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注当今语言生活和生活语言的变化,可以预测生活语言的发展态势和走向,保持语言生活的和谐与健康。普通话推广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大中城市绝大部分由“单语社会”转变成“双语社会”,方言和普通话从零接触到广泛接触,两者之间发生着纷繁复杂的消长、融合和变异,给语言生活带来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本研究以本人土生土长的南昌市为调研点,把国外语言学中的系统演变理论、中介语理论、语言迁移理论、标记理论和词汇扩散理论运用到南昌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研究实践中,运用结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大量语言事实材料调研得出以下结论:时下南昌是一个典型的双语社会,大多市民具备南昌话和普通话双语能力,在不同的场合有规律地选用不同层级的语言交际。随着普通话和南昌话长期、广泛和深入的接触,引发了两种语言功能和结构的变化。首先是普通话的使用比例逐渐增多,使用能力日益增强,正在取得优势地位;南昌话的使用比例不断萎缩,使用能力日趋退化,其地位日益式微;其次普通话和南昌话的系统结构在接触中发生着“同构”和“互协”,语言面貌和以前也不尽相同。这又表现为一方面是母语南昌话影响普通话产生了不标准的、带有南昌话口音的普通话中介语;另一方面是强势语言普通话影响南昌话产生了不够纯正的新派南昌话。而传统方言学描写的方言和普通话往往是假设它们为一个纯的、理想的、不变的事物,对于这些不那么纯的、运动变化着的活的生活语言却关注不够。本研究就是对南昌语言生活中正在接触变化着的生活语言的现实关照,通过对结构中语言变项的解析,展现出一个普通话和南昌话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动接触画面。
     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是“语言接触”外延(“语”是广义用法,既包括“语言”又包括“方言”)在我国语言生活的扩大和应用,是对国外语言学接触和演变理论在本土的重新诠释和实际应用。研究表明“南昌口音普通话”和“新派南昌话”是典型的语言接触性演变产物,南昌话和普通话的接触类型分别属于“语言兼用”、“结构干扰”和“深层影响”。通过对两种语言结构系统演变的研究后得出几点启示:语言接触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诱因之一,结构的自我调节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内在目的,语言迁移和词汇扩散是语言结构系统性演变的重要机制。
     本研究的价值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提供了大量最新的、翔实的南昌语言生活和生活语言素材,具有一定的材料价值;二是南昌话和普通话接触的“同构——互协”模式为方言和普通话接触研究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语言接触模式,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这些材料和方法对于我们探索新时期条件下如何培养一种“和谐共生,共同发展”的新型语言生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It is possible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and direction of situational language and maintain language situation in harmony and health on condition that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oday’s changes in language situation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The vast majority of cities in china have turned from a“monolingual society”into a“bilingual society”since the popularity of Putonghua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ere are various and complex growth and decline, integration and variation between dialects and Putonghua since they underwent the zero-contact-to-contact process, which have brought a series of profound changes to language situation. The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study the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Putonghua and Nanchang Dialect, which is also my dialect.
     The dissertation is carried out by means of traditional Structure linguistic and Sociology linguistic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some western linguistic theories such as System Evolution Theory, Inter-language Theory, Language Transfer Theory, Markedness Theory and Lexical Diffusion Theory. After lots of research, we find that today’s Nanchang is a typical bilingual society and a large number of residents in Nanchang city are capable of speaking Putonghua and Nanchang dialect as well as regularly choosing appropriate language on different occasions. With the long-term, broad and in-depth contact between Putonghua and Nanchang dialect, there are changes between them in language function and structure. Firstly, Putonghua is being used in a large scale and even in a dominant position. Residents’capability of speaking Putonghua in Nanchang city is increasingly greater as well. On the contrary, Nanchang dialect is being used in a small scale and even decreasing. Secondly, Nanchang dialect is not the same as before. The system structures of Nanchang dialect and Putonghua are undergoing the process of“isomorphism”and“co-ordination”in contact with Putonghua. On one hand, a non-standard Putonghua inter-language with Nanchang dialect accent comes into be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nchang dialect; on the other hand, an impure Nanchang dialect appears with the impact of strong language Putonghua. The traditional dialect study often assumes Putonghua and dialects as pure, ideal, unchanged languages, and pays little attention to those not so pure, ever-changing situational languages. The dissertation tries to investigate the in-contact and changing situational language and show a vivid picture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tonghua and Nanchang dialect by analyzing changes in situational language structures.
     Language contact between Putonghua and Nanchang Dialect is the extension of“language contact”, which has been broadened and applied in language situation in China and is also the re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western Language Contact and Evolution theories in China. The research shows that“Putonghua with Nanchang Accent”and“New Nanchang Dialect”are typical products of the language contact, the contact types between Nanchang dialect and Putonghua can be classified into“language combination”and“structure interference”and“in-depth influence”. After research,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language contact is the incentive of the systematic change in language structure, the self-regulation of language structure is the internal purpose of the systematic change in language structure, language transfer and the lexicon diffusion is the important mechanism of the systematic change in language structure.
     The new points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research is data-based. The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up-to-date, detailed data of language situation and situational language in Nanchang; Secondly, the researching method and findings are capable of providing guidance for future study. These data and methods are valuable for exploring how to cultivate a new ,“harmonious coexistence, mutual development”language situation.
引文
①此为R.L.Trask的《历史语言学》(1996年出版)一书其中一章的标题。
    ②真田信治《社会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③周磊《语言接触的类型和方言研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3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
    ④真田信治《社会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①杨晋毅《洛阳市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布与使用情况》,《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
    ①参考彭女燕《语言接触研究述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真田信治《社会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①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汉越(侗台语)语源关系的解释》,语文出版社,1996年。
    ①张建强《汉语中介语研究的理论思考》,《现代语文》2007年第4期。
    ②Corder S P. 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67(5):161-170
    ③Ellis 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341.
    ④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M].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①Eckman F. 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 Language Learning, 1977(27):315-30.
    ②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真田信治(日本)《社会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②周庆生《语言生活与生活语言——〈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编后》,《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①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年。
    
    ①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
    ②魏钢强《南昌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③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12月。
    ①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1990年第4期。
    ①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②Eckman F. 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1977(27):315-30.
    
    ①Kellerman, E. 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Interlanguage StudiesBulletin2 (1977): 58-145.
    ②Richards, J. C.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Z].London: LongmanGroup UK Limited. 1992.
    ①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①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 Ann Arbor: Universityof Michigan Press, 1957.
    ②DULAY H C, BURT M K, KRASHEN S. Language Tw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①参见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①瞿霭堂在《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①陈保亚《系统演变的目的性》,《哲学研究》,1989年第9期。
    ①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
    Charles A. Ferguson《DIGLOSSIA》(李自修译《双语现象》),《国外语言学》1983年第3期
    Raymond Hickey《对语言演变的形式解释与功能解释——〈语言演变的动因〉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
    (李)建国谷芒(边兴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变化与方言》,《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
    曹廷玉《南昌方言中的近代汉语词例释》,《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曹志耘《谈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3期。
    陈保亚《系统演变的目的性》,《哲学研究》1989年第9期。
    陈保亚《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43页。
    陈建民苏金智《1991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简述》,《语文建设》1992年第6期。
    陈建民苏金智《1992年社会语言学研究简述》,《语文建设》1993年第4期。
    陈默《从历史语言学的发展看汉语方言语音演变方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73页。
    陈其光《语言间的深层影响》,《民族语文》2002年第1期。
    陈松岑《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语文建设》1990年第1期。
    陈松岑《社会因素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兼论目前的“闽粤方言热》,《语文建设》1991年第1期。
    陈松岑《影响售货员使用礼貌词语的社会因素—社会语言学调查报告(1984年)》,《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
    陈亚川《“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世界汉语教学》1991年第1期。
    陈亚川《闽南口音普通话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4期。
    陈亚莹《普通话音系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方言考察》,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10月苏州。
    陈焱丁信善《方言与标准语接触的互动模式》,《现代语文》2007年第二期。
    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语文建设》1990年第4期。
    陈章太《略论我国新时期的语言变异》,《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陈章太《我国当今语言生活的变化与问题》,《中国教育报》2006年4月30日第004版。
    陈章太《语文生活调查今议》,《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1期。
    陈章太《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8年第1期。
    陈章太《语言国情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陈章太《再论语言生活调查》,《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
    崔容《太原方言新派老派的语音差异》,《山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戴庆厦罗自群《语言接触研究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语言研究》2006年第4期。
    戴庆厦袁焱《互补和竞争:语言接触的杠杆———以阿昌语的语言接触为例》,《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
    戴庆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研究的新篇章——喜读〈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戴妍高一虹《大学生对普通话和上海方言变语的评价》,《新乡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4期。
    丁崇明《语言演变的过程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杜秀丽《伊犁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段纳《从词汇扩散理论看平顶山新派方言古入声字语音的变异》,《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1期。
    付义荣《南京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思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
    高福生《南昌话里的h与f》,《争鸣》1983年3期。
    高福生《南昌话里的句尾"着"》,《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2期。
    高永奇《几种南亚语的词源统计分析》,《民族语文》2005年2期。
    高永奇《布兴语的次要音节》,《语言科学》2004年第4期。
    高远月《谈家庭语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语言与翻译(汉文)》2001年第1期。
    顾颖李建国《普通话的地域变体与乡音情结》,《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郭文静《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变化》,《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71页。
    郭熙《对苏南地区河南话变化的初步考察》,《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8期。
    胡经修《南昌方音与北京语音对应关系的探索》,《方言与普通话集刊第四本》,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
    胡清国邵百鸣《南昌话词汇的历史层次》,《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胡松柏《赣东北汉语方言接触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黄传迅《地域方言与普通话融合的探讨》,《语言学习》2004年第5期。
    黄行《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黄宜思《从变异现象看语言演变的机制》,《外语学刊》1998年第4期。
    姜根兄《从语言接触看蒙古语科尔沁土语的演变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蒋平,谢留文《南昌县(蒋巷)方言的轻重音与变调》,《方言》2001年第2期。
    教特根其其格《语言接触中的音变模式—谈语言学家赵杰教授的音变理论》,《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96页。
    瞿霭堂《双语和双语研究》,《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瞿霭堂《语音演变的理论和类型》,《语言研究》2004年第2期。
    邝永辉《粤语影响下的韶关市城区普通话词汇的特点》,《韶关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7页。
    李建国边兴昌《普通话-方言的互动变异与对外汉语教学》,《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2期。
    李蓝《“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汉语方言问题》,《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李蓝《绍兴市城区普通话的社会分布及其发展趋势》,《语文建设》1990年第1期。
    李荣《南昌、温岭、娄底三处梗摄字的韵母》,《中国语文》1989年第6期。
    李如龙,徐睿渊《厦门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变化——对三本教会厦门话语料的考察》,《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李如龙《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2期。
    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
    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文学作品语言的地域特征———以当代江西作家作品语言和江西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李小凡《新派苏州方言声母系统的演变》,《方言》1997年第3期187页。
    梁云《浅析语言接触与双语教学》,《语言与翻译》1999年第1期。
    林华东《普通话与方言:现代汉语发展的前景》,《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
    林清书《“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刘海涛《从比较中看应用语言学》,《北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刘海涛《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从定义变迁看学科发展》,载陈章太等主编《语言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语文出版社,2006,第55-60页。
    刘宏《方言区“过渡语”语音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以洛阳地区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刘虹《语言态度对语言使用和语言变化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1993年第3期。
    刘华卿《邢台地方普通话语言特征分析》,《邢台师范高专学报》2002年第1期。
    刘金荣陈和强《现代汉语语音演变外因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167页。
    刘晓梅李如龙《东南方言语法对普通话的影响四种》,《语言研究》2004年第4期。
    柳荣军《从言语交际的“中介语零形式”现象看语言接触》,《菏泽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陆锦平《“雅言”与“方言”之和谐共生——论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语言研究》2006年2月号下旬刊。
    陆镜光张振江《近五十年来广东地区方言变迁大势》,《中国社会语言学》2003年第1期。
    雒鹏《河州话语法———语言接触的结果》,《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马梦玲《青海多元文化交融下的语言接触现象》,《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欧阳骏鹏《词汇扩散理论述略》,《学海》2003年6月。
    彭女燕《语言接触研究述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 2007第2期。
    齐沪扬《就“方言普通话”答客问》,《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
    任燕平《吉安市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比较》,《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7年第3期。
    沙平《论母语方言对共同语学习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邵百鸣《南昌话词汇的历史层次新探》,《职大学报》2003年第1期。
    邵百鸣《南昌话和普通话否定标记的句法差异》,《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沈家煊《类型学中的标记模式》,《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1期。
    沈榕秋陶芸《上海现代方音的变化速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沈同《上海话老派新派的差别》,《方言》1981年第4期275-283页。
    沈钟伟《词汇扩散理论》,《汉语研究在海外》(石锋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5年31页。
    施其生《一百年前广州话的阴平调》,《方言》2004年第1期34页。
    施晓《海门话的音变现象》,《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244页。
    施燕薇《初探“松阳普通话”与“标准普通话”间的差异》,《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
    石定栩《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外国语》1999年第4期。
    石汝杰《吴方言区作家的普通话和方言》,《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石汝杰《汉语方言中高元音的强摩擦倾向》,《语言研究》1998年第1期。
    苏金智《从台湾“语言意识与外语观”调查看台湾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苏晓青刘磊《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的考察——新老派语音差异及变化特点分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71页。
    苏晓青佟秋妹王海燕《徐州方言词汇60年来的变化——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61页。
    苏晓青佟秋妹《从一家祖孙三代的语言差异看语言变化———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四》,《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3期。
    苏晓青佟秋妹《徐州方言民俗词汇变化的考察——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六》,《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苏晓青佟秋妹《徐州市区与周边乡镇语言现状的对比考察(词汇部分)——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五》,《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苏晓青佟秋妹《徐州市区与周边乡镇语言现状的对比考察——徐州方言向普通话靠拢趋势考察之三》,《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苏晓青周兵兵《徐州市民语言使用情况电台录音调查报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苏晓青《赣榆(青口)方言的音变》,《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孙蕙如《普通话学习受方言习惯影响的考证》,《河南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谈莉《巢湖方言新老两派差异比较在普通话教学中的应用》,《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汤九华《试论词汇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
    王建军《魏晋人士言语的共性和个性》,《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万里凤《南昌方言语气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3期。
    汪平《当今苏州话和普通话在苏州的消长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期。
    汪平《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语言研究》1990年第1期。
    汪平《苏州话的变化及保护苏州话的刍议》,《东亚学术文化交流》第一辑(东亚学术文化交流学会编,[韩国]新星出版社),2004年12月。
    汪平《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关系刍议》,《中国方言学报》2006年第一期。
    王琴《阜阳方言二十年来语音、词汇变化透视》,《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65页。
    王群生王彩豫《略论“带地方色彩的普通话”》,《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6期。
    魏钢强陈昌仪《南昌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邬美丽《语言态度研究述评》,《满语研究》2005年第2期。
    吴福祥《关于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民族语文》2007年第2期。
    伍铁平《论比较和语言接触学》,《汉语学习》1990年第5期。
    夏中易《近四十年成都话语音变动现象考论》,《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肖萍《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关系浅析》,《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谢伯瑞《试论方言情感》,《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学)增刊1985年。
    谢俊英《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有关普通话的几个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4期。
    谢留文《南昌县蒋巷方言的两个虚词"是"与"着"》,《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
    辛世彪《赣方言声调的演变类型》,《暨南学报》1999年第3期。
    邢向东《试论时空观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体现》,《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熊正辉《从赣语看官话的特点》,《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00年。
    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引论》,《方言》1994年第3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词汇》,《方言》1982年第4期31页4及1983年第1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的难字》《方言》,1980年第1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的声调及其演变》,《方言》1979年第4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的文白读》,《方言》1985年第3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的子尾》,《方言》1979年第3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里语助词的读音》,《方言》1982年第1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里曾摄三等读如一等的字》,《方言》1982年第3期。
    熊正辉《南昌方言同音字汇》,《方言》1989年第3期。
    熊正辉《怎样求出两字组的连读变调规律》,《方言》1984年第2期。.
    徐海铭《过渡语研究述评》,《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
    徐红梅《从双语并用看带方言味普通话》,《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徐世璇《毕苏语方言的形成和语言的接触影响》,《民族语文》1998年第3期。
    徐阳春《南昌方言的体》,《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徐阳春《南昌方言语气助词"啊"的用法初探》,《语文应用与研究》1996年3期。
    徐阳春《南昌和上犹方言语法体的比较》,《语言论集》,中国社科出版社2001年12月。
    徐阳春《南昌话"得"字研究》,《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徐阳春《南昌话语气词"是"字初探》,《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1997年第2期。
    徐阳春《南昌青年流行语》,《南北城市青年流行语》,华夏出版社1993年10月。
    许嘉璐《语文生活调查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语文建设》1997年第3期。
    颜森《江西方言的分区(稿)》,《方言》1986年第1期19页。
    颜森《江西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颜森《南昌方言纵横谈》,《语文应用与研究》1993年第1期。
    颜逸明《推广普通话和“保卫”上海话论战述评》,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10月苏州。
    杨晋毅《洛阳市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布与使用情况》,《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4期。
    杨晋毅《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思考与设想》,第二届中国社会语言学国际研究会论文,2003年11月澳门。
    杨玲《四川方言区在校学生的语言态度分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杨时逢《南昌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39本》1969年。
    杨鑫福《关于南昌话的入声问题》,《汉字汉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袁晓圆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
    姚艳颖《试谈语言接触中的借用现象》,《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姚佑椿《上海口音的普通话说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4期。
    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游汝杰《方言和普通话的社会功能与和谐发展》,《修辞学习》2006年第6期。
    游汝杰《方言兴衰存废的社会语言学观》,《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5月第001版。
    游汝杰《上海话在吴语分区上的地位—兼论上海话的混合方言性质》,《方言》2006年第l期。
    袁蕾《豫北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5年第3期。
    曾献飞《湘南官话七十年来的语音演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汉语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10月苏州。
    詹伯慧《试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詹伯慧《谈谈方言和普通话——在新加坡华文研究会的讲话》,《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张建强《“地方普通话”研究刍议》,《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张建强《中介语理论与PSC论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张民权《试论南昌方言的"不"字及"不"字结构》,《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张明仙杨文华《罗平布依族当代语言演变动因——语言接触与语言兼用》,《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张树铮《试论普通话对方言语音的影响》,《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4期。
    张树铮《现代汉语方言音系简化的趋势与推广普通话》,《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第1期。
    张为纲《南昌话的声调变化和实验研究》,《中山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集刊1期》1943年。
    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民族语文》1988年第1期。
    张燕娣《南昌方言代词研究》,南昌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张怡春《方言情结与普通话推广》,《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周长辑《闽南话与普通话在语法方面的差异刍议》,《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周磊《语言接触的类型和方言研究》,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第13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年。
    周庆生《语言生活与生活语言——〈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上编)编后》,《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1期。
    周一农《方言文化与“推普”效益》,《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朱景松《使用数字要算一算》,《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
    朱景松《用古必先懂古》,《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
    朱景松等《学好母语用好母语——关于汉语运用和学习的讨论》,《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朱玉金《方言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心理障碍及其对策》,《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孙德坤《中介语理论与汉语习得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993第4期。
    王永德盛永生《第二语言习得的中介语理论述评》,《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Kellerman, E. Towards a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strategies oftransfer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Interlanguage StudiesBulletin2 (1977): 58-145.
    Eckman F. 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1977(27):315-30
    Lado R.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57. Dulay H C, Burt M K, Krashen S. Language Two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Richards J. A non_contrastive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1971(25):204-219.
    Richards, J. C.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Teaching&AppliedLinguistics[Z].London: LongmanGroup UK Limited. 1992.
    Thomason, Sarah. 2001. Language Contact: An Introduction.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Thomason, Sarah. 2003. Contact as a Source of Language Change. In Joseph, Brian D.& Richard D. Janda, (eds.), 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Thomason, Sarah Grey and Terrence Kaufman. 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重排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语文出版社,1996年。
    陈昌仪《赣方言概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陈昌仪《江西省方言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
    陈彭年等《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丁度等《集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丁声树李荣《汉语音韵讲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李荣参订),中华书局,1981年。
    董少文《语音常识》,文化教育出版社,1964年。
    何大安《规律与方向:变迁中的音韵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李荣《汉语方言调查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
    李荣《音韵存稿》,商务印书馆,1982年。
    李荣《语文论衡》,商务印书馆,1985年。
    李如龙张双庆《客赣方言调查报告》,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刘俐李《汉语声调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刘纶鑫《江西客家方言概况》,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刘勋宁《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年。
    彭泽润《衡山方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钱乃荣《现代汉语》,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2年。
    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孙宜志《江西赣方言语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万波《赣语声母的历史层次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博士论文,1998年。
    汪化云《鄂东方言研究》,巴蜀书社,2004年。
    汪平《方言平议》,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年。
    汪平《苏州方言语音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汪平《依声母排列<广韵>同音字表》(打印稿),未刊,2000年。
    王福堂《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语文出版社,1999年。
    魏钢强《南昌话音档》,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士元《王士元语言学论文集》[M],商务印书馆,2002年。
    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熊燕《客赣方言语音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熊正辉《南昌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徐大明《语言变异与变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徐通锵《汉语研究方法论初探》,商务印书馆,2004年。
    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
    徐通锵《徐通锵自选集》,大象出版社,1993年。
    徐通锵《语言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许怀林《江西史稿》,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年第2版。
    颜森《广集韵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颜森《黎川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颜森《黎川方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
    游汝杰《汉语方言学教程》,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袁家骅《汉语方言概要》,文字改革出版社,1983年第2版。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詹伯慧《汉语方言及方言调查》,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版。
    赵元任《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2000年。
    赵元任《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张燕娣《南昌方言研究》,中国社科出版社,2007年12月。
    真田信治《社会语言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昌黎方言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198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