仆、中介人、隐形人
    ①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38:人们普遍认为翻译首先要服务于原作及原作者。而译者也在努力‘让自己变小’,甘愿臣服于原作与原作者之下,默默无闻地充当一名复述者(而不是写作者)。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作者,把再现原文的确切意义作为自己的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
    ② 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338:被隐藏、被压抑、受排斥的状态和奴仆状态
    [1]新村出.『広辞苑』.[M].東京:岩波書店,1998.
    [2]梅棹忠夫 金田一春彦 阪倉篤義 日野原重明.『日本語大辞典』[M].講談社 1989:1289.
    [3]時枝誠記 吉田精一.『角川国語中辞典』[M].角川書店 1973:1375.
    [4]关颖.《口译员的工作》[J].黑河科技,2003,(4);112.
    [5]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7]王希杰.《论语言的环境》[J].广西大学学报,1996,(1);60.
    [8]牛强.陈林华.《语境新探——试论语言语境的解释和制约功能》[J].外国语,1992,(2);6-8.
    [9]王建华.《关于语境的定义和性质》[J].浙江社会科学,2002,(2);190-192.
    [10]曹京渊.《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J].修辞学习,2005(6);14-16.
    [11]张蕾.《静态与动态语境》[J].山东外语教学,2004(2);38-40.
    [12]谢少万.《语境理论与实践新探》[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13.
    [13]刘和平.《口译技巧》[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4]鲍晓英.《口译标准“信”的实现——记忆心理学在口译中的应用》[A].柴明颍.张吉良.口译的专业化道路.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任文.蒋莉华.《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识口译人员的角色》[J].中国翻译,2006(2);62.
    [16]张忻波.《口译与跨文化交际》[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6);34-36.
    [17]向小萍.《口译要素分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4);132-134.
    [18]莫爱屏.《语用翻译与语境关联》[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8);117.
    [19]刘宓庆.《翻译的动态研究与口译教学》[A].吕国军.口译与口译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0]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21]唐培.《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9);64.
    [22]李翠兰.《口译的特点与过程刍议》[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4);29.
    [23]林小兰.《口译的特点与技巧浅议》[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25);79-80.
    [24]林天宝.《释意学理论下的口译与口译技巧——以日汉互译为例》[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9);35.
    [25]周贵臣.《关联理论与语用翻译模式》[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86.
    [26]孙华祥.《关联理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J].山东外语教学,2001(2);28.
    [27]鹿婷婷.《关联——顺应模式与谈话节目中的话轮转换》[J].应用研究,2006(1);48.
    [28]曾文雄.《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75-76.
    [29]张晓梅.《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阐释力》[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120.
    [30]马霞.《口译:选择,协商与顺应》[J].中国翻译,2006(5);53-54.
    [31]龚光明.《语用思维与翻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32]龚光明.《翻译思维学》[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3]方艳.《试论语境在转变语义层对语义的实现功能》[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3);78.
    [34]矫远峰.《新日汉辞典》[Z].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35]宋文军.《现代汉语大词典》[M].北京:日本小学馆 中国商务印书馆,2002.
    [36]周殿清.《同声传译第四版》[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7]谭晶华.邱鸣.《日语口译实务》[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05.
    [38]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9]金田一春彦.『日本語の生理と心理』[M].東京:至文堂,1962.
    [40]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C].湖文仲.文化与交际.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1]张平.《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理论阐释》[J].翻译论坛,2006(6);83.
    [42]丁树德.《翻译技法详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43]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