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周公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及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的关键的历史人物。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对周公的研究主要围绕周公摄政称王这一热点问题而展开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周公的研究倾以格外的关注,因而形成几部有重要影响的系统研究周公的专著。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是对当前全球蔚然成风的“儒学热”、“孔子热”等国学研究广度、深度的拓展和继续,也是对孔子之前的前枢轴时代思想文化的追溯和反思。这些思路和运作的意义无疑都是应当得到肯定的。然而,周公研究的课题涉及的方面和领域特别宽广,加上周公研究本身的复杂性,远非是几部著作所能囊括的。本文择取周公研究当中的若干重要专题尝试进行攻疑补缺式的研究,分别从周公的政治身份、事迹疑点、思想文化诸层面逐一展开。论文融合了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尊重和利用前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考证和思辨并重,对周公的诸多疑点和思想文化等问题尽可能作出言之有据、合乎情理的诠释,以便能够为推进周公的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尽绵薄之力。
     考量周公是否称王的史实,是周公研究中的学术热点和焦点,也是难以回避的历史问题。周公是否称王不仅属于一个历史事实的判断问题,而且也属于一个史学方法论的问题。同时,这也涉及到对周公政治地位和作用如何正确地进行评价。周公在周初严峻复杂的政治形势下以成王主要辅臣的身份,力挽狂澜,使周室得以转危为安。以是观之,周公确实起到了关键的政治作用,但并不能据此认为周公曾经继承王位并宣布为王。盖周初因武王新丧、成王年幼、三监叛乱等危机局势以及后来周公效劳周室的卓功伟绩导致了很多学者主张周公称王的误解。从传世文献《尚书·周书》的记载来看,很难说周公曾经继承王位、宣布为王即称王的史实。《周书》中出现的“王曰”、“王若曰”有些应视作周公以成王名义命诰,有些是史官记录之习语。诰文的内容实际均为周公所言。《康诰》中出现的“孟侯,朕其弟,小子封”这句话向来被视作周公称王的“铁证”。可是,同样这句话也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是周公在命诰时根据话语对象所使用的插入语。如果再结合西周彝铭有关周王的世系并无周公一世的载录,可以推论周公自己不曾宣布为王。准此,我们可以基本论定周公不曾称王的事实。周公在周初只是辅佐成王,不过因为主客观历史条件的原因使他担当了极其重要的政治角色。《尚书·周书》中很多篇目均出自周公或与其有关,这种现象也充分表明周公在周初历史上的政治地位和作用。周公辅政成王,后人艳称周公摄政,两者含义实质等同。不能因为有后世出现的“摄政王”而据此推出周公称王的结论。对周公其它事迹疑点的研究,除了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合理利用之外,还可以采用历史文献考证和思想史研究的方法相结合的路径,进行多重互证以使结论更加逼近真实。有关周公的一些传说事迹很多具有史实的背景,故亦可视作研究周公思想的素材。
     周公思想的内容和来源非常丰富。学术界对周公的史鉴思想、忧患思想关注不够,对周公天命思想虽有论述,但存在着不少的误解需要加以澄清。史鉴思想、忧患思想并非周公一人所独有,而是周初的一种思想共识。这些思想集中反映在周公身上,既是历史时代的机遇,又与周公个人主观条件紧密相关。周公的史鉴、忧患等思想,是中国前枢轴时代的重要标志,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甚为长远。周公的天命思想相较于其前代的思想也属于一种进步意义的思想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周公提出或倡导的“天棐忱”(天辅助诚信,与“天命佑德”近似)、“天命不易”(天命难保)、“天不可信”(天命不可完全信赖)等主要命题上。天命、史鉴和忧患等思想属于周公思想研究中比较大的思想范畴,其中往往互相交叉、互相联系、互为包含。这些思想都从不同层面彰显了人类的理性光芒,成为周公等周初统治者勤政明德、积极作为的重要动力和统治方针工具。今天看来,这些传统思想资源依然有其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周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论文主要选取有代表性意义的《诗经》、《周易》、《尚书》这三部儒家经典著作进行一些学术整合、辨析厘正、梳理诠释的工作,重点说明周公与三部经典著作的关系程度。具体而言,《诗经》当中似有一些诗篇确为周公所作,如《鸱鸮》、《大雅·文王》、《周颂·清庙》以及构成《大武乐章》的《时迈》、《武》、《赉》、《般》、《酌》、《桓》六篇。但若据此,即言周公是《诗经》的作者则不当;若说周公与《诗经》有一定的关系尚可。关于《周易》,本文主要探讨文王、周公与《周易》经文的关系,并提出文王、周公合作卦爻辞的新说法。诸多文献记载和卦爻辞的思想蕴味表明文王、周公与《周易》确实存在着密切关系,而孔子是《易传》作者的说法却很难成立。孔子晚年学易、嗜易,与孔子作《易传》并非等同,亦无必然因果关系。此二者实是性质不同的两回事。对《尚书》中周公话语的特点的诠释可以透视周公谋划周密、谨慎持重、细致耐心、平易近人的思想性格。这是周公内心深处的真实思想世界。周公政治家、思想家的历史面目和身份得以彰显,同时体现出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在关系和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公不仅在周初政治生活领域中担当了关键的政治角色,而且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周公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了原发性的影响。故而我们也可以说周公已成为古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一种符号。
Zhou Gong is an important and critical historic figure in researching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early civilization. In the 1980s and 1990s the atten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s mostly focused on the problem whether Zhou Gong had been the regent or king of the Zhou regim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ese scholars have paid greater attention to Zhou Gong and have written several important and systemic works about Zhou Gong. These efforts not only continue to expand the current "national studies fever", but also retrospective reflect on the Chinese culture in the Primal Axial Period before Confucius. All these are worthy endeavoring. The problems about Zhou Gong involve many academic fields and aspects, adding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on-going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clarify and fill up the gaps by choosing the important topics covering the political identity, the controversial deeds and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concerning Zhou Gong. It adopts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method involving history, archeology and language analysis to deal with those doubtful points about facts and reasons so as to do my part in promoting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controversy on Zhou Gong having become a king or not is not only a hotpot in current academic debates, but also an unavoidable problem in studying Zhou Gong. It involves not only historical facts but also historical methodology. This comes down to evaluating his place in history. The crises facing the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rigorous efforts which Zhou Gong made to turn the tide and helped the dynasty out of the crisis in his role as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young and inexperienced King Cheng. Viewed in this light, Zhou Gong played a criticall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We can not thus conclude that Zhou Gong had laid claim to the Zhou throne because of this. It is the critical situation of king Wu death, king Cheng young and the armed rebellion of the remnant of the vanquished Yin-Shang and leading members of the Zhou ruling clan resulting in Zhou Gong's great achievements, which later lead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Zhou Gong's role and ambitions. My conclusion is that these hardly proves that Zhou Gong have ever ascended the throne and become king according to recorded wordings in the Zhoushu section of the Shangshu, such as "the king said" or "the king said so" in should be regarded as Zhou Gong's speech on behalf of the King Cheng or the formulated phraseology of the Zhou court historiographer. The words "Head of the vassals, my brother, young Feng" in the Kanggao has been considered hard evidence which Zhou Gong had become king. However, just as some scholars have proved that which is parenthesis of Zhou Gong based on the addressee. If we probe into the subject again with the fact that bronze inscriptions in Western Zhou are lack of recordings on Zhou Gong as a king, we could draw inferences that Zhou Gong has never been a king in history. We may confirm the fact that Zhou Gong was not a king. He only assisted King Cheng governing the state in early Western Zhou Dynasty, but extraordinary history conditions made him to be a kingly persona in political life playing a great role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He assisted King Cheng in the so-called Zhou Gong regency. As a matter of fact, this regency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Zhou Gong was a king. Studies on other doubtful points about Zhou Gong should respect and use the achievement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for reference, combining historical analysis with intellectual historical study, and using also those legendary accounts about Zhou Gong as meaningful research material.
     The contents and sources of Zhou Gong's thought are very colorful. Many senior Chinese scholars had already written about this, but there are misunderstandings needed to be clarified. Ideas about the Mandate of Heaven visa-avis humanistic efforts, critical awareness about conditions of the state, etc., as expressed by Zhou Gong was probably not the sol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thought but the common concerns of all capable and far-sighted rulers, or the common intellectual trends of early Zhou time. These intellectual concerns were symbolic of the Primal Axial Age in China, and greatly influenced China'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These enlightened notions of Zhou Gong's signified a step forward in China's ancient intellectual-ideological development. The sayings reportedly coming from Zhou Gong, such as "Heaven assists those of good faith", "Heaven could not be gain-said for sure", "Heaven could not be completely trusted " constituted major curren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 which often crisscrossed and complimented each others. These demonstrate humanistic reasoning from different respects still with their positive and progressive significance toda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hou Gong and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is a significant problem.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analyzing three typical Confucianist classics, the Book of Songs(shijing), the Book of changes (Yijing), and the Book of History (Shujing). It studies how Zhou Gong is thought to be related to the classics. Specif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some poems in the Book of Songs written by Zhou Gong indeed, i.e. Chi Xiao, Da ya Wen wang, Zhou song qing miao and Da wu which consists of Shi mai, Wu,Lai, Ban, Zhuo, Huan. It is unsuitable to say that Zhou Gong is the author of the Book of Songs on the basis of this. But some of poems mostly were his. Regarding the Book of Changes, we mainl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that the role of King Wen and Zhou Gong on the Book of Changes and put forward the viewpoint that they both wrote some of it. According to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thought flavor of the book, it is likely that king Wen and Zhou Gong are closely related in authoring the Book of Chang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ment that Confucius wrote the Yi zhuan section in the present Book of Changes can hardly hold water. The fact that Confucius read and love the yi is not the same as he wrote Yi zhuan. There are twelve chapters about Zhou Gong in Zhou shu. It is observed that Zhou Gong is a man of planning well, ponderous and cautious, considerate and of easy access. This is about the real inner world of Zhou Gong. It shows that he is not only a statesman and thinker, but also that he is intimately related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and stand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cultural development.
     Zhou Gong played a critical role not only in the political filed of early Zhou Dynasty, but also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He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nd influenced cultural values primarily. All in all, we may rightly consider Zhou Gong as a outstanding symbol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引文
①夏曾佑: 《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7页。
    ①陈来先生在《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67、168页)中研究认为,古文《尚书》的材料可以看作是西晋缀拾汉遗古文《尚书》的佚文,其中思想多属春秋以前。今传古文《尚书》的思想并非汉晋人所杜撰。但是若因此贸然以为古文夏商书皆全然可信,则肯定有问题。今文之夏书亦未皆可信,又何况已被清儒置于另册的古文。古文尚书虽未必出于汉晋的杜撰,但却一定不是殷商时代的原始典册,基本上是周人传述并加以修改而形成的。其中重要思想亦多属周代。
    ①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②顾颉刚: 《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 《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01贝。
    ③刘起釪:《〈尚书〉与古史研究序言》,收入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增订本),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牛,第21贝。
    ①徐复观: 《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20-23页。
    ②两篇文章均收入刘起釪《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③杜勇: 《(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④刘泽华、葛荃主编: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①傅斯年的《性命古训辩证》曾据《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爽》、《多方》、《立政》、《顾命》12篇论证,海外学者许倬云(《西周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也认为此12篇均是涉及周初事迹文献。
    ②郭伟川:《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220-221页。
    ③郭伟川:《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①李学勤: 《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32页。
    ②杨宽: 《论逸周书》, 《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1期;又见杨宽《西周史》附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③杨朝明: 《〈逸周书)所见灭商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④葛志毅: 《周公摄政史实再考》, 《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⑤顾颉刚: 《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页。
    ①金景芳: 《古史论集·孔子对周易的伟大贡献》,济南:齐鲁书社,第57页
    ②彭林: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f出版社,1991年,第4-8页。
    ③杨天宇: 《(周礼)的内容、行文特点及其史料价值》, 《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49页。
    ①郭伟川: 《两周史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117-122页。
    ②刘建国: 《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③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页。
    ①杨善群: 《论古文尚书的学术价值》, 《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②杨朝明: 《(今本竹书纪年)并非伪书说》, 《齐鲁学刊》1997年第6期,第52页。
    ③李学勤: 《谈安阳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 《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第11期。
    ⑤王玉哲: 《陕西周原所出甲骨文的来源试探》,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第104页。
    ①徐中舒: 《周原甲骨初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②陈全方: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甲骨文概论》,《古文字研究论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③李学勤: 《西周甲骨的几点研究》, 《文物》1981年第9期。
    ④徐中舒: 《周原甲骨初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⑤王宇信: 《西周甲骨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7—248页。
    ⑥徐锡台: 《周原甲骨文综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154页。
    ①郭沫若: 《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8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②容庚、张维持: 《殷周青铜器通论》,北京: 科学出版社,1958年。
    ③朱芳圃: 《殷周文字释丛》,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④杨树达: 《积文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⑤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⑥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⑦李学勤: 《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⑧[日]白川静著,袁林译: 《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以及白川静著、曹兆兰选译《金文通释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⑨[美]许倬云: 《西周史》(增订版),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①《专家在清理研究基础上得出学术结论 周公庙遗址为周公封地》,西安日报2005年1月11日。
    ②边江、冯国: 《周公庙遗址发掘有望破解先秦文化之谜》,人民政协报2004年6月25日。
    ③李学勤: 《周公庙卜甲四片试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④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11页。
    ⑤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⑥刘启益: 《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6-67页。
    ①李学勤: 《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5-116页。
    ②刘起釪: 《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38-339页。
    ③王国维: 《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9-300页。
    ①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缸史事考证之二》,《文史》第23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又见《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6、62页。
    ②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③徐中舒: 《西周史论述》(上), 《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④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3-517页。又见《周公旦的当政及 其东征考》,《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2辑,1984年;《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①赵光贤:《再谈有关周初史实的几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库赵光贤卷:亡忧室文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②赵光贤: 《成周考——兼与马承源同志商榷》, 《亡忧室文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③金景芳:《周公对巩固姬周政权所起的作用》,编入郭伟川《周公摄政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63页。又见《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5 页;以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历史专号》,1980年2月。
    ①详见葛志毅: 《周公摄政纪年考》, 《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周公摄政史实再考》, 《求是学刊》1996年第6期。常金仓:《从周公摄政的讨论说到历史考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宫长为: 《周公何以摄政称王》,收入郭伟川编《周公摄政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
    ②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0—141页。
    ③刘起釪: 《周公事迹大略》、《由周初诸〈诰〉作者论“周公称王”的问题》, 《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后文又见《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④杜勇: 《〈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27页。
    ①晁福林: 《论周初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第28-34页;相关内容又收入晁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一书中,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郭伟川先生为居港学者,其先后撰有《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及对前文修订后的《周公称王考——(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再论周公称王》等文章,分别收入《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和《两周史论》中,近些年来郭氏主张周公称王说用力甚多。
    ②郭伟川:《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96、199页。
    ④徐喜辰:《何尊铭中的“王”当指周公说》,《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年版,第314、315页。
    ⑤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①杨朝明: 《周公摄政而未称王》,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2—137页。
    ②孙斌来: 《周公称王之说不可信》, 《周史新探》,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6—81页。又见《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第19—21页。
    ③王慎行:《周公摄政称王质疑》,载《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73—186页。又见《河北学刊》1986年第6期。
    ①朱凤瀚: 《(召诰〉、 〈洛诰)、何尊与成周》, 《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
    ②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张怀通: 《“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新解》, 《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184-189页。
    ①马承源: 《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节录)》, 《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②马承源:《何尊铭文和周初史实》,《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5-61页。
    ③彭裕商: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43-44页。
    ①李裕民: 《周公篡位考——从“桐叶封弟”的疑案说起》, 《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
    ②启良: 《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③郭茵: 《周公还政成王说质疑》,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第93-99页。
    ④有关屈万里先生的观点和主张可参见其《西周史事概述》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2本第4分民国59年,1970年)以及《尚书释义》(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0年)、《尚书今译今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等著作。
    ①屈万里: 《西周史事概述》,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2本第4分民国59年,1970年。
    ②徐复观: 《与陈梦家、屈万里两先生商讨周公旦曾否践祚称王的问题》, 《东方杂志》复刊6卷7期,民国62年1月,1973年。
    ①屈万里: 《关于所谓周公旦践祚称王问题答复徐复观先生》, 《东方杂志》复刊7卷7期,民国63年1月,1974年。
    ②徐复观: 《有关周公践祚问题的申复》, 《东方杂志》复刊7卷10期,民国63年4月,1974年。
    ③黄彰健: 《释周公受命义》, 《大陆杂志》46卷5期,民国62年5月。
    ④黄彰健: 《四论周公摄政称王问题》, 《大陆杂志》第54卷第3期,1977年。
    ①杜正胜:《尚书中的周公—兼从周初史实看周公称王之辨》,《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②林泰辅: 《周公及其时代》,东京大仓书店,1915年。
    ③松本雅明: 《周公称王考》, 《原始尚书的成立》(松本雅明著作集·7),弘生书林出版,1988年。
    ④林泰辅著、钱穆译《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⑤转引自刘起釪《日本的尚书学与其文献》,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⑥白川静著、袁林译: 《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年。
    ①(美)夏含夷:《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君爽〉著作背景和意旨》,《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6-319页。又编入郭伟川《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33-147页。
    ②近几年面世的大陆对周公专门研究的三部学术著作: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游唤民《周公大传》(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其中即有两部力主周公摄政不曾称王说。只有《周公评传》主张周公执政称王说。
    ③关于周公称王名与实的问题,在此,我们认为,周公有行王政之实,并无自称“王”之名。
    ④郭伟川: 《周公称王考—〈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 《两周史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 社,2006年,61—99页。又见其《周公称王与周初礼治—〈尚书·周书〉与(逸周书)新探》编入《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86—228页。
    ①钱穆: 《周公与中国文化》,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2、83页。
    ①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5—118页。
    ②何幼琦: 《周公东征概述》, 《东岳论丛》,1983年第1期,第81—-84页,
    ③杨善群: 《周公东征简论》, 《军事历史》,1989年第3期,第40—42页。
    ④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4—155页。
    ⑤杨朝明: 《周公东征史实诠说》, 《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第19页。
    ①陈昌远: 《周公东征的原因和意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②杨善群: 《周公东征时间和路线的考察》, 《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③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9、284页
    ④赵光贤: 《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9—62页。
    ⑤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又见《周公旦的当政及其东征考》《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2辑,1984年,第137、138页;《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6—349页。
    ①徐中舒著、徐亮工编: 《西周史论述(上)》,载《川大史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2—243页。又见《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②徐中舒著、徐亮工编: 《西周史论述(上)》,载《川大史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2—243页。
    ③林剑鸣: 《周公东征和赢姓西迁》, 《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
    ④陈昌远: 《“周公奔楚”考》, 《史学月刊》1985年第5期,第15页。
    ⑤彭裕商: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37—38页。
    ⑥杨宽: 《西周时代的楚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5页。
    ⑦顾颉刚:《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文史》第27辑。
    ⑧陈昌远: 《周公东征的原因和意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⑨朱凤瀚: 《柞伯鼎与周公南征》, 《文物》,2006年第5期,第67—73页。
    ①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9—120页。
    ②晁福林: 《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50—351页。
    ③徐中舒: 《西周史论述》, 《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④王晖: 《周初改制考》,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⑤刘起釪: 《周初的“三监”与邶鄘卫三国及卫康叔封地问题》, 《历史地理》1982年第2期。
    ⑥李衡眉: 《周公旦为鲁国始封之君说》,《先秦史论集(续)》,齐鲁书社,2003年,第87—100页。
    ⑦葛志毅: 《周代分封制度研究》(修订本),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82页。
    ⑧唐嘉弘:《先秦史概论》,载《先秦史论集徐中舒教授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95—96页,
    ①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4、384、385页。
    ②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38—539页。
    ③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4、384、385页。
    ④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9页。
    ①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0—521页。
    ②李民: 《(尚书)及诸文献中的洛邑与成周—兼谈成周与王城》, 《(尚书)与古史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190-204页。
    ③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2—524页。
    ①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9—172页。
    ②李民: 《〈尚书)及诸文献中的洛邑与成周—兼谈成周与王城》, 《(尚书)与古史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190—204页。
    ③钱穆: 《周公与中国文化》,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3、94页。
    ④钱穆: 《周公与中国文化》,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台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5页。
    ①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2-128页。
    ②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0—545页。
    ③顾颉刚: 《“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 《文史》第6辑,1979年。
    ①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0—293页。
    ②辜堪生、李学林: 《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③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④黎子耀: 《洛诰解献疑》,载《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6—37页。
    ①吴泽:《王国维周史研究综论》,载《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0页。
    ②吴泽:《王国维周史研究综论》,载《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24页。
    ③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④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27—529页。
    ①(美)夏含夷: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 (君爽〉著作背景和意旨》, 《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6—319页。又编入郭伟川《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33—147页。
    ②李裕民: 《周公篡位考—从“桐叶封弟”的疑案说起》, 《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第99—107页。
    ③常金仓: 《从周公摄政的争论说到历史考证》,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2期,第102—111页。
    ④启良: 《周公事迹新说》, 《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第60—66页。
    ⑤郭茵: 《周公还政成王说质疑》,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4期,第93—99页。
    ⑥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8—129页。
    ①李学勤: 《鲁国历史文化与周公史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2期。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68页。
    ①孟祥才: 《周公天命思想初探》, 《中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又见《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出版社,2001年,第13—14页。
    ②李玉洁: 《周公的天命观》, 《先秦诸子思想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①赵昆生: 《周公关于“天”的思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1期。
    ②杜勇: 《略论周人的天命思想》, 《孔子研究》1998年2期。
    ③郝明朝: 《“周诰”所见周公之天命观》, 《东岳论丛》1997年第5期。
    ④粱韦弦: 《简论周公“敬德”“保民”“永命”的统治思想体系》,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
    ⑤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2、99页。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69—173页。
    ②孙聚仁: 《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 《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第53、54页。
    ③宋四辈: 《西周的“德治”思想与法制建设》,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38页。
    ④冯建科: 《周公德治思想及其与儒家文化的渊源》, 《北京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43—46页。
    ①黄玉顺: 《周公“德治”思想简论》,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②杨鹤皋: 《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71—74页。
    ③李元: 《周公政治思想简论》, 《求是学刊》1984年第5期,第78页。
    ④游唤民: 《先秦民本思想》,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7、26页。
    ⑤田兆阳: 《周公的“敬天保民”与周初的开明统治》, 《行政论坛》1998年第1期。
    ⑥王保国: 《两周民本思想》,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第5页。
    ⑦肖满省: 《周公民本思想研究》,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第13页。
    ⑧刘泽华、葛荃: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页。
    ①徐新平: 《论周公伦理思想及其对孔子的影响》, 《求索》1991年第2期,
    ②丁大同: 《周公伦理思想初探》, 《道德与文明》1984年第1期,第35—36页。
    ③郭飒飒:《从周公伦理思想看儒家伦理的精英定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30页。
    ④许启贤: 《周公是中国第一位伦理思想家》, 《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2期,第25-32页。
    ①辜堪生、李学林: 《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8—156页。
    ②王洪亮: 《论周公的礼教思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163—164页。
    ③陈淑珍:《周公旦“明德慎罚”的法律思想》, 《法学杂志》,1985年第2期。
    ①杨鹤皋: 《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群众出版社,1999年,第78页。
    ②梁凤荣: 《酒诰周公神权法思想管窥》,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第5期,第119页。
    ③杨朝明: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④辜堪生、李学林: 《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①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日)林泰辅: 《周公と其时代》,东京大仓书店,1915年。
    ③王国维: 《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④(日)林泰辅著、钱穆译,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①李学勤: 《鲁国历史文化与周公史事》,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于孔保、孔德立: 《探究周公事迹,展现鲁国文化——读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 〈鲁文化史)》,《孔子研究》,2002年第1期。
    ①梁健、王红霞: 《采铜于山,重铸周公——杨朝明教授新著〈周公事迹研究〉读后》, 《管子学刊》2002年第1期。
    ②杜勇: 《周公事迹研究评介》,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10期。
    ③杨朝明: 《周公长于管叔考》, 《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④杨善群:《周公长幼演变新考——汉代官方篡改史实过程剖析》,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②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6—138页。
    ①郑丽娅: 《一部中国文化史研究的拓新性专著——评〈周公评传〉》, 《天府新论》2006年第4期。
    ②张国琪: 《集成周公研究的新力作——(周公评传〉述评》, 《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③贾顺先: 《一部儒家文化的寻根力作——评〈周公评传)》, 《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4期。
    ④李维武:《周公及其思想的再发现——评辜堪生、李学林著〈周公评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4期。
    ①杨向奎: 《周公摄政与成王建国》, 《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①赵光贤: 《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61—62页
    ②晁福林先生研究认为,周公继武王之位虽非父子相继,但兄终弟及为殷代习见,并且当时尚未有嫡长子必须继承之说,因此对周王室来说,此举并非大逆不道之事,而是顺理成章的(《论周初历史发展的几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5期,第28—34页。相关内容又收入晁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按从周人太王到武王的传位来看,周人已实行父子相继制,虽然还不是长子继承制,此时与殷人的王位继承制却相类,因此晁先生的说法恐亦有可商之处。
    ③据沈长云先生《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为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及逝世70周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14—15页)认为,康丁以后,商人抛弃了兄终弟及的传统而完全确立了父子相继的王位继承制度,至于康丁、武乙、大丁、帝乙、帝辛是否前王长子或嫡长子,却不一定。沈说甚是,可从。
    ①据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记载,公亶父(太王)不传位长子太伯而传位第三子季历;文王舍长子伯邑考之子而传位次子武王。可见此时周族已实行父子相继制,还未确立嫡长子继承制。钱穆先生认为,殷人自庚(按康)丁后已五世传子,不知何故。至周初君位,颇有立贤之迹象,或以便于争强而然。如太王舍太伯、虞仲而立王季,为第一次立贤。文王长子伯邑考,次子发,舍伯邑考而立武王,为第二次立贤(《国史大纲》,台北: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9页)。依钱穆先生所论,可知周初实行以选贤的父子相继制。
    ①杜正胜: 《尚书中的周公—兼从周初史实看周公称王之辨》, 《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②陈梦家先生就认为,《周诰》中的“王若曰”乃是史官或周公代宣王命,与西周金文相同。详见氏著《尚书通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6页。
    ③顾颉刚: 《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 《文史》第23辑,1984年。
    ④陈梦家认为, “天子”之称起于成王之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宫长为经过专门研究亦认为,周王称“天子”的确切年代,不应始于周初的武王,也不能晚之康王。成王以前,文武包括周公在内,还未能尽有天下,因而不可能有“天子”之称。西周金文“王”与“天子”互举,亦始于成王诸器。这与周初历史实际相符(《天子考论》,收入《周秦社会与文化研究—纪念中国先秦史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6页)。
    ⑤唐嘉宏先生在《试论夏商周三代帝王的称号及其国家政体》(《先秦史新探》,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48页)认为, “王”号并非夏商周三代最高统治者的所独有的专称,而是一个泛称,本为共名,不为专号,三代最高统治者也可称“王”、“后”、“公”,他们同时诸侯、诸部族、边区少数民族的酋豪同样可以“王”,甚至诸侯的公卿也可称王。愚按,若成王时期始有“天子”号属实,那么必与早称的
    “王”号有所区别。另外,唐先生据汉儒的解释认为“予一人”、“余一人”即是天子谦称又是尊称的说法,可供参考。拙文周公称王主要指周公是否自己宣布为王而论。
    ①朱凤瀚先生谓周公摄政未必是称王,而是辅佐成王,实际主持王朝政事(见《〈召诰)、 〈洛诰)、何尊与成周》, 《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4页)朱说可从。
    ①周公称王派主要代表有顾颉刚、徐中舒、赵光贤、王玉哲等,周公未称王派主要代表有杨向奎、马承源、朱凤瀚、杨朝明、彭裕商等。另前者还有台湾的徐复观、杜正胜、黄彰健等,后者有海外的顾立雅、夏含夷等。
    ②蒋善国: 《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239—240页。
    ③赵光贤: 《再谈有关周初史实的几个问题》,载《亡忧室文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①孙斌来: 《周公称王之说不可信》, 《周史新探》,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6—81页。又见《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第19-22页。
    ②张怀通: 《“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新解》, 《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第184—189页。
    ③王国维氏释为周公向成王奏事之言。见《观堂集林》卷第一艺林一《洛诰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④王国维曰:“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者,上纪事,下纪年,犹《艅尊》云惟王来正人方惟王廿有五祀矣。诞保文武受命,即上成王所谓诞保文武受民,周公所谓承保乃文祖受命民,皆指留守新邑之事。周公留洛自是年始,故书以结之。书法先曰次月次年者,乃殷周间记事之体……自后人不知诞保文武受命指留洛邑监东土之事,又不知此经纪事纪年各为一句,遂生周公摄政七年之说,盖自先秦以来然矣。”(《观堂集林》卷第一艺林一《洛诰解》,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页)周公未称王派多采王说。
    ⑤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3—517页。又见《周公旦的当政及其东征考》, 《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年; 《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⑥王慎行: 《周公摄政称王质疑》, 《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73—186页。
    ①王慎行: 《周公摄政称王质疑》, 《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73—-186页。
    ②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6—78页。
    ③③常金仓: 《从周公摄政的争论说到历史考证》, 《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2期。
    ④朱凤瀚:《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3—14页。
    ⑤郭茵: 《周公还政成王说质疑》,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4期,第93—99页。
    ⑥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⑦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4页。
    ①杨朝明: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①彭裕商: 《周公摄政考》, 《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第43—44页。
    ②顾颉刚: 《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文史》第23辑,1984年。又见《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6、62页。
    ③杨向奎:《周公摄政与成王建国》,载郭伟川主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77—107页。
    ④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60页。
    ⑤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①王国维: 《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②以下铜器除非特别说明均参考引自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为打印排版方便,今据唐兰先生《史征》尽量改为今字。
    ③转引自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 《文史》第23辑,1984年。
    ①顾颉刚: 《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 《文史》第23辑,1984年。
    ②杨向奎:《周公摄政与成王建国》,载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87页。
    ③徐喜辰: 《何尊铭中的“王”当指周公说》, 《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2辑,1984年,第314—315页。
    ④徐喜辰先生的见解在当时提出时响应的学者并不多。大多数学者认为何尊属于成王时器,还有少数学者主张此器为康王时器(详见李学勤《何尊新释》, 《中原文物》,1981年1期)。李说为康王时期,恐误,今不从。关于何尊铭文的研究除了徐喜辰、李学勤先生外请参见张政娘《何尊铭文解释补遗》,马承源《何尊铭文初释》,唐兰《何尊铭文解释》, 《文物》1976年1期;杨宽《释何尊铭文兼论周开国年代》, 《文物》1983年6期;陈昌远《有关何尊的几个问题》, 《中原文物》1982年2月;李民《何尊铭文补释》,见氏著《尚书与古史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何幼琦《关于何尊的年代问题》《中原文物》1983年4期。
    ⑤孙斌来: 《“周公称王之”说不可信》, 《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第19—22页。
    ⑥刘起钉先生引用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古诸侯于境内称王,与称君称公无异……盖古时天泽之分未严,诸侯在其国,自有称王之俗”。又引郭沫若《金文所无考》“五等爵禄”一节“诸侯每称王”与“公侯伯子无定称”。见《由周初诸<诰>的作者论述“周公称王”问题》,《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52—353页。
    ⑥徐中舒: 《西周史论述》(上), 《川大史学·徐中舒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4页。
    ①李学勤《眉县杨家村新出青铜器研究》, 《文物》2003年6期,第66—67页。
    ②请见孙斌来: 《周公称王之说不可信》, 《周史新探》,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6—81页。又见《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第19—21页;以及美国汉学家夏含夷: 《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 〈君奭〉著作背景和意旨》, 《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6—319页。又收入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33—147页。
    ①孙斌来: 《周公称王之说不可信》, 《周史新探》,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76—81页。又见《松辽学刊》,1988年第4期,第19—21页。
    ②马承源: 《西周金文和周历的研究(节录)》, 《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11页。
    ③杜勇: 《〈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1、27页。
    ①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4页。
    ②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社,1999年,第140——141页。
    ③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16页。
    ①金景芳:《周公对巩固姬周政权所起的作用》,编入郭伟川《周公摄政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63页。又见《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以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历史专号》,1980年2月,第115页。
    ②徐中舒: 《西周史论述》(上), 《四川大学学报》,1979年第3期。
    ③杜正胜: 《尚书中的周公—兼从周初史实看周公称王之辨》,《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①赵光贤: 《再谈有关周初史实的几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库赵光贤卷亡忧室文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6页。
    ②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13—517页。
    ③(美)夏含夷:《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君爽〉著作背景和意旨》,《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6—319页。
    ④徐复观: 《与陈梦家、屈万里两先生商讨周公旦曾否践祚称王的问题》, 《东方杂志》复刊6卷7期,民国62年1月,1973年。
    ①屈万里: 《关于所谓周公旦践祚称工问题答复徐复观先生》, 《东方杂志》复刊7卷7期,民国63年1月,1974年。
    ②王国维: 《古史新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③郭沫若: 《鲁迅与王国维》, 《郭沫若文集》第1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537页。
    ①廖平: 《经话》,见李耀仙《廖平选集(一)》,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②吕文郁: 《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③徐复观: 《两汉思想史》第1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①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②杨向奎: 《令彝考释中的几个问题》, 《历史研究》1959年第4期。
    ③吴泽主编: 《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1—42页。
    ④陈梦家: 《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8页。
    ⑤赵光贤: 《“明保”与“保”考释》,《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⑥台湾学者黄彰健先生的《周公孔子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八,1997年)专门对令彝铭文进行了研究,认为“周公子明保”之“明保”即是周公次子君陈,并且对“周公之子明保”与西周丧服制度进行详细考察。
    ⑦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⑧详见杨宽《西周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8页)、彭裕商《周公摄政考》(《文史》第45辑,第40页)、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⑨顾颉刚: 《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 《文史》第18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⑩李民: 《周武王年寿考》, 《文史》第25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①根据武王的年寿54岁还是45岁的参照系来推测周公的年寿,依据不同,结果相差很大。另外,推算周公的年寿一般认为周公行三,那么周公比武王小2岁左右,但若周公行四,则周公将比武王小4岁左右。故选择的武王年寿及周公的排行的不同,推算出的周公年数就相差很大。
    ②(美)夏含夷:《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君爽)著作背景和意旨》,《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6—319页。
    ③杨朝明: 《六、周公事迹编年》,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2页。
    ④著名历史学家金景芳认为,爵、谥二制的制定者,史书虽然没有记载。但只能归之周公,这是周公巩固政权而制礼的一部分(《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台湾学者黄彰健的观点表达更为明确:谥法乃系周公所定,详细请见其《周公孔子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八,民国86年4月出版,1997年)
    ①杨朝明: 《二、周公长于管叔考》,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②关于对周公行三的辨论,详见龚维英《“周公行三”质疑—与骆承烈同志商榷》(《东岳论丛》1984年第6期)、杨善群《周公长幼演变新考—汉代官方篡改史实过程剖析》(《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1期),龚、杨的考证分析甚为可信。
    ③詹子庆: 《周公——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政治家、大思想家》,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1984年第1期,第106—113页。
    ④方正己: 《为中国第一大诗人姬旦正名——从(豳风)看周公诗境》, 《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⑤姚俊成: 《周公——(诗经)的奠基人》,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7年第2期。
    ⑥刘阳仁: 《周公——〈诗经)最初始的编纂者》, 《怀化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第155—161页。
    ⑦许启贤: 《周公是中国第一位伦理思想家》, 《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3期,第25—32页。
    ⑧罗庾岭: 《试评文学家周公姬旦》, 《怀化师专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2期,第41—47页。
    ①杨东晨、杨建国: 《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第76—82页。
    ②郝铁川: 《周公本为巫祝考》, 《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③张碧波: 《周公论一兼及西周初期王巫结合的文化诸问题》,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④过常宝: 《周公摄政与周初政教关系初探》, 《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第26—30页。
    ⑤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代表性的有启良的《周公事迹新说》,《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李裕民的《周公篡位考——从“桐叶封弟”的疑案说起》, 《晋阳学刊》,]984年第4期;郭茵的《周公还政成王说质疑》, 《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4期,第93—99页。
    ⑥顾颉刚: 《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 《文史》第27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4页。
    ①杨向奎:《周公摄政与成王建国》,载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8年,第79页。
    ①王国维:《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王国维文集》第4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②详见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朱凤瀚: 《〈召诰〉、〈洛诰〉、何尊与成周》, 《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详见屈万里《西周史事概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2本第4分,民国59年;叶达雄《西周文武成康时代的文治与武功》, 《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3期,民国65年5月;程元敏《周公旦未曾称王考》, 《孔孟学报》第28、29期。
    ④详见美国夏含夷《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公〉、〈君奭〉著作背景和意旨》,《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①游唤民: 《周公大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9页。
    ②彭林: 《〈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问题》, 《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
    ①宫长为: 《西周三公有无考》,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②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6—317页。
    ③杨朝明: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02页。
    ④张亚初、刘雨著《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3页)认为,“辅”是“傅”的本字,在西周金文中只见有小辅(少傅),而尚未发现大辅(太傅)。按情理讲,小是与大相对而言的,西周应该有大辅(太傅)。据传说讲,周公是太傅,这在西周的金文中也得不到证明,只能存疑了。按二氏所言极是。
    ⑤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56页。
    ⑥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18页。
    ⑦张亚初、刘雨研究认为,太师这一职官的上限从西周铭文来看,不超过西周中期,且西周时期太师仅限于王官。太师是师的上司,西周太师可能设置正副两人(《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3页)。
    ①郭沫若: 《周官质疑》, 《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②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2—303页。
    ③彭林: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92页。
    ④富长为:《周公何以摄政称王》,见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中国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⑤彭林: 《(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问题》, 《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
    ⑥彭林: 《(周礼)冢宰及周代辅相问题》, 《福建论坛》1987年第3期。
    ⑦清代学者崔述主张周公以冢宰的身份摄政,可是崔东壁的说法并非一贯正确。当今有很多学者采纳崔说,实在值得重新思考。研究西周金文官制的学者张亚初、刘雨两先生早已指出,大宰一名,在西周金文中尚未发现,凡是大宰的材料,都是东周器。从可信的金文材料来考察,说西周有大宰(按太宰、冢宰),显然是不足为据的。《诗经·云汉》有冢宰(即大宰),当系东周作品或者经过东周时人修改过的作品(《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第40页)。
    ⑦孙作云:《说豳在西周时代为北方军事重镇一兼论军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第38页。
    ①徐中舒: 《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39页。
    ②李衡眉: 《孰为鲁公?周公旦抑或是其子伯禽?》, 《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第124—126页。
    ③李衡眉: 《周公旦为鲁国始封之君说》, 《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第27—31页。
    ①任伟: 《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44页。
    ②持周公纪年说者有赵光贤(《关于西周初年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1988年第1期)、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等。
    ③陈恩林、郭守信: 《关于西周有无周公纪年的问题》,《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13—125页。
    ①王国维: 《周开国年表》, 《观堂集林·别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②张政娘: 《何尊铭文解释补遗》, 《文物》1976年第1期。
    ③详见陈恩林、郭守信的《关于西周有无周公纪年的问题》, (《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及郭守信《西周纪年无周公纪年辨—兼释“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④陈恩林、郭守信: 《关于西周有无周公纪年的问题》,《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⑤葛志毅: 《周公摄政纪年考》, 《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⑥杜勇: 《(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64页。
    ⑦王慎行:《周公摄政称王质疑》,见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中国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①李学勤: 《初识清华简》, 《光明日报》12月1日,国学版。
    ①王国维: 《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7页。
    ②关于对于此问题的论述请参见: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沈长云《论殷周之际的社会变革—为王国维诞辰120周年及逝世70周年而作》,《历史研究》1997年第6期等专文论述。
    ③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0页。
    ④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⑤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7页。
    ①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②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49页。
    ③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6—247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2页。
    ⑤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①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2页。
    ②按原文“棐”误为“裴”,今订正。请见杨筠如著,黄怀信标校:《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0页。
    ③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62页。
    ④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62页。
    ⑤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1页。
    ①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8页。
    ②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7页。
    ③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3页。
    ④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4页。
    ⑤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2、86页。
    ⑥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9页。
    ①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56—457页。
    ②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34页。
    ③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77页。
    ④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7-448页。
    ①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3—244页。
    ③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1页。
    ④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52页。
    ①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1页。
    ②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55—156页。
    ③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27页。
    ④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0页。
    ⑤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8页。
    ⑥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①[宋]蔡沈: 《书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5页。
    ②[宋]蔡沈:《书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07—108页。
    ③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27页。
    ①孔颖达: 《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66页。
    ②孔颖达: 《毛诗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64页。
    ③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89页。
    ①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448页。
    ②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39—441页。
    ①孔颖达: 《尚书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1页。
    ②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5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4页。
    ④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28页。
    ⑤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①孙诒让: 《墨子间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第172页。
    ②游唤民: 《尚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9页。
    ③请参见本论文《论周公的史鉴思想》、 《论周公的忧患思想》部分。
    ①该句话据杨筠如读为召公所言,是。而周秉钧读为周公言,非,此不从。可见,在《君爽》前面的几句话,不仅存在谁言的版权问题,而且也存在谁言多少的问题。这在《召诰》等篇中亦有类似现象。由此可窥《尚书》难读之一斑矣。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2页。
    ①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②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③孟祥才: 《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④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4—335页。
    ②郭文发表后,傅斯年先生即反对此说。他在《性命古训辩证》文中说:“周公对自己、对亡国虽词有轻重,乃义无二说”。
    ③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71页。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71页。
    ①郭沫若:《青铜时代·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4页。
    ②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9页。
    ①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7、84页。②王晖: 《殷末周初以史为鉴意识与思想维新运动》, 《史学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辜堪生、李学林: 《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4页。
    ①本文关于《尚书》引文的原来标点以周秉钧的《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为准。
    ②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①以下引文皆据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①本文引用《逸周书》史料以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的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为准。
    ②关于早年《逸周书》研究的成果可以参考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郭沫若先生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近些年来该方面的研究成果有李学勤先生的《世俘篇研究》 (《史学月刊1988年第2期》)、 《尝麦篇研究》(载《西周史论文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商誓篇研究》(载《选堂文史论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黄怀信的《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罗家湘的《逸周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周玉秀的《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以及张怀通的《逸周书新研》(南开大学2008年历史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等。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包括《世俘》《商誓》、《黄门》、《尝麦》、《祭公》、《芮良夫》等篇,均可信为西周作品。其他如《克殷》、《度邑》、《作雒》也应出于西周时代,不过有的可能经过了春秋时人的增改。(见李学勤:《逸周书汇校集注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①李昉: 《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②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①葛兆光: 《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13页。
    ②晁福林: 《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3页。
    ①许倬云:《西周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第105页。
    ②有学者却认为周灭殷这场革命来的太突然、太容易,使周初统治者不敢相信,从而引起了殷周之际思想的变革,这显然是一种自相矛盾的错误说法。这些学者只看到了武王在一日内灭商,却未看到周灭商的整 个艰难的谋划的历程,从文王受命直到武王、周公、成王,才最终取代了殷的天下。从成王的谥号曰“成”可以窥见一斑。周人历经几代辛苦经营最后灭商,十分不易。这在《尚书》、《诗经》、《逸周书》等诸文献中史迹斑斑,历历可考,兹不待烦引。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第169—181页。
    ①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页。
    ②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①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②以下征引《尚书》文献基本根据周秉钧《尚书易解》(岳麓书社,1984年版)标点本。
    ③《书序》、孔疏及其所引郑玄说,皆以为是篇为召公通过周公而转达成王的诰辞,王国维亦认为此篇“乃 召公之言,而史佚书之以诰天下”(《殷周制度论》, 《观堂集林》);而于省吾先生另辟新说认为“昔人以《召诰》为召公之词,今审其语意,察其文理,亦周公诰庶殷戒成王之词。史官缀叙其事以成篇也”(于省吾:《双剑鉹尚书新证卷三》,收入《双剑鉹群经新证双剑够诸子新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第93页。);陈来亦认为“呜呼”以下应为周公的话,与周书中周公所作诰辞内容完全一致。事实上,司马迁亦以《召诰》为周公作(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76页)。周秉钧《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97页)认为该篇是召公向成王的陈述和勉诫,并认为此时成王亦在洛。近年晁福林先生认为“此篇应当是召公诰周公之辞,其时代在周公当政称王的第五年。”(《上博简<廿棠>之伦与召公爽史事探析一附论《尚书·召诰》的性质》《南都学坛》2003年5期,第19—25页)按,在晁说之前即有美国学者夏含夷主张《召诰》是“召公爽向周公表达的告辞”和“召公向周公的规劝”的说法(《周公居东新说—兼论<召诰>、<君爽>著作背景和意旨》,收入郭伟川编《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今细绎《召诰》,于氏新说与晁说恐均非。《召诰》文中明有召公引“旦(周公)曰”,此可反证于说非,亦可证晁氏云文中“王”当指周公说之误。另《召诰》始有史官叙事之词,交代了召公和周公先后奉成王命往洛并记有太保召公取币赐周公云云,文末又有“我……惟恭奉币,用供王能祈天永命。”此“我”必为召公明甚。周秉钧氏说成王在洛,召公直接告诫成王,遍寻全文,似无确凿证据。细较诸说,似仍以前儒以《召诰》是召公通过周公而转达成王之告辞说为优。
    ①以下征引《逸周书》基本根据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①于省吾先生主张《召诰》是“周公诰庶殷戒成王之词”并举出8条证据、理由借以说明其新说。杜勇曾专门加以驳论,请参见《<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5—59页。
    ①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②黄中业先生曾在《夏殷之鉴与周初建制》(陕西历史博物馆编:《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93—705页)详尽细致地分析了夏商周兴邦的历史经验和黎夏商衰亡的历史教训。他认为历史经验有“敬天之休”、“保惠庶民”、“知稼穑难”、“不侮鳏寡”、“君子无逸”、“不敢荒宁”、“不腆于酒”、“不遑暇食”、“义刑义杀”、“勤用明德”、“旧老于外”、“爽邦由哲”、“克自抑畏”、“不敢游田”、“当于民监”等15项内容,历史教训也有“昏弃肆祀”、“沈酗于酒”、“不敬厥德”、“毁坏三正”、“暴虐百姓”、“小民为敌”、“淫昏不劝”、“妇言是用”、“离逷父母”、“信使逋逃”、“卿士非度”、“杀戮无辜”、“变乱正声”、“立王生逸”、“鲜克有终”15项内容。
    ①陈来: 《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第185页。
    ①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14页。
    ②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周秉钧《尚书易解》据俞樾解“殷礼陟配天”为“殷人之礼死则配天而称帝”实属增字解经。按,陟,升(登)也。谓殷王死后升天配帝(在帝左右)理解为胜。
    ②周秉钧解此句为周公引别人言,似误。周谓“又,有也。有曰者,引人言以证之。”愚按,氏如此解误,据上下文理讲不通。“有曰”实为“周公又曰”,《尚书》不乏此语例,如“王曰又曰”等。曾运乾《尚书正读》云“又曰,有若二字之重文。……原文盖记二字于有若旁,史官读为又曰”。曾说可备参考,但其主张此言为周公所发,与我说正同。
    ③关于《尚书·君爽》成篇时间,司马迁《史记》认为该篇成于周公摄政时,《书序》认为作于周公还政成王之后,细索文意,如若《书序》所说,周公既已还政,文中何谈周公要与召公共度济大川、共成文王周公之功云云,可见《史记》说为正。宋朝蔡沈据苏轼说认为,是篇当为召公告老而去,周公留之。史官录其告语成篇。
    ④《书序》、《史记·燕召公世家》、《尚书·金縢》对此均有记载。
    ①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34页。
    ②张觉: 《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67、69页。
    ③杨伯峻: 《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2页。
    ①黄中业: 《夏殷之鉴与周初建制》, 《第二次西周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93—705页。
    ②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80页。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75页。
    ①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76页。
    ①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译注·系辞大传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0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56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金縢》,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51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58页。
    ①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③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53页。
    ①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7页。
    ②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①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15页。
    ②游唤民先生在《尚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说:召公在许多问题上的见解都高于周公并与周公的哲学思想有明显的差别。我们不同意游氏的这种说法,该说可能出于对《君奭》的误读。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68—269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71页。
    ③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239页。
    ④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243页。
    ①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94页。
    ②周秉钧:《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79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多方》,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54—256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3页。
    ③有论者认为天命不易是指天命不变、天不可信是指周公不相信天命、天棐忱辞是指天不可信,按这些看法均是对文献的误读,本文因而也不采纳他们的看法。详见本书第三章《论周公的天命思想》有关部分。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酒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8页。
    ⑤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97页。
    ⑥陈来: 《古代宗教与伦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193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2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4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70页。
    ④此处我们认为从传统训释为妥。
    ⑤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4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8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61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56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57页。
    ⑤关于《尚书·大诰》的作者问题,学界有成王、武王、周公所作几种说法。我们认为此时武王已死,成王嗣位年幼,周公作为托孤辅相,而代成王作此诰文比较合情合理。
    ⑥在古代人类的历史中,国家社会的大事主要是祭祀和战争,由于军事战争的频繁,使得有些军事家在行动上超过其思想认识水平的限度,更倾向于辩证唯物的思想发展,可见实践对思想的认识具有促进的作用。
    ⑦张荣明: 《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①晁福林先生在《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文王之德实指文王所膺受的天命,似乎可商;但我们认为此亦可指文王所实行的美好德行,否则,文王何以能受此天命呢?
    ②丁山: 《商周史料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③《召诰》中多见“敬”字,这一点早在宋朝蔡沈即已指出:“此篇专主敬言,敬则诚实无妄”(《书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但蔡说后半句对“敬”的解释未免拘泥。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酒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81页。
    ②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③徐复观: 《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赵伯雄: 《先秦“敬”德研究》,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85年第2期,第27页。
    ②《书序》、孔疏及其所引郑玄说,皆以为《召诰》为召公通过周公转达成王的诰辞,古文字专家于省吾先生曾言:“昔人以《召诰》为召公之词,今审其语意,察其文理,亦周公诰庶殷诫成王之词。史官缀叙其事以成篇也。”(《尚书新证》); 《召诰》孔疏:“召公以成王新即政,恐不顺周公之意或将惰于政 事,故因相宅以作诰也”,即认为是篇为召公告诫成王之辞。周秉钧认为《召诰》为召公在周公行政七年向成王陈述当前之忧(《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97页)。台湾学者徐复观亦认为《召诰》是周公诫勉成王之词(《中国人性论史》,)。晁福林则认为是篇“应当是召公诰周公之辞,其时代在周公当政称王的第五年。”(《上博简〈甘棠)之论与召公爽史事探析—附论(尚书·召诰)的性质》,《南都学坛》2003年第5期,第23页)。可见学者于《召诰》一篇作者、时间等问题尚存在分歧。但究竟此诰系召公告诫成王还是周公告诫成王抑或是召公诰周公之辞,迄今难决。
    ①王国维: 《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88、289、302页。
    ②李玄伯: 《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第129—131页。
    ③斯维至: 《说德》, 《人文杂志》1982年第2期,第74—83页。
    ④王培德: 《(书〉传求是札记(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第71—72页。
    ⑤徐复观在《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曾言:周初文献的“德”字,都指的都是具体的行为,开始并不带有好或坏的意思,后来乃演进而为好的行为。因好的行为多是与人以好处,乃引申而为恩惠之德。
    ①美国汉学家倪德卫也从甲骨文研究下手探讨了中国古代“德”的观念,认为德是神灵能够看到并且喜欢看到的国王身上的一种品质或心灵能量,它是当国王为别人或神灵否定自己或使自己遭受危险时而有的的东西。因此,德最早包含慷慨、不放纵自我、自我牺牲、责任、谦卑和礼貌等意义(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②晁福林: 《先秦时期“德”观念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192—204页。
    ③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商誓解第四十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酒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88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无逸》,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33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无逸》,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37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27—129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86—188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立政》,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65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立政》,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66页。
    ④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①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861页。
    ②王晖在《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85—386页)中认为,周武王所指责的商王纣“牝鸡之晨”、“惟妇言是用”绝不是个人品质、个人行为问题,而是两种文化观念冲突的典型表现。按我们认为,作为一国君主的商纣王“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史记·殷本纪》),不能采纳谏臣良言,多行残暴,这些都很难说属于一种“文化现象”、“习俗文化”。何况,为什么商先哲王成汤、太甲等无此“习俗文化”呢?因此,纣王个人品行,难逃其咎。
    ①金景芳、吕绍纲: 《周易全解》第四十九《革卦·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2页。
    ②郭沫若先生就认为商代甲骨文中不见天字,周人首创天字代替了殷人的上帝(《先秦天道观之进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徐复观先生指出,居住于黄河大平原,对于头顶上有日月星之苍苍的大圆形的形象,一直到有铜器代表的技术已经很进步的殷代,对它尚无明显的感受性,似乎是说不通的。何况当时的农业已成为经济的基础,而农业与天时天象又是如此密切。若在此种情形之下,尚不能浮出“天”的观念,那才是历史上不可理解的事(《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说:“卜辞中并非没有天的观念,只是用‘上’来代天,于是天帝在在卜辞中就成为上帝了”(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第103页)也可备一说。金景芳先生也曾说在唐尧时代就已产生天的观念了。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70页。
    ①宋人蔡沈《书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解作:今王受命,固有无穷之美,然亦有无穷之忧。
    ②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于省吾,海外从事思想史研究的徐复观等都持此说。 故云亦,亦召公语意也(《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年,第234页)。其说可从。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召诰》,长沙:岳麓书社,第207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第251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第250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召诰》,长沙:岳麓书社,第207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酒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88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梓材》,长沙:岳麓书社,第196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62页。
    ②周秉钧: 《尚书易解·大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62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70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70页。
    ⑤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72页。
    ⑥周秉钧: 《尚书易解·康诰》,长沙:岳麓书社,第172页。
    ①转引自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47页。
    ①钱存训: 《书于竹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0页。
    ②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1页。
    ①李学勤: 《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28—32页。
    ①顾颉刚先生将今文《尚书》分成的第二组实际上包括《甘誓》、《汤誓》、《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牧誓》、 《金滕》、《无逸》、《君爽》、 《立政》、《顾命》共十一篇,而非在文中括号内注明的“十二篇”。疑是遗漏了《洪范》一篇。参见顾颉刚《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书》,《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f出版社,1981年,第201页。
    ②顾颉刚: 《论今文尚书著作时代》, 《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01页。
    ①刘起釪: 《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370—374页。
    ②李民: 《尚书与古史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158—176页。
    ③赵光贤: 《古史续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6页。
    ④杨朝明: 《也说(金媵〉》, 《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26—243页。
    ⑤徐中舒: 《〈豳风〉说》,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本第4分。
    ⑥赵俪生: 《说(鸱鸮〉兼及(金滕)》, 《齐鲁学刊》1992年第1期。
    ①赵俪生: 《说(鸱鸮)兼及(金滕)》, 《齐鲁学刊》1992年第1期。
    ②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70—372页。
    ①陈子展: 《国风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0页。
    ①杨伯峻: 《孟子译注·公孙丑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5页。
    ②陈子展: 《国风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1页。
    ③陈子展: 《国风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02页。
    ①钱穆: 《黄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36页。
    ②(日)林泰辅著、钱穆译:《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7页。
    ①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87-489页。
    ①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20页。凡后文引用诗经篇目及翻译除非特别说明,均根据程俊英先生的《诗经译注》。
    ②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21页。
    ①《周颂·维清》即提到“文王之典”,注解者有的认为是文王之法,有的认为是文王之制度、有的认为是文王之兵法等, “文王兵法”之说实为荒谬,前两说与实际较为吻合。详见本书《论周公的史鉴思想》有关部分对此方面的论述。
    ②杨任之: 《诗经今译今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08页。
    ①肇禋,陈子展、程俊英等解为“始行祭天礼”、“开始了祭天出兵”,是二位都认为“禋”为祭天之礼,高亨先生解作“禋,当作西土,乃西土二字误合,后人又加示旁。……肇西土,言文王开辟了周国的土地”。详见陈子展《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68页;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三卷: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3页。
    ②程俊英: 《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622页。
    ③高亨先生也说此处之“典”,当读为德,典与德古通用(高亨: 《高亨著作集林第三卷: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43—544页)高说甚谛!
    ④陈子展: 《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070页。
    ⑤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 《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2页。
    ①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44—746页。
    ②(日)林泰辅著、钱穆译: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0页。
    ③高亨:《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3页。
    ④王玉哲:《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15页。
    ①金景芳: 《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27页。
    ②王玉哲: 《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00页。
    ③(日)林泰辅著、钱穆译: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0—101页。
    ④(日)林泰辅著、钱穆译: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1页。
    ①(日)林泰辅著、钱穆译: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102页。
    ②马瑞辰: 《毛诗传笺通释》(下)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089页。
    ①高亨: 《周代大武乐考释》, 《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88页。
    ②何楷: 《诗经世本古义》二十八卷,台北:迪志文化公司,2001年。
    ③魏源: 《诗古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④龚橙: 《诗本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⑤王国维: 《周大武乐章考》, 《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⑥高亨: 《周代大武乐考释》, 《文史述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⑦张西堂: 《周颂“时迈”本为周大武乐章首篇说》, 《人文杂志》1959年第6期。
    ⑧孙作云: 《周初大武乐章考实》, 《孙作云文集第二卷:诗经研究》,新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⑨杨向奎: 《周公对礼的加工与改造》,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⑩袁定基: 《周大武乐章考证》, 《南开学报》1980年5期。
    11王玉哲: 《周代大武乐章的来源和章次问题》, 《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2杨宽: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2—103页。
    13阴法鲁: 《诗经中的舞蹈形象》, 《舞蹈论丛》1982年第4期。
    ①刘毓庆: 《雅颂新考》,太原:山西联合高校出版社,1996年。
    ②李山、申少锋: 《周初〈大武〉乐章用诗三首考》,载《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第88—92页。
    ③姚小鸥: 《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第63—69页。
    ④张建军: 《诗经与周文化考论》,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①王玉哲: 《周代大武乐章的来源和章次问题》, 《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②孙作云在此认为:“篇名《酌》,应作‘灼’,即‘于烁王师’之‘烁’, ‘烁’字一作灼”。参见《周初大武乐章考实》, 《孙作云文集第二卷:诗经研究》,新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45页。我们认为孙先生此说根据不足。
    ③王国维: 《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1页。
    ④王玉哲: 《周代大武乐章的来源和章次问题》, 《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54页。
    ①袁定基: 《周大武乐章考正》, 《南开学报》1980年第5期,第75—77页。
    ②张西堂: 《周颂“时迈”本为周大武乐章首章说》, 《人文杂志》1959年第6期,第26—33页。
    ①杨向奎: 《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①廖名春: 《“六经”次序探源》, 《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②实际上,研究《周易》本经的作者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如果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进行探讨,反而不如采用迂回的探讨方法,即我们在此问题的研究中也把《易传》的作者问题尤其是与孔子有无关系的问题研究明白,也会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探究周公与《周易》本经的关系问题。
    ①蔡尚思: 《蔡尚思论〈易经〉》,载《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2页
    ②本文中我们说到的《易经》均指《周易》经文而言。
    ①钱玄同: 《答顾颉刚先生书》, 《古史辨》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77页: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67页。
    ②郭沫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66页;范文澜: 《群经概论》,北平朴社,1933年,第30页。
    ③本田成之: 《作易年代考》,见江侠庵编《先秦经籍考》上。余永梁: 《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本第1分。屈万里: 《易卦源于龟卜考》,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7本。
    ④汪宁生: 《八卦起源》, 《考古》1976年第4期。
    ⑤班固《汉书·律历志》即说:“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据此可知八卦为上古记数符号。胡怀琛《八卦为上古数目字说》(黄寿祺、张善文编《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主此说。
    ⑥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8页。
    ⑦蔡尚思: 《蔡尚思论〈易经〉》, 《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2页.
    ①金景芳《说易》, 《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第22—23页。
    ②于省吾:《伏羲与八卦的关系》,《纪念顾颉刚学术论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第1—4页。
    ③徐旭生: 《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20页。
    ④吕绍纲: 《周易阐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3页。
    ①李镜池: 《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1页。
    ②林忠军: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③顾炎武: 《日知录》卷一《三易》、《重卦不始于文王》篇。
    ④张政娘: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 《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⑤张亚初、刘雨: 《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考古》1981年第2期。
    ⑥林忠军: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 《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①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79年,第581、582、593、594页。
    ②转引自钱穆: 《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7页。
    ③李大用: 《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页。
    ①林尹: 《周礼今译今注》,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第251、255、257页。
    ②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22页。
    ③李镜池: 《周易探源·序》,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4页。
    ④宋祚胤: 《论周易的成书时代、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⑤陆侃如: 《论卦爻辞的年代》,载《清华周刊》1932年39卷第9期。
    ⑥郭沫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66、70页。
    ①郭洙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93页。
    ②杨天宇: 《谈易经的成书时代及作者》, 《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①蔡尚思: 《蔡尚思论〈易经〉》, 《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3—514页。
    ①吕绍纲: 《周易阐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①吕绍纲: 《周易阐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②刘大均: 《周易概论·周易泛说》(增补本),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3页。
    ③《左传》中虽有引用“周易”的但还是指的是周代之《易》。
    ④李汉三: 《周易卦爻辞时代考》, 《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02页。
    ⑤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高亨著作集林》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7页。
    ⑥李镜池: 《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60、70页。
    ①潘雨廷:《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3页。
    ②金景芳、吕绍纲: 《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14页。
    ①金景芳、吕绍纲: 《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543页。
    ②郭沫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第71页。
    ③余嘉锡: 《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7页。
    ④余嘉锡: 《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6页。
    ①郭沫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71页。
    ②潘雨廷: 《易学史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③扬雄著, 韩敬注: 《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02页。
    ④扬雄著,韩敬注:《法言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31页。
    ⑤高亨: 《周易古经今注》, 《高亨著作集林》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页。
    ⑥王充著,刘盼遂集解: 《论衡集解·对作篇》,北京:古籍出版社,第576页。
    ⑦王充著,刘盼遂集解: 《论衡集解·正说篇》,北京:古籍出版社,第555页。
    ①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页。
    ①(宋)欧阳修: 《欧阳修全集》卷七十八《易·童子问》卷三,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570-571页。
    ②(宋)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六十六《易二·纲领上之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22页。
    ③(宋)黎靖德: 《朱子语类》卷六十七《易三·纲领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48页。
    ④(宋)朱熹: 《周易本义》卷一《周易上经》,北京:中国书店,1987年,第1页。
    ①郭沫若: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第31页。
    ①郭沫若: 《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 《中国古代社会》,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30页。
    ①李镜池: 《论周易的著作时代——答郭洙若同志》, 《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②杨天宇: 《谈易经的成书时代与作者》, 《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①郭沫若: 《周易之制作时代》, 《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78页。
    ②李镜池: 《论周易的著作时代——答郭沫若同志》, 《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③顾颉刚: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页。
    ④顾颉刚: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①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页。
    ②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页。
    ③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18页。
    ④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6页。
    ⑤顾颉刚:《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页。
    ⑥黄寿祺张善文: 《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7—177页。又本文原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卷第1期,]928年。后收入《古史辨》第3册(1931年11月)
    ①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33—439页。本文原载《易经研究论集》,林尹等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1月出版。
    ②屈万里: 《周易卦爻辞成于周武王时考》, 《书佣论学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
    ③李镜池: 《周易探源·序》,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2页。
    ①李镜池: 《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53页。
    ①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高亨著作集林》第1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35页。
    ②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6页。
    ①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5页。
    ②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6页。
    ③尚秉和: 《周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0页。
    ①宋祚胤: 《论周易的成书时代、思想内容和研究方法》,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第2期,第42页。
    ①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09—210页。
    ②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192页。
    ③金景芳: 《周易讲座·序》,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④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⑤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⑥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15页。
    ⑦金景芳: 《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第220—221页。
    ①金景芳: 《周易讲座·序》,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②吕绍刚: 《周易阐微》,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02页。
    ①廖名春: 《(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77—202页。
    ①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3页。
    ①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②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③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④潘雨廷:《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56—57页。
    ①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4—65页
    ②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③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④潘雨廷:《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页
    ①顾颉刚: 《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①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襄公九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964—966页。
    ②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三《辨作易传之说》,顾颉刚编《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1页。
    ①按杨伯峻先生在此据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六说分读《易象》为《易》、《象》,并言象即指象魏云云,此不从。窃以为合读为宜。
    ②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昭公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226—1227页。
    ③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0页。
    ④易学专家尚秉和先生、吕绍纲先生等均主此说。
    ⑤金景芳: 《说易》, 《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
    ⑥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63页。
    ⑦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宣公十二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726—727页。
    ①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襄公二十八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1143—1144页。
    ①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 《国语集解》《晋语四第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0—342页。
    ②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 《国语集解》《晋语四第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42—345页。
    ③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周语下第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90页。
    ①王先谦: 《荀子集解》卷三《非相篇第五》,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53页。
    ②王先谦: 《荀子集解》卷十二《大略篇第二十七》,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28页。
    ③王先谦: 《萄子集解》卷十二《大略篇第二十七》,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326—327页。
    ④王先谦: 《庄子集解》卷四《天运篇第十四》,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95页。
    ⑤王先谦: 《庄子集解》卷八《天下篇第三十三》,诸子集成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第216页。
    ①李镜池:《论周易的著作时代——答郭沫若同志》, 《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②陈松长、廖名春:《帛书<二三子问〉、 〈易之义〉、 〈要〉释文》,《道家文化研究》第3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①李学勤: 《谈上博楚简周易》,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88页。
    ②邓球柏: 《帛书周易校释》(增订本),长沙:湖南出版社,1987年,第481页。
    ③刘大均: 《〈周易〉古义考》, 《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④刘大均: 《〈周易〉古义考》, 《今、帛、竹书〈周易〉综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①李零: 《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71页。
    ②曹玮: 《陶拍上的数字卦研究》, 《文物》,2002年第11期。
    ①李学勤: 《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34—237页。
    ②李学勤: 《新发现西周筮数的研究》,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38—242页
    ①潘雨廷: 《易学史丛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②韩自强: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③李学勤: 《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300—301页。
    ①韩自强: 《阜阳汉简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②李镜池: 《论周易的著作时代——答郭沫若同志》, 《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③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第259页。
    ①李学勤: 《初识清华简》, 《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
    ②详见李学勤:《初识清华简》、《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日、2009年4月13日);赵平安:《〈保训〉的性质和结构》(《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姜广辉:《(保训〉十疑》(《光明日报》5月4 日,第12版);姚小鸥《(保训〉释疑》(《孔子2000网7月1日》);王连龙《对“(保训〉十疑”一文的几点释疑》(《光明日报5月28日》);刘国忠《(保训〉与周文王称王》(《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李均明《周文王遗嘱之中道观》(《光明日报》2009年4月20日)等。
    ③李学勤:《周文王遗言》,《光明日报》2009年4月13日。
    ①尚秉和先生认为“王用享于岐山”之王是殷王,如他说:“曰‘王用享于岐山’岐歧通也。即使有所指,亦指殷王。文王终身服事殷,故盼王来享。情见乎辞,今谓不合自称为王。以文王追谥为说,故疑为周公。其謬一也。”(《周易尚氏学》,中华书局,1980年)
    ②金景芳: 《论中国传统文化》,载《知止老人论学》,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8年,第172页。
    ③金景芳: 《论(中庸)的“中”与“和”及(大学)的“格物”与“致知”》, 《学术月刊》2000年第6期。
    ①李汉三: 《周易卦爻辞时代考》, 《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94页。
    ①(宋)欧阳修:《易童子问》卷三,见《欧阳修全集》(上),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569—572页。
    ②钱穆: 《论十翼非孔子作》,载《古史辨》第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③崔述: 《洙泗考信录》卷三《辨作易传之说》,见顾颉刚编《催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10—311页。
    ①崔述: 《丰镐考信录》卷五《文武周公通考·(易〉彖爻词不可定为文王周公作》,见顾颉刚编《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1页。
    ②史学善: 《“爻辞周公”说辨析》, 《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③李学勤: 《帛书易传与易经的作者》, 《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1993年。
    ④冯友兰: 《易传中的哲学思想》, 《哲学研究》1960年第7期,第59页。
    ①冯友兰: 《易经中的哲学思想》,载《十家论易》,长沙:岳麓书社,1993年,第961页。
    ②蔡尚思: 《蔡尚思论〈易经》, 《十家论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9页。
    ③张岱年: 《论易大传的著作年代与哲学思想》, 《周易研究论文集》(第1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11—434页。
    ④刘大均: 《易大传著作年代再考》, 《东岳论丛》1981年第6期。
    ①廖名春: 《钱穆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 《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第92页。
    ②郝铁川: 《周公本为巫祝考》, 《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③过常宝: 《周公摄政与周初政教关系初探》, 《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④张碧波: 《周公论——兼及西周初期王巫结合的文化诸问题》, 《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①廖名春: 《周易的成书及性质》, 《〈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李学勤: 《帛书易传与易经的作者》, 《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1993年,第65—66页。
    ②廖名春:《周易成书时代及作者》,《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94—195页。
    ①李泽厚在《己卯五说》之《说巫史传统》中(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第37页)指出,从远古时代的大巫师到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所有这些著名的远古和上古政治大人物,还包括伊尹、巫咸、伯益等人在内,都是集政治统治权(王权)与精神统治权(神权)于一身的大巫。同样在本书38页下注云: “文王乃大巫,并见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第27页,引日本人著作”
    ②李学勤: 《帛书易传与易经的作者》, 《国际易学研究》第1辑,1993年。
    ①史学善: 《“爻辞周公”说辨析》, 《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②李大用: 《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①转引自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第130—131页。
    ①杨伯峻: 《论语译注·学而篇第一》,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92页。
    ②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21页。
    ①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04—205页。
    ②黄怀信: 《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第241—242页。
    ①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05页。
    ②转引自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72页。
    ③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64页。
    ④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164、222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63页。
    ②曾运乾: 《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47页。
    ③周秉钧: 《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71页。
    ①徐复观先生在《中国人性论史》第二章《周初宗教中人文精神的跃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中认为“《康诰》是周公居摄,封康叔于康时的告诫”,恐误。
    ①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武王同母第十人,武王排行二,周公行四,康叔行九,故曰康叔为少弟。
    ②司马迁: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590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召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01页。
    ②周秉钧:《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51页。
    ③周秉钧:《尚书易解·君爽》,氏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4页。
    ④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51页。
    ①杨筠如: 《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6—367页。
    ①周秉钧: 《尚书易解·君爽》,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248页。
    ①堡宗武: 《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33-234页。
    ②周秉钧: 《古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1年。
    ③钱宗武: 《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33页。
    ①请参见前注引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价值》及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
    ②黄岳洲: 《尚书“朕”字用法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③其中“吾”、“余”人称代词,由于不见于《周书》,故我们本文不予以讨论。
    ①钱宗武: 《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40页。
    ②周玉秀: 《逸周书的语言的特点及其文献价值》,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91—92页。
    ③陈梦家先生在《殷墟卜辞究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中曾指出,“朕”和“余”通常为王的自称。氏此当指殷商之王而言,至于西周初的王的自称,并无说明。据我认为,这两词当非周王的专称可以肯定。因为迄秦始皇时才明文规定这一称呼。否则,后世就无必要如此规定。
    ①钱宗武: 《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268页。
    ①陈梦家: 《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96页。
    ②汉代郑玄注“余”和“予”为古今字,今人周玉秀博士认为汉代今文经学家在整理古书时将原文的“余”改成当时通行的“予”字,可供参考。据我以为,“余”与“予”音相近,两字的改换当是汉人在口头传授《尚书》时因音近相误而致。至于陈梦家先生据西周铜器铭文只见“余一人”而不见“予”字,并不能完全否定“予”在周初的存在。故本文论述周公的自称当以今文《尚书》原文为妥。
    ①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611—612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诸子集成》(全8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本,1986年。
    [3](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5](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7](宋)朱熹:《诗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8](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9](清) 陈奂:《诗毛氏传疏》,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10](清)魏源:《诗古微》,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11](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2](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3](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4](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5](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6](清)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17](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8](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9](清)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0](宋)蔡沈:《书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1](汉)王充:《论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22](汉)高诱:《淮南子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23](清)许维通:《吕氏春秋集释》,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24](清)王引之:《经传释词》,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
    [25](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6](清)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8](宋)朱熹:《周易本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29]于省吾:《泽螺居诗经新证·泽螺居楚辞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0]吉林大学古文字研究室:《中国古文字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郭沫若:《金文丛考》,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
    [32]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年。
    [33]郭沫若:《青铜时代》,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
    [34]尚秉和:《周易尚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5]李镜池:《周易探源》,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36]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
    [37]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8]高亨:《周易大传今注》,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39]宋祚胤:《周易新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2年。
    [40]黄寿祺,张善文:《周易研究论文集》(第一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41]张立文:《周易思想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
    [42]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
    [43]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45]彭裕商:《殷墟甲骨断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6]金景芳:《学易四种》,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47]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主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48]廖名春:《出土简帛丛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49]廖名春,康学伟,梁韦弦:《周易研究史》,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50]黄留珠:《传统历史文化散论》,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
    [51]邵东方:《崔述与中国学术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2]黄怀信等撰:《逸周书汇校集注》(修订本上下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3](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54]江兆谷:《古史管观》,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55]刘节:《古史考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56]杨东晨:《古史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57]吴浩坤:《古史探索与古籍研究》,台北市:贯雅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0年。
    [58](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9](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60](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南京:江苏出版社,1985年。
    [61]林尹等著:《易经研究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62]王国维:《观堂集林》(外二种),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3]屈万里:《尚书集释》,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
    [64]屈万里:《尚书今注今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65]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学院编:《孔子·儒学研究论丛》,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66]杨朝明、王青:《鲁国历史与鲁文化探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年。
    [67]王煦华编选:《顾颉刚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
    [68]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1—3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9]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05年。
    [70]李学勤:《缀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71]李学勤:《李学勤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72]山西省孔子学术研究会编:《孔子思想研究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73]何光岳:《商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74]刘德汉等著:《尚书论文集》,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75马雍:《尚书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76]朱廷献:《尚书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77]王世舜:《尚书译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78]钱宗武、杜纯梓:《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9](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句读:《尚书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80]王定璋:《尚书之谜》,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
    [81]张福祥:《东夷古史传说》,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82]何光岳:《东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83](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84]王国维撰、黄永年校点:《古本竹书出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85]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86]李民、孙顺霖、史道祥:《古本竹书纪年泽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87]李启谦、姜林祥主编:《孔子思想与当代社会》,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88]中华孔子研究所:《孔子研究论文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
    [89]蔡尚思:《孔子哲学之真面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2年。
    [90]孟祥才、胡新生:《齐鲁思想文化史:从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91]黄怀信、李景明:《儒家文献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92]李学勤:《走出疑古时代》,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
    [93]张玉春:《竹书纪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94]高亨:《诸子新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62年。
    [95]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三卷:诗经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9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97]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北京:学林出版社,1984年。
    [98]陈全方主编:《周文化论集》,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
    [99]孙诒:《周公集传》,真实出版社,1943年。
    [100]姬传东主编:《元圣周公》,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8年。
    [101]余敦康:《中国哲学论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2]何新:《中国远古神话与历史新探》,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103]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0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5]刘振佳:《鲁国文化与孔子》,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3年。
    [106]吕文郁:《周代采邑制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07]吕文郁:《先秦天下》,长春:长春出版社,2007年。
    [108]马如森:《殷墟甲骨文引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9]王宇信:《西周甲骨探论》,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10]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1]金景芳:《先秦思想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112]金景芳:《金景芳晚年自选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3]金景芳、吕绍纲、吕文郁:《孔子新传》,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114]陈恩林:《先秦军事制度研究》,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115]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6]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7]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18]金景芳:《周易讲座》,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119]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研究(第四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120]姜广辉主编:《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21]金景芳、吕绍刚:《周易全解》,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9年。
    [122]平心:《平心文集》(第一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123]裘锡圭:《裘锡圭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124]韦政通:《儒家与现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5]中国孔子基金会主编:《儒学与廿一世纪:纪念孔子诞辰2545周年暨国际儒学讨论会会议论文集(上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年。
    [126]斯维至:《陕西通史·西周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7]顾颉刚主编:《尚书通检》,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
    [128]李民:《尚书与古史研究》(修订本),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年。
    [129]刘泽华:《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
    [130]顾洪编:《顾颉刚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131]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2]王青:《海岱地区周初墓葬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3]国际儒学联合会编:《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134]孙敦恒、钱竞编:《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5]严一萍:《甲骨文字研究》(第二辑),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年。
    [136]蔡运章:《甲骨金文与古史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37]李景林:《教养的本源: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8]钱宗武:《今文尚书语言研究》,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
    [139](英)詹·乔·弗雷泽:《金枝精要》,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0]徐喜辰:《井田制度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1]王民:《孔子的形象与思想》,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142]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8年。
    [145]张立新:《先知的智慧:比较视野下的先秦思想文化精华》,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146]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47]杜国庠:《杜国庠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148]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9]吴荣增等著:《尽心集:张政娘八十庆寿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50]梁启超:《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151]林沄:《林沄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52]张光直著、郭净译:《美术、神话与祭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153]张荣明:《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154]郭伟川:《儒家礼治与中国学术:史学与儒、释、道三教论集》(修订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155]黄留珠主编:《周秦汉唐研究》(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156]胡留元、冯卓慧:《西周法制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157]黄留珠、魏全瑞主编:《周秦汉唐研究》(第一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
    [158]尹盛平:《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59]王国维:《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0]勾承益:《先秦礼学》,成都:巴蜀书社,2002年。
    [161]晁福林:《先秦民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62]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163]金德建:《先秦诸子杂考》,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年。
    [164]徐中舒:《川大史学·徐中舒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5]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166]四川大学历史系编:《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
    [167]张觉:《荀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168]钱杭:《中国宗族制度新探》,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169]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0]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71]田昌五、藏知非:《周秦社会结构研究》,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2]沈文倬:《宗周礼乐文明考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3]黄凡:《周易—商周之交史实录》,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4]谢维杨、朱渊清主编:《新出土文献与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5]聂秀东:《周公旦》,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176]葛志毅:《谭史斋论稿》,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7]葛志毅:《谭史斋论稿三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8]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179](美)许倬云:《西周史》(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180]王宇信:《中国历史大讲堂西周史话》,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7年。
    [191]李朝远:《西周土地关系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2]张闻玉:《西周王年论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193]朱凤瀚、张荣明编:《西周诸王年代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4]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95]陈旭:《夏商文化论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年。
    [196]张之恒:《夏商周考古》,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97]杨华:《先秦礼乐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98]葛志毅、张惟明:《先秦两汉的制度与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9]游唤民:《先秦民本思想》,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200]麻国庆:《走进他者的世界:文化人类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年。
    [20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编:《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年——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
    本》,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0年。
    [202]程平山:《夏商周历史与考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03]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会变迁》,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04]张国硕:《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北京:线状书局,2006年。
    [205]江林昌:《夏商周文明新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6]张光明等著:《夏商周文明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207]周延良:《夏商周原始文化要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208]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9]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210]唐嘉弘主编:《先秦史论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
    [211]唐嘉弘:《先秦史新探》,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212]唐嘉弘主编:《先秦史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
    [21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14]刘泽华、葛荃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5]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216]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17]唐兰:《中国文字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49年。
    [218]杜正胜编:《中国上古史论文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79年。
    [219]赵吉惠:《中国先秦思想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20]刘文英主编:《中国哲学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1]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222]刘泽华:《王权思想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3]王德培:《西周封建制考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
    [224]刘启益:《西周纪年》,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5]侯志义、陈全方、陈敏:《西周甲文注》,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年。
    [226]张再兴:《西周金文文字系统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27]潘玉坤:《西周今文语序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8]巴新生:《西周伦理形态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229]何幼琦:《西周年代学论丛》,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230]周书灿:《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231]李亚农:《西周与东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232]叶达雄:《西周政治史研究》,台北:明文书局,1982年。
    [233](美)顾立雅著、高专诚译:《孔子与中国之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34]王保国:《两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235]袁林:《两周土地制度新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36]郭克煜:《鲁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237](美)莫尔根著,杨东张尊、栗原等译:《古代社会》,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238]管燮初:《西周金文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239]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230]黄怀信:《逸周书源流考辨》,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
    [231]斯维至:《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论稿》,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32]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233]吕思勉:《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讲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234]龚道运:《中国宗教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235]齐思和:《中国史探研》,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36]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
    [237]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增订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38]丁山:《商周史料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239]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240]张秉楠:《商周政体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241]杜勇:《<尚书>周初八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42]王友三主编:《中国宗教史》(上下),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243]王治心:《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244]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
    [245](日) 白川静著、曹兆兰选译:《金文通释选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6]周宝宏:《近出西周金文集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247]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248]徐中舒主编:《殷周金文集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249]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线状书局,2006年。
    [250]于省吾编著:《商周金文录遗》,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51]李衡眉:《昭穆制度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252]刘建国:《先秦伪书辨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253]李衡眉:《先秦史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
    [254]李衡眉:《先秦史论集(续)》,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255]潘富恩、徐洪义等编:《孔子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56]韩永贤:《孔子溯源》,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
    [257]张立文编:《“孔子与当代中国”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8](德)卡尔·雅斯贝斯著,魏楚雄、俞新天译:《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59]林存光:《历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与文化语境下的孔子和儒学》,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
    [260]剪伯赞:《历史问题论丛》,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
    [261]赵丛苍、郭妍利:《两周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262]黄中业:《战国盛世》,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263]游唤民:《尚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4]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265]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6]王玉哲:《古史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67]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268]刘泽华:《洗耳斋文稿》,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269]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
    [270]赵光贤:《古史考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
    [271]赵光贤:《孔学新论》,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
    [272]赵光贤:《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
    [273]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74]杨鹤皋:《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275](日)白川静著、何乃英译:《中国古代民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6]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7]金景芳:《知止老人论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78]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279]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1]詹子庆:《夏史与夏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282]孟世凯:《商史与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283]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84]宋峻:《周公》,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285]辜堪生、李学林:《周公评传》,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6]杨朝明:《周公事迹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287]游唤民:《周公大传》,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
    [288]张西堂:《尚书引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
    [289]蒋善国:《尚书综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290]姚小鸥:《诗经三颂与先秦礼乐文化》,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291]顾颉刚:《史迹俗辨》,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292]程金造:《史记管窥》,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93]陈直:《史记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294]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它》,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95]启良:《神论:从万物有灵到上帝之死》,广州:花城出版社,2002年。
    [296]吴晓峰:《诗经“二南”礼俗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年。
    [297]朱熹:《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298]朱熹:《孟子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299]荣孟源:《史料和历史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300]王树民:《署庵文史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01]夏传才:《思无邪宅诗经论稿》,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302]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03]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304]李向平:《王权与神权——周代政治与宗教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305]许红编译:《文化的源与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306]张国硕编著:《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化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307]裘锡圭:《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俗与古文字学史》,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308]苏德荣:《武王伐纣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309]江晓原、钮卫星:《回天——武王伐纣与天文历史年代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310]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修订本),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31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312]徐中舒:《徐中舒论先秦史》,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313]张广志:《西周史与西周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314]沈长云、杨善群:《战国史与战国文明》,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
    [315]沈长云:《上古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16](清)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1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318]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19]杨宽:《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0]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21]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2]陈启云:《治史体悟:陈启云文集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3]陈启云:《儒学与汉代历史文化:陈启云文集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2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25]郭伟川:《周公摄政称王与周初史事论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326]郭伟川:《两周史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327]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傅斯年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28]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胡适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29]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余嘉锡杨树达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330]何兹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库:何兹全卷中国古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1]赵光贤:《北京师范大学文库:赵光贤卷亡尤室文存》,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2]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33]常金仓:《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3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
    [335]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336]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37]蒙文通:《川大史学·蒙文通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8]赵伯雄:《春秋学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339]梁玉绳:《史记志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40]张汝舟:《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
    [341]张汝舟:《二毋室论学杂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
    [342]蒙文通:《古史甄微》,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343]王慎行:《古文字与殷周文明》,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344]孙作云:《孙作云文集(第二卷),(诗经研究)》,新乡: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5]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46]陈梦家:《尚书通论》(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347]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4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上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349]晁祸林:《先秦社会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350]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51]孟祥才:《先秦秦汉史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
    [352]谢承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渊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53]商国君:《先秦儒家仁学文化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54]庞朴:《先秦儒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55]徐克谦:《先秦儒学及其现代阐释》,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八卷《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357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五卷《金文丛考》,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35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考古编》第四卷《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商周古文字类纂》,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359]顾颉刚:《古史辨》第一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60]钱穆:《钱宾四先生全集26周公秦汉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
    [36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362]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363]陕西历史博物馆编:《西周史论文集》, 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364]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365]杨筠如著、黄怀信标注:《尚书核诂》,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66]张岩:《审核古文尚书案》,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67]余英时:《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368]顾颉刚:《中国上古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69]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370]王夫之:《尚书引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37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72]曾运乾:《尚书正读》,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373]周秉钧:《尚书易解》,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
    [375]罗家湘:《逸周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76]周玉秀:《逸周书的语言特点及其文献学价值》,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77]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378]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379]杜正胜:《尚书中的周公—兼从周初史实看周公称王之辨》,《周代城邦》,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年。
    [380]汪中兴:《周公礼乐之研究》海外学位论文,中国文化大学,1986年。
    [381]罗安宪主编:《中国孔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82]陈卫平、郁振华:《孔子与中国文化》,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383]黄彰健:《周公孔子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年。
    [384](日)山根幸夫编,田人隆等译:《中国史研究入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385]苏轼:《周公论》,《苏东坡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
    [386](日)林泰辅著、钱穆译:《周公》,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
    [387]《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年。
    [388]刘起釪:《古史续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389]孙斌来:《周史新探》,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年。
    [390](美)倪德卫著、周炽成译:《儒家之道:中国哲学之探讨》,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391]黄怀信:《古文献与古史考论》,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
    [392]沈长云、杜勇:《金文断代方法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3](美)艾兰著、王涛译:《龟之谜—商代神话、祭祀艺术和宇宙观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394]黄怀信、张懋容、田旭东:《逸周书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95]张荣明:《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96](美)艾兰著、孙心菲等译:《世袭与禅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97](美)本杰明·史华慈、程刚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8]吴泽主编、袁英光选编:《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399]吴泽主编、袁英光选编:《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
    [400]沈建华编:《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01]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40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40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404]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405]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407]钱穆:《黄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408]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409]刘起舒:《尚书研究要论》,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
    [410]刘起舒《尚书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11]杨希枚:《杨希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12]杨国荣:《史与思》,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
    [413]杨朝明:《鲁文化史》,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
    [414]李学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
    [415]李泽厚:《己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
    [416]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7]许兆昌:《周代史官文化:前轴心期核心文化形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18]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419]郝铁川:《周代国家政权研究》,合肥:黄山书社,1990年
    [420]杨宽:《先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1]刘泽华:《先秦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2]李健胜:《先秦文化批判思想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3]姚政:《先秦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
    [424]曹峰:《先秦政治中的智慧和谋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425]李玉洁:《先秦诸子思想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42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427]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428]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传统社会与思想特点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29]夏曾佑:《中国古代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30](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
    [431]徐喜辰、斯维至、杨钊:《中国通史·上古时代(上、下)》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32]柳怡征:《中国文化史》(上下),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43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年。
    [434]刘小枫、陈少明主编:《政治哲学中的莎士比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435]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436]李学勤:《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437]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438]于省吾:《“王若曰”释义》,《中国语文》1966年第2期。
    [439]李宗侗:《周公与孔子》,《台湾新生报》1966年10月3日。
    [440]金景芳:《说易》,《史学月刊》1985年第1期。
    [441]杨宽:《杨宽古史论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42]廖名春:《钱穆孔子与周易关系说考辨》,《河北学刊》2004年第2期。
    [443]李学勤:《当代学者自选文库:李学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445]廖名春:《周易的成书及性质》,载《〈周易〉经传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6](日)谷中信一:《<逸周书>的思想及其成书》,载于(姜太公与齐国军事文化》,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447]李裕民:《周武王年寿考》,《文史》第二十五辑。
    [448]刘起釪:《我国传说时期古史综考(上)》,《文史》第二十八辑。
    [449]谢元震:《西周年代论(上)》,《文史》第二十八辑。
    [450]顾颉刚:《周公执政称王——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二》,《文史》第二十三辑。
    [451]顾颉刚:《周公东征和东方各族的迁徙——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一》,《文史》第二十七辑。
    [452]顾颉刚:《康王以下的东征和北征——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二》,《文史》第二十九辑。
    [453]顾颉刚:《三监的结局——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三》,《文史》第三十辑。
    [454]顾颉刚:《奄和蒲姑的南迁——周公东征史事考证四之四》,《文史》第三十一辑。
    [455]王晖:《周原甲文“汝公用聘”与鲁国初封地新证》,《大陆杂志》第一〇三卷第一期。
    [456]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
    [457]常玉芝:《论商代王位继承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
    [458]巴新生:《试论先秦“德”的起源与流变》,《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459]齐文心:《关于商代称王的封国君长的探讨》,《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
    [460]齐文心:《王字本义试探》,《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61]傅斯年:《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一分册,1930年。
    [462]顾颉刚:《三监及东方诸国的反周军事行动和周公的对策——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三》,《文史》第二十六辑。
    [463]顾颉刚:《武王的死及其年岁和纪元》,《文史》第十八辑。
    [464]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编:《史学·先秦史研究论文集》,大陆杂志社,1981年1月。
    [465]邓廷爵:《论周公》,《历史教学》1979年第10期。
    [467]戴本博:《试论〈尚书〉中的周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2期。
    [468]刘起釪:《由周初诸〈诰〉的作者论周公称王的问题》,《人文杂志》1983年第3期。
    [469]陈昌远:《周公东征的原因及意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470]何幼琦:《周公东征概述》,《东岳论丛》1983年第1期。
    [471]骆承烈:《周公行三辨》,《东岳论丛》1983年第4期。
    [472]丁大同:《周公伦理思想初探》,《道德与文明》1984年第1期。
    [473]李元:《周公政治思想简论》,《求是学刊》1984年第第5期。
    [474]赵昆生:《周公关于“天”的思想》,《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475]詹子庆:《周公—我国古代第一位大政治家、思想家》,《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476]杨善群:《孔子为什么要恢复“周公之籍”?》,《齐鲁学刊》1984年第4期。
    [477]龚维英:《“周公行三”质疑—与骆承烈同志商榷》,《东岳论丛》1984年第6期。
    [478]李裕民:《周公篡位考—从“桐叶封弟”的疑案说起》,《晋阳学刊》1984年第4期。
    [479]王慎行:《周公摄政称王质疑》,《河北学刊》1986年第6期。
    [480]陈昌远:《“周公奔楚”考》,《史学月刊》1985年第5期。
    [481]梁韦弦:《简论周公“敬德”“保民”“永命”的统治思想体系》,《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科版)1986年第3期。
    [43]王冠英:《周初的王位纷争和周公制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482]郝铁川:《周公本为巫祝考》,《人文杂志》1987年第5期。
    [483]姚俊成:《周公—《诗经》的奠基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484]梁晓景:《明公封邑考—兼谈周公后裔封国的若干问题》,《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
    [485]孙斌来:《“周公称王”说不可信》,《吉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4期。
    [486]杨善群:《周公东征简论》,《军事历史》1989年第3期。
    [487]徐新平:《论周公与孔子思想的差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3期。
    [488]徐新平:《论周公的伦理思想及其对孔子的影响》,《求索》1991年第2期。
    [489]启良:《周公事迹新说》,《江汉论坛》1991年第5期。
    [490]李大用:《“(尚书·康诰〉篇首四十八字错简说”考辨—兼论周公营建洛邑的目的和时间》,《文献》1991年第1期。
    [491]宋绍光:《论周公“董正治官”思想》,《齐鲁学刊》1992年第6期。
    [492]陈全方:《从周原新出土文物谈西周文王、武王、周公的业绩》,《文博》1992年第4期。
    [493]欧阳矩明:《周公执政思想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4年第6
    期。
    [494]商国君:《略论周公对历史的贡献》,《松辽学刊》(人文社科版)1994年第2期。
    [495]李民:《周公营建洛邑》,《文史知识》1994年第3期。
    [496]郁默:《从周公制礼作乐谈起》,《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第1期。
    [497]方正己:《为中国第一大诗人正名—从〈豳风)看周公诗境》,《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498]郭茵:《周公还政成王说质疑》,《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499]胡戟:《周公制礼》,《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1997年第3期。
    [500]郝明朝:《“周诰”所见之周公天命观》,《东岳论丛》1997年第5期。
    [501]郭守信:《西周王年无周公纪年辨—兼释“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6期。
    [502]孙聚友:《论周公的德治思想及其文化价值》,《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503]杨朝明:《周公旦长于管叔考》,《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504]郝明朝:《〈尚书〉所见周公之思想》,《管子学刊》1998年第2期。
    [505]郝明朝:《(尚书〉中的周公》,《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3期。
    [506]葛志毅:《周公摄政史实再考》,《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507]杨朝明:《周公东征史实诠说》,《史学月刊》2000年第6期。
    [508]沈长云:《论孔子对周公“德”、“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年第1期。
    [509]常金仓:《周公制谥公案及文献与考古发现的契合》,《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0年第2期。
    [510]史学善:《“周公制礼”考辨—兼与杨华先生商榷》,《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511]葛志毅:《周公摄政纪年考》,《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4期。
    [512]李衡眉:《孰为鲁公?周公旦抑或其子伯禽?》,《齐鲁学刊》2001年第3期。
    [513]史学善:《“爻辞周公”说辨析》,《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
    [515]常金仓:《从周公摄政的争论说到历史考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516]过常宝:《周公摄政与周初政教关系初探》,《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517]李衡眉:《周公旦为鲁国始封之君说》,《史学月刊》2002年第7期。
    [518]李学勤:《鲁国历史文化与周公史事》,《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2期。
    [519]黄玉顺:《周公“德治”思想简论》,《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520]杨善群:《周公长幼演变新考—汉代官方篡改史实过程剖析》,《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21]商国君:《简论周公思想及其对先秦儒家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
    [522]许启贤:《周公是中国第一位伦理思想家》,《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2期。
    [523]王长丰:《〈周公方鼎〉铭文的时代及其铭文书写者》,《中原文物》2003年第5期。
    [524]冯国:《周公庙考古诸多疑问》,《瞭望》2004年第28期。
    [525]冯涛:《西周考古的重大收获陕西周公庙发现大型墓葬群》,《文博》2004年第2期。
    [526]彭曦:《周公庙与西周史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27]杨东晨:《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28]刘文英:《关于孔子梦见周公的几个问题》,《孔子研究》2004年第4期。
    [529]李学勤:《周公庙遗址性质推想》,《文博》2004年第5期。
    [530]李学勤:《周公庙卜甲四片试释》,《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年第2期。
    [531]冯建科:《试论周公庙的文化内涵及性质》,《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532]杨东晨:《论周公在维护西周政权中的重大贡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
    [533]张碧波:《周公论—兼及西周初期王巫结合的文化诸问题》,《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534]朱凤瀚:《柞伯鼎与周公南征》,《文物》2006年第5期。
    [535]杨朝明:《关于“周公辅成王”问题》,《文史知识》2006年第1期。
    [536]王士俊:《证明的冲突:周公摄政与管蔡之乱—西周初年周公摄政合法性证明的危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537]李久昌:《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史学月刊》2007年第9期。
    [538]叶修成:《周公“制礼作乐”与(尚书〉的最初编篡》,《求索》2007年第11期。
    [539]辜堪生:《论周公和谐文化系统》,《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第6期。
    [540]杨朝明:《(逸周书)所见灭商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1期。
    [541]刘丰:《周公“摄政称王”及其与儒家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542]王春林:《蔡沈〈书集传〉对周公形象的再造》,《学术论坛》2008年第11期。
    [543]辜堪生:《论周公与传统伦理政治模式的确立》,《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5期。
    [545]游唤民:《论周公“和”的思想》,《船山学刊》2009年第2期。
    [546]启良:《周公才是中国文化的先祖》,《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9年第3期。
    [547]《马王堆汉墓帛书》,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548]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49]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50]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
    [551]清华简《保训》
    [552]阜阳汉简《周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