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过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当今社会转型变革的时代,学校的转型变革也在所难免。要实现学校的转型变革,就要对学校的管理、教学和班级等领域进行整体全面的转型变革。因此,作为学校日常实践活动之一的课堂教学自然也要实现转型变革。而课堂教学是传统教育思想和行为积淀最深的领域,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变革,教师必须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教学实践行为,成为一名具有研究能力和创造意识的新型教师,并致力于通过研究性的变革实践促进课堂教学变革的日常化。本研究试图厘清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经历的不同阶段及其特征,以求为教师指出转型变革中新教学行为习惯养成的途径,最终在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成事”中促使师生“成人”。
     本研究是在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这一复杂背景下,对教师发展过程这一对象进行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描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新型形态。论文以叶澜教授提出的“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二十字的学校转型新形态为理论根基,在对旧有课堂教学形态分析与反思的基础上,勾勒出学校教学转型新形态的蓝图。
     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现实意义。论文在课堂教学新型蓝图勾勒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成事”和“成人”相互关系的内在一致性,提出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生命成长,而且师生的成长也将更好地推进课堂教学转型变革之事的实现。
     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过程的特征展开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对教师在思想认识和实践行为上的转变过程进行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描述。这部分也是本研究的重点。首先,从“成事”之“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普遍规律性,揭示了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可能经历的五个阶段,即原始封闭、理论言说、机械僵硬、初步成型和灵活创造的五个阶段,说明了每个阶段的特征、教师遭遇的障碍、产生的原因及促使教师进一步发展的推动力。其次,从“成人”之“人”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投入教学变革的不同状态,将教师群体分为探索开拓、模仿践行、参与跟进的三种不同类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时存在的群体差异性。最后,论文分析了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的个体特殊性,运用典型个例的研究方式具体描述了一位教师的转变过程,通过大量典型的事件刻画和揭示了该教师在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中成长发展的变化过程。本研究试图围绕“成事”和“成人”两个角度的分析和描写,通过两者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无法割裂的特质来揭示教师实现课堂教学转型变革过程复杂的丰富性和动态的生成性。
In the times of social transition, schools' transition can hardly be avoided. To realize it, schools' management, instruction, classroom and many other fields must have a whole and exhaustive transition. Classroom instruction, as one of schools' daily practice activities, should no doubt implement transition. However, classroom instruction is the field which has the deepest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oughts and behaviors. In order to realiz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teachers must change their thoughts and instruction practical behaviors, must try to become new ones who have the research ability as well as the creative consciousness, must try their best to mak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happening on a daily basis. The study tries to find out the phases and featur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tries to point out a way for teachers to form their new instruction habits and tries to promote teachers'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Under the complicated background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the study regards teacher development proc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first part describes the new morphology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Based on schools' transition theory (value promotion, pushing down the focus, structure opening, interactive process, internalized power) put forward by Professor Yelan, based 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old classroom instruction morphology, it describes the blueprint of new morphology for school instruction.
     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Around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relation between implementation of affairs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points out th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an als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The third part, not only makes a detailed research on featur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process, but also makes a thorough description of the process that teachers change their thoughts and practical behaviors. It is the emphasis of the research. Firstly, from the angle of affairs, it analyzes the general rul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reveals five probable phases (including primitive closed phase, theoretical speaking phase, mechanical rigid phase, preliminary forming phase, flexible creative phase) for teachers to realiz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explains the features, obstacles, reasons, promotion of every phase. Secondly, from the angle of people, teache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explorers, imitators, participator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states. It analyzes the group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Thirdly, it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particularity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ypical case to describe one teacher's changing process, his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is revealed. Around the two angles (implementation of affairs a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which have interaction and inseparable natures, the study tries to show the complicated richness and dynamic generative natures of teacher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ransition process.
引文
1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1 具体可参见: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特级教师论课堂教学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 余文森、郑金洲主编,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3页。
    1 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掌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9页。
    3 吴亚萍、王芳著:《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 王芳:《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1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2 转引自《教师专业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增刊。原文出自于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 这方面综述主要参考了以下论文:尹天松:《影响教师发展的深层原因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金学成、王建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4期。
    3 范牡丹:《美国PDS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4 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4期。
    5 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4期。
    6 操太圣、卢乃桂:《院校协作脉络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赋权与规训的争拗》,《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7 熊梅、王丽娟、吴锡有:《浅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7期。
    1 谢尔:《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聚焦课堂教学》,《广西教育》,2006年06A期。
    2 段晓明:《“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的设计准则》,《天津教育》,2004年第4期。
    3 杨小微:《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6期。
    1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2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3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页。
    4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5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7页。
    6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1 参见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笫74-75页。
    2 吴亚萍、王芳著:《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版,第159页。
    3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8页。
    1 李家成:《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出自于“新基础教育”网。
    2 怀特海著,扬富斌译:《过程与实在》,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391页。
    1 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第2-3页。
    2 叶澜:《我与“新基础教育”——思想笔记式的十年研究回望》,载于丁钢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45-46页。
    1 具体内容可参见:李家成著:《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19页。
    2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27页。
    3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170页。
    1 有关这二十字的具体内容在本研究的导论部分已有所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2 叶澜:《世纪初中国基础教育学校“转型性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载于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第16页。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49页。
    2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06页。
    1 吴亚萍、王芳著:《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版,第13页。
    1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在教学设计中涉及到的教学策略主要可以包括教学内容组织的策略、教学过程组织的策略、教学活动组织的策略,等等。其中,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重组,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包括以“条状重组”方式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加工而选择的“长程两段”的教学策略、以“块状重组”方式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加工而选择的“整体感悟”的教学策略及以“条块融通”方式对教材文本进行结构加工而选择的“融合渗透”的教学策略。具体内容可参见吴亚萍、王芳著:《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版,第127-139页。
    1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73页。
    2 有关“重心下移”的问题,在导论部分中已有所阐述,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1 本资料来源于某教师的博客:http://www.j12sy.cn/ersyblog/weihong。
    1 李家成的《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出自于“新基础教育”网)一文中,对学校变革中的各种力量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分析。
    1 案例中的T表示教师,SS表示全体学生,S表示学生,Si表示第1个学生。下同。
    1[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80页。
    1[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80页。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第81页。
    1 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1.瞿葆奎、郑金州主编,孟宪承、陈学恂编:《教育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2.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3.李晓文、王莹编著:《教学策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4.卿成等著:《课堂教学改革新论》,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1990年版。
    5.孙亚玲、范蔚编著:《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6.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7.吴亚萍、吴玉如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专题论文·案例集(下)——教师发展·学科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8.吴亚萍:《小学数学教学新视野》,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9.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待版。
    10.叶澜主编,叶澜、丁证霖编写:《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年版。
    1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12.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9年版。
    13.叶澜等著:《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4.叶澜:《叶澜自选文集》,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办 2001年版。
    15.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16.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17.丁钢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7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8.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 科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9.余文森、郑金洲主编,方元山著:《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20.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特级教师论课堂教学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21.郑金洲编著:《案例教学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2.郑金洲主编:《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23.钟启泉主编,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版。
    2.怀特海著,杨富斌译:《过程与实在》,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3年版。
    3.迈克尔·富兰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4.迈克尔·富兰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陈秀玲:《论教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12期下半月刊。
    2.操太圣、卢乃桂:《院校协作脉络下的教师专业发展:赋权与规训的争拗》,《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3.段晓明:《“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的设计准则》,《天津教育》,2004年第4期。
    4.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4期。
    5.范牡丹:《美国PDS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6.顾志跃:《课堂教学改革》,《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7.韩冬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问题与趋向》,《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8.金学成、王建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阻碍因素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14期。
    9.李斌:《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过程研究述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0.李冲锋:《课堂里的声音——基于教育社会学视角的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
    11.李家成:《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出自于“新基础教育”网。
    12.李玲、姜德刚:《教育的生命关怀与课堂教学改革》,《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李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4.廖新汉:《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教学与管理》,2002年11月。
    15.刘捷:《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及其启示》,《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年第11期。
    16.刘秀梅:《素质教育时代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与管理》,2002年1月。
    17.刘英:《素质教育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塔里木大学学报》,2006年9月。
    18.马艳:《让“尊重”理念进入课堂教学》,《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第1期。
    19.马艳平:《创新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现代语文》,2006年第6期。
    20.孙德芳:《回到课堂教学之原点》,《集美大学学报》,2006年12月。
    21.王建军:《教师作为研究性变革实践者》,《基础教育》,2006年第3期。
    22.温道亮:《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情报参考》,2005年第12期。
    23.吴亚萍:《拓展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
    24.吴亚萍:《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生成(一)——对教学过程“互动生成”的内涵的理解》,《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0期。
    25.吴亚萍:《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生成(二)——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状态的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师》,2005年第12期。
    26.吴亚萍:《论小学数学教学的互动生成(三)——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几种状态的案例分析》,《小学数学教师》,2006年第1期。
    27.吴亚萍:《数学教学整体性设计之三:“开放”和“弹性”》,《福建教育》,2005年第6-7期。
    28.吴亚萍:《数学课堂教学的“三放三收”》,《基础教育》,2006年第3期。
    29.吴遵民:《当代国际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动向及启示》,《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8期。
    30.谢尔:《教师专业发展——我们聚焦课堂教学》,《广西教育》,2006年06A期。
    31.熊梅、王丽娟、吴锡有:《浅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学习型组织的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第7期。
    32.许红梅:《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综述》,《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6期。
    33.杨四耕、林存华:《宽容精神关照下的课堂教学变革》,《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9期。
    34.杨小微:《转型中的学校组织变革与制度》,《基础教育》,2006年第3期。
    35.杨小微:《从“外动”到“内活”——关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改革如何深化的思考》,《湖北教育》,2006年第3期。
    36.杨小微:《还给,是为了生成——探讨一种“开放—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观》,《湖北教育》,2004年第19期。
    37.杨小微:《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6期。
    38.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
    39.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参考》,1997年第4期。
    40.叶澜:《更新教育观念,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2期。
    41.叶澜:《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第4期。
    42.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43.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7期。
    44.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45.叶澜:《教育创新呼唤“具体个人”意识》,《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46.叶澜、吴亚萍:《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育研究》,2003年第8期。
    47.叶澜:《扎实 充实 丰实 平实 真实——“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基础教育》,2004年第7期。
    48.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期。
    49.于海英:《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变革——学生缄默知识的合理利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50.余文森:《试析传统课堂教学的特征及弊端》,《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51.赵广平、章竞思:《课堂情境中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第12期下半月刊。
    52.《教师专业发展》,《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增刊。
    1.孙菊萍:《追求教师生命的真实成长——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及发展机制的样本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2.王芳:《课堂教学互动生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尹天松:《影响教师发展的深层原因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