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部分具有音乐性的中国现代小说为考察对象,以Werner Wolf的小说音乐化研究为理论背景,试图以跨艺术的视点来敞开小说与音乐之间的微妙关系,理解这两种艺术互为创造和批评的参照时彼此之间的重叠与落差,从而在这些重叠与落差的缝隙背后,介入人性、文化与艺术的深层解读。因此,本文中小说的音乐性主要的更是一种把握和理解作品、乃至世界的方式,是一种任何有机生命形式的内在深层结构。论文分成四个部分。
     论文的绪言部分对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强调对小说的音乐性研究也必须纳入系统规范的研究程序之中。梳理国内外关于小说与音乐的关系(音乐化/音乐性)研究成果、现状与未来走向。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小说音乐性的学理依据。在中国艺术精神的范畴中,生命、艺术与音乐性三者之间天然地关联着。如果说生命现象是一切艺术的根源,那么音乐性则是二者深层关联的关键词之一。而实际上,这一点在西方艺术史上也概莫能外。作为文学艺术王国里的小说,这一文类的音乐性似乎隐蔽得令人谈论起来都觉得困难。从与音乐结邻为“姊妹艺术”的诗歌的音乐性,到小说的音乐性,这期间经历了什么样的一个音乐性转移的过程?小说的音乐化与音乐性的区别在哪里?不同于西方小说史,音乐性才是理解中国现代小说创作和批评与音乐的合适切入点,但音乐化在这里作为实现音乐性的手段之一出现。这也是本研究与Werner Wolf的研究方法的区别之所在。因为音乐性还试图解决手段之后的某些精神问题。正是依据这样一种区分,论文的下面三章分别从中国现代小说音乐性的显性特质与隐性特质分层次进行论述。
     第二章,中国现代小说音乐性显性特质的第一个部分,也即从语言层面上来考察音乐性。小说作品首先是作为“声音系列”存在的,当我们面对不同风格的“声音系列”,我们已经在享受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小说语言艺术,以及语言所传递的那一种情感方式。浸淫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现代作家如鲁迅、叶圣陶等对作文有着本能的要求:“适于耳顺于口”。第二节以《上海的狐步舞》为例,分析当小说语言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发生变化,能指裸露自身的物质感,其滑动直逼事物的本来面貌,如旋律的自主流淌。论文接着在所谓的“文字音乐”或是形式模仿的层面上再度思考与审视这种小说语言的音乐性现象。第三节考察小说语言音乐性的形式功能。论文认为作家在将音乐作为文学理想参照的情况下,小说语言的音乐性至少具有服从与逃逸,以及表现新的情感结构的功能。
     论文的第三章是中国现代小说音乐性显性特质的第二个部分,也即着眼于结构层面上的音乐性。首先,论文以沈从文的小说《看虹录》作为案例,探析作家“用人心人事作曲”的独特实践,并指出该小说不仅在结构上模仿音乐,并且实际上在营造一节聆听音乐的幻觉真实,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以文述乐”(verbal music)。这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乃至世界小说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其次,论文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再次涉足其复调及音乐性特征。只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主要是批评者赋予的音乐性解读。最后,论文指出小说结构的音乐性至少具有如下功能:线性叙事的空间化功能、作为一种世界秩序的象征、以及焕发小说这种艺术形式的模式外光芒的功能。
     第四章是关于中国现代小说音乐性的隐性特质。这一特质是音乐化所无法涵盖的主要方面。论文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两部著名的抒情小说《边城》、《呼兰河传》为例。同样的,前者是有意识地“音乐”的方法写的,后者属于特定生命条件下最本真状态的流露所具有的生命节奏。二者都几近天籁,因而极其圆融地体现出论文第一章所展开的生命、艺术与音乐性的意涵。
Parts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with musicality ar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nside the text, which will try to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fiction and music from a trans-art point und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of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 by Werner Wolf. The overlaps and gaps arise when the two different art media as a reference of literary writing and criticizing of each other. Then, we can analyze the meaning of humanity、culture and art deeply behind those overlaps and gaps. Therefore, the main meaning of musicality in this context is a way of grasping and understanding those art works and the world, an inner-structure of any life form. 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e thesis.
     I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 of the musicalit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will be given, and point out that the research of fictional musicality must be going on in a systematical and rigid progress. After that, it was an overview of the achievemen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between fiction and music (the musicality/musicaliz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China.
     In the first chapter, it's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f fictional musicality. Life, art and musicality have a basic co-relation. If the phenomenon of life is the origin of all arts, the musicality must be one of the keyword in the deep relation. In fact, it does not only belong to Chinese art, western also. It seems that the musicality of fiction is so opaque that it's difficult for us to find and talk about them. What have been changed or transferred from the musicality of poem----the 'sister art' of music, to the musicality of fictio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usicalization and musicality of fiction? Different with the history of western fiction, musicality is an applicable way for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riting and criticizing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and music, but one should remember that musicalization here function as a technique of musicality. It is a main distinction from the research by Werner wolf from this respect to begin with the discussion in this thesis. Due to the definition of musicality may include metaphysical level. Just because of the distinction, the topic will be discussed from different levels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features in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first part of explicit feature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namely exploiting the musicality from the level of word. As is known, first of all, fiction is a kind of'sound series'. When we read those'sound series'with different style, we are enjoying the art of language with different style and form, and the way of the emotional transmission. Chinese modern writer such as Luxun, Yeshengtao and so on, they all were familiar with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therefore they have an instinct for the sound of the word such as'pleasing to the ear and smoothly to read'.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e chapter will deal with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of fictional language in the Fox Trot of Shanghai. When the relation of the two were changing, the signifier uncovered the material of the media itself, it's like a free flowing melody whose moving were near to the real appearance of things. On top of it, we will re-discuss and examine the phenomenon of the musicality of the fictional language on the 'word music' or form analogical level. The third section will concern about the formal function of the musicality of the fictional language. That is, when those writer regard music as a literature ideal reference, the musicality of fictional language at least function as obeying and escaping, expressing a new emotional structure and so on.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explicit feature of the musicalit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namely, from the level of fictional structure. Firstly, we will take A Recording of Visiting the Raibow by Shencongwen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special experiment of'composing with human emotion and life'. The fiction imitated music not only in the structure level, but also managed to create a real experience of listening to a piece of music. Therefore, it was a kind of'verbal music' in a broad sense. For this reason, it was a unique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iction and even in the world. Secondly, an example from Luxun, A Madman's Diary, will be discussed from a view of polyphonic and musicality which based on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It is to be noted that this is an effect endow by critics. Finally, the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will be outlined, that is:the spatialize function of linear narrative, as a symbol of the order of the world, and to throw off some sort of effect which was beyond fi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will talk about the implicit feature of the musicalit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It's a question we cannot solve by the frame of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 We will choose two famous lyrical fiction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as cases, that is, Frontier Town and A Biography of Hulan River. The same to the discussion above, the former used musical technique intensionally; the latter was a free and sincere revealing of life rhythm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 of life. Both of them are near to 'the sound of nature', for they all display a vivid and rich meaning of life, art and musicality which were developed in the first chapter.
引文
1 严锋:《在固守和超越之外》,《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3期。
    1 有多种译法:如艺格敷词、使图像说话、读画诗等。
    2 户田浩晓:《文心雕龙练字篇之现代意义》,《斯文》,24卷12期。
    1 刘尧民:《词与音乐》,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施议对:《词与音乐的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2 沈亚丹:《寂静之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4 罗小平:《音乐与文学》,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1 桑海波:《一兵双刃:音乐与文学之比较及基本关系定位》(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
    2 陆正兰:《歌词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马云:《铁凝小说与绘画、音乐、舞蹈-兼谈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张箭飞:《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3 钱理群:《作为艺术家的鲁迅》,《中国文化》,2006年第2期。
    4 许祖华:《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33卷第3期。
    5 陈旋波:《音乐性:西方浪漫主义影响下的前期创造社》,《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
    6 严锋:《张炜的诗、音乐和神话》,《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7 万杰:《当叙述乘上音乐的翅膀——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性》,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 李新亮:《论现代小说的音乐性》,《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2 祝欣:《叙述的交响》(河南大学,2009年)
    3 谭文鑫的博士论文《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与音乐》(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宝瑜:《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北大讲座》(第三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7页。
    5 如郭章容的《论音乐与菲兹杰拉德的创作》(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张凤伟的《安东尼·伯杰斯音乐化小说的音乐特征研究》(河南大学,2008年),论文从叙事结构、潜藏在文本下的节奏等方面分析伯吉斯小说音乐化的方式;李晓洁的《托尼·莫里森的<爵士乐>的音乐性》(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爵士乐的即兴性及呼喊和应答模式在小说中的体现”的分析。陈栾平的《论<四个四重奏>的音乐性》(中南大学,2008年),从节奏(语音、语义层面)、修辞(旋律、速率、动力、音色)、结构(借鉴音乐作品的体裁和曲式结构)和主题(主题的复调式和谐)的音乐性四个方面论述。
    1 余华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 白桦等:《音乐与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 罗基敏:《文话音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刘纪惠主编:《框架内外:艺术、文类与符号疆界》,台北:台北立绪出版社1999年版。
    5 刘纪惠:《文学与艺术八论:互文·对位·文化诠释》,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版。
    1 刘纪惠:《浪漫歌剧中文字与音乐的对抗、并置与掇讽》,《中外文学》,第21卷5期,第6-28页。
    2 刘纪惠:《<战争安魂曲>中的互文、对位与文化诠释》,第四届英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1992年版,第223-251页。
    3 见http://hermes.hrc.ntu.edu. 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154。
    1 Word and Music Studies (1-12), Rodopi.至今已出版了12册,其中包括3册专著、2册分别为纪念Calvin S.Brown和Steven Paul Scher的,其他基本上是每两年一次会议的主要成果。论文的作者遍布世界各地,主要为文学、音乐学学者,当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音乐-文学的个人与学术的双重兴趣,致力于两个领域之间的沟通。
    2 Calvin S. Brown, The Relations between Music and Literature as a Field of Study, Comparative Literature 22 (1970), p.102.
    3 Calvin S.Brown,Music and Literature:A Comparison of the Arts. Athens:Georgia UP,1948.
    1 Alex Aronson, Music and the Novel:a study in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0.
    2 Nancy Anne Cluck,eds.Literature and Music,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ess,1981.
    3 Steven Paul Scher,Literature and Misic,Word and Music Studies 5,eds.Walter Bernhart and Werner Wolf, New York:Rodopi B.V.,2004.
    4 采用罗基敏的译法,参见罗基敏:《以文述乐——白居易的<琵琶行>与刘鹗<老残游记>的<明湖居听书>》,《文话音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1 Jean-Pierre Barricelli, Melopoiesis: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Music,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8.
    2 Laurence Kramer, Music as Cultural Practice:1800-19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3 Werner Wolf, The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diality, Amsterdam:Rodopi,1999.本书是本论文的主要参考书之一。本人曾于2009年10月30日至2010年10月30日,参加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博士项目,赴该书作者所工作的单位奥地利格拉兹大学英语系访问学习。在与作者的交流及不断指导过程中,将该书译成中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该译作。
    4 Gerry Smyth, Music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Novel:Listening to the novel, Palgrave Macmillan,2008:13.
    1 书中选择的音乐化文本基本上都是实验性小说。
    2 Erik Alder/Dietmar Hauck, Music and literature:Music in the Works of Anthony Burgess and E.M.Forster.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Francke,2005.
    1 参见Werner Wolf,"Erik Alder/Dietmar Hauck,Music and literature:Music in the Works of Anthony Burgess and E.M.Forster.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Arbeiten aus Anglistik und Amerikanistik(AAA)32(2007).101-104.
    2 Stephen Benson. Writing Music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Ashgate.2006.
    3 Claus-Ulrich Viol.Jukebooks:Contemporary British Fictio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Value,Heidelberg:Carl Winter Universitatsverlag.2006.
    4 参见Werner Wolf,"Claus-Ulrich Viol. Jukebooks:Contemporary British Fictio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Value" Anglistik(2009).212-216.
    5 Gerry Smyth, Music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Novel:Listening to the novel, Palgrave Macmillan,2008.
    6 比如:melopoetic fiction, musical fiction,the intermedial novel,the ekphrastic novel,verbal music,music-novel等等。
    7 Alan Shockley, Music in the Words:Musical Form and Counterpoint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ovel, Ashgate,2009.
    8 [法]雷翁·吉沙尔:《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温永红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1 严锋:《张炜的诗、音乐和神话》,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2 [捷克]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3 指昆德拉从小说家和音乐家的眼光谈小说和音乐。参见杨燕迪:《听昆德拉谈音乐》,《乐声悠扬》,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123页。他认为昆德拉“在小说布局中体现出的精准的形式感觉,来源于艺术音乐中乐章速度变化的惯例和伟大作曲家对这些惯例的超越。”
    4[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42页。
    1 Barricelli and Gibaldi, ed. Interrelation of literature.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ress,1982:226.
    1 韩林德:《境生像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5页。
    1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49页。
    2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1 废名:《<废名小说选>序》,《冯文炳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09页。
    2 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92页。
    1 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页。
    1 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99页。
    2 庞荣:《论书法与音乐的同质性》,《书法赏评》,2009年第5期。
    1 徐碧辉:《时间与生命的艺术》,参见http://www.caae.pku.edu.cn/china/HTML/430.html。徐文进而进一步论述中国人的时间意识如何与生命艺术融为一体。
    2 韩林德,《境生象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76页。
    1 [苏]玛采尔:《论旋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第97页。
    1 原文加着重号。参见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8-108页。
    2 沈亚丹:《寂静之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 杨存庆:《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围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2 沈亚丹:《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3期。
    1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2 译文为:遥远。遥远。遥远。遥远。 笃笃。笃笃。笃笃。笃笃。……参见[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修订本上卷),萧乾、文洁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15-516页。
    1即word music,这个概念是Steven Paul Scher创造的术语(1968:3-5;1970:152),在Werner Wolf这里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和发展。“它是指一种利用文字和音乐能指间的主要相似之处的音乐化技术。其目的在于诗意的效仿音乐声音(Scher 1970:152),通过突出(foregrounding)文字能指的(原初的)听觉维度造成音乐在场的效果。具体参见Werner Wolf: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adiality, Amsterdan-Atlanda,GA.1999:58
    2 其实是表现布鲁姆趁着电车驶来时的噪音,把憋了好久的屁放出来。参见[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修订本上卷),萧乾、文洁若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译者注释(32),第534页。
    1 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8页。
    2 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39页。
    1 老舍:《<老舍选集>自序》,《老舍文集》(第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页。
    2 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9-230页。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26页。
    1 周志雄:《论张洁小说的音乐化特征》,《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 Werner Wolf: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adiality, Amsterdan-Atlanda,GA.1999:52.
    3 具体在导言中已列出。
    1 "the signifier freeing itself from the link with the signified and taking off all on its own.; "'Siren'is a [...] step towards absolute form, towards abstraction"。参见Werner Wolf: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adiality, Amsterdan-Atlanda,GA.1999:125.
    1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1 也只是针对部分的实验作品而言,比如沈从文的《看虹录》,而且严格来讲,和所有的讨论过的音乐化或音乐性小说一样,都只能是从想象效果上而言,也即,如Wolf所言,发生在读者脑中的。
    2 "[...]things have occasionally to be done to show that they cannot be done."参见Werner Wolf: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adiality, Amsterdan-Atlanda,GA.1999:208
    1 [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马英珺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第24页。
    2 许祖华:《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5月,第33卷第3期。
    1 辛丰年:《中乐寻踪》,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2-76页。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7页。
    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40页。
    1 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沈从文代表作》(下),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页。
    1 鲁迅:《致赖少麒信》,《鲁迅书信集》(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838页。
    2 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93页。
    3 萨特,《什么是写作?》,转引自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4 叶圣陶:《文艺谈·十二》,《叶圣陶研究资料》(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233页。
    1 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1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1 转引自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2 郭沫若:《论诗三札》,《郭沫若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00页。
    3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4 沈尹默等著:《回忆伟大的鲁迅》,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90页。
    5 赵园:《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19页。
    1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1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66页。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6页。
    2 文良文化编译:《天才的激情与感悟》,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38页。
    3 王少良:《刘勰论文学语言的形式美》,《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论文指出在四声理 论没有出现之前,古人借用宫、商等音乐上表示音级的“五音”来表示音调。具体参见郭绍虞《再论永明声律说》,《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 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1页。
    2 周作人:《论八股文》,《看云集》,止庵校订,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1 王力:《略论语言形式美》,《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77页。
    2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12页。
    3 朱光潜:《散文声音的节奏》,《艺文杂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3页。
    4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8页。
    5 苏珊·朗格认为每当人们用模仿手段去取得某种情感上的意味时,就会完全超出模仿的范围,而取得一种抽象的效果。参见[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4页。中国现代抒情小说所采用的很多传达情感的手段,包括这里的“声音系列”上的特殊效果:适于口而顺于耳,显然也是一种特殊的模仿手段,只是模仿的是“口”与“耳”的“适”与“顺”。
    6 [美]卡尔文·布朗:《音乐与文学:关于艺术的对比》,转引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1 申小龙:《中国语言文字之文化通观》,《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2 这是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对吉恩D·乌丁论述艺术和手势之间的关系的引用,参见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8页。
    3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75页。
    4 [苏]T·H·波斯彼络夫主编,《文艺学引论》,邱榆若、陈宝维、王先进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401-402页。
    5 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艺文杂谈》,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6 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认为在音乐上,内在的听与外在的听相结合,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完整状态。这两种听实际上就是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参见[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55-156页。
    7 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8-329页。
    1 泓峻:《汉语的音乐性潜质及其在现代文学语言中的失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27卷第3期。
    2 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3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
    1 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傅雷经典作品选》,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177页。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46页。
    2 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楚荷译,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第63页。
    3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3-365页。
    1 穆时英:《穆时英代表作》,李今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367、370页。
    1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6页。
    1 [日]西乡信纲等:《日本文学史》,佩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348页。
    1 Werner Wolf,The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diality,Amsterdam. Rodopi,1999:192.
    1 周作人:《散文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35年版。
    2 参见徐志摩为其翻译的波德莱尔的《死尸》所写的题记,《语丝》,1924年第3期。
    3 沈从文:1951年11月19日,沈从文在从内江寄给张兆和的信,《从文家书》,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1页。
    1 [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陆卓元译,陆志韦校订,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98页。
    1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40-41页。
    1 石映照:《读小说写小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页。
    1 参见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 这两部作品分别模仿音乐中的一种具体作曲技术——对位,以及具体的音乐作品。
    2 参见沈亚丹:《寂静之声——汉语诗歌的音乐形式及其历史变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1 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49-50页。
    1 蔡登山:《林徽因劝沈从文斩断婚外情》,《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24日。
    2 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版,第49页。
    3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2页。
    1 M.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页。
    2 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3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8页。
    1 参见李凤亮:《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2 比如鲁迅,老舍,孙犁,萧乾,梅娘,路翎,王蒙,阿城,贾平凹,余华,王小波,池莉,金庸,林白,叶兆言,莫言,北村,刘醒龙等。
    3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7页。
    1 格非:《陀氏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2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3 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 这实在是艺术作品最核心的部分。因为对作品来说,如何表达是作品之成为作品的前提。
    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1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6页。
    2 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 鲁迅:《鲁迅文集》(一)小说卷.导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第12-13页。
    2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页。
    1 经过了几个声部的分析,如果再一次阅读,就不再是初次意义上的阅读了,而是听得到几个旋律的同时进行了。或许,这可以归结成另外的一种小说的音乐性上去,留待日后思考。
    2 M·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全集》(第5卷),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3 格非:《陀氏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1 [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2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3 [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1 马慧元:《黑暗中的玄学家》,《文汇报》,2008年1月7日。
    2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47页。
    1 [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杨思成、徐一维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01、204页。
    2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4页。
    3 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 参见Werner Wolf: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adiality, Amsterdan-Atlanda,GA.1999:175.
    1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2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66页。
    3 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1页。
    1 刘纪惠:《框架内外:跨艺术研究的诠释空间》(代序),《框架内外:艺术、文类与符号疆界》,刘纪惠主编,台北:台北立绪出版社1999年版。
    2 盘剑:《论新感觉派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1 老舍:《文学概论讲义》(第十五讲),《老舍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页。
    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87页。
    3 崔健、周国平:《自由风格》,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1 刘纪惠:《框架内外:跨艺术研究的诠释空间》(代序),《框架内外:艺术、文类与符号疆界》,刘纪惠主编,台北:台北立绪出版社1999年版。
    2 有学者使用媒材,而非媒介,只因媒介在今天的语境下已有了太模糊的含义。比如杨世真在《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一书中也对“媒材”与“媒介”的概念作了类似的区分。的确,这是必要的,用媒材,目的在于直接区分小说与音乐所用的物质材料的区别:文字与音符。只是本论文还未来得及做全面的调整,先在这里指出来。
    1 李健吾:《边城——沈从文先生作》,《李健吾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年1998版,第55-56页。
    1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作家与音乐》,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2 [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3 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8页。
    4 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汪曾祺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1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选集》(第十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年国内版,第44页。
    2 杨义:《废名和沈从文的文化情致》,《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09页。
    1 蔡测海:《主题的淡化》,《沈丛文名作欣赏》,赵园主编,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第60页。这是蔡测海对《龙朱》的精彩解读,实际上也是对《边城》的极好注脚。
    1 金开诚、王岳川:《书法艺术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79页。
    1 参见王鹏程:《沈从文的文体困惑——从新近发现的长篇残稿<来的是谁>谈起,《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2 谭文鑫:《用“人事”作曲——论沈从文<边城>的音乐性》,《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1 茅盾:《<呼兰河传>序》,《茅盾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8页。
    2 吴晓东、罗岗、倪文尖:《现代小说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1 宇文所安:《追忆》,郑学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0页。
    2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版,第131-132页。
    1 林贤治:《在文学史上:她死在第二次》,《南方周末》,2008年9月10日。
    1 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文艺争鸣·史论》,2007年第7期。
    2 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7页。
    3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276、275页。
    1 虽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我们会惊讶于何以负载着厚重文化意义的文字这种符号,此时能够完全地服贴于个人的体验和表达,而不出现太多文字概念所必然具有的普遍公约性的空洞?
    2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7页。
    1 林贤治:《漂泊者萧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8页。
    2 林贤治:《漂泊者萧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1 孙甘露:《呼吸》,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 林贤治:《漂泊者萧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263页。
    3 [奥]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版,第99页。
    4 参见[苏]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71页。
    5 吴义勤:《在沉思中言说并命名》,《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
    1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33页。
    2 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7页。
    1 [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63-364页。
    2 钱谷融:《论节奏》,《钱谷融论文学》,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1 严锋:《诗意的回归》,《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2 石映照:《读小说写小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85页。
    3 马云:《论新时期小说与民歌的结合》,《河北学刊》,1995年第3期。
    4 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
    5 严锋:《感官的盛宴》,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1.[法]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苏]玛采尔:《论旋律》,孙静云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年版。
    3.[日]西乡信纲等:《日本文学史》,佩珊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4.[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石冲白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何乾三编:《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7.[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8.[匈]萨波奇·本采:《旋律史》,司徒幼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9.[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11.[美]萨丕尔:《语言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85年版。
    12.[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3.[俄]莫·卡冈:《艺术形态学》,凌继尧、金亚娜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
    14.[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5.[英]贡布里希:《秩序感》,杨思梁、徐一维译,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
    16.[苏]波斯彼络夫主编:《文艺学引论》,邱榆若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7.[苏]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18.[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晓未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19.[德]卡西尔:《语言与神话》,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20.[法]保·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朱少坤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21.[美]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2.[法]马利坦:《艺术和诗中的创造性直觉》,刘有元、罗选民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23.[法]列维-斯特劳斯著,《看听读》,顾嘉琛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24.[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5.[俄]康定斯基:《艺术中的精神》,李政文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德]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现象学》,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周铁东译,中国 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28.[美]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奥]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30.[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31.[美]宇文所安:《追忆》,郑学勤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
    32.[法]雷翁·吉沙尔:《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文学》,温永红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3.[美]布拉热科维奇主编:《艺术中的音乐》,吴钟明、夏方耘等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4.[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马英瑶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35.[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著作残篇》,楚荷中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7年版。
    36.[德]尼采:《悲剧的诞生》,杨恒达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37.[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38. Word and Music Studies (1-12), Rodopi.
    39. Calvin S. Brown, Music and Literature:A Comparison of the Arts. Athens:Georgia UP,1948.
    40. Alex Aronson, Music and the Novel:a study in twentieth-century fiction,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1980.
    41. Nancy Anne Cluck, eds. Literature and Music,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ess,1981. Barricelli and Gibaldi, ed. Interrelation of literature. New York:The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ress,1982.
    42. Jean-Pierre Barricelli, Melopoiesis: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Music,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8.
    43. Laurence Kramer, Music as Cultural Practice:1800-190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0.
    44. Werner Wolf, The Musicalization of Fiction:A Study in the Thoery and History of Intermediality, Amsterdam:Rodopi,1999.
    45. Erik Alder/Dietmar Hauck, Music and literature:Music in the Works of Anthony Burgess and E. M. Forster.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Francke,2005.
    46. Stephen Benson. Writing Music in Contemporary Fiction, Ashgate.2006.
    47. Claus-Ulrich Viol. Jukebooks:Contemporary British Fiction, Popular Music and Cultural Value, Heidelberg:Carl Winter Universitatsverlag.2006.
    48. Gerry Smyth, Music in Contemporary British Novel:Listening to the novel, Palgrave Macmillan,2008.
    49. Alan Shockley, Music in the Words:Musical Form and Counterpoint in the Twentieth-Century Novel, Ashgate,2009.
    1.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沈尹默等著:《回忆伟大的鲁迅》,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3.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1962年版。
    4.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中华书局1978年版。
    5.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
    6.朱光潜:《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8.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9.刘尧民:《词与音乐》,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0.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作家与音乐》(译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2.李健吾:《李健吾文学评论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3.杨荫浏:《语言与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1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15.施议对:《词与音乐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16.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8.赵园:《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9.成均伟、唐仲扬、向宏业主编:《修辞通鉴》,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版。
    20.瞿世镜:《音乐美术文学——意识流小说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21.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赵园主编:《沈丛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版。
    23.刘纪惠:《文学与艺术八论:互文·对位·文化诠释》,台北三民书局1994年版。
    24.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三联书店1994年版。
    25.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26.陈子善编:《雅人乐话》,文汇出版社1995年版。
    27.韩林德:《境生像外——华夏美学与艺术特征考察》,三联书店1995年版。
    28.罗小平:《音乐与文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29.金开诚、王岳川:《书法艺术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版
    30.陈少松:《古诗词文吟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2.辛丰年:《中乐寻踪》,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朱立元主编:《天人合一——中华审美文化之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5.陈元峰:《乐官文化与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6.刘纪惠主编:《框架内外:艺术、文类与符号疆界》,台北立绪出版社1999年版。
    37.修海宁、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38.杨燕迪:《乐声悠扬》,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39.白桦等:《音乐与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0.傅雷:《傅雷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4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2.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3.罗基敏:《文话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之二》,三联书店2003年版。
    45.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三联书店2003年版。
    46.王一川:《文学理论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7.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48.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9.马云:《铁凝小说与绘画、音乐、舞蹈-兼谈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杨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与文化》,三联书店2007年版。
    51.沈亚丹:《寂静之音》,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2.陆正兰:《歌词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马云:《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严锋:《感官的盛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55.钱谷融:《钱谷融论文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
    56.杨世真:《重估线性叙事的价值》,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林贤治:《漂泊者萧红》,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刘纪惠:《<战争安魂曲>中的互文、对位与文化诠释》,《第四届英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1992),第223-251页。
    2.吴义勤:《在沉思中言说并命名》,《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1期。
    3.申小龙:《中国语言文字之文化通观》,《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陈旋波:《音乐性:西方浪漫主义影响下的前期创造社》,《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第2期。
    5.马云:《论新时期小说与民歌的结合》,《河北学刊》,1995年第3期。
    6.杨存庆:《古代散文的研究范围与音乐标界的分野模式》,《文学遗产》,1997年第6期。
    7.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8.吴晓东、罗岗、倪文尖:《现代小说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9.张箭飞:《鲁迅小说的音乐式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10.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11.陈平原:《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以“引经据典”为中心》,《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12.严锋:《诗意的回归》,《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13.严锋:《张炜的诗、音乐和神话》,《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4期。
    14.李凤亮:《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5.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16.王少良:《刘勰论文学语言的形式美》,《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17.泓峻:《汉语的音乐性潜质及其在现代文学语言中的失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27卷第3期。
    18.钱理群:《作为艺术家的鲁迅》,《中国文化》,2006年第2期。
    19.文贵良:《<呼兰河传>的文学汉语及其意义生成》,《文艺争鸣·史论》,2007年第7期。
    20.马慧元:《黑暗中的玄学家》,《文汇报》,2008年1月7日。
    21.林贤治:《在文学史上:她死在第二次》,《南方周末》,2008年9月10日。
    22.万杰:《当叙述乘上音乐的翅膀——论余华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音乐性》,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3.盘剑:《论新感觉派小说的隐性视觉形态》,《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第2期。
    24.庞荣:《论书法与音乐的同质性》,《书法赏评》,2009年第5期。
    25.许祖华:《鲁迅小说的人物与音乐——鲁迅小说的跨艺术研究》,《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5月,第33卷第3期。
    26.蔡登山:《林徽因劝沈从文斩断婚外情》,《南方都市报》2010年10月24日。
    27.谭文鑫:《用“人事”作曲——论沈从文<边城>的音乐性》,《中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8.周志雄:《论张洁小说的音乐化特征》,《中州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29.格非:《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复调》,《花城》,2010年第3期。
    30.王鹏程:《沈从文的文体困惑——从新近发现的长篇残稿<来的是谁>谈起》,《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31.李新亮:《论现代小说的音乐性》,《兰州学刊》,2010年第10期。
    32.刘纪惠:《浪漫歌剧中文字与音乐的对抗、并置与擬讽》,《中外文学》,第21卷5期。
    33.洪力行:《文学与音乐跨艺术研究方法论简介》,http://hermes.hrc.ntu.edu.tw/lctd/List/ConceptIntro.asp?C_ID=154。
    34.徐碧辉:《时间与生命的艺术》,参见http://www.caae.pku.edu.cn/china/HTML/430.html。
    1.《中国新文学大系》(1-10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
    2.《老舍文集》(1-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991年版。
    3.《鲁迅全集》(1-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严家炎编:《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5.《萧红全集》,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6.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1-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7.《穆时英小说全集》(上、下),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止庵编:《废名文集》,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9.《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0.止庵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