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至魏晋南北朝羌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朝卜辞中出现的“羌”人表现活跃,与商人的互动频繁。此时期的“羌”本是商人对于疆域西部一些异族人群的带有蔑视意味的泛称,并非是一个自称为“羌”的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在与商人频繁的互动过程中,称为“羌”的人群结成部落联盟,并产生自己是“羌”的族群认同意识;西周时期的甲骨和金文中几乎找不到“羌”字,在文献资料中也鲜见羌人记载。作为辅佐周人灭商的功臣,羌人地位提高,便回避了“羌”这个蔑称,并与周人世代联姻,代表女性羌人的“姜”字遂成为其姓氏。出自商朝羌人系统的申、吕、许、齐四个姜姓族成为贵族,到周朝末逐渐融入华夏;春秋战国时期出自商周羌人系统的“羌”在此时期大部分融入华夏,未融入华夏的“羌”为更多的“戎”称所代替。
     两汉时期的“羌”人主要是华夏对于分布于河湟地区的土著人群的泛称,他们与商周时期的“羌”人并无渊源关系。这一时期由于汉王朝向西部拓展疆域侵犯了河湟羌人的生存空间,引起羌人的反抗。两汉时见诸于史料的河湟羌落有数十种,经常联合起来与汉王朝作战,战败的羌人大多被强制性徙入塞内,分散安置于西北各郡,有些还深入关中三辅地区。羌人腥风血雨的内迁运动贯穿东汉一朝始终,约有一百多万羌人徙至汉朝边郡及内郡,河湟东部地区遂为东汉王朝占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羌人大多出自两汉羌人系统,主要分布于凉、秦、雍、益四州及河湟塞外地区。这一时期羌人的迁徙形式、规模与两汉时期又有不同,主要表现为随各割据政权力量消长而辗转流徙,族群成分单纯是羌人的人群迁徙活动很少,见诸于此时期史料中的羌人迁徙大多伴随着其他种族的人群,例如羌汉、羌胡、羌羯、氐羌等等。羌人的族群意识逐渐弱化,可辨识的种落的数量减少,许多羌人成为新的华夏。到北朝末期,北方的羌人渐渐消失于史料之中,而益州西北部的羌人则仍保持着羌人的族群认同。
     在西汉之前河湟羌人与匈奴就已有往来,匈奴对羌人的征服和奴役激发羌人族群意识的觉醒。匈奴亦经常裹胁羌人与汉王朝开战,处于北方匈奴与东方汉帝国之间的羌人族群认同逐渐加深;羌人为争取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与汉王朝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为平羌乱,汉王朝军费开支巨大,财政困窘,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来筹集军费,亦说明羌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否则无法支持如此长期的战争;河涅羌人的经济生业主要是农牧兼营,不同的区域有一定差别,河湟谷地的羌人农业经济水平比较高,非简单的粗放农业。高地居住的羌人则是单纯的游牧经济;徙入内郡后的羌人转化为自耕农,接受封建统治,但其族群意识的转化要比其经济模式的转化慢,这种现象的产生与汉王朝的治羌政策有关,汉王朝将击败的羌落徙入汉边郡及内郡,虽分而治之,但又各依其俗,有利于羌人族群特征和族群意识的保持。在治羌的过程中,汉王朝统治者采取血腥、暴力的屠杀使得羌人空前凝聚和团结,自我认同意识亦空前深化。两汉时期亦是汉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汉”人的凝聚力在两汉时期达到一个高峰,在大汉民族主义氛围中,羌人被歧视被边缘化,汉人的这种视角亦促进羌人的凝聚。至东汉末羌人己形成一个自我认同为“羌”的类似于民族的人群共同体,其羌人认同意识亦延续至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的羌人是各割据政权极力争夺和拢络的对象。曹魏和蜀汉为争夺羌人经常发生战争。羌人对于割据政权开拓疆土特别是控制西北地区有着重要的意义;五凉政权能割据河西,雄踞一方,与羌人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支持有极大关系;十六国政权中有半数以上控制过河西地区,羌人与当地各族人群一道“徙石为田,运土殖谷”,为河西的开发做出巨大贡献;后秦姚氏政权是羌人建立的政权,姚氏乃河湟烧当羌人后裔,经历数次转徙及效力于不同政权。姚氏一族汉文化素养很高,建立政权后大力尊儒崇佛,极力使自己成为华夏。姚兴已与汉人无异,其政权也是延续汉族封建统治的政权,并无羌人特色,羌人族群意识已经弱化。与姚氏集团一样,许多羌人亦是这样成为了华夏。
The "Qiang" appeared in oracle inscriptions of the Shang Dynasty was active and frequently interact with the people of Shang. "Qiang" was a general term that the people of Shang called towards the western minorities of the nation in that period discriminatorily, not a name of a stable ethnos. Dur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people of Shang, these people called "Qiang" came into a tribal alliance, gradually forming an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Qiang" themselves. The word "Qiang" couldn't be found in oracle inscriptions or calligraphy in bronze scrip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Western Zhou, as well as in the documentation. As a helper of the Western Zhou in eradicating Shang, the "Qiangs" rose in a higher rank of the society, marrying the Western Zhou for generations. "Jiang",standing for the female of "Qiang", became the surname. The people of four nation including "Shen", "lv", "Xu", "Qi" from "Qiang" becamed noble, who ar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China in the end of Zhou dynasty. So did the "Qiangs" in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The rest of them who were not integrated into China was mainly replaced by "Rong".
     The "Qiangs" in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was a general term that the people of China called the aborigines who lived in "Hehuang" aera. They weren't closely relative to the "Qiangs" in Shang&Zhou. In this period of time, the Han Dynasties suffered a serious rebellion by The "Qiangs" because the "Hans" invaded the "Hehuang" aera, occupying the "Qiangs" living space. There are decades of "Qiang" tribe of "Hehuang" aera in history records of that period. They always did battle against Han Dynasty jointly. The loser of them was mainly migrated inside the Great Wall, divided into different counties in the northwest of China, sometimes deep in "Sanfu" aera. The bloody immigration of "Qiang", mainly to the border or the inside of Han,was throughout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whose number was about more than one million. Therefore, the "Hehuang" aera was occupied by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Qiangs" in Wei,Jin&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came from the "Qiang" system in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which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Liangzhou", "Qinzhou", "Yongzhou" "Yizhou", "Hehuang" aera and beyond the Great Wall. Their immigration and scale wa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period of Han dynasty. The "Qiangs" were mainly vagabond as different nations were up and down. The mere "Qiangs" in an ethnic group was very rare when they migrated. They usually moved to another place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 in history records, such as "Qiang&Han", "Qiang&Hu", "Qiang&Jie", "Di&Qiang", etc. The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Qiang" was gradually weakened, and the number of tribe that could be made out declined. Many of "Qiangs" became new Chinese. In the end of the North Dynasties, northern "Qiangs" were gradually disappeared in history records, but "Qiangs" in the northwest of "Yizhou" still kept the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Qiang".
     The "Qiangs" in "Hehuang" aera had contacted with the Hun before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The conquest and slavery from the Hun aroused the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Qiang". The Hun also forced "Qiangs" to fight against Han Dynasty. The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Qiang" between the northern Hun and the eastern Chinese empire was gradually deepened. In order to get living space and resources, the "Qiangs" had to do battle against Han Dynasties for a long time. The military expenditures of Han dynasties was so great that it had to adjust its financial policy to raise money, which also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Qiang" was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otherwise they couldn't afford the long-term war. The main economic work of "Qiangs" in "Hehuang" was agriculture and stock raising, which depended on different areas. The people on valley had a high level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stead of simple extensive cultivation. The people on plateau was just the simple stock raising economy. When "Qiangs" was migrated inside the Great Wall, they turned into yeoman under the reign of empire. But the change of their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was slower than their economic mode. This phenomenon was due to the policy of Han Dynasty towards "Qiang". The Hans forced the loser migrate inside the Great Wall. Although they wer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parts, their customs still remained. It was benificial to keep their own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and character. The ruler of Han Dynasty slaughtered the "Qiangs" bloodily and violently in the process, which made the "Qiangs" united together unprecedently. Their self identity was deepened, too. The period of Western Han and Eastern Han Dynasties is an important age for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whose cohesion reached a peak. In the atomsphere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Qiangs" was discriminated and marginalized, which promoted their concentration. At the end of Eastern Han Dynasties the "Qiangs" had formed a national community of self-identity as "Qiang", which was similar to nation. Its sense of identity continued to Wei,Jin&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The "Qiangs" of Wei,Jin&South and North Dynasties was an important power that different regimes wanted to scramble. Wei and Shu always lighted for "Qiang". The "Qiangs" was significantly meaningful for different regime to extend their territory, especially the northwest. The five "Liang" nations'existence in "Hexi" aera couldn't be without the support by "Qiang" i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aspect. More than half of the Sixteen Kingdoms had controlled "Hexi" aera. The "Qiangs" did farming with the other local nations, which contributed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exi" aera. Hou Qing founded by Yao's belongs to "Qiang", who are descendants of "Shaodang Qiangs" in "Hehuang" aera. They had served several regimes. The Yao's had a good command of Han culture. After they founded Hou Qing, they promoted Confucianism and Buddism vigourously, which can made themselves became Chinese. Yao Xing was almost the same as Chinese. The regime was also the extention of Han's reign,without any feature of "Qiang". Their ethnicidentity consciousness was gradually weak. Many of them like the Yao's became Chinese in that period.
引文
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1 《南齐书》卷54《高逸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34页。
    2 金天明、王庆仁:《民族一词在我国的出现及其使用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第4期,第88页。
    1 《斯大林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
    2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页。
    3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1 纳日碧力戈《全球场景下的“族群”对话》,《世界民族》,2000年第1期,第5页。
    2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周大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4页。
    3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13页。
    1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1 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第三章第三节,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年版。
    3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4 何光岳《氐羌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第七章,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
    6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根《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7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 史文《《古羌人的起源及其迁徙》,《民族论坛》1987年第2期。
    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 王俊杰《论商周的羌与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羌》,《西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
    4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上编第-章,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二节。
    7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5页“羌族诸姓”。
    2 王宗维《秦汉及其以前我国西北民族活动的特点》,《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
    3 尚新丽《秦汉时期羌族的迁徙及社会状况》,《南都学刊》1997年第5期。
    4 李宗放《汉代羌人各部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5 刘夏蓓《两汉前羌族迁徙论》,《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6 石硕《羌人入踞青衣江流域时间探析》,《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7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8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 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一编第九节。
    10 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四章第三节“商代的民族和民族关系”。
    11 杨建新、马曼丽主编《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12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 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 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 郑铁巨《赵充国治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3 赵明《东汉对西羌长期作战的原因与教训》,《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
    4 高荣《论两汉对羌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5 杨永俊《论两汉时期羌汉战争中的“羌中之利”》,《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杨永俊《对东汉羌祸的重新审视》,《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
    6 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 彭清深《内迁与融合:魏晋时期西北地域的民族互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8 石德生《羌浑族群关系考辨》,《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9 张方《试论隋唐以前歧视羌人之现象》,《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4期。
    10 徐铭《羌族的生活环境与宗教信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11 张泽洪《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2 高恒天,汤剑波《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13 夏鼐《考古学论文集》之《临洮寺洼山发掘记》,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
    14 俞伟超《古代“西戎”和“羌”、“胡”文化归属问题的探讨》,《青海考古学会会刊》1980年第1期。
    15 田旭东《《从寺洼文化看古羌族文化与周文化之关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16 胡谦盈《胡谦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选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 丁广学《甘肃庄浪县出土的寺洼陶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2期。
    18 周庆明《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问题——兼论我国古羌人的起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年第6期。
    1 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3 #12
    4 田村造实《中国史上 の民族移动期—五胡·北魏时代の政治と社会》,東京:创文社1985年版。
    5 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6 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東京:汲古书院2006年版。
    7 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東京:汲古书院1998年版。
    8 松下宪一《北魏胡族体制论》,札幌:北海道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美)拉铁摩尔著《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 (美)丹尼斯·塞诺著《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2006年版。
    11 崔瑞德、鲁惟一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 傅海波、崔瑞德编《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 張尝方《羌人、秦人、徐福と吉野ケ里》,人民中国(674),36-39,2009-08人民中国雑誌社。
    14 片野竜太郎《漢代羌族研究の現状と課題》,國士舘東洋史學(1),39-57,2006-06国士館大学東洋史学
    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1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1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5-66页。
    2 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1 于省吾:《释羌、苟、敬、美》,《吉林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第43页。
    2 董作宾:《殷代的羌与蜀》,《说文月刊》三卷七期,1942年。
    3 《李学勤早期文集》之《殷代地理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第201页。
    4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69页。
    5 本文所引甲骨卜辞出处皆列简称,体例仿《中国甲骨学》附录《甲骨文著录及简称》。见王宇信:《中国甲骨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 [日]高嶋谦一:《殷虚文字丙编通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年版,第21页。
    7 董作宾:《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253页。
    1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77页。
    2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78页。
    3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6页。
    4 曹锦炎、沈建华:《甲骨文校释总集》卷3《甲骨文合集》第三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4页。
    1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98页。
    2 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卷上,见方诗铭、王修龄撰《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3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第120页。
    4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第120页。
    5 曹锦炎、沈建华《甲骨文校释总集》卷19《英国所藏甲骨文》,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6650页。
    6 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二·十六·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7 董作宾:《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134页。
    1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9页。
    2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0页。
    3 胡厚宣:《甲骨续存》下编,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535页。
    4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下篇),《文物》1974年第8期,第56-67页。
    5 董作宾:《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71页。
    6 于省吾:《甲骨文释林》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9-70页。
    7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9页。
    8 罗振玉:《殷虚书契》卷4,天津市古籍书店1993年版,第357页。
    9 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四·二十九·二,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1 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五·二十五·九,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2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83页。
    3 姚孝遂:《姚孝遂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4-189页。
    4 王慎行:《卜辞所见羌人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第71页。
    5 胡厚宣:《甲骨续存》上编,群联出版社1955年版,第258页。
    6 罗振玉:《殷虚书契》卷6,天津市古籍书店1993年版,第500页。
    7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9页。
    1 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六·九·三,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5页。
    2 转引自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3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52—253页。李学勤先生亦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在殷代,‘羌’与‘羌方’涵义有广狭的不同。商人泛称西方的异族人为‘羌’,与东方异族人‘夷’相对,而‘羌方’专指居于羌地的一个方国。凡卜辞中杀羌若干人或俘羌若干人,均是广义的‘羌’。”《李学勤早期文集》之《殷代地理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1 《李学勤早期文集》之《殷代地理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1 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页。
    2 孙星衍撰,陈杭、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1《牧誓》,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4—285页。
    3 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卷7《王会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917页。
    4 王国维:《观堂集林附别集》卷2《羌伯敦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95—1196页。
    5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45-146页。
    1 于省吾:《释羌、笱、敬、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1期,第43页。
    2 董作宾:《殷代的羌与蜀》,《说文月刊》三卷七期,1942年。
    3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页。
    4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5 罗卫东:《春秋金文异体字考察》,《古文字研究》第26辑,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5页。
    6 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辩证》,《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46页。
    7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59-760页。
    1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00页。
    2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第16页。
    3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第26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69页。
    2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80页。
    3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889-895页。下引《崧高》篇亦同。
    4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9页。
    1 《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9页。
    2 孙星衍撰,陈杭、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15《康诰》,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0页。
    3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第123页。
    1 冉光荣,周锡根,李绍明:《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2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卷10《周语上》,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1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4页。
    1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2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版),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06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4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5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3 [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卷12“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98页。
    4 如台湾学者王明珂,他说:“由三苗与三危的线索,可以看出《后汉书·西羌传》作者是如何得到此结论的。首先,《尚书·尧典》中记载,三苗被放逐到三危。三危即在西羌所居之地(河关之西南),因此西羌便是三苗的后代。《左传》中又称,春秋时期“姜戎氏”的祖先原住在瓜州。魏晋时期注释家杜预认为,这些被逐的‘坏分子’所居的西方瓜州、三危都在同一地。西羌传作者可能持同样的观点,因此姜戎氏也成了三苗的后代。”见氏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1 参见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0-21页。
    2 《汉书》卷94上《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751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2877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8页。
    4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9-92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5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2877页。令居,属金城郡,在今甘肃永登县西北部;安故,属陇西郡,在今临洮南部;枹罕,属金城郡,在今甘肃夏河县东北部。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5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77页。
    6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93页。
    7 《后汉书》卷23《窦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04页。
    8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9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7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8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0页。
    7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1页。
    1 《后汉书》卷65《张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0页。
    2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8页。
    3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53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9-2880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3-2884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9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2页。
    4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7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3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4页。
    2 《资治通鉴》卷46,建初二年条“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481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1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6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1页。
    6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7页。
    7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7页。
    1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2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3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4页。
    4 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河水》注引《十三州志》,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5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7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2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5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4 《后汉书》卷65《张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0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1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4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7页。
    5 本表主要根据《后汉书》卷87《西羌传》绘制而成。
    1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1页。
    2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1页。
    1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45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3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4页。
    4 《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5页。
    5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41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1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版,第49页。
    2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0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4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4页。
    5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3页。
    6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3页。
    1 《资治通鉴》卷50,安帝元初五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599页。
    2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7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4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根:《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5 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0《漾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83-484页。
    6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1 《三国志·魏书》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59页。
    2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版,第1646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9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9页。
    5 《资治通鉴》卷49,安帝元初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594页。
    1 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36《青衣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23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9页。
    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160页。
    2 《新唐书》卷216上《吐蕃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71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1 《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5页。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0页。
    1 《汉书》卷43《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9页。
    2 《三国志·魏书》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59页。
    3 《魏书》卷102《西域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6页。
    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18-19页。
    5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卷2《汉中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6页。
    1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受马长寿先生启发,亦将魏晋之初的羌人分布区域如此划分,第128页
    2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5页。
    3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4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5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6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7 《三国志·魏书》卷1《武帝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页。
    1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6页。
    2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7页。
    3 《三国志·魏书》卷26《郭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5页。
    4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1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0页。
    2 《资治通鉴》卷110,安帝隆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480页。
    3 《晋书》卷126《秃发乌孤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42页。
    4 《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50页。
    5 《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49页。
    6 《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4页。
    1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59页。
    2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59页。
    3 《晋书》卷125《乞伏炽磐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4页。
    4 《晋书》卷125《乞伏炽磐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6页。
    5 《晋书》卷125《乞伏炽磐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4页。
    1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4页。
    2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8页。
    3 《晋书》卷97《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38页。
    4 《晋书》卷113《苻坚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94页。
    5 《资治通鉴》卷103,简文帝咸安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45页。
    6 《资治通鉴》卷103,简文帝咸安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246页。
    7 《晋书》卷97《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41页。
    8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5页。
    1 《三国志·魏书》卷3《明帝纪》,中华书局1982版,第94页。
    2 《三国志·魏书》卷26《郭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4页。
    3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7《刘后主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93页。
    4 《三国志》卷45《邓张宗杨传》注引《益部書出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90页。
    5 《三国志·蜀书》卷40《魏延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02页。
    6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7《刘后主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05页。
    1 《汉书》卷28上《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98页。
    2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0页。
    3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0页。
    4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3页。
    5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4页。
    6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4页。
    7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4页。
    8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4-1645页。
    1 《三国志·魏书》卷26《郭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5页。
    2 《三国志·魏书》卷22《陈泰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38页。
    3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4 《三国志·蜀书》卷44《姜维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64页。
    1 《三国志·魏书》卷4《陈留王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9页。
    2 《资治通鉴》卷78,元帝景元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461—2462页。
    3 《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5页。
    4 《晋书》卷125《乞伏国仁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5页。
    5 《晋书》卷125《乞伏乾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16页。
    6 《资治通鉴》卷107,孝武帝太和十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90页。
    7 《晋书》卷123《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0页。
    1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92页。
    2 《晋书》卷125《乞伏乾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2页。
    3 《晋书》卷125《乞伏乾归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2页。
    4 《晋书》卷125《乞伏炽磐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25页。
    5 《资治通鉴》卷120,文帝元嘉四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791页。
    6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
    1 《出唐书》卷198《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01页。
    2 《宋书》卷98《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0页。
    3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4页。
    4 周伟洲认为白兰地在今青海柴达木盆地都兰一带,见氏著《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顾颉刚先生认为白兰山即今巴颜喀拉山,见氏著《白兰》,载《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74--76页;李文实认为白兰地于今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见氏著《白兰国址再考》,青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第114-120页;松田寿男先生认为白兰地在青海湖西南今都兰巴隆一带,见氏著,周伟洲译:《吐谷浑遣使考(上)》,《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第85-86页。
    5 《晋书》卷97《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41页。
    6 《北史》卷96《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80页。
    7 《北史》卷96《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80页。
    1 转引自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 《南齐书》卷59《宕昌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32页。
    3 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17《渭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32—433页。
    4 《魏书》卷101《宕昌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2页
    5 《梁书》卷48《宕昌国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15页。
    1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2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根:《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129页。
    3 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2《河水》,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1页。
    4 《北史》卷49《梁览传》,中华书局1974版,第1806页。
    5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1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页。
    2 《北史》卷96《邓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91页。
    3 《通典》卷190《边防六·宕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168页。
    4 《魏书》卷101《邓至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5页。
    5 《魏书》卷7下《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页。
    6 《魏书》卷8《世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页。
    1 《资治通鉴》卷52,安帝永和五年条“胡三省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89页。
    2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3页。
    3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2页。
    4 《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0-431页。
    1 《晋书》卷52《阮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5页。
    2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2页。
    1 《晋书》卷4《惠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4页。
    2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9《李特雄期寿势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85页。
    3 《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59页。
    4 《晋书》卷102《刘聪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75页。
    5 《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27—2728页。
    6 《晋书》卷104《石勒载记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28页。
    7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85页。
    8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85页。
    9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94页。
    1 《晋书》卷105《石勒载记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745页。
    2 《魏书》卷3《太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7-2859页。
    1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1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3《蜀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84页。
    2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6《刘先祖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62页。
    3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8《大同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40页。
    4 《晋书》卷14《地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40页。
    1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的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第136页。
    1 《资治通鉴》卷52,安帝永和六年条,胡三省注:“羌居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者,谓之东羌;居陇西、汉阳,延及金城塞外者,谓之西羌。”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689页。
    1 《史记》卷110《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96页。
    1 《汉书》卷96下《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28页。
    2 《后汉书》卷31《孔奋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3 《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5页。
    1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59页。
    2 《三国志·魏书》卷30《乌丸鲜卑东夷传》“史臣评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59页。
    3 《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58页。
    4 《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2页。
    5 《汉书》卷73《韦贤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26页。
    6 《汉书》卷96上《西域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75页。
    7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2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3 《汉书》卷94下《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21页。
    4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3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2 转引自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1 《汉书》卷55《卫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83页。
    2 《后汉书》卷12《卢芳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06页。
    3 陈勇:《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载《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第68页。后收入氏著《汉赵史论稿:匈奴屠各建国的政治史考察》,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2-43页。
    4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8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8页。
    2 胡平生、张德芳:《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169、95-96页。
    3 《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57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7页。
    2 《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62页。
    3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8页。
    1 《后汉书》24《马援传附马防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6页。
    2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7页。
    3 《后汉书》卷41《宋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16页。
    4 《后汉书》卷18《臧宫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95页。
    1 《后汉书》卷89《南匈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60页。
    2 《后汉书》卷65《皇甫张段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38页。
    1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2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53页。
    3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8-2149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1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0页。
    2 黄今言:《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第86-102页。
    3 《后汉书》卷22《马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6页。
    1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5页。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6页。
    3 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7页。
    4 《后汉书》卷58《虞诩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69页。
    5 《汉书》卷78《萧望之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75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2页。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9-2980页。
    3 《汉书》卷8《宣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1页。
    1 《汉书》卷69《赵充国传》第2986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8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3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8页。
    4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5《边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0页。
    1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卷5《实边》,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85页。
    2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9页。
    3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8页。
    4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0页。
    5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6页。
    6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0页。
    7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8页。
    8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1-1612页。
    9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7页。
    10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5页。
    11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9页。
    12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6页。
    13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19页。
    14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7页。
    15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24页。
    16 《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8页。
    17 《后汉书》志第23《郡国五》,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24页。
    1 罗庆康:《试论西汉徭役制度的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6-10页。
    2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9页。
    1 《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74页。
    2 《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页。
    3 《后汉书》卷7《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1页。
    4 《后汉书》卷38《冯绲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3页。
    5 《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1页。
    6 《后汉书》卷51《庞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88页。
    7 《后汉书》卷51《庞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87页。
    1 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4《地广篇》,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8页。
    2 周庆明:《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问题——兼论我国古羌人的起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年第6期,第15页。
    1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9页。
    2 《后汉书》卷15《来歙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88页。
    3 《后汉书》卷24《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35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9页。
    5 《后汉书》卷58《傅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77页。
    1 转引自胡廷:《河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土族及其先民的生存和发展》,《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第30-33页。
    2 《后汉书》卷16《邓禹传附邓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10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1 《后汉书》卷23《窦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04页。
    2 《后汉书》卷15《来歙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88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3页。
    4 《魏书》卷101《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4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0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2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4页。
    5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6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8页。
    7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7页。
    1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1-22页。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2页。
    3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6页。
    4 转引自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5页。
    1 《后汉书》卷24《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35页。
    2 《后汉书》卷24《马援传附马防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6页。
    3 《后汉书》卷16《邓禹传附邓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10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3-2884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8页。
    6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0页。
    7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2页。
    8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4页。
    9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5页。
    10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1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1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7页。
    13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7页。
    1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53页。
    2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9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8页。
    1 《青海野生动物资源简介》,《青海环境》1996年01期,第45页。
    2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162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2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3 黄烈先生亦持此意见。见氏著《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0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9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9页。
    4 《资治通鉴》卷44,光武帝中元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430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1页。
    2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2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0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4 《汉书》卷99上《王莽传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77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6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3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5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8页。
    2 《汉书》卷94《匈奴传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04页。
    3 《后汉书》卷24《马援传附马防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7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9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1页。
    1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77页。
    2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0页。
    3 《后汉书》卷65《段颎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48页。
    4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00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96页。
    6 《后汉书》卷65《皇甫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9页。
    1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2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1 《资治通鉴》卷47,章帝元和三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507页。
    2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1页。
    1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2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1 《三国志·魏书》卷16《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2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7页。
    3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4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6页。
    1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6-477页。
    2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7页。
    3 《三国志·魏书》卷15《张既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77页。
    4 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卷4《南中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41页。
    5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根:《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101页。
    6 《三国志·蜀书》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23页。
    7 《三国志·蜀书》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22页。
    1 《三国志·蜀书》卷35《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24页。
    2 《三国志·蜀书》卷44《姜维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62页。
    3 《三国志·蜀书》卷45《邓张宗杨传》注引《益部書旧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90页。
    4 《三国志·魏书》卷28《邓艾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78页。
    5 《后汉书》卷87《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69页。
    6 《后汉书》卷84《陈留董祀妻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00页。
    7 《三国志·魏书》卷6《董卓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1页。
    8 《三国志》卷16《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10页。
    1 《三国志·魏书》卷9《夏侯渊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1页。
    2 《三国志·蜀书》卷36《马超传》注引《典略》,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45页。
    3 《三国志·蜀书》卷36《马超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46页。
    4 《三国志·魏书》卷9《夏侯渊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1页。
    5 《三国志·魏书》卷22《陈泰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638-639页。
    1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8页。
    1 参见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第二章《历代人口规模》第三节《西晋时期陕西人口规模》,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 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1 《三国志·魏书》卷27《徐邈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40页。
    2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3页。
    3 《晋书》卷86《张轨传附张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4页。
    4 《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3页。
    5 《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50页。
    1 《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3页。
    2 《汉书》卷49《晁错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81页。
    3 《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2页。
    4 《晋书》卷86《张轨传附张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4页。
    5 《晋书》卷112《吕光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54页。
    1 《资治通鉴》卷110,安帝隆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480页。
    2 《资治通鉴》卷110,安帝隆安二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480页。
    3 《晋书》卷126《秃发傉僻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50页。
    4 《后汉书》卷31《孔奋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1 《后汉书》卷23《窦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97页。
    1 《三国志·魏书》卷15《苏则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91页。
    2 《三国志·魏书》卷26《郭淮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4页。
    1 《后汉书》卷3《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5页。
    2 《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页。
    3 《晋书》卷126《秃发利鹿孤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45页。
    4 《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50页。
    1 《汉书》卷69《赵充国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77页。
    2 《资治通鉴》卷123,文帝元嘉十六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873页
    3 《魏书》卷11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57页。
    4 《魏书》卷110《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57页。
    5 《晋书》卷86《张轨传附张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3页。
    1 《晋书》卷14《地理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4页;又见《十六国疆域志》卷7《前凉》,载《二十五史补编》第3册,开明书店1936年版,第4169页上栏。
    2 《晋书》卷122《吕纂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67页。
    3 《晋书》卷86《张轨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25页。
    4 《后汉书》31《孔奋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8页。
    5 《三国志·魏书》卷27《徐邈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39-740页。
    1 《北史》卷70《韩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6页。
    1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2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5-346页。
    3 “南安雷氏,出自羌族累姐种,以种名首音为氏。《晋书》卷112《苻生载记》云:苻生诛侍中、丞相雷弱儿及其九子、二十七孙,诸羌悉叛。弱儿,南安羌酋也。又同书卷115《苻坚载记》云:(苻登将)苻纂乃受命(讨姚苌)。……新平羌雷恶地等尽应之,有众十余万。据此,可知雷氏乃羌中豪族”。详见姚薇元: 《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6-347页。
    1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3页。
    2 《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3页。
    1 《资治通鉴》卷92,元帝永昌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899页。
    2 《资治通鉴》卷92,明帝太宁元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913页。
    3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4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5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1页。
    1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2页。
    2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7页。
    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4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3页。
    5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3页。
    6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4页。
    1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4页。
    2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5页。
    3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5页。
    4 《晋书》卷118《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3页。
    1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3页。
    2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5页。
    3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0页。
    4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71页。
    5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02页。
    6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17页。
    1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59页。
    2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3页。
    1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4页。
    2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5页。
    1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7页。
    2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00页。
    3 《晋书》卷118《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05页。
    4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7页。
    5 《后汉书》卷86《西南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58页。
    6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97页。
    1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6页。
    2 《晋书》卷126《秃发傉檀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148-3149页。
    1 《晋书》卷116《姚弋仲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1页。
    2 (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汲古书院2006年版。
    3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7页。
    4 《资治通鉴》卷105,孝武帝太元八年条,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3308页。
    1 《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28页。
    2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4页。
    1 《晋书》卷116《姚襄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2页。
    2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7页。
    3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8页。
    4 《晋书》卷116《姚苌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68页。
    5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64页。
    6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5页。
    7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9页。
    8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9页。
    1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77页。
    2 《晋书》卷119《姚泓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07页。
    3 《晋书》卷119《姚泓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07页。
    1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84-2985页。
    1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21-22页。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清]孙星衍撰,陈杭、盛冬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
    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版),中华书局,1990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82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
    [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
    [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黄怀信:《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清]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
    [清]王先谦:《后汉书集解》,中华书局,1984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
    [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
    [西晋]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
    [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
    [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西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
    [东汉]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
    罗振玉:《殷虚书契》,天津市古籍书店,1993
    罗振玉:《殷虚书契续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董作宾:《小屯第二本殷虚文字:甲编》,商务印书馆,1948
    胡厚宣:《甲骨续存》,群联出版社,1955
    郭沫若:《殷契粹编》,科学出版社,1965
    曹锦炎、沈建华:《甲骨文校释总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胡平生、张德芳编撰:《敦煌悬泉汉简释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柏喜贵:《四——六世纪内迁胡人家族制度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中华书局,2004
    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
    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
    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
    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新星出版社,2006
    崔明德:《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7
    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49
    高荣:《先秦汉魏河西史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葛剑雄、安介生:《四海同根——移民与中国传统文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龚荫:《中国历代民族政策概要》,民族出版社,2008
    胡如雷:《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黄今言:《秦汉军制史论》,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黄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87
    黄盛璋:《历史地理论集》,人民出版社,1982
    简修炜、庄辉明、章义和:《六朝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金炳镐:《民族理论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李吉和:《先秦至隋唐时期西北少数民族迁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李静:《民族心理学》,民族出版社,2009
    李圃:《古文字诂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李慰:《简明西夏史》,人民出版社,1997
    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3
    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吕思勉:《秦汉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东方出版社,1996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8
    马长寿:《氐与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马长寿:《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马曼丽:《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2006
    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钱穆:《古史地理论丛》,三联书店,2004
    任乃强:《羌族源流探索》,重庆出版社,1984
    史念海:《河山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三联书店,1959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谭其骧:《长水集(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
    谭其骧:《黄河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2
    陶懋炳:《五代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
    田继周:《先秦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田继周:《秦汉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王国维:《观堂集林附别集》,中华书局,2004
    王雷鸣:《历代食货志注释》,农业出版社,1984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台湾联经出版社,2003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王桐龄:《中国民族史》,文化学社,1934
    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丛考》,中华书局,1996
    王宇信:《中国甲骨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王云度:《秦史编年》,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韦东超、王瑞莲:《中国民族流变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武沐:《匈奴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历史文物》,文物出版社,1978
    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
    杨建新:《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3
    杨建新、马曼丽:《西北民族关系史》,民族出版社,1990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修订本),中华书局,2007
    姚孝遂:《姚孝遂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2010
    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2009
    张晓东:《汉唐漕运与军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0
    张云:《唐代吐蕃史与西北民族史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4
    赵向群:《五凉史探》,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人民出版社,2005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族群与族际交流》,民族出版社,2003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中华书局,1985
    周伟洲:《边疆民族历史与文物考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周伟洲:《唐代党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周伟洲:《吐谷浑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周伟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周锡根、李绍明、冉光荣:《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周锡根、刘志荣:《羌族》,民族出版社,1992
    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美)丹尼斯·塞诺:《丹尼斯·塞诺内亚研究文选》,中华书局,2006
    (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日)川本芳昭:《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汲古书院,1998
    (日)高塢谦一:《殷虚文字丙编通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5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日)三崎良章:《五胡十六国の基础的研究》,汲古书院,2006
    (日)松下宪一:《北魏胡族体制论》,北海道大学出版社,2007
    (日)田村造实:《中国史上の民族移动期—五胡·北魏时代の政治と社会》,创文社,1985
    (英)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英)Torrance, Thomas:《The History, Customs and Religion of the Ch'iang》, Shanghai:Shanghai Mercury.1920.
    (美)Graham, David C:《The Customs and Religions of the Ch'iang》, City of Washingt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1958
    阿顿·华多太:《羌和吐谷浑、元昊之我见》,《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包玉山:《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就民族问题与马戎教授商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陈福林:《试论殷代的众、众人与羌的社会地位》,《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3期
    陈立柱:《王莽与周边民族关系新论》,《安徽史学》2000年第3期
    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陈晓婧:《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陈晓鸣:《两汉边防兵制若干问题之比较——以西、北地区为中心》,《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陈新海:《历代移民屯田政策对青海社会的影响》,《西北史地》1997年第1期
    陈新海:《试论东汉在青海地区的施政》,《青海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陈勇:《史记所见“胡”与“匈奴”称谓考》,《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崔永红:《两汉魏晋时期河湟地区土地占有状况探讨》,《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
    邓乐群:《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邸永君:《“民族”一词见于<南齐书>》,《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丁骗:《史上羌民之记载分析》,《边政公论》1944年第5期
    董作宾:《殷代的羌与蜀》,《说文月刊》1942年第3卷第7期
    段渝:《先秦巴蜀地区百濮和氐羌的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5期
    段渝:《先秦川西高原的氐与羌》,《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3期
    方素梅:《最近十余年的中国民族史研究》,《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冯婕、周艳玲、马晓蜂:《关于十六国时期民族政策的两个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高恒天、汤剑波:《秦汉时代之羌族道德生活》,《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高敏:《十六国时期的军镇制度》,《史学月刊》1998年第1期
    高荣:《敦煌悬泉汉简所见河西的羌人》,《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0期
    高荣:《汉代护羌校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3期
    高荣:《论两汉对羌人民族政策与东汉羌族起义》,《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高维刚:《从汉简管窥河西四郡市场》,《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顾颉刚:《从古籍中探索我国西部民族——羌族》,《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
    郝时远:《先秦文献中的“族”与“族类”观》,《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
    何根海:《关于隋文帝民族政策与开皇之治关系的思考》,《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何光岳:《牦牛羌的来源和分布》,《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2期
    何光岳:《西南域外羌族诸属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何叔涛:《民族过程中的同化与认同》,《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贺新民:《青海骆驼来源和发展的探讨——兼论羌族来源及其畜牧简史》,《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胡昌钰:《“邛”为氐羌系说》,《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胡厚宣:《中国奴隶社会的人殉和人祭》(下篇),《文物》1974年第8期
    胡廷:《河湟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土族及其先民的生存和发展》,《青海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胡廷:《试述两汉时期青海社会历史的特点》,《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胡学祥:《党项拓跋氏的兴起》,《共产党人》2007年第18期
    胡延:《浅析汉代河湟地区封建化的原因及特征》,《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黄今言、陈晓鸣:《汉朝边防军的规模及其养兵费用之探讨》,《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1期
    黄烈:《五胡汉化与五胡政权的关系》,《历史研究》1963年第3期
    黄兆宏:《党项与吐谷浑关系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江林昌:《姬周族“窜于戎狄之间”与泾水流域考古遗存》,《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江林昌:《由姜与夏的关系看姜螈族的起源与迁徙》,《华夏考古》2000年第3期
    康宏淦:《十六国时期民族斗争中的一种矛盾现象》,《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根:《羁縻制与少数民族行政政度》,《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李鸿宾:《<徙戎论>的命运与“天下一家”的格局》,《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李吉和:《唐朝时期党项族的迁徙与社会文化变迁》,《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汝能:《岷江上游羌族的来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李三谋:《东汉王朝的边疆经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3期
    李绍明:《成都周边有关羌族的两处遗迹考略》,《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
    李绍明:《从石崇拜看禹羌关系》,《四川文物》1998年第6期
    李绍明:《论氐和羌、戎的关系》,《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李绍明:《羌族与白马藏人文化比较研究》,《思想战线》2000年第5期
    李绍明:《唐代西山诸羌考略》,《四川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李珍:《近五十年来的中国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李珍:《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民族史观的演变》,《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李正周:《从悬泉简看西汉护羌校尉的两个问题》,《鲁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李正周:《东汉三绝三通西域与羌祸之关系》,《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李宗放:《汉代羌人各部述论》,《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廖杨、覃卫国:《关于族群关系、民族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2006年第3期
    林向:《禹兴起于西羌补正》,《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5期
    刘复生:《岷江上游宋代的羌族羁縻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1期
    刘建丽:《唐代吐蕃的民族统治与民族融合》,《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刘夏蓓:《两汉前羌族迁徙论》,《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刘杏改:《青海羌族文化述略》,《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陆宁:《论五代党项周边地缘关系》,《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陆庆夫:《党项的崛起与对河西的争夺》,《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
    吕一飞:《匈奴汉国的政治与氐羌》,《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罗二虎:《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罗君:《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阶段性和地区特点》,《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罗庆康:《试论西汉徭役制度的特点》,《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年第4期
    罗卫东:《春秋金文异体字考察》,《古文字研究》第26辑
    罗贤佑:《中国民族史研究二十年》,《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马国荣:《西汉时期西域羌族、车师和月氏的社会生活》,《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 报》2007年第2期
    马戎:《从王桐龄<中国民族史>谈起——我国30年代三本<中国民族史>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马戎:《关于“民族”定义》,《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马戎:《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马戎:《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马戎:《论民族意识的产生》,《云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马戎:《美国的种族与少数民族问题》,《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马戎:《试论“族群”意识》,《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马戎:《语言使用与族群关系》,《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马戎:《中国各族群之间的结构性差异》,《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马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马戎:《族群关系变迁影响因素的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
    马勇:《羁縻统治中的经济文化渗透》,《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聂鸿音:《汉文史籍中的西羌语和党项语》,《语言研究》2000年第4期
    彭清深:《内迁与融合:魏晋时期西北地域的民族互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钱安靖:《羌族原始宗教今昔》,《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4期
    乔健:《略谈研究中国民族史方法论上的两个问题》,《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任怀国、张丽:《魏晋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人口考察》,《昌潍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荣宁:《试析西王母神话与羌族社会》,《青海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陕西周原考古队:《扶风刘家姜戎墓葬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7期
    上官绪智:《两汉政权“以夷制夷”策略的具体运用及其影响》,《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尚民杰:《古代“西羌”经济生活考》,《农业考古》1995年第1期
    尚民杰:《考古学与羌族史研究》,《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尚民杰:《青海原始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7年第1期
    尚新丽:《秦汉时期羌族的迁徙及社会状况》,《南都学刊》1997年第5期
    石硕:《羌人入据青衣江流域时间探析》,《民族研究》2007年第2期
    石硕:《西藏族源“西羌说”的缘起及其不成立性》,《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史文:《古羌人的起源及其迁徙》,《民族论坛》1987年第2期
    汤夺先:《试论新莽时期的民族政策》,《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汤开建:《党项源流新证》,《宁夏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汤开建:《关于弥罗国、弥药、河西党项及唐古诸问题的考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汤开建:《隋唐时期党项部落迁徙考》,《暨南学报》1994年第1期
    陶柯:《论藏族先民古羌族对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贡献》,《甘肃高师学报》1999年第3期
    田旭东:《从寺洼文化看古羌族文化与周文化之关系》,《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汪波:《<后汉书>》与羌族史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王东明:《关于“民族”与“族群”概念之争的综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王东平:《白寿彝先生民族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王继光、刘迎胜:《论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的学科体系》,《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王鉴、万明钢:《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王力:《汉晋之际内迁羌族的农业化》,《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王力:《西羌内徙述论》,《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王慎行:《卜辞所见羌人考》,《中原文物》1991年第1期
    王万盈:《论我国的民族意识研究》,《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4期
    王万盈:《试论民族意识》,《西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王文光、翟国强:《<读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札记》,《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4期
    王希恩:《国家起源与民族聚合》,《民族研究》1997年第2期
    王希恩:《民族认同发生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王艳明:《试论古代羌族在华夏早期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历史作用问题》,《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1期
    王宗维:《秦汉及其以前我国西北民族活动的特点》,《西域研究》1995年第3期
    王宗维:《秦汉时期匈奴与西羌的关系》,《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乌小花:《论“民族”与“族群”的界定》,《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萧兵:《中亚羌种女王西王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徐杰舜、罗树杰:《中国古代民族经济政策初论》,《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3期
    徐杰舜、吴政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历代民族政策研究综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徐黎丽:《论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徐铭:《羌族白石神信仰解析》,《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徐铭:《羌族的生活环境与宗教信念》,《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徐学书:《嘉绒藏族“锅庄”与羌族“锅庄”关系初探》,《西藏艺术研究》1994年第3期
    薛方昱:《关于先秦羌族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闫磷、柳春城:《羌人渊源考释》,《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阎崇东:《浅谈司马迁在中国民族史上的作用和贡献》,《内蒙古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杨东晨:《秦汉时期青海地区的民族和文化》,《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杨海帆:《宕昌党项羌与西夏的关系》,《阿坝师帆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杨浣、陆宁:《略论唐宋党项政策与西北民族格局的互动》,《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杨建新:《民族关系是解读我国民族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烟台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杨健吾:《羌族无神论思想邹议》,《天府新论》1999年第2期
    杨茂盛、刘柏冬:《五胡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汉化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1997年 第3期
    杨永俊:《对东汉羌祸的重新审视》,《西北史地》1999年第1期
    杨永俊:《略论汉代陇右地方势力的兴起及其与羌胡的关系》,《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
    杨永俊:《论两汉时期羌汉战争中的“羌中之利”》,《西北史地》1998年第3期
    杨永俊:《我国古代民族羁縻统治政策的变迁及其原因探究》,《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杨正苞:《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2期
    雍继荣:《大禹的故乡在哪里》,《中国民族》2000年第4期
    雍继荣:《羌族族源研究回顾与展望》,《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
    于省吾:《释羌、苟、敬、美》,《吉林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
    余永泉:《羌族口碑古籍略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袁犁:《古羌寨遗址建筑群布局与建筑特征研究》,《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张灿辉,符石保:《论两汉之际陇右隗嚣集团》,《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张昌富:《嘉绒藏族、羌族的白石崇拜》,《民间艺术》1999年第2期
    张得祖:《试探羌戎文化在炎黄文化早期形成过程中的影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张方:《试论隋唐以前歧视羌人之现象》,《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3期
    张军:《论赵充国河湟屯田的成效》,《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张润平:《试析古羌族与汉民族的源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张晟:《羌戎说》,《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张万静:《突厥和党项关系略考》,《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张永红、刘德一:《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张云:《党项名义及族源考证》,《中国藏学》1996年第1期
    张泽红:《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与道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赵明:《东汉对西羌长期作战的原因与教训》,《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1期
    赵世林:《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赵向群:《魏晋五凉时期河西民族融合中的羌化趋势》,《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赵小刚:《从<说文解字>》看古羌族对华夏农业的贡献》,《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郑铁巨:《赵充国治羌》,《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周娟:《浅论宋代以前古羌族的民族融合》,《青海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周庆明:《卡约文化和寺洼文化的族属问题——兼论我国古羌人的起源》,《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84年第6期
    周松:《宕昌羌源流管窥》,《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周伟洲:《古代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发展与变异》,《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3辑
    周锡根,刘志荣:《羌族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贡献》,《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周毓华,彭陟焱:《羌民族原始拜物初探》,《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周毓华:《羌族原始宗教中的“释比”》,《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韩)姜允玉:《羌、姜同源说辨正》,《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韩)李椿浩:《试论羌族及后秦之安定地区的地位及其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9期
    (日)畏谷川康子:《秦漢の界别政策と羌族。反乱》,立正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年報21,91-121,1983
    (日)片野竜太郎:《漢代羌族研究の现状と裸题》,國士舘東洋史學(1),39-57,2006-06 国士舘大学東洋史学会
    (日)松本真澄著,鲁忠慧译:《评日本及欧美学者对中国民族问题之研究》,《西 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日)松田寿男著,周伟洲译:《吐谷浑遣使考(上)》,《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
    (日)伊瀨仙太郎:《護羌校尉と西羌の反乱》,鸭台史論 創刊号,79-90,1987大正大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