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地处东亚的中国、朝鲜半岛及日本之间具有悠久的文化交流史。语言与文字作为传播文化的载体,随着文化交流在不同国度之间逐渐形成密切的语言接触与交流。因此,汉、朝、日三种语言之间不仅具有历史悠久、关系密切的交流,还在语言接触与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在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字等各方面带来各种变化。其中,在词汇方面,汉、朝、日之间形成大量的同形词。同形异义汉字词作为同形词的一部分,在它自身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受到历史、社会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语言系统内部的影响。虽然同形异义汉字词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是在接触语言学研究、汉字词对比研究、语言习得与应用研究等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通过对同形异义汉字词词义关系的分类与分布及其特点、词义关系演变的原因与规律、词义关系演变中接触语言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汉、朝、日三种语言在密切的语言接触与交流中所形成的的深层关系。
     本文在全面、系统了解汉、朝、日词汇交流中的历史背景、词汇交流的主要形式与特点、汉、朝、日语言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与特点等的前提下,主要围绕19世纪末20世纪初汉、朝、日词汇交流中形成的词义关系的变化与特点、词义关系演变中接触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等,以朝鲜近代最早发行的综合性杂志《少年》为例,从中选敢423条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并建立数据库,从共时层面对比分析词义关系的分类、分布情况及其特点,从历时层面对比分析词义关系演变的特点、词义关系演变的原因与规律、词义关系演变的过程中接触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等,从而探讨汉、朝、日三种语言在语言接触与交流中的深层关系。
     全文共五个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介绍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等作了扼要的介绍和说明。
     第一章结合汉、朝、日词汇交流史,概述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及其特点。本章分作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东亚汉字文化圈中词汇交流与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发展;第二部分是早期西学东渐与汉、朝、日词汇交流;第三部分是近代汉语词汇交流与同形异义汉字词的新发展。
     第二章是以朝鲜近代杂志《少年》为研究材料,展开汉、朝、日同形异义汉字词对比研究的部分。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少年》汉字词的使用情况及其特点、《少年》在同形异义汉字词研究中的重要性等;第二部分是介绍《少年》同形异义汉字词数据库的建立、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分布特点等。
     第三章是《少年》同形异义汉字词的词义关系与词义演变的对比研究。本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共时层面,将从《少年》中选取的423个同形异义汉字词,根据词义关系的不同分为五大类型,并探讨词义关系分类的特点、词义关系分布情况及其特点;第二部分是从历时层面对比分析《少年》同形异义汉字词词义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词义关系演变的原因、词义关系演变中汉、朝、日之间相互影响的具体表现等。
     第四章结合接触语言学理论,主要从双向性和层次性两个方面探讨同形异义汉字词的形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汉、朝、日之间的相互影响、三种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等。还讨论了同形异义词的掌握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同形异义词研究对语言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第五章结论。总结全文内容,并指出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Located on East Asia, China, Korea and Japan have kept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the medium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culture,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formed firm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m. Therefore, the three languages established long of firm lingual communication, and brought various changes in the aspects of phonetics, lexicology, and grammar through communicating processes. In the aspect of lexicology, numerous homonyms appeared betwee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As a part of homonymy,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affected by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factors(historical, social and other objective factors, and the internal language system) during their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Although there only has a few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they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linguistic study,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etc.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semantic relation classification and distribution, the study of the reasons and principles concerning evolution of semantic relation, and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ngu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semantic relation, can explore the deep relationships which are evolved from the firm ling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background, the for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influences betwee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changes, inherent contacts of the three languages'lexicology communication ranging from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t takes Junior, the earliest comprehensive magazine released by North Korea, as an example, selecting423homonyms in Chinese, Korean, Japanese characters to from a database. It also analyzes the semantic relation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its features with a synchronic view, and gives the reasons and principles concerning evolution of semantic relation and the effects between each other. In addition, it explores the deep relationships which are evolved from the firm lingu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hree language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temporary studies of homonyms i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and explains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objects and the methods of this thesis.
     The first chapter i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the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and the history of lexicology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hree languages. This chap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is about lexicology communication and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development under East Asian Chinese characters'cultur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early movement of learning from the West, especially the lexicology communic ation;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the modern lexicology communication and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The second chapter takes the modern Korean journal Junior as study material, and elaborate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homonyms in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Chinese characters'usage and features in Junior, and the journal's importance in the study of homonymy Chinese characters; second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database, and of homograph Chinese characters'distribution features.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semantic rel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 in Junior. It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classifies the423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as five types according to semantic relation,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mantic relation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semantic relation; the second part, with a diachronic view, i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semantic relations, the reasons of semantic evolution, and the certain illustration of the influences between the three languages.
     The fourth chapter uses contact linguistics theory and discusses mainly from bilateral and hierarchical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omonym Chinese characters, the evolution processes of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and the inherent relations between the three languag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significances of handing homonyms in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It concludes the main point of the whole thesis, and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y existing in this study.
引文
① 李得春:《浅谈汉朝同形词》,《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1988年,第57-58页。
    ①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3-15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②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6-47页。
    ③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④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50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0-51页。
    ②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②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3-54页。
    ③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①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① (韩)朴英燮:《国语汉字语词汇论》,韩国:(?)出版社,1995年,第76页。
    ② (韩)朴英燮:《国语汉字语词汇论》,韩国:(?)出版社,1995年,第29页。
    ① (韩)朴英燮:《国语汉字语词汇论》,韩国:(?)出版社,1995年,第52页。
    ① (韩)朴英燮:《国语汉字语词汇论》,韩国:(?)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② 刘元满:《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① 刘元满:《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页。
    ① 李得春:《浅谈汉朝同形词》,《延边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1988年,第59页。
    ①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页。
    ②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3页。
    ③ 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11-12页。
    ① 樊洪业:《耶稣会士与中国科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22页。
    ①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②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25-226页。
    ①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44页。
    ② 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61页。
    ① (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1页。
    ①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的变迁和发展》,1959年,转引自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下),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① 主要参考(韩)趟容万著《六堂崔南善:(?)生涯·思想·业绩》(韩国:三中堂,1964年)。
    ① 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4页。
    ② 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7页。
    ① 金红莲:《开化期杂志词汇研究——以(少年)、(青春)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延边大学,2002年,第17-18页。
    ② 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1页。
    ① 王立达:《现代汉语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中国语文》,1958年2月号。
    ② 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1-114页。
    ③ 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90-191页。
    ① 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58-260页。
    ① 张兴权:《接触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39页。
    ① 张公瑾、丁石庆主编:《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收获》,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4页。
    ① 张兴权:《接触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93页。
    ① 瞿霭堂:《相关语言学构想》,1992年,转引自张兴权:《接触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4页。
    (日)梅田博之:日本的外来语问题[A].关于东洋三国语言政策的国际学术会议[C].韩文版,1991年,第34页。
    ① 陈植藩:《朝鲜语中的汉字词》[A],中国语文[C],1964年(5)。
    ② 侯玲文:《上古汉语朝鲜语对应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307页。
    ①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研究》,2000年,转引自张兴权:《接触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4-75页。
    ① 史有为:《汉语外来词》,2000年,转引自张兴权:《接触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75-76页。 专(译)著
    [1]安炳浩:《朝鲜语发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
    [2]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3]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源关系的解释》[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4]陈辉:《论早期东亚与欧洲的语言接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5]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6]陈力卫:《和制汉语の形成とその展阴》[M],日本:汲古书院,2001年.
    [7]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
    [8]崔奉春:《朝鲜语和汉语关系调查》[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
    [9]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顾海根:《日本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桂诗春,宁春岩:《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13]韩立红:《日本文化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5]姜银国:《朝鲜语的民族性特征》[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87年.
    [16]金光洙,崔明植树:《朝鲜语语法》[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李得春:《朝鲜语词汇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年.
    [18]李得春:《汉朝语言文字关系史》[M],延吉: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2年.
    [19]李得春:《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上、下)[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李得春:《朝鲜语历史研究》[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6年.
    [21]力提甫·托乎提:《阿尔泰语言学导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林成虎:《中日同形异义词辨析》[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
    [23]林成虎,全龙华,金哲会:《中韩日同形异义语》[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延边: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年.
    [24]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25]刘元满:《汉字在日本的文化意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柳英绿:《朝汉语语法对比》[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28]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倪海:《现代语言学》[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3年.
    [30]潘文国,谭慧敏:《对比语言学:历史与哲学思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31]濮之珍:《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2]全学锡,金哲俊:《语言学概论》[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权宇:《古代中朝日文化比较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2年.
    [34]沈国威:《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汉字新词的创制、容受与共享》[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35]沈国威:《汉字文化圈諸言语の近代语汇の形成:创出と共有》[M],日本:关西大学出版部,2008年.
    [36]束定芳:《现代语义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7]太平武:《汉朝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38]太平武《语言学与社会》[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39]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40]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王寅:《语义理论与语言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42]王远新:《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43]王远新:《语言理论与语言学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44]吴安其:《历史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45]吴侃:《日语词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46]伍谦光:《语义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47]谢国芳:《日语汉字读音规律揭秘》[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48]徐通锵:《历史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49]许余龙:《对比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50]宣德五,金祥元,赵习:《朝鲜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5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2]翟东娜:《日语语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53]张兴权:《接触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54]张兴权:《对语言文学的二十一世纪初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55](韩)崔南善:《少年杂志》集(第1号~第22号)[M],韩国:现代社,1980年.
    [56](韩)趟容万:《六堂崔南善:(?)生涯·思想·业绩》[M],韩国:三中堂,1964年.
    [57](韩)金锺埙:《韩国固有汉字研究》[M],韩国:集文堂,1983年.
    [58](韩)洪思满:《韩·日捂比较文法论》[M],韩国:庆北大学校出版部,1988年
    [59](韩)李相亿,金永锡:《现代形态论》[M],韩国:学研社,1998年.
    [67](韩)朴英燮:《国语汉字语汇输》[M],韩国:(?),1995年
    [68](韩)沈在箕:《国语语汇论》[M],韩国:集文堂,2000年.
    [70](韩)李基文:《开化期(?)文研究》[M],韩国:一潮阁,1984年
    [71](韩)(?):《韩国引藉と日本语のぬいだ》[M],菅野裕臣,野间秀树,浜之上幸等訳,日本:草风馆,1999年.
    [72](日)金田一春彦:《日本语》(新版)[M],日本:岩波书店,1998年.
    [74](日)前田富祺:《汉字と日本藉》[M],日本:朝仓书店,2005年.
    [75](日)前田富祺,野村雅昭:《汉字のはたらき》[M],日本:朝仓书店,2006年.
    [77](日)藤堂明保:《汉字とその文化圈》[M],日本:光生馆,1975年.
    [78](日)藤堂明保:《汉藉と日本语》[M],日本:秀英出版,昭和44年.
    [79](日)佐滕武羲:《概说日本语と历史》[M],日本:朝仓书店,2003年.
    [80](日)佐伯哲夫,山内洋一郎:《国语概说》[M],日本:和泉书院,2004年.
    [82](日)下宫忠雄:《历史比较言语学入门》[M],日本:阴拓社,1999年.
    [84](日)森冈健二:《日本语と汉字》[M],日本:明治书院,平成16年.
    [85](日)田中章夫:《近代日本语の语汇と语法》[M],日本:东京堂出版,2002年.
    [86](日)内田厦市:《近代における东西言语文化接触の研究》[M],日本:关西大学出版部,平成13年.
    [87](日)阿辻哲次:《汉字と日本人のらし》[M],日本:大修馆书店,2010年.
    [88](日)玉村文郎:《日本语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た》[M],日本:世界思想社,1994年.
    [89](日)风间喜代三:《言藉学》[M],日本:东京大学出版会,平成5年.
    [91](日)家永三郎:《日本文化史》(第二版)[M],日本:岩波书店,1996年.
    [92](日)加藤彰彦,佐治圭三,森田良行:《日本语概说》[M].日本:桉枫社,1989年.
    [96](日)桥本万太郎:《语言地理类型学》[M],余志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97](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98](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99](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00](法)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02]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
    [103]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源》(1-4)(修订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10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1-12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993年.
    [105]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四卷本)[z],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
    [106]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107]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古今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8]王永全,小玉新次郎,许昌福编著:《日汉同形异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09](韩)国语大辞典编篆委员会编:《标准国语大辞典》(第二版)[Z],韩国:韩国国立国语研究院,1999年.
    [110](韩)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编篆:《17世纪国语辞典》(上、下)[Z],韩国:太学社,1995年.
    [111](韩)刘昌焞:《李朝语辞典》[Z],韩国:延世大学出版部,1964年.
    [112](韩)柳穆相监修:《韩国语词典》(世纪版)[z],北京:民族出版社,韩国:教学社,2006年.
    [儿3](韩)李瑢默:《(?)中国语辞典》(第三版)(中韩·韩中本)[Z],韩国:民众书林,2001年.
    [114](韩)李瑢默:《中韩大辞典》[Z],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
    [115](日)日本国语大辞典第二版编辑委员会,小学馆国语辞典编辑部:《日本国语大辞 典》(第二版)(1-13卷)[Z],日本:小学馆,2002年.
    [116](日)褚桥辙次:《大汉和辞典》(1-12卷)(第二版)[Z],日本:大修馆书店,1989年.
    [117](日)藤堂明保:《汉字语源辞典》[Z],日本:学登社,1965年.
    [118](日)佐藤亨:《现代に生きる幕末·明治初期汉语辞典》[Z],日本:明治书店,平成19年.
    [119](日)中村幸彦,岡见正雄,阪仓篇羲:《角川古语大辞典》[Z],日本:角川书店,平成11年.
    [120](日)山田忠雄:《新明解国语辞典》(第六版)[Z],日本:三省堂,2005年.
    [122](日)森田良行:《基礎日本语辞典》[Z],日本:角川书店,平成10年.
    [123]宋文军主编:《现代日汉大词典》[Z],北京:中国商务印书馆、日本:日本小学馆,2000年.
    [124]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译:《日汉大辞典》[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25]周思等主编:《日语汉字词汇读音释义词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126]骈宇骞等主编:《语言文字词典》(上、下)[Z],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127](日)佐藤贡悦,(韩)严锡仁:《日中韩同字具议小辞典》[Z],日本:勉诚出版,2010年.
    [128](日)渡边吉镕:《韩日语文法对照研究の褚问题》[J],《日本藉学》第六卷第十号,1987年,第67-75页.
    [129](日)野村雅昭:《二字汉语の构造》[J],《日本语学》第七卷第五号,1988年,第44-55页.
    [130](日)荒川清秀:《复合汉语の日中比较》[J].《日本语学》第七卷第五号,1988年,第56-67页. 第三十一卷第七号,2012年,第4-10页.
    [132](日)吉本一:《近代韩国の汉语とその出自》[J],《日本语学》第三十卷第八号,2011年,第48-58页.
    [133]朱京伟:《日本の近代汉语の来历》[J],《日本语学》第三十卷第八号,2011年,第4-15页.
    [134]陈力卫:《近代日本の汉语とその出自》[J],《日本语学》第三十卷第八号,2011年,第34-46页.
    [138]沈国威:《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概说》[A],李运博:《汉字文化圈近代语言文化交流研究》[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4-35页.
    [139]朱京伟:《「汉城旬报」(1883-84)から见た中日韩の语汇交流》[A],李运博:《汉字文化圈近代语言文化交流研究》[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7-67页.
    [140]丁石庆:《弱势族群的社区强势母语现象》[A],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收获》[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3-147页.
    [141]丁石庆:《达斡尔语方言语音结构保持“态势”》[A],张公瑾,丁石庆:《浑沌学与语言文化研究新探索》[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70-182页.
    [146](韩)朴贞宣:《中韩常用汉字词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以同形异义类词为中心》[D],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大学,2010年.
    [147](日)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异义词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10年.
    [148]万玲华:《中日同字词比较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49]金红莲:《开化期杂志词汇研究:以<少年>、<青春>为中心》[D],硕士学位论文,延吉:延边大学,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